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黄鳝的功效与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胖头鱼也叫鳙鱼,其味甘、性温,有暖胃、补虚、化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痰多、咳嗽等症状。体质虚弱的人最好多吃胖头鱼的鱼头,它的温补效果很好,还能起到治疗耳鸣、头晕目眩的作用。痰多、眩晕的人可以用胖头鱼和核桃仁一起煮食。
二 鲫鱼
鲫鱼味甘、性温,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效,可以治疗浮肿、腹水、产妇乳少、胃下垂、脱肛等病症。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效,还可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三 带鱼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效,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带鱼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还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食疗;常吃带鱼可以滋润肌肤、保持皮肤弹性。泥鳅的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的作用,可以抗菌消炎。
四 墨鱼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能。是妇女的保健食品,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咀、催乳等功能。
五 鲤鱼
鲤鱼味甘、性平,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水肿、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此外,由于鲤鱼的视网膜上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因此,吃鲤鱼眼睛明目的效果特别好。
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咳嗽、气喘时,可用鲤鱼头一个,与姜、醋、蒜泥同煮,吃后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患有癫痫的人,则可以用鲤鱼脑或脂肪煮粥食用。
六 鲢鱼
鲢鱼味甘、性温,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效,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能起到祛除脾胃寒气、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水肿、咳嗽、气喘等病的治疗。吃鲢鱼能缓解胃痛,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水肿病人可用鲢鱼一条,加红小豆30克煮食。
七 草鱼
草鱼味甘、性温,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效,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胃痛、头痛等病症。常吃草鱼头还可以增智、益脑。胃痛的人可用草鱼一条,加豆蔻、砂仁各3克同煮;头痛的人则最好用草鱼加葱或香菜同煮,能起治疗作用。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每每端午时节,在客家祖地福建宁化地区的餐桌上就会出现一道鲜为人知的美食――黄鳝黄瓜。
“黄鳝黄瓜”这道美味,其原料是取之于山野上的黄鳝和黄瓜。黄鳝,因体色橙黄而称其“黄鳝”。它身体细长如蛇,无鳞无鳍,又美其名曰:“无鳞公子”。在城市的餐桌上是难得的水鲜,即使偶有所见大多也是人工饲养的,然而在闽西北的小山村里却随处可见天然黄鳝的倩影。那沟渠旁、池塘边、稻田里是它们自由生长的环境。白昼喜藏身于泥水洞穴,或是蛰伏堤岸石缝,夜里出来觅昆虫、青蛙、小鱼为食。在乡村捕捉黄鳝是挺有情趣的事。记得儿时我常捕捉黄鳝,要么在冬闲田里翻泥巴捉正在稻田泥中冬眠的黄鳝,或是在春夜里用松明照鳝。当乖巧灵活的黄鳝从田埂洞中伸出半截身子,探头探脑时,就利索地用鳅钳迅捷地夹去,就可以把它逮住。要是你没经验用手抓,一眨眼功夫这倔犟的小生灵就会溜掉,因为它满身的粘液有极大的保护作用。而最有意思的是钓黄鳝:将废弃的“伞毂子”(或自行车的发丝条)一端磨尖,打个小弯弯即成了钩。用蚯蚓作为诱饵,将蚯蚓从尾至头套在钩竿上,钩尖不可外露。当你拨开水草,发现有黄鳝洞口时,就把钩伸进洞内轻轻一搅,如果有黄鳝,它会来抢钩的。这时你一定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全神贯注。当黄鳝上钩时就慢慢地把它拉出洞外,迅速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将其拦腰一钳,掌钩的手必须把黄鳝的头部控制好,相互配合,这样就稳稳地把它装进鱼篓了。用土法上马的方法逮到黄鳝后就可放置水缸中养着。至于黄瓜这种绿色食品,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它是乡民们的家常菜肴。端午时节在农家菜园里随处都可看到那碧绿淡雅、青翠欲滴的黄瓜。
儿时,每至端午节就能尝到那味道鲜美的“黄鳝黄瓜”。烹制这道美食,常常是父母亲密配合,共同烹制的。宰杀那倔犟滑溜的黄鳝是棘手的,因为它体表滑溜溜,加之外观像条蛇,令人望而生畏,一不小心它会借机滑入下水道逃跑。父亲却是一把宰杀黄鳝的好手。只见他用粗糙有力的手迅速提起肥嫩的黄鳝尾巴,将活赳赳的鳝头狠狠甩向硬地,活鳝摔懵后用刀剪划开肚皮,取出内脏,再用石头将其身砸扁,让其骨砸碎(因为骨头里含钙,能补身子,所以在乡下不剔骨头)。洗净,切成小块,即可烹制了。父亲把干净新鲜的鳝血,用“谷烧酒”冲服,说是能补血。母亲把刚从菜园里摘回的鲜嫩嫩的黄瓜洗净,削皮后切成小方块。先是生火,起油锅,当锅烧热后,就倒入黄灿灿的茶油,当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少量捣烂的蒜头及八角,再把切好的黄瓜倒入锅中炒一会,加水至八成熟后起锅装盆。接着,再起油锅,将切好的黄鳝放入锅中爆炒一会,并放入少量的生姜丝、酒酿(可去腥味),当有了几分成色后,就把煮了八成熟的黄瓜倒入锅中搅匀,放些精盐,加入适量的水,盖好锅盖,用文火慢慢熟(不要用旺火,要用文火慢慢,才能出味来)。当锅中飘出一缕缕清香让人垂涎时,便可起锅装盆。这时一盆热腾腾、黄澄澄、嫩鲜鲜的“黄鳝黄瓜”就摆在你的面前,趁热食之鲜美无比,鳝肉香脆酥软,黄瓜清甜可口,汤汁更是鲜甜爽口,妙不可言。每每吃“黄鳝黄瓜”时,母亲就会让我们兄妹几个多吃一些,说是吃了能补身壮体,快快长大。
其实“黄鳝黄瓜”这道节日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黄鳝含高蛋白、低脂肪,确为病后体虚、身体羸弱、营养不良者的滋补佳品。难怪家乡流传着“夏令黄鳝赛人参”的谚语。而黄瓜所含水分达95%以上,为蔬菜中最高者。它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糖类、蛋白质、钙、磷、铁等。祖国医学认为黄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利水、补脾止泻等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可防治咽喉肿痛、小便不利、身热烦渴等疾病。可见,黄瓜是珍贵的食品,不然怎么连宋代诗人陆游也赞叹道:“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端午节正是夏日炎炎、人易疲劳、身体虚弱之时,此时能吃上综合黄鳝与黄瓜两者之营养滋补强身的“黄鳝黄瓜”,那可真是“雪中送炭”,大有口福。
“黄鳝黄瓜”正因其味道美、营养多,所以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如今,端午时节,不仅家家户户能吃到这道美味,而且在城里的酒楼饭店,民间的筵席上都能品尝到这种人见人爱的节日美食。
1、鸡蛋:鸽子肉属于高蛋白食物,能有效补充营养,但是这种高蛋白食物也极难消化吸收,若是在吃鸽子肉时再吃鸡蛋等的高蛋白食物,便会引起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2、鱼虾:鸽子肉富含丰富蛋白,鱼虾亦是如此,而且鸽子肉和鱼虾两种食物相克,不适宜同食。
3、猪肉:猪肉富含丰富蛋白,与鱼虾同食不仅会造成消化不良等症状,还会出现长黑斑的状况。鸽子肉不能和猪肉同食,与猪肉相克肉的食疗作用与功效鸽又名鹁鸽、飞奴。
4、黄鳝:黄鳝属于热性食物,与同是热性的鸽子肉同食会导致上火等的现象,从而引发口腔溃疡、便秘的情况。
(来源:文章屋网 )
黄鳝(monopteras albus)属鱼纲、辐鳍亚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俗称鳝鱼、长鱼、罗鳝、田鳗、无鳞公主等。黄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具有补气、补血、消炎、消毒、驱风除湿等功效。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日益受宠,供不应求。
黄鳝适应能力强,耐低氧、饥饿,便于运输,其养殖方法简便,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合家庭小规模养殖。国家信息中心列出的未来5年内6种有发展前途的养殖项目中即包括黄鳝养殖。
1生物学特征
1.1形态特征
体细长呈圆筒形,尾尖,体表富有粘液,头大,吻尖,眼小,为皮膜所覆盖,侧上位,视觉不发达;口大,上颌稍突出,上下唇发达;口裂后方伸达眼的后缘。上下颌骨有细小的颌齿,具上咽齿、下咽齿;有鼻孔两对,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鳃退化,鳃丝很短,鳃盖在头下部合二为一,呈一横裂。在水中不能单靠鳃呼吸,需要咽腔和皮肤进行辅助呼吸,咽腔有皱褶的上皮,充满微血管,可以直接呼吸空气;体光滑无鳞,侧线发达,稍向内凹。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成低皮褶,与尾鳍相连,尾鳍小;黄鳝体呈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最大个体体长70cm,体重1.5kg。
1.2生活习性
黄鳝为温热带淡水底栖生活鱼类,喜穴居,常在湖沼、河流、塘堰、沟渠及稻田等水底或堤埂处挖穴栖居。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15~30℃。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水温升至15℃以上时,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黄鳝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肉食性。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肉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易死亡。
黄鳝鳃呈退化状态,主要依靠表皮和辅助呼吸器官直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因此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据此,人工养殖的密度可以加大。体表粘液丰富,只要保持体表潮湿,就不会死亡,因此运输十分方便。
黄鳝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如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等,也捕食一些蝌蚪、幼蛙、小鱼、小虾及贝类等,此外还兼食一点有机碎屑及丝状藻类。黄鳝对食物很挑剔,食物不可口不吃,不新鲜也不吃。
黄鳝的繁殖习性有许多特殊之处。雌黄鳝生殖腺左右大小不一,右侧发达,左侧退化。一般2龄鱼可达性成熟。黄鳝繁殖最大的特点是有“性逆转”现象。从胚胎期间到第一次性成熟是雌性个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变为精巢,第二次性成熟时则排出,以后终生为雄性。若以黄鳝的长度来划分,则体长在22cm以下者全为雌性;36cm左右,雌雄个体数各占1半;53cm以上的个体,则全部为雄性。
黄鳝的产卵期在4~8月,怀卵量较少,一般为500粒左右。产卵时亲鱼常在其穴居的洞口吐泡沫,泡沫有保护鱼卵的作用。受精卵一般8天左右孵出幼鱼,孵出后12天左右,幼鱼可主动游泳、觅食,这期间的幼鱼靠雌雄亲鱼保护,依靠卵黄囊吸收营养。
黄鳝的生长较缓慢,1龄鱼可长至20cm,2龄鱼长至30cm,3龄鱼可长至40cm。人工养殖的黄鳝,其生长速度与饵料充足与否有关,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要比自然界中生长得快。
2人工繁殖
2.1亲鱼选择
选择深黄大斑鳝等优良品种。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形肥大、色泽鲜亮、体色呈深黄色。一般雌鳝要求体长30cm以上,个体重100g左右。
在繁殖季节,雌鳝腹部膨胀透明,性成熟的个体,腹部呈淡橘红色,并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雄鳝头部较大,隆起明显;体背可见许多豹皮状色素斑点;腹部无明显膨胀,腹面有血状斑纹分布。
2.2亲鳝培育
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雄鳝2~3条/m2,雌鳝7~8条/m2。饲料以投喂优质活饵料蚯蚓或蝇蛆为宜,水深保持20~30cm,经常加注新水,保持良好水质,在池中放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凤眼莲等,起遮荫和保护作用。
2.3催产
催产剂选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即lrh-a,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使用lrh-a为主,其用量依据黄鳝个体大小而有增减,如表:
雌鳝产生药效比雄鳝慢。因此在实际操作时,雄鳝的注射时间须比雌鳝推迟24小时左右。
2.4人工孵化
可放于孵化缸中孵化,容积为0.25m3的孵化缸可放受精卵20~25万粒。在水温为25~29℃的条件下,受精卵经6天左右的孵化即可出膜。待卵黄囊基本消失,色素布满头部,胸鳍、腹鳍退化消失,仔鱼便开始正常游动和摄食,即可转入幼鳝池进行人工培育。
3成鱼养殖技术
黄鳝成鱼的养殖方式很多,常见的有静水池养鳝法、网箱养鳝法、无土流水养鳝法、稻田养鳝法、流
转贴于
水鳝蚓合养法、鳝龟鳖混养法、生态养鳝法、庭院养鳝法等,以下主要介绍静水池养鳝法、流水养鳝法以及网箱养殖等三种方法,对其它的养殖方式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1静水池养殖
3.1.1池塘条件
饲养池的位置选择应是背风向阳,有良好水源,形状可长方形或椭圆形,大小根据饲养规模而定。池子结构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
成鳝池建好后,要注水清池,新池注排水3~5次,每次浸泡2~3天,可基本将有害物质清除干净。10天后,在排干水的池底铺放20~30cm厚的肥泥。
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供鳝池降温和黄鳝隐藏栖息。黄鳝池水深保持10cm为宜,最多不要超过20cm。
3.1.2苗种投放
在鳝苗放养前7天,应对鱼池进行清整消毒,每平方米水面用0.2kg生石灰,均匀泼洒全池。消毒后将清洁水灌满全池。
黄鳝品种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黄、白、青、赤、黑几种,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青、黄两种,脊侧和劲部黄色的也为优良。为了确保养殖产量高效益,在发展黄鳝养殖生产上要逐步做到选优去劣,培育和使用优良品种。
苗种规格一般以20~40尾/kg为宜。放养的苗种要注意规格整齐,不同规格的苗种最好能分池分级饲养,以免争食和互相残杀。
在放养时鳝苗运输容器中的水温与鱼池中的水温不能相差过大(3~5℃)。一般在小型鱼池中养黄鳝,以每平方米放养鳝苗2~5kg为宜。
在放养鳝苗的同时,也要适当放养一些泥鳅,在泥鳅上下窜动时可增加水中溶氧,并可防止黄鳝互相缠绕。
3.1.3饲料投喂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
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g鲜蚯蚓可增长1g鳝肉。
黄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
3.2流水养殖
该种养殖方式由于不断有微流水供应,特别是有地热水和余热水的温流水,可供黄鳝常年生长,每公顷年产量可高达15万kg以上。虽然这种养殖法中的水泥池等基础设施投资较大,但由于产量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有条件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采用。
3.2.1池塘条件
池的面积大小一般为2~5m2,池壁高50cm左右,可数个池子串联在一起。每池设有进排水孔(排水孔为上下两个),孔口均用网罩拦好。并在每两排水池之间设总进水渠道和排水渠道。
如使用地热水或电厂冷却水,必须根据当时的气温情况进行水温的人工调控,以使黄鳝在适温下良好生长。
3.2.2苗种放养
为了防止鳝种感染疾病,鳝种放养前要用10mg/l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0分钟,消毒后及时将鳝种放入水泥池中。
放养密度视鳝种规格而定,以整个池面积计算,30~40条/kg规格的放养密度为4kg/m2; 40~50条/kg规格的放养密度为3kg/m2。从4月养到11月,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规格为6~10条/kg。
3.2.3饲料投喂
黄鳝经过“驯饲”,可投喂人工饲料。
3.2.4饲养管理
鳝种放入后,池中水深保持10cm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以后每3~4天将畦面牛粪刮去一层,然后每平方米加4~5千克发酵过的新牛粪,保证蚯蚓不断繁殖,供鳝鱼自己在土中取食,不再投饲别的饲料。
采用这种养殖方法,由于水质一直良好,且有优良的活饵料--蚯蚓供黄鳝摄食,黄鳝不易发病,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一般每平方米可产黄鳝14~15kg。
3.3网箱养殖
3.3.1网箱条件
网箱面积以15m2左右为佳,网长5m、宽4m、高1m,其水上部分为40cm,水下部分为60cm。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水色偏浓,透明度为15cm左右,网箱中放置水草,最好是水花生,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鳝种20kg,每只
转贴于
网箱放养300kg。
3.3.2饲料投喂
黄鳝吃惯一种饲料后很难改变习惯再去吃另一种饲料,故应将其饲料固定几个品种,如蚯蚓、小鱼、蚌肉或动物内脏,以提高其生长速度。有条件时可投放活饵料,因其利用率高,不用清除残饵,对网箱污染少,有利于黄鳝的生长。
3.3.3饲养管理
黄鳝网箱养殖最为关键的阶段是放养后一个月内。这是黄鳝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性,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如果方法得当,鳝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方法不当则成活率有时在30%以下甚至全部死亡。可用水体强力消毒剂和生石灰交替消毒,杜绝病原体的产生。
4病害防治
黄鳝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有发狂病、肠炎病、大头病、寄生虫病、腐皮病、烂尾病等。黄鳝疾病重在预防,每20d用富碘、二氧化氯、杀毒灵、戊二醛等任选一种全池泼洒,网箱内用鳝病宁、鳝菌舒杀菌消毒。每隔半月拌喂一些抗菌抗病毒药物,中后期拌服电解多维、护肝宝等营养剂。如发生疾病,应根据病情对症用药,切忌滥用乱用药物。一般不会发生毁灭性的疾病。
网箱的鳝病主要是腐皮病,多发生在秋季,鳝体受伤后,因细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表现病鳝体表有点状充血,椭圆形的红斑,腹部两侧最为明显,严重时表面点状溃烂,形成不规则小洞。防治办法为: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溶于水,然后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1.2ppm浓度有一定的疗效。
5市场前景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02-1
痔疮是直肠底部及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俗话说:“十人九痔”,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虽然对人体不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威协,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痔疮的形成原因和迁延不愈与饮食不节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饮食调理和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及治疗痔疮的重要措施。现将临床饮食调护方法介绍如下。
1食疗方法
1.1粥类
1.1.1香蕉蔬菜粥香蕉、绿色蔬菜各100g,粳米70g,食盐适量。香蕉去皮捣为泥,蔬菜切成丝。粳米煮粥至熟时,加入香蕉泥和蔬菜。煮沸后,加入食盐。每天早餐服食。清热,解毒,润肠,适用于痔疮出血、便秘、发烧等症。
1.1.2藕粳米粥藕50g,粳米100g,砂糖20g,共煮粥,每日2次。具有清热消瘀、生津止渴、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以及大便干燥,便后灼热,痔核脱出者。
1.1.3红薯粥红薯200g,削皮洗净,切成小块。大米150g,淘洗干净,与红薯一同入锅熬粥,粥熟后加入白糖适量即可食用。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功效。适宜长期习惯性便秘引起痔疮的患者。
1.1.4木耳粳米粥黑木耳30g,粳米100g,大枣5枚,共煮粥,每日2次,分早晚食用。具有凉血止血、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内外痔、便血及疼痛者。
1.2汤类
1.2.1丝瓜250g,猪瘦肉200g,将丝瓜切块,猪瘦肉切片,加水适量煲汤,每日2~3次,用食盐调味,佐膳,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初期。
1.2.2黑木耳5g,柿饼30g,将黑木耳泡发,柿饼切块,同加水煮烂,每日1~2次,有益气滋阴、祛瘀止血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
1.2.3鲜荸荠500g,红糖90g,加水适量,煮沸1小时,饮汤,吃荸荠,每日一次,有清热养阴的功效,适用于内痔。
1.2.4蕹菜2000g,蜂蜜250g,将蕹菜洗净,切碎,捣汁,放锅内,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热煎煮浓缩,至较稠时加入蜂蜜,再煎至稠黏时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以沸水冲化饮用1汤匙,每日两次,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功效,适用于外痔。
1.2.5金针菜100g,红糖适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连服数天,有清热、利尿、养血平肝功效。适用于痔疮疼痛出血。
1.3单味食疗
1.3.1茄子
性凉,味甘,有清热、活血、止痛、消肿的作用。《滇南本草》中记载:“茄子散血,消肿宽肠,烧灰米汤饮,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圣济总录》中还曾介绍“茄子酒”,用以“治久患肠风泻血”。所谓“肠风下血及血痔”,相当于痔疮出血之人,故患有痔疮者,食之亦宜。
1.3.2柿饼
性寒,味甘涩,能清热、润肺、涩肠、止血,尤其适宜痔疮出血者食用。《本草纲目》记载:“白柿治痔漏下血。”对痔疮出血,或裂出血,大便干结者,民间习惯用柿饼适量,蒸熟后,每次吃饭时吃1个,或加水煮烂当点心吃,1日2次。柿霜对痔疮患者亦有益。《本草求真》中也有记载,说:“柿霜治肠风痔漏。”故痔疮出血吃柿霜也颇适宜。
1.3.3鲫鱼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清代食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鲫鱼甘平,开胃,调气,消痔。”又说:“痔血,鲫鱼常作羹食。”《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亦介绍:肠风下血:大鲫鱼1条,去肠留鳞,五倍子、明矾各6g研末,填入鱼腹,黄泥封固烧存性,研末服,黄酒送下,每日3次,每次3g。
1.3.4黄鳝
黄鳝100g,去内脏切段,加调料水煮,食肉饮汤,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适用于肠风下血。
1.3.5羊桃
或称阳桃、杨桃。性寒,味酸甜,有清热凉血作用,这对痔疮肿痛出血之人有益。《食物中药与便方》中曾介绍:“痔肿出血:鲜阳桃,切碎捣烂,以凉开水冲服,1日2~3次,每次2~3个。
1.3.6蕺菜
又称鱼腥草。性寒,能清热解毒。《滇南本草》中说它“治大肠热毒,疗痔疮”,《本草纲目》中也有“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的记载。由此可见,痔疮患者食之颇宜。
1.4其它类
1.4.1凉拌马齿苋鱼腥草将马齿苋与鱼腥草各250g,分别洗净,用沸水汆一下。加麻油、酱油、味精和醋等调料凉拌。分顿服食。
1.4.2三瓜时蔬取丝瓜、冬瓜、西瓜各250g。丝瓜、冬瓜去皮切片;西瓜去外层绿衣,将中层白皮切成片。将三者放入水中汆一下,沥出。放入适量食盐、麻油和味精调匀,当菜食用。
2饮食调护要点
2.1合理饮食
便秘是痔疮复发的重要原因,其实,只要注意合理调理饮食,改掉一些日常的不良习惯,完全可以预防痔疮复发。首先,多喝开水、饮淡茶;多吃萝卜、番茄、梨、百合、银耳等,给机体补充水分;还要适当补充粗粮,“食不厌粗”,粗加工的食品,含有较多的营养素和食物纤维,适合便秘或痔疮患者食用,有利于大便通畅。如豆类、薯类、干香菇、一些植物的根茎、果实,像绿豆、土豆、山药、莲藕、麦麸、竹笋、甜菜、卷心菜、油菜、胡萝卜、韭菜、未经加工的谷类、粗粮、麦麸面包、黑绿叶蔬菜以及海藻和蘑菇等食品;水果类:如梨、苹果、巴西果、橘子、猕猴桃、葡萄、西瓜、香蕉、草莓;肉类:猪、牛、羊的瘦肉、鱼肉、鸡、鸭、鹅肉等。食物纤维含量丰富,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并且不能盲目过量进补。
2.2忌吃食品
忌饮酒:饮酒可使痔静脉充血,扩张,痔核肿胀。
忌辛辣:痔疮患者如果嗜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如辣椒,大蒜,生姜等,可促使痔疮充血,从而加剧疼痛。
忌饱食:暴饮暴食,进食过饱,会加大痔疮的发病程度。
江苏等地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这“糕屑”就是炒面;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伏天人们有吃饺子、面条的食俗。古时面条又称汤饼,张岱《夜航船》中就有“魏作汤饼,晋作不托”之语。《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小暑酷热难耐,为什么还吃令人淌汗的热汤面呢?《荆楚岁时记》载:“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此时节新麦方熟,吃上两碗新小麦做成汤面,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是何等快意!且传统医学认为,小麦味甘,性凉,有养心安神,益气除热,除烦止渴,和五脏,调经络,利小便之功效。
2、六月六饮羊肉汤
“六月六,请姑姑”,晋南地区称是日为“回娘家节”,据说与狐偃的传说有关。农村的风俗是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民谣云:“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羊肉鲜嫩,味甘性温,《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中医学认为,夏天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与《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是相契合的。故徐州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3、小暑时节多晒霉
川北旺苍“六月六,晒红绿”的民谚流传甚广。这一天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长,阳关辐射最强的日子,乡村人家多会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好好消毒一番,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乡间还有“晒水”的习俗,将暴晒热的水给小孩洗澡,说对皮肤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4、黄瓜茄子来解暑
“六月热得哭,黄瓜茄子来解暑”,凉拌黄瓜、茄子是川人小暑时节的最爱。《本草求真》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有解毒消肿,生津止渴作用。《本草纲目》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主治寒热、五脏劳损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肿宽肠”。《医林纂要》亦称茄子“宽中、散血、止泻”。
5、常吃藕和绿豆芽
“小暑吃藕精神旺”。莲藕脆而微甜,可生食也可做菜。藕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在清咸丰年间还被钦定为御膳贡品;生藕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的功效;熟藕能益胃健脾、养血补益、生肌止泻。暑天吃藕还有安神和帮助睡眠的作用。
“吃了绿豆芽,再热都不怕。”《本草纲目》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适用于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患者。
6、“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四川广元民谚。小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容易受潮,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人在上面坐久了,易受湿邪侵袭,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7、“热天莫发火,发火是自作”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易烦躁不安,然发火则心神受损。《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所以炎热夏天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
8、薏米冬瓜黑芝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喜燥恶湿,一旦受到湿邪入侵,就易“脾虚生湿”,故夏天应多吃健脾胃之物。如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冬瓜,性味甘淡,能利水消肿,消暑解毒;黑芝麻,性味甘平,补肝肾,润五脏。所以蜀地有“薏米冬瓜黑芝麻,去湿开胃人人夸”的说法。
■吃掉“春火”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上火”症候。
中医认为,饮食调养是消火的重要方法。春天要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要多饮水,以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春季我国南北气候温差较大,对人体的影响亦不同,因此,春季食疗还应因地而异。初春,北方寒气未退,仍宜温补(一般可选桂圆、红枣、栗子、荔枝、山药、猪肚、牛肉、牛肚、羊肚、鸡肉、鹌鹑等),随着气候渐暖,阳气渐升,温补逐渐减少。南方,春季常阴雨连绵,低温与暖温交替出现,阴雨季节,湿气较大,湿气困脾,宜进健脾去湿之品,如鲫鱼、青鱼、黄鳝、白扁豆、莲子、豆浆等。温暖之日,可进凉补之品,如银耳、莲子、绿豆之类。
■吃火锅防上火
很多人吃火锅喜欢以羊肉、牛肉等高热量食物为主,调味时过于辛辣,当然会“引火烧身”。科学的食物选配应该是多吃清火滋阴的食品,选用热量较低的食物,如鸡肉、鱼肉、海鲜等。同时,必须搭配大量的绿叶蔬菜。蔬菜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适当吃些豆腐,其中的石膏不仅能增加常量元素钙、镁的摄入,而且有清热、泻火、除烦和止渴的作用,可减轻上火症状。如在火锅中加些莲子,既有助于均衡营养,又有滋补强身、清心、泻火的作用。
■盐泡荔枝不上火
甘甜的鲜荔枝好看又好吃,营养也非常丰富,但民间一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因荔枝属于温性食物,多吃易发龈肿口痛等“上火”症状。其实,把荔枝连皮浸入淡盐水中,再放入冰柜里冰后食用,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滞,更可增加食欲。另外,别在空腹的时候吃荔枝,每日进食量不超过300克。如果泡上1杯用荔枝叶(晒干)煎的荔枝茶,还能解食荔枝过多而产生的胃滞和腹泻。
■饮食 “灭火”有原则
进行食疗“灭火”时,应当注意遵循下列一般原则:
(1)饮食品种要以松软稀酥、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品为主,副食菜肴以蒸炖煮烧的品种为主,少食爆烤煎炸一类难消化的油腻之物。
(2)多摄入水分,以补充机体上火发热时水分的丧失,并可促进新陈代谢,生津利尿,加速毒素的排泄和热量的散发。
(3)不吃辛辣燥热的食品,如辣椒、干姜、生蒜、胡椒、浓茶、烟草、烈酒、咖啡、大葱等,以免生热助火、灼伤津液、加重病情。
(4)实火者宜多食寒凉清热食物,如绿豆、茄子、冬瓜、丝瓜、苦瓜等;忌助阳兴热的食物,如韭菜、羊肉、狗肉、雀肉、高粱、龙眼、樱桃、杏子等。
(5)虚火者应注意补充银耳、百合、桑葚、蛤蜊肉、龟肉等补益滋阴食物,不宜多食生冷瓜果以及各种寒凉食物。
■降火食物多:选对才有效
具有清热败火作用的食物种类较多,一般分以下几类,可针对上火时不同症候合理选用。
清热解毒类:如、黄瓜、板蓝根、番茄、竹笋、绿豆、豆腐、芹菜、荸荠、菱角、马齿苋、金针菜等,多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苦寒制火类:如苦瓜、苦菜、蕨菜、丝瓜、田螺、茄子、小米、荞麦、兔肉、田鸡等,能以寒凉之性化热降火,多用于实火症。
利湿泻火类:如冬瓜、西瓜、薏仁、扁豆、大麦、苋菜、甜瓜、赤小豆、黑鱼、鸭肉、鲤鱼、鲫鱼、泥鳅、莴笋、绿豆芽、鸡内金等,适用于各种实火症候。
攻下a火类:如熟香蕉、芹菜、马铃薯、芝麻、桃仁、海蜇、白萝卜等,适用于小便短黄、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纳差等症候。
凉血敛血类:如莲藕、梨、荸荠、生地、木耳、黄鳝、糯米、藕粉、荠菜、玉米须、芒果、鳗鱼、竹叶、白茅根、马齿苋等,可用于鼻衄、便血、尿血、牙龈出血等血热妄行的情况。
甘温除热类:如党参、白术、白菜、荔枝、栗子、大枣、胡桃仁、百合、黑芝麻、燕窝、蜂乳、高粱、茴香、刀豆、芥菜、樱桃、石榴、乌梅等,适用于气虚火旺的病况。
滋阴降火类:如甲鱼、海带、紫菜、海参、菠菜、猪血、猪肝、红糖、乌鸡、南瓜、蛤蜊、银耳等,多用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潮红盗汗、夜不能寐等症。
补脏熄火类:如黑豆、山药、花生、牛乳、薏仁、白木耳、鸽蛋、鹌鹑、雀肉、鳝鱼、羊肉、狗肉、韭菜、桑葚等,适用于因脏腑虚弱、阳气不举所致的各种虚火症候。
■单味清热食物
苦瓜: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载:“苦瓜青而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鲜时烧肉先除去苦味,虽盛夏肉汁能凝,中寒者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甘,润脾补肾。”
绿豆: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里记载,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滋润皮肤;绿豆粉解诸毒、治疮肿、疗烫伤;绿豆皮解热毒、退目翳;绿豆芽可解酒、解毒。但要注意的是,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又因绿豆性凉,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食。
西瓜:西瓜味甘性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有利尿功效。诸如有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泌尿系统感染等“上火”情况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西瓜的利尿作用可以帮这部分人“败败火”。此外,西瓜对于高血压、肾脏功能不好的人也有益处。
萝卜:萝卜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作用。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最好生吃,如胃上有病可做萝卜汤吃。
啤酒:有人生气后爱喝酒,这更易引起疾病。因酒食裹气,还能助热,容易引起血压骤升。但唯有啤酒不但无此副作用,还能顺气开胃,改变恼怒情绪,适量喝点能消火气。
玫瑰:沏茶时放几瓣玫瑰花有顺气功效,没有喝茶习惯者可以单独泡玫瑰花喝,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莲藕:藕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
山楂:山楂擅长顺气止痛、化食消积,适宜气裹食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对于生气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疗效。生吃、熟吃、泡水,各种食用法皆有效。
补气
推荐食谱:剁椒蒸鱼腩、罗汉果杏仁炖鸡翅 气虚是指人气力不足、神疲乏力,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较低下。主要表现为声低懒言、气怯气短、纳呆少食,舌淡苔白、脉虚无力,严重时可见神昏、汗出、肢冷、脉搏微弱。气虚严重者可表现为气陷,出现腹部坠胀感或腰酸腰痛,同时伴有脱肛、子宫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等症。
进补提示:常用的补气食物是菱角、粟子、糯米、泥鳅、胡萝卜、香菇、豆腐、薯、牛肉、鸡肉、鲨鱼、黄鱼等,这些食物都可健脾益气。徐汇区的宛平南路上最新开出一家名叫“四大名捕”的特色中餐店,针对都市亚健康状态人群精挑细配了一些滋补药膳。如“剁椒蒸鱼腩”采用上好巴鲨鱼腩,经加工拌与剁辣椒酱蒸制而成,既有爽辣滑嫩的口感,又兼益气健脾的功效。又如“罗汉果杏仁炖鸡翅”,罗汉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鸡翅温中益气、强腰健胃,这道汤还对肺热咳嗽、咽喉疼痛或失音具有很好的功效。
补血
推荐食谱:白萝卜花生汤、芦笋清炒黑木耳血虚是指由于血液不足或血液濡养功能减退,出现面色无华、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等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脉细无力、心悸失眠、手足发麻、月经失调。
进补提示:常用的补血食物是猪心、猪肝、龙眼肉、花生、菠菜、黑木耳、红枣、莲子、蜂蜜、芦笋、乌骨鸡、金针菜等。这些食物都有补血养血之用。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补血首先就要补铁。萝卜含铁丰富,有“冬令小人参”之称,花生则有“长生果”的美誉,具有止血和提升血小板的功能,这道“白萝卜花生汤”既能通气活血,又可起到润肺生血的作用。芦笋是抗癌名蔬,有暖胃益肾的功能,含铁量较高的黑木耳是补血良方,中医认为它有益气补血、润肺镇静、凉血止血的功效, “芦笋清炒黑木耳”能够补虚养血、抗癌防病,经常食用对改善虚弱体质、加强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效果。
气血双补
推荐食谱:鲫鱼豆腐汤、枸杞猪肝汤
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者等,既有气虚的表现,又有血虚的表现。
进补提示:适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鲫鱼营养价值极高。补益功效极为显著,可以益气健脾、利尿消肿、开胃调气、清热解毒。对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产后、手术后、病后体虚形弱者,经常食用鲫鱼是很有益的,可增加营养,增强抗病能力。枸杞猪肝汤能够补肝养肝、明目补血,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体质不同补法各异
平补:不论健康人或病人均可食用,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可增强体质,改善怕冷的感觉。清补:指食性寒凉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螺蛳等,有清火作用。温散:指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有温阳散寒作用。
八种食物助你安睡
小米:性微寒,具健胃、和脾、安眠之功效。研究发现,小米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其含量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能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暂时抑制,使人产生困倦感。
龙眼:味甘性温,具补心益脑、养血安神之功效。临睡前饮用龙眼茶或取龙眼加白糖煎汤饮用均可,对改善睡眠有益。
莲子:味涩性平,有养生安神之功效。研究表明,莲子含有莲心碱等成分,具镇静作用,可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使人入眠。
葵花子: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可调节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细胞抑制机能。睡前嗑一些葵花子。有利于消食化滞、镇静安神、促进睡眠。
核桃:味甘性温,能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取粳米,核桃仁、黑芝麻,慢火煨成稀粥食用,可用白糖调食,睡眠前食用。
红枣:性温味甘、色赤肉润,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养血安神之功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有显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