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商贸管理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贸管理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贸管理毕业论文

第1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毕业论文不仅是一项衡量学生四年所学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性考核,也是一个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北京城市学院英语(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讨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式,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实践能力

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旨在培养大学生探索真理,强化社会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教育部在2009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再次明确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从2010年起至今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英语(国际商务)专业进行了相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结合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实践,作者对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论文的现状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学术气氛浓厚、重复率高。多集中于“商务谈判的技巧”、“商标的翻译策略”、“商务广告的语言特色”等,与商务实践密切相关的文章寥寥无几。学生在选题上还是侧重于文学和文化,没有充分体现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方向性。多数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内容脱离实际,没有注重毕业论文的自身价值与实际意义。缺乏实证分析,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同学撰写的内容与将来所从事的商务活动毫无关系。大多数学生都是根据指导教师布置的论文题目独自搜索文献、分析整理资料、缺乏了团队协作、限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如果毕业设计能够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撰写必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与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索与实践

1.毕业论文改革的形式和内容。

掌握商务文书的基本知识、写作方法、写作技能,能运用娴熟、得心应手地撰写各类商务文书是衡量现代商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根据我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学生实际情况和商务文书撰写的难易程度,英语(国际商务)学生选择商务报告中的调查报告(SurveyReport)开展毕业论文改革。调查报告具体要求:调查报告由2人共同完成,学生需进行社会调查、访谈或其他调研方式。要求调查报告的字数不少于5000字英文,其中含1000字中文概要,调查问卷样卷和访谈提纲样卷为中英文对照版。

2.行业人士进行调查报告撰写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文书的撰写规范,行文要求,专业安排了行业人士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了指导和培训。调查报告撰写的培训方案:调查报告撰写指导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调查报告的定义、结构、撰写过程进行宏观指导;第二部分主要讲解调查报告的研究方法、资料的收集与研究、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第三部分调查报告的选题和开题指导。

3.调查报告双导师指导的管理与监控。

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是依据北京城市学院办学目标和特色,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通过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与来自其他学院跨学科或者行业的合作导师“双导师”联合指导,重点实施理论学习环节、调研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等双导师式培养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选题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指导教师严格把好选题关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校外合作导师提出若干个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既体现了实际应用价值,又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学习环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入第七学期的学习和第八学期工作岗位的实习,我们将理论环节的学习提前到夏季小学期。由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合作导师进行联合讲解。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开题报告准备等环节。调研实践环节。在夏季小学期结束后的暑期,学生要开展为期约4周的调研活动。在调研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的校外指导教师,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调研实习实践活动,补充学生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商务实操能力。在这一环节,校内英语指导教师也需要及时与校外指导老师沟通,协助学生完成调研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整合环节。学生在调研实践活动后,即完成问卷发放和访谈活动,回到学校进行调研报告的撰写。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听取校内英语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建议,展开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调研报告的撰写。双导师综合评定给出毕业设计的成绩。答辩环节。采用校内老师和行业人士联合组成答辩专家组,对调查报告中涉及的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提问,双导师以及答辩专家组综合评定后给出每组同学毕业论文成绩。对于学生各项成绩的评定,第一指导教师占总成绩的60%,第二指导教师占40%。专业要求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严格进行前期、中期检查与考核。如果因为教师指导不力,学生没有圆满完成毕业设计,将追究校内导师的责任。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不认真、投入不够、完成质量差而又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学生,学部将根据毕业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毕业论文“双导师制”指导模式强调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的有机结合,弥补了高校英语教师缺乏商务实战经验的弊病。“双导师制”将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从而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学生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巩固发展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为日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4.调查报告的评审标准要适当调整。

毕业论文评价体系是引导毕业论文工作的杠杆和指挥棒。重点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实效性,即毕业论文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研究真实做出来的,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在评价程序上,整个撰写过程采用双导师(校内英语教师与行业专家)综合评定和指导,在评审的各个环节均采用英语教师和行业专家双评审制度。评分标准也相应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论文,例如在选题上要评定“选题是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符合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要求”;调查问卷的设计上要评定“调查问卷的结构、内容设计科学、合理,较为清楚地说明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数据综合分析能力上要评定“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表对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和数据进行恰当、科学、有效分析”;在调查报告整体质量上要评定“研究结果摘要部分:论述清晰;正文部分:理论运用正确,数据分析科学、合理,论述充分,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结论与建议部分:结论正确,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调查报告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全文专业术语使用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毕业论文的答辩和评审标准都结合实际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得体性和公平性。

三、政策建议

1.深化毕业论文以及配套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毕业论文改革为契机,不断深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整合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教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一致。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学校与企业和政府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请行业专家到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提倡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鼓励英语社团组织承接社会项目;等等。

2.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课题研究、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培训等,并且纳入对教师的考核体系中;学校派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外企外贸公司挂职锻炼,以此来增进教师对社会的了解,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实践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也可以将具有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各类人员融入到教师队伍里。通过上述措施,强化学校的实践人才培养特色,加快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步伐。

3.毕业论文的体裁和形式多样化。

毕业论文体裁可以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特点,体裁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术论文,而且可以将其拓展为商务实用文书的撰写和商务情景的模拟。前者包括标书的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策划、营销方案等,后者包括商务谈判、国际会展、商务洽谈、产品推荐会情景模拟等。毕业论文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均采用团队协作的模式,使学生能够各尽所长、发挥集体的智慧。

作者:吕英莉 郭晓霞 刘已初 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2]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R].

[3]李志生.建筑工程招投标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刘晓辉,魏俊玲.浅谈经济全球化中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J].中国商贸,2009,(15).

第2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41-02

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调查,依据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结合岗位工作特点和生源情况,按照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目标要求,按照“理论够用、加强实践、突出特色、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并实施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内容为三方面: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

一、理论教学体系

(一)课程结构上形成“平台+模块”的框架,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才基本规格要求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其具体含义是在应用平台上设置了职业技术模块、岗位技能模块和第二、三课堂模块。在学院统一规定的公共基础平台外,又在专业理论平台上设置了学科共同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必修课模块、专业方向课程的限选课模块和自由选课模块。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对各类课程进行裁并、整合和内容更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须、适度”的理论前提。从总体上设计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突出整合性和知识的应用性,打破传统按学科范畴设置课程旧框架,增强主干理论课程整合。

(三)把职业资格认定类课程整合进课程体系中,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作好准入的资格准备,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串连起来,能以行业需求为主线,为综合知识与技能的构建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原理。

二、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立“全方位、双循环、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全方位

(1)全方位模拟教学形式。形式依据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特点而定,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的实训与实习,并把二者紧密结合。同时有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和会计、财务、审计电算化相结合的实训。单元实训为每门课程的基础,专项实训针对岗位需求而设,还有包括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企业经营全过程实训,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实训。

(2)全方位模拟实训内容。由单一的工业企业的模拟实训扩展到主要行业的模拟实训如施工企业、商贸企业、行政企业单位等;强化会计、审计、财务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单元实训及其综合实训;增加就业岗位的专项实训。最终使模拟教学内容更加岗位化,更加全面,为人才培养走向准职业化奠定基础。

(3)全方位模拟教学环境。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ERP财务管理沙盘模拟实验室”;校外建立实习基地,包括会计咨询公司、金融单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

2.双循环

日常教学中双循环是指各门课程的单元模拟循环与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1)各门课程(指专业主干课)一是按章节内容分散进行实训。二是课程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该课程综合实训。这需要科学的安排时间,理论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单元循环是伴随专业系列主干课程理论教学同时进行。

审计、公司(企业)财务等课程单元模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辅以专业调查,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交往的能力。会计系列课程单元实训侧重基础模拟训练,培养基本职业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在时间安排上,分别在一、二、三、四、五、六学期进行,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是伴随每门专业理论授课同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连续不断线,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2)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包括整个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系列的综合模拟实训,这是在专业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后而进行的实训。

综合模拟实训以校内实训为主,按设定的模块进行实训,集中在大四第七学期。第八学期进行顶岗就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的准备工作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通过双循环模拟实训,实现了每门课程的整体循环和相关知识的交叉循环,达到全面把握、重点应用的目的,使学生专业知识步步升华。使学生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分块、分条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能力。

3.多模块

毕业前设计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岗前实训模块,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1)出纳岗位实训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学生上岗后能扎扎实实地从基础业务做起,出纳往往是学生进入财会部门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出纳业务也是财会人员的基础业务。此模块设计为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奠定良好的业务基础。

(2)会计(审计、财务)岗位实训模块。将学生置身于会计(财务、审计)主管人员的岗位,进行经营或业务活动全过程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和理财业务的处理。主要以工业、商贸、施工、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主要经济业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的内容及方法与操作技能,使毕业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把握继续发展的机会。

(3)纳税申报业务实训模块。学生在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较少,但用人单位在选择财会人员时,往往非常看中其纳税申报与纳税业务处理的能力。该模块完全模拟企业纳税申报业务全过程,使学生得到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全面训练。突出各种税金的计算、合理避税的运用、调整账务处理等内容实训,各种税收处理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大,这项任务对财会人员职业判断力要求高,所以纳税申报业务是财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ERP沙盘模拟实验”模块。该模块训练,可以让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跳出财务看财务,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判断力、经营决策和财务及经营活动分析与评价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方法,从而从更深层次把握财务管理内涵。在这一模拟实训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对抗性的实战训练。学生分别扮演不同企业管理角色,包括会计、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

(5)特殊业务模块。设计这一模块,旨在加强实务操作训练,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一些特殊业务处理因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颁发与实施越来越国际化、标准化。这些特殊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发生,学生在校只学些基本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该模块设计。

(6)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模块。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四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检验,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它是理论和实践的升华,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的考察。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不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较弱,文字组织能力较低。为此我们利用日常各种实训与实习机会要求学生写出论述性的总结和调查报告,有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待进行较长时间的毕业实习时,学生就可以根据日常逐渐培养出来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日常积累的资料,针对论文选题,较为顺利的收集、整理、加工实习中取得的与论文相关资料,较好的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措施

1.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本科1―4学年的分层次、模块化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新版教学计划,从而保证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2.认真做好实践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好以下几个结合:

(1)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包括每门专业课程实训与专业系列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相结合;每门专业课按章节分散实训与该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定时间进行系统实训相结合。

(2)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企业从事财会工作,无论是手工核算还是计算机核算都希望游刃有余地胜任工作,因此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熟练的进行手工操作,又能利用财会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

(3)课余学生分散实训与相课堂集中实训结合。分散实训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各个实验室中随时随机进行操作实验。

(4)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规定学生自找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学生必须根据实习内容提交一份论文性质的调查报告,作为平时学习成绩考核内容。由于财会专业建立实习基地难度较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同时,校外实习必不可少,严格要求学生按实习指导书具体规定的要求与内容进行实习。

(5)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在较长的毕业实习期间,根据论文选题注意搜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论文论据、从而使学生撰写论文具有实际意义。因此要求学生撰写具有实用价值的论文。

3.加强实践教学资料建设

教材可选用正规出版的专门教材,也可由教师自行编写。具体规定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地点、进度及考核方法。同时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要求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均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都要有相应教材和实践指导书。

4.改革与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寓教于乐,乐学致用”,加强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鼓励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障。具体包括:

(1)进行实践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利用教学的有限时间进行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每学期开设的专业课程实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动态示范教学,使学生通过网上学习来完成实践教学工作任务,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网上实践教学。

(2)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到实践单位参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岗位轮换、角色转换、社会调研等灵活多变方法。

5.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1)请进来。聘用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人员为专职教师;外请专家讲座,指导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实训。

(2)送出去。到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财会软件开发公司接受专门培训;允许教师在不影响教学工作前提下业余时间到企业、单位参与实务操作。

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考评

(1)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指标体系

(2)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3)师生互评

以上各项指标均赋予相应的权重登取成绩,均以“百分制”考核,折合为“五级分制”。

三、素质拓展体系

应用型人才不是培养精于技能的工匠,而是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素质拓展体系应包括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专业素质的拓展、社会综合能力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一)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培养技术开发能力。

(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开展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学生通过培训和专业证书考试,使专业应用能力转换为技术资格。

第3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1.基于速卖通平台的国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探讨

2.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4.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研究

5.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剖析

6.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7.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8.基于岗位分析的国贸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9.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践教学研究

10.《世界贸易组织》在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定位——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视域

11.国贸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12.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13.新建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基于安徽“行知联盟”高校的比较分析

14.浅析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15.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16.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7.跨境电商实训对中西部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影响——以湖北文理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18.浅析培养国贸本科专业综合能力的措施——以《国际技术贸易》为例

19.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分段培养的实践研究

20.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改革路径——基于需求导向以云南高校为例

21.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2.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23.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24.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25.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6.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

27.基于创业教育的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研究——以地方性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为例

2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SWOT分析——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

29.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3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31.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2.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国贸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33.新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4.新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5.能力导向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析 

37.衡水学院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38.国贸专业进阶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39.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导向的国贸专业建设规划设计  

40.以案例教学链作为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双语课程中的主导模式   

4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以练促教”实训体系构建   

42.基于保税港区建设的重庆高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4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高校国贸实务课程群建设探讨     

44.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45.高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创新探讨   

46.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   

47.国贸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48.高校国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49.创新教学——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50.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51.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52.外语类院校国贸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定位与综合能力培养发展研究  

53.高职国贸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的探讨    

54.浅谈企业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之课题剖析   

55.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6.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发展研究     

57.论面向东南亚的“3+1”国贸人才培养模式   

58.地方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问题    

59.民办院校国贸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析    

6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61.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探讨  

62.医药院校国贸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63.高校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64.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国贸专业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改革    

65.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66.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67.普通本科院校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8.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困境及对策    

69.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70.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改革路径    

71.民办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浅析   

72.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教育改革思考    

73.浅析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74.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75.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6.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77.国贸专业本科人才就业力提升路经研究    

78.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79.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80.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81.浅析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特色教学

82.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83.加强国贸专业数量经济分析方法教育的思考

84.专题教学法在国贸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5.地方性高国贸专业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86.应用型本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教学研究

87.浅谈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88.对高职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89.能力导向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90.高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整合改革研究

91.基于建构主义的国贸专业经济学课程群“四段式”教学模式研究

92.民办院校国贸专业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析

93.浅析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以广东地区某独立学院为例

94.论提高大学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着力点

95.基于IPR-CDIO理念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96.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9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8.双语教学——复合型国贸人才的培养模式

99.地方院校学生能力导向的国贸实验体系建设

100.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101.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生职业人格培养研究

102.国贸专业函授本科教育中的缺失与培养目标的重塑

103.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背景下地方本科国贸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04.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

105.《世界贸易组织》在国贸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定位-以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视域

106.国贸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107.国贸专业本科阶段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108.农林高校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09.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

110.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

111.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因素研究

112.金融危机下国贸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

113.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剖析

114.国贸专业本科生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

115.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三层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116.国外实践教学经验对我国国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启示

117.区域经济与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特色建设——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

118.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证与提高的研究

第4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1.调研内容。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的人才结构及人才需求;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对应岗位对于市场营销人才知识及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学生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发展等。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2.调研对象与方法。为保证调研的客观真实性,本次从行业、企业及毕业生三个方面开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调研: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行业相关发展规划、调研报告等。通过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式进行。企业调研:以两广地区及江浙部分城市中小企业为主,主要是近三年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方式进行。毕业生调研:我校自2007届至2009届市场营销专业部分毕业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调研分析

(一)行业调研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大力支持,我国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据统计。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391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7.1%。其中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71824.9亿元,同比增长24.88%。

我国当前零售业态基本细分为百货店、专业店、超级市场等。其中,专业店的发展最为迅速,在零售业中的份额逐年递增,已由2002年的22.7%上升至2006年的5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柳州市作为“桂中商埠”也提出,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在1000亿元以上。背靠内地、面向东南沿海和东盟各国,广西基本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商业格局,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根据广西人才网联2012年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提供的职位需求前十位条形图,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类的人才需求达25800人,占比达18.5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5人。求职人才数前十位的条形图则显示,一季度的销售类人才求职数为18638人,比销售岗位少7000多个。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调研方面,调研了21家企业,重点集中在柳州、广东、深圳及江苏,发放了150份调研问卷,组织了20多次个人面谈及集体座谈,主要调研数据分析及结果如下:

1.本次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招聘人员的途径以劳动市场和学校毕业生招聘为主,学校应届毕业生一般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人品素质,最不看重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有门店销售经验的学生很受企业的欢迎。

3.调查的企业中,中专学生一般集中在销售岗位。就业单位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整体评价满意度为96.4%。企业普遍认为中职生的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劣势在于创新能力差,不善于沟通交流,个人修养方面有欠缺。

4.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主要工作岗位分布为:业务员14%,营业员(含导购员、销售顾问等)28%,文员15%,企业管理15%,服务人员16%,店长12%。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众多中小企业需要一些既有商务知识又有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终端销售工作的要求。

5.在调查问卷中,95%的企业最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产品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再次是办公软件的使用、会计知识的掌握等,最不重要的是外语能力。

6.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近年内对市场营销人才有需求,对终端销售人员特别是一线销售岗位如营业员、导购员、销售顾问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我校可加强学生这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训练。

7.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希望校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被调查企业约90%有与我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意向,愿意采用的合作方式有接受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接受学生前往参观实践等。

(三)学生调研情况

学生调研方面,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辅以一定的学生座谈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发140份,回收128份。

1.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销售和生产一线,约占95%,管理岗位约5%。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就业单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行业、住宿餐饮行业以及汽车行业。

2.我校毕业生一般1~3个月左右能独立胜任工作。从普通销售人员到销售主管,毕业生需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

3.调查中,学生感觉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他们比较缺乏的,较多学生觉得协调沟通能力、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他们的工作帮助比较大,其他知识能力帮助比例不高。

4.毕业生普遍认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合理,能够基本满足现在的岗位需要。建议增加实习课时,尤其是在校期间的实操性实习,聘请行家里手,针对社会需要,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建议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增加人际沟通、心态调整方面的课程。

5.部分毕业生感觉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的锻炼。希望学校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锻炼工作能力,通过实践积累更多工作经验。

6.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毕业生反映,某些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不大,希望学校能够在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进行授课。

三、调研结论

1.人才培养方向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三个方面的详细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主要面向批发零售行业、首饰制造批发行业以及汽车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商科职业素养,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商品销售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主要就业岗位为品牌专卖店导购员、店长以及汽车4S店销售顾问等。

2.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从调研中得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销售工作。因此,结合行业、 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应该为培养在中小企业一线从事销售、销售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初中级专门人才。

四、专业改革建议

1.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指导作用,重新设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我校已经成立了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我们应以行业为依托,拓展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功能,理事分会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通过调查、论证、分析和研讨等活动,确立与人才的目标岗位(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我校制订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的监控和评估中给出建议,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

2.针对学生的目标岗位(群),突出能力本位与个性发展,召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会,确定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销售岗位群(营业员、专卖店导购员、汽车销售顾问、门店店长),因此,需要邀请用人单位专业人员、教育、行业专家一道召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会,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梳理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要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能力)本位”转变,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应变创新能力,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在“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基础上,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坚持从企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战性。教材开发方面,我校应根据企业具体工作要求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材编写模式,开发和推广与企业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式教材。在开发过程中,既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也可以将原本的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重新整合,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4.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本专业的各课程应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注意结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取向,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正确对待本职工作,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5.建设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实战型专业教师队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走专兼职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我们可以一方面派送教师参与各种企业内训,增加实战体验,另一方面派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

6.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行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技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应建立以课堂实训为基础,结合阶段实训、见习,强调毕业综合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让毕业生能尽快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第5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1 倡观念

武汉作为武汉城市经济圈的龙头,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交通枢纽并不等于物流枢纽,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业并不等同于运输业。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背景下,进行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物流业必须创新观念,树立大物流观念。即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大市场、大流通就是要建设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种、全方位、开放统一的市场和流通体系。武汉经济圈物流产业的发展包括完善的交通运输和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以及便捷高效的商品和服务的流通体系等多方面内容,也是建设武汉经济圈大市场、大流通的主要内容。

海纳百川,有容仍大。发展武汉经济圈现代物流业,树立开放观念与意识。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和物流业时,要特别做好企业物流,将企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结合,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功能整合。注重物流企业个性化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传统服务的整合和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普通型的低端服务利润会越来越薄,而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合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专业化物流的发展会更加深入。制造、商贸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将会推动物流企业向专业领域渗透,加速与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物流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发展增值型、创新型业务,自主物流服务的品牌价值越来越重要。努力将企业物流打造成物流企业。

因此,创新观念,加快武汉经济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社会化的物流服务环境,将有利于打破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而全、小而全、地区分割、市场封锁的传统落后观念,有利于转变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武汉经济圈工商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建通道

作为区域龙头,武汉在构建现代物流业发展通道时,着力打通三通,即流通、交通与网络资信通(传统上只讲流通与交通)。流通方面,重农轻商和重生产、轻流通的思维定式,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现代物流业的正确认识,也阻碍物流业的发展。作为复合型产业的物流业,涉及众多的经济部门和行业,但部门和地方长期实行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加之与物流业相关的某些垄断行业的改革滞后,政企不分,行政性垄断经营依然严重,妨碍了统一公平的物流市场环境的建立,打通流通势在必行。武汉就完善流通做出表率,值得在8+1圈推广。比如:武汉周边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成本、良好的区位优势、气候和水资源条件、市场潜力,这为武汉及其经济圈的鲜活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结合消费者对绿色食品需求的变化,流通部门适时改革,加快市场升级,培育并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综合性、多功能、辐射能力较强的大型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农、水、禽产品流动中心与生产基地、农户或其他中介组织的联结,形成农、水、禽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存保鲜、销售、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一体化的流通模式。这种新的流通模式的建立对农、水、禽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整个产业链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物流业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出新的要求,也是现代物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于区域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要举措。

交通方面,内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和航空港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体系必将再上台阶。但也还存在部分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运输设施通达程度还不高,运输主通道能力不足,各种运输方式的装卸、换装、联结设施以及物流运作设施的连接还不够通畅。尽快完善交通网络,是武汉城市经济圈各级政府面临紧迫任务。

网络资信方面,武汉城市圈物流信息基础设施运作的水平还不够高,还没有在物流活动中充分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对信息的依赖日益明显,需要不断深化物流领域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在物流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同时,企业也应加大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实现不同主体资信共享。

武汉还应充分考虑国际物流业发展要求,建立物流交通线路网,为提升圈内圈外物流业货物集散、组织、配载、搬运、装卸、信息传递搭建载体。同时,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网,不断提高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将现代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智能交通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物流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区域物流服务方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电子化水平,加快中部物流领域各种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建设与应用步伐。为此,在报关、通关、商检、包装等环节提升服务水准。

3 搭平台

第6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商贸船舶;行政执法;海事监管

近日来,我国与越南因为领土问题关系紧张,如何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往来就显得极为复杂,特别是作为支柱的海上经济贸易往来,更是极为重要。而经济往来,产品运输又离不开海上船舶运输。对于越南船舶监管就显得极为重要,航行安全,是经济正常往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对越南商贸船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下面我就从我国越南边贸船舶的现状、有关法律法规,来分析。而得出应该如何完善我国对越南船舶的管理。

一、越南边贸船海事监管现状

(一)越南边贸船舶概况

1、安全性能不高

由于越南比较英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科学技术都相对落后,所以在船舶质量,航运管理也存在很大距离。而越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广西、海南重要的进出口国。进出口的商贸船舶主要以小型的越南籍船舶为总主,持有国际或者越南航行船舶证书,船龄大部分在十年以内。本身的稳性不好。这些船舶因为设计和造船工艺的影响,适合在越南沿海及海况良好的情况下航行,而海况不好时易发生事故。

2、越南籍边贸船舶存在的安全隐患

越南有许多500总吨以下的船舶从事边贸运输。但此类船舶基本上没有船员懂得使用英语进行必要的交流,进入海峡也就无法向交管中心报告。“当其在海峡中航行时与其他船舶存在碰撞危险时,尤其是在海峡中间通航密度较大的区域时,由于语言障碍,交管中心无法与其联系,常常出现紧迫局面。这也是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一大隐患。”

王书在《对越南籍边贸船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越南船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进入VTS 管理区域没有遵守地方法规。如,每年从越南到达海口港的越南籍边贸船舶有240多艘次。绝大部分这些边贸船都未能遵守《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琼州海峡船舶报告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的规定。这些船舶除了个别有1000多GT ,一般都不超过500GT,其船舶都很少安装AIS ,进入VTS管理区域过报告线,从来都没有报告过,造成交管中心对这些船舶无法及时掌握其船舶动态,无法标识及监控,这都是不利于交管中心全面掌握海峡船舶动态和保障海峡船舶交通安全。(2)经常航行在南边沿岸通航带,容易被渔网缠绕。(3)不按规定锚泊。(4)语言交流问题。(5)港内移泊、并靠问题。存在超过两艘船舶并靠的情况,占用港池水域妨碍船舶进出港安全;还有存在中外籍船舶并靠的问题;存在交流沟通不顺畅以及卫生检疫的问题。” “从卫生检疫的结果来看,越南籍船舶的卫生状况较差,鼠虫患较为严重。”

总的来说,越南商贸船舶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1)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证书根据越南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进行核发,越南边贸运输船舶基本能按照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进行配备船员,但实际上存在船舶配员不足,船员休息时间不足、劳动强度增加,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 ) 船员英语水平低,一般无法进行英语或汉语沟通,船员语言交流不通畅,不利船舶应急处置工作开展。(3)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方面,如无线电操作人员对应急通讯方面的操作等。业务素质不高,增加了安全与防污染风险。

(二)从我国对越南船舶的行政执法

1、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监督管理。

海事监管责任主要体现在船舶进口岸审批及安全检查工作中,而海事部门降低了标准。目前,来港越南籍边贸船普遍存在船况差,船员素质低,相关证书、文书不齐全,缺乏相关安全设备等问题,有较大的安全和污染风险,而海事部门在此类船舶进口岸审批及安全检查工作中,相对于其它国际航行船舶来说,均相应降低了标准。如在海南省,此类做法只是依据《海南海事局关于越南籍边贸运输船舶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而该指导意见也仅适用于500总吨以下的越南边贸船,因此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等文件的支持。一旦此类船舶发生重大安全或污染事故,海事部门有可能面对监管不力的责任追究。

2、监管机构设置

我国履行海上安全监管的海事机构实行垂直管理,海事调查职权由海事机构的内设部门行使,且该部门还承担其他的职责。海监目前既非职权行政主体,也非授权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开展行政执法活动。与之相对,并不具体承担海洋行政执法工作的国家海洋局却是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

“对越南商贸船舶的行政执法,也是有海事局、海洋局、海警、缉私警、渔政部门同时进行管理。这样肯定会出现职能重叠,效率低,有利益的大家抢,没有利益的,有风险的相互推脱这种情况。”

二、我国如何加强对越南船舶的监管

“海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是基于海事管理部门建立的有效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监管体系保障和人才队伍保障,由一系列机制、体系和制度等构成,涵盖了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和安全科技等安全要素的内容。 ” 海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确保海事安全监管形势长期保持稳定并得到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手段。

(一)建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船舶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针对越南船舶出现的安全性能不高的问题,我国海监部门应当参照国际条约《商船最低标准公约》制定符合安全性的船舶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为规范越南边贸运输船舶安全管理,同时兼顾此类船舶的经济效益,本着既安全又能降低船舶运营成本的原则,对比国内同等级船舶的安全标准,国内法规,结合越南边贸运输船舶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船员、船舶、通航的安全准入标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国际惯例,结合对越边贸的实际情况,规定准许使用“非国际航行海船”。即边贸船舶从事边贸货物的运输。使用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综合安全评估(FSA)标准对口岸开放管理评估。FSA原用于船舶安全评估,但作为一种安全基准体系,它不仅可以用于定性分析,还可以满足口岸开放前期介入的需要,实现定量分析和风险预测控制,而且可以让业主单位明确认识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投入成本以及降低风险带来的收益,带动其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配合海事机关接受口岸开放管理的转变。 第二,规定对边贸运输船舶采取发放营运证书的方法加强管理,以便确定中越双方从事边贸船舶的海船数量。第三,明确对边贸进口货物可以执行“异地监卸”的做法,对于办结进口手续的边贸货物,允许企业利用边贸船舶从边贸口岸转运到岛内其他港口。第四,就建立省边贸联席会议制度进行规定,加强有关政府部门与各口岸联检单位、有关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便于解决有关边贸中出现问题,促进边贸安全、快速发展。

(二)加强海监机构规范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并赋予其强制执行权。1、应当对船内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对越南船舶中商贸船VTS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并要求其进行完善。2、在规定的水域范围内抛锚,对违规、随意抛锚的边贸船进行相应的警告,对执意随意锚泊的边贸船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采取行政强制措施。3、对于解决越南商贸船上缺乏船员英语水平低,且不懂汉语的情况,应当有海监部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每辆船上至少以一名能够以听懂英语或汉语。对于违反规定的船舶予以处罚。对于越南船舶卫生状况不佳,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疾病传播。

(三)海监实行垂直管理的统一执法机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海监的办事效率,更可以解决职权分散,重叠的问题。如果将对越南船舶的安全监管直接分派给海监,而不是许多机构一起,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更有利于执法的实行。

(四) 倡导海事市场安全准入机制与强制淘汰机制。从源头上严把船公司资质审核、船舶登记和船员培训发证三道关口。加强对越南船舶的登记工作,把好船载危险货进出港申报审批关,与船检机构建立船舶重大缺陷通报反馈制度,规范船舶检验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低标准船进入航运市场,确保船舶适航。 交通运输部建立强制淘汰机制,逐步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程度低、存在潜在危险的技术装备;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技术装备的越南船舶予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如何在通过改进海事监管的立法以及实践来进行完善,要从法规到执行同时进行改进,才能不断完善我国对越南商贸船舶的管理,促进两国的经济往来,尽管近年来我国与越南关系紧张,但我相信,国家经济利益的大局下,海上经济往来会越来越密切。

参考文献

文集类:

梁宪先.《广西船舶污染风险分析和对策建议》[J].《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论文类:

[1]杨大志.《海事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9月

[2]郑平.《我国海事,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法毕业论文,2008年5月

[3]李光辉.《水上交通安全规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科与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位论文,2007年7月

期刊类:

[1]郑士君,褚建新,黄爱平,韩成敏,仇鑫尧,徐 波.《船舶管理信息化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2]刘戈.《促进国际船舶管理业发展》[J].《水运管理》,2005年10月,第27卷

[3]郑朝晖,欧阳钦芬,蔡芳敬,陈志刚,黄文金,李平航,危玲,陈春城,罗炜,敏东山.《对台小额贸易船舶卫生检疫监管模式研究》[J].《口岸卫生控制》,2011年1月,第16卷第1期

[4]王书.《对越南籍边贸船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9年2月16

[5]王琼瑾.《关于推进海南对越边贸发展的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38期

[6]何敏毅,曹国柠. 《小型船舶监管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2009年3月,第09卷第3期

[7]金永明.《论中国海洋安全与海洋法制》[J].《东方法学》,2010年第3期

[8]覃杨光.《出人境越南籍船舶的卫生现状及检疫措施》[J].《国国境卫生检疫》,2003年8月,第26卷第4期

第7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科和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34-2

0 引言

在我国积极倡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未来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将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现行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与综合素质、个性化教育与终生学习意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部分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使人才培养由专才型向应用型转化,突出素质教育,突出实践性特点,注重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强化学生核心技能训练,把综合素质提高和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全学程中,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本文就如何实现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思考。

1 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认识

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应用型大学就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研究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应用型大学建设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体现以社会需求导向、学生成人成才就业为根本,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吸收行业、用人单位、优秀毕业生和高年级学生及家长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做到培养目标明确,充分与行业、产业接轨;加强与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中外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各种有效合作模式;实行宽基础、多方向、多模块,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要跳出知识本位的束缚,真正体现能力本位,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认真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应用型大学建设要努力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实现“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人才培养目标。

2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应用型大学建设,要改变人才培养目标与应用型人才需求脱节的状况,实现与企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对接,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模块化设计,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课程设置要压缩、合并基础理论性课程,真正体现“需求导向、学生为本”原则。构建和优化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变学科知识导向为行业或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导向,加强核心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突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认真组织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和考选调生,开展学生校内专业竞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各种专业竞赛。深化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努力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建立基于应用型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生现场顶岗实习,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根据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强化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3 积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群,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过程管理,设置专业技能和科研技能训练、课程设计、实验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现场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的答辩环节,认真检查学生实习效果。创新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学生到施工项目及相关监理等建设单位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实际工作。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要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二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三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 大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我们现在仍然采用以注重知识记忆为主的应试教育,忽视了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建设应用型大学必须进行考核方法改革,鼓励教师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形式,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努力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掌握知识多少为标准、以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以考试成绩为指针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努力克服传统考核方法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综合性试题偏少等弊端,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基于任务、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参与式等多法并举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现课程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将小论文、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纳入考核体系,认真推进和建立“以证代考”、“以奖代考”、以证代修的课程考试,逐步建成以能力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5 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是能否办好应用型大学的关键。而现在的新进教师多数从校门到校门,只有理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差;有的既无双师证书,又无实践能力,有的是名义双师,仅有证书、无实践能力,真正又有理论又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双能双师”比较缺乏。必须广开渠道,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访学研修,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博士研究生教育。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锻炼,提高教师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合作、校工合作、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和模式,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有计划地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高级职员到学校任教;在职务或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考核方面作为必要条件。

参 考 文 献

[1] 邢妍.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259.

第8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59-02

毕业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大学生毕业前必须经历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考研有影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通过研究性学习,综合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知识进行训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毕业实习则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通过综合运用部分专业知识及有关基础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的实践教学形式。显然,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都被安排在毕业前期,同属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无法保证其质量,就实现不了专业培养的目标。如何将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相结合,进行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充分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革,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首要问题。

一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实部分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总时间为2~3周,此时间段也是毕业设计、找工作和考研复试等的关键阶段,学生精力无法集中,请假或缺勤现象普遍,严重影响毕业实习的质量,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毕业实习可以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支持,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整班集中毕业实习方便管理、安全性高,但其缺乏对毕业设计的针对性,有些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时,还没有完全开展毕业设计,那么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毕业实习中不一定能得到解决,而学生在实习场地学习到的知识也可能对毕业设计帮助不大,最终毕业实习对毕业设计的促进作用难以得到保证,当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实际工程问题只能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资料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以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为主要实践对象,对其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环节进行改革,改革以前单一的校内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和教师带队进行整班毕业实习的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不同就业去向(意向),寻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提高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现行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模式中的不足,以2014届工程力学专业大四本科毕业班为实践对象,提出学校与企业联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科研与设计结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互动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1.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较稳定的集中毕业实习基地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实习条件或专业培养建议,学校为企业输送部分优秀毕业生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校企协同开展多模式、多层次的合作,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太原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先后建立了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科建工程检测研究院、沧州市鑫宜达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原众鑫玻璃钢厂和太原科大天力股份有限公司等毕业实习基地,每年由教师带队负责安排全班大部分学生的集中毕业实习。毕业实习

――――――――――――――――――――――――

* 太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编号:201339、201405、201427)

基地可以为工程力学专业毕业实习提供相对固定的场所,通过多年的合作互助,可以针对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具体实习工作的分配,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走出去,结合就业去向,灵活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对于有资源条件的学生,或者自主能力较强的学生,或者已经签订就业单位的同学,鼓励他们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结合实习单位的工程实际项目,提出毕业设计题目,最终完成毕业论文,回校完成毕业答辩。尤其对于直接到就业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同学来说,学生可以尽早地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争取更好的工作能力发挥空间。此种培养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好地达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目的。

在2014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中,王同学签约于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从事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工作,他在签约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题目为“基于Java实现的理论力学在线考试系统”;徐同学签约于厦门新长城钢构工程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将从事结构设计的工作,在签约单位进行其毕业设计,题目为“厦门某生产车间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胡同学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其毕业设计题目为“爆炸驱动锥形金属飞片的数值模拟”。通过实践表明: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得非常出色,得到就业单位和学院领导的一致认可。

3.将毕业设计内容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

鼓励教师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科研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教师从现阶段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的研究内容中给出毕业设计选题,由于科研项目课题涉及问题的知识面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综合运用学生与老师的双向选择方式,基础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选题,尽量符合每位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实际科研课题为毕业设计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2014届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由力学系老师给定的毕业设计题目中,大部分来源于教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多年从事研究的课题,如山西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山西省教学改革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横向项目等。最终统计为:承担复合材料成型和力学性能预测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4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事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和材料弹性性能数值预测方面的研究;承担镁合金塑性变形改性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8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事镁合金挤压和组织演变分析方面的研究;承担交通流优化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4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从事交通优化方面的流体力学计算;承担冲击动力学方面科研课题的老师指导8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移动载荷下简支梁结构动态响应、钢丝绳动力学特性和爆炸加载等方面的科研课题;承担教学改革类研究项目的老师指导4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分别进行理论力学在线考试系统和材料力学虚拟仿真试验方面的研究课题;承担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方面研究课题的老师指导2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其毕业设计题目为“不同截面多跨梁承载能力的数值模拟”和“强夯下地面振动衰减的数值模拟”。

依托科研项目进行本科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课题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科研问题的紧密结合,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得到相应的锻炼,最终使毕业设计高质量地完成,达到预期目的。

三 总结

毕业设计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毕业实习在加深学生对将从事行业了解的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提供知识储备,两者相辅相成。本文在总结现阶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班为主要实践对象,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环节进行改革,提出学校与企业联合、集中与分散结合、科研与设计结合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互动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较好地实现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家兵、何润.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239~241

[2]陈树华、韩玉来等.基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73~74

[3]徐永礼、庞祖高.深化毕业实习内涵提升毕业设计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238~239

第9篇:商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诚信 大学生 现状 诚信教育

诚实守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它还是21实际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是否诚实守信,直接关系到良好的社会风尚能否形成、和谐的社会能否顺利构建,更决定着中华民族能否持续发展。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加强大学生诚信的重建。

一、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的主要问题

(1)考试方面。考试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式,是现代高校普遍采取的方式。如果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通过考试是不成问题的,相反的如果学生平时不注重学习,经常上课开小差,就不容易通过考试。很多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想尽各种方法,如考试时夹带小抄、利用手机作弊等,以求通过考试。甚至很多学生会认为考试作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他们认为考试作弊只是一种违纪行为,跟诚信、道德或者做人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观念已经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之后的为人处世。

(2)学费方面。目前,高校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故意拖欠学费。一些学生故意拖欠学费,把家长给的用来交学费的钱用来买电脑、换手机、谈恋爱等。近年来,助学贷款的拖欠现象非常严重。助学贷款本来是国家用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的一种惠生政策,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但是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有了偿还能力却故意拖着不还,甚至向学校隐瞒或者捏造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来逃避贷款的偿还。这种信贷危机的出现,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使之及时意识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3)学术方面。毕业论文是高校用来检验学生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学生理应认真对待。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非常严重,虽然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通过,以检测学生是否抄袭,但这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论文抄袭的问题。学生针对过程,以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方式应对,表面上看论文的重复率是很低,但是在内容上其实都是相差不大的。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学术界的诚信危机越来越突出,这对高校教育的长期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都是有害的。

(4)求职方面。学生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毕业能找个好工作,但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就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成功的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些大学生不惜进行造假行为,伪造简历、学历证书、荣誉证书等。近期,由于一些错误就业观念的引导,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频繁的跳槽,不仅对企业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也严重了阻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行进。

二、改革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成败。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系统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诚信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使诚信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提升对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度

十七大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为我国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我们必须要以中国化作为指导,让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只有首先树立正确道德观念,才能用这种观念指导自身的行为。

(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方法。而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是长期开展规范教育和管理的结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并且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配合。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主要通过课程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系统

目前,诚信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问题。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因素不单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且还包括高校的诚信建设问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诚信教育不仅要具备引导和促进的作用,而且也要起到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体统,将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学生情况、信用记录、学校的奖惩情况等内容详细的记录到诚信档案中,使其成为学生评选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入党考察、就业推荐等方面的主要依据。并可根据诚信档案的内容对诚实守信的学生进行奖励,而对不讲信用的学生给与惩罚。

综上所述,诚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环节的重点内容,应该尽快进行改革创新,以缓解大学生的诚信危机现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智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教育[J].现代商贸工业,2013,(11).

[2]戴明溪.浅析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