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化学第一章学习不久,我就让学生回家做家庭实验“神奇的鸡蛋”,然后课上请学生口述实验现象,很成功,特别是和白醋反应后的脱壳鸡蛋透明可见蛋黄,富有弹性如乒乓球.课外家庭小实验的确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几年,每年我都会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参与的学生逐年增多,小组的活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有些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小实验室,可以去化学仪器、药品专卖店或淘宝网店补充实验需要的物品,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无限的,他们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代替化学实验中的好多仪器,如,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等,把大的矿泉水瓶从下半部剪开即是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剪开,下半部分即可作烧杯,上半部分可作漏斗,想往矿泉水瓶上安一个支管,利用塑料的热塑性,把一根玻璃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往矿泉水瓶上一插即可,非常方便.我还创造条件将实验室对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开放,由学生在实验室中自行设计,操作实验.这样,通过课外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和家庭小实验,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对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训练和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实验教学手段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多媒体技术的课堂”,为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要充分体现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充分运用电脑、录像、投影等手段突出现象、增强动感、扩大实验效果.对于一些条件欠缺的学校,也应不拘泥于设备,大胆创新.例如,新教材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界限,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活动与探究”和“观察与思考”之中.由于教学资源和化学实验资源等条件所限,化学实验教学目前主要还是以演示为主,而我国九年级义务教育现行的大多数是大班制教学模式,有很多学校没有配备实物投影仪,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若按以往的演示实验方法,要想使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整个实验过程是很难的。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教学 方法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及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教学,树立正确的古文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多样化教学方法,紧跟时展步伐,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胆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适当补充和拓展教学内容
有些学生对文言文存在厌恶感,看到文言文就感到头疼,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情节性强的文言文,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和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出师表》时,在讲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时,可以给学生适当补充“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愿,六出祁山,兴师北伐,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五丈原”等情节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深刻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由此可见,适当补充相关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奠定情感基础,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语感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语文课堂上必须充斥着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是古代文言文教学,更离不开诵读这一教学形式。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只要用心把文章多读几遍,就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教师在学生不明白文意的情况下实施教学,即使将内容分析的再细致、再透彻,也无法使学生深入掌握文章主旨,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甚至会使学生歪曲对原文内涵的把握。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多读,指导学生正确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同时,要采用多样化诵读方式,如果采用单一的诵读方式,则会打击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感觉诵读文章枯燥乏味。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配乐诵读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可以播放优雅古典的乐曲,同时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此情此景中诵读古文,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当学生闭上眼睛时,会仿佛感觉身处陋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皆在眼前,心境也随之变得儒雅,犹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致远旷达,以及不争名利的可贵品质。为了增强学生的切身体会,可以反复播放、反复诵读,让学生默默体会古文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目的。
2、分角色诵读
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以下角色:邹忌、妻、妾、客、齐王等。引导学生在诵读时注意文章的“三问三答”,并切身体会不同人物在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语气,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私、畏、有求”等不同情感。再如:《促织》、《画皮》、《黔之驴》等,由于这些文言文内容丰富、情节有趣、扣人心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质。
此外,还可以灵活采用个别诵读、评价诵读、两人诵读、小组诵读、个别诵读、师生对读、多人对读、竞赛诵读、接力诵读、模仿诵读、挑错诵读等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乐趣,并读出文章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养成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三、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要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翻译文言文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再教会学生翻译“六字法”:对、留、换、删、补、调。比如《韩非子·说难》中有这样一句话:“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可翻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就是采用了“对译法”。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增强学生文言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其次,初中文言文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情境,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及其心理变化都比较简单,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深入体会。例如,在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可以让学生作为文中角色,对课文进行解说,从而深刻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猜测下文,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如,在教学柳宗元的《黔之驴》时,教师可以将文章开始部分朗读一下,让学生边听边理解文意,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划出来,然后在关键时刻停止朗读,让学生自己猜测接下来的文意,黔之驴到底会有怎样的命运。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把握能力。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的灵活应用,让学生有效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学生精神品格,有效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喜麟.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革新
[2]李改青.如何把初中文言文教活探析[J].新课程(教研)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学科素养
历史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创设探究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组织和指导学生主动地了解历史事实、阐释历史现象、揭示历史规律,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历史思维方式和历史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实践活动。探究式教学倡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从具体的历史问题出发,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体验,掌握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针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应具备下列特点:(1)教学目标方面,强调学生掌握获取历史知识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2)教学重点方面,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3)教学导向方面,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一般的记忆、理解和解题。更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加深对学科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升华;(4)教学实施方面,由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提倡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互助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5)教学主体方面,突出学生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6)学习空间方面,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索,突出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带来了广大教师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也催化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探究式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主建构,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求知快乐,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二是教学过程中历史认识的自然生成,在探究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思想火花,在思维碰撞中每个学生产生独立的结论和价值判断。然而,教育理念转化为合理的教学行为的探索实践过程,受过时学术观点的束缚、教师知识储备的限制、教学环境的制约、评价机制的导向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如果探究目的不明确、探究过程流于形式主义,不仅达不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反而浪费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冲淡了教学主题,使得教学效果背离初衷。以下拟就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原因,以寻求可行的对策。
一、初中历史课探究式教学的典型问题
(一)探究主题不明确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学生“已知”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探求“未知”。开展探究式教学,前提是要选择适合的主题,其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某一角度。教师能适当指出富于探究性的问题是教育工作的精髓,有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积极开展独立思考。【案例1】探究《艰难时代的创业英雄》。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知道《感动中国》这个栏目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师生合作总结央视《感动中国》栏目主旨)师:如果这个栏目出现在艰苦创业的年代,又有哪些感动中国的创业英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业英雄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人的英雄模范事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思考题并把内容划到课本上。)学生活动:依据思考题各小组组内交流,自学不会的知识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放在课堂中群学。小组长安排,组员间相互补充,记录员记录讨论结果。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已经穿越到了艰苦创业的年代,而现在就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晚会现场,你能为这3位英雄写出颁奖词吗?学生小组代表说出各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老师总结他们各自的宝贵精神。最后,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在这场探究活动中,教师虽然创设了特定的场景,活跃了教学气氛;但问题设置过于平淡,缺少启发性和层次性,制约了学生感知的深入与思维的拓展。另外,教师往往以其个人好恶确定探究内容,脱离生本环境,赘述不能引发师生思维碰撞的话题,造成教学目标被淡化的局面。【案例2】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师:既然三国不能长久,它们是怎样结束的?师: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师: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逐步回答并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教师分析总结民族内迁的意义。该课重点是江南经济的开发及原因,应围绕它设计问题,然而授课教师却以三国西晋政权为素材展开探究,课堂上还为此补充大量的课外内容,甚至包括一些野史轶闻,而对教学重点内容一带而过。虽说学生兴趣高涨,但教师如此“激活课堂”无助于学生掌握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也难以促进其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探究过程形式化
为了讨论而讨论,绝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尽管场面热闹非常,形同虚设。【案例3】探究爆发原因师:鸦片输入前中英两国在中英贸易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师:英国输入鸦片的原因是什么?师:请同学们讨论,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看书,阅读图片,分组讨论,展示总结:(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2)毒害吸食者体质,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3)腐蚀统治机构,使政治更加腐败。师:林则徐奉命到达广州禁烟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师:英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生(讨论后回答):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上述学习活动基本上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目标是归纳出确定的“已知”结论,学生历史认知会流于表面。这样的活动设计呈现封闭型的特征,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学生无疑是教学的主角,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是教学活动根本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以偏概全,仅关注个别优等生的表现,对多数学生视而不见;探究活动也紧紧依据预设问题展开,不敢触及生成性问题,不愿意深入解决学生们存在的真实困惑。【案例4】探究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老师创设历史情境:胡大魁是一名宋朝军队的士兵,入伍三年后解甲回乡。请问他回江南老家后能够在哪些方面大展宏图?学习任务:1.请同学们分组活动,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市场调查。2.各小组结合史实,分别阐述建议他回家务农、学习手艺、回家经商的理由。本次探究活动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小组间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能一味推崇———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地给成绩优异、表现欲强、口才较好的少数学生创造了展示机会;久而久之,反而挫伤了更多学生的积极性,不能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反观上述活动,探究任务仅仅是对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再认与复述,问题的难度不大,可探究性不足,这样的“探究”环节有不如无。(四)效果评价标准单一,脱离学科特征教师应重视观察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程度、追根溯源的敏锐性与持续性,以及探究兴趣的持久性。而现实情况是,有不少老师仅仅关注学生是否形式上表现活跃,是否开口讲话、动手翻书甚至抄写结论,忽视对历史资料的观察分析,忽视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问题,历史探究活动蜕变成为失去学科特征的课堂演练活动。学生在展示中的行为表现,确实能反映出他的信心、勇气、现场表达能力、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成长特征,但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才是探究环节的主要关注点。【案例5】师:汇报之前,我们先一起学习展示的时候怎么做。“我自信我最棒,聚焦点处来亮相。胸挺直头高昂,面带微笑喜洋洋。嘴里说心里想,脱稿不可看师长。吐字清声洪亮,嗯啊口语别带上。一握拳一挥掌,肢体语言能帮忙。展示完忙退让,褒贬评价记心房。”这样的口诀对于初中生而言有些“小儿科”了,假如以此作为评价探究活动效果的依据,显然舍本逐末。
二、宏观分析
笔者通过随机抽样,在邯郸市城市和农村学校针对初中历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132份,回收128份,回收率约为97%,其中有效问卷为126份,有效率约为95.5%。调查数据整理如下:
(一)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活动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多选)
在教师眼中,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的困难集中于:历史资料掌握的少,分析问题的能力薄弱,表达能力不强、历史问题的逻辑联系复杂等方面。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活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多选)
由于现实中班容量大、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程度低等原因,课堂管理成为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最为突出的困难。
(三)教师对课堂探究效果的评价差异大,使用频率随之不同
三、教学建议
(一)更新观念,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改变以往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倡通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指导。在梳理历史知识脉络、启发诱导学生思维方面,教师的支持作用不可替代。
(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问题的设计要坚持:(1)问在学生有疑之处。任何教学手段都要注意实效,不要装模作样;(2)问题要难易适宜,呈现需有梯度。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挑战,又要循序渐进;(3)紧扣教学目标,突破影响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节点;(4)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允许甚至期待学生得出教师没准备好的回应;(5)兼顾问题的预设与生成,让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和学情发生共鸣;(6)呈现问题要做到疏密得当,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还要使学生保持适度紧张。
(三)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探究式教学的开展,需要有效的教学策略:(1)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对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种期待;(2)创设历史情境,运用翔实资料让学生感悟历史,甚至设身处地参与历史问题演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3)以具体学情为依据优化小组分工与合作,每人承担相应的任务。
(四)加强历史材料的研习,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是开展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合理补充教学资源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历史材料的获得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和课本中,要拓宽视野,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从师生生活阅历和周围环境中找寻更为多元的素材,充实丰富教学内容。探究式教学中应指导学生:(1)学会收集材料。围绕主题得出查找历史材料的办法。(2)正确理解各种史料的特点,领会其时代特征和文化背景。(3)学会处理材料信息。依据记录者的主客观制约等因素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考证和处理,弄清材料背后历史人物的思想、心态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内容。(4)充分利用材料。教师在学生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必须指导学生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充分利用从材料中获得的历史信息,去说明、论证或解释所要探究的历史问题。
(五)辩证看待教与学的关系,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识字 教学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不断变化,只是其核心没有任何改变,那就是“识字”,近年来,各种识字的教学方法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且各有各的优势,这反应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丰硕成果。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字多意,一词多解,虽说各种识字方法各有所长,但是学生真正运用起来,未必能够得心应手。
初中新课程的改革引发出新的课程标准带给教师们全新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刚刚接触新课程改革,可能会有些陌生,但是在慢慢熟悉,和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能够体验出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后成功的乐趣。在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多种识字的方法集于一体,生动有趣,生动得演示出某个汉字的由来和记忆技巧。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集中识字,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地认识几个汉字,最重要的是创设出美丽的情景,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轻松地识字,还可以得到美的熏陶。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很多年以后,读起那篇文章,有和初中时期课堂上不同的感受,或许是人们长大后,经历的事情多了,对某件事情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其中的构思可以与当年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媲美了,从中可以折射出作者宽阔的胸襟、乐观的生活态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魅力。教材更应该努力地贴近生活,让文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单调的形体,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的亲切、活泼,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可以像小学的时候玩过的猜谜语游戏那样,来进行猜谜识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加对字词和印象。能够体现出字里有意境,从意境中能体会出文字,让整个识字过程充满乐趣,这才可以提高初中学生识字效率。
教学就要领会编写的理念,要正确把握教材的特点,为创设出生动的情景,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只要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熏陶。以下是结合教学当中的实践提几点具体体验:
(1)在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领导学生主动体会和感悟课文中每个词语甚至每个生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每一个词语和真实的事物联系起来,然后想象真实的画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分析,探究每一竖行和每一个横行的联系,最后全篇的朗读课文。这时候,学生就不会只纠结于一个生字,或者一个词组了,脑海中会浮现出具体的地区,独特的风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使得识字的教学更加有效。比如“口”字,加了四个又,就成了“啜”字;使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啜泣,一般哭的声音都是从嘴里发出来的,所以首先想到的是口字,比如,小孩哭的时候脸部表情最丰富,哭的时候眼睛和嘴巴都是上下抽动着,这样层层递进,不用太多思考,就能把“啜”字的字形、字意理解得很彻底。虽然是初中学生,相对于高中、大学来说属于低年级学生,但是初中学生的认识领域也不是空白的,通过小学对文字的接触和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在初中的识字教育中不能坚持“一切从零开始”的原则,而要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去发现、研究新文字。例如:余秋雨的《信客》中,“济”字前后出现了三次,首先是接济,下来是人头济济,最后是身体不济。在学到这篇课文之前,一定很少有学生能知道“济”字是个多音字,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对本文的教授,使学生能够记住这一点。分别向学生介绍,济字的意思,有帮助、好处、渡过、众多等多种意思。第一次“接济”中的济是“jì”,很容易理解济是帮助的意思。人头济济,中的济念“jǐ”,是众多的意思。至于身体不济,也不难理解,和身体有关还有个“不”字,那就是不好了,因此济就是好处的意思。通过前后字音的对比,再用进行词组造句等练习,让学生对此知识进一步巩固。
(2)运用各种方法来创设生动的场景。集中识字的话,识字量比较大,也便于学生们记忆和理解,但如果机械地识字、写字,学生们不但记不住生字,还会对识字产生厌恶。因此需要教师们来创设生动场景,以激发学生们对生字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家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来组织教学。如,地处陕北,便可让学生描绘出家乡冬天的景象,教师在学生介绍其家乡美景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学生所讲的那些事物,还可以运用动态的图片演示北方下雪的过程,远观、近看,让外地的学生也能感受到陕北雪景的美。然后再让学生用三个简单的词语描绘一下自己家乡冬天雪景的最大特点,和由此联想到的一些事情和人物。对于其他地区的情景,除了当地以外的学生都比较陌生,这样的话,教师可以适当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域进行多媒体演示,争取让每一个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领悟到课文的精髓了。如朗诵到: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个情节的时候,再播放录像,呈现出生动的画面,微微吹着的西风、在夕阳即将落下山峦的那一刻,崎岖、破旧的古道上一匹枯瘦的老马在缓慢地前进着。如此凄美的画面,一定可以使学生们陶醉其中。然后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高低起伏中感悟文章的美感,领悟汉语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不管使用是么样的方法进行教学,都要能使学生感兴趣,促使学生参加,从而提高识字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189-01
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偏重于知识化,重视背诵而轻视朗读。古诗词的授课时间也比较少,师生没有开展良好的知识互动。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无法理解古诗词蕴含着的内容。这些常见的教学问题都会对学生的文学素养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故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应试理念,注重学生长远发展。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和文学素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品读古诗词,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问题
1、应试教育使教学偏重知识化
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思想、方式依旧影响着主导老师的思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了高考,教师教学方案均以考试内容而定。这样的大环境中,古诗词的背、悟、品成为了填鸭式教学。古诗词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解释古诗词内容上,很少有教师解释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状况等。古诗词不等同于文言文,高考考点多在背诵方面。但是学生若无法感悟古诗词创作意境,即便了解诗词的全部内容,也会渐渐丧失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动学习缺乏独立思考,感受不到古诗词的优美。
2、授课时间过于强迫
正是因为初中教学具有特殊性,教师授课时间、进度上都比较紧凑,有赶进度现象。应试教育模式难以转变,教师古诗词授课的时间很短。教师常常将自己理解的古诗词内容或者教案讲给学生听,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抄写和记笔记,并按要求背诵。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只能感觉到古诗词押韵,无法理解古诗词深层蕴涵和魅力。学习过程索然无味,没有质疑品味、探索发现。等到古诗词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流利的背诵出来,却并不知道这些古诗词的含义又是什么。
3、重视背诵、轻视朗读
很多学生更喜欢教师逐句讲解、疏通文意后,再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样系统连贯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心理接受。教师讲授古诗词也可以避免重视背诵、轻视朗读的教学误区。实际教学时,一些语文教师先要求学生背诵诗词,再开始讲解和疏通。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够。古诗词采取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品味其中的意境。教师应当让学生通读古诗词两三遍,涵义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深情的古诗词朗读,会让学生身临其境,和诗歌描述的场景融为一体。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去品味古诗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古诗词教学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综合素质、丰富教学经验和良好教学观念。但是,许多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认为古诗词教学应当顺从应试教育内容,实施解答教学。教师素质跟不上,教学过程常常脱节。校方应当重视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展共同教学和互动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阅读与学习新知识,丰富自身人文内涵。学生学习古诗词不应只为应试教育,而是要促进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采取更具效果的教学模式,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2、改进古诗词教学方式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可运用一些妙语把学生引入学习氛围内。课堂教学之前采取良好导入语,能够迅速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情境式教学或者趣味故事教学。例如在讲述《天净沙 秋思》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在苍茫暮色中,一个漂泊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行走在古道上,产生了强烈的孤寂、飘零之感。学生便会更加理解该诗词的内容和蕴含的意境。同时,一些古诗词具有生动表现力的字眼,教师要教会学生去寻找和理解。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的“直”字表现了大漠豪壮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兴致会有所提高,也更利于学习和理解好古诗词。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不应从应试教育出发,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不能缩短古诗词教学的时间,重视背诵、轻视朗读,应当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学识,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古诗词蕴含情感的理解,达到古诗词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蓝小琼.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质量[J].教育界,2013(14).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活语文课堂
1.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能力得以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因此,教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观念。
2.创建充满关爱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想首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视。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学生,充分地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热情与期待,让学生感到你值得信赖,让学生相信你能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法和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们在交流、合作中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充满被尊重、重视的阳光。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多赞赏学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课堂上教师总是脸带微笑,用亲切自然的目光注视学生,让学生产生信任感,使学生知道老师正期待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就热烈了,教学效果当然会更有效。
3.创设师生互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应该使师生真正互动起来。教师应真正走过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过程,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的有效教学实施环境。“老师和你们比赛读,看看谁读得好”、“有没有敢向老师挑战的”、“教师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课堂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亲近,感受到老师与自己的平等。因此,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畅所欲言。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的活跃了。学生积极参与了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方向的和提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及时处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不断输出信息、吸收信息,其间不停地进行反馈的过程。教师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程序;学生从反馈信息中了解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及时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有效地处理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实施最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正确处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积极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呢?
1.教师的教学反馈内容要正确
正确的反馈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度,因此,为了使反馈起正效应作用,教师在处理反馈信息上的态度就十分重要。面对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的语言信息反馈和各种神态的表示,教师应艺术性的有意识地选择某一二个反馈信息,为解决“症结”开出良方,或提供思考方向,或提供新旧知识联结点等,再次把学生引下海,启航,直至达到知识的彼岸。
2.教师的教学反馈时机要及时
教室的空间有限,45分钟教学时间有限,是一个不变量,而提高练习质量更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反馈必须及时。初中学生独立评价能力较低,只有每练一次,都给学生肯定或否定评价,把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纠正错误处于印象鲜明的状态中,使摄入知识更为正确。
3.教师的教学反馈方式要灵活
反馈不是如同镜面反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思维品质不一,他们在摄入信息方面存在个体性。因此,反馈亦会呈多样性。作为教师不仅要事先设计恰当的确教学方法,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要灵活地调节教学活动,以适应学生探究学习的需要,哪怕是花费一些时间,也要广泛地、全方位地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感知,这也正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好契机。如教学《社戏》最后一段,设计这样的探究题:其实,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去看戏,也不尽兴,但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你是如何理解的?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当学生小组讨论在原定教学时间里,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要求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或语句不通顺或语句不简练或意思表述不清。这时教师就临时增加说话时间,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学习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助。这就说明了教师面对反馈,要采取灵活的态度,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4.教师的教学反馈应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能力有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处理反馈信息时更要因人而异,而这也是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组织交流中去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提高他的学习勇气,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也要去巡视另一部分接受能力相对强一些的学生,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和问题,引起他们紧张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各样的反馈信息,处理得适度、合理、及时,积极诱发内因,靠学生内部状态的优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关注智慧的教育。教师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就必须树立以学生多方面发展为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结合20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有着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虽然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尝试和改革,在快速作文、自能作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地域经济的滞后和学校基础条件的薄弱以及环境条件的制约,作文教学依然走不出误区。学生的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往往为作文而作文,更谈不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认真分析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滞后根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缺乏系统、全面的素质教育之作文教学理论的指导和培训,走不出应试教育的窠臼。近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是有着数十年教龄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应试教育走出来的,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加之受质量压力的影响,作文教学往往只是重复于大量的写、练、评,局限于审题、立意、选材的讲评和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应试训练而已。如此的训练,自然只能培养机械的作文,为了考试而作文,谈不上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谈不上创新。
1.2经济滞后,基础条件差,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阅读教学跟不上时代步伐,难以满足作文教学的要求。要么图书陈旧,要么适应性差,图书室、阅览室开出率低,而学生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很难添置满足阅读需要的书刊。在信息教育方面,也因农村环境差,网上阅读,遥遥无期,自然限制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和信息的获取与储备。
1.3生活空间狭隘,视野狭窄,立意、选材难以出新。农村师生生活在乡村,出门少、阅历浅、视野窄,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缺乏了解,无法感知日新月异的周围世界和新人新事。其结果,导致学生作文的素材贫乏,只能局限于校园师生或学生之间或家庭之中。基于此,也只能完成一些《师生情》或《父母情》等这样的限题作文,对社会新闻只能望洋兴叹,无动于衷。
1.4教学粗放,训练呆板,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作文难以提高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必然围绕考试这个纲,加大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训练力度。在教学中往往是对同一题材或体裁作文的反复训练,以求在多练中总结经验、以多取胜。在技巧的训练中,也只能蜻蜻点水,点到为止,如扣题、点题、议论、抒情等。学生长期受累于“技巧点拨式”的训练之中,受制于教师的点拨,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只能机械作文或填鸭式作文,根本谈不上自主作文,失去了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重形式,不重内容;重环节训练,不重写作积累;重技巧训练,不重基础训练,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能正确使用,语言贫乏,缺乏形象性、生动性和美感。
2作文教学的重点和几点教学实践尝试
透视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能力的现状,对照课程说明的相关要求,不难看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重点除进行常规的程式训练和技巧点拨、指导之外,而应把学生素材的积累、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式的改革作为教学重点,籍此解决学生作文视野狭窄、材料陈腐不新、思维呆板、作文结构形式不新、课外训练少、课堂教学效益差等弊端。
在农村初中,也有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他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不同形式激发学生情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灵性,变机械作文为自主作文,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2.1自能作文法。通过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方式来加强学生课堂内外文学作品的阅读量,进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自然促成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作文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变教师的程式化作文训练为自能作文。
2.2走出校园天地宽,以强化学生素材积累的方式扩大学生视野,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根本问题。由于学生长时间封闭或半封闭生存于校园,除了学习时间,很少与外界有关系,接触生活少,感知生活少,孤陋寡闻,自然缺乏生活积累。解决素材来源显得极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创意,即创新能力。
2.3学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作文平淡,构思不灵巧,选材不典型,立意不深刻,还有―个症结便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缺乏系统的训练。学生遇见作文题目或相关要求,往往只从一个角度或―个方面去理解、认识、思考,进而构思作文,而不从多个角度或逆向去理解、认识、思考,往往造成立意单纯、选材一般、记叙泛泛,或大材小用,或理解偏颇,言不达意,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结构形式也只是程式化而已。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尝试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初中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意在摆脱传统的、单一的、乏味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本文就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出几点看法。
一、做好课堂教学预设,促进良好教学的开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但是并不主张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任由学生毫无目的、毫无方向地学习,而是在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工作,并能在课堂中为学生预留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促进师生良好互动,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设计两个环节:一是填写“孔乙己小档案”,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填写档案;然后,通过由简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由小的切入点生成大空间,并让学生给孔乙己“塑像”,一旦有了前面的铺垫,“塑像”活动便水到渠成。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所以这样的预设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
二、采用新颖性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课堂导入时,教师要注重采用新颖有趣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刚刚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而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导入方案,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的导入设计合理,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导入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启发性、时间性,不但要生动有趣,还不能喧宾夺主。新课的导入方式丰富多彩,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间接引入,还可以实物引入,又或是多媒体呈现。例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两幅不同的图片,一幅是天堂一边的仙境,一幅是地狱一般的地方,然后对学生说:“这两个地方曾经都是一个地方,你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乐趣
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联系学生与新知识的重要纽带,更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将课文内容变无声为有声,增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帮助学生走进文章意境,并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与感染。由此可见,阅读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发学生情感意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示:“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引导学生对最后一段进行多种方式的阅读,如,集体阅读、小组阅读、分角色阅读等。通过阅读,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再现文中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鲁迅先生的内心感受,并读出自己的心灵感悟。
总之,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反复探究有效的教学途径,并不断审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教学反思的主要几个问题
(一)不重视语文,认为按部就班即可无需用心学习
有些同学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视语文课为休息课;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有些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同学,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不用心也拉不下,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学科如数理化。因为学得再认真,中考时也不象数理化那样的能考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不会太低。于是开始应付老师,根本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认真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就相当满足了。他们从不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做积深刻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学是处于消极应付状态。
(二)教师滥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平心而论,初中语文的教学资源是匮乏的,如音视频教材。学生没有看过一次与教材有关的影像资料,没有听过一次配乐诗朗诵,只能靠想象去探索那些本来可以轻易感知的东西,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当多媒体技术引入时,许多教师好像如鱼得水,于是大家蜂拥而起,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多媒体教学的制作和运用中去了,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但在我看来多媒体教学却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
首先,不利于课堂上师生交流,很多教师简单地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显示在大投影上,便布置给学生自己去理解和掌握,这样会使教师摆脱于课堂之外,本应该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最初还有些新鲜感,一段时间后就变得索然无味了。
其次,提供的信息量过多过快。走马灯一样的幻灯片让学生连记个笔记、思考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不知道这样的教学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可言。
(三)语文过度强调自主性,造成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结果。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思考、积累、体验,有效自主学习。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认为: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就是解放了自己。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针对性,废时间确效率,学生漫无边际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道理。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信马由缰。教师要组织课堂,有效引导,使学生有的放矢。
二、教育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创新教学模式
模式的总体思路为: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能力培养,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这种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知识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有效学习。
(二)做好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
教学中,切忌华而不实、把原本意蕴无穷、魅力四射的“文本”弄成胡乱包装的新玩意,只引导学生追求感官愉悦。而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形式服从效果的原则,在素材的选择和操作上要加强科学性,简捷性、实用性、深刻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最合适的素材。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自由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愿地深入到教学中,不断激活他们的思维潜力,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掘其创造潜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勇气和能力。
(三)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