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获得教养的途径

第1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观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可以使人获得亲身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日后写作提供大量素材;还可使人获得创作的灵感,触发写作的动机,可以把学生引导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感到可写的东西原来那么多,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呢?

一、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

在诸多的观察方法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搞好调查采访。先让他们搜集背景材料,拟订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和线索,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可让他们利用节假日、星期天,进行分组协作调查,要求他们经过调查,完成分析调查报告。例如对校园内糟塌花木、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现象的认识;对食堂内随意丢弃饭菜的沉思;对安全事故隐患的忧虑;对农作物收获后焚烧秸杆的思考;对河流污染与治理的设想;对西瓜贸易市场见闻看法等等。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就会产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记下的愿望,很容易就可写出既感人又颇有价值的文章了。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影视传媒中观察社会生活,体悟人生。从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获取作文的题材,从而让学生从近乎封闭的课堂教学走进开放的社会。也可利用黑板报、班级演讲会、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选取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谈感受。从影视报刊媒体中认清当前国际动荡局势,让学生耳濡目染,体味人生百态。

二、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看。

例如,当我们浏览一本画报时,一般不抱着寻找什么的念头,只管一张一张分别看不去。但当我们拿起一本杂志要看它是否包含着某一幅画时,就会仔细地按照对象的特征认真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看与观察的区别,寻找——带有选择性的观察在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而发现的前提正是仔细认真地寻找、选择、比较、研究。

法国作家福楼拜教莫泊桑仔细地观察事物,要他以牛车为题材,写出不同的七篇散文。莫泊桑为难地说:“写出两篇不同的散文就够困难了,哪里写出七篇?”福楼拜说:“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比较。例如:从时间说,早上的牛车与晚上的牛车都有不同的情景。从赶车人说,他没有吃饭时,喝醉酒后,对牛的态度也不一样。再从牛来说,饿着肚子上坡和饱着肚子走平路,也有明显的不同,你如果对这些都做了认真观察,比较研究,写七篇有何难哉?”

因此,养成仔细认真观察的习惯,养成寻找、选择、比较、研究以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联系的习惯,是提高观察力的首要环节。

三、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随时解释观察所得的习惯

看到的东西你不一定理解它,但理解了的东西你能更容易地看清它。所以,养成解释观察对象,加深对它的理解,是提高观察力的又一重要环节。

解释是把新观察到的事物与过去观察到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说明作出判断的过程。例如,一个婴儿看到一幅男人的画像,就说是“爸爸”。这就是他把以前的观察所得与眼前所见联系起来,解释了这幅画。虽然他只懂得了“男人”和“爸爸”之间的联系,还不懂得二者的区别,但这种解释必将促使他对二者之间区别的观察。一个生物学家看到一幅蝴蝶的图画时,说这是“凤蝶”。这是他运用过去观察到的经验对眼前所见给予的解释。如果他说“这是蝴蝶”,又有谁能说他说错了呢?然而说“凤蝶”不说“蝴蝶”,不正是他高度观察力的反映吗?那个孩子和这些学者解释上的差别是他们观察力差别的反映。

第2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中职学生 自信 教育观念 家庭氛围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70-01

在影响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因素中,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首要和主要环境在较大的层面上占据主要影响意义,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教育观念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及其健全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信及其作用于中职学生群体

自信心是一种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它表现为自我有能力、能胜任的感觉。中职学生作为个体在心理层面上仍处于不成熟和待完善的阶段,表现在应付外界环境上就显示出幼稚和脆弱,不具备较强的抗打击能力和面对挫折的韧力;同时,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的压力、学业前途的期望等因素,也成为他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境遇与问题。因此,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有益于他们轻松面对,学习困难、学习压力、考试失败、学业期望等挑战,对于他们个体人格的完善、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意志力、抗打击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家庭教养方式与自信心的关系

(1)拒绝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据荣格的性格心理学理论,人的情绪在被拒绝后往往会产生挫败感。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而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尝试和努力,并且不容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频繁采用惩罚来强制执行。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对于经常受拒绝而产生的挫败感,时常日久就会造成孩子自信心的脆弱和情绪低迷、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不敢尝试也不敢追求。

(2)严厉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亲子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严厉型的家庭往往缺乏这种温情教育和亲子引导。持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对子女要求的突出特点是服从,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威严。对子女缺乏理解和温暖、和子女交往时喜欢居高临下、与子女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较多地采用体罚、指责或不管不问的消极做法。这种方式的教养过程不仅不利于积极地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智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胆怯和懦弱的心理性格。

(3)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幼儿放到特殊的地位,一切服从、服务于孩子,不适当地满足其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处处迁就,事事代劳。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往往情绪不稳定,自傲的同时也会自卑,并且能力低下、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容易形成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当面临迥然不同的社会竞争时,就会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4)期待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期望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当下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这种家庭期望值更为强烈,父母往往在教导子女时给其设定目标、指定规划等等,这种过于强调期望的功利教养方式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负荷,由此而带来的消极灰色的情绪一样会影响到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自信的心理。

三、家庭教养方式产生影响的几个途径

(1)家庭氛围: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能给孩子带来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能为其成长包括心理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氛围不仅包括家庭的完整性,也包括家庭成员的和睦程度、父母关系的是否融洽以及家庭与外部环境的融合情况。由于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认知水平和评判标准,对于家庭氛围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层的感受,通过这种感受而影响到情绪和心理就尤为明白地表现出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了。

(2)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对孩子最先产生影响的人,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自信心以及其它心理性格的形成及完善起到一个引导和榜样的作用。父母的积极生活态度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反之,也会有消极的意义。

(3)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完善性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的环境中,知识结构的日新月异、社会现象的纷繁多变都要求我们要随时更新观念和思想,不断优化措施和方法,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亦是如此。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他们不仅心理敏感情感脆弱,而且情绪多变,在认知水平和评判标准上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所以,家长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根据其个性的变化和特点,随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

四、家庭教养影响积极自信的几点措施

(1)合理的教导方式。家长采取合理的教导方式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这突出地表现在鼓励和支持上。尤其是自尊心比较强的中职学生群体,尤为要重视鼓励和支持。当然,我们所强调的支持并不是盲目地纵容,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施行这种鼓励,尽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同时也要以一个成年人的经验和认知去对他们进行适度地指导。这样的家庭教导会不断增强孩子挑战的勇气和渴望成功的信心,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一种积极有效地措施。

(2)良好的亲子关系。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重大变化。中职生在强烈自尊地支配下要求独立和自主,但同时又很容易遭受挫折而获得孤独和脆弱,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在保持适度距离的同时,随时给予他们关怀和爱护,让他们在享受自由和被尊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支持与关爱。

(3)必要的成功体验。成就感,是影响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信心将会提高,相反,他的自信心将会降低。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针对其特点,多创造一些让孩子成功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孩子的积极情绪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宋耀武,李宝芬.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学生自信心的相关研究,河北大学校报2006年3月.

第3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教养教育”;专业教育;日语专业;人才培养

作者:叶秀华(嘉应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一、前言

经常在一些课外课内的场合听到学生问:“我到底会什么”、“我毕了业之后能从事什么工作”之类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毕业找工作、考研或者出国留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本科四年,我的专业是什么,如果单纯是某一门外语,似乎不能把其当做专业”等。这并不只是日语专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外语教育界面临的问题。

“教养教育”一词来源于日语,也被称为“全人格教育”,该词与汉语的“教养”并不完全相同,它的意思指:“受过系统教育、训练的素质表现,是一种理性、知性的表现”,某种意义上讲,更加接近于汉语的“素质教育”。

二、我国大学外语教育的现状

根据王前(2005)[1],我国高校的“教养教育”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1940-1952年,重视“教养教育”及“专业教育”;1952-1978年,教育的重心转为“专业教育”;1995年至今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具体来说,努力开展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教学,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即重视“教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时的、全面的发展。

作为高校教育一个分支的外语教育,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成为日语教育工作者头疼的一个问题。拿日语专业举例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培养专业的人才起,教育意识和目标一直在发生变化,发展轨迹能从赵华敏、林洪(2011)[2]提供的“关于教育理念的关键词”一表(表1)中清晰地看到:

表1关于教育理念的关键词

表中所罗列21世纪以后,3实际运用能力;4社会文化知识;5文化理解能力;7综合运用能力;8跨文化交流;9熟练用日语处理事务;10综合文化教养等都属于“教养教育”的一部分。

然而,事实上,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日语专业不断增多。在落实具体的专业培养设置中,并没有或没有完全按照上述的教育理念去设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构及目标等,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完全背离该教学理念的做法。同时,随着教育的急速发展,价值观的多样化,素质教育在教育中逐步被遗忘。对效率优先,道德的轻视有蔓延的趋势。也出现了很多年轻人只懂专业知识,但对生活常识及社会伦理表现的欠缺,不能与人正常交往。我们到了不得不考虑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内容和做法。以日语专业为例,陈俊森(2012)[3]关于教学大纲曾做如下评价:“这一实用主义倾向很强的教学大纲,工具性指导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同时针对具体情况,他还谈到:“日语教育不等同于日语专业,它只是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或讨论中,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这样容易导致一种倾向,似乎日语专业只培养懂日语、会日语的人才,而忽略了它隶属人文学科,它的人文性、教养性应占据更重要得位置”。概括来说,日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日语知识以外,同时学习与大学生身份相符合的教养和知识也是同等重要的。

三、日本大学教育中“教养教育”的历史及发展

日本大学教育中的“教养教育”大概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在日本的明治时代,现代意义上的“教养”一词才得以出现。这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日本的统治阶层支配着教育,文字的读写以及从中获得知识均属于统治阶层的独占物,在那样一种环境中,“教养”这个概念并不存在。

其次,伴随着由农耕社会转向近代工业社会,普通大众才开始有权利接受读写以及算术等教育,然而,一开始全日本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不足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一。其他大多数人毕生都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当时的大学主要学习外语和哲学,那样的知识体系当时被模糊地称为“教养”。

再次,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日本迎来了经济增长期,社会的变革要求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大学入学率急剧增长,日本社会进入了“大学大众化”,原来的“教养教育”变得大众化,例如在6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实行所谓的普通教育,许多日本国立大学正式设立了专事普通教育的教养部。

第四,随后的30、40年间,伴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始注重“专业化”,同时对“教养教育”的批判也开始尖锐,出现了诸如“一般教养科目纯属浪费时间,最好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接受专业教育”,“与其学习无用的外语,还不如多学一点专业的知识”等之类的说法。日本原本的教育基础发生了动摇,教育理念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其中90年代的日本,被称为“遗失的10年”,由于“教养教育”的缺失,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其中最为轰动的当属1995年奥姆真理教的沙林毒气事件。作为一个组织,居然在短短几年间获取大量信徒的支持,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还接受过大学教育。这一事件在整个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很大的反响,使政府和民众开始反思“教养教育”的重要性,日本的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4]。

第五,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大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就业率问题,能够向社会输出毕业生的大学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于是日本政府在以美国为主等西方国家教育的影响下,于2008年提出“学士力*”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个教育理念将之前容易把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灌输的“学部教育*”改名为“学士课程教育*”,不再沿袭之前将“专业教育”与“教养教育”区别开来的做法。而是在整个大学四年,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理解”、“通用的技能”,“态度,指向性”以及“创造性的学习经验及创造性的思维”四种能力。即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使其掌握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能力,培养21世纪的新市民[5]。

四、对我国外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从查阅“教养教育”一词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词源来看,以往一般外语的学习被称为教养教育,与专业有关的外语学习则被称为专业教育,那么对于以外语学习为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在“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获得知识结构的平衡似乎显得尤其地困难。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我的专业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模糊。毕竟,单纯的语言技能是很难称之为专业的。

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视外语专业的“教养教育”尤其重要。传统上单纯的语言“听、说、读、写”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需要从根本上打破这一狭隘的人才培养方针及目标,从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入手,设置新型外语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在教育实践及人才培养方面,都需要有个全新的认识及改变。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的外语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这个概念在教育界提出来已有相当的一段时间,然而在实际高校日语专业的教育和教学中,应试仍既是学生们学习的主要目标及任务,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诸如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国际日语能力测试,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许多学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操作方面依然将这些应试的合格率作为一个硬性指标,而忽略了外语专业学生其他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语言专业的学生并不能单纯将一门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视为全部专业技能,这一点应当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对语言类学生加以灌输。在进入学校第一年就应当要求学生有个大概的专业方向,制定专业规划,外语类学生更加应该颠覆原来的思维,把外语学习当作“教养教育”,另外设定自己的“专业教育”方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外语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往往都将外语学习当作“专业教育”,将其他技能的培养通通视为“教养教育”,且往往忽视“教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教养教育”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接受“专业教育”及“教养教育“同等重要性,将两者不加区别地纳入培养目标和范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重视语言技能以外的技能培养,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有能力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2.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授课学时

要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还需要有配套的课程课时设置等条件的支持。以日语专业为例,前两年属于日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学习,大三阶段进入高级日语阶段,同时开始接触一些关于语言学、文学、翻译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等到大四阶段,则以选修课为主。这一看似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无论是外语专业的学习还是其他相关技能方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甚至出现两者都不能兼顾的结果。这是因为外语专业它与其他专业存在不同,尤其是日语专业之类的小语种专业,在进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学生并未接触过该学科。但是在大多数高校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并未将外语类专业作为特殊专业另外设置。因此如果按照跟其他学科同样的学时或者学分去要求外语学科,明显存在着许多不合理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分,适当压缩或延长课时,达到最合理的学分、学时配置。

课程改革也非常重要,课程的设置是整个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得以完成的关键。也是其专业水平的体现,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筛选或增加;同时针对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设置一些特定的课程,在巩固“专业教育”的同时,拓展“教养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师资队伍的建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起完全主导的作用,但是教师个人的素养和能力水平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提倡“专业教育”及“教养教育“并重的今天,这个问题就更加不能忽视。要想改变过去那种死板、僵化、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变单一的应试教育为全部的素质教育。

此外,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完全将”专业教育“与”教养教育“分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具备丰富的”教养“知识。教师在平时的语言技能教育中穿插相关知识的灌输或引导,比单纯就某一专业知识进行灌输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教师的思维方式等内容,通过课堂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教育。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提高外语类教师素养,主要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多能型教师,另外一种方式是提高现有教师的素养,通过培训、研修或者进一步深造的方式均可以达到提高教师素养的目的,当然,最主要的是灌输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代俱进。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安排,教学进度,应试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限制,我们很难做到自由、自主的课堂教学。这就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相互冲突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不仅局限与课堂教学,课外是个重要渠道,“教养教育”包括着众多方面的知识内容,从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来看,很少大学能够提供完备的课程设置。因此,自主能力的培养实际才是“教养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时,应该明确将自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在课程、课时及学分上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设置,以形成配套的鞭策机制。

第4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1 校园霸凌的成因 在原生家庭中的不恰当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成为霸凌的施暴者。研究表明,从小遭受父母体罚,或者目睹父母之间暴力行为的人,更容易有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此外,家庭因素也和成为受害者密切相关。有一项研究,在针对1107个7~9年级的瑞士学生的调查后发现,男性霸凌受害者一般在家庭关系中,与父母的关系过分紧密,或者家长对孩子有过度保护的现象;而女性受害者,则更多来自有情感虐待现象的家庭。正如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滨老师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一方面源自遗传因素,一方面源于养育者的抚养方式和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的心身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原生家庭的养育环境和教养方式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孩子的父母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视家庭教育,提供给孩子恰当的教养方式,为孩子进一步接受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打好基础,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是防范校园霸凌现象的有效途径。

校园霸凌源自社会学习。从家庭开始,父母对孩童的照顾若带有敌意、不负责任、冷漠,例如遗弃或施以家庭暴力,让孩童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则孩童将来成为加害人的可能性会大幅提升。其次,孩童进入小学后,在学校里受教师影响至深,因为此时孩童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若选择错误的管教方式,霸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若同学间发生霸凌行为,而教师不加以阻止,也可能造成其他同学的错误价值观。

孩童的人格养成与家庭生活有密切关联,家人,尤其父母,通常是孩童的第一个重要他人。这些重要他人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少或从未给予孩童关怀的父母,其子女极可能成为霸凌加害人。因为霸凌是一种学习行为,霸凌者通常都有攻击前科,而攻击则从模仿而来,这种模仿得自父母对待孩童的态度,采取权威、斥责、惩罚和冷漠做为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在家中得不到关怀,甚至遭到虐待的孩童容易将痛苦加诸于他人,借此宣泄情绪或获得关怀,这些相对地,采取开明、关怀、宽容和温暖管教手段的父母,其子女有较多正向心理,也较不易产生行为偏差。

在孩童入学后,学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扮演和家庭一样重的角色,而教师又是其中与学生最密切的重要他人。教师因专业判断采取不同的管教方式,会导致“教育家”和“霸凌者”的差别。态度正向、行为积极的教师,和态度负面、行为消极的教师会教育出不同思维的学生,这些思维上的差异决定学生成为“好学生”或“霸凌加害人”。关怀和监督并重的教育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霸凌事件的发生率,排斥、放任甚至体罚与霸凌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

第5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早期教养;无意性与能动性;成熟与训练;早期干预;早期开发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无意性与能动性关系

在早期教养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具体地说,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日益加强的;但发展的规律却告诉我们,儿童的自主性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的。于是,这对矛盾就表现为孩子的自主性与成人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冲突。随着年龄增长,成人日益提高教育的要求,以改造孩子此前由于成人的纵容而形成的不良习惯。深究这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对儿童发展规律的把握问题。

1.婴幼儿心理的无意性和发展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无意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0~3岁阶段是无意记忆、无意注意、无意想象占绝对优势的年龄,具体表现为大量无目的的自发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步趋向有意性。正如我们看到的,婴幼儿的行为发展是从“先做后想”到“边想边做”再到“先想后做”的,行为的目的性日益清晰。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从主客体相混到主客体分离的,儿童逐步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展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再发展至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意识日益觉醒,这是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心理的无意性表明了孩子行为的受动性,同时意味着婴幼儿对环境的极大依赖性。婴幼儿自己不可能创造环境和改变环境,但会被要求去适应环境。婴幼儿不会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或满足自己的需要去创造条件,只会依赖现有的条件作出自己的反应。再进一步讲,婴幼儿还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他们能否如愿以偿,完全取决于成人对他们是否理解。因此,这一切决定了教养者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全面的还是有缺失的,接触到的游戏材料是丰富的还是贫乏的,照料者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温馨的还是冷漠的,教养方式带给孩子的情绪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等等,都取决于教养者。而取决于教养者的这一切,却决定了婴幼儿所能获得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方向。

但心理的无意性所导致的自发,又表明了婴幼儿发展具有能动性。因为婴幼儿的行为虽然不受制于自主意识的控制,但也不受制于外部要求的控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婴幼儿年龄越小,越难以按照成人的要求行动,表现出所谓的不听成人指令的“自说自话”,由着自己的性子进行活动,等等。事实上,婴幼儿行为的自发性完全是内在生长机制作用的结果。

发展的能动性,意味着我们可以为婴幼儿提供条件,创设环境,但不可能决定他们用什么方式来作用于环境,在什么时候获得怎样的经验。婴幼儿作用于环境的方式是受个体成熟状态和先天特质制约的,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作用于环境所获得的经验,又将进一步促进个体的成熟。所以,同样的环境对不同的个体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尊重婴幼儿心理的无意性,就要求教养者对环境的创设应当是刻意的;而尊重婴幼儿发展的能动性,就应当允许婴幼儿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环境。那种强迫婴幼儿按成人的预设目标去行动的做法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2.心理的无意性和受动性是养成教育的依据

必须说明的是,自发性的行为决不是自主性的行为,只有当主体意识清晰的时候,其行为才有自主的可能。从自发行为到自主行为是一种发展,即从盲目行为到自觉行为。所以对孩子无意性的自发行为进行控制,并不属于对自主性的遏制。由此,我们引申出的是规范行为的问题。

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如何培养?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通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孩子的年龄越小,成人对其越放纵,越没有行为规范上的要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成人便开始对其“做规矩”了。幼儿园也有同样的倾向,孩子年龄越小给予的自由时间越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师规范的活动就越来越多,孩子的自由便随之越来越少了。这样做的理由似乎也在于心理的无意性,因为孩子年幼不懂事,教养上的宽容也就在理了。

其实这恰是一种教育的颠倒。理由有三方面:一是心理的无意性意味着受动性,因此,年龄越小越依赖成人,也越相信成人的权威,这种“他律”的特征正是“做规矩”的极好时机;二是行为的塑造形成容易改造难,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以后再纠正,要困难得多;三是发展的能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日益表现为自主性,这时外在的要求容易转化为内在自我的压抑,由此而产生心理上的痛苦。实际上,年龄越小,由理智带来的痛苦越少。卢梭早就说过,从小过度保护,使之少受苦难,其实是在为他累积苦难。所以,只有当孩子还不懂得痛苦的时候,就将他武装得能够忍受痛苦。孩子童年时候少受痛苦,结果却会使他在达到有理智的年龄时遭遇到更多的痛苦。小时候能轻而易举养成好习惯,如果要等长大再来改掉坏习惯,则往往要付诸暴力了。〔1〕

综上所述,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里显现了:既要尊重婴幼儿作用于环境的自发行为,又要以一定的规则来规范幼儿的自发。这就是早期教养需要处理的婴幼儿心理的无意性与发展的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前者尊重的是婴幼儿的认知方式,后者规范的是婴幼儿的行为习惯。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婴幼儿心理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统一起来。

婴幼儿的理性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说教和训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在尊重婴幼儿发展特点的前提下规范他们的行为,唯一途径就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0~3岁婴幼儿养成教育的具体方式可以是:运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帮助婴幼儿学习规范,运用动力定型的方式强化婴幼儿的行为习惯,根据生理节律的特点帮助婴幼儿建立秩序感。

二、婴幼儿早期成熟与训练的关系

这里既涉及教养人员如何看待婴幼儿发展的问题,即是让婴幼儿自然发展或顺应他们的发展还是推进他们的发展,也涉及教养人员如何为婴幼儿发展提供机会的问题,还涉及教养人员在创设促进婴幼儿发展的环境时所提供的刺激充分还是不足,适度还是过度的问题。

1.对成熟和训练作用于婴幼儿早期发展的认识

“所谓生理成熟是指子体从亲体中获得的遗传材料,或称个体基因的程序,预置在子体生理过程中的展现。”〔2〕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须刻意对其施加影响,只要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个体的身体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成长起来。也就是说,每个新生儿都是带着自然展开的成熟时间表降生的。从生物学角度讲,婴幼儿身体的发育成长是现成配置好的,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爬行,什么时候将独立行走和开口说话,是不以教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所谓训练是一种刻意为之的目标,且是施行者和受动者双方的行为。个体接受训练是需要理智的,所以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的成熟,接受训练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同理,年龄越小,训练的意义也越小,顺应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诚如维果茨基所言,3岁之前的儿童是按自己的大纲发展的,3至6岁的儿童一半是按自己的大纲,一半是按成人的大纲发展的。所以,对3岁前婴幼儿的教养,似乎不宜采用“训练”的方法。

那么,教养人员对婴幼儿的发展作用何在呢?

我们知道,生理成熟的展现过程是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的,那就是合适的环境。如果婴幼儿的某种发展所需的环境缺失,就可能导致其在某方面的成熟受到阻碍,因为只有环境才能给予个体以自发履行其生理、心理功能的机会。

以婴幼儿动作发展为例。婴幼儿的任何一种动作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先是一个新动作的从无到有,然后是萌芽状态的新动作发展为熟练水平的动作,最后又从熟练水平的动作发展为高水平的技巧性动作。新动作产生的前提是生理成熟,从萌芽状态的新动作到熟练水平的动作,需要一定量的自发练习,而要达到较高水平的动作技巧就需要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其中,婴幼儿的自发练习,是在合适环境中以成熟为前提的生理功能的自发履行,表现为尝试性和重复性游戏行为。当这个过程没有被纳入有意识的早教方案时,它只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一旦我们将这个过程纳入到一个设计好的早教方案中,它就成了一个推进发展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为推进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往往容易成为追求超前发展而违背发展规律的人为训练。

我们认为,将婴幼儿早期发展纳入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养方案中是出于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心,因此,它不是一个盲目的无意识的任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但它又必须避免成为一个违背成熟规律的强制性发展过程。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态度是“顺应发展”,其含义是为婴幼儿的自然发展提供保障,即创设合适的环境给婴幼儿以发展的机会。

2.环境带给婴幼儿发展的机会

给婴幼儿的发展带来机会的环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状态的环境,一种是根据发展的需要刻意创设的环境。

自然状态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产生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环境可能迎合了婴幼儿某方面发展的需要,给婴幼儿带来自发练习的机会。例如,一个正处于爬行阶段的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有着安全而宽大空间的家庭里,他获得爬行的机会就会比一个生活在狭小空间中的孩子多得多,他的爬行动作也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二是环境可能造成婴幼儿某方面发展机会的缺失,使正在成熟的身体能力得不到足够的练习。例如,一个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如果整天被一个寡言少语的保姆照料,那么这个孩子的语言听说机会就会大打折扣,他的语言发展就有可能受到阻碍。由此看来,自然状态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点。

刻意创设的环境对婴幼儿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这种环境提供了婴幼儿自发练习的机会,二是这种环境提供了对婴幼儿进行人为训练的机会。刻意创设的环境属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养范畴。但是这种环境是用以诱发婴幼儿的自发练习,还是用以对婴幼儿进行人为训练,完全取决于环境刺激的适宜性。当环境刺激与婴幼儿的成熟时机相吻合时,必然会诱导出婴幼儿相应的行为,而婴幼儿反复出现同一行为就是一种自发性练习,这种诱导出婴幼儿自发性练习的刺激是适度刺激。而当婴幼儿对环境中的某些刺激毫无反应,成人试图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其作出反应时,这种刺激就会使原本无意义的刺激成为一种过度刺激。

由此看来,环境刺激存在着是适度还是过度的不确定性。我们知道,适度刺激会促使婴幼儿产生自发性练习,从而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这里的关键是,训练会给婴幼儿带来发展的机会吗?换句话说,让婴幼儿做目前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是否会促进他们这方面能力的提前发展?答案显然是不确定的:有时会,但强迫训练可能会带来负效应;有时不会,因为婴幼儿可能对成人的强迫训练置之不理或给予反抗;有时甚至会成为发展的障碍,那就是不适当的训练对婴幼儿造成伤害。

总之,发展的机会须与成熟的时机相吻合。

3.引导性练习有别于训练

一方面,环境能诱发婴幼儿的自发性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刺激发展。另一方面,有意识的引导性练习,对于婴幼儿也是必要的。引导性练习与训练的差异在于时机的把握,顺应成熟指标的练习是引导性练习,超越成熟水平的“练习”则是训练。

成熟是一个过程。从个体意义上说,偶尔出现某个新的行为、心理现象,说明婴幼儿处于成熟的早期;反复出现某个新的行为、心理现象则说明婴幼儿处于成熟中期;当某个行为或心理现象趋于稳定,则说明婴幼儿在这个行为或心理方面处于成熟晚期。从统计学意义上说,只有10%的孩子出现某个新的行为或心理现象说明婴幼儿在这方面处于成熟早期,有90%的孩子都出现上述行为或心理现象时说明婴幼儿在这方面处于成熟晚期,有50%的孩子出现上述行为或心理现象时说明婴幼儿在这方面处于成熟中期。格塞尔认为,“某种机能的生理结构未达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在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态(成熟状态)时,训练才能奏效。”〔3〕 由此可以推断,当婴幼儿处于成熟早期时应当重在创设能刺激其自发练习的环境,引导性练习的最佳时机可能是成熟的中期。所以,在教养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成熟指标,以便采取顺应其成熟发展的教养措施。引导性练习以可接受性为前提,主要依据是孩子活动时的情绪表现,如孩子处于愉悦、舒适状态则说明引导性练习是合适的。

三、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关系

“早期干预”一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被用于特殊教育领域,而“早期开发”一词则更多地被用于早期教育领域。顺着这个约定俗成的使用范畴,我们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1.对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理性思辨

无论是早期干预还是早期开发,都是教育中的一种目的。它们都以训练的方式对儿童早期潜在的能力进行尝试性开发。前者以发展常态中的低限为目标,即推进低于常模的残障儿童的发展。后者以发展常态中的高限为目标,即推进处于平均水平的正常儿童或高于常模的超常儿童的加速发展。

有人担心,教育如果关注到0岁孩子,会使孩子从婴儿起就受到摧残。这种担心实际上针对的是超前教育,即将上一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向下延伸,也即把高一级年龄层次儿童学习的内容下放给低一级年龄层次的儿童去学,且教学方法不变。这种让儿童被动接受训练的教育将导致儿童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从而让儿童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早期开发颇受人们的质疑。

实际上,早期教育实践中对“开发”一词的使用是很宽泛的,最初是就神经心理学意义上的大脑潜能而言的,“出生不久,孩子的大脑呈现生物学上的充沛,产生神经之间的联结可能比要用到的多几万亿个。然后大脑经历一个类似生物进化的过程,大脑消灭那些不常用或从没用过的节点即神经元突触。”〔4〕 也就是说,人生初期大脑神经细胞处于高潜能发展状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后天的环境刺激和学习中,潜能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显现化。有人根据脑细胞会大量删减的理论指出,人的潜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为了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总量爆炸式激增和更新速度加快的时代步伐,人们提出了开发人类学习潜能的设想。布卢姆则根据人出生最初几年大脑变化最迅速的事实,提出了智力发展百分比的假设,于是人们把眼光投向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

由此,人们便在不同的意义上开展了“早期开发”实践,并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把早期开发理解为及早关注孩子的发展,依据孩子成熟的规律,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一种是把早期开发理解成超前教育,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于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技能的训练。后者因为对孩子刺激过度、训练难度过高,难免带来负面效应而颇受质疑。

这里需要认清的一个问题是:干预或开发的目标与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之间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无论是早期干预还是早期开发,首先要鉴别发展潜能,也即发展的可能性或可接受性――是正常发展,还是优势发展,或是迟缓发展。这里要求教养人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心理发展指标,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对低于正常发展指标的孩子,进行及早干预;对高于正常发展指标的孩子,进行早期开发;对大部分符合正常发展指标的孩子,则创设能诱发孩子自发练习的环境。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每个婴幼儿的发展潜能。

我们的理由是:对低于发展指标的,干预越早越好,因为发展的障碍已经存在,人生发展已经受损,干预性训练的目的是排除或减少障碍,帮助他尽可能融入社会;对于超常儿童,进行开发性训练未尝不可,因为超常证明存在潜在的优势,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其优势很有可能被埋没。而对于正常儿童,开发性训练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对一般的婴幼儿进行训练,会涉及适度还是过度的问题,这是婴幼儿群体中的多数,对这个多数群体的早期教养应当是保障性的,而不是冒险性的。

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虽说年龄越小的孩子发展的可变性、可塑性越大,但发展的优势和弱势还难以鉴别,因此必须慎用“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早期发现,关注处于发展两端的孩子,给予他们不同于一般儿童的指导,这里才有特殊教育中的“早期干预”和早期教育中的“早期开发”一说。

2.早期干预和早期开发的融合性教养

就西方国家来说,特殊教育和常规早期教育历来存有鸿沟,其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不同的。特殊教育基于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衍生于洛克的“白板说”,其教育目的在于强调文化传递,教育实践倾向于结构化的干预模式;常规早期教育基于进行性发展理论,衍生于杜威的教育哲学,其教育目的在于强调个体内在价值的实现,教育实践则倾向于开放性的主动建构模式。〔5〕所以,当托幼机构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儿童分开进行教育时,不同的哲学和心理学理论分别导致了不同的课程方案。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课程往往以训练为核心,在常规早期教育中的课程多以游戏为中心。

从教育对象的总数来看,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毕竟是少数,主流群体还是大部分处于发展常模中的孩子,而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也还是回归主流社会。但是,如果个体从婴幼儿起就处在脱离主流群体的特殊群体中接受教养,那么最终的回归也将是困难的。有鉴于此,全纳教育思想提出应当从生命的最初几年开始,对有特殊需要的婴幼儿进行全纳(融合)性教养。因为,如果为障碍儿童或超常儿童专门设置所谓的特教班,分别进行专门化的干预性训练或开发性训练,这些儿童所获得的认知或技能的发展,很可能会以牺牲情感或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为代价。

但是,如果将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融入正常儿童之中,而整个教养方案却只是为正常儿童设计的,那么,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主要指障碍儿童)就会因为处于弱势而显得孤立无助,他们与正常儿童的交往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这并不是真正的融合教养。真正的融合教养应当平等地对待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国外融合课程提出的三条原则很值得借鉴:“1)所有儿童有权学习与年龄相仿的同伴游戏;2)儿童应有多种机会参与与其技能和兴趣相符的游戏活动,例如,不要规定3岁儿童的游戏,3岁儿童的游戏就是3岁儿童选择参与的游戏;3)所有儿童对帮助其他儿童学习和成长负有责任。”〔6〕 简言之,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干预和开发,要在自然常规的游戏环境中让他们接受个别化指导,以求得他们的自主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 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9~20

〔2〕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

〔3〕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8

〔4〕〔美〕J.Madeleine Nash.“孕育心灵”.现代特殊教育,1999,1

〔5〕〔6〕James E. JohnsonJames F. ChristieThomas D. Yawkey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2nd ed.Addition Wesley Longman ,Inc,1998.156

Discussion on Several Rel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0~3 Years

HUA Aihua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

第6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

心理学描述亲子关系经典的理论依据叫做“依恋”。依恋是指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依恋的发展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婴儿与母亲相互作用的产物。要使婴儿获得安全型依恋,母亲必须经常关心婴儿的需要,当婴儿发出各种需求信号时,应及时给予积极恰当的反应,并要不断地调节自己以适应婴儿的行为。

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这样的积极恰当的互动中产生的。

亲子关系与家长教育方式有关

按照依恋理论,可以将亲子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这三种类型的形成源于后天父母(或照顾者)对待婴儿的不同方式。

要使孩子获得安全型依恋,家长必须学会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例如对幼儿时期的孩子发出的各种信息应该具备足够的敏感,应及时给予回应,包括积极的情绪回应。孩子哭闹时,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不理会、拒绝、恐吓等方式都不可取。陪伴、拥抱等肢体接触对孩子的安全依恋也很重要,可以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

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主要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多数与母亲对幼儿不敏感、不理睬、拒绝、恐吓等教养方式有关。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往往不是特别融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依恋类型成年后会这样表现

研究认为,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具有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安全型的孩子长大后可以很自然地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安心地依赖别人或让别人依赖,不会因为关系太亲密而感到不自在。回避型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其他人。与别人太亲密会导致其有紧张感。矛盾型的孩子长大后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不是真的爱自己,担心对方会抛弃自己,缺乏安全感。他会反复验证,会给对方带来很大压力感和不被信任的感觉。有时与人关系过于亲密,或进展过快会吓跑对方等。

因此,亲子关系不仅影响亲子之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关乎孩子的一生。

上班族妈妈如何建立亲子关系

上班族妈妈与孩子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明确分离或不能陪伴的真实意义,不隐瞒、不欺骗。

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尽可能专注地陪伴孩子,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不要边做其他事边陪孩子,心不在焉。多通过拥抱等肢体接触传达对孩子的爱。

多肯定孩子,经常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告诉他(她),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

多理解孩子的感受,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拿孩子当出气筒,规则稳定,不能情绪好了就纵容、情绪不好就苛刻。

亲子关系中爸爸作用至关重要

有研究发现,有父亲参与教养的儿童,他们的阅读和数学成绩比那些没有父亲在身边抚养的儿童更好。还有人发现,父亲是否参与儿童的教养影响着2~3岁儿童的智力测验分数和12岁儿童的学业成绩。

总之,有父亲很好照顾的幼儿,在品格、智力和语言等多方面发展更好。而缺乏父爱的孩子,有可能长大后男孩儿更缺乏男性品质,女孩更难和异性相处。还有可能产生抑郁、焦虑、社会退缩等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父亲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以下几点很重要的作用:

建立规则。男性的力量会让孩子生畏,因此在建立规则方面比女性更有优势。

增加力量感。父亲一般喜欢跟孩子玩游戏,游戏过程中父亲的力量感会传递给孩子。

接受成人世界。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小心呵护,他们相对粗心,但恰好是这种粗心让孩子可以体会真正的现实世界,体会与他人互动的真实感受及需要做出的正确反映。

加深亲子关系你试试这几招

无条件的爱。父母传递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好不好、分数高不高、是否听话而改变。一个孩子只有感受到爱,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肯定和鼓励。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乐于告诉孩子,批评要适度且只针对行为不针对人,肯定和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第7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家庭教育对儿童的独立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绍兴市62位家长做了有关“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独立性情况”的调查,通过分析该问卷以及3岁~12岁儿童独立性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绍兴市家长在培养儿童独立性方面有如下一些缺陷。

1.隔代教育和单亲教育严重

对绍兴市8岁~12岁儿童的调查显示,单亲、隔代教育的儿童占到50%以上。在单亲教育的儿童中,24%的儿童会任性、固执己见,过分依赖别人,独立性较差。隔代教育下的儿童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祖辈成员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严重,容易娇惯溺爱儿童,从而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其次,祖孙之间有更大的代沟,祖孙之间难以交流,祖辈在儿童面前缺少权威等原因,使儿童不听从祖辈教育,导致缺乏正确的引导。

2.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问题时,22%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和鼓励,有些家长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不能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缺少对孩子的肯定。除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外,家长的教育态度也是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回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缺乏的是什么”的同样的问题时,57%的家长认为自己最缺乏的是专业知识和经验,有家长表示“虽然很想好好教育孩子,但因为没有什么专业知识和经验,总怕教错”。可见,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儿童获得良好家庭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家长缺乏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教育儿童的态度、要求不一致,以致儿童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管是哪种现象,都不利于儿童独立性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策略

针对以上家庭教育中儿童独立性培养的现状和缺陷,有如下几点可行策略。

1.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由以上内容分析可知,绍兴市的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系统、全面的教育观。家长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对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为了儿童独立自主能力的形成,家长要尽力去获得专业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1)父母亲自教育子女,减少隔代教育。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多挤出一些时间陪伴儿童,多与儿童交流,多关注儿童的成长,履行为人父母的义务。

(2)家长选择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Baumrind)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宽容型教养方式。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独立性表现也不同。而对于不同性格的儿童,家长应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

(3)家长积极参与专业化培训。据调查,我国家长接受培训总量严重不足,为家长提供专业知识培训的教育机构也并不多。要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家长、政府、学校三方面的共同协作。

2.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独立性

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除了家长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外,还要将这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付诸实践。

(1)创设自由愉悦的儿童生活环境。著名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独立性的培养。蒙台梭利指出,帮助儿童发展独立性的途径有:一是自由,二是有组织的工作。要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必须给儿童以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决定自己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怎么做等。同伴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与同伴的活动中,儿童可以学会自我主张、自我控制,从而提高独立性。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家长通过与儿童玩耍观察儿童,进而培养儿童的独立性。此外,还要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更容易创造出自由愉悦的家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儿童有更多自我表达、自我思考、自我抉择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独立性更强。

(2)尊重儿童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尊重儿童包括多方面内容,家长既要为儿童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又要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

1)尊重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总会提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面对儿童的问题,家长应该启发儿童自己探索答案。儿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掌握了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2)尊重儿童的自我抉择的权利。在调查中,有42%的家长会决定儿童穿的衣服,说明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尊重儿童自我抉择的权利,这容易削弱儿童自我依靠、自我主张能力。因此,家长应该从小为儿童提供自我抉择的机会。家长要尊重儿童对个人事务的决定权,甚至可以给儿童参与家庭事务的平等权利。

第8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统礼仪 礼仪教育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34-01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精神财富,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今天,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不被人们欢迎,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我们的语文学科,教授的是民族的语言文化,是传授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要培养的是民族的栋梁,是具有美好修养的人才,而不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渗入语文教学。

如何将礼仪教育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礼仪知识,水到渠成地教育学生

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我们可以从教材中发现传统礼仪教育的模本。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点滴地补充礼仪知识。比如,教学课文《获得教养的途径》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教师可以发挥,告诉学生,现在有很多人大学毕业了,却不懂礼仪,不会接人待物,和别人相处时没有礼貌,甚至出口成脏,张口闭口就是国骂。这样的大学教育是失败的,这样的大学生怎能成为我们国家的希望呢?课文中说:“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在讲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们分析林黛玉的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可以告诉学生,到别人家里做客要讲究礼仪,不可太随意,要有礼貌地和主人讲话。分析凤姐的放诞时,可以告诉学生,在客人面前,不可粗俗无礼,不可大叫大嚷。讲《拿来主义》,分析鲁迅对“礼尚往来”的讽刺时,可以拓展开来,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讲究传统的礼仪习俗“礼尚往来”,别人送给我们礼物时,我们要表示感谢,同时也要回赠,以表示自己的友好往来。课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中认为,麦当劳之所以在中国受到欢迎,就餐环境及服务质量是很大的原因。他们的服务台明确地写着:“微笑”。我们在公共环境中也要以微笑的方式与人相处,也要自律,说话声调要低,不可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这些课文对我们教育学生讲究礼貌,懂得礼仪都有帮助,老师应该在平时多多提及,滴水可以成就大海。

2 充分利用包括名著在内的各种课外资源,引导学生接受传统礼仪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阅读课外读物,读书明礼。比如可以选讲古代著作《论语》。《论语》中有一个比较长的段落,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文中写曾点回答老师的问题前“舍瑟而作”,什么是“作”呢,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这样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那么老师发问,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盖上,这叫“作”。可见古人就很讲究尊敬老师了,我们今天的学生也要向古人学习,尊师爱校,当然我们有现代的表达方式。老师还可以介绍当代比较有名望的大师于丹对《论语》的解读,对传统礼仪的感受心得。还有古代的《弟子规》,也可以作为很好的教育材料。据《黑龙江生活报》报道,哈尔滨市中心小学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老师每天早上都和学生一起背诵《弟子规》,该校将传统文化内容编成校本教材,《国旗下学论语》、《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等成为学生每周必修的课程。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不错,可以在中学继续推行。让我们的学生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又能形成温文儒雅的礼仪风貌。

3 在写作或表演中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周记或作文中写自己学习礼仪的心得,或对社会上一些人没有教养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更好地锻炼自我。还可以表演关于礼仪方面的小品,以风趣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传统礼仪重要的理念。

4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般地使学生耳濡目染

第9篇:获得教养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亲职教育;幼儿父母;养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12-0050-05

“亲职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亦称家长教育或父母教育,《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对父母实施的教育。其目的是改变或提升父母的教育观念,使父母获得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技能。通俗地讲,亲职教育旨在帮助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者获得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以及正确的教养态度与方法,促使其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亲职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是通过“做好父母”来达成“教好子女”的目的的,涉及的内容包括父母角色与职责的认定、夫妻在儿童教养方面的相处之道、亲子关系等。

一、某些先进国家或地区亲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西方国家的亲职教育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近年来更是出现了许多由政府组织建立的亲职教育机构或教育项目,他们通过整合国家亲职教育领域的学术资源,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亲职教育方案,再通过国家立法以及行政组织加以大面积推广。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在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美国PAT国家中心项目、HIPPY计划和PET课程

美国对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并且颁布了《家长法案》《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在美国,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得到了充分重视,有47个州开办了“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专门培养“父母辅导者”。各地社会团体与机构也热衷于开展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家庭服务协会分布于全国各地,提供诸如教育玩具选择等方面的指导服务,例如,工作人员会指导家长为儿童选择玩具并引导儿童玩玩具。这类协会还提供玩具借用服务,以解决家庭困难儿童缺少玩具以及儿童不珍惜玩具等问题。在美国的低收入社区,公办托儿所会提供收费低廉但质量较高的幼儿教育,这类公办托儿所录取儿童有一个强制条件,即母亲必须每天下午到托儿所接受再教育,以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与教育气氛。

美国PAT(Parent As Teacher,让父母成为教师)国家中心是一个由政府建立的国家级的父母专业化教育机构,为0~5岁儿童家庭提供服务,该机构认为,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所实施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因此所有针对父母的教育方案、家庭支持课程、训练材料以及服务措施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该机构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工作者对所在社区内的家庭进行有计划的家访,在充分理解、尊重不同家庭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为家庭提供服务,比如介绍社区内有关儿童营养卫生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服务项目或机构,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引导父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克服儿童的学业、心理和行为问题。美国PAT国家中心组织各方面的技术和资金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家长培训项目,是目前国际上著名的亲职教育机构之一。

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指导计划(Home Instruction Program for Preschool Youngsters,简称HIPPY),是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亲职教育计划,它把父母培训送入家庭。参与该项目的父母每周会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父母集会。HIPPY会在对幼儿进行全面综合的发育评估之后,根据其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保育情况,请专家制定针对性极强的发展方案,内容涵盖智力开发、儿童成长阶段标志性动作的出现、心理变化等,父母可以按照所提供的方法和措施去执行,从而实现儿童的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

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简称PET)课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高顿博士创办的父母培训课程,旨在改变父母的教养理念。课程一般每周安排3小时,共安排8周。PET课程根据培训对象分为单亲型、双亲型和父母/青少年型,各类型的教材有所不同。单亲型教材包括一个视频课程学习材料、一本成人学习手册、一盒录音带以及一本课程学习指导手册;双亲型教材除了上述四个材料,还多一本成人学习手册:双亲型和父母/青少年型教材则多一本青少年学习手册。家长可以单独或组团来学习PET课程,培训人员会在每一期的课程中重点讲解有关儿童发展和亲子关系的知识。实践证明,PET课程能够增进父母的移情能力,有效改善父母的沟通行为,但由于过分注重技巧,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了。

(二)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

澳大利亚的家长充权项目(Parent EmpowermentProgram)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效能为宗旨,致力于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教具以及相关的教育策略等。项目设计者充分认识到,现有的医疗保健和教育系统能给家长提供的支持太少,家长需要得到更加专业的组织提供的支持。本项目设计了著名的积极父母教养课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简称3P)及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ystematic Trainingfor Effective Parenting,简称STEP),以帮助家长有效地掌握管教子女的技巧。

具有行为主义取向的3P课程,主要是向父母传授行为改变的技巧,但强调父母应该在温暖、理解的气氛中使用行为改变技巧。3P课程是一个多层次的家庭干预系统,第一层次是通过媒体将科学教养知识传播到广大家庭之中,第二层次是针对有轻微行为问题孩子的父母进行培训。STEP培训多以团体方式进行,通常十个人为一组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或演练,这一训练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亲子冲突、减少子女的问题行为,在澳大利亚运用甚广。

(三)英国的“确保开端”计划

英国政府1997年推出的以家庭为切入口、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早期儿童及其父母的综合服务计划,称为“确保开端”计划(Sure Start Program)。英国政府投入巨资,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整合的一站式服务。孩子和家长只要去一个服务站点,就可以得到医疗保健、儿童保育、学前教育和家庭支持等一条龙的多项服务。该项目实行国家制定政策、地方管理,边实行、边研究、边整改的管理模式,社区、家长与项目工作人员平等合作。该项目建立了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儿童保育点,招聘和培训专业人员,通过当地的儿童信息服务机构和国家家长信息服务中心为家长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他们在各站点设立家庭联络员,提供咨询和干预服务,例如,帮助父母制定健康饮食、儿童语言发展计划等。

如South Fenland地区的“确保开端计划”,主

要由家长志愿者与一些公益组织共同管理,其中家长志愿者在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监管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其主要活动包括参与制定图书阅读计划,引导家长在图书馆或家中与儿童一起阅读图书,在流动游戏学习中心与儿童开展一系列有趣活动,参与家长学习联合会活动,等等。

(四)我国台湾与香港地区的亲职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受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行亲职教育,很多学者纷纷对亲职教育进行研究。陈选善早在1930年就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发表了《美国父母教育概况》一文,对美国的父母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实际操作层面,台湾地区的学者普遍认为,针对幼儿父母的亲职教育应该注重和谐教育氛围的创设,以期透过亲情交流促进亲子间的沟通和了解。台湾地区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托儿所以6岁以下幼儿为收托对象,并且要实施亲职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台湾积极推动亲职教育,举办各种亲职教育活动,比如母职干部讲习班、父母管教问题座谈会、妈妈教室、亲职教育演讲与座谈、选拔亲职教育模范等。

香港特区教育当局于2000年12月成立了家长教育督导委员会,为家长教育和家校协作探索更全面的政策和方案。他们为此设立了执行小组,设计了一系列的家长课程,以支援家长全面参与孩子的成长,促使家长能有心有力地担当好为人父母的角色。香港地区的家长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包括演讲、工作坊、成长小组、宿营、参观、展览等。他们认为,成功的家长教育包含以下要素:及早预防、成为称职的家长教育工作者、构建专业的支持团队及为家长提供充足的参与机会。香港地区的亲职教育不但为一般家庭提供服务,还顾及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如高龄家长家庭、失业家长家庭、刚来港定居家庭和单亲家庭等。

总体来看,这些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亲职教育有着比较完备的体系,也有相应的政策为其推行作保障,这些都可为我国发展亲职教育提供借鉴。

二、我国的亲职教育现状

我国的亲职教育观念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礼记・大家》中提到,“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说从来没有先学习如何教养子女然后嫁人的。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很多人认为做了父母就自然懂得如何教养孩子了。事实上这种认识并不科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就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指出,人们是要在做父母之前先学习抚养、教育子女的知识的,不要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

客观地讲,现阶段我国的亲职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早教机构开始提供面向孩子和家长的双重教育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向家长”的教育服务相对稀缺。白芸等人对广州市若干0~3岁早教机构在家长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的调查表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大多集中在亲子活动的内容上,很少涉及教养经验的交流;亲子活动中教师和家长都对“家长教育”的认识不足,早教机构管理者并没有充分重视对家长的教育:专业的0~3岁儿童教育师资匮乏,家长对自己在早教机构课程实施中的角色意识模糊:教师在专业学习的时候大多没有接受过以指导家长为内容的教育,在任职前也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系统培训;幼儿园教师缺乏开展亲职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以上种种,表明我们对亲职教育尚缺乏充分的、正确全面的认识,现有的亲职教育质量也存在种种问题。

我国现有的幼儿父母亲职教育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大多是非系统、非专业的。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家长所掌握的家庭教育知识来自各类渠道的比重依次如下:电视(69.8%)、图书(58.7%)、同龄人聊天(46.7%)、报纸(42.5%)、长辈(38.5%)、讲座(20.5%)。电视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有着很强的局限性,比如收视行为的随机性可能导致家长得不到需要的知识,电视节目的营销目的可能导致所推广的教育知识并不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总体来看,幼儿园是幼儿父母接受再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幼儿园通过办宣传栏、发放家园联系手册、设置家园信箱与家长交流,邀请家长来园交谈或前往家访,定期召开全园或班级家长会以及家长委员会会议等为幼儿父母提供了一定的教育服务,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往往并不全面系统,缺乏计划性,因此往往成效甚微。

可喜的是,我国的一些早教机构正在为发展亲职教育而努力,比如广东惠州东方爱婴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心就与美国PAT国家中心签署协议,致力于在中国推行PAT计划。

三、关于我国幼儿父母亲职教育的思考

养育子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历史、文化、阶级、种族等的影响。发展我国的幼儿父母亲职教育必然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当前,我们要呼吁整个社会改变现有观念,提高对幼儿父母亲职教育的认识。基于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开展亲职教育最需要厘清的问题是谁去参加、谁来组织、如何组织以及具体的教育内容。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可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的幼儿父母亲职教育政策,以保证相关工作有章可循。

(一)鼓励幼儿父母积极参加亲职教育活动

开展幼儿父母亲职教育可以同时提高幼儿和父母的生活质量。幼儿父母通过参加亲职教育活动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育儿水平,有效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亲职教育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家庭尤为重要,如果父母接受了亲职教育,更有可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从而增强有特殊需求儿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亲职教育活动。我国多年来一直提倡“优生优育”,现在我们要加大“优育”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幼儿父母的“优育”意识,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宣传的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制作亲职教育电视节目,邀请亲职教育专家与观众面对面讨论有关问题,接受观众电话咨询,在报纸、杂志上开辟专栏,介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征集家长面临的教育难题,并请专家解答,等等。

为了切实提高亲职教育的有效性,可以邀请面临相近或相似问题的家长参加同一个主题的活动,比如可以把家长分为同一小区的家长、已婚但没有生育的家长、同一问题儿童的家长等多个类型,组织者根据不同类型家长的不同需求提供适宜的亲职教育,活动的主题、材料和方式方法都可以有所区别。

(二)立足幼儿园和社区举办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活动

立足幼儿园和社区是我国开展幼儿父母亲职教育活动的两条有效途径。幼儿园和社区应担当起责任,制定全面而系统的计划,举办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活动,以提高幼儿父母的养育水平。活动可以动静结合,充分考虑家长的参与愿望。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活动的时间可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举办活动的频率要适当。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社区举办亲职教育活动,都可以将活动尤其是那些操作性较强的技能演练活动等。录制成录音、录像或幻灯片等视听资料,以供家长反复学习使用。

1 幼儿园举办亲职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园同乐活动引导家长,例如通过亲子运动会向家长讲解幼儿生理卫生保健的有关知识,通过家庭智力竞赛宣传幼儿学习与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亲子游戏大赛来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父母掌握亲子互动策略等。

“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值得推崇,它是指幼儿园教师运用现场指导方式,系统性、操作性、针对性地对年轻的父母进行有效教育。现场指导式亲职教育的活动方式比较多元,可以从行为入手,通过教师示范、家长模仿或操作,帮助家长掌握某些要领;可以从情感人手,让家长通过参与,体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而后将有关的教育理念或技能迁移到家庭教育中来;可以从认知入手,通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更新家长的教育思想和育儿观念。

有条件的幼儿园(例如幼师院校的附属幼儿园),可以开发园本亲职教育课程。幼儿园可以安排本园有经验的教师担当亲职教育活动的主讲教师,根据本园孩子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亲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幼儿园在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工作者参与并提供指导。

2 社区提供亲职教育服务

社区可以建立长期、固定的家庭交流互动场所或家长学习中心,开展有计划的讲座、研讨、咨询以及专业辅导活动。社区既可以提供整合式的亲职课程,也可以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幼儿父母培训课程,比如新婚夫妇培训班、孕妇培训班、祖父母培训班等。社区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家长提供各种资源、服务,为家长建立学习、交流网络。比如家长可以向社区借用玩具,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缺少玩具以及儿童不珍惜玩具等相关问题。社区与社区之间还可以设立联合研习中心,组织家长开展相互学习的系列活动,比如开设亲职教育活动室、讲习班、座谈会等,还可以印制社区亲职教育服务机构一览表,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

社区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亲职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参与亲职教育的意识;还可以招聘和培训相关的专业人员,设立专职或兼职家庭联络员,为家长和幼儿提供咨询和干预服务,比如社区人员可以进行定期家访,帮助幼儿父母制订健康饮食、儿童体格发展、儿童语言发展等计划。

(三)亲职教育内容要丰富、重点要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