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人类学范文

旅游人类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人类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人类学

第1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民族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120—6

民族旅游是今天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民族旅游研究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旅游人类学在中国引介、发展和兴盛而逐渐发展起来。但关于民族旅游的特点和范畴,至今仍有不同的界定。瓦伦·L·史密斯认为民族旅游主要是观赏异域的民族风俗习惯为特色。纳尔逊·H·格雷本认为民族旅游是文化和自然旅游的一种结合[1]。笔者认为民族旅游有两个主要特点:跨族性,即游客到处于边缘性的异民族的旅游;文化性,民族旅游的客体应该是民族文化,即“人化”的自然。把这两个特点相结合的旅游要素,就是民族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线路设计的定义、功能等学界至今尚无定论。现有文献对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的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旅游线路是依赖于景区(点)分布的线型产品,这种产品的简单结构是通过道路对景点之间的有限连接[2]。周尚意[3]等对苏州城市一日游、汪淑敏[4]等对皖江一线旅游线路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李山等探讨了国内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问题[5]。

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文化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过程,通过分析文化间的异同,揭示其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6]。文化人类学与旅游学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旅游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分支学科之一的旅游人类学主要关注东道主、游客、目的地和客源地社会与文化的关系。人类学具有关注异文化的传统,所以旅游人类学更多地关注非主流文化的少数民族旅游。利用文化人类学及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来指导民族旅游线路设计,以更多地挖掘民族文化,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民族文化的需求。

民族旅游设计是以欣赏和体验异民族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线路设计,而本文在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基础上,侧重讨论针对汉族游客的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旅游对象的旅游设计。由于在2010年国庆节期间,以“民族团结,欢聚江城”为主题的首届武汉民族文化周在汉口江滩市政广场举行,是较有代表性的民族旅游宣传营销事件。活动中有十余家旅行社推出了数十条民族旅游线路,成为民族旅游设计的集中展示。首届武汉民族文,化周所展示的众多民族旅游线路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机会,所以以此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依据各旅行社现场展示的文字及图片宣传资料,同时参阅了其他民族旅游线路推介资料,作为案例对其分析(表一),探讨民族旅游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一、民族旅游线路理念和实践的冲突

这次民族文化周各家旅行社推出的是大尺度的旅游线路。这些旅游线路涵盖了蒙、新、宁、藏、桂、云、贵和青等几个民族省区,突出了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地区及其民族文化,也包括部分非少数民族省区。这些旅游线路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但线路设计上存在着理念与实践的冲突。

(一)民族性不突出

本次民族旅游设计展示的主旨,是以汉族地区为客源地而以少数民族地区为目的地的少数民族旅游线路,这种民族旅游线路应该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吸引物。在此次活动中,多数旅行社展示和推介的民族旅游线路包含了空间上属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线路,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线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线路混合,这种旅游线路组合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旅游线路展示,也不符合此次活动的主旨,没有很好地突出旅游线路的民族性。

例如武汉春秋国际旅行社和中南国际旅游公司除了推出民族旅游线路以外,还推出了港澳为目的地的旅游线路。武汉海派国际旅行社推出了两个主要景点,即贵州凯里千户“西江苗寨”和毕舁故里黄冈市英山县“秀美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和港澳游属于非少数民族地区,其旅游线路的内容也属于非少数民族的。

(二)文化特色不鲜明

民族旅游设计的内容应该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核心,不应把非少数民族的内容纳入民族旅游线路中。此次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中,包含了许多非少数民族内容的旅游线路,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和非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旅游线路混合在同一条旅游线路中,违背了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也不符合此次活动的主题,没有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

例如湖北东方国际旅行社推出的“湖北味道”土家风俗鄂西生态之旅——三峡大坝、屈原祠、高峡平湖、清江画廊三日游这一旅游线路,其中的清江画廊是土家族文化为主的旅游吸引物,而三峡大坝、屈原祠等则是非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两类旅游资源糅合在同一条旅游线路之中,则不能很好地突出民族旅游线路的文化特色。

(三)自然景观比例过高

笔者认为民族旅游的两个特征是跨族性和文化性,民族旅游设计的民族旅游要素和景观也应体现这两个特征。而此次活动所展示的民族旅游线路中,既包含了民族文化要素,也包含了民族地区以及非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要素。此处的自然景观则是指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景观要素。将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组合设计民族旅游线路的方式,作为一种旅游线路设计方法是可取的;而民族旅游则不应该包含自然景观要素。而被民族地区的民众深刻影响的“人化的自然”属于人文景观。

这些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设计中,包含了众多非民族旅游的自然景观内容。如广东省江门市旅游局等联合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之一是广东境内的旅游线路,其主要旅游景点包括了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广东开平碉楼瑞石楼、广东肇庆星湖七星岩等景观,这里面的森林公园等纯粹自然景观则不属于民族文化的内容,将它们纳入民族旅游线路是不恰当的。

(四)文化主题混乱

“主题”通常的解释是基本观点或基本思想。为旅游活动确立主题是一个通行的、成功的做法,我国从1992年以来先后开展了“中国文物古迹游”、“中国民俗风情游”、“中国民间艺术游”等主题旅游年活动,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推出民族旅游线路,“民族”本身就是一个主题。主题可按照内容的大小范围分成不同的层次,在“民族”这个大的主题下还可以分为一些更小的主题,如民族宗教、民族饮食等。

本次活动推出的民族旅游设计中,很多线路缺乏主题,这就使旅游线路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不利于市场细分后目标群体的确定。例如武汉佳境国际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贵州、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天河潭、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天星桥双飞六日游。这一条旅游线路中,包含了喀斯特峰林景观、大峡谷、瀑布等自然景观;也包括了贵阳等城市的人文景观,如贵阳市黔灵山上的贵州最大的禅林弘福寺;还包含民族村镇景观,如青岩古镇。这几类不同性质和特色的景观杂糅在一起推向游客,使民族旅游线路的主题显得混乱而不突出。

(五)同质化现象严重

此次活动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设计中,有许多线路的内容雷同或基本相同,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大省,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省已经被打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大省和民族旅游大省。此次旅游线路展示活动中,广东省江门市旅游局等、湖北康辉国际旅行社、武汉大唐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春秋国际旅行社、中南国际旅游公司等多家旅行社推出以云南为目的地的民族旅游线路,其中广东省江门市旅游局等的民族旅游线路目的地是泸沽湖,其余四家旅行社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部分或全部以昆明、大理、丽江等旅游热点地区为目的地,这就形成了同质化的旅游线路。

这种同质化的民族旅游线路使旅行社之间形成恶性线路和价格竞争,同时也降低了民族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其实,云南省拥有2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其民族旅游资源数量丰富、质量上乘、特色明显。这为设计民族旅游线路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云南省除了昆明、大理、丽江等热点旅游城市以外,还有许多是民族文化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的民族古村落、古镇和古城,它们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将它们纳入民族旅游线路,以提高民族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增加民族旅游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民族旅游设计理念与实践冲突的原因

此次民族文化周推出的民族旅游设计理念与实践的冲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原则与市场的矛盾

不同的主体所遵循的不同原则。旅行社所遵循的是市场原则,实质是利益原则。旅行社以顾客的需求和爱好为准则来组织旅游线路,将各种人文或自然类型的旅游资源糅合在旅游线路中,有民族旅游之名,而很多内容非民族旅游之实。民族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换言之,从理论的角度看,民族旅游线路设计应该遵循文化原则。西方社会文化旅游发展已有的经验表明,成熟的文化旅游游客有两个重要特征:较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经济收入(中产阶层),分别是文化素养和经济条件。我国目前的多数文化旅游游客还不完全具备上述两个条件,还停留在表层旅游体验的感官刺激阶段,多为走马观花式的文化观光旅游。旅行社为了迎合游客而在设计民族旅游线路时重文化形式而轻文化内容,重表层体验而轻深层体验,重快速度大容量的文化“观光”而轻景观文化精华的细细品味鉴赏。

(二)真实性与市场性的矛盾

民族旅游的真实性是近年来民族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西方,旅游真实性理论有客观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四个派别。在本次活动中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真实性作为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民族旅游线路的人文精华。旅行社在推出民族旅游线路之时,潜意识中也是按照他们心目中的“真实性”标准推出线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同时,真实性也具有一些客观的本质属性。具体对民族旅游而言,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真实性的本质属性是民族“人文”的要素,即是民族文化内隐或外显的且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出现的文化事项,也就是说,其“客观性真实”应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主体真实性。但是,由于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价值偏好,以及大众旅游的时间及费用制约因素,使设计民族旅游线路时,客观真实性服从于市场需求性,这就排斥了若干虽有较强人文价值的旅游资源,未被纳入民族旅游线路的内容,使这种真实性更多地由旅游的“客观性真实”向“建构性真实”偏移,使此次活动所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就存在重视其“建构性”而忽视其“客观性”的倾向。

三、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为指导的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为基点进行分析,民族旅游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一个具体的民族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侧重于精神文化。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民族性,即将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在旅游线路中展示出来。民族性是民族旅游的本质特征之一。

例如设计到广西壮族的民族旅游线路,壮族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就应包含在内。壮族的主要文化包括以铜鼓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壮锦为代表的纺织文化,以山歌为代表的民族音乐、舞蹈和戏曲文化,以龙脊梯田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壁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化、原始宗教、武术和医药文化等。以壮族壁画为例,它们是壮族先民在悬崖峭壁上绘制的崖壁画,手法古拙粗犷,关于它的绘制方式、意义等方面还有众多未解之谜,它们在今天拥有历史、艺术、科研和游览观赏价值,特别是对民族类文化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设计扶绥——崇左——宁明——凭祥——九州的壮族壁画游览线路,就是一条充分体现壮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线路。

(二)跨文化性

跨文化交流也称跨文化交际,行为源与反应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是跨文化交际。行为源是指交际行为的发出者;反应者是指对交际行为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的一方。交际则是指一个人(或多个人)对另一个人(或多个人)的行为或行为遗迹作出了反应[7]。旅游行为是一种跨越不同文化的交际行为。而民族旅游是一个民族的游客,到另一个民族的世居地进行旅游的行为,民族旅游的文化性比一般的旅游行为更加强烈,所以民族旅游具有更大的跨文化性。民族旅游过程中,游客是交际行为发出者,民族旅游地及其居民是交际行为反应者,游客到民族旅游地游览和与当地居民的交往行为及其影响就是民族旅游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跨文化性是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之_。

在设计民族旅游线路时,要彰显其跨文化性。游客具有求异的心理,文化差异越大则对民族旅游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强。要选择民族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文化差异最大且最具有特点的文化事项来作为民族旅游吸引物。以武汉游客为例,如果以鄂西土家族或贵州苗族为旅游目的地,前者汉化程度更高,离武汉较近且交往较多,后者与汉族文化差异更大,故在设计民族旅游线路时倾向于选择后者。苗族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建筑、漂亮的服饰、可口的美食、多彩的节庆、神秘的信仰等文化是颇受游客青睐的,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这一苗族文化走廊应该是贵州苗族文化旅游线路的核心。

(三)体验性

1970年,美国的菲利浦·科特勒教授预见未来的教育和旅游将更具有体验性。1999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等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又_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使顾客产生美好的感觉和难忘的体验。顾客将会为体验而付费。舞台上的演员是企业的员工,顾客也可参与其中成为演员,顾客通过被动或积极地参与而获得娱乐的、教育的、审美的或逃避现实的体验[8]。体验经济是否是一种独立经济形态,至今尚存争议。不过,旅游活动具有体验性得到国内外学界的认同。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跨族的文化旅游活动,更具有体验性。民族旅游的体验不仅仅是“参与”或“经历”某一旅游事务或活动,它同时兼具文化旅游的特点,即深度的文化感知和欣赏。例如对蒙古族文化的体验旅游线路,以下几项可包括在内:参观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或参加成吉思汗陵祭奠仪式活动,体验蒙古族同胞对自己民族伟人的认同和崇敬之情;到蒙古族牧民家生活,体验他们的游牧生活,住蒙古包,品马奶酒和手扒肉;到草原欣赏或参与演唱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的蒙古族长调歌;观看或参加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体验草原儿女的壮志豪情。

(四)主题性

在设计民族旅游线路时,要突出一个或多个主题,形成主题旅游,以此吸引不同细分市场的游客。民族旅游的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属于物质文化类主题有饮食、衣着、住宅、等内容;属于非物质文化类主题有语言、文学、艺术、宗教、风俗、节日等内容。

民族建筑和饮食是各少数民族极具特色性、观赏性和体验性的主题,建筑和饮食集中在民族村寨。如设计以贵州苗族、布依族地区为目的地的少数民族主题旅游线路,可选择如下一些建筑、饮食主题,黔南和黔西南的苗族、布依族建筑特色分别是吊脚楼和石板房;苗族的饮食显著特色是糯米、甜酒、酸菜、腌肉,布依族的饮食主要是狗肉、姑娘茶等。

(五)特色性

民族旅游设计的原则2--就是特色性,这也是克服民族旅游设计同质化的有效方法。每个民族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对于异族游客而言,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特异的,在游客的旅游过程中都能给予他不同的精神享受[9]。

民族旅游线路设计的特色性原则更强调把民族某一个或多个特色文化组合成旅游线路推向市场。如骆驼曾经是我国西北众多生活在沙漠及其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可利用骆驼开辟沙漠旅游线路。腾格里沙漠地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和西部,可与巴丹吉林沙漠连片开发,利用骆驼开展中卫——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一线的沙漠旅游。

五、结语

本文以2010年国庆武汉民族文化周推出的民族旅游线路为例,探讨了民族旅游设计,特别是线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旅游线路设计应该遵循的民族性、跨文化性、体验性、主题性和特色性五个基本原则。本文只是提炼出民族旅游线路设计原则的基本框架,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族旅游线路的设计将会有更多不同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瓦伦·L·史密斯主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何昌邑、张晓萍审校,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5—36.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81-390.

[3]周尚意,李淑方,张江雪。行为地理与城市旅游线路设计一以苏州一日游线路设计为例[J]旅游学刊,2002,(5).

[4]汪淑敏,杨效忠,基于区域旅游整合的旅游线路设计——以皖江一线旅游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4).

[5]李山,王慧,王铮。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6]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70-71.

[7]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9—14.

第2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他揭示了,被人们忽略而又客观存在着的普遍规律

“宇宙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因为力(泛指一切力)的作用而发生着联系,而联系即构成了网。因此,宇宙间不仅存在着万有引力,与此同时还共生着‘力网’,力网是被人们忽略的客观存在着的又一普遍规律,可以称之为‘力网定律’。”

刘合群,一位普通的天文学者,虽然还名不见经传,但他却发现了“宇宙间存在着力网”,并首次揭示了“力网定律”,提出开创性的宇宙“力网理论”以及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突破性的原始创新医学理论。

“存在即力”――既是力学,也是哲学的全新概念

刘合群提出:“存在即力”,是对力的进一步认知,从而又打造哲学的新概念。他解释说,存在与力是不可分割的,即是说“但凡存在就有力发生,作用也就出现,联系(网)也就构成”。可见,存在、力、联系不可分割。“存在”二字泛指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因此,也就包含了宇宙间的一切力,其中也包含“心力”。而对网的本质认知是:联系即网。他给出的解释是:“力中有网,网中有力”,两者夹揉混然一体;力、网共生并共存,有力就有网,彼此无法剥离。

他说:力、网两字独立与“力网”两字相合,完全产生了不同的涵义,力网揭示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又一自然规律,人们明了这一规律后,从此可以建立新的宇宙观―“宇宙力网观”从而完善我们的思维,在宇宙力网观下,可以对宇宙、天体、自然,以及人体与疾病进行新的观察,从而也会有新的发现,并产生新的认知。

为哲学“事物普遍联系性” 找到科学的充分理论根据

刘合群说,宇宙间的每点都离不开力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联系构成了力网,因此,宇宙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以力网的形式或态式广泛分布并客观存在着。可见,“力网”理论,不仅揭示了联系的起因,而且为哲学的“事物普遍联系原理”,找到了科学的充分理论根据。

然而,“力网”为何一直没有被揭示出来?是因为人们在思考“力”时,没有想到网;在思考“网”时,没有想到力;力、网分而视之,也就难以发现力网的存在。刘合群说,你可以觉察不到力网的存在,但力网却在无形中制约着你,制约着整个宇宙!为此,刘合群主张建立“宇宙力网观”。在“宇宙力网观”下,我们观察宇宙、天体、自然乃至人体、细胞,万事万物俱在网中、网内。据此,他提出了“万物俱在网”的新概念。同时,又揭示出宇宙间的内稳机制;在此之前,曾经有外国科学家预言到宇宙间稳态机制的存在,但究竟在哪里?一直也是个谜,刘合群根据力网理论,对此进行了揭示,他说宇宙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所恪守的“牵连、牵制与制约”的规律,即是宇宙间的内稳机制。从而使宇宙保持着相对稳态。

当今医学研究存在着硕大空白,力网理论又使人目睹医学发展新天空

从天文学转而又进入到“人体科学”的研究,力网的观念和思维角度,使刘合群的探索走上了学科交叉之路,这也让他无法再局限于一门医学的认知,他打开了人体观察新视窗。当他目睹到医学研究陌生的天空时,他在无形中却开辟了医学的"新领域",他凭着自己的直觉意识到,未来医学的发展研究必将在这里产生突破。

刘合群说,天体和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是相通的,由此看来,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是哲学上的认识,也具有科学上的内涵。他说:“从力网视角看,当今医学研究存在着硕大空白,其理论根据是,人体不仅具有生物性质、化学性质,更为重要的还应该具有物理的性质。这才是人体的整体性质,也是系统所在”。以往我们关注的只是生物化学的改变,这直接导致疾病的“物理成因”却逃离了人类的视野。

刘合群认为疾病生成的规律不同于传统认知。他认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人体的运动状态依然由力来改变,力(指广义力)是改变状态的因(也包含心力),疾病生成的规律应为:作用(力)变化(态变)结果(变异)。从表述式可见,细胞、细菌、病毒的变异也只是一个变化的结果,属于症象范畴,还应该对“变异原因”作进一步探索。对“变异环境及变异土壤、条件”作进一步充分研究,使医学研究进入新的履程,走向新的阶段。真可谓带有里程碑意义的观点和见解。

第3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孙佼佼(1989-),女,汉族,陕西省咸阳市人,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社会文化研究;谢彦君(1960-),男,汉族,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教授,院长,研究方向:旅游基础理论、旅游效应研究、旅游研究方法论和旅游企业市场营销。

【摘要】旅游是一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综合性活动。世界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变迁要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进行研究。旅游人类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二十世纪中后期得到发展。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追随大众旅游者的脚步,采用田野工作的手段对中国游客在西方和西方游客在中国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方式进行了观察,并对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寻。

【关键词】中西方游客;旅游者行为;东道主;文化背景

在大众旅游席卷全球的今天,旅游所带来的影响早已超越了经济的范畴。近几十年,对旅游所反映的文化和民族差异以及旅游给东道主国带来的影响等问题的思考推动着旅游人类学的发展。在西方,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围绕旅游业给东道主国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而进行的,如Valene L.Smith对非西方社会新生旅游业的研究[1],Erik Cohen对泰国旅游的研究[2]等。国内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人类学理论的引进和研究上,如夏赞才对旅游人类学新成果的总结[3];彭兆荣对“临时共同体”的研究[4]等。至于利用田野工作的手段将中西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的对比,实际上还比较有限。而旅游人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就应该是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进行的比较研究。厦门大学赵红梅根据Clifford Geertz的理论总结道:“人类学的民族志应该追求一种‘具有厚度的记述’,即‘深描’。所谓‘深描’,就在于要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5]。在此,本文以中西方游客不同的行为方式为观察对象,对中西方游客行为和背后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对象,均属于大众旅游层面的问题。

一、中西方旅游者不同的行为方式

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全球各个角落。仿佛出现了一个悖论:世界越是走向全球化,人们对独特文化的追求反而愈加迫切。于是,从文化的意义上看,在旅游世界里所呈现的新趋势,几乎是东西方旅游者的反向互动或对流,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文化和习俗有明显偏好。

然而,通过对中国游客在西方和欧美游客在中国的不同表现的观察却发现,负载不同文化的旅游者在不同地区的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方式有着很大区别;在不同的东道主国,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也具有明显不同的取向。

(一)中国游客在西方表现出的行为

来自经济上较落后的中国的游客在前往发达的欧美国家进行旅游时,热衷于在旅游地域购买商品。观察就会发现,很少看到中国游客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看一场威尔第的《阿伊达》;或在巴黎左岸安静地欣赏街头画家画出一幅完整的风景;也没有人能在科隆大教堂里静坐一个上午,欣赏不同时段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所带来的震撼;甚至没人留意教堂门口那位天使装扮的街头艺人。当他们行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时,目光不会停留在宽敞的林荫道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上,而是聚焦在街边豪华的购物品商店里。不习惯安静的排队方式,穿梭于商店门口的排队长龙、不顾及公共环境而进行大声喧闹和叫嚷,用家乡话互相大声问候、交流着当天的购物成果、“购物后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等行为举止都有出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在《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评价及主客关系分析》[6]一文中也得出结论:目的地国最能吸引中国游客的地方就是购物。

Erik Cohen按照旅游者个体对他者文化、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兴趣和理解以及他者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不同意义将旅游者体验分为五种主要模式:娱乐模式、转移模式、体验模式、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7]。根据这个分类,大多数中国旅游者在西方的旅游体验仅仅是属于娱乐模式的。在此模式下,旅游者在旅游体验中对目的地的本真性没有要求,所追求的仅仅是放松和消遣,并且心甘情愿被东道主国设计的、商业化的文化和社会展示所欺骗。对于部分中国旅游者来说,甚至连娱乐模式的体验程度都没有达到,因为他们对体现本真性的文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

(二)西方旅游者在中国表现出的行为

相比在西方的中国游客来说,在中国大地上的西方旅游者已呈现出另外一种行为方式。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常可以看到西方“背包客”。此类旅游者大多身材高大,独自一人或三两结伴,背着大号旅行包,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和宽松的运动裤,风尘仆仆地穿行于大街小巷。“背包客”的典型理念是:不需要奢侈的手提包来提高身价,因为旅游被看做探索世界和休闲的方式,在旅游中更重视环保和节约理念,注重体验过程而非游览结果。此类旅游者经常表现的旅游行为有:手持地图,走走问问,举着相机拍拍看看。他们戴着在景点购买的草编帽,吃着当地特色美食,充分享受着这片土地所能带给他们的一切文化和生活气息。

按照Cohen的分类,这类在中国旅游的西方旅游者大多表现出了转移模式的行为特征,虽然依旧停留在大众旅游层面上,但是在前往异域旅游的过程中,这些来自西方的旅游者还是亲自地、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地体验了异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甚至已经表现出“体验模式”的特点,他们开始了对真实性的追寻,在旅游审美和交往过程中试图去体验他者的真实生活。

二、造成中西方游客行为方式差别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者来源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经济水平长期以来落后于西方,近几年突飞猛进,部分居民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前往欧美的中国旅游者往往来自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或属于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从旅游动机上来看,他们大多不关心当地的风俗文化、传统艺术,而是醉心于购买奢侈品。在他们心里,这不但是自己花费高价来此地的目的,更是对自己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身份地位的证明。于是,购买奢侈品成了部分旅游者寻求身份标签化的手段。另外,作为来自关系社会的中国公民,这些旅游者面对的情况通常是家中还有十几双眼睛等待着他们从旅游地带回的高级礼品,对此,部分旅游者呈现出“虚荣效应”,表现为对此类回国礼品赠与,不但不会感到厌烦,反而充分享受这种从发达地区带回昂贵购物品的过程所带来的骄傲。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和人们的“抱团心理”,使人们将自己封闭在同游的小团体中;再加上中国文化相对保守的特点,使得中国游客难以打开心扉去拥抱和体验西方的另类文化。Boorstin 提出的大众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Environmental Bubble(环境气泡)” [8]的概念,在中国游客这里非常典型地体现出来。虽然处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他们却在导游的旗帜下聚集在一起,躲在由同伴和自己建立起来的“环境气泡”里,与所处的旅游地环境相脱节。

相反,对于来自欧美的旅游者来说,对本国物质生活的满足促使他们做出前往神秘异域旅游的决定。发达的经济带给他们在世界中更多精神探索的可能性,使得这些西方人能够以更悠闲的姿态穿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也带领他们将足迹印满世界的每片土地。西方旅游者更重视原生态景观,对异域文化更加向往。中国目前的旅游原生态景观建设现状落后,将游客的需求理解为“吃惯了大餐的有钱人想吃一口乡下粗糙的窝窝头”。在这种错误的理念下,中国多数乡村景观、少数民族景观、自然景观的建设,都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尤其是对于文化内涵的开发流于肤浅及表层,如部分少数民族景区,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简单打造为“篝火晚会”、“拉郎配”等旅游项目,并在景区陈列一些展览和文字介绍,不能长期满足游客的真正需求,也没有对被开发区域的深层文化传承形成良性循环。

(二)旅游东道主地区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它所拥有的除了金钱的一切,都是它的资源;它所拥有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用来换取金钱。当地人把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作为资源向来自发达地区的旅游者出卖,以获得经济利益——这正是他们唯一缺少的,想要用资源交换的。为了经济利益,东道主居民和政府协力构建了一个用来迎接旅游者的“舞台”[9]。这样的舞台所展示的虽然并非完全真实的东道主文化和生活,但是所表演的舞台剧至少也是以真实为蓝本的,这种经过美化所展示出的成果有时反而更容易被大众旅游者喜欢和接受。

对于经济发达的西方世界来说,它所拥有的一切文化、生活习俗、个人爱好等等都是珍贵而有意义的,这些意义已经超过了金钱的力量。当地人对于突然涌入其日常生活圈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噪音和混乱的外地人,表现出的态度常常是冷漠甚至略带敌意的(一些商家能够表现出仅限于利益层面上的欢迎,但居民却可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意向)。旅游人类学实证研究也表明,如果当地居民能从旅游活动中获益,就会对其持积极态度;而当旅游活动给当地居民的娱乐、隐私、生活方式等造成制约时,就会引起反感情绪[10]。对于一些欧洲地区,在旅游经济并不能均衡地协调当地的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当地居民在经济方面对旅游者依赖不强,金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尤其这些外地人带来的金钱与他们自己所拥有的相比,并不显得有多少。在他们心里,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安静的生活环境是最珍贵的财富,他们不想出卖,不愿被打扰。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法国时尚品牌Zadig&Voltaire曾宣布,将于2014年在巴黎开张的新酒店不接待来自中国的游客。其品牌创始人称,他们对客人是有选择的,比如,这家酒店将不接待中国游客。在巴黎人眼中,他们需要一些私人空间和一个安静的环境。

(三)旅游东道国居民态度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经调查,中国居民对西方游客呈现出更加积极的正面态度。戴凡和保继刚教授在《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11]一文中,对大理78位居民进行调查,其中54人表示由于外国游客庞大的数量和无处不在的英语促使他们迫切的学习英语,对于当地年轻人来说,英语更是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西方游客在中国大街上,更容易得到普通居民的协助,由于西方游客的稀缺性以及西方主流文化传播的影响,居民在热情的协助中可以满足部分的好奇心,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感。当外国游客向当地人问路时,大多数中国居民能够积极热情,尽最大努力为西方游客提供帮助和解答。同时,西方游客的受教育模式以及自信心,使大多数西方游客可以自行手持地图行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大方又自然,相反,当中国游客前往欧美的旅游行为尚不成熟,往往是在导游的带领下成群结队地涌向各个景点,拍照、购物、结束。也许回到家他们还不能说出每个旅游景点拗口的外国名字,只能拿出各种名牌礼品,证明自己确实去过这个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并且有能力在当地进行高档的消费。在各个景点前面,常常可以见到中国游客排队等候合影的景象,这些游客没有心思去全面欣赏那些享誉世界的建筑。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个东西“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们“叫什么”。然而,当高调的中国游客一旦脱离了集体的队伍,不小心孤身流落在外国的城市中央,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

三、结论

对于前往西方旅游的中国游客来说,部分游客还存在“自卑又骄傲”的心态,在与西方人冷静的态度对比之下,促成了他们稍显扭曲的旅游行为方式。他们在充满底气的使用着自己的财富的时候,对于西方游客来说,旅游已经脱离了单纯追求虚荣感的阶段。在国内购物时,有钱就受尊重的情形比较普遍,但这种模式在国外没有明显再现。这令中国游客们开始困惑,由于旅游动机较简单,旅游地的文化对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旅游过程除了购物就几乎毫无意义了。于是部分游客大肆购物带回国内,似乎将有钱带来的骄傲感推迟到回国后再享受也来得及。

西方人以充满追寻的精神前往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当地旅游从业者把西方游客视为“摇钱树”,并按照他们的期望构建了他们追求的“舞台”。暂时看起来双方都得到了效用最大化,却不知一方在牺牲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来赚钱,另一方所品尝到的却是经过加工改良的精致窝窝头。

另一个方面,企图通过前往发达国家旅游而为自己的身份镀金的人群,早已忽略了旅游的本质,在虚荣心驱使下所做出的行为,一方面使他们自己在旅游地遭到冷眼和排斥,形成心理落差;另一方面造成了旅游地居民的反感和不满,最终使得双方矛盾激化,让本应愉快的旅游经历变得浮躁和痛苦。而这样的问题只有随着游客来源地经济发展带来游客心态的变化才能得到改善,任何短期的对策都可能是隔靴搔痒的。

全球化带来的是更多的理解和融合,还是更多的误会和矛盾?如果地理和经济上的融合速度超过了心理和文化融合的速度,人们在还未实现能够互相理解之前就被全球化的力量强行推到一起,那么尖锐的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参考文献:

[1][美]Valene L. Smith,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M].云南大学出版,2007.

[2][以色列]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主译,旅游社会学纵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夏赞才,旅游人类学近1/4世纪研究的新成果[J].旅游学刊,2005(3):94-96.

[4]彭兆荣,旅游人类学: “临时共同体”的民族志关照”[J].旅游学刊,2012(10):5-6.

[5]赵红梅,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J].广西民族研究,2008(1):34.

[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课题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评价及主客关系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5.

[7][以色列]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主译,旅游社会学总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85.

[8][以色列]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主译,旅游社会学总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9.

[9][美]Dean MacCannell,张晓萍等译,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M].2008:101-104.

第4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关键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田野调查;性别分析;民族旅游

Abstract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social-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began in the 1960’s.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 lot of case studies have been cumulated. Gender analysis in the social-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been applied since the 1980’s in western countries.Through interviews and case studies, the paper tries to penetrate into the role adjusting of women in the Chengyang scenic spot of Guangxi.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in the backgrou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omen were more active than men and benefited a lot from tourism. Men took the role of leaders in tourism managing, which was the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gender division.

Key wordssocial-cultur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fields work;gender analysis;ethnic tourism

一、性别分析在国内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是旅游人类学的重要课题,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洲和北美兴起,研究背景基于当时人们过分重视旅游的经济效应,盲目发展旅游,而忽视旅游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首先将人类学和旅游结合起来研究的使西方学者。一般认为西方人类学者加入旅游研究的标记是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后,居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1]。20世纪70、80年代,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成为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其中70年代以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为主。进入80年代以后,更多的学者们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发生的影响,并把旅游开发和社区建设联系起来,考察使二者更好地互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于是很多学者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之后至今,随着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国外学者将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应用到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这一课题的研究呈现跨学科、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特点[2]。

性别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中并未引起重视。1994年,威挽(Vivian)等编的《旅游与妇女》是关于旅游与妇女最早的研究专集之一,它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论证了性别分析在旅游研究中的必要性和适时性,强调在旅游发展中形成的性别关系是随着时间的进展而发生变化的[3]。爱雷兰(Ireland)通过对英国西南部旅游业发展的民族志研究认为,随着地方传统经济的衰落,妇女在兴起的旅游开发中比男性表现得更为活跃[4]。此后,西方学者们从男女之间的现实权利,行动及资源所有权角度,分析性别在旅游中劳动分工的强化作用等等。由男性和女性共同组成的家庭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的前提下,分析妇女在其中的角色、问题和需求等。妇女与旅游业发展的密切关系已为前人的研究所揭示,但是国内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中真正运用到实地调查的个案还很少见。基于此,本文选择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桥风景区,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考察民族旅游在该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分析旅游业对当地妇女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同时对比了男女两性在旅游业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本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定性方法研究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对研究区域的村民,重点是对当地妇女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方式,辅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75岁之间。

二、旅游开发与女性的角色调整

三江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与湘黔两省交界。程阳景区集民族风情、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生态环境为一体,是三江县最主要的景区,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永济桥就坐落在该景区的马鞍寨。这里曾经十分偏远闭塞,如今包括旅游业发展等因素的推动使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程阳风景区在旅游业开发之前,妇女原来只局限于抚养孩子、操持家务或者协助丈夫忙碌于田间地头的种地、收割等农业劳动。当地发展旅游业后,她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当地的旅游经营业中,她们以出售旅游工艺品、旅游接待、民俗表演等方式加入到旅游行业中。

三、性别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的男女两性

1.旅游开发对妇女的影响

据2005年统计,寨子里平均每户人的年收入为5000-6000元,收入的来源包括种地、养殖、外出打工、旅游经营等。程阳桥风景区旅游开发后,当地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观。首先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妇女通过旅游商品销售、经营旅馆或民居接待点或者参加民俗表演给自己的家庭增加了经济收入。妇女参与旅游业之后,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之后,家庭地位较以前有了提高,也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对于曾经封闭在偏僻村寨的妇女来说,旅游业给她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实惠,而且带来思想和价值观上的改变,同时扩大了妇女的人际交往关系,增加其视野和见识。

2.两性的差别

两性在旅游业中的差异也是本文关心的内容,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对旅游业的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参与方式以及两性在旅游业中的分工等。

首先,在旅游开发下,女性有着比男性更为敏感的旅游经商意识,也表现得更为活跃。马鞍寨最初的个体旅游经营是形式是20世纪90年代初妇女在程阳桥上摆摊卖侗族手工艺品,而当时村寨里除了国营性质的程阳桥招待所有男性参与经营外,极少有个体的男性旅游经营者。从当地参与旅游业的绝对人数来说,即使到了现在,女性仍然比男性多,妇女在表现出比男性更强的参与意识,也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旅游业中。

其次,两性在旅游业中的参与方式表现出性别差异的特征。程阳风景区开发旅游业已有二十多年,目前男性的职业构成仍然以农业劳动和外出打工为主,上文重点提到的当地妇女参与旅游业的三种方式,其中售卖工艺品为女性独有,因为当地传统的观点认为,刺绣、针织这样的事情是属于妇女的,男性一般不参与这些活动。

再者,男女两性在旅游业中的分工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传统的性别分工,但是又有了新的变化。在程阳景区,夫妻共同经营家庭旅馆,一般还是遵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以位于程阳桥桥头的“游子之家”家庭旅馆为例,丈夫是柳州某中专的教师,空闲时回到马鞍寨经营自家的旅馆,他平时负责到县城或者柳州、桂林等地采购食品原料和各种物品,回到家里清算每天的帐务,负责掌管经济收支情况;妻子负责在家中接待客人,给客人做饭、整理房间等。有的家庭旅馆除了妻子在家外,各种烦琐的家务事有女儿共同参与。除了家庭旅馆经营延续了传统的性别分工之外,程阳风景区的另一种旅游经营形式――民俗表演,其分工也有明显的性别区分。马鞍寨民俗表演队的负责人是两位中年男性,除了负责日常的接待客人或组织表演活动外,也负责表演队的经济核算,表演队平常有一定的开销,如制作芦笙、琵琶、鼓等乐器,乐器每年都要更新一部分。在忙碌于表演队剩余的时间里,他们还经营自己的家庭旅馆,接待游客。在马鞍寨的家庭旅馆中,客人光顾最多的是这两位负责人的家,这自然与他作为表演队队长有较广的人际关系有密切的关系。

四、结论与讨论

在三江程阳景区,大多数居民认为旅游业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旅游会给当地带来先进的知识文化和科技,也会带来各种时尚的风气;更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会大量地引进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因而当地居民都十分乐意支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能融洽相处,很少发生和游客冲突的情况。由于妇女参与了旅游工艺品销售、旅游服务接待或者民俗表演等活动,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家庭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改变,从而影响家庭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变化。就目前对程阳风景区的研究来看,女性走出传统的家庭生活领域,走向更广阔的社区,参与到旅游业的运作发展中,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但是并未对家庭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家庭的和谐关系也并未受到很大冲击。男性居于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当地的旅游业中虽然对旅游业的热情和参与程度低于女性,但是他们出于家庭实际利益的考虑,对于家里的女性走出传统的家庭领域参与旅游业经营给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本文通过对程阳风景区的调查研究表明,旅游业使妇女们走出狭窄的天地,扩大了以往的活动范围,在旅游业经营中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同时在价值观、语言、意义体系等方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社区旅游中,男女两性在分工不同,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延伸到旅游业的性别分工中,男子仍然扮演着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Nunez T. Tourism , Tradition , and Acculturation : Weekendismo in a Mexican Village [J] . South wea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 1963 ,(21) : 347―352

[2] 宗晓莲,朱.国外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4).

[3] Kinnaird, Vivian, and Derek Hall , 1994, conclusion: The way forward, In Tourism: A Gender analysis. Vivian Kinnaird and Derek Hall, cds.pp210-216. Chichester: Wiley

[4] Ireland, Michael,1993, Gender and Class Relations in Tourism Emplyment.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 20:666-684

[5] 吴晓萍,何彪.略论性别分析在民族旅游影响研究中的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4).

:本文为200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旅游业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批准号05FMZ003)的阶段性成果。

第5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地位和作用

1.1素质教育的起源及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教育部开始酝酿素质教育改革思路。到了90年代末期,党和国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规定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6]。尽管素质教育的提法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中出现了“重实践轻观念”的狭隘现象,导致素质教育改革呈现出“技能培训”导向型低层次的极端实用主义倾向。

1.2当前素质教育的反思———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教育既包括知识与技术的教育,还包括了价值观念与态度的教育,后者即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7,8]。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有别于职业培训机构,不仅要求受教育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受教育者能够通过接受教育而提高对知识的选择、判断以及发展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是达到这一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这在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激烈、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更具特殊的时代意义[8]。

2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

2.1人文素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去人文化趋势明显

2.1.1课程设置中的去人文化现象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为了扩大生源,高校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理论及技能方面,如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规划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餐饮管理等,而对人类学、社会学等和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往往被排除在外。

2.1.2课程重构中的去人文化现象基于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方面的局限,绝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迎合学生的口味,以提高学生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往往无意识地成为实用主义的代言人,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关注如何提高旅游管理的效率,注重教授学生有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忽视旅游管理中的伦理价值观,使讲授内容表现出去人文化的特色。

2.1.3课程选修中的去人文化现象除了教师的能动性之外,学生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同样具备一定的能动性,可以通过选修以及对教师授课内容的选择性接受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局部重构。然而,实践表明,同学们在教学内容上则同样秉持效率的原则,主要考虑该内容是否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热衷于选择那些技术性较强的、和就业直接相关的内容,而对和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文社科类内容缺乏兴趣。

2.2低人文素质引发的专业认同及职业道德危机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去人文化直接导致了学生人文素质的低下,进而引发了旅游管理人才的对本专业的认同危机和职业道德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素质,学生及老师对旅游管理目标的认识存在片面性,缺乏对旅游活动引发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等方面知识的足够关注,这种价值目标导向直接引发了旅游管理中“经济利益至上”的管理哲学,引发管理中的道德危机,例如,三亚的宰客门、张家界世界遗产管理引发的黄牌警告等事件,制约着中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旅游管理重要性的足够认识,学生对本专业的价值认同度低,学习专业知识也只是为了以后找口饭吃,还有另外一些同学则通过转专业、辅修等方式另谋出路。走向工作岗位后,这些同学也因为缺乏对专业价值的认同而出现转行,引发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流失。

3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3.1正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作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正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提升人文素质作为培养目标写入培养计划中,为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尤其是在教育成果的考核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指标应该涵盖学生人文的素质。

3.2围绕人文素质提升目标增设人文素质类教学内容

改变以往效率主导性的培养计划,围绕人文素质的提升,增加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旅游产业属性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以及对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以提升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价值的认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学校能够为社会提供具有更高职业道德的旅游管理人才,并减少旅游管理行业人才流失。

第6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旅游文化 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旅游文化具有继承性、创造性、服务性和时空差异性;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在旅游经济、旅游管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巨大作用。

1.文化和旅游的概念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够达成共识的,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引自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顾建光、高云霞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它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和认知自身的符号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一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从沈诗中看,旅游在当时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览的意思了。从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间中有目的的活动,到异地他乡去旅行游览。远古时代,人们为了争取最佳生存空间,采取了种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们在崇拜远方的心理的驱使下,怀着对异地的憧憬,不知不觉迈出了旅游的第一步,从此一发不可收。近现代意义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从此,人类的旅游活动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旅游业逐渐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旅游,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2.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地学、旅游教育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和专业,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如主要体现在行、吃、住、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旅行游览、食宿、服务、旅游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旅游活动。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因此,旅游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要发展就必须与文化联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旅游文化性竞争日益激烈,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在人文资源的开发上面明显不足。

3.1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与开发错位。

湖北省自然风景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博大精深。但是,从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全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赋存状况存在着错位现象,一是在资源开发种类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明显不足;二是在资源及其开发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业与资源开发的匹配现状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业开发层次主要是基本层次,提高层次的开发薄弱,专业层次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

3.2旅游产品同质化、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

从总体上看,全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旅游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上,旅游新产品的开发明显不足,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缺少高品位、大规模、有鲜明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由于对资源特色与开发方向把握不够,出现了较严重的旅游产品同质化和区域旅游产业同构化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各地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型为主。

4.发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对策

4.1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内涵;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整体旅游形象不够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2加强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4.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当前,旅游需求消费的重心正在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态型等方面转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个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武汉城市圈,三峡与神农架、武当山,武当山与三国、钟祥明显陵,以及鄂东地区,或以都市度假旅游为概念,或以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为标榜,或以世界遗产、红色旅游为主题,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点开发有关生态文化、健康娱乐、度假休闲、会务和商务型旅游产品,以及独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综合性产业,其文化建设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旅游企业的有形产品,除了要具备实用的功能外,还必须满足顾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为主要接待的旅游饭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装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建设,重视大堂文化、楼同文化、卫生间文化、餐厅文化和休闲娱乐文化等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旅游目的地要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借以提高旅游区的品位和档次。旅游市场营销,除加大产品的文化内涵外,营销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言谈举止、礼节礼仪都要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给人以鲜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第7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关键词】旅游人力资源民族社区发展

随着旅游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提供服务主要载体的人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旅游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快民族社区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族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人力资源性质做过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生物性,表明是一种活资源,可以替代和发展延续下去的,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特点;第二,可再生性,是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以更新;第三,个体时效性,指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和使用受到时间的限制,具备生命周期;第四,文化性,在地域的差别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文化性,因为每个地域的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质;第五,主观能动性,人是一种具备思维和创造力的高级动物,这就决定了他们能发挥其内在的潜力改造自身和环境的能力;第六,社会性,人是群居的族群,一起的生活必然导致他们之间存在种种的关系。

目前,国内关于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研究还比较少,经过期刊网的搜索,发现主要有两个国家课题对其进行直接或相关的研究,第一是杨红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新边疆建设研究――西部边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从文化对人的模塑作用看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文章主要是从民族文化性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民族发展的问题。第二个是梅端智主持的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资助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青南地区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研究》,文章主要是从青南地区藏族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生产及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等角度论述了青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从而提出了一些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本人倾向于杨红英的观点,即少数民族开发是特指少数民族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少数民族的发展能力,促进其经济社会以至少数民族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认为在民族地区进行旅游的开发,要结合民族地区的文化性和资源的独特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开发好少数民族社区的人力资源,为民族社区的旅游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民族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分析

1、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优势

事实上,我国每个民族都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独特性吸引着千百万的异族人,特别是游客,这是一种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而当地的居民就充当了这种资源活动型的载体,参与旅游的人力资源更是动态地展示了这种文化。另外,每个民族存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一面,正因为这独特的一面,使得民族之间出现了百花争鸣的局面。

(1)文化性优势。C・克鲁克洪曾指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们借符号的使用而被学到或被传授,而且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认为是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可以看出,文化不单单是指物质展示出来的那一面,更多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展现,人的种种思维和行为无不接受着本民族文化的启导和约束,因此都深深的烙上了本民族的印记,具备了一种民族的排他性。外界的人员就算很刻意地去模仿,也无法体会内在的神韵,更没有把民族的文化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因为外来人员一开始就是脱离了该种民族文化机理的培育,这种文化的符号在他们的脑海里是缺陷的。据我们针对民族歌舞表演队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长期外出的本民族人员都没有办法具体地展现本民族的歌舞内涵,他们认为自己对本族文化产生了隔阂。在旅游开发中,这就是一种潜在的差异性竞争优势,紧紧抓住这种异质性的文化,才可能铸造出一种活生生的优质的旅游人力资源,才能在旅游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垄断性优势。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有着垄断性的优势,因为本土的旅游人力资源对本族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民间传说、语言等更能精确地把握,在旅游开发和服务中能将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并将其带活,更能把民族独特风情展现给游客,这是外界旅游人力资源无法替代的。比如说侗族的风雨桥和大歌,如果叫苗族的人来唱侗族大歌或者由瑶族的人去讲授风雨桥的构造,那肯定会大打折扣。

2、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劣势

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在我国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和外界接触很少,信息交流断层,总体上素质过低,观念落后,旅游人力资源存量过低等都是他们的劣势。

(1)生产力低下,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过高。少数民族生活在边远的山区,生产力很低,和外界交流过少,很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农耕时代,过着一种自足的生活。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他们除了小部分人参与旅游活动,大多数人每天忙于生产劳作,以续生计,无暇顾及别的事情。以贵州岜沙为例,整个村没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高中教育只有3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他们也没有能力让自己或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样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的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2)观念落后。少数民族有着浓厚的急功求利观念,他们觉得对自己有直接的快速得到收益的事情才有做的意义,否则有种排除的意向;而有的民族社区安于现状,害怕也不愿意和外界的社会有过多的接触,害怕给本民族带来变化,甚至采取了一些激进的措施进行抵触和逃避,结果使整个社区慢慢走向更边缘化。贵州岜沙苗寨就是类似这样的社区。

(3)人力资源存量低,不能满足需求。少数民族接受教育的人数过少本来就是一个瓶颈,面对外界的诱惑,很多青年人一般都在接受完初中教育甚至没有毕业就外出打工,这就给当地旅游开发带来了难题,出现了外面的人不愿意进来或者用不上,本地旅游人力资源缺乏的局面。以通道县皇都为例,整个村寨90%的青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结果传统的节日都无法热闹搞起来。可想而知,缺乏了文化载体的参与,旅游开发的展开难上加难。

(4)缺乏高精尖人才。由于少数民族社区整体的素质低,学历结构也不合理,能灵活掌握本地资源和吸纳外界信息的人才少,缺乏能起到很好带头作用的高精尖的人才,在旅游开发中很多方面无法展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参与的旅游活动多是歌舞队、买工艺品,少部分人能开餐馆,但是竞争力很低下,采取的是被动式旅游经营活动,效益普遍不高。

三、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

1、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整体素质

紧紧抓住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教育优惠政策,合理调配有限的资源,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发展高级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大众的教育,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达到众化教育中又有尖化教育,切合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2、转变观念,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转变民族社区的观念是有效开发旅游人力资源的关键,因为观念往往决定思维和做事的行动,而做事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经济收入,生活得到改变与否。所以要积极引导当地政府和人民转变落后的传统观念,主动与外界先进的理念接轨,来武装思维,来指导行动。要做到这一步,既需要地方政府认识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对社区旅游扶持力度的加大,引导人民转变固有的思维,又要人民的积极配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和接受新的观念,此外还需要非政府的第三方的宣传与协助,帮助民族社区旅游人才的培养。3、改善人力资源生存环境,提高人力资源的存量

改善民族社区旅游人力资源的生存环境,主要包括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两方面。硬质方面,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基地的营造等,良好基础设施的建造,既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标、培育人才的温床,也是本地旅游发展的载体之一。良好的培养基地不单单传达了重视人才、培育人才的讯息,还是一张具备强势吸引力的招纳人才的明信片。软质方面,主要包括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培训队伍的健全等,良好的政策是改善旅游人力资源生存环境的助推器,只有政策上的重视,才能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才能营造一种重视人才的氛围;适量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对吸引外来人才,还是培育本土人才都注入了新的动力,培训队伍的健全是培育优秀旅游人才的关键,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资,才能够授之以渔,提高人才的层次和质量。

4、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差异式开发

由于每个民族所在的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会有差异,价值观等也不一样,形成了相互之间的差异,会通过人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而且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人力资源开发时要考虑到这种行为和习俗的差异,扬长避短,合理地利用差异点,让长处变成强势,短处转成有利点,或者构成互补的形式。

5、引进外界人力资源,“借鸡生蛋”式融合开发

引进外来人才,带来技术和信息,构成人力资源的互补。外界人力资源在观念、技术上都比民族地区的先进,更是时代潮流的领跑者。这种先进模式的引入无疑为民族社区旅游的开发注入新鲜的血液,对外界优秀人才的引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借助外来的“鸡”来孵育出更加多的“蛋”,衍生出更多本土具备特色的人才。

6、合理运用民间的社团组织

组织能工巧匠,各类协会,传播民间各业技术。非官方的机构、协会等社团组织站在中间的立场上,更能组织民间的能工巧匠,以团体为形式,通过各种的会议、比赛等活动来促进民间优秀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从而可以有形或无形中为民族社区的旅游输送急需的人才。

7、扩大职业培训,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发展的力度

各类技能培训,挖掘歌舞、建筑能手。全民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对加快旅游人才的开发也有借鉴的意义,通过政府、民间各种力量开展广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操作能力,同时注意挖掘具备潜能的歌舞、建筑等能手,加以培育,使之成为民族社区旅游人才开发中的栋梁。

【参考文献】

第8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哲学视角中的旅游与休闲

产业重构背景下的复合型旅游业态浅析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性研究

工业化背景下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广州大岭村为例

古城文化型景区旅游真实性实证研究——以丽江古城为例

沧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旅游戏剧开发的“4P”模型探讨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及其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长江三角洲主题公园发展现状及态势分析

有关亲子游产品及其开发的几点思考

我国10大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

张家界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

基于互动交换理论的彝人古镇旅游体验研究

旅游风景区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重庆四面山景区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分析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创新研究

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解读——兼评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10年《旅游研究》总目录

走进翁西“部落”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人培养机制的构建

国内游客观看民族歌舞的真实性体验研究——以《云南映象》为例

民族生态文化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石林县大糯黑阿诗玛民族生态文化村规划为例

云南沧源翁丁佤族旅游村活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云南省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发展探析

论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创新——一种旅游人类学的观点

少数民族社区农户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旅游产业化视角下的云南民族餐饮开发对策研究

德昂族饮食文化初探

中国、瑞士旅游业之对比

从旅游开发规划过程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澳大利亚拜伦海岸开发为例

国外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比较研究——美国黄石、新西兰峡湾及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为例

旅游循环经济中的企业赢利机制及其构建

基于IPA分析法的临安旅游购物满意度实证研究

解读旅游危机的类型与特征

国内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中导游人员的生态素质体系构建初探

云南旅游产业增加值及影响力研究

对影响云南旅游持续发展消极因素及其原因的分析

云南青铜乐器及其滇人的乐舞意趣

理性的困惑——康德认识论模式观照下对感情的分析和考察

论个人信息权在民法中确立的必要性

灵性高原——《云南映象》的艺术内涵

书法中“功”和“性”与“意象”的关系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女性吸烟与健康的社会学分析

对我国人性化举措的再审视

网络游戏赢利新方式——内置广告

限制、禁止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思路探索——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西南喀斯特旅游竞争态势研究

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规划建设初步研究

云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云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市场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深度旅游理念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休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昆明AAAA及以上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实证研究

云南省旅游景区的危机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酒店业战略性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酒店员工的工作疲劳问题研究

饭店服务专业隐性课程与职业素质摭谈

第9篇:旅游人类学范文

>> 基于游客满意度提高的旅游微博营销策略分析 游客凝视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游客对历史街区传统民俗文化符号的凝视研究 基于微博的旅游目的地营销 基于微博的旅游网络信息供给研究 创意旅游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国际游客凝视与旅游文明 微博对平面媒体新闻采写的启示 海外微博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粉丝文化对企业微博营销的启示 分析智慧旅游的发展对游客旅游体验的影响 基于游客体验的安阳旅游发展的ASEB分析 基于结构模型的游客动机对旅游满意的影响研究 基于游客感知与评价的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分析的侗族风情旅游产品发展研究 基于游客体验视角的迪士尼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基于游客需求视域下的旅游地工艺品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谈智慧旅游对游客旅游活动的影响 奥运城市雅典发展旅游经验及对北京奥运后旅游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吴茂英.旅游凝视: 评述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3):107-112.

[3]成海.甜蜜的悲哀――旅游凝视理论新思考[J].黑河学刊,2010(12):13-14.

[4]唐欢.黑色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关系探析――基于“旅游凝视”理论[J].旅游管理研究,2012(3):22-23.

[5]胡海霞.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J].旅游学刊,2010(10):72-76.

[6]把多勋,王俊等.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112-116.

[7]杜聪贤.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J].社科纵横,2011(8):181-182.

[8]张丽.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旅游摄影形象构建研究[J].商业文化,2011(10):339.

[9]杨玉梅.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隐私权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11(6):130-133.

[10]Urry J.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

[11]刘丹萍.旅游凝视:从福柯到厄里[J].旅游学刊,2007(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