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阶梯式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式教学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没有解决问题这一说法。解决问题的说法由以前的应用题发展而来,原来的应用题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已知量和未知量,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求出未知量。而现在的解决问题教学,则更好地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式教学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一、解决问题教学概述
解决问题,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界定不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广义上指通过思考设计某种程序或行动使其从当前的状态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状态,狭义上则指通过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提出了将解决问题分为四个过程的理论: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施设计和回顾与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依循这一理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在教学中着重突出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策略,以此训练学生将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
二、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基础知识和能力不够
教学成功与否,教师的教学能力十分关键。教师的能力是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计划、组织、适应、创造等能力。由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只是中专师范专业毕业,存在自身基础知识薄弱,对教育资料和课程教材掌握不够扎实,数学教学能力较差等问题。
2.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虽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还是实行应试教育,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力好坏的标准,导致教师对解决问题教学认识不够,在教学中沿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一些联系实际的题目依然脱离生活实际。如:小李和小王看同一本名著,小李从前往后看用了5个小时,小王从后往前看用了6个小时看完,问两人若同时看需要几个小时看完?这个问题明显脱离生活实际,没有人看书是从后往前看的,可见这一问题设计得不合理。
3.教学方法单一呆板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某市小学生普遍觉得数学教学效果不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呆板,导致不少学生缺乏兴趣,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听讲后依然没有弄懂。
三、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对现实情境的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或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移植到教学中。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关于比例的教学中,可以将两杯用奶粉按不同比例冲的牛奶给学生品尝,当学生品尝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一杯浓、一杯淡的情况,从而引出比例这一概念。教师再将冲泡的正确比例告诉学生,并提出问题:一杯150克的开水应该放入多少奶粉?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比例这一概念,并学会了运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增加活动教学的内容。活动教学指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复杂的、有趣的、具有应用效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教学中,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丰富性。这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变学生学习与认知方式,增加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教师应采取多种手段开展解决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在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和珍.新课程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及其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
[2]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大心理系,200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存在的问题 措施 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着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资源不丰富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下面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分析
1.1 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存在问题。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但是这样的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数学这门学科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要用到很多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数学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而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
1.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无精打采,上课溜号等等,这主要都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的。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欲望,相应的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不会高,长此以往,会严重的制约学生的进步。
1.3 教学资源不丰富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主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课本上的内容,进而导致学生出现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即让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进步。
1.4 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问题。主要就是教师进行知识点讲授的时候,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以听为主,而教师对学生在一堂课中对于知识的掌握效果却不得而知。因而,导致教师无法全面的了解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学习情况,进而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学习效果不好,学生的学习水平无法进行更大程度的提高。
2.解决措施分析
2.1 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综合发展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上问题的能力。主要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的目标,进而有计划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任务,在课堂上设置生活的情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重的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的高的。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用剪刀和纸剪三角形,看看哪个学生剪出来的三角形的种类多,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剪出来的三角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三角形的种类。这样一来,就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2.3 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课本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应该不断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课外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将课外教学资源带入到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何为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特点,像小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比较贪玩等,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利用,转化成为教学的有利因素。像学习喜欢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陪学生玩,充分运用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上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然后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快乐中就掌握知识了,这样一来,将学生贪玩的劣势转化成为学习的优势,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苹果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数的最快最准确,在游戏中,就锻炼了学生数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邱坤彬.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09(2):33-34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问题 策略实践
小学教学的对象是在年龄上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他们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是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每个教学工作者来都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学会成人,更何况作为一位体育教师,则更应该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进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深刻而细致的分析。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小学体育教学过于刚性。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过分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指挥,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管理,严重扼杀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如在排队时要求学生整齐、安静、听话、不吵不闹,从而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教师就粗暴、加压。然而,愈是卡、压、镇,学生就愈是不听从指挥,或是身顺心违,结果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中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这个中心并不限定在一个表面的中心,而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实实在在的学习主体。一些教师把体育课变成单纯围绕体育达标项目,机械、单调地重复各种达标项目训练,学生通过几年的体育课连篮球不会打、足球不会踢,前滚翻没学过。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个性化发展。
(2)小学体育评价过于极端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常常运用激励性评价,例如有的学生明明做的还不够,教师也是鼓励的说好,表扬并不是越多越好,小学生还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也需要面对挫折和困难,学生在教师面前总是得到表扬,这样怎能去遇到挫折进而去克服挫折?技能和知识都是由未知到已知,教师如果对学生之评价好话,对于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好的不评价也不说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这样的做法是欠考虑的。评价的目的不在在于当学生多听几句好话,而是要让学生对自身进行一个良好的总结,进行一个合适的调整。因此,对于学生应该实施发展性评价,如果是对技术动作掌握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在积极肯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远的目标;对于一般的学生,则应该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学生有所不足的方面;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应该适当的放低要求,并逐步帮助这些学生跟上大部分学生。这样一来,通过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当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找到了目标并得到了发展。
二、上好小学体育课的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学习体育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因为兴趣具有较为稳定、持久的特性。因此,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基层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就一定会事半功倍。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的体育教育和幼儿时学生大多在户外进行体育教育有一定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以C械的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自制力差而且喜欢动手,喜欢亲身参与。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一方面要把理论的讲解和示范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尽量多地设计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这样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体育课程内容,来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全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学习欲望,进而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如篮球比赛或是足球比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竞技的并生出不服输的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从体育教育的角度来看,就是要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实现基本素质的过程也就是对于三维目标的实现,既情感与价值、过程与方法、技能与知识。过去我们往往很注重对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是较弱的,他们喜欢动手亲自参与而往往缺乏思考。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教师要一边讲授知识,一边亲自示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有效对策
(1)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可以说是先决条件。具体地,学校应该革除办学思想的功利化,以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为理念和宗旨,科学地设置好体育教学课程。
(2)增加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可以说,足够的经费不仅是完善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场地与器材的重要保证,也是引进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增强体育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
(3)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可以通过理想信念以及责任感的增强,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修养,并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深造等形式对体育教师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进行丰富和充实,不断完善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完善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与学校的积极配合,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并保证其可靠性与可行性,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交通安全;深圳大学;交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12-2485(2013)09-018-03
1深圳大学交通发展历程
深圳大学是响应中国改革开放而建立的一所现代化高校,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决定了深圳大学的财力雄厚。由此可知,深圳大学的教师待遇比一般高校的好,工资较高,于是机动车便成了大多数老师的代步工具,而且出于保护本地生源的政策,在校学生多为本地生,经济条件较好,因而大多数人拥有电动车。车辆一多,安全隐患就逐渐凸显出来,学校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和保护学生安全,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下是深圳大学最近这些年采取的措施:
1.1 2007年交通管理
1.1.1 机动车辆的管理。
(1)所有进入校门的机动车辆须减速慢行,本校车辆和教职工私家车凭《深圳大学机动车通行证》进出;进入校园的校外车辆领取(交回)“深圳大学临时停车卡”方能进(出)。学生生活区严禁机动车进入。
(2)严禁无牌无证车辆、出租车、拖拉机与社会旅游车辆进入校园。
(3)严禁在校园内无证驾驶机动车车辆,练车和试刹车。驾驶证照必须年检有效,并与所驾驶的机动车型相符。严禁酒后驾驶,严禁逆向行驶,严禁超载或病车上道。
(4)摩托车、超标电动助力车禁止在校园内行驶(治安巡逻车除外)。达标电动助力车必须按指定位置停放。
(5)车辆进入校园后,禁止鸣号,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严禁超车,在遇学生上下课人流高峰时,机动车应主动避让,严禁与学生争道。上课时间,所有机动车辆严禁在教学区内行驶。
(6)本校车辆按指定位置停放,校外车辆在特殊情况下经保卫处批准,并交纳停车费可在校内停放。所有车辆严禁在禁行区域、道路和距离校门、路口、消防水栓15米内乱停乱放。
1.1.2 非机动车辆的管理
(1)非机动车进出校门时,须在黄线区域内下车推行。
(2)校园内禁止骑车带人,不准双手脱把或手中持物;不准扶身并骑,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3)所有非机动车应停放在自行车棚或划定的停车线区域内有序停放,严禁乱停乱放。
1.2 2008年交通管理
(1)清理、收缴机动摩托车、超标电动(仿)摩托车。
(2)调整校园内部分行车路线和车辆停放秩序,具体如下:
一是校大门(大西门)实行限时限行管制,在管制期间暂停机动车辆进出,所有机动车辆从校北门、南门进出;教工班车在正门外停靠,乘员步行进入校园,车辆由校外返回车队。
二是西南学生宿舍区(除学生餐厅生活保障车外)禁止车辆进入。
三是车辆从正门(西大门)右转经留学生楼与研究生楼路口转入文山湖餐厅前,经杜鹃山到海望楼路段单向行驶,禁止停放车辆;海滨小区西岗亭至东岗亭路段为单向行车道,右侧可有序停放车辆。
四是光电所至办公楼路段实行单线行驶,靠文山湖一侧划有停车位,车辆可有序停放在此路段。
五是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斋”字学生宿舍区、教工区、西南学生区禁止机动车辆(餐厅生活车除外)进入。
六是车辆从正门(西大门)左转经后勤楼、科技楼、艺术村、校医院到南大门为双向行车道,禁止停放车辆。
1.3 2009年的交通管理
1.3.1 校大门(大西门)实行限时限行管制,在管制期间暂停机动车辆进出,所有机动车辆从校北门、南门进出;教工班车在正门外停靠,乘员步行进入校园,车辆由校外返回车队。
1.3.2 非本校师生员工车辆(凭《深圳大学校园车辆出入证》)进入我校停车超过半小时的车辆,实行分段收费制度。
1.3.3 电动车自行拆除报警器。
1.4 2010年的交通管理
1.4.1 禁止超标电动(仿)摩托车在校园行驶。凡外观仿摩托车,整车重量在40公斤以上,时速在20公里以上的超标电动车为超标。
1.4.2 校大门(大西门)实行限时限行管制,在管制期间暂停机动车辆进出,所有机动车辆从校北门、南门进出;教工班车在正门外停靠,乘员步行进入校园,车辆由校外返回车队。
1.4.3 施的方案。
(1)从各大门进入的车辆均按指定路线单向行驶并停放在指定位置
(2)车辆定向出入须避开高峰时段,车辆停放后,若需在校内更换停车区间请走校外公路。
(3)禁止的机械动力摩托车、电动仿真摩托车、时速20公里以上或重量40公斤以上电动车在校园行驶的规定。合格电动车自觉限速10公里以下并且自觉拆除电动车报警器。
(4)规范西南区、桂庙学生公寓电动车行驶路线。上下课高峰时段电动车行驶路线为潮汐楼海滨小区溜冰场教学楼、潮汐楼海滨小区海边游泳池校医院聚翰斋艺术村科技楼文科楼。下课后原路返回。
(5)启用IC卡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对未持有本校固定出入卡的车辆进出校园将按市物价局核定的标准计时收费。
1.5 年交通管理
1.5.1 标电动车行驶。自行车、合规电单车不得载人,合规电单车、汽车在校园不得超速行驶(电单车限速15公里/小时、汽车限速20公里/小时)。
1.5.2 电动车定点出入:凡基本符合电单标准的电单车,前往文科楼按以下路线行走:学生区南门田径场元平体育馆建工学院文科楼的路线往返。
1.5.3 单车应当停放在指定地点,不得停放在道路出入口、消防通道上。
1.5.4 速行驶、飙车,
1.5.5 校园车辆出入卡进出南校区,不赞成学生开车上学。
2 2012年交通现状
从2007年开始,深圳大学的交通在不断完善。学校分析各种可能危害到学生们安全的隐患,学习有关交通管理方法并借鉴中外校园的车辆管理方法,制定了“定向出入、定点停车、限速行驶、凭卡出入”等方案,这些方案的成果是显著的。校园的交通得到相当大的改善,在实现了保护学生利益的同时,也保全了同学们的安全。
然而交通管理的完善是从来没有止境的。深圳大学2012年的交通管理在沿用2011年的交通管理的同时,仍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案。因为校园的交通问题在交通管理改进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下是目前常见的交通安全问题:
2.1 部分开电动车的学生交通知识薄弱
安全开车和文明驾驶的前提是熟悉交通规则,然而大部分学生为了上课方便而购买电动车,对交通知识了解并不多。若仅是一两个学生不懂交通规则也不会构成太大威胁,倘若是大部分学生不懂交通规则,那么情况将是混乱的。而且电动车异于自行车,它的速度难以控制,在密度如此大的电动车族里,总免不了擦伤甚至碰撞。据统计,从2012年1月到5月发生了48宗影响较大的有记录的交通事故。
2.2 部分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薄弱
在侥幸心理的促使下,开快车、曲折竞驶等,一旦发生了意外,部分学生选择马上逃离或者推卸责任,最为重要的是部分学生傲慢、不知悔改。
2.3 停车不规范
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堵塞通道出口。譬如教学楼后门,因为后门被堵,从后门出来的学生改走草地,导致后门地带草地损坏严重。类似的堵塞不仅发生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地方也时常发生。有统计的违规停放的车辆一个月平均有18辆。
2.4 开小车的走读生和教职工在交通岔口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譬如在石头坞,自石头坞改为停车场以后,出口处总会时不时发生车辆擦伤现象。在石头坞停车的车辆不主动减速避让与陡坡开上来的非机动车、上下课时间段涌下来的人群发生碰撞。虽然曾发生的事故不大,不被引起重视,但依旧能成为危害学生安全的因素。
2.5 学校的车辆以几何倍数关系上涨,而且车辆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上下课)进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的交通压力。
2.6 南门车行道与人行道设制不合理。人行道过于宽阔,而车行道只能容纳一辆机动车经过,使得大部分电动车走人行道,导致电动车与公共设施(围栏等)发生碰撞。
3 安全隐患背后的原因
3.1 在校园的交通安全事故主角多为电动车,虽然深圳大学的禁摩风波从2007年就刮起,但电动车的数量在这些年来浮浮沉沉,在禁行电动摩托和超标电动车期间,数量大有减少,一旦放缓,数量又多起来了。深圳市今年规定超标电动车在全市主干道禁示行使。目前学生骑行电动车的区域局仅限于学校内,但学生依然冒着禁摩风险购买电动车。学生坚持骑电动车的具体原因如下:
(1)从地势上分析,深圳大学就是一个小山坡,学生生活区在下坡(斋区除外),教室在上坡。一般学生都是提前半个小时出门,遇上夏季日,去到教室也汗流浃背,(据了解,骑自行车去上课的也不比走路的人流的汗少)若某学生整整一天都有课,那他就顶着臭汗奔波于教室之间。倘若学生在冬季日的中午回宿舍午睡,除去吃饭,来回的时间,仅有半个小时多的睡眠时间。
(2)从电动车本身分析,电动车以电为能源,一般学生能负担;体积较汽车小得多,可直达目的地,方便学生上下课;马力足,上坡不费力。自然电动车成了学生在校园的主要交通工具。
(3)增长率最大的群体是大一新生,一般而言,交通知识较为薄弱。新电动车一族得不到很好的交通知识教育,在路标不足的校园,新电动车一族乱放乱走现象严重。
(4)学校地小车多,停车位缺乏,对于与日俱增的车辆,导致乱放现象严重。常有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的现象发生。
(5)学校内路段宽度有限,难以实现双向行驶。一旦车辆逆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6)学校南门通道配置不合理。自人行天桥建成以来,经过南门的人流转向天桥,减轻了南门进出的交通压力。但随着机动车的增加,只能通过一辆机动车的车行道无法满足广大师生需求,致使较为轻便的电动车走上人行道,时常损坏公共设施。
(7)部分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逆行、载人、超速行驶、单手驾驶。而单手驾驶最常发生在下雨天路滑的情况下,危险更甚。
(8)校外路段的封锁堵塞,使得部分外来车辆进入校园走捷径,增加校园交通压力。
4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深圳大学是个人性化的大学,各个部门都能做到倾听学生意见,学生也能为营造更美好的大学而出一份力。纵观历史,深圳大学部分有效的交通措施来自于学生与保卫部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保卫部认真调研,协调,想方设法,力图找到更好的治理方向,一心一意为保障学生安全而努力。
深圳大学的交通管理都是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寻找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案,最值得一提的理论是交通流量均分原则、单向交通原理等,通过实施这种方案案,大大的缓解了深圳大学的交通压力。为了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拟将建设一条从南校区通往北门的车行天桥,这将是一个缓解目前交通问题的极好措施。但就目前而言,仍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改进。本文从现有交通规则的基础下,提出以下方案:
4.1 南门人行道与车行道的分配
合理增加车行道的宽度,使得南门车行道在只能容纳一辆机动车的前提下,增加电动车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通道。
4.2 增强新生的交通安全知识
每一个刚来到深圳大学的学子,必定对学校充满着期待与迷惘,我们能通过举行交通知识讲座让新生更好地了解到,深圳大学是一个关心同学,管理到位的大学。同时在校园增加指示牌、限速等交通标志,不仅让来深圳大学办事的市民找到方向,更让新一代电车族能更加规范行驶。
4.3 规范车辆的停放地点,有序整齐排放,禁止在主要交通路段停放。清理交通路段和安全疏散通道的车辆。方便上下课的同学。譬如在教学楼前的下坡路限制停放车辆,车辆统一放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但要维持一条通道通行。在教学楼前后门、图书馆门前留出一条通道。所有车辆要统一排放。
4.4 限定学生购买电动车的标准,禁止学生购买超标电动车。一定程度上限制上涨的电动车。
(1)处理废旧车辆,腾出更多的空间停放。
(2)加大交通管理力度,让每个措施确切落实。
注:以上涉及电动车的管理方案均以深圳市政府不禁止电动车行驶为前提。
辅助使用结构化学教学网页,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采用讲授、讨论、练习、实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互动,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考核方法学生们的课堂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而学生们的结构化学笔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70%,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督促学生听课和练习结构化学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结构化学的积极性。
结构化学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分配各章的分数,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等情况;命题内容涉及面广,每一章主要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与综合等部分,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调整各部分命题内容的分数比例。评分时,教研组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做到评分公正、规范,这样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学质量的好坏。
丰富学生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结构化学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学生对理论课基础知识的感性认识过程和理解、掌握过程,是对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在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结构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材学院省重点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如测定结构的X射线粉末衍射仪,气质联用仪,400MHz核磁共振仪和荧光光谱仪,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眼界。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社会上需求的计算机人才越来越多。计算机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点学科,旨在培养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并没有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而是将更多的精力花在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自身教育的特色,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促进学生找准定位,适应社会。
一 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大纲设计不灵活。
社会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等能力的培养,促进毕业生能尽快适应社会。但是,高职院校目前所使用的教学大纲是几年前的,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现代社会淘汰率极高的高新信息技术产业是不一致的,无法反应出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沿用这个教学大纲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2.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计算机教学的师资力量逐渐减弱,学生扩招没能与教师力量增强结合起来。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或是从事计算机技术学术研究的人。换言之,教师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只是理论知识非常扎实。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由于自己没有实践经验,那么就很容易忽视实践教学,也不知道实践教学该如何开展下去。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3.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模式上依然采用的老套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理论知识教学占教学活动的大部分,实践教学则是象征性的有一点点。这种教学模式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而且,在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增强,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另外,学生也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知识相差甚远,学生走入社会后才发现所学的东西一无用处。
4.教学内容无法推陈出新。
计算机技术是当今社会更新最快的技术之一,而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是基于职业技能的,因而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选用教学软件和教材时,应该选择最新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为了教学方便,于是固定采用一套教材,教学内容也就变得非常陈旧,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被淘汰了的。
5.学生积极性低。
高职院校扩招带来的弊端已逐渐凸显出来,最显著的就是生源素质偏低,这样教学质量自然也就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声誉。计算机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专业,而学生素质的偏低就使得教学活动变得举步维艰,学生在高技术含量的教学活动中感觉非常吃力,教师也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于是学生的积极性逐渐消退,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低下。
二 完善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面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问题和社会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现状,高职院校应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将计算机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的改革。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可以得出:计算机教学目标应是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高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应当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结合起来,运用最新的软件和硬件,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一切以实用性为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另外,为了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应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教师素质。
计算机教学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的实践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分析计算机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借鉴他人的技术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另外,要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提高,促进教师正确认识市场形势,转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3.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高职计算机教学目标不是单纯的考取计算机专业证书,而应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认识到如何通过学校生活来实现高质量就业,培养社会型人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从人才需求出发,从长远角度出发,探寻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提高。
4.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高职计算机教学要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最新教材,让学生接触到最新计算机知识。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更新教材时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注重其实用性,尽量少一些专业学术性知识。学校也可以自行编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特点以及市场发展形势而编制出针对性强的教材,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 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教学应与市场人才需求形势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米德勇.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科技资讯,2012(7).
[2] 邹东升.高职计算机教学更新与创新思维模式探讨[J].企业导报,2011(13).
[关键词]幼师学校;化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96-01
一、幼师化学教学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1、幼师生源文化基础薄弱是最大障碍
目前,从河南省全省九所幼儿师范学校招生定位来看,对初中毕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要求不高,基于招生录取的中招文化分数线亦较低,学生的文化底蕴存在先天不足,尤其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学生不会做很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学过化学、物理。可见,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是幼师在校学生的一大不足。
2、幼师学校专业课程多,课程设置有偏科现象
事实上,现有幼儿师范学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虽然多,但课程设置上有偏科现象。例如,每一个学年,音乐、舞蹈、绘画、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开设一般在13门以上,且列为必修课。而化学、物理、数学等文化基础课开设的非常少,列为选修课。
以周课时为例,学校开设数学、化学、物理等,每个星期只有2节,而琴法、舞蹈、美术等专业课程都在6节以上。化学、数学等课时明显被压缩,课程地位被边缘化。学生专业学习课程占用更多的时间,文化基础课开设太少,也不利于提升幼师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3、幼师生源性别构成不利于理科知识
从河南省内幼儿师范学校生源构成来看,在校学生绝大多数为女生,女性比例高达98%以上,男生则寥寥无几。女生由于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逻辑思维相对欠缺,有部分学生怕上化学课,更怕做化学作业。而新版幼师《化学》教材不少内容陈腐过时,不符合时展需要,修订更新的太慢,没有兼顾到幼师教学特点,也造成学生对化学、物理等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及产生排斥等心理。
二、探索提升幼师化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1、认清学科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化学的意义
在幼儿师范学校中开设化学等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扩大学生视野,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好地胜任今后的工作,适应现代化生活。弄清了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才会理解学习化学课的意义,才会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2、创新思维,尝试“复合教学”,创建“三维立体教学”模式
幼师学校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多,化学、物理课程少,可以结合办学实际,创新思维方式,创建“三维立体教学”模式 。即多个不同的学科,根据课程标准和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尝试“复合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化学课“热力学第一定律”,即任何变化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可以安排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如文写、讲故事、美术等穿行,帮助掌握部分化学教学内容,达到双赢的效果。请教师设计练习题,将“太阳”、“树木”、“燃煤电厂”等几个词,串联成一个童话小故事,安排学生做即兴表演,理解抽象的化学现象。结合设置的教学情景,再让学生进行情境写作,美术教师安排学生画情景简笔画,从中评比出优秀作品。这样将化学、语文、美术等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开展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尝试。
三、凸显专业特色,强化模仿和演示,增强教学效果
善于模仿和表演是幼师学生的特长之一,而逻辑思维能力弱则是她们的短处。如能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特长,将模仿和演示运用到化学教学中,则会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安排学生尝试生活中的化学现现象及解释:1、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2、运输食品时用干冰为食品保鲜。
3、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什么元素。4、地球大气圈的被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
教师提供课前自制的简单化学实验教具,安排学生结合生活中掌握的一些常识,自己动手进行模仿演示,探求上述化学现象所体现的化学原理。由于形式新颖、互动交流,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很容易在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对抽象化学难题的思考。教师再利用校园宽带网络,实施多媒体动画教学,对有关化学学原理进行全面解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开发校本理科教材,为学生减负,
幼儿师范学校现有课程太多,学生专业技能课学习任务重,而化学等理科教材知识陈旧,不利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科学思想。因而,结合各个幼师学校办学情况,开发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校本理科教材迫在眉睫。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班干部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了实现班级发展的长远目标,班主任组建班级领导班子,也就是选择班级中的一些优秀学生,让他们管理班级事务,这些管理班级事务的学生就被称为班干部。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领导核心,班干部接受班主任或教师的支持和指导,带领全班同学开展各项活动。班主任及教师所选的班干部一般都是班级中接受程度高、自主活动能力和水平高的学生,他们很受教师的喜爱。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在班级中成绩不好,自主活动能力和水平较低的同学自我成就感就得不到满足,这样极大地阻碍了班级内每位学生的和睦,破坏了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削弱了班集体的综合实力。
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各种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相继开展。有的班级实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干部,有的班级实行让学生轮流当班干部,有的班级采取民主选举的方法选择班干部。不管实行哪种做法,这些都促使我们以结构功能理论为视角重新认识我国中小学班干部这一问题。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在当代社会学界,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最大,可以说他是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真正奠基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发展于杜尔克姆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帕森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结构功能主义,把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扩展为一般社会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是一个生命系统,而任何生命系统要维持生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处理系统内部状态与应付外部环境,另一是追求目的与选择手段。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AGIL"分析模式:外部适应(Adoptation)功能、目标(Goal)达成功能、内部整合(Intergration)功能、模式维持(Latent)功能。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对外功能-对内功能,手段-目的,这两组范畴组合而成的四种功能,即外部适应功能,目标完成功能,内部统合功能与模式维持功能。"[1]帕森斯之后,默顿在批判和发展的基础上不但提出了负功能、替代功能的概念,而且提出了潜功能和显功能的区别。随后在帕森斯、默顿的结构功能理论基础上又出现了交换理论和冲突理论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积极的社会功能为基础来探讨教育现象,其目的是让社会成员之间建立起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强调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中小学班干部问题现象归因
在笔者看来,成为班干部是班主任和教师对他的肯定和信任,是其他同学对自己能力的认同,是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种途径。由此可以看出班干部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眼中是多么重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重要性,才使得班干部问题成为了班集体乃至教育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眼中的班干部
班主任组建班干部是为了更好的协助自己管理班级事务的。任课教师认为班干部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是为了帮助任课教师促进其教学活动所设的组织机构。但无论是班干部还是其他学生,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因此,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时,主要还是考虑学生的能力。一般来说,学生成绩好的学生,能力也是不错的。只有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他学生才能服从他,这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眼中的班干部。所以,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班主任选择那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作为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事务,既不耽误学生学习,又能很好的组织班级活动。但这样会给无形造成对其他学生的伤害。
2、家长眼中的班干部
现在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家长们的确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他们也重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毕竟能力不是读书读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他们认为,当班干部是培养孩子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家长们几乎都认为当干部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提高孩子处事的能力,能让孩子学会应对变化。虽然有时会有压力,但更多的却获得的是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而且家长们一致认为孩子能在班级中能学会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就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因此家长认为成为班干部是一件很骄傲并值得做的事情,他们也鼓励自己的孩子争取成为班干部。
3、学生眼中的班干部
学生认为班干部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能让自己得以表现,并提高组织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班干部能在班级中,在教师面前,在自己的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教师和同学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不管有什么活动,班干部都要积极配合班主任把它组织好,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两不误。很多学生都想成为班干部,因为他们认为成为班干部会得到老师的喜爱,同学的爱戴,家长的赞扬。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自己的自信心极大地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成功感。
三、对中小学班干部问题的思考
在班级中,人人都想当班干部,人人都想展现自己。没错,展现自己是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但毕竟当班干部并不是学生展现自己的唯一方法,你可以在生活中,在活动中、在课堂中展现自己,任别人了解自己。因此,学生还是要做自己当下的工作,明白自己当下的任务,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
1、增强角色责任感和义务感
关键词:外国文学;国家安全;教学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政治制度、人民生命财产等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其中,国家文化安全是其构成之一,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保持民族自身文化的特性并延续好这种特性。外国文学课程中的作品承载着太多外国文化的信息,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有特有的价值。此外,云南地处边疆,是中外文化交汇之处,重视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安全保障也意义重大。基于国家战略与云南自身所处的实际地缘经济、政治的考量,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入文化安全的信息与意识就成为了我们关注的思考点。
国家安全战略大致有霸权扩展型、谋求崛起型、专守防卫型与对外依附型四类。作为和平崛起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谋求汲取外来文化滋养,实现内在自我更新的同时,也在积极谋求走出去的路径。在此形势下,文化安全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文化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观的组成部分,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从国家层面而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是探讨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脉络。但如果从云南地方文化的视角考量此问题,就不得不引入另一个文化元素,就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所以在外国文学课程中处理文化安全话题时,地方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一个不能避开的话题,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联,还要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意识的保护,即在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同时,使其热爱自身的文化,增加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为此,我们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讨论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发挥教体地位作用的过程中,增强国家文化安全意识,为将来吸取外来文化精华,发展本民族文化打下比较牢固的思想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重视学生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收集和整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讲到古希腊神话这一章节时,教师专门设置了一个课外讨论题,即收集一个或几个您小时候在家乡听到的传说或者神话故事,可以是少数民族的,收集到后进行分析,对故事中体现的地方文化进行评价。由于所在学校为地方高校,云南省的学生占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也不少,所以收集到的云南少数民族故事不少。课外收集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课堂讨论1~2节课,进行课堂发言,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核心观点表述出来,供全班思考商讨。此外,教师还借此讲解中西神话故事的区别,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中西文化的区别。这样的讨论基本达到了使学生既理解、热爱本国本民族文化,同时又了解外来文化的目的。外国文学是以外国文化为主的,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也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中华文化的殿堂,做到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汇通学习。从学科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即将比较文学的相关理念加到外国文学。重点是比较诗学的概念,让学生既学会用西方的接受美学、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评析课本中的作品,又学会尝试用诸如“味”“气”等中国学术话语解读西方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思考置于中西文化汇通的层面。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提高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到18世纪歌德时,歌德提出过“世界文学”的概念。联系此,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堂辩论赛,辩论赛的辩题是“世界多元文化要强调同”和“世界多元文化要强调异”。经过激烈辩论和教师提示,学生会意识到超越阶级的普世价值观是难于形成的,但不同文化之间可以有很多地方的相似,达成共识是有可能的。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尽管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发展道路各异、阶级属性各异,但国家富强是大多数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经济停滞、倒退,人民生活贫困是任何负责任的政府所不愿看到的。这样的活动,既灌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学会平等对话的意识,也促进学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自己民族的文化,树立了发展自身文化的意识。
再次,注重教学知识的更新,积极促进学生了解外来文化,服务地方发展中心工作,主动融入云南发展。根据中央的要求,云南省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不少学生今后可能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让学生体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风土人情,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以为将来的中文对外传播打下基础。在亚非文学讲授过程中,教师讲解当代泰国华文文学作家的小小说,并选取适合大学生理解的作品让学生排演成话剧在课堂进行表演。由于缺乏必要的表演技能的培训,学生的话剧表演还比较青涩,但为帮助学生理解泰国当代年轻人的想法提供了契机。鉴于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增加亚非文学比例,并且挑选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推荐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菲律宾民间文学专题、缅甸民间故事专题、柬埔寨民间故事专题、马来西亚民间故事专题、印度当代小说、泰华文学当代小小说专题、新加坡华文文学当代小小说专题等。缅甸民间故事《三个龙蛋的故事》生动演绎了中缅两国人民的亲情关系,缅甸人民从内心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厚“胞波”情。我们国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间安全的好办法就是共同发展,增进彼此间的政治互信以及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很重要。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也要体现出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远见。所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周边邻国要从年轻人做起,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央对云南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也有着内在的关联,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以菲律宾民间文学为例,菲律宾少数民族史诗就来源于当地所特有的梯田种植。当地人在进行稻谷的耕作过程中传唱着特有的史诗。史诗没有靠文字记录,而是仅仅靠口头相传,具有了很浓重的“活态”化的特点,这种史诗既有着浓厚历史底蕴,又有着厚重的原生态的泥土气息。正因为这样,史诗还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学生了解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自身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都是有益的。在进行外国文学课程建设的同时,可以围绕国家文化安全这一中心议题设置相关的课程。例如,笔者讲授的两门公选课“实用创新思维”和“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及其文化透视”,就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思路以及英国、法国、美国与德国等国的文化、历史。特别是在“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及其文化透视”这门课中笔者专门介绍了有关国家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知识,深受学生好评。
最后,外国文学教学要适应网络技术、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更新传统文本细读的观念,教师要注重课程网站的建设,帮助学生从传统的纸质媒介的学习转变到网络媒介的学习。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就是单调的,但大数据时代的文本阅读是并置阅读,即在阅读一个文本时读者可以看到相关的各种观点的文章,并置阅读扩大了读者的视野和思考的空间。对学生的并置阅读,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要求学生学会从各种链接中进行信息的归纳整理,廓清基本观点种类、思路;第二,要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辨析,学会思考,结合原著和有关文学理论进行赏析、批评;第三,使学生得出自己的认识,运用学术语言和自有的语言阐述个人观点。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在课后运用聊天工具进行在线交流,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网络时代面临的问题是,大学生面对的信息增加,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教师在运用网络工具进行教学交流时,文化安全的意识在虚拟空间中也显现出来。教师在新媒体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人做事道理的提醒,并且要警惕网络有害文化的侵蚀。
外国文学教学不是静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应注入适合时代要求的精神品质,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普通的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都不可或缺。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鼓励学生今后既做好本国文化、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也要积极融入地方和国家战略,做好本国文化、本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维护好本国的文化安全。诚然,外国文学课程只能提供部分国家文化安全的载体,很难提供全面的文化安全的信息,但透过这门课至少传达给学生一点文化安全的意识信息也值得的。意识的培养靠单向的灌输还是不够的,不经意间的提示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依此可以着力提高广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徐 亮.现代美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史 阳.菲律宾民间文学[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姜永仁.缅甸民间故事[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