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竞争力范文

新竞争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竞争力

第1篇:新竞争力范文

近日,富士施乐nnovate 2012亚太区数码印刷行业巡回研讨会中国站在广州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从新理念,超乎想象,网络化、创新体验4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创新取胜。研讨会特别邀请了多位海外知名的业内专家,与中国数码印刷精英们分享数码印刷最新的全球发展趋势及企业的成功案例。

会上,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振奋人心的创新理念,让与会观众充分领略到如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采取正确的策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从而扑捉新商机。本次大会邀请到了曾经与比尔・盖茨同台演讲的人口统计学,变革管理与未来趋势研究方面的专家迈克尔・麦昆先生,他带来了以“如何在关联中制胜”为主题的精彩演讲。迈克尔・麦昆非常了解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全球环境下推动商务的蓬勃发展,他从全新的视角为观众剖析了企业客户与员工如何分别理解世界和事物,从而帮助企业从迷惑中找到与市场接轨的新出路。其为观众量身定制的演讲内容、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PIRA InternationaI公司印刷行业战略顾问尼尔・福克纳在印刷、包装和出版行业拥有长达33年的经验,曾多次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富士施乐Innovate大会。在本届大会上,他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结合自己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印刷行业面对的挑战与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印刷服务商从什么角度制定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同时,打印与营销沟通领域的独立顾问。TriPartum Ltd的合作顾问克里斯・马丁和在外包印刷服务和印刷采购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马修・帕克也应邀来到大会现场。克里斯・马丁以“创造价值”为主题,分享了业务发展的成功案例及实际的方法和建议,以帮助客户获取制定未来业务发展的新灵感。而马修・帕克则通过案例方式,发表了“客户到底需要什么”的演讲,让与会观众从中得到“客户管理”的新启示。

会后,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贻进先生,他讲道:“以前富”施乐谈印刷,而现在更重视的是服务。富士施乐可以打印,但那只不过是一个结果,并不是一个业务的开发。富土施乐不是为了想打印而打印,而是要完成另外一个目的,打印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手段。这种改变是质的改变,富土施乐自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将这种概念传递给客户,让客户充分利用数码印刷带来的更多新的应用,帮助他们自己的客户,实现服务的增值。”

富土施乐Innovate大会自2005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现已发展成为极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数码印刷年度行业盛会。通过历届Innovate大会,富士施乐向中国客户分享业界国际专家的前瞻战略营销和经营理念,力求为客户提供更多附加价值的同时,不断推动中国数码印刷的蓬勃发展。本届Innovate大会更全面的展示了全球数码印刷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创新理念及国外成功经验与案例,不仅进一步开阔了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的视野,更将引导他们通过创新的方式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业务新突破,开拓新商机,提升竞争力。Innovate 2012亚太区数码印刷行业巡回研讨会现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成功举办4站,接下来还将登陆中国台湾等地。

第2篇:新竞争力范文

“人力+车间”转向“人脑+电脑”

一讲到服务外包,大家头脑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广为熟知的:呼叫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下,服务外包的内涵和定义在不断延伸,它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应运而生的新的商业模式,彻底颠覆了服务难以进行跨国界贸易的传统理论。比如高大上的外包:2005年,美国花旗银行在大连设立了运营中心,主要就是为花旗集团亚太地区提供金融后台的数据处理。银行的总部在北京和上海,但数据处理中心可以在大连,这样能极大地减轻金融系统的自营压力。还有更多跨国公司已经把员工招聘、财务处理、网络数据、物流配送等等这些非核心的业务由过去的自营转为外包。

中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跨国公司通过制造业外包向中国转移制造业价值链中的组装加工环节,也导致了外商在华投资的,中国也被称之为世界工厂。

但是现在,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的重心已经从制造业转向不断增长的服务业,以2014年为例来说,流入中国的外资仅增长1.7%,总计1195.6亿美元,但其中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662.3亿美元,占全国外资总额的55.4%。而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这一新兴的服务理念,据悉,2015年,中国企业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316.8亿美元、91.7亿美元和237.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7.4%,占比分别为49%、14.2%和36.8%。

有港媒评论称,忘掉数以千计的中国工人埋头组装电子产品或缝合运动鞋的旧景象吧。网络销售、短线股票交易以及服务业的崛起,正日益形成中国新的竞争力。

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开展服务外包,企业能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这种新的商业服务模式,给更多的中国企业和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

2006年,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启动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里程碑。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南京、长沙、成都、大连、苏州、大庆、广州、哈尔滨、杭州、合肥、济南、南昌、上海、深圳、天津、无锡、武汉、西安、厦门、重庆成为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5年,商务部等九部委决定:将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21个增加到31个,沈阳、长春、南通、镇江、宁波、福州(含平潭综合实验区)、青岛、郑州、南宁和乌鲁木齐等1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杰表示,这是从供给侧角度布局中国服务外包未来的发展。他指出,中印两国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对手,成本上升是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印度政府试图通过在农村建立数字化基础设施,将国际发包企业吸引至二三线城市,来降低运营成本。中国政府将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21个增加至31个,补充了一大部分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在用工成本、商务成本、相对物价成本上,将低于发达城市10%左右,同时也会给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2016全球服务外包大会”在南京召开。南京、北京、无锡、杭州、济南、长春、西安、重庆、郑州、青岛、宁波、南通等12个城市被评为“2016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南京作为全国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目前全市共有5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及2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近2000家服务外包企业。南京在江苏省以及全国服务外包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15年南京市承接服务外包占全省和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1/3和1/10。南京市在信息技术、影视动漫、生物医药、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服务外包领域初具规模,服务外包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杭州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达1326家。2015年杭州承接了164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杭州服务外包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导,主要集中在软件研发外包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外包。此外,通信服务、物联网研发外包,金融服务外包上升趋势明显,杭州的服务外包呈现向高端业务集聚的趋势。

青岛“十二五”期间,全市登记服务外包企业平均每年新增138家。据介绍,青岛将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青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十三五”期间实施服务外包“5231”工程,培育5家行业竞争优势突出的服务龙头骨干企业,20家创新型服务外包企业,打造3大服务外包集聚区,10家特色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力争到2020年,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50亿美元,形成城市服务外包鲜明特色,跨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先进行列。

珠海在外贸进出口遭遇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服务外包领域主动作为、逆势而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进出口贸易优化升级、打造开放型经济的一大亮点。目前,该市服务外包国际资质认证数累计达106个,13项国际认证数累计达72个。涌现出了金邦达、东信和平、优时比、广通客车、爱浦京公司等一批行业特色鲜明、业务发展突出、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外包示范企业。服务外包已成为珠海开放型经济的亮点。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可享受到国家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央财政出资支持示范城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这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力的竞争环境,将不断壮大城市服务外包发展质量和水平。

国民经济的“倍增器”

服务外包业作为现代服务中的重要业态,已成为当今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认识到离岸服务外包行业的巨大潜在市场规模及其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后,根据自身优势竞相进入该领域,并将该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总部在国外,车间在中国,世界扁平化的趋势让中国制造赶上全球产业经济的第一波浪潮,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国,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物联网、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正在催生新的服务外包业务领域,中国服务外包也将赶上服务全球产业的第二波浪潮。

当下,“众包”方式中传统的发/接包商关系已重塑,相互之间的关系趋向于战略合作与协作。当前,国外大企业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效率和节约运营成本,纷纷将组织内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同时,许多企业大幅度削减研发经费,期望通过和中国联合从事产品研发,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在稳步发展,但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如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国外贸易设限不断增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等,要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已经越来越困难。但开展外包服务业务,因其对资源成本依赖程度较低、国外设限不强,国际企业合作意愿强烈,具有快速增长的余地,能成为中国出口的增长力。

从短期经济效益而言,服务外包公司可节省20%-40%的运营成本。企业将自身的非核心业务外包,能有效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将企业的资源技术人力运用在企业自身核心业务上。因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些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创造的利润与非核心业务相比是几何级增长的,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从长远来看,企业合理利用外资,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就能在全球市场保持和扩大其占有率。服务外包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倍增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仍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项目类型集中在软件开发测试、数据录入等领域,而从设计到整体解决方案、研发等高端业务领域则很少。这与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不高密切相关,能力的有限直接影响了业务空间及利润空间的提升,而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则有赖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3篇:新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 网络 城市竞争力 创新能力

城市创新的实质就是提高各要素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将之整合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整合”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城市创新网络为如何“整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发达的城市创新网络有利于打破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障碍,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环境,使城市内的经济、社会要素得到有效的整合,发达的城市创新网络是城市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柱。

一、城市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由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五大要素组合而成的系统合力。城市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城市竞争力是一种系统合力。它不是现象上的种种比较优势,不是作为城市要素的种种资源,也不是局部或环节的能力或城市职能活动,而是资源要素及其运作水平的有机集合;第二,城市竞争力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机制;第三,城市竞争力是抗衡或超越竞争对手的一种组织力量。其竞争者是现实的,或者是潜在的。竞争力的强弱或大小,不仅取决于城市自身,还与对手的竞争态势以及与总体竞争态势相关;第四,城市竞争力是以资源在全球的流动为背景的;第五,城市竞争力是以实现城市价值为最终目标的。一个城市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城市形态高级化,这决定着城市的价值取向;另一个是城市价值最大化,主要看这个城市能否产生更强的经济实力,能否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准,能否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

城市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实质就是创新,城市创新的实质就是提高各要素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将之整合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整合城市资源,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城市创新网络为如何整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创新网络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1.城市创新网络

网络概念在神经生理学和计算机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要素是由通讯线路联系的节点所构成,节点和通讯线路共同确定了一个特定网络的结构。按照Hakansson(1987)的观点,网络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的组成要素:行为主体、活动的发生、资源。网络的形成是由于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流动,形成了一些彼此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新过程中涉及的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形成的网络受到高度重视,经济学、社会学、产业组织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创新网络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按照Olaf Arndt和Rolf Sternberg (2000)的定义,创新网络被看作不同的创新参与者的协同群体。它们共同参加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参与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正式合约或非正式安排形成,而且网络形成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即网络具有协同特征。

创新网络与传统联系方式不同的第二点在于网络节点,即网络参与者的特殊性。创新网络的特点是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完全独立的,没有确定的契约和组织结构,尽管它们都有共同的目标,并向同一关键技术投资和链结。创新网络以技术信息的快速流动和反馈来取代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使得结成的网络既紧密、安全、可靠,又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竞争力。合作参与者通过网络及时传递并处理信息,技术上共性、经济上共养,从而能够迅速协调行动。与临时的、不持续的契约市场交易方式相比,创新网络的联系相对更为紧密、持续和稳定。由于技术的融合,以及研究开发的分层次,必然导致创新节点的增多,在创新节点大量增多后,创新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已经不是传统的委托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参与。

城市创新网络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本相融合的产物。城市创新网络是指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各行为主体通过正式的、非正式的联系使其各自拥有的资源之间以及与区域内的制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社会经济网络。其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政府、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网络内的信息反馈通畅,使其行动具有协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而形成和促进城市创新网络的发展。城市创新网络形成良性的创新循环状态,有赖于其内部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转。

2.创新网络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

对城市行为个体来讲,网络提供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从而促进知识的流动,而这种交流对于新观念的传播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将企业链接到更广泛的创新系统中,使创新活动进一步在地理空间扩散,而不再像传统模式中,大多数创新活动只发生在大企业内部的研究与开发机构或中心区域。而且,创新网络中企业间有效的合作,能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使边际社会成本趋于零,增强企业群体的竞争力;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单个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联系,不断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推动创新在区域内企业间的扩散。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增值创新以及有效地确保企业间联系,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对城市来讲,创新网络构建的重要作用在于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非线性的过程,是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技术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1)网络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网络的结构形态,它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的联系。结构形态是指行动者联系的形式与强度。网络形式和网络强度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以集群为中心的城市创新网络,有利于整合城市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和各参与者在“边干边学”中提高其竞争力,并在网络中将之整合为更高水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2)网络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变量是资源,是指知识、人才、信息、社会资本(如信任)、物质资本、城市环境和制度(文化、管理)等资源的分布。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它自身拥有的资源和他所有接触的资源。同样,各行为主体良好的互动关系会增加城市的可用资源,并提高各生产要素的效率和品质。

(3)网络中的规则要素(即影响行动的规则)和动态要素(即网络形成、变化的机会和限制)也会对城市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换句话说,就是网络中各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影响也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变量。产业集群内各行为主体面对面地交流和相互学习,会使彼此运作得更有效率。

创新网络形成、发展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复杂性技术本身对创新组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来自政府所提供的激励性政策。城市的发展是该城市产生、获得和利用技术的过程。当城市内的企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时,该城市就可获得竞争优势。当某城市依赖外部技术时,则城市内需要有发现、选择、运用、学习、改进新技术的能力。城市中各行为主体相互合作,协同作用,紧密联成网络,使城市中知识、技术在流动和扩散的过程中,不断增值创新,可以使城市的技术领先优势及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得到持续发挥。城市创新网络是区域内多元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创新系统,是一种新的组合与运作方式,是在一定的地理区间内,功能指向为创新的,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开放的创新系统。网络的交流是多层次、多渠道及相对稳定的。在网络的各个单元之间,在各单元内部的各部门之间,以及在单元的内部部门与外部单元之间都存在着交流,这样,网络提供了比等级组织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网络的本质特性是动态的。这种本质特性表现为网络的渗透性、开放性以及在交流中产生创新。网络的动态性使其具有了比等级组织灵活、比市场组织稳定的双重优势,使网络联系成为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各行为主体所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

三、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框架:基于城市竞争力的视角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决定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构成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将影响城市创新的因素分为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城市创新能力取决于知识生产的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的科技政策环境、对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支持和新知识生产源泉的知识存量水平;其次城市创新还取决于该城市的特定产业创新环境,一个城市产业的微观环境决定了企业对知识创新机会的把握程度和投资意愿;第三,城市创新能力取决于知识生产基础设施和产业创新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的强度,一个城市仅仅具备完善知识生产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产业创新环境并不一定能达到高的知识产出水平,它需要有效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机制(例如风险资本)才能提高知识产出水平。总而言之,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是知识生产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图描述了这个框架,图左边表示促进知识生产的共同因素,包括城市现有的知识水平、R&D人力资源的供给、对基础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投资以及对影响知识创新积极性的政策。图右边的宝石型图表示城市产业的知识生产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决定了产业中企业的创新能力。图中最后一部分表示创新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状况的链接质量。每个产业的知识创新在利用这些基础设施生产知识的同时其对R&D投资又改善了知识生产的基础设施。下面分别阐述这三个因素的具体内容。

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因素示意图

1.知识生产基础设施

上图给出了创新网络基础设施的三个主要因素。前两个是内生增长理论所提出的决定知识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地区的知识水平(A)和可能投入创新的R&D人力资源的数量(HA)。我们在衡量城市创新能力框架中加入可能对解释一个地区或城市知识产出水平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因素(在上图中以XINF来表示)。特别地,我们在横向因素中包括对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视程度这子因素。公共政策的选择也对城市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公共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城市虽然没有权利制定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但它可以选择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R&D的税收优惠措施(限于地方税种)、对风险资本的态度和对外开放的程度等。

2.产业创新环境

知识生产基础设施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创新环境,但最终引入新知识并对其商业化的实施者还是企业,而企业是要受到其微观环境的影响的。实际上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最终取决于个体的企业和产业。

3.链接的质量

知识生产基础设施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在一个给定的产业创新环境中,知识产出有利于改善创新的基础设施(反之亦然)。创新基础设施和产业之间的链接强度决定了潜在的创新机会转换成产业具体的知识生产的程度。如果缺乏强有力的链接,上游的科学技术知识可能在当地产业开发利用该知识前就会溢出到别的地区或城市。

建立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框架的目的在于引导城市构建一个合理的创新网络,提高城市竞争力。从这个评价框架可以看出不同的R&D支出对城市创新的着力点不同。

四、构建城市创新网络,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1.政府要积极营造城市发展所需的环境

第一,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孵化器,促进企业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间相互制约。第二,政府参与创新网络的构建。重视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互动,构建城市创新网络。城市创新网络由参与创新的各主体组成,它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互动学习为特征的社会网络,是实现城市创新的必要条件。第三,培育和利用社会资本。社会资本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形成相互需求的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网络,推动城市创新活动。第四,重视培育城市知识应用能力。过去政府政策通常侧重于知识生产而非知识应用,重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而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连接渠道和支持体系,城市知识与技术资源与区域发展之间有脱节。

2.企业作为创新网络形成的核心力量,在注重本地网络建设的同时,也要构建外部网络,积极参与外部分工,融入国际价值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创新网络的存在,使企业能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城市创新网络发生和发育的过程中,企业始终表现得最活跃、最积极。城市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体系,凭借外界能量、信息、技术的输入,依靠高度有序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减少熵产、优化结构、提高能级。城市系统如果不在体制和技术上创新,不能保持和优化系统的有序结构,则系统的熵增在所难免,城市场就不免在“城市病”的拖累下日趋萎缩。只有不断有效地开发利用宝贵的信息、知识资源,引进开发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探索创新现代的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城市系统才会充满活力,拥有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进入产业升级、产品更新的良性运转轨道。要协调城市和周边区域的发展。围绕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加强各级城市(城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支持周边区域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培育大的区域环境。

3.健全的市场机制

创新主体间的网络化联系离不开制度环境的支持,在市场竞争的社会里,要促使创新主体间乐于交流合作,必须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以平衡保护各方利益,从而降低交流障碍。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例,高技术创新因其原创成本通常远远高于其复制成本,因此必须给予原创者一定的利益保护。如果不能在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上为交流合作各方之间的信任建立保障,必然会使创新主体间存在过多的猜忌防备,影响合作的进行。要促进中介机构网络的发展。城市政府要设计激励机制促进研发机构、研究成果转让、培训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行业学会以及风险投资和公共管理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创造激励性的制度与政策环境来促进城市创新体系的发展。一是政府部门要消除阻碍要素流动、聚集以及创新的制度和政策,集思广益,改变僵化、低效的制度和管理方式等。二是提供保障市场体系有效运转的竞争政策和战略信息。

4.促进知识、技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一,正确处理本地与外来知识、技术资源的关系,创造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机会均等、公平发展的条件,并通过创新网络促进本地资源与外来资源的互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二,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在知识学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提供更好条件,特别是对区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产业和企业发展要予以特别投入。第三,多渠道、多方式更新知识、技术资源。如数据库更新、技术合作、职业培训、人才交流、人才再培养、设施升级等,不断更新知识、技术资源,防止知识、技术老化;第四,扩展企业连接知识、技术资源的渠道,企业和政府都要树立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企业要主动与科技人才、机构建立联系,科技资源也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找到合适的转化机会和应用前景。

5.培育有效的技术需求

城市创新网络的核心是创新信息的高速流动和以各种不同方式在不同层次上进行的技术交易。其中,重点是培育和加强技术需求,以需求拉动技术供给,以市场需求扩大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的扩大满足更为强劲的需求。高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是不可分割地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发展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对科技成果的充分认识以及双方的充分协调是保证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不断做出积极贡献的基础。要刺激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科技需求方和供给方良好的交易网络,扩大交易介面和通道,减少交易成本和费用;加强技术的有效供给。建立交易网络和刺激传统企业对技术的需求。

6.培育集体创新文化

创造开放的环境氛围,鼓励相互学习和合作、交流,重视非正式组织在学习、交流中的作用;培育整体发展观,将整个集群的发展作为企业自身乃至个人发展的先决条件,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整体之间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纠正职业精神的误区,培养相互信任感,个人应该对技术进步忠诚而不是对个别企业或行业忠诚,鼓励人才流动;鼓励冒险精神和创业。

在城市创新网络的联络中,单纯靠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是远远不够的,网络中的知识传递与传递过程中新知识的再创造很重要。就目前看,我国许多城市由于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产品趋同的现象相当明显,同类企业大量聚集,产品同构、建设重复,而沿产业链的前向、后向扩展明显不足,最终必然导致恶性竞争和后进者对先行者技术创新成果的大量模仿,极大地影响了先行者的创新收益和继续创新的积极性。这是城市主导产业不明确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营造城市创新网络的过程中,地区决策者要充分认识这些创新的行为主体对本地区的植根性需求,地方政府要为满足这种需求创造条件,要建立保障区域创新网络运作的制度,必须从新的视角去考虑城市竞争优势的获得,才能使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继续创造或保持不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政府最重要的职能,应该是在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作用,长期投资于教育和培训,投资于企业间合作的网络建设,创造真正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新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35-03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企业竞争环境愈加复杂,企业竞争也已演化为全球性和全方位的竞争。如何获取长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企业关注的问题,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1]。随着新疆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新疆企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发展力量。但由于其发展历史短、社会制约因素多等原因,新疆企业整体上普遍存在着资本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企业文化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不断提升新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1990年,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内部的积累性学习,尤其涉及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问题”,对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2]。核心竞争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大学者和企业界管理人士的关注。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是基于技术与技术创新观的核心竞争力的代表人物,他们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并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思想,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3]。国内学者陈佳贵(2002)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提出见解,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4]。

二、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

企业的战略性规划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新疆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长远发展规划,使得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经常是凭借自身的直觉、感觉和经验做出的。由于企业对发展方向的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配套措施以及企业的价值取向没有科学的分析和定位,从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无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经营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落后

经营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一个企业无论拥有多少核心资源,但如果不能将它们整合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只能是一种资源浪费[5]。新疆企业大多为粗放式管理,企业总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少有效、成熟的企业家培养、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如家长式的领导作风;对人员的提拔使用仍未摆脱“任人为亲”;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重视员工培训等。由于企业的社会影响度不大,用人机制和绩效评定制度与大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招到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家族式中小民营企业裙带关系牢固,往往让招聘的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企业中,他们通常持打工心态,只是关心眼前利益,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这些都制约着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5][6]。

(三)缺少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核心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企业的创新。新疆大多数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的行业,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缺乏主动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还没有掌握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多处于技术的下游。由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信息支持,往往只能进行单一的技术开发活动,缺少必要的替代技术开发途径。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企业自身资源的限制,新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匮乏。一般来说,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企业就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占2%,仅能勉强维持;占5%,企业才有竞争力。而目前新疆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5%,研发后劲明显乏力。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新疆企业而言。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2]。

(四)企业文化缺失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一个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文化。但是,新疆绝大多数企业,其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唯意志色彩。这种唯意志的文化一旦根深蒂固,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便会不断下降。此外,新疆许多企业文化又具有血缘性、情缘性和地缘性特征,其经营管理层由复杂的血缘、情缘关系构成,使经营管理具有非理性特征和落后性特征,使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由于缺乏应有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很难形成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企业也难以形成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

(五)企业融资难

实践证明,“融资难”多年来一直是困扰着新疆企业发展的瓶颈。新疆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感情融资”,即凭借私人交情、口头承诺等,以较高利率水平获取借款。这种“感情融资”在短期内还行得通,但是从长期来看,增加了资金使用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另外,银行贷款时看重的是企业可以进行质押和补偿的有形资产,而不看中企业的品牌、商誉以及软件支持系统,这也从客观上刺激了企业只注重有形资产的投入,而忽视由创新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投入。同时,新疆企业在财务信用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使其融资困难雪上加霜。尤其是2007年以来,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外部需求下降、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调整等原因,新疆企业在内外夹击之下处境日趋艰难[2]。尤其在当前世界经济深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新疆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三、培育和构建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从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出发,迫切需要找到提升对策。为此,提出了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方向和重点:以核心技术创新为关键、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前提、企业规模调整为重点和资本运作能力的培养为保障,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笔者着重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提出的对策

政府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营造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培育新疆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具体措施是:

1.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

推动乳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的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制定合理政策。要尽快制定地方奶业管理条例及乳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企业重组等政策,以规范奶业竞争秩序,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2.培植企业优势品牌

一方面要采取政策引导,推动新疆各种要素的重组整合。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兼并、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等形式联合。另一方面,要大力培植一批企业优势品牌。引导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广泛合作,利用大企业的技术、资本和营销渠道等优势,提升新疆企业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培育技术创新集群,发挥企业集群优势

重点培育技术创新集群,加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利用“群体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实施集群式创新时,首先应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积累状况、市场需求现状及竞争者的技术状况等因素,正确选择企业的集群模式,注意将创新集群的规模进行适度控制[7]。

4.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融资环境

第一,要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设备和先进技术,充分发挥新疆的资源优势,加强合作,共图发展。第二,政府要重视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范。重点关注龙头企业信贷业务风险,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二)从企业角度提出的对策

1.企业技术层面: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市场竞争日趋激化的产物。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适应了“竞争中强者先壮、壮者先行”的自然与社会进步的基本规律。当今的企业要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由知识与技能整合而成的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首要表现。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素。一般来说,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是否拥有核心技术,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企业。新疆企业应重视技术创新,加大对R&D的投入,引进大量优秀人才,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1)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快企业技术研发和转化。(2)加大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先进的技术设备,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难免力不从心,要使自己的产品高人一筹,首先自己的设备技术要高人一等[3][6]。

2.企业管理层面:不断完善和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个要素可以是技术、技能、企业文化,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自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从国际企业管理的变化和发展来看,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进行管理创新已是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管理创新正向更深层次发展。世界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从而支撑持续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资金可以筹集,没有一般技术可以模仿,没有模式可以借鉴,唯有管理无法复制。企业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管理机制的过程,所以管理是新疆企业永恒的主题。

3.企业文化层面:逐渐形成的激励性文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基础已经变成信息、知识和文化。文化竞争已成为当今市场竞争的核心。美国人对21世纪市场预言道:“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原料枯竭了,美国的工人不工作了,但是只要有人还向往美国文化,我们在市场上仍是不可战胜的。”

一个国家需要文化的支撑,一个企业也同样需要文化来凝聚竞争力。企业文化是由各种要素经过长期互相作用、互相融合而形成的体系。目前的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已超出了管理手段这一基本的职能,先进的企业文化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开拓力和竞争力,可以支撑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更是推动企业员工为企业的远大理想努力工作,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显,如GE的“追求卓越”、海尔的“真诚到永远”等。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是与科学、系统的管理相结合的,先进的文化与先进的管理是统一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但企业文化同技术、管理一样,也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进行创新[7]。

4.建设学习型的企业

建设学习型的企业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因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知识体系、资源、技术等不断积累、整合、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虚心听取企业内外部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使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把企业建成一个富于创新的学习型组织,从根本上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经营实践表明,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型民营企业要想谋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5.增强企业的品牌经营意识

品牌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是品牌经营的目的与归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这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品牌经营战略是提升新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又一重要途径。新疆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树立品牌意识,要真正意识到品牌代表着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誉等,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新疆企业追求利润和提升实力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 魏杰.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 顾建江.新疆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J].新疆财经,2009,(1):99-100.

[3] 于红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0-84.

[4] 管益忻.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赢家之道[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第5篇:新竞争力范文

现如今,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等发展特点,一直得不到技术创新的支持,而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了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机会,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在企业管理和市场产品开发方面进行创新。本文从当前社会科技水平的先进性角度出发,讲述了小微企业如何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如何进行自身的科技创新,提出小微企业应该借助我国政府加快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要想进行科技创新,不仅经历着高风险,同时也具有创新成果溢出的效应,一般而言,政府会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对科技创新的市场失灵现象进行干预,主要是为了填补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带来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总收益之间的差距,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我国要创建的是创新型国家,因此对于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也很重视,小微企业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微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培养的要素分析

1.问卷调查。小微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科技创新难度大的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道路十分艰辛,但是并不意味着小微企业不需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小微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以及行业特征,适时的培养核心竞争力。本文对于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设定了小微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12项要素,并发放问卷请45家小微企业对每个选项进行重要性打分,这12项要素分数设置在1-5分之间,分别表示完全不重要、部分不重要、重要、部分重要、完全重要。具体的情况经过笔者的数据资料整理,情况如下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微企业的12项核心竞争力要素中,得分最高的为灵活的小额融资来源、注重诚信、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源三项,其次是高素质核心团队、良好的企业经营地、良好的销售渠道、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政府关系等,得分较低的为企业产品与服务价格低、与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等。虽然本次调查的小微企业只有45家,限制于行业,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小微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情况,但是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2.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从现实角度出发,小微企业要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继承良好的商业传统——保持企业诚实守信本质。因为小微企业主要特点上的劣势使得企业更应该注重诚信带来的直接效应,小微企业一般采用直销方式进行销售,以服务本地市场为主要目标,而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关键就是诚实守信,一旦企业出现一次价格欺骗、以次充好、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那么小微企业的诚信就会消失殆尽,导致失去客户的危险。近年来,小微企业格外注重诚实守信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仿大型企业的商业传统,保持诚实守信的企业发展理念。小微企业应该引以为戒,保持企业良好的诚信品质,提升企业信誉,建立坚实的市场竞争力基础。

2.2建立灵活的市场信息获得渠道,提升小额融资能力。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建立获取可靠市场信息的渠道,灵活、可靠的市场信息是小微企业占据核心市场的基础,只有在信息源头上为小微企业的品牌打响信息站,才有可能不断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灵活的小额融资能力也是小微企业进行市场投资的基础,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趋势表明,导致小微企业不能长久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灵活的资金基础,融资能力的提升不仅为企业长久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是进行新投资、新科技创新项目建设的基础,因此,提升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以及不断提升的小额融资能力。

2.3其他建议。通过对45家小微企业核心竞争要素的分析可以知道,小微企业除了注重自身诚信、具有灵活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具有良好的小额融资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灵魂,注重经营地点的选择、建立与客户良好的关系、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另外,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销售团队也很重要,当然还有许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需要小微企业自己去寻找,但是无论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是小微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核心环节。

二、小微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建议

1.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注重于高校的合作。国家对于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优惠,降低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免征进出口关税等,都是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项目上应该注意的要素。科技创新需要小微企业具有良好的资金基础,国家鼓励小微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并设立了基金鼓励小微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技术创新,使小微企业享受一定的贷款贴息政策,企业注重这些抵扣项目,降低创新成本,才能保持小微企业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小微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不仅可以降低小微企业的创新投入成本,还可以实现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

2.树立创新意识,进行企业产品创新。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得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企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小微企业要想取得长久发展需要树立创新意识,科技创新需要企业自身具备优良的创新精神。首先,小微企业要懂得自主创新,产品的质量是满足顾客的基础,令顾客满意的自主产品不仅能够突破传统产品的销售障碍,还能够为企业扩大销售人群,但是单纯的技术引进并不能保证自身产品的好质量,还需要具备企业自身的特点,自我的突破使得产品处于潮流的领先地位;其次,完善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要想进行科技创新,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完善创新体系的基础就是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个人创造性,鼓励科技创新型人才提高自己的创新成果,发挥它们自身的聪明才智,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小微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的技术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产品创新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也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结语

总之,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企业顺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注重企业诚信品质,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波.论科技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科技与企业,2014,01:6-7.

[2]兰飞,王华,沈亚飞.提升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2:86-90.

第6篇:新竞争力范文

笔者:2012年,开磷集团生产经营工作创造了什么新业绩?

屈庆麟:过去一年,开磷集团紧紧围绕贵州“两加一推”主基调和“三化同步”主战略,以增强开磷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取得了经营发展提速、转型升级加快、影响力提升、职工生活水平提高的好成绩。

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66.80%;现金流入242亿元,同比增长49.60%;期末资产总额292亿元,同比增长26.63%;全年完成投资总额30亿元,同比增长4.35%。企业全年生产磷矿石突破600万吨,无水氟化氢、季戊四醇、“三硝”等一批氟硅化工和煤精细化工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煤-电-磷”、“煤-电-化”一体化热电联产、氯碱化工项目和大水工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矿山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改制上市工作取得突破。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6.27%,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12.87%;广大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笔者:过去的一年,企业在改制上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屈庆麟:2012年,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成了重组改制上市原则性方案的制定,并报经贵州省国资委批复,召开了职代会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二是完成了开磷控股集团的组建,经贵州省国资委授权,开磷控股集团成为开磷公司和开磷集团的股东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三是与开磷公司股东就整体上市、部分剥离的原则达成了一致意见,依法完成了开磷公司剥离辅业资产的转让和收购;四是完成了土地资产清理工作,明确了土地归属相关手续的办理;五是完成了矿区东翼探矿权价款除上缴国家20%外,其余价款均作为国有资本返还到开磷控股集团。重组改制方案的全面推进,为开磷集团进一步实施股份制改造创造了条件。

笔者: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开磷在技术创新方面将有哪些作为?

屈庆麟:结合开磷实际,我们将以促进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充分发挥各子公司创新主体作用,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特别是要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系统内部联合,实施协同创新,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前沿领先技术,并不断将前沿技术、新型实用技术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具体说,我们要加大精制磷酸科技攻关工作,突破磷精细化工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探索氨和磷、氟相结合的精细化工产品新途径,将剑化公司建成硝基、硝硫基化肥新产品研发基地,把开磷遵义碱厂建成开磷发展氯碱化工的人才基地和生产含氯产品的试验基地;矿山部分要结合“绿色矿山”建设和深部开采,抓好通风、排水和矿区深部三维地应力场分布规律与岩爆控制技术研究。同时,按照建设现代化矿山的要求,企业要抓好大型无轨设备在井下采矿各工艺环节的应用,彻底实现主要工艺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作业。

第7篇:新竞争力范文

李纪恒书记提出的“整体策划、板块推出、协同联动”,是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规律的精准概括。事前的整体策划,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北方周末报》为例,作为周报,在这个以秒速传播的时代里,表面看来其显然不具备任何竞争力,然而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最大的劣势往往也是最大的优势。周报的最大优势就是出版周期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整体策划,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大型专题报道。

2016年,《北方周末报》紧紧围绕“整体策划”,推出了一批有看点、有影响力的新闻专题报道。7月21日,我们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8个版面规模的“内蒙古/中国经济半年报”。该专题头版配发社论,其他版面对内蒙古上半年的GDP进行了新闻述评,并分析了半年来的变化以及下半年的趋势,还关注了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表现。这个专题使得读者对内蒙古和中国的经济现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一方面解读内蒙古经济,另一方面讲述内蒙古故事。城市地下管网工程,被总理形容为“良心工程”。为了摸清呼和浩特的地下管网现状,8月25日,正值雨季,我们策划推出了“触摸城市良心――呼市下水道大调查”的专题报道。专题分为历史、现状、未来3个部分,报道了呼和浩特市下水道的30年变迁史,分析了路面积水的5个原因,展示了未来5年正在编织的地下管网,记者还走进位于丁香路的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实地体验,同时还链接了国外的经验。

可以说,整体策划、板块推出,在《北方周末报》的办报实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协同联动,也同样有助于实现传播力。

第8篇:新竞争力范文

“爱心助飞梦想”,成为京城八月一个闪亮的公关盛事。

2004年8月7日晚,由北京青年报社、北京市慈善协会、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合举办的“爱心助飞梦想”大型慈善晚宴,在北京饭店宴会厅举行,工商、演艺、外交、科技等各界名流500多人出席了晚宴。

赢虎公关负责此次慈善活动公关传播的全程策划和晚宴活动的具体执行。晚宴活动鲜明的主题、新颖的创意和活跃的气氛,使得这场公益活动收到了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豪门夜宴是怎样炼成的

一旦开始一个公关活动,中心和主题就是引领整个活动的行车路线图。活动策划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应该彼此独立,而应是首尾呼应,前后相连。

据赢虎公关的陈俐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赢虎就开始了前期调研和方案策划工作。在确定此次慈善活动的捐助对象为艾滋病感染者和贫困高中生后,与《北京青年报》的记者一道,深入艾滋病感染者和贫困高中生的家庭中调研采访,并在《北京青年报》上连续刊载了多篇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方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不单为慈善活动的举办进行了舆论铺垫,同时也为这次策划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和创意来源。

在策划开始阶段,慈善晚宴的主题被定为“穿过黑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后,赢虎的工作人员被艾滋病感染者和贫困高中生们的乐观和自强所感动。思虑再三,主题就被更改为“爱心助飞梦想”。主题的改变就意味着活动基调的改变,而这一基调的改变,却奠定了活动成功的基础。赢虎公关总裁吕朝说:“我们以前的做法,通常是渲染贫困和苦难来激发人们的同情心,进而达到捐助的目的。但慈善是一项快乐的事业,让人看到希望所在是慈善的真正意义。我们力图让活动的气氛更为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甚至是时尚娱乐的,这将激发更多人的善举,所以‘爱心助飞梦想’应该是我们活动、传播的中心和主题。”

一旦开始一个公关活动,中心和主题就是引领整个活动的行车路线图。在赢虎设计的“爱心见证”、“爱心浇灌”、“梦想树”、“爱心采摘”等活动环节中,“爱心助飞梦想”这一主题被贯彻得很到位。到位的原因,就在于赢虎并没有把策划的每一个环节都彼此独立,而是首尾呼应、前后相连。比如以“梦想树”寓意此次慈善活动,在“爱心浇灌”环节后,“梦想树”的彩灯亮起,一张张梦想卡垂挂在树上;接下来的“爱心采摘”,由到场嘉宾摘取梦想卡,并捐助梦想的实现。正因为在环节设计和流程控制上,赢虎下足了功夫,所以当晚现场活动进行得极为流畅,迭起。

细节决定成败。在细节的执行上,赢虎更是煞费心机。记者在采访时曾经看到过一个现场执行细节的方案,上面注明了每时每刻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此次晚会主持人濮存昕、陈鲁豫、李莉和李咏,是著名演员和著名主持人。在时间紧张的前提下要配合默契,除了主持人的经验外,赢虎还特地为他们提供了贴身服务,比如一对一地对台词。另外由于晚宴当晚是中国足球队参加亚洲杯决赛,活动的最后还安排了亚洲杯决赛的现场直播,满足了参加宴会嘉宾的愿望,调动了他们的热情。“我们甚至还考虑到了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比如当晚如果长安街被球迷和车流堵塞,500多名嘉宾宴会后的疏散问题。”赢虎公关陈俐说。

公关品牌的个性打造

在本土公关公司服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时,公关公司需要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强调自己的品牌个性。在中国公关业面临整合的关键时刻,埋头执行、有一单做一单的公关公司将被挤到行业边缘甚至死角。

公关公司帮助企业树立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但一直以来都是以幕后英雄的低调姿态出现,公关公司自身在媒体的曝光率很低,企业通过媒体了解公关公司的途径狭窄,信息量也非常有限。

在上期《成功营销》杂志中,我们推出了一个《谁是中国最出色的公关公司》的行业调查。调查表明,企业通过媒体途径了解公关公司仅占所有途径中的21%,企业和媒体记者了解公关公司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业内口碑,分别占据了所有途径中的41%和30%。公关公司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重要吗?调查显示,95.59%的媒体记者认为十分重要。但是在自身品牌的建设方面,公关公司鲜有建树。在中国公关业面临整合的关键时刻,埋头执行、有一单做一单的公关公司将被挤到行业边缘甚至死角。

说到本土公关公司的品牌觉醒,嘉利公关凭借“选美公关”这一特色产品,使嘉利公关的名字频频被媒体提及,品牌建设领先一步。而赢虎公关此时也正利用“慈善晚宴”的成功,营销自己的特色产品――慈善公关,积极推进自身的品牌建设。吕朝说:“慈善晚宴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赢虎的服务费是很低的,除了赢虎自身也有社会责任感外,我们更看重它对赢虎自身品牌的传播。”

在赢虎的网站上,赢虎的服务内容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常规服务;第二类是特色产品,包括赞助营销、校园推广、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青年金融精英俱乐部以及中国公益论坛等。在本土公关公司服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赢虎公关推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强调自己的品牌个性,除了有利于自身品牌的树立,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的公关市场。

除了赢虎公关总裁外,吕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公益时报》总编辑。相比起公关公司,他坦言把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公益时报》中。正因为吕朝对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有着更多了解,才使他在建立赢虎公关自身品牌方面眼光独到、独辟蹊径。善于整合资源、开发特色产品和提供个,通过传播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这种做法也为公关公司树立自身品牌形象,提供了一条个性化思路。

企业如何借力慈善公关

利用明星名流提升自身企业美誉度,利用明星名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这是企业进行慈善公关的要诀。

北京青年报社作为此次慈善晚宴公关执行的委托方,也就是赢虎的客户。因为众多的企业家代表都是以个人名义参加慈善活动,也就没有其他企业公关行为的存在。某种意义上说,北京青年报社也是一个企业,而这次慈善晚宴就是帮助《北京青年报》在读者心目中建立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爱心的品牌形象。在晚宴现场,“爱心助飞梦想”的活动标识和北京青年报的logo被放置在一起,随处可见,包括背景板、放映的PPT、宣传袋甚至是每位嘉宾的衣服上都被贴上了活动标识和北青报的logo。这些公关细节又扩大了《北京青年报》在社会名流这一特定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其他企业时,普通企业是否也可以发掘公益慈善事业里蕴藏的公关机会,通过赞助营销,树立自己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呢?我们先来看看此次慈善晚宴的几个特点。

联合强势媒体。此次活动主办方本身是大众主流媒体和北京强势媒体,而且联合主办的还有多家电视媒体和广播电台,所以此次活动在公关传播上没有太大难度。通过新闻报道和广告宣传,企业(北青报)的声音得到了有力的传播。从7月6日刊登第一条新闻《8月7日:本报将举办盛大慈善晚宴》,到8月7日举行晚宴,一个月的时间里,北青报共刊登了7个晚宴广告、14条相关新闻和一个公众调查。如果企业作为公益慈善活动的发起人,那么联合大众媒体主办则是必由之路,这样企业的声音和企业的形象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

借助社会名流。据赢虎介绍,晚宴原先预计有200多人参加,可最后却来了500多人,包括政府、文化体育界、汽车制造与销售业、IT及通讯、房地产及家居、医药健康业、公关及广告业、金融保险业等各行各业的社会名流,这就是公益和慈善事业的魅力所在。明星和名流,从来都是媒体的稀缺资源,众多的明星和名流相聚一堂,更会被许多媒体强烈关注。蒋雯丽、孙俪、京剧谭派三代以及慈善晚宴的四个主持人等诸多明星成了北青报所关注的新闻人物。据了解,当时还有很多媒体想来采访和报道此次慈善晚宴,但由于场地人数的限制,许多媒体的要求没能得到满足。利用明星名流提升企业自身美誉度,利用明星名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这是企业进行慈善公关的要诀。

挖掘新鲜创意。说到慈善和公益,吕朝说:“现在企业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比如为自然灾害捐钱捐物、响应号召去植树等,基本都是应景之作,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这种行为和精神自然不能得到有力的彰显和有效的传播。”反观此次慈善晚宴,其中的创意可圈可点。比如此次捐助对象选择了大众和舆论很少关注的弱势群体――艾滋病感染者和贫困高中生,比如对这一群体愿望的特殊表达――《我的梦想是有一辆自行车》、《我想有一个文曲星》等,还有此次慈善活动特别的基调和气氛――愉快、积极、时尚。

成功“慈善”的六大原则

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简单地看并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却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强大的“慈善”竞争力。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约翰・史密斯曾经说过,“只有负担起对社会的责任,才能使一个企业卓尔不群。”

企业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简单地看并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但却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强大的“慈善”竞争力。不仅是一些在企业慈善方面有传统的外企公司重视自己的企业公民形象,相当多的国内的领头羊企业也开始注重社会资本的投入。

博雅公关公司曾经总结出成功的社会投资项目的6个原则。

首先是企业的社会投资项目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及受众,并且始终如一地做长线项目。否则,就会出现散乱不集中的问题,难以产出大的影响。

第二,任何项目都应当符合运营规模,大企业做小项目,似乎与自己身份不符,而小企业做大项目又容易让公众产生乱花钱的负面影响。在项目创立伊始就要做一个和企业相关的命名,做出品牌性,并让公众感到这个项目与企业的关联。

第三,所有项目应与企业运营理念及投入政策相符,要有统一的想法。比如一个能源公司自己都没有执行有关的环保政策,却在做支持环保的社会投资项目,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四,企业社会投资项目要与整个国家的战略性目标一致,比如西部大开发等。这样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第9篇:新竞争力范文

从技术、产业和应用的角度,信息化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小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如何突破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瓶颈?工业云是否能助力中小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经信原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姜贵平。

发展工业云计算初衷是什么?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我们国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工业体系的构建方向。如何从国情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新特点、新优势,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当前正处于深刻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提供了这样一个重要机遇。如何使这种机遇转化为现实,一个关键就是不断地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找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相结合的方式方法。

从2010年起,北京市经信委开始指导和支持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就是为了抢占科技先机降低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门槛,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首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010年北京市经信委启动《祥云工程行动计划》,孵化出了一批云计算项目,2011年开始建设工业云服务平台,推进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落地,2013年开始推广普及工业云服务,即工业云创新行动。该云服务平台是专门面向工业企业,尤其是对制造型中小企业提品创新的专业服务平台。它涵盖了企业设计、制造、营销等主要产品创新流程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和服务,基于SaaS模式,通过互联网向广大用户提品创新的新型生产。

提出坚持和强化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否是一项这种战略定位的体现?其建设是否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工业云聚合的是创新服务能力,整合的是先进制造能力,体现了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共性在行业中提炼,产业在区域聚集,因此服务平台要按业建设内容,按区域推进应用,逐渐形成工业云辐射全国甚至全球的服务能力。

在工信部、北京市经信委的指导下,在一批北京市领先的信息和先进制造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市已形成了 “1+N+N”的工业云创新服务体系。重点面向产业集聚区、重点行业企业普及推广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协同营销、工程服务和知识资源等工业云服务,切实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北京工业云服务平台在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被市场认可,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党的十召开后,北京市经信委围绕推动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在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专项行动指导下,推进“工业云创新行动”,应对我国工业企业对共享式的信息化服务需求强烈,大型企业需要充分借助信息化应对规模效应递减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整体优势;中小企业需要加快创新速度,充分发挥出中小企业灵活多变的优势,运用较低成本的信息化手段增强各部门协同和反应速度,共享社会创新知识资源。云计算的应用使得信息技术普及扩散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也为降低信息化成本、促进智能制造一体化、全社会范围内共享创新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纷纷建立起云计算中心,拥有高性能的计算软硬件资源,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尚不清晰,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国内少部分云服务提供商已经开展了有益探索,以互联网服务模式为工业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并成功进行了应用推广。工业云服务平台,正是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当前工业企业内在需求,经过深入调查研讨后,提出的一项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探索性工作。这项工作先行围绕装备制造业开展,在此基础上,向其他行业扩展。工业云创新行动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未来能够为更多类型的企业创新发展而服务,不仅仅是单一的制造领域,其他更广阔的领域也能够向新型的业态发展做好准备。

理想中的“工业云”是什么样?如何推动工业云产业形成合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哪方面?

理想的工业云应该是一个能力服务平台,除了软件服务、资源服务还要有大量的能力服务,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在工业云上找到所需服务,如设计服务、制造服务,就像今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商品一样去购买服务,服务的过程、品质可控的。工业云也是一个创新创业平台,你只要有好的想法、好的创意,就可以找到能力服务帮你设计出来、制造出来、量产出来,让创新从精英创新走向草根创新;工业云也是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平台,传统工业企业可以轻装上阵,在工业云上动态配置各种资源,借外脑增强创新,借外力打造高效供应链,打造自主品牌。

工业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联盟,在2013年北京市工业云创新行动中,由北京数码大方牵头,北京市计算中心、北京易动分享科技、北京慧聪国际、北京太尔时代等多家企业参与的北京市工业云创新服务联盟成立,联盟紧紧依托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区域云服务体验中心、组织开展培训交流会议、开展产品3D设计大赛等活动,在顺义、怀柔、昌平、房山等区域进行了应用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工业云注册用户数已超10万。

北京市工业云服务平台上专业服务和专业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已有各类软件服务超过20种,零部件图库超过2000种,图纸模型、手册标准超过1000个、培训视频超过700个。平台注册会员快速增加,目前工程师账户已超过9万,企业账户超过1万家,并在大量的工业企业得到成功应用,包括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MC(北京)制造有限公司、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按行业深化服务内容,按区域推进应用,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利用平台资源和创新服务加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工业云创新行动搭建起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的互动平台,整合丰富的创新型设计和生产资源,聚集个人和企业创新成果,推动企业从云端获取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门槛,改变企业的创新模式,激发企业提升质量稳定性和产品创新的潜能和热情,发挥汇集智慧促进工业领域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二是探索政府工作与市场服务结合的创新工作模式。工业云创新行动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服务力量,依托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这一载体,加强区域内相关软件、专业技能、行业规范、国家标准等领域专业资源整合,开展一系列的工业云应用推广和创新服务活动,可探索出一条政府、工业企业、IT企业、服务机构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提高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可持续性,取得更好实效。三是强化区域内各两化融合推进主体的协作关系。工业云创新行动采用开放式的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广泛吸收区域内相关政府支撑单位,拥有专业资源的研究院所、第三方平台和IT服务商等资源,聚焦重点产业分层次提供面向产业能力的成套服务,从而不断固化和强化各协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合力。

四是实现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从企业试点引领到产业整体提升转变。工业云创新行动着眼于区域内重点产业,开展产业整体层面的评估诊断,分阶段、分层次制定产业整体提升计划,采用工业云服务模式,有针对性的提供创新服务,使得两化融合推进工作从“企业试点”逐步提升到“产业整体”层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在“推进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的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怎样才能助力中小企业突破阻力?

中小企业往往从代工生产起步,过高的知识门槛和投入是其实现智能化制造的主要障碍。云端行业知识库的积累和共享可提升中小企业的起点,云端设计服务能力可以帮助企业低成本构建自身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云端制造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外部制造资源,减少企业在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聚焦核心环节,打造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制造能力。

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突破阻力,推进生产过程和制造工业智能化方面,要从以下几点助力中小企业:

第一,结合地方工作实际,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找准着力点。深入调研行业中小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在整体把握两化融合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找准制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的着力点。在探索工业云创新行动在创新信息化服务模式中,从简单需求对接开始,逐步加大与用户实际业务流程的整合深度,持续优化服务方案,让中小企业用户真正感受到工业云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实时化。

第二,组建产业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我市目前已经成立了以北京数码大方公司和北京市计算中心等工业云建设骨干企业为牵头单位,联合在业内实力强、口碑好、用户应用基础好的一批优秀信息化服务商等一批企业在内的“北京市工业云服务产业联盟”。联盟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公约,形成服务标准,建立联盟成员的准入和淘汰机制,保障用户权益。推动联盟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障服务质量等技术规范、市场规范的建立健全,保证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服务。同时北京市经信委也支持北京市通信协会与北京市工业云产业联盟在大兴、海淀、亦庄和顺义等行业用户较为集中的区域举办多场“工业云”体验式培训会。直接将当地企业用户与工业云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接,明确了需求内容,加快引导企业了解和使用云平台。

第三,持续完善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工业云体验中心。

工业云服务平台是一个持续建设完善的过程,在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方面,用户服务容量从2万人次增加到了5万人次,并且根据推广过程中的用户访问量增加平台接入带宽100-300MB,让接入用户能够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按照对象存储结构对现有存储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使之更具灵活、弹性、动态可调整的特性,更适用于工业云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在应用服务层,一是开发完整的工业软件SaaS应用服务,能提供包括CAD、CAM、CAPP、CAE、PDM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所需要的工具和管理软件的云端应用;二是实现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工程服务能力,能为中小企业提供CAE分析、3D打印等工程服务;三是丰富设计、工艺、制造资源,以及装备和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资源,资源种类达到10万种,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万人。

北京数码大方公司和北京市计算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全新建设了集工业云体验展示、工程服务、推广培训为一体的工业云体验中心,充分利用体验中心组织开展工业云服务平台的参观体验和培训交流活动。

信息是信息化的生命,要有足够的信息资源支撑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实现首都“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是否考虑支持国家级的工业协会或与其合作,建立为工业领域服务的大数据资源库?

是的,目前北京市工业云创新服务联盟已经在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协会、仪器仪表、模具等行业协会合作推进行业共性内容的建设工作,聚集在工业云上的软件服务、资源服务、能力服务及其相关交易将逐渐形成工业大数据,将会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布局提供重要依据。

对“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这样的创新服务模式如何评价?是否适合来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据我们了解,台湾工研院的课题立项50%来源于政府,50%来源于企业需求。其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建立需求和技术的对接窗口,帮助企业获得政府专案支持,另一方面在工研院设立企划推广组,企划推广组对内部技术要有充分地了解,通过联盟把适合企业的技术推广到联盟企业。工研院的技术孵化和转移模式,适合于区域经济,工业云则是互联网平台上的技术孵化、转移和放大的平台,能够惠及遍布全国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大陆可以探索两种模式互补的方式。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