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知识点小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课堂是新课改运动推广以来逐渐流行的教育热点名词之一,在此背景下,诸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纷纷投入了对高效课堂的研究、探讨之中。笔者自然也不例外。以下,笔者仅以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实践为例,就如何有效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发表一些认识与看法。
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课堂导入
学生上课一开始的状态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他们后续的学习状态。教育实践更是表明,学生若是能很快集中注意力并持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并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效果。相反,学生若是上课之初便萎靡不振,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他们自然不会真正从学习活动中汲取到有营养的知识,学习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要想打造高效地理课堂,首先应当创设一个高效的课堂导入,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地球和地球仪”这节内容是初中地理的开篇课,对于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地理空间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尤其是区域地理的基础。鉴于其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笔者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首先利用现代教育设备为其展示了3分钟短片。短片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和临近恒星的相对位置、太阳系和临近恒星在银行系中的位置、银河系在本星系群中的位置、银河星系群在室女座超星系团中的位置,等等。通过观看短片,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原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大,又是那么小。实践证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具有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及姿态,因为他们迫切想知道更多关于地球、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学习效果很理想。由此不难看出高效的课堂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几乎全都由教师牢牢把控,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此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很难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其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仅把学生视做“储存知识的容器”,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对接触到的知识点并不能形成足够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鉴于上述“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树立“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这一先进理念,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适当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让学生充分经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过程。相信,这对于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同样以“地球和地球仪”这节内容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借助GoogleEarth(谷歌地球)给学生展示目前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知。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明确古人在直觉感官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随着望远镜等工具的出现,人们眼中的地球形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高涨,很快便找到了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在对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的探寻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孩子们各抒己见,快乐分享自己的思想。这一互通有无的交流互动使得学生在巩固已有学习认知的基础上,又生成了许多新的学习思路及智慧,学习效果得以强化。这充分证明了学生自主学习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积极意义。
三、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课堂小结
初中学生地理知识建构差,需要教师帮助进行课堂知识点整理,这当中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方式就是绘制思维导图。
实践表明,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总结,并逐渐建构完善的知识框架。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在课堂总结环节引入恰当的思维导图。如在“地球和地球仪”这节内容的课堂小结中,笔者精心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思维导图:
在上述思维导图中,“地球和地球仪”这节内容的主要结构就层次分明地显示了出来,学生只需要记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经纬度”等关键知识点便可以有效串联起其中蕴含的一些小细节,从而很好地起到课堂小结的效果。
四、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及时反思
在教学“地球仪的绘制”这节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由于缺乏立体感,所绘制的作品并不甚理想。因此,在课后反思中,笔者认为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提前手绘“南瓜”经纬网作为示范,让学生明确具体的绘制技巧,这样学生再动手的效果就会强化。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想更好地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高效地理课堂,就必须在结束教学活动之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反省与深思,同时坚持做反思笔记(包括反思每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反思教案设计中的不足,等等)。如此,方能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与优化。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及方法等的及时反思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补充。
高效课堂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实现的教学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付之持续的耐心及热情,并想方设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课堂教学,如此,才能显著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及质量,才能使地理学习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智力与思维发展的助推器。
一、掌握知识的能力知识的增长是以能力为媒介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以知识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还可相互转化。由于基础知识是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而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也自然成为地理学科能力最基本的成份。按照思维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可分为三级:(一)识记地理知识的能力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范畴。识记地理知识,即对要求识记的地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具体要求是:第一,对要求识记的地理事物及其空间分布等,获得初步的认识,即能说出它的要点、大意。第二,对于大纲中列出的地名(包括山脉、河流、城市等名称)能够准确地写出,并能在地图上填注或从地图上找出。第三,写出大纲中列出的常用地理数据,并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识记是理解的前提,是学习其它知识的支撑点与"迁移基地",是发展高一级层次能力、领悟教材思想观点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589个知识点中,有约70%的属记忆性知识。因此,依据大纲,加强识记知识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地理考察、模型、录像和图片是帮助学生提高识记能力的有效教学媒介。(二)理解地理知识的能力理解知识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象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获得理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含义或现象。根据理解对象与要求的不同,我们将"理解"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认识(认得或看到)某种关系,即看出单个事实、概念与一般原理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家"、"地中海气候"等都是"名词",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属性。第二层次。看到某个事实、概念的工具作用。即看到(认识)一个物体、过程、思想、(包括概念)能够用来达到某种意图、目标或者用来解释某种现象。例如,看到"乌云",能意识到暴风雨的来临;知道某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就能推测到这个地方可能多地震。显然,这种理解对人的活动有一种预见的意义。第三层次。领悟到原理及其构成过程及方法。有人把这一层次的理解,称为"流动的顿悟",并提出一系列关于理解原理的标准: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它;②举出关于它的例子;③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认)识(区)别它;④辨别可能代表它的行为或不能代表它的行为;⑤了解它与其它原理之间的关系;⑥明白它可能有的用途;⑦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中运用它;⑧预料应用它的结果;⑨陈述一个与它相反的原理。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靠地记住它;同样,也只有理解了的理论,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以,理解知识的能力在地理学科能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理解层次知识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大纲中列出的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140多个,约占知识点总数的24%。(三)建立地理知识结构的能力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运用归纳、分类办法将获得的地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把它系统化(列出知识结构)。如教学"中亚概述"一节时,按教材顺序完成教学内容后,小结时可列出下列知识结构:附图{图}"中亚概述"知识结构二是按照一定的认知规律,将获得的知识按一定的方式总结出来。例如:学习西亚石油资源时可以"一、二、三、四、五"为线索将有关的知识形成一条知识链。所谓"一"是指一条以波斯湾为中心南北延伸的石油带,所谓"二"是指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线,所谓"三"是指1/2、1/4、90%三个数字,所谓"四"是指四大产油国,所谓"五"是指五大输油路线。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早在本世纪中叶就认识到,"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结构好的框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单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学科结构理论。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学习结构主义理论,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不仅能大大提高知识教学效率,而且还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即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分析、综合、比较地理事象、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这一层次的能力可分为下列两个级别:(一)分析判断能力指通过对复杂的地理事象的分层、分类剖析,认识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特征。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二)综合(概括)能力思维的一大特点是高度概括性。人通过思维,就可以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并由一事物的发展变化经推测另一事物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就是要在认识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善于揭示他们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地理事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其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对资源、交通、劳动力、市场、环境、技术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明白了德国的鲁尔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工业区,就能够对其它任何一个地区(特别是自己家乡)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综合(概括)的结果要用语言文字表述,加强初中学生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近几年,我们发现有所50%的初三学生不能顺利地将地理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有的错别字还很多。第二层次的能力是初中地理思维能力的核心,它直接体现出学生地理智能的高低。因而培养学生这一层次的能力是各级各类初级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形成地理观念的能力观念,即思想。"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地理思想是人们对地理事象和地理问题的本质的认识,是对地理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也是对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规定和约束着人们地理思维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地理思维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健全基本地理观念是中学地理教学在认知领域的根本目标。我们认为,只有在形成和发展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地理能力的基础上,全体学生都树立与健全基本的地理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地理行为习惯,其地理教学才算是全面完成(认知领域)地理教学任务,才算是成功的地理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中学地理学科在培养21世纪合格公民伟大事业中的价值,才能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科的社会地位。立足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综观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要着重培养下列基本地理观念:
(一)整体观念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地理环境每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该系统中其它因素的相应变化。例如,在大江大河上游修建大坝,不仅会影响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还会影响到该区及其下游地区的大气温度、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到农业生产。
(二)生态观念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必须将自己融于自然,而不能与自然树立,要保护野生生物,维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要尊重自然规律,逐步适应自然规律;要有节制、有计划地利用自然资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人类利用一种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破坏其它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同样,保护其它自然资源时也要考虑不要引起其它灾害。
(三)人口观念正确认识"人口"与"人手"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均资源观念,从小养成俭朴、节约的良好习惯;正确认识与评价计划生育政策。
(四)时空观念"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49页)。因此,时空观念是最基本的地理观念之一。中学地理教学中,时空观念包括变迁观念和空间观念。变迁观念是唯物辩证观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地理问题时要用联系、变化及转换的方法。空间观念,即具有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的观念。中学地理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下列三个不同层次的时空概念,一是二维平面空间。在一定的范围内,地表的地理事物可以看作分布于一个平面上。二是三维立体空间。实际上地球表面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之中。三是存在于球形立体空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沿时间维不断演变。
一、多设疑、缓坡度。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这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问题的坡度要缓,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当然地理设疑应该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新课开始时设疑。在上新课之前可通过地理小故事、热点事件来设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二)在思维分散时设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集中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教学情境或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三)在课堂小结时设疑。一堂好课也应设疑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例如在学习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让学生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具体地说,中低纬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巴西暖流,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中低纬太平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大西洋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太平洋西岸为千岛寒流,大西洋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东岸为暖流(太平洋东岸为阿拉斯加暖流,大西洋东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疑:除了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外,还能够概括出哪些分布规律(如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等)?在一堂课结束时,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课后进一步思维,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注意新教材内容体系的改变。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简短,图、活动、案例增多,很多知识点到为止,内容非常突出时代信息,许多新内容教师没有接触过,这对我们来说是变相地加重了负担。设计的探索活动灵活新颖,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程多,一些活动需花费很长时间,一节课很难讲完,往往按设计把试验做了,但后面的内容难以进行完,出现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并且有些探索活动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开放性过大,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讲哪些、讲多少、讲多深、怎么讲,很难把握。
在这种形式下,一线教师在业务上就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高,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备课时要加强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按单元进行课时备课,对每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统筹安排(讲多少?讲哪些?讲多深?怎么讲?)。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搜集相关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丰富相关知识点,发动学生观察现实生活和搜集相关材料。对于实验课等要花费精力多一点,在课前就应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如“沙尘暴的成因和风沙灾害的防治”。这样既不耽误时间,又可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三、明确新时期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主义各行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反复讲透。而对于“了解”的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为此,在教学中,对于新教材删去的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只要简明扼要地讲清现象,而不再需要过细过深地探究其理。
四、重视读图、用图
一、通览课程标准和初高中教材,做好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做好初高中知识内容上的衔接,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初高中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明确哪些是需要补充的知识,哪些知识需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才能在高中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结合初高中现行教材,按照知识专题整理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及高中教学需要补充的知识(见下页表)。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教师要尽可能地分析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或在新生刚入学时安排一次问卷调查,了解高一新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以便在新课教学中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创设相应问题情境,做好新旧内容的衔接。学生上高中的第一堂课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自己到讲台前说一说对初中地理的认识,初中地理成绩如何等,大致了解一下学生的情况。而第一堂课的作业也是让学生写一写对初中地理的认识,以文字的形式上交,通过认真阅读,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地理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变被动式传授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利用旧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初中教材体系对初中地理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小“坡度”。例如,在“地球运动”的学习中,教师可先通过地球仪及板图,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教材中有关经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划分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把“时区和区时”等内容穿来。若进一步从区域空间定位的角度引导学生再次复习各地形区所在的经纬线,画出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并向外延伸一些相关的内容,如沿109。E作地形剖面图,指出所经过的地形区名称、典型农作物、地质构造和生态问题等,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2.利用旧知识,挖掘新知识
在地理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阶段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如初中教材在介绍“气候”时,只要求掌握最主要的分布地区。而高中教材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主要气候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规律,还要根据文字描述或气候表格、降水量柱状图等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和判断该地是什么气候类型、如何形成及怎样分布等一系列问题。例如,针对热带雨林气候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其典型的分布地区,如亚马孙平原。再通过对亚马孙平原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比较和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特点形成的原因。最后,通过文字材料、景观图片和统计图表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热带雨林气候的认识。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初中地理知识作为高中系统地理的案例素材,精心选取不同的地理小主题,采取区域主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此来挖掘更新知识。如笔者在复习“日本”一课时,针对日本冬季的降雪天气这一主题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探究:“为什么日本海一侧冬季形成豪雪?为什么有‘白魔’之称的大雪在日本又有‘白炭’之誉?”
3.利用旧知识,整合完善知识
新课程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编写理念是相同的,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的,但由于是不同的教材编写组进行编写,在某些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的现象。例如,有关板块的运动、居民和聚落等知识在初高中教材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甚至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要求上也相差不多。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应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在初中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大都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实践与探索能力。他们也比较爱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如何保护好并延续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为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适当时机开设学法指导课。学法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中,如刚入学时可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做好新课的预习,边预习边用短线将相关知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路径,还可在思维导图上用彩色笔对自己未理解的知识点做标记,便于上课时注意听讲,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及预习笔记,上课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做好学习小结,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等。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从试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来,经过几年多的摸索、探讨与实践,我们认为地理课改首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把握好课标,使用好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等;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的一点感悟:
一、认真研读和领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是编写地理教材的依据,各种版本的教材无一不都是围绕课程标准编写的。无论是新课标教材的编者,还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们觉得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针对正文篇幅小、弹性大的特点,我们教研组的几位地理教师每周都坚持集体备课,统一要求,集体讨论;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说明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及规律,同时紧密结合实际,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识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的原理等。
二、改进教学观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高中学生学时的紧迫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师教知识,一堂课下来,觉得很满,弹性时间不长,学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慢。这样教学目标就很难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重难点的不明确使学生学习被动,知识框架混乱。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自己设计并动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标本、地理小资料,会使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识。如讲到南方的水稻土、红壤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标本并进行观察记录,就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到经纬线的分布时,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小地球仪,再进行观察后完成表格练习,效果比教师费力讲解效果好。 地理的科普读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如《少年科学》、《世界奇观》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课外所学的知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悟性。
三、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由于初中阶段地理虽然是中考科目,但由于采用开阅考试,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懒于记忆,造成地理基础非常差,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上课时我们利用第二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三维目标和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课堂小结,每学完一个单元也要进行小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把一些陈述性知识变成生成性的知识,让知识开花结果。
四、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究欲望
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一是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二是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图片、多媒体动画等,以创设一个新奇的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直观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注意发挥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四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太难了。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中找出知识间带规律性的东西,如说到南方地区时,可让学生用北方地区来对比,找出南方地区独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讲到北美的气候与地形的关系时,可用欧洲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来比较,就能使北美的气候特征鲜明突出。通过对学生进行对比思维的培养,就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进行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树立地理知识的全局感。 过去,我们的教学一直强调提问、讲授、严肃的课堂纪律,却从来没有安排学生讨论,其实这是个误区,其实,只要教师调控得当,预留一定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讨论的时间,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讲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时,列出几个引导性的提纲,如:对气候影响的四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对南极气候的影响等,让学生讨论其成因,通过过去积累下来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五、注重教学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更多的原因在于我没有很好的教于分析方法而一味的就题论题,同样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六、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地理高中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41-01
1地理课上,地理老师要多讲学生们喜欢的地理知识
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当今热点,学生们也一定关注。老师要多和结合实际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如一年四季的交替更换,地球上陆地和海域变迁,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泥石流、地震等)突如其来的发生等。在学习知识同时又增加了学习积极性。高中的地理学习,能为我们将来在参与经济方面的建设和其它多方面工作中获取大量的、终身受用的知识技能。高中这门地理学课中,因地差异合理利用环境自然、改造环境自然,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护和改造环境方面的许多知识,是从事于资源行业、农业中的生产、工业上的布局、城乡一体的规划、交通运输建设、商业市场活动等多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高中的地理学习,有助于正确的观念与意识的塑造。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关与生态的失衡、资源的逐渐枯竭、粮资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等关乎全球战略性问题中的实质,有助于塑造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强化和培养全球性意识、忧患性意识、未来性意识、开放性意识、开发性意识与创新创造意识。地理学中学习的内容既丰富又生动。地理上的知识、技能用途又如此之广、价值如此之高,这些都成为要在新的世纪中大展宏图的每一个高中生形成深厚的学习积极性的巨大吸引力。学生们兴趣来了,上课的时效性还会低吗?
2地理老师要穿插丰富的知识点,吸引学生们去主动探索
丰富多彩的知识课堂,谁都会喜欢。高中课程中,地理学与其它各门学科比较,其中一个最突出特就是要文理兼融。它既具有理科上的逻辑与严密性,同时又兼容文科中生动形象的灵活性。在高中地理课中,其主要部分是自然地理,它包含宇宙、陆地、大气、海洋等,主要内容偏属理科。特别是关于地球的运动和时间上的计算、太阳的高度角计算、以及各种的日照图、洋流、气候、各种的等值图线等内容,其理科特征极其鲜明,需要具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学习时,老师应强调理解的重要性,以会运用为目标,侧重对地理中的原理、地理的规律加以理解与运用,联系现状分析问题加以解决。老师要让学生们日常还需多做些练习,要重视答题的思路,特别是要多画一些图,以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和理解。在高中所学地理中,人文地理(主要体现在必修二与必修三)主要归属文科范涛,因此学习时要在以理解为前提以此来增强强记忆是很必要的。叫学生们学习的时候要认真看书,熟悉掌握要点知识;要会看书,对教材的主观思想和脉络要有有一定的把握;还要善于思考、时常总结,形成个人的想法。人文地理的学习侧重在观点和方法的使用,结合一定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学生们接受老师的任务多了,基础自然就会打牢,教师的上课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3 地理教师讲课要做到图文并茂,思路清晰
教师的对地图的灵活运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地图是学好地理这门课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记忆地理中的许多知识时,最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地图进行记忆。地理中的大部分内容很繁杂,但基本上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相关图的相关位置上。因此,要求学生们学习的时候要学会看书的同时,一定要看图,把其结合起来学习,把文字知识在相关图上逐一查找并落实熟记;平时也要多看些地图(或是自己做一些绘图填图),把地图深记于脑海中,并且可以使知识再现在图上。这样,我们在解决地理问题的时候,脑海中就可以浮现出来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地图:“地球的运动”、“分层的大气”、“洋流的流向”、“山河的分布”、“国家的地域位置”、“铁路公路干线”,“工农业中心位置”......于是,学生们就能从中有效并且准确的提取相关的知识信息,从容应对。因此地理这门课的学习就是要学会看图。
4 地理老师讲课要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老师,我认为高中的地理是以初中地理为基础的,在初中的地理学科中,区域的位置,河流和气候等的环境要素,是高中人文地理地基础。所以,在老师再教高中的地理时,要对初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涉及提示,主要是重新讲地球方面地图方面的知识、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分布、一些重要国家与地区的本土情况,以深化这些知识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同时要老师注意与高中知识间的重要联系,把系统的地理学知识具体落实到相关区域之中去,来解决教学的问题,使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先融会后贯通。
小结:在地理这门课的教学之中,教师既要引导其学生去了解知识,更要使他们明白原因,揭示、掌握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深度发展,并可以将知识做一定程度上的引伸与变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闫忠浩,谭著名《高中地理课程》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9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地理教学中,最重要条件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是从事教育、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
(一)培养自己爱学生
教师爱学生,接近学生,关心爱护他们,甚至培养自己与他们有共同的爱好,这样才能与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善于利用课堂和课间来与学生沟通的,不要认为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就是降低了威严与身份,恰恰相反,这正是学生与教师亲近的一种写照。
学生与教师有年龄上的差别,在心理的成熟度上有很大差别,学生犯误时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多理解、疼爱他们,因势利导,谆谆善诱,用学生的思路和语言把他们引导出来,切忌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认识水平去要求学生,造成他们青春期逆反心理,使师生更不易相处协调。
(二)言教与身教并重
教师的行为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言传。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对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处于似懂非懂的状况,要靠教师去讲道理,教会学生做人。老师爱学生,学生会认为老师可亲,愿意学习你的科目,愿意听你的话,有强烈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愿望,自觉完成作业。
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后面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实施,打下一个很好的铺垫,为学生的学习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一)导入新课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导入由趣例引趣,讲一段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精彩故事,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动和兴趣,形成有意注意,兴趣盎然、精力集中,很快进入角色,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国的民族》一课时,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某人去清真饭店吃饭,点菜时发现菜谱上尽是牛羊肉,点了几样后说“再来一盘猪耳朵拌黄瓜!”老板大怒,将他轰出饭店。之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你们就知道了,这样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听完这节课。
(二)导学新课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和培养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趣例搭桥、趣例激疑的作用,发挥趣例的启发和衔接功能,使学生产生对地理事物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1.引用趣例搭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有“趣”,激发学生有“奇”。如何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趣例穿插”的启发功能。启发是一种在学生思路不畅时的“搭桥”,是一种在学生理解不深时的“架梯”。这种启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生动形象、全面深刻地去理解教学内容,它轻松活泼而又幽默,注重拓展又不断深入,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启发。
例如在学习日界线时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及时插入例子:“有一位妈妈在太平洋的轮船上生下一对双胞胎兄弟,可哥哥却比弟弟大了一天,同学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学生们议论纷纷,马上有了兴趣,都用期盼的目光等待我的答案。我告诉他们,这位妈妈所在的船正走在日界线上,她生哥哥是在日界线西边,生弟弟时就走到了日界线东边,所以只要过日界线日期就要加上一天,这样学生们因为这个有趣的例子牢牢记住日界线的特点。
2.使用趣例激疑
教师在课堂运用“趣例穿插”不能仅仅满足于激趣,让学生一笑了之,而应注意趣例引进与激疑、释疑的统一。可以先激疑,引发思维后讲述趣例,点拨道理;或者先讲述趣例,后激疑引起学生争论。这样,能使学生深刻领会教师讲解的内容,提高授课和听课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日本》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时,在讲“火山”前 ,笔者先讲了这样一件轶事:公元1709年的一天,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晴空万里,一群工人正在那里挖掘一口深井。当工人挖到地下20米的深处时,突然意外发现了一个古代剧院的舞台。之后,人们根据已发现的线索继续挖掘了一段时间,结果竟发现了一座不知名的古城遗址。故事讲完了,学生会感到很惊奇,笔者进一步设问:“是什么时候,又是什么原因使这座城市被埋在了地下20米深的地方呢?”这样利用趣例给学生设置悬念激疑,使学生对“火山”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冲动和兴趣。
(三)精心设计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课堂,要做到“三精”“一结”“一布置”。
“三精”即精讲、精练和精评。精讲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讲知识点,运用趣例带起知识面,重点释疑、共性测评,精讲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精练就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从全方位、多角度设计练习,达到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目的;精评就是在讲评时注意发挥趣例的扩展作用,使讲评带有趣味性。
“一结”即认真小结,拓宽知识。课堂小结是突出知识重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和理解,拓宽和引申。
“一布置”是作业布置。是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的一种独立的学习活动,作用在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地理教师应不断学习,博闻强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郁章英. 给学生一个绘图的机会[J]. 中小学教材,2003(17):46.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反馈 口头展示 书面展示 行为展示
展示赏学是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语言、形体等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知识的理解、观点的差异,从而使“旁观”的教师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展示能发现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方法,也能暴露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或不足,教师有针对性地点拨,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究竟如何展示、展示什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合适展示方式对强化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一、口头展示
口头展示,就是学生在讲解、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能用简洁、流利的地理术语表达、阐述自己的观点。
1.归纳知识要点
地理教材中有丰富的阅读材料,如七年级上学期的《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只要能归纳出主要知识,即地球是一个球体即可。再如:地图家族一览、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胡焕庸和黑河―腾冲线、竺可桢与物候学、京杭运河等。这些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
2.限时记忆
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但还是有一些需要机械记忆的内容。如:领土面积居中前六位的国家,可以用首字记忆法,即:俄加中,美巴澳。其他如:七大洲的面积排序、人口超过1亿的十一个国家、五个自治区的名称、四个直辖市的名称、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山脉、主要河流等可以让学生限时记忆。这类展示可以放在小组内进行,由小组长负责检测过关,个别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记忆方法,将好的记忆方法在班内推广。
3.辩论
上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时,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部分,四个小组的观点是南方好,另外四个小组的观点是北方好,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任务,从气候、地形、水源、矿产、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收集资料,开辩论会。通过辩论的准备过程,学生掌握了主干知识,通过辩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南北方差异的理解。教材中可以进行辩论的还有如:北京的四合院是拆还是留、航空与高铁哪个发展前景好等。
4.讲故事
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和地理相联系,通过讲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加深印象。
上季风气候时,可以借《三国》中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赤壁之战前,周瑜为火烧曹军做了精心准备。他想起自己竟疏忽了一件大事,并急出病来。诸葛亮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答应能借东风。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周瑜的焦急是符合气候规律的。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列举故事引出冬季风,加深了学生印象。
5.评时事
上中东地区时可以结合叙利亚、也门等国的时事加深学生对该区域的了解和关注。启发学生借助新闻、班级的报纸等进一步学习与地理相关的知识。
二、书面展示
书面展示,要求能将展示的内容条理化,能较好地反映问题的要点和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地理知识。
1.填图
地理的很多知识点最终要落实到地图上,填图是训练和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很好方式。如学习中国的山脉时,可以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地图,让学生按照山脉的不同走向分别在图上画出山脉,并在图中填注山脉的名称,由小组推荐或教师选取填得较好的作品通过实物展台进行展示。同时请几名同学到台上分别填写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等山脉,让其他同学进行更正和补充。
2.析图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是一个难点,如八年级上学期P39页的活动题,要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利用多课件,把图展示出来,让学生上台,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海口、五道梁、吐鲁番的气候特点。在分析过程中,上台的同学得到了锻炼,问题得以暴露,台下的同学也可以同学的分析中进行思维。
3.编口诀
在上东南亚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东南亚各国的重要农产品,上课时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一起归纳。最后编成歌诀用一句话小结:“马棕泰橡律蕉麻,印尼椰子泰国米。”教学中国的疆域这一节时,我让学生按逆时针方向找出中国的邻国,并归纳记忆,最后学生归纳为:“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隔海六国莫相忘,印尼马文菲日韩。”教学长江流经的省区时,学生编了一句话:“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谐音为:“请壮士,穿云雨,恶相干,腕舒服。”意为:请到一个有勇有谋的壮士,一路穿过云雾缭绕的横断山区,回来的路上遇到两伙劫匪,壮士巧施离间计,令两伙人恶斗之后两败俱伤,壮士舒舒服服地离开。
4.设计手抄报
教材和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有时教师可以对一些知识做一些拓展。如学习自然灾害一节时可以让每个小组出一份关于地震的手抄报。收集资料了解地震的破坏情况,如何防震,如何避震,如何自救、互救。让课堂内容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行为展示
行为展示就是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反映地理知识内容,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
1.道具展示
《海陆的变迁》中关于板块运动和地形形成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用书本演示板块受挤压时地壳隆起形成山地高原的过程。
2.肢体展示
等高线图比较抽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五种地形部位,如何与等高线图对应,可以让学生握起左拳,拳心向下,观察并指导大家在手上找出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学习长江时,我请了两名学生,一名较高的学生右手贴着耳朵举起,左手斜向上举,呈字母“L”状。另一名矮一点的学生双手举起呈投降状,似字母“W”再请一位学生从源头开始介绍各河段的名称、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支流与城市名称、流经的省区、地形区等特点,这样展示学生会记忆犹新。
3.歌声展示
地形与民俗相关,会影响民歌的特点,在教学《地形和地势》时请学生分别唱《青藏高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茉莉花》等片段,感受地形与歌曲的联系。
展示形式的内容要科学,形式要合理,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学生的展示过程是体验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使课堂由“一言堂”真正变成“群言堂”。形式始终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最忌讳为了展示而展示的伪高效。一节课,学生究竟展示什么、如何展示,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定。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敢于放手,让学生在展示中动起来,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韩海霞.课堂展示8形式.
本节课程标准有两条: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公转,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教材只着重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和公转。根据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课程标准要求,首先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因此本节教材内容先讲述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速度、周期等基本的运动特点。之后教材再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两段教材,堪称是姊妹篇。这种分述,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地球的运动特征(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有助于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运动特征进行比较。
本节教材内容在组织和表述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与初中地理相同知识点的衔接。初中地理已经学过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但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浅显。高中地理的这部分知识相比初中地理有了进一步深化,体现在教材中概念的表述更加严谨、图像的选择更接近实际、注重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等方面。②注重用图像阐释地理知识。教材中涉及到比较抽象的概念,注意用图像使其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③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公转”。通过本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行星,并且在初中阶段也学过地球公转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为本节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所以,学生对本节知识不会太陌生,课堂教学应该比较流畅。
三、设计思路
在学习本节地球公转知识时,可采用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使用列表比较、课堂检测等方法,以实现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准确掌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观;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和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突破方法:使用实物演示和模拟实验演示、多媒体动画演示、图表展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达到理性上的认识。
六、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具使用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等。
七、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转动地球。
(设问)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同学们知道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是什么?
(教师归纳)地球的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自转,另一种是公转。地球是运动的,运动是美妙的。正是由于地球公转,才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四季变化。这节课就来学习地球公转。
[板书] (一)地球公转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看地球绕太阳公转。
[板书]1.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公转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组,推选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注意:方向为逆时针),让学生细心观察。
(教师归纳)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均为自西向东。
[板书]2.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
(学生活动)按照学生的分组,继续让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让学生细心观察,认识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并让学生试着画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
(教师归纳)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时间为一年,约为365日6时9分。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板书]3.黄赤交角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三球仪,让学生观察黄道面和赤道面,以及黄赤交角。
(学生活动)按照学生的分组,继续让学生代表转动三球仪,让学生细心观察,认识黄赤交角。
(教师归纳)地球黄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约为66.5°,即90°-23.5°=66.5°。
[板书](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过渡)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加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产生了一系列地理现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表现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等现象。
[板书]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12:00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演示实验)运用自制教具演示正午太阳高度,让学生观察。
(学生活动)让学生代表演示正午太阳高度,并与其他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板书](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图表展示)指导学生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并完成表1的填写。
(教师归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90°,而一年中有两次。
(活动探究)运用地球仪,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归纳)正午太阳高度H=90°-两地的纬度差(该地的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板书]2.昼夜长短的变化
(多媒体演示)读二分二至全球光照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设问)分析二分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教师归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设问)分析夏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教师归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小。
(设问)分析冬至日光照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的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有何规律?
(教师归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昼长最长,达24小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半球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减小。
(教师总结)通过表2引导学生总结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①绘制和判读太阳光照图(指导学生绘画和判读,并提醒学生应注意的事项);②认识晨昏线(指导学生认识不同时间晨昏线的变化)。
(设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地表有何影响?
(小组讨论)学生就此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①同一纬度受热情况随时间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四季;②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带一年中受热不同,从而形成五带的划分。
[板书]3.四季的更替
四季更替的表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教师归纳)地球公转使地球中纬度地区产生明显的四季变化。四季的变化是一种天文现象,表现为当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即夏季为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为冬夏的过渡季节。
(活动拓展)四季的划分(北温带国家普遍采用):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过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仅使地表产生四季的变化,也形成了五带的划分。
[板书]4.五带的划分
五带是指: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五带。
(教师归纳)由于南北纬66.5°是极昼、极夜出现的界线,所以南北纬66.5°称为南、北极圈。南、北极圈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知识小结:
正午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随纬度变化 随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