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医院环境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环境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环境设计

第1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医院;康复性园林;环境设计;植物设计

1医院康复性园林的特点

1.1“自然”

不同于城市广场,自然因素是康复性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植物、水体等在其中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有起到滞尘抑菌作用的植物,有能产生负氧离子的植物与水;另一方面良好的自然景色对生理特性的适应、合拍,能够产生特定的感受,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1.2“互动”

由于康复性园林的使用者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生理或心理的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有节律的声音、芳香的气味、宜人的质感刺激,改善使用者的感官。康复性园林还需要通过可操作性强的互动,使人从自身的不良状态中剥离出来,分散对身心不适的注意力。

1.3“人性化”

康复性园林的使用人群涵盖患者、亚健康人士及健康人士3个梯度,其中,健康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与探访者,其在设计与使用中,充分考虑到各梯度人群的使用需要,以及各年龄层的使用者需求。

2医院康复性园林的作用

医院康复性园林对于使用者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生理意义、精神意义与社会意义3部分。其中,生理意义在于自然疗法与园艺活动,包括植物的色、香、味、质,自然界风、雨、鸟、虫对感官的刺激,以及适当地在医院康复性园林中组织园艺劳作;精神方面的意义是凭借园林自然景色消除患者的不安与急躁情绪,消除医护人员紧张的工作压力。社会意义是通过,为患者、患者家属、探访者等提供一处交流互动的空间,改善医院环境,有效提高医院口碑与知名度。

3医院康复性园林植物设计

本人所在的医院现状条件是3幢房屋建筑,占据了医院的相当一部分面积,可用于绿化的面积十分有限,对于类似的客观环境,康复性园林只能通过合理地栽植植物,丰富场所空间,提高绿化率,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效益。一方面通过植物的层次设计,在有限空间内营造健康的小气候环境,提供一定的疗养保健功能,起到小范围内的空间减噪效果,避免3幢建筑之间的噪音干扰,使康复园林环境变得安静,为人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用有限的面积营造诸如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私密空间等不同类型空间。此外,植物是园艺疗法的物质基础,尽可能在该处空间提高植物种类,利用不同类型植物刺激人们的视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使人全方位地感受细节所带来的趣味,从而锻炼肌体、舒缓心情。

3.1生态性设计

医院康复性园林要求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四季的景观,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生境,适地适树,合理地选择乡土树种,并注意抗污染树种的配置使用,如榆树、侧柏、垂柳等。针对本院绿化场所有限的情况,生态性设计可以通过植物的乔灌草配置,巧妙地通过植物遮掩丰富空间数量与类型,确保步行空间、休憩空间与运动空间的完整,提高场所灵活性。

3.2保健性设计

医院康复性园林的植物群落保健性设计体现在植物的气味、功效和色彩几个方面。有些植物能散发促进人体身心健康的芳香气体,有助于一些疾病的康复;有些植物本身就是良好的药材,设计时在了解植物特点、习性、观赏价值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具有保健性能的植物资源,合理配植适宜不同人群的芳香、药用植物,通过完成植物群落的保健性设计,满足人们养生、观赏、休憩、保健等多方面需求。例如,根据风向确定植物栽植方位,将植物分层、分隔配置,防止不同芳香类植物混合后气味混杂;根据不同植物芳香气味相生相克的关系合理配置,增强保健效果。本院所处的杭州地区,可在院中栽植桂花与香樟,2种植物的搭配种植可为患者提供消炎止痛的作用。

3.3意境设计

第2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1.四面型

中庭部分被建筑物包围着,也可以称为中间的空腔。某种程度上,它的效果和天井有异曲同工之处,多作为综合门诊的休息等候和综合部分。四面型中庭的自然光采光设计上,相对来说,其内部接受阳光直射的部分比较少,大部分为反射和折射光,因此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根据季节和时间设置反射装置和具有扩散性的透光装置,以形成柔和舒适的光环境。例如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厅,采用四面型中庭进行自然采光,利用中庭顶部的结构构件和磨砂玻璃,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创造出宽敞明亮、视线流畅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楼层产生不同的空间变化,不但强调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更有助于消除儿童的心理压力,改善心境。

2.线型中庭

它是在建筑物之间进行连接的中庭方式,适用于目前流行的“医院街”形式的医院,这类空间形式是以线型空间为纽带,走廊成为建筑中最主要的交通空间。这类空间组织方式具有较灵活的布置方法,因而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医院,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线型中庭的自然采光相对其它形式而言,直射光量很小,主要是通过光线在侧墙的反射和漫反射对中庭内部实行采光,设计时需要注意侧墙的材质适宜使用较为粗糙的、形成漫反射的材质;在中庭形状比例细长的情况下,底部光线照度较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地面设计一定的辅助人工照明;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装置加大光线的反射和散射。例如番禺中心医院,以街式中庭解决建筑本身大体量的采光问题和医院复杂交通的问题。同时,在门诊部分设置天井以满足采光要求。

3.三面型

是由其形状得来,是建筑物各种采光口形式的加强版,将附加、包围、连接在此基础上加强,就会得到三面型。三面型在医疗建筑中的运用多为门厅和门诊部分,可以得到通高并且空间明亮舒适的门厅空间,同时也为门诊的走廊和诊室提供良好的光线。三面型中庭的开口方向如果非北向,则光线为直射进入室内,易引起光线不均匀,可能有眩光的问题,因此需要运用漫反射材质对光线进行分散,还要注意遮阳。

4.天井与内院

主要运用于高层医院建筑中,天然光在天井中来回反射形成扩散光场,并通过调节天井表面的吸光系数和建筑构造尺寸,控制其采光系数,最终得到满意的采光环境。相对天井而言,内院空间更大,除了解决采光问题,还可以布置景观空间作为等候区的延伸和患者活动的场所。当医院用房紧张时,还可以用来扩建病房。因此,内院在医疗建筑中的使用率相当高。英国剑桥大学马丁研究中心的大量建筑实例研究表明:随着内院高度的增加,到达相邻空间直射光线的进深迅速减少。因此,为保证内院的相邻空间能获得足够的天然采光,内院高宽比例的最大值是3∶1,在这个范围之内,内院的相邻空间就能得到足够的照度。

二、窗的运用

侧窗采光是用建筑物周边的窗户让光线透入的采光方式。侧窗的有效采光范围为窗高的3~5倍。影响房间横向采光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窗间墙。窗间墙越宽,横向均匀性越差。在侧窗采光的方式下,能引入日光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物的朝向。将建筑物较长的一面向着南面和北面可加大日光的利用。而减低东朝向和西朝向的窗户面积,可防止大量阳光直接进入建筑物,减少眩光的产生。医疗建筑侧窗的形式通常做成长方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侧窗己经不仅是以往单调的窗扇形式,还包括幕墙、落地窗、转角窗以及高侧窗等等这一系列从建筑周边采光的窗扇形式。侧窗作为建筑的主要自然采光方式,运用于医疗建筑的不同功能部分,强调不同的使用要点。

1.门诊

门诊部分的房间多用于诊疗,因此其侧窗的重点是满足医疗诊室的工作照度,便于医生清晰明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

2.走廊

早期建成的医疗建筑走廊多为内廊式,只有两头开窗,与其说是采光,不如说是满足通风需要。随着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展开,走廊空间和功能的拓宽,走廊的自然采光也逐步开始使用,走廊上的侧窗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兼顾满足采光和观景两重要求。

三、病房

1.侧窗

病房的侧窗起到的作用不仅是采光,同时也是患者了解外界环境的窗口,患者通过窗户感知并且和外界交流。为了达到良好的采光和视觉效果,侧窗采光口的位置、尺寸及材质尤为重要。试验表明,随着窗户设置高度的提高,进入室内进深处的照度也会增加,有利于改善整个房间照度分布的均匀性。但是如果窗户的位置太高,患者则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新的技术下,有一些病房直接采用幕墙、转角窗和落地窗,配合一定的遮阳设计,以获得更好的视野和光环境效果。为了使病房的天然采光达到最大效果,同时又要减少眩光的产生,一种比较好的做法是将观景部分和采光部分的玻璃分隔开。要达到这个目的,用作采光的玻璃应尽量靠近天花板,使日光能从天花板反射到房间内部。也可以采用轻型折光板,把窗户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同时还能加强室内的光线。

2.天窗和高侧窗

随着窗户设置高度的提高,进入室内进深处的照度也会增加,因此天窗和高侧窗的照度均匀性较好,但是不存在和外界交流的可能性,较少运用于病房,在医院门厅、走廊以及病房区域的活动室等公共空间环境中使用较多,尤其是在中低层医院建筑的顶层空间。天窗采光系统的形式包括:矩形天窗、横向天窗和锯齿型天窗。锯齿形相当于提高位置的高侧窗,光特性与高侧窗相似,采光系数最高值一般在5%~7%以内。天窗和高侧窗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同时,结合光影效果,为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环境效果,尤其是天窗,会使人感到与天空、太阳的直接联系,使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四、眩光的处理

在病房和诊疗室中,侧窗因为视线高度与窗一致,在有利于观看景色的同时也容易出现阳光直射产生眩光的情况。在病房中,因为病患大部分时间是卧床,所以当出现窗户正对病床时,眼睛直视窗户的上半部也会有眩光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合适的遮光构件或者遮光板来解决这个问题。

1.遮阳装置

医疗建筑光环境中,大量自然光的使用非常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但是过量的太阳光照射也会带来室内温度过高和眩光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通过在窗户上安装遮阳装置以便调节进入室内的太阳光数量和质量。

2.翼墙

在窗之间伸出一定深度的翼墙,遮挡低高度的朝阳和西晒。在病房的光环境设计中,可以采用不同高度的翼墙,并对其上部进行遮挡,以满足病患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采光需要。

3.百叶遮檐

将遮檐做成百叶形状,确保视野的同时,减轻了封闭感,适用于医疗建筑的病房遮阳,可以对不同时间、不同方向的阳光进行有选择的遮挡和折射,以得到令患者舒适的光环境。

4.深挖的窗

窗的玻璃面从外墙面凹进内侧,这种形式与翼墙遮阳有相同的效果。

5.阳台

第3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建医院 环境 景观设计

【Abstract】As people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al, the hospital's overall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new hospital building. Good environment and human care to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is more advantageous to the patients of stability, cheerful mood and the body to recover, which will mak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even easier and more successful. In this paper,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uji city as an example, discussing the keys consideration in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hospital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design principle, the overall layout and green design and so on.

【Key words】New hospital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引 言

随着现代经济及医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部门管理者开始重视新建医院内的环境景观并开始付诸实践。在医疗卫生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追求和对医院设施、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院的功能不再是单纯追求治疗疾病,还要通过病人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需求营造一个方便、安静、祥和、温馨的环境[1]。从患者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良好宽松的就诊环境;从医护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他考虑的是花费有限的物质资源获得最大的回报以及对医院方便的管理;从陪护、探视人员的角度,需要的是一个简洁、清晰的探视环境[2]。下面,文章将阐述现代医院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并以此为根据,对诸暨市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的绿化景观设计做出详细的介绍。

1、项目概况

诸暨市人民医院为浙江省三级乙等医院,本项目作为易地新建,其新址地处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商务区内,占地面积14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00平方米,设置床位1500张,与诸暨火车站隔路相望,交通环境极其便利。现状上,项目西临径二路,南接纬三路,东面与外环西路相邻,北面为一现状丘陵与越都路相隔。

2、规划设计原则

作为典型的易地新建医院,诸暨市人民医院的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医院属于服务性行业,以人为本显得尤为重要,优美的医院环境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体现,提供良好的就医氛围,是医院为患者所做的分内之事。从医疗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好的就医环境可以给患者舒适的感觉,使之保持愉悦的心境,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其康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2生态性原则

医院作为一个局部生态环境组成部分,是一个特殊的医疗服务场所,它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应努力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环境,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变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室外空气,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为高新医疗技术在功能和效率方面提供完善的环境。

2.3文化特色性原则

景观设计上,需要充分挖掘本医院的历史传承文化及医疗特色文化,提炼浓缩医疗企业特点,营造具有医院独特性的景观和景观空间。诸如诸暨市人民医院,设计在重点区域设置能体现本医院历史传承及特色的景观雕塑及构筑物,使其具有景观特色性。

2.4艺术美观性原则

研究指出,优美的医院环境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并挽留更多患者。现在医院环境对医疗作用还没有具体量化,但在很多的医疗研究中可知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3]。

2.5可达性原则

作为一些特殊的人群,患者的户外活动受到限制,很多时候只能在病房内观赏外面的景色。医院外环境的设计,要考虑这些病人的要求,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能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医院景观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的生理努力达到心理需求。诸暨市人民医院景观在设计上对无障碍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力求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内心独立的需求。

3、整体布局

诸暨市人民医院绿化景观设计在总体上可概括为一轴、一带、七区的结构。

一轴:即南北景观主轴,轴线起于主入口景观的大型水景雕塑,终于医院最北侧的景观山地。轴线上串起医院内主要的功能性建筑:门诊大楼及病房大楼。

一带:即医学文化景观走廊。位于诸暨市人民医院的西侧,与径二路相临的狭长型绿化带,绿化带中设置生态型景观停车场,停车场由密林围绕,使停车场隐蔽于绿化带中。并在绿化带中相对开阔处设置医学文化雕塑,由此点出诸暨市人民医院独有的特色文化。

七区:依据医院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将整个医院院区划分为:主入口景观区、门诊大楼绿化景观区、病房区绿化景观区、传染病房绿化景观区、行政办公绿化景观区、后勤区绿化景观区、急诊病房绿化景观区。每个区内的绿化景观都有其各自的特色、职能及服务对象。

4、功能分区简介

4.1 主入口景观区

位于诸暨市人民医院新址的南侧,是医院景观设计的重点,是人们对医院第一印象的开始,在入口处设置特色涌泉水景作为视觉中心,涌泉从黑色花岗岩底座上涌出,水流层叠而下跌入地下,水景上散置花岗岩条石,水景后侧放置一光面花岗岩矮墙,上阳刻“诸暨市人民医院”,整个设计简约、大气,使之成为诸暨市人民医院的特有入口景观,也作为本医院的标志性景观。水景北面开辟一特色铺装广场,作为入口处人流的集散空间。水景及铺装场地景观周围草坪围绕,形成入口处通透的景观视线。

主入口水景的西侧设置一巨石,上刻“求精”二字,巨石的背面种植一胸径120CM的大香樟,并配以红豆杉林、马褂木林构成的背景林,形成强烈的入口视觉景观空间。门诊大厅的两侧则主要进行植物造景,选用大桂花、香抛、红豆杉、多头苏铁、造型小腊柱等营造出独特的门诊大楼的植物入口氛围。(图3-图4)

主入口是人、车出入的重要场所,应该有较大的广场面积满足集散功能,因而能设置的各类小品体积都不易过大。在整体上主入口区的植物景观做到简洁明快,大方自然。

5、绿化设计

诸暨市人民医院的植物选择除了要考虑适地适树、耐修剪、适应性强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符合医院的特殊环境要求,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安全性、美观性及经济性。

5.1 选择安全树种

安全性要求医院绿化要选用病虫害少、无污染环境的脱落物、无刺激性气味、无飞絮的树种;其次是选择能够分泌杀菌素的树种,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几率。根据科学研究,具有杀灭细菌、真茵和原生动物能力的树种主要有:香抛、香樟、广玉兰、红豆杉、马褂木、乐昌含笑、深山含笑、胡柚、龙柏、黑松、雪松、盐肤木、大叶黄杨、核桃、桂花、合欢、刺槐、国槐、木槿、茉莉、山茶、悬铃木、石榴、枇杷、枸橘、杨树、垂柳、臭椿、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及一些蔷薇属的植物,这些树种在生长期每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硫,排出大量氧气,还能分泌大量杀菌素,能杀死肺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原菌,避免交叉感染。

5.2 选择美观的树种

美观的树种包括树木的枝干、花、果实所呈现的观赏性,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搭配组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尤其是在住院部的植物配置应有明显的季节性,使长期住院的病人能感到自然界的变化。常绿树与花灌木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考虑季节的变化,选择那些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变化开花的植物,可以强化人们对生命节奏与循环的认识。

结 语

在现今不断发展的医学领域,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有生理的作用,更与心理和社会等因素有关。良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机会。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L.科布斯等.医疗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吴映谦. 医院环境规划设计――以宁乡县人民医院的建设为例[J].工程建设,2008,40(1):32-35.

[3] 颜延杰,杨 钧.浅谈环境设计及色彩在医院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6(6):716.

[4] 吕桂菊,刘大亮. 医院户外空间环境设计[J].山东林业科技,2007,3:46-48

【作者简介】

马 杰,1984年生,男,浙江慈溪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

第4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医院空间;室内环境;绿色设计

伴随着绿色建筑我们迎来了绿色医院,其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也同样是一个新的课题。现代医学模式即 “环境-心里-生理”的出现也扩大了我们看待人类疾患和医疗的视角。加之环境心理学和色彩心里学得出现使得我们不得不要重新审视和我们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医院室内空间环境。

一 绿色设计解读

绿色室内设计要求环境要实现 “社会-环境-人”的统一协调。这就要求设计师在空间的人性化,艺术化治疗,以及注重室内空气品质几个方面合理结合,创造出科学、舒适、高情感的室内环境。

二 人性化的空间设计

空间是功能的物化,研究空间的功能要从使用者行为和心里需求开始。在医院空间设计中我们应该对主要空间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具体的设计。

门诊大厅空间特性:大空间动区。医院需求:通透大气,树立一种权威感,让患者充满信心。患者需求:空间通透,有秩序,人性化导视系统。设有休闲空间,大厅实现多功能化。设计原则:空间需有秩序性引导,采用自然光线。设计手法:立面和顶面材质便于采光。地面铺装注重秩序感和方向感。可加入室内景观及休闲空间。

候诊区空间特性:中空间亚静区。医院需求:希望建立良好的秩序,候诊空间结合走廊和诊室设计。患者需求:安静有序,希望尽快就诊,环境中有设施减缓焦虑情绪。设计原则:空间结构整齐,运动流线通畅。设计手法:使用隔音材料,空间处理手法简洁多呈规则的几何形,并结合建筑空间结构设计。

各诊室空间特性:小空间静区。医院需求:安静卫生整洁的装修,便于清理。利用自然光。患者需求:干净卫生整洁的环境,具有相对私密性。设计原则:在某些需要的科室要有次空间。应注意空间和家具设施的关系。设计手法:家具设施的尺寸保证舒适。在妇科诊室需要建立次空间。

各病房及病区辅助空间特性:小空间静区。医院需求:低能耗设计采用自然光线及机械通风,便于清理干净整洁。患者需求:有私密的空间,通风采光好,有储物空间温馨舒适。有希望早日康复回家的愿望。设计原则:安全舒适人性化的空间。注重空间氛围的创造。设计手法:创造次空间,保证私密性。家具设施尺寸合理,空间多为暖色调。

三 借鉴艺术化治疗的设计

艺术治疗是把艺术形象做为媒介进行心理治疗,艺术可以陶冶情操,有极大的感染力,作为视觉形象的艺术,可是帮助患者进入到自己的无意识,使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达到治疗或者帮助治疗的效果。艺术治疗种类很多,但将其用在室内设计上,主要是通过色彩和艺术品的装饰。

3.1 医院室内的色彩设计

色彩对于提升空间的品质有着美学作用,例如英国的艾金芭拉医院的走廊就是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了走廊一种清新的感觉。

色彩的还有其心里功能,美国色彩问题专家吉伯指出:“色彩治疗的复杂系统和方法被各科医生利用,对色彩的选择使用来治疗疾病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颜色的对患者身心的影响,德国慕尼黑市医学试验证明浅蓝色对高热病人有退热作用,紫色可使孕妇精神放松,橙色可以增加胃口欠佳患者的食欲,淡绿色对烦躁型病人有镇静作用。

德国·杰达瓦医院手术室就采用了蓝绿色,淡绿色也可以缓解患者的情绪。而医生长时间面对血液的颜色,利用补色也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良好的医疗环境应该重视颜色的心理作用帮助患者康复。

3.2 医院室内的艺术品陈设

对艺术品的欣赏能使人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有利于人的情绪转移。而艺术与医学之间的结合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画家彼得·斯内亚在曼彻斯特医院里的画展便开始了。艺术是情感的表达,积极向上的艺术品对患者有着很好的心里暗示作用,通过环境使患者充满希望,从而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四 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设计

4.1 医院室内空气的污染

我们室内空气的污染主要有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的污染。对于医院化学性的污染主要控制好建材质量可以很大程度的祛除。常见的则是物理性生物性的污染。

室内空气的品质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室内环境的良好与否对疾病患者更是重要。对于我们现代的室内空间而言,密闭性太强弱化了空气的自净能力,是加重室内空气污染是一大弊端。因此增加新风量是关键所在,设计灵活的开窗自然通风对空气净化是最佳选择。

4.2 减少生物性污染的设计

减少室内生物性污染的细节设计。一是空调回风口的设计不要对着室内的座椅或者床位,还要高度适中便于清洗。二病房内高于人体高度的家具设施顶面要做成向下的斜坡式这样便于及时清理灰尘。三 踢脚线不要突出墙面以免灰尘堆积。

通过空间色彩划分。生物性污染主要来源是医院内的医用垃圾和人体自身释放的病原菌和微生物,以及生活用水和污水。可以利用空间划分或者使用色彩使医院内的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开,预防交叉感染。卫生间的地面和细节处理做到不积水,使污水迅速流走。

加入绿化设计。在大厅和候诊空间以及走廊摆放合适的植物,采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柑橘、迷迭香、吊兰可以大大的降低空气中微生物的浓度,是最理想的控制室内生物污染的办法。

五 结语

当下是医院改革和发展的时期加之新医学模式的出现对医院室内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绿色室内设计注重室内空气品质,关注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重视“社会-环境-人”的统一协调发展势必成为医院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宋广生,室内环境生物污染防控100招[M]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5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一、以国内高校为例解析当今校区环境景观现状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1.校区建筑现状分析。清华大学的建筑风格采取了欧美新古典主义的造型,置身其中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建筑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保留过去时代的味道。来到清华美院建筑楼前,仰望其外墙立面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是朴素而沉稳的,墙面砖块排列整齐色调统一。进入建筑内部,许多空间的界定又被处理成透明的玻璃,一方面形成了多个展示作品的橱窗,另一方面又有效划分了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区域。这种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的利用,充分了引入了自然光线,视觉上放大了所处的空间,弱化了建筑外表,柔化了建筑的严肃性,让生活融入外部环境。2.校区道路现状分析。清华校区内的道路两旁是大面积的坡地,辅以枯山水造景,主干道四通八达,行道树排列有序,水泥道路纵横交错,内部能够通车,与外界相连。这种现代式的道路是典型的非停留式道路设计,来往方便,但道路两旁没有活动场所可供停留,学生们都是目的性明确的穿梭往返,造成道路利用率单一,导致道路本身成未能为校园景观设计的一部分。3.校区广场现状分析。校园广场设计与建其筑的庄严感相匹配,整体呈现方正的形态,规整、尺度大、浏览视线开阔平坦,草坪上若干雕塑,无过多竖向景观构筑物,软硬质铺装以规则性绿篱分隔,整个广场设计缺乏层次,人流分散,学生游客均无长时间逗留,这样有棱有角的设计虽然威严统一,但很难营造出好的空间和艺术效果供人欣赏。

(二)北京大学美术学院1.校区建筑现状分析。老校区建筑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以未名湖为中心,清宫式建筑环湖分布,主轴线为东西向,建筑物多为二、三层,主要建筑造型为灰瓦红柱,石造台阶,浅色墙面,彩画斗拱梁枋,次要建筑为民居园林形式,而新建筑则通过在空间布局、建筑色彩、地域性材料利用,达到与旧建筑的共生。不同于新校区,老校区的整体风格更顺应了人们印象中的北京,反应了老北京的历史风貌。2.校区道路现状分析。北大老校区的道路设计颇有意味。路过人声鼎沸的操场,穿过蜿蜒小径,不经意时,高耸的博雅塔宽阔的未名湖已映入眼帘,区别于新郊区的水泥道路,来到这人们仿佛误入了另一个空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碎石小路环湖而设,湖中石雕栩栩如生,湖边置石,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植物繁多形态各异,延湖步行,树林掩映,道路由宽入窄,路经小桥,疏林草地,灌木规整,大树林立,美不胜收。园林式的道路设计与灰瓦红柱的清宫式建筑相得益彰,场景如画卷一般,美不胜收。3.校区广场现状分析。北大老校区的热闹非凡,一塔一湖,四季景色变换倒影水中,值得一提的是到了冬季,大家顶着寒风,身姿矫健的驰骋在未名湖上,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压力都在此刻随风而逝,瞬间让未名湖让整个校园都活力四射,为北大聚集了不少的人气。而新校区的广场相对较为冷清,无过多人群停留。

(三)中央美术学院1.校区建筑现状分析。在现代建筑风格的追求上,央美以院落体系组织空间,形成了院落连通、空间层次丰富、景观环境优雅、统一谐调的校园环境。形态各异的建筑又构成了丰富的院落群,单体建筑表皮从色彩、质感及面砖排列上较为考究,墙体统一使用的灰色面砖,建筑立面有序排列的方形门窗洞,设计朴素融合自然。2.校区道路现状分析。校区道路设计具有强烈的现代风格,建筑师为了形成交互式的空间动态,保留地形的高低错落,在开阔的景观道路上设计了阶梯道路,节节而上,两侧结合了绿化看台,避免了人们在行走时的无趣,同时也为道路景观增添了生机,丰富校园层次。3.校区标识现状分析。在若干校区案例中,中央美术学院的标识系统最为完整。每一幢楼的编号明晰可见,教学楼外立面上镶嵌该楼的学科部门指示牌,井井有条,进入楼内,每一层电梯旁都带有楼层分布图,图上该楼层用黑色与其他楼层的橘色加以区分,每一间教室都有标识牌,使人能清晰的找寻目的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二、改进措施

(一)建筑设计校园环境使校园在满足人愉悦舒适的的同时更注重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幢建筑、每一条道路、院内的一草一木都是构造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筑作为整个校区规划的核心,从功能单一、封闭、分散的形象日益转向综合型、开放性的空间形态,从太过注重建筑形态的美化过渡到对丰富空间内涵的不断追求,真正领悟“建筑存在本身不是空间,而是为了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这一理念,将人的活动作为设计的主要目的。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地域特色,结合时下国内外建筑趋势,保旧创新,例如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无论是在建筑色彩、材料、空间造型等方面,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使得校园与城市整体的统一和谐,值得我们借鉴。

(二)道路设计从上述校区道路设计的优劣势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景观道路设计除了满足通行功能外,还需要为环境提供造景服务,在行走中,满足活动与交往,这样道路才能作为景观的要素之一,才能提升环境质量,增强生活气息。道路的设计多种多样,例如道路的铺装样式繁多,古典园林有人字式、斗纹式、波纹式,现代道路追求新意图样、色彩纹理,铺装材料也从古典的沙石砖块转向现代盛行的各种钢板、金属网格等。道路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设计的重点,在校园道路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停留式道路设计,利用廊架、汀步、小品景观配以植物搭配,从形式和功能上共同影响周边环境,提供各式人群不同的需求。

(三)广场设计现今校园广场的设计规模不断更新扩大,功能完整多变,设计时应该更加关注的是布局形式、空间尺度、环境氛围等方面为师生营造出具有归属感、舒适感的户外空间,互动活跃的大学校园广场是体现校园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广场设计本着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而设计。景观大师PeterWalker和SWA联合设计的哈佛大学唐纳喷泉项目就是成功的广场设计案例,利用159块大小有别的石头以圆形发散式排列,并巧妙的在石阵内部设置了喷泉,辅以草坪和三四棵大树,该景观设计充满了东方的禅意,四季交叠,景象多变,成为了人们休憩、交流的活动场所。唐纳喷泉是校园广场设计的典范,真正的体现出“活”的广场就是校园环境灵所在。

(四)标识设计标识是人识别适应环境的重要指标,在这一部分规划中,央美的设计统一完整:将每幢大楼标号应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能一目了然每幢建筑的每一层功能,学校内部设置标有明确方向的路牌,让人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整体而言,整个标识系统需要清晰明了的传达路人需要识别的内容。

三、结语

第6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1.1 美学基础

美学是一种对事物美好感受的抽象表达,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能够客观鉴赏及表达事物美丑的方法与架构。美学最主要的两大论点是“形”与“色”,形是指造形,色是指色彩。墙面环境的设计综合了绘画、简笔画、图案和手工制作,既包括了色彩的运用,又包括了造形、构图的设计。幼儿园的墙面环境的设计应给人以美感,不论是色彩、造型,还是构图,都应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使幼儿可以在其中直接获得艺术经验。墙面环境应使用明快的色彩对比,幼儿可以从中感受到色彩的变化;幼儿对具有夸张、比喻、象征、抽象手法的装饰画具有一定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幼儿园墙面环境时,应不宜繁杂,结构布局要雅致清新,充满童趣,寻求意趣的独特性。

1.2 环境心理学基础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现实环境是我们重要的感觉信息源。墙面环境的色彩、造形会给幼儿以视觉、触觉的刺激,影响幼儿的感觉和行为。Wolfe(1986)曾以环境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环境在儿童社会化历程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儿童所成长的环境给了儿童有关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在社会中能成为什么的讯息,经由社会化历程,使儿童适应规范的社会秩序、物质和社会概念。

2 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的原则

2.1 要适合本园、本班实际情况

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一定要从本园的实际出发,这既包括本园本班的物质资金情况,又包括本园本班的教育目标。应在本园的实际状况和经济实力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不能盲目追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豪华。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要合理利用自然材料,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这不仅节省了资金,而且使幼儿感觉亲切,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墙面环境不能想什么就设计什么,它应该与本班当前的重点教育目标相结合,并且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服务于教学。

2.2 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

幼儿独特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观赏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有别于成人。幼儿园的墙面创设既不能脱离幼儿的已有经验,也不能超越他们所能接受的界限。因此,教师在设计墙面环境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要考虑到各个年龄的幼儿不同的认知水平,从而决定墙面环境的设计内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墙面环境的重要作用。

2.3 保证幼儿的参与

现在的幼儿园墙面环境的设计往往是教师自己的独角戏,而忽略了幼儿在墙面环境设计中作为主体所潜在的巨大力量。幼儿作为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的主体,能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生活、表达感受。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创设条件给幼儿提供参与设计的机会。从墙饰内容的选择、资料的搜集到墙饰的制作、墙饰的使用要保证幼儿的参与。幼儿在不断收集、整理、交流分享信息的过程中,提高了布置环境的积极性,增加了乐趣。只有幼儿参与创设的环境,才是他们真正喜爱的、富有童趣的环境。

2.4 发掘其教育价值

墙面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我们只注重墙面环境华丽的外表,不重视它的教育价值,就会本末倒置。墙面环境的设计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潜在的综合教育过程,要能够激发幼儿思考想象的欲望,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的同时,教师也要善于抓住契机,适时引导,逐渐拓展,让孩子在观察―思考―探询―再思考中体验墙面环境的教育意义。

这几个原则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设计幼儿园墙面环境时,一定要从本园、本班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墙面环境创设,这样能使环境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更能激发他们对环境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使环境与幼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3 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的要点

3.1 墙饰内容的选择

墙饰内容的选择可以组织幼儿共同讨论,针对幼儿的生活或者幼儿关注的问题,这样才是幼儿真正感兴趣的内容,才更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墙饰的内容要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丰富,要经常有目的地变换;墙饰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是与教育活动或幼儿的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的内容,例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某一主题下墙饰的不同栏目也可以是幼儿重要的阶段性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例如幼儿的作品、幼儿的档案袋、成长记录等。

3.2 墙饰材料的搜集

合理利用自然材料,充分使用无毒的废旧材料,这样不仅可以环保以及节省墙饰制作的成本,还能让环境显得更质朴、更真实。幼儿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材料能够在外形特征上对幼儿产生视觉吸引,还可以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热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情感。利用无毒的废旧材料,不仅能创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环境,还能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变废为宝的创新意识。要鼓励积极搜集有关的墙饰材料,自主投放材料,让他们不断地与环境材料进行相互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帮着收集或制作一些材料,让家长帮着参考和出谋划策,这样也实现了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合作。

3.3 墙饰的制作过程

在墙饰的内容确定好和材料搜集好之后,要组织幼儿力所能及地参与制作过程。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按照幼儿的意见摆一摆,看一看,让幼儿在反复观察尝试中获得经验,从而培养他们表现美的能力。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开动脑筋,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创造想像能力,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4 墙饰的使用

一幅好的墙饰出现之后,如何让幼儿去读懂它、喜欢它?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启发是发挥墙饰作用的重要条件。首先应该先让幼儿自然观察,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组织幼儿欣赏并描述画面,通过幼儿自由观察,从而了解幼儿对墙饰的反应;如果幼儿反应不大,或者甚至看不懂时,教师要介入引导幼儿观察,但不能一下子就告诉幼儿,而应该是以提问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理解墙饰。

参考文献

[1]汤志民.幼儿学习环境设计[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

[2]张加蓉,彭绘芳等.幼儿园环境创设[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占兰.让墙饰成为孩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J].

第7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竹资源;运用

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现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竹产品不断涌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应用比较广泛。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为实现对竹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设计师要了解竹资源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提高竹产品的观赏性、艺术性、实用性。

一、竹资源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竹可以表现出一种风骨和气质,具有特定的文化艺术属性。目前,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运用接受度较高。总体来说,竹具有刚直不阿、高风亮节的形象气质。刚正不阿源自于其修长、刚直的主茎,具有欣欣向荣的生命感和昂扬挺拔的力量感;高风亮节则源于“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象征高尚的操守与精神,体现出中国人的气节与风骨。

(二)美学价值

竹本身拥有优雅的姿态、翠绿的色彩,以及统一均衡的结构美,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竹子会经历从出笋到换叶的变化之美,从而将生命感、伸展感、萧瑟感等美感展露出来。竹子淡雅的色泽、通直的纹理以及醇香的气味等,是大自然赋予的独特、极致之美。另外,竹子的结构美还体现在其造型、细节等方面。

(三)生态价值

竹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无性繁殖上,可以不断更新、成片成林。竹资源繁殖简单、生长快速,有栽培一次、终身受益的良好效果。另外,竹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提供大量氧气的同时,能够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音,依托发达的根系有效保护水土,避免水土流失。

二、竹资源的运用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竹资源,首先要考虑对其分类运用,包括观赏竹、竹材、竹根;其次,利用竹的意象特征,发挥其文化和美学价值,再现竹形象或对其进行再设计。

(一)分类运用

1.观赏竹

基于观赏竹的基本形式,它包括形态观赏型、竹竿观赏型、竹叶观赏型、地被观赏型四类。以环境艺术景观空间设计中观赏竹点的构成为例:在景观中,竹作为特殊的设计元素,可以是草类,也可以是木类。同时,形态奇特的竹类还可以进行单独种植,如金竹、墨竹等。在景观设计中运用观赏竹,一般选择点状分布的方式,不需要种植太多,可以选择散生或丛生。在公共的开放空间种植竹子,其往往会成为视觉中心点,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竹的点状分布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包括与假山、奇石相结合,在墙边或窗前种植,或直接与赏花植物一起种植。如将桃树与竹子混合种植,可以使竹景色彩更加丰富,如同“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表达的意境一样,在桃林之中利用竹子加以点缀,可以给人带来春意盎然之感。在墙角种植特色类的竹子,不但可以丰富环境层次,还可以遮挡建筑构图的部分缺陷,在满足色彩需求的同时,给环境增添一种幽静、雅致之感。

2.竹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目前,大部分建筑材料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竹是纯天然材料,因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上竹材本身价格较为低廉,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竹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竹子作为设计材料,不仅坚硬挺拔,而且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其本身的物理属性非常良好;在化学成分上,竹材与木材的性质相似,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在加工竹材时,相比木材,其操作与掌握更加简单。另外,竹材的使用还能满足节能的需求。

3.竹根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竹根,主要体现在竹刻、竹雕等工艺品上。经过精心加工的竹根,在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之时,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目前,竹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摆设,主要是利用竹茎接近于根部的部分,或直接选择竹根进行雕刻。现阶段,竹子的雕刻手法多样,搭配竹根本身的质地、厚度以及纹路差异,雕刻后的工艺品各具特色。在竹根上进行较为复杂的雕刻时,一般会选择纹路奇特、质地相对均匀、竹壁偏厚的竹根。

(二)设计运用

1.竹形象再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载体再现竹的形象,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包括竹字画、刺绣,或是通过数码技术、印刷技术直接将竹的形象运用于窗帘、墙纸等载体上。在中式家居设计中,竹字画的运用非常广泛。竹字画能够提升室内设计的审美品位,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常竹字画采用国画的创作形式,比较适合中式装修风格,难以融入其他风格的室内设计。对此,设计师可以对竹字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充分挖掘。比如,人们在家居设计中对油画的接受度较高,可以用油画的形式表现竹子,以此拓宽竹字画的应用范围,使其融入其他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另外,室内装饰一般会用到床单、墙纸、窗帘等,其本身面积较大,可以作为竹字画的载体。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磨砂玻璃的运用比较广泛,通常用于需要采光的私密性空间中。在磨砂玻璃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竹形象,通过虚实对比,呈现出另一番韵味。通过简单的再现,让竹元素基于不同的载体而存在。

2.竹形象再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并非一定要使用竹子的实体进行设计,设计师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意象性的运用,这逐渐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使用的一大趋势。通过对竹形象的再设计,设计师能够不断加深对竹资源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对竹资源进行合理的创新应用。例如,成都浣花溪公园流水景观小品。在这组竹制景观小品的设计中,设计师选择用玻璃钢模拟竹的外形,这样的方式不仅体现了竹景观本身的韵味和趣味,同时兼顾了维护方便、耐久性较强等优势,使竹形象的运用更符合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再如,四川宜宾蜀南竹海生态隧道入口设计,设计师运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个较大体量的拱门,看上去像一个横放的竹竿。这种设计方法常用于各种竹类的景观入口处,如动物园的熊猫馆入口。虽然只是对竹形象进行简单的扩大与改造,但是特色突出、指向性鲜明,能够清晰地传达景观和竹之间存在的直接关系。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审美品位不断提升,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基于这一背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利用竹资源,要求设计者充分把握竹资源的材料特性和文化价值,确保整体设计风格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对大众的审美取向及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分析,确保竹资源的运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中竹资源的应用空间不断扩展,相信未来对其的设计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廖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品牌,2015(6).

[2]叶玮.竹翠——环境艺术设计中观赏竹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5).

[3]方晖.竹资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4(7).

[4]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5).

[5]任光培.浅析竹材料在室内设计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18).

[6]张鸽香.浅谈竹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7]高峰,阳雄义,辉朝茂.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竹子研究汇刊,2006(2).

[8]陈留月.竹文化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8.

[9]熊阳漾.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12).

第8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本项目总体空间设计秉承建筑的主体风格,注重室内空间的和谐统一,应用现代设计语言与表现手法,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人的活动空间、交通流线、尺度感为依据,定位于营建一处让患者平和镇静地就诊、让家属轻松愉快地护理、让医护人员舒适专注地工作的新时代医疗空间,充分体现出一个自然、生态、和谐、现代简洁、品味高雅的医疗环境,成为辐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航母型的医疗中心。

建筑空间包括门诊楼、医技楼、病房楼、康复楼和食堂等,总体布局和建筑细节的设计上以形式服从与功能为原则,以简约大方、阳角柔化的造型处理手法为主,材质搭配温馨舒适、简洁实用,灯光布置明亮不失柔和;强调环境空间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以更柔和具有亲和力设计语汇体现设计个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医疗功能的同时,营造亲切、温馨的医疗环境氛围;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延续和完善建筑空间特色,体现简洁、高效、人文、环保的设计理念。下面我们就几个空间初探现代医院环境与人性化设计。

三层共享的门诊大厅是为门诊楼及整个院区人员最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多种流线的交叉点,在平面布局中以建筑功能为依据,综合考虑不同空间中人的行为因素,力求创造舒适、清新高效的就医环境。大厅内设有总服务台及挂号处、收费处、取药处、特需专家查询屏、自动寄存柜、休息等候区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快捷、有效、人性化的服务。挂号、收费、取药窗口均采用1100mm高下凹角石材服务台面、钢化清玻隔断和LED滚动条屏组合的形式,内侧设置不锈钢防盗卷闸和软膜天花照明灯箱,既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又方便医院的管理。门诊大厅的装饰以素雅色调为主,地面采用浅啡网纹、米黄石材相结合的拼花和铺贴方式;墙面、柱面米黄石材采用横向分割的处理手法,立面上的阳角均设计为圆弧形,给人以安定、沉稳的感受;共享大厅二、三层周圈的隔断防护上我们设计了不锈钢立柱与1350mm高的钢化清玻相结合的样式,满足规范的同时体现简洁、现代的效果;铝单板天花造型和结构巧妙结合,采用椭圆形造型组合和水晶灯等具有简洁而又大气的几何图形来产生完整、统一、和谐的效果,合理配置的绿化景观,使得整个大厅空间的形状与比例产生了广延、开阔和博大的感觉,显露出现代医院的高技术性、权威性,从而使患者对医院产生充分的信赖感。大厅设有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楼梯设双导线扶手,为老人和儿童提供方便。患者及家属由一层办理好挂号手续后, 通过自动扶梯可迅速到达二、三层门诊主走廊,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科诊室,通过垂直电梯可到达二至六层各诊区。门诊楼还在各层设置分层挂号、收费处,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二至四层诊区主走廊设置了足够多的候诊座椅,且以背靠背的形式排列,使病人能有片刻歇息的位置,避免了患者排队拥挤的现象,形成舒适、安静的候诊空间环境。

急诊大厅的设计中,我们考虑到空间利用的舒适性及急诊的特殊性,灯具的选择上我们建议采用低碳、节能、环保的LED灯具,减少维修频率。EICU地面材料选用2.0mm厚同质透芯的PVC卷材地板,墙面材料采用干挂8mm厚树脂板墙面,天花材料为600*600预辊涂烤漆型铝扣板,在色彩选择上地面为灰绿色,墙面、天花均为暖白色亚光材质。

两层共享的住院楼大厅整体风格与门诊大厅基本一致,使空间环境色调亮洁、方便快捷,天花运用铝单板与纸面石膏板作序列,有效的延伸了空间。配合地面石材与结构柱相呼应的的拼贴方式,使空间造型整体中而富于变化。

在门诊楼、医技楼通往病房楼的阳光通道设置了文化长廊,用于展示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和医院的特色文化,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为医院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活力,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让患者及家属得以信任和依托。

各区三梯及以上电梯厅延续大厅设计风格,地面采用浅啡网纹、米黄石材的搭配。电梯间墙面安置了液晶电视,滚动播放各种防病小常识。电梯厅注重标识设计,使整个空间功能清晰、明确,缩短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距离,提高看病效率。病房楼病区八梯电梯厅南侧为患者和家属预留了60m2的休息区,极大方便了患者之间的沟通和患者与探亲者之间的交流。

公共卫生间中,儿科卫生间洗手台面设计为高低台,体现对儿童的人性化关怀;门诊、医技楼内的公共卫生间均为无门卫生间,卫生间内的位于隔断均为12mm厚成品树脂板卫浴隔断,耐水、防潮、抗刮蹭;洗手池、小便器、大便器均为感应式,保证了器具的干净和公共卫生间的清洁;墙砖的拼贴方式为密拼,减少细菌残留,减少保洁人员工作强度。

在护士站区域的设计上,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细部的设计。护士站服务台设置1100/760mm双层台面,以方便患者及家属与护士坐式、立式交谈,缩短了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服务台天花采用吊眉的形式满足区域照明照度的要求,也为后期标识和导引牌的设计上提供方便;护士站背后的治疗室与走廊之间采用1000mm的窗台,为防撞带的安装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治疗室与走廊的钢化清玻采用磨砂条的装饰形式,配药过程公开、透明化,钢化清玻隔断上沿高度与治疗室门的上沿高度相齐,彰显设计的大气与考究;病区走廊的设计中,天花材料为300*1200mm、600*1200mm铝扣板,环保、简洁又便于后期维修。

病房的布局中,以三人病房为主,每个病区配有一间六人扶贫病房两间无障碍病房和三间单人病房,每个病房均在阳台上设置卫生间方便患者家属晾晒衣服,且在建筑设计时已经降低楼板考虑无台式卫生间,在大便器旁边设置扶手和呼叫器,极大方便患者。在卫生间的对门设有壁橱,让患者及家属存放物品。病房的装饰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病人提供明确的个人领域空间,满足病人对私密性的要求,同时提供病人之间公共交流的空间。室内天花材料采用纸面石膏板白顶,墙面采用抗菌性能良好的树脂板,地面采用2.0mm厚同质透芯的PVC卷材地板,整体色调柔和的浅米色格调将病房打造更具有温暖、亲和力的人性空间。加上插花绿植的装饰,整个房间舒适、宽敞、明亮、给病人以家的感觉。各病区抢救室天花材料采用纸面石膏板白顶,墙面采用300*600米白色净面瓷片密拼横贴,地面采用600*600防滑地砖。

作者简介

第9篇:医院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建筑;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历史传承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生活习惯和建筑元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蒙古族独特的蒙古包、维吾尔族由土墙堆砌的平顶、苗族与土家族的吊脚楼等,都带有独特的建筑元素,成为少数民族建筑中的瑰宝。设计师往往会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将少数民族建筑特色与现代环境建筑特色融合。

一、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

1.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样性

地形差异与民族差异共存,其中占主导因素的是地形差异。中国的地形具有多样性,如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江南水网、热带林区等,导致各民族的建筑也具有多样性。如,同是汉族,四合院是常见的北京民居,台门是宁波的民居,土楼是广东、福建、江西地区的客家人民居,独特的沿河建筑是江苏水乡的民居。再如,侗族的门楼是迎宾送客之门,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侗族木屋的建造不用铁丝、铁钉,从底层到楼顶以木钉穿过木柱,用全木构造而成,具有防寒、防潮的特点。虽然各民族有自身的民族特色,拥有独特的风俗、信仰、生活习惯,但自然条件、建筑材料等因素对建筑元素影响很大,使地域性与民族性产生了复杂的关系。

2.各少数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吸收、融合

我国各个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建筑,各民族建筑相互融合。如,布达拉宫的建筑中出现了汉族的斗拱设计,湘西地区的建筑中出现了吊脚楼的设计。我国各民族建筑相互影响、吸收、交融的情况十分明显。

二、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应用逐渐增加,室内空间环境中对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运用有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基础装修时,在整个设计中将少数民族元素作为装饰元素,主要表现在墙面、门窗等处;另一种是把带有少数民族建筑元素的物品作为装饰物,可以任意调换位置,如陈列品、家具等,具有灵活性。在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构成中,少数民族元素主要体现在配饰、灯光、墙面、天花板等方面,少数民族建筑特色与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相融合,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对建筑个性风格的体现。

2.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休闲娱乐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娱乐广场等地属于休闲娱乐空间环境。由于休闲娱乐空间环境具有公共性,因此要求休闲娱乐空间环境设计具有亲近自然的特点,还要拥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在休闲娱乐空间环境的亲近自然设计中,使用少数民族建筑元素最合适不过。如,在公共休闲娱乐空间环境设计中,为了营造自然、轻松的氛围,往往可以选择竹、木等具有少数民族建筑特征的自然材料。也可以对休闲娱乐空间建筑的入口处进行设计,对竹材、原木等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装饰建筑入口。此外,民族元素对广场、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的设计也非常重要,根据少数民族建筑原则对公园整体或独立景观进行设计,不仅有利于休闲娱乐场所的美观,还有利于引起少数民族市民对故乡民情风俗的怀念,缓解其思乡之苦。

3.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雕塑艺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建筑美,这促进了我国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在现代环境建筑艺术中,雕塑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些造型精美的雕塑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性建筑。雕塑与现代建筑环境艺术结合,成为建筑领域中的艺术品。

结语

文章研究少数民族建筑的特点,分析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室内空间环境、休闲娱乐空间环境和现代雕塑艺术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一亨,石华龙.试论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社科纵横,2012(9).

[2]杜宏毅.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传承与再开发.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