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雪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查找遇到困难名人名言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内容情况报告
学校食堂工作会议讲话
查找关于习惯名人名言谚语
给大学新生的108条忠告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个性化 关系
1.前言
语文学科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文学科是整个素质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其他知识的根据,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大语文学科的重视度,提高其教学水平。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必须要在延续使用传统优秀教学模式的同时重视教学个性的使用。通过利用教学个性进行教学,激发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为国家创造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人才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2.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1)教学模式。指的是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而产生的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和流程,这种模式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规范和程式化,最后演变成为一种大家普遍任何的教学工具。可以说,教学模式是人们普遍追求的、合理科学且高效的教学活动操作原则。
(2)教学个性。是一种教学能力,指的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独具个性的气质和手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个性比较难以形成,主要原因是语文教育相对与其他很多教学活动而言比较缺乏变化性,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阶梯的进行学习,不能够随意变换顺序,所以在其中创造教学个性相对比较困难。但是,这种比较死板的教学模式无法融入当前时代,满足不了时展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既要学会熟练运用规范的教学模式,又要学会灵活发挥教学个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内容,简单来说,教学模式是综合,而教学个性是具体,教学模式能够运用在所有教学活动中,而教学个性则相对而言比较受限,适用范围比较小,但是却能够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目的的更好实现。教学模式相对于教学个性来说比较抽象,主要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而教学个性则比较具体,以实际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是相辅相成的相关存在,教学个性离开教学模式就会导致课堂无重点、无中心、凌乱不堪;教学模式离开教学个性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呆板、无味。所以说,这两者缺一不可,一同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
3.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如何提高综合教学水平
(1)勇于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一致性。教学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形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从而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的发展自身。多年实践结果也证明,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懂得合理应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最大的教学目的。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根本,因此必须要始终坚持。但是,在教学改革要求下,创新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不断创新,实现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的完美统一,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对某一个敏感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充分感受在自己是课堂的一个主体,其产生的意识和见解正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是自身的一种觉悟,而并非是教师认为的个性化。
(2)结合学生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都是人,也就是学生,所以,为了提高综合教学水平,需要重点从学生方面着手。由于每个学生资质、性格各不相同,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如性格比较开朗大胆且资质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外向型的表现机会,如口头表达,如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大声朗读,而性格比较安静、爱思考的学生则负责寻找文章的重点难点,然后所有学生对文章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和谈论,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学要及时解惑,从而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探求心理的同时解开他们的疑惑心理。这种教学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总是,及时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不断的实行教学个性,结合学生特点,开创出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真正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3)勇于发展教学个性,但不能脱离教学模式。教学个性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运用各种方法来发挥教学个性,如在语文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动画展示形式、课堂演讲形式、小组讨论和辩论形式等多种形式来发挥教师个性和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所有教学个性的进行均不能够脱离教学模式而存在,如语文阅读,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其始终要坚持的就是以教材为依托和根本,在教材中发散思维,其形式不同,但是本质却如一[3]。学生在不断拓展思维、发展个性的同时,仍然在执行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教学最终目标的同时发展个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模式和教学个性一同为整个教学活动服务,两者体现的是综合与具体,抽象与实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说这两个内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个性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重要,对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整个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尤其是语文教学互动中,更应该要努力发挥其个性魅力,创造更具特色的、足够吸引人的教学课堂,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甘洪强.浅谈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个性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20(05):78-79.
在现代主义哲学背景下,人们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是既得到观察和实验证实又得到严格的逻辑证明的知识,它与认识对象的本质相一致或相符合,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反映”的结果,因而,这种知识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中立性”三大特性。所谓“客观性”,是指知识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人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摒弃所有个人的主张、经验、情感等;所谓“普遍性”,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所谓“中立性”,是指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不与认识主体的性别、种族以及所持的意识形态有关。这些现代知识性质观,直接影响到现代主义教学实践观念的形成,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以学科为本位,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狭窄的、固定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不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和教科书、教参等一起构成了知识的权威,不容怀疑。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对学生的学具有绝对的支配权。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由共同体变成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丧失殆尽。
第三,重视基础性学力,忽略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受知识的“客观性”、“普遍的”、“中立的”的影响,认为一种认识只要被称做知识,那么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管用的。教学的任务就在于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掌握了这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以一劳永逸、受用终生,不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的培养。
显然,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是与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反思这种教学观念,我们认为其落后于时代的根源就在于支撑它的“现代知识观”已经不及时代步伐了。的确,在所谓的后现代时期,人们的知识观已经发生了转变,通过波普尔、利奥塔德等众多哲学家对现代知识观的质疑与批判,人们认识到:知识并不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镜式反映,知识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同样知识的“普遍性”也不成立,因为任何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价值体系等因素之中的;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而更是由其所位于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境域,既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随着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解构,知识“中立性”的神话也将被打破。事实上所有的知识都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任何知识都受着特定社会价值的指引,任何知识本身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石中英博士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中将后现代主义知识性质观归结为“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三点。)它消解了现代主义对知识性质的看法,动摇了现代教学观念赖以建立的基础,现代教学观念必须在后现代主义境域下予以转变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与后现代主义关于知识性质的观点相适应,教育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转变教学观念:
第一,反思“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反对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相统一。后现代主义认为真正的“客观性”知识是不存在的,任何知识探索过程都受到认识者的兴趣、利益、价值观念、生活环境等的深刻影响,都与一定的社会存在、文化体系相联系。这提醒我们,教学过程不应忽视人的存在,教学归根结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如果忽略这一点,过分强调“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的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既不利于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知识的探索和创新。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创新能力,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殿堂,更是个体发展和人性养育的殿堂。
关键词:人格教育 德育教育 关键
一、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在于教师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设计,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学困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生。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学困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还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鼓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歧见,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尊重学生,教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嫌弃和斥责,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易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
二、学校德育在培养人格素质方面的对策
1.营造培养人格素质的德育氛围。学生人格的培养,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独立个性。教育家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最深刻的冲动。”我们应该明确,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但我们绝不能不顾学生人格,按照统一的教育模式去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景后,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差异。“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世界上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也找不到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然而,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过于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生管束有余,放手不足,在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棒喝下,学生自然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或“乖顺”、或“张狂”、或“阴奉阳违”,却都失去了健康的个性。同时,教师对学生应具有宽容的态度。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教师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过失,缺乏正确引导,最终只能导致其心理的失落,人格的改变。因此,“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是不讲原则的包庇和迁就,而应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不求全责备,不拔苗助长。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此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尊重,少一些约束。毕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学生。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要坚信他们都是可以造就的,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毕竟学生的成长还未定型,可塑性强,发展弹性大。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对他满怀期望,这样往往会产生“皮克马利翁效应”。从而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此外,还要强化教师人格的表率作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很难想象,一个昏君能治理好国家,一个人格低俗的教师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弟子。所谓“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教师必须竭力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完善的精神品质、崇高的师德风范为基础,指导和调控学生,使他们在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观点和崇高的信念,培养健全的人格。
2.确立“人格教育”的德育目标与内容。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促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的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反之,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面发展。从这一理论出发,一方面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人格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起导向作用。根据我国国情和学校教育实际,有关学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优良的人格系统主要包括下列要素:(1)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2)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3)忠诚踏实的生活与工作作风;(4)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5)富有弹性的适应能力;(6)百折不挠的抗挫精神;(7)强弱适度的情绪反应;(8)善于与人相适的社交能力;(9)自我调控的理智行为;(10)热烈饱满而又稳重坚定的行为品格等。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格素质,应紧紧围绕这些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和组织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每个阶段都各有“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且是“顺序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针对各年龄段学生发展的不同任务和要求,制订出各年级的具体目标内容,并加以细化、分解,付之以操作。这样,学生在理论和现实、过去和现在,善与美的知识获得中,培养兴趣,满足需要,陶冶情感,形成信念,最终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世界中世纪史是高校世界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近年来,高校课程不断进行改革,世界中世纪史也在其列。针对世界中世纪史课程的特点,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 :世界中世纪史;教学改革;内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264-02
当今世界,随着各国、各地区联系的加强,对于世界各国历史的了解更加迫切。作为高校世界史专业的基础课程,世界中世纪史也承担着这样的重任。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讲,世界中世纪史课程无论在教学环节,还是教授效果来看,都是不容乐观的。究其原因,一方面,世界中世纪史内容相对来说较多,且区域的划分、宗教的影响等等,比较混乱;另一方面,学生对其他国家的历史接触较少,应该说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课程;再一方面,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教材、资料等比较少,且很多都涉及到外文资料。故而,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感兴趣,不爱学、畏难的情绪都是存在的。针对这些情况,对于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总体来说,世界中世纪史内容庞杂,时间、空间的跨度非常大。从时间上看,目前学界有两种不同的划分,一种是按照生产方式的不同进行划分,时间跨度大约是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种是按照世界由闭塞走向开放、联系进行划分,时间跨度大约是从公元前后的亚欧民族大迁徙到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前。从空间上看,这段时期的历史包含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绝大部分地区和国家。因此,要想学好这段时期的历史确实是一件非常不易之事。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课课时大多在72或是54左右,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范围内,激起学生对世界中世纪史的兴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针对世界中世纪史区域广阔、国家众多这一特点,首先要对这段时期历史的整体框架进行重新构建。目前各大高校世界中世纪史课程通用的教材有《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世界上古中古史》(上、下)等,我们可以在这些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更为清晰简明的线索,规划出一个较大的框架,让对这段时期历史不熟悉的学生先有一个大致的掌握。梳理框架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看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历史掌握的程度,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框架的制定。
比如说,世界中世纪史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按照区域把整个内容分为西欧、东欧、西亚、南亚、东亚六大板块;也可以按照宗教把整个内容分为四大区域,即基督教区域、伊斯兰教区域、佛教区域和其他宗教区域。在具体地了解学生情况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哪种划分更感兴趣,掌握起来更加熟练,在制定框架的时候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
其次,针对教材内容庞杂这一特点,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之前的框架是让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大致掌握,接下来每一个框架中的内容才是学习的重点。按照“点、线、面”的方式,将每个框架中的知识串起来,可以起到线索清晰、联系内容的效果。
比如西欧这一部分,是世界中世纪史中的重点,涉及国家较多,且重点知识多,单看教材的话,内容多且庞杂。因此,我们可以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将其整理成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这几个大的方面。政治方面又可以分为封君封臣制度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诸国的发展情况,而且根据每个国家发展的特点,又可以将这几个国家分为三个类型:英法、德意、西葡这三个。其中,每个类型的特点及发展脉络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经济发面又可以分为生产力、封建庄园以及西欧的城市等三方面;宗教文化方面可以分为宗教和文化两大方面。这样一来,大的框架下,又有小的划分,小的划分下又有很多知识点,学生在自学或者是听教师讲解的时候,能够思路清晰。
再者,在具体的学习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取其中的重点知识来深入讲解。在重点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既要做到深入剖析,又要扩展学生的思路。其余的知识,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简单提一下,假如时间紧张,可以让学生作为自习的内容。举例而言,在进行德国和意大利在中世纪发展阶段的教学时,因为德意两国的发展过程非常相似,因此,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其中一个国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另外一个国家。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做比较,了解两个国家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这样一来,既节省了上课时间,又能让学生自主学习。
还有,参考资料的推荐。单单教材的内容,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中世纪史的兴趣。我们可以借助很多图书,让学生加深印象。如《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欧洲贵族》等书籍,既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同时又是很好的课外阅读书目。这些参考书目的推荐,就需要教师自己去把关。首先,要在学生中进行了解,看看学生都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其次,还要推荐相对来说比较有趣味性的书目,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读进去。
所谓“学以致用”,世界中世纪史课程也应该联系社会现实,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至于培养的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举例来说,在学习中世纪的印度时,可以结合现在新闻中关于印度社会的负面新闻来学习,如女性的地位低下、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等等,这些社会现实都是与中世纪印度社会的宗教、制度等有关。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渊源。这样一来,既让学生了解了中世纪的印度社会,也对现今的印度社会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般来讲,教学相长,只有做到教有其法,才能出现学有所成。针对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方式方面也应该相应的进行改革。
首先,有效利用多媒体。在现代化教学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真正高效的利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成为教学很好的辅助手段,却是应该加以重视的。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教学,是值得尝试的一个教学途径。相对于文字来说,图片更加直观、形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中世纪史也不例外,比如在学习南亚的时候,印度教的介绍和学习是必须的,然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对于印度教的了解几乎没有,单纯地讲解印度教的经典、崇拜的偶像、教义等等,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但是只有真正了解了印度教,才能深入了解中世纪时期印度的很多问题,比如国家分裂的原因,比如社会问题的复杂等等。因此,在讲解南亚部分的时候,大量印度教的图片可以很好地将抽象的想象转为直接的印象,如印度教的神灵,图片是鲜亮的、生动的;印度教的信徒,其膜拜的姿势、其自身的装饰等等,这些既能引起学生对印度教的好奇,又能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在之后的学习中,但凡涉及到印度以及印度教的时候,这些图片自然而然地会浮现于脑海中,随之相干的知识等也都会一一浮现。像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死板,又很好地结合当今读图时代的特征,做到了与时俱进。
除了图片教学法之外,影像教学法也是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比图片来说,影像教学法更具冲击力,它以视觉动态的形式,很好地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相对较强的印象。举个例子,在讲解西亚的时候,阿拉伯国家的扩张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那么,扩张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则是伊斯兰教的影响。伊斯兰教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单凭简单的口头讲解,不足以使学生印象深刻,那么,影像的作用在此时便凸显出来了。有很多关于伊斯兰教徒去圣地麦加朝觐的影像,影像记录了伊斯兰教徒从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到朝觐的具体细则、过程等等。尤其是围绕着麦加克尔白神庙走动的密密麻麻的人群,可以给学生以极大的视觉冲击。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单纯的组织数据、讲解过程要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其次,改变教师自身的授课方式。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在教学改革形势下,教师要摒弃之前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转换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新颖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还课堂与学生”、“让学生主动做课堂的主导者”。大学阶段的学生,并不是单纯地来接受知识的,他们需要的是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师的带动下逐步完成。以世界中世纪史来说,本身学生对这一方面就比较陌生,假如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习惯,那么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方式有很多,比如自主备课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学习新的内容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大致讲解一下框架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结合教材自己翻阅资料。等学生准备好了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因为学生都有所准备,所以还可以就某些问题进行班级的大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的了解,绝对要比单单听教师讲课印象深刻。
还课堂于学生,还可以以学生授课、老师当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比如让学生自己去讲课,主动讲解是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的,包括框架的设定、疑难问题的讲解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讲解不对或不到位的,教师需要去补充;学生讲课程度比较浅显的,教师需要去深入剖析。教师可以针对某些问题提问,对于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教师可以再做讲解。这样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又锻炼了学生公众场合大方发言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再者,读外文资料。学习世界中世纪史,不可能不涉及到外文资料。目前很多高校依然提倡英语四六级,学生也都在为此努力。所以,落实在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程上,读外文资料也是一举两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关于世界中世纪史的外文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在阅读的同时,教师督促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结合教材对这些外文资料进行评述。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既对专业知识面有所扩展,也学习了英语,对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程的课程改革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发掘。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让世界中世纪史这门课程更加充满活力;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世界中世纪史成为一门学生喜爱的课程。
参考文献:
①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②朱寰,王永本.世界上古中古史(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③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新课程改革以来,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的诗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实施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快乐引进课堂,有意识地创造快乐的情境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进行思维和理解课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说明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不但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记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利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快乐教学的关键有三个要素。
第一,教师是快乐的。教师要有一个快乐的心态。教师就像一个火炬,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希望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教师激情的带动下,学生也就进入快乐的状态。
第二,学生是快乐的。学生必须是激情高涨的,只有学生保持快乐的状态,他们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情感交流过程,情感具有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愉快情绪的作用下,人的心智活动会更敏捷,更卓有成效。
在诗歌教学中实施快乐学习,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有快乐的教态。
苏联教育家别利钦科说过:“跨进教室门就要记住,您是一堂课缔造者,要是心理状态不佳,不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情绪情感伴随着人的全部活动。良好的情绪、情感和心境给人以活力,有利于提高活动效能。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保持精神饱满的心态,给学生亲切自然的感觉。让学生在上课时保持一种轻松自由的心态,这样有助于学生消除学习的紧张心态和焦虑心理。教师是课堂的催化剂,是学习的快乐砝码,课堂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心态,教师要有良好的调控心态,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诗歌教学的课堂。 转贴于
第二,教师要有富有诗意的诵读指导能力。
对于诗歌学习来说,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教师必须有扎实的诵读基本功,才能对诗歌作品很好的感悟,体会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进而更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内涵。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学生诵读基本功的练习,教师是可以针对学生诵读现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可以一字一句地教,学生一字一句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诵读水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朗读,可以两个人一组,一同学读,另个一同学听,然后交换,互相指出不足并改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还可以四人一组进行诵读比赛,教师和其他组同学做评委。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提高了诵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三,教师要有很强的现场调控能力。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的双重特征.从本质上看数学概念具有复杂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基本结构;重视概念的形成、发展、深华的过程和基本逻辑关系;重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把握;重视概念的层次性和其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些都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思维诸要素的合理使用,往往都离不开基本的数学概念.故此,形象地称“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思维,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逻辑思维,都是认知的一种深化,思维处在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地位.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与概念形成判断,判断与判断形成推理,推理与推理形成逻辑,概念、判断、推理组成思维的三大要素.学数学只有概念明确了,才能正确地进行思维运动和判断推理.苦于没有解题思路的学生,要善于从数学概念中寻找答案.所谓“概念是入门的先导,理论是数学的精华”,这两句名言是学好数学的法宝。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学好数学概念呢?下面,我不揣浅陋,浅谈十个要点:
1.复杂概念要突出“关键词语”.如“映射”这个重要概念要抓住方向性:“从集合A到集合B”,同时还要抓住“任一”对应“唯一”。
2.相关概念容易混淆,要注意类比.如排列与组合的差异是“序”;“截距”与“距离”的区别是向;二面角是图形,二面角的平面是一个角。
3.正反结合揭示概念的本质.如函数、反函数的概念,曲线和方称的概念,只有做到两面思考,才能深入体会.再如反三角函数概念,实际上就是在指定单调区间上的三角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关系。
4.要注意概念的引入过程.如立体几何的任何一个概念的引入都有丰富的直观背景;排列组合问题用“对号入座法”或画树形图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思考,规律是如何找到的.等差、等比数列前ń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告诉我们“倒序相加法”和“错位相减法”。
5.掌握新概念要注意温故知新.如充要条件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它只有在理解掌握四种命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顺理成章把知识升华,树立起等价思想,才能学会用充要条件分析、认识、处理数学问题.简易逻辑关系是数学基础的一个“魂”。
6.巩固和运用数学概念,特别是在运算、推理、选择、证明中,要注意自觉地让概念发生作用.如证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比)数列,用的方法都是“定义法”;解数学选择题经常通过“概念判断”否掉一些选项;学习好立体几何的标志是空间概念的行成.同学们一定要走出“学数学就是解题”的误区,掌握好“四基”: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基本应用,才是扎扎实实打基础。
7.概念的抽象性是逐步加深、连续发展的,要抓住这一特点,不断深化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如平面几何中用两点间距离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进而得到立体几何中的一大难点——异面直线的距离,对距离的认识一般化了.若把复数的模及解析几何和距离有关的轨迹问题也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则距离就“活”起来了.再如函数概念从具体的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入手,逐步上升到一般的数值函数概念,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到两个集合间的“映射”,函数概念有层次地一次有一次地抽象,开始接近现代函数概念(只是开始接近,我们掌握的函数三要素并没有完全反映函数的本质特征).同学们学习了概率和微积分后,会感到随处定义和单值对应更能反映函数的本质特征。
8.较难概念要逐层剖析,力求抽象问题具体化.如画树形图,从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容易理解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全集;简易逻辑“或”、“且”、“非”也容易从中找到答案.认识变量、掌握函数特点、掌握研究函数的方法,数形结合,立即化难为易。
9.要注意发挥概念体系的整体功能.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纲,对函数的理解应用水平是学习高中数学成败的关键;对“曲线与方程”五个字的双向理解则抓住了全部解析几何的精髓.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是驾驭数学知识的灵魂,充分发挥这些概念体系的整体功能,就真正做到了大处着眼,学习效果会倍增。
10.在概念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如下思维品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物理教学;关系探究
当前,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追求有了显著提高,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意识似乎由于过度推崇,走向另一个有偏差的方向。一些人对知识不再是追求,而是盲目的灌输。老师没有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取知识,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满堂灌。当然,这里并不是批评老师不负责,而是说明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缺陷。学校为了节省时间,使一些实验课被理论课时填充。学生只能像机器一样获取知识,由于缺乏兴趣和过于枯燥,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规律是科学家呕心沥血、苦思冥想、不断实验总结出来的,怎能仅凭老师的三言两语就能传达呢?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能利用知识,促使社会进步。如果只是仅凭记忆,而不用思考、创新,那么物理界只能原地踏步,得不到发展。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学生,更要注重对实验学习的掌握。实验能让他们更接近知识的本源,从而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作为一门理工类学科,对实验教学十分重视。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物理理论的概念和定律,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理论的理解。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通过科学组织、精心优化,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组织对策,解决问题。一堂优秀的实验课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只有理解实验原理,学生才能按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才能掌握物理教学中的力、电、光、磁、热等各类知识。如果把物理比喻成一座知识的城堡,那么实验教学就是打开城堡的钥匙。通过实验,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用自己的双手发现定律,发现奥秘,发现科学。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知识上的获取,更是一种兴趣上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
1.加大对动手能力的考核。高校物理教学中,动手操作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老师应该做好实验操作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动手实验的冲动。有的学校可能由于器材不够,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仅由一人书写实验报告,提交给老师。这就使一些学生在实验时不积极动手和认真思考,养成依赖他人的坏毛病。鉴于这种情况,实验改革时,学校要注重对学生个人动手能力的考察,这种手段对促使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有积极作用,对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好的动手能力是学生正确进行实验的前提,是学好高校物理的基础。
2.转变老师的主体地位。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实则相反,学生才是课堂中的真正主人。实验教学中,老师要辅导学生完成实验,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不规则之处,对学生具有创造性但有错误的结论不能斩钉截铁地给予否定,要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慢慢发现错误从而对创新思维进行保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立即给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些细节都能转变老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在思维上更加灵活,能力上更具独立性。
3.加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单一的理论显得很抽象。单一的实验显得很空洞。只有发挥好理论的指导性和实验的基础性作用,学生才能找到乐趣,敢于探索和创新。很多学生只是盲目按照老师和课本的指导进行实验,忽略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演示和考察这一基本原则,忽略理论知识与实验之间的关系,将它们一分为二,变成两个丝毫无关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强调实验只是对物理理论知识中某一理论的验证或者应用,让学生用理论知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提高实验室的设备装置。实验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要想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就要提高实验室的设备装置,使仪器的精确度更高。高校要加大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满足物理课程中的教学指导,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如果实验室里有先进的设备,如光谱分析仪、核磁共振仪、粒子加速器等先进仪器,就会加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对实验室产生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5.改进实验教学的内容。实验的目的除让学生懂得理论教学的结论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动手操作实验的兴趣。所以,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内容要有一定改变。例如,实验操作演示中,老师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有趣味的、能引发思考和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上避免枯燥、单调、复杂,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要让他们跃跃欲试。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成功的、有意义的。
三、实验教学改革对高校物理教学的关系
1.互利共生关系。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经过实验反复演练得到的。例如,爱迪生为发明灯泡,进行了一千次实验,最终成功。要学好高校物理,学生就要懂得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的改革,正是为提高高校物理教学质量而特定设立的。无论是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转换老师的主导地位,还是加强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都是在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能力。有利的实验教学改革对高校物理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高校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两者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2.你追我赶的关系。实验教学改革是站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上,它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如同两条此起彼伏的曲线,你追我赶。如果说实验教学不进行改革,得不到提高,那么高校物理教学水平有可能止步不前,甚至不进反退。同样,如果高校物理教学质量存在弊端,可能是很多因素引起的,但是也不排除实验教学带来的影响,采取的措施必然是实验教学改革。由此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影响密切。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更多参与物理实验课程,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选择余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相互帮助的协作精神。学校要对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方面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因此,实验教学改革中,学校要将这几项能力训练融合进去,使他们在物理教学中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这是本文探究实验教学改革与高校物理教学关系的意义所在。
作者:常培荣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嘉蹭.“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
[2]段卓琦.虚拟实验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2008
[3]赵宗淑.论大学物理实验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
[关键词]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实践
一、观赏树木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理论教学大多是按照教材的排列顺序进行的,一般采取先学习理论,再集中进行实践的教学次序。这样讲理论时不能随机实习,错过了树木的各个物候阶段,使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对园林树木认知的深度、广度及熟练程度不足。观赏树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受时间、地域、资金等条件限制,校外实习场所开辟得较少,而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园林专业学生数量比较多,实施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待提高。
2.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手段单一。园林专业各课程分段排列,自成体系,缺乏必要的沟通。观赏树木学总论中关于大树移植、观赏树木配置等内容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教学中有相关章节内容;各论中的一些教学内容如梅花、月季、山茶、杜鹃等在花卉学中也属于教学内容。因此观赏树木学中一些理论内容与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花卉学相互交叉重复,造成时间及精力的浪费。“黑板 + 板书”式教学是以往的观赏树木学教学的主要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造成以教师为主体的一味讲解、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背,使多数学生养成了“不观察、不分析、不归纳”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应用、营销、管理等职业岗位的合格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此相适应,我们将观赏树木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能够识别常见观赏树木150种,了解常见树种的生态习性,具备应用观赏树木进行园林景观造景的能力。教学目标遵循必要、够用的原则,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与手段改革。(1)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观赏树木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形象、直观、具体地观赏树木形态特征,快捷、高效地接受相关知识,充分展示观赏树木的树形、花、叶、果及整体景观配植的艺术效果,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采用现场教学与直观教学。在讲授各论的树种时,教师先讲重点,让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带学生到现场或采集实物标本进课堂,仔细观看相关的树种,最后以提问的方式,把相关的内容讲完,从而达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灵活地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在现场教学中指导学生不仅要观察树木的部分器官,还要注意整棵树木的整体形态以及所处的立地条件,让学生对于树木个体的掌握更为全面。(3)采用讨论式教学。对于观赏树木地理分布的知识及不同地区的园林应用形式等知识,教师可在课堂上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利用课本、参考资料、网络等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常识和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某一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形成师生互动教学。(4)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观赏树木学教学实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随课程教学进行的实验(16学时),主要在校园内及实习基地进行;第二部分在学期末以集中方式进行的课程实习(36学时),主要在南昌市人民公园、八一公园、红谷滩新区赣文化长廊、农大校园及树木园进行。16学时的观赏树木学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29%,充分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观赏树木是活体植物,具有季相和生育周期的变化。通过观赏树木的物候观测与记载(2学时)、观赏树木的冬态识别(2学时)、叶及叶序的观察(2学时)、茎及枝条类型的观察(2学时)、花及花序的观察(2学时)、果及果序的观察(2学时)、观赏树木检索表的编制(2学时)、当地观赏树木的应用调查(2学时)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树种典型特征的理解,掌握树木四季的形态特征。36学时的教学实习“观赏树木认知与应用实训”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集中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以期达到对该门课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和深化,既使学生掌握了中部地区主要园林树木的识别,也了解了观赏树木的主要应用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课外学习的拓展。开放实验室和标本室,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空间。观赏树木学的研究是从树种识别开始的,理论性很强,需要记忆。同时又要通过看实物才能理解形态特征描述的要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使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平时学习中鼓励学生采取“六多”的方法,即多采集、多观察、多解剖、多鉴定、多比较、多画树种配植图。开放实验室和标本室,提供必要的鉴定工具和工具书,培养学生独立识别、鉴定树种和合理运用树种的能力。(6)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办法的改革。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主要是变单一的闭卷笔试形式为开放型的多样化考试形式,使课程的考核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避免一卷定成绩的弊端。同时加强课程试题库建设,实现教考分离。根据观赏树木学课程的特点,选择笔试、口试、调查报告、标本采集、标本识别与鉴定、平时表现、平时作业、实习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逐步完善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合理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性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见表1)。
在课程考试中,为提高考核的客观公正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场教学后期鼓励学生分组采集压制标本,展开竞赛,这样既巩固了前期的教学效果,又可以作为检查每个学生识别能力的材料,也为下一届学生学习观赏树木学提供了教学用标本。每个学生从各组所采压的标本中随机抽查20种进行科、属、种的识别考核。为防止学生只认标本不识别树种特征,灵活采用现采新鲜枝条进行考核的办法。通过以上改革,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观赏树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观赏树木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付晓云,周广柱,李智辉等.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5):585-587.
[2]周蕴薇.高职“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7(1):67-68.
[3]余明光.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讲师,2008(S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