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师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回顾IS审计的发展历程,进而披露IS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最后对如何构建完善的Is审计模型提出解决策略。
Is审计,是指Informationsystemauditing,即信息系统审计,它是指审计组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组织计划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的全过程,以判断该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和有效,并对信息系统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做出判断或单独提出信息系统审计报告的全过程。以确认审计风险或评价企业信息战略、优化组织运营为目标,对组织营运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进行独立、客观确认和咨询活动。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所开展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即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AAT);二是指审计部门以组织的信息系统为对象,以风险评估或内部控制检查为手段,对该系统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合法性做出确认或通过优化企业信息管理,增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即信息系统的审计或EDP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成立于1969年,最初称为EDP审计师联合会,总部在美国的芝加哥。目前该组织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设有160多个分会,现有会员两万多人。是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人员唯一的国际性组织,CISA(CertiifedInformationSystemAuditor)也是这一领域的唯一职业资格。该组织通过制定和颁布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实务指南等专业标准来规范和指导信息系统审计师的工作;它还设立了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基金会,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以使该组织的成员能够享用其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在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增进国际间同业人员的交流。ISACA每年还举办CISA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员可以申请CISA资格,符合ISACA规定的工作经验及其他相关要求的申请人会被授予CISA资格。
一、IS审计发展历程回顾
在信息系统审计的萌芽阶段,人们称之为电子数据处理审计(electronicdataprocessingauditing)或计算机审计,它是作为传统审计业务的扩展发展起来的。早期的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相应地,计算机审计业务主要关注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的取得、分析、计算等数据处理业务,还称不上信息系统审计。从财务报表审计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主要业务内容是对交易金额和账户、报表余额进行检查,属于审计程序中的实质性测试环节。此时,它只是传统财务审计业务的一种辅助工具,对客户的电子化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财务报表审计人员提供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各个业务环节的影响越来越大,计算机审计所关注的内容也从单纯的对电子的处理延伸到对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了解和评价。在制度基础审计的模式下,计算机审计的业务内容已经扩展到了符合性测试领域。风险基础的审计模式的采用以及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其所服务的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在这种情况下,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评估必须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纳入考虑范围。发展到这一阶段,计算机审计的业务范围已经覆盖了一项审计业务的全过程,计算机审计这一概念已经不能反映这一业务的全部内涵,信息系统审计的概念随之出现。
1.1在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研究方面,美国走在前面。早在计算机进入实用阶段时,美国就开始提出系统审计(SYSTEMAUDIT)。1969年在洛杉矶成立了电子数据处理审计师协会(EDPAA),1994年该协会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NFORMATIONSYSTEMAUDITANDCONTROLASSOCIATION)即ISACA。美国是首先对网上财务信息的审计直接颁布指导性文件的国家。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为指导其会计师事务所成员,于1997年1月颁布了名为《互联网上的财务报告》(FinnacialStatementsontheIntemet)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于1999年8月15日更新,是现阶段的最新版本。该指导性文件详细表明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和鉴证组成员的立场。他们指出网上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不同于传统印刷版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网上披露财务信息只是一种营销手段,网络为企业提供了时常更新其信息的可能性。
1.22001年1月,英国审计职业委员会(APB)颁布了《网上审计报告公告》
(ElectmnicPublicationofAuditorsReports)该公告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检查电子版财务信息的生成。(2).审计报告的用词。在对应印刷版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报告往往通过页码范围来确认已审计的财务报表。然而在网站上所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中,使用页码范围已不合时宜,因此APB建议直接使用财务报表名称来取代页码范围;同时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指出所使用的通用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国籍。(3).信息间的链接。APB非常关注已审计信息和未审计信息之间使用超链接的问题。APB建议审计师应要求“在信息使用者通过超链接从已审计信息跳到非审计信息时,网站应能向使用者发出警告信息”。
1.3澳大利亚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AustralianAuditnadAssurnaceStnadardBoard,AASB)AASB是最先对网上财务信息审计作出指导的审计准则制定者。AASB于1999年颁布了审计指导声明(AGS)1050《与电子方式呈报财务报告相关的审计问题》。AGS1050的目的在于“当公司利用信息技术在公共网络如互联网上已审计财务信息时,就一些问题为审计师提供一定的指导”。AASB在AGS1050中重述了审计的基本准则,并强调“电子方式财务报告并没有改变管理当局和审计师的责任”,即财务报告的主要责任仍在管理当局。
1.4日本的系统审计是从八十年代开始,1983年通产省公开发表了《系统审计标准》,并在全国软件水平考试中增加了“系统审计师”一级的考试,着手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审计的骨干队伍。
二、IS审计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近年来,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即:金审工程)范围后,有了较快发展。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业务软件开发应用中也有了较快发展。但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2.1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解偏差,信息系统审计水平匮乏。在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由于我国CPA的市场化建设及推行较晚,现行的CPA的素质较低。同时在CPA的考试中也没有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因此绝大多数的CPA运用计算机的水平很低。CPA的审计工作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审计。计算机仅仅用作文字处理或者基本不用。有些单位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只占在职人员总数的5%左右,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知识更新培训的不足,许多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无法得到同步提高,计算机应用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计算机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应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还不熟练。因而审计系统计算机人材缺乏的问题,也是制约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2.2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成型的专业规范理论结构。会计、审计界所进行的一些信息系统审计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开发的一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还大都停留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处理的阶段。
2.3信息系统审计硬件条件严重不足
2.4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条件严重欠缺。虽然我国的网络财务软件较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大,但是由于推出较晚,目前使用面还不广。同时网络财务软件的设计没有考虑审计软件设计的需要,使得审计软件的数据收集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制约。
2.5IS审计信息化建设效益低
2.6IS审计成本不断攀升
2.7IS审计业务水平不满足信息化发展的的要求
2.8IS审计准则及专业规范不到位。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成形的专业规范。目前我国会计审计界所进行的一些计算机审计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开发的一些计算机审计软件还大都停留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处理的阶段。运用传统的会计审计知识已经不能对这样的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内控测试与评价,从而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基础模式”的审计业务,影响我国会计师行业审计业务质量。这一现状使得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在与国外大型会计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基于新经济时代的完善的IS审计模型的构建策略
新经济是建立在网络经济和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态,以信息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飞速发展。因此,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审计事业的兴衰,体现着我国审计事业发展水平。为此,构建完善的Is审计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3.1构建完善的Is审计准则体系。目前,我国的Is审计准则比较分散,不统一,执行起来具有很大难度。现有审计准则既有审计署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又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而且只有一般性原则和指导意见,缺乏具体的实务公告和行业指南。并且《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方法》只是涵盖了审计工作的一部分,针对我国目前审计实务界的现状,广泛采用的仍是系统打印出来的数据进行手工审计,即绕过计算机审计,如何对其进行规范,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准则。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布的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准则。因为这套准则既有一般性的原则和指导,又有具体的准则和实务公告,从独立微机到联机系统,再到数据库系统的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内容比较全面并且结构性强。
3.2构建完善的Is审计实施体系。信息系统审计实施体系是指由IT和审计相关的学科为理论基础,以传统审计为实践基础,以审计指南为指导,以审计工具为辅助,以审计业务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构建信息系统审计实施体系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助于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可更加有效地指导实际的审计工作。
3.3构建全面的联网审计系统。联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网络互连后,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测评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的行为。随着近年来一些地方联网审计试点的开展,有数据显示,在2003年,审计署对中国工商银行进行了联网审计,和1999年相比,全部参审人员仅为1999年人工现场审计的1.1%,人均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却是1999年的38倍。
联网审计正悄悄改变着延续了100多年的传统审计模式。联网审计是顺应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不论在亚洲还是在欧洲、美洲,联网审计都处在试点阶段。据悉,2005年《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联网审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完成。《工作方案》规定,审计重点是国家工商总局等四大中央部门,将首批执行联网审计。该方案根据《审计署2005年度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2004至2007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和(2005年财政审计应用计算机技术工作意见》制定。审计人员坐在办公室内就能动态甚至实时跟踪、查看被审计单位预算资金动态,从资产负债变动、预算经费收支、大额支出、预算指标执行、行政性收费等多个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疑点或异常后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努力把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对具体项目审计中,大量的审前调查在自己的办公室内完成,进驻被审计单位前已经确定了审计重点和审计实施方案等,审计员在被审计单位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查账找问题,而调查取证联网审计发现的疑点。
但联网审计,包括其试点活动都在近三年内才开始启动,联网审计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一些法律、技术、规范等多方面的难题。
(1)法律盲区是联网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比如,按照现有审计法规,审计机关能否具有与被审计单位联网取得数据的权力,有没有随时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并进行审计的权力,在发现问题后有没有及时通知被审计单位的权力,被审计单位有没有相对应的义务等。
(2)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急需跟进。在开展联网审计前,应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要探索适用范围更广的公网传输机制;要研究数据库技术、联机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在联网审计中的应用;要通过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联网,建立审计数据中心,为审计业务提供支持。:
3.4运用信息技术支撑审计管理的科学化。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审计人员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项目信息或上报自己的审计情况;审计组长可对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并掌握审计进度情况;专职复核人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可对审计项目进行监督复核;本级审计机关领导对审计项目进行查询、指导和监督。
审前调查,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第一关,通过审前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如经济性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范围、内部控制和会计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再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测评掌握其在财务管理上的失控点,比如:是否执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财产物资管理是否有章可循等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以便确定审计实施方案的范围、重点内容、审计方法和实施步骤,做到有的放矢。
二、严把收费审计关,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
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具有执收执罚职能。审计时要关注以下环节:㈠审查收费项目审批权限是否合法,对于由国务院和省级审批的基金和收费是否认真执行,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收取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问题。㈡审查收费入库管理及缴库级次是否正确。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由财政部逐年下文,分别划归预算内和预算外归口管理,看有无混淆预算内外列入渠道问题;一般来说,收费和罚没收入入库级次与执收执罚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直接相关。如省级管理部门的收费缴入省级财政专户,审计时应检查执收执罚单位有无为了单位利益将收费或罚没收入缴入地方国库,造成截留上级收入的问题。㈢审查收费和基金是否及时足额缴库,有无隐瞒、截留、转移和坐收坐支预算资金等问题。㈣检查其票据领用及缴销和库存情况,对于自制和购买的收费票据应采取详查法,进行延伸审计。
三、注重审查支出的合法性、效益性。
行政单位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人员、房屋、车辆等编制及各项支出标准均有明确规定。审计时应注重审查其预算批复及预算执行情况,首先,检查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有无挤占挪用、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挥霍浪费等问题。其次,要审查经费开支是否真实,有无虚列支出,将资金转移下属单位进行支出的问题。最后还要审查其经费的使用效益情况,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㈠经费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即行政单位是否履行了其法定职责,向社会提供了有效服务;㈡经费的使用是否节约合理,有无明显不当和损失浪费情况;㈢检查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四、审查资产的完整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库存材料、暂付款等流动资产和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㈠对于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性资产流动性较强,易发生错弊,应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包括:会计、出纳等有关岗位是否建立了不相容的职责分工;银行存款、现金的领用报销手续是否完善;银行开户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多头开户的问题;是否存在库存现金超限额,坐支现金,超出结算起点支付现金等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问题;审计人员还应核对银行存款余额,并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㈡对其他实物性资产,应检查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责任是否明确,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能否保证所有资产变动的情况均能在有关资料上得到正确的反映;增加的资产是否及时登记入帐,是否存在购建资产作为支出核销,形成帐外资产的情况;资产的领用、核销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建立了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保证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资产盘盈、盘亏的处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资产的减少是否履行报批手续,转让计价有无合法依据,是否存在低价处理国有资产的问题;固定资产的配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有无擅自提高标准的问题;审计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全部或部分实物性资产进行监督盘点。
五、加强往来款审计,检查其内容是否真实正确。
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目少、金额小,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年底应进行清理,一般无余额,检查时常常不作重点。正因为如此,有的单位就作起了文章。将上级单位拨入的专项资金、下级部门上缴的管理费、房租收入等收入记入“暂存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造成截留挪用专项资金、隐瞒了管理费收入、逃避了预算外资金监督管理又偷逃了国家税金。在“暂付款”和“其他应收款”中,有的单位将无法报销的费用列入,对收回无望的款项及个人借款长期挂帐不处理,造成单位当年支出不实。
1.1内部审计外包的概念内部审计外包就是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化为外部审计人员承担,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履行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与企业内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外包就是实现了审计主体的外部化,审计人员不从属于企业人员。
1.2内部审计外包的理论基础内部审计外包理论基础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是由科斯提出的,他认为交易需要成本,企业和市场属于不同的交易机制,在市场机制下企业花费的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企业就会通过夸大企业规模来替代市场机制,同样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的经营费用超过了市场机制,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市场机制。企业内部审计属于企业的一种交易费用,目前企业所承担的内部审计工作所消耗的费用已经远远大于市场机制的交易费用,为此企业需要实现内部审计的市场机制管理。二是核心竞争力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的普拉哈拉德和英国的哈默所提,他们将企业比作大树,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要保障根系的稳定,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核心竞争力上,而非核心工作则可以通过外部购买的方式获得,内部审计只是负责对企业的监督和促进企业价值增值,显然其不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其可以实现外包。三是委托理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了分离,为此就形成了委托关系,但是具有信息的不对等关系,企业的所有者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存在内部审计就会产生经济成本,为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外包不失为最有效的途径。
2内部审计外包的原因分析
2.1内部审计外包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当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消耗的经济费用超过市场机制费用的时候,企业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外包模式。首先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施内部审计需要企业支付相应的办公用品,比如需要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物质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这些都需要消耗企业一定的费用,而实现内部审计外包则可以减少企业在此方面的经济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经济费用支出;其次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降低成本。通过内部审计外包可以将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转化为具有市场机制的专业管理人员执行,这样一来就会大大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增值效应。
2.2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长期以来企业的内部审计一直备受争议,追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强,常常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预。实施内部审计外包以后会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是因为:首先内部审计外包机构与企业属于委托关系,不受企业的领导,因此它们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与被审计对象没有经济利益关系;其次承担内部审计外包工作的审计人员不受企业内部的约束,他们只需要按照审计委托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行,而且承担审计工作人员薪酬福利与被审计企业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审计人员在感情上没有必要为审计单位的违规行为提供隐瞒的义务。
2.3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价值增值,因此只要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管理模式都属于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传统的内部审计由于其在制度上、人员以及评价方式上都对企业管理者的影响较大,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缺失,因此实现内部审计外包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创新性管理模式。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企业实施精简机构的战略目标,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实现资源的最大配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实施合作战略目标,通过与专业内部审计机构合作,优化企业分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内部审计外包的风险
内部审计外包在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对企业带来各种风险挑战,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风险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实例分析,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包括:
3.1信息风险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资源谁就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就是谁掌握了对方的核心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因此加强企业核心信息的保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内部审计外包工作就是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审计,虽然企业在选择外包时会注意信息的内容,但是有些内部审计职能中会含有企业的一些机密信息,一旦实现内部审计的外包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泄露。
3.2外包单位选择的风险在企业选择外包单位时可能会因为选择的外包单位的质量不过关而导致企业遭受各种损失,比如所选择的外包单位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导致对企业的审计工作没有做出正确的结果,最终导致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3.3独立性丧失风险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目的就是在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的成本开支,并且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是企业也不能忽视独立性丧失的风险,比如企业选择的外包单位属于企业的外部审计机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企业没有任何的内部审计权,最终可能引发会计信息失真、舞弊等行为。
4内部审计外包风险的控制措施
4.1根据企业现状合理地选择外包方式内部审计外包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其接受的程度还不高,这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人员的现状有很大的关系,我国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队伍,在此情况下,选择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非常少,但是其之所以存在就有存在的价值,内部审计外包并不是取代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而是对企业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弥补,因此在选择内部审计外包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合理地选择内部审计外包的方式,比如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比较健全,企业就可以选择部分外包的模式。
4.2加强对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的监管与评估企业在选择内部审计外包时一定要对外包对企业形成的各种影响进行评估,避免外包对企业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影响风险形成,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分析外包,如果企业实施外包对企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影响,那么企业就要考虑放弃外包,比如企业实施外包的费用要大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费用支出,那么企业就要重新考虑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其次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时一定要制定完善的约束措施规范外包行为,比如通过制定外包合同规范对方的权利、责任、考核标准以及违约情况等信息;最后国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作为承担内部审计外包职能的会计事务所由于其不受企业的约束,为保障外包环境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协会要加强对它的监督与规范。
4.3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商企业一旦决定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后就要选择合适的外包单位,而在确定外包单位时要重点考察外包单位的服务质量,具体考察的内容:一是外包单位的软实力,比如外包单位在行内的口碑、文化实力以及发展前景等;二是要根据上述几条指标对外包单位进行考核,并且要尽可能选择多家外包单位,并且对他们进行对比,择优选择一家;三是在选择外包单位时一定要注意外包单位对企业独立性的影响,不能选择承担企业外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单位,同时也要避免企业与注册会计师签订内部审计外包合同,因为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对外承担业务。
法律必须赋予作者销售作品复制件的垄断地位,排除来自他人的竞争。激励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作品的复制权和传播权,但用来论证演绎权的正当性时却遭遇到了许多质疑,这些质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常情况下,演绎作品和原作并不会形成市场竞争,不会影响原作获得市场回报的能力,因而也不会损害原作作者的创作动力。甚至有些演绎作品反而能促进原作的销售。比如美国著名的SAT案中②,被告就证明了其在销售原告电视剧seinfeld的演绎作品SAT(SeinfeldAptitudeTest,一本刊载有关seinfeld剧情细节的测验题的小册子)之后,原告电视剧的收视率反而因此上升了。
第二、至少在原作创作时,作者无意进入的演绎市场相关的演绎权,与激励原作的创作没有关系。比如,某些新开发的演绎作品市场是作者在创作时所无法预料到的,因而,作者并不会期待从这些市场中获得利益,那么这些市场的利益就与激励创作没有关系,因而不应当为作者独享[3]。
第三、通常能进入演绎创作阶段的作品均是大获成功的作品,那么原作获得的收益应足以激励创作。比如说,有学者指出动漫电影的著作权不应当扩张至动漫角色的玩具市场,因为一旦某个动漫角色具有了玩具市场开发价值,那就意味着这个动漫角色所属的动漫作品必定是一部卖座的作品,从而相应的动漫角色才会成为一个广为大家熟知和喜爱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角色;而动漫作品的著作权人从动漫作品中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激励了[4]。
第四、即便演绎权能够激励原作创作,但是也可能会抑制演绎作品的创作,两种效果会相互抵消。如Lemley教授认为,演绎许可市场的实际状况,如交易费用、不确定性、寻找演绎者的困难等等将导致演绎作品生产不足[5]。尤其是在后现代艺术的创造过程以及计算机辅助创造中,大量借鉴已有作品进行创作的艺术将需要的谈判和许可费成本会从根本上阻碍该类艺术的发展。此外,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可以在其博客上借用他人图片、文字,融入自己的表达中,传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那么演绎权的执行成本将无比高昂。其对原作的鼓励的正效应就一定高于其对演绎作品的压制的负效应么?总之,“演绎权很有可能减少演绎作品的数量,所以这一权利不太可能能够促进作品数量的最大化”[6]。
各种“新实用主义”理论及其评判
面对激励理论不能解释演绎权的正当性的质疑,一些著作权实用主义者开始寻找其他的“实用”解释途径,来论证演绎权的正当性。这些“新实用主义”理论为我们审视著作权的正当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思路,值得我们关注。但另一方面,目前出现的各种“新实用主义”理论本身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不足以在根本上替代激励理论来支持演绎权的正当性。目前出现的演绎权新实用主义的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以下一一对其进行介绍和评判。
(一)鼓励“高质量”创作理论
鼓励“高质量”创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设置演绎权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鼓励创作,而是为了鼓励社会进行“高质量”创作。该理论认为演绎权是通过如下几种途径促进“高质量”创作的。其一,演绎权的存在会促使创作资源更多的投入到原作的创作中,而不是投入到“低价值”的演绎作品的创作中[6]。其二,演绎权能够排除演绎作品领域的竞争,从而给作者足够的时间创造演绎作品,避免其粗制滥造[6]。笔者认为,演绎权能鼓励“高质量”创作的两个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第一,认为非演绎作品比演绎作品的价值高的观点本身就存在问题。首先,哪种作品的价值更高,作品中原创成分的多少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因而,即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很难说原创作品的价值比演绎作品的价值高。我们可以以一个模型来论证。作品的价值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说创作质量决定的艺术价值、市场需求决定的经济价值、原创成分的多少决定的创新价值等等。我们可以假定作品的总价值为“V”,经济价值为“M”,创新价值为“O”,其他价值为“P”,那么“V=M+O+P”③。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同一不知名作者以同样的创造水准,同时创造出了一部全新的原创电影a和一部热门小说的改编电影b。那么原创电影的创新价值大于改编电影,即O(a)>O(b)。但是在宣传成本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编电影的市场价值(M(b))很可能会远远高于原创电影的市场价值(M(a)),即M(a)<M(b),因为之前的热门小说会对改编电影起到有效的推广作用。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出原创电影的总价值V(a)高于改编电影的总价值V(b)的结论。第二,认为给著作权人预留创造时间能提高创造质量的观点,则完全忽视了演绎市场的竞争对作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虽然到底是垄断还是竞争更能促进创新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是至少在某些领域,有可靠的证据表明,竞争是促进创新的更强的动力。”[1]而且该观点似乎假定了原作者的演绎就会比竞争者的演绎来得精彩,所以要为原作者创作演绎作品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原作的成功固然代表了原作者一定的创造水平,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能超越。而且,允许其他人参与创造,并不会剥夺原作者继续创造的权利。以保证创造质量为由为作者预留演绎权是站不住脚的。
(二)减少“租耗”理论
减少租耗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过度投资的著作权市场,“租耗”必然存在,演绎权的存在能够禁止演绎作品市场的竞争,从而减少“租耗”带来的社会损失。所谓的“租耗”,又称“租值耗散”或“租值消散”,是指在社会总收益一定的情形下,参与分配的人越多,增加的机会成本就越多,从而导致整体的不效率。比如说一个金矿能有10万元的收益,参与开采的成本是1千元,如果由一个人开采的话,社会总盈余是九万九千元。但是如果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话,最多就会有100个人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花费1千元的成本,受益1000元。那么社会总盈余就变为零。同样,在演绎作品的总的市场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演绎权的设置就能够防止演绎市场的过度竞争。新的竞争者投入成本创造出的演绎作品替代了其他演绎作品的社会需求,演绎作品的总的社会价值没有增加,但是创造成本却因新的竞争者的加入而增加了[6]。而演绎权的存在则能减少演绎创作的成本投入,从而减少“租耗”粗看下来,租耗理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演绎权的正当性,但是却没有太大的适用余地。因为该理论有一个难以确认的适用前提,即著作权市场存在过度投资。显然市场的投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供求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著作权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本身是一个需要实践不断检验的问题。而我们的立法是不可能根据变化无常的市场来随时删除或保留演绎权的。这意味着,租耗理论并不足以成为我们论证演绎权正当性的依据。此外,细究起来,租耗理论本身也存在不足。机会成本问题,在原创作品领域也是存在的,比如说同时段播出的同类题材的电视剧就会相互取代。但著作权并不控制原作市场过度竞争产生的机会成本,那它为什么要控制演绎作品市场过度竞争产生的机会成本呢?显然,这个问题是租耗理论本身无法给出答案的。
(三)其他理论
除了上述两个理论外,还有一些支持演绎权的其他观点。比如,有观点认为演绎权的存在能促使著作权人早日原作,而不是等演绎作品创造出来以后再作品[7]。在不存在演绎权的情况下,很可能作者会延长原作的时间,以为其后的演绎作品抢占时间。这种观点看似有点道理。但现实的情况是,主流大媒体档期资源越来越紧张,许多作品为抢占档期甚至边拍边播,因害怕演绎市场莫须有的竞争而压后原作的情况几乎不在。因为即便是其他作者抢先出了演绎作品,原作者在作品上设立的权威影响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在先演绎作品的竞争。又如,有观点认为演绎权的存在,有助于创作人或创作投资人充分了解作品的使用情况,从而根据这些情况定位和调整作品的创作方向或投资方向[8]。然信息的流通并非只能通过控制作品的演绎行为进行。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便是没有演绎权,只要尊重原作的署名权,完善作品的登记制度,关注作品的使用不是难事。还有观点认为演绎权通过将演绎作品的控制集中在著作权人手中能够降低作品的交易费用[7]。这种观点忽视了演绎作品本身也有著作权,实际上是双重管制,反而增加交易费用。另有观点认为演绎权的存在能促进表达的多样性等等[9]。该观点则忽视了演绎创作者还有选择不创造演绎作品的自主选择权,等等。总之,新实用主义的各种理论虽然为我们审视演绎权乃至整个著作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但是这些理论本身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尚不足以支撑起演绎权的正当性论证。
“旧实用主义”的理性回归
显然,“新实用主义”并未担当起取代“旧实用主义”(即激励理论)支撑起整个演绎权大厦的重任。那么,演绎权的正当性基础又在哪里呢?是否演绎权原本就不应存在?抑或我们应当彻底摒弃著作权实用主义,进而转投著作权自然权利观的怀抱呢?笔者认为,答案都是否定的。一方面,“旧实用主义”并没有被击垮,激励理论仍然可以作为演绎权的正当性依据,一些认为激励理论不能适用于演绎权的观点是对激励理论的机械性解读造成的;另一方面,演绎权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确实有和激励理论不相协调的地方,但我们要做的不是摈弃激励理论另辟蹊径,而是反思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演绎权的某些制度设计是否超出了正当范围。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激励理论,它不但仍然可以解释演绎权存在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成为在某些方面限制演绎权的依据,最终消除演绎权抑制创作的现象。
(一)对激励理论的正确理解
首先,演绎权对原作创作的激励主要体现在能使著作权人加大对原作创作的投入上。“如果出版商知道他能够许可他人翻译、广播、摘编他的小说,或者将小说拍成电影,并从中获得收益,而不仅仅是从小说的英文书的销售中获得利润的话,那么他在购买、创作、或者营销这部小说时就会加大投入的力度。”[8]显然,预期利润的提高,会使著作权人相应地调整投资,如加大时间与金钱的投入,从而提高创作的质量。如果说复制权的存在是为了鼓励投资的话,演绎权的存在则是促进合理调整投资[10]。有学者认为若演绎作品不损害原作市场,就不损害作者创作激励的观点,显然忽视了演绎权有激励作者加大投资的作用,有失偏颇。此外,演绎作品是否通常不会损害原作市场也值得怀疑,至少一部分演绎作品是会替代原作市场的。
其次,著作权给予作者的激励是一种整体性的、宏观的激励,是给予作者群体一种整体上的收益预期的保障,不能机械的运用到每一个具体的个案当中。首先,这种机械的个案运用本身就是不可行的。每部作品的投入都不一样,每个作者的期待也不一样,到底要获得多少收入著作权人才会有创作动力是一个不可能解答的问题。同样,特定作者在创作原作时,是否有开发某些演绎市场的期待也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法律不可能根据这种无法求证的主观状态,选择性地赋予部分人演绎权。其次,即便可行,机械运用到每个个案中的结果将会是:仅能维持最有实力且最自信的创作者进行再创作,而使大量的初入创作市场的新手从一开始就放弃创作职业。在文化创作市场,入不敷出的作者大有人在,如果他们不能期待通过今后作品的收益来弥补之前创作的损失,那么他根本就不会投入到创作中来。因此,仅从微观上保证单个作品的收益能收回本次创作成本及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学者认为原作已经获得足够收益时,根据激励理论无需保护演绎权的观点,以及认为若作者创作原作时无意进入某些演绎作品市场,根据激励理论,就无需保护相关演绎权的观点,是对激励理论的机械个案化,是不正确的。另外,有学者认为,有演绎开发价值的作品往往取得了足够市场收益的假设前提,本身也是不成立的。许多不知名小说原本无人问津,作者根本赚不到钱,反倒是靠改编电影的成功才获得真正收益。
(二)激励理论对演绎权的限制
一、契约说
从总体上看,德国倾向于将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纳入专家责任的范畴进行研究,大体形成了以契约说为主体、侵权理论为补充的理论体系。在以德国法院为中心的司法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下四种不同的观点:
1.默示的信息提供契约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尽管注册会计师未受第三人的直接委托,也可以间接推断注册会计师与第三人缔结了默示的信息提供契约。其成立要件包括:第一,信息对受领者有重大意义,受领者意图将信息作为实质性决定的基础;第二,信息提供者认识信息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将之作为受领者决定的基础这一事实;第三,信息提供者具有该信息的专门知识,并受特别委托提供信息且对信息提供有利害关系。
2.具保护第三人效力契约说。
这种观点认为,具保护第三人效力的契约,不是指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对契约债务人有给付请求权,而是指第三人基于诚实信用的要求被纳入保护领域。例如,基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的契约,会计师事务所甲向相对人B提供了不实信息,该信息经B传给第三人C,C因信赖该信息而遭受损失。尽管甲与C之间没有直接的契约关系,甲对第三人C无注意义务,但可以理解为甲不仅向B、同时也向C提供信息服务,应负不实信息所产生损害的赔偿责任。
3.契约缔结上的过失。
这种观点认为,第三人基于对专家提供的信息的信赖并据此进行投资等经济活动,如果因此遭受了损失,专家应对其承担契约缔结上的过失责任。
4.违反良俗的侵权行为责任。
这种观点是基于德国《民法》第826条的规定:“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故意对他人施加损害的人,对他人负有损害赔偿的责任。”尽管在侵权行为的成立上要求有故意,但从效果上来看,若专业机构因重大过失违反业务上的注意义务向第三人提供了不实信息,或者认识到不实信息使第三人有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而仍予以许可,即解释为故意。根据这种观点,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不实信息时,理应认识到有可能使潜在的第三人遭受损失而仍然散布该信息时,应界定为违反良俗,基于这种行为即可确定专业机构的民事责任。
二、侵权说
在英国、美国,传统上倾向于采用侵权理论,即认为第三人与注册会计师(英国称特许会计师)之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契约关系。虽然第三人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合理的可预见性,但在注册会计师出具相关审计报告时,第三人是不确定的,因此注册会计师提供不实信息违反的是法定义务,只能依据侵权行为来提出赔偿。在具体做法上,英国和美国又有所不同。
在英国,长期以来,法院均认为特许会计师只与公司及其所有者具有合作关系,因而特许会计师只对公司及其股东承担法律责任,而对任何第三人不负法律责任。直到1963年,发生黑德利。伯恩公司诉赫勒和帕特纳斯公司案件时,英国最高法院才开始确立对第三人损失的赔偿机制,认为第三人因信赖特许会计师的意见而遭受损失,即使与后者没有合同关系,后者也应该承担职业过失责任,但没有明确规定适用于特许会计师承担的责任。1972年,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专门了一个关于职业责任的法律原则的声明,指出特许会计师在下列情况下要对第三人的损失承担责任:①在已知或必然预见到第三人将依赖财务报告时,为客户编制报表或签发审计报告;②对客户信用的高低、客户的履约能力等情况做出保证,或者给予其他形式的证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最高法院将对第三人的范围扩展为可以合理预见到的第三人。不过,特许会计师对第三人承担责任只有在特许会计师存在重大过失时才适用。
在美国侵权法中,注册会计师责任与医师、建筑师、律师责任一并称为职业责任。当他们未能履行该领域合理的专业注意义务和达到该领域合理的技术标准时,即可能被认定为失职,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美国普通法中,1931年的厄特雷马尔斯案确立了一项原则:只有报表的主要受益人,即注册会计师于审计前已经确知其姓名的报表主要使用者,才有权请求赔偿。在该案后,随着专家责任意识的增强、责任保险的推广,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划分为普通过失、重大过失与欺诈,对第三人范围的规定也有所不同。在普通过失的责任条件下,第三人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少数类,即注册会计师能够预见到这类人员信赖审计报告;另一类是多数类,即注册会计师无法预见到的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只对能够预见到的将信赖审计报告的少数第三人承担法律责任,如注册会计师知道公司打算利用审计报告取得银行贷款,但银行名称尚未确定,以后贷款给公司的银行即可向注册会计师主张普通过失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若有欺诈或重大过失行为,应对所有可能使用报表的第三人负责。所谓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不保持,对业务或事务不加考虑,满不在乎。所谓欺诈,是指违背法律责任或未尽需要特别履行的合同义务。
三、职业(独立)责任说
法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既不主张侵权行为责任的法理,也不主张契约责任的法理,而是主张职业责任的法理,追究验资机构的民事责任,将专家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界定为基于职业责任而自动产生的第三种责任。由于业务的特殊性,专家在从事专业性活动时应当对委托人和第三人承担职业上的注意义务,如果其在从业过程中未履行这种注意义务,即可能对遭受损失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按照法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在任职期间因工作疏忽或判断错误导致第三人遭受损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是:发生错误;导致第三人遭受损失;错误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注册会计师发生错误的情形为:对账簿和单据查证不足;对管理当局提供的有关资料查证不足;对股东间平等原则的遵循情况查证不足;在特殊报告中出现错误;未能向股东大会揭示违规行为和报表数据不准确的情况;由于账簿和单据不足,未能发现虚假的股息分红;未注意到法令的改变。上述错误导致第三人遭受的损失应是确定的,既包括精神上的损失,也包括物质上的损失。注册会计师委托的助手或合作者所犯的错误,如导致第三人遭受损失,也要由注册会计师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可追诉到导致第三人遭受损失后的三年内。至于有效契约存在与否,专家与契约相对方的关系如何,以及与第三人的关系如何,一概不论。
日本在立法以及理论探讨中,对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专家的民事责任犹为重视,日本商法典多处规定了对第三人的保护义务。同时,日本理论界对专家责任的探讨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致力于专家责任的系统性研究。从总体上来看,日本倾向于主张利用侵权法来解决专家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并主张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办法来解决受害人因为知识不足、信息不足而产生的举证方面的难题。在这个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大体上持相同的主张。
四、对我国的启示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采用侵权说较为合理,理由如下:
1.会计师事务所与第三人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契约,没有建立直接的法律关系。
虽然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使用审计信息的第三人存在合理的可预见性,但该第三人毕竟是不确定的,这与契约责任发生在特定当事人之间的观念不吻合。另外,我国的契约观念远没有德国发达,运用德国所坚持的契约责任没有合适的土壤。况且,除一些特别立法(如保险法)外,我国民法和合同法并没有承认对第三人的契约责任。因此,德国的做法目前在我国不太适用。
2.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起步较晚,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不充分。
若采用法国的独立责任的做法,必然会导致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滥诉和第三人的道德风险。近几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潮。当涉及经济债务纠纷时,无论是由于市场经营风险产生的,还是由于审计失败产生的,原告都会首先复查公司的审计报告,只要发现审计报告的结果与事实有出入,就立即将会计师事务所列为被告。甚至在有的案件中,出现了将会计师事务所列为第17被告的情形。同时,也产生了会计师事务所与法律规定之间的“猫鼠游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躲避责任,经常改换门庭,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在公众的心目中,会计师事务所是协助作假、扰乱经济秩序的罪魁祸首。这一点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是灾难性的打击。
【关键词】 金融审计 完善 思考
____4年10月,刘家义审计长在中美审计研讨会上演讲时指出“金融业的高度互联以及金融虚拟化使得风险通过交叉持有的资产直接传递,加剧了风险的传染速度和冲击强度,从而带来和迅速放大全球系统性风险,‘蝴蝶效应’和‘多米尼诺骨牌效应’更加显著”。面对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地方金融审计应积极立足地方金融工作实际,维护地方金融稳定、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能。笔者结合近几年本地金融审计实践,谈谈目前地方金融审计面临的困难和不足,并提出新形势下深化地方金融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当前金融审计面临的宏观金融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纵观国内外金融形势,国际金融市场仍不稳定,国内潜在的金融风险依旧存在等,地方金融审计面临着严峻的宏观金融形势。
(一)国际金融市场仍不稳定。在2007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金融体系持续萎缩,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在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后,全球经济虽逐步走出低谷,但是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不稳定性因素日趋加剧,如发达经济体经济波动较大,部分国家财政赤字依然严重,欧洲债务危机仍有可能向其他国家蔓延。
(二)国内潜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基础上融资平台和工具应时而生,金融机构向政府融资平台超额发放大量的贷款和融资,使得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并存。在金融从紧、信贷收缩情况下,金融机构为获取自身利益,通过绕过贷款规模控制和利用理财产品等方式变相发放贷款,形成了“影子银行”,甚至有些资金流向了贷款管控项目。加之我国金融业虽高速发展,但金融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市场发育比较稚嫩,且存在不少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
(三)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立,金融机构监管的范围不断扩展,致使监管有些力不从心,违规经营问题仍很突出,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有些经营业务存在隐性风险,如,审计移送的截止____4年5月已经办结的经济案件,呈现出惊人的数据:2004年来,中国银行的北京等6家分行违规放贷共64亿;农发行2008年以来5家分行违规处置不良贷款14亿元,2006年以来,农发行总行和山东、安徽等10家分行违规放贷超过67亿元;中司用来违规开发房地产的资金超过82亿元。另外,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急于做大,盲目扩张,管理薄弱,金融风险更高,如,____2年的南京宇扬公司骗贷案件,涉及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等10余家民营银行,资金达5亿多元。
经过不断审计实践,金融审计虽已扩展到对金融业务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审计,地方审计机关部分克服了审计资源不足和任务重的矛盾,提升了审计监督能力,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金融形势,地方金融审计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金融稳定作用,尚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审计范围狭窄,审计职能难以充分发挥。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地方审计机关只能对地方国有金融机构或国有资本占控股、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进行审计,且还要根据省级政府的授权。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多,比如村镇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行业,地方国有金融机构在数量和规模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小,金融审计的范围也日益狭窄。笔者近几年参加的金融审计项目,均由省级政府批准,市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并抽调县级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且仅对地方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审计。这种审计对象范围的限制,导致地方金融审计无法去发现和揭示整个地方金融系统普遍性、关键性的问题和风险,无法充分发挥维护地方金融安全、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的作用。
(二)审计结果的片面性,建设性作用发挥还不够。《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金融审计要从体制、机制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因地方金融审计所涉及的金融机构层次较低、数量有限,导致还是根据审计查出的个性问题提出审计建议,提出的审计建议偏重微观,深度不足、高度不够,对金融改革、发展、机制创新和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缺乏宏观分析和总结,审计宏观性、建设性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三)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适应审计形势发展需要。当前,只有实施对金融行业大数据集中筛选汇总和比对分析,才能够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和分析总体情况,发现审计疑点,实现“精确打击”。因此,在人力资源配备和时间安排上必须向审前调查阶段倾斜,才能保证现场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效率。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对审前调查阶段重视不足,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都是在现场审计阶段才开始,并且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压缩了实地取证和核实的时间,导致部分业务没有时间和人力实施进一步审查,既延长了现场审计时间,又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审计队伍建设不够,难以满足信息化审计发展的需要。金融行业专业性强、业务更新快、信息化水平高,要求审计人员专业技能更新更快,水平提升更高。但因受审计对象的限制,
普遍存在金融审计项目偏少的现状,如笔者所在单位,近十年仅参与了三次金融审计项目,且还是较小项目。审计人员缺乏实践锻炼,相关培训也较少,知识更新跟不上金融行业发展的速度。另外,因机构编制限制,一线审计人员偏少,缺少既懂金融又熟悉计算机审计的人员,无法组成有效的数据分析团队,影响了审计的效果和效率。 (一)扩大金融审计范围,促进提升金融审计质效。首先,积极向上级审计机关争取授权,进一步创新授权方式和范围,对传统金融机构开展专项审计。其次,可进一步完善地方性审计条例,加大对地方农商行、村镇银行、保险、融资担保和典当等行业开展审计调查力度。再次,可围绕财政资金补助方向,积极开展延伸审计,如,对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担保扶持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延伸审计,以检查金融机构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从侧面发挥金融审计维护、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开展风险预警分析,促进提升审计结果运用。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重点评价风险预警体系的健全性和信息的真实性,对审计发现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积极予以揭示,并从制度、机制、政策等方面对问题的产生进行原因剖析,提出规范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建议,更好地为地方政府和部门决策服务,提升地方金融审计监管绩效。
(三)整合审计资源,积极探索金融审计新思路。目前,应合理规划金融审计时间、方式和范围等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审计资源作用的最大化。第一,在金融审计项目开展中,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是关键,应延长审前调查阶段的审计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第二,传统的事后监督方式明显滞后、被动,不符合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应积极改进审计手段、探索创新审计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第三,积极尝试金融机构联网审计,实时跟踪和监督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财务收支情况。
(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过硬信息化金融审计队伍。新时期,应积极打造一支适高素质的审计队伍,以适应越来越重要的金融审计任务。一是切实提高审计队伍思想素质,要求审计人员勇于担负责任,敢于克服各种困难,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通过组织开展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既懂得金融知识、还懂得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三是积极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引领审计人员坚守审计职业操守,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切实爱岗敬业、务实奉献、坚持原则、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潘晔,《中小银行风险防范不可忽视》,内参选编,____2年1月;
2.郭春伟,《国家治理视角下的金融审计未来发展趋势探析》,审计月刊,____2年6月15日;
(一)主观原因
事业单位审计工作风险的产生和审计人员本身有很大的联系,做好审计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从法律的高度认识该工作的重要性,审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一名专职人员,审计工作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现在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隐患,很多审计人员都相对缺乏处理不同工作内容的经验,审计对象的信息包含很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只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才能及时发现并且处理审计项目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审计的结果更加准确;审计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会增加审计工作中的风险,很多工作人员没有秉承客观的原则,借工作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最终会导致审计工作质量严重降低;审计工作涉及单位的很多职能部门,因此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在防范审计风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因素,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单位领导的理解,而且还需要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样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进而才会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二)客观原因
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产生一定的风险和该单位本身有很大关系,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独立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因为事业单位的权威形象并没有完全确立,而且事业单位中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存在一定的利益制约,因此审计人员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影响。审计工作的公正性需要法律的保护,事业单位关于审计的具体流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的随意性,而且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也不完善,国家关于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因此这就对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审计工作作为一项高风险的项目,它的运行需要有标准的程序,而且只有加强法律的制约,整个单位和工作人员才能意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项目可以得知这种因素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审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
二、事业单位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分析
1、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在审计风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种潜在的风险会对审计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分析和评估这项难以计量的风险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单位的财务报表中存在固有风险,这种风险的形成和被审计部门的性质、经营的业务以及管理者等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审计人员要仔细查阅有可能影响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如果部门的财务人员发生变动,那么这种因素也要考虑入内,而且审计人员在审计的时候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仅仅查阅资料和信息是不够的,还要询问相关的负责人,并且还要仔细观察一些情况;然后在分析相关的业务风险,在这个环节,比较分析法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可以深入分析一些资产项目,这些项目一般都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一些会计报表项目很容易发生错误,这些错误会产生相关的账户风险,因此审计人员要认真分析;最后审计人员要做出综合判断,根据相关的原则来估量报表的潜在风险,按照这些步骤分析固有风险能够减少在审计过程中的错误,进而有下地控制审计中的固有风险。
2、控制风险
评估控制风险要经过三个环节才能完成,初步评价控制风险需要测试单位的控制环境,而且在评估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相关的原则,尽量选择高水平地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审计策略的选择和内部控制风险的水平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以来内部控制审计策略不能在高水平的风险评价情况下使用;最后还要明确测试的相关条件,比如说手续和范围都是需要考虑的,测试手续和审计策略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选择相关测试的时候要慎重。
(二)检查
现代的审计并不能对单位的所有事项进行审计,而且对于抽样的审计事项中,审计人员无法完全保证审计对象的准确性,因此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就对审计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承担一定的审计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和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审计人员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审计成本对于审计人员承受的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审计中的风险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但是审计人员要保证整体工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人员作用
1、提高业务素质
审计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在思想素质方面要符合党的要求,审计工作在新的时代下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因此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原有的知识体系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审计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学习的机会,了解更多的工作技术,这样才能帮助工作人员降低审计风险。
2、依法审计
依法审计是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人员需要遵守的一条重要规则,我国的《审计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审计的发法律体系,但是所有的法律法规都不能和宪法相冲突。审计人员依法审计体现在很多方面,审计人员的工作要按照法律规定来开展,他们的工作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自身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同时,如果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法行为,那么相关单位也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要处理,这些是依法审计的基本要求。
3、按照规定的准则开展工作
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受到具体的审计准则的制约,这些准则是经过严格的程序制定的,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它对审计工作的程序和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这对审计工作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比较广的工作,各个工作环节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4、树立职业形象
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对于整个事业单位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因此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审计项目的时候要做到实事求是,每个职业岗位都有具体的岗位职责,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制约,工作人员手中的权利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审计人员不能利用岗位之便来谋取私利,这不符合我国事业单位在群众中的形象。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形象,比如说谨慎处理每一个问题,要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按照这些标准形象开展工作才能有利于降低审计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四)审计环境
1、树立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对于工作风险的认识对于控制审计风险有很大的帮助,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可有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审计风险教育就是一个常用的手段,而且还要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审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审计人员才会更加用心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审计风险的事例对于审计人员增强责任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可以深入分析典型事例,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进而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2、营造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包括很多方面,不同类型的审计所规定的职责和相关的审计制度都是重要的方面,审计人员只有在良好的审计环境中工作才能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各级领导要不定期地检查审计人员的工作,而且相关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人们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实现有效地监督,进而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安然、银广厦等造假事件已经过去多时,但人们对上市公司提供真实会计信息、注册会计师尽职审计的关注一点没有减少,反而随着一直被奉为神灵的“四大”在中国的频频触礁,大有愈演愈烈的倾向。究其原因,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都认为目前审计关系失衡及由此产生的关系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才是审计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张连起,2001)。如何构建新的审计关系将是本文讨论的着重点。
一、三角审计关系的角色错位与思维冲突
在现代资本市场中,由于股权的分散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人——全体股东行使委托权已经不可能,于是委托权逐步下移至管理层。随着委托权的下移,财产所有者的监督意愿在企业关系链增长的过程中不断被削弱,于是股东这一理想委托人与现实管理层的角色产生了错位。本来被审计的应该是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但审计对象往往具体化为财务报告。一方面无限责任本来是约束注册会计师本人的,但现实的《审计约定书》将这一角色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所以角色的错位导致审计理想秩序难以实现,角色倾向的位移与不对应使得审计的复杂性增强,审计的社会功效下降(冯均科,2003)。(如表一)
另一方面在审计行为中,被审人往往希望审计人能够查验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至于委托人如何使用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是委托人自己的事。审计人则基于独立审计准则,认为提供会计资料是被审人的责任,他们只是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意见不保证会计资料百分之百准确;委托人基于受托原则,认为被审人应该及时披露、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审计人应该保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所以,三方逻辑思维产生了冲突,影响了审计过程中的沟通。(如表二)
二、三角审计关系——一种在现实中不成立的假设
基本的数学常识告诉我们,三角形结构是最稳定的。所以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以三角形形态出现,如现代民主社会的“三权分立”。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三角形稳定的基本前提——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没有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条件,三角形根本无法建立,稳定自然无从谈起!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关系的日益复杂化、股权分散性和流动性的增强,以及中小股东“理性冷漠”和“搭便车”的心态,“股东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蜕变为“董事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甚至向“经理中心主义”转变,“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日趋严重,再加上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的需求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益冲突,信息的供求双方也缺少必要的沟通,使得提供有用信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于是审计关系就出现了扭曲。在审计关系中,管理层通过手中掌握的大量信息,肆意蒙蔽委托人,威逼利诱注册会计师合谋造假;委托人迫于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有限,没有能力去真正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只要股价高高在上即可;而注册会计师一方面受到来自管理层的不合作或者利诱威迫,一方面承受着社会公众的巨大压力。于是,三者之间的势力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管理层的势力远远大于委托人、委托人的势力远远大于注册会计师。如此情况之下,如何能够形成三角牵制的局面?所以构建稳健的三角关系只能是一个现实中不成立的假设!
三、审计关系的重构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对现代审计关系,必须重新认识和重构。
(一)上市公司是公众的,第三关系人(审计委托人)应定位为“社会公众”或“利益相关者”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公众与上市公司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事实上,在现代经济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更为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首先是社会的企业然后才是盈利的企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认识或者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那么这个企业会浪费社会资源,最终会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社会中每一个公众都是这个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公众关心企业的业绩,而企业经营的波动会通过企业的员工、产品、服务影响社会及其公众。安然等事件给社会公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种意义上,公众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审计委托权不只是属于股东,而是属于公众或者利益相关者的。
(二)三个关系人的关系应该是天平关系,而非三角形关系
以社会公众或者利益相关者作为审计委托人,为了正确均衡注册会计师与被审单位的关系,正确划分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笔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三角审计关系,变为天平审计关系。审计的第一关系人注册会计师与第二关系人被审单位处于天平的两端。他们之间是一种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责任相互平衡。而作为第三关系人的社会公众则是审计关系中的支点。公众与天平两端的关系人都是“委托——”的关系。对于注册会计师,委托其对被审单位的经营业绩和营运情况进行审计;而对于被审单位,委托其对企业进行经营,谋求企业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作贡献。任何一方无视社会的委托责任,将会永远被社会所淘汰。(如图一)
四、重构审计关系的意义
(一)均衡了各方势力,平衡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在现代审计工作中,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要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其实质就是保持与被审单位的利益冲突。在以往的审计关系中,注册会计师无可避免地夹在股东和经营者中间,左右为难,所以对于独立性的保持往往是有心无力。现在不管是被审单位的会计工作还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都需要对公众或者利益相关者负责,任何一方都无法给对方施加任何的干扰,这样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基础才能得以保证,被审单位诚实守信的社会土壤才能夯实。由于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处于天平两端,两者的责任划分清楚,不存在谁的责任被替代或者谁的责任减轻或者免除;更重要的是使得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划分有个清晰的度量标准。审计关系中的三方都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真正体现审计的责任的精义。
(二)划清第二、第三关系人界限,积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独立董事是指与公司管理层没有个人和经济利益上的联系,能独立地监督管理层行为的董事。根据《OECD(经济合作组织)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及注释》中指出,“独立的董事会成员能对董事会的决策作出重大贡献,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业绩作出客观评价。另外,当经理层、公司和股东在某些方面利益不一致时……他们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出台的《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在现实操作中,中小股东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指向,却有具体的范畴——因为中小股东是变动的,但社会每一个公众都是上市公司的潜在股东,所以独立董事代表中小股东其实质就是代表社会公众。在新的审计关系架构下,由于划清了第一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的界限,明确了社会公众是审计的最终委托者,独立董事能更多地代表社会公众的意愿。这样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工作就可以依靠独立董事的权力,由独立董事独立、公正地选择称职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这样更能积极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可通过行使选择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审计的权力,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依靠审计的结果,监督管理阶层,抑制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
(三)将社会公众置于天平的底部,巩固了市场基石
【关键词】类比;造型;叙事;神话精神
神话是人类古老文化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从远古的氏族社会到现今的后现代社会,神话精神仿佛无所不在的影子依附于文化产品。作为一直关注“命运”主题的导演陈凯歌,他的影片《无极》便是深得神话精神浸染的艺术创作,命运在此披上了神话的外衣,显得既唯美又玄奇。此片观后,我深深地为它的浓浓的神话气息所打动,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同样有着各种神话,“汽车神话”、“城市神话”、“登月神话”等。从古至今,一路观来,神话精神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特质或者科技发明的潜动力,拥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影片《无极》自从公映以来便备受非议,很多观众,包括不少影评人士均认为,该片是导演陈凯歌的失败之作。原因是影片故事严重脱离现实,情节性不强,特技制造的华丽场面掩盖不了故事的贫瘠等,众说纷纭。笔者在此,无意对此评点成败,仅就这一现象所反映的特定文本内涵——神话精神进行初步探讨,以飨读者。
一、神话精神之一:现实生活的神话性类比
影片中颇具浪漫色彩的是人在天上象风筝一样飞。能够在天上飞,一直是人类肢体运动空间的神话性想象,这是应用已知的不可能来推想未知的可能的神话类比思维的体现。在此,影片使之如同梦一般得以实现,令观众沉醉于那神话环境的想象中,得到了玄奇而又快乐的审美体验。类似的例子,如速度飞快的雪国人昆仑,更是以神话般的能力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神话特有的模比整体观的思维来理解,这样的导演处理,除了视觉风格的浪漫玄奇外,更是从整体上模糊的映现了人物心灵深处一些东西,即人物内心深处潜意识的神话性渴望的外现。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在那样的一个阶级社会里,拥有神话般的力量对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地位最卑微的奴隶,如昆仑,如果不具备神话般的速度,怎么可能在蛮牛阵中顺利逃生!以至后来,“跟着你,有肉吃!”,他得到大将军光明的赏识,也是因为其具有超常的奔跑速度。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当人们无法对现实做出合理恰当的解释或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往往寄予其一种神话般的想象。而这种想象也并非是毫无依据的,而是在类比现实中已知的事物基础上得出来的,比如鸟儿类比风筝在天上飞,速度奇快的动物(超过了蛮牛)类比出雪国人的超常能力等。而影片中奴隶昆仑的形象的塑造,就是这种神话思维的类比产物,是全片神话性风格的必然要求,是全片主题表述的神话性动力元素。
众所周知,混沌的、直观的和整体性领悟的思维方式,是早期社会人们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了一种连续无限整体观或万物相通,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意识。这种意识以一种思维的流动体的形式成为神话的外显动因,成为整个影片神话精神脉络的时隐时显的推动力。“神话是以类化意象为基础的思维形式,以直觉感悟为过程的思维程序,以形象化语言为媒介的思维符号,这一切,又都蕴含着某些审美的价值潜能。”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不及动物之处极多,他们不仅渴望得到动物的惊人力量(熊、虎),灵巧四肢(鹿、猫),强韧的筋骨,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还渴望具有奇异的再生功能(蛇、蜥蜴),神秘的预知能力(如对地震、天灾的“预知”)以及那出入于地下和水中、翱翔于天上和想象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接触的能力。可是,如果科技的力量决定了人类得不到这些,他们在潜意识中就会用幻想的方式模仿和崇拜,进而通过某种方式反映在其创作的文化产品(如影视产品)上。
比如,远古时代的神话、巫术(巫师、跳神)、预知术(占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等,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心理(思维)所创造的一个奇特的“世界”,这是一个同时包含着原始功利、原始宗教、原始审美等原始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虽然浑沌,但却包含着未来科学、艺术、道德丰富基因的文化母体。这个文化母体以文化遗传的方式影响着后世的人类思维,在影片《无极》的文本内涵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母体的神话魅力,观后,令人久久回味于心灵深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由于心理内部不同自我之间的冲突,以及人一生中在愿望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生与死之间不断感受到的冲突而处于可悲的境地。”作为补偿,社会文化在压制人的本能冲动的同时,也提供了三个发泄口:宗教、科学、艺术。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宗教中“神”的形象所散布的精神信息是满含着神话的内涵的,而科学的起源和艺术传播的特质也离不开神话精神的功劳,这些均反映在其本体的神性之上。由此,神话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也依然会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启发功用和指导意义,影片《无极》所带来的神话之风多少能够说明当前社会文化对其渴求的程度,一个健康的文化母体不应因神话精神的缺失而营养不良。回归现实来看,当前社会文化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追求,也应该伴随着神话精神的发展而得到良性发展,神话精神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人由此也只能用神话去想象神话,但绝不可低估神话。
二、神话精神之二:空间造型语言的神话性塑造
在影片造型语言的应用上,影片充分体现了神话的魅力,这也是符合全片神话性唯美玄奇的风格化追求的。其实,“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设计包括了具象空间造型设计、中介空间造型设计和抽象空间造型设计三类”,在影片中,明显具有神话性特征的是具象空间中的场景和环境。
例如,海棠精舍的华美造型,成为影片神话叙事强有力的造型支撑,这对于光明与倾城的感情表述和人物性格展现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空间造型语言在此的功能,已经推动了影片叙事的进程,强化了影片“命运”主题的表达效果。
时常出现的海棠树镜头,成为全片爱情变化的浪漫象征,纷飞飘落的海棠花给人一种无限美丽而又隐含一种莫名忧伤的“命运”征兆感觉。在此,摄影风格是柔和的,唯美的,色彩斑斓的画面形成片中人物的淡然美丽的神话性想象的氛围。
奴隶昆仑和黑衣鬼狼在空心铁球里的追跑打斗,屏风环中无欢和鬼狼的打斗,都是在封闭型、圆环形的空间中进行神话性叙事,这种“圆”或“环”的造型内涵,暗含了神话的循环精神。其实,在古代神话中,生死不是绝对的,生命也并非不可逆转的,人与神、动物和植物多是在一种循环的轨迹中进行互融变化。影片在此间的造型设计,除了叙事上的推动和渲染作用外,更是神话性本文的合理建构。实际上,在影片中,开头满神关于命运的预言,“一旦选择了就无法改变,除非时光逆转”与结局昆仑对倾城的爱情表述,“时光逆转,生命可以从头再来”形成了神话内涵的“圆环”型叙事特征。不言而喻,此间的“圆环”型叙事空间造型恰恰是为其“命运”主题服务的,起到了对人物情感变化和命运循环之间的冲突与交融的重要表征作用。
时间的扭曲和空间的回环是神话世界中的重要构成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想象性的塑造,也就使得影片的文本脱离了世俗的惯例纠缠,化身于精神的自由世界中。在此,存在就是被想象的,神话恰恰就是想象的母体,一切叙事语言的言语,所有造型风格的隐喻,均把神话这一独特的精神本质留在了影片现象文本的核心。
三、神话精神之三:后现代文化对传统爱情叙事模式的神话性浸染
现今,人类社会发展到后现代阶段,文化艺术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与传统阶段和现代阶段相比,“在观念、感受、形式、内容和风格等价值取向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代电影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这在影片《无极》的爱情叙事模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充分表现在年青一代的个性追求和爱情价值观上,而针对主要受众(年青人)而制作的商业电影《无极》自然也将此考虑在内了。现实中,后现代爱情价值观呈现出物欲外显、率性而为的特征,这在影片的爱情叙事模式中得到了体现。其实,影片的爱情叙事路线仍然是在坚持传统的三角恋爱模式,即倾城、光明与昆仑之间发生的曲折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吸纳了后现代爱情价值观的神话性浸染效应的叙事模式。
其间,此种明显的文本特征体现在倾城的情感态度的数次转变上。作为女人,在那样的社会里,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适应性特征,她屈从于权力而又率性而为,其命运的变化也是体现了因女色而“倾城”的神话性想象的。这在神话性上,权力、美貌与忠诚、嫉妒之间的相互噬咬,构成了传统爱情价值观受到世俗生活的神话性浸染的后现代爱情叙事模式。
此外,片中“满神”的符号性意义,在此体现为一个情感和命运的预言家,是叙事角度的全知者。她的视角,她的无所不知的神奇能力,使影片抹上了一种奇幻神圣的浓厚神话色彩。“满神”在此的功能,就是一种权威力量的代表者,而倾城的选择恰恰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乎的只是自己的感觉,她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对权威力量的反抗,或者说是对命运的不屈服。在影片的开始,作为小女孩的倾城在和“满神”的对话中,她对命运的选择,恰恰是与最终结局的“时光逆转,生命可以从头再来,对爱情的另一次选择”的命运相呼应,这既可以说是倾城的“率性而为”的后现代爱情性格对命运的一次胜利,也在叙事模式上实现了对权威力量(满神)的叛逆性胜利。
后现代爱情观是当前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青年创作群体的创作风格和制约着其它创作者的文本叙事特征(以青年为主要接受群体),影片《无极》就是这种制约创作或者说迎合创作的作品,只是在这样的现实主义下,导演仍将其深切的神话情怀表达于爱情叙事模式中,将其浸染成绚丽斑斓的爱情魔方。
四、结语
神话精神,作为视觉文化,尤其是影视作品的独特人文特质,有着不可估量的创作意义。它通过类比、造型和叙事等方面的文化性渗透,使得影片《无极》的魅力得以提升,观众的接受效应得以加强。尽管影片存在着故事情节上的明显缺陷,但此间,在神话精神内涵的阐释和神话性风格的塑造方面,笔者认为,影片确实做的是很成功的。因此,片面地将影片《无极》看作一部失败的作品是有失妥当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现实社会对神话精神的需求和神话精神的独特文本功能,理应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郝朴宁,李丽芳.影像叙事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