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困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51-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也迅速增大,为了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建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院奖学金、勤工助学金、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的种类多样、资助强度的提高和覆盖范围也在增大。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既帮困又奖优,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然而,上述各项资助方式中,只有国家奖学金、学院奖学金是面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他各项资助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只有具备贫困生资格才能申请获得资助。此种情况下,在实际认定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实际上家庭经济并非贫困的学生也申请到了各类奖助学金,使真正有需要的同学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把有限的资助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保证资助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认定把关工作上就要多花气力了。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方法大多采用生源地调查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相结合的办法。我院贫困生认定先是由学生本人提出贫困生申请,介绍家庭及个人基本情况,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附相关贫困证明。此证明由生源地出具认定盖章。主要是由学生家庭所在的乡村或街道撰写贫困情况,乡镇、县区级民政局审核盖章(三级公章)。经调查,上述证明是类似于我们学院的大多数高校判定学生的贫困情况的主要参考依据。另外就是高校自身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中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学生干部座谈、同学舍友调查了解该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消费情况、现实表现,并根据学生本人递交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出具的贫困证明,初步确定其贫困程度与等级;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对该生的整体了解情况最终确定贫困生等级,后进行适当范围内公示,无异议者上报材料,获取相关资助。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困难的问题

(一)认定标准难统一,导致贫困生认定困难重重

1.贫困指标设置不合理。《实施意见》对于哪些人可认定为贫困生只给出了一个大致概念,即家庭经济困难,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这样的一个大致的概念,条件宽泛,比较难以把握。结合笔者实际评定工作,采用的大致标准:父母务农或都下岗;家庭成员患病;兄弟姐妹多;家住贫困边远地区遭受灾害;家庭变故,父母离异、孤儿;非人为原因导致突发事件造成暂时严重的经济困难等等,诸如此类的标准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辅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标准普遍缺乏严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没有具体量化的认定指标,仅凭贫困证明或老师同学的感觉,很难确定谁比谁更困难,最终导致贫困生认定鱼龙混杂,造成不公平现象。

2.生源地贫困标准参差不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生所在生源地对于贫困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相关部门是否出具贫困证明是以学生生源地的生活标准为依据来判定的,他们判定的贫困也许相对于高校所在地或其他学生生源地也不一定属于贫困范围。

3.贫困标准动态发展。一定时期内贫困标准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另外加之一些因不可抗击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那么贫困标准也应随之而变化。这样动态发展给贫困生认定带来了困难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认定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做到及时查漏补缺,实时更新。

(二)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

1.利用人情关系网开具贫困证明。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贫困证明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高校试图通过证明来获取学生的贫困信息,从而认定学生家庭情况的真实性。然而,负责出具贫困证明的第一经办人往往就是村级(或街道)负责人,这部分人与学生家长、亲朋好友关系密切,在办事过程中总也迈不过人情这道坎。于是本该不属于贫困范围内的这部分学生,轻而易举地拿到了贫困证明。

2.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导致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一是信用立法滞后,二是信用管理手段单一,三是费用无须地方掏腰包而造成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一些地方民政部门相对于当地的每户家庭而言也是“天高皇帝远”,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认为反正费用也不从地方这出,即便有什么纰漏村级(或街道)也应是第一责任人,带着这样的想法随意就给贫困证明盖上了章。笔者曾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某一地区民政局由于前去开具贫困证明的人数太多,为了节约时间精力,专门设计了一个电子模板并篆刻了一个固定用于贫困证明的公章以应付大批前来办理贫困证明的学生。

(三)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虚报家庭信息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高校贫困认定中总有相当数量并不贫困的学生冒充贫困来获取各种资助。他们在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说明贫困情况时虚报、瞒报、谎报信息,甚至有学生直截了当地认为:贫困资助不就是比比谁说得更惨吗?相反,有一些真正的贫困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透露真实困难情况丧失了贫困认定的机会。

(四)贫困生认定评议工作不科学

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往往采取由学生申请并提供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各种困难证明,再通过师生调查、班级评议等途径来认定贫困生。这种操作看似很民主,但有些专职学生干部或班主任因工作忙碌或所带学生较多等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深入调查,只凭工作经验或掌握的部分材料来认定贫困生,人为因素较多。另一方面,有的班级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把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申请理由张榜公布,民主投票,贫困生的种种不幸、隐私被“公告天下”,贫困生内心很受伤。于是,造成有的贫困生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申请资助。

三、改善目前贫困生认定困难的措施

1.建立基本稳定而又动态更新的贫困生档案。前面所述,贫困生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为此我们要对贫困生认定工作实行基本稳定而又动态更新的管理方式。第一,大一新生入学递交档案分类整理,了解个人基本信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第二,通过发放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包括家庭人口、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来源等;第三,通过班主任与贫困生的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第四,通过与学生干部、舍友、公寓管理员的广泛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状况和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包括是否有笔记本电脑、手机消费、衣着打扮等;第五,跟踪校园卡消费情况,了解学生真实的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全面和稳定的贫困生档案。另一方面,根据贫困生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增补和删减。这样贫困生档案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贫困情况和所属的贫困层次。

2.利用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贫困生家庭情况调查。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可能逐个对贫困家庭进行实地考察,但要了解真实情况实地考察又是最好的方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不妨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这样的实践活动进行调研,组建社会实践的小分队划片区进行考察。通过这样的举措,师生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经济情况、民风民俗、被调查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也可以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如果有可能,亦可以到当地的民政部门进行调查访问,以监督地方在开具贫困证明的真实性,更有利于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当然,如果教师出差公干允许的话,也可进行实地走访,核实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3.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意识的培养。诚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弄虚作假不仅造成了认定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伤害了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严重损害了“公平与效率兼顾,规范与透明并存”的认定原则。所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从入学起教育学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以学校的诚信、老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不断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关诚信教育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诚信美德。除了诚信教育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通过演讲、志愿服务活动、感恩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从而改变部分贫困学生获得资助不求上进和“理所当然”心态,甚至逢奖必争的现象。

4.加强民主评议工作,保障评议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民主评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制定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制度和认定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建立“三级”认定机构,即建立班级、院系、学校共同参与的机构,各负其责。评议成员应分不同层次,不仅包括班主任、辅导员还应有班级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宿舍舍友等。再次,要调动评议人员的积极性,经常深入学生,了解贫困学生的现实表现。最后,评议工作要遵循班主任把关班级预评、院系辅导员复评、学校进行评议的认定原则。当然,在民主评议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反复比较和分析,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征求同学同意,统一意见后方可公示,公示无异议方可认定。

参考文献:

第2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新生工作对策

经过高考的洗礼,广大学子抱着对“象牙塔”的憧憬与渴望,来到这期盼已久而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园,让很多第一次离开亲人的新生们感到茫然。如何让这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我们高校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辅导员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下去的基础。

一、大一刚入学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再加上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还有边远山区的;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语言上的沟通障碍,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样一个陌生而又崭新的环境。

2.自理能力差,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门,学生中的独生子女的比例数逐年增加,他们有的在家里甚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被家长们视为“掌上明珠”,导致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高中时期,虽然部分学生也寄宿在学校,但是家长们会经常性的去学校问寒问暖,学生也经常回家享受“皇帝”或“公主”般的待遇。进入大学校园后,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自己做,自己去想办法,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矛盾和反差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导致他们对新的大学生活感到无所适从。

3.学习方法不适应。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都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而大学的学习相对比较自由,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讲授也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课后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查阅大量资料,总结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熟练的基本技能。习惯了“灌输式”教学的学生,面对这一教学方式转变,部分大一新生感到极大的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往往表现为课前不知如何下手,课后无所适从,毫无头绪。这一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导致了部分高中时优秀的学生,期末考试好几门不及格。

4.突然间没有了目标和方向。“金榜题名”是大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秉烛夜读、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跨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拨开了“象牙塔”上那层神秘的面纱,往往有一种大学生活不过如此的感觉,有些同学就此止步不前。根据我们对大一新生的调查,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方向,学习缺乏动力。有些同学感觉十年寒窗苦读太辛苦了,现在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了。他们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就对自身的要求放松了,就像断了弦的发条无论如何也绷紧不起来,失去了前进的动力,突然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针对上述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如下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二、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1.充分做好迎新前的准备工作。我把迎新前的主要准备工作放在了阅读新生的档案。阅读学生的档档一定要认真、仔细,最好是把他们的特点特长都记录下来,把他们的家乡、家人等情况也一一记录下来,便于分班,便于分配宿舍,也便于今后对学生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2.迎接新生,要做到“三个第一”。(1)要见好“第一”面。报道的第一天,应该是学生最难忘的一天,新生进入校园见到的第一个人,遇到的第一件事,都有可能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辅导员的第一印象,更是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见好学生第一面,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特别注意,要争取给新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比如在报到当天,辅导员第一面就能叫出部分学生的名字,并能关切地提及其家人、家乡、旅途等话题。这样的交流不但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还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辅导员就是他们在这个陌生环境中的唯一亲人。总之,辅导员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是整个学生工作的开端,作为辅导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2)要“第一”时间走访学生宿舍。报道结束后的当天晚上,辅导员要在第一时间到学生宿舍走访。了解他们的住宿情况,是否还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并和他们亲切的交谈,嘱咐他们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结交新朋友。并告知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人、财、物的安全。这样的走访会让学生感到很温暖,有家的感觉,同事也让学生对辅导员更加信任。(3)要开好“第一次”级队会。新生入学报到的第二天,辅导员集全体新生召开第一次级队会。这是辅导员和学生最正式的第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级队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切记不要一味的说教,这样会让学生反感,要做到既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

3.做好军训期间的安抚工作。军训是大学的第一课,通过军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又可以磨炼他们意志。但是对于这些娇生惯养的“90后”来说,军训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军训中退缩者不在少数,因此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做好他们的安抚工作,让他们坚持军训。

4.组建好第一届班委会。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直接关系到今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辅导员一定要高度重视第一届班委会的组建工作。班委会的成功与否在于班干部的选拔,辅导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部分任命与班级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重要班干部如班长和团支书可以根据辅导员所掌握的情况进行任命,其余班委成员可以通过班级民主选举产生。

5.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1)做好贫困生的工作。对于贫困生来说,则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告诉他们贫困不是自己的累赘,不是低人一等的条件,相反要让他们摆脱这种阴影,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我就曾经对他们说过一句话,没有生活费了来找我,虽然我没有多少钱,但是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帮你们,但是你们一定要努力上进。(2)做好单亲家庭、性格孤僻等学生的工作。一定要深入学生中摸底,掌握单亲家庭学生、性格孤僻等学生思想动态。如发现问题,及时找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使他们及时的调整心态,以一种积极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

总之,新生工作是整个学生工作的开端,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全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第3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一、初涉工作,深入多方面了解学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开学伊始,食品系2014级新生实际报道268人,对于一名刚刚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我来说,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在工作中才便于与学生交往交流。同时,学生对于辅导员的充分了解与信任也更重要。因此,我在认真完成了学院和学工处的入职培训后,积极向领导与老师请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在新生报到前就尽量多查阅学习学校的管理条例和学生手册,充分准备,“武装自己”,以将理论更多的应用实践。

(一)及时了解掌握新生信息,“第一时间”阅读记录了每名学生的档案,初步了解学生在高中的学习情况、家庭等情况等,从而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与兴趣爱好。

(二)及时了解学生现况与动态,解决实际困难。军训过程中,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我坚持每天走进军训队伍,走访寝室,军训结束后,我们三营6连表现突出受到表彰,另有14名同学得到学院颁发的优秀学员称号。相继几名新生加入了学生会,成为了院系学生干部。

(三)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家庭学生情况。食品生物系2014级新生分为八个班级,在各个班级的班会上学生自己发言,我和学生认真听学生讲解家庭情况,审议与投票来确定贫困学生排名;之后整理奖助学金材料,公平公正的完成今年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

(四)了解发挥学生兴趣与特长,强化教育指导。针对学生特长开展文艺活动,展示学生风采,传递正能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新生校园文化。在活动中新生的古筝、吉他、电子琴、舞蹈、唱歌,表演等才艺得以传扬,也正因为新生的加入,院系文艺活动才更丰富多彩,更富有生机。

二、熟悉业务,完善日常管理

(一)新生入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防骗教育宣传

新生刚进入大学,院系及时召开新生入学大会后,我又逐个班级与寝室进行访谈与强调,围绕自尊、自强、自爱、自我管理进行指导,促使学生快速适应大学氛围。

2、将入学教育与专业导论密切结合,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爱校、爱系、爱专业

继我们系将首日新生入学教育合并为校企共同总结表彰大二实训大会之后,我主动发挥自己食品专业硕士之特长,在系展开专业导论之后经常到班级讲解专业课程等内容,让学生更多了解专业明白学习方向。

(二)每月一次主题班会

军训期间,我每天利用晚课时间深入班级,与学生沟通交流,同时围绕院系工作设定主题班会,扩展新生思路,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在讨论交流中,促进彼此了解,推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三)组建优良的班干部团队

尽快对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包括阅读档案,通过系任课教师和同班、寝室同学等了解,我在较短时间内确定了班级主要负责人,根据学生表现,同学的认可度,民主选举的方式直接拟任班级班委,按院系要求细化明确各个职责,培训鼓励学生干部做好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我经常与学生干部交流想法研究指导班级工作,结合实际积极促进班级体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公寓安全建设

抓好安全工作必须克服麻痹、侥幸和厌倦思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经常督促生活部和班级干部和寝室长严查寝室卫生,协同抽查管理效果,利用集中时间举行班会,形成宿舍是我家,室友之间相互关爱的良好风气。每周至少进入寝室两次,促进寝室文明建立。

(五)严格落实奖、助、勤、贷工作

根据学院奖、助、勤、贷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本学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新生入学之初的生源地贷款工作,共有17名学生申请。

2、9月底2014级新生贫困生建档工作,共有54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建立了贫困生档案。

3、助学金评比工作,共有99名获得国家助学金奖励。

(六)以身示范,让学生以学为本

学习风气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在开学阶段,严把学风建设,平时严格考勤,抓好晚自习出勤及学习纪律,工作余暇,我就自己带头学习并大力倡导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等,养成课余看书学习的习惯。

三、加强思想引导,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针对部分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我加强了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努力营造以寝室和班级同学互督互帮的育人氛围,以加强“四率”等管理。

(一)以班会等展开思想教育强化团队与纪律

根据学生思想情况,选定班会主题展开班会,让大家积极参与讨论,通过搜索资料,个人发言,结和现场演说,加强团队意识与组织纪律的思想认知。

(二)开展培训讲座

新入学时,开展了一次入学教育大会,围绕自尊、自强、自立展开了近2小时的讲座,同学反映,收获颇丰。之后,我系进行了学生干部培训大会,讲解学生干部需知,从学生们后期的表现来看,这样的讲座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信念,鼓舞学生以更多的热情对待学习与学生干部工作。

(三)一对一谈话,深入了解学生动态

工作至今,做到了每天至少找一名同学谈话,了解学生情况、教育教学现状,为了达到较好的谈心效果,我就结合因地制宜选择谈话场所如:在运动场、寝室、教室、办公室等,通过与每个学生的沟通了解,找到对病下药的良方,而对于一些学生干部,找到多方面丰富学生干部能力的新途径。

(四)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与特殊时期的学生

在开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摸查,发现存在个别具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与学生家长沟通,私下与学生了解,通过一系列努力,食检14-2班陈越同学与新学期刚来时焦虑的状态有所缓解,参加了班干竞选,学生会竞选,目前来看,状态相对稳定。

四、工作尚存不足,不断总结经验

第4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学生一生奠基为宗旨,以加强学校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以营造和谐、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教育体系为目的,着力打造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对学生全方面了解,全员化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格局,畅通教育渠道,拓宽育人路子,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各类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大幅攀升。

二、活动目标

1、建立家校联系机制。通过家访,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家校联系制度和考核制度,构建规范有序的家校联系新体系。

2、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家访,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尤其是了解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表现,使教师了解各类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从而做到家校互动,让学生树立新目标,扬起自信风帆,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进步。

3、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通过家访,宣传家庭教育思想,宣传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质量观、对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的新要求,宣传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全社会认识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支持教育。

4、树立优良的教育形象。通过家访,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服务意识,提高教师育人水平,树立优良教育形象。

三、原则、对象和人员

活动原则:广泛参与,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访问对象:学校的所有学生,重点是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子女、学困生、

身体或心理有疾患的学生以及在我校就读的外籍学生和上一次未访到的学生。

参与活动的人员:班主任、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1、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了解学生的作业布置、作业量、时间安排、完成质量,并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一起交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共享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尤其是宣传素质教育的要义、原则、方法和要求以及采取的对策。

4、了解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5、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讲解文明上网知识,结合教育部要求开展的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监督学生文明上网。

6、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形式

1、登门访问:原则上以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全体教师参与,学校领导干部参与,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进行。

2、电话沟通:通过电话直接与家长交流、沟通。

3、暑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4、信息传递:利用校讯通、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形式传递相关信息。

5、家长到校交流:包括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几位任课教师一起召集个别家长或部分家长到校进行面对面交流。

6、家长报告会:学校、年级或班级协作组组织召开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会议。

7、学校走访:以学校为单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个别特殊家庭进行走访。

六、活动要求

1是精心组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办法,到学生家庭走访。全体教师,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家访内容、方式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等。访问前,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做好访问前的准备工作。要保证访问面,重点是寒假未访问到的家庭,和特殊学生,暑假争取全部家访一遍,今年暑假家访不到的必须电话回访,做到能访则访,实地家访数量不低于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余的必须电话访问到位。

2是注重实效。家访时,要真心诚意为家长释疑解惑,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做“家长的贴心人”。要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探望性家访”、“鼓励性家访”、“开导性家访”、“帮扶式家访”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提高家访质量。要注重针对性,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访问形式。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多探讨,创设和谐氛围,切忌告状式家访。要通过家访,真正了解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要以书面的形式,对每个学生的优点、潜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想、心理等给家长进行一一表述,从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实、全面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等,了解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注意获取真实信息。对在家和学校发现的问题,要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并进一步探讨家校合作的方式。通过家访让学生学有信心、学有目标、学有方法,激发起家长培养孩子的信心和热情,赢得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家访的实效。

3是建立档案。进行家访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策划好家访的重点内容,设立《家访档案》,记录学生家庭信息,认真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访后要及时做好记录,认真总结家访工作经验,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专门研究,拿出整改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教师要写好家访活动调查报告和教育反思、心得体会。学校将对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进行评比,择优上报表彰,市教育局将评选优秀者在全市推广。

4是做好跟踪。家访后,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后续联系工作,及时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发展变化,在《家访档案》上做好回访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强化跟踪指导,做好补救工作。

5是树立形象。家访前,要与家长预约。家访时,要树立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对待家长的态度要诚恳,以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虚心接受家长的正确意见,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

6是严肃纪律。家访期间,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家长宴请或馈赠的任何礼物,一经发现有违规违纪现象,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7是高度注意安全。家访期间,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各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家访活动顺利进行。

8是严格督查,严防流于形式。对活动开展情况教育局将派出巡视组进行抽访,深入学生家中进行抽查式家访,对干部教师的家访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组织不力、流于形式的教师,进行通报批评。学校也将派包级部领导深入各村抽查,并将结果纳入考核。

第5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一、回顾

担任助理班主任,是我大学学习生活计划的一部分,从学院招聘公告挂网之后,我就开始做各种应聘的准备,包括深入了解助理班主任的职责、需要具备的素质等,直到应聘成功后,我开始感到担忧。我不断的自问,我到底能给新生怎样的引导,我是否能带好一个班级?带着这些疑问,我在暑假进行各种工作的准备,直到接新生工作完成之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XX年9月5日新生入学到XX年1月8日新生军训完毕,我已经习惯各种文件、通知挤满电脑桌面,手机连续的震动,经常开会和经常熬夜的生活。每天的情绪会因为新生的各种喜怒哀乐而牵动,这段时间,可以这样形容:最辛苦、最充实和最快乐。

二、班级学生情况

公管17班实际报到30人,男11人,女19人,几乎是1:2的比例。其中28人是省内学生,2人为外省学生。班内学生的自身条件相差不远,经过不断地磨合,同学之间相处融洽。从整体上看,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较好。

三、具体工作的开展

班风建设

我抱着建设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班风的理念,展开以下工作:

首先,在班委会产生之前,我的工作重心是让同学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了解。因此,在开学初期,我尽量多的开展集体活动。由于班内男女学生比例稍有失衡,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逐渐好转。

其次,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班干部的选择。优秀的班委会不仅对所在的班级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我的工作的展开起到重要的链接作用。针对班委会的产生形式,我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决定采用民主选举结合我、班主任和微笑特工意见的方式选出最后的人选。班委会产生初期工作并不顺利,我不断地反思,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后,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逐渐取得了同学们的认可。

再次,鼓励同学们参加学校、学院的各级组织。学校、学院各级组织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为学校、学院贡献力量的舞台。通过部分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介绍的同时我结合自身的经验向他们提一些意见和建议,班内的同学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整体上看,同学们都很积极进取,大致有自己学习的方向。

最后,鼓励他们多参加校级、院级的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培养班集体凝聚力的最好时机,在班委会的领导下,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虽然结果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想,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获的是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

现在,在班委的领导下,班规及班级文化逐渐建立起来,例如,开会的纪律,每月17号的班级文化节等等。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靠的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不断完善、发展好班级文化。

学风建设

首先,让同学们了解各个专业方向。XX年是我们学校第一次大类招生,同学们还没有选定自己的专业,助班需要为同学们提供初步的专业介绍。这是助班工作的一个重要挑战,目前为止,我只能提供一些表面的介绍,接下来需要请相关专业方向的老师向他们介绍,同时需要他们的努力加深对各专业的认识,最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其次,尽自己的能力向他们介绍学习上的各种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促使他们不断上进。同时,动员班委组织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进行晚自习。督促班委经常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让班主任做出正确的引导。

最后,适时地提醒他们注意协调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大学里,由于学生工作耽误学习的例子并不少。因为工作可以给他们带来新鲜感和挑战,更是由于大学主要是靠自我学习,很多同学往往将学习居于次位,造成各种不良后果。因此,要加强他们学习的意识,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军训

军训是对新生素质的强化训练,是每个同学的必修课。军训的确是种考验,在严寒的冬天,他们站着标准的军姿,严格按照教官的指示进行操练。通过这次军训,强化了同学们的国防意识,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屈不挠的精神;增强了组织的纪律性,教育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锻炼了同学们自立自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喜欢站在操场看他们操练,希望可以拍下他们每一个动作,通过本次军训,他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军人的伟大,同时树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的认知。

四、感受和经验分享

回顾过去,在我和新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感激。在这个过程中,是新生让我在辛苦的工作中获得快乐,是新生给予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思考的火花。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还缺乏历练等等。

助班常规性的工作是跟学校、学院学生管理结合在一起的,是学校、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适应过渡问题,因此要紧密配合学校、学院学生工作的部署,对新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生活自理独立能力予以引导、对集体生活行为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落实常规的学生档案建立和管理执行工作、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落实,充盈在助理班主任工作的全部,体现在开班会、宿舍走访、跟同学聊天的这些日常工作行为当中。因此,我尽可能地多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走访宿舍,了解他们的新动态,适时地给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同时,通过向班委了解班里的情况,提醒班委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等。我也许不是一个优秀的助班,但是我是一个负责任的助班。

助班的工作看似琐碎,但实际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存在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关联的核心要素,只有抓住这些核心要素的处理,才能让我们助班工作做得更有实效、更专业、更出色。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我认为助班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定位

在做任何一份工作之前,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这是保障工作质量和工作顺利进行的奠基石。助理班主任是链接学院、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这是助理班主任最主要的定位。助理班主任同时是新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引导人。因此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应该基于这样的定位的基础上。

制定计划与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时,有计划才能让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虽然有计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应在平常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注重与同学的交流

沟通是打破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最好途径,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分享彼此的经历和认知,可以切实给他们带来帮助。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可以知道他们最近的动向,他们遇到的问题,他们对于将来的计划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五、期望

对自己的期望

通过一个学期的助理班主任工作,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脚踏实地,积累更多的经验,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缺点。

对公管17班的期望

第6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预警 预警教育方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环境、新动态、新问题,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规律,富于创造性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建立预警教育新方法,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预警教育方法的理论简析

所谓预警即“预测、预防与警示,指的是事发前在思想和行动上采取的相关措施,并不断加以提示和强化”。[1]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教育方法是预防教育方法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及其成长的一般规律,预测出大学生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事先进行教育与警示,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的发生,并将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教育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这为我们寻找人们的思想变化规律,进而预测人们的活动和思想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根据以往和调查所得知的思想预测资料,选择科学、适用的预测方法,对人们的思想发展大致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倾向作出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运用在预防教育中。”[2](P97)

预警教育方法和思想信息预测方法具有互相关联、相互依赖的关系。预警教育的依据和起点是思想预测。“预测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各种规律的相互作用,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分析事物发展的途径和条件,使人们尽早预知未来的状况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并能动地控制其发展,使其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3](P24)预测方法在本质上属于科学认识的方法。“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正确的思想预测,正确的预测则是为了在预见的前景的后果面前,采取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措施,一句话,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4](P77)思想预测通过分析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的规律及特点,借助于大量的信息资料,结合在实践中已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从而预测到某个学生或某个群体将会出现的主要思想问题,进而实施预警教育。

预警教育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针对性。预警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人,是针对人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而实施的,是一个“把准脉搏、开好处方、对症下药”的过程。第二,主动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居安思危、主动思考、主动出击,经常性地在问题发生之前开展预警教育活动。第三,目标性。预警教育目标性强,其目标就是要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将思想问题、行为偏差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推测性。对形势的分析、未来的预见、工作的决策,只是依据大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及其成长的一般规律,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胆猜想、推测和推断。第五,发展性。面临新环境、新动态、新问题,教育的方法和内容也必然随之发展、丰富。

二、预警教育方法的实践探索

预警教育方法的常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普遍预警法。普遍预警法针对的是共性问题,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针对多数学生或在常规预警时段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事先进行教育与警示,避免大面积出现思想问题的预防方法。

2.重点预警法。重点预警法也叫跟踪教育法,针对的是个性问题,是指对突发的人或事以及重点时段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适时进行教育与警示,防止特殊思想问题发生的预防方法。

3.黄牌警告法。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差已经出了,且处理好了,但为了不再犯同样的或同类的错误,对错误人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提出警告、明令禁止。

依据信息学、心理学等知识,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及其成长的一般规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并提出预警教育方法的具体措施。

1. 建立畅通的大学生信息控制系统。

从纵向关系来看,信息互通是通过上传下达方式实现的。上传是指下级单位将采集到的信息,自下而上,向上级单位汇报。信息上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于非重大的、非急迫的信息,一般逐级逐步上报;对于重大的、急迫的信息,同时向上一级和学校核心决策部门汇报,以争取处理紧急事件的时间。下达是指上级单位将掌握到的信息,自上而下,向下级单位通报。

从横向关系来看,信息互通是通过沟通交流实现的。各单位将收集、掌握到的信息向同一级相关联的单位通报,实现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畅通。

图2描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采集、处理的过程。

从信息处理角度来看,各单位既是领导下一级单位工作的决策部门,又是向上一级单位汇报重要信息的信息采集部门。各单位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信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便成为本单位决策的依据;另一类不在职权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便向上一级单位汇报。

从信息采集方式来看,也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自下而上的主要形式有口头、书面汇报,在网站、论坛中发表言论等;自上而下的主要形式有调查问卷、走访访谈等。

2.确定重点预警时段、对象。

根据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规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可确定大学生预警教育的八个重点预警时段、二十类重点预警对象。

八个重点预警时段为:开学、放假、考试、放长假、毕业生离校、季节交替、重大校园事件发生、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含曾发生的)之时。

二十类重点预警对象为:自杀倾向者、暴力倾向者、贫困生、言行异常者、性格内向或倔强者、特殊家庭者(单亲、父母离异等)、家庭有重大变故者、直系亲属有自杀史者、本人有精神病史或自杀行为者、个人经历重大打击者、考试成绩突然下降者、失恋、失意、同性恋者、新生、毕业生、边远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体型或体态或体重明显改变者、好高骛远及好肇事者。

3.不失时机地开展预警教育工作。

一是特殊问题,特殊对策,建立跟踪教育管理办法。

在信息控制系统运行中,通过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结合大学生预警教育的重点预警时段、重点预警对象,可确定一个时期学生思想教育的动态跟踪对象。发现学生的问题后,根据问题性质和内容,及时向学生及其家长发出《违纪预警通知单》、《学业预警通知单》、《心理预警通知单》等,使学生从触目惊心的数据中检测自己,寻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和潜在的危机。建立学校与家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共同形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构建大学生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学生经跟踪教育后,仍未明显好转甚至趋于恶化的状态下,通过危机干预机制的运行,将学生个体“损失”、学生个体对学生群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危机干预机制包括“一位主管领导”、“一组工作队伍”、 “一套工作方案”、“三个处理机制”。“一位主管领导”主要是指专人领导危机工作;“一组工作队伍”是指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学工办老师、班主任、秘书组成;“一套工作方案”是指针对危机干预个案,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三个处理机制”是指信息上报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警示教育机制。信息上报机制是确保对危机的各类信息进行完全掌控。责任落实机制要求“危机干预”工作队伍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警示教育机制主要是通过“危机事件”,举一反三,开展黄牌警告教育。

二是共性问题,普及教育,建立常规教育管理办法。

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专题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毕业和取得学位所要具备的条件;介绍大学校园里因思想道德素质沦落、心理畸变、恋爱情感失控等各种不良因素引发的恶性事件等活动,通过活动纠正“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道德理想水准低下、价值取向功利化严重、基础礼仪修养匾乏”等方面的思想道德问题;“学习无兴趣、技能无发展、能力无长进”等方面的学习问题;“迷恋网络、倾向暴力”等方面的行为偏差问题;“自闭、失落、抑郁、焦虑、自信心缺失、强迫”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辨别大学生活的是非真伪,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引导他们了解大学生活的真实概貌,熟悉掌握大学生活规律,警钟长鸣,增强自我“劣势”认知的敏感度,经常进行“自我检测”,检查自己是否存在潜在“危机”和不良苗头,及时发现自身的“弱势”和“劣势”所在,以求及时弥补。

当然,预警教育方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手段,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它关注的多是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轻松、和谐、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正面引导和积极鼓励为主,以预警教育为辅,要灵活掌握预警教育的深度和力度,以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良福.论大学新生的预警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年12月第35期(总第531期).

[2]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第7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规划辅导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

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组织集中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新生制定四年的学习计划。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很好,却忽视了规划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行调整,有的放矢地制定目标计划。高校针对毕业生进行的短期职业规划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提高就业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却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单一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多采用专题讲座和课堂辅导形式,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课,内容偏重于常规理论的介绍和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较少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定需要,指导效果不佳,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同时,现有指导内容更新速度较慢,缺乏市场性和实时性。

3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大学生们受到长期的传统教育,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问题。进入大学,有了自由空间,却也让新生们感到没了目标,学习缺少了动力,更不用说对自己进行合理规划了。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原来被安排一切的状态中,被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来,他们只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接受者,而不是真正的主体。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

许多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学生们,对于它本身的意义也不甚了解。第一类学生以进入大城市、名企业为目标,追求高收入、高地位,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学生活动,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为自己的简历增色不少,但最后找到的工作却未必符合个人的最优发展目标;另一类学生盲目地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规划,比如考研、出国、工作,力求达到尽善尽美,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优势分析

1个人背景优势

现职高校辅导员大多由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担任,且以本科生和硕士生居多。他们在年龄、学历和生活经历上和大学生们十分接近,可以说,他们刚刚经历了大学生要经历的一切,包括进入大学校园时的迷茫、选择职业时的犹豫不决,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与大学生之间有了较多的共同语言。在平时工作中,辅导员可以用学长学姐的身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2工作优势

如上文所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而辅导员是与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他们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与学生有关,学生也会在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因此,辅导员可以利用平时的工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次谈话,一遍走访,一场班会,都可以成为辅导员进行指导的有力工具,帮助大学生在平时就树立起规划自己未来的意识,做好阶段性的规划。这种指导的作用不是简单几次讲座、辅导能比的。

3资源优势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除了需要技巧和方法之外,更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包括对学生信息的积累和对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就前者而言,辅导员可以收集到与学生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长能力、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资料有助于辅导员开展针对性强、兼顾学生个性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后者而言,辅导员直接参与就业工作,有机会了解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能够收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案例,他们可以将现有指导的效果与之前进行比较,对现有规划进行不断的完善,帮助学生作出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水平较低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人员,不仅需要从宏观上能够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各行业的就业动态,也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许多高校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此领域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大,导致辅导员只能在入职培训、教师资格考试中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内容,而且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论基础上,对于实际的应用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达到专业的水平。因此,现有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沟通。若要进行专业引导和规划,则会显得力不从心。

2精力有限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贵在平时,贵在坚持。辅导员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可以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做好规划,具备工作上的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因为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工作繁杂、琐碎,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整天埋头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应付各个部门的检查与任务,工作压力已经很重,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规划指导,这也必然导致指导效果大打折扣,很难发挥辅导员应有的作用。

3系统性缺乏,个性化指导不足

现阶段,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停留在思想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且大多是零散的,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呈现出重复性和阶段性。辅导员虽然也会建立学生档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指导,但因自身专业知识、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深入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队伍变动较大,学生自入学到毕业可能会有多个直属的辅导员,因此就很难对学生开展贯穿四年学习生活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指导缺少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四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辅导员素养,加强专业化水平

鉴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性,高校须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创造更多培训与实践的机会,为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领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最近几年,许多高校鼓励辅导员参加KAB和SYB培训,这就是很好的做法,值得推广。

作为辅导员自身,更应该主动加强学习,除了要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积累,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强化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之外,也要注重自身理论修养的提高,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与交流学习,掌握社会动态信息,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使得自身具备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专业能力。

2开展全程指导,分年级有重点进行教育

辅导员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避免规划指导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通过课程教育、日常指导、专业咨询等方式,将指导寓于平时,激发不同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

大一学生需要适应和转变,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鼓励学生听取相关的讲座和辅导,加深对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认识,为确认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大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辅导员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与能力初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确,辅导员应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本专业发展状况,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就业的主动性;大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时期,辅导员除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帮助学生实现生涯目标之外,要特别注重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整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抵御挫折的能力。

3加强个性化指导,注重个体差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指导时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与最大的潜能的发挥。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信息的采集,充分利用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职业测评体系、专家咨询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职业兴趣、个性特征、动机需求,使他们能尽早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建立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记录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身生涯规划,逐步完善生涯目标;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关讲座普及理论知识之外,辅导员应在平时工作中逐步开展个性化咨询活动,以专业知识和个人经历来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辅导员还需注重对特殊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4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职业角色扮演、职业心理测评、大学生科技节等,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实现目标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在寒暑假和平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辅导员亲自带队,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帮助学生。

第8篇:贫困生走访工作经验范文

91、黄洁,女,漳平市社会福利中心。该同志自从2013年到漳平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以来,始终秉持中心"孝心敬老、爱心护幼、贴心服务、精心创优"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入住老人服务。每天坚持到老人房间巡察,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碰到一些行动不便和能力退化的老人,经常帮忙投递信件、上网资料查询、讲解遥控器使用、搀扶上下楼梯。有些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反而像个小孩,经常发脾气闹情绪,但她始终不厌其烦,坚持微笑服务,耐心细致为老人答疑解惑、解决困难,努力让自己成为老人的贴心人、知心人,让老人安心,子女放心。同时,还利用"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各式各样的敬老爱老活动,增加同他们的互动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和支持。

92、李卫,男,漳平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漳平市核对中心副主任。该同志在职期间,对《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城乡低保政策汇编》、《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流程》等相关的政策条例进行了认真学习,进一步提升业务工作能力,完成2015年低保、五保、敬老院管理、避灾点建设、灾后重建工作任务;2015年12月份,负责主持救助管理站全面工作。对救助管理条例政策法规进行了认真钻研,探索完善救助站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值班人员工作制度》、《公车管理使用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带头落实各项工作,得到全局同事的一致肯定。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保持勤学上进的精神,个人于2015年参加了漳平市委党校第八期青年干部培训,并获考核优秀。

93、谢晓玲,女,漳平市桂林街道上桂林社区。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始终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一心为下岗人员服务,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来办事人员。作为妇女工作的带头人,带领了广大妇女群众开展"双学双比",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十佳慈母,十佳贤妻"等评选活动。她积极配合街道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她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他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妇女儿童的心坎上。作为社区计生管理员,她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满足育龄妇女的需求,使计划生育更加人性化。在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永远能看到她的身影。她一直热衷于志愿者工作,秉承"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为别人、为社会服务看作是一种享受,每次志愿归途中都会有一种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荣誉感。她经常到敬老院、老人活动中心慰问那些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弱势群体捐款献爱心,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94、罗晨旭,男,漳平市双洋镇城厢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该同志在社区工作十多年来,立足社区,勤奋工作,大胆实践,廉洁自律。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热情,为居民群众办实事。想方设法改善社区办公条件,通过多年努力,为社区建立了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健身场所、阅览室等。改变了原来的居委会"三无"社区的面貌。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一百多名老人提供优质服务,让广大老人共享和谐社区的温暖,通过入户调查,为社区老弱病残人员争取城镇低保,为这类困难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镇自来水厂负责人,深入一线整治水源环境,管道维护等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通过不断努力,多次获得漳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村(居)主干等表彰。

95、张忠,男,漳平市菁城街道菁东社区。该同志201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2012年为市图书馆捐赠图书贰万伍仟元,受到文化局表彰;热心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2016年春节辖区内好人好事,除夕为居民解决停水问题;组织社会义工40余名;分管精神文明、保障性住房,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96、何凌琳,女,武平义工协会、龙岩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该同志于2006年加入义工组织。毕业后与朋友组建武平义工协会。她经常到县福利院,看望那些孩子,为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民民筹集善款买轮椅,让几乎不出门的民民欣赏到久违的户外美景。她独自走访多户贫困生家庭,为其解决部分生活上及学习上的困难,深受学生爱戴。她组织策划十方敬老院"浪漫婚礼",大型国庆义卖、为出车祸中堡镇永定籍教师邱小军募捐医药费、关爱留守儿童、给从未照过相的老人一个微笑、"帮助癌症患者、拯救大家庭"等,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013年被省妇联评为"福建省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巾帼志愿者";2015年被武平文明办评为优秀志愿者;2015年被武平宣传部评为最美基层人物"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97、赖晶凤,女,武平义工协会。该同志多次组织带领本单位员工参加义工活动,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福利院看望儿童,义卖、环保行动、消防演习等等;曾担任义工协会理事会人事部部长一职,2012年被评为年度义工。

98、刘铭敏,男,武平义工协会理事会成员。该同志2012年加入武平义工协会以来,积极宣传义工活动,并组织策划并参与了多项义工活动。2014年组织策划了"关爱老人,温暖相随--走进各乡镇敬老院系列活动",在十方敬老院里了解到两位孤寡老人感人的故事,与协会其他成员共同组织策划了一场"携手晚年,相伴一生"活动,圆了这对老人的百年好合之愿。

99、林晓英,女,武平县福利院。自从1996年到福利院工作以来,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念,爱岗敬业,用一颗真诚的心关爱在福利院入住的孤、弱、病、残这些特殊群体,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默默地付出、给予。多年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孤残儿童,为了孤残儿童一切"的服务宗旨,时刻把残疾儿童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使这里的每一位孩子,每一位智障或手脚残疾的孩子虽没有自己的亲生父母,却也像社会上那一个个有家有父母亲多人关爱的孩子们一样,也享受着家庭的关心温暖,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天伦之乐。

100、王斌,男,武平县桃溪镇敬老院管理员。该同志自觉学习"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自觉查询尊老、敬老、养老各方面社会知识,严格依规做好院务管理,真正使院民共享社会发展之成果,始终把老人当作亲人,不厌其烦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及生活工作,让他(她)们安度晚年。

101、蓝雪连,女,武平县平川镇民政办。1998年底,组织上安排她到民政办公室工作,乡镇的民政工作繁重而复杂。平川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占全县的三分之二,婚姻登记比任何乡镇都多而复杂,而且其它民政工作也不会比其它乡镇少。遇到灾情时,她奋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灾后,她的工作更繁重,核灾计灾、发放救灾款物、汇总各种数据、迎接各种检查、写汇报材料、灾后重建等等,各种工作千头万绪。除了民政工作,组织上又安排她兼任综治办专干,平川镇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挂钩一个村的工作,

102、刘国鸿,男,武平县平川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该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动虚心地向老社工学习,向身边的优秀的社工学习,不断在实践中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面对新时期社工形势,他总是如饥似渴地潜心学习知识和新的服务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拓宽新视野,抓住新机遇,主动追求"助人自助"的价值追求,利用共青团这个工作平台不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主动结合平川特点,联合其它单位、部门成立了环境保洁、网络文明、反对传销、反对、安全宣传、参军动员、帮残助孤等12支社工志愿服务队伍,为建设"美丽平川,和谐平川"贡献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截止目前,共累计组织开展青年创业培训服务9次,走访慰问留守孩童65人次,走访空巢孤寡老人及孤儿、贫困人员100余人次。联合辖区其他社工团体、单位、部门开展了"迎新春文艺联欢展演"、"和谐平川普法宣传"、"清洁环境,共爱平川"等志愿服务活动,借助各界协同的力量,凝聚社工的力量,扩大了社工服务事业的影响力。

103、刘小春,女,武平县平川镇河西居委会委员,初级社工。该同志2011年进入社区工作,主要负责综治工作、办公室日常事务。在领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思想积极上,工作中不断进取,虚心向社区里的同事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高工作质量。担任办公室主任及分管的各项工作中,以严肃认真地态度踏实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在获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及表扬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在闲暇至于也经常参加义工活动,如在特殊的节日里到街上义卖鲜花,到碧水公园捡垃圾宣传环保意识,去帮助福利院的孩子如何爱护牙齿等等。

104、邱雪萍,女,武平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武平县正能量公益联合会负责人。该同志带领团队开展"爱心助学"、"爱心筑巢"、"助残扶老"、"义务支教"、"圆梦行动"、"环境保护""大病救助"等七个志愿服务项目。截止2016年2月29日筹集人道救助帮扶善款共计:40万多元,涉及服务对象近千人。近四年来,在雅安地震、武平岩前水灾等自然灾害中,第一时间发起救援和物资捐赠行动,为减轻灾区损失做出贡献;近四年来,大力开展爱心筑巢、爱心助学、助残扶老、义务支教、圆梦行动、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为赤贫无住房家庭、为家境贫寒学子、为大病患者、为残疾孤寡群体等开展形式各样的帮扶行动,大大给这些深处困境中的人们减轻负担、带去希望,彰显人道主义光芒。

105、蓝华,男,武平县司法局中堡司法所。该同志积极参与人民调解,服务基层群众。有序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积极协调各村主干,以村为单位,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查缺补漏、建档立卡,与每个帮教对象签订承诺书,密切关注刑释解教人员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力做好衔接和管控工作,每月定期对帮教对象实施分类帮教、爱心帮教。稳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协调社工、派出所所民警,对全镇范围内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按照"见人见档、一人一档、人档相符"的原则对已衔接的社区服刑人员逐一建档立卡,完善矫正档案,规范工作流程,坚持每月一次考核,加强日常监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06、蓝莹鑫,男,武平县司法局湘店司法所。该同志自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司法所从事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等社会工作。在工作中,他秉持真诚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基层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回归正途、融入社会积极努力。仅2015年,他共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余件,为群众争取利益或挽回损失76万余元,办理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8起,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中心工作发展,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名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107、李建平,男,武平县司法局中赤司法所。该同志的社工服务主要涵盖犯罪预防、矫治帮教、纠纷调解等方面,他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法律六进等活动,为安置帮教对象、社区服刑人员及其未成年子女给予关怀与帮助,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书、援助,化解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该同志帮助有困难群众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他们的诉求,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108、邱美兰,女,武平县司法局。作为一名司法行政系统的生力军,该同志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武平县司法局法律志愿服务队,现团队成员45人,带领志愿者深入村居(社区)、学校、活动现场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方面的志愿服务,为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增添一抹光彩;作为全县法治宣讲团的一名成员,她不断丰富宣讲题材、创新宣讲形式、力求提升自身宣讲技巧,深入城厢中学、实验幼儿园、附属小学等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活动,收效良好。

109、危力武,男,武平县司法局永平司法所。该同志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武平县基层司法所工作,他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尽心尽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为农民工追讨血汗钱,宣讲法律知识,人民调解知识,培养基层人民调解员,参与群体性上访案件和重大疑难矛盾的调处工作,为武平县的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武平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化解可能"民转刑"案件5起,在调解工作做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基层的稳定。

110、刘发香,男,武平县地方税务局。该同志从事地税纳税服务工作以来,能够很好的完成上级下派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总结经验,增进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密切联系纳税人,经常深入企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困难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同时负责县局纳税人维权中心工作,及时响应纳税人诉求,化解征纳矛盾,2015年,化解征纳争议53例,为做好社会工作贡献了应有力量。

111、刘政卿,男,武平县地方税务局,初级社工。在志愿服务期间,他能够与县委文明办领导、同事和睦共处;虚心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积极参与"梁野山绿色环保行动"等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为武平县创建第三批全国文明县城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3月,被评为"2006—2008年度武平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在桃溪镇工作期间,作为武平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经办人员,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共为3000多名桃溪镇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养老金,办理参保手续11500多人,参保率达到95%以上。该同志也先后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在地税工作期间,积极参与"党员进社区,携手创文明"、"共青团员义务星期六"以及孝老爱亲、文明劝导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凭着踏实的脚步、执著的精神、奉献的情怀,赢得单位同事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112、张德生,男,武平县地税局,初级社工。该同志组建县地税局第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制订《武平县地方税务局志愿者活动管理实施意见》,加强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充实志愿者和志愿岗的服务力量。同时把志愿服务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青年干部培养、巾帼建功活动等结合起来,常态化开展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积极参加武平县义工协会活动,热心公益,凝聚力量,把学雷锋、做好事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展现地税干部良好精神风貌和崇高价值追求。2013年被武平县评为"首届武平县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龙岩市地税局评为"优秀志愿者".

113、钟莉媛,女,武平义工协会,北大附中学生。2011年开始参加义工活动,2012年正式加入义工协会并被评为优秀义工,2015年6月被评为龙岩市美德少年。2015年九月就读龙岩市北大附中,并获得福建省美德少年称号。

114、朱凤香,女,武平县城关敬老院院长。该同志自2006年担任城关敬老院院长以来,一直把敬老院的工作放在首位,按照敬老院的要求,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把敬老院的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全心全意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也曾多次受到表彰,2013年7月闽西日报社会新闻报道;2013年12月被市民政局评为"优秀养老护理员";2014年参加省组织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的培训等。

115、陈诚为,女,连城文川医院护士。该同志从事护理工作五年来,把"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作为人生的追求,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给与搀扶,为住院老年病人穿衣服、剪指(趾)甲、端水送饭等生活上的照顾,主动护送病人院内进行各种检查。以及接送护理行动不便老年患者入出院等。在周而复始的工作岗位上,"把人病当己病,视病人如亲人",平时在工作之余也惦记着他们,腾出下班、节假日的时间到病房探视、与病人聊天,为他(她)们解闷,同时把自己所学的健康知识结合病人病情需要传教给病人。工作中发现病人有解不开的"疙瘩"能及时主动和患者交流知科室是一个整体,在平时工作中我积极配合领导做好科室管理,协助开展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遇到加班和抢救病人随叫随到,在同事之间互帮互学,团结沟通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116、林功文,男,连城县莲峰镇南街社区居委会主任,初级社工。该同志于1990年到社区居委会工作,2006年9月当选社区居委会主任后连任至今。在工作中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为行为准则。一是关心关爱社区内弱势人群。做好困难居民低保和廉租房申报初审工作,及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建设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012年获得市居家养老示范社区。二是挖掘社区文化资源,组织文体队伍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三是抓好精神文明环境整治,全面落实综治网格化管理,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2013年被市,县评为平安和谐社区。获得县级文明社区称号。四是完善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对社区所有路面重新水泥硬化,改造480㎡室外活动场并增加体育健身设施。2015年7月22日的特大洪灾,有条不紊开展救灾工作,使居民走出困境,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五是积极开展社区服务建设,构建社区服务体系,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制度,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13年获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六是努力创新社工服务于2014年5月发起成立了连城县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2015年12月中心获得市民政局优秀社会组织称号。

117、王图兰,男,连城益民中医院。危机关头,多次献血,救治危在旦夕病人。在一次工作中正在给一位孕妇实施医学专用,当病人手术进行到一半时出现大出血,正值夜间,血库"O"型血已无,自己果断为病人献了300ml鲜血,还有一次是为本院职工的六岁儿童献血,此病人是因大面积烫伤反复多次植皮,因血库存量血不能使用(排斥反应)。手术中为病人献了200ml鲜血。2004年,在温州长庚医院为一位病人献血300ml.义务救治危急患者,2014年给偶然中为一名触电电网员工实施正确的救治方法,使病人尽快脱离电源。遇到一个溺水者,给及时实施了正确的抢救措施,使之很快苏醒,患者感谢救命之恩都被婉言谢绝。多次捐资助学,计五万多元。经常在院内义务做大量工作。

118、罗道军,男,连城县莲峰镇西街社区综治专干,初级社工。2007年至今在社区工作以来,很好的完成上级下派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总结经验,增进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密切联系居民群众,融入到居民群众中去,切实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帮助有困难居民群众向上级关部门反映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2010年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他积极参加福州"养老护理员"初级培训。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以及正派扎实的作风赢得了同事及居民的尊重及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