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文化论文评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论文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论文评语

第1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按《宋会要》等书记载,可知画学前后举办了七年(1104—1110)。如果考虑到学舍直到大观元年(1107)才最后完工,那么,教学应该从画学招收学生这一年算起。这样说来,画学进行绘画教学的实际时间,前后只有四五年左右。虽然时间并不算长,但对宋代绘画的发展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留下姓名的画学生只有石珏和王希孟两人,仅王希孟的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卷》就足以使画学传流千古了。其次是画学生被并入翰林图画院之后,画院的创作力量得以加强,他们又是南宋初年的杭州御前画院的班底。也就是说,南宋初年的绘画艺术成就与画学的绘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与当时教育制度一样,画学也由博士“职专教导”①,是合“教育众工”与“考其艺能”两者合为一体的。今日可考的画学博士,仅知有米芾、宋子房两人。米芾,《画继》云:“当置画学之初,召为博士。”②米芾任职时期为崇宁五年和大观元年(1106—1107)。米芾虽以书法见长,但精于赏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山水画方面独推董巨,不取李范诸家;人物画不取吴道子一笔,恐入画工习气。这些都属于文人画范畴的美学观。③宋子房,也见于《画继》的记载,由邓椿大父邓洵武任中书侍郎时“荐为博士”,时在大观元年三月至五月之间。也就是说,宋子房是继米芾之后的画学博士。子房,字汉杰,受到过坡的褒扬,谓之:“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汉杰,真士人画也。”④宋子房出任画学博士,得到当时人的普遍认同,“咸谓得人”。仅知的这两位画学博士,都是北宋后期文人画思潮初起时受到普遍推重的,他们的文人画意趣,无疑会使宫廷绘画向着文人画的方面推进。事实上也是如此,以精严的笔法,传达文人的意趣,一直被认为是北宋末年的杰出成就。

《宋史·选举志》记录了画学的分科和课程:“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以所解艺观其能通画意与否。”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说文》《尔雅》等文字学著名的学术性很强,实在难以“通画意”。再说,考核画学生的文学领域里的前贤诗句,与这些课程也基本无关。可见,画学的课程设置不甚合理。但是,这些课程设置表明了当时培养的绘画人才,显然不是仅仅能画画的“众工”,至少反映出某些良好的愿望。

绘画专业课有临古和写生两类。关于临古,《画继》卷一谈到宋室南迁之后,邓椿碰到两三位流落在四川的画院画家,曾经对他这样说:“某在院时,每旬日蒙恩出御府图轴两匣,命中贵押送院,以示学人。仍责军令状,以防遗坠渍污。”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只能是皇家画学才有可能办到。关于写生,是与一则记录联系在一起的。《画继》说宋徽宗“孔雀升藤,必先举左,众史骇服”,这表明宋徽宗对写生的看重。“众史骇服”则说明道君皇帝对绘画艺术的造诣与导向。写生,写其生意,传其情态,并不是西洋画中所说的如灯取影,照实描摹。临古与写生两方面并重,培养了画学生徒谨严的体察能力和精微的表现能力。画学生在学习期间,与太学一样,也经常有考试。考题多以诗句为之,可以举出沿传至今的八例:①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②乱山藏古寺;③蝴蝶梦中家万里;④杜鹃枝上月三更;⑤竹锁桥边卖酒家;⑥踏花归去马蹄香;⑦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⑧午阴多处听潺。第一题,《画继》云:“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艏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槐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恬,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见舟子之甚闲也。”第八题,在《兰亭续考》中被偶然提到,“昔政和画学以‘午阴多处听潺’命题,众皆作清流激湍而听者坐其侧。最后纳卷者,独为藤蔓胶,树影正中,而有人属耳于崩崖乱石之间。上览之,以为真听潺者。”以上这些记载,是要求画家对诗句有恰当的理解,绘画技巧、谋章布局的能力反而是其次了。诚如《萤雪丛说》所言,“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亦犹科举之取士,取其文才角出者为优。二者之试,虽下笔有所不同,而于得失之际,只较智与不智而已。”也就是说,要求画学生“善体诗人之意”,富有文学修养与审美。

北宋末年,文人评论绘画的影响越来越大。郭熙以为清篇秀句的“幽情美趣”有助于启发画意,坡以为优秀的绘画应像诗意一样“天工与清新”,受此影响,导源于诗情画意的惠崇小景、淡远宁静的平远山水、野逸意味的徐熙花鸟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诗意的追求,不仅在文人学士中盛行,即使在官修的《宣和画谱》中也对诗意再三致意。在这种情况下,画学教授文化课的目的在于“观其能通画意与否”,以前贤诗句来考核学生,自然是顺理成章,丝毫不显得突兀了。文学对绘画的影响,已经暗示着后世“文人画”已经展开了。画学的学官制度、课程设置与考试标准,说明当时的绘画教育既顺应着绘画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推动了绘画思潮的深化和拓展。

纵观古代宫绘画一千多年的历史,政府组织的绘画教学机构仅有这一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总体来看,画学教育得大于失。画学的历史经验,对现今的艺术学院教育教学,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当前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着仅仅取法海外的片面性,反而忽略了传统艺术教育的成功之处,或许不是因为北宋画学存在的时间太短吧。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画学史料,均参见: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文物出版社

②邓椿《画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2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关键词:体育新闻评论趋势写作手法风格

随着体育事业与体育媒体的发展,作为新闻评论重要分支的体育新闻评论独树一帜,非常繁荣。平面媒体特别是报纸为体育新闻评论提供了一个广阔且有稳定受众的生存空间,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进一步扩大了体育新闻评论和“评论员”队伍的数量。体育新闻评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进步。几乎任何重大体育事件体育都会从各个角度进行评说。随着体育新闻评论的影响力的扩大,体育新闻评论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也在不断适应读者新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体育新闻评论的新趋势有:

一、“新闻化”特色不断增强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追求强烈的时效性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2.讲究现实针对性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3.“新闻性信息”与评论相结合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二、“多元化”趋势明显

体育新闻评论的多元化特色具体表现在:

1.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广泛,“评论员”身份“多元化”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2.体育新闻评论的角度和意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四、“解读”趋势——深度评论发展迅速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第3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生态伦理;儒学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或环境哲学,其主要内容是肯定自然界和一切生命皆具有内在价值,人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不再是自然伦理的中心,应把道德关怀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并承担道德人的责任;人与自然应协同发展。它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最终达到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这是一个与中国古代自然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对此均有论述。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着力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符合现代生态伦理的思想正在成为中国生态伦理研究的一大特色,人们在理论倾向上更多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的一致性。的确,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一致的思想成分,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并不是一种完全契合的关系,还存在着相矛盾、相冲突的地方。

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从根本上讲与道家是一致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肯定人道本于天道,“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在此基础上,儒家提出了丰富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

(一)兼爱万物。尊重自然

儒家认为“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惜它物之生命,也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爱生灵,兼利宇宙品物。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就把“生生”(尊重生命、长养生命)作为人之“大德”,“天地之大德日生”。随后的儒家哲人也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转而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以情度情,以类度类,进而效法大自然的厚德载物,博大无私。

苟子认为,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主张对自然万物博施以“仁”。汉朝的董仲舒则更明确地主张把儒家的“仁”从“爱人”向爱物扩展:“质于爱民,以下至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宋代张载进一步将仁爱原则推广到包括非生命物质,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外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爱必泛爱,成不独成。要真正的爱人,就必然要爱物。

儒家的这种“生生”、“利物”、“泛爱万物”的思想,类似于当代生态伦理观所主张的把人类的道德关怀从对人扩展到对一切自然生命的思想,但两者也有着本质区别。现代生态伦理学认为物与人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应该受到同样的道德关怀;儒家强调爱有差等,推己及人,由人而及物,以层层向外推扩。这里儒家的人与物虽为一体,但这一体中各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万物享受的爱的关怀也截然有别,有厚有薄的。对此,明代的王阳明从“大人与物同体”的角度,作出了独特的论证。他认为,在利益分化发生矛盾时,家庭血亲处于中心、优先的地位,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禽兽、草木,层层向外辐射。爱护草木,是为了使禽兽有足够的饲料,而爱护禽兽则是为了养亲祭礼,所以爱护草木禽兽是围绕自身家庭这个中心运转的。王阳明还认为,如果接受上述这种观点,那实际上就是接受了以人为中心,包含义、礼、智、信的整个封建道德准则体系,使五常之德适用于整个自然界。显然,儒家的爱物是有差异性的,强调的是要人们去爱惜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而“爱物”的终极原因是使人生活得幸福,爱物就是爱人类自己。

(二)以时禁发,以时养发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农业生态环境的好坏与庄稼收成的丰歉关系着历代王朝的兴衰和百姓之生计。因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再生产能力,不能不成为历代君王与百姓的大事。儒家正是依据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从利国富民,保汪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的持续性发展出发,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顺应事物的繁育生长规律,“以时禁发”,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为相,他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山林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要求山林与水泽要按时封禁与开放,老百姓在开放时间内去采集捕猎可免征税赋。

孟子、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以时禁发”思想。孟子主张对生物资源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时也。”“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苟子则使管仲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早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食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苟子的这些保护主张,是作为圣王安国治邦之策提出来的,并建议有德之君将保护生物资源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

(三)取时有节,物尽其用

儒家注重经世治国,他们所倡导的“礼仪”政治是一种有节制的政治,要求统治者节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把节约人、财、物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孔子主张“政在节财”。唐代名相陆贽亦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长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人为出。”儒家“政在节财”的主张,主要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但它客观上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从而避免了对自然的掠夺和资源的浪费。

儒家所提出的节约的主张,一开始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的,儒家从天地自然万物所具有的再生性与有限性规律得出了人事行为要有“节”的结论。“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同时,儒家把节制的要求延伸到自然资源的取用,形成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原则。儒家历代把“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大网捕鱼、不射夜宿之鸟)自觉地体现在行动上。《吕氏春秋》认为破坏大自然是一种不祥的举动,它必将召来灾祸,使那些象征吉祥的动物都销声匿迹。“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同时只有爱护、珍惜大自然,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这都是要求人类对自然资源在爱护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地使用,不能使物种灭绝,才能保持其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正如朱熹所说:“物,谓禽兽草木。爱,谓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儒家要求人们珍惜自然提供的生活之源。儒家认为,只有统治者谨慎地对待自身的物质利益,注意节约,鼓励生产,不断地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使天下的财富丰裕,国泰民安。“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对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天所藏之,是知国之极也。”

在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物质财富相对匮乏,人们为了很好地生活下去,就不得不实行节俭,所以也就比较容易做到物尽其用。现代社会虽然拥有很高的资源利用技术,但并非一切资源都已得到再利用,而且再利用的费用也相当高。所以,取用有节,物尽其用,仍然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保护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对策。

二、传统文化中的反生态伦理思想

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像西方文化那样被纳入到主客二分的框架中加以研究,但是在天、地、人三才构成的系统中,人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就如同天、地、人虽然可组成一个“家庭”,但人是“主人”,天、地则是吾家之旧物。

它们虽然也时常得到主人的呵护,但那是由于它们是“主人”的所有物,三者之间的亲密无间并不意味着自然之天、地的独立性或内在性已经为人所尊重、认可。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仍然弥散着浓厚的反生态伦理的思想要素,二者存在着相冲突的地方。

(一)自然规律伦理化

传统文化中,天道则常常要服从于人伦之理,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将自然规律伦理化的思想倾向。对自然规律的探究、对自然现象的揭示常常成为推导宗法伦理道德价值的一个逻辑环节,自然的神圣性常常成为论证宗法伦理道德神圣性的铺垫或衬托。如自然界的灾异现象常被用作人事善恶的评价依据,阴阳大化之道、五行生克之序也被作为论证人世伦常的材料。董仲舒就借助了“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逻辑环节,来神化儒家伦理道德。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天”的神圣性是至关重要的,好像没有“天”的神圣性就无法体现出儒家伦理秩序的神圣性,但实际上,“天”的神圣性在这里只是体现人的神圣性工具或手段。正如李泽厚所指出的:“董仲舒搞这一套,主要是为了以宇宙系统确立君主专制权力和社会的统治秩序。”宋明理学的产生,旨在建构儒家道德本体论,即为儒家道德确立终极的价值根据,“心”或“理”的形上意义同样要借助于天、地、人的统一来确立,但是这样确立起来的具有至高道德价值的“心”或“理”,反过来又形成了对整个自然界甚至整个宇宙的统摄、包容之势:“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该无载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思想倾向,张岱年先生明确指出:“自然与人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得将其强加于自然界,汉宋儒家讲天人合一,其肯定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有正确的一面;而将道德原则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完全错误了。对此问题,应作具体分析。”

(二)重德性,轻技艺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宗法伦理道德精神的高扬,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科学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也在自然和人文之间形成了较大的矛盾或张力。具体说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常常受到宗法伦理观的抨击或限制。孔子曾将要求“学稼”的樊迟斥为“小人”,将各种生产或手工技艺看成小器、“末业”,将从事宇宙探询或天文历算研究的看成只是史官或阴阳家所做的事情,从而开启了儒家重德性、轻自然、斥技艺、贬功利的思想。这种观点在中国文化史上不断得到加固而成了一个庞大的人文价值传统,在历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这种鄙薄探询自然、技艺的传统使得古代众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受到了“于国事无补”或“玩物丧志”等诸般嘲弄,并导致长期以来中国的自然科学总是停留在一种直观、经验的水平上。

(三)重主体。轻客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所构架的天、地、人的思维系统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高扬实际上也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一种“重生”意识,即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而这与宗法社会促进生命生生不息的伦理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题中还包含着这样一种内涵,天地万物都统一于人的生命存在中,都可以成为保持生命、延续生命的手段和材料,这实际上就把人的生命的存在看成是最终的目的,而自然的目的性则常被忽视,或所强调的仍然是其工具价值。因此,从这一点上看,尽管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主客二分”在致思路径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忽视自然必然性这点上,二者完全可以殊途同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自然物作为体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手段,这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以饮食为例,在西周时就形成了“重食”的氛围,周朝为此设立了专门的“食医”,位于各种医师之首,其主要职责是掌握饮食的搭配。从总体上看,中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注意从人与自然相合的基点来决定饮食上的选量与选味,这其中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东西,但也有不少糟粕性的东西。在历史上有不少人把追求奢华的生活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一个标志,把占有和消费自然珍稀之物作为个人身份的体现,豪门贵族常以奢侈为荣,竟事侈糜,饮宴常是“食前方丈”,“穷水陆之珍”。他们崇尚口腹之欲,广市齐珍异好,对难得之物嗜食尤甚。隋唐之际,捕食麇鹿、野象之风尤盛,以鹿、象制作的菜肴很多,有用鹿舌制作的名菜日“生平炙”,也有用象鼻制作的特色食品“象鼻炙”。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许多教训,“滥捕野生动物就是深刻的教训之一。这一教训,在当时并看不清楚。因为野麋鹿等生动物还相当多,鹿肉等又为人们所喜爱,只是到了后世,当麋鹿等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成为珍奇稀有动物时,才会感到教训深刻,这对于今天来说亦应引以为鉴”。

三、评析

传统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里呈现出不同的伦理思想,但其本身又存在着积极与消极的两面作用,既能够促进生态伦理的发展,又成为人类沉重的枷锁,阻碍了生态伦理的发展。所以,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

第4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关键词:评弹传承;困境;原因;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41-02

起源于宋元时期,到清代已繁荣发展的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合称,它用苏州方言演唱,产生并流传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极具地方特色与民族特点,因其语言通俗,俗中见雅而广为流传。作为苏州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苏州评弹与苏州乃至苏南地区历史、文化、经济、生产、生活、民情、习俗等文化生态和地域人文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它在上世纪中期前后经历过发展期和繁荣期,如今正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尴尬和困境。再加上如今纯正的“吴侬软语”只保留在苏州评弹之中,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苏州评弹,使它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光彩这也是评弹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需要,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评弹的困境及其表现

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各种新兴电子媒介的产生,由此带来的新兴文化休闲活动方式,使得受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导致评弹听众日渐减少,书场大批关闭,萎缩速度很是惊人。评弹表现出脱离时代,脱离群众的倾向,并在片面追求短期效应的恶性循环中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在:

(一)书场萎缩。最高峰时曾遍布上海城乡各角落、总数可达五六百家的评弹书场,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后,现仅存“雅庐”一家还在艰难维持;江浙沪三地大小书场加起来仅有172家,苏州城里也只有10多家书场。书场萎缩的直接原因是听众规模小,并且听众以老年人居多、游客居多,评弹缺少年轻的听众是书场经营困难与萎缩的最主要原因。

(二)书目老化。苏州评弹的书目,历史上流传下来很多资料,但题材基本上是传统内容。因此,书场表演的曲目仍然是过去的曲目,即使有些改编的书目也没有脱离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情节老一套,评弹艺术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现代人的生活出现了“代沟”,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并且与现代人的审美观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演员队伍出现断层。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评弹界不少知名演员纷纷改行转向,从此就不再登台,评弹演员中坚人物严重缺乏,新演员由于自身业务素质等原因一时又无法衔接,是评弹演员队伍出现明显断层。不少评弹团体日渐萎缩,甚至停止活动。

(四)评弹团体管理体制僵化。一般的剧团都各自配备了一套行政班子,增加了评弹团的负担。在考核方面,只要演出一定数量场次,演员的工资奖金就可以保证,这些做法对演员演出的积极性有负面影响。

二、评弹处于困境的外部原因分析

评弹作为曲艺文化的杰出代表,曾经有过大繁荣时期。如今由于内外部原因,评弹的发展日趋艰难。评弹发展除内部曲目、演员队伍及管理体制等要素外,外部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一)财政支持不足,体制保障欠缺

无论是评弹学校的新建,还是市民听书看戏政府参与埋单的信息常常被报道,如无锡的“文化惠民年”公益评弹演出活动等。政府为扶持这种民间艺术、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通过政府购买等形式对评弹事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投入。但这些投入对评弹面临的困境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同时这种投入也没有一定的体制保障。没有足够经费投入,评弹事业的发展必然失去了基本保障。

(二)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导致大量观众的流失。

互联网的普及、新兴文化休闲活动的兴起以及各种新型电子媒介的产生,观众获取信息以及娱乐的途径非常多,从而导致听众大量流失,特别是评弹对于青少年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致使在听众年龄层面出现了断层,导致书场严重萎缩。另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也是观众流失重要原因。

(三)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稀释了本地人口

苏州实有人口已达1300万,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户籍人口,达到了700万。苏州已成为仅次于深圳的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再加上许多新苏州人的存在,稀释了真正的老苏州人,而评弹是极具有地方语言特色的一种曲艺文化,许许多多人外地人听不懂苏州本地方言,由于存在着语言“障碍”,外地观众自然也就很难欣赏评弹这一被称为“中国最美声音”的区域文化艺术。

(四)应试教育使学生缺少了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机会

应试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模式。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升学考试不考的就不学,或少学;双休日的孩子不是学英语就是学数学,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关注课本以外的或考试以外的“闲暇书”,遑论评弹欣赏。

(五)对评弹艺术的学术研究未全面展开

对作为苏南重要的区域文化艺术之一苏州评弹的学术研究,由于很多研究者听不懂苏州方言,受到地域文化的语言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评弹研究领域和范畴的拓展。

评弹在传播和传承中,面临着挑战和尴尬,要冲出重围,固然少不了演员的的因素,他们需要有创新意识,无论是曲目的修改还是演唱方式的现代气息,都少不了演员与剧团的努力;也有受众的因素,可以通过评弹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评弹艺术家现场教习学生演唱评弹,编写适合学生喜欢的曲目,或者评弹出现在学生课本上,介绍评弹的历史及其艺术特点,努力使得年轻人从了解评弹做起,以更好地使评弹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同时,继续努力办好书场,因为中老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受众者;但最为需要的是政府的作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就能够使评弹得到发展,看到了希望,政府在评弹文化的传承中到底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下面我们就从政府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作用。

三、政府在评弹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

作为服务型的政府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锐气和品质,要“换脑筋”,抛弃传统的惯性思维,在思想观念上加快转型。评弹的传承与发展,要上升到文化事业的高度去认识,而不是仅仅作为解决部分人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书场的生存发展,虽然少不了社会力量支持,更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

(二)投入的制度保证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文件,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评弹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有制度的保证,主要是保障制度及其他相关的配套制度。这样可以保障评弹的传承有规范性、激励性和约束性。

(三)政府引导

评弹从民间走来,也要走回民间。它可以娱乐市井小民,也可以在其他娱乐场所向观众展现吴侬软语和江南雅韵。面对目前评弹发展的瓶颈,政府应引导评弹事业发展的市场导向,在政府、社会和评弹界人士共同努力下,相信评弹的传承和发展会有一个新局面。

(四)对青少年听众的培养

青少年朝气蓬勃他们是未来的希望,评弹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重视对青少年听众的培养。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大、中小学中设置相关的评弹课程,引导、学生们走进评弹艺术的殿堂;同时也可以利用大、中小学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基地的优势,邀请著名的评弹团体及艺术家走进校园为广大青少年学子展示评弹艺术的独特魅力,进而吸引、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听众。

苏州评弹作为吴文化的代表,在我国传统曲艺中占重要的地位,因为客观的原因如大众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受众者的流失,政府的投入制度的保障不到位,也有主观的原因如剧目的远离生活化,演员的断层和缺少创新等等,使得评弹这个曲种面临着诸多尴尬和困境。走出困境,走向灿烂,使评弹艺术重铸往日的辉煌,一方面评弹艺术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书目、培养新的听众和演员群体;另一方面,加强对评弹艺术团体演员和剧团的软硬件建设,其中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评弹艺术能够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已经决定教师的定位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以及成果的检查,而各会计软件公司会定期针对自家软件进行培训,资料形式多样,并且结合了软件开发中的设定,更加深刻地讲解了软件各项功能的使用以及一些特殊设定,同时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三的学生,其对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在教师的督促下能较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预习、巩固与拓展。

2会计电算化网络教学模式的建设

2.1网络资源的建立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全部依托于教学平台进行上传,教师将资料从难度上分为基础、专业、能力3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建立资料、任务和讨论3个区域,通过层次和功能的分区,实现有针对性的教学。

2.1.1基础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前学生对相关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了解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意在为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料,同时也为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日后学习提供相应帮助。

2.1.2专业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后学生对相关教学知识的巩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相应内容,并将作业进行上传,做对所教学知识的加深理解以及操作方法的巩固。此外,学生在遇到相关资料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还可以进入讨论区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区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

2.1.3能力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有额外知识需求的学生。学生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可对这一模块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基本教学安排的前提下,得到相应的知识内容和练习。

2.2课程教学的开展

2.2.1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根据任务区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基础模块中的资料,并鼓励学生在讨论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实现对课程内容的预习。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2课后巩固阶段在专业模块中,将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及资料进行上传,这部分资料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较为紧密,学生可针对自己课上遗留的问题,下载相关资料,从而对课上没有熟练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学习。针对课堂练习中的常见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形式上传至专业模块的讨论区,遇到问题的学生不再通过“提问-教师回答”的简单模式获得答案,而是通过讨论,参与到问题的探讨中,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此外,针对课程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在课程讲授后将相应的练习上传至任务区,意在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中。

2.2.3课后提升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讲授的内容多集中于一般企业常见经济事项的处理,一些特殊企业、业务的处理不可能一一涉及。针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事先上传相关知识点内容,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思路,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可选择知识点进行拓展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3考评方式

第6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关键词]教学文化文化转型平衡转型

加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不仅在物质层面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精神层面上,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凸显。尤其是新课改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当前教学文化的深刻思考,许多学者就此展开了讨论,论述了教学文化的内涵、教学文化的冲突、教学文化的变迁及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等。从哲学视角来看,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伴随着和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教学文化也不例外。根据已有研究,一般将新课程实施前的教学文化称为“记忆型教学文化”或“传统教学文化”,对新课程实施后的文化称为“嗯维型教学文化”或“现代教学文化”。在新形势下,现代教学文化和传统教学文化之间的对立是教育领域内的主要矛盾,实现两者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至关重要。

一、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可以视为“文化转型”的一个下位概念,而“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学习习以为常地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与此相应,教学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教学文化模式向另外一种教学文化模式的转换。这表明教学文化转型不是同一种模式的自我进展,而是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平衡过渡转换。研究文化转型的机制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探讨人自身的发展和演进的机制。文化的内在的矛盾运动实际上也就是人的活动的内在的矛盾。所以,教学文化的真正转型关键还是在于处于主体地位的人,只有人在认识上得到真正的转型,教学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借用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中的“平衡”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以适应新的环境的,而且这种平衡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在这里将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定义为:在个体的认识上,教学文化模式通过冲突、变迁或建构向另一种教学文化模式转换以求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且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重要性

(一)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教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教学文化的历史研究表明,每一种教学理论都是有其深层的文化意蕴与依靠。同样,每一时期的教学文化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理论。在特定时代的文化背景之下都会有一种教学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践,而这种教学实践在相应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得以成长和发展,从而又推动教学理论的进步。教学文化永远都是新旧教学文化相互产生冲突、变迁以至达到平衡转型。在这种平衡转型期间,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使得教学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2.有助于正确认识教学文化的内容,把握教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并非是把原有的教学文化全部否定,也不是简单地接受新的教学文化,更不是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形式上的变化,而是立足于传统的教学文化,吸收现代教学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使得教学思想上同化(顺应)最终达到平衡。这个过程是在原有教学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教学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变迁、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真正了解有关教学文化的内容,明确教学文化的构成及特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教学文化内外部各要素和范畴之间的各种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实践价值

1.有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在全国首届教学文化研讨会上,研究者认为:“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已有的教学文化越来越成为影响教学改革的重要阻力,当前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教学论研究必须关注教学文化,必须对教学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这对于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具有关键性意义。能否塑造和生成新教学文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毋庸置疑,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与现实中教育实践仍存在较大的落差,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一种理想状态。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学理念或教学文化未真正得到平衡转型。教学文化是教学的内核,教学改革的实质是教学文化的转型,没有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任何教学活动枝节的改变都是徒劳的。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与教学文化交叉相连的学校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微观环境,教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教师专业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的冲突容易给教师造成内心上不安全感觉,不知何去何从。为了促使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教师必须学习足够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最基本的物质因素。只有将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能立足于自身的文化背景有选择性地接受外来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真正转型。另外,这种转型可以避免教师在教学文化冲突流行的文化环境下,因受到当前教学文化冲突的攻击而采取“安全策略”,即保守的、经人尝试过的、具有防御性的策略。

三、教学文化平衡转型的建议

(一)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尊重传统的转型

要实现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首先必须重视自己所处社会的主流文化,尊重并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文化。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新鲜事物的精华,剔除糟粕。所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必须在传统教学文化的基础之上实现转型。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传统的教学文化,从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上剖析传统教学文化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各自功能和特点,立足教学文化的内涵,寻求不同教学文化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在尊重传统教学文化的基础上,发掘传统之魂,吸取现代之新,搭建传统和现代之间交流融合的桥梁,避免两者间的直接转化和冲突,在变迁中创建和谐平台,实现两者教学文化形式上的软着陆。

(二)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渐进性的过程

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不是把原有的教学文化全部推倒重来,也不是对新的教学文化的简单接受,更不是教和学在形式上的变化。所以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文化融合的转型过程。它包含着新的教学文化与旧有教学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整合,也包含着教师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冲突与适应。教学文化转型得越慢,涉及的范围就越广,转型的程度就越深。因此。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需要一个长时间的逐渐转变的过程。

(三)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是创造性转型的过程

社会历史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转型不管是由文化内部的发明或发现所引发的,还是由外来文化传播所引发的,它都必须是在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基础上,融合新的文化要素的创造性的转化。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也应同此理,合理吸收新的或外来的有益及相合的文化元素,对教育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可以改造、值得改造的符号和价值系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变成有利于转型的种子,从而实现对我们教学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改革:新视点与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5(8):20-22.

[2]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67.

[3]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2(5):53-58.

[4]陈效飞.任春华.教学文化历史研究及启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3):75-76.

第7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水平;品牌;质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它通过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取向、高尚道德境界的企业员工群体,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尤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从市场需要出发,提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要从市场发展需要出发,注重从三个层面提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一是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经营领域、施工区域的日趋扩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日趋缩短,使企业频繁地组建和撤消工程项目部,职工队伍高速流动、高度分散,企业管理跨度不断延伸、难度不断增加。尽快转变管理理念,融入文化管理,实施科学化、文明化、人性化管理,提高全员素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市场发展对我们建筑企业的迫切要求。

二是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使企业的文化品位成为市场认同的重要标准。有的工程项目,因为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形象,丢失了市场。项目管理滞后,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文化理念落后。建筑市场的竞争,是企业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

三是从国际竞争的新情况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加入WTO后,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国外一些先进企业相比,不仅表现在装备、技术、产品等硬件上的差距,更多的是表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方向、员工的价值观念等软件方面,也就是企业文化上的差距。因此,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企业软件建设,从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下工夫,全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推进工程项目品牌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品牌形象是关键。品牌形象能够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是企业信誉的标志,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施工企业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质量奖”都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信誉和形象的象征,是企业形象宣传中无形而巨大的资产。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形象的“窗口”,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无论规模大小、工期长短,都要严格按照企业文化建设标准的具体要求,规范运作,真抓实干,坚持使用统一的企业标志、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歌曲,优化、美化室内室外及施工现场环境,向社会展示企业去的良好形象,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品牌。

三、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塑造诚信企业文化

诚信是企业的信誉之源、立商之本,而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关键就是向业主拿出高质量的精品工程。这就要求项目积极培育高品质的质量文化。“人无诚不立,业无诚不兴”,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做企业更是如此。一个企业不讲信用其产品就没有市场,更不可能长久地兴旺和发达。有社会学家说,中国目前由于诚信的缺乏,导致了交易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就以现在的投标为例,为了取得发包方的信任,从资格预审开始,施工单位提供的所有资料必须经过公证,并通过银行向发包方办理投标保证金、履约保函,甚至有时还得有第三方做担保。在目前的建筑业市场,信誉是取得市场的基石,没有信誉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要想取得信誉,必须打造诚信力文化。

一是对顾客诚信。企业建一幢楼房,将来住这里的人就是企业的顾客;修一条公路,将来行走在这条公路上的人就是企业的顾客。必须对顾客讲诚信,对顾客负责,这就要求保质保量,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无论工期多么紧张,无论施工环境多么恶劣,质量意识放首位,责任重于泰山。

二是对业主诚信。从经济角度上讲,业主就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也是施工单位赖以存在的基础。无论在哪里施工,都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每一个施工项目部同时也是经营开发部,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密切的合作,取得业主的信任,为以后的工程中标打好基础。

三是对监理诚信。虽然监理是为业主负责的,但监理的工作业绩是通过施工单位来体现的,从这点上讲,监理和施工单位并不是矛盾的,只要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和监理达成一致,取得监理的信任,必将会极大地促进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反之,一旦失信于监理,必将处处被动,处处受限,甚至连正常的施工也无法顺利开展。

四是对分包商诚信。多年来企业建立的长期合作的外协队伍,与企业共同形成一个施工产业链,作为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均应视为企业身体上的一个器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待外协队伍要同内部队伍一样,既要严加管理,更要关心保护,只有彼此之间互相讲诚信,才能实现共赢,保持长久的密切合作。

四、推进工程项目制度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要不断强化科学管理理念,积极将企业文化融入项目全面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工程项目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自身的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先进的文化理念推进管理创新,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实现制度与文化的理念对接。要突出抓好安全文化、文明施工文化、环保文化、和谐文化、廉洁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推动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推动企业创新,增强企业活力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有活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各种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一个企业不断创新的保障。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创新活动就不能保持持久和长期有效。我国已加入WTO,竞争的步伐日益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企业开始觊觎国内的“蛋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将创新体现于企业制度当中,使施工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协调,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实现经营。

二是市场创新。“蛋糕”理论告诉我们,惟有创新才能做大市场。细分市场是市场创新的理论基础,而要进行细分市场,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通过市场定位,确定施工企业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细分市场从纵向上讲,就是对现有市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通过老客户为后续工程中标打下基础;从横向上讲,要根据地域、工程类别进一步加以挖掘,拓展市场。

三是技术创新。比较优势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只有在技术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核心,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失去既得市场,企业就难以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是管理手段创新。企业必须注重管理手段创新,积极引导各级管理人员树立靠文化、靠制度、靠创新管理企业的思想和变经营产品为经营企业、经营品牌、经营文化的新观念,破除靠命令、靠亲疏、靠经验管理的陈旧方式,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名职工的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从根本上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实现职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创新的动力。

六、培育企业人本文化建设,营造企业和谐氛围

第8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学前阶段的幼儿是其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幼儿的普通话进行培养,就能促进幼儿的普通话基础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方面进行提高加强就比较重要,这也是实现学前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从理论层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的探究加强,就能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提高。

一、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性及现状

1.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性分析

对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有着其重要性。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处在语言敏感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幼儿也比较善于观察以及模仿,所以学前教育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就要能达到相应要求以及标准[1]。学前教育教师通过激励性的手段加以应用,对幼儿的普通话学习就能起到促进作用,让幼儿能够及早的掌握普通话,对幼儿的接收知识的能力提高也有著积极促进作用。

2.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培养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低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进行待测以及测试当中,学生的紧张心理普遍存在,这就和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在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心理素质的因素影响下,就使得普通话的测试中比较容易出现错误。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存在着识字量不足的问题,一些没有达到测试等级的学生,不只是在语音语调方面对测试的成绩有着影响,同时在认识字的数量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有的学生对普通话教材当中的常用字没有准确认识,存在着误读的问题,这就和学生的认字量有着紧密联系。

另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自身的表达能力方面相对比较缺乏。这就必然会影响自身的普通话教学以及实践,对幼儿的普通话学习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方法

为能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普通话水平上得以有效提高,就要能充分重视方法的科学应用,在教学中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第一,要充分重视对学生普通话学习氛围的良好营造,在普通话的练习条件上能打下扎实基础。学生在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只有在良好的氛围营造下,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从宣传层面进行加强,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普通话的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普通话的氛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普通话知识学习[3]。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着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兴趣上以及和规范的训练方面进行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呈现。

第二,注重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以及对学生的朗读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语言的学习有着其重要性,语言的工具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得到了充分展现,在对普通话的学习过程中,就要能在语感方面进行加强。这也是学生在长期训练当中所养成的,语感的熟练掌握是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通过朗读的方式进行激励。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普通话学习能力的加强。

第三,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还要能充分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这就要能充分重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保持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老师要能充分注重对学生说普通话的信心加以树立,并能为学生创造说普通话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说普通话的过程中熟练的应对。并要能充分注重对普通话的认字数量的增加,对常用的单音节字词表的强化练习要能加强,逐步的增加学生平普通话的认字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普通话的水平提高打下基础。

第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要能充分注重多媒体技术的科学应用,为学生营造动态化的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兴趣的激发。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也对教学领域有着很大的改变,在教学的效率提高方面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对学前专业学生普通话练习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幼儿的普通话学习有着积极作用[4]。所以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普通话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加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创设情境,可以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平普通话的练习进行巩固。

不仅如此,对普通话的水平提高,也要能注重朗读的积极作用发挥。通过朗读能有利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采用表演法的手段,对学生普通话的朗读情感的丰富以及语感的培养等,都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在对《雷雨》的剧本进行表演读的过程中,通过角色人物的设定,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就能激发学生普通话的情感色彩增加,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提高就有着积极作用。

结语

第9篇:文化论文评语范文

纳税筹划亦称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义务人在遵守、尊重所在国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义务人的权利,旨在实现纳税最小化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时的谋划与对策其实质是节税。但作为纳税筹划本身而言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片面的行为如何为企业构建纳税筹划平台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加以合理运用是企业财务决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纳税绮划平台的构建原则

纳税筹划平台是企业理财过程中税务筹划的基础和操作空间。目前常用的有价格平台、优惠平台、漏洞平台、弹性平台和规避平台。要成功构建纳税筹划平台.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的筹划方法并且要符合以下原则:

1.政策主导

纳税筹划是对税收政策的积极利用因此开展纳税筹划必须以政策为导向由税收政策主导税收的筹划活动。离开税收政策谈纳税筹划只是一种空谈不顾税收政策导向开展纳税筹划必定一事无成。试想面对高污染、高能耗、长线产业、夕阳产业、换代产品以及其他税收上实行限制政策的产业、产品税收筹划又能有多少作为,

2.合法有效

纳税筹划作为一种节税行为其存在的基础是应当合法至少不违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公然的违法偷税行为比较容易辨别,而对税法已有反避税规定的避税行为应视同偷税处理则认识不清因此开展纳税筹划必须正确认识并划清与违法的界限坚持合法筹划防止违法筹划。同时开展纳税筹划要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筹划成本获得最大的税收效益。在税收利益上既要考虑节税带来的直接效益也要考虑减少或免除处罚带来的间接利益:既要考虑纳税筹划的直接成本也要考虑纳税筹划方案比较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3.切实可行

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加之税收政策和税收筹划的主客观条件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在纳税筹划方面找不到万能、现成的通用方案每个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地设计具体的筹划方案开展有的放矢的纳税筹划活动在设计筹划方案时应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力求在法律上站得住在操作上行得通

4.全面权衡

决定现代企业整体利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税收利益虽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济利益,但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因此开展纳税筹划应服从企业的整体利益不能为筹划而筹划而应从企业的社会形象、发展战略、预期效果、成功机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权衡。

二、纳税绮划平台的运用及应注意的问颐

纳税筹划始终贯穿于财务决策及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筹资、投资、经营、收益分配和财务核算等过程中正确运用纳税筹划平台.科学地进行纳税筹划以期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