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纸青蛙的折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纸青蛙的折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准备一张长方形折纸,将一边沿着中间折叠。

另一边同样的沿着中间折叠。

折出来边角向下折。

另一边同样的向下折。

然后从中间沿着痕迹折出两个边。

另一边同样展开。

将两边的角向上折。

然后向左右扩展。

另外一边同样的先两边向上折。

然后向外扩展。

折纸反过来,然后多余的部分向中间折。

下面的三角向上折。

然后将折纸插到三角的空隙里面。

折出青蛙的波浪。

只要两层波浪就可以了。

第2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我们先找来6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作材料。最好用买来的彩色折纸专用材料,这样可以制作出色彩鲜艳又对称的八卦。

选三种颜色的彩色纸片各两张。我不知道你的三色是哪三色,让我给这三种色起个代号吧,A色,B色,C色。

接下来我们就是折双三角了,这个大概许多读者都会。为了让零起点的读者也明白本文,这里嗦几句。

方法一:

1、取正方形纸,上下两边对折,再把左右两边对折。

2、将一边纸打开并压折,背面折法相同。

方法二:

1、将正方形纸进行对角折,再将一角向前折,另一角向后折。

2、将两个角拉开并压折,就完成了双三角折。

制作六个同样的双三角。

现在到了真正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了!我们要用六个这样的双三角来实现一个立体的结构。

我们先找A、B、C双三角各一个来。让A的一个角插入到B的一个角内。

图示中的A色是红色,B色是绿色,C色是黄色。

接下来, 我们要再拿一个C色的双三角来加入这个插合的结构中。注意不要插太紧,先看清关系,搭上即可。

然后我们继续拿剩下的任何一个双三角来加入这个结构中。只要注意的一点是,始终保持A在B中,B在C中,C在A中的规律。当六个双三角都搭在一起后,形成的图案是这样的。

结构雏形出现了,我们用双手在四面八方向中心轻轻压,就可以团成一个漂亮的八卦结构了。

第3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一、选材恰当,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幼儿是否主动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方面选幼儿熟悉了解、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把握好内容的难易程度。太简单,幼儿会很快完成,达不到提高的目的。太难,幼儿缺乏热情,严重的甚至有抵触情绪。

如:一次折坦克,内容选深了,大多幼儿都不会折,一部分孩子还跑到我面前说:“贾老师,我不会折,帮我折一下吗”?甚至还有几个孩子哭起来了,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说:“我不想上学”。原因是怕上手工课。因此,选材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手工基础,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力求选择激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展开联想的题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最好每节课只定一个新的知识点,其余都应是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让幼儿在积极情绪中主动参与,较好完成作业。

二、结合多种形式,培养幼儿浓厚的兴趣。单纯的折纸,显得形式单一。如在折纸中将剪、撕、涂画、等形式结合进去,幼儿不但感兴趣,而且会自由发挥,创造性地完成作业获得最大的成就感而尤其欣慰。如教幼儿折灯笼,先让幼儿折好身子,再剪出须子,然后打上小孔,穿上彩线,挂在教室里;又如折好大象后,四条腿用手撕;小白兔折好用嘴巴吹气,让它变成立体的。由于这些幼儿特感兴趣,在完成作业时,个个都在忙个不停,不但能独立完成,而且各具特色。还可让幼儿自由折纸。

如:入园,课间餐后活动,在区角准备一些纸,让幼儿随意折,不要求非要折成什么东西,幼儿说像什么,就像什么,让幼儿感受折纸活动的奇好,产生探究的动力,尽情享受玩纸的快乐。

三、分层辅导,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发展。一个班的孩子,因个体差异,折纸水平都不一样。因此,老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课堂上善于观察,注重每个幼儿辅导。这方面有特长的幼儿,要求在独立完成作业后适当增加难度,

如:王林小朋友,领悟能力特强,每次作业完成的既好又快,很快就在教室里活跃起来,为了让他的特长能更好的发展,我经常给他增加难度,如折公鸡,公鸡的尾巴其他孩子折出尾巴就行,而让他凭自己想象剪出公鸡漂亮的尾巴;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完成作业,因为鼓励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发展一般的孩子要对某一个步骤进行提示,在遇到困难时如老师不及时指导,可能后面他都会选择放弃。如折礼帽前面按对角线对折,后面按虚线朝前方向折叠都会,但沿中线拉开成图就不会,我不但没批评,还肯定前面折的,然后当面再次示范,让他们多来几次,果真就学会了;对较差的个别幼儿要进行长期关注,不一定要求在一节课或一次活动中必须学会,始终给予信任,宽容之心,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此外还要注意对没有耐心和依赖心较强的幼儿进行辅导,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宽松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四、强化训练,掌握基本折法。基本折法主要是指教幼儿认识边、角、线、中心、几何图形及空间方位的基础上,经过折、叠、压、练习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四面向心折、双面方形折、双三角形折、变形折、反复折等,这些基本的折法,幼儿必须掌握,才能折纸造型。因此,老师要边讲解,边示范,把每一部位都讲清楚,指明折纸的部位,折纸的长短,中心点的位置及部分的比例关系,在折的过程中仔细对齐抹平,否则折好的作品很难成形。同时,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掌握为止。如练习双三角形折,先给幼儿讲将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分角线一角向前,一角向后折,然后从中间撑开,压平,在掌握了基本折法后,让幼儿折乌龟、青蛙,进一步巩固练习双三角形的折法,这样,幼儿既不失新鲜感,又学会了折法。

五、合理使用教具,营造课堂氛围。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除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采用外,更应巧妙使用教具,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可提前折好一些人物、动物或其它物体的造型,在区角布置折纸作品展,让幼儿边观察,边讨论分析物体的结构和特点,欣赏造型的直观形象,课堂上再示范讲解折法,也可准备创设折纸故事情节的图片,动画片教具激发幼儿想去亲自动手折纸的欲望,还可将折纸的图示步骤制作好,让幼儿看步骤示意图学习折每一步,同伴之间共同研究上面不同符号所表示的意思,直到成功完成作业。更应使用多媒体教具,这种声、形、色、图的直观性、生动性,既节省时间,又弥补空间的不足,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气氛,会大大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牢牢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减轻幼儿学习的心理负担,保证教学效果。

第4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关键词: 大班折纸活动区 主动探索能力 指导策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她的手指尖上。”也有人说折纸是一种“手指尖”上的艺术。大班的孩子都很喜欢折纸,所以我们就在班级设置了“折纸活动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个活动区“人气不旺”,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态度让活动区成了一个“流于形式”的摆设。究其原因,我们尝试改变活动区的指导策略。

一、创造宽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1.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在活动区布置了立体的折纸空间,悬挂孩子们的折纸作品作为区角的门帘和空间装饰,并用折折画画的形式布置主题墙。在开展折纸区活动过程中,我们摒弃了以往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思想,以一颗放松的心对待孩子,不给他们施加压力,让孩子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折自己喜欢的东西,老师则边看边引导,同时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

2.提供适宜、丰富的物质材料。

在折纸区里,我们添置的不但有孩子们喜欢的彩色折纸,还有各种大小、形状、厚薄不同的纸张,如挂历纸、普通彩纸、糖果纸、废报纸等,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折纸活动,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求。我们还在活动区提供各种折纸范例、折纸图示及彩笔、剪刀、胶水等辅助材料让幼儿在折折、剪剪、贴贴的过程中享受艺术创作的快乐。

3.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选择趣味性强的折纸内容。

在折纸区活动中,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选择幼儿熟悉并喜欢的内容。比如折出会跳的“青蛙”、会说话的“狐狸”,又如在漳州市开展“花博会”期间,我们开始学折郁金香、百合花、等形态各异的花草,并以折折画画的形式布置了“花博园”的主题墙。在动画片“海绵宝宝”盛行的时期,我们结合动画片布置了“海洋世界”的环境,引发了幼儿学习折“海洋动物”的兴趣,激发了幼儿主动探索折纸的欲望,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中参加活动。

二、选择有利于提高幼儿主动探索能力的方法

大班上学期幼儿的折纸能力尚待加强,有时折一半忘了下面的折法,如果没有人给予提示或鼓励,那么他就可能就此放弃了操作。这也是活动区内人气不旺的原因之一。针对此状况,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指导方法。

1.图示法与“自学成才”相结合。

在自主开放的折纸环境中,我们投放了不同难度层次的图示,如“折纸日历”“折纸大厦”等供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图示看图折纸。学会了看图示孩子们就可以“自学成才”了,各自独立看着示意图尝试着折,教师适时介入指导,引导幼儿顺利完成折纸作品。孩子们在尝到成功的结果后更有了信心,自然就喜欢这个活动区了。

2.系列折纸法。

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看图能力后,我们便对示意图进行整理和归纳,把他们分成几个系列,有双正方形系列、长方形系列、向中心折法系列、双三角形系列、双菱形系列等。在每个系列示意图中,我们先出示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体,学会以后才对相似的图示进行对比观察,鼓励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折一折”。

3.合作互助法。

“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区活动中,我们会有意引导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幼儿结对子活动,以便那些能力弱的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得到“小老师”的帮助。这样孩子们在互相观摩、互相商量、互相启发的宽松环境下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4.鼓励和等待。

当折纸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一件作品时,老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哇!折得真好。这件作品就由你来教给本组的小朋友吧。”让这些孩子在当“小老师”的自豪感中更有信心地尝试和创造。而对于折纸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能力差,老师也要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

三、加强与其他美术技能的结合

有时单纯的折纸活动形式较为单调,我们就引导他们找来其他美术材料对完成的折纸作品进行重新加工,创造出更多更新的美术作品。此外,我们还鼓励孩子把折纸与泥工、剪纸等不同技能相结合进行创造。比如有个孩子折了只蜻蜓,老师问:“这只蜻蜓飞到哪儿了?”于是,小朋友拿来绿色的橡皮泥又是捏又是剪,竟然做出了一小片绿绿的草地,把蜻蜓放在上面,惟妙惟肖,非常生动。

四、鼓励大胆创新

在活动区中,我们总是鼓励幼儿在完成原有作品后继续探索创新。鼓励他们多尝试、多想象,对手中的作品再进行变化,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玲玲把长方形纸卷成一根纸棒,再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粘在上面做成了一面红旗;浩浩把刚折好的房子又变成了钢琴……当孩子自己创造出新的作品时,即使不够完美,老师也应该找出他们作品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五、重视作品讲评和展示

研究发现,对折纸活动区的有效评价是对幼儿折纸活动的一种有效引导和支持。因为有效的评价能够拓宽幼儿的思路,丰富幼儿的经验,拓展游戏主题,加速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评价对于幼儿游戏的作用。

作品的展示对与孩子来讲就是一种肯定,所以不管作品的效果如何,我们都会把孩子当天的作品展示在“作品墙”上,布置教室时,我们也总是选择孩子的作品进行装饰。幼儿都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地告诉同伴:“那是我折的。”他们在作品面前互相欣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总之,在折纸活动区中,我们不苛求幼儿折纸作品的质和量,而在于能否借助折纸活动举一反三,提高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艺术的手法表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

第5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对幼儿的教育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幼儿美术教学无论是从作品技巧,还是创新意识上,都需要教师提供合理的教学方式。接下来,笔者将分析多元化教学让幼儿美术教学更“美”的几点策略。

一、多元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很薄弱,自身的塑造性很强。所以,教师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学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学结构,使幼儿主动加入到美术教学中,提高幼儿美术能力。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了解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师与幼儿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认识美、发现美的意识,促进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提高多元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审美环境,引导幼儿发现美

教师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对幼儿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需要教师为幼儿创设审美环境,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纸做的小蝌蚪》的手工操作时,可以首先为学生讲解准备好的小蝌蚪的图片,让幼儿在观看图片的同时感受蝌蚪的魅力,激起幼儿对蝌蚪的喜爱,在情感的控制下,引导幼儿开展纸质小蝌蚪的制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审美的平台,锻炼幼儿的审美能力,然后展开美术美工任务的完成,教会幼儿用折、叠、剪的方式制作小蝌蚪,培养幼儿进行美工制作的耐心与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审美环境激起幼儿主动进行美术绘画的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进行《制作花篮》一节的学习时,可以为幼儿展示自己课前做好的不同的花篮,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提问幼儿喜欢哪种花篮,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激起幼儿做花篮的兴致。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花篮的制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起幼儿加入美术美工教学的能动性,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美。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幼儿兴趣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意力无法集中,使得幼儿的教学工作无法高效开展。所以幼儿美术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带领幼儿学习《快乐的小青蛙》一节的美术绘画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不同青蛙的动画作品,便于幼儿理解青蛙的外貌特征,然后教师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为幼儿讲解青蛙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使幼儿对青蛙产生好感,然后进行绘画创作,画出自己喜欢的青蛙,引导幼儿增强对颜色的敏感程度。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提供音频外,还可以为幼儿提供图画,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利用废弃物制作相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各种各样美丽的相框,让幼儿在多种相框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个,然后进行制作。这样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开阔幼儿的眼界,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事物,提高幼儿制作的能动性,并可以促进幼儿全身心地加入到相框的制作中,丰富教学内容,让幼儿美术教学更“美”。

3.进行游戏教学,引导幼儿创造美

游戏教学可以激起幼儿表现的能力,使幼儿作为教学主体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小动物的绘画》一节的学习时,可以将幼儿进行分组,并鼓励幼儿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下进行小动物的绘画,并比赛看哪组画的小动物最多。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起幼儿参与美术教学的意识,使每一位幼儿都积极参与绘画,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此外,幼儿在比赛的模式下可以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幼儿的潜能。幼儿美术还需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为学生发放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未完成的事物的轮廓,鼓励幼儿在此基础上继续创作,根据轮廓画出自己觉得像的事物。这样的教学模式为幼儿创造力的锻炼提供了平台,扩展幼儿思维,丰富教学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利于幼儿发挥潜能,使幼儿美术课堂更美。

幼儿美术教学在于培养幼儿的绘画与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所以幼儿美术教师在授课时应运用教学手段,为幼儿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对美术技巧的掌握与运用。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设备为幼儿提供最优质的学习环境,开阔幼儿眼界,发掘幼儿潜能。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美”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技能整合活动:是指教师将幼儿多种技巧能力融合,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

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按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橡皮泥活动;基本技能;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68-01

【问题提出】

橡皮泥是一种常见的美术手工材料。

孩子借助小手去捏、团、压、拍、搓等重复动作,可让幼儿联系操作技巧,增加手眼协调的能力。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能组合、塑造出不同形状的橡皮泥物品,可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创造过程中,他们学会处理问题的技巧。如:做条小鱼,小鱼是什么形象?该如何做?同时也能学到分辩大小、空间及分类不同的物件。橡皮泥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从不断的反复摸索中学习,如:听觉、视觉、解决问题、初期幼儿小肌肉的操纵技能、位置、方向及色彩的概念。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发挥潜能,使手与脑巧妙结合,互相影响,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一、观察现实状况,确定活动内容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各种泥塑的基本技能:捏、团、压、滚、搓等。但是怎样将这些手法具体表现在作品中,将这些基本的技能进行有效的结合,使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更加的天马行空。让这些技能技巧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过程。于是我将本班本学期的活动手工课,以橡皮泥手工活动为基点,集体教学活动为主,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在“不教与教”创作过程中提升技能、挖掘创意并利用橡皮泥活动来美化班级和开展其他活动。

二、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机能活动

活动(一) 基本技能复习《捏捏、团团、搓搓》

活动(二)玩泥与绘画《热闹的池塘》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同时,也能发挥幼儿的整体布局和装饰点缀的能力。例如:当幼儿制作出“金鱼”后,引导幼儿用彩笔添画金鱼尾巴,添画水草组合成 《热闹的池塘》,为作品修饰、增彩。

活动(三)听故事,粘贴画《小刺猬摘桃》

活动提出:现在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有孩子把桃子带到班里来吃,一边吃一边吧嗒着嘴,‘真好吃’,惹来旁边一片口水,我忍不住笑,怎么办呢?今天的活动课有了,“《望梅止渴》吧”。

1、首先听取了故事《小刺猬摘桃》

2、结合故事情节粘贴制作了手工画《小刺猬摘桃》。

孩子们的小手很灵巧,经过画―做―粘的一道道程序,孩子们做成了一幅幅好看的图画。

活动(四)捏泥、折纸相结合《夏日欢歌》

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像一个个粉墨登场的小姑娘,千姿百态,千娇百媚,漂亮极了。小青蛙呱呱呱地叫起来,在映日荷花下奏响了一曲《夏日欢歌》

孩子们利用橡皮泥制作荷叶、荷花,广告纸折叠小青蛙,在幼儿折纸完毕后,引导幼儿将“青蛙”贴在准备好的橡皮泥画上,鼓励他们通过想象,添画上富有想象创意的形象,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比如:薄其媛小朋友的画,她把折好的青蛙放在一边,而在池塘里画上了小老虎,我追问,“老虎怎么跑到了水里面 ”,她告诉我,“小老虎在学游泳”。哈哈!好可爱的孩子,她的画是不是也很生动有趣啊。

活动(五)看图片塑形象--嘟嘟熊

看图片塑形象,出示嘟嘟熊图片,让幼儿观察其各个部位是什么形状,像什么,然后再用橡皮泥一一把它们搓压粘贴出来,照着图片中的样子有序地进行平面塑贴。

活动反思与总结

1、带动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本次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怎样将自己的想象变成现实,从前自己不敢去实现的理想在手中渐渐成为真实的、真正的现实。活动面向全体幼儿,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为有艺术天赋的幼儿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惬意的环境。

2、锻炼幼儿手指灵活性,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于橡皮泥性软,可方便幼儿用小手任意揉搓捏造,达到锻炼小训练手指灵活度的目的。幼儿还可通过观察结合已知社会经验,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塑造自己喜爱的作品,满足幼儿体验生活、尝试参与操作的社会情感和愿望。

3、推进家园关系。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伴看,拿给爸爸妈妈看,跟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方法与心得让他们客观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给孩子一个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的机会;而家长们也更加了解、亲近自己的孩子;同时,使得每位家长对孩子在园表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我们更是在活动中得到了与家长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创造性美术教育》

第7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其重要。为了给幼儿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各种蝴蝶在飞舞,用绿色纸折出许多可爱的“小青蛙”,和幼儿起名为“青蛙合唱团”。用红色的纸折出各种花,用黄色的纸折出美丽的小金鱼,还有“鸟的世界”等等。一一装饰在室内,有的小朋友高兴的说:“老师,我们的教室真漂亮。”有的说:“老师,快教我们折纸吧!”幼儿在这个时候兴趣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折纸的愿望。

二、给幼儿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如:让幼儿在使用各种软硬不同的纸等活动中,了解纸的软硬程度及易变化、易造型等特性;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纸的同时进行各种活动,让幼儿在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

三、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并激发幼儿进行联想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还创设了美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如:请幼儿折出一架机关枪可用哪些材料(可用纸、剪刀....)。

四、帮助幼儿不断积累多种表象

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知道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教师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在分析兔子的形象时,可让幼儿背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红的眼睛短尾巴,蹦蹦跳跳真可爱。

要想使幼儿的手工制作逐步成熟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一、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不论是进行平面手工活动还是立体手工活动,教师首先要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制作工具的特征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只有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所以,在制作手工时,教师可让幼儿先思考,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用确切、浅显的语言讲解制作步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技巧。

二、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注意训练手的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掌握每一种动作的方法与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中做之间的联系与协调。例如:剪纸,幼儿需要分别练习剪短直线、长直线、曲线及各种形状,还要分别目测剪、沿轮廓剪和折纸剪。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幼儿练习时间应先密后疏,即开始分步练习时,时间短一些,进行整体练习时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

三、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例如:当幼儿用纸盒制作出“电视机”后,可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海关,为作品修饰、增色。在幼儿折纸完毕后,可引导幼儿将作品贴在底纹上,鼓励他们通过想象,添画上富有新意的形象,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同时想象力、探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她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富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例如:折纸示意图是幼儿看不清,感到有困难,我就以游戏“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去记忆,如折叠线、折、剪开、反折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符号,开阔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她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8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而因为拥有所以我快乐,是一张白纸。可能你们会觉得,世上那么多东西是能使自己快乐的,为什么我却说是一张微不足道的白纸能使我快乐呢,也许我自己也找不到答案,但它确实让我快乐了。

小时候,当我拿到了这么一张白纸,我兴奋到了夜晚,我根本无法入眠,我不停地在想象我能在白纸上画出怎样一幅图片,我是不是能像高梵一样画出令人惊叹的画面,白纸是让我创新的开始,让我知道什么是想象,什么是最美妙的东西。当我拿到了白纸,我会随即拿出一支蜡笔,在上面涂涂画画,一会儿是一只蝴蝶,一会儿是一个房子,一会儿是美丽的风景,凡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画面,我都会画在白纸上,让我在联想的海洋中遨游。让我看到了藏在我内心深处最美丽的仙境。

有时我还觉得,大人们也很喜欢白纸,他们教给孩子折纸,这也许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了。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每个星期都带我去逛商店,他们总会买折纸的小书给我,还买了很多漂亮的折纸,我总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回到家,我就爱不释手地开始钻研起折纸的书来了,不一会儿,我就可以自己开动了,我边折边笑着,仿佛我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我能折蝴蝶、蚂蚱、房子、青蛙等等,连父母和老师都赞不绝口,我已经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小的发明家,让我在快乐里成长。

第9篇:纸青蛙的折法范文

一、利用汉字的形体美激趣。

我国的汉字渊远流长,形体优美,一字就是一幅画。在教学生字“日、月、水、火”时,学生已经通过对比象形字和现代汉字记住了它们。我告诉学生:许多汉字都是由事物本身形态演变而来的。在教学生字“鸟”时,我并不是逐笔划地范写,而让学生观察“鸟”字,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我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只停栖在树枝上的小鸟。学生恍然大悟:那一撇就是鸟头上的羽毛,竖折折钩是鸟的身体,那一钩就是爪子,横折钩和一点自然是鸟的脑袋和眼睛了,而最后一横就是树枝。后来,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很快就记住了“明”、“叫”等字。

二、口诀、儿歌、童谣激趣。

儿歌、口诀是儿童喜爱的文体。它们琅琅上口,易念易记。在生字教学中,给一些生字编儿歌或口诀是学生喜爱的识记方法之一。在教学生字“苗”,我编了口诀:田里长草了,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苗”字。我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自己创作,学生为自己能编儿歌、编口诀而感到十分自豪,特别是编出的儿歌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肯定时,更是得意万分。如学习“告”字,一位学生说:一口咬去牛尾巴。在认识“溪”字时,我教学生念儿歌:三点水,爪字头,一扭一扭碰石头,溪水直往大河流。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孩”字时,学生编了一首儿歌:子字旁,点横头,扭一扭,撇一撇,下藏一人是小孩。

班级中的杰杰经常把“李”的“木”字写成“禾”字。一次,我便突发奇想问他:“你说李白是个男的吧!那他能扎个长长的辫子吗?”“不能!”杰杰肯定地说。那如果你把上面的“木”写成“禾”那李白就有辫子了。我们便一同编了一句童谣“没有长长辫子就是李。“这是看见他笑嘻嘻的,在接下来的听写训练中他真的没有再写错。

我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孩子区分了很多的字,例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组织学生观察联想,编写儿歌:“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们一同捉害虫。请出专家评一评,庄稼丰收好心情。”再如:学习了“各、处、落、洛”时编写韵文:“三人同日踏春去,赏观洛阳名牡丹。各个争奇斗艳处,花落东都满城香。”孩子们会把在学习遇到的这种难题看成了是一种遍童谣机会,在编口诀、儿歌、童谣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自然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三、游戏激趣。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