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现阶段中职学校师风师德建设中的误区
现阶段我们在学生的培养方面,过分单一注重学生技术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性格塑造重视不够。因此也就造成了老师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只注重对于学生技术知识的传授。学生重视自己将来的就业前景,老师的教学任务也以此为依归,对于精神层面的要求则变成了一种无足轻重的奢侈品,在师风师德的日常表现上也出现了缺失,很多老是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价值观的传达也出现了偏差。[1]
1.理想教育缺失的误区
面对着社会上“物质观念”,“金钱观念”为上的风行,很多老师也不免手气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学生将来就业趋势,但是对学生品质的塑造没有给与相应的重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则主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成绩,功利心很重。在教师自己身上首先就缺少了一种“理想”观念的缺失,而理想观念可以说是师风师德建设中的基石,缺少了这块基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缺少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的中职教育也就缺失了重要一层内容。因此,理想教育的缺失是师风师德建设中重要误区之一。[2]
2.敬业精神的缺失
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满足于现状,在专业发展上缺少进取心。由于上述已经提过的理想观念的缺失,很多教师太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所得,对于教学工作不积极,自己本职工作之外的学生工作重视不够,甚至很多人花更多的心思在自己的课外职业上,怠慢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3]
3.忽视学生发展的误区
俗话说,教学相长,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互动性。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学生专业和知识的积累方面,更重要的是学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行为方式的影响。老师如果只顾忙着赚取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缺少对学生日常学习或者生活中困难的关注,那么与教师之间就会无形中形成一种代沟,无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种做法割裂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准则,这也是造成当前师风师德建设缺失的重要误区之一。
二、加强师风师德建设的相关举措
师风师德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面子工程,他需要教师以及学校双方的共同关注和持续的努力。完善建设机制,健全考核体制,从上到下形成有效联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格局。
1.完善评价体系
制度是行为规范得以确立的重要保障,在建设师德师风的过程中,学校相关的行政组织部门首先就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确立师德评估的相关指标,在教师员工中形成一种民主监督体系,对于违反师德师风规范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学生的评价引入到评价体系当中,通过教师以及学生的综合评价,确立当年度的师德模范先锋,给予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激励体制,刺激教师向这些先进榜样学习。
2.健全师德培训体系
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首先就是接受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发挥的就是教育者作为受教育主体的这一特殊性质。首先,我们要对从教者进行教育理念的培训,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师德建设重要环节,先进教学理念的掌握,是我们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一步,也是提升教师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其次,要将从教者的岗前培训与上岗后的定期培训进行有效地衔接。现阶段,我们在新教师培训中对于岗前职业素养的培训占有极大比重,但是相对忽略了入职教师的再培训工作,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入职教师的范围中也要定期开展师德培训工作,发现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师德建设的内容。[4]
3.为教师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
正如我们上面论述的一样,当前阶段师德师风出现误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花费较大精力投身于第二职业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因此,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要想改变目前师德作风不正的重要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生活问题,改善教师的待遇,完善教师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对于青年优秀教师的住房问题我们要给予积极关注,用有我的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中职教育事业中来,从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5]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发挥学校相关部门的组织评价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培训,使青年教师正确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安身立命,更重要的是育人育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加强责任意识。同时学校的相关部门还要对教师福利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于高素质人才要提供其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更好的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 郭瑜佳.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 2010(21)
[2] 黄莉. 浅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J]. 文教资料. 2008(03)
[3] 郑辉. 当前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04)
主席曾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显现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直接引起国家、社会及学校教育对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学校教育获得持续发展,产生许多积极变化,改变职业教育的原有面貌,并使得职业教育焕发新的发展活力。与此同时,在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二、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职业教育引起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对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力争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最密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教师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及高尚品德才能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做学生的表率。这就显现出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必须对引起高度重视。
三、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引起重视,职业学校自身需作出积极转变,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引起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在行动上落实,带来许多积极改变,职业学校的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做具体分析。1.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形式甚于关注教书育人。某些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具体规定,以方便对教师行为做具体化考量,殊不知这样做使某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形式化,甚至使极个别教师忽视了自身教书育人的最本质任务,只是形式化地落实学校的“具体任务”,忽略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甚至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把自身的负能量传递给学生,这是与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初衷相背离的。2.对学生的关注与关爱不够。职校学生是被普通高中拒之门外的一群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对自己进入职校学习感到失望,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自卑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关爱。但是一些职校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把职校学生当做一般的即将引入社会的成年人看待,其实职校许多学生在心理上相较于普高生更加不成熟,也更加需要得到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帮助。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抓好了师德师风建设,就抓好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3.某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理想信念被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某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在对待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追求经济效益,这是极为不恰当的行为,也是对教师职业的不尊重。他们把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一些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兼职或是商业活动上,放松了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这样的教师让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后更感失望,对自己失望,对学校失望,对教师失望,对自己的未来失望。职业学校应该力避这样的局面出现,在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终实现在教师的正能量影响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4.某些教师的知识与技能落后于社会需要,需要进行培训与进修。某些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忽略自身的学习与进修,导致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落后于社会需要,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未来的工作岗位快速对接,从而影响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导致学生对学校与教师不能够做到完全信任。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使学生对职业学校及教师表现出极大信任。
四、加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思考
1.加强教师现身教育事业精神及育人品质的培养。教师之所以称其为教师,是因为其对学生的真诚的爱。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这是职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事教育事业,需要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有较高的认同感、责任感及荣誉感,具备从事教育事业的较高热情,以为教育事业作出最大贡献为自己的骄傲。同时,做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治学严谨,端正学风与教风;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2.组织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学生需要学习,教师同样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的教师才是学生的良好榜样。教师的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及参加教师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与机械灌输理论及讲大道理的授课相区别,是结合教师实际情况作出的引导教育,可以使教师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感,增强自豪感,对照自身做自我批评与检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顺利开展。3.使教师认识到自身教书育人的本质任务,实现知行统一。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可能对自身的职责并没有做到深刻了解,而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教师职业加深认识。要实现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理念与行动影响教师,从而使教师认识到自身最根本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并自觉做到知行统一,做学生的榜样。4.建立相应机制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工作。职业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围绕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考核,将师德师风表现作为评优的首要条件。建立相应机制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工作,是促使广大职校教师对师德师风引起重视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师德师风 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197-01
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
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教师个人人格和品质。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应注重培养自身职业道德,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变为自身道德品质和实际行为。
第二,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素质是关键。教育的发展要依靠办学实力的提高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只有重师德讲师风,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同时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扩大社会的影响,从而提高学校教育形象和声誉,增强办学实力。
第三,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用做人的威望和人格的力量去积极影响教育学生。坚决杜绝用体罚学生、辱骂学生的方式教育学生。只有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高,才能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提供示范,才能培养出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有用人才。
二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中中年教师比例高,学历层次差距较大。由于社会大环境发展速度快,师资队伍的结构中难免存在不合理因素,其中青年教师比例偏低,年轻教师大多存在工作经验不足、浮躁、傲气、缺乏社会阅历等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一系列问题,比如,怕苦畏难、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无大局意识等。中年教师学历低,接受新事物慢,又不注重学习深造,造成教学方法陈旧、知识层次偏低、信息老化、按部就班,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教师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不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差。部分农村教师受社会风气和现实条件的影响,政治意识弱化,组织纪律性差,出现迟到早退现象、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想法等。个别教师将教师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责任意识淡薄,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不思进取。
第三,不重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对科研任务、职称学术问题推诿应付,不用心;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思进取;缺乏对现实的分析理解,只考虑个人利益,或是抱怨工作环境太差,或是觉得工资福利太低,少有反躬自问的态度和习惯。
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建议
第一,加强教师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讲座、培训、自学等形式,让教师熟悉教师职业道德内容,规范自身言行,不断提高师德修养。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新教师参加上岗培训,骨干教师参加提高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结合岗位性质和特点,发挥创造性,准确定位本职工作,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师德师风建设规范》等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学校干部要做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人。鼓励教师有针对性的深入农村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通过个别回访,集中意见,有针对性地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第三,纪委、教务处、人事处应严格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逐步开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定性和定量考查测评,严格日常考勤,明确奖惩措施。防止出现部门监督不严,“集体不作为”现象,对部门或个人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生活作风问题、不正之风现象年终考评实行一票否决。引入竞争机制,引进思想好、学历高、责任强的老师,淘汰在综合测评中成绩差的教职工。
(一)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1、学校要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开设要全面,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步子迈的不够大,只注重刊物等方面的理论性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重视不够,要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走出去学习;到外地实地听课少。
3、校园设施急需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室门窗急需改造。
4、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领导要积极参与,率先垂范,做好师生的楷模。
5、学校领导要深入一线,了解教师思想动态,适当减轻教师负担,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提高工作效率。
6、学校领导要关心教职工生活,提高饭菜质量。
7、学校要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在校园内增设一些体育器材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要多关心老教师和女教师。
(二)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1、教师同事之间要加强团结、相互理解,思想上多沟通,工作中多配合,不要互相拆台。
2、教师言行必须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要在工作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3、针对个别教师作业布置过多的现象,要用孩子的心理看待学生,合理布置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要把学生当作完成作业的机器。
4、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关爱不够,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与家长交换意见时态度一般,工作中无法获得家长的支持。个别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中的卫生工作也出现只注重室内卫生,不注重室外卫生的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在室外有随意乱扔纸屑和食品包装袋现象。
5、个别教师不能按时下课,有的教师上课接打手机和抽烟的现象,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个别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缺乏耐心出现了罚站、训斥等变相体罚现象。
6、教师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共同管理好孩子;要了解学生心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教育要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要定期为学生调换座位。
二、剖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根源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深刻剖析原因,寻找问题的根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放松了学习,思想认识不到位。尽管学校领导和教师也坚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课改理念,但由于平时事务有时不按课程表上课等现象发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领导班子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在工作中,学校班子对课改的认识深度不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安于现状,不敢大刀阔斧搞课改。平时工作中有布置无落实,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大,使有的教师思想上产生了惰性,工作缺乏进取心。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教职工思想出现了一些偏差,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慢慢滋生出来。
3、缺乏师德考核长效机制,放松了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对教职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教育力度不大。如有的教室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坐着上课等问题上,学校领导虽然经常在教师会上讲,但没有建立强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深入调研,落实整改的措施
为改进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对梳理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班子要深入一线调研,研究和制定整改的措施,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1、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学校领导要通过学习,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增强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意识,深入到一线去调研,了解教职工心声,工作中多指导,生活上多关心,逐步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
学风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反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精神力量,时刻熏陶感染着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在这个过渡阶段,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不仅给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也给学风建设带来了挑战。应该意识到,学风建设虽然最终落脚点是学生,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受到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探讨师德建设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机理,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师德建设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古人把教师的责任高度概括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达出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作用。[1]教师是学校中相对稳定的、弱流动的校园文化主体,教师的思想水平,心理素质、知识储备、人格魅力都会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通过行为举止熏陶感染学生。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的那样,“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构成从游式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久而久之固化为学校之风气,即学风。由此可见,学风之形成受教师影响最甚。因此,仅从学生角度出发,盲目夸大学生自主性或者利用校规校纪等管理手段是远远达不到建设优良学风的目的的,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形成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以师德建设促进学风建设。
二、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冲击着社会道德规范,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高校教师群体也面临道德滑坡的危险。学术造假、行贿受贿、辱骂学生等事件层出不穷,人大自主招生黑幕、厦大博导事件更是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2]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认知偏差,把本职工作理解的平庸化,认为教育事业不过是一种谋生手段,忽略了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神圣感。这种职业认知的偏差不仅会淡化教师的责任心,让教学工作变得散漫随意,而且也会影响教学的积极主动性,降低了教学与学习效率。二是治学失范问题严重。有的高校教师自从跨进了学校的大门,就好比进了保险箱,端上了铁饭碗,不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上课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科研先导”的大旗更是导致高校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申请课题上。高校学术功利化导致学术论文粗制滥造、篡改数据、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高校良好的学术氛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三是不正之风横行,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以教谋私,收受学生或其家长财物,利用学生家长的权利谋求个人私利,在招生考试中徇私舞弊,职称评审中弄虚作假等。无德无以为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些不正之风必然会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方式影响学风,没有良好的师德妄图建设优良学风无异于缘木求鱼、纸上谈兵。
三、师德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重科学文化素质轻思想道德素质的观念长久存在
在传统观念里,在提及高校教师素质时,总是过分突出了教学科研成果、著书立说的主导性,而忽略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建设的灵魂地位。只强调“智”的重要性,忽略“德”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科研工作一手比较硬,思想道德建设一手比较软的状况。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缺乏社会认同的渠道,长久以来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有效的社会认同,让师德建设缺少了动力来源。个别教师认为,教师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的工资却与某些科研人员、个体老板、金融企业员工工资相差较大,于是产生了消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丢弃了敬业精神,淡漠了人生理想,也淡化了事业心、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心。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道德产生巨大推进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等价交换为原则,这一经济生活的目标和原则被无限放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蔓延,整个社会道德受到了巨大挑战。作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师德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伴随着80、90后教师逐步走向工作岗位,这批在市场经济思想观念下生长的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三)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直接管理高等学校,形成高度集权、行政化和官本位的管理,影响和降低了教育质量,干扰和损害了学术的活力和创造力。浓重的行政色彩不仅会导致教师追名逐利,也干扰了学术自由,遏制创新。另外,事业单位长久实行“铁饭碗”编制,造成懒人效应,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表现懒散、懈怠、不求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退出机制困难,教师只要不犯大错误,基本不会遭到辞退,由于缺乏竞争机制,导致人才流动的缓慢和滞后。教育体制的落后对于师德建设起到了错误的导向作用,更是直接影响了校风学风建设。
(四)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教师的师德教育机制,是建立在对教师终身教育理念上的师德教育工作。[3][4]高校加强师德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风范、爱岗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职业道德水平,必须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以培养德才兼备合格教师为目标,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例行师德规范为具体要求,努力培养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
2.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教师自觉培养师德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划定“红线”,将教师的行为约束在一定范围框架内。重视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身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将师德教育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之中,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前景、专业学科的建设结合起来,用事业的发展激励教师自觉提高师德素质。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增强敬业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塑造师德风范角度入手,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和纪律,重点强化教职工队伍在思想道德、教学纪律、教学风气、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对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加大惩罚力度,确保学校风清气正,为营造良好学风创造条件。
3.与时俱进,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打破政府与学校的隶属关系,恢复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克服高校行政化、官本位的弊端。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应当实行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符合自身属性的组织管理,其核心是改变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实行以学者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为特征的学术本位管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施行,打破了事业单位终身制,实习合同制,实现人员进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和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实习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
论文关键词: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合作共赢;新模式
加强学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何谓学风?其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反映了高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或院系的灵魂,好的学风是这个学校或院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创品牌、树信誉和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调查发现,学风及学风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专业思想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和今后职业生涯缺乏科学实际的规划,大学生活无从事事,虚度光阴。
第二,个别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律性差,对自己要求不严,存在缺课、逃课现象;学习方法不当,学不会又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学习缺乏刻苦钻研精神,随意学习与生活,迷恋网络游戏和交异性朋友等。
第三,对学生的品格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生学习浮躁,不肯花力气,急功近利;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贪玩耍、消费高;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部分学生不会说话,不会沟通,特别是在求职、考研面试时表现比较明显。
第四,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积极进取精神有待进一步养成;平时对教师、学生不尊重,不懂礼貌,不注意礼节,与教师、学生沟通意识差。
第五,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动口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强化。上述现象,虽不是主流,但影响不好,与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相容,与形成良好的学风是相悖的。
二、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学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是“扩招”后高校新生的素质对学风的客观影响。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学校、学生、家长都重视应试教育,使学生素质提高不全面,个别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第一,入学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高考成绩相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同一节课中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第二,并轨后学生的市场意识增强,对专业的选择强调热门、强调个性发展。这给绝大多数的非热门专业如何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第三,学生学习目的不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有的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有的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学习缺乏积极性。第四,在校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父母、亲戚朋友的呵护与迁就,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习惯较差。此外,随着近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学校师资紧张,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超负荷运转;学科专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这导致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都碰到了许多新的问题。
二是教书与育人相脱离对学风的直接影响。第一,“教风”不正。“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作风。教书育人,意即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还教学生做人。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的好坏。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照本宣科,不管教育方法,不管课堂纪律,只追求上课数量,不追求上课质量。有的教师把精力放在搞科研做论文上,教学水平不高。第二,管理与教学相脱离。在教学与管理的结合问题上存在不足。有些教师只知道向辅导员或学院领导反映学生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而不予以管理或根本不管课堂纪律;有些课程人数众多,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有些学生不主动配合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迟到缺席司空见惯,这都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建设。第三,学生工作人员积极性发挥不够。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生队伍思想不稳定。每个专职辅导员所带的学生太多,工作无法深入细致。学生工作队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责任心不强,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学风的现状思考科学的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风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文化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导致产生浮躁、功利、散漫、虚夸、动力不足等学风的病理现象。高校周边环境严重影响学风,社会上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涌进校园,大学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当然,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辐射和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对学风建设也存在不良的影响。
三、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的学风建设新模式
学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学风建设必须与教学和管理相结合,必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学风建设实现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结合工作经验及院系实际提出应积极构建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的学风建设新模式。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教育
开展班级学风竞赛活动。结合学生成绩、知识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早操、晚自习、上课出勤、大型活动参加情况对各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学风状况进行量化考核,指导班级和学生及时做好学风建设的总结,每学年评选学风建设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同时进行事迹宣传。
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帮带工作。对那些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进取心不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实行跟踪教育,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把思想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坚持开展谈心活动,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
将学风建设与考研、就业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积极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明确目标,为将来的考研、就业做准备,并结合专业特点,逐步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进而促进学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目前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旷课、责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缺失、恋爱行为不检点等现象,对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当前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标准,在学生中开展宣传、讨论,召开主题班团会。 2.严格管理,建立和完善学风教育制度
从学生上课、自习等常规管理入手,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由系党总支书记牵头,以各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进行教学秩序检查(不定期)。重点检查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实行周通报、月总结制度,按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籍管理条例严格管理。
寝室由辅导员带队进行晚归、不归等现象检查,重点检查上网、玩游戏等现象,帮助学生杜绝网络成瘾;学生会宿管部晚上检查学生宿舍,督促学生的就寝秩序和检查宿舍卫生,并检查学生夜不归宿情况。党员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所承包学生宿舍检查就寝情况,并做好记录;体育部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出早操,早操后做好晨练(晨读);学习部组织检查学生上晚自习的情况;生卫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教师进行卫生检查,以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从而在时间上、体质上、环境上为创建良好学风提供坚强的保障。
建立和完善学风教育制度、考勤制度、考风考纪制度、评优评先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建立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制度”、“辅导员与家长沟通制度”,保证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除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章制度教育以外,为严肃考风,每学期末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考风、考纪教育,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和自身道德素质,层层签订责任状。对于在考试中违规作弊的学生将严肃处理。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履行监考义务,并加大督查力度,健全监督机制,使学生在考试中没有机会去作弊。
3.加强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以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每年召开一次学风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当年学风建设工作,学风建设列入当年党政工作计划。强化教师教风建设,实施全员育人的方案。由于大学的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科研任务,这使得教师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身上,导致师生之间沟通少,学生对某些教师的讲授方法和理念表示不理解、不接受。为改变这种现状,各年级学生实行班主任帮扶制,三、四年级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做到以高尚的品质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以精湛的技能带动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励学生。
教师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在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的同时,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动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学科前沿阵地,以使自己的课堂内容有声有色,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提高自身挖掘学生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避免单调乏味的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
积极开展教学能手比赛活动,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风是决定学校学风的关键,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高校在教风中有如下现象:一、不能正确引导学生,不能严格要求学生,不敢严格管理学生。如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视而不见,不严格考勤管理;不能组织好课堂纪律,对学生上课伏睡、玩手机、闲聊、吃东西等违纪行为不制止等;二、一些高校教师教学中心意识不强,有的教师忙于在外搞创收,科研等,未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表现为课前备课不充分,所教授的课程知识陈旧,未能及时的更新知识,照本宣科,甚至不写教案;布置作业少、批改作业不认真;三、教师对自身要求不严格,未能严格遵守教学纪律。表现为不按时上课,存在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请人代课现象。
2高校在考风中存在的问题
考试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依据,不良的考风将对学生学习的起到不好的影响。一、高校中有的教师在考前有划考试范围的现象,甚至是将考试范围划的很小,这造成了大学生在平时未能将所有的知识点复习,导致大学生在平时学习态度不积极,考前冲刺背书的现象。二、考试命题不严谨,有的老师连续几年都是这一套试卷。三、考试过程中,监考不严格,考试抄袭现象严重,对抄袭行为不处罚,这造成了认真学习的学生有时还没有不复习在考试过程中抄袭的学生的分数多的现象。严重的打击认真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抄袭行为的放纵。四、评卷工作不严肃,随意给学生平时成绩,评卷时存在随意加分扣分现象,对于评价学生成绩未能做到公平、公正,认真负责。
3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保证大学生良好学习状态与水平的内部动力,许多大学生学习积极不足,表现以下原因:一、缺乏远大的学习目标。从小学到高中,考上大学是学生的奋斗目标,并且在此过程中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但是一到了大学由于没有树立更加远大的目标,大学生就会产生迷茫,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二、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远离父母,在学校要独立生活,独立的处理人际交往问题,婚恋问题。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随着生理与心理的逐渐成熟以及课余时间的增多,情感世界也将越来越丰富,如果不能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将会给自身带来情感上的困扰,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三、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方法不科学。许多大学生对于宽松的管理方式很不适应,加上自身的约束能力差,自身的惰性,想自由、放松的意识,大学混一混的态度,许多学生放任自流,沉迷与打游戏、睡觉、无所事事等状态。
4.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4.1让大学生了解将来的职业走向,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
教师在大学生入学时就要向大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需要充实那些知识,并在往届学生中寻求榜样示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信心,使大学生了解到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可以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并且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并根据从事的职业丰富自身的知识。从而为大学生将来的择业做好心理与知识的储备。
4.2帮助大学生处理情感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能力,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内在人格魅力,在人际交往中要真诚,尊重他人,换位思考,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困难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不能因为家庭困难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婚恋观,理性的思考爱情,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与责任。不能为了解决空虚与无聊而盲目恋爱,爱情要对的恋爱对象承担责任。不能由于恋爱失败丧失信心。
4.3加强教风建设
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制订和完善与教风建设有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要综合运用教育、规章、舆论、经济等手段,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要求教师自觉遵循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坚决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课程考核。
4.4加强考风建设
一、实施背景
恢复独立办学后,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高度团结,顽强拼搏,使学校平稳度过了起步阶段,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随着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少数教师开始出现信念动摇、意志品质滑坡的现象,在执行教学常规、钻研教学业务上有所松懈,责任意识、协作意识有所退化。由于招生政策的变化,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后进生的面进一步加宽,年级班级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纪律意识差,上课打瞌睡,自习课自由散漫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学风,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认真落实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紧密结合校情,进一步落实“修德育人、励学养慧”“勤学善思、励志求真”的校风学风,落实“学生发展最大化、教师价值最大化、管理效益最大化、办学成果最大化”的办学理念。
三、工作目标
坚决扭转目前学校教风学风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校风意识,进一步树立敬业务实、团结协作的教师精神风貌,进一强化勤奋刻苦、力争上游的优良学风,进一步形成克难奋进、勇攀高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积蓄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任务措施
(一)加大对教风学风建设情况的查纠力度
1、教务处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检查,完善检查方式,加大检查密度,把阶段性检查和随机抽查、每日巡查结合起来。
2、各年级要加强对本年级教风学风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早读、晚读、晚自习班主任及教师到岗情况,检查学生上课、日常自习、晚自习时的守纪情况。
3、教务处、各年级都要安排好每日检查人员,检查与纠正同步进行,设立教风学风检查记录本并认真详细填写。记录做到三公开:公开班级、公开教师姓名、公开学生姓名。
4、加强行政值周对教风、学风的检查。轮值行政干部每天都要对各年级教风、学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不良现象应该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
5、实施教风学风建设月通报制度。各年级将教风学风检查记录本于每月底交教务处,教务处将各年级记录与本处记录、行政值周记录进行汇总,制成教风学风建设月通报报表,并向全校公开。
(二)完善对教师教学过程与教学成绩的考核评估
1、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跟踪。进一步提高行政听课的效果,加强课堂教学质量跟踪的随机性和针对性,更大面积地实行推门听课和实时跟踪,使教学跟踪能更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
2、完善评教评学方式。进一步完善期中的教学民主测评,测评内容要根据形势变化和管理需要进行调整,对测评数据要进行更为准确、科学的分析和总结,评教评学的结果要在一定程度上公开,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3、进一步发挥学科组、核心小组的作用。学科组要承担起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每学期召开教学民主评议会,所有教师都要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核心小组成员要更广泛地深入课堂,发挥在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4、加强教学意见箱的管理与反馈。要更多地鼓励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监督教师教学行为,提出意见和建议。收集的意见要及时反馈,并要求有关部门、年级、教师进行整改。
5、完善教师教学成绩考核方式。要采取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同科比较和异科比较相结合的方式,教务处牵头,各年级参与,每学期对四次大考进行成绩比对分析。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加大对学生违纪的处罚力度
1、加强学生守纪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岗位持续地对学生进行守纪教育。每学期的第一个月要作为守纪教育主题活动月,要结合学校纪律管理规定,表扬一批,处理一批,强化学生的守纪意识。
2、完善学生违纪处理办法。针对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学生纪律管理规定和处理办法要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纪律教育并产生应有的警示作用。
3、强化违纪学生处理的时效性和教育性。各年级、部门要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学生违纪处理规定,按照程序及时对违纪学生的进行处理和通报,注重时效性和对其他学生的教育作用。
4、加大学生考试违纪的处罚力度。考风考纪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对考试中出现的违纪现象一定要从重从快处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
(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1、完善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要高度重视校学生会及各年级学生分会的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完善学生干部的民主推荐和选举工作,要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学生会干部。
2、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健全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学校和年级都要定期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自律意识和管理能力。
3、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各年级、班级都要进一步发挥好学生干部在学习、守纪方面的榜样示范和自我管理中的突出作用。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风学风是校风的重要体现,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当前学校办学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抓好教风学风是我们突破阻力,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二)明确职责,提高执行力。各年级、部门应该围绕教风学风建设,认真思考自己肩负的职责,提高执行意识和执行能力,全面落实学校在教风学风建设方面制定的相关制度。
【关键词】创新教学;学风建设;成效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社会对于高校教育的情况关注度随之提高。社会、家长和教育界自身也着眼于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研究工作,其中,一种广为提倡的方法是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高校的学风改善。本文指出目前大多数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列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所采用的各种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重点分析了其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学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1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逐渐趋于一种松散状态转变,社会各界很多人士把这种现象单一的描绘成一种个性化增强、学术味变淡的现象。然而,对于这种笼统性的概括我们不能简单地盲从或者果断予以批判。无论目前我国高校学风如何,各高校在实行扩招的同时,也在增强力度,进行学风的建设工作。
1.1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一,表现在盲从追随,不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学生群体特征等制定出个性化的建设方案,而是一味跟风追随高校教学大纲。如在晨练晨读方面,高校对低年级学生提出要求,每天早晨必须早起进行集体运动,在集体运动(例如:晨跑)之后,进行集体晨读。每个班级自主规范选择一个集合地点,学生们在规定的可活动范围内进行一定时间的晨读。这种对于学风建设的强制性措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较为严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养成大学生们自觉阅读学习的好习惯,但从实际践行效果来看,这种带有强制意味的方法并未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反而被学生们所排斥。很多学生并不愿意以集体强迫意味的方式参与到这种教学管理之中,并且厌恶感渐增。其二,学风建设方法过于陈旧,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新时代和新教育下,学生们张扬的个性在这种传统的理念之下得不到适宜的指引和突破。例如,学生的学习研讨交流会有时候脱离学生群体,单独由老师在形式上过一遍,没有实际意义。要么就是学生会自主开展,但是只是会内人员参与,不具有广泛的普及性。其三,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现实和创新无法结合的问题,这一问题是现代化教育模式下的致命之处,也是高校学风建设效果不佳的最大阻碍。
1.2学风建设的正确方向。
基于问题的分析,可以大致归纳出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正确引导方向。其一,做到共性和个性的结合,在遵照教育部对高校提出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个性特征和各专业的学生特点,总结、编制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学培养方案。学风建设要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在遵循共性的原则下,突出个性的发展。其二,对于传统的学风建设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传统教育的精华,摒弃不符合新时代下高校学风建设发展的部分。其三,在进行学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做到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结合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使二者孤立开来。还要做到现实和创新相结合,不脱离社会实际,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2促进学风建设新思路―创新实践教学
由上文总结得出,为了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取得优良的效果,创新实践教学是新时代下的一种新思路。全国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加强实验室的开放,增加创新性实验;加强科技实践基地建设,设立大学生创新试验活动基金,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训练项目。学校开设创新实践课,鼓励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对本科生的指导。学校设立创新学分,参加创新、科技实践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等。上海交通大学建立工程实践平台,以项目形式组织教学,鼓励本科学生参加研究、试验计划项目。这种创新实践教学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对部分高校(包括普通高校、重点高校、大专院校等)的调查效果来看,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各校学风建设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选择适宜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可以使得高校的学风建设事半功倍。
3创新实践教学促高校学风建设的成效分析
各高校所采用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指导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与此同时帮助学校建立起优良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种氛围引导之下,培养了创新的治学精神,德、智、体、美各方面均衡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均得到改善,为学习的教学斩获了一片佳绩。
3.1建立优良的学习氛围。
从学习角度来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可以总结出一条普遍性的观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在对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时,都具有普遍的感受和经历。即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的低年级学生由于一时的压力释放,进入大学初期身心完全放松,学习进入不了状态,不能把心思完全放在学习上。特别是大一学生,学生会的吸引、校园团体的号召,使得学生们感到眼花缭乱,在参与各种活动的时候,忘记了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而学校在这个时候对学生们进行创新实践教学,就会转移学生们对于玩的注意力,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学习上。如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组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创新的元素,吸引学生们把精力放在实践过程中,从而改善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态度。部分高校在低年级还未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设置出一些引入性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案,逐渐引导学生们进入对专业课的渴望之中。部分高校实验室对还未接触试验的低年级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进入有组织地观看高年级学生的试验过程,在这种引导式的学习氛围之下,学校的学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集聚创新的治学精神。
大学生进入高校教育阶段,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都应当进一步的得到提高。对于之前的学习方法不应停留于书本知识的复述,而应当在创新层面上有所提高。高校引入创新实践教学之后,学生们的创新治学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培养,不再是只会记忆和复述知识重点、难点的学生,而是可以从知识之中寻找知识,从难点之中自主找出策略的人才。例如,某高校在土木工程专业设置课程,要求学生们自主组成团队,对某城市道路设计方案做调查报告,并在特定时间统一在课堂上陈述调查报告内容。学生们在接受这一性质的实践教学任务时,觉得难以应付,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后,收获了很多传统课堂不能给予的东西,如实践能力的提升、调查分析能力的改善、设计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这些成果的获得都得益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学生们在预定目标设计之下完成了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还锻炼了学生的交际与沟通能力,帮助学生们逐渐养成创新性的治学精神。
3.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的教育在于引导学生们了解更为广泛的知识,在以专业为主引的基础上,对各科知识进行研究型学习。不仅如此,还应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为社会输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创新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良好掌握。例如,大学生在创造设计基础课上,老师首先对学生分组就某一设计进行头脑风暴的实践,然后布置任务,在下次课堂上要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这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知道学生在课下进行各方面的尝试和实践,一个作品包含了美学价值、功能价值、用户体验和需求度等各方面,而一个作品由一个小组完成还包括了小组成员内的沟通协调问题,因此,这项任务的目的不仅仅是一项设计,更冗杂了对学生各方面的锻炼。学生们在完成设计后,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一定的培养。
3.4改善教学成果。
高校可首先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学风建设目标,在创新实践教学的指导下一步步实现目标。例如,大学一年级重在打基础,抓上课出勤率,督促学生认真自修,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而这种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靠硬性督促,还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制定出适宜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大学二年级抓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培养学生形成明确的考研目标或其它方面的努力方向。大学三年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考研或其它方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四年级要求毕业生认真完成毕业论文,提高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录取率,积极投身到就业工作中,提高学院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根据每个阶段细分的不同教学任务和特点,制定出完善的、科学的方法,达成上述目标。根据某高校提供的资料显示,自从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之后(首先在校内组织小型娱乐类比赛),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因而,学校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一现象就是创新实践教学法对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印证。
3.5取得系列战绩。
从某高校采取创新实践教学的成效来看,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们的综合发展、专业学习、动手沟通等各方面都起到了正面作用,并帮助学生和学校取得了系列战绩。某高校提供的资料显示,自从2009年学校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制定系列的创新实践教学方案,各专业的学习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自动化专业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了“飞思卡尔”设计大赛,学校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取得了全国前十的好名次;学校各专业学生积极报名“大学生创业设计”比赛,均获得不错的成绩。一系列的战绩均得益于教师正确指导下进行的创新实践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对时代需求的最好回答,是新的教育理念下成功的教学实践,对于学校校风建设具有巨大意义。
4结束语
创新实践教学是新时代要求下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和改进,这种方法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对于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例就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学风建设的成效取得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但是在研究深度上还不够透彻,希望有学者能够加入对此课题的研究,也希望此文的阐述能够给当代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张贵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4-546.
[2]王巧玲.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01).
[3]侯雪峰,刘莉.大连市高等学校学风调查与思考[J].世纪桥,2008,(01).
[4]陈道华.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策略探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5]陈志刚.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思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6]全胜奇.从经济学视角看高校学风建设,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7]陆顺寿, 曹其新. 开展创新实践教学 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9): 11-13.
[8]于化东.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J][J]. 中国高等教育, 2010, 21: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