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数据市场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应用引发需求
Dell'Oro公司的分析师认为,万兆以太网设备的应用趋势将在一些新兴的领域继续下去,如通讯量管理和应用层网络等。受到新应用需求的刺激,Cisco、F5和Citrix等公司的新一代交换设备,比普通以太网交换机保持了更高的市场增长率。语音、视频和其他类型的大数据量数据信息都需要在逐渐融合的网络上频繁传输,IP电话、视频会议、大容量数据库群等应用不仅使网络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给现有的路由交换产品带来了新的考验。
以网真系统为例,网真是一种创新技术,能够通过网络将人员、位置和工作与生活中的事件互连在一起,提供面对面的独特体验,不过系统在使用中会产生连续的常量数据包,这将是目前网络中大多数路由器和交换机难以处理的。
在现有网络中表现良好的路由器也许不能用于网真等新应用。这里的问题主要是网络设计者没有仔细考虑这些应用带来的常量高带宽需求。在正常的数据通信过程中,当路由器和交换机稍微落后于突然增长的数据通信流量时,一般会在下一个间歇期恢复正常。但是,网真没有间歇,它在会议期间提供了一个常量的需求。
网真通信流量的数据包大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系统对于视频流采用标准的数据包,有些系统使用较小的数据包。但是,即使使用标准数据包的通信流量,也同样会夹杂着很多并不规范的小数据包。除了视频之外,还有使用小数据包的音频流,以及把数据与演示分开的单独视频流。这些因素都给网真系统的数据传输带来了挑战。
传统的路由交换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网络应用的需求,用户对网络带宽和智能化的需求正在增加,而这些给高端网络设备的应用推广带来了机遇。今天,在企业及校园网络中,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图书馆、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等应用不断展开,企业及校园的骨干网承受着不断升级的压力,从当初的快速以太网到后来的千兆网络,今天又将很快过渡到万兆网络。利用10GE高速链路构建校园网、企业网的骨干链路和各分部与本部之间的连接,可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进而提高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诸如多媒体业务、数据流内容、SAN等服务。万兆以太网设备具有高带宽、低时延、网络管理简易等特性,非常适用于企业及校园骨干网络的建设。
未来的三个关注点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都是由网络应用的需求决定的,为了高质量地满足用户对以太网带宽的需求,万兆以太网技术本身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
万兆以太网的物理层采用简化SDH帧结构,用OC-192c承载,传输速率为9.953 Gb/s,提供了“端到端”的网络服务保证。当在骨干链路采用万兆以太网时,VLAN信息可以方便地进行端到端传送。
同时,万兆以太网MAC层不必使用冲突探测协议,只支持两个站点对点全双工的传送数据。这样,其全双工链路中没有分组冲突,链路距离由光纤决定而非以太网冲突域直径。也就是说,全双工的工作模式原理上不产生距离限制,限制链路距离的只有传输特性和物理介质。
此外,与千兆以太网相比,万兆以太网增强了对物理层的网络管理和维护,在物理线路上实现保护倒换,同时,又避免了繁琐的同步复用。如果考虑到以太网技术在局域网中的广泛应用和大量的沉没成本和技术储备,万兆以太网还具备简化网络管理、减少网络层次、降低网络成本等优势。这样,运营商可以很方便地利用光纤和以太网技术构建大范围多业务宽带数据网,网络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一个网络管理系统监视很多连接。
不过分析人士同样认为,还有以下因素困扰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首先,性价比的问题。目前,1个万兆以太网接口的价格是千兆以太网接口价格的5~6倍。因此,用户在应用万兆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带宽的利用效率,如果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则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浪费。
“互联网+”如何改变出展
活动第一单元的主题为“‘互联网+’如何改变出展”。
万秀网刘志刚围绕“互联网思维下的会展营销”这一话题进行了发言。首先,刘总对互联网思维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互联网思维可以分为便捷思维、免费思维、参与和表达思维、平台思维、大数据思维、用户体验思维和产品与服务升级迭代思维7部分组成。“互联网给展览业带来的并非颠覆,而是规范和助力。” 刘总说。
其次,刘总还指出了目前出展行业的痛点。第一是出展企业推广手段单一。现在出展企业主要使用的推广手段无外乎电话、邮件和面谈3种,但它们分别有拒绝率高、打开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第二是展商议价情况严重。因为展商经常同时受到多家的报价,最终导致整体价格被压得很低。第三是信息化程度低。线下订单的操作不便捷,而且两次催款难度较大,会耽误出展企业的工作时间。第四是部分展位难出手。如果优秀的项目资源招展业绩不好,会影响到出展企业与主办机构的下一次合作。第五是参展效果不能保障。客户的参展效果掌握在主办机构手上,出展企业在这方面比较被动。
最后,刘总向大家介绍了万秀网――一个集分享大数据、分享大服务和分享大技术的全球展会曙光和营销平台。
刘总的发言结束后,《进出口经理人》杂志邱源斌主编上台演讲。邱主编先对《进出口经理人》和借展出海刊中刊进行了介绍。《进出口经理人》杂志于1988年创刊,主要介绍环球市场、展览、认证、物流、金融和电商等方面的商务方法,是一本专门为出口企业服务的专业杂志。同时,《进出口经理人》办有借展出海刊中刊。借展出海每期涉及一个主题,专门推荐适合中国企业的商业展览,并介绍提高展览效率的方法。
接着,邱主编又介绍了借展出海全媒体平台。“在借展出海QQ群中聚集了约1500位出展业专业人士,他们每天都会在QQ群中进行出展资源交流。”邱主编说,“同时,进出口经理人借展出海俱乐部在2015年了《2015世界商展100大排行榜》,这是《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第8次这一榜单,在出口企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外,这个排行榜的意义还在于研究大型展览排名的升降,对于研究产业变迁、发现新的展览机会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据邱主编介绍,除了出展企业CEO岁末沙龙,借展出海还会在每年3月、6月、8月和11月分别举办春、夏、秋、冬四场项目会。出国展四季项目会现已成为业内项目交流的有效平台。
邱主编又公布了《2015年中国外贸服务市场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服务质量、价格和信誉依然是外贸企业选择服务商的3大主要因素。企业选择展览的首要依据是公司拓展计划。与2014年相比,展览补贴和展览费用的影响因素在2015年均有所下降,而选择新兴市场的比例正在大幅提升。”邱主编介绍道,“展后行程方面,39%的企业会跟随展团的安排,37%的企业会自行安排,16%的企业不安排展后行程,8%的企业有展后高端定制行程的需求。其中,选择高端定制行程的企业较2014年增长2%。项目拓展成为2016年企业最需要提升的方面,员工、培训、宣传推广和渠道拓展则均以17%的占比并列第2。”
随后,邱主编对“互联网+出展”进行了阐述。邱主编认为,互联网不会颠覆展览业,出展企业也不会消亡。当前,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出展企业需要一个可以降低销售成本、快速对接资源的应用。此外,这个应用只有小而专才能有效解决出展业的痛点。借展出海在此背景下推出了易展平台(微信号:jzchyzpt),这是一个依托微信与《进出口经理人》29年的实力,专门为出展企业设计,实现资源智能对接的平台。
最后,邱主编对出展企业提出了关注新兴市场、用好易展平台和服务标准化3条建议。
出展形势和趋势
活动第二单元的主题为“出展形势和趋势”。
米奥兰特潘建军对中国出国展览业务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培育几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境外展会。但国务院2015年5月11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表示,要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展会。”潘总在演讲之初,对国家政策进行了解读,“从‘几个’到‘一批’,这说明国家对会展业重视程度的提高。”
然后,潘总又对中国“走出去”办展的现状发表了见解。潘总说,中国出国展群体基本属于国际展,即具备境内招展和展商服务的能力,没有境外招商、运营和策划展览的能力;境内展群体虽然有独立办展的能力,却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略有不足。因此,企业想在出国展中独立组展,就要具备主战能力、招商能力、境外运营能力、境外服务能力和项目策划能力。据潘总介绍,当前中国出展公司在国外举办的国别展中,以合作举办的展览、展中展和米奥全球自助品牌系列展为主;而内展公司在国外举办的专业中,则以涂料协会举办的涂料展与九州汽车用品展为代表。
与前面的演讲者持不同观点,潘总认为出国市场几近崩盘。“第一,企业国际化带来的随团人员连续降低,企业获取展位渠道的多样化使商的利润点不断减少。第二,业务的低门槛带来的市场扩张迅速,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因此,激烈的竞争使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第三,国际展览的兼并使源集中在少数几家国际展览公司手中,商的话语逐渐降低,佣金空间也被严重挤压。第四,出国展览管理办法的即将取消使国际展览公司自营业务出现,商的产能将进一步迎来过剩的局面。”潘总说。
对于出展业未来趋势,潘总指出,行业公益组织出国组展崛起趋势日渐明显。首先,国家对行业商协会组织改革已经明确提出要求,一业多会、政府脱钩和归会于企已成定局。其次,华南地区行业组织的成功转型成为改革行业商协会组织改革的标杆。最后,国家政策的支持已经从政府自行使用向行业组织使用过度。因此,出展企业在10年黄金近期后再次面临选择。
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上,米奥兰特推出了全球展览孵化平台,希望将自己的境外招商优势与国内组展商联盟形成优势互补,成为服务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营销服务平台。
本单元第二个上台演讲的嘉宾是展盟国际刘京东。一番自我介绍之后,刘总对全球展览情况做出总结。据王总介绍,中国近3年的出国展会数量平均为1500个,约占全球知名展会的1/3。2013年,由于国际市场复苏缓慢、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中国出展情况有所下降。2014年,虽然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中国出展情况总体还是与往年发展水平持平的。2015年,由于自办展发展势头良好,王总预计2015年中国出展情况将继续持平。
“在主办单位、产管经营、施工搭建、物流运输和配套服务组成的会展业闭环中,我们商是在主办单位中的一个分支。”王总说,“我们主要靠赚取展位、组团和搭建运输的差价营利。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既不是渠道,也不是服务,而是团队。”
王总认为,商有着多重角色。商既可以是名义主办方,也可以是导游,更可以是搭建工、搬运工。“其实,我们只是帮助企业通过展览做好业务的人。”
最后,王总阐述了“以贸促展”和“结盟为赢”的发展观念。
拉码商务符杰对2016年出展巴西做出展望。符总认为,2016年以前,中国企业出展巴西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始开荒阶段(2008年以前)、缓慢发展阶段(2008~2010年)、野蛮增长阶段(2011~2013年)和回归理性阶段(2014~2016年)。
“2016年,中国企业出展巴西的数量在2015年基础上缩减15%。”符总说,“造成缩减的原因有两方面。巴西方面,雷亚尔大幅贬值、巴西经济增长乏力和贸易壁垒依然严重等成为主要原因;中国方面,投资和出口下滑明显、企业转型困难以及参展成本高昂也是导致缩减的因素所在。”在此背景下,据总杰分析,2016年中国企业出展巴西仍在下行探底过程中。“但是,2016年是决定中国企业未来出展的关键一年。”
符总认为,未来巴西市场将迎来市场容量大、地缘政治稳定、贸易壁垒减弱、中国产品与巴西市场需求契合度高以及巴西对南美市场辐射性强五大利好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出展巴西将呈现四大趋势:第一,巴西本土更多专业展将对中国开放;第二,跨国展览机构将接纳更多民资并实行市场化运营;第三,中国自办展将从综合自办展向专业自办展转变;第四,巴西本土展会配套服务水平质量提高,且服务格局将出现新旧更替。
如何提升出展服务
活动第三单元的主题为如何提升出展服务。
泰德胜物流何缅芝对物流服务的标准化和差异化进行了讲解。何总首先介绍了参展运输的服务化和规范化流程(SOP)。随后,何总以视频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世界ATA联保体系。“ATA单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可以加快货物通关效率,减少地域间的距离感。”何总介绍道。然后,何总介绍了泰德胜物流赴客户公司一对一培训、专题讲座等增值服务。
山水股份徐晨是本单元第二个演讲者。徐总首先对山水股份做了简要介绍。接着,何总又介绍了膳食股份出境机票和境外电子业务,以及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北美、南美和东南亚的部分常规强势线路。最后,徐总展示了山水股份的会展业机票及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最后,海天国际商旅申大海表示,在企业建立10周年之际,海天国际商旅特别来此回馈客户。同时,申总表示,出展企业CEO岁末沙龙的规模从最初的30人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超过200人,与所有嘉宾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为领先服务商颁奖
3个演讲单元结束后,邱主编公布了2016年“最受出口企业信赖的出展服务商”名单并为获奖企业颁奖。该奖项旨在奖励进出口经理杂志社主办的“第10届中国外贸服务市场调查”中,广受出口企业好评的服务商。
本届最受出口企业信赖的出展服务商的获奖企业为:励展博览集团国际销售部、中展海外展览有限公司、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恒立伟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中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领汇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嘉诺展览有限公司和厦门市盈拓商务有限公司。
质的飞跃
“速度情结”难以为继
未来,不良资产增速仍将持续上升,这无论对于金融还是实体经济来说,都是不好的事情。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去杠杆和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金融风险爆发不可避免,不良资产将持续上升。
“截至2015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7季度上升,且不良贷款率已连续10季度上升。”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随着经济增速从2011年的9.5%下降至2015年的7%左右,银行业利润增速就从2011年的39.3%陡然下降至2015年的2.3%,而不良贷款却从1.05万亿元上升至1.95万亿元,“这表明,‘速度情结’再也难以为继,经营困难、风险加大使得银行业转型压力日益凸显”。
更可怕的是,真实的不良资产规模或许比这些能够统计出的数据更加惊人。很多“悲观”的业内人士都表示,未来这一体量会继续增加。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从实体经济到金融行业,从传统企业到创业型公司,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近十年未遇的寒潮。严重的产能过剩,已经把一些行业逼到了全行业亏损的悬崖边上,僵尸企业的比例超过15%。”包之网创始人兼CEO张洛夫向《经济》记者分析称,2016年,经济将会继续下行,并且国家政策继续处在一个去泡沫化的阶段,市场上的P2P、私募等兑付危机将继续向峰值逼近,兑付危机或将进入一个集中爆发的阶段,所以不良资产存量会继续增加。
同时,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2015: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通过对62位商业银行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升势尚未见顶,不良贷款率上升还会持续4-6个季度。
对此,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臧景范向《经济》记者介绍称,银行不良贷款整体攀升的同时,也呈现出一定区域性特征。“截至2015年三季度,浙江、山东等地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过千亿,内蒙古、浙江、江西、山东等地不良贷款率突破2%。从行业看,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等,虽然银行对这些行业已实施严格的名单制管理,但存量不良资产化解面临着巨大困难。”
“银行不良率确实一直处在上升阶段,原因有很多方面,最主要还是因为当前宏观经济面的下行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经济》记者表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称,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落后产业结构将会被淘汰,由此会产生很多产能过剩行业,“这些行业在过去往往牵涉到与当地银行的巨额信贷,会导致更多不良贷款高企的隐忧”。
AMC的黄金时代
面对不良资产增长率的飙升,银行不开心,企业不开心,但对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来说,却是一个黄金期。
“随着今年去产能、去库存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银行业未来还将面临较大的资产质量问题,对这类资产管理机构(AMC)的需求会增长。”曾刚表示。
组建AMC来管理和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和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需要的共同作用下,4家国务院直属的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即: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收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从当前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格局看,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主要参与者。而在当前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上,不仅有四大AMC巨头。随着2014年银监会开始批准地方可以成立类似资产管理公司,地方纷纷筹建地方AMC,目前已经超过20家。
尽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陆续获批,市场主体越来越多,但臧景范认为,不良资产市场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行业发展尚不成熟,制度尚不完善。
这就给一些民间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创造了发展的空间。
“目前来看,这个市场非常大,但是相对来讲,处置方式比较单一,2016年不良资产体量将持续攀升,类似于证券化这样的实践,虽然已经开始进行小范围内的尝试,但短时间内全国性重启的概率并不高。”在张洛夫看来,不远的未来,不良资产将逐步走上发展空间大、利润可观、投资火热的道路。
事实上,从2014年起,不少民间机构甚至是上市公司开始意识到这个领域的投资机会。一旦银行因为不良资产体量的提升希望迅速把这些资产出表,那么这个市场的空间无疑很大。
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来看,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收益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取得不良资产时的折扣收益、房产等质押物价值增长收益、兼并重组等整合收益以及税收优惠收益四大部分。
不仅是上市公司,还有民间的主体,都在盯着这块市场。如果银行也因为不良资产率的提升希望把这些资产出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能够发现很多的机会,而一些投资人也看中了这些新生力量,积极布局。
“吃老本”是不行的
对于资产公司来说,经济下行是一个躲不开的挑战。
“不良‘双升’趋势可能要滞后一年或者一年半”,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胡建忠向《经济》记者分析称,在经济下行期,不良资产处置有困难,不良资产的买家会减少,不良资产的价值也存在贬损可能性。
但困难总是与办法相应存在。“资产公司有全周期配置资产的功能,在经济下行期收购不良资产,通过并购重组和精细化提升的办法处置一部分不良资产,而把大部分收购的不良资产放到经济上行期去处置,从而熨平周期波动。”胡建忠说。
“重点关注其中有重组价值的,使其价值提升以后就退出,减轻成本压力。剩下的资产我们有处置机会就处置,没有处置机会使它进入经济顺周期以后再处置。”胡建忠表示,在经济下行期间,不良资产的供给会增多,不良资产的价格会下降,成本也会降低。
不良资产最大的问题是瑕疵,最大的闪光点也是瑕疵,在不同的风险偏好和不同的投资偏好的投资者手里,不良资产价值的理解和价值的实现都不一样。在胡建忠看来,没有卖不掉的东西,只有卖不掉的价格。“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欠了银行50亿贷款,假如AMC用10亿收下,用10亿的尺码来看就是好企业,进入的成本很低,这是一个优势。”
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方式也将是不同的。在胡建忠看来,AMC 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打包转让变成了并购重组,发挥综合性金融的并购重组手段。“对于还有前途但目前问题很大面临破产清算的企业,AMC采取破产重整和债务重整的办法来解决;对于阶段性现金流短缺的企业,采取债务重组和股权重组的方式来解决;对于朝阳企业则采取股权投资和资产重组的办法。”
基于此,AMC可以通过对企业间的应收账款进行收购和重组,改善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债权不良状况,促进流动性改善,防止企业之间的债务风险传递到银行系统中去。
同时,不良资产的处置环境已然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新时期不良资产风险呈现一系列新的特点,化解难度加大。不良资产已经不是简单的转卖,而是经过分类整理加工。
“要化解经济新常态下的不良资产风险,‘吃老本’是不行的,需要与时俱进,创新经营理念,推动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转型升级。”臧景范表示,未来不良资产的处置思路和方式都要有相应的变化。
“不良资产的形成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化解风险的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而且着眼于企业的低效和有重整需求的资产,能够通过多元化业务平台,提供综合性的金融解决方案。”臧景范说。
四大AMC纷纷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在从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现代金融集团转变布局,谋求银行牌照。
“拿银行牌照不是为了‘办银行’,而是意在通过商业银行整合集团客户资源,发挥协同优势。”臧景范表示,银行掌握了企业账户就掌握了企业的现金流,能最早感知到企业经营的变化,便于资产管理公司做好风险控制。
“互联网+”思维的渗透
民间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银行把不良资产出表的愿望比较强,不良资产的量级也比较大,政策部门也在鼓励民间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处置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民间机构是对整个行业的有益补充,有望把原有的不良资产产业进行升级。”张洛夫表示。
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互联网+”却是万能的。在民间不良资产市场,已经有人在对这种‘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形式进行探索。
“不良资产本身受到非常复杂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处置方式中,得不到非常高效、高质、专业的处置,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良资产不仅在数量上激增,同时也更具有复杂的特性。只有充分利用新的时代技术、手段才能消化掉日益增加的不良资产。”在张洛夫看来,互联网、大数据是这一时代最前沿的技术体现,互联网的信息互通、无缝连接、资源整合的理念和能力影响了整个经济领域,同时也可以被不良资产所用。
互联网的全覆盖与大数据搜集整合,可以实现不良资产持有者与处置方直接进行快速、无障碍的匹配,以及及时的洽谈、合作等。“互联网思维的免费服务与增值收益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在不良资产处置服务中得到实现。通过不良资产综合服务平台,就可以覆盖不良资产全产业链条,让用户充分享有互联网免费红利的同时,还可以根据需求得到增值服务,这必将是不良资产处置的未来必经之路。”张洛夫分析称。
尽管这些民间机构的手中并没有拿到一个“牌照”,但对于这些有“互联网+”思维光环加持的机构来说,牌照并不重要。搜赖网联合创始人贺国旺向《经济》记者表示,整个中国不良资产行业里的牌照实际上只存在于不良资产处置的中间环节,才需要有牌照。“如果拿到这个牌照可能会有好处:能够在收购环节上获得极大的方便性,可以直接从银行手上去拿不良资产,获得地域性的垄断资质,相当于不良资产在某个省级区域里面的批发商。但无论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种全国性的牌照,还是省级资产管理公司这种地方性的牌照,对整个不良资产行业来说,未必就是一种必须的牌照。”
在贺国旺看来,要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得特别好,最主要的是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让信息更加对称,很多参与主体其实对某一类信息都有很强的需求,希望大家对这些事情有一个共同的了解;二是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把相关主体聚合到一块,大家可以实现分工合作,共同提高行业的效率,在提高效率的同时甚至能让大部分的参与主体受益。”
但不论怎么说,“互联网+”都只能是一个工具,如何真正把不良资产处置掉才是真本事。
“不良资产情况特别复杂,有很多不良资产很难处置,需要时间、方法和手段,这不是一个技术和经验的问题。如果债务人确实没有清偿能力,那么这种不良资产就很难处置。”张洛夫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创新营销介入的方式就很必要,要考虑如何让不良资产持有者与处置机构得到高效、高质而且免费的无缝连接,为用户提供必要且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如专家咨询、风险测评、定制处置等。“如果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不良资产问题,就可以在对这些资产处置之前帮助这些企业解决问题,从最早的阶段避免难以处置的不良资产的产生。”
据《经济》记者了解发现,目前在“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中,除了综合服务平台,还有一类就是催收平台。这种催收平台试图探索最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催收方式。
“对于小额债务,现在一种催收方式就是电话催收,这是有策略的,要找到最佳的时间点和话述方式。大额债务也是类似的。在催收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属地催收。”资产360创始人叶海涛向《经济》记者表示,对于这个行业来说,现在最难的是判断资产价值的能力。
那么对于这些机构来讲,他们所看见的不良资产处置的盈利来源究竟在哪里?
“不良资产的利益来源一定是资产持有者。因为在处置的过程中,被处置资产必然要被议价,无论是处置机构直接收取的佣金还是服务方的服务费,最终都是来源于该笔资产的贬值部分。”张洛夫表示,这个行业的盈利来源就是对不良风险以及价值判断的博弈。
对此,贺国旺表示,如果“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把以下3个要素配齐,那盈利模式就比较清晰了。“一是数据因素;二是信息因素;三是资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