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形式与形势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式与形势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式与形势论文

第1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

目前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的研究较为零散,本文拟对此进行梳理、分析与探讨,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实践性知识的形式

学者们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分为三个层次,即可言传的、能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缄默理论)和无意识的(内隐理论)。笔者倾向于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划分为可言传的、难以言传的两类,其中难以言传的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下意识且难以言传的。作如此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认识论的考虑。人的意识来源于外界的刺激,只要存在着实践性知识,那么不管是在当时、还是过后,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它迟早都会被意识到,并通过语言、行动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真正无意识的知识是无法被感知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过于强调实践性知识的无意识和缄默性只会让我们陷入神秘主义的泥潭。

可言传的实践性知识,即所谓的显性知识。它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一些理论知识的描述和解释,包括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和对一些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技巧的说明。这种实践性知识的表述符合一定的逻辑规律,界定较为明确,并易为现象所证实或证伪。它在实践中能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可以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

难以言传的知识,即所谓的缄默知识。可以将难以言传的知识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可意识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我们能意识到这类知识的存在,但却难以用语言表达,有些经过努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其挖掘和表达出来。例如每个人都体验过愁的滋味,可是却无法对此进行具体描述,而少数杰出的文学家却做到了这一点。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先写花已尽,泪先流,倦梳头,事事休;继而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但再接下来却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就把一种难以言传的愁绪表现得极为具体和形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说,难以言传的知识中的大部分仍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上。波兰尼举例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人的脸,可以在成千上万张脸中辨认出这张脸,但却说不出我们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

其二,下意识的且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除了能被主体意识到的以外,还有未被意识到但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主体行动的知识。这种知识有的表现为熟练技巧,这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习得的;有的表现为顿悟、直觉与醍醐灌顶,看似无意识,实际上是以个人以前所获得的知识为基础的。在《默会维度》一书中,波兰尼讨论了关于阁下知觉的实验。在实验中,实验对象被示以大量的无意义的音节,在给他展示了其中的某些音节之后,就实施一个电击。不久,实验对象就显示出这样一种征象,即当他看到那些“电击音节”时,就预期电击会到来。显然,他已经知道如何来预期电击的到来,他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当被问及是凭什么来预期电击时,他却难以明确地指认是什么使他能够做出这样的预期。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现象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而导致一项重大成果的产生。

长期以来,人们对难以言传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不多,但恰恰是这类知识能更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活动。事实上,尽管教师对有关理论知识耳熟能详,但他们原有的隐性教育观念却能更深地支配教师的行为。探究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一线教师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

二、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许多分离的信息处理机制以实现某种特定的分析,但由于信息传导的串行性加工和平行性加工,使不同脑区的活动具有更为广泛的联系。任何加工过程,即使是相对简单的感觉过程,也非仅定位于少数脑区,而是多个脑区协调活动的庞大功能系统所产生的集合场效应。实践性知识是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个体对知识的不断建构而习得的。一般而言,内隐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动加工过程,这类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并会形成一定的积累效应,是创造力的要素诸如直觉、顿悟、高峰体验等形成的基础。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而外显学习则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控制加工过程,是通过严格的意志控制来进行的,结果就以有意识的观念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表现为一些可陈述的知识。尽管形成机制各不相同,但内隐的自动化加工与外显的控制性加工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由控制向自动化的转化中,练习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通过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共同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形成,但它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在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外显学习是在不断地对新知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的。同化的过程是指新知能够被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使知识发生量的扩大;顺应的过程则是新知与原有知识结构不相容,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调整以后的知识发生了质的改变。相比而言,外显学习习得的更多的是显性的实践性知识,通常以理论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内隐学习更多地是在动态的“建构——解构——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多地表现为隐性的实践性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的转化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四种模式(即SECI模型)可以用来对此进行描述。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师徒制中,经过师傅的示范和传授,徒弟可以学到相关工作中重要的技术与诀窍,这在书本上是得不到的,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不能够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通过观察自己的导师,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隐性的实践性知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传递并得以延续的。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传播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公开化——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自己未经编码的经验转化为可编码的系统化的逻辑化的内容,并通过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成为宝贵的知识财富。公开化的过程扩大了实践性知识的传播空间。

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以专业知识的形式进行传递,零星的显性实践性知识组成知识体系。这种综合也许并未扩展现有的实践性知识,但却对实践性知识进行了归纳与整理,能大大提高对实践性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正如系统论所揭示的:要素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系统效应”远远大于要素的叠加之和。

内在化——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它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产生。显性实践性知识内化为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拓宽、重构自身的隐性实践性知识。隐性知识又将开始新的、在更高起点上的转化,使实践性知识呈螺旋上升态势。

以上四种模式是相互转化的。以教师的校本学习为例,专家教师通过观摩交流活动将教学心得(以隐性知识形态存在)传递给其他教师,其他教师将收获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在学校内部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在汲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的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从而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经历了从隐性一显性一隐性这种循环转化的过程,教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专业成长与进步。需说明的是,公开化和内在化的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得以增加的最为关键的两个环节,它们都要求作为主体的人的积极参与。如果丧失了人的主动性,对实践性知识的挖掘与深化显然将会成为空谈。

四、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个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动机水平。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及职业发展动机是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重要因素。一个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目标明确的教师,自然会投人更多的精力于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学中发生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不断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乐此不疲。相反,如果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么他对待工作就会应付了事。当然,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过程中,既需要有激励教师深入钻研的内部动机,也要有外界刺激产生的外部因素。但无论是何种动机,都需要教师进行自我调节,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维持教师的职业发展。

(2)原有的知识背景。学习的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还在于所学内容是否能成功地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教师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将很难敏锐地感知到新的实践性知识,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前摄”作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不兼容的情况下。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个人化的“教学理论”,这既是教学工作的有利资源,也可能是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沉重包袱。

(3)自我反思意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反思既是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也是影响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特定情景下对特定问题的应对,虽然合乎目的,但仍存在着对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必要,需要运用反思手段加以理性分析。其次,实践性知识有处于显性状态的,但绝大部分处于隐性状态。能否了解或能够了解多少不易于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取决于个体对这种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而反思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

(4)自觉的理论学习。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践的反思与回顾,还需要自觉运用理论的武器对实践性知识进行深挖。教师面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广泛地涉猎各种理论,成为一个杂家,是教师职业持续发展的要求。

(5)人际交往。实践性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必定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形成的,所以教师间的良好互动,共同探讨,将会有力地促进实践性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当然,作为个体的教师也处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中,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学生的个性和行为也在影响着教师,促使教师不断进行反思与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外部因素

第2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企业 转型 布莱德伯里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我国也是一个有一定普遍性的课题。在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研究时不能忽略的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占主体这一点与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关,也是资源型城市与一般自然形成的城市的主要区别。资源型城市多数在计划经济时代迅速形成,在国家方针政策主导下,资源勘探开发实行统一大会战, 迅速注入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这一时期的企业主体必然是国有经济。另外,矿山、森林是国有资源,相应的产业领域不可能允许私人资本进入。这种国有经济占主体的局面给资源型城市带来了诸多问题,也使得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重新审视国有企业与地方的关系具有必要性。

布莱德伯里相关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布莱德伯里对加拿大资源型城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他使用了依附和欠发展理论来解释资源型城镇的兴起和衰落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特点。布莱德伯里的一个基本论点是,在目前的资本主义阶段,资源开采部门和相关城镇是处于垂直一体化大公司的控制之下。个别城镇或区域由于在某一具体时刻上相对成本较低而对资本家有利可图就得到了发展;然而形势变化了,生产就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而使原来的生产单位的工人和政府承受巨大的负担。这种情况即使在自然资源未采尽的时候也会有可能发生,这就使资源型城镇极度依赖单一的经济活动,而这种经济活动随时都可能被停止。跨国公司管理人员只效忠于本公司,而决不会为某一具体的资源产地或国家的利益服务。

布莱德伯里的另一个观点认为,资源型地区或城镇与其服务的中心之间是剥削关系。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从前者流向后者,使资源型地区或城镇本身欠发达,经济结构扭曲,在空间、部门、时间上都表现为极度的不平衡。同时,这却使资本在工业中心得到积累。由于资源开采部门本身就业规模小,产品大多是未加工或半加工,大量的附加值在工业中心实现,所以资源型城镇也没有创造更全面、更广泛的经济增长能力。这样,资源型城镇和地区表现出对不稳定和危险的经济活动的高度依赖,但又无法减少这种依赖性。

我国资源型企业与地方关系的分析

虽然中外的国情与基本经济制度不尽相同,但是从布莱德伯里相关理论出发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资源型企业与地方关系进行理性分析,还是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资源型城市中的城市与企业的功能倒错。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一般是先有企业后有城市。这些企业通常是国家巨资投入形成的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并且是完全按计划经济体制来构建和运作的“大而全”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有企业自身形成了庞大的自我服务体系,由于城市发展高度依赖国有企业,使得城市提供的公共产品很难替代企业的社会功能。又由于企业不得不“办社会”,其自身的发展步履艰难,不堪重负。尽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矛盾有所缓解,但问题仍很严重。并且国有企业的自身福利封闭运行体系排挤了城市功能的发育,使得非国有经济难以进入第二、第三产业。

资源型城市中城市与企业关系的“二元性”。首先是资源型企业与城市产业的断层。从自然经济条件来看,产业发展应是上游、中游、下游一体化的,但我们国家的资源型城市由于传统体制的原因造成了行业的分割,企业仅仅是一个生产车间,资源型企业就是开采资源,并不对资源进行利用加工、生产产品,比如大庆,本质上就是一个石油开采企业,城市人口的80%都是大庆职工;胜利油田在东营开采,然后用石油管道运到淄博去加工,产业就这样人为地被从中下游分割开来。采矿业也有类似情形如采冶脱节等。“二元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地方的中小企业相互脱节,这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国家在资源型城市初建时在当地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立了大型的企业,这些大型企业主要是跟国家工业体系连在一起的,而跟地方的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都没有什么关系。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技术很先进,人员素质很高,另一方面当地的中小企业很落后,这就形成一个断层。这种“二元性”,使资源型城市自身的调整弹性很小,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能力极低。同时,城市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核心组成它的产业部门,建设周期长,占用资金多,形成规模大。生产要素构成上既专业化又单一化。在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应变性、适应性及可调控性均较差,相反却具有较大的发展惯性和超稳态性。

资源型城市畸形的经济结构及价值的双向流失和效益转移。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带有明显的“剥夺”特点。在政策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按指令性计划向加工型地区低价调出资源产品,而加工地区向资源型城市高价返销轻工产品,造成资源型城市经济效益的双向损失,使其地区积累能力弱化,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投资环境不好。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国家拿走了资源型城市税收的大部分,地区积累能力依旧弱化,不仅难以发展新兴产业,也难以为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投资环境。在体制上,大企业作为资源型城市的主体,大都受“条条”管理,服从于“条条”的发展目标,基本上封闭运行,即使看到单一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不利影响,也只能在企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有限的贡献。城市地方政府没有能力统率各方力量、统筹使用资金和各种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这一切都大大降低了资源型城市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使得资源型城市问题与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有很大不同,老工业基地是作为一个企业群体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像沈阳、武汉,它有众多的大型国有企业,而资源型城市往往是单一一个企业,城市自身的基础较差,自我调整能力更低,社会矛盾的爆发,更易带有“整装性”,对整个社会稳定的不利影响也更大。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布莱德伯里曾指出:“结构状况是单一企业社区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合理的资源型城镇发展理论的建立,应依赖于对于不平衡发展和资本积累的过程及背景的理解。”笔者认为改变资源型国有企业与所在城市的现存结构状况是资源型城市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理顺资源型城市与国有资源型企业的关系,实行城矿分离、政企分开的体制。国有资源型企业的建设要纳入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矿企生产和规模应服从于国家资源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市场需要,但是,企业的社会服务应依托城市(镇)。这使企业既可以减少许多社会负担,又使矿业职工生活环境改善、子女教育就业方便,还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发展和减少污染。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资源产业发展需要,迫使资源型企业又另建分散的新的小区。造成老城区没有建设起来,新城区又不成规模,功能不全,耗费了国家大量投资。今后可以考虑在条件允许的城市,尤其是新建城市采取城矿分离,“长距离通勤”模式。澳大利亚西部采矿中较多采用的模式是不在偏远的矿区建立新的居民点,而是依托相距一定距离的城镇做家属居住区,雇员集中时间轮岗上班,长距离通勤。德国的矿区现在大都也采取这种做法。这样既可减轻企业负担,增强效率,又可直接提高城市社会服务能力,为城市自主发展筹集资金。

国有经济布局要进行主动性调整。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来说,经营资源型产业的国有大型企业的振兴往往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这些国有大型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当地的主导企业和经济主体,而这些企业又有着中央、部属、地方之分,在管理体制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复杂利益关系。在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可能又会形成新的利益失衡和结构矛盾。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应用参股、合资、上市等形式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使企业在产权约束和利益约束的基础上,自觉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权出售、“赎买”退出、破产关闭、破产重组、兼并重组等形式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改组收缩。鉴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建议可选取不同行业的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产业转型的试点,取得一定的经验后推广。

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由单一的国有化的所有制结构向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转变。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对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扶持效果比大型企业要好。如德国对大型企业资助了20多年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得不偿失。德国联邦政府因此调整了对老工业基地的资助办法,减少了对煤炭、钢铁、造船等部门的资助,只资助其环保、废厂房利用等项目,把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帮助该地区投资生产新产品,扶持当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民营经济不发达的问题,导致城市经济转型动力和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具有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特别是它具有不需要国家投资,吸纳劳动力多的特点,符合资源型城市财力较弱、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实际。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积极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带动城市经济转型。如阜新市坚持放心、放手、放开的方针,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投融资等方面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已经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研究建立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其实质是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采过程中所付出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以及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得到应有的补偿;以国家为实施主体,其主要政策框架似应包括建立健全涉及资源开发补偿的法律法规、建立资源开发历史补偿制度、建立国家资源开发补偿基金、建立地方资源开发补偿专项资金、制定土地资源补偿办法、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补偿等。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其实质是国家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陷入困境、主导产业缺失的资源型城市在支付改革成本、建立社保体系、发展接续产业等方面给予直接援助;其主要政策框架应包括制订综合规划、建立国家级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援助基金、建立地方级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援助专项资金、生产力布局向资源型城市倾斜、辟建特别工业园区、扩大地方资源开发自、实行财税金融优惠政策、支持资源型城市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支持资源型城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从表面看,“两个机制”过于依赖国家,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而实际上,这是对长期计划经济市场失灵的纠偏。资源开发的补偿,应该由资源型企业、资源受益者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但是,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和税收大都上缴国家,资源受益地区和企业是通过不等价的交换使用资源,都不可能再承担资源开发的补偿责任,形成历史欠账;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都陷入经济危困,也无法实施有效的补偿,这种补偿很大程度上应该由国家来完成。

参考文献:

第3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现代的教学模式中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自由地发挥。我国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秩序有组织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要坐有坐姿,站有站态。反之,就会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从学生的坐姿上我们便已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了。我记得看过一次国外的中学生视频课,教师一上课并没有直接走上讲台,向学生互相问候,开始一节的课程,而是打了一个倒翻的动作,开始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坐姿非常随意,并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话,向教师提问问题。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度过的,学生的活动不断,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我们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敢想,敢做。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就像朋友一样。鉴于此,我也改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讲授知识的时间最多十五分钟,剩下的让学生讨论,自学,回答问题。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集体学习,辩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时可以让学生来讲解知识。根据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表演话剧,情景剧等形式,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形式,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和信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尝试多种途径进行教学

学生要想学会知识,必须要亲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学过的知识才会被牢牢地掌握在心中,记忆才会深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质疑、提问,才能说明学生已经被知识所吸引,已经主动地开始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总结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讲解《最大的“书”》这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能说说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时我说道:“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希望大家一直保持爱看书这个好习惯。那么世界上最大的书是什么呢?”这时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便开始这一节的讲课。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列举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回答。然后评比出回答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在讲解知识同时,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地给予讲解,更正,说明。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质疑,互相学习,组与组之间不仅是竞争还可以是学习的模式。互相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解决方案,以求共同进步。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主动探究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第4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现在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已经装备上了多媒体的教学设施,不少学校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虽然有效的健全了心理教育的方法,但是在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方面未能够有较为理想的突破,很多的教育形式还是采用已经使用多年的,陈旧的方法。3.心理服务工作没有建立保障,欠缺必要的专业人员。现在不少的高职院校心理服务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规章化,很多是为了对付各种检查或是评估而成立一个心理咨询室,通常是由某几个老师在哪里兼职,没有专门去设立独立的编制以及工作人员,所需要的经费也是捉襟见肘,有不少的咨询人员虽然具有较高的工作热忱但时未能经过专业方面的培训,也没有职业资质,给人感觉就像是居委会的大妈。

二、对于解决好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

1.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不仅指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还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创造、学科建设、学生工作等各个软件建设方面,全校教职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建立规章制度,共同建立一个尊重、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加强人际环境的建设,为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养成的办学特色,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提高个人职业素养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2.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高低。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者。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高职院校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者,须经过正规的、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持证上岗。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因此校方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课程培训,督促其提高专业水平素质。一方面他们能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开展团体咨询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他们对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专业培训,提高学生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生工作者。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不单纯指心理辅导部门工作成员,应该扩大到各院部的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和学生有着密切接触,最容易掌握、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原因,学生也非常乐意和他们接触,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指导,能够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学生工作者定时召开工作会议,互相交流工作经验,以便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全校学生,而不单单只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或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根据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丰富校园文化,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第5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一)预算编制存在缺陷科学的经费预算体制是编制部门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单位预算方法都没能与时俱进。因为受到技术以及利益等相关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预算依旧是以上年为基期,而没有按照“零基础预算”或“绩效考核预算”这些更为科学的方式进行预算,使得相关部门的预算结果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编制部门和相关的审批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预算管理,这使得预算的各项收入与支出之间的信息出现漏洞。

(二)部门预算管理意识较差,管理体系不健全在国内,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深受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忽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为作为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其作用只是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确保资金的稳定供应,而不需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普遍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意识。这也使得预算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严谨,编制方法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预算编制无法有效的在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预算。

(三)预算管理人员职业技能缺乏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预算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使单位资金能得到有效运用,其预算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单位资金是否得到有效利用。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职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新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具体落实。

(四)预算监管力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监管力度不够,就会使得预算体系的具体运用无法落实。整体而言,预算管理的监管力度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表现出来。第一,内部的监管力度不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立相应的预算监督管理部门,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配置,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无法更好地进行协调。第二,外部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要确保资金预算的科学合理,避免资金的不必要浪费与挥霍,就要确保管理体系的公平、公正。现阶段,国内的行政事业单位极少实行第三方管理方法,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也不能有效监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预算管理体系的发展。

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注重对结余资金的监管,针对结余资金过多的单位,原则上当年不予追加预算,并减少或暂缓其下一年度的相关预算,让其先对结余资金进行调配。同时,对预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预算编制必须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肆意增列支出。单位年度项目预算一旦被批复,就必须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如果遇到突发问题再做合理调整,并要根据项目预算的审批进度及时报批。

(二)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对预算监管方面的意识。通过领导者来提高相关部门对资金的预算执行力度,以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无误。其次,增强单位员工的整体预算管理意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员工深刻体会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最后,加强收支审核制度,避免单位资金被随意浪费局面的出现,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者的职业技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者的职业技能关乎整个单位部门的预算管理水平,是确保单位资金能得到有效运用的基础。以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预算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可定期组织对预算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培训,还可通过讲座来加强宣传。相关人员在开展其工作之前,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与检测,增强其业务水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还可借鉴其它单位或公司的先进预算管理体系,聘请优秀的相关管理人才,并积极培养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人才,以此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四)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力度第一,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的监管体系,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等都可以发挥预算实施中的监管作用,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保证单位资金能得到有效运用。第二,在预算过程中对资金的应用效益,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对单位的资金应用效益的考核评价,反映了资金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如果考核发现其单位部门的资金在具体的使用中与预算结果存在很大出入,就可对预算编制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结束语

第6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在铁路职工的培训过程中的主要培训任务是为铁路生产和运输一线提供合格的符合岗位要求的职工,且铁路职工的合格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铁路岗位的适用性,所以铁路职工培训中应加强职工培训内容以及方法的创新,从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来提升铁路职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具体措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以铁路企业的快速发展的针对性、定向性以及实际需要特点为依据,设立创新教育、实作能力、专业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这四大教育课程为培训的主要内容[2]。

第二,在铁路的运输规章、设备变化以及技术变化的实际情况下,对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知识等培训项目进行适度的超前开发或者编写和反映,以此实施有特色的教材课程培训。

第三,在铁路职工培训的方法上,应积极的推广现代化的教学方法,采取直观性、多层次以及多样形式的手段进行培训。并根据不同铁路职工的工作年限以及文化层次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培训计划,也可采取专业技能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以及分散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以此实现铁路职工培训教育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铁路职工培训的奖惩型制度

奖惩制度作为考核铁路职工培训效果的检测方法之一,可有效的促进铁路职工在进行培训教育管理中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职业培训,同时也可全面提升铁路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其具体的奖惩制度实施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铁路职工奖惩制度的实施中首先形成用人与育人的一体化形式,使职工的上岗培训和下岗培训形成环流机制,以此促成职工培训的全面化。

第二,建立培训与考核的一体化奖励约束机制,改变传统的人均分配以及统一分配的方式,将铁路职工培训期间的每项培训内容和考核项目一一记录在册,培训后考核不合格职工予以一定的惩罚,如扣一定额度的奖金;培训后考核通过的职工则予以一定的奖励,如增加职工奖金、职工假期以及职工补助。

第7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主 张以儿童心理活动的规律为基础,将教学活动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阶段,即著名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该理论严格依照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了达到建立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教学模式的目的,而脱离任何具体的内容,“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赫尔巴特是形式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也有人认为他是实质教育理论的代表,这一点,下文再议。至此,不难发现,形式教育论主张教学应当主要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悟性或理性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等“形式”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多少事物的知识。能力重于知识,形式重于实质,这便是对其主张最简洁的表述。

二、实质教育

随着18世纪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逐步形成,资产阶级出于对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主张学校课程应教授自然科学、历史、数学以及所有对现实生产、生活有用的知识。上文提到,有人认为赫尔巴特的思想代表了实质教育的立场。他首次提出教育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但是他反对官能心理学,而提倡观念心理学,并且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看做是各种观念的活动,而观念则是人的大脑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种观念的统觉理论出发,他非常重视教师以及书本的作用,认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为了获得这些观念,教育通过这些观念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并加强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另外,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他认为应将历史和数学作为所有学科的中心。实质教育论的另一重要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论》一书中,他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提倡科学教育。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古典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要适应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最终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这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实”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实质教育论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用的知识应当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东西。因此,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轻能力,甚至完全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而着重强调知识的习得。

三、传统意义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关系

形式教育派与实质教育派之间的斗争从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各自正式形成理论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即使是赫尔巴特,他到底代表的是形式教育的思想,还是代表的是实质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学界也颇有争议。有教育家试图以“平衡”的观点来看待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最终仍免不了强调一方而相对轻视另一方,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第斯多惠著有《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在书中,他论述了教学的形式目的与实质目的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指出,“遵循形式教育目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并举,尽可能用学科来全面激发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反复练习所学过的知识,直到移交给思维进程使用为止”。他认为,教学的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并非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只要教学活动组织正确、合理,两个目的都是可以达到的。关于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水火不相容”的现象,有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指出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培养目标和课程方面”、

2“.偏重知识和偏重能力”、

3“.哲学认识论上唯理论和经验论”、

4“.心理学上官能派和联想派”,并就每个方面的分歧做了详细阐述。在这儿,笔者主要从“知识和能力”角度进行相关阐释。形式教育强调能力重于知识,实质教育则强调知识重于能力,一直以来这两派所进行的尖锐斗争表明这两种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而他们的对立则表明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思想。知识和能力真的就是相互对立的吗?它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四、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新”关系

尽管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然而,通过系统深入地分析这些分歧不难发现,两者之争的焦点在于,知识与能力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因此,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自然成了探究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系的重要突破口。传统观认为,知识和能力是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重视知识必然轻视能力,重视能力必然轻视知识,两者不能兼而有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就是最好的例子。普遍认为,应试教育偏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其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照搬书本,而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此相反,素质教育则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主张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是一种真正把人培养为“人”的教育。因此,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思想开始盛行。这一思想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而现在的教学论已不再将知识与能力看作是绝对相互对立的关系。因此,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专门研究了此思想盛行的各方原因,最终指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在理论、实践、历史、逻辑上,都是经不住检验的,是错误的。它把很多的理论问题和人们的思想搞乱了,至今还在流行,并影响、干扰着现实的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其后果是堪忧的”,因此“必须坚决摒弃这一提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以及在课程改革中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反映了一股‘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而“它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驳杂的思想来源、一定的现实基础、片面的道理”。知识并不是作为能力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也有学者从能力的形成要素角度出发,指出“能力就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这种本领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与心理品质、知识继承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在社会实践的整合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就能力的形成要素及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提供一个大体的框架”,通过具体分析形成能力的各个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用,最终指出,“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中”,应该是这样的,“天赋的智力品质是基础,社会实践是桥梁,知识的继承是推动力,但个性和意志品质也参与其中”。还有学者采取了一种折中主义的态度,认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可以用“中庸思想”加以协调。从“中庸的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执两用中’的整体原则、‘经权损益’的权变原则以及‘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出发,可以发现“‘中庸’要解决的问题是来源于具体的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或障碍,而不是人的脱离现实的想象或幻想”。那么,“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自然“要结合具体的、特定的情境,确定该强调知识还是能力”。其实知识和能力“本身并不矛盾”,“知识是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何谈能力,而能力又是必不可少的”。

第8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人们总爱寻找和把握形式的意味,并冠以戏谑感的称谓,在面对那些有形式诉求的大型公建时尤其如此.因此,对“裤衩”、“秋裤”这些诨名应该持有更为宽容的态度.建筑提供的是一个场所、环境,通过人的观察产生意味,通过人的感受形成意境,从而加深认识.建筑是开放的,可以直接描述其他物体,也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语言表达建筑本身的形式意味.然而,过分具象的建筑形式剥夺了人们的可解读空间,使建筑退化为一次性的形式消费.人们不再对形式有任何过多的思考时,建筑也就失去了探究未知的趣味,所以一次性的具象消费就必须是美好的体验.也就是说,象形物必须是优美的,而建筑形体的模拟技巧也必须是高超的,如弘一法师纪念馆.而福、禄、寿和金钱固然寄托着商业追求者的活动目标,但同时也容易流于庸俗;人面住宅带着惊愕无神的表情在提供遮蔽的同时也在吞噬着居住者,建筑堕落为了荒谬的形式游戏.

2建筑形式设计的象征

象征就是“立象而征意”,即通过可见的事物(象)去体现(征)某些更深层的东西(意).这种深层的“东西”可能是事物、观念,也可能是情感.象征有一个相互关联的对象———象征物与被象征物.引入建筑学领域,是指由可见的建筑物质实体作为象征概念中的象征物,去象征(或暗示)由可见的建筑实体所代表的精神内涵,使建筑体现出实用以外的美学价值.就是用一个出场物来说明一个没有出场的建筑创作内涵.为拉图雷特修道院的几个局部构件———祭台上方的采光孔、祈祷室的尖顶和教堂入口处的钟塔,虽然位置不同、形状各异,但都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天空.修道院是心灵精修的地方,需要的是冥想和感悟,这些带有指向性的构件既像是引发思考的奇异提问,又像是答疑解惑的暗示,启发人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以及自己的位置发生疑惑.这就是一个修道院的建筑应该具有的形式———通过建筑形式的手段,促发这个空间内应有的精神内涵出场.又如朗香教堂,怪诞复杂的造型曾引出许多联想,而这些联想、意象、隐喻没有一个是清楚肯定的,它们在人的脑海中模模糊糊、闪烁不定……它难于分析,无从追究,没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我们心中的复杂体验.“剪不断、理还乱”,真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建筑师柯布西耶的设计初衷就是“形式领域里的听觉构件”,依托这个听觉构件,人们获取上帝的启示,所以教堂的形象就像是听小骨一样,不可捉摸,难以尽言.人生有太多的未知,需要与上帝沟通的时候,常常是内心世界极其复杂、难以捋清的时候,所以教堂也从建筑本身的形式构成中达成了这种意象,形式成为象征.仍以柯布西耶的设计为例,马塞公寓的设计中使用了“酒瓶”和“瓶架”的概念.每户自成一体,与地面和基础毫无联系,被安放于一个有钢筋混凝土骨架的建筑之中.这便产生了马赛集合住宅结构术语“酒瓶”和“瓶架”.“酒瓶”将完全在工厂制造,而后到现场安装,每次起吊一个完整的户型到它的位置.显示了一个“酒瓶”模型被举在手中.每个居住单元被隐喻为一个容器,因为每一户都可被看做完全独立的元素———就像一个酒瓶.马赛公寓是柯布西耶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酒瓶”与“瓶架”是一象形的思维与表达是简单的、直接的、不假思索的,类比于文学创作中的明喻;

3象形与象征的递进与融合

象征是复杂的、非自明的、暗示性的,类比于文学创作中的隐喻或暗喻.象形强调的是“形”,仅从“形”的本身提供一个明确的可描摹的结果;象征强调的是“意”,它用形去暗示一个未曾明确的精神因素.作为设计手法,象形和象征并无高下之分,都可以出现或好或坏的建筑形式,但在促进人对建筑的理解上,象形和象征是有着递进关系的,有其形然后会其意.有效把握象形和象征的关系,可以促进建筑师创作出形神兼备的好作品.2005年,在加拿大密西沙加市举办的一栋超高层建筑设计竞赛中,中国青年建筑师马岩松的作品击败了其他91个设计方案.这一作品取消了传统高层建筑中用来强调高度的垂直线条,而是在不同高度进行着不同角度的逆转,以应不同高度的景观文脉.设计者希望建筑可以唤醒大城市里的人对自然的憧憬,感受阳光和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因其夸张的流线造型,被当地媒体昵称为“玛丽莲•梦露大厦”,人们认为这种有机的造型可以为当地带来生机,因而对其设计和建设表示欢迎.在这里,象形的描述成了压倒性的解释,从而掩盖了负面的声音,寓意优美的形象引起了人们对建筑形式以外内容的有效联想,从而为这个方案带来了新的可解释空间.无独有偶,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当中,中国美院的王澍教授用“山”作为象征物,将独立的建筑设计为一个人工的山体.其中,内部3道大的阶梯象征着山谷;入口、门厅等处的四个“洞”坐落在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分别安排在中心和幽深之处的4个院落隐喻了山坑;多路径的人行流线从地面开始,向上分叉,形成茎状的迷宫结构;建筑的内外则用竹板条模板混凝土和20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既回应了拆除前几十个美丽村落的材料特征和建筑意象,又如一种在人工和天然之间的有生命的宏大物,象征了山的物性.这种山体的类型学隐喻作为一种形式设计的象征性手段,为建筑带来了回味无穷的艺术特征.两例中,梦露大厦较宁波博物馆更具象形性,从某些角度看过去,建筑的确有裙裾飘扬的效果,这和人们心目中梦露袅袅婷婷的走姿颇有神似之处;而宁波博物馆则较梦露大厦更具隐喻性特征,与周围建筑疏远的距离使得博物馆本身独立于街道中,硕大的体量与相对纯粹的外观使观众能够有山的体验,但并非所有人都会自明于这个山的象征,它不是象形的.从建筑所承担的功能来说,前者的公共部分似乎更多地表达于建筑的外观,人们的形式消费也停止于这个曲线的形体;而后者则是邀请人们进入的公共博物馆,内部相对丰富的空间形式与体验是它必须提供的,因而,山的隐喻从内到外是一个整体.马赛公寓屋顶的设计中,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被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具”的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的电影院,所有的一切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柯布西耶把屋顶花园想象成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的甲板,人们在甲板上欣赏天际线下的美丽景色,从户外游戏和活动中获得乐趣.柯布西耶是热衷于航海的,著名的《模度》就是在航海过程中的成书的.如果把人生比作航行的话,建筑无疑就是容纳这次航行的主要容器.建筑的屋顶对于甲板是一个明喻,是一个象形的产物,而甲板则是对人生历程的一种暗示,丰富的屋顶活动空间则是用建筑形式语言对人的活动和历程进行分析,提出规划,暗示着“希望”,这就是象征.以上的案例中,很难简单地区分象形和象征,或者说两者的关系常常是递进或者融合的,就任何一栋建筑来说,形式有着自身的形式语言体系,材料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建筑没有很微妙地试图去表达所有非建筑类型的内容.比如我们很难用材料、柱式或空间去非常近似地模拟梦露的裙裾或一座山的外观,也很难用形式或色彩叙事性地表现“伤心”、“希望”或“运动”等.只能用象征的手法,通过材料、柱式、空间或色彩的安排,表达一个异质同构的世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裙裾的律动、山的宏伟与壮观,抑或伤心和希望的氛围、运动带来的轻盈感等.建筑常常是一个“大兴土木”的事情,一旦建成,就必须有较长时间的停留,一次性的形式体验显得单薄,建筑师的选择常常是复合的,建筑师总是愿意作品能提供多次回味的可能,启迪人们去领悟那“弦外之音”、“象外之旨”,使抽象的建筑形式去承担启发人们从表层的形式设计进入到更为深层的建筑内涵.

4结语

第9篇:形式与形势论文范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是指将城市的主导产业从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加工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经济发展逐步摆脱对原有资源产业的依赖,寻求新的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个城市再造的过程。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是逐步减少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培育和发展非资源性产业为接替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

目前,我国约有400多座资源型城市,对于这些资源型城市来说,无论是处于哪个时期都存在结构转型、调整、优化、升级的问题。延安作为资源型城市,同样存在着城市转型的问题,如何在资源逐步枯竭的情况下实现城市转型是延安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市、产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塑造一个适合经济发展、适宜人们居住的舒适环境。

延安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探明煤炭储量44.96亿吨,石油储量51956万吨,天然气储量9.8亿立方米。近年来,受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的影响及国内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影响,延安石油、煤炭企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能源工业在延安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5年石油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4%,拉动经济增长13.2个百分点。2002—2005年石油行业收入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8%、80%、86%和89%。可以看出,能源产业已成为延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市经济发展对能源工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延安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对延安银行业来说,银行业的发展同样与石油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银行在支持石油企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其存、贷款相对集中投向石油企业,使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石油企业的信赖性增大。2005年底,延安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10.99亿元和177.46亿元,其中石油行业的贷款占全部贷款总额的45%以上,在部分县区占到90%以上,同样石油行业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息贡献率平均在46%以上。正是这种贷款过分集中石油企业的做法,造成商业银行对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支持力度不够,石油企业的变革对银行业的影响非同寻常,从某种程度上,延安金融是一种能源金融。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往往过分依赖资源的开发,而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重视程度不够,正是这种能源经济和能源金融的发展思路,导致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一)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的产出。资源型城市中资源性产业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偏低。石油、煤炭工业作为延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延安经济贡献表现的特别突出,2005年延安全市实现GDP达370.62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达285.19亿元,占比达76.95%,而一、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对较低。

(二)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作为资源主导型城市延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虽然近年来延安市政府加大支农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但财政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够,2005年农业生产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6.99%。而小额农户贷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也仅为5.97%,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然相对缓慢。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深度不够。资源开发型城市大多是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但同时也是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尤其是人文资源较缺乏的地区。而延安恰恰相反,不但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着丰富的社会和人文资源。近年来,延安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但开发深度依然不够,如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旅游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服务水平相对落后等。

(四)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延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但第三产业发展依然较慢,2005年延安市第二产业增速达18.8%,而第三产业增速为8.5%,比第一产业增速慢1.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慢1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延安市GDP的15.1%。

(五)金融发展环境需待改善。金融业在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壮大中,注入了大量资金,同时商业银行也获得相应效益。随着陕北石油企业的重组,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石油企业走向集团化管理,大量归还到期银行贷款,使信贷投放过度集中于石油行业的各商业银行面临存、贷款迅速下降,利润减少的被动局面。各商业银行需重新调整信贷政策,转变经营思路,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对资金需求较多,但这些企业的财务不够规范,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实力,银行对民营企业授信时,很难客观准确地对企业做出正确评价。

四、金融支持城市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型城市转型,金融必须发挥主要作用,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和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资源型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积极支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产业结构单一是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放在首位,用前瞻性的思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继续扩大能源工业规模的同时,把加快能源深加工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发展延安油煤化工项目,延长能源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上取得突破。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新兴产业和培育新的骨干企业,努力构建具有延安特色和优势经济的新格局。为此,金融部门要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转变,支持自主创新和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支持资源深加工产品企业发展;积极扶持高效益、低消耗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延安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走多元化经济道路。

延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民营企业的成长,其中部分企业发展前景较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贷款难、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金融机构应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建立一套适合其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使真正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得到信贷支持。同时,人民银行应加快对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信息支持,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发展多元化经济,促进延安经济的繁荣。

(三)积极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走城乡共同富裕道路。

在全社会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金融在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更应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尤其是农村信用社应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支持延安农村经济建设。一是支持延安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二是继续支持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好退耕农民的眼前生计和长远发展;三是积极支持农村基础条件建设,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环境,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硬环境。

基础设施的状况与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社会生产的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发达的道路、交通、能源、通讯条件,良好的公用基础设施,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延安地处山区,交通相对落后,因此,金融部门应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延安铁路网络和“四纵五横”公路主骨架及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和提高延安硬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五)积极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和水平。

对于经济发达城市而言,第三产业应占有很大比例,而延安作为发展中城市,第三产业相对落后,且增速较慢。因此,金融要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积极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规范发展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及相关服务行业的贷款,推进延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