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建设范文

师德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德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师德建设范文

关键词:教育 教师 学生 师德 国家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教育发展规律进程中沉积的真知灼见,这是新时代教育方针对教育、教师的审视与期望,这是一个不甘沉寂、崛起中的伟大民族的呐喊,这是新时期教育所要肩负的伟大使命,这是一个当代教师沉甸甸的责任与无尚荣耀。然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面对社会的不解与误解,我们这些党赋予殷切希望的从事教育的人民教师还能够甘于沉溺在那份浓厚的书卷气中吗?还能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吗?还记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吗?还能够在社会风气辣热狂荡、物质生活阔绰不羁里固守师德那一道心理防线吗?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频频地闪现:某校教师因为一学生经常偷其他同学的东西,在屡次教育无果的情况下,老师以极端的手段给这位学生的脸上刻了一个“贼”字,家长痛心疾首,社会舆论强烈谴责,由此事件,学生不想去上学了,学校成了孩子心灵的监狱,更甚的后果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耻辱的阴影。某位老师因为学生的行为背离了行为规范,偏激之下让全班同学给这位学生吐唾沫以示惩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该生因心理重创导致心智失常,离开了既喜欢又害怕的学校。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被学校拒之门外不给报名的屡见不鲜,为了教学质量的考评不许学生参加考试或变相勒令学生做其它选择的比比皆是……这一个个事件、一桩桩悲剧,教育逐渐变成了众矢之的,也使得人们谈起教育是冷嘲热讽的揶揄、夹枪带棒的谩骂、风声鹤唳的唏嘘。

如果你是一名从事教育的人,你就会留心每天的教育报刊,你就会发现诸如此类不可理喻的教师、啼笑皆非的处理方法已经做了将教育滑向误区的黑手。悲剧让人触目惊心,以此也引发了群众义愤填膺的点评:“这是什么老师呀!”“这还是人吗?”“有教师资格证没?赶快开除了吧!”身在其中,牵连受害,业内人士多会扼腕叹息:“师德何存呀!”“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是呀,师德在哪里呢?它不在为了蝇头小利而赶潮在那些铺天盖地的“补习班”里,它不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剥夺学生求学的机会里,它不在不了解教育规律的懵懂中,它更不在老师毫无爱心的严格中。

那么,师德,它在哪里呢?它在“孟母三迁”的拘小节、存大义的兢兢奉献之中,它在岳母忠义两全刺字的良苦用心之中,它在王思明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身人格魅力的完善中,它在魏书生老师不断进取、锐意改革的因材施教之中,它在我们应该不断继续深刻学习的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它在我们应该一次又一次去领悟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中,它在我们的道德良心里。

第2篇:师德建设范文

临床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是不能深入研究教育哲学、钻研教学法,即使履行教师职责,也是敷衍了事,以至教学过程中不讲究授课艺术,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总之,“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临床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除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根源在于:第一,社会环境的因素。社会环境无疑对临床教师的影响是深远的。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这对临床教师的传统价值观念形成了冲击。再加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崇尚利益最大化、个人享乐等价值观也会弱化教师的师德意识和理想情操,从而使师德失范现象比较明显。第二,医学院校及教学或附属医院对师德教育不到位。学校方面,相关部门和领导只重视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对加强临床教师师德建设需要专门教育的意识不强。医院方面,由于师德建设制度不完善,临床教师接受的师德教育更为匮乏,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利于师德建设的导向,如重视业务水平,轻视思想道德;对教师业务方面有质的要求,但对师德却无法量化。第三,教师自身的因素。临床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神圣职责,但是在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及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作为医师与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教师的职业压力明显增大且有其特殊性[1]。在具体工作当中,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医疗、科研的工作压力使教师职业压力过大,这也是临床教师师德失范的心理根源。

床教师师德失范现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规范和明确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加强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强化针对性,完善制度建设。临床教师师德建设要结合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实际情况及临床教师身份的特殊性,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完善临床教师师德制度建设,不断提升临床教师师德水平。首先,确立领导制度。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机构专门负责师德建设的方案制定,使师德建设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只有完善师德建设领导制度,才能为落实师德建设各项措施提供有效的保障。其次,教育培训制度。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临床教师工作实际构建师德培训体系,将师德教育培训制度化、常规化。师德培训教育要着重研究如何增强临床教师的道德生长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纠正以往道德宣讲中的盲目性,使得教育培训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考核评价制度。学校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临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确定可操作性的师德考核评价指标,如建立由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督导评价三位一体的临床教师师德评价体系[2],这种方法可以对临床教师师德进行科学化的考核评价。同时要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奖惩和聘任选用的重要依据,使其产生激励作用,真正为临床教师师德建设注入动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促进师德建设。临床教师作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特殊的群体,其医德医风状况直接影响到师德的养成。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在一定意义上,临床教师师德和医德医风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师德的形成和培育,对医学生道德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因此医德医风是临床教师师德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在医学教育中,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实现途径不能仅限于学校,应该延伸到临床实践阶段。要让医学生进入教学或附属医院后,体验医院文化,使知识、技能、素质教育融合在医院文化的氛围中,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在职场环境中的养成,促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内化为医德医风信念和品质,牢牢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

陶冶师德情感,强化角色意识。临床教师师德的建设和培养,要强化他们的角色意识,使其能履行教师职责,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陶冶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情感。首先,可结合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教学实际,设立专门教材、专人讲评等形式对临床教师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品质为核心与内容的师德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培养,使临床教师对自身所承担的教育角色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3]。其次,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他律必须转化成自律。要提升临床教师师德水平,必须将师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无论是否有外在的约束和监督,临床教师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自愿地遵守师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教师的职业相适应的职业良心,这才是师德建设的理想境界。总之,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对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临床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要大力加强临床教师师德建设,教育引导临床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临床教师的师德建设任重道远,要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办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徐雪平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第3篇:师德建设范文

确胜读十年书。说的每一件事、每一句话,听了全国师德模范老师的一席报告。对我都是一次震撼;坚韧、博爱、敬业、执着,对我都是灵魂的洗涤。感谢张老师,让我彻底明白了德高是范”不只是张贴的一支标语,高呼的一句口号;感谢张老师,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师德建设不只是开会、宣传、作报告,更要从自我做起,提高素养,以身作则。前一段时期,乡就教育局提出的师德建设搞了一系列的活动,初有成效,但不能和老师同日而语,此,给各位领导、同仁汇报一下,权作总结、自省,也恳请你能多提宝贵意见,以鞭策我进步。

感到很荣幸。大家好。今天能在这儿向大家汇报我乡师德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学校教育是这一事业的前沿阵地,教师则是站在前沿阵地上的排头兵。所以,师德不仅是教师自律的准则,也是国家、社会对教师行为的规范要求。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影响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旺。我们也知道,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所以,打造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风范、模范的师爱形象、高超的知识水平和精湛的教学技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万源之本。今年又是教育局定的师德建设年,因此,我乡以宣传同志的先进事迹为载体,以倡议为同志捐善款为契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讲师德、铸师魂、强师能、树名师”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此,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我乡优秀青年教师的有关情况。

男,现年岁,19年参加工作,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所教学科成绩曾连续10年位居全乡前列,受到领导、同事、学生及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年,该同志不幸被查出患萎缩性肾炎,随后高额的药费、无情的病魔折磨着他。但他始终牵挂着班里的孩子,从不把自己当作特殊照顾的对象,总是趁星期天和假期住院治疗,不舍得落下一节课。他从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话,但是,他却总爱说大白话:“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干好干坏自己心里最清楚。”更不幸的是,由于长期工作劳累,致使病情恶化,年元月份,辅导学生时昏倒在课堂上,被迫送进了医院。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得上班,学生还要考试”。医生郑重地告诉他:“你不能再上班了,必须住院。”随后告诉随行的老父亲,如不及时换肾,后果将不堪设想。“换肾”,高额的医疗费,手术后的排异费用,这对于本已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可是,面对如此鲜活的生命,如此年轻有能力的好老师,我们岂能袖手旁观!为此,中心学校向全乡发出倡()议,为老师捐款,也借此机会加强我乡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紧密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效,四年创名校”的发展目标,明确“一个核心”,注重“两相结合”,坚持“三方到位”,突出“四有亮点”,力争把乡各中小学都创建成为“让学生开心,让教师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倾心”的新名校。

第一,明确“一个核心”

师爱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老师以自身的行动,为这句话做出了深层次的诠释。我乡担任班主任工作12年的老师,对此也有自己的体会。他很讲究教育艺术,学生在他身边,就像花草一样沐浴在阳光雨露中,他和他的学生谈心都是和颜悦色,充满了对孩子真挚的爱。他认为,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力量。他班级有个男同学,父母在很远的地方打工,住在奶奶家,年迈的老人管他一日三餐都有些困难,更无暇顾及他的学习。这没人管的孩子常逃学,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有一天,他又逃学了,老师就到处寻找他的踪影,终于在一家网吧把他找了回来。看到老师一脸的疲惫和汗水,小家伙吓得像缉捕归案的囚犯一样,低着头等待审判。可出乎意料的是老师既没有训斥,也没有惩罚,而是轻声细语地说:“你老是恋着游戏机,学习落下,跟不上班级,老师心里也难过!再说你爸爸、妈妈那么辛苦又是为了谁呢?以后我看着你写作业吧。”这个学生感动地哭了,他觉得老师比爸妈都可亲,从此,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管住了自己,不再逃课,终于跟上了班级。这就是师爱的力量!

第二,注重“两相结合”

一是表彰和处罚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充分发扬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努力选拔好典型,大力宣传好典型。在良好的氛围下,我乡涌现出周洁然、邵凯、吴香梅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在本学期末,中心学校还将组织评选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在大张旗鼓的树先进,学先进的同时,对凡违反《乡师德师风承诺》,或出现过教育教学事故,有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或接到投诉经调查核实的,或被全县通报批评的教师,视其情节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在本年度评先评优及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二是考核和监督相结合。对于“强师能”,中心学校根据个人的实绩、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进行全乡教师统一考核。通过中心学校组织的巡回听课、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途径,及时把握全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工作情况。其中,学生座谈会、问卷测评教师是考核教师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以课前准备、授课方法、授课效果、作业布置与检查等对教师进行测评。这样,不但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而且也给教师增加了无形的压力。通过强师能,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阶段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奖励与处罚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使教职工产生更大的内驱力。全乡教师更加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建立了教与学双重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

第三,坚持“三方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师德建设是教育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心学校建立了师德建设工作网络,设立“中心学校校长信箱”,多方面收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进一步改进师德建设;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校长、校长和各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层层签订教师安全责任状和师德师风承诺书,制定了中长期学习目标和规划,有集中学习的计划,有寒暑假分散学习的计划,保证阶段性工作重点突出,使“领导、实施、参与”三个管理层次鲜明,确保师德建设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制度到位。良好的师德形象既要靠教育,又要靠制度的约束。因此,中心学校制定出台了《乡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师德师风目标管理细则》等。并根据各中小学校实际,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分解为对教师素质和日常行为准则的要求,向全乡教师发出了“以德修己,以德育人,争做师德楷模”的倡议,与教师签订《恪守教师“十条禁令”承诺书》、《恪守教育局“十提倡、十反对”承诺书》等来保证这些要求得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分析和研讨,并针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是活动到位。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中心学校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学习新理论,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精神,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围绕诸如“以德修己,以德育人”、“师德为先、行为示范”、“正师风、铸师魂、树师表、育新人”、“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师德师风大讨论,并把讨论文稿整理上报中心学校存档。唱响了“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赞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引导全乡师生广泛参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全体师生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转化为实际行动。

第四,突出“四有亮点”

亮点一:有声有色。中心学校召开全乡师德建设动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宣传活动,要求各学校要积极搭建师德建设平台,结合本校实际,广泛开展演讲比赛、师德征文、书画比赛和到师德基地参观等形式的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专栏、教育网等宣传正面形象,弘扬师德正气;组织教师开展为师德建设献一计、做一事等活动,在全乡教育系统内形成人人参与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思想。

亮点二:有血有肉。中心学校多次组织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要求全乡每位教师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在集中学习的同时,鼓励教师自学,为他们推荐自学书目。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易久发的《成功一定有办法》等等。这些名人名著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指导了他们的实践,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为学校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亮点三:有滋有味。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心学校始终坚持“和谐治校、名师兴校”的教育理念,利用多种形式着力培养教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方案,及时稳妥、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地选送教师到江苏杨思、山东杜郎口、永城行知园等地参观、学习、培训,鼓励教师自学研修、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另外还努力培养教师钻研教学的自觉性,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从而培养出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骨干队伍。

第4篇:师德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师德 建设

一、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能否把学生真正培养成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有用之才,师德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不仅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办好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转变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知识经济时代师德的新内涵

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广大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心灵发展的疏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在新形势下,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既教书又育人,在教学创新和不断进取中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3.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个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宣言、任何奖惩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加里宁也曾指出,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以及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带动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5.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知识越精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宽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努力发扬优良学风,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三、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途径

加强新时期师德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中以下几方面应特别注意:

1.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创造师德建设宏观环境

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特别要千方百计帮助农村教师排忧解难;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

2.深化教育改革,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3.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4.全社会尊重教师,广大教师更应该自尊自励

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学生发展的“知心人”、创造知识的“学术人”、创新进取的“引导人”、道德行为的“示范人”,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5篇:师德建设范文

1师德建设的内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师德的内涵进行了最好的解释。具体地说来,每个教师在加强师德修养方面应遵从“立足岗位,敬业爱岗;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等规范和准则修身,重塑自身师德形象。教师敬业爱岗,热爱教育事业,是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基础。教师敬业、乐业、勤业是最起码的师德修养;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用道德风范影响学生,为人师表,作学生的表率是师德最核心的东西;除此以外教师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源泉,是一种素养和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教书育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必须同心协力,才会使整个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

2师德建设底线的界定

对师德如何界定,底线又是什么?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内容和底线也在不断充实、完善。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用自己的教育思想为教师塑造了完美的师德形象。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垂范,言传身教”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师德的形成影响深远,后由“长者,能者为师”发展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直到当今,人们认同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等理念,都是对学校教育、教师师德的界定。师德也是有底线的。首先是教师的言行要符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法律素养,用《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依法执教;其次是热爱本职工作,有责任感。有了这些责任感,才会爱岗敬业,才会做好本职工作,用良好的师德不断实现人生自我的价值。

3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系统工程,为使教师队伍纯洁健康地发展,一批又一批的教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但是受社会上功利思想的影响,加上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管理上的松懈,少数教师自由散漫,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导致在师德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以教谋私、热心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等。不道德或缺乏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形象,也引来社会上一些人对个别教师的不满和质疑。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

4师德建设对策的思考

教师师德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直接影响中华民族培养的未来接班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4.1要明确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认识。当今世界迅猛发展,要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路子,抢占科技领先的制高点。我们国家响亮地提出并不断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国家的兴旺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振兴又离不开教师,全国千百万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伟大的事业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认识,明确师德建设的重要性,重塑自我良好的师德形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并能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接轨的人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

4.2要完善师德建设的管理机制,提高领导认识。学校管理部门应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队伍整体规划的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挑选有真才实学、职业道德良好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对新教师要做到岗前、岗中的师德培训教育,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4.3健全师德建设的规范制度。提高监督力度,师德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师师德评价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把个人师德与师德档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紧密挂钩,实行师德不良者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形象,学校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

4.4坚定师德建设的信念,提高使命意识。教师有许多美好的称呼,如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完成人类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能对得起太阳底下最美好职业的称号。从整体上看,教师队伍是纯洁的,师德是良好的。但是,无庸置疑,整个队伍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师德形象存在较多的缺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制度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学习师德理论和案例,帮助教师重塑良好师德形象,增强提高师德意识的使命感,坚定师德信念不动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培训教育,强化提高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6篇:师德建设范文

1、严禁传播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言论;

2、严禁擅自办班或在工作日参与有偿补课和外出代课;

3、严禁收受学生或家长财物、谋取个人私利;

4、严禁向学生乱收费、乱发资料和推销商品;

5、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对待学生不平等、不公正和讥讽、歧视和侮辱学生或者其他有辱人格尊严的言行;

6、严禁张榜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

7、严禁随意停课和无计划、无教案上课;

8、严禁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在招生、考试、职称评审答辩等工作中,不得有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9、严禁工作时间玩电子游戏、炒股,不得在课堂接、打手机和接待客人;

第7篇:师德建设范文

一、完善培养培训机制提高师德建设认知力

师德建设的培养培训机制是根据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师德建设观,是建立教师终身教育理念上的师德建设举措,它要求教师的师德要不断培养培训,促进其与时俱进,与教育教学协调发展。基于此,学校一是要在人事管理上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形成师德培训档案,制定配套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将其纳入教师职业培训计划,使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以促进全体教师在师德规范上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二是要对初上岗的新教师举办培训。培训的重点之一是培养新教师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要求和师德规范,加强师德教育。同时,要建立新老教师结对制度,为每一位新教师都配备带教促教的中老年优秀教师,加强对教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规的体认和掌握,使师德教育寓于业务培养之中,让新教师上岗前明确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及时转换角色,细致掌握师德规范的相关要求。三是要在对教师加强业务考核与评估的同时,强化师德教育的考核,让全体教师详细掌握学校的师德量化考核体系,便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格遵守。四是要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过程中,适当地增加和更新师德培训的内容,促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展为业务上尖子的同时成长为师德建设的标兵。

二、完善诚信承诺机制提高师德建设自律力

良好师德的养成固然有很多的外部因素,但最终还要通过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为增强教师的自律力,学校要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师德诚信承诺机制。一是要组织教师向社会承诺。每年组织师德标兵或优秀教师代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做出郑重承诺,并向全体教师发放师德建设倡议书,倡导教师热爱教育、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在学校宣传栏内专设师德承诺公开栏,在校内营造师德宣传的氛围。二是要师生相互承诺。作为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高等师范学校,要两代师表、一同塑造。要求教师在任教前,必须向学生做出庄严的师德承诺,同时也要求学生向老师做出遵守校纪校规的庄严承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大学生行为规范》。通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承诺、相互监督来提高师德建设的自律力。三是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师德盟誓活动。在教师节或学校的重大活动中,有意安排教师对教育事业做出师德承诺,在增强教师荣誉感和使命感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信守师德的自律力。

三、完善激励激发机制提高师德建设促动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要通过教师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要着重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尊严和快乐,不断实现师德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精神激励。可以通过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方法树立师德先进模范典型。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认真履行师德规范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增强其荣誉感。

要充分运用校内外媒体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地方网站、报纸推出“师德名师”栏目,在校内开辟师德建设专栏。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制作师德建设专题片,全面宣传报道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让他们获得事业成就感,拥有为师自豪感,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严守师德的责任心,形成浓郁的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

四、完善榜样示范机制增强师德建设引导力

榜样示范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师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推广优良师德风范,推进师德水平的提升。可以通过举办“站三尺讲台,放一生光辉”师德演讲比赛、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师德楷模报告会、表彰优秀教师等活动,大力宣传师德标兵典型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让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震撼两代师表的心灵,从而实现彰扬师德、切磋教艺、自我教育和相互促进的目的。

通过开展“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最具亲和力教师”、“最佳形象教师”和“最具爱心教师”的评选活动,展示优秀教师的形象,激励广大教师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教书育人,开拓进取。这样既弘扬了教师敬业爱生与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又发挥了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师德建设的引导力。

五、完善监督监控机制提高师德建设控制力

师德监督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是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结合。师德建设固然要通过自律实现,但客观上还要通过他律与监督予以保障。是故,师德建设的过程督控理应是师德建设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健全师德法规性文件,形成包括考核奖惩、岗位职责、改革创新、制度规范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规范要求。可以通过实施值日督查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建立师德监督栏等措施,对教师师德加以示范和警戒,保证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落到实处,实现教师自我监控,严守师德规范。

在一年一次的教学质量月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教育教学规程,对教师的师德规范、教师业务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的检查,强化质量意识,促进教风、学风建设,提高师德建设的控制力。

六、完善评价评估机制提高师德建设评议力

完善评价评估机制要求形成科学健全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师德的评价评估主要包括自我评价、领导同事评价、学生评价及家长评价四个方面。一是要开展自我评价。在学期中和期末,发放师德自测自评表,促进教师自评自律。二是开展校领导及同事评价。由学校领导根据教师日常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教师间发放师德评价表,开展师德互评。三是学生评价。由学生对教师师德表现及教学行为等进行综合测评,每节课都发放“课堂教学情况反馈表”,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艺术等各方面进行时效性测评。四是开展家长评价。利用召开家校联合会的形式,定期发放师德调查问卷,反馈家长在师德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综合四个方面的评价,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测评教师师德状况,形成每位教师师德状况的综合意见。这种评价评估机制既能客观反映教师的师德状况,更能增强教师的自律与他律,提高师德建设的评议力。

七、完善奖励惩罚机制提高师德建设约束力

奖励惩罚机制在师德建设中十分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它决定着师德各建设机制的成效。既要落实奖励措施,又要健全惩罚措施。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先树优、职称评聘、年终奖金挂钩,从物质和精神上使全体教师体会到师德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对考核评议不合格的教师,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不得成为评先评优对象,并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对基本合格的,给予诫勉谈话;对违反师德承诺的教师,经核实后要严肃批评;对情节较为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取消其教师资格。

八、完善竞争竞岗机制提高师德建设竞争力

第8篇:师德建设范文

师德内容求新

社会不断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提高,道德规范,包括职业道德也是不断更新、发展、完善的。多年来形成的师德规范,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有些内容历久弥坚,具有永久

的历史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及时吸收体现时代和教育发展要求的新内容。

党的十六大修订教育方针时,在“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条文后,明确增加了“为人民服务”。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根本在教师。因此,新时期师德建设在内容上,应特别重视和强调为人民服务。

2005年《人民教育》第8期刊发了教育部长周济的文章《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该文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教育界多年共识的基础上,强调“责任”的重大意义,第一次把“责任”提到师德之魂的高度,认为“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从而提出了责任教育这一师德建设的新内容。

具体要求求实

近年不少地方在对教师日常师德的具体要求上,有过高过严的倾向。在师德形象的树立和宣传上,也有脱离真实,追求高、大、全,过分拔高、美化、神化的倾向。过高过严的师德要求,脱离教师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与广大教师的心理相差甚远,只能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并不能见诸于实际行动。刻意拔高的师德形象,不但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反而因损及教师的人权、人性而被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敬业奉献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理应大力提倡。然而凡事走向极端就会走向反面。例如为了倡导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和奉献精神,常常宣传这样的师德事迹要求教师效法: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某教师夜以继日地备课、讲课、辅导、批作业,一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也不回家和亲人团聚;为了做到不缺学生的一节课,父母病危、弥留以至去世,也不去探视、照顾和奔丧;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某位优秀教师把自己10万元奖金全部用于所在的山村小学建设,自己却过着比当地农民还艰苦的生活,甚至连一本像样的词典也没有,等等。这些形象貌似高大,但极难引起教师的真正赞同。教师是人之师表,但首先是普通的社会公民。教师也有父母子女、夫妻恩爱、家庭生活,也要食人间烟火,也要享受天伦之乐。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水势情急恐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今在安定平和的校园中教书育人,加班加点搞好教学固应提倡,但成年累月不回家,放弃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享受姑且不谈,不尽赡养老人、扶助配偶、教育子女的责任,连一个合格的公民也不够,还怎样去为人师表呢?教师捐资建校固应提倡,但因捐款搞得自己连一本像样的词典也没有,现代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用品、用具更谈不上,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教书育人?过分拔高和倡导敬业奉献精神,只能使师德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高调。

教育方式求活

首先,集体学习的形式应当改变。年复一年地组织教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宣读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不仅不为教师喜闻乐见,而且已无多少实际效果。如何改变?可对师德规范的各方面的内容,如对“爱与责任”这一核心内容举行专题论坛,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系统的讲座辅导,提供正确的导向,再由教师广泛参与,讨论评说,见仁见智,互相交流,获得师德理论水平上的提升。也可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利用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或本校发生的案例,包括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组织教师以法律和相关规范为依据,进行深入分析,以“规”析案,以案说“规”,使教师明确师德规范的真正含义,懂得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各种情况从师德的角度应当怎样想、怎样做。

第9篇:师德建设范文

1加强师德建设的紧迫性

师德建设关系着学生的全面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能否通过教育实践得以体现,因此,必须要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1.1加强师德建设,是坚持办学方向的客观要求

教育法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主体,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要将党和国家的目标要求内化为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建设方向。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高校通过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的师德体系,不断强化师德建设,教育和引导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要求。

1.2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揭示了教师在人的心灵净化、品格塑造和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教育的内在属性和教师的职业特性。“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展示的是知识转移和思想继承的高度统一,是教育的综合过程,也是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作用培养对象的素质养成,对大学生的全面成才产生重要影响。

1.3加强师德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形成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人生发展走向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思想的传播者和文化的承载者,其自身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价值观念、责任担当等,都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通过教育的不同表达方式,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起着导航作用,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将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放在首位。

1.4加强师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深层次矛盾凸显和三期叠加的新时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亟需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大学肩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无论是专业知识传授,还是道德品格的塑造,都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又要培养学生感恩国家、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优良品德;既要培养学生实实在在做人,又要培养学生勤勤恳恳做事,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关系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我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上看,我校绝大部分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为人师表,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敬。但是,在师德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政治观念淡化,职业理想模糊

缺乏明确的理想追求。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足,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导致胸无大志、信仰缺失、精神空虚,对现实迷茫、对工作淡漠,不能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追求融汇在教育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2道德素养滑坡,人格魅力下降

对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不足。在人才培养中,只重视业务素质,不重视政治素质;只重视知识水平,不重视道德修养;只重视学历,不重视人格人品。有的甚至出现学术不端,弄虚作假;贪图私利,以教谋私;言行失范,作风散漫;对学生漠不关心,对教学搪塞敷衍,对同事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以上这些行为,给学生传递了负能量,抹黑了教师的光辉形象。

2.3敬业意识淡薄,奉献精神不强

不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扩充,知识结构陈旧老化,还不注重钻研教学,吃不透教材,形不成融会贯通的知识、理论体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照本宣科,讲不出重点、难点,授课效果不好。还有的教师不能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教学中缺乏思想交流,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不会及时教育引导,缺少情感投入,教书与育人明显脱节。

3师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师德建设的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引发师德失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冲击教师的思想观念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物质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浮躁、功利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教师队伍,导致有的教师价值取向发生偏差,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师德师风的完善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3.2师德建设重视不够,引导不到位

首先是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没有将其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存在“重师能轻师德”的倾向。其次是师德教育基础薄弱,针对性不强,存在着教育内容不系统、教育形式不规范、教育时间不确定、教育人员不落实等诸多问题,由于缺乏经常性的教育和引导,以上问题相互叠加,负面作用进一步增强,直接影响了师德教育的效果。

3.3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有待健全

由于师德考核、监督和奖罚机制还未得到系统健全,制度体系建设落后甚至部分脱离学校的整体发展,导致师德建设没有深入到“实打实、真对真”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师德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和不确定性,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4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4.1师德建设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因此,必须明确核心价值观在强化师德建设中的统领地位。首先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教育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其次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师的共同理想,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辱感、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最后要将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创新的精神支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励教师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

4.2师德建设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环境下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对推动师德建设具有熏陶和启迪作用。以校园活动为形式,促进师德养成,通过将师德师风建设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更易接受、参与的文化形式吸引教师,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受教育、强素质,升华道德境界。以校园舆论为媒介,加强师德引导,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加大对师德师风的正面宣传,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完善师德监督,不断规范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引导师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信息的侵蚀和诱惑;同时,要正视网络舆论的力量,发挥和完善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促使师德建设在网络舆论的监督下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4.3师德建设要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

中国传统美德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也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将为人师表的师德精髓与爱岗敬业的职业特征结合起来,激励教师将热情和精力投入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行正言,强化教育过程中的道德示范作用。将严于律己的自我约束和宽以待人的交往方式统一起来,突出施教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搭建起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4师德建设要以转化为根本目的

突出“转化”在师德建设中的衔接作用,以转化促养成。师德作为社会道德的构成,既体现为私德、又表现为公德。强化师德建设必须将私德的培树和公德的促进统一起来,将公众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一个脉络明晰、循序渐进的过程,使教师在思想深处产生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终形成自觉的价值追求、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进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校风、学风,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道德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道德支撑。

4.5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