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问卷调查范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问卷调查范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问卷调查范例

第1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 问卷调查 课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03-02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问卷调查被公认为十分常见、简便而富有实效的调查方法。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很好地掌握问卷调查、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问卷调查的作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小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存在问卷设计不合理、问卷对象设置不够全面科学,以及问卷结果分析过于表面等问题,所以,教师的适当指导很重要。

陈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卷的调查方法》中指出,做一次问卷调查需要经历五个步骤:1、理清调查项目,确定问卷对象;2、围绕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3、把握发放时机,及时回收问卷;4、统计问卷结果,分析调查数据;5、撰写调查报告,展示活动成果。在以上问卷调查的五个步骤中,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数据以及撰写调查报告这三个步骤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的,因此本文将问卷调查课分解设计为以下三个子课型。

一、问卷设计指导课

一份问卷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调查的效果如何,而想要设计好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以往的研究也说明了,很多小学生在设计调查问卷中存在问题的设计与主题关联性不大或者对主题来说意义不大、可供回答问题的选项不够全面合理、开放式问题让人难以回答等问题。因此,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问卷,是比较重要也比较有难度的。

以往的问卷设计课都只用一个课时讲完,难免存在讲得不深不透、学生一知半解的问题。因此,本次问卷设计指导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解调查问卷的结构,能根据研究主题合理设计问卷标题、指导语和致谢语,并能合理确定研究对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能根据研究主题合理设计调查问题,并尝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为:案例导入――方法指导――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总结拓展。其中,“案例导入”环节,先给学生展示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范例,从而导入本节课。“方法指导”则让学生根据范例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调查问卷的结构,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完善并板书,并详细讲解指导语以及确定研究对象需要注意的问题。“巩固练习”即让学生根据各小组的子课题,合作列出问卷设计的提纲,写清楚标题、指导语及致谢语,并确定研究对象。“交流评价”环节,各小组展示已经设计好的问卷提纲,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各小组再根据其他小组所给的建议和教师的指导对问卷提纲进行修改和完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活动过程,巩固对问卷结构的认识,并布置课后作业――查找“问卷中问题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为: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总结并布置作业。其中,“复习旧知”是通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关于问卷结构的认识。“探究新知”环节,学生根据课后查找的“问卷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归纳展示,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注意问题呈现具体例子,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教师可适当进行引导完善。“巩固练习”环节,学生根据小组的子课题,合理设计调查问题。“交流评价”环节,各小组展示已经设计好的调查问题,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各小组再根据其他小组以及教师的建议对调查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活动过程,巩固对问题设计的认识,并布置课后作业――继续完善问题设计,并将两节课的成果合并,形成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二、数据分析指导课

实施完问卷,如果没能对问卷结果进行很好地分析,那么收效也依然不大。而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知识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对于定量的分析可能只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而定性分析却是可以挖掘深一点的。

数据分析指导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数据分析的几个步骤――统计结果、发现现象、原因分析,并能通过数据统计结果发现现象和进行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

本课型的教学流程为:回顾导入――方法指导――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总结并布置作业。“回顾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之前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回顾已经进行过的活动,各小组汇报活动进展以及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包括回收的调查问卷,从而导入本课。“方法指导”环节,教师呈现一些题目和数据,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并归纳出数据分析的三个步骤。“巩固练习”环节,学生根据小组回收到的的原始调查问卷,小组合作学习,对其中的一道题目进行数据分析。“交流评价”环节,各小组展示小组数据分析的结果,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各小组再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完善。“总结拓展”环节,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活动过程,巩固对数据分析步骤的认识,并布置课后作业――对小组回收到的原始问卷所有题目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出分析结果。

三、调查报告撰写课

作为问卷调查法的最后一步,问卷调查报告的撰写有利于将问卷调查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使学生加深对课题的理解,更深入地开展后续的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统计的数据,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趋向。

调查报告撰写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学会根据前期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由于该课内容比较多,所以由两个课时组成。

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为:案例导入――方法指导――巩固练习――交流评价。“案例导入”环节,先给学生展示一份科学的调查报告范例,从而导入本节课。“方法指导”则让学生根据范例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完善并板书。“巩固练习”环节,学生根据小组前期数据分析的结果独自列出调查报告提纲,提纲要详细到每一部分的打算如何写。“交流评价”环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小组内的交流评价,另一部分为班内的交流评价,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调查报告提纲。

第2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排球模块,教学效果

 

1.前言

“模块”理论是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新的观点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1983年,认知科学家、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哲学教授J.福多(JerryA.Fodor)出版《心理的模块性》,从理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角度,提出了智能的模块性。此后,西方心理学界对心理模块性的探索热情一直兴盛不衰,认为它是人类对心理的本质,特别是对“认知加工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认识的一场革命,它被发展成为与“模拟论”“理论论”并列的“模块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理论之一。

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成功的范例是加拿大荷兰学院的CBE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岗位型人才为目标的模块式教学。这种模块式教学也被引入到体育的教学改革中,在高中排球教学改革过程中,排球模块课的推出,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这也为初中排球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其是否也适合初中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效果如何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排球模块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实验与调查研究,论证了模块教学在初中的可行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校初二年级参加排球模块课学习的初中学生72名与参加传统排球课的初中生72名。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询了有关模块教学的论文和材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理。

2.2.2 问卷调查法:访问了有关专家,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初稿征求了10位专家的意见,之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表明问卷所列问题能够或基本上能够反映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

2.2.3实验法:对沛县五段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为期36学时的排球教学实验。实验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质调查,并均匀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排球模块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

2.2.4 数理统计法:对有关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归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对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

表1 选排球模块课与传统课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表

 

 

 

立定跳远(米)

36M横向移动(秒)

纵跳(cm)

排球模块

X=1.75±0.16

X=19.2±3.42

X=42.3±6.78

排球传统

X=1.76±0.12

X=19.18±2.86

X=42.7±5.29

P

>0.05

第3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关键词:口译教学 笔记教学 个人笔记系统

随着“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口译市场逐渐扩大,对各专业领域高技能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这一需求,自2006至2008年,教育部批准了13所高校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并于2007年批准在15所高校设立“翻译硕士”学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基本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的翻译专业教学体系”(徐翰,2010:31)。

然而,国内就口译教学定位问题出现了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口译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提出“口译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因此在口译训练与教学中应该以向学生传授‘口译技能’为主要训练原则,辅以不同题材的语篇来强化口译技能的习得”(仲伟合,2007:6)。另一种观点认为口译教学应以“语言训练为主”,提出“在中国的各种口译课堂,外语能力的不足仍然是学生必须跨越的一个主要障碍”(张吉良,2008:94)。 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外语能力,只专注口译技能的提高,那么学生依旧难以提高口译水平。

综合分析,两种观点皆认可口译技能训练在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其分歧来源于认为应以“语言训练为主”的一方更多强调了中国口译教学现状。

口译笔记作为口译技能的组成部分之一,对高效的口译输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鲍晓英(2005:40) 在《帮助学生实现口译“信”的标准――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出:“笔记可以在表达时帮助激活被动记忆,帮助记忆理解了的思想,帮助使感知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经过转码处理后再准确完整地传送出去,是实现口译‘信’的标准的有力手段之一。”然而, 罗德里克・琼斯(Roderick Jones,1998:43) 提出交替传译译员的主要工作应当集中在理解、分析和重述。“笔记只不过是一个工具,用它来加强这三项活动的成果。笔记本身不是一个目的,笔记只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李忠诚,2009:9) 即不应过分高估了笔记的重要性。

中国口译教学现状如何?笔记训练在现今口译教学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对此,笔者首先面向104名上海理工大学英语(科技翻译)专业的大三学生和翻译硕士的研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该校翻译专业学生的口译水平、对口译教学的定位、困难口译技能、个人笔记系统和笔记学习情况。其次,笔者采访该校5名口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调查教师对口译教学的理解和看法,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一、研究基础

(一)理论基础

1.译员知识结构

仲伟合(2003:64) 在《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中提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公式:“KI= KL+EK+ S(P+AP)”。在此公式中KI=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 (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KL=Knowledge for Language (双语知识版块);EK=Encyclopedic Knowledge (百科知识版块); S(P+AP)=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技能版块)=职业口译技能――记忆、笔记、信息综述与重组、译前准备等,加上艺术表达技能――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完成口译过程的技能,如口译的应对策略。

由该公式可见,好的译员需要同时拥有良好的双语水平,还需要熟练掌握职业和艺术技能。因而,语言水平和口译技能在口译过程中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对口译教学有着关键的意义。

2.认知负荷模型

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1995:179) 在《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式》(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中提出交替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Effort Model)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Interpretation=L+N+M+C。

“其中L为倾听和分析,N为笔记,M为短期记忆,C为协调”。

第二阶段:Interpretation= Rem+Read+P。

“Rem指回忆或长期记忆,Read指阅读笔记,P指产出译语” (转引自:李忠诚, 2009:9)。

由“认知负荷模型”可见,当分配在笔记上的“处理能力”(Processing Capacity)越少,分配在倾听和分析、短期记忆、协调上的能力就越多;并且吉尔也提出,“好的笔记会减少分配在回忆上的处理能力”(转引自:李忠诚,2009:9)。由此可推断,成熟的笔记将有助于译员合理分配精力,提高口译质量。这对口译笔记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实证基础

针对口译教学定位问题,徐翰(2010) 就两组本科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展开了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班与控制班各45人。实验班采用“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的教学方式;控制班则按照“语言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计划,各进行18周的训练。实验结果显示,在定量研究中,实验班测试的总体成绩平均分比控制班的平均分要高,且成绩差异显著。“在分项成绩比较中,实验组在‘信息转换/完整性’、‘准确程度’、‘语言表达’和‘应变能力’等四个分项成绩中,平均分都比控制班要高,且成绩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徐翰2010:70)

从徐翰的实验结果来看,在初始英语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比语言训练为主的教学在口译水平的提高效果上更明显。

二、研究实施

(一)研究问题

本调查研究关注两个问题,即:(1)中国高校英语口译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还是语言训练为主?(2) 技能训练中的笔记训练在当今高校口译教学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二)研究对象

调查问卷对象:上海理工大学英语(科技翻译)专业55名大三学生和翻译硕士专业49名研一学生。其中,55名大三学生中有6名男生、49名女生,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新疆、、四川、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山东等省市,本科阶段修读过中级科技英语口译和/或高级科技英语口译。49名研一学生中有12名男生、37名女生,来自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湖南、山西、河南等省份,在本科阶段修读过各自所在高校所开设的初级口译、中级口译、高级口译、大学英语口译、英汉口译、汉英口译、口译实务等课程,在研究生阶段修读过基础口译和/或科技英语交替传译。

教师访谈对象: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5名口译课任课教师。这5名教师皆有超过5年的口译教学经验,教授本硕阶段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多门口译课程。受访的5名教师年龄范围为34至42岁;其中4名拥有博士学位,1名拥有硕士学位;1名教授,1名副教授以及3名讲师;5名教师中有2名为硕士生导师。

(三)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笔者在参考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实证研究》(2010)的调查问卷以及陈菁《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2003)和刘建军《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汉英交传笔记特征――一项基于学生交传笔记的实证研究》(2010)等文章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调查参与问卷的学生的口译水平、对口译教学的定位、困难口译技能、个人笔记系统和笔记学习情况以及对笔记训练的建议。

开放式访谈大纲:笔者在借鉴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实证研究》(2010)的学生访谈问题的基础上,设计教师访谈提纲,对该校5名本硕口译老师进行访谈,访谈问题涉及对口译教学的定位、对学生的口译笔记指导方法和原则等问题。

(四) 研究过程

笔者于2014年5月面向英语(科技翻译)专业55名大三学生和翻译硕士专业49名研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2014年6月完成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分析。之后,笔者在2014年7月就5名口译教师进行开放式访谈,访谈全程录音。最后于2014年7月完成对访谈录音的整合转写和分析。

(五)结果与讨论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口译水平

笔者通过问询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是否取得过“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SIA)英语口译证书来考察问卷样本的英语口译水平,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一中,在参加问卷调查的104名学生中,84%的学生都没有取得过SIA英语口译证书。而在取得过SIA英语口译证书的学生中,取得英语高级口译证书和中级口译证书的学生数量基本相当。

(2)口译教学定位

针对口译教学定位问题,笔者选择通过询问学生对语言训练或技能训练的偏向来实现,该问题调查结果如表二所示。表二中,在口译教学定位问题上,约77%的学生认为,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同等重要;而剩下的同学当中,认为语言训练更重要的同学略多于认为技能训练更重要的同学,并有一人认为,技能训练可使口译效率在短期内提升,但语言训练能实现口译效率的长期实质性提高。

(3)困难口译技能

为了解学生在口译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口译技能,笔者向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罗列出7项常见口译技能,调查他们所认为难以提高和希望课堂上着重讲解的口译技能,并要求学生以最多选择3项的方式进行回答,因而该部分结果没有测算学生比例,结果见表三。表三所示,各项口译技能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听辨、记忆、口译笔记为难以提高的口译技能,且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就这三项进行着重讲解。

(4)个人笔记系统和笔记学习情况

在这方面,笔者通过问询是否有完整的个人笔记系统、口译笔记难点(最多选择3项)、笔记教学占所上口译课程百分比、课堂是否需要加强口译笔记讲解训练、教师当如何进行笔记教学(最多选择3项)、是否课下会自行进行笔记训练以及自主训练的时间和方式来调查学生的个人笔记系统情况、笔记难点、笔记的课堂教学情况、对课堂笔记教学的需求以及自主笔记训练情况。该部分调查结果见表四至表十。表四至表十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63%的同学没有完整的笔记系统,但会使用一些固定的符号,遵循一定的原则。剩余的大部分学生基本没有笔记系统,笔记随意。而只有2%的学生有完整笔记系统。

在口译实践中,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认为后置的长定语、书写速度不够、数字是主要的笔记难点。其他笔记难点按选择学生人数由多至少排列分别为:连接词、语态和情态、名词列举、时态,且有一人提出如何记录源语逻辑也是笔记的困难所在。而口译课笔记教学所占比例数据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所上口译课程中,笔记教学比例平均大约在20%至40%之间。并且,就单门口译课程来看,学生对同一门口译课中笔记教学比例的主观认识相差较大。

从学生对课堂笔记训练需求上看,9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在课堂上加强对个人笔记系统建立的重视。但是在这些同学中,约有一半同学认为个人笔记系统的个性化是不容忽略的,因而教师应该提点笔记的一般规律,个人笔记系统的建立还是应该由个人完成。而课堂笔记训练方式需求上,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在个人笔记系统的建立中起到督促和引导作用;少部分同学希望可以单独开设一门口译笔记课程。

自主口译笔记训练调查结果显示,课下会自己进行口译笔记训练的人数略微超过一半,且平均练习频率约为每周2.6小时;明确标出练习方式的大多选择利用网络资源和考试及课程资料进行口译训练。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结果显示,受访的5名教师基本在以下几点达成一致:

(1)技能教学方式及难点。受访教师多以“先讲解、后训练”的方式进行口译技能教学。并且,由于听辨、理解和记忆构成口译输出的前提,因而在口译的初始阶段就无法把握好信息成为了学生口译学习的主要难点。该结果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一致。

(2)笔记教学方式与比重。一般情况下,以一学期16周计算,受访教师会在第5―8周左右开始介入笔记讲解,且在之后课堂训练中穿插笔记练习。因而从教师角度分析,笔记教学约占该校口译课程的50%左右。该结果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稍有不同。

(3)笔记意义和教师角色。受访教师认为个性化笔记系统对口译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且鼓励学生以探索式方法,创立就个人而言最有效的笔记系统。在该过程中,受访教师认为老师应当扮演引导角色,向学生传授一般口译笔记形式和方法,提供有效的笔记范例,但从不规定具体的笔记形式。

(4)其他口译教学建议。受访老师还建议,就现有口译教学而言,所在学校应增加口译课时,强化口译训练和实践,在保障师资的前提下开设更加精细化的口译课程,完善口译教学硬件设备,实现小班化教学。

同时,受访教师在以下几点中意见不同:

(1)教学定位及教材。5名教师认为口译教学中,技能训练的重要性高于语言训练。但仍有2名教师指出,虽然理想状态下,口译课当专注于技能传授,可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并未达到进行口译学习前应有的高度。因而,双语能力的培养依旧是现实口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口译教材上,4名教师选用或参考了以口译技能为主线的教材,即雷天放、陈菁所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口译教程》。2名教师选用或参考了以口译内容为主线的教材,其中一本为仲伟合、王斌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口译》;另一本为梅德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口译教程》。

(2)专门笔记训练的必要性。5名教师认同笔记在口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有2名教师指出,笔记的重要性不能过分强调,因为笔记毕竟不是衡量口译效率的标准,而是实现高效口译的途径,并且口译训练以提升整体口译效率为目的,而非提升笔记能力。所以,刻意的笔记训练并非必须。

三、结语

口译教学定位及口译笔记重要性疑义引发本研究对中国高校英语口译笔记教学的现状调查。本研究选取上海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首先面向该校英语(科技翻译)专业55名大三学生和翻译硕士专业49名研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该校翻译专业学生的口译水平、对口译教学的定位、困难口译技能、个人笔记系统和笔记学习情况以及对笔记训练的建议。之后,本研究就该校5名本硕英语及非英语专业口译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该校口译教学情况。

问卷调查及教师访谈结果显示,所研究高校中,英语口译教学基本以技能训练为主。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双语水平并未达到口译训练前所需高度,因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口译教学多少又包含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培养。其次,所研究高校的口译教学中,教师重视口译笔记训练,但因认识到口译笔记是实现最终口译输出的工具而非衡量标准,不会刻意训练口译笔记,只将其穿插于一般口译训练之中。

就所研究高校学生英语水平来看,要实现完全的口译技能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们就专门口译笔记训练的必要性的看法也存在一定分歧。由于样本来源限制,本研究还难以推测其他高校的相应情况。要了解中国整体英语口译教学定位及笔记教学情况,还需扩大样本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鲍晓英.帮助学生实现口译“信”的标准――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5(3):40.

[2] 陈菁.交际法原则指导下的口译测试的具体操作[J].中国翻译,2003(1).

[3] 刘建军.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汉英交传笔记特征及其与口译成绩的关系[J].外语界,2010(2).

[4] 李忠陈.中英互译交替传译笔记难易分析及结构符号设计教学解决方法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5] 徐翰.本科英语专业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6] 张吉良.ESIT 模式与中国的口译教学[J].中国外语,2008(2):94.

[7] 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64.

[8] 仲伟合.专业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6.

第4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长期以来,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无趣,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没啥写、不会写,教师怕改作文,认为费了力但效果差,这似乎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作文教学处于一种无序低效的状态,“少、慢、差、费”严重影响着中学语文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面对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呢?如何研究、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笔者一直在思考并积极尝试,力求探索出有效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个案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了访谈、观察、调阅作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宁县16所学校的122名语文老师及442名初中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

1.研究工具:主要是自编的师生问卷调查表、师生访谈记录及若干学生初一到初三的作文。

2.研究程序:分区域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在师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一是发放教师问卷122份,和20多位教师进行了座谈;二是发放学生问卷442份,并对40名学生的作文进行了全程调阅,与学生本人进行了详细交谈;三是对收回的师生问卷调查表、访谈记录和学生作文中呈现的问题作了整理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语文教学中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大语文教学格局。有38%的学生认为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课本、课堂,45%的学生认为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作文报刊,两项之和为83%。可见,学生的作文视野过分狭窄,并且远离语文的起源――生活。

2.老师的写作指导与学生要求相差甚远。有72%的学生认为作文中最大的困难是不会写,70%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帮助是写作技巧指导,而67%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材中的“例子”作用,写作前在选材、立意、写法等方面给与了充分指导。72%的学生认为教科书中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对提高作文很有帮助,但老师对此不够重视,58%的教师认为其作用和课文比起来要小一些。从这一矛盾,可以看出老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指导针对性不强。

3.老师亲和力不强。调查反映,7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自己写作缺乏信心;56%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畏难情绪进行了调适指导,但学生的作文畏难情绪依然非常严重;86%的学生作文一气呵成是在即情即景或事情过后有深刻感触之时。

4.学生缺乏积累、小练笔等良好习惯。有62%的学生无作文素材摘抄本,21%的学生有却不经常使用,两项之和为83%;使用作文素材摘抄本的仅为17%,且这些学生中的70%仅有对作文素材进行思考和整理的意识,真正运用很少,换言之,有摘抄、常整理者仅为1.13%。

5.作文教学无科学序列,随意性、盲目性较大。教学目标空泛,重点、难点的训练不突出,不能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只有一些大而难的要求,学生写作无头绪,在其中体验不到成功的愉悦,畏难情绪越来越严重。

四、对策探索

1.革新观念,改进教法,既重视基础,又重整体感悟,使学生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其基本属性。”所以,坚实的语文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字、词、句、段、篇教学,注意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切实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积累与提高。只有学生储备了大量词汇,积累了雄厚的文学素养,具有将丰富的图景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功底,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有充足的文化信息,那种在写作中辞不达意、捉襟见肘的尴尬便会荡然无存,自会文思泉涌,佳词丽句在笔下汩汩流淌。

第5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学生姓名: 赵静 学号: 0762151147

分 院: 经济管理分院 班级: 经济学0703班

指导教师:张代军、郑秀田 职称: 教授、助教

填表日期: 2011 年 01 月 22 日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教学部制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余钱该怎么利用逐渐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只是单一地将钱放入银行储蓄只会使钱越来越少,只有合理安排理财投资才能分散风险,使余钱的效益最大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的投资理财的队伍中来。但不同的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使居民理财结构各异,不同的人们由于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的不同对理财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人们的理财意识普遍较强,而且理财的结构多样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理财结构则较为单一,理财意识强的居民占少数。

衢州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投资理财热也随之而来。有的居民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从投资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投资,有的居民为了满足心理的需求而投资,更有的居民是被游说去投资的。总之,每个人的投资理财意识各不相同,但是整个地区人们的整体投资理财意识的强弱却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理财的渠道有很多,包括股票、保险、债券、房地产、储蓄等,不同的理财产品的效益和风险程度都不同,但是,真正对这些理财渠道充分了解的人占少数,许多人都是盲目的投资,这不仅不会带来效益,反而会造成损失。因此,及时得了解人们的理财意识情况,并合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能使人们更合理地支配余钱,做理财能手。

选题的意义

首先,通过了解居民理财意识的情况,可以分析投资理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现在,市场流行着很多种投资理财的产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并愿意进行投资的。通过对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的调查可以得知人们对这些产品是否了解,并通过这种调查方式间接的使他们了解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通过分析数据,例举出几种较受到人们青睐的理财产品。结合市场的特征和其他地区的情况提出关于投资这些产品的意见和建议。这能使人们对理财产品有更多更好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

再次,通过调查分析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文化程度、社会经验、社交环境等都是影响理财意识的因素。

最后,调查得出的结论可以为衢州地区投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间接促进其发展。

二、毕业论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了解衢州地区的个人投资理财结构如何,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状况,以及根据其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建议。

主要内容:

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统计研究以下三个主要内容: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对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介绍衢州地区现阶段的基本经济状况及居民的消费情况等来引出居民的投资理财的话题。

二、衢州市居民的余钱配置现状。

根据调查报告的情况,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归纳。

三、衢州市居民的理财意识分析。(将理财意识分块说明情况,先总的说明再分块分析)

(一)从理财意识强且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的。

(二)从理财意识强可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不了解,麻木投资的。

(三)从理财意识不强的,只会守着钱的。

四、衢州市居民理财意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1)先说明因素有哪些,并做图标分析

(2)将关键的几个因素单独做详细的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三、毕业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采取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谈话,口头信息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采用的分析手段:

1、定性分析法:一种探索性调研方法。目的是对问题定位或启动提供比较深层的理解和认识,或利用定性分析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2、定量分析法:在对问卷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后,可再对问卷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定量分析。同卷定量分析首先要对问卷数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问卷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方法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复杂定量分析。

技术路线: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 胡安生,蒋勇生. 宁波居民金融意识及储蓄状况调查分析[J]. 宁波经济,1997,(4)

[2] 欧阳钱琳,冯如,李雯颀,张文昊. 大学生投资理财市场分析[J]. 财税金融,2010,03(下)

[3] 安娜. 当代中国家庭理财意识渐浓[J]. 中国经济导报,1999,01,01

[4] 宋芳. 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金融,2010(2)

[5] 李睿. 家庭理财和国内投资渠道分析[J]. 考试周刊,2010(28)

[6] 聂广海. 建立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J]. 现代经济信息,2010

[7] 刘东明. 浅析理财目标中的文化因素[J]. 商业研究,2010(10)

[8] 徐英. 试析通货膨胀对个人理财的影响[J]. 新疆财经,2009(5)

[9] 张晓波. 影响理财的非智力因素[J]. 理财之道,2003,12

[10] 陆海燕.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需求的因素[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

[11] 高太平. 个人投资理财的十大误区[J]. 会计之友,2010(5)

[12] 催至伟. 通胀压力下家庭投资理财的策略分析[J]. 经济研究,2010(7)

[13] 丁致清. 创新理财观念须强化“五个意识”[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4(2)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调查的实施和时间的安排:

(1)2011年01月16日—2011年01月25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同时进行论文研究的背景论述。

(2)2011年01月26日—2011年01月30日,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做适当的分析,并同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

(3)2011年02月07日—2011年02月20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衢州居民的余钱配置情况。

(4)2011年02月21日—2011年03月01日,衢州居民的理财意识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完成初稿。

(5)2011年3月-2011年04月,修改,并最终上交定稿。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1、虽然研究的方法陈旧,但是研究的目标新颖。目前,对理财意识的研究还很少,以其作为调查目标进行问卷调查的更少。

2、调查分析时,主要以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形式进行阐述,是切实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具有现实的意义。

3、根据调查分析,对衢州居民的投资理财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财意识,间接促进衢州经济的发展。

七、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各样金融产品的出现,如何通过理财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的热门话题,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衢州地区的居民进行相关问题的调研,以了解该地区居民的理财情况和理财意识,方法适当,具备可操作性。文章的内容安排以及进度安排较为合理。同意开题。

第6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关键词:音乐分析;写作规范;课程建设;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26-03

“音乐分析”(music analysis)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类学生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在不同院校,不同历史阶段,该门课程名称也被称为“曲式”、“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分析”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其基本课程内容都是围绕具体音乐作品,运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对音乐本体进行分析,最终解读作品的材料组织及其结构原理等。该课程近年来不断扩展演变,从最初的针对作品“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作品细部进行作曲技术综合分析以及对作品在史学、美学、评论等文化意义层面进行研究和探讨——“音乐学分析”①,成为一门对作品技术语言和人文内涵综合分析的综合类课程。笔者认为“音乐分析”课程教学的水平层次更是代表一所音乐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而个人的音乐分析能力是衡量个人音乐理论基础及综合素养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音乐分析”课程教学在本科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该课程置身于“音乐学”学科发展的大视野中,就此门课程在高师院校课堂教学及课程建设两个大方面展开思考,旨在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师院校中音乐分析课程教学实践概况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陆续开设该门课程已半个世纪有余。在其开设过程中,受到了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周期、教学配套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该门课程的“课程性”。其“课程性”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现状,存在怎样的具体问题,需要该课程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理、思考和分析。

笔者根据“音乐分析”课程的学科特点,具体的课堂授课情况设计了一份面向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一)音乐分析课程问卷统计

此次问卷调查于2013年4月开展,面向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三年级四个班级160人发放了160份问卷,除去病事假的学生,共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达到94%,其中有效问卷100%。

(二)问卷反应出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问卷从课程教材、授课内容、课堂教学、课前课后预复习等方面设计了11道选择题,采用匿名勾选的方式,确保学生基本按实际情况回答。从此次问卷调查中清晰的反映了“音乐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问卷第1、2题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重要,却只有三分之一学生表示感兴趣。这表明了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已经认知到“音乐分析”课程在对于音乐本体研究和综合完整分析方面的重要性,却没有具备对熟练使用该门课程技能的体验,几乎未曾从独立分析音乐作品当中获得过成就感和愉悦感,因此内心也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问卷3、4题表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该门课程有一些一般性的困难,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困难体现的方面很平均,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发散分析思维这三个方面都比较薄弱,说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薄弱是一个普遍现象。

问卷5、6题显示只有少数学生对音乐分析的对象——作品,达到了很熟悉的程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一般熟悉,这表明学生在掌握作品数量,以及对音乐感性体验方面有欠缺。在对作品类型的选择上,各种类型风格的作品都有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中小学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期望值比较高,这说明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有将课堂知识和日后应用结合的强烈愿望。

问卷7、8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几乎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大多数人都是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而学生对课堂上可以获得的具体帮助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有的学生希望能在作品分析课上巩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想拓展所掌握的具体音乐作品数量,有的学生想积极参与到分析过程独立完成对作品价值的挖掘。这说明学生对在课堂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的技能抱有不同层次的诸多希望。而根据学生对第8题三

个选项几乎平均、无侧重的勾选,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安排进大量的授课内容,以及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否现实可行。

问卷9、10题,反映了学生对该门功课的作业态度。大部分人选择了有时抄袭,这也不难解释为何每次批改作业时都会遇到大量雷同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每次作业都亲力亲为。而第9题呈现出的问题更值得教师思考,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依然不知道分析报告的写作方式,这也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独立分析作品无从下手的尴尬情形。

问卷11题,反映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对于该门课程课外阅读和参考,并就某一问题从不同的书本中获取知识,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开拓知识面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差。

二、高师音乐分析课课堂教学定位与探讨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罗列出在高师院校的“音乐分析”课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他们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不同的现象背后缔结的是共同的深层原因,因此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本出发。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该门课程清晰的自身定位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建议。

首先,“音乐分析”课的开设均安排在本科高年级段,这说明该门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它既是之前基础课程知识的汇总,又是将知识转化为思维和能力的一个途径,更是支撑其它各项音乐技能发展的重要底蕴。因此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应当树立新的高度,不应是雷同或重复于曲式学的简略理论课程。

当下许多师范类院校开设的“音乐分析”课程实际上就是“曲式”课程,所用教材,授课所遵循的思路,布置作业等各环节都基本按照传统曲式课程开展,其根本上就是用“曲式”代替了“音乐分析”课。众所周知,曲式仅仅是对音乐“曲体结构”的学习认知过程,而“音乐分析”课程应该是含有曲式分析在内,但高于曲式分析,综合运用传统“作曲四大件”和部分音乐学知识的课程来对作品进行全方位解读的课程,其目的最终能够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独立分析作品、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作品打下扎实基础。因此清晰的定位“音乐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是教授该门课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在本科教学科目制定时,应当将“曲式”与“音乐分析”两门课程分开设置。如果受到学时、师资等影响,没有条件分设开课,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这两个概念加以明确的区分,以确保学生对学科范畴的清晰认知。

其二,“音乐分析”课程在全国各类音乐院校中普遍开设,笔者认为该课程开设在专业类音乐院校和开设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位和侧重点。因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中的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去向,是成为各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或者服务于当地的群众文艺工作。而专业类音乐院校的“音乐分析”课,主要是为作曲系、音乐学系、表演系等专业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创作型、表演型人才。所以,高师院校“音乐分析”课程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实际,因此,这对于高师院校该课程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教学定向有根本的影响。

“音乐分析”课分析的作品基本是教材上的范例曲目。以全国大部分高师院校所使用的音乐作品分析教材为例,主要教材是:高为杰、陈丹布编著的《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大量范例曲目为古典浪漫时期贝多芬、肖邦的钢琴曲,一小部分中外声乐曲,和少数几首中国民间歌曲。范例乐曲的优点是作品的代表性强,涵盖中外范畴,同时曲式结构典型、清晰明了。不足之处是,如选用该书对高师学生进行教学时,该书对流行歌曲、当代中小学教材歌曲、校园歌曲等没有涉及,这体现了使用该书时的局限性。

高师音乐生未来将在中小学校园从事一线工作,在音乐普及、音乐基础建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鉴赏部分的作品作为音乐分析课堂分析的对象,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做到真正面向就业,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备课合二为一,为工作面试和未来的教学做足充分的准备和练习,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积极性大大提升,也缩短了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摸索准备的阶段。此外,我们也完全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与传统音乐血脉相连的因素或者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创新应用,拓展课程内容

提升课堂通俗性、趣味性,既结合学生平时大多频繁接触流行音乐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将音乐分析与实际紧密联系,加深学生的体会,也为日后学生在教学岗位上灵活应对各种当下流行音乐分析、教学做好示范准备。当然,古典、浪漫派音乐作品的分析,是该门课程的基础,因为,它延续了曲式学的分析传统,为学生铺垫更深厚的学科基础。

其三,“音乐分析”课程最终赋予学生的是独立面对作品时对作品价值深刻理解的能力,由于师范院校学生主修专业不同,例如钢琴专业、声乐专业、竹笛专业等。如何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当中,运用“音乐分析”课程知识进行实际分析,并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之后加深对作品演绎的理性与深度,应当是该门课程自觉的追求方向。

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往往给全班同学布置同一个题目,过一周时间上交批阅。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是检验基础知识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更个性化的作业方案。笔者认为在充分了解全班每个同学的专业特长之后,应当按照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作品布置下去,例如竹笛专业学生布置分析竹笛作品,钢琴专业学生布置分析钢琴作品,声乐专业学生布置分析声乐作品。这样的安排,既尽可能的减少了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依赖抄袭的做法,又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特长,最终使每个学生都将该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实际相结合。音乐专业学生结束高校学习之后,往往从事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这种作业体验对今后工作中无论演奏、演唱、教学及研究等,都有实际和长远的意义。

以上三点都是针对问卷反应出的问题,结合高师院校实际情况对该门课程做出的重新定位,不仅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内容,完善了课后环节,相信这样的调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卷中反应出的具体问题。

三、音乐分析课程教学的自身建设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反观“音乐分析”课程自身的完善性,不难发现其存在一系列的模糊地带,例如,该门课程具体结构的定义、分析表达符号,以及分析报告写作规范统一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每年的音乐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卷面中,体现尤为显著,来自全国不同地区院校的本科生在报考研究生时交出的音乐分析答卷各式各样。

笔者认为,在高师院校和专业音乐学院的本科教学中,“音乐分析”课程所分析的作品内容,虽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对作品分析的各种结构的定义、分析表达符号及分析报告写作规范等方面,应当尽量统一。而目前学界的实际情况是,基本上每一本教材都有自己的分析报告写作方式,其所用的曲式各结构的定义、分析表达符号等,都缺乏统一性。

众所周知,音乐分析报告包括谱例分析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课程规范,谱例部分的标注究竟要细致深入到哪一个步骤,文字说明部分究竟包含几个方面的要素,哪些为必须涉及的要素,都成为了模糊的概念。因此在本科阶段音乐分析报告的具体写作过程中,规范的不明确导致思维的不缜密,没有思维指导的学生往往难以下笔,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一旦考研进入另一个学校学习,曾经熟悉的写作规范又面临着调整。因此笔者呼吁学科规范能够尽快出台,从课程自身建设的方面努力以促进音乐分析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音乐分析”课程另一个值得明确提出来探讨的问题,即是否加大对作品在史学、美学、评论等文化意义层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即“音乐学分析”。前面提到过许多高师院校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是将“曲式”课代替了“音乐分析”课,在课堂上主要讲授音乐的曲式结构。这种现象反应了任课教师主观意识上重视音乐结构的教学,虽对传统作曲技法分析也有所涉及,或进一步涉及到了“音乐分析”各方面,但对“音乐分析”中的 “音乐学分析”部分所占的比重不够。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对文字说明部分的研究往往仅存在于作曲技术层面,而对“音乐学分析”则浅尝辄止,一带而过。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音乐分析学科规范性的不明确,文字说明部分的广度、深度等都没有被明确要求,教师自身不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背景,或者不重视“音乐学分析”等;此外,文字部分写作比谱例分析更加主观不易把握,因此文字部分只是作为分析报告写作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涉及。因而,缺少了“音

乐学分析”的分析报告,好比仅仅具有作曲技术分析的“骨架”,而无“音乐学分析”的“血肉”,内容显得单一、冰冷,缺乏审美价值。

如何提升文字部分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方面是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本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音乐分析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要想学生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师自身更要具备扎实的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功底,宽广的学科背景知识。首先,音乐分析课的教师自己必须懂得作曲,曾经创作并演出过自己的音乐作品,在知识结构上,教师不仅仅掌握纯作曲技术层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在史学、美学、评论等方面的渊博的音乐学知识;其次,教师要在思想高度上能够认知“音乐分析”的广义意义,承认“音乐分析学”大学科分支下“作曲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并列平行的地位,在学科视野上能够看到未来“作曲技术分析”必然结合“音乐学分析”且最终目的在于解释音乐作品文化价值意义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未来的“音乐分析”课程,应当视情况将“音乐学分析”的比重大大提升。可以说将音乐分析课程教授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

前文提及音乐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解释音乐作品文化价值意义,在达到最终目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对每一个音乐作品的分析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运用,都是对其包含和涉及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作曲技术、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具体学科知识的回顾,因此大量的音乐分析过程,对加深理解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练习巩固作用。我们在强调音乐分析课“质”的提升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量”的积累,因为“量”是该门课程体现课程意义的重要途径,不能因为要营造课堂的趣味性而压缩了该有的“量”。同时应当注重该门课程与多门课程的紧密联系性、互相促进性以及实际运用性。例如,音乐分析课程对于歌曲写作课的积极帮助,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帮助学生从大量模仿中体会作曲的规律和规则,音乐分析课之于歌曲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此;音乐分析课之于即兴伴奏,不仅仅停留在和声分析的层面,还应从结构的安排、音乐风格的选择等方面提升即兴伴奏的能力,使之具有自主的思想布局,不停留在呆板的和声衔接初级阶段;音乐分析课程对合唱指挥课、钢琴课也有重要影响,这两个领域都是高师院校学生日后在工作中大量涉及的工作内容。此外,音乐分析课中积累的音乐作品数量,音乐审美眼光,音乐分析能力等,都为日后具体工作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四、结语

“音乐分析”作为一门课程,其属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在高师院校该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当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来定位其内容,勇于根据实际情况改革教学。“音乐分析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属性体现在其学科自身的探索与完善之中,我们应当跟上学科不断更新和扩充的发展趋势,重新认识学科概念和范畴,将学科思维进行清晰准确的再梳理和理解,不断使之成熟、规范,使学科的概念之于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更为深刻全面的影响,成为课程所赖以前进的学术源泉。笔者结合高等师范院校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从教学实践的课堂问卷中寻找症结,从音乐分析的综合性、规范性、发展性等属性角度反观其的自身建设,以期望该学科建设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完善,该课程教学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提升。

注释:

①关于“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等概念,请参看: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j].黄钟.2007(04):3-7.

参考文献:

[1]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第7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1.1意义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遭到了人类机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多辟渠道、形成机制;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局面。这既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更是彻底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只要全民动员起来,群策群力,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铸起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长城,中华大地就一定会山川秀美、江山如画。

1.2目的

通过对当前青少年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使他们加深对此社会问题了解 与重视,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2调查过程

由于是第一次独自完成这样的社会调查实践任务,所以准备时间比较长。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自己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接下来寻找了调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调查人群及较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2.1调查时间:201x年7月20日----201x年8月1日

2.2调查对象:丰城市上塘镇建新村12-18岁青少年

2.3调查目的:通过对当前青少年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使他们加深对此社会问题的了解与重视,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2.4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座谈访问。由于实际情况制约,考虑到在学校中分发后回收率过低,问卷调查只进行了小规模的采集。主要采取问询一部分学生及向了解情况的相关同学交谈询问来收集答案,对其他青少年采取一一问询收集答案的方法。同时利用工作之便对本小区和身边朋友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基本情况与分析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环境保护除开发展各项科技技术,解决环境污染中的一些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提升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工作中,如何去提升环保意识,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对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3.1认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自然环境或者说地理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活动相互起作用的那些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及其交互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创造活动的舞台,是人类创造活动重要的对象。自然环境通过人类劳动对

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自然环境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以人类劳动为中介,自然环境在各个不同阶段对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

3.2认识环境对经济的重要性

经济在人们眼中仿佛一直与环境对立,其实不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影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给经济带来直接的重大损失。

3.3认识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成效

环境保护意识也需要与时具进,跟随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不能抱守陈规。环保意识提高,不仅有利于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环境保护效率,促进环境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环境科技的创新成果,造福人类。

4调查结论

第8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关键词:语言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 听说课程

The practice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an EF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Zhao Qi1,2, Zheng Chunping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2.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 90089, USA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tentative report on the preliminary practices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in an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 course for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It explores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s TBLT in clas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 majority of students hold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BLT in class, but they show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ir progress in terms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With a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current problems of TBLT, the paper moves to propose four suggestion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ask difficulty, language forms, teachers’ role and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 language task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随着任务型教学法在国外语言教学领域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也逐渐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随后,其应用与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2001年,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在英语听说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2009年,我校开始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系统地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在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设计了类型丰富、难度各异的语言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型的语言学习。

具体来说,我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设计的语言任务类型有30余项,合计语言任务280余个,并采用展示范例—实施任务—评价表现的模式展开任务型教学实践。以一级课程为例,课程共设计了10项任务类型,语言任务70余例(见表1)。

1 教学效果调查方法与结果

对于语言任务应用效果的探讨,本文着眼于学生的主观反映,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两种方法搜集相应数据。调查问卷集中探讨学生对课程中任务丰富度、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态度及对任务成效性的观点,而访谈更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其所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我校12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调查研究。

1.1 问卷调查设计与调查结果

我们共设计了Ⅰ,Ⅱ两份调查问卷,Ⅰ卷旨在调查学生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任务型教学法的整体态度,Ⅱ卷旨在调查学生对课程中每项语言任务的喜好程度。

2011年11月,课题组以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了118名完整参与过16周语言实验教学的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此类教学与评估的态度。研究人员使用李克特量表制定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任务型教学法整体态度调查问卷》,其中5分为最高分(表示最赞同),1分为最低分(表示最不赞同)。发放并回收问卷118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男生82人,女生28人)。问卷的信度为0.877,说明本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测量的准确程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

表2详细地反映了学生对该教学与评估体系的认知与态度,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学生比较赞同此类教学方法(M=4.03),语言任务的类型较为丰富(M=4.26),数据初步显示了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说明该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表2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任务型教学法整体态度

调查问卷》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课程在语言任务的设计方面较为丰富,认为语言任务的完成有助于提高自身听力和口语能力,还有助于提升自主学习、创新等综合能力。针对课程中的评价环节,包括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其有助于自身的英语学习。综合来说,学生对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的大学听说课程总体持积极态度,但针对任务可操作性的态度差别较大。

第二次调查于2012年12月进行,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对课程中开展的10项语言任务分别打分。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分数区间为1~5分,分别代表从“非常不喜欢”到“非常喜欢”的态度递进。同时,问卷还要求学生在打分完成后,以文字的形式简要说明喜欢或不喜欢某些任务的原因。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调查问卷Ⅱ结果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断学生对所开展的10项语言任务都较为认可(平均值>3分),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语言任务类型为词汇拓展、听力训练、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平均值>4分)。问卷中的文字说明反映:学生认为词汇拓展可以帮助他们增加词汇量并学习如何在段落中运用词汇;听力训练的语言任务对其参加听力考试帮助很大;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灵活度高,趣味性强,通过完成该任务,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针对相对受欢迎程度不高的语言任务,出现频率较多的文字说明为:趣味性不强;课堂占用时间较长;不知道如何开始一项任务。

总结来说,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如果一项语言任务具有现实的意义,如指导学生考试,学生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当一项语言任务在不具备较高灵活度和吸引力,只是单纯鼓励学生多运用语言交流时,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不高。

1.2 访谈设计与调查结果

我们随机访谈了37位完整参与任务型教学的学生,主要从3个方面展开访谈: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与你之前所上的同类课程有何不同?

(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是否存在问题?

(3)对课程设计、实践有什么建议?

通过访谈,将学生对以上问题的反馈总结如下:

第一,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使学生感受到了两大主要变化:一是学生在课堂“听”“说”的机会明显增加,与以往课下不会主动练习口语和听力不同,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练习英语听说。二是学生开始重新理解并认识英语课堂,与同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学生表示他们通过这样的学习,从高中阶段只关乎课文内容和语法练习,慢慢转变为基于基础知识来完成丰富多样的语言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了更多超越英语语言学习本身的技能。

第二,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的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听说课程本身方面。

①听说课程的材料太过正式,与大学生生活的关联性、实用性不强,缺乏亲切感。

②课程材料缺乏让学生硬性掌握的内容,如单词、词组、语言结构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收获感。

③教师对语言任务要求不够具体,没有硬性的练习或作业留给学生完成。

(2)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

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练习的动力。

②在语言学习和完成语言任务过程中,主动与同伴或教师交流的意识不够强烈。

③语言输入不足,导致输出质量没有突破性的提升。

④由于学业压力,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现实的时间安排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

第三,访谈者针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绝大部分参加访谈的学生给出了“增加课时,提高对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的建议。学生认为隔周上课或者一周上一次课课时不足,使得练习的强度不够。并且,学生补充说,时间间隔过长,一方面不利于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学习积极性也被慢慢消磨。此外,学生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3个建议:

(1)在课堂交流方面:增强课堂上分组的灵活性,每个人所在组的组员、搭档定期更换,加强班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在师生交流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互动,并参与一些语言任务的完成,如小组讨论等。

(3)在课下任务布置方面:布置课后需要熟练掌握的单词、短语,以帮助学生加强课下积累。

2 调查结果的教学启示

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的调查,分别呈现出学生、教师对任务型教学法的不同反映。从学生视角出发,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任务型教学法持积极态度,并各有自己喜欢的任务类型,这无疑为任务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站在教师视角,本文认为调查结果显示出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存在两大主要问题:(1)学生能力提升上存在“量”与“质”的矛盾;(2)学生“听”“说”在“量”上的增加依然有局限。

对于第一大问题,在访谈中,大部分受访者谈到与高中英语课堂相比,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听”和“说”的机会显著增加。但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听懂,是否可以自信于自己的表达”时,受访者多持否定态度。其中一名学生表示:

“坦白讲,自己还不如以前在高中时自信了。在高中,自己还会背单词,背课文,做练习,这样会给自己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但是,现在,自己只是在说,在听,但感觉好像没有多少针对性很强的训练,所以也没有感觉自己说的多好。”

另外一名学生谈到:

“当我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有时感觉迷茫。相比较而言,高中的英语课更为系统,因为那时我知道要完成哪些练习,哪道题是对的,哪道题是错的,要背哪篇课文,要背多少单词。现在,有点儿不适应这种在课堂上不断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

对于第一大问题的解决,主要从以下两个更为具体的问题展开:

(1)如何让学生在现有的输入基础上保证其在语言任务中完成交流。

(2)如何确保学生在交流中习得第二语言。

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1)调整任务难度。让学生有足够的输入是一种长期积累。所以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用第二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就要首先考量“任务难度”。Brindley指出有三大要素影响着语言任务难度:学习者因素,任务因素,教师因素。而这三大因素又可以进一步细化成更多小因素。于是解决任务的可操作性可从这些因素入手,一方面,教师借鉴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尽可能多地补充输入,并监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应提前做相应的调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而根据学生的感兴趣程度为不同话题分配不同类型的语言任务,如,针对兴趣程度较高的话题,教师可以安排灵活度大,学生主导性强的语言任务,以充分发挥任务优势。

(2)关注语言形式。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平衡、结合正在逐渐成为任务型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Skehan的理论,传统教学法中事先可预知的、精准的、可靠的语言知识传授仍占有重要地位。“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能说”,真正有效的交流在于“能说对”“能说好”,于是注重语言形式已然成为“任务后”阶段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任务前”预设学生交流中可能遇到的语言形式,给学生以提示,并对学生“任务完成”中的综合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有所总结,在“任务后”阶段不仅反馈给学生用语有误的地方,同时提示学生其用得好的地方及有待提升之处。这样的教学,对教师个人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教师可在课程开始时,和学生一起构建评价体系,并提示其在每完成一项任务后,应用评价体系衡量自己完成的情况,从而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不是为完成“评价”而去“评价”,而是从“评价”中习得语言、反思交流。

(3)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这条建议源于在国外大学盛行的“讨论班”。其讨论课堂一般由助教或是学生自己主持。课堂上,全班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自由讨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在国内,这样的“讨论班”很少见,很多人将其原因归结为中国学生不愿交流、表达能力弱等几个方面。然而“学习者角色”只是一枚硬币的一面,其另一面“教师角色”的意义同样值得探究。本文认为,很多时候,真正的问题并非学生不会交流,而是教师缺乏适时、适当的引导,没能真正帮助学生开启话题,延续话题,并使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用语。尤其是对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或是引导者的身份适时地介入学生的交流中,以提问、总结等方式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

对于第二大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身交流意识,另一方面涉及教育体制中多门课程的协调、安排。客观上,非英语专业学生会将其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专业的学习上,而这些专业课程又会占据英语课程的时间,以至于英语课程出现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教学安排,甚至在大学高年级时,英语不再为必修课程。由于学生需要参加英语四六级等考试,即使安排了英语课,也会将其变成以传统教学法为基础的习题课。“给予重视”是很多学生在调查中提出的。毕竟,关乎整个体制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即只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改观,才可能真正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3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已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从任务型教学法诞生、兴起到当下相关课题的热烈讨论、课堂实践与应用研究,其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不同在于,任务型教学法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强调“用”中“学”,“学”中“用”的有机结合。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效果,学生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但是,任务型教学法仍在不断发展中。其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如何确保学生在“用”中有所“学”。很多学者提出应将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尤其是教师要适应这种从一个保持距离感的讲授者到积极的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另一大挑战在于人们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任务型教学法不只是一个或多个语言任务的设计及实施,确切地说,它更像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划分有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教师和学生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需要两者间的协同合作。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任务后”阶段中的评价部分是任务型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总结性评价仍然是一种主要的评价形式,在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估时,评价的结论往往还比较笼统。因此,在课程开始时,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David Nuna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Peter Skehan. Task-Based Instructio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8.

[3]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第9篇:问卷调查范例范文

从我们的学校学生的英语学情调查问卷看出,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适时地出现英语与母语汉语的转换,从语码转换发展的现状到规律,都需要我们不断去追寻,寻求更好教学方法与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小学英语教学更加实用、高效,让英语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语用学视域下的英语语码转换的现状及规律”这一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语用学视角下,通过研究语码转换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发现第二语言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共通,培养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善于使用英语的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其实践意义在于怎样利用语码转换的规律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篇、语句掌握的效率,其理论意义在于在语用学视域下,怎样实现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的自由转换,发现其规律,以此来灵活运用学的小学英语。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语用学:语用学就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英语语码转换现象及规律: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话语或连续的话语中使用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方言或语体的词和句;或指说话者从一种语言转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语用学视域下的英语语码转换现象及规律的研究:在基于语用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中由汉语向英语转用,再从英语想向汉语转用,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相互转换,发现英语语言运用的现象与规律,从而提高英语运用的效率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重点

(一)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英语学习如何运用的大环境下,利用语码转换的现象及其规律研究实现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相通,让孩子更好的利用母语的常识来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二)研究内容

1.语用学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的现状调查的研究

2.语用学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的现象分析的研究

3.语用学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的规律分析的研究

(三)研究重点

1.语用学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的现象分析的研究

2.语用学视域下英语课堂教学语码转换的规律分析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通过研究,从我校英语语码转换规律的现状调查分析入手,以英语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地区教学问题,结合名师访谈和文献资料的分析,确立本课题的生长点,寻找研究的切入口,然后以新教材开发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为载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英语语码转换规律的理论。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相结合,通过研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确定研究主题,文献收集和学习,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并进行申报。

第二阶段:开始阶段(2014年1月至3月)

完善文献,进一步探讨课题的内涵和外延;撰写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调整阶段(2014年3月至6月)

阅读专注第二章至第三章,撰写读书心得;结合教育实践撰写教育案例;开展有关英语语码转换的案例研究等。

第四阶段:深入阶段(2014年7月至10月)

阅读第四章至第六章,撰写读书心得;撰写教育案例;探究教学对策,并撰写相关论文。

第五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1月至12月)

撰写结题报告;收集研究成果并接受课题鉴定。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网收集有关英语语码转换现象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资料,到图书室查询有关书籍,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了解英语语码转换的发展趋势,研究国内外在语言情境下英语实用教学中一系列成功的范例,吸其精华。

2.问卷调查法

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与英语语码转换现象及其规律研究方向的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并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一定的交流与互动,以此来搜集研究对象教师与学生有关语码转换相关有用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3.行动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