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容时间快的句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元结《贼退示官吏》
3、叹流年、又成虚度。——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5、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李白《独不见》
6、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王守仁《元夕二首》
7、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8、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9、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关键词】英语结构;发展
随着英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英语结构也随之变化,从英语结构的发展趋势分析,主要分为一下两方面。
一、简化
英语的简化趋势与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相符合,将人们从繁琐复杂的语言中解脱出来,因此,简化成为英语语言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必然结果。英语的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1.省略
在当前英语语法中,句子结构的省略用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原则上讲,在保证英语基本结构完整、句子概念清楚的前提下,可以省略去一些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随着英语语言的不断发展,其省略的范畴越来越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可以省略掉句子中的介词、冠词、不定式符号、连接词以及定语从句中的代词等功能词。
(1)省略介词。在英语功能词中,介词的使用数量与频率极高,所以,介词的省略是当前英语简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介词的省略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在一些非正式英语中,这个现象更加明显。例如They went out (on) Sundays中,可省略介词on; Lucy arrived (on) July 15一句中,可以省略介词on。
(2)省略冠词。冠词最早出现在中古时期,在早期的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但到了中后期,冠词在英语中的使用逐渐减少了,最早的冠词省略是出现在非正式语体和口语中,后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在正式语体和新闻语言中得到了运用。如今冠词的省略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冠词的省略可以节省书写空间,突出主体。①电报、记事、刊名中的冠词省略。例如在《广播时报》中,the Radio Times已发展为Radio Times;又如在《旁观者》中,The Spectator已发展为Spectator。②同位语名词前的冠词省略。在传统语法中规定,与独特的官职或具体的职位相关时,同位语名词前可以省略掉冠词。例如Mrs. Green, (the)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royal institution, 其中the 可以省略。然而,近年来已经将其省略范围扩至一般职业,即当用作同位语时,所有名词前的冠词都能够省略。③时间短语的冠词省略。根据传统语法规则,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all the night, all the week等,但是在美式英语中,时间短语全部省略了冠词,受美语的影响,现在普遍使用all morning, all week等。
(3)省略动词不定式。当用动词不定式“to”作feel、help、see、notice等动词作宾语补足语时,可以省略掉不定式“to”。近年来,省略不定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to)Turn on the TV。此外,在where to、 how to 等短语句子中,也常常省略引导不定式的to,例如I know how (to)可以省略掉to。
2.替代
从目的与功能来看,英语的省略与替代是相似的,但从英语结构角度分析,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1)名词替代形容词。与形容词相比,名词比较短,使用名词定语的句子简洁、生动有力、结构紧凑,在保持概念清晰地条件下,形容词定语正逐步被名词定语替代。例如“discrimination against job opportunity”被替代为“job opportunity discrimination”,“the problems of figure control”被替代为“figure control problems”。
(2)短句代替长句。目前,冗长复杂的英语句子正逐渐被简洁的短句替代,书面语与口语的差距也因此缩小了。例如,用“One first returns, Shanghai”,可以简洁、准确的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不必使用荣昌笨拙的句子:“We’d like to have one first class tickets From New York to Shanghai and back again”。
二、语法规则的演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英语的运用中,往往会突破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创造新的语法规则,使得英语更加灵活生动、利于表达。
1.动词用法的演化
(1)动词的直接化。在传统语法中,不及物动词与宾语相连是需要通过相应的介词来实现的,然而,随着英语动词的不断发展,部分不及物动词可直接画,即可直接带宾语,我们将这种变化看成不及物动词后省略介词,也可视为动词自身的变化,使得动词的语法规则更加简单。例如I approve (of)his proposals。
(2)动词的主动化。在当代英语结构中,为避免被动语态的使用,过去处于被动形式的不少动词均可转化成主动形式,从而提高句子的简化与清晰程度。例如The pen writes smoothly。
2.形容词比较级用法的演化
在当代英语结构的变化发展中,用more表示形容词的比较级,用most表示形容词的最高级已成为另一个发展方向,而不再使用传统的词尾加er、est。例如,人们更多的使用more common 代替传统的commoner。
3.修饰语用法的演化
近年来,更普遍的使用人们修饰语前置,即将表示身份、职业、特征等的名词置于人名前,同时省略冠词,例如Singer Green。修饰语前置的用法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运用英语,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活跃的构词法。
关键词:弱视 儿童 自我意识 自我参照效应
分类号:G761
1 问题的提出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弱视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常见的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弱视不仅影响感觉,还对知觉、注意以及其它个体心理成分产生影响。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意识形式。在一般的意义上,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朱滢根据自我意识的不同深度将其区分为三个方面:知觉自我、记忆自我和思考自我。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顺序符合从知觉到记忆到思维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个性成熟度的标志,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是儿童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意识发生障碍,会对个体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情绪不安、脾气暴躁、缺乏自信、执拗任性,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等不良人格,使个体的人格发生偏离。
目前,对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使用PHCSS量表进行评估,还没有弱视儿童自我意识不同水平的相关研究。弱视是否会对患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是否会影响患儿实现社会化及其完善人格特征的形成,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朱滢对自我意识不同水平的划分,从记忆自我、内省自我两个层面由浅入深的对弱视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进行比较研究。在记忆自我的层面,从时间和情景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在内省自我的层面则是从特质自我和状态自我两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研究了解弱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为促进弱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对照组均采用方便取样。实验组选取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低视力康复科门诊治疗的4—6岁弱视儿童,对照组选取兰州市某幼儿园4—6岁正常儿童。各实验组在性别、年龄和弱视程度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l6.0进行统计分析。
2.1 自传体记忆自我
2.1.1 研究对象
弱视儿童24人,其中男10人,女14人,平均月龄为77.000±6.412。其中轻度弱视14人,中度弱视10人。正常儿童25人,其中男13人,女12人,平均月龄为78.000±6.012。
2.1.2 研究工具
自传体记忆访谈提纲,SONY录音笔。
2.1.3 研究程序
主试对每一个被试单独进行访谈,整个访谈过程均录音。在访谈之前,主试与被试进行3分钟基本信息的交谈包括记录被试基本信息和建立熟悉感。访谈由三个问题组成,由易到难记忆事件时间长度的范围分别是一天、一星期和三个月。为了保证访谈的有效性每一个时间段准备了三个问题,幼儿如果对前一个问题不熟悉主试可问同一时间段内的另一个问题。在访谈的过程中,主试观察并记录幼儿回忆时的身体姿态。访谈结束后,依据俞风茹等人的编码方案,从四个维度对儿童自传体记忆能力进行评估。
2.2 情景记忆自我
2.2.1 研究对象
4岁弱视儿童11人,其中男5人,女7人,平均月龄为60.181±6.446;其中轻度弱视6人,中度弱视5人。5岁弱视儿童12人,其中男5人,女7人,平均月龄为68.700土2.540;其中轻度弱视8人,中度弱视4人。4岁正常儿童13人,其中男8人,女5人,平均月龄为55.692±4.714;5岁正常儿童10人,其中男4人,女6人,平均月龄为68.166±4.302。
1.2.2 研究工具
情景记忆访谈提纲,5张不同情境的图片(生日、春节、六一儿童节、寒假、暑假)。
1.2.3 研究程序
访谈采用Friedman和Teresa的研究范式,访谈之前的准备和访谈基本要求同上。访谈时主试先请被试分别看5张图片并回答是什么情境,然后和被试讨论这个情境确保被试理解图片上的情境。访谈由两个问题组成分别涉及过去和未来的不同情境,请被试判断情景发生的时间顺序。在提问时,主试对图片涉及的情境出现的顺序进行平衡。
2.3 特质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简称,SRE)是特质自我常用的研究范式。
2.3.1 研究对象
5岁弱视儿童12人,其中男7人,女5人,平均月龄为67.250±4.594;其中轻度弱视5人,中度弱视7人。5岁正常儿童12人,其中男6人,女6人,平均月龄为70.750±3.792。
2.3.2 研究工具
请3所不同幼儿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对周爱保等评定过的形容词再次进行评价,选取了12个形容词作为实验材料,积极和消极各一半。
2.3.3 研究设计
2(参照:自我参照、他人参照)×2(词性:积极、消极)的混合实验设计,参照是组间变量,词性是组内变量,因变量是自由回忆率。
2.3.4 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前将形容词分为A、B两组,每组积极和消极各3个。一半被试A组为形容自己,B组为形容好朋友;另一半被试B组为形容自己,A组为形容好朋友。①请被试说一个自己好朋友的名字。②请被试评价一个词是好的还是坏的。③问被试这个词是否可以用来形容自己或好朋友。④请被试跟读:我××,好朋友名字××。⑤请被试从20倒数到1。⑥请被试自由回忆前面说到的形容词。在试验中词语出现的顺序均进行ABBA平衡。
2.4 状态自我
2.4.1 研究对象
5岁弱视儿童14人,其中男7人,女7人,平均月龄为66.357±5.900;其中轻度弱视9人,中度弱视5人。5岁正常儿童14人,其中男人,女7人,平均月龄为67.538±6.226。
1.4.2 研究材料
请3所不同幼儿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对20个句子进行评价,10个句子是描述儿童自己的一般状态,10个句子是描述一般常识。经过评价选出16个句子作为实验材料,句子长度控制在9-11个汉字。在16个句子中8个是描述而儿童自己的一般状态,其中4句是积极的,4句是消极的;另外8句式描述一般常识的。在专业录音室由三年级播音专业女生按照正常语速进行录制,使用cooleditpmlvse软件对录音材料进行100%标准化。
2.4.3 研究设计
2(分组:正常组、弱视组)×2(参照:自我状态、一般常识)混合实验设计。分组是组间变量,参照是组内变量,选择是正确得分和反应时是因变量。
2.4.4 研究程序
实验使用E-prim软件在计算机上通过耳机呈现听觉刺激,请患儿按键判断句子是否正确,患儿完全理解实验要求后实验正式开始。实验正式开始后,主试朗读提示语后按键进入实验。16个句子以随机顺序呈现给被试听,被试按键后出现下一个声音刺激(试验中正确键和错误键的位置进行平衡)。每个句子随机出现4次后,测试单元结束。选择结果为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
3 研究结果
3.1 不同儿童的自传体记忆自我比较
由两位心理学专业三级学生讨论编码标准,然后再分别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以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二者编码的一致性信度。经计算,逻辑顺序性为0.766,内容丰富性为0.768,主动性为0.806,P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的逻辑顺序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45)=4.550,P0.05);分组、性别和弱视程度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45)=0.150,0.144,P>0.05)。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的内容丰富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45)=8.551,P0.05);分组、性别和弱视程度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45)=0.054,0.465,P>0.05)。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的主动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45)=9.334,P0.05);分组、性别和弱视程度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45)=0.139,0.465,P>0.05)。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的体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1.45)=4.531,P0.05);分组、性别和弱视程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45)=0.085,3.300,P>0.05)。
3.2 不同儿童的情景记忆自我比较
不同年龄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在情景记忆上回答正确次数的比例见表3。
对4岁、5岁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在过去、未来的情景记忆能力进行x2检验,4岁、5岁儿童,x2分别为0.031、0.001,P>0.05;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回答正确的次数差异不显著,x2分别为0.451、0.840,P>0.05。
3.3 不同儿童自我参照效应比较
不同性别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在不同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见表4。不同弱视程度在不同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见表5。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的自由回忆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性别、参照主效应均不显著(F(1.20)=0.004,0.321,2.690,P>0.05);参照和分组、参照和性别、分组和性别、参照和分组和性别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20)=2.797,0.698,0.011,0.698,P>0.05)。弱视程度、参照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1.20)=0.721,1.482,P>0.05);参照和弱视程度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20)=1.192,P>0.05)。
3.4 不同儿童状态自我比较
不同性别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在不同参照条件下的反应时见表6。不同弱视程度在不同参照条件下的反应时见表7。不同性别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在自我参照条件下在不同性质句子判断是正确的得分和反应时见表8。不同弱视程度在自我参照条件下在不同性质句子判断是正确的得分和反应时见表9。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不同参照条件下句子的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照的主效应显著(F(1.23)=155.272,P0.05);参照和性别、参照和分组、性别和分组、参照和性别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F(1.23)=0.081,0.407,0.387,0.867,P>0.05)。参照的主效应显著(F(1.24)=142.765,P0.05);弱视程度和参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24)=0.281,P>0.05)。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在不同性质句子的反应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分组、性别、句子性质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1.23)=0.433,0.449,0.041,P>0.05);句子性质和性别、句子性质和分组、性别和分组、句子性质和性别和分组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1.23)=0.099,0.009,0.515,0.298,P>0.05)。弱视程度、句子性质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1.24)=0.458,0.341,P>0.05);弱视程度和句子性质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24)=2.001,P>0.05)。
对正常儿童、弱视儿童不同性别和弱视程度在不同性质句子上判断是正确地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句子性质主效应显著(F(1.23)=77.916,P0.05);句子性质和性别、句子性质和分组、性别和分组、句子性质和性别和分组的主效应均不显著(F(1.23)=1.020,2.519,0.017,1.755,P>0.05)。弱视程度的主效应不显著(F(1.23)=0.239,P>0.05);句子性质主效应显著(F(1.24)=58.739,P0.05)。
4 讨论
4.1 弱视儿童的记忆自我特征
弱视儿童在自传体记忆逻辑顺序性、内容丰富性、主动性和体态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幼儿期是人类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儿童掌握最多、使用最频繁的是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词。儿童使用这类词来描述直接感受到或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幼儿掌握词汇的水平直接影响语言的内容丰富性和逻辑顺序性。弱视儿童由于视力的原因感受、观察到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比正常儿童差。同时,由于弱视儿童用眼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例如:看电视、看书、画画等),接受的信息量较同龄人少。因此,弱视儿童对事物描述的内容丰富性和逻辑顺序性较正常儿童差。主动性和体态则与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活动相关。弱视儿童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训练,与老师和其他同伴接触、交流的机会少。由于长期配戴眼镜甚至遮盖一只眼睛,大大限制了弱视儿童的活动范围和内容。另外,父母过度的保护,限制了弱视儿童日常活动和交往的范围,孩子失去了很多语言表达实践的机会。当他们面对陌生人描述自己的回忆时,会因为非常紧张和尴尬表现出很多不自然的体态。
本研究发现4岁、5岁弱视儿童和正常儿童时间心理旅行能力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岁儿童回忆的正确率略高于4岁儿童,对过去的回忆的正确率略高于未来。这一趋势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符合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时间之旅(mental time travel)指人类在心理上把自我投射到过去以重新经历过去事件,以及把自我投射到未来以预先经历未来事件的能力。弱视儿童对过去经历过的情景记忆能力和正常儿童相同,也同样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视力上的缺陷不会影响弱视儿童的情景记忆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预测能力。
4.2 弱视儿童的内省自我特征
自我参照效应是测验一个人反思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和活动的能力,是一个人元表征或自我思考的能力。本研究发现,5岁正常儿童、弱视儿童在形容词条件下均没有出现自我参照效应,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本研究选择的形容词经过反复评定,是儿童熟悉的并且能够明白意思的词。但是这些人格特征形容词对于儿童来说仍然过于抽象,影响儿童的自由回忆成绩。正常儿童和弱视儿童对一般常识的判断明显快于对自我状态的判断。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对自己的一般状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概念,对自我状态描述的判断需要更长的加工时间。5岁弱视儿童在内省自我的发展水平与正常儿童相一致,对自己的评价明显倾向于积极的。这可能是因为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是建立在具体情境的基础上的,在具体情境中儿童更倾向于将自己描述成积极的。这与史静华等对斜视患儿自我意识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弱视儿童由于视力的原因与同龄正常儿童的竞争机会较少,同时在治疗训练过程中医生、家长不断地给予鼓励使弱视儿童的自我评价倾向于积极状态。
内省自我的研究可以区分出两类自我参照加工。第一类是对描绘人格特征的形容词参照自我做判断。第二类是阅读关于一个人自我的不同问题后,对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做出判断。第二类自我参照加工比第一类自我参照加工在研究自我时更加灵活。本研究发现,儿童内省自我的研究更适合选择第二类自我参照效应的范式。如果要选择使用第一类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应该选择具体的实验材料(如图片等)。国内已有研究者使用图片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发现4岁、5岁儿童均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参照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率呈现递增趋势。
4.3 对教育的启示
4.3.1 对教学的启示
依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在心理活动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与输出。儿童在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注意,通过注意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进行加工。新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原有相关知识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特定条件下通过外显的反应作用于环境。弱视儿童由于视力的缺陷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低于同龄人,要选择视觉刺激明显的学习材料。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弱视儿童学习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通过提问或游戏的形式引导其与原有知识进行结合。鼓励弱视儿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并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其主动性。佩戴眼镜和(或)遮盖一只眼睛会给弱视儿童参加活动带来不便,教师要鼓励其参与到教学和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其学习如何与正常同龄儿童互动、交流。在教学中教师可选择适当的情景让其与正常儿童公平竞赛,引导患儿形成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4.3.2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埃里克森提出儿童在学龄初期(4-7岁)主要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弱视儿童视力的缺陷和社会活动的限制影响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弱视儿童正常的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患儿更好的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化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医生在诊疗的同时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让家长认识到过度的保护和限制不利于患儿心理健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鼓励患儿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适当创造机会与同龄正常儿童竞争。通过交流、互动引导患儿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形成主动性。同时,通过适当的竞争引导患儿学习如何正确的评价自己,认同自己。
5 结论
(1)4岁、5岁弱视儿童自传体记忆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2)4岁、5岁弱视儿童时间心理旅行能力的发展趋势和正常儿童相一致,都符合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
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教师要控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运用朗读这个方法。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转化为由多种感觉组成的综合活动――文字通过视觉进入大脑,再通过大脑所支配的发音器转换为声音,最后通过听觉进入大脑,文字便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科学实验证明,在相同的时间里对相同的语言材料,单纯通过觉学习,能运用原有语言的25%;通过视觉、运动觉、听觉的综合作用,能运用原有语言的65%。”(同上)
在朗读中,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加强对重音、停顿、语调、节奏的运用,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大脑,学生的注意力也相应集中起来,聚焦文本的意蕴。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就有了可能。
一、重音
在语句中,重音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意识地读出重音,可以直观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如“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发指”“兽行”“形容”三词重读,突出作者对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的强烈愤恨。如“在我们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面前,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钢铁”“火热”“重演”三词重读,使作者的爱国热情与不让历史悲剧重演的信心,跃然纸上。
二、停顿
在朗读中,注重停顿的运用,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脉络上,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如《拿来主义》的倒数第二段:“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四个句号将本段的语句清楚地分成总分结构。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在第一个句号(总分的标志)处,可以适当延长停顿时间;在余下的三个句号(三个分说句,详细地解释“占有、挑选”)处,可以相应缩短停顿时间;顺势,学生读到最后一段中的句子“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时,应对里面的三个逗号加以停顿:两段的呼应关系体现鲜明,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学生也加深了对“拿来主义”的理解。
三、语调
语调有四种类型:平直调、上扬调、下降调、曲折调。像说明文、议论文中较严肃的内容,散文、小说中叙述性的句子,一般用平直调。像诗歌、小说、散文中表示惊喜、疑问、号召等感情的句子,多用上扬调;表示祝愿、感叹、沉重等感情的句子,多用下降调。像戏剧、小说、诗歌中表示讽刺、幽默、含蓄等感情的句子,多用曲折调。语调往往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调子来表情达意,它很容易吸引学生进入文本。
如《岳阳楼记》,读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时,用下降调。读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用上扬调。一经朗诵,哀景、乐景,哀情、乐情的对比更加鲜明,哀景与哀情、乐景与乐情的交融度更深。学生能够自然地进入文本,并进一步接触作者的情感世界。
四、节奏
在朗读中,节奏往往体现出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学生很容易在有韵律感的朗读节奏中走进文本。如《桃花源记》一文,读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较快的朗读节奏渲染渔人寻路的急切心情。紧接着读“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两句,朗读节奏应由快放缓。接下来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时,节奏可以再缓。至此,渔人一步步发现桃源的过程及豁然开朗之感就通过节奏由快到慢地转换表现了出来。
副词(Adverb简称adv.)是指在句子中表示行为或状态特征的词,用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全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英语副词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中英语副词知识1副词的比较级
副词和形容词一样,也有它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可以参考形容词的变换形式。但以词尾 -ly 结尾的副词(除 early )须用 more 和 most。
单音节副词的比较级是在副词后面加上 -er 构成的,最高级是在副词后面加上 -est 构成的。
near nearer nearest
hard harder hardest
多音节副词的比较级是在副词的前面加上 -more 构成的。 最高级是在副词前面加上 -most 构成的。
有些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是不规则的。
well-better - best little - less - least
Much- more - most badly - worse - worst
far-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同形容词的比较级用法基本一样。 最高级形式句中 the 可以省略。
He works harder than I.
他比我工作努力。
Lucy gets up earlier than Lili.
露西比丽丽起床早。
He runs fastest in our class.
他在我们班跑地最快。
He dives deeper than his teammates.
他比他的队员潜水深。
It's true that he speak English more fluently than any of us.
他英语讲的确实比我们任何人都好。
Our school team play football best in our region.
我们校队在我们地区足球踢得最好的。
初中英语副词知识2形容词变副词
①.在形容词词尾直接加-ly。如:real-really; helpful-helpfully; careful-carefully;slow-slowly; quick-quickly; quiet-quietly
②.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形容词要变y为i,然后再加-ly。如:busy-busily; angry-angrily; easy-easily
③.某些以辅音字母加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和以-ue结尾的形容词要先去掉e,然后再加-y或-ly。如:terrible-terribly;true-truly; gentle-gently
注意: friendly; motherly; lovely,weekly,lively等词是形容词而非副词。
④.英语中还有少数与形容词同形的副词,例如:daily, early, fast, hard, high, long, near, straight,well等。请比较它们的词义和用法:
the high jump 跳高项目(形容词) to jump high 跳得高(副词)
a fast car 行得快的汽车(形容词)to drive fast 开快车(副词)
an early riser 早起的人(形容词)to get up early 起得早(副词)
a straight line直线(形容词)Go straight ahead.一直朝前走。(副词)
注意:兼有两种形式的副词
①.late 与lately:
late意思是"晚"; lately 意思是"最近"。例如:You have come too late.What have you beendoing lately?
②.deep与deeply:
deep意思是"深",表示空间深度;deeply时常表示感情上的深度,"深深地"。例如:He pushed the stick deep intothe mud.Even father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film.
③.high与highly:
high表示空间高度;highly表示程度,相当于much 。例如:The plane was flying high.I think highlyof your opinion.
④.wide与widely:
wide表示空间宽度;widely意思是"广泛地","在许多地方" 。例如:He opened the door wide.English is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高中英语副词的用法1.moreover
adv.而且,再者,此外,加之
The firm did the work very well.Moreover,the cost was not too high.
这家公司做得十分出色,而且费用也不太高。
The price is too high,and moreover it isn’t in a suitable position.
价钱太高,而且位置也不合适。
2.therefore
adv.因此,所以
He was busy;therefore he could not come.
他很忙,所以不能来。
The new trains have more powerful engines and are therefore faster.
新火车安装了更强的发动机,因此车速更快。
3.otherwise
adv.否则,不然
You must pay your taxes on time;otherwise,you will be punished.
你必须及时交税,否则你就会受罚。
You must work hard;otherwise you will not learn English well.
你必须用功,否则就学不好英语。
4.meanwhile
adv.与此同时,在此期间
They’ll be here in ten minutes.Meanwhile,we’ll have some coffee.
他们10分钟后到这儿,现在我们先喝点咖啡。
Jane was painting the wall and meanwhile Pat was watching TV.
简在刷墙漆,与此同时帕特在看电视。
5.practically
adv.几乎,简直,差不多;实际上,事实上
The holidays are practically over;there is only one day left.
假期差不多完了,只剩下一天了。
Practically,we have solved all these problems.
事实上,我们解决了全部的问题。
6.gradually
adv.逐渐地
Things gradually improved.
情况在逐渐改善。
And gradually their talk ceased;long silence followed.
他们的谈话慢慢停了下来,接着便是长时间的沉默。
7.actually
adv.实际上,事实上,说实在的
Actually that’s not quite right.
实际上,那不完全正确。
He talks big but doesn’t actually do anything.
他光吹牛,什么实际的事都不干。
8.approximately
adv.大约,大概
The accident happened at approximately 5:30.
事故大约发生在五点半。
These visits had continued regularly,approximately every third week.
这些参观定期进行,大约每三周一次。
9.generally
adv.通常,一般,广泛地,普遍地
Doctors generally work long hours.
医生通常工作时间都很长。
Generally he watches TV for two hours in the evening.
一般他晚上看两小时的电视。
10.obviously
adv.明显地,显然
He was obviously drunk.
他显然喝醉了。
He found a young and beautiful girl,who kept shouting and crying,obviouslymad.
他发现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这个姑娘又喊又哭,分明是疯了。
11.however
adv.表示转折可是,然而
My room is small;however,it’s comfortable .
我的房间很小,但很舒服。
He said that it was so;he was mistaken,however.
他说情况如此,可是他错了。
12.extremely
adv.极其,非常
I admire his courage extremely.
我非常钦佩他的勇气。
I can’t work because your radio is extremely loud.
你的收音机太响,我都不能工作了。
13.narrowly
adv.勉强地,差点没
He narrowly escaped being run over.
他差一点被车撞倒。
He narrowly missed being seriously injured.
他差点受了重伤。
14.occasionally
adv.偶尔,间或
We only have dinner parties very occasionally these days.
这些日子我们不经常有宴会。
It’s all right to borrow money occasionally,but don’t let it become ahabit.
偶尔借点钱倒没什么,只是不要成为一种习惯。
15.eventually
adv.最后,终于
He worked so hard that eventually he made himself ill.
一、赏析用词之美。
能为文章增添色彩,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用词之美的时候,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成为重点。
1、动词:
深受读者喜欢的记叙类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文章能够产生这一效果,在于恰到好处的动词的运用。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三个动词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2、形容词:
描写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等的形容词,是具体形象的。运用恰当,就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在指导学生赏词的时候,这类词也是重点。例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雪》)“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几个描写颜色的形容词,把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印象深刻。
3、叠词:
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可以丰富语言的涵义,一箭双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行家,在《匆匆》中使用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等叠词,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
4、成语:
成语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它的使用可以使表达精练,言简意赅,语义深远,丰富内涵,让文章锦上添花。
二、赏析句式之美。
句式之美在文章中体现在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等句式的灵活运用上,它们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初中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长短句和排比句,因排比又是一种修辞手法,所以这里不再做详细介绍,重点谈谈长短句。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表达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干净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如《安塞腰鼓》中大量使用短句,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无法抑制的热爱之情。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作者采用长短交替的句式,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罗布泊的惨状,强化生态被破坏的悲剧,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可谓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三、赏析修辞之美。
修辞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比喻、拟人、排比。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使用比喻的好处是可以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如在《春》的结尾这样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如此之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本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同时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挚感情。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它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3、排比:
记得有位先生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可见,教学方法是何等重要。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在课堂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教好学生,就必须选择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以说,它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认为,英语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素质,认真钻研教材时都应该考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做,一步一步把学生引导到英语的课堂上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让我说”变成“我要说”,由“让我做”变成“我要做”。久而久之,他们上完一节英语课还想上下一节英语课,做完今天的作业还想做明天的英语作业。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英语教学。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动机,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动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才能够和谐统一。而要做到这一切,老师就必须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来,到基层去和学生做朋友。其实,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朋友关系。只有在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敢说爱说,敢做。只有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的心理彻底松绑,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进行感情投资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他们才应该是课堂的主角。要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允许他们犯错误,鼓励他们犯错误,更要感谢他们的错误,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我班的朱琳琳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但是,她非常愿意在课堂上表演。我适时抓住这一特点,让她大胆地说。当她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很高兴地和她一起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让她深切体会到我对她不仅是亲切、友好而且是信任、平等、尊重的。
二、游戏教学法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上,我时刻针对这一特点有意识地把复杂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实现玩中学、学中玩。如在教授复杂句语法的时候,我没有过多地讲解复杂句的结构特点,而是找来两个学生——王雷和李华到讲台前,我说,现在王雷是个句子,李华也是个句子,我是个连词。如果我不愿意连接他们,他们就永远都是独立的句子。现在我想连接他们了,请伸出你们的手放到我的手上。请大家看看,我们三个人成了一个整体,我构成了一个复合句。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复合句的结构。再比如,我在讲解“put on”和“wear”的区别的时候,也没有做大篇幅的讲解,更没有让学生做大量的重复的练习,而是笑容满面地拿着一副眼镜走到学生跟前,让他们观察什么是“put on”,什么是“wear”。我拿着眼镜戴到眼睛上说,这就是“put on”。当我的手离开眼镜放下来的时候,我说这时就是“wear”。学生通过直觉观察轻松理解了抽象的概念。教师的点拨显得多么重要和必不可少。再如,讲解形容词和副词联系的时候,我请了几个学生到讲台上站好。我说,他们现在都是形容词,我是尾巴ly。我站在谁的后面,谁立刻就变成了副词。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站在我的前面,想变成副词。这样的游戏花费的时间很短但很实用。特别是一些投其所好的游戏,学生更容易投入游戏中。彼得·克莱恩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更有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喜欢什么的知识,就教给他们什么知识,况且,语言教学的信息输入不能光靠课本。所以,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我注意搜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材和知识,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学习。
三、充分采用多样化的英语教学手段,迅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各种有声材料,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和电气化教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目前,光靠课本提供的听说材料训练听说能力已远远不够。因此,我经常将生活中的一些话题作为辅助的听说教材和学生进行听说练习。我还利用周五的自习课时间举行英语角活动,邀请高年级的学生及学校的英语教师和学生一起互动。我认为,学生在无须考试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必能保持愉悦的心情,长期坚持下去,脑子里储藏的材料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就增强了语感,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对学习英语也就更加感兴趣了。
四、把对话教学置于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贸易对话材料时,采用现场贸易法的教学方式。事先准备好一些用品,上课时摆放在讲台上,说明这些物品便宜卖给学生。学生们看到五颜六色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上台要求购买。我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可以选择自己要买的东西,但必须用固定的英语句型成交,如:
T: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S:Yes,please.Could I have a pen,please?
T:Certainly.Here you are.
S:How much is it?
T:Seven yuan.
S:That is very cheap.I would like to take it.
在欢快的气氛中,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一些贸易用语。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口的能力,而且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避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
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误:Being Sunday,the streets were especially crowded.
正:It being Sunday,the streets were especially crowded.
Because it was Sunday,the streets were especially crowded.
析:分词作状语时如果它的逻辑主语和句子主语不一致,要将其改为相应的从句或独立主格结构。
2.误:Having assassinated the president,the whole country was in deep sorrow.
正:The president assassinated,the whole country was in deep sorrow.
After the president was assassinated,the whole country was in deep sorrow.
析:句意为:总统被谋杀了,举国上下沉浸在悲哀之中。不应该是全国人民谋杀总统。
3.(2005全国II)While watching television,?摇?摇.
A.the doorbell rang?摇?摇?摇?摇?摇?摇?摇B.the doorbell rings
C.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摇?摇D.we heard the doorbell rings.
析:分词作状语时要求分词的逻辑主语要与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watching的逻辑主语是we,可排除A,B,D不符合SVOC的句型。
易错点二:对非谓语动词与逻辑主语的关系认识不清。
1.误:Seeing from space,the earth looks like a huge ball.
正:Seen from space,the earth looks like a huge ball.
析:若用现在分词,句子的主语与see为主动关系,则the earth作seeing的逻辑主语,显然不成立。故把seeing改为seen。
2.(2006四川)?摇?摇?摇 with so much trouble,we failed to complete the task on time.
A.Faced?摇 B.Face?摇 C.Facing?摇 D.To face
析:由短语be faced with可知主语与face之间的关系为逻辑上的被动关系。
3.(2008山东)Lucy’s new job paid twice as much as she had made ?摇?摇 in the restaurant.
A.working?摇 B.work?摇 C.to work?摇 D.worked
析:A句意为:露丝的新工作付给她的钱是她在饭店工作是所赚钱的两倍。working是had made的伴随状语,和主语she构成逻辑上的主动关系,所以用现在分词作状语。可排除过去分词worked。不定式to work作状语常表示目的或结果。
易错点三:否定词not的位置错误。
1.误:Having not heard from her daughter for months,the mother missed her very much.
正:Not having heard from her daughter for months,the mother missed her very much.
2.(2004广东)?摇?摇?摇 the programme,they have to stay there for another two weeks.
A.Not completing?摇?摇?摇?摇?摇?摇 B.Not completed
C.Not having completed?摇?摇?摇 D.Having not completed
析:选C。complete和主语they构成逻辑上的主动关系,所以应该用现在分词作状语。且分词的否定式应在其前加上not,否定词not不可移位。
3.(1990高考)Tom kept quiet about the accident ?摇?摇?摇 lose his job.
A.so not as to?摇 B.so as not to?摇 C.so as to not?摇 D.not so as to
析:选B。分词、不定式的否定式应在其前加上not,否定词not不可移位。
易错点四: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的不明确表达。
1.误:Written the composition,we handed it in.
正:Having written the composition,we handed it in.
析:该句中的分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之前,且间隔的时间较长,应用现在分词的完成被动式来代替过去分词。
2.(2009四川)?摇?摇 many times,he finally understood it.
A.Told?摇 B.Telling?摇 C.Having told?摇 D.Having been told
析:根据many times得知tell的动作先发生,用分词完成时的被动形式。故答案为D。
3.(2009湖南)When he ?摇?摇 the door,he found his keys were nowhere.
A.would open?摇 B.opened?摇 C.had opened?摇 D.was to open
析:D考查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句意为:当他要打开门的时候,他发现他的钥匙不见了。动词不定式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
易错点五:不同结果的错误表达。
1.误:He hurried back only finding his new bike missing.
正:He hurried back only to find his new bike missing.
析:only+动词不定式作结果状语,表示预料之外的或不愉快的结果;表示自然而然的结果常用现在分词。
2.误:He glanced over at her,noticed that though she was tiny,she seemed very well put together.
正:He glanced over at her,noticing that though she was tiny,she seemed very well put together.
析:在瞥过之后自然产生了结果(注意到了她虽小,但能把它组合在一起)
3.(2009上海)A small plane crashed into a hillside five miles east of the city,?摇?摇 all four people on board.
A.killed?摇 B.killing?摇 C.kills?摇 D.to kill
析:选B。由语境可知译文:一家小飞机撞到了城市东部五英里处一座小山边,结果飞机上四人全部遇难。从译文可知属于顺其自然的结果,故此选择现在分词killing。另外,还应该注意D,to kill通常表示出乎意料的结果。
易错点六:不定式主动被动的误用。
1.误:English is easy to be learnt.
正:English is easy to learn.
析:不定式作表语形容词的状语,和句中主语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时,不定式多用主动形式。
2.(2005辽宁)All these gifts must be mailed immediately ?摇?摇 in time for Christmas.
A.in order to have received
B.in order to receive
C.so as to be received
【关键词】汉语 英语 被动句 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46-03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它们在语音、语法、结构等方面差别甚大。英语的被动句属于语态语法范畴,通过词形来表示,通常用来描写客观事实,广泛应用于科技、新闻、政治等正式文体中。然而,汉语的被动语态是通过借助词汇来表现的,通常表达不好的事物。因此,本文对英汉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语义功能、语用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英汉被动句的异同,提出被动句汉译的方法,以使译者更好地学习并掌握两种语言,提高翻译质量。
一 英汉被动句的定义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都有被动结构,但其被动句不是完全对等的两个概念。在现代汉语中学者认为“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而在英语中,学者一般用“被动语态”代替“被动句”的说法。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通过关联词和词汇的形态变化得以体现,而汉语注重意合,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则通过词语和分句的含义来表达。例如:
The cake was eaten by Tom.
蛋糕被汤姆吃了。
蛋糕是汤姆吃的。
蛋糕让汤姆吃了。
汤姆把蛋糕吃了。
可以看出,英汉被动句差别之大。一个英语的被动句,在汉语中可以有四种甚至更多的表达形式,英语的被动句有非常严格的形式标志,即“be(get)+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而汉语则借助如“被”、“给”、“让”、“叫”等一些词来实现被动。
二 英汉被动句的使用和差异比较
相同的语法术语在不同语言中所具有的意思或内容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从英汉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语义功能、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1.英汉被动句表达形式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有标记的被动句和无标记的被动句。其中在英语语言中有标记的被动句是由“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而汉语语言中,常见的有标记的被动句就是被字句。无标记的被动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一样的,即句中不出现施动者,往往是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含义。
第一,有标记的被动句。英语中有标记的被动句指“be+动词的过去分词(by短语)”一类的句子。有标记的被动句可以分两种情况,句中有施动者和不具有施动者,也就是有无“by”和“被”字短语之分。例如:(1)Large quantities of fuel are used by modern industry. (实施者出现的形式,有“by modern industry”)(2)Visitors are requested to wait.(实施者不出现的形式,没有by短语)
另外,在有标志的被动句中,除了用介词by的短语,有时候还用with短语或介词of连接的短语,例如:(1)Streets were filled with football fans during the world cup.(2)The cloth was made of cotton.
在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句式多,可以用来引导实施者的介词也很多,主要是由“受事者+被+施事者+谓语动词”的句子结构来表达被动含义。除了被字句,使用其他词汇表示被动含义的情况也很多,如“给、叫、让、由、是……的、受、为……所”等。例如:(1)汽车被开
走了。(2)小张叫老板解雇了。(3)玻璃让小李打碎了。(4)钱的问题由大家解决。(5)《岁月是朵两生花》是唐七公子写的。(6)《花千骨》这本小说已经为大家所熟知。
第二,无标记的被动结构。英汉语言中都有一些无标志的特殊被动句,也称为意念被动句或意义被动句,主要通过主动形式表达被动含义。其中,英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主语+谓语动词+状语”型,例如:The door closed behind him.(2)“主语+谓语动词”型,例如:The boat upset.(3)“主语+be动词+动词的现在分词”型,例如:The cake is making.(4)“主语+某些系动词+形容词”型,例如:The food smells good.(5)“need(需要),want(想要),require(要求)+动词现在分词”型,例如:The door needs mending.
在汉语中,有很多句子都是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意义,甚至在数量上超过了有标志的被动句,这样可以使句子看起来更简洁。例如:(1)衣服已经洗好了。(2)宿舍打扫完了。(3)大厦建好了。
2.英汉被动句语义功能对比
英语中被动句多应用于科技、新闻、公文及论述等正式的文体中,其特点是:具有间接、客观和不带个人感彩。例如:All flights have been canceled owing to the storm.
禁令也一般使用被动句。例如: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keep silent in the class.
另外,要注意区别英语被动句与系表结构的句子。例如:(1)The writer was known last year.(2)The writer is known.
由此可见,(1)是被动句,强调动作,表示被动意义,而(2)系表结构强调状态和结果,说明主语的特点和状态。所以在汉英互译时,有时候不能把语言中所隐含的意义完全通过另外一种语言展现出来,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使用最贴切的语言诠释。
而在汉语中,被动句按照语义表达的不同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达被动语义;另一方面表示被迫的、不如意、不愉快的消极语义。例如:(1)风扇被摔坏了。(2)小朋友给吓哭了。
3.英汉被动句语用功能对比
英汉被动句在语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当动词施动者十分明显或者在上文出现过,就无需再次指出,经常用被动句;为了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被动句有承上启下,使语言连贯的作用;使用被动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强化句子重心的作用。例如:(1)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2)The apple is eaten by Tom.
可见,(1)(2)中的施动者已经在上文出现过,为避免嗦,连接上文,故使用了被动语态。
如(1)小张把我打了。(2)我被小张打了。两个例句表达的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描述同一件事情。但是,当“我”希望获得别人的同情与支持的时候,一般会采用(2)这种说法。可见,为了突出句子的重心,汉语同样使用被动句,而且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三 英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
在英汉被动句的异同及特点的基础上,译者可翻译出理想的译文。常见的翻译方法有:译成汉语主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译成汉语无主句。
1.译成汉语主动句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主要是强调受事者,并作句子的主语,但是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要符合汉语行文的习惯。另外,英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多带有消极的主观色彩,所以在翻译时要根据汉语的习惯将其译成主动句,以便句子流畅、结构一致。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译为汉语的意义被动句。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意义被动句,而汉语注重意合,其意义被动句比英语的意义被动句多,因此,翻译时将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意义被动句。例如:The bridge was built in 1990.这座桥建于1990年。
被动句型“be+动词的过去分词(by短语)”中的状语可译成汉语的主语,将英语中的主语译为汉语的宾语。例如:A new way of displaying time has been given by electronics.电子技术提供了新的时间显示方法。
英语中“It is reported(said,known,estimated…)that…”结构的句子,一般译成汉语主动句或泛指人称句(增加泛称主语)。例如:It is reported a new brand of kitchenware named Pyrex entered the American market and became an instant hit. 据报道,派热克斯这种新兴厨具品牌进入美国市场,且十分受欢迎。
2.译成汉语被动句
汉语中的被动句也较多,其中被动句除了“被”字句,其他词汇表示被动的情况也很多,如“给、叫、让、由、是……的、受、为……所、加以、予以、得到、受到、遭到、蒙受”等。在英汉被动句翻译中,如果句子表示的是不幸或不愉快的事,且句中带有施事者或有动词不定式、名词、形容词等表示主语补足语时,可译为汉语的被动句。例如:(1)Tom was punished for being late.汤姆因迟到而遭到处罚。(2)The AIDS virus was found in human white blood cells in 1983.艾滋病病毒是1983年在人体白细胞内发现的。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些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的句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无标志被动结构。在翻译时,英语中的无标志被动句往往也译成汉语中的无标志被动句。例如:(1)The book is printing.这本书正在印刷。(2)Diner cooks well now. 晚饭做好了。
3.译成汉语无主句
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而汉语中无主句较多,所以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也可用汉语无主句来表达。例如:(1)The lights are usually turned on at 6∶00.通常六点开灯。(2)The cullet must be handled with great care.必须小心处理这些碎玻璃。
此外,英语中一些常用的被动结构一般都有习惯译法。例如:An account of …is given. 本文叙述了……
总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不能一概采用“语言等值”的顺译法,必须根据汉语的用法和习惯,用规范化的汉语表达方式,忠实而恰当地将译文形式和原文内容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翻译效果。
四 结论
英语重形合,注重结构和形式的严谨,其被动语态由明确的语法形式构成。而汉语重意合,运用各种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及小句,其被动句采用多种词汇来表示。本文对英汉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语义功能、语用功能进行了对比,比较了英汉被动句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分析英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并得出以下结论:翻译英语被动句时,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英汉两种语言各自被动句的特点和差异,进行灵活翻译,使其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