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经济范文

互联网经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互联网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互联网经济

第1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特色取胜、打响品牌,买卖做向全国

创业不是随大流,要靠资源禀赋取胜,靠特色内涵制胜。为此,宿迁市农村网络创业确立了“一村一品一店”的思路,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泗洪县天岗湖乡一位青年辞去苏南年薪20万元工作,利用洪泽湖水域盛产荷叶优势,将荷叶加工成荷叶茶进行网络销售,目前已创利上百万元;沭阳县新河镇花木网店总数已经发展到4500多家,年销售额近6.3亿元,从业人员1.8万人;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在网上开店卖家具,年销售额近2亿元。

宿豫区在实施农村电商推广项目中,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覆盖乡村,工作体系和服务网络健全的优势,建成128个京东电商村级远教合作推广站点和集技术推广、信息分享、实体体验、地产品展销为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依托135名电商远教推广员队伍,开展网货推广、下单配送、创业体验活动,还积极推动本地产品上线销售。

得益于特色经营、多元发展,如今宿迁的网络创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在注重特色发展的同时,该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电商集群集聚发展。

以沭阳县新河镇为例,从2001年开始,重点打造网络创业示范街。如今,示范街已经入驻网店126家,主要销售盆栽绿植、花卉种球、干花、园艺工具、花木资材等,沿街的60多家网上销售商品实体店年销售超4000万元,总销售超亿元。

目前,示范街已经培育金枝玉叶旗舰店、浴花谷旗舰店、容美园家具生活馆、家顺旗舰店等淘宝形象店10家,淘宝服务公司1家,电脑公司2家,形成分工精细、配套齐全的产业链。

此外,该镇还成立网络销售协会,450多家较有规模的网店形成联盟,实现抱团发展,擦亮新河花木品牌。据悉,该镇还将建设面积1万平米的网络创业示范园,发展500亩高效设施网销花木繁育基地,建设300亩家庭园艺市场。

沭阳县新河、颜集镇花木产业和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家具产业的辐射作用明显增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让周边更多的群众走上了网络创业的道路。

资金扶持、政策给力,“微服务”私人订制

网络经济的风生水起,得益于宿迁有关部门的全力推动。去年6月,宿迁出台金融支持、创业培训等方面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为全民网络创业添薪加柴。

除了政策护航,更有“微服务”贴心守护。一方面,该市通过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根据网络创客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微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创业典型,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老百姓开展网络创业,帮助他们加快提升技术、品牌、管理、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资金有扶持。市、县财政出资,设立1.2亿元全民创业发展资金、2.5亿元小额创业贷款担保金,重点支持网络创业。创业者入园开网店,头一年零租金,年销售过3000元,免半年上网费。2014年,市县发放补贴资金逾1000万元。

宿城区注重培养大学毕业生当“创客”,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入驻在孵项目推出房租减免、金融信贷等“双十套餐”,为大学生“创客”缓解资金难题。沭阳县推出了“电商创业贷”,具有贷款对象特定、担保方式灵活、贷款利率优惠等特点,参照电商的月均销售额或存货等因素,根据客户资金需求,综合确定贷款额度。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放“电商创业贷”20笔,金额115万元。

培训有去处。为扩大“创客”规模,宿迁推出了“百千万”网络创业培训计划(每年开展初始网络创业培训2万人、提升培训2000人、精英培训200人),以“三走进”活动为载体,即走进街道(乡镇)、走进社区(村居)、走进高校,积极开展网络创业培训,在基层、学校开设“流动大讲堂”,宣讲创业政策,传授网创知识和操作技能。截至今年3月份,已开展网络创业培训6512人,其中4302人成功注册网店,带动1.1万人就业。该市对入驻各级网络创业园区、网络创业孵化中心的初始网络创业者,一年内实行“零租金”入驻,并提供水电费补贴、物管费补贴、创业贷款贴息补贴、初次创业补贴。泗洪县网络创业产业园每周五、周六晚上免费组织电子商务知识培训班,帮助卖家进行店铺诊断。同时,还选取10名成长型电商企业负责人,资助到淘宝大学进行专业学习。

创业有示范。在网络创业中,该市积极推动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村居干部、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带头创业,培养一批网络创业带头人。去年举办的首届“金种子”网络创业大赛选树了一批创业典型,期间开展了100多场网络创业培训、讲座,邀请淘宝讲师、电商学者、网店运营专家授课,培训1.1万多人。“金种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大赛期间新开网店4300多家,短短3个月实现销售额2.02亿元。

优化配套、完善载体,让更多群众分享红利

除了典型示范引领、政策扶持培育,发展农村网络经济离不开网络、物流等硬件的支撑。对此,宿迁倾力构建了覆盖城乡、有线无线结合的网络体系和层次清晰、网络完善的流通体系,积极推动“物流下乡”,助推农民依托网络实现创业。

在宿城区耿车镇,各家快递物流公司门前都堆放着小山似的待发货物。据了解,仅去年一年,该镇大众村的物流公司就从2013年底的3家小型物流公司陡增到32家。

在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也可以看到物流企业扎堆的现象。目前该村已有顺丰、圆通、韵达等8个快递网点,全村网店日发包裹量约6000-8000单,发货量最大的网店,每天有300单。

打造网络创业的“众创空间”,除了网络、物流等配套,也离不开平台载体建设。目前,全市已有5个网络创业园、7个孵化基地投入使用,另有6个基地在建。

去年,宿迁市就为网络创业定制了一份发展目标――市网络创业园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基本建成,各县(区)分别建成1―2个网络创业园区;全市创成不少于两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网络创业支撑体系基本健全,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到2016年,全市网络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完备,基本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台巨型“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街”――在宿豫区,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让人眼前一亮。

第2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网络红人”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因此,“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但凡爱智求真的人都清楚,“网红”是个贬义词。但现在一些商业组织和推手将“网红经济”捧成了致富法宝,一时大有将“网红”一词洗白的势头。实际上,网红模式是所有互联网现象的弊病,而网红经济离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相去甚远。

网红模式是所有互联网现象的弊病在“互联网+”成为全民皆知的热词之前,汹涌澎湃的网络热潮中已经冒出了很多红极一时的热词,例如“互联网思维”、“90后”、“风口”、“O2O”、“C2B”、“微商”……这些新词的红火周期大多在6个月到1年之间,先是受追捧,周期一到便断崖式的逆转。这些热词存在时间之短,跟时常冒出的“网络红人”(简称“网红”)很相似,其存在无关紧要、奇葩,同时还脆弱,生命力极短。“网红”的问题在于其不是真的“红”,是仅限于部分人群或网络上的“红”。“网红”突出的特点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能一下子成为特定人群的焦点,出现完全无理性的追捧(或猎奇)现象,但很快便跌入低谷,然后更快的时间里被人忘记。

而如果把眼光和思维放开来看,这种“网红”的特性涵盖了所有互联网有关的事物,包括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名人(互联网创业大佬、网络大V、网络创业者)等等。例如,团购网站热潮时的一些团购网CEO,热潮过后几乎全部默默无名了。最早做互联网衬衣的PPG,以及后来接替PPG的一些品牌,其创始人曾一度都是知名网络大佬。风头鼎盛时,他们的广告做遍全国、全媒体,势头过后被人遗忘的连渣都不剩。甚至一些曾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模式、公司、创始人都曾红极一时,但统统在极短时间里没落。这种现象还延伸到IT界和科技媒体圈,不少曾“扛大旗”的标志性人物,几个月到几年内便平常如白丁。“网红模式”似乎成了互联网经济的必然。只有极其少数的公司和创始人,能够撑过7年左右的1个周期。这不但远低于传统公司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公司创业想成功只是是偶然中的偶然。而一旦7年周期交替的时候,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大考,也是互联网商业“网红”周期的最低谷。

中国互联网7年一个发展周期:《互联网+2.0: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路线图》一书中讲到,中国互联网业发展到现在,已渡过了1995~2002、2002~2009、2009~2016三个7年周期,能够撑下来三个周期的仅有BAT为代表的少数寡头。

在电子商务兴起后,做产品的传统企业首先遇到了第一波来自互联网商业的冲击。电子商务将传统渠道的成本化解为网络直销渠道的红利,为了避免与既有传统渠道相冲突,传统企业会为网络直销渠道开发专有的产品型号,这便形成了“网货”。不幸的是,“网货”也难逃得出“网红模式”,当电商“买流量”的营销成本将电商直销渠道红利完全吃掉后,“网货”的“网红模式”也便到了终点。而同质化“网货”一旦陷入价格战,只会加快终点的到来。

此外,所有的互联网商业都在遵循“网红模式”,网络游戏、O2O、C2B、移动数码产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汽车、互联网无人机……互联网商业如果只是在“卖产品”,就一定逃不出“网红模式”的宿命。在中国互联网迎来第4个7年周期的时候,面临的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消费互联网将过渡到产业互联网,我们将迎来真正的互联网经济。这个时候,如果依旧是“卖产品”的思维,无论怎样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都避免不了陷入“网红模式”的魔咒。

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范围经济“网红模式”绝不是互联网经济的本质,互联网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加工和需求个性化为主导的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什么?简单讲,“范围经济”是与“规模经济”相对应的经济红利。“规模经济”是企业做的专一产品规模数量越大越能获利,“范围经济”是企业做的产品种类范围越多越能获利。

互联网首先带来的是信息爆炸,用户接触产品信息更容易了,但用户选定产品的时间成本却要增加,用户倾向于“一站式”(从一家企业)选定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其次,互联网还在一定程度上将人的个性释放,用户的消费诉求不再只是产品功能,还要有满足用户更高需求层次的服务。企业不能只是做单一的产品,企业还要满足用户对功能和服务的差异化诉求。

第3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2015年6月13日下午,受中国教导型企业家联合会的邀请,经济学家宋清辉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告别互联网经济 迎接大数据经济》的重要演讲。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最大的东方厅座无虚席,来自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共计1000多名企业家一起聆听了他的精彩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宏观经济形势部分)摘要:

如果把互联网经济比作鼠标的话,那么实体经济就是水泥,只有鼠标和水泥通力合作,才是一个没有缺憾的“互联网经济”。过去的20多年,虽然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赢得了企业主们的重视,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巨头,但并不是每个传统企业都喜欢互联网,有部分企业主认为互联网毁掉了他们的生意。所以目前企业主们在对待互联网经济态度上泾渭分明,而大数据经济改变这一切。

目前,还尚未找到一种让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能够结合的办法,因此大部分企业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超过三年之后,就基本上放弃了跟互联网的结合,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经济永远无法成为主流,因为它不能深深植根于实体经济。我曾经多次表示过,中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一个实体经济如果没有与工业4.0去结合,只希望寄托于“互联网+”迟早会出问题。

中国互联网市场很大,泡沫也很大。它主要体现在:一是中国的信息通讯技术水平低,与欧美等国相差至少10年以上。如在国际电信联盟(ITU)2014年《衡量信息社会报告》里,中国信息通讯技术水平排名86位,追赶起来显然需要不少时间。二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创新能力偏低,整体低于外国同行。在国内,甚至不少传统业务公司,仅仅因为人为贴上“互联网+”的标签,而迅速获得高倍的溢价。如果它脱去“互联网”的马甲,你会看到什么?

互联网经济的存在不合理,因为它不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实际上是受命于危难之间的一个工具――宏观经济持续恶化,中国迫切需要找到经济的新引擎。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从GDP角度来看,中国GDP增速已经由2007年第一季度的14.5%,下降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7%,创下六年来新低。出口态势疲软,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

除了上面所讲的,互联网经济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之外,实体经济和工业4.0相结合同样存在问题。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还在工业2.0~3.0之间,面临着一场硬仗。为什么称之为硬仗?主要是根据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定义而言。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工业2.0,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工艺自动化为工业3.0,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是工业4.0。

当下,中国的制造业还在工业2.0~3.0之间徘徊,就直接走向4.0,这就需要我们跨越式的发展,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需要补上2.0到3.0这一课,即从电气化到自动化。补上去之后,才能够谈与工业4.0的结合,然后再与“互联网+”初步结合。

但是,实体经济与工业4.0成功结合更是需要时间的打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制造业中长期处在2.0工业思维之下的技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技术与思维模式都相对滞后,改变这些工人的思维模式难度堪比“登天”。再者,相较于德国、日本这些工业发达国家,中国缺乏精神传承,没有几代人的努力,德国与日本的工业化也不可能领先中国这么远。即便是国民们知道了日本的智能马桶盖是浙江杭州生产,但是到了日本之后,还是会一根筋地哄抢,值得我们深思。

工业4.0本质上是一场生产模式的创新,创新就需要去投入。以市场标杆德国为例,仅在2012年,德国在新技术开发和创新领域的投入达到794亿欧元,占GDP的2.98%,它们当年的目标是3%,同期中国这一数字是1.98%。与中国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不一样的是,创业、投资在德国并不盛行,天使投资基金更是稀少,在创新上的投入私人企业占据鳌头。例如2014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大众在过往的一年在研发上的投入135亿美元。这种创新的力度值得中国的企业去学习。

所谓互联网经济,不是让市场放弃实体经济,更不是让两者平分秋色、强行结合,而是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追求更高的综合质量,往产业的价值链的上游去走,通过互联网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

在我看来,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是相互结合的关系,工业4.0与“互联网+”也是融合的关系,即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需要做企业的认真思考的是,互联网经济仅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能够加速实体经济的迅猛发展。但若不以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反以互联网经济发展为主,这种本末倒置的推进方式将令两者的匹配程度越来越远,最终的结果就是畸形发展。

所以我曾经多次建议一些企业家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主,对一家企业来讲,如果你的企业还没有找到跟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向,就不要贸然地去凑“+互联网”的热闹,否则一番尝试失败之后,你将回到起点,失去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宝贵时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包括一些政府部门,过分夸大互联网、信息化的作用,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炒作股价和政绩。

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4G刚起步,比4G网络更快地5G就来了。在互联网时代,你的企业没有抓住互联网经济大背景下的“互联网+”没关系,因为我们即将迎来大数据经济时代。在此前,宏观经济、企业经营的最大风险莫过于来自于数据鸿沟,而大数据经济却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它不但能够解决企业决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能够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肆虐全球的疾病、国家之间的战争等许多问题。

大数据经济是互联网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总和,它让我们居住的星球变成了一座庞大地球村数据库,世界上的万物通过它紧密地链接在一起,届时无处不在的智能机器设备和各类终端,在获得地球村海量的数据之后,能为人类自动地提供各种服务。大数据经济并不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它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经济模型已经过时,传统理论也被它所被终结。

世界的本质就是一系列大数据。大数据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到人类的价值体系和经济的发展方式,就如同人类从矿物质里发现了汽油、钢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一样。过去传统经济无法解决环境、城市化等各种问题,而大数据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路径。

第4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泛金融发展趋势

金融平民化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应用,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具备实力的主体不断参与到金融服务领域中来,这其中除了银行、电商、第三方支付企业、P2P,还包括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移动运营商等等。

IT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必将更多IT服务商引入到金融服务中来,IT技术增加了金融竞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跨界金融使得传统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经营界限日益模糊,分业经营的行业壁垒逐渐被打破,但金融平民化将使客户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用户至上,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前景。

零售业务发展正当其时。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强调客户体验,其实时性、开放性、交互性优势为客户提供了以往任何技术都无可比拟的随时随地的便捷服务。传统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利用客户资金为资金需求者放贷,本身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网络借贷平台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利用开放的网络直接匹配信息,直接提高了金融配置效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成为小微企业融资市场的有益补充。而对零售客户来讲,其对电脑、手机的依赖决定了零售产品的创新前景,微博、微信、手机支付、二维码、NFC等任何技术的应用都会为零售业务带来创新的条件。

财富管理格局变局——内容为王。2012年是我国金融改革元年,券商业、基金、保险行业均颁布了一系列新规,旨在促进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监管部门放宽了各类型理财产品对投资渠道、投资标的和投资规模的限制,形成了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基金等共争财富管理市场的局面。现阶段金融理财产品极大丰富,组合型、跨界型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如收益分级型理财产品、各类艺术品投资理财产品、房地产信托等融资类理财产品,很难再以传统的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产品进行划分,并且理财产品具有同质化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银行、保险、券商等理财产品发行主体更像理财产品供应商,产品陈列在展台供客户挑选。客户运用开放的互联网,更易比较不同金融提供商之间产品差异与价格高低,货比三家后再决定购买谁的产品,银行、公募、私募、信托、券商等产品发行主体概念将被淡化。各类公开的对理财产品的互动点评、产品数据比较等等将影响客户决策,客户更关注产品收益率、风险、期限、信用、费用等金融产品的实质,理财机构的投研能力,风险管理水平被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优胜劣汰,从而导致目前的财富管理格局发生变化。专业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或具有高能力的金融理财师将获得青睐,理财平台提供商将获得通道费。

金融“大数据”。“大数据”是现今IT行业最热的词汇,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商业价值的利用逐渐成为行业人士追捧的焦点。“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互联网时代的固定资产不再是“钢筋水泥”,而是“大数据”。传统金融行业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各类数据,如何充分利用挖掘技术,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模式和关系,用数据来决策,靠数据来营销,让数据说话,使金融行业以改革增效的内生式增长代替外延式增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成为金融业未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金融监管。金融业经营的是风险,监管、风险、创新三者之间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金融业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为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金融监管将面临以下课题:一是目前“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与客观上金融平民化混业经营间如何实现统筹的课题;二是创新业务的监管智慧问题,支付工具不断创新、信贷模式多样化,如何在鼓励创新与控制风险中寻求平衡;三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虚拟货币(如比特币、Q币)兴起创造体系外的M1、M2的课题,以及类似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借贷的影子银行问题。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传统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选择。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纯电子商务企业与电子商务化的传统企业都在探索适合的模式,重塑商业理念、战略规划、业务流程等等,商业银行也概莫能外。

建设银行善融商务、光大银行设立互联网分行、交通银行淘宝开店、招商银行i理财社区网络银行、中信银行成立网络金融部的做法,体现了各家银行对互联网银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运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是银行业转型的方向之一,如何实现线上、线下业务与管理的有效对接,探索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路径,发挥自身优势在转型期抓住机遇,将是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课题。

传统商业银行依靠物理网点建设取得规模扩张,网络经济下的商业银行更侧重轻资产运营。由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的金融平民化趋势揭示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四个方面:一是金融管制下的牌照优势,目前银行在支付结算、融资融信、投资理财方面的优势正被逐渐瓦解,唯有现金业务是其最大的优势。二是由中央银行、各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积累而形成的架构庞大而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是一切金融产品的载体,产品内容与服务都必须通过账户体现,现代科技技术丰富了账户的应用。三是人才优势。四是风险管理理念。

大数据应用,小微企业金融授信技术的创新。小微企业贷款难从本质上讲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居民企业通过互联网活动行为日益频繁,人类处于“被透明”时代,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有效利用各类数据信息,将有利于降低银行业务风险。

阿里金融通过对数据的量化运用来降低成本,推行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方法来提高效率,为银行改变传统授信技术提供了参考。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促进各行业数据开放与共享,在海量数据中通过分析和建模,引入风险偏好参数,设计数据模型与交换模式,由企业的实际经营数据来测算资金需求,将摒弃传统依靠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的方式,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业务成本和风险,使金融资源按需配置。

加强渠道运营管理与后台体系建设。限于最初的技术架构和产品设计,及产品条线割裂等原因,目前银行产品的应用不能满足客户多渠道一致性的体验。银行应该借鉴电子商务企业经验,通过后台流程再造与优化,融合各类渠道服务,发挥银行柜台线下与线上的协同优势。要达到互联网时代的7X24随时随地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证后台清算体系机制的良好设计与运行,保证后台系统的稳定性和运维的强健性。

第5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经济;影响

一、前言

我国从上世纪 90 年代后开始,便开始且迅速地发展起了互联网经济。我们所熟悉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聚美优品等都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他们之后又出现了一批新浪、京东、人人网等与互联网息息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便是互联网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后,进一步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去仅仅作为传播方式、用于传媒业的互联网已经从以服务为主走向制造与实体相结合,各行各业纷纷互联网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似乎已经找到了优势互补的契合点,即“互联网+”。在宏观经济总体低迷的今天,“互联网+”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二、关于“互联网+”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的简称,电子商务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经营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不能完美高效地继续运作下去,加入网络形式对传统经济来说是无法避免的。网络经济在为传统经济带来更大规模的客户群体的同时,也解决了传统经济无法实现完全的市场竞争的问题,实现了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目前,大量资本集中到互联网领域,这将使得市场对互联网的依赖更深一层。

三、“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从目前 “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现状来看,“互联网+传统行业”已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创新模式,并正在快速推动行业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互联网经济自身的优势便是规模效应,在网络环境中,由于没有地域和范围的限制,流量的迅速攀升必然带来更多的用户,强大的规模经济被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传统市场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行完全的公平竞争,然而再网络的帮助下形成了资源共享的局面,面对这种局面,每个企业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可以进行完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如此一来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变为了可能。

在互联网+战略布局下,一大批平台型企业与服务型企业将部分产业改变了旧有生产模式,进行互网交易。网上交易的出现,帮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从消费者角度看,因为省去了中间商,购买的产品中就少了传统产业链中中间商产生的成本,消费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样的货品;从生产者角度看,没有了中间商,无需对中间商进行利润分割,这样就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将商品卖出,但却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而且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生产者可以直接了解市场变化,并进行反馈。哪怕生产者不愿意直接对接消费者,为了缩短供应链,使自己获得较高的收益,批发和零售环节也会被大幅度缩减。

2.产生了新型的消费方式

“互联网+”在推动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传统行业与时俱进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实现了足不出户购物、订餐、购票等方便大众的创新消费变化,这都有赖于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除了基本的金融需求之外,人们的文化消费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子书来代替纸质书籍及杂志,在方便的同时也更加环保。

3.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促使新的产业领域的诞生。

在传统产业组织方式中,是龙头企业一家独大,常常起着串联的效果,将上下游产业链穿起来。在新的环境下,“互联网+”的融合中,这种链条式的组织方式出现了变化,产业链条将碎片化了。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的发展,打破了EMS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团外卖、饿了么送餐业务的出现,也是平分秋色,不已哪家为尊。

4.为小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平台

在传统经济中,一家新企业需要支付高昂的广告宣传费用才有可能打响自己的招牌,但是“互联网+”为这些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捷径。以食品行业的新起之秀“三只松鼠”为例。2012年,它才开始出现在人们眼前,2013年,它的销量却已突破3亿大关。按照传统的食品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这种速度无疑是惊人的。但“三只松鼠”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B2C平台实行线上销售。凭借这种销售模式,他迅速开创了一个食品产品快速、新鲜的新型零售模式。因为平台效应,他与过去食品行业的发展路径完全不同,但却较传统食品行业更容易取得成功。

四、结论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世界带来了不可替代的财富。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给传统经济带来新的春天的同时,也在经济低迷的时候给世界带来了全新的经济效益。“互联网+”改变了互联网抢占传统经济地位的现状,使互联网融合进传统经济,使传统经济找到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焕发出全新的更加耀眼的光芒,走出一条互联网与传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全新道路。新型互联网产业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全新的道路,我国经济的又一轮飞速发展也就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罗珉,李亮宇.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95-107.

[2]何师元. “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J].改革,2015,07:72-81.

第6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发展期间,互联网金融能够对宏观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以此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分析

(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其本质,就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互之间的融合。人们通过互联网,便可以完成金融产品的购买。我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统金融业务,多数都是由各大金融机构引导的金融互联网,在发展初期,很多金融机构都在互联网中找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在1996年,招商银行优先在国内开通了网上银行,而在后续几年,其他银行也陆续完善了网上银行业务。现如今,我国电子银行体系已经逐渐接近于完善,据不完全统计,以个人、企业、手机网上银行为核心的电子银行体系,已经覆盖了我国约75%的人口。除此之外,诸如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也成功获批了民营银行的资格,第三方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金融平台也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第三方支付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属于独立在电商之外的第三方支付,这种支付模式本身并不具备担保功能,属于为用户提供支付功能的一种方式,如快钱、易宝等。而另一种则是以支付宝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因为其自身依托于电商平台,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担保功能。这也是我国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第三方支付模式,其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占据了第三方交易金额的85%以上。

(三)互联网信用业务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业务,包括众筹、P2P网贷等功能,其中网络属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借贷双方资金融通,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资金的使用需求,提高社会中各类闲散资金的利用率。而众筹则能够通过大规模集中闲散资金,来完成项目资金的聚集。

(四)虚拟货币虚拟货币的本质就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各种复杂代码,其中新币能够在P2P网络节点中按照既定程序运算而成。虚拟货币设定有总量上限,在虚拟货币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新币的制造速度将会大幅降低,比特币便是当前最为火爆的一种虚拟货币。

(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融资、投资的一种现代化金融模式。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着一致性,两者都可以归纳在金融产品的范畴中,但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覆盖范围远远大于传统金融,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受众群体往往会更大。人们在使用互联网金融时,其便捷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会使服务效果得到优化。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特殊,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不同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运营期间,其所需要的成本更低,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核心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线上采集、整理客户信息,线下开展客户跟踪与服务。

二、互联网金融对于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经济结构改革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后,我国的传统金融经济结构便出现了转变,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有所约束以及金融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经济结构的转变将会变得非常明显。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会逐渐变得愈发稳定,而且传统金融经济结构也会与互联网金融经济结构实现融合,两者相互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优势融合之后,互联网金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业务,而线下传统金融则能够在业务售后层面,提供足够优质的业务跟进,从而提高用户对于金融业务的满意度。

(二)金融产品的丰富与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产业的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同,这也代表着互联网金融从宏观经济角度存在积极正面的影响。相较于原本的金融投资模式而言,从线下金融转移到了线上金融。此时的用户利用手机便可以完成对金融产品的投资,并实现个人的经济管理,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将会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即便每一位用户其自身的需求各不相同,依然可以通过对比选出更加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便是很多人最常使用的一种活期金融产品,通过简单的储存便可以看到每天的收益不断增加,在提高金融产品服务品质的同时,降低了金融产品的投资难度。

(三)优化传统金融的缺陷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为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传统金融服务在一段时间内其主要面对的用户群体属于大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与个人则无法购买金融产品,而且因为金融业务办理难度较高且繁琐,所以开展的金融业务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然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传统金融自身的缺陷将会得到弥补,利用互联网平台便可以完成中小企业以及个人的金融交易,提高整体交易量。使金融业务的覆盖面变得更加广泛。除此之外,在金融业务办理中,互联网金融的流程将会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同下,还能够根据用户数据信息来了解用户需求,以此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传递给用户,进而促使宏观经济的发展。

(四)强化国民的消费能力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能够有效集中各个地区的消费资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购物消费时,传统现金的使用量将会出现大幅度降低,而互联网金融则以其便捷性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各个年龄层的人们会更加倾向于手机快捷支付。而且互联网金融还能够有效超越时间与空间,任何时间都可以在24小时营业的商家中进行消费。在互联网金融的作用下,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将会有所上升,因为互联网金融在消费期间无需排队,消费效率也会因此而上升。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金融还可以随时关注到自己当前的金融信息,减少现金的携带,在提升支付效率的同时提高资金安全性。

三、互联网金融对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信用风险上升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借贷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情况,依托于虚拟交易平台,网络交易将会变得非常简单,但是网络交易却很难同时考虑到各个方面,因此在交易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风险。在网络阶段过程中,贷款人很难及时掌握借贷人的资金使用情况,如果借贷人将贷款资金使用在了风险投资中,就会促使贷款违约风险进一步上升。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中,各类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其中大部分借贷平台在开展借贷业务时,往往只会针对资金供需方面提供一定的业务引导,而在借贷双方交易中并不能直接核查具体信息,当借贷平台无法顺利掌握资金情况时,就会导致信用违约的风险发生概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征信体系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中,只有妥善控制金融风险,才能够促使金融产业长久发展下去。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产业中,征信系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政府是否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到金融风险的控制质量。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当前主要流行的征信体系依然存在风险问题。处于金融市场中的部分小微型企业,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征信体系的管控中,所以需要通过强化现存的征信体系,来保证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高风险经营项目增多现如今,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信贷金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业务成本,还能够对理财业务做出优化。这也导致众多想要投资的用户将原本存储于银行中的存款,投入到了互联网理财产品中,而银行为了保证运营效果,就必须调整自身原有的资金获取方式,通过结合当前货币市场的特点来优化资金的获取方式。所以商业银行会选择开发部分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项目,以此来集中资金,这部分风险相对较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将会对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四、互联网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发展策略

(一)合理调整金融融资标准金融机构在贯彻相关金融政策时,因为行业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融资标准存在问题时,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定期针对当前的宏观金融政策来开展经济调整,并设置金融融资标准,只有金融标准足够合理,才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实体经济市场中,材料价格、投资决策变动都有可能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影响。而此时由金融机构提供的借贷业务,将成为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方式。所以在完善互联网金融融资标准时,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在满足国家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实现融资标准合理化。进而满足实体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手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所面对的主要风险,来自于金融市场,而产业自身的高速发展也会促使金融风险的形成。所以在遇到不同种类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金融风险控制手段。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实现风险的预测与实时监管。对于金融行业而言,因为金融产业本身便具备一定程度的波动性,所以金融机构需要提前落实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以此来完成客户信用等级的客观评价,进而发掘出优质的金融客户群体。

(三)互联网借贷模式的管控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我国的金融支付方式正在逐渐增多,却导致传统银行的柜面业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还降低了借贷业务门槛,借贷业务的风险程度也因此不断上升。对于网络借贷业务而言,虽然表面上有着相对较低的借贷利率,但是借贷平台却会通过手续费等方式来提高收款金额,此类借贷机构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解决非法借贷等问题,需要合理加强网络约束,强化对于互联网借贷公司的资格审批与监管,维护人们应有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从客观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与实体金融会随时出现波动,因为金融经济在发展时往往需要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所以需要强化风险监管体系,以此来维护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7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应对措施

“互联网+”时代的迅速来临以及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巩固了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且为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互联网+”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时代的稳步发展,不仅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实现了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部门必须积极的进行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才能确保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业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体现出了时展的特色,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仍然处在资源型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技术型与信息化农业经济的建设尚处于起步的阶段。所以,相关部门应该紧跟互联网时展的脚步,积极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出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互联网时展的特点,将“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本,同时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首先,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农业经济与互联网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所形成的良好的信息传输渠道,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次,建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农产品市场交流的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最后,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出发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加快农产品更新的速率,促进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2.1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才能实现加快农业产业电子商务体系发展步伐的目标。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惠民政策,加大农业产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激励和扶持力度。此外,紧跟时展的脚步,加大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培养工作的力度,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方式,构建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农业经济电子商务体系。相关农业经济龙头企业,应该根据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途径,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企业的稳步发展。

2.2通过互联网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整合

信息时代的迅速来临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农业经济也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将农业产业的资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为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2.3通过互联网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

农民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时,必须深刻认识到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大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和宣传的力度,促进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在开展农业经济专业技术宣传和培训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完善的农民农业生产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和方案,规范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行为,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首先,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发展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其次,邀请互联网行业的专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全面开展“互联网+”农业知识讲座的方式,引导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稳步提高。

3结语

第8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而互联网思维经济,又异于“互联网经济”,后者重点强调由网络带来的经济价值,而前者更多的聚焦在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以创新满足客户需求的形式带来的经济价值和收益。

比如小米手机,它可以说是真正由一批互联网人士开发出来的,而不是由专业的手机制造上开发生产。当然目前我们更多的把它当做一部手机来看,但实际上,从开发的角度而言,它只是创造了一种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部硬件手机,这部硬件仅是它的载体,如果可能,它完全可以不是手机,可以是手机外的任何一种形态,但灌入了这种生活方式,它就成为小米成功的核心基因密码。

因为对于一般的手机厂商而言,他们对一款手机更多在于如何提升硬件,如何优化操作系统,如何增强手机的网络体验。但是在一批跟手机制造无关的互联网人士而言,他们所考虑的,绝不是手机本身,而是由智能手机通讯功能所带来的生活圈,也就是注入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生活方式,如何通过优化这种生活圈从而使得使用这部终端的人能够获得更多价值和更好的产品体验,一款产品成为一种介入改变和提升生活功能的领域,其内涵丰富了,其外延广阔了。所以小米成功了,但绝不是手机的成功。

从小米的成功,我们仔细品味不难发现,并不是因为一帮“互联网人”做了手机就叫互联网思维产品了,如果这样,相信很多“互联网思维包子”、“互联网思维饺子”甚至“互联网思维卤煮”已经大行其道了。其中关键在于,“如何跳出既定思维模式,从与时俱进的消费出发,通过为消费带来更高价值”而形成的产品经济。

所以,用很多人的话来讲,大部分互联网思维的产品要么由一帮“技术宅”搞定,要么由一帮跨界大拿们来玩儿转。穆斯克,他发明paypal,造火箭,造纯电动车,还要造高速胶囊列车,而现在他为大家带来了汽车产业的革命之作――特斯拉。

目前,国内不乏企业发展纯电动车,北汽、奇瑞、比亚迪等等,几乎国内所有的大型外资、合资和自主品牌都推出自己的纯电动产品,但是为什么特斯拉一枝独秀,备受追捧呢?这里面刨除了技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更核心的一个点,就是特斯拉并不是用“汽车思维”造出的一部汽车。

对于传统汽车公司而言,做电动车最大的目标就是经济环保,提升品牌,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或许根本就没有考虑产品如何惊艳客户的问题。而特斯拉则是以不计成本,追求最好的性能,更漂亮的外观,更有吸引力舒适性为目标。所以,特斯拉从豪华车切入,用不计成本的路线,解决电动车续航能力,钢架结构的轻重问题,发挥电动车大扭矩力,提高加速度,使汽车更安静,突出“加速度,安静,最高速度足够高”的三个豪华车潜质,在最大限度上给用户以惊艳。

试问,只要成本在你承受范围之内,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一款产品呢?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互联网思维产品,不只是跳出固化思维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在跳出产品思维的同时,能更准确把握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

这就像当前我们最熟悉的嘀嘀打车、快的打车软件一样,数月之前我们可能对它们还很陌生,但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这样一款产品。其中固然有阿里和腾讯的推波助澜,免费经济迅速扩大了产品的消费。但是仔细想一想,这样的产品难道不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的么?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么?只是之前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存在这种需求的。

嘀嘀和快的所带来的也远远不止是打车的便捷性,出租车师傅们很感叹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捷性,之前为拉活儿愁,现在一个软件就搞定了;之前几乎根本就不知道支付宝、微信支付是怎么回事儿,这下一下就学会了;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金融产品,现在一下就绑定了,由此带来的新生活价值已经远不止一个打车软件那么简单,而这对于乘客用户而言也是如此。

打车软件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是根据我们的需求切入互联网生活的一个价值点。从嘀嘀和快的产品的发展上来看,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彼此的相互介绍和分享,是推荐和交流,是更加便捷的运用和沟通,与传统的大规模传播的营销所呈现的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对称,消费者已经成为品牌经济的主导和方。选择和传播适合自己的产品是消费者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品牌强加的灌输。这也是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当一大批的互联网思维产品大行其道的时候,传统品牌的互联网经济确实举步维艰,因为他们还生活在传统的梦境之中。

准确的说互联网思维经济,更多的核心是在“跳出产品”“契合生活”的基础之上全面的打造以原点消费为核心的“产品生态圈”,将产品融入的消费者、消费环境形成一个特定的良性增长的生态圈。而在这个生态圈中,产品和消费之间是相互增进、相互强化的,就像小米手机的进化和改变,打车软件产品的不断适应和变化,最终成为消费者互联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有机生态,具备自我的进化、发展、传播和调节功能。

第9篇:互联网经济范文

上述论调多数是被马云、雷军吓破了胆,但仔细想想,在可触碰的商业消费模式之前,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对垒早就有之,只不过不涉及真金白银的用户交易,普通人不易察觉,比如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四大门户兴起时就似乎为传统纸媒电视下了死亡通知书,及至百度、360成长为新一代强力媒介渠道,似乎又给电视台带来了一道催命符,视频网站、社交软件、搜索引擎无一不扮演这种角色。于是乎,隔三差五对比央视和百度或者淘宝广告收入就成了新闻乐趣,进而继续为传统经济唱挽歌。

但这个新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玩法,如果说商业领域阿里银泰、小米美的、奇虎酷派等等“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联姻”有产品做驱动力,而营销层面的微信与春晚合作更让大家看到了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无孔不入的合作机会。

已经记不得哪位大佬说过,以后没有互联网这个专门领域,因为什么都是互联网:消费领域的O2O已经有多种尝试,营销概念的合作共赢也在开展,算上视频音乐企业热衷的内容源头合作,经济转型也许并非是“传统经济必死”。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探索的不足,由于理念不一致,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各自势力都想从自己的角度重塑消费场景,还没有做到资源的最大优化配置。比如由上而下的京东力推物流,由下而上的苏宁则主攻网上,尽管两者的合作看起来天方夜谭,但又何尝不可呢?另外一种不足是“冲动噱头”,诸如微信春晚摇一摇这类行动通常只在节日等特殊节点举行,平常时间双方似对头更超过是伙伴,究其原因,是还没有一批人员来专门探讨台网融合,这些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对接部门,而不应该“天天想着怎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