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藤野先生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美育功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语文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对加强素质教育,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来补充课文内容,能以美求知。
1964年,加拿大著名大众传媒研究者麦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例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巴的延伸,收音机是耳朵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大脑的延伸,这些是媒体的基本特性。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电教媒体,去补充课文内容,以收到以美求知的效果。播放录音,范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使用投影仪和幻灯就可以给学生形象直观美的感染和陶冶,有利于补充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微机打字写作可以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锻炼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例如《藤野先生》一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待人热情的品德和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知道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一生的影响。这时可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内心独白进行录音:“……我认为在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样更能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听得入神、入境、入脑、入心,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透彻。
二、运用多媒体来营造课堂气氛,能以美激情
心理学研究明: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有力求认识和掌握它的迫切愿望与强烈的要求。由此可见,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兴趣,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多变,而一旦他们的认识伴随着情感,这种认识就会更丰富、更深刻、更主动。教师善于捕捉教材,就能引发学生兴趣和知识点,恰当及时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情绪最佳的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审美情趣。说明文是学生不太熟悉的一种新文体,内容一般比较枯燥无味,不像记叙文,有生动的情节、感人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喜欢阅读说明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颇费了一番心思。首先在导入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事先准备的多媒体图片(各式各样的桥和一道美丽的彩虹)让学生们猜想这是什么桥?然后引出课文《中国石拱桥》。大家首先熟悉了石拱桥的外形,弯弯的像一条彩虹。这样的导入,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这条优雅的弧线和美好的事物连接在一起,在感性上认同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雅。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学生对三峡的美在文字上有了一定的理解,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层层叠叠的山峰耸入云端”“湍急的水流一泻千里”“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风吹过松林”“活泼欢快的鸟儿在唱歌”“树上的猿猴在悲哀的啼叫”,这一幅幅山高林密的大自然美景,激发了学生看三峡、听三峡、想三峡、游三峡的兴趣。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愉悦、亢奋的情绪。我适时点拨诱导,让学生表述自己心中的“三峡”。学生“情动而辞发”,各抒己见,对三峡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捕捉这一“兴奋点”进行点拨诱导,既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独特感受中去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运用多媒体来促进生活体验,能以美启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初步教学的责任是要教儿童真实地观察,可以尽可能完全的、鲜明的形象来丰富他们的心灵,这些形象以后成为儿童思维过程的要素。”儿童在感知事物时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儿童观察时,教师要善于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导。如在教学《台阶》一文时,对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这一环节,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同时课件演示父亲重修台阶的情境,形象地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理解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的优良传统――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勤俭持家的美德。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的品质(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此外,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形象性,即保持与感知和表象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时,要适应学生思维和记忆的特点。这样可使学生的认识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实现广泛化和抽象化,形成概括性和生活的体验,去辨“真伪”、分“美丑”。
四、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学文体悟,能以美储美
爱听优美的音乐,爱看生动的画面是少儿的天性。在教学中依据课文内容配以节奏协调的音乐或放投影、录像,会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学习课文时不管是边读边播放辅助音乐,还是边读边播放教学投影,只要使之与学习课文同步进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我先用视频播放软件连续播放鼓手们热烈豪放的演出场面:“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地擂鼓狂舞。”黄土高原上人们旺盛的活力,腰鼓浑厚粗犷的鼓声,很快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伴随着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学生的情绪在心灵的震撼中不断升腾。又如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在屏幕上呈现出如下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古道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鸦雀绕巢低旋,不时鸣叫几声;不远处,稀疏的村舍旁,小桥下的流水潺潺流过,人们正在准备晚餐,炊烟袅袅。这时,一个旅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装束,这是个异乡人。他望着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生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场景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感慨联想到他的离愁,使学生的思维在抽象―具体―抽象之间穿梭往来,对这首诗产生更深刻的感受,把感受到的意蕴美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成为具体可感,上升到一定思想高度。
五、运用多媒体去课后拓展延伸,能以美导行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这样的描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不会使用网络与外界沟通,不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教学,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推测揣摩、思考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艺术魅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延伸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思维,并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图中的演示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创造性地开发和拓展文本资源,使文章的艺术美、情感美得到升华,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发展,并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故乡》等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播放了一段有关邳州的美景:风光秀美的沙沟湖,挺拔笔直的“天下水杉第一路”,古色古香的港上银杏园,历史悠久的大运河……激起了学生心底的感情波澜。我及时引导学生:要使家乡更美,就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种花植树,不乱丢垃圾,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兴趣文学社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238-02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而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的65%。多媒体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于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多媒体课件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变苦学为乐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教学效益,信息技术资源为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堂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感兴趣的时候,注意力就高度集中,思维非常活跃,求知欲也非常强烈。一节成功的课必须由每一个好的教学环节组成,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导人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不妨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堂课的阅读,岂有不成功之理?
1.2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藤野先生》一文,在文章中,作者见到藤野先生前对东京的失望;去仙台途中,作者的忧国思想;以及与藤野行政管理相识相交过程和惜别的缘由等,集中起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作者的爱国思想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这样也就能把记叙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得比较透彻了。媒体手段这种密集形的信息提供,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1.3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教读一首诗歌时,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单凭文字是很难再现的。借助美术、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才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如教《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首诗词,用美术可以展示我国北方美丽而奇寒的雪域风光,诗中的实景和虚景、动景和静景、远景和近景均能以流动的画片一一展现;用音乐还能表达两位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胸襟,同时诗中豪迈、惆怅的情调,也能以此一一抒发出来,让学生得到审美的享受。
1.4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持的主题。可采用多媒体循图人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由教师交代高尔基创作此文的背景,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海燕象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2 借助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2.1利用阅读网站,举行读书汇报会
我们建有自己的快乐阅读网站,阅读兴趣小组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及时在快乐阅读的班级读书会栏目里。每周进行一次阅读心得交流会。让他们交流近期来各自阅读过的课外书,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到读后的感受等多个方面:或向大家推荐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做到资源共享;或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互相分享发现的乐趣。教师当好听众,允许学生对作品有或深或浅的多种解读,以保证学生们畅所欲言。
2.2网络,为学校文学社团提供发展的空间
我校成立了《清韵》文学社,把课外阅读的积极分子吸收到中间来,由语文骨干教师辅导,定期开展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羽翼变得越来越丰满。我们组织文学社的学生开展阅读与写作竞赛活动,屡屡获奖。2011年,中国青少年协作研究中心组织的“第八届未来之星全国青少年作品大赛”我校有19人获奖,其中李欣桐的《爱》,黄红运的《眼泪》分别获得一等奖,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中心组织为我校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的奖牌。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文心雕龙杯”阅读与写作竞赛中,我校共有77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刘璐的作品《我们与汶川同在》在其刊物《新课标阅读与写作》上发表。在“迎奥运,促和谐”的阅读竞赛中,我校刘芳倩的《竞争与合作》、徐畅的《扬我国威》、兰博的《环游世界的奥运圣火》等十几篇作品分别获得区级一二三等奖。
阅读不但使学生有了收获,教师们也是满载而归。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文心雕龙杯”阅读与写作教师组大赛中,我校有75人次获奖。其中宋恩君老师的论文《用细节扮靓作文》,胡大翠老师的《随文行笔》,张秀琴老师的《作文的源头》都获得一等奖。在山东省中小学阅读指导课上,胡大翠老师主讲的《论语伴随我们成长》,张萍老师主讲的《品味阅读的快乐》分别获得山东省三等奖、潍坊市二等奖。
3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有“度”
就语文学科而言,并非每篇课文都适合用所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诸如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发表的时代特征、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以及对作品主旨的争鸣等等,教师都可以从相关资料中下载并展示出来。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过“度”则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语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本理念已经逐渐深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心中。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运用。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作为教师不应该代替、包办学生的思想,而应该做“把生命带到水草之处,让羊自主吃草、快活喝水的牧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也应该是独立的个体。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干预过多、预设过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这种缺陷,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放手让学生展示个性。学生在处于自由、自然、自觉地状态中,学生才能达到无限自我的最高境界,从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
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成长环境、个人经验等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生本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倘若脱离了学生的学习本身,那么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提出学习的主题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去学习。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针对所要学的课文,提出一些预习要求,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有大致的方向与明确的任务,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分层教学。对于善于自学的学生,督促他多与其他学生合作探讨;对于经常默读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多进行朗读等。这样长期下来,学生就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以生为本,创新情境教学模式
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因此,要积极创设情景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生动的课堂体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热情。比如《藤野先生》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作者在日本弃医从文的经历。文中作者在仙台的留学经历、留学学生的表现、日本爱国青年的狂热,都衬托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离现在比较遥远。学生要理解课文内容,深刻理解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抓住课文中心,通过清晰的条理、细化问题,来降低课文难度。对于课文的主旨,则是采用“合作探究”与“练习巩固”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在运用相关知识,去探究学习,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
三、以生为本,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较远。如果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则可以直观地展现课文形象,有助于的理解,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集声音、图像、视频等一体的优势。同时,还能够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重难点,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小石潭记》这一课中,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揣摩柳宗元的内心活动,把握作者写作的情感寄托。教师再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突破教学的难点,把握教学的重点。然而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教材文本,还要结合课外教学进行拓展训练。教师可以重点抓住关键词句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并就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生活领域拓展,结合生活的人与事进行拓展,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以生为本,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并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不同层次的课外阅读兴趣去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有效阅读。虽然经典书籍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一本书籍都适合学生的。无论是国内、国外、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书籍,都要择中选优。比如郁秀的《花季.雨季》、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这些都是可读性很强的书籍。学生通过阅读、思考,理解到中华民族文学的精髓,才能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生本理念这一教育理念,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师生沟通的艺术[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葛卫群.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质效―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探究模式改革的探究[J].教师,2010,(29).
[3]刘群.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J].人民教育,2008,(21).
一、故事导入,妙趣横生
初中生比较喜欢听老师讲述丰富多彩的小故事,而采用故事导入新课,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以达先声夺人的效果――拉开好戏的“帷幕”。譬如,我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导入时,就讲述了齐威王的轶事:战国时期,齐威王刚刚继位后就得意忘形,好为乐,不理政事。一天,谋士淳于髡宫廷上含蓄的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顿时感言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以后,齐威王痛改前非,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很快强大起来。许多学生被这生动有趣的故事所吸引,都饶有兴致地投入到师生互动的探究之中。
二、图画导入,栩栩如生
在新课导入时展示与课文直接关联的挂图,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直接进入阅读、分析阶段。譬如,我在执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的导入时,选择色彩鲜艳的苏州园林的图画,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概述苏州园林的特征,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指引下初步感知全文的艺术特色。
三、悬念导入,引人入胜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成长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热情往往受被好奇心所感染。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入时可以巧妙设置悬念,以利于学生迅速打开思维的闸门,正确理解全文。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就在课前查询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如此导入:1937年11月17日,有两位中国记者来到了日本的一个乡村诊所,主客稍作寒暄后,有一个记者把一份中文报纸递给诊所里白发苍苍的日本医生,该报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消息。老人抬眼细看,眉头紧锁,眼泪夺眶而出。谁晓得这位老人是谁吗?他为什么看到鲁迅逝世的消息会如此激动呢?如此的导入,让学生的情绪一下子亢奋起来,都迫切知道日本老医生与鲁迅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四、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自身的动手操作开始,假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相关的小实验,那就能有效刺激大脑思维,进一步提高智力水平。当然,虽然语文学科有别于化学、物理等学科,但少数篇目还是可以采取实验法导入新课的。我讲授《死海不死》的导入时,先让学生把两个鸡蛋分别装入讲台上装着水的烧杯里,这两只烧杯大小相等、水位一样。顿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一个鸡蛋迅速沉到杯底,另外一个鸡蛋居然浮在水面。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不同结局的现象呢?”不少学生连连摇头,感到一筹莫展。突然,一个大胆的男生走到讲台上逐一品尝水的味道,结果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鸡蛋迅速沉到杯底里的水是淡的,而鸡蛋浮在水面的那只烧杯里装的是咸水。最后,我让学生讨论:假如有一个湖含盐量非常高,那人在湖水里也会像鸡蛋一样浮起来吗?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启迪下学习《死海不死》,实际上已经有了把握课文要领的钥匙了。
五、语感导入,感染学生
人的语言是表达情感的主要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并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才能把学生带进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去。正如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的实验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那么他们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可见,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而语感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我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导入,并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从而把学生引入到对白求恩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的无限悲痛和崇高的敬意之中去。
【关键词】 情境教学;兴趣;探究;体验
新课程标准提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无疑,“情境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以“情境”激发求知,凸现学生自主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就是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新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自主参与课堂学习。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
笔者在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为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了如下情境: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以此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有效激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以“情境”引导探究,拓展思维空间
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究,将感性的知识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知识,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与评价。新课程标准也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思考,并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知识与方法。
如:《雪》一课的教学中,在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的同时,以播放有关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来创设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A、在作者的眼里,江南雪景有着怎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B、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还写到一位父亲?
D、你能感受到在描写南方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吗?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这种感情。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当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师可通过再创情境,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继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将语文延伸到生活中去,让语文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语文。
三、以“情境”创设活动,巩固课堂知识
新课程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教学中可通过引入生活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让富有生活意识的活动走进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活动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活动情境:
以课件展示活动要求:(1)分角色朗读,定位在小说的处25-38段,即“赞于勒、遇于勒”部分;(2)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适当的停顿,读出感情。读出人物的身份和口吻;(3)四人一组,小组内配合分好角色。读毕,一组展示其余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学生相互合作,配合默契,扮演不同的角色,积极投入。从学生反馈来看,学生真正实现了自主参与。学生兴致高,情趣盎然,完全沉醉在故事情节的人物对话中。
四、以“情境”丰富想像,升华学生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创设恰当的情境,把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境界。而且,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的主观烙印,凝聚着作者鲜明的爱憎,这就为情境教学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如教材中展示了《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背影》中的父子情等。文章中包含的情境无一不在学生心中激起长久的情感的回荡,激发学生的情思和遐想,让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钟启泉教授曾作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真正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大胆想象,丰富体验。
在教学《最后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播放《国际歌》,让学生沉浸音乐世界,回忆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境,以升华学生的体验。然后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因为有了前面的情境体验,学生才会真切感受到:正因普通,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才能够成为千千万万法国人的代表,他们那朴素、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是所有法国大众所具有的,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成为整个法兰西民族的共同心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和感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审美能力
美源于生活,但当它被表达出来时,便带上了表达者的几分主观色彩,因而,相同的景致,在不同人的眼里往往会被带上不同的感情。对于生活阅历还很浅显的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被人引导着去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在美的意象中培育自己的美感。因而,身为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文学是用形象化的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人们总是凭借作者所描述的艺术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显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直觉的形象感知。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帕克就曾经说过:“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读来或令人感觉赏心悦目,或使人掩卷后凝神深思,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诗歌的圆润、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陶醉其中,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它使我们精神振作,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语文教学是按照规律去体验美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意境和形象等方面去体验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体验语言文字之美、人情之美、意境之美、人物形象之美。语文教材中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以优美生动、富有个性的语言艺术屹立于文化艺术之林,赢得人们的喜爱。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去体味语言之美。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心智结晶。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文章的情,通过学生对文情的感悟来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素质。意境是作家在作品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氛围。一轮明月、几滴梧桐雨,一支芦管、几朵牵牛花,都能营造出美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朗读等各种手段,使学生学会真正领悟作家创造的意境,去体验美,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扩展、延伸。文章因为人物形象而丰满多才,教师要让学生去体验人物形象,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鲜明的形象,比如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阿Q,还有他刻画的一系列的麻木的国人,都使我们感觉到那个社会的黑暗,还可以使我们对他们的人生态度产生一定的同情。
三、利用多媒体再现情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美的东西不是非常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而是在一波一折的故事情节之中再现给学生的,它蕴含着人物、事件许许多多美的特性,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去品味,去发掘,并通过各种故事情节所表现的行为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其树立良好的言行准则,衡量自己,教育自己,约束自己,在万千的社会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评价与审美的能力。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一文时,我把网络中有关海伦与生命抗争,不服输,在逆境中一次次战胜病魔,战胜自己,走向人生的辉煌生活片段剪辑、连缀起来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海伦身上看到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体会到了“风雨之后是彩虹,要见彩虹必须经历一番风雨的洗礼”的道理,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启发。
四、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不是一望而知的,一看便懂的,需要前后分析才能看出来。初中语文教材多数是短篇的记叙文、散文、小说,也有从长篇名著中节选出来的,结构形式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既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领略文章的表达之妙,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求异思维。比如:都德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通过“再也不能”“多么懊悔”“那么讨厌”“那么重”“老朋友”“舍不得”“再也不能看见”“忘了”等词语形象生动,笔触细腻地揭示了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急剧的变化: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对过去逃学的懊悔,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尤其是语段中的几个惊叹号,更强烈地表现出小弗郎士对祖国语言的深沉感情。
五、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作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主探究 思维创新
“自主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提高自身素质。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挣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那种“要我学”的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充分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充分开展自主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许多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下面我就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狭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而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的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乐意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个课堂应是听不到指责声和感受不到压抑感的。哪怕是不正确的结论,教师也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引导和鼓励,切忌生硬否定甚至讽刺,以免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的时候,课前可以设计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近月球”。(1)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你知道哪些?(2)有关月亮的成语、对联、诗词名句你有知道多少?(3)月球上的环境和地球上一样吗?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4)人类什么时候首次登上月球,我们国家的登月计划叫什么?(5)你认为人类该如何开发利用月球?这些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查找资料、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有了探究的兴趣,就能收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而进行迁移性、发散性的多角度的探究性的阅读效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对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利用情境教学,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驰骋想象,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章。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展示。优美的散文、古诗可配以乐器、图画,说明文设置电子课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悟出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教学课文《贝多芬》时可以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领悟“命运在敲门”的韵味;教学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时可以唱一下国歌,体验爱国情怀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和体会;教学《安塞腰鼓》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那擂鼓的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和学习的愉悦。
三、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林清玄的《光之香》,先让学生从这三篇文中找出共性,它们都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语言都很优美。但学生通过比较可得出:叙事性的散文是通过事件直接抒发感情,抒情性散文是通过象征意义的手法表达感情,哲理性散文则语言意味深长,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不同特点以后,再从课外寻找相关散文进行阅读比较。
此外,我还对相同或相近主旨、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如杜甫《春望》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同样是“悲”,杜甫表现出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张岱更多的是面对历史走向的无奈。还可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鲁迅,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有: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藤野先生》,杂文《最先与最后》,等等。这几篇作品,体裁不一,主题各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面的鲁迅形象。还有梁启超,他的两篇作品(《少年中国说》和《学问与趣味》)被收录进语文教材。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对梁启超的文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这位文学大师的人品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语言的能力。此外,可以对中外同种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和发展。新《语文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呢?
1.增加阅读量。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把读书感受写下来,并摘录精彩的词句。
2.注重独立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关键词: 师德 高校教师 含义
一
关于师德的文章是比较多,古有韩愈的《师说》,近有鲁迅的《藤野先生》,每篇文章都十分精辟地指出了为师者的特征。师德可以解释为:师应有的品德。师的概念有动词学习和名词模范两个意思,这两个意思在汉语中十分常用,魏源在《》一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其中的师就是学习的意思,韩愈的《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师就是老师、模范的意思。现在大家都称教书的人为“老师”,其含义应该同时具有“被尊敬模范”和“要不断学习”这两重意义。而“德”的真实概念是给予的意思,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德”的字意转变为道德,即:修养的和人格魅力意思。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德”这个字越来越常用,并与各个行业事物相连而衍生出许多词语:功德、德政,厚德载物,德艺双馨等,尤其在人的名字中也频繁出现,于是就将这个字的使用等级推向最高峰,如三国人物中曹操曹孟德、刘备刘玄德、张飞张翼德等。现在来理解“德”字,它在中国人的精神美学当中是一种作人的至高境界。用“德”字来赞扬人的词语很多:德高望重、德洋恩普、德才兼备等。
二
平时对师德一词的解释为:老师所应该到达的境界或者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人格魅力。那么,师德是一种什么境界和魅力呢?要十分精确和量化地来说明这个问题是比较难的。教师这个职业的核心工作就是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给予学生发现真理、坚持真理的信心,给予学生做人的模板和典范。对于师德的评价就可以从给予这个方面进行,二者成正比关系,即:能够给予学生最多知识的人,也就应该是师德最高尚的人。本来我认为,只要能给予学生知识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很多的现象,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师德的问题,如误导学生——教给学生错误的理论或观点;知识含量低——教学效率低下或进度缓慢;知识死板片面偏激——教条地教给学生一些理论,而不能将理论灵活使用,等等,这些现象也是随时随地地在发生,这些问题还不是每位学生当时就能够发现的,往往学生在毕业很多年以后才能明白。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学校管理层面的又有教师自身层面的,本文不涉及学校管理层面仅从教师层面讨论,其实就是教师的师德问题。其实每位教师都基本清楚自己老底儿,对每个知识点自己明白多少都是清楚的,对于自己比较明白的问题当然就会很好地教给学生,但当对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和知识体系不完整的时候该怎么办就是一个教师师德水平体现的关键点,是投入精力把问题查清楚,还是找个办法把问题绕过去,甚至随便给学生一个答案先把学生蒙过去,这是对教师师德的重大考验。法官就是教师自己,师德中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就表现出来了,事实都能想得到,如果给学生的是错误的答案,那么无论老师多么的耐心、和蔼都不会教出好的学生。所以有名言:名师出高徒。这个名师就是经过了社会长期、多方面检验了的师德高尚的教师。此外,我国目前还处速发展的时期,知识的刷新率很快,新观点、新思路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技术、知识和观点很容易落后,有些教师明知这一点却不愿意继续学习,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靠吃老本过日子,慢慢落后于其他教师,最终的结果是耽误学生,一个只图自己轻松舒服、不怕耽误学生的老师能说是师德高尚吗?所以追求真理的态度和严谨的学术习惯是衡量师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师德水平的高低的本质就是教师向学生的给予知识多少的问题,如何做到让学生以最少的成本而获得最大效益就是考量师德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参数。有许多老师教学方法独特,语言生动风趣、举止大方得体、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的欲望就显得十分强烈,这样教学效率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自然十分喜爱教师。反之,一些老师缺乏工作激情,教学方法陈旧,语言晦涩难懂,穿衣打扮不合时宜,这样的课堂气氛之沉闷可想而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能被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必然十分低下。遇到这两种情形教师自身应该很清楚,但如何能保持前者而扭转后者确实一个难度不小的课题,而是否积极地面对这个问题就是师德程度的体现。
老教师常常获得德尊望重的称号,“桃李满天下”这样的语句就通常用于老教师。中国传统留给我们敬老、爱老、崇老的优良品德,以老为尊、以老为贵的风气充满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校园里也丝毫不减,老教师被学校视为宝贵财富。但老教师也有自己的问题,由于受几十年前教育条件落后的制约,这些老师的知识往往很陈旧,甚至观点错误。很多教师往往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懒惰情绪就会慢慢滋生,经验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对新知识获取的速度逐渐缓慢。但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也很多,令人敬佩。举例:一位年纪较长的教师与我探讨专业问题,而且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术语问题,经过讨论我给这位年长的老师讲清楚了这一概念,而这位老教师也自愧地说:我居然在这个问题上给学生教了二十多年的错误概念。像这样一位已经从事几十年教育事业的老师,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桃李满天下的老师,还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如此谦虚地求教于晚辈,用师德高尚来讲十分恰当。所以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师德高尚的具体表现。
其实新老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知识的盲点,都有自己理解不对或不够深入的地方,并容易在教学工作中无意地误导学生,如果能够意识到错误的概念,很快就会改正,如果意识不到这样的误导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如果不尽快解决知识中的盲点和错误,那么教学时间越久,教给更多学生的错误也就越多,也就对学生的误导越深。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交流和学习,教师应当通过学习彻底掌握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扫除盲点,要做到,既能旁征博引将知识扩展开来,又能高屋建瓴地把复杂的知识浓缩提纯,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塑造高尚的师德情操。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整天给学生讲着学习的重要性,而自身却不愿意学习,这样就会在学生的印象中形成教师手口不一的强烈反差,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大不同。古人早都看到了这一点,所谓:言传不如身教也。所以,教师应当有勤奋、认真、不断进取的品格,这种形象是已经在人们心中固化了的,不允许任何人改变。
即使教授同一门课程,每次授课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内容都是有差异的,即使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多个角度来教授,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解释,有些教学内容是逻辑推理性的,教学生如何一步步展开推理是教学关键;有些教学内容则是知识性的,让学生如何记忆这些知识点并能扩大范围涵盖更多知识点就是关键;还有些教学内容是比较性的,教学生如何将问题放在一个参考量之内进行比对,得出差异点和共同点就是关键,等等,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教学的关键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现在运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十分盛行,社会各方面都在推行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若能正确有效地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一定要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和熟练灵活地操作电脑制作电脑课件。所以,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是追求师德境界的一个层面。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