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踏青的季节到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踏青春游的好季节。我们雏鹰小队的七个小伙伴决定组织去吴淞炮台湾的湿地公园踏青春游,以便让我们亲密地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自己的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同时也为我们雏鹰小队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约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带着各自的饮料踏上了去湿地公园的路。还未进公园的门,远远就从空气中飘来小草和鲜花混合在一起的清香,我们不禁深深地呼吸着,心情爽极了。
来到了公园,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真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柔风和畅,春芽初萌。由于现在的气温偏暖和,所以小草和鲜花迫不及待地成长着,盛开着。我们在花草丛中仿佛也成了其中的小花和嫩草。我们沿着公园里的水泥马路有说有笑,蹦蹦跳跳地欣赏着这春天的美景。我们好想把这一眼的绿色和五颜六色和鲜花全部装进口袋。
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这话说的在理,春天万物苏醒满目葱茏,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踏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心情。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
白居易的《钱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朴素,情景交融,钱唐湖早春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读诗的人仿佛要身临其境了。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是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苏轼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春分是哪一天,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2年春分是几月几号公历:2022年3月20日23点33分15秒
农历:壬寅年二月十八号 星期日
春分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所以昼夜平分,冷热均衡。此时降水量明显增多,我国平均气温都以稳定在10℃以上,这时才算真正进入了气象学上的春季。气候温和、雨水充足、阳光照射强烈,非常适合越冬作物生长,也非常适合播种早稻,迎来农忙。此时,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春分是什么意思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 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二十四节气春分介绍在日期上一般是于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左右,最多相差一两天,此时太阳位于黄经0°,也就是春分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在古代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等等。《明史·历一》中曾记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旧时还将春分划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该时令前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这个节气的由来最早可追溯至周朝,那时天子于日坛祭日。《礼记》有言:“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古代的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到了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道:“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至于民间的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和放纸鸢的正式开始。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还会去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就写道:“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可见旧时人们就很热衷庆祝该节气了。
当然,除了这份诗情画意的心灵感动与视觉春宴,滨海的市南区还是中国渔港最丰美小海鲜的集结地。在市南区约会的是最美春天,也是约会的一个幸福春天,一个可以大快朵颐海鲜饕餮盛宴,让身体慵懒与放松的幸福春天。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先是那苍然的山松透的一层新翠就很够使人高兴得嚷起来呢。接着那野火烧不尽的漫坡荒草重新披起一袭绿衣……直到将整个的一座楼房完全涂成绿色。姑娘们换上各色各样的衣裳……那就是青岛春天顶热闹的季节了……”上世纪30年代,寓居青岛的作家吴伯箫,曾这样描摹过诗意的青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吴伯箫等文人墨客在青岛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就是在当下的市南区区域内。如同吴伯萧所描摹的青岛春天,市南区四月芳菲,草长花飞。空气中弥漫着的郁葱清香,提醒我们,又到了赏花踏青的季节了。
在市南区,可踏青的地方如同灿烂的樱花多姿多彩。先说这里的山头,浮山、太平山、小鱼山、信号山、观象山……这些山头无一例外都可以看到大海,且离海边最多也只有两公里,最近的不过一条马路之隔,隐于闹市,且地势不高,一年四季绿意盎然,但到了春季,这些绿会更为浓郁、丰盈。当海风从红屋顶吹来,康有为笔下“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风情亦愈发有声有色。待到山花烂漫时,现代人所向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便蓬蓬勃勃地走进现实。
四月,意味着青岛真正意义的春天和花季的到来。玉兰、梅花、樱花、桃花、蔷薇等妩媚娇艳的花们,在山上、在公园、在海边、在街头巷尾、在寻常人家的庭院里,袅袅婷婷地将整个市南区装扮成花海。人在花中行,如同游走在一幅姹紫嫣红的画卷中。
市南区中山公园樱花会已成为四月青岛最诱人的招牌,一举首只见樱花绣成的云天。樱花已经融入青岛,成为青岛绚烂的味道;关的院落也是花团锦簇,正阳关三支路的月季园,黄海路12号的芍药圃,临淮关、紫荆关路口的樱园等18处游园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柔媚的花瓣雨,随着软风吹来,像白色的云,桃色的霞……
海鲜的春天活色生香
在市南区,一个踉跄,就跌进了春色。当游人的味蕾旅行至此,邂逅的是青岛一年四季中“最海鲜”的季节。如此,方能阅遍整个城市的春色。
春日肥美鲜腴的小海鲜,如精灵般渗进骨髓,无论旅人再走到哪里,味蕾也只能曾经沧海了。
青岛的海岸线绵长,且地理位置俱佳,出产的海产品不仅五花八门,而且因为水域的优势,使得这里的海产品异常鲜美。蛤蜊、毛蛤蜊、蛎虾、海蛎子、扇贝、海虹等海鲜从三月中旬开始,成为青岛餐桌的主打。什么辣炒蛤蜊、韭菜鸡蛋炒海虹、蒜蓉扇贝、比管鱼炖豆腐、蛤蜊疙瘩汤……除了最原汁原味对海鲜进行简单的蒸煮,青岛人对海鲜倾注了全方位的想象力,各大菜系借势发扬光大。几乎所有的海鲜都可以做汤和制成海鲜饺子。红遍大江南北的火锅,也因为青岛海鲜,愈发长袖善舞。
在青岛,有吃在市南一说。因为,市南区是中国著名的餐饮名区,青岛最有名的酒店有80%都在市南区的区域内。大酒店菜式考究,对海鲜的做法更趋于隆重的仪式感。比如一条新鲜的大牙片鱼,大酒店会全方位地进行炮制,一条鱼会出现红烧、油泼、清蒸、过桥和炸鱼骨等“一鱼几吃”。小店的厨师以超乎寻常的想象对海鲜进行大胆实践,应用在煮、烤、拌、炝、炒、爆、炸、烧、烩、汆汤、制馅等烹饪方式上,让许多山珍海味尽失颜色。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梁实秋先生写的《雅舍小品》中,他不无骄傲地说第一次吃到鲜美的“西施舌”(青岛人习惯称之为沙蛤蜊)便是在青岛。在他看来,蛤蜊“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老舍先生在青岛的日子,他常常要带自己的小女从黄县路的宅居步行到前海的岸滩拣一些蛤蜊回家。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市南区就是这么美、就是这么好。春日未央,市南区魅力四季的幸福画卷刚刚展开,精彩才刚刚开始……
市南踏青秘笈:
登山。诸如登山棍、手套等专业登山装置就不必穿戴了,山势不高,以怡情身心为主。推荐山头:小鱼山、信号山和太平山。
看海。四月,潮湿的海雾还未到,北风已经隐去。气候温和,阳光柔和,这时候除了可以到海边看海,还可以坐上游艇和观光船,从海上看青岛。
踏春之俗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人们聚亲约友到郊外游玩,沐浴大好春光,围坐野宴,抵暮而归。杜甫的“江边踏春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春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春归来,个个簪杨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古人踏春,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这话说得在理,春天万物复苏,满目葱茏,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踏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性情。
白居易的《钱唐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语言朴素,情景交融,钱唐湖早春的美景读之如见,呼之欲出,仿佛身临其境。
宋代吴惟信的《苏真堤清明即事》却是一幅因恋春而留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真可谓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像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草上平湖白鹭飞。风和日丽人意好,夕阳潇鼓几船归。”;孟郊的“日日出两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苏轼的“踏青游,拾翠惜,袜罗弓小。莲步袅。腰支佩兰轻妙。行过上林春好。”,也都是妙笔生花,各具特色。
自唐朝后,宋代的踏春愈加盛行。诗人王令就以《春游》为题,赋诗一首:“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通篇诗文在盛与衰、热闹与孤独、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把由春游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意味深长地写了出来。诗人陆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廓,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短短四句,诗人踏青时的所见所闻便跃然纸上。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2022年清明的诗句,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年清明诗句清明诗句1:《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句2:《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清明诗句3:《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诗句4:《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诗句5:《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诗句6:《清明日对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诗句7:《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清明诗句8:《青门引·春思》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明诗句9:《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句10:《清明》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诗句11:《忆少年·年时酒伴》
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清明节养生饮食1、枇杷叶粥
配方枇杷叶10~15克(鲜者30~60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后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煮成稀粥。
此方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用于肺热咳嗽,咳吐黄色脓性痰,或咳血,呕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
2、丝瓜花蜜饮
配方丝瓜花10克,蜂蜜15克。
做法1.将丝瓜花洗净,放入茶杯内,加开水冲泡,盖上盖,浸泡10分钟后,倒入蜂蜜搅匀即成。2.服用时,拣去丝
瓜花不用。趋热饮用,每日三次。
此方具有清肺平喘之功效。适用于肺热型支气管炎、咳吐黄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症。
3、银耳茶
配方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做法茶水去渣,银耳泡开加冰糖炖烂,倒入茶汁搅匀即可。
此方具有滋阴润肺之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发热等患者。
清明节气的优美句子1、媚清明节,黄鹂鸣切切,明媚清明节,心儿可歇歇,明媚清明节,花儿更娇艳,明媚清明节,柳条更旖旎。
明媚清明节,踏青好季节!让我们一起踏青吧!
2、这个雨季,窗外的雨听着有些伤感,也许是恰逢清明吧。
水墨丹青的江南水乡,清新而又让人思绪万千!
3、清明节就要到了,我又开始伤感了,我又开始想念你们了,你们曾是我就亲近的人,现在我们却天各一方,你们还好吗!我相信因果,我相信轮回,所以我相信你们一定现在很好很好,只是我还是忘不了,只是我还是放不下,所以我又开始想念你们了,所以我又开始伤感了!
4、清明即将来临,我是期盼清明,又讨厌清明。
清明,给我留下很多伤感,同时也给我不少回味。四月桃花时,忧伤却与日俱增,何时才是一个‘了’字。
6、天人永隔,或许并非最远的距离,逝去的人在心里住着。
微笑着回忆过往,想念不再伤感。思念的季节,清明已至!
5、又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祭祖扫墓了,想起已故多年的双亲却不能回去心里说不出的伤感悲切……
6、清明节前后,种瓜种豆。
种一粒希望,徜徉成功的海洋;播一粒爱情,收获情深意浓;洒一颗健康,身强茁壮;插一颗吉祥,幸福荡漾;清明节心情如春明朗!
7、用心感受生命,用心体味人生,用心学会生活,亲爱的朋友,清明节到了,我用心给你发条短信,希望你用心去体会,愿你用心感激生命,感激生活,做一个有心人。
8、清明节前后,踏青好日头,快乐早早把你等候,如意已在向你招手,平安要伴你左右,好运要跟前跟后,还有那幸福,要同你携手白头。
嘿嘿,清明节快乐哦。
9、又是一年清明到,今年还是第一次回老家,家乡已经越来越陌生了,看看小时候的熟悉风景,伤感,没有父母的家乡还是我的家乡吗?看那些白发苍苍的阿奶阿爷,伤心,为什么我的父母不活到这个年纪昵?
10、清明节气乘着春风来到,我要替你拂去晶莹泪水,让你烦恼忧愁随风飘散,我要帮你抚平受伤心扉,让你悲伤痛苦逐渐消退,我要送你一句真心祝福,让你幸福快乐重新缠绕。
清明节,愿你忘掉过去抛开忧愁!
11、清明到来雨纷纷,大地春暖百花放。
扫墓祭祖公墓行,天亦同悲泪飞扬。清酒一杯诉衷肠,亲人天国可安康?纸钱捎去情无限,传送心意到天堂。但愿亲人都无恙,幸福生活万年长!
12、清明将至,春分已过。
细雨蒙蒙的天气无端让人伤感,感怀过去。走过校园,很多花儿都已经开放,树木也开始萌芽,生命的美好总是让人驻足。心忽然开始宁静下来,花开花谢,云卷云舒。
13、寒食禁火吃冷餐,多多运动体康健,清明时节好春光,风筝放飞美心愿,秋千荡起满心欢,插柳聊且为思念,踏青游玩神清爽,吃块青团好运粘!
14、带着一丝缅怀的思绪,带着一份难忘的情怀,带着一份真挚的情感,在清明这一天,释放365天的思念,传送穿越时空的牵念,你的幸福安康是我最大心愿!
15、人间四月芳菲日,清明爽朗一片天,踏青赏花多自在,自在娇莺洽洽啼。
飞燕杨柳弄碧柔,快乐从脚笑到头。清明时节不飞雨,幸福健康送给你!
16、清明时节来踏青,赏花观景好心情;植树成林好遮荫,美化环境一份力;寒食日里吃鸡蛋,破壳重生好前景;清明节里放风筝,赶走晦气来好运!
17、不必再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即使是天涯地角、即使相隔着无法跨越的横沟,只要心中有爱,生活就有明天。
18、既然我们有勇气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觉着春天不仅风光明媚、忙耕抢种,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
你瞧:星期天,妈妈带我到珠龙镇桂里村去踏青,顺便看看草莓种植大户张爷爷。到了地头,一眼就看到张爷爷乐呵呵地带着家人忙活着一大片草莓种植大棚。钻进大棚,嘿!别有一番洞天:一垅一垅的草莓就像一条条青色的长龙伏在菜畦上,肥大的绿叶一片挨着一片鳞次栉比,仿佛绿色的水波风生水起;洁白的小花探头在绿叶间,就象天上的繁星闪闪眨眨;青的、黄的、红的草莓像撒落在“绿波”里的各色宝石,放出耀眼的光芒,那肉奶奶的果实令人垂涎三尺!
我忙不迭地摘了一颗又红又大的草莓塞进嘴里,一股凉爽、香甜的肉汁顺着口腔立马溜进肚里。“哟,这草莓不仅又香又甜,里面怎么还有一股淡淡的奶油味?”我自言自语地品尝着。身边的张阿姨告诉我:这是她们刚引进的草莓新品,名字叫‘红颜’,也叫奶油草莓。她说,你们是贵客,今天是捷足先登,也“先尝”了!要帮我们广告广告哦。我哈哈一笑,满口应承。
临别,张爷爷叫张阿姨摘了满满一篮筐草莓让我们带回来,请左邻右舍也尝一尝,共享这丰收的喜悦!
三年级:苏悦悦
清明习俗一二三——荡秋千
在中国民俗节日里,寒食、清明、上巳是相伴相行出现的,甚至很多时候会将其相提并论而趋向于混同,最终则寒食和上巳都被并入了清明,使得清明节成为包容多种民俗内容的传统节日。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把当时东京(今开封)清明节的盛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宋时的清明里除了扫墓踏青以外,还有射柳、拔河、蹴鞠、相扑、听书、看戏、斗鸡、放风筝、荡秋千等民俗活动。
在如此众多的活动中,有一项受女子欢迎的游戏,那就是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两边支架,中间悬起两绳,下栓踏板而成。相传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需要借助藤条或是绳索来回摇荡来采摘果实。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里开篇就记载:“立春之日。悉翦彩为燕以戴之。帖宜春二字。为施钩之戏,以缏作篾缆相罥,绵亘数里,鸣鼓牵之。又为打球、秋千之戏。”隋杜公赡为“秋千”作注说:“《古今艺术图》云:‘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折。’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曰名‘秋千’。楚俗亦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罥索’。”唐代徐坚《初学记》卷四中又将“打球”、“秋千”二事置于“寒食”条目之下,也说明在早期的秋千是寒食节日中的一项传统活动。到了汉武帝时,秋千逐渐成了祝寿的代名词。唐高无际《汉武帝鞦韆赋序》云:“鞦韆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鞦韆之乐。”千秋万寿,取的其实是谐音,为了避讳,所以改千秋为秋千。
如果说北方山戎人荡秋千是为了强健体格,宫廷秋千是为了讨个好彩头,那么自齐桓公北伐山戎并将其传入中原之后,秋千也确确实实成为了节令里盛行的游戏,以至于“每至寒食为之”。
秋千,绝不仅是来回摇摆如此单调的游戏。魏晋至唐宋,秋千就已是在寒食清明前后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半仙”,恐怕就是嫔妃们随秋千的摆荡飘起衣衫美裙宛若仙女一般吧!唐代诗人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秋千的影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清明》里“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秋千常与蹴鞠一起出现,“蹴鞠”是男子踢球游戏,秋千则是女子专属,男女相伴,意趣横生。唐宋时期,秋千一直是寒食节里最流行的活动。由于寒食在唐代有七天的国定假期,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时树木葱绿,所以人们纷纷选择去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感。
兹举数例:
抱膝思量何事在,
痴男埃女唤秋千。
白居易《寒食夜》
春风摆荡禁花枝,
寒食秋千满地时。
王涯《宫词》
风烟放荡花披猖,
秋千女儿飞短墙。
李山甫《寒食二首》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寒食梁州十万家,
秋千蹴鞠尚繁华。
陆游《春晚感事》
芳草长时寒食天,
红墙低处见秋千。
张耒《二月词》
五代十国时期,渐渐流行起了水秋千。花蕊夫人有一首《宫词》,“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诗里来看,水秋千应是置秋千于水面船中,类似于八月十八的弄潮,表演者需是会耍会演,在秋千激荡中展现技艺。水秋千延续到宋代时已经成为一项水嬉活动,《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中记载:“驾先幸池之临水殿,锡宴群臣。……继有木偶筑毬舞旋之类,亦各念致语,唱和、乐作而已,谓之‘水傀儡’。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宋代的娱乐活动甚为丰富,“水傀儡”就是在水中作人偶表演,水秋千则难度更高,类似于现代的高台跳水和杂技,所以伎艺人也是经过了专门训练的。《武林旧事》卷三《放春》里写道:“春时悉以所有书画、玩器、冠花、器弄之物,罗列满前,戏效关扑。……且立标竿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秋千晃悠起来,往往都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一直到现代,秋千也依然是少女儿童最喜爱的娱乐之一。
春天是思念的季节,也会生出多愁善感的情愫,所以秋千也荡出了少女们孤独寂寞的相思愁绪:
欲上秋千四体慵,
拟交人送又心松。
韦庄《浣溪沙》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冯延己《阮郎归》
吹花小雨湿秋千,
闲却好春*。
张元幹《好事近》
十五泣春风,
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无题》
过尽百花芳草满,
柳丝舞困阑干暖,
柳外秋千裙影乱。
人逐伴,旧家心性如今懒。
侯置《渔家傲》
谁能读懂春中的深闺女子,谁又能解出她们的望穿秋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古时女子莫不待字闺中,一堵围墙却隔断了少女的心事,唯独秋千是她们最忠诚的伴侣,瞬间而过的也是一晃的青春。现代文明中秋千依然不少,却更多是孩子们的乐园,无忧无虑,也无忘烦恼。
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踏青
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清明通常在农历三月前后,恰是大地春回的时节。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冬之后,人们纷纷走出居室,来到户外探寻春天的气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风,这些郊游活动便被称为“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 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赵之珩表示,由于全国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因而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农历二月二为福建一带的踏青节,三月三为陕西一带的踏青节。北京、东北由于春来得特别迟,到了五月初五才开始踏青。由于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流传。
插柳
插柳,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金色年代》会员俱乐部组织会员们去南汇踏青,参观克隆羊基地,会员们很高兴。通知十二点集合,但十一点左右会员们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赶到出版社,一行五十人,乘坐大巴驶到南汇。
首先我们到了上海杰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公司杰隆生物,公司领导和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大家介绍了当今对人类健康极有利的保健品活性肽、蓝莓饮料以及啤酒酵母,活性肽是有效降血压的辅助食品,蓝莓饮料有明目的好处,而啤酒酵母是均衡营养、防辐射的一款食品,大家都对这些营养健康的食品比较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
接着我们就去了南汇的克隆羊基地,技术员给我们讲解了克隆羊的培育过程。我们大家穿着防菌衣和鞋套参观了克隆羊圈,我们这些“老小孩”开始活跃起来,有的摄像、有的拍照,热闹极了。我们那身打扮真像电影里的“灰太狼”,而这群克隆羊好似是“喜羊羊”吓得往屋里躲。不一会儿羊群适应了,照样吃草散步随我们这帮“老小孩”们嬉戏,真的好玩极了。我们看到一对父母羊克隆的后代长相都一样,也看到克隆羊的舔犊之情,几个小克隆羊追着妈妈抢奶吃的情景,太有意思了。半日踏青活动,既感受了春天的气息,又长了知识,还扮演了一次“灰太狼”,真是太开心了。
听健康讲座、游南翔古镇
徐黛丽
春风送爽,阳光明媚,《金色年代》会员俱乐部组织健康一日游。上午大家在指定地点集合前往位于嘉定的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听健康讲座,说到上海和黄药业,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有点陌生,但一说到“上药”牌或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等就耳熟能详了。“健康”是目前最吸引人的话题,上海和黄药业的宣讲师以生动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了“中老年人居家如何预防冠心病”的讲座,会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认真地做起了笔记。讲座结束后,不少会员还围着主讲老师询问各种健康问题。
简单午餐后,下午会员们前往南翔古猗园踏青赏花。在满园的春色中,感受健康身体和健康心态的重要性。退休后的生活应该更洒脱、更休闲、更积极。
《金色年代》健康小秘笈:
三个半分钟:早上起床,要平卧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在床沿上坐半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