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冬下雪范文

立冬下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冬下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立冬下雪范文

新课改以来的当下,受关注比较多的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的“自学·交流”模式、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和“124”模式、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河南郑州第102中学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全国的教学模式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也不奇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领导、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当然需要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了。

面对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我们至少要走出两种误区:一是模式化误区。有的教师一旦信奉某种教学模式,就把这种教学模式奉为神明,一切按照这种教学模式来,就是有的教学内容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或者学生已经不再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了,仍然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这是把自己的教学模式化了,反而会自己的专业成长,影响教学效率。二是拒模式误区。有不少的教师认为,这样那样的教学模式,说得神乎其神的,真有那么大的效果?我表示怀疑,我都是工作了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老教师了,我的教学效果挺好的,我要那些教学模式干什么?如果用了反而会影响我的教学效果吧。于是,对各种教学模式敬而远之,也就成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而且有很强的操作性,那其中必有其精华,我们可以学其精华,为我所用。那具体可以怎么做呢?首先,是习模阶段,与自己所要学习的教学模式近距离的相遇,最好是零距离地接触,全面认识这种教学模式,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掌握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切忌“蜻蜓点水”,不能只看表象。那有人也许要说了,难道我们每学习一种教学模式都要亲赴现场么?那也未必,如果条件受限,我们不妨看一看这种模式的课堂录像,再仔细地去研究一番。其次,是仿模阶段,仿模不是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怎么做,你就也怎么做,那也许会导致“邯郸学步”,从无数的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前入杜郎口参观学习,不少的学校回去模仿、改革,没有一个能获得类似的成功,就可以知道,成功者可以用来学习,却难以用来复制。所以仿模要取其精华,吸取原模式的适应本土的部分,或把原模式加以改进,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仿模同样需要一个磨练的过程,不要奢望一蹴而就,也不要稍微有一点难度就轻易放弃,需要不断地摸索、探究。再次,是超模阶段,显然,学习模式不只是为了学习模式而学习,也就是,不只是为了学会某种模式而来学习,也不是为了仿照某种模式为目的,学习模式应是为了让某种模式为我所用,超越这种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甚至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学习某种教学模式的三阶段,类似于人生三境界,“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认清这种教学模式,关注它的内容,它的特点,它的本质,心里想,这就是教学模式啊,这就是这种教学模式啊;“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是教学模式有让人肯定的地方,但是也有让人怀疑的地方,特别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后,知道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要学习它有用的地方,反思它不足的地方;“又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可以适应的环境,有其理论基础与实践土壤,适合的教学模式能抓住教学规律,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啊。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必拘泥于某一种模式,可以对模式进行精简,可以进行增补,可以进行变换等,就是要能够科学变通。伴随着时势的变化,每一种教学模式同样处于生长变化中,我们要能够扬弃、要灵活运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自己专业的进步。

第2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 交往行动; 生活世界; 学生教育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5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93- 02

全球化的今天,人的转型不可逆转,人需要从单子式的封闭存在、个体主体性转向开放似的共生存在、主体间性。对高校管理工作来说,这种转型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学生诸多方面的变化,如价值取向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以一种新的视野,教会我们如何审视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

1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概述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核心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当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在学界中他的交往行动理论备受推崇。该理论认为,就人类的个体发展而言,每个人所具有的普通资质由于人的话语行为而不再是孤立的单子,必将成长并步入以生活世界为主的符号化结构中,每个参与者由于语言在主体间的往返对话而能够相互理解、达成共识,进而形成某种“情境界定”或“知识背景”。交往行动不同于劳动,它是一种语言理解行为,而非工具理[1]。哈贝马斯给出了有关言语有效性基础的4个要件,其中包括可领悟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真诚性。哈贝马斯认为:为了让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的表达要具有可领会性;为了让听者能够理解说者的知识,言说者的陈述要真实可靠;为了让听者能够信任说者,及他的话语,演说者的表达要真诚;为了让听者能够接受说者的话语,言语者必须选择适合本身的话语,这样在以公众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说者和听者能够互相认可。

希望人们回归生活世界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倡导的核心,它非常看重交往行为的合理性,该理论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话语的分析,倡导沟通要遵循行为规范,重视沟通价值的重要性,这不管是对于德育本质的认识,还是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 交往行动理论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2.1 学校管理要回归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生活世界,就是人们长期置身于其中的境域,而“系统”是有别于“生活世界”的概念[2]。学校管理是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一种活动,而人是社会性的产物,那么以人为主的教育就必定要根植于生活世界。首先,要奉行“三贴近”原则,使教育管理具体化、生动化,使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更加紧密;其次,努力营造比较生活化的课堂,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环境,促进二者间的互动。如若不然,必将隔断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联,从而减弱了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2.2 学校管理是一个平等交往的过程

一直以来,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以互相理解并达成共识为前提条件的一种合作互活动。交往行为与其他行为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具有可理解性相互理解,也可以说,相对于其自身合理性而言,理解或相互理解是其中心概念[3]。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解是主体间性的理解,是交往行为的核心需求,离开相互理解,交往行为就是空谈。对于教师来说,他要理解学生,视学生为精神整体,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予学生自由,帮助他、鼓励他;而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老师,既要理解老师的初衷意图、情感态度,也要把老师看成是与他具有同样个性和精神的人看待,去尊重他、接纳他,还要将老师视为一个生活中的领路者,把老师作为一个有生活阅历的人看待,虚心接受他的指导和帮助。交往是一种共享精神、共享智慧、共享知识的一个过程,正是因为有了共享才造就了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这是因为在师生相互对话时,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学生既可以是听者也可以是言者,教师也如此,所以双方关系在不断地转化着,他们能够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共勉。

2.3 学生教育管理应实现双向互动、互惠共赢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其感受到得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对于心智成熟的大学生同样如此,一般来说,他们对社会及人生的初步认识都来源于师生关系的处理[4]。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必将随着时间、环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这种互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心甘情愿地接受和理解教育内容,并付诸行动;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接触,还能弥补自身不足,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从而师生在交互影响中,相互认可、相互激励、相互尊重并共同发展。

3 学生教育管理策略分析

3.1 建立健全民主的学生管理制度

第3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大学英语;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72-02

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概述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假设的出发点与输出假设不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是基于二语教学的研究,它的关注点在于使二语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实践,因此,输出驱动假设可以说是一个有关二语的教学理论研究。它的假设主张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认为对学生而言在教学中输出性学习的内驱力要大于输入性学习方式;其次,是将二语教学分为以说、译、写为主的表达性技能的学习和以听、读为主的接受性技能的学习,而从教学目标方面出发,表达性技能的学习更符合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表达性技能的培训[1]。

二、大学英语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现状

当前,高校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教学多是沿用过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教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学习内容,课堂上常常只有教师自己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追逐逼迫学生学习的猫的角色,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对学习知识的掌握并不是从兴趣和实用性出发,而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考试;另一方面,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课堂设计,教师疲惫不堪但教学效率却很低[2]。

三、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高校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多是在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堂课中起主导性作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参与度低,课堂积极性较差。而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的教学主张在课堂中采用互动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张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种模式的驱动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的英语输出性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技能水平。

(二)以输出促进输入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中常以教师的课堂输入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将最为重要的输出性训练放到课后学生自己进行,但是由于高校英语许多都是大课授课模式,教师缺乏相应的课后作业审查精力与时间,使得许多学生都对自己课后的英语输出性训练偷工减料,未能使得输出性训练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基于此,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输出性学习与输入性学习的学习时间进行置换,强调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输出性教学,以输出促进输入,大量的输出性训练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加强英语的听、读等输入性训练,在整个过程中,输出性学习既是教学的目的又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传统的高校英语课堂受课时、教学大纲安排、教师精力、时间的限制,课堂形式多是讲―练习―模拟测试的单一教学方式。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形式主张结合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设备,如多媒体、手机以及大数据等信息资源创新课堂形式设计,并且采用时下教育领域流行的“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此外,多样化的课堂形式还表现在鼓励学生们进行英语舞台剧的创作,通过舞台剧表演来激发、训练他们的输出性英语学习,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激发了学生的英语输出性学习,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以及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四)课堂氛围浓厚

传统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中多是闷不做声的被动接受者,参与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度极低,缺乏相应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不自觉地就会受氛围的感染而降低学习热情。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堂形式的转变,从多角度、多方面加强对学生英语输出性训练,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不断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营造出一个英语学习气氛浓厚的课堂环境[3]。

四、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建设的启示

(一)教学理念更新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担任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在旁起辅助教学的任务,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走下教学神坛,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与学生之间进行输入输出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

(二)教学方法创新

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采用任务型、体验型交互的教学方法,并且结合互联时代下多媒体、大数据、微信等新兴教学设备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方法主要有采用“微课”的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前录制一段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简单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视频中将本节课程要学习的重点任务录制下来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后,小组用英语进行探究式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体验型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们课后分组编排舞台剧,课上进行全英文表演的形式M行,通过对舞台剧的编排可以了解到相关国外的文化背景,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等。

(三)评估方法的改变

当前,大学英语的考核方式多是以期末闭卷、以及英语四六级水平测试为主。这种单一的英语测评方式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和质量。受这种应试考试模式的影响,教师的英语教授也带有一定的功利和应试心态。

榱耸褂⒂锝萄模式能够得到彻底改变,就要对英语教学的评估方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将中期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将笔试与口语相结合,创新考核的题目内容,真正使考核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暴露他们的英语学习的问题所在,通过考核方式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教师、同学、英语使用者进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5]。

五、结语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的英语教学变革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更强调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革新了传统的教科书概念、调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使得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如何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值得更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得到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4JGB183)的经费资助,谨表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2]鲁俐,李芳媛.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教育评论,2015,(1):120-122.

[3]张巍然,汤欣.输出驱动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探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4):96-98.

[4]刘迎红.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高校外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14,10(12):51-52.

[5]朱蕤.输出驱动假设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小议[J].科教文汇旬刊,2014,(10):101-102.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tput Driven Hypothesis Theory

LU Yao-yan,LIU Mei-rong

(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第4篇:立冬下雪范文

一、“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课堂上老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但其实,新教材的内容更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得很透,抓住重难点,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看书探究,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初中学生,他们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师更要讲得精,更要善于引导,放手之前要先看学生的水平如何。比如上“用字母表示数”时,我用比较理想的教法担好引导者的“职责”,引导思维活跃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打破了沉闷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常常采用各种提问方式去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通常用非常易懂的教学方式,采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语言,使整个课堂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二、“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比如在上“代数式”这一节时我就非常地关注这一点。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当时表现老师要马上能够举一反三。

同时,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我会根据学生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也能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转贴于 三、“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更要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热爱数学课堂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从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实践情境、问题情境等入手,可以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喜欢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优化解题策略。比如在上“代数式的值”这一节时,即能够让所有学生明白代数式的值如何计算,更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拓展,让优秀的学生对后续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故事情境: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插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编制成一个小故事,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中。通过设计,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创设实践情境: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和第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注意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在授课“整式”第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大量式子。充分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含义。同时让学生亲自设计了几个式子,通过“动力组织模式”方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整式的理解,既培养了创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动力优势组织模式”中老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

分的备课,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在时间的支配和知识上的引导,我

第5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 小儿哮喘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源于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以及“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疗原则,临床上大多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近年来,笔者依据“冬病夏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患者80例,获效良好。

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小儿哮喘缓解期患儿,均符合西医《儿童哮喘防治常规》及中医《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3岁以上小儿哮喘诊断标准。80例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3~11岁。

2 治疗方法

中药穴位帖敷:取白芥子、延胡索各20g,甘遂、细辛10g,肉桂少许研细。用时加生姜汁、甘油适量搅匀制成直径约2cm的圆饼。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对称的6个穴位上贴敷。贴敷前先在穴位上按摩1~5分钟,以微微发红为宜。再在上面涂少许蜂蜜。贴敷宜在每伏的头一天进行,贴敷时间为2~4小时,治疗3次为1疗程。贴敷期间忌

食生冷、油腻、辛辣之物,忌水。

3 治疗结果

治疗2年后,23例治愈(哮、痰、喘消失,无复发);34例显效(哮、痰、喘明显减轻,偶有复发);21例好转(偶有发病,但病症减轻,病程缩短);2例无效(病症无变化)。总有效率97.5%。

4 体会

第6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 成就动机 自主学习 管理策略

一、 前言

高职英语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英语状况是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好。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策略,运用学习中的管理策略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研究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效途径的关键所在。

有研究显示,学生成就动机越强,其在自主学习管理策略方面的使用上就越好。目前,有关成就动机水平与管理策略使用情况关系的研究为数不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相关研究更少有涉及。本文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探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策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探索提高高职学生成就动机水平以便改善学习策略的途径,旨在利用管理策略的培训改变学生的学习管理观念,以培养积极向上、有自信心的学习者,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理论依据

(一)成就动机

心理学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工作追求成功并力求达到高标准要求的一种动机。该动机对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并直接影响学习成绩。麦克里兰德(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Atkinson)在1953年出版的《成就动机》一书被公认为成就动机理论形成的标志性著作,该书明确提出了影响行为强度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成就动机、对成功的期望、成功的价值。该书还指出,成就动机主要指三种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增强或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为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是想增强自尊和得到别人的赞许,那么,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

(二)自主学习管理策略

自主学习是对自己学习的控制能力(Benson,2005),表现为学生能够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独立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并使用正确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监控、评估学习过程,以及进行学习反馈。我国学者文秋芳(1993)将学习策略划分为语言学习策略和管理策略。语言学习策略包括形式/意义操练策略、准确利用策略和使用/回避母语策略。管理策略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学习策略及自我调整策略。管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学习策略的成效,因此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完成学习、反思、评估、纠错等一系列步骤,从而建构正确的知识体系,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三、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管理策略

(一)成就动机对学习目标与计划制定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只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目前,高职学生普遍不知道如何学习,学习计划不当,目标不合理,要么超过能力所及,要么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学习没有成就感,由此使得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足。既然成就动机是一个人追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而获得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那么,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就要确定目标,选择方法。切实可行的目标来源于学习者对自身需要的准确评价。行之有效的方法的选择也需要学生对自身水平、认知特点及对学习任务性质的准确判断。

众多研究表明,要学好英语,学生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认知活动之外,更需要有坚强的自信心,需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持之以恒的精神,即较高的成就动机水平。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训学生的管理策略,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制定详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因为人在认知过程中需要成功感、成就感和进步感,以及从中获得鼓舞和激励(夏纪梅,2003),如果计划不切实际,目标遥不可及,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成就感,就无法坚持执行计划,这无益于毅力的培养。

(二)成就动机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的作用

Benson强调学习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学习的成功和失败负责,这就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学习是一个与学习者的知识、信念、动机和认识过程有关的以信息的循环流动为特征的审慎的、判断的、调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学生的成就动机、领域知识、自我效能和学习信念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成就动机是影响自我监控因素的重要因素(沃建中、宋其争、林崇德,2001)。成就动机直接决定学生对学习过程自我监控活动的期待、价值评定与体验,从而影响自我监控的积极性,制约自我监控的发展水平。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成就动机也不相同,其自我监控能力也不同。有鉴于此,教师应注重通过改变学生不良的成就目标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自我监控策略。

(三)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管理策略训练

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不懂得如何进行自我管理,不具备真正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管理策略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会使用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调整,由此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设置场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努力不够作为学习不成功的归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动机的持续性,增强学习信心,降低焦虑,保持自主,改善学习策略,促进学习。

四、结语

提高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对于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王笃勤,2002)。

如今,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是否成功是根据他能否善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解决问题,或者说能否有效地管理或调控学习的能力。文秋芳在《英语学习策略论》中指出,学习成绩的差异源于是否善于管理学习,而这一点已成了众多研究学习成败因素中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不善使用管理策略。所谓管理方法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学习活动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因此善用管理方法不仅对完成目前的学习任务有帮助,而且可以使人终生受益。须知内在动机越强烈,自主学习的倾向性越明显。

成就动机对学习自我管理策略的各维度均有最直接的预测作用,影响学生认知、控制、调节、反思策略等。因此,教师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使用相关的学习策略,进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Phil Benson.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12.

[2]Benson,P.&Lor W.Making sense of autonomous language learning:Conceptions of learning and readiness for autonomy[J].English Centre Monograph,No.2.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8.3.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5.

[4]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51,503.

第7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 活动理论;自主学习;网络学习;学习行为;个案调查;案例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2)04—0087—06

一、引言

随着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普及,网络自主学习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对网络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也日渐增多。但是这些调查研究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界定并不一致,有人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能力,有人看作是教学模式,还有人从学习活动的角度调查网络自主学习。而且很多调查研究都陷入了两种误区:第一,把网络学习等同于网络自主学习,忽略了自主学习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第二,把网上自学等同于网络自主学习,忽略了网络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文献研究表明,当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并指出网络自主学习活动包含一系列具体的自主学习事件或行为[1]。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行为日渐成为新的关注点。迪克和凯瑞(Dick & Carey)在其第六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中也指出,行为观察的方法几乎被所有的研究学习的心理学家所采用[2]。另外,根据养成教育理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质量的网络教育必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习惯。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活动理论为指导,把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作为切入点,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框架,设计了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并以聊城大学为个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现状。这种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研究,不仅符合学习研究的心理学规律,还有助于引导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研究走出当前的误区,而且对于培养学习者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习惯,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网络自主学习研究概述

文献研究表明,当前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研究大多是迁移了传统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研究的已有成果,特别是美国齐默曼(Zimmerman)教授和我国庞维国教授对自主学习的研究论著成为大多数研究的基础,概括起来,这些研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能力

这类研究认为,网络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学习能力的体现。荷兰学者Monique Boekaerts 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3],美国的Christopher A. Wolters博士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21世纪的核心能力[4]。研究者最初主要关注远程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已经逐渐扩展到各类学习者,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学段,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成人继续教育。从一线教师到专职科研人员,很多研究者关注不同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培养策略。通常这类研究是为了预测学生是否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学习,而且这类研究与英语学科教学的结合较多,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推演,也有实践反思。国内外研究者已经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例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要提高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改善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策略指导。

(二)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模式

此类研究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与面对面的集体教学相对应的、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研究者更加关注支持这种教学模式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或学习平台的构建,乐于探讨教师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该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学习反馈以及这种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整合应用等。例如,马来西亚的Vighnarajah等人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5],美国Jeffrey Alan Greene等人对大学生先觉知识与网络自主学习关系的研究[6],我国邓杰等对网上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等 [7],都是把网络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模式,只是关注的具体问题不同。在我国以篇名“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上的研究成果有98条,在万方硕博论文库中检索到29条,研究者既有一线学科教师,也有专职科研人员。由于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概括,因此相对而言,这类研究中经验总结和实践探讨多于理论分析,而且大多数研究都强调有效的网络自主学习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第8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活动”栏目;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92-01

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关注学生,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并且真正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体系中,活动已逐渐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活动”栏目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设计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并且直接对新课改的成果进行了体现。针对“活动”栏目的教学需求,教师应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具备较强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对问题进行探究,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并且在活动中和他人进行相互配合、交流,共同对自然进行探索。

一、以设计促效率

初中阶段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活动”栏目的设计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可行等,对于活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教师要提前做好活动内容的设计工作,对于活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安排。教师可以将不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作为分类标准,将活动分为教师指导类、自主预习类、课堂活动类、室外活动类及社会活动类等不同类型。结合不同类型活动的具体特点,教师再进行相应的活动方面的设置。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什么把我国划分为四个地理区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地区划分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之处。在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可以针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人文特点等内容,对多种活动形式进行设计和划分,从不同角度入手,让学生对于这一划分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以兴趣带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边世界有着较强的认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外界知识。教师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学生良好的参与积极性,让活动的开展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地理知识点丰富多彩,并且其中很多知识和内容都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等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热点问题和自然现象,让学生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多面性,鼓励学生更好地针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展示多种多样的语音视频和图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具体、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知识。例如,在“认识省级区域”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其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结合我们周边省份的环境特点和区域特征来展开相关的教学工作。对于某一个省份的风俗民情、地方特色进行展示,并且展开相关讨论活动,让学生们讲一讲自己曾去过哪里,有什么物产,有怎样的风俗民情。教师还可以配合多媒体课件,对于某一个省份的风土人情进行简单介绍,展示给学生们看。当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谈谈自己最想去哪个省,那里的气候、地理条件怎样,为什么想去等。这种组织讨论活动的应用,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生动。

三、关注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以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活动成果,这是片面的。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并且关注学生能否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能否倾听其他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以及内部的讨论、合作及交流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序、有效。在学生表达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深入观察,确保学生的观点表述清晰明确,确保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节奏。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跟踪学生的活动全过程,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正,合理调整活动,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做好总结,通过对活动的全面归纳和总结,教师可以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于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教师首先要做好鼓励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并且展示出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科学的评价过程,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总之,“活动”栏目的设置,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是当前课堂教学互动中的重要一环。“活动”栏目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地理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合作及探究能力和意识发挥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对“活动”栏目教学的应用思路进行探究,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激发,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孟惠.初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20).

第9篇:立冬下雪范文

【关键词】 视力,低;患病率;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 17(2007)09-0817-02

Prevalence of Poor Eyesight Among Students in Guangdong in 2005/ XU Hao-feng*, SHEN Bin.* Guangdo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and Control, Guangzhou (510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ey esight and myopia of t he stude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yesight protecti on.MethodsThe local investigation on their eyesight was per formed according t he Detailed Measurement Rules about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Constitu tion and Health. Results In the young students aged from 6 to 2 2years old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prevalence of poor eyesight increased as th eage increasing.The greatest increase of poor eyesight was found in the studentsaged from 7 to 10 years pared with the year 2000,the prevalence of pooreyesight increased 3.0 point of percentage.The mean eyesight of the students dec reased with age(4.99at 6 years old,4.27 at 22 years old).The mean eyesight decreased more obvious d uring puberty.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poor eyesight is inc reasing,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udents of puberty and girls in ci ty.

【Key words】 Vision,low;Prevalence;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视力低下和近视是学生常见病中发生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学生视力低下者中近视的占96 .53%[1]。近视率也是反映学生作业负担、学习环境和卫生行为的重要指标。为了 解广东省学生近期视力低下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学生视力低下规划提供科 学依据,现对2005年广东省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视力资料统计分析 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东省有代表性的广州、从化、韶关、南雄、湛江、廉江等 市县,每个市县随机选取中、小学各3所,选取在校6~18岁中、小学生每个年龄组不同性 别各50人,同 时在广州市高等学校中选取3所大学的19~22岁学生。共取得有效检测大中小学生17 004 人。

1.2 方法 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实施方案》中视力检查方法 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准确记录视力状况和屈光状况[2]。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对资料进行统计,统计指标有百分率、平均 数、标准差、χ2值、F值等。

2 结果

2.1 视力低下状况

2.1.1 视力低下率 广东省大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8.6%,其中城市学生为59 .4% ,农村学生为37.7%(χ2=798.794,P=0.000);男生为44.1%,女生为53.2% (χ2=141.359,P=0.000)。不同性别和城乡中小学生存 在视力低下率随着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从6岁的23.3%上升为22岁的93.3%,增加了70 .0个百分点。年增长较快的是9~13,15岁等年龄组(表1), 19岁年龄组增长最快;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学生视力低 下率不断上升,分别为22.1%,38.1%,53.2%,68.7%和92.5%。大学生视力低下率乡村 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

2.1.2 视力低下程度 广东省学生视力低下轻度(4.9)、中度(4.6~4.8 ) 、重度(

2.1.3 2005年与2000年学生视力低下率比较 2005年广东省学生视力低下率 为48.6%,显著高于2000年(45.6%)[3](χ2=25.444,P=0.000)。 图1显示 ,视力低下率除了17岁外,所有年龄组均为2005年高于2000年;城市学生和女生视力低下率 在 5 a之间上升非常显著,乡村学生和男生视力低下率5 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男=0.19,P=0.89和χ2女=0.00,P=1.00)。见表2。

2.2 近视状况

2.2.1 近视率 广东省大中小学生近视率为47.8%,其中城市学生为58.2%,乡村 学生为37.3%;男生为43.3%,女生为52.4%。随着年龄的上升近视率不断上升,从6岁的19 .6%到22岁的93.3%,上升了73.7个百分点。

2.2.2 近视程度 广东省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近视分别占12.9%,26.9% 和60.2%,随着年龄的上升,轻度和中度近视比例显著下降,重度近视比例显著上升。近视 的发展趋势与视力低下基本一致,7~10岁年龄组重度近视的年增长值最高;环比显示,高 中阶段年增长值最慢。

2.3 平均视力 见图2。

广东省6~22岁学生平均视力为(4.79±0.40),随着年龄的上升视力平均数下降(图 2),学生的平均视力从6岁的4.99下降到22岁的4.27 ,趋势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12,13,16,17,18岁为年 下降 值最大年龄,19岁年下降值最大,达到0.37。男生平均视力为(4.83±0.39),女生为 (4.75±0.41),男生显著高于女生(F=251.95,P<0.001)。女生从10岁开始出 现突增,12~19岁保持高增长;男生在14岁开始出现突增,17,19,20岁增长较快,且男生 平均视力自始至终高于女生。城市学生平均视力为(4.71±0.41),乡村 为(4.87±0.39),城市学生平均视力显著低于乡村(F=272.57,P<0.00 1)。城市学生从10岁开始出现突增,持续到14岁;乡村从13岁开始突增,15~19岁保持高 增长。

3 讨论

视力低下是学生常见病中患病率最高、目前尚没有治愈措施、危害学生最突出的健康问题, 主 要表现在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能力下降,比视力正常学生更容易发生注意力下降、疲劳、头 痛和神经官能症[3],对学习能力有一定影响[4]。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近 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用眼习惯不好、体育锻炼不足、营养失衡、睡眠不足等,是造成视力低 下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学习年限与学习强度均与近视呈正相关[5] 。此次调查发现,广东省学生视力低下率继续呈上升的趋势,除17岁组外,各年龄组均上 升,主要是城市女生,导致不同性别和城乡学生视力低下率差异越来越大。乡村学生和男生 视力 低下率5 a来没有显著增高。说明广东省学校卫生工作者多年来对视力低下十分重视,投 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制定了 不少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应加强对城市女生预防视力低下的宣传 教育力度,更好地控制视力低下的发生和发展。

青春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和重点保护期[6]。从年龄分析,学生视力低下率在7 ~10 岁增长最快;结合视力平均数分析,10~19岁学生平均视力下降发展最快。说明7~10岁是 以新发视力低下为主,10~18岁则是视力低下程度加重的时期。因此,开展近视防治工作要 有针对性,7~10岁的学生要以健康教育为主,提高其对视力低下危害性的认识 ,培养良好的卫生行为,控制新发视力低下为主;而10~18岁学生则是以控制视力低下 发展为主,要通过加强视力低下的健康促进、矫正不良卫生行为、提高保护视力的认识、保 证 每天有1 h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学生控制近视的发展。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已不是单纯医 学问题,已成为为复杂的社会问题[6]。由于19岁抽样人群集中在大学一年级, 视力低下的学生相对集中,使视力低下率、程度都有非常明显提高,因此,与18岁缺乏可比 性。

4 参考文献

[1] 许小频,沈彬,聂少萍,等.广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趋势的研究//广东省学生 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8-68.

[2]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 调研工作手册,2005:33-35.

[3] PARSSINEN O,HEMMINKE E,KLEMETTI A.Effect of spectacle use and accommoda tion on myopic progression:final results of a three-year randomised clinical t rial among schoolchildren. Br J Ophthalmol,1989.

[4] 季成叶. 中国学生视力不良、近视检出率动态变化及近视和生长发育相互关系分析/ /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0-185.

[5] 张丽华.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流行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5):410-411.

[6] 于凤平,周志娜,刘洪,等.青春期学生近视患病特征分析.中国校医.2003,17(1):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