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放风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我们说起重阳节这个节日的时候,人们也会想要更多的去了解这个节日的相关知识,那我们知道重阳节吃重阳糕的寓意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吃重阳糕的寓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放风筝的说法说法一
据民间的说法,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而且风筝断线是好事,还有人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意味着把晦气放走了。广东《鹤山县志》载:“于秋初放纸鹞,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断其线,任其随风而去,谓之‘流鹞’,以除疾病云。”
说法二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恰恰与之相对,是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如果风筝断了线,则寓意“吉祥”、“福气”随之飘向远方。
说法三
重阳节放风筝带着强烈的节令性,据史料中记载与古诗的描述,北方人放风筝多集中在清明时节,而南方人则多集中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时。由于北方在清明节前三个月内,风向最稳,一旦清明过后,季候风袭来,黄沙漫漫,因此人们以清明为分界线,习惯在那时放风筝,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与之相反,因气候的关系,农历九月,南方季风渐强,时节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南方人则养成重阳节时放风筝的习惯。
重阳节是什么日子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寓意是怎样的一种是祛邪避灾。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二是“登高”之意,以“吃糕”代替“登高”;三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四是祝福之意,“重阳吃糕,百事俱高”。
重阳节对长辈的祝福语秋风,吹响我祝福的号角;秋雨,拨响我祈福的战鼓;月亮,照亮我诚挚的心声;太阳,燃烧我真挚的情感。愿我的祝福如期而至,祝你重阳节快乐!
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请让我来问候你,就像问候我自己;请让我来祝福你,就像祝福我自己。祝你身体健康,幸福平安,心想事成,重阳快乐!
青山秀,绿水茫,秋意四飞扬;兰佩紫,菊簪黄,佳节正重阳;重阳糕,酒飘香;银海述衷肠;传祝福,送吉祥,幸福万年长。祝重阳节快乐!
[关键词]清明;风俗;山东;民歌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这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年中几乎月月有节,从而出现了丰富的季节性活动,清明节是我国农历24节气的第5个节气,经过冬天冰雪的洗礼,此时万物已经很干净清明了,有着祭祖扫墓的传统,此环节,人们会携带酒食果品等,再将纸钱焚碎,叩头祭拜等,山东清明节风俗颇多,并在基础上衍生出了很多的民歌,对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具备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对其进行一一解读。
一、打秋千民歌
结合相关研究看来,作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这一风俗起源于春秋时期,又有研究认为其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每逢三月,山东各地的村村夼夼便会搭起秋千架,民俗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此地的青年女子非常喜爱打秋千游戏,由于这一民俗活动的影响,使得山地到处可以听到反映打秋千的民歌,特别是鲁东、鲁中等地较为盛行。其以单独演唱式的独唱民歌,基于各地的差别,使得其曲调各有不同,但其在歌词方面却是大同小异。
比如山东地区广为流传的惠民县的《打秋千》,歌词中:清明(那)三月三(呀,哎哎嗨呦)清明……描花的手腕就把(那个)绒(哎)绳攥……,短短几段词,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青年姑娘打秋千的神态,意境深邃,引人入胜。山东打秋千民歌善用大跳音程,其旋律跳跃欢快,活泼热烈。从结构方面来看,其歌词只有三句,为四个乐句构成的分节式单乐段结构,是a+b+c+c0,且在中间加入两小节衬句借以烘托情绪,增强了节日的气氛,从调式方面看,其以微调式、五声宫较为常见。
二、放风筝民歌
综合看来,放风筝这一活动由来已久,五代时期就有人在纸鸢上系竹哨,继而乘风引纸为戏,形成风筝,每到清明前后,山东各地都会很盛行放风筝,且举办了“东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后,更是为此地的风筝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八仙庆寿、仙鹤童子、金鱼等样式层出不穷,千姿百态,这一风俗广为流传,的并且在山东民歌中得到了有效体现,多以爱情故事、神话传说的形式出现,增添了抒情风趣气氛,是一种民间女声集体演唱的歌曲,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的曲式,其一是短小简炼的多段词分节式结构,冉型结构是三句加二小节衬句,一般都是四句,如《放风筝》里:三月哟寒食是清明(呦嗬)姐妹十人……总体来看,属于a+a+b+衬+b结构。此外,还有临清、唐邑、益都等地的a+b+c+衬+c的结构等。其调式多属五声微调式,结构短小,流畅欢乐,曲调淳朴自热;其二是表现力强、容量大,旋律委婉和结构庞大的放风筝民歌,像苍山的《大踏青》、德州的《十美图放风筝》等,有领有合,有说有唱,唱出了清明佳节的生机与放风筝的喜悦的心情。
作为一首带变宫的六声E徽调式民歌,山东境内临沂的民歌《大放风筝》风采独特,引人入胜,究其曲式分析来看,基本是由三个乐句多次重复变化而成,这种组合形势下,显然成为了一种说唱音乐常用的一条龙结构。引子+A+B+B,+尾声五部分组成,这种结构下,每句后面都带有间奏,恰似红花绿叶相衬,促使其唱腔紧密衔接,珠连壁合,结合对了闪板、拖腔多次重复的运用,使得整首歌在表演的时候,又说有唱,有领有合,真正意义上将清明佳节妙龄闺秀外出放风筝、春游的心情唱了出来,使得听众能体会到那种欢快愉悦。
三、赶庙会民歌
基于这种活动一般在寺内进行的缘故,称之为“庙会”或“庙市”,是一种市集形式,每年春节,山东人都有赶庙会的习俗,赶庙会的节日一般在三月三、四月八,在其意义方面,可具体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体现为一些善男信女到寺庙烧香拜佛,抑或是急性还愿,希望自己将来行好运等等;其次是这一场所可以用来进行娱乐游戏和民间物资交流。因为当地的庙宇一般都距离村庄很近,这使得附近的人们可以扶老携幼来进行游玩,使得此地熙熙攘攘、擦肩接踵,人流量大,变得极其热闹。这一时期,结合此情况创作出的民歌较为独特,如山东较流行这些民歌的地方有淄博、高密、平度等,其中当属《赶牛山》这首浴博民歌最为流行,结合笔者的分析来看,牛山位于山东淄河东岸,歌词中提到山的西北角有一温泉,绿草茸茸,溪流萦绕,此歌中的牛山林木葱茏,景色迷人,位于山东淄河东岸,每年三月三日在此举办庙会,这首歌对姊妹二人在赶庙会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了描述,具备了原民歌的特点,是典型的民间四句头加衬句的结构,为变徽六声C微调式。句四小节,后来在演唱中衬句发展为六小节,旋律轻盈活跃,淋漓尽致地刻划出了姑娘们赶庙会的情景。
春天象征着开始和未来,正如同春天一样,山东清明风俗民歌饱含生机,表现出了明媚秀丽,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对历代年轻姑娘们的生活、习俗、爱好等众多方面,结合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反映,衣着服饰独特,神采飞扬,不愧为山东民歌中的瑰宝之一,影响深远,历久弥香。
四、走亲戚民歌
我国历来是“礼仪之邦”,族内族外亲戚往来的习俗渊源流长,至今仍有保持,如走娘家、外终家等等,结合笔者的研究分析得出,山东有在清明三月三有外甥女到姨家走亲戚的习惯,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反映此习俗的民歌,较流行的有鲁东鲁南地区,有的地方叫《探亲戚》,有的叫《看亲戚》等等,在内容方面则大致相同,“听说走亲戚,心里喜盈盈……”,生动地表现出天真活泼的青年姑娘形象,曲调宛转柔情,具有叙事性。调式多是带变宫的以“re”为支柱音的微调式。综合看来,这种民歌一般有两种类型的结构,一种结构是由四乐句构成,第四句是第二乐句的发展,且第三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最后则是由“唯呀哎咳哟”小衬句结束;一种是由一个衬句、五个乐句构成,再重复第四句结束。
清明节既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又成为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众多节日中别具特色,社会意义及影响深远。祭扫祖坟、祭拜祖先是其重节日内容,当然也少不了外出踏青这一必备活动,山东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上会吃煮鸡蛋,结合起荡秋千,放风筝等娱乐活动,使得这一节日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从而衍生出了很多用清明这一题材来表现歌曲内容的民歌,成为了传统节气及民俗活动方面的宝贵研究资料,构成了山东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古人称风筝为“纸鸢”。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
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这里“鸢”就指风筝。而且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比如,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等等我们现在来说清明节中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小灯,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已带来好运。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避忌讳,改为秋千的,古时的秋千名用树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的精神。
这就是清明时节,清明时节是一个丰富多彩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比如,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等等我们现在来说清明节中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五颜六色的小灯,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已带来好运。
曾经非常羡慕那些可以在天空飞翔的轻鸢,不用登上泰山,便可鸟瞰山川大地。享用着行人的敬仰,摆弄着万千姿态。三月的风是风筝最好的伙伴,凭借这一阵东风,便轻盈而上。没有任何执念能成为它的包袱。可惜,它却没有如鸟儿般的自由。一缕细线,成为一份牵绊,它的自由被牢牢的拽在线的那头。
草长莺飞,三月的景致是醉人的。信步桥堤,微风拂面,杨柳也沉醉在春风中,任枝条儿牵绊过往行人。春意醉人,而引人注目的是沙滩上放风筝的儿童。人们常说儿童的心是最纯粹的,这也许是儿童的风筝能飞得高,飞得远的原因吧!儿童对天空充满好奇,风筝是他们造访天空的使者,并为静寂的天空增添些许声响。天空下儿童的笑声是最好的回音。春日暖心,这些小纸鸢为这春日带来了新的气息。忽而,线断了,风筝飞向不知明的远方。儿童恼了,在原地暗自生气,过会儿,又笑了,然后欢喜地回家去了。我猜想她定是认为这风筝和东风,并约好带着自己的口信去造访天空了吧!
看着这一幕不禁想到,另一个与风筝有关的人。清明时节,雨纷纷下落。杏花美酒注定与她无关。那个住于秋爽斋的探春。清明时分,告别家人,远嫁他乡,大观园更加寂寥幽静。风筝里含着她的命运,她的无奈。她的命运也如风筝一样被一根丝线牵着也绊着。她也钟爱风筝,不然,怎么连制作灯谜也与之有关呢?凤凰风筝,虽然华美,却也飞不高,游丝一断,便会落下。也许这也许和内心的愁怨太重有关。即便是千里的东风也载不起。正如李清照的蚱蜢舟,载不动她心中的愁。风筝因为放风筝的人愁苦重,无法高飞,清风也无可奈何。无从寄托,自然与白云共语无缘。还是别怨东风,别怨别离。
风筝中一定藏了放风筝的人的心意,或喜悦,或忧伤。如果让我做一会放风筝的人,也我会让它随风高飞,然后将线剪断,让那些曾经的烦恼随风筝一起远去。也许不会将线剪断。让欢喜与忧愁停在周围,好提醒我珍惜现在的点滴。
风筝高飞,留过往行人无限向往。
摘要:清明节期间的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在节日里放松身心,投入到大自然里,尽情享受强身健体的嬉戏,不少赋予节日特点的民族体育由此慢慢发展起来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清明期间传统体育的成因、文化意味和健身价值进行探求,旨在展示其内在的文化意味和价值的同时,提出在当今开发利用民族体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清明节;民族体育;文化意味
清明节的体育活动有着较深的文化意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敦促人们进行一些户外活动,正是为了顺应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为此,清明期间的积极户外活动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习俗。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拔河和蹴鞠等传统体育活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如能合理挖掘和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不光对民族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发展有利,而且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经济建设,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踏青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踏青,又名春游,是清明节中重要的休闲健身活动,源于远古农事祭祀的迎春习俗,具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相传西周时期,每当立春之时,天子常率百官去郊外举行迎春仪式,祈祷上天保佑,鼓励农事,后来活动渐渐地成为一种带有理智特点的休闲习俗,流传下来,并在踏青过程中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健身和陶冶性情的活动形式。到春秋时,踏青成为一项较为普及的娱乐活动。据《论语》记载,孔子是非常喜爱踏青活动的。汉至魏晋时期,帝王贵族常于春季出游踏青,郡县官吏也常以劝农鼓励人们参加春游活动,并在迎春演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赏心悦目的余兴节目和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汉书・食货志》)春日踏青到唐代时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休闲活动,历史文献也记录了清明春游的许多情景: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已”。李中:《都下寒食夜作》中“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歌事胜游”。羊士谔:《寒食宴城北山池》中“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丽情集》一书也记述了唐玄宗带宫人出东门,姿游踏青之事,可见清明踏青之盛。宋代踏青之风更盛,张择端的《清明河上图》将清明时节京郊人们踏青远足的生动表现描于画卷上。《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风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士庶塞,田野如市”。明清时期,踏青活动更为流行,成为了各阶层常见休闲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作为一项颇具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踏青,具有健身的作用。清明踏青为平日里循规蹈矩生活惯了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心情的机会: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告别蛰伏的户居生活来到大自然中,吸着青青绿草的气息,踩着松软的土地,行进在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乡间小路上,心情是轻快愉悦的。踏青途中,走走停停的肢体运动可以舒展筋骨,增强心肺功能和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消除冬日气血积郁,达到祛病健身之功效。
3.开发意义
把旅游业与清明踏青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发,将促进此项运动的发展。利用清明节日,会集祭祖扫墓活动及健身旅游于一体:以祭祖扫墓为形式,以健身旅游和文化交流为内容,既催动了踏青这古老运动的发展,又加强了本地区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如陕西黄陵每年的祭黄帝陵活动:将祭祀仪式、传统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节日的特点,利用本地区传统文化优势和民俗风气,把踏青这体育健身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对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极大作用。
二、荡秋千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荡秋千是一种古老的绳戏,春秋已有。《古今艺术图》中“北方山戎,寒食,日用草秋千为戏,以习轻---”,就有秋千之游戏。“秋千”一词,由来已久,相传汉武帝时,为祈祷武帝的千秋之寿,宫女们乘绳悠荡助兴,“千秋”是祝寿之词,于是将两词颠倒,就将这种游戏称作“荡秋千”。在秋千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本身形式的变化,演变出了许多名称,如荡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转轮秋,二人秋,担子秋等等。
秋千之戏自古以来为广大人们喜爱。荡秋千不需要很大力量和复杂的动作,同时活动时还略带惊险,通过自身的力量把身体荡在空中,具有挑战性,深受人们喜爱。 由“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两首》), “路人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声趁清明。”(陆游《感旧未章盖思有以自之》),“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王禹侑《寒食》)---,可看出古时清明节荡秋千风俗的盛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中,多有秋千之戏,而且方法不尽相同,可见作为游戏活动的秋千,在我国开展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据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祛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2.健身作用
荡秋千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是较大的。经常参加此项运动能锻炼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腿力,臂力和握力,使身体迅速适应各种不同位置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3.开发意义
因荡秋千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可以根据当今竞技体育的宗旨,结合国际体育竞技化的趋势,对荡秋千项目的竞技和表演竞赛规则完善,参与各类型运动会,在重大节日盛会举行秋千活动和比赛(如朝鲜族的“秋千赛”、白族的“秋千会”),利用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比赛方法来吸引了人们前来观光和旅游,使荡秋千活动大大推广。
荡秋千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蕴藏着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具有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如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育,让学校体育教育增添民族特色,既可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又可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改变西方竞技体育在当今学校体育中一统天下局面,对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三、放风筝
1.起源及文化意味
风筝,古代又称为“飞鸢”。因最早的风筝是以木材制成的,因而也叫“木鸢”。《墨子・鲁问》载,鲁班曾经用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木喜鹊,可以连续飞行三日。由此可知在两千多年前已有风筝的影子了。秦汉后,纸的出现促进了风筝的进一步发展。唐宋以后,风筝大为盛行,此时除了作为军事上的通讯工具外,而且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工具,是清明时节人们最爱玩的游戏。在清明时节,春风由下往上吹,最适于放风筝。
2.健身作用
放风筝对人的健康很有益处。“鸢者长寿”,传统中医认为,放风筝者沐浴和煦阳光和春风,具有“疏泄内热,增强体质之益”。清代文献指出:“今人乘风方纸鸢,令小儿张口望之,视以泄内热”。史书《续博物志》也有“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之说,可得知放风筝这活动的健身作用。现在医疗实践也证实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动,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3.开发利意义
以节催动风筝运动的发展,以地方协会为组织,兴办各种风筝比赛,风筝展览和风筝节,对风筝运动的发展具有刺激作用。比如风筝节,不但是交流风筝技艺的节日,也是了解风筝民俗文化的好机会。潍坊市的风筝节就是个成功的例证:每年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潍坊国际风筝节又是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的盛会,期间举办潍坊市对外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吸引着大批中外客商前来洽谈贸易,技术交流和观光游览。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新路子,使放风筝这古老的运动得到了前古未有的发展。
四、拔河
1.起源及文化意味
又名牵钩,拖钩。相传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其起源和军事训练有关。春秋末年,楚国在攻打吴越之前,为了练习水战,就以这种“牵钩”来训练士兵。最初是用竹皮做成的一种竹索,在水战中用这种器具,使敌船在前进时不能靠近自己的船,在敌船想逃脱时,又可以钩住敌船,这样两船在大江大河上你拉我扯,互相纠缠在一起,将士就可以大显身手,杀出胜败。拔河就是由楚军这种用牵钩对扯的军事训练中演变而来,后来当地人们仿效起来,在陆地上用绳拉扯,拔河就逐渐地发展成为民间游乐活动,并从南方传到了北方,成为清明节节日娱乐游戏活动的一种,竹索也随之改为大麻绳。在时耕春种举办拔河活动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景龙文馆集》载:“清明节,唐中宗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绳两条系千条小绳数人执之争挽,以力弱者为输”。唐玄宗时曾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拔河比赛,参加者千余人双方擂鼓呐喊,呼声动地,观者莫不惊骇。当时的进士薛胜为之写下了著名的《拔河赋》,反映了当时拔河活动的气势磅礴场面。由于拔河特有的热烈气氛,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使其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节日娱乐活动。
2.健身作用
拔河运动具有较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并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参加此项活动既能增强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又能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的优良作风。
3.开发意义
拔河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竞赛规则简单,便于在社区,学校以及单位中推广。在节日盛会上,举行不同特色的拔河比赛,能增添节日的气氛。通过拔河,使人在运动中体会到人与群体及自然的和谐,完善人品,发展身心健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五、蹴鞠
1.起源及文化意味
蹴鞠,即古代的一种足球活动。“蹴”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相传由黄帝发明,用于训练士兵的一种游戏。战国时期,蹴鞠已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汉代,人们意识到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的精神,将其列入到了军事训练当中,军士一旦无事,便于蹴鞠为乐。唐宋时盛行一时,球也由里面塞毛发的皮革球变成了由动物膀胱作球内胆,外包皮革的充气球,并出现了球门,采用了分队比赛的形式。在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蹴鞠活动是常有之事。韦庄《长安清明》中“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白打即蹴鞠)。刘向《别录》中就有“寒食蹴鞠”之说,由此可见蹴鞠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着。充气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蹴鞠技术的发展,表演中除足踢外,头肩,臂,胸,膝等部位均可接鞠,花样繁多。带球门的比赛也普遍流行开来。至清代,曾出现难度极大的“冰上蹴鞠”活动。但在清朝中期以后,蹴鞠活动开始低落下去,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渐次传入,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不能说是巨大的遗憾。
2.健身作用
经常参加蹴鞠比赛,可增加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参与者机智勇敢,快速果断的良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开发利用 根据古代蹴鞠活动特征,演变的规律,吸收些现代成分,简化其竞赛程序,统一比赛规则,这样有利于蹴鞠活动的开展。现在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出现了蹴球比赛项目,就是在古代蹴鞠运动基础上,舍弃了激烈对抗性的打法,形成了颇具高雅和较高技,战术与较高观赏性的项目,至今此项运动有了较大规模的赛事,全国各地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使这项古老的运动重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六、结论
清明期间的体育活动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心健身价值,在追溯其起源,品味其文化意味,体会其独特的健身方式之余,应当挖掘其潜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非物质遗产,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利用清明节日这媒介,将传统体育活动与旅游业相结合,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开发出来以此吸引人们前来观摩和参与,让特色的体育活动成为旅游观光的内容,打造民族体育品牌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再反过来带动民族体育的发展,无疑是一条出路。
21世纪是一个体育大融合的时代,任何体育项目都不可能脱离世界体育对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也只有融入到世界体育大潮中方能发展。在突出民族特色同时,应汲取精髓,剔除糟粕,积极使民族传统自身内在的特点,现代转型的因素与国际民族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化发展观、以教育为基础的发展观、以健康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观和以大众为对象的全民健身观。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才能有新的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9
[3]张晓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清明节[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当然,风筝也给中国人带来诸多乐趣。唐宋时期,风筝传入民间,至明代,出现专门扎制风筝的艺人。而到清朝,放风筝渐成习俗,风筝艺术登峰造极。“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是曾任潍县知县的郑板桥,在《怀潍县》所写的放风筝的场景。
风筝还是一种特殊的民俗意象。动物是风筝的重要题材。比如龙、凤、仙鹤、孔雀、鹰、燕子、鸳鸯、蝴蝶等都是风筝常用题材,这反映了古人的动物崇拜。神话传说是另外一种题材。比如麻姑献寿、八仙过海、哪吒闹海、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无不与信仰民俗紧密相关。这也体现了人们想通过风筝来祈福的意向。至于放风筝的动因,各有不同,潍坊人放风筝图个吉利太平,京津人放风筝则有“放晦气”的说法,南通人放风筝却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
风筝与当地的绘画、雕塑等深深结缘。甚至于人们将印好的木版年画,剪贴在捆扎好的风筝骨架上,一只风筝便完成了。这是最好的嫁接,也是民间文化之魂的附体。
正是因为风筝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娱乐功能、浓郁的趣味性和虔诚的祈求性,它才能穿越几千年的历史尘埃,传承不息、历久弥新。风筝集艺术美、自然美、寓意美和运动美等于一身,化为一种最鲜明的文化符号,在我们的童年记忆和日常生活中闪着温润的光,让人倍感亲切,无比渴慕。
北京风筝 绝品之最
北京永远是一夜入春,袅袅春风吹散了雾霾。北城黑蝴蝶,南城大沙燕,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漫步在地安门大街,从南锣鼓巷向西,我走进了三石斋风筝店,这是北京风筝的重要流派之一,结合了宫廷风筝和曹氏风筝的特点,以精,细,雅的设计理念,得以传承了上百年。
北京风筝原为专供朝廷命臣、达官贵人遣兴的,艺人通常按要求制作,精细华贵,结构精巧,不惜工本,造型与装饰均较侈糜和繁缛。三石斋是一家祖传的老店,店主刘宾是刘氏风筝的第三代传人,祖孙三代见证了风筝的百年变迁。起初风筝只是王公贵族的,后来逐渐形成了风筝文化。而三石斋的“刘氏风筝”区别于其他风筝流派的特点就是它延续了精致的手工艺和宫廷风筝的制作风格。
三石斋是京城里为数不多的风筝专卖店,不仅种类齐全,还可以定制心仪的风筝。顾客来这里不仅可以买到喜欢的风筝,你要是有信心挑战自己的勇气的话,还能DIY一把,制作只属于你自己的风筝。
刘宾的曾祖父是一位清末手工艺人,青年时被选入宫学习制作宫廷风筝,后将其毕生所学传其祖父刘汇仁。刘汇仁先生从事风筝制作70多年,一直沿用着中国宫廷风筝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材料。刘宾从小就学作风筝,拜师天津风筝大家唐锦昆,后又投入曹氏风筝孔家门下,跟随孔令民先生学习风筝。于2003年开办“三石斋”风筝店,使传统、神秘的宫廷风筝走向社会,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宫廷风筝,使它与现在的人们拉近了时空的上距离。
三石斋风筝品牌秉承宫廷风筝的三大个特点“精、细、雅”。“精”,即选料精。它选用上好的毛竹,阴干三年后才可以使用,这样可使风筝骨架永不变形。丝绢是选用南方的蚕丝织纺而成的,体轻、细腻且容易上色。颜色是遵循宫廷的古方自己调配,不掉色,不退色,可长时间保持鲜艳。“细”即做工细制,考究,讲究品质。“雅”是画面清雅、画面干净、工整、线条流畅,文化内涵丰富,图案设计严谨,追求变化,达到骨架于画面的统一。
刘宾现在运用电脑绘图设计风筝的样式,在自家作坊里亲力亲为制作,保证做出来的每一个风筝都是精品,都是艺术品。
天津风筝魏的传奇
天津风筝是很有特色的风筝流派之一。天津风筝的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清代的杨柳青年画《十美图放风筝》即可证实有串灯、盘鹰、唐僧取经、蝴蝶等十种风筝。对天津风筝制作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已故风筝艺人魏元泰。他从事风筝制作70余年,先后研制了平拍类、圆形立体类和软翅风筝,还创造了折翅风筝,他的作品在1914年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了金牌,为天津风筝赢得了荣誉。
以“风筝魏”为代表的天津风筝,造型逼真,色彩典雅,做工精细。风筝面大多是用丝绸,轻而结实,骨架选用质地细密、节长、弹性大的福建毛竹,用料十分考究。天津风筝在继承传统制作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造型更加美观,彩绘更加精美,放飞晴空令人赏心悦目,又可放于室内以供观赏,是民间工艺的珍品。
风筝艺术 潍坊第一
潍坊古称潍县,是一文化名城,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之乡,这里所出产的泥塑、首饰、刺绣、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都是非常有名的,只要你到潍坊去一趟就能感受到作为国际风筝都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悠久的文化历史,形成了潍坊风筝特有的地方色彩。潍坊风筝自宋代开始流行民间,明代更加普及。到清乾嘉年间盛行乡里。曾在潍县任七年县令的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他《怀潍县》一诗中就形象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潍坊一带放飞风筝的情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同时期的潍县人郭麟也曾写过此类诗句:“纸鸢儿子秋千女,乱草新来春燕多。”记述了当地人民在风和日丽、草木竞发的清明佳节,争相到白浪河两岸踏青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潍坊风筝艺人经过几代人苦心研究探索,他们把国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技巧与风筝制作工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又形成了杨家埠风筝、国画风筝和象形风筝三个分支流派。在潍坊风筝中最具代表性的风筝分别为龙头蜈蚣风筝,硬翅人物类风筝等。
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哨口板鹞 空中交响乐
南通位于黄海之滨,长江之北,古人谓之“潍南江北海西头”。原为沙洲,后沙滩与陆地相连,有着大片平坦的沙滩,为放风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风量、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风筝上天后平衡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每年从农历正月直到清明,都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南通风筝中最有特色的是“六角板鹞”,它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组合而成的有六个凸角的风筝,也有由几个这种风筝组合在一起的“七连星”、“九连星”等。这种“六角”大的有几米高,上面装有几百只大小不同的“口”、“哨”,放上天去这些口、哨发出不同的高低音,像一支大型乐队在空中合奏,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声音可传到几里之外,十分雄伟。
从前,南通放鹞子在村民的生活中的是件大事,放前要供在堂屋里,香烛纸马,恭敬如仪。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几个、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一飞冲天,人们则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万事如意。但鹞子如果断线,摔落或掉在别人的房子上则是大不吉,是“不顺遂”的事。这要烧利市,磕头上香,然后把鹞子撕碎丢入河滩或坟地去。
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板鹞最具特色。它融合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在放飞中稳定、优美,更有各种音调的哨口和谐而有节奏地震空齐鸣,好似一位空中丽人,以其无穷魅力伴随放飞者在天地之间。
板鹞风筝大者丈余,小者尺盈。经过风筝爱好者的筛选,外形美观,对称而稳定的七星鹞成为装备哨口的最佳选择,如一个三米余高的七星鹞,装有一百八十个大中型哨口,最大的哨口可容水六十公斤,鹞布上绘有龙凤、花卉、器皿及古代人物,其空中响声节奏清朗,音调悠长、音量巨大。又如一个九十厘米高,全重二百五十克的“七星鹞 ”,装中小型哨口一百一十一响,最小的仅黄豆大小。
清明节传统习俗大全清明节习俗之踏青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清明节习俗之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习俗之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节习俗之清明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促谷)。
清明节习俗之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吶喊,热闹非常。
清明节习俗之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儿童玩耍。
清明节习俗之射柳
清明节介绍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凡表现为活动的、上升的、外在的,明亮的,温热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统属于阳。《黄帝内经》中就有专门论述春季养阳的章节,说春天“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散形,以使志生”,养生的方法包括:旱睡早起,孕育阳气;缓缓散步,运动阳气;宽松形体,生发阳气……春季的很多户外活动和迎春仪式,其实都包涵了上述养阳养生的哲理。
春游
春天到户外游玩,古时候美其名曰“游春”,又称“踏青”、“踏春”,现代人干脆就叫它“春游”。这是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的习惯,民间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春游”活动,更赋予了游春与养生相关的内容,如采花、踏草、沐浴、游戏、宴乐等,都是符合时令的养阳活动。
风清日暖、花放草绿的时节,到野外走一走,的确是一件非常有趣味的事。开阔视野之外,对强健身体也有积极意义。人们都希望自己健康,要健康就必须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应当掌握预防疾病和养生的方法。从科学的认识论来看,四时养生将成为健康长寿的关键,所以圣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倡导。春游之际,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晒晒太阳,吸收一些天地问的清新空气,锻炼一下身体,舒展一下筋骨,条畅一下情志,说得真是太好了!
放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有益有趣的户外活动。三月阳春,和风指面,新鲜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五彩的风筝,如洗的蓝天,美好的梦想,真是体力锻炼、艺术欣赏、自然享受的综合体现。
常放风筝还能使人的臂力和腿力得到锻炼,使人四肢肌肉发达、有力,且活动自如。同时,心、肺的功能得到锻炼,使人的血流加快,肺活量增大;大脑的适应能力得到调整,使人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对于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的人来说,放风筝更是有效的防治处方。在风筝的放飞中,人能放松紧张情绪,恢复平静心态,逐步养成遇事不慌、泰然自若的性格。放风筝还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预防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因为当眼睛远视物体的时候,睫状肌是松弛的,晶状体就可以保持扁平的状态,所视物像正好可以落在视网膜上,眼调节活动处于休息状态。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就有清晰的认识,说风筝“儿童放之高空,最能清目”。
放风筝可以使体力、心情全方位受益,难怪这项古老的活动在现代也是时兴的娱乐项目,各地每年春季都竞相举办风筝比赛,每年一届的潍坊国际风筝节更是宾客盈门。
荡秋千
我国的中原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春季荡秋千的习俗。男女老少盛装游荡在秋千之上,被认为是磨炼意志、增强体质的有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