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个人形象礼仪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形象礼仪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形象礼仪

第1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以及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荣誉与成就、求职愿望、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等。

求职者的形象影响到个人简历的求职效果。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想要赢得招聘单位的认可,必须要求求职者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能力,树立良好的求职形象,从而引起招聘单位的重视。主要招聘单位对于求职者存在需求,不然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

企业招聘重视求职者的形象对于求职者而言,在同等竞争条件下,整体的外形条件较好的求职者能够赢得企业招聘单位的认可。由于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于员工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员工具备更高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求员工在素质等等方面,同样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只有高素质与良好外形条件的求职者,才能够征服更多的招聘单位,提高自己核心的竞争能力。

根据企业需求,求职者制作具有吸引力的个人简历非常简单,能够投其所好,根据企业具体招聘的职位要求制作个人简历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与外形条件要求非常高,能够满足企业此类需求,即可顺利获得企业招聘的岗位,并且薪资待遇水平非常高。

第2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梦想,梦想是我们的希冀,它引领我们奋发进取,踏平坎坷,品味成功。个人客户经理的是一支新生力量,工行为个人客户经理提供了梦想的平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欣逢盛世,当有所作为。我选择了这一岗位,我的梦想那就是与工行一起飞翔。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在工作中,我毫无怨言,勇敢地经受着每一次营销中的困难和压力,以坚定的意志,执着地追求着梦想。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工作,一切会在意料之中。仅三月份,我个人营销理财金8个,揽个人存款523万元。

梦想,给了我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三月中旬,春寒料峭,我得知一企业单位改制,员工要身份置换,为赢得这笔存款,我顶风冒雨一次又一次登门拜访,提出为他们置换金。但由于这单位楼下就有中行网点,并且一直有良好的业务往来,所以他们也一次又一次地拒绝我。我并不灰心,逐个拜访有关科室多次与他们进行沟通,有志者事竟成。我坚韧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终于感动了他们,最后终于答应将这笔存款舍近求远存入我分理处,同时还营销了两个理财金帐户。记得那天这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来办理存款时由衷对我赞叹道:"如果我们企业员工都有你这种敬业精神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梦想也给了我充分的信心。信心是思想和行动的支柱,个人的信心占很大的比重,没有信心工作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当你满怀信心去拜访客户的时候,你就有了一次很好的与客户沟通的机会。一天我去一单位拜访主管领导,足足有十分钟的时间这位领导没有看我一眼,当时我心中很委屈,但我想我是代表工行在开展工作,就沉住了气,自信地向他推介我行的理财金帐户。宣传这一品牌定位明确、功能强大、技术领先、内函丰富,是服务的品牌、高科技的品牌、彰显身份的品牌。我始终坚信我是优秀的工行个人客户经理,我的人格魅力,我的敬业精神以及我精谌的业务能力会让他折服的。事实让这位领导对我刮目相看了,虽然他没来我网点办业务,但他介绍了一名优质客户找我办理了理财金帐户。

古人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去年十二月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一优质客户,因为曾经对工行的误会,他对我们的产品有较强的抵触情绪,第一次营销失败后我及时调整了营销策略,在以后交往中我以树工行人诚信形象为主,嬴取他对工行的好感。今年春节期间,他急需一张卧铺火车票,我得知后四处想法帮他拿到了票,解决了他的困难,使他心存感激。同时在方法上我采用了迂回战术,通过做他爱人的工作使他了解了工行产品,真诚所至,金石为开。三月的第一天他终于来开立了理财金帐户那天我。这次营销的成功给了我特别的欣喜,我不仅蠃得一个理财金帐户,更重要的是我为工行蠃得了信誉,蠃得一名忠诚的优质客户。

在这柳绿槐红的三月,我们客户经理也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能收获秋天硕果的人不是春天欣赏者,而是春天辛勤播种的人。工行是一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与梦想一起飞翔。

第3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关键词]貂蝉 艺术形象 完整性 傀儡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在以描写国家大事、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为主的《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中,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然而,如果说《三国》中有哪一个女性形象对整个故事结构、情节发展有所影响的话,那是非貂蝉莫属了。貂蝉是《三国》一书中作者着墨最多、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女性形象。一直以来,许多论及《三国》中包括貂蝉在内的女性形象的文字,说好话的居多,切中要害的分析较少。

貂蝉形象在艺术描写上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形象前后不一,显得支离破碎。我们知道,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活动的历史,它是由人物的行动、遭遇构成的。小说中人物的所做、所为、所说、所想,在一部作品中应当是前后统一、互相贯通、融为一个整体的,应当有他(或她)的较为稳定的完整性、一致性和连贯性。我们这样说,丝毫不排除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应当发展、变化,但这发展、变化应当是在具体条件下的发展变化,应当有人物自身的以及外界环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逻辑性与必然性,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而貂蝉的形象则恰恰是前后分裂的,她后来的变化也是令人无法理解的。

在具体实施美人计,诱惑并离间董卓和吕布的过程中,貂蝉更是完全依据间谍工作的需要来操纵自己的情感,从容自如的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以极其巧妙的手段完成了除掉国贼董卓的“大业”,表现出令人称奇的机警、干练、成熟、老到,简直可以和一个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职业间谍媲美了。

在王允的连环计得逞、董卓被诛杀之后,书中这样交代了一句,便没了下文:

吕布到了郿坞,先取了貂蝉,送回长安。

貂蝉作为一个弱女子,到了这种时候除了自杀之外,想要活命,恐怕也只有给吕布这个好色之徒作玩物这一条路了。王允本来就是把她当做工具使用的,当然也不会再来关心她的命运。“工具”的任务完成了,罗贯中也就不再多费神思和笔墨了。只剩下读者去为她牵肠挂肚了。

然而,到了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一节中,当我们把“美眉”貂蝉快要忘却了的时候,她又再次露面了。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时的貂蝉却仿佛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当曹操兵围下邳,吕布束手无策之时,陈宫一再向吕布陈说厉害,建议分兵破敌,而吕布却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几次本想按照陈宫的意见办,但都被其妻严氏所阻。严氏以前的情况书中没有交代,她这样目光短浅,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全局,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貂蝉——这个在连环计中机警干练、成熟老到,而又深明大义,颇具牺牲精神的人物,在此时是如何表现的呢?

……布愁闷不决,入告貂蝉。貂蝉曰:“将军与妾做主,勿轻自出。”布曰:“汝勿忧虑。吾有画戟、赤兔马,天下人谁敢近我!”布出,谓陈宫曰:“曹军粮至者,诈也。曹多诡计,吾未敢轻动。”宫长叹而出,曰:“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

不仅如此,而且:

布终日不出,只守严氏、貂蝉饮酒,以解愁闷。

从上述短短的两段描写来看,貂蝉完全和严氏一样,成了一个毫无见识的普通妇人。她不仅不支持陈宫的正确意见,好言劝导吕布,反而拖吕布的后腿,并且终日陪吕布饮酒消愁,已完全成了一个靠色相供人玩乐的标准侍妾,哪里还有连环计中的貂蝉的半点影子?不仅没有了以前的精神气质,而且也缺少了以前的那一股灵活之气。

最后,连吕布自己也都发觉“吾被酒色伤矣!”但为时已晚:下邳被攻破,吕布一命呜呼。那么,貂蝉的结局有如何呢?书中只这样交代了一句:

操将吕布妻小并貂蝉载回许都,尽将钱帛分犒三军。

从此以后,貂蝉便不复在书中出现,那么,她后来是成了曹操的玩物呢,还是被曹操赠与他人了呢,书中没有交代待,我们也不得而知。总之,貂蝉的故事是到此结束了。

貂蝉形象的前后不一,判若两人,还表现在罗贯中对貂蝉评价的矛盾态度上。在有关描写貂蝉的情节之后,有两首“诗赞”,其一是赞貂蝉和王允的,诗曰:

四海瓜分汉世倾,天生董卓起嚣尘。罪盈恶贯迷声色,积玉堆金作富人。

报主貂蝉真义烈,匡君王允实忠贞。贼徒李、郭恣横日,廊庙惭无死节臣。

又诗赞貂蝉曰:

养育人才扶治世,食人衣禄报人恩。汉朝累世簪缨辈,不及貂蝉一妇人。

当貂蝉不顾及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不考虑自己的一切利害关系而心甘情愿、死心塌地的去充当某种政治阴谋的工具时,罗贯中便夸她“义烈”能“报恩”,甚至认为“汉朝累世簪缨辈”皆不如她,评价不可谓不高矣!但是,在吕布兵败下邳,白门楼殒命一节中,作者不仅从具体情节的交代中肯定吕布之败是由于“听妻言,不用将计”,而且还通过这样一首诗叹来表白“女人是祸水”的思想: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千里马,谩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何太懦,养鹰休饱听何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当然,这里只说了妻,貂蝉不是妻是妾,但貂蝉同样反对吕布采纳陈宫的意见,与严氏相比,吕布当然更“恋”貂蝉。此处的“恋妻不纳陈宫谏”和“听妻言,不用将计”无疑都包括了对貂蝉的指责。在这里罗贯中把吕布的失败责任一股脑儿的推到女人——貂蝉和严氏身上,显然是荒唐的。与前面诗赞中对貂蝉的褒扬相比,这后面的贬抑态度也是十分清楚的。这种矛盾的态度,正是罗贯中世界观、妇女观和道德观上矛盾的反应,也是作者在貂蝉形象塑造上支离破碎,前后不一的根本原因之一。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探讨和分析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对貂蝉形象的分析,我们除了从《三国》这部作品本身的描写和其他可资找寻的有关材料来探讨之外,还有一个办法便是把她与其他几部长篇古典文学名著中提供的女性形象做一比较,就更容易看清问题和说明问题。

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一女性形象内涵的复杂性我们姑且不论。但与貂蝉相比,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潘金莲的形象要显得真实、丰满一些。她不是象貂蝉那样,作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随人使用的工具,她至少有一些独立的人格意识:例如她在清河县“一个大户人家”当“使女”时,“那个大户要缠他”,她“意下不肯依从”便去告诉了“主人婆”。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他不是可以任人玩弄的工具,她具有一定的反抗性,敢于维护自己的人格与尊严。那“大户”为此事记恨潘金莲,倒贴房奁,硬把她“嫁”(其实是送)给了武大,她“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心里十分反感,她绝不甘心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是要反抗命运的安排,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主动的爱上了武松并被动的与西门庆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些行动都表明了她对那桩强加于她的不合理的婚姻的反抗。作为一个市民妇女的潘金莲,当然具有不少的弱点和缺点,但这一形象给予我们的印象却至少是真实的、完整的。潘金莲有自己的感情、愿望与要求,有细致的心理活动,与貂蝉相比,她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某种概念的图解;她的性格发展有前后的一贯性与完整性,不是作家为了组织情节而硬拉过来的工具,不是前后判若两人的傀儡,至于对潘金莲如何评价,那是另一个性质的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与貂蝉这一形象相比,潘金莲的形象在艺术上呈现着一种真实性、丰富性、完整性和独立性,不像貂蝉那样,给人以支离破碎、前后不一的感觉。即使从思想认识意义上看,潘金莲也表现出一种貂蝉身上没有的、难能可贵的人格独立性和反抗性,虽然她的反抗是朦胧的、盲目的、不自觉的。

至于到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那就完完全全是一个极其真实的,血肉饱满的女性的艺术形象了。与貂蝉的形象相比,林黛玉的形象不仅在艺术上是完全成功的,而且其思想认识意义也是无与伦比的。我们从林黛玉身上不仅再也看不到半点貂蝉身上的那种蒙昧、奴性和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就连潘金莲身上那种带有原始方式的盲目反抗色彩也没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终于从不觉醒走到了觉醒,从幼稚走到了成熟,从绝对服从走到了自觉反抗,这无疑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陈寿.三国志.北京出版社,2007.

[3]鲁迅.小说旧闻抄.齐鲁书社,1998.

[4]张振昌.三国演义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第4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关键词】 场独立认知风格;场依存认知风格;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2

一、引言

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是二语学习的根本目的,而语言能力的提高是显性、隐性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显、隐性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显、隐性知识的关系和对两者的测量问题上,旨在证明显、隐性知识与英语语言能力间的关系。而由于理论研究基于不同的语言学流派,或是由于研究者采用的测量方法不同,选择的变量不同,研究结论往往难于一致。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关该主题的研究大多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变量,比如至今尚无公开发表的文献研究对于具有不同心智发展水平或总体智力水平不同的二语学习者,显性/隐性知识的作用和效果到底有何差异,也很少有人研究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二语学习的影响。有关显、隐性知识的研究结果常常不相一致或相互矛盾,除了实验设计本身可能存在缺陷外,根本原因也许就是忽略了上述因素或变量(苏建红,2011)[1]。鉴于此,本文引入场独立/场依存这一认知风格变量,讨论两种认知风格分别与显性、隐性知识的关系,以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发。

二、相关概念

2.1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特点

所谓“场”就是指周围的环境,它对人的知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认知心理学中场的概念指一种感知,特指看待某个特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和情感。

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是指在充满干扰项的视觉场中具备分辨出某个具体相关项的能力。场独立型者通常以分析的眼光看待问题,能将背景中某个具体相关项分辨出来,倾向于依据内在参照确定个人行为。对抽象的理论和原则感兴趣,知觉比较稳固,不易由于背景的变化而改变,比较自主,能独立对信息进行重组。而场依存者则完全相反,倾向于依赖整个场,对隐含在场中的相关项不容易分辨,他的感知受到整个场的左右,难以分辨出嵌含在场中的具体部分。场依存者通常以整体或全局的眼光去看问题,将整个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场都能看得较为清楚,其行为具有社会倾向性,表现出善于交际的能力和喜爱集体学习环境,比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孙广治,2004)[2]

2.2基于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学习风格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在二语习得方面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学习风格。第一种是课堂学习:场独立风格的学生在课堂外语学习中通常善于分析、细心、句型模仿和操练能力强;写作、完形填空测试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此外,场独立者由于对语言的具体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比较关注并能充分地加以分析,因而往往能写出较为复杂的从句和较难的长句,这恰恰是写作能力强的具体表现(王立非,1998)[3]。场独立型风格的长处在于能从整体中分辨出部分,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具体事物,对各个具体变量进行分析而不涉及到其它变量。

第二种类型的学习是自然环境中和面对面的交际。场依存型的学生能够纵观问题或事物的全局和全貌及其普遍性,从而可以避免看问题时产生片面性和偶然性。由于具有较强的移情倾向和善于交际的特点,这类学生在外语学习中表现为口语表达、交际和归纳能力强。相比之下,场独立外语学习者不善于学习口语和用外语进行交际,对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也不擅长。

2.3显性/隐性知识

二语习得研究者将语言知识分成显性与隐性两种不同的维度。“显性知识”是二语学习者能意识到、能说出来的语言规则知识,即学习者知其所知。其中包括二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以及元语言知识。如学习者知道动名词的使用方法与规则,主谓倒装和部分倒装等语法结构。与此相反,隐性知识是完全默会的知识,是学习者潜意识所掌握的知识,即学习者无法用语法规则表述出来的知识。如儿童在无意识状态下通过掌握母语特征和规则习得母语,具有运用母语的能力,所以他们关于母语的知识是隐性知识。简言之,显性知识是指学习者能意识到并能说出来的陈述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而且不能说出来的程序性知识(Roehr,2008:69)[4]。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在于对规则的意识程度以及能说出这些规则的程度(Hulstijn,2005:130)[5],程度高为显性知识,程度低则为隐性知识。

三、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探讨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显、隐性知识的关系,即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是否会影响学习者习得显、隐性知识,如果影响,影响分别有多大。

以上问题可以用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图来描述:

图1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显性/隐性知识的关系

3.2研究对象

本研究受试者为本校2013级非英语专业的5个班级共194名学员,最终保留177份有效问卷。这177名受试在本学期组织的三次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中成绩存在较大差异,可以研究这种差异是否由显性/隐性知识的不同所导致。此外,这些受试者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内容都是围绕高考知识点进行,词汇量及老师所讲授语法项目都有全国统一要求,因此受试获取的显性知识程度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同时,进入本校后,他们所接受的本科英语教学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作指导,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个班级课堂教学内容基本一致。其次,语法讲解在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已退居相对次要地位,学生一般也很少会在课外再专门费时学习语法,所以可认为受试获取显性知识的渠道不存在太大差异。这样,受试显性语法知识的差异可看作是其个体差异所致。

3.3实验材料与调查工具

本研究涉及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显性/隐性知识两项调查。

3.3.1认知风格调查工具

本研究甄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生采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谢斯骏和张厚粲的镶嵌图形测试(1998)[6]。这一测试包括29个复杂图形和9个简单图形。受试需要在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图形,得分越高,其场独立倾向越明显;得分越低则场依存倾向越明显。

3.3.2显性与隐性知识测量工具

本研究通过调查受试对17个语法结构的掌握情况测量其显性与隐性知识。这些语法结构的选择参考了R.Ellis(2005,2006c)[7]的研究设计,具体测量工具说明如下:

A.隐性知识测量――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与口头模仿测试

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共有17组,每组4个,共68个含有目标语法结构或对或错的句子,要求受试在规定时间内判断句子的正误,每题计1分,满分68分。口头模仿测试借鉴R.Ellis的研究设计,包括34个含有目标语法结构或错或对的句子。受试如果听完句子感觉无语法错误则尽量复述准确;如果感觉有错,则进行下意识的快速纠错,但修正的句子只能依原句,保持结构不变,只作局部改动,不能添加或改变意思。要求尽量一次完成复述。该测试每题正确计1分,错误不得分,满分34分。

B.显性知识测量――不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与元语言知识测试

不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测试与上述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测试题项完全相同,计分方式也一样,不同之处在于每题的判断选择时间更充分。元语言知识测试采用改错及规则解释的方式,共包括17个含有目标语法结构的错误句子,要求受试将错误改正并简单说明所依据的语法规则。评分时只关注目标结构,每题改对、解释正确得2分;修改、解释皆错,不得分;修改错误但解释正确得1分;改对但解释错误不得分;改对但解释不精确或不到位得1分。满分34分。

3.3.3调查程序

本研究全部调查在五周内完成,每周一项,顺序为:认知风格调查、口头模仿测试、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测试、不限时语法正确性判断测试和元语言知识测试。全部调查均有序进行,问卷回收率与有效率均达95%以上。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进行路径分析。模型中参数估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各潜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如图2和表1所示。

图2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显性/隐性知识的路径关系

表1 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显性/隐性知识概念模型的检验结果

关系 路径系数 P值 结论

场独立认知风格显性知识 0.573 --- 关系显著

场依存认知风格隐性知识 -0.061 .216 关系不显著

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0.431 --- 关系显著

下面对认知风格与显性/隐性知识的关系作以具体分析:

图2和表1显示,场独立认知风格对显性知识的学习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573,对隐性知识的获得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显性知识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其路径系数为0.573×0.431=0.247;场依存认知风格对显性知识的掌握没有影响,对隐性知识获得的影响不显著,路径系数仅为-0.061,p值为.216。

据上文所述,具有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人具备从场景中分辨具体信息的能力,能较好地理解具体信息与整体信息的关系,他们更擅长进行复杂的学习活动、推理和分析,能独立解决问题。而本研究测试的语法结构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规律性,需要被试经过仔细分析和推理完成。具有场依存认知风格的人往往依靠外部提供的有关信息从整体上认知事物,在接受外部信息处理分析问题方面缺乏自主性,因此对具有较强分析性的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并无优势。所以,场独立认知风格对显性知识的学习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场依存认知风格对显性知识的学习无太大影响。

再看认知风格对隐性知识的影响。隐性知识获得的直接途径是无意识的隐性学习,而没有意识参与的习得靠的必然不是意识层面的分析推理,而是潜意识层面的直觉与洞察,从而形成综合判断。所以,场独立认知风格显然对隐性知识的获得不会有多少直接影响,而具有场依存认知风格的人在知觉、记忆、思维问题解决以及人格领域习惯于将外部的信息作为自己判断的依据,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事物,最终形成综合判断,因此比较适合于隐性学习。但是,隐性学习的成功必须有随时随地充分而又可理解的输入作保证,可是这一严格的条件对于非目标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基本不具备,所以本研究中场依存认知风格在隐性知识的习得方面发挥不出其原有的优势。另外,本研究测试的语法结构是独立离散的,无法体现场依存认知风格整体综合能力方面的优势。因此,场依存认知风格对隐性知识的习得影响不显著。

此外,场独立认知风格能通过显性知识的中介作用对隐性知识的获得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这是因为非目标语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无法保证充足有效的隐性学习,隐性知识主要依靠显性知识的转化(DeKeyser,2000)[8]。

简言之,场独立认知风格对显性知识的学习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对隐性知识的获得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显性知识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在非目标语环境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学习均无太大影响。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重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显、隐性知识获得的影响,要善于了解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熟悉其学习习惯,考察各种教学策略与不同学习风格的适应程度,创造适合每个学习者特点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效组织适合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获得显、隐性知识,最终帮助其提高英语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建红.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3):119.

[2]孙广治.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97.

[3]王立非.认知风格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1998(4):65.

[4]Roehr, Karen. 2008. Linguistic and metalinguistic categ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1): 67-106.

[5]Hulstijn, J. H. 2005.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7(2): 129-140.

[6]谢斯骏,张厚粲.认知方式图形测验的编制与修订说明[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5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论文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在于使用之中”的命题和“语言游戏、生活形式”理论。这个理论对日常语言的考察意义极为深刻,因为它指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与其他行为、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行为。塞尔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语词和世界的关系,然而,对人和世界的关系强调不足。言语行为的生成和理解,个人意向性与社会现象的有机结合,需要在人和世界的语境中进行。

    1.言语行为理论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

  言语行为理论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为奥斯汀、格赖斯和塞尔,各自的理论研究有所偏颇。一派将个人意向性作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其代表人物是格赖斯。意义的生成是由个人;言语行为决定的,说话人试图通过使受话人认识到其所作所为而产生效果,意义是个人行为意义的产物。按照格赖斯的分析,在实施言语行为过程中其行为本身不受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或社会惯例的影响。格赖斯这种看法没有清楚地说明意义与惯例或约定俗成的习惯的关系,即没有说明意义如何受到惯例或约定俗成的习惯的支配,同时,用一个人意图达到的效果来给意义下定琴,会模糊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的界限,因此,只要把意向和惯例或规则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弥补格赖斯上述见解的缺点。另一派强调实施言语行为过程中社会习俗角色的重要性,其代表人物为奥斯汀和塞尔,其中的代表作品为塞尔的《言语行为》。按照这一观点,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和话语语境在决定言语行为意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意义不仅仅是个人意向性的产物,而且也是社会j质例的结果。然而,无论是以格赖斯为代表的主观主义者,还是以奥斯汀、塞尔和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客观主义者,两种不同派别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联结或识解,只是对同一现象从两个不同侧面进行论述而已。

    塞尔最早的工作是研究指称理论,在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是意义和指称问题。他用于研究指称问题的方法属于斯特劳森和奥斯汀传统,把指称行为看成是说话者在说话和进行其他表达时所施行的一种意向性言语行为。塞尔认为,施行言语行为在一般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按规则有意图的行动。使言语行为成为可能的规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规则,他把它叫做构建性规则,它不仅调节先前就存在的诸多行为形式,而且实际上也能为新的行为形式创造可能性。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言语行为类型看成是在语言范围内提供了不同的制度可能性,而说明言语行为的结构就是揭示构建性规则。

    钱冠连指出:“研究言语行为就是研究词语意义,研究词语意义就是为了反观人的思想,反观‘存在’与世界。这就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目的的解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说。“没有语言,存在就无法表现,不能被思考。然而,把语言作为言语行为来研究人的存在则是西方哲学历经两千多年才达到的一个思想认识”。后期语言哲学从研究科学语言转向日常语言研究、‘旧常语言学派并不否认日常语言的歧义性和含混性,但是认为日常语言中的问题需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来解决,因为日常生活蕴含着真理,普通人的意见应该成为是非的标准,没有必要人为地设计一套日常语言中本来就没有的精确逻辑”。正如粗糙的地面更具摩擦力因而更适合于行走,过于光滑的地面反而易使人滑倒一样。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要行走,所以我们需要摩擦力。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因为语言哲学这才真正开始了对现实的关注,真正把现实的人的言语行为作为考察的对象,从而达到了一个富有成果的认识高度。从我们说第一句话的时候起,我们就清晰地表明了要求普遍性获得理解和同  意的目的,在解释者进行无限交流的框架内建立起普遍性的认同一致,使人根据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来发  现并重新建立规则体系,实现有效性要求。语言的功能不在于反映世界,而是像工具那样被人用来对世  界作出反应。研究语言就是认识人本身。于是,尽管并非语言学家的自觉,但语言研究终于走上了一个  比较完整的回归人自身的路线。哲学和语言学经过了千百年的争论、摸索,最终不约而同来到了透过言语行为来认识人这个焦点上。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语言的确是行为。

      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伯克利大学语言神经理论课题组用最新的电脑神经元活动模拟技术关  于语词一概念的研究结果,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关于言语行为与人类认知的语言学和哲学理论。传统理论认定:理性和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概念在人脑中有专门的机能区,而这是人类种系特有  的;理性与知觉、行动是分离的。一句话,概念、推理等是“非以身体表现的”,即不体现于人类身体一大脑系统的感觉一运动机能之中。莱考夫却发现,概念是“以身体表现的”,许多概念直接使用人的身体一大脑系统的感觉一运动机能。莱考夫所举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抓”这个概念。他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无论是用手去抓一个物件、看别人抓一个物件、想象“抓东西”、还是说出“抓”这个词,神经元放电区域是同一的(并行顶叶前运动皮质网络)。这就是说,具体的某行为及对该行为的知觉、关于同种行为的想象以及概念竟然使用的是同一个大脑皮质区网络。而且,无论是行为本身还是这个行为的概念,其神经活动参数(方向、力等)以及它们的推断图式(主体一控制一客体)、执行图式(角色、方式、状态各阶段等)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人的思维、语言没有必要假设为人体、人脑机能之外的存在,他们是“以身体表现”于其中的,即哲学应当是“人体中的哲学”。言语行为理论创始人奥斯汀在《施为性话语》一文中指出,人的言语除了报告真值条件以外,还有一种行事性的言语,它们的主旨不在报告事实,却是以某种方式影响人们做事,是无所谓真或假的。这样,他就把问题的讨论牢牢地拴在如何通过言语行为看词语的意义,说话人如何表达(行事性言语也是一种表述)自己的意思上—哲学转向后相当多的哲学家就是如此看待语言意义研究的。

      哲学家认为,以言行事的话语可以绕开哲学本体论的争论。试看徐友渔举出的以下三个句子和说明:“他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是真的”;“助人为乐是好的”;“这幅画真美”。如果将它们当成一般的陈述句,可能会产生难解的关于真善美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把它们理解为说话人借以表达一种赞同(“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这一论断)、提倡(助人为乐)、欣赏(这幅画真美)的行为,也许就不至于有争论。点明了这种哲学思路再来看言语行为理论,我们会知道,奥斯汀他们不是冲着语言而来,他们是“把对语言的理解当成解决基本哲学问题的必要准备”,他们认为“只有对于语言的说明才能获得对于思想的全面说明”,他们是在对人的思想进行说明。

      2.个人意向性与意义

      塞尔从个人主观性角度将格赖斯的意向概念区分为表述意向和交际意向。前者决定言语行为的内容和言外之力;后者将对言语行为内容和言外之力的理解作用于受话人以达到交际。当塞尔看到格赖斯的个人意向概念无法充分解释“独白”,“说话人没有说话对象”和“说话人不想对受话人产生交际效果”时,塞尔对表述意向和交际意向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没有表述意向就没有交际意向的结论。实际上,这一结论也过于偏颇。一个正常言语行为要获得成功,应是既有表述意向又有交际意向,一个成功的言语行为应是表述意向和交际意向的互为建构,同时还要看意向的实际内容和意向性的本质。意向性的关键所在是满足条件。当一个说话人说某句话并且意味着某种东西时,他是在执行一种意向活动,产生声音是他意图说出那句话的满足条件的一部分。当他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语话时,他便把满足条件赋予这些词音和记号。因而在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话语时,他便把满足条件赋予了满足条件。说话人有意向地说,“天在下雨”,并且使它具有意义。那么,他将执行一种具有几个满足条件的复合行为。首先,他意图说出这个语句,而说出的那个话语是他的复合意向的这一部分的满足条件。其次,由于他不仅仅意图说出这个句子,而且赋予它意义,也就是说,他意味着天在下雨,那么,这个话语就获得了它本身的满足条件。而且仅当天在下雨,说出的这个话语便被满足。这个话语的满足条件就是成真条件。这个话语是真的或假的,取决于说话人在说出那个话语时世界是不是如说话人有意向将它表达出来的那样。所以,说话人至少有两个部分的意向:说出那个话语的意向和关于那个话语应当具有满足条件的意向。但是,由于说出的这个话语是他的第一部分意向的满足条件,因此,他的全部意义意向就是将满足条件赋予满足条件的意向。

   塞尔确立了施事行为分类的四条标准:话语的目的(基本条件)、表现的心理状态(真诚条件)、话语和世界的关系,即合适方向(先决条件)和命题内容(命题条件)。带有话语和世界的关系,即合适方向(先决条件)的意识状态如信仰或欲望或希望或恐惧都是其满意条件的表征。相信“下雨了”表征下雨的状态同时表征意志一世界的合适方向。去看电影的欲望表征世界一意志的合适方向。“欲望”而不是“相信”具有世界一意志的合适方向,意向的目的不仅表征事物的状态如“相信”被理解为表征事物的状态,而更重要的是给世界带来变化,现实世界特别是人们自身的行为来吻合意向的内容。如果用满足条件来分析意向性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是人的思维将意向性施加到现实中的对象和事件上面,通过意向性将满足条件施加到原来的满足条件之上。如果说话人所说的也是说话人所想的,那么意向的满足条件不仅仅是说出这句话的声音,而这声音应有进一步的满足条件,如“断言”的真值条件、“承诺”的义务条件和“指令”的服从条件。如果我说“巴黎经常下雨”,意向的满足条件不仅仅是说出这句话,而是具有词一世界合适的方向的真值条件“巴黎经常下雨”。这就是所说的意向性地将满足条件施加在满足条件之上。“命令”的满足条件不仅是去做被命令的事情,而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命令本身,它的自身所指功能。“承诺”的满足条件不仅仅是这一动作必须发生,而是它自身所指功能,意向产生话语,话语包含着世界一意志合适方向的满足条件去完成自身行为。

    3.社会现象与意义

第6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当今高校教育已经呈现全面普及的趋势,高职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由于职业院校以传授技能为主,往往会忽略素质教育、礼仪修养的教育。据笔者多年授课经验,将学生的礼仪修养情况总结为以下四种:

(一)高职学生礼仪知识不够全面。

自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以来,各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在逐年降低,高职学生进校的门槛也在逐年降低,学生的礼仪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礼仪知识也未能像考试科目的课程一样受到重视,学生的礼仪知识或礼仪素养很少从书本中获得。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的礼仪修养是在家庭教育中受父母的影响形成的,因此,高职学生的礼仪素养和知识只能依靠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决定。

(二)高职学生不懂礼。

高职学生就业的岗位以技能型岗位和服务型岗位为主,很多学生重技能的学习,却不理解学习礼仪对踏入社会及工作岗位的重要意义。很多高职学生对礼仪知识也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表层,学生不理解礼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礼仪知识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的情况较为普遍。

(三)懂礼却不习礼

所谓“习礼”,即学习礼仪,部分高职学生知道礼仪的作用,但是没有主动学习礼仪知识的习惯,还处于被动学习的心态。如果开设了礼仪课,学生就按部就班的学习,如果不开设礼仪课,学生也主动自学礼仪知识。

(四)习礼却不用礼

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礼仪相关课程,但以理论为主,在课堂中仍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授课模式,礼仪课程中的实践环节较少,如此教学方式,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效果不佳,很难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所以用礼还停留在理想阶段。

二、当代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滞后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中礼仪的教育环境各有不同,参差不齐。俗话说“父母是礼仪教育的第一位老师”,说明家庭教育对每位学生礼仪修养的影响程度。在近五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城镇、农村的学生来自于“空巢家庭”,而这一类型的学生的父母不在子女身边,远赴他乡打工挣钱,家庭礼仪教育全依赖于祖辈,而中国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隔代亲”的现象,祖辈对孙辈较为溺爱,再由于年代差距甚大,当孙辈到了青春期,祖辈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约束、说服孙辈,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的缺失是造成下一代礼仪修养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二)应试教育的结果

目前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只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礼仪教育一直徘徊在科学素质教育的边缘。礼仪教育是需要经历从由外到内、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毫无疑问,礼仪教育应当从小抓起,因而学前阶段、小学、中学阶段恰当的礼仪教育可谓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在我国应试教育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大背景下,是否用功读书,是否分数排名在前,几乎成了人们判断一个中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一个学生的礼仪修养无法量化成具体的分数体现在毕业成绩中,也就无法得到学校、老师以及家长的重视。

三、普及礼仪课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的礼仪修养反映了职业院校的整体形象

工厂输出产品,产品质量即是工厂的社会形象。同理,学校输出学生,学生的个人形象即学校的社会形象,所以高职学生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将直接有助于高校形象的维护,甚至有助于对整个职业院校形象的维护;有助于增进人际沟通。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礼仪课程纳入人文素质基础的课程中。

(二)全面普及礼仪课是提升学生礼仪修养的唯一途径

笔者通过走访对多位老教师后发现,近年来,高职学生个人形象欠佳、行为举止随意等诸多礼仪问题频繁出现。通过调查普遍发现高职班级在开设礼仪课的学期,学生的整体形象甚至班风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通过学习礼仪课程,教师引导学生“知礼、懂礼、习礼、用礼”,培养其得体的言谈举止习惯,能塑造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形象。例如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

(三)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在国家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在社会风气令人担忧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当代年轻人的礼仪修养其实关乎未来国家的道德水平,现在重视礼仪教育,就是任重道远的育人大计。

四、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加大礼仪相关课程的实训室建设

高职学生礼仪修养教育的研究需要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的支持。礼仪课程教学,因为无法创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无论在争取办学经费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注定难以获得教育资源的深度支持。只有为礼仪课程配置形体房后,才可以锻炼学生的站姿、行姿、走姿,从学生个人形象上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加强礼仪教学的实训环节,充分发挥礼仪教化育人的作用

增加礼仪教学的实践课程比重,也可以增设礼仪实训专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教授个人形象设计内容时,让学生掌握化上班妆容的技巧;在教授社交礼仪时,就让学生学会递接名片、进出电梯的次序、吃西餐时如何使用刀叉等,内容越实用、具体,学生越有兴趣学习;内容越容易掌握,也就越容易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三)学校教育主动与家庭教育连线搭桥

家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应营造家庭习礼用礼的氛围,使礼仪教学持续进行。由于高职学生以住校学生为主,家长很少来学校,学校与家长唯一的连接点就是学生,学校可在利用网络假期布置假期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礼仪的教学视频,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重视,经常督促子女,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进一步推进礼仪在家庭中的扩散。

(四)促进礼仪教学的社会实践。

开展礼仪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还应结合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实践训练等方式进行,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交通礼仪时,就让学生模拟公交汽车、火车上、飞机上的让座礼仪、排队礼仪,学生自导自演,即增添了上课的趣味性,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掌握礼仪知识。

(五)将国学的内容与礼仪知识相融合。

第7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1、个人形象礼仪:

仪容基本要求、服饰的色彩组合以及正装的穿着饰物的佩戴、日常行为举止的规范要领;

2、会面礼仪:

与人见面时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称谓、选择适当的介绍方式进行介绍、正确地与人握手来传情达意、规范的递送和索取名片来展现个人形象、通过拜访和接待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3、交谈礼仪:

恰当得体地与人进行交谈,会选择交谈的合适话题及在交谈过程中注意倾听;

4、宴请礼仪:

第8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一. 大学体育教学中强化礼仪教育的作用

    人是社会性动物且深受环境影响,因此对人的礼仪教育应不局限于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堂、不局限于父母的教导、不局限于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等。体育课程同样可以成为学生礼仪教育的平台。结合大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以下作用:(1)塑造良好的大学生个人形象。一个人的形象既有外在表现出来的服饰、长相、行为和言谈举止,也有内在的人品、气质、修养、格调等,毫无疑问外在作用的体现是以内在的素质为基础的。对大学生而言,他们被誉为国家发展的希望,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年群体。但在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成长在独生子女环境里、深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群体在个人修养和品质上又受到很多负面影响,如考试作弊、不努力学习、生活作风散漫、自私刚愎等。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能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合适的方式在合适的场合发泄情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服饰穿戴与言谈举止方法,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与沟通能力,在体育规则下学会自我约束、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奋斗,又有高雅举止和得体言谈与整洁大方仪表的大学生形象。(2)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观赛修养。我国重视体育竞技与体育经济的发展,而运动受众(即球迷)则是关键。球迷的文明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但当前很多体育观赛中却表现出了多种不雅现象,如我国斯诺克运动中相机的闪光与手机铃声不断,篮球赛上球迷用矿泉水袭击球员与教练、网球赛事中的口哨与手机彩铃声,还有体育场入场时的混乱、乱丢垃圾、对球员进行不道德的辱骂等,都反映了当前体育观赛者文明礼仪的欠缺。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体育观赛的爱好者,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各种礼仪渗透教育,有助于让学生掌握体育观赛的常识性礼仪,对现场不文明的礼仪进行引导、批评指正,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良好的礼仪实。(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大学体育教育不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而在于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掌握体育运动常识。如体育舞蹈教学渗透礼仪教育,学生的仪态仪表与言行举止能按教师规范执行,就能将体育舞蹈美真正的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舞蹈。又如涉及到篮球裁判的教学,就要让学生明白对裁判的仪态仪表、手势、交流方式等的要求。学生在深刻领会这些具体要求之后,就会让这些体育知识深入头脑,做到学有所得。

    二. 大学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内容本身繁多,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的礼仪教育涵盖与体育比赛和活动相关的方方面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包括观赛者)应有的服饰、语言、行为举止以及礼貌礼节等规范;在体育仪式上的一些礼仪活动如开闭幕式、颁奖仪式、火炬接力与点火仪式等;各类体育标志。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体育教学大纲,笔者以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应具有知识性、社会性、趣味性,同时又具有可实践性和系统性,否则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会成为说教方式,教学效果必然不好。因此大学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内容应包含体育礼仪基本理论、个人形象礼仪、观赛礼仪。其中的基本理论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不适合室外教学时进行。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根本上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礼仪的重要性以及体育礼仪不仅仅用在体育活动中,而是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礼仪表现。系统理论知识能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大学生都懂得“礼仪”的含义,但未必懂得体育中存在哪些礼仪,以及体育礼仪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药重点阐述礼仪的社会性与个人性。

第9篇:个人形象礼仪范文

现如今我国形象设计市场过于分散,缺少集“服装搭配”、“发型设计”、“妆容设计”和“礼仪培训”为一体化的公司,而已成型的形象设计公司普遍服务价位过高,远离了大众消费需求。市场上“发型设计店面”、“化妆公司”、“服装租赁公司”过于分散,顾客往往需要东奔西走,而由于店面租金过高,且过于分散,往往顾客进行全部服务所需要的费用高昂。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类的消费者群体庞大,每年参与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司年末聚会的公司职工、广大民间表演团体与各高校的演出团体等,缺乏专业廉价整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对于表演团队而言,还需要联系不同的厂家(比如化妆店、理发店、租用服装的厂家)来保证演出的成功,组织执行工作复杂。但是,由于人们对形象设计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人们一般认为形象设计公司就是简简单单的发型设计等认知,很多人对形象设计存在很多误解,所以需求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象设计类公司就目前发展状况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形象设计服务类市场发展状况还是很良好的。

二、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潜在竞争激烈

个人形象设计师的职业诞生于欧美,很快风靡全球。纵观国内近几年来,个人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得迅速,在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还有广州的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形象设计公司或者机构对此行业缺乏正确认知和有效开发,造成现行的形象设计市场无序、冷淡、消费人群少等尴尬局面。项目公司预计主要经营方向和业务包括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咨询与培训、各业余演出团体化妆承包。其中个人形象设计又涉及化妆、发型设计、服装搭配与租赁等业务。因此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各连锁理发店或发型设计中心、各大美容院、各大形象设计及礼仪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和礼仪服装销售行业的各大公司。个人形象设计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行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民众物质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会不断增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党的十以来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势必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这一行业,这将是一股潜在竞争力量。与此同时国外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十分成熟,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国外形象设计业势必会开发海外市场,而我国势必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国内形象设计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形势下势必会给国内刚起步尚无领军力量的形象服务行业以巨大的冲击。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目前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一是口碑好,在一定区域,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二是服务质量好,所雇员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服务环境优越。三是从业多年,资金雄厚,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和服务环境开发。

三、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的合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