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材料;教学方法
《建筑材料》是高职院校建筑系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一般安排在大一上学期,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建筑行业所涉及的专业轮廓有初步的认识,并为大二的专业课程如建筑结构、构造、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高职院校而言,重实践重应用重技能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本课程的重点是熟悉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掌握材料在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如有条件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各种材料在构建成建筑实物各环节中的施工工艺。
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本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脱离实际工程环境,仅围绕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授课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对毕业生的技能需求。归纳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法如下:
一、教材本身存在结构问题
目前主流的材料教材一般都是以水泥、建筑石膏、石材、金属材料、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涂料、墙体材料等各种不同的材料来分章节,针对每一种材料进行详细的阐述。但是如此划分章节,本来作为构成同一建筑实体的各种材料之间就完全失去了联系。比如针对墙体来说,结构所用的混凝土涉及到了水泥,里面的钢筋属于金属材料,墙体的饰面又用到了石灰以及各类砂浆,由此可见,仅墙体一部分建筑结构便涉及了多种材料,而且每种材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工艺先后关系,如果教材能够以建筑的各个结构来划分章节,如分为基础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楼梯材料、楼地面材料等章节,便可在学习建筑材料的同时,也学习了建筑的结构组成和各种材料之间的工艺先后关系,为大二的《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构造》奠定了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化零为整。
二、教材内容理论篇幅过大
该缺点是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相悖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稍差,教材中理论篇幅所涉及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会使高中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对该课程丧失信心和兴趣,学习便成了被动的强制教学,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如在水泥章节中,过多篇幅用于阐述水泥的水化反应,涉及到了多个复杂的化学反应式;又如水泥石的腐蚀类型,也有较多篇幅用于阐述化学反应原理,这都是与实践相脱离的,解决方法便是用案例来解释原理与现象,使教学贴近实践。
三、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建筑领域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而教材的发展却停滞不前。有很多版本教材中所介绍的材料以及工艺在现代的建筑技术中已经很少使用。比如墙体材料章节中的烧结普通砖,限于其较小的比强度与对环境的破坏,在现代工程中以经较少使用,并逐步被新型墙体材料如空心砖、砌块等所取代;又如建筑玻璃的加工工艺,目前国内主流的生产线都采用浮法工艺,便可舍去其他工艺类型,突出浮法工艺;另外,目前尚无教材对国内新建的知名建筑所涉及的新材料进行介绍,如为“鸟巢”专门研发的Q460E钢材,“水立方”所采用的超高比强度的ETFE材料(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采用的高强度夹层钢化玻璃,教材可以单独设一章节,针对国内流行的新型材料做较为系统的讲解。
四、课堂缺乏实践教学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程实践是根本。但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材料课程教学,普遍都是限定在教室,课本,黑板之间。如果能将材料专业的一些工程视频、工艺介绍视频引入课堂,必定能够大幅增强学习效果。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教学资源如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里面涉及了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珠港澳大桥等国内在建的超大型工程,纪录片从工程的建设背景、 工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各方面详细的做了报道。其中很多篇幅涉及了建筑材料的性质及其使用,这些国内乃至国际上最前沿最高端的材料知识一定会为课堂增色;另外可与当地的建材市场签订人才交流协议,辅助学校的教学,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建材市场的第一现场,让学生“听―看―想”结合,加深同学对于课堂所讲授知识的印记。
五、课堂中增加实验以及实物展示
建筑材料课程中还涉及了多种材料实验,如砂浆的稠度实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验以及沥青的延度试验。但是目前某些院校材料课程中并没有安排实验或实验课时所占比例过少,如64学时的课程中只有4至6个学时为实验学时。而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以及实验真实效果是传统讲授方式或视频教学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对于一些小型试验可不必安排专门的实验课堂,如石灰和水泥的水化硬化反应,可携带少量试样在教室中进行现场试验;此外对于一些便于携带的建筑材料,如多孔砖和空心砖、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釉面砖、钢化玻璃等可以带至课堂中进行实物展示,现场对材料的区分及鉴别方法进行讲授。如有条件,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模型房用于材料的展示教学。
六、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参与材料课程的教学
传统的授课方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为主,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理念已经广为人知,但能让学生真正做课堂主角的措施和方法却并不多见。可以将班级依据课程章节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章节的知识拓展以及材料实物的收集及课堂展示。以玻璃为例,知识拓展主要包括目前建筑行业中玻璃的新类型和新工艺,并搜集关于玻璃的工程案例,把贴近行业最前沿的新鲜知识带入课堂;其次就是对于各种玻璃类型实物的收集及展示,如玻璃按功能分类中安全玻璃包括的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和夹层玻璃,节能玻璃中的热反射玻璃及中空玻璃,如能将各种类型实物带入课堂进行现场展示教学,课堂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将会大幅提升。
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不只是针对建筑材料学科的教学,任何课程的教学方法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应是教学目标的重头戏。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偏低,学习方法大多沿袭于高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把专业知识教给学生,更要为学生一生打算,将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把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摒弃,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建筑材料》主流教材和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点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归纳来讲在教材的选取和参考方面应重应用、轻理论,以工程实践为依托,将各种材料的性质及应用牢固掌握,如有条件则可深入学习材料的施工工艺;在授课方面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工程动画、纪录片等)、实物展示、课堂小试验、实验室教学、学生互动参与等多花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同学的兴趣以达到教学目的;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平旭.高校德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N]. 光明日报,2007-03-26.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1.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教需求。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观就是以平民大众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作为职业学校,就是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让广大平民大众的子弟享受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2.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坚定不移地走“抓内涵建设、;利用整合的切忌,做大做强银川的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几年,我校发展快,是前所未有的,给学院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才能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职业教育是开放式教育,是面向就[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Gzu521.com业的教育,培养的人才要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因此,要求课堂上的内容要新,技术要新,标准要新,工艺要新,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外,还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所需,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另外,学校要制订鼓励教师长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践的奖惩制度,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训基地,为教师营造到企业教学实践的条件。
4.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和工作,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深,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教学工作,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
2、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拓创新意识欠佳,创新观念树立得不够,办事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安于现状的思想,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意识和魄力。
3、对于一些新知识、新理论,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忙于教育教学工作。
三、根源剖析
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重实用,轻全面。一是认为自己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了,不需要有多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这就造成了自身政策理论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从客观上总是强调自己工作忙,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存有“工作第一,学习第二”的错误想法,没能很好地把学习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2、重和谐。虽说自己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比较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但由于怕得罪人,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破难的意识还不够强,习惯于过去的老思维、老经验,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保持一片和气,安于稳定团结。
总之,找到问题的根源,认清差距,才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克服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上述问题的存在,虽说不是主流,但它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加以克服、改正。
四、努力方向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立足本职,把教师职业当作党赋予每个党员的任务和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同时,努力刻苦地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家里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做起,积极工作,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材料 呈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是指: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数学学习材料或者教师创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呈现学习材料,以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
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处理不恰当现状较普遍,始终无法达到有效或者高效。
1小学数学学习材料呈现的内容
数学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呈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地使用。
1.1呈现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就是使数学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教师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解决,引导学生把数学的学习变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真切的认同感,保持强烈求知欲望。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从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个数,或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本来是很枯燥无味、抽象难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材料,以生活中的两个信封为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一个信封标上A元,另一个信封标上B元,让学通过猜钱数的游戏,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1.2呈现趣味性的学习材料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有趣味性的学习材料。比如形象生动的故事、学习和生活中游戏、多媒体动画课件等等,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圆的特性: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都相等。在圆的特征教学之后呈现了非常有趣的学习材料,教学中呈现了有趣的游戏,马上调起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笑声中,在学生相互探讨和辩论中,自然而然地发现车轮为什么是圆的道理:圆心到圆的距离都相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刹那又被调动起来,学习情绪空前高涨。
1.3呈现开方性的学习材料
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
(1)呈现弹性内容的学习材料。“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材料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背景和知识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呆板的呈现方式较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提供学生有一定弹性的学习材料,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2)呈现多余信息的学习材料。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或者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般没有人告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只有在碰到问题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才清楚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然后在原有的信息库中提取并灵活地运用。这就要求学生有一个重要的能力:提取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意识的培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呈现多种信息或多余信息,让学生在不断地提取中,不断的选择中,培养能力,获得技能。
2小学数学学习材料呈现的方法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应该是多样化的。
2.1直截了当呈现学习材料
直截了当呈现也就是开门见山,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知识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直接把所学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例如在《可能性》教学中,由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意思有了大概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写上三个词语( “一定”、“可能”、“不可能”)教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知识起点,运用这种单刀直入的方式组织教学,马上把学生的学习积性调动起来,学生在想,怎么上数学课有解释语文词语,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学生运用了很多的词汇来表述自己对这三者的理解,如学生用了“肯定”、“肯定喜欢”、 “一点儿也不喜(下转第86页)(上接第84页)欢”等来表示“一定”的意义;用了“都行”、“也许”、“或者”、“大概”等来表示“可能”的意义;用了“没有”、“不喜欢”、“绝对不行”来表示“不可能”的意义。这们很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2.2借助“实物”呈现学习材料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实物化’”是蒙台梭利创造的一套数学教育好方法。这一套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小学数学教育,因为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形成需要不断地用具体事物或“实物化”的模型强化才能形成。蒙台梭利创造的这套数学教育方法,就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提供一套具体实物或形象的实物教具,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表象思维所需的具体形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2.3动态生成呈现学习材料
叶澜教授曾强调“要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教育活动会因为不同的因素生成新的动态要素”,这是新课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之一“生成性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由此,教师在呈现课堂学习材料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可变的过程”。
3小学数学学习材料呈现的时机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呢?数学学习材料的内容很重要,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呈现的时机更重要。有些好的学习材料,没有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呈现出来,反而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在教学要准确把握学习材料呈现的时机。
(1)在解决问题关键处呈现。每一个知识教学都关键知识点,学生对于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学习素材,教学准确把握关键知识点,抓住有效教学时机呈现,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目前,学院绝大多数教职工对专科院校发展已形成“突出特色,大有作为”的共识。但是,也有部分同志对国家教育的宏观政策缺乏必要的把握,认为专科学院层次低,规模小,发展空间不大,缺乏发展意识和长远观念;有的同志对两院合并后的未来持怀疑态度,不愿闯、不愿试,安于现状,坐等观望。
2、复杂多样的人事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学院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身份类型有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事业行政编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编外用工,多种用工制度并存严重制约着干部选拔、任用和交流,存在着绩效考核标准难把握、奖优罚劣难实行,以及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不仅影响了部分同志自身发展和工作积极性发挥,而且容易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
3、学院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制约着学院生存发展空间。作为一个办学实体,既没有属于学院的教师队伍,又没有人事管理调配的权利,很难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少同志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缺乏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工作动力。
4、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就职能部门而言,大局意识、协调意识、服务意识需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需进一步落实,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能不高的现象亟待改变。就广大教职工而言,积极主动工作意识和劳动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也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既有日常管理的疏漏,也有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及能力、水平不适应的问题,既有个人创新意识不强,也有团体开拓创新动力不足等诸多因素。
解决上述问题,只有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和解决当前影响学院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才能促进学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和谐发展。
一、科学把握政策导向,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多数高等院校都开办二级学院,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民办三本学院如雨后春笋,对国内专科学院冲击很大,专科学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科学发展。一要准确把握教育政策调整与变化。江苏省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经常走全国前列,这就要求院领导和教学职能部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每一次教育政策改革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科学把握办学的主动权。建校20年来,*干院从单一培养团干部的专科学校,发展到如今纳入省委党校“一主多元”专司国民教育的专科学院,学院有今天这样一个规模,既得益于党校校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任院领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主动适应国家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也得益于学院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二要适时调整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针对学院规模小,开设专业课程少,发展空间受限,加之专科院校学生生源不足等不利条件,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严谨治学、创新发展、稳中求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壮大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近两年学院大力发展成高教育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从20*年招收600人、20*年招收800人到2007年招收1300人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三要准确把握专科院校建设目标。专科学院的生源决定着学院定位,也决定着学院必须把培养应用型、专业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充分发挥专科学院特色教学优势,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多渠道培训,实现“一本多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前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学科设置,彰显专科院校特色
专科学院面临的最大竞争是生源的竞争,要想保证稳定优质的生源,就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一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入各学院搞好调查研究,瞄准紧缺人才行业,瞄准有发展潜力行业,优化专业学科设置,为毕业生就业指明方向,解除学生后顾之忧。二要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为导向。着力培养专业型、实用型、创新型的专科人才,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三要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一所学院的品牌,就是特色,特色决定发展空间,特色来自于办学理念的创新发展。譬如说:*干院特色就是不断强化英语、计算机、中文写作三大优势学科理论与应用教学,并使之成为学院生存发展和品牌优势。四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班干部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英语、计算机、演讲、文艺会演等科目竞赛,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能力素质的同时,达到宣传学院特色、创造学院品牌、拓宽学院发展空间之目的。
三、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团队合力意识
良好的教职工队伍和成功的办学经验,是学院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学院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一要注重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院现有的师资队伍情况,结合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生数量等因素,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力量,抓好优势学科教学的同时,及时面向社会、面向大学招聘部分年轻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形成梯次搭配合理、学科优势互补、具有发展后劲的师资实体,为学院发展进行必要的师资力量贮备。二要注重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团结协作的班子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是保持学校工作大局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班子成员之间、同事之间要珍惜来之不易共事的机缘,保持良好的融洽关系,做到坚持党性原则,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积极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同营造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团队形象。三要努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一个团队靠一两个能人难成大器。全院上下要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抓大事,干实事,谋成事。各处室之间要加强协调,各管其事,各负其责,做到分工不分家;全体教职工要立足本职岗位,勤奋敬业,努力工作,真正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干事创业的战斗团体。
四、建立科学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学院复杂多样的人事管理体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一定时间内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包括学院独立法人资格、人事调配、改善福利等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期盼着校委加快人事管理体制和工资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人事考核、选拔、任用、交流机制,帮助学院解决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作为学院教职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牢记职责,服从大局,讲奉献、讲团结、守纪律、保稳定。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教职工既是学院教书育人领导者,也是学生成长成材的引路人,教职工精神状态、工作热情、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事关教学质量好坏、事关学生成长进步,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素质的培养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全体教职工要举全院之力,以培养、教育、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已任,尽好教育管理之责,尽到引导培养之心。二要优化干部队伍选拔任用机制。在党校多种人事管理体制并存的前提下,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譬如:设立职级任用最高年限和加强干部良流。处以上领导干部岗位设一届三年,在同一职级最长不能超过六年,保证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加强部门之间岗位交流,盘活干部资源,调动后备干部的积极性。三要加强绩效考核,严肃劳动纪律。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定期组织考评,逐步形成人事选拔任用与工作绩效挂钩良性循环机制。努力营造领导带头并教育教职工要自觉讲诚信、守纪律、求实效,最大限度的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
2012年上半年,为了加强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扁坡小学全体教师在支部副书记贺敏同志的带领下掀起了师德师风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保护法》等政治书籍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感人的司机》等等先进事迹之后。我感受颇深,反思自身,有很多不足之处。现结合第一阶段的学习活动,自我剖析如下:
一、自身优点
能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搞好学校的后勤,抓好安全工作,为学校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以提升教学质量这是我的目标,我也基本上达到了这个目标。/fanwen.chazidian.com) 工作有激情,能及时完成学校教给的工作任务,不拖沓,这些我认为都是我自身的优点。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自己的工作,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关键是缺点,我认为我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工作虽然认真但缺少创新精神
一个人光有工作的激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能积累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做出特色。作为学校的总务主任,我认为我做了很多工作,每天都在忙,但总感觉没有头绪,有时得到一个工作,总是埋头苦干,但总是忙不出效果,走了很多弯路。比如说在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工作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总是遇见什么抓什么,没有形成工作链条,工作做了,但确是散乱的。
2.教学质量总是跟不上,在抓后勤工作的同时没有兼顾好学科教学工作,课后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有时虽然交流了但却不能持之以恒,导致学生在前进和后退之间反复重演。作为五(2)班的语文老师,我应该努力学习,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这些都在我第一个问题的影响没能做到,所以不能优化时间,创新工作方法也是我自身的缺点。
三、整改措施
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缺点是好事,但更好的是能找出应对的措施,提升自己,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工作。在今后,我首先是对自己以往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寻找后勤和学科教学之间工作整合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独立开来,做到两者兼顾;二是坚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时刻学习在教育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比如张丽莉教师这种精神,时刻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爱岗敬业的情感,把工作热情从完成本职工作提升到热爱教育事业的高度上来。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感受到工作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真正将自己和工作融为一体,为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后勤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时时提醒自己: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一定要对得起“光荣“二字。
教师:肖胜科
2012年6月18日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与时俱进,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1.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职教需求。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观就是以平民大众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作为职业学校,就是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让广大平民大众的子弟享受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2.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坚定不移地走“抓内涵建设、;利用整合的切忌,做大做强银川的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几年,我校发展快,是前所未有的,给学院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播者,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才能夯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动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职业教育是开放式教育,是面向就[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Gzu521.com业的教育,培养的人才要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因此,要求课堂上的内容要新,技术要新,标准要新,工艺要新,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外,还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所需,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另外,学校要制订鼓励教师长期到企业进行教学实践的奖惩制度,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训基地,为教师营造到企业教学实践的条件。
4.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目的。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存在的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和工作,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思想理论学习不够深,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教学工作,闲时学一阵子,忙时学的少,结果对理论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新问题理解还不深。
2、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拓创新意识欠佳,创新观念树立得不够,办事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安于现状的思想,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意识和魄力。
3、对于一些新知识、新理论,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忙于教育教学工作。
三、根源剖析
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还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发展的理念。主要表现在:
1、重实用,轻全面。一是认为自己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了,不需要有多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这就造成了自身政策理论水平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从客观上总是强调自己工作忙,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存有“工作第一,学习第二”的错误想法,没能很好地把学习理论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2、重和谐。虽说自己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比较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但由于怕得罪人,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破难的意识还不够强,习惯于过去的老思维、老经验,缺乏解决困难的勇气。保持一片和气,安于稳定团结。
总之,找到问题的根源,认清差距,才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克服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上述问题的存在,虽说不是主流,但它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加以克服、改正。
四、努力方向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立足本职,把教师职业当作党赋予每个党员的任务和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同时,努力刻苦地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家里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风范,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做起,积极工作,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血小板指征;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02-02
在当前的临床疾病治疗中,血小板输注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出血的情况,减少出血对疾病治疗的干扰。但受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血小板输注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69例血小板临床输注的例子分析了影响输注效果的因素,并对如何提高输注效果进行了探讨。
1 研究资料与实验方法
1.1 研究资料 此次研究的对象时来自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69为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40例,年龄分布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该次的输注血小板均来自我院所在城市的中心血站,都是采用机采的方式收集的,单位治疗血小板的含量在2.5X1011个以上,体积大约有200ml。
1.2 实验方法 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在注射前都接受了ABO血型、Rh血型鉴定,而且采用的是同型输注的方式,因此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在输血时,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采用最快的输入方式,可以实现最佳的止血效果。对血小输注效果进行判断的方法是:在输注前,对患者体内静脉血内的血小板数量进行计量(PLT),在输注完成后的第1h和第4h再次对静脉血中的血小板数量进行计量。在输注过程中和输注完成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发热、脾肿大、感染等不良反应。对输注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是血小板回升率(PPR)和血小板增高指数(CCI),这2个指标的计算方式都以医学上规定的标准为基础。如果在输注完成后的第1h,计算出来的PPR>30%,CCI>>7.5或者第4h计算出来的24hPPR>20%,CCI>5.0,则说明该输注效果良好,否则视为无效。本次试验中采用X2检验作为统计的计量方式。
2 实验结果
2.1 患者疾病类型及输前PLT计量结果 在该次的临床试验中,患者的原发病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其次是肿瘤疾病。患者的疾病类型及输前PLT计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2.2 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的关系 此次试验发现,输注次数与输注效果成反比例关系。第一次统计结果:1组与2、3、4组比较后的X2统计结果分别为0.199(P>0.05)、8.264(P
3 结果讨论
在疾病临床治疗中,血小板输注可以较好地降低出血量,能够加快血块吸收,对血液凝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机采的血小板的特点是:浓度和纯度高、供体单一、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在给患者注射该类血小板时,安全系数较高,可以降低免疫性输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一些比较常见的疾病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小板良较少,为患者输注血小板可以提高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浓度,对预防原发病再发有良好的效果。在本次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中,从表1可以清楚的看到,58.21%的患者为血液病和肿瘤患者,它们的输前PLT计量结果≤20x109/L,其他原发病的输前PLT>40x109/L,因此,不同疾病类型对血小板输注的要求不同,它们的输注效果也会存在发差异。
同种免疫因素会对血小板的输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反复接受血小板输注的患者体内会产生微量的同种抗体和HLA抗体,当该类抗体积累到一定量时,再次输注血小板时,会产生免疫反应,引发畏寒、发热等不良症状,会对输注血小板的结构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了血小板输注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从表2可以观察到,血小板输注的次数越多,输注的效果越差。在当前的临床输注血小板治疗中,如果连续出现两次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就要将患者血样送血站进行血小板交叉配血实验,再次选择合适的血小板供。如果是因为滥用血小板而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医师要严格对待这些问题,要结合患者疾病种类、并发症及病程的差异来控制血小板的输注指征,最大程度地降低滥用血小板的情况,提高血小板的使用效果。
导致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的主要原因是肝脾肿大、发热、感染等疾病,这一类的疾病会增减对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消耗量,降低患者对血小板的吸收效果。因为,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在对具有类似疾病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适当地增加血小板输注的剂量,保证患者血清中血小板的浓度。
参考文献
[1] 席惠君,主编.临床输血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
关键词:科学;教材分析;案例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常常以独特的魅
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验需要,作为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的我,对教材的部分实验材料进行了适当改进,并且通过实践获得的效果不错。下面以六年级下册第三章《宇宙》中第六课《在星空中一》实验材料改进为案例,就自己在教学中实验材料的改进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章《宇宙》中第六课《在星空中一》实验材料改进案例
1.教材分析
(1)《宇宙》这一章节是小学六年级科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一个章节。从《在星空中一》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展开对星座的认识。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三部分认识夏季主要星座,第四部分开观察交流会,第五部分制作活动星图。本课主要是开展“了解星座”和“建一个星座模型”这两部分的教学。
(2)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建立起“北斗七星”这星座的正确概念。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其实这七颗星,离地球有远有近,远的离地球有近150光年,近的距地球也有50光年。在模拟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纸板上挂七个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培养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2.教材中现有的实验和可利用的实验材料
(1)实验目的。①在模拟实验活动中,让学生在一个纸板上挂七个橡皮泥球,投影出北斗七星的图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建立起星座的正确概念。②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就不同,这样培养了学生对天文的兴趣。
(2)建立星座模型可利用的实验材料。给每组学生准备50厘米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给全班学生准备:全天星空图、投
影仪。
(3)建立星座模型的实验步骤。①引入:出示星空图,同学们,在观察月相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看看天空中的星图,你能说出星座名称来吗?星座又是什么呢?②教师介绍星座的由来及其中的大熊星座。③制订实验方法:请学生按要求在纸板上打7个小孔,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模拟图。
⑤把模型放到投影仪光中,转动模型,让光从四个角度照射模型,请学生分别将橡皮泥球的影子画在本子上。⑥交流发现:从橡皮泥球不同的影子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又领悟到了什么?若将这些影子想象成天空中的星座,你对星座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3.实验的局限性
(1)按教材要求,在学生建立星座模型图前,我为每组学生准备的实验器材是50厘米正方形:纸板、细线、橡皮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按教材要求在纸板上打7个小孔,又要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还要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
(2)有一部分男生很少用过这种细线,笨手笨脚的,每个实验组花了20分钟也没有把实验模拟图安装好,这样花费时间长,效
率低。
4.实验材料的改进
给每组学生准备50厘米废旧的正方形KT板、细铅线、泡沫小球,给全班学生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仪。
5.实验创新之处
(1)仪器更容易。改进后装置简单轻巧,做成后又便于长期保存。
(2)操作更简单。操作简单是改进实验的最大亮点,给每组学生准备50厘米废旧的正方形KT板、细铅线、泡沫小球,学生仅用8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制作过程,而且实验效果明显。
(3)现象更直观。因为细铅线改成了细线,“北斗七星”不再缠绕在一起,所以,可随意将装置移动,学生更能看清实验投影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材料改进的几点策略
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科学教师,深知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要克服困难,在改进实验的材料上,我还有一些自己的做法:
1.实验材料的改进,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那些包装使用的泡沫、瓦楞纸箱、饮料瓶等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垃圾,但稍加改进,可成为科学课研究抗弯曲能力、浮力、气体热胀冷缩的好材料;还有像一些我们教师用剩的粉笔头,可能平时我们不会发现它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却可代替岩石,帮助学生做“岩石磨圆实验”,而且效果明显。
2.实验材料的改进,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材料不足、教师工作量偏大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能改进材料准备方法,这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面且还能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3.实验材料的改进,要以提高实验效率为目的
总之,科学教材只是给了我们教学的基本目标,作为一线的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并不断地改进实验教学材料,这无疑也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突破;作文材料;策略
纵观现行语文教材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在训练目标上,注重技法指导从易到难、螺旋上升,在训练内容上,强调习作在整体上统整,在部分上关联。像记事的作文训练贯穿在每册中,如第九册到第十一册:第九册第一单元的《暑假中的一件事》,要求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从而使记事的作文写得有条理、比较具体;第五单元的《这件事 》,要求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件难忘的事》,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学会列作文提纲;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要求审清题意,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等。
平时在作文训练中,发现六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大多同学所选取的题材似曾相识,没有新意,六年级学生写的还是停留在五年级甚至是四年级的水平上,一副老面孔。如记人文章,像写父母:关心自己学习、深夜送自己上医院。写老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雨夜为学生补课。这些题材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见到。这样的题材在学生的生活中,不是不可能发生,只是习作中能体现时代气息,体现儿童童真、童趣的作文显得凤毛麟角。学生缺少生活经历吗?其实不然,有时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选取的题材较有新意,写出的作文又不错。
现在的作文研讨课、展示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教师做一个科学实验,开展一次活动,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学生用当场“生成”的内容写作文。从表面上看,为学生解决了无“米”下锅的困惑,实际上,这是教师将准备好的“米”端放到学生手中,况且充其量也只是“锅”中“沧海一粟”,学生“搜集材料”、“选择材料”的能力能有实质性进展吗?培养出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蒋方舟的母亲、作家尚爱兰女士说:“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瘫痪者,他的文学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等于是一个高度迟钝者,到处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见哪一种是可以的,要别人指定了才知道吃。”
一、当前小学生作文题材缺乏新意的原因分析
(1)学生具有思维从众心理,具有定式思维的习惯。学生囿于现成,没有对写作素材进行筛选、组织。像写事的作文,对六年级同学来说,不知写过多少遍了,大同小异,于是,没有经过思考,就把已写过的套套进去,省事方便,以不变应万变。
(2)学生生活圈子的狭小,没有去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在信息社会里,好多学生足不出户,迷恋上上网、聊天、玩游戏,缺少发现生活、探究自然的能力。即便有,开始时就不能清楚地注意或知觉到有用的信息,对材料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浓,只是短时记忆罢了,还有一部分是机械记忆。时间一长,原来知道很清楚的事情,也会变成印象模糊,甚至也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3)写作时不敢打破思维常规,开启创造的闸门,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践中发现有些学生有新颖的题材,但心存忧虑:如果我选择从未写过的题材,能写得好吗?能得高分吗?
二、突破小学作文材料关的策略
如何使学生的习作写出新意,很多有识之士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优化题材”系列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以下就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写“每日简评”――“为有源头活水来”。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其实,大千世界,绚丽多姿,有取之不尽的写作题材。我认为写“每日简评”是捕捉材料的好方法,让学生每天“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地动动笔,去网罗、去定格生活中的小镜头,旨在获得鲜活而又生动的习作素材。
(2)拓宽选材面――“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选材时,不少学生的思维局限于狭窄的圈子。比如《一次难忘的考试》大部分学生很自然想到一次语文、数学或其他文化知识的考试。而事实上,同学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有作文素材,同时每个面又辐射诸多的“点”,何必“自古华山一条路”呢?可引导学生扩展思维:①在运动场上拼搏时;②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③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该怎样去面对等。事实上,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拓宽选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