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初三化学实验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三化学实验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三化学实验题

第1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初三化学教学 实践研究

引言

初中教育注重的是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学科的认知和探索能力。而化学学科的引入加强了学生对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对比和学习,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潜能,因为化学是一门充满探索性且很神奇的学科。

一、初三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初中化学学科的起始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初三化学教学来说可能需要讲究一些教学技巧。初中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主要以面授讲解为主,相对来说比较被动和死板。单就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的话,对这门抽象且涉及领域较广的学科来说,使学生难于理解。我们应该注意到实验给实际生活带来的意义,而不只是局限于课本上实验的表现结果。

2.教育模式的被动性

教育的最根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所有学科学习都是为了考试,因而课堂学习是比较紧张的。在化学学科教育中,老师应该认识到这一形势,给学生创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体验式教学在化学学科中引入的意义

1.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更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通常应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和专业教学中,表现方式一般为:实验、课题探究等。一般课外探究较多,如课外调查学习、手工制作等。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帮助面临中考的学生缓解压力,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

2.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使用范围广,针对性强。

对于化学这门比较抽象的难于灌输的学科来说,我们可以实践活动、实验方法进行互动学习。初三化学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与相关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按课本直接讲述学生会觉得枯燥,学习效率很低。如果结合生活实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际意义,再做成相关课题完成,则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2)实践性强,便于学生理解。

体验式教学贵在体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诠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简化抽象的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使学习不再枯燥。

三、在探究实践中增强能力

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大量实验为探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在组织探究教学时,不必刻意追求一套看似完整的探究步骤,而要关注探究教学的精神内核,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怀疑精神、求证精神。开展探究教学时,要精心筛选探究问题,灵活取舍探究环节,准确把握探究程度。

1.精心筛选探究问题

主动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天性,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明确要求的学科教学”中,并不是所有课题(问题)都有探究价值,必须对探究问题精心筛选,教师应根据地域特点、学生基础、教师特长筛选出合适的探究问题,这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哪些问题适合探究教学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值得借鉴:当教材内容是针对形成相应科学领域的概念、规律和理论,而不是提供实践活动材料和培养劳动活动的实验技能、技巧的时候;当教材内容不是崭新的,而是在逻辑上继续充实以前所学知识的时候;当教材内容适合学生做出独立结论,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适合做出概括的时候;当教师训练学生通过开展活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适合采用探究教学法。那些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可以从问题堆中删除。有的问题虽然有探究的价值,但是受学生知识基础或者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开展探究,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留在课后或者兴趣小组活动时开展探究。

2.灵活取舍探究环节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实验、交流与汇报、反思与评价五个基本程序,但是就某一个具体探究问题而言,不一定每个程序都要平均使用力量,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的问题适合全程探究,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得出结论都值得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探究教学;有的问题只需要重点探究某个环节,其他环节可以提供资料,降低探究难度。例如,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探究教学的重点是猜想、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其他环节不必进行探究。

结语

体验式教学是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认知能力之后,通过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让学生积极思考,更有效地学习。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对于初三化学学科的学习,不应该只从中考应试角度被动进行,不论对于传授者还是学者,都应该明白其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然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探索其产生过程及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化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新导刊,2010(02).

第2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关键词:初三 化学 教学 方法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它有许多化学的专用语言,比较枯燥,弄不好学生就当做第二外语,因此要充分利用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同时,初三化学又是学生参加中考的重量级科目,所以抓好初三化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了初三化学老师肩上的重任。

一、关于初三化学教育的几点反思

1.初中化学学习始于初三,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接中考,教学的任务非常紧,在这几年中,我们的化学新课都是最后一门结束,综合复习时间比较短,因此存在赶课现象,都想及早结束新课进入复习。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内容多、综合性强,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教学手段和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

3.在往年的中考中,我发现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运用,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为此教学中要不断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并从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开始,逐步形成严谨正确的书面表达。

4.化学实验开展得较少,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没有充分得到训练;再加上由于赶着要把新课上完,没有更好地组织学生复习,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训练,考试下来的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各科学习的任务都较重,多数时候忙于应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时间去复习、预习,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过的内容,因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

二、改进初三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

1.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2.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

3.努力做好复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要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

4.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没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经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教师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还要提前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刘新知,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999.3第3次印刷).

[3]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1(1999.3第3次印刷).

[4]孔笑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7).

第3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一、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化学老师

1.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生喜欢你的前提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喜欢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老师,最不喜欢老师凭自己的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数老师比较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中间层次的学生往往关注较少,对后进生乃至“刺头”则视为“眼中钉”。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我觉得可以有以下一些做法。

首先,不要去询问学生升初三前其它学科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等,省得对有些学生产生难以改变的印象,走进教室时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些学生,让那些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你。其次,我们在上第一堂化学课时就要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会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让那些原先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不会对你另眼相看的。并让学生相信,不管你其它学科的成绩如何,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的,大家的起点差不多,只要你愿意一开始就跟着老师的步骤学,一定能学好初三化学这门学科的。

2.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是学生喜欢你的有效方法

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一般学生而言如及时擦亮的火柴,会使他们热情高涨、积极上进;而对于后进生而言,可使他们更新认识、转变学习态度。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刚接触初三化学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时,就应利用这一章内容即基础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等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不管原先成绩有多落后的学生都有信心学好初三化学。如果我们能给学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或许学生会更加喜欢你。而我们的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化学课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所以,只要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上的课的话,他们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时就会更加轻松愉快;这位老师的教学也会更加高效!所以,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喜欢自己所上的课,为此,我们初三化学老师就要想尽办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上的初三化学课。

1.让学生因了解化学的作用而喜欢上化学课

初三化学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就介绍了化学的各方面作用。所以,初三化学课的开端,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节内容并联系实际生活以及一些化学史让学生首先了解化学的作用。例如:通过向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制造、钢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名称虽然很熟悉,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些都是我国世界文明的化学工艺,让学生感觉化学很神奇。再如: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介绍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化学更神奇了;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特别感兴趣的火箭发射也要应用化学知识以及一些药物、塑料、布料、动物食用的蛋白质、合成橡胶、化肥等都是用煤、石油等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制造出来的一些产品等一些实例,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的用处很多,这时,学生可能还会把化学与他们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了化学课。

2.让学生因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而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而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上化学课。所以,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的作用后可以补充一些简单但现象变化明显的化学实验,例如: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后再滴加无色稀盐酸,红色消失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学生发现又变红时肯定会觉得化学真的很奇妙,好想自己也能完成这样奇妙的化学实验而喜欢上化学课。

3.让学生因分数的刺激而不自觉地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毕业班学生来说,他们会比以前更在乎卷面分数的高低。如果刚开始学习化学就能拿到理想的分数,学生会越学越有自信,从而越来越喜欢上化学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不断地用分数来刺激他们,特别是教学的起始阶段。为此,我们可以将一开始学生所学的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点以10个选择题和2个化学反应表达式的形式编写成小试卷,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完成,下课后马上批改,批改时尽可能给出高一点的分数,一开始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拿到小试卷时脸上都能露出满意的笑容,也因此学生就有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当然,学生在满意自己分数的同时还会去关注他人的分数,不过在他们有了信心的基础上哪怕是比他关注的同学分数低一点也不会丧气,反而会产生更强的斗志,或许会暗暗下定决心要超过某些学生,这样学生们会在不断地分数“攀比”中不自觉地喜欢上化学课。

第4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一、化学方程式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时间和深入程度都较浅,所以,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方程式,老师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过多,可能会导致学生消化不掉,所以,在教学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释就会故意减少,从而导致其重视程度不足;其次,教学方法不合理。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三化学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而化学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化学用语的解释就相对较少,而这导致学生在真正面对这些复杂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最后,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化学用语不能准确分清主次顺序,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学习、记忆、理解的难度较大,并且机械的记忆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初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灵活运用的方法

1. 夯实学习基础,利用口诀法学习化学方程式

在初三化学学习时,由于在初二学习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开始接触更为专业的化学知识,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并且其学习的过程是个学习方法的过程。在方程式的灵活运用上,要着重加强抓要领,夯实学习基础。学习化学方程式时,最基础的运用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其要领主要是: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等号连,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这是学习化学方程式基础的基础,所以在学习运用时,要熟练地掌握口诀,从而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还是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 善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化学方程式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科学方程式,所以,想灵活运用就应该善总结,通过学习、观察和思考,巩固学习成果,从而实现化学方程式的灵活运用。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于同类型的问题和化学反应举一反三,提高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面在教学的过程中,简单举出几个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帮助大家积累总结经验。一氧化碳+金属氧化物金属+二氧化碳(2NaOH+CO(少量)=Na2CO3+H2O)像此类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在写出盐的化学方程式时,就需要注意到盐的配平,但是由于学生在记忆时对于生成物的记忆停留在死记硬背上,所以,对于如何写出同类的生成物就显得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配平时,要注意到盐里面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氧化物等,再加上一个氧化原子形成了负二价的原子团,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化学方程式提供的引导去做出准确的配平。

第5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关键词:教材 教师 学生 探究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版本的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已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新教材给师生以面目一新的感觉。很多化学教师都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谈论中都说不好用。其实,是教师们还没有真正转变观念,还没有真正懂得新课标,还没有真正读懂新教材,还没有真正转变角色,还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要真正把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开发和利用好,就应该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必须从以往的初三化学教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彻底改变观念

1、用新的教学理念去鉴别九年级化学新教材

新教材更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过程,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和获取科学的实验方法。

新教材留给师生很大的空间。它没有象以往的教材那样祥细地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叙述出来,没有规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也没有规定学生做什么实验、该记些什么知识要点,它只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出粗线条教学体系,它在教学策略和手段、教学情景设计、教师和学生活动设计、各章的归纳与整理等方面,只是用分栏目或问题的形式进行提示,它是让师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思考,得出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结论。例如,《如何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新教材只告诉学生体现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数目比值关系的数值――元素的化合价,然后提示了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技能,就需要教师开发这部分资源,指导学生通过书写化学式的实践活动,学会一些技巧、技能和方法。

2、明确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把化学教材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就会使课程资源单一化。只抱着一本化学教材教学,仍是在以书面印刷为主要知识传授资源,照本宣科式地教学,新教材是难利用。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个方面,不是教学资源的全部,特别是化学课程资源很多,化学与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生活经验、科技活动等都是化学课程资源。明确了这一点,才能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新教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化学教育目的。

二、教师要扮演好几个角色

1、当好对现代各种化学资料的鉴别者。现在出现的初三化学资料书、多媒体资源都特多,就不在此一一列举。教师要能决定哪些资源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哪些课程资源可以进入课堂,转化为教学资源,哪些可以供学生课外阅读、欣赏和探究,等等。让学生明确在初中阶段应该学习哪些化学资料。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参谋者。

2、当好对化学新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首先,要认真钻研初三化学新课程标准,真正明确初三化学的三维目标,真正明确初三化学的每一章、每一节的三维目标。其次,要对新教材的每一章节如何完成三维目标进行研究和开发。选材要取舍得当,这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也涉及到教师对教学计划的设计以及备课等问题。还要研究化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化学单元间的联系,还要研究学生已有能力水平,学生的兴趣以及喜欢的种种活动。通过这些研究,教师可以明确哪些化学资源对学生有价值,发现一些有潜在价值的化学资源,从而进行合理的学生活动设计。

3、当好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者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指导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服务是教师的应尽职责。化学物质本身就在我们生活中,所以化学教师更应该结合有关化学知识,指导学生用好身边的物质,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例如,在引导学生探究铁在饱和食盐水中易生锈的活动中,提示学生家中接触过盐的刀、锅等都要及时洗净,擦干,以防锈蚀。又如,结合《食品中的有机物》,指导学生注意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合理膳食。这样还可以进 一步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化学教师更应该在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理性知识等各方面耐心指导。让学生在安全、愉快、轻松、温暖的氛围中爱上化学,学好化学。

三、重视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实验探究活动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以往的初三化学教材,80%是教师演示实验,10%的学生分组实验,10%的家庭小实验。学生动手的机会很少,学生对学习化学是先热后冷。因为第一节化学课老师都会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随着知识的深化、实验因不多动手而兴趣消褪。现行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活动探究实验约50%,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它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变简单教授为互动教学。例如,化学反应中能量和质量守恒的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的探究等,让师生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得到化学知识和技能。所以,化学新教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就是要重视学生探究活动,认真督导学生的化学探究活动,精心设计化学探究活动,耐心为学生化学探究活动服务,如寻找器材、提供场所、指导操作等等。让学生在化学探究活动中或得知识和成功的喜悦,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保持学习化学的高度热情,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学会一些探究物质的科学方法。这样,才真正发挥了探究活动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现行九年级化学新教材资源博大精深,认真开发和利用,会觉得它其妙无穷,非常科学。

第6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关键词: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化学,人类的健康离不开化学,资源的节约离不开化学,环境的保护离不开化学,化学为解决社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化学不仅在宏观的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学习化学的意义至关重要。

新课程的实施,如同一股春风滋润着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让中国教育的发展成为了可能。不久的将来,中国教育将彻底打破古八股几百年来对教育思想的统治,化学教育也将为此而充满活力。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无疑是对传统化学教学本质的颠覆。借着这股改革大潮,化学教师纷纷进行了改革性探索和示范。但是,不得不承认,改革的热度、强度和改革的实质性效果,并不成正比。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真正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自己的努力不付之东流呢?

一、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新教材,为教学改革确立一个明确的思想方向

新教材用先进的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处处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如环境、能源、材料、生命等的融合与渗透,将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新确定为“科学探究”,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加强了科学与人类生活的渗透与融合,强化了实验的探究性,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联系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责任感等化学精神,”这是教师教学改革的总的精神和宗旨。

二、教师要设计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风向标和平衡器。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宏观目标即整个学科的大致方向,而微观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而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微观目标又可以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比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及过滤、蒸发基本操作,理解分子、原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会区分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知道物质的微粒性,还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珍惜水资源,防止水污染。而这才是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一旦养成了节约用水的习惯,不仅是其自身高素质的体现,更是国家和社会的骄傲和福气。

三、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知识是一定的文化、活动、社会、背景等的综合产物,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而且知识和情境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产生离不开形象的情境,情境的性质决定了知识的性质,而知识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反作用于情境,新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学习的目的既要是学到系统性的知识,也应该是将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学生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更为有效地获取知识,理解知识。新课标非常强调情境对知识的促进作用。进行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化学一改以往生涩、枯燥的特点,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1.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和实验相辅相成。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在课前准备一个小玻璃水杯、一个汤匙和适量蔗糖,在自己动手实验之前,先让学生亲自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杯底有沉淀出现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出“饱和溶液”的定义。定义首先要学生自己试着解释:多数学生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当让他们和课本的标准含义进行比较时,就发现自己忽略了饱和溶液形成的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开动了脑筋,又锻炼了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认识到了化学教科书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化学学习的严谨性,可谓是一举多得。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入门阶段,就认识到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就明确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学习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总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构建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化学学习变成一种生活的必需,使化学变成一门容易亲近的学科,消除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和偏见。

3.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第7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井水,用自制烧杯中放入带来的水样中加入肥皂水进行了搅拌,观察现象,然后老师用用冷开水加入肥皂水进行实验比较,通过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硬水和软水的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纯碱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你能想出哪些化学方法帮她鉴别一下?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Cl-和CO32-的鉴别。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结构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把学习过程还原为他们自身的活动过程,引导他们在自主、积极的化学活动中更好地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三、追踪社会热点,创设时尚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例如“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并与课堂教学适当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很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也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三国里的火烧赤壁的经典故事,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五、拓展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欲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乐此不疲、乐以忘忧,则应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寻找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点击,家庭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例如,在学完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后,引导学生在家里运用厨房物品去探究鸡蛋壳和水垢的成分,并在课堂中汇报实验中的现象、分析和结论,从而真正实现在“做中学,乐中学”。

六、结合学生心理,创设游戏情境

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开始,唯有兴趣,才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以化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一接触就有妙趣横生之感,从而开阔思路。这种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初三化学元素符号的教学中,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师可把重点的元素符号都制成卡片,一面是名称,另一面是符号,然后组织学生做接龙游戏。当教师高举卡片时,被叫的学生要马上说出卡片背面的内容,回答不上来的同学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这样来组织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注意力也集中了,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七、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第8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36-01

近年来本人有幸能一直从事初三化学一线教学,对于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几个注意点归纳如下:

1.注意实验的安全性

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以后,教师不要忙着让他们做实验,应该首先让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因为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实验前一定要让学生细读药品的取用规则。虽然有的药品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所食用的,比如食盐和蔗糖这些,有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总喜欢用嘴去品尝一下,那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2.重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进入初三后,有很多化学教师认为初三化学课时比较紧,教学任务重,每天都要备课、批改作业、上课,而且做实验费时又费力,而且很多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很神秘,甚至有少部分学生把化学实验当成老师在表演魔术,很好玩,这真是外行看门道,内行看热闹。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我们的老师干脆就在化学课上不做实验,而是采取讲解实验,然后让学生自己花时间去背实验,而实际上往往这种方法对于学生化学成绩短期内的提高也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是,这种不科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弊端,首先,对于一部分能考上高中的同学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进入高中教学以后,高中化学知识不再向初中那样靠死记硬背就能考出好成绩的,高中化学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而学生往往仍然采取传统的死记硬背法那肯定是不行的。其次,理论式的化学实验教学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趣,甚至是厌学,无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想想我们中国每年都能培养出许多奥赛金牌,但为什么从来就没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呢?我想,不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3.没能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联系起来

虽然有很多学校,很多老师也很重视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也都做了,但还是没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来,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把历年的经典实验题目穿插到我们的课堂实验中来,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往往给人以一种空洞的印象,学生似乎学到了很多,但一到考试就什么都想不起来,这种忽略实际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只有在实验的时候一步步的引出相关问题,学生对中考的知识点才会真正掌握,只有不断的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融会贯通。比如,我们的学生在下课铃声想起以后显得比较浮躁,很多学生就急忙等着下课了,而这时候教师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感染,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向学生提问一下,我们的实验已经结束了,请大家注意一下你们各自的实验桌,这时候,学生也就会注意到自己的实验桌很凌乱,实验结束以后一定要将药品和仪器放在指定的地方,一次提醒,颇有印象,多次提醒,终身受益。

4.有些教师没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老师避而远之,尽量不做实验、少做实验,而且农村初中的学生思想单纯,胆小,动手能力较差,所以有些分组实验九出现了一人动手,多人观看的现象,老师对这种现象也没有及时加以指出。这样,不但很多学生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而且加深了这一部分学生的懒惰心理,对于这些旁观的学生的成绩,可想而知,肯定好不到哪儿去。有时候,我们的教师在操作实验的时候也会不规范,比如说再取用粉末状的碳酸钠的时候应该用药匙,而我们的老师往往由于实验准备不足就直接倾倒,甚至还有的老师直接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味道,虽然这些操作方法对于实验结果没什么影响,但是正是因为你这种错误的方法被学生看在眼里,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方法也是错误的,为什么对于我们要求就这么严格呢?所以说,我们的老师在准备实验时候,一定要注意药品和器材是否准备充分,这样才会尽量在学生面前少犯错、不犯错,给学生一个正确而完美的形象。

5.反复思考,精雕细琢

第9篇:初三化学实验题范文

关键词初三化学探究教学研究

化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而且它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遵循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是本人对化学探究教学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探究兴趣,作为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以前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多分析,勤思考。教师还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见解,表扬肯定其正确的想法,对于其中的一些错误要善于诱导,及时进行改正,深化学生的思想,锻炼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为学生布置开放性或有梯度的化学问题,尽可能的为学生制造主动思考的机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原子”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当α粒子穿过金箔时,为什么只有极少数能够将其穿透,且没有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为什么一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从而改变了运用路径?为什么有少数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的质点又被反弹了回来?然后让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展开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原子内部的原子核体积很小,而且带有正电,在原子核外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这一现象。紧接着再提出问题:原子中的原子核带有正电,原子核外电子带有负电,那么原子带有什么电荷?原子能够分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学生最终明白了: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所获取的知识,一般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即使忘记了,仍然可以通过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因为,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探索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既是探索、发现、验证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的根本。初中化学实验集“光、色、声、态”于一体,能够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的感性体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优势所在,通过实验,学生高度集中了自身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因此,作为化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作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化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和安排每一个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知识时,教师可以事先设计以下几种探究性实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学生通过分别实验发现: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就停止了反应,打开瓶塞后可看到有大量白色雾气产生;而利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却太快了,不利于观察;由此可见,这一实验最好选在大理石和稀盐酸进行反应,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过程,不仅有利于激发实验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与素养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当我们学习类似于溶解的这类化学现象时,应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来进行。

三、有效利用习题讲评等途径渗透探究思想

习题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重在“阅读”、“思考”、“共同探究”、“给出答案”几个环节。课堂知识要得到巩固,必须通过习题来完成。在习题讲评中采用探究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推理、信息处理等能力,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对学生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建立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铺设台阶,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到设疑一探索一发现一解决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启发学生采用不同的思维途径探索解决方法,自己体会、“发现”规律;再根据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逐步变换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多方位展开,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总之,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探究教学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尝试,大胆实践,更好的发挥探究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长龙等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蔡文广.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探究性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