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艺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美感经验;核心理论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文艺心理学》的创作背景与由来
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桐城人。1925年朱光潜留学英法德,其间,广泛涉猎哲学、文学、心理学、美学,并形成他文学批评的思想和理路,此间主要著述有《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诗论》等,其主要文艺美学思想在《文艺心理学》中有充分表现,这部写于1931 年《文艺心理学》堪称中国文艺心理学的经典之作。
首先,朱光潜在《作者自白》中说,这部书是作为大学讲稿之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理解本书的行文风格。《文艺心理学》的行文挥洒自如,文字平易通俗,既展现了作者高人一筹的文艺素养,也充分说明本书适合做讲稿的特点。
其次,朱光潜早年间接受正统的封建私塾教育,他就读的桐城中学,注重桐城派古文的学习,而作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桐城派,提倡义法说和雅洁的审美标准。与此同时,在若干大学做过十四年的学生,广泛积累的知识储备对朱光潜深入展开文艺心理学提供必要帮助。朱光潜能做到如朱自清所赞的“头头是道,有味的谈美的书”[1],以其博深的见解和广远的学养为后辈文艺研究者提供裨益和启发。
再次,朱光潜所处的时代背景,北洋军阀和专制时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无孔不入,因此《文艺心理学》也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启发民智和启蒙色彩的文艺理论著作。
二.《文艺心理学》核心理论――美感经验分析
从《文艺心理学》的章节体例来看,第一章到第八章是集中探讨审美活动中的美感经验问题,第九章到第十一章则聚焦什么是美:分析美的对象和美的本质,第十二章到第十七章则关注艺术论:介绍艺术的起源,考察艺术的创作和归类艺术美的形态。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看出,美论、艺术论离美学更近。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更适合以“美学”来命名,朱光潜也在“作者自白”中解释说:“它的对象是文艺的创造与欣赏,它的观点大致是心理学的,所以我不用《美学》的名目,把它叫《文艺心理学》。这两个名称现代都有人用过,分别也不很大,我们可以说,‘文艺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观点研究出来的‘美学’。”
前五章分别从五个侧面对美感经验进行分析,第一章:直觉说。
直觉说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感经验的特点是意象的孤立绝缘。“美感经验是一种凝神的境界”。不论是在艺术中或自然中,美的事物能在你心中呈现一幅有趣的画面,你的眼界在欣赏玩味的刹那,势必这种情境所占据,使你聚精会神地领略它的情趣和意味,而除它以外的任何事物都暂时忘掉。这种在欣赏艺术美和自然美时的心理活动,就是美感经验。在这个经验中,心所以接触事物的是直觉,而物所以呈现于心的是形象。因此美感经验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形象的直觉。
第二章 :距离说。此处作者提出了关于美感经验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的距离。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心理学家布洛那里借鉴而来。朱光潜很多例子和布洛的原始论文相似。布洛是为审美无利害说寻找论据,把“心理距离”即“对于经验的某种特殊的内心态度与看法[2]”,当作审美“静观才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朱光潜先生则把布洛的这种冲突观念以“移花接木”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融会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传统文艺实际到中国古代文论中。这是朱光潜西方学说的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尝试,朱光潜改良后的“心理距离”说也得到广泛流传。
距离说的要义在于,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把人与物之间由实用关系转变为审美关系,使人们虽然置身于实用世界里,却可以用非实用的眼光,把现实生活当做审美对象去欣赏。正如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所说:“一个普通物体之所以变得美,都是由于插入一段距离而使人的眼光发生了变化,使某一现象或事件得以超出我们的个人需求和目的的范围,使我们能够客观而超然地看待它。[3]”
克罗齐认为:人都有直觉能力,因而“人是天生的诗人[4]”。每当人直觉形象和意象时,他是一个“审美的人”,与“科学的人”和“实用的人”无关。朱光潜则认为这三者不可分割,只不过是人的三个面,审美的人这一面其实是对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审美态度,即在心理上与对象拉开一段距离来观照它。朱光潜用“距离说”去补充“直觉说”,,既引申了直觉说,也充实了距离说,使审美经验研究提升到一个更加完善的新层次。
第三章:移情说。讲物我同一,在第一章中已经提到,这里更进一步阐明。
美学家立普斯认为移情作用是一种外射作用,就是把我的知觉和情感外射到物的身上去,使物具有某种“人格化的解释”。朱光潜对其进行批判,移情作用是“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另一方面又吸收外物的姿态和精神。
德国学者谷鲁斯提出“内摹仿”,即人在观赏外物时,用内心的意念活动去摹仿对方的姿态或运动。“最终将审美的个体直觉性和社会性结合联合起来,将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沟通起来,使被克罗齐抽象化片面化了的‘直觉’说,重新回到整体生活之中。”[5]
第四章 ,美感经验与生理运动相关。在移情作用中,不但我们的情感移注于物,物的情趣移注于我,而且我们的“筋肉”“呼吸”等生理器官发生特殊的生理变化,似乎也模仿着运动,只是这种生理的模仿的运动大半隐在内而不发出来,这里感觉中的生理运动可称为“内模仿”,“内模仿”会影响美感经验。朱光潜区分美感与,并指出那些在看戏时最起劲、叫得最响的人们往往并没有把艺术当艺术看,得到是只是而非对艺术的真正欣赏。
第五章 在“关于美感经验的几种误解”中,作者亦首先对这种混淆“”与“美感”的成见进行指正。并对迷途的现代学派和艺术作品的疑问进行分析。
三. 结语
整体而言,朱光潜美感经验论创新性有三:
(1) 前四章分别从“形象的直觉”、“心理的距离”、“物我同一”、“美感与生理”,即形成了直觉心理距离移情生理基础的推动关系。四者概念不再是孤立冰冷的概念,朱光潜将美感经验理论的四个部分贯通为相互连接的整体。
(2) 四个方面对美感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兼顾欣赏者和创作者的角度,既有文艺理论的论说,又有实验科学的证明。朱光潜融合西方美学思想于己用,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移花接木、西为中用的作品,说理透彻、脉络明晰,展示出作品吸纳西方美学理论后的中国化特色。
(3) 朱光潜 20 世纪早期的心理学美学成果,是以直觉――心理距离这一核心观念为主线建立起来。他以自身学识和切身经验去体察经典,以及探索中国20世纪美学现状,自由融贯中西美学,并成就其美学体系,从而成功的为艺术分析和文学批评提供理论依据和典型范例。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主编:《美学译文》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摘要:如果一个作家经历了从“新移民”到“海归”的转变,那他(她)的立场、视野、感受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她的创作形态和文学风貌发生转换,如果一个作家率先将自己从“新移民”到“海归”的身份变化和人生轨迹在作品中加以表现,那他(她)很可能就此引领一种新的文流并生发出一种新的文学品种,我们可以将这种新的文学品种命名为“新移民海归文学”。
关键词:新移民;海归;新移民海归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0)4-0018-04
“海归”作为一个“新概念”出现于20世纪末,据说最早出现在1999年凤凰卫视的一个访谈节目中,“海归”即“海外归来”的简称。2002年,在人民网总结“五年成就‘100词’”专栏中,“海归”一词已获得了一种较为正式的解释,那就是:海归是相对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的,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
虽然“海归”的概念出现得较晚,但“海归”这种现象其实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存在了。清末民初大量中国留学生赴欧美和日本留学,这些留学生后来绝大部分都回国成了“海归”,并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文学领域而言,从鲁迅、郭沫若、巴金,到、冯至、穆旦,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重要作家,都可以归为“海归”之列。
不过,虽然都可以用“海归”一词,但事实上,20世纪早期的“海归”和现在所说的“海归”,在本质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前者只是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但他们的身份基本上还是中国公民,他们回来理所应当――那是学成或有了工作经历后的回国;后者则除了包含前者的那种情况之外,还有很多人在海外学习或工作时,身份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中有许多人作为“新移民”已入籍别国成了外国人,这样,他们回来就成了外国人客居中国,这样的“海归”,就不单纯是中国人出国留学或工作之后的回国,而是在成为外国的“新移民”之后,又回到中国成了“海归”。
这样的身份改变显然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冲击。就文学领域而言,如果一个作家经历了从“新移民”到“海归”的转变,那他(她)的立场、视野、感受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她的创作形态和文学风貌发生转换;如果一个作家率先将自己从“新移民”到“海归”的身份变化和人生轨迹在作品中加以表现,那他(她)很可能就此引领一种新的文流并生发出一种新的文学品种。
我想把这种新的文流和文学品种称之为“新移民海归文学”,意指(1)创作者经历了从“新移民”到“海归”的转变;(2)作品具有一种新的立场、新的视野、新的感受――这里所说的“新”,是相对于创作者作为“新移民作家”时的特征而言的。如果说创作者当年的“新移民”特征为他(她)的作品带来的是“海外”立场、“海外”视野和“海外”感受的话,那么现在的“新移民海归”特征,则使他(她)作品的立场、视野和感受具有了杂糅性和融合性――既不完全属于“海外”也不完全属于“中国”,既属于“海外”又属于“中国”。
应当说,美国华人作家施雨就是这一文流的先行者。施雨在20世纪80年代赴美――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出国大潮,又在21世纪初回国――成为作家中“海归”的先锋。长期的中国――美国――中国的生活经验,使她对中西(美)两种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而作家的敏锐和洞见,又使她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升到历史和文化的高度,并将之融入“海归”后的创作,从而使自己的创作从过去的“新移民文学”向“新移民海归文学”转变,并在客观上成为“新移民海归文学”的先锋和代表。
施雨最早创作的“新移民海归文学”是她的小说《不穿正装的男人》(2009),小说中的尼克从美国回到上海,遇到了来自中国台湾的丽莎,由于公司业务上的联系,两人有了“交集”并产生了感情――他们彼此以才华(尼克)和纯真(丽莎)打动了对方。尼克虽然不穿正装,但为人正直,而来自中国台湾的丽莎虽然经营企业,却由于纯真而遭人计算,企业大受影响。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诚信而没有对世界对人性失望――最终她因此赢得了尼克的爱。
这篇小说,虽然场景跨越了中美两地(拉斯维加斯和上海),但主要活动背景是充满活力的上海,主要人物则是两个“海归”(分别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男女主人公“交集”的领域则是电子公司的合作与贸易――这些场景、人物和领域,正是当今中国最具“现代化”特征的写照:大都市(上海)、海归(精英白领)、高科技(领域),如果再加上丽莎的台湾背景,可以说所有能代表中国“现代化”的元素,都集中在这篇小说中了。
施雨的这篇《不穿正装的男人》,写的是当今中国,可是这个中国,却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与世界彼此交错的中国,描写这样的中国,其实就是描写当今世界――然而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中国。比较施雨在美国做“新移民”时创作的作品,就会发现,那时她虽然也会在作品中写到中国,但其基本立足点是在美国,作品中对中国的涉及,是以衬托和丰富美国为前提。然而当她“海归”之后,她作品的立场,开始从“美国”向“中国”位移,此时她作品中的“中国”,已成为展示她文学世界的中心,而“美国”,反倒成了表现“中国”的“陪衬”。
这意味着施雨从“新移民”变成“海归”之后,重新获得了一个新的“立场”(位置),而这个新的立场(“中国”立场),显然为她的创作带来不小的变化。当初去国之后成为美洲“新移民”,曾给施雨看世界的眼光形成巨大的冲击,并导致她的创作带有强烈的“海外”色彩――这种“海外”色彩不仅体现在题材上,更体现在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观念上,那一时期无论是她的散文还是小说,流贯其中的“海外”立场、“海外”视野和“海外”感受,在施雨身为美国“新移民”时的创作中,都相当突出。
成了“海归”之后,施雨迅速调整了自己的立场(位置),蓬勃发展活力四射的中国,把施雨的目光深深地吸引了过去,她显然意识到,当代中国,应成为希望有所作为的作家一展身手的舞台,自己的笔,应该在这块养育了自己的土地上耕耘。
施雨把上海作为自己“海归”后文学耕作的第一块沃土,这不仅因为她“海归”后以上海为家,更因为上海代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新成就,抓住了上海,可以说就抓住了当今中国的脉搏,抓住了上海,也就有了展示中国走向世界,吸引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最佳视角。
假使说《不穿正装的男子》是施雨“海归”之后在创作上转型的“小试锋芒”,那么《上海“海归”》,则是她要在“新移民海归文学”领域,着意经营的一个重要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海“海归”》既是施雨写的关于“海归”们与上海这个城市之间绵延一个世纪的故事,也是她率先将自己的创作从“新移民文学”向“新移民海归文学”引领的标志。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一个“后新移民文学”时代的来临。
《上海“海归”》是由李伦新主编的“海派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力图多角度地展示“海派文化”。丛书主编在这套书中专门设一本谈“海归”,可以说独具慧眼,而这本书选中施雨来写,也可谓所得其人。在书中,施雨一方面对20世纪以来“海归”们与上海的渊源进行历史回顾,另一方面,也对当下的“海归”如何为上海带来“新意”和“活力”予以“直播”和扫描,更重要的,是她以自己的“海外”经验和“海归”立场,对“海归”们与上海的关系,进行评说、阐释和判断。
施雨的《上海“海归”》从中国的“海归”历史谈起――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视为是中国人留学海外历史的一个浓缩版;与此同时,结合她自己的美国经验和美国感受――把自己的父母、老公、儿子统统带入作品之中,现身说“法”,展示中国人“走出去”又“住回来”的生动过程;在这中间,穿插介绍美国社会的种种现象、习俗、观念和思想(美国式的保守、美国人的金钱观、美国眼、种族意识、生死观、相处之道等),以及自己对美国社会的认识。当然,对于“海归”们的回国过程以及思想感情变化,施雨有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有过长期国外生活经验的“海归”们,对于国人讲面子,爱虚荣的陋习,已经难以接受;对于“小海归”们西化的生活习惯和对自己传统文化的无知,作为父母的“海归”们忧心忡忡;对于身份蜕变后的再次回国,身为“海归”的作者除了“近乡情怯”之外,还有“回国四怕”(怕被当外乡人、怕丰满、怕染发、怕名牌)――这种心态,昭示的其实是,“海归”虽然“回乡”,但毕竟受过西方思想文化的熏染,已与“正宗”的国人有所不同,他们有国人不会有的心态(怕被当外乡人)以及与国人相反的心态(怕染发,怕名牌),“海归”们这样的心态,其实表明他们已成为悬荡在“空中”、“既不中也不西”、“既中也西”的“超人”――超越了国人的相对一致性而杂糅了中西两种文化的“回国常住的海外中国人”。
这种“超人”特性在具体的“海归”人物身上,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把“义工”的概念和方式落实在中国了(《海归义工范江平》),有的把外国文学中的精华介绍到中国了(《小二与卡佛》),有的把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中国了(《国际比较教育学专家郭玉贵》);还有的把新技术引进到中国了(《一张“全家福”引发的海归故事》),把高效的管理经验和前卫的管理观念引回中国了(《IBM全球副总裁的“海归生活”》、 《解码心理DNA─记华迪国际总裁宋岩》),把追求自由的艺术精神实践在中国了(《“海归画家”王大宙》),把西方文化的探险精神和开放姿态融进中国了(《70后海归商云溱和吴宸》、《80后海归Vivian和Calvin》),把自己的海外经验和职场技能贡献给中国了(《上海世博会的幕后推手李媛和王剑涛》)。
当然,施雨在展示当下这些“海归”、“超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历史的纵深处寻找他们的前辈:当年参与东京审判的向哲浚(《向哲浚与最真实的东京审判》)和两位在美国推广针灸的中医李永明、黄羡明(《两位中医与“中国针灸在美国”》),成了施雨从“海归”历史中打捞出来的前行代“海归”代表。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因此这些“海归”前辈与当代“海归”的特色和功能均不相同――从中也体现了施雨在书写“海归”时所具有的历史感。
施雨“海归”后的“新立场”(新位置),使她在文学创作时,获得了一种新视野――此时她看取中国时,就不是站在“海外”看中国,而是站在中国里面看中国,这使她与“海外”作家相比更“中国”,可是她与中国大陆的本土作家相比又较为“海外”,这样的一种状态,使施雨面对中国,既有“自家”的亲切感和主人感,又有“客居”的客观性和理智性,这样由交叉地带赋予的新视野,使她能看到“海外”作家和“本土”作家不易发现的文学新题材,也能在“海外”作家和“本土”作家都看到的文学题材中发现新感受。
写“海归”是施雨抓住的一个新题材,这一题材显然得力于她的“海归”立场(位置)和“海归”视野――这已使施雨的《上海“海归”》独树一帜。然而,更能体现《上海“海归”》的“新移民海归文学”价值的,还在于施雨在其中表现出的融入了她个人体验的对“海归”们的感受:这些“海归”,对于祖国,都有一份爱之深痛之切盼其强愿其盛的赤子之心。
在某种意义上讲,施雨的“海归”身份本身,已决定了她的感受是一种混杂了“主人”和“客人”、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复杂体,然而,在这种“主”“客”和“内”“外”的交织中,又有一个基本的倾向,那就是,以“主”和“内”为主,以“外”和“客”为辅,或者说,是“主”、“内”为体,“外”、“客”为用,“主”和“内”是施雨书写“海归”时对“海归”与中国关系的基本感受――此时的施雨,完全是以“主人翁”的姿态来表现“海归”的:“海归”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海归”是祖国的光荣骄傲;而施雨的“外”和“客”,则更多地表现在一些“技术”的和“细节”的层面,如对于国人传统的生活陋习(爱面子讲名牌套关系越规矩)和国内教育制度的弊端(重考试轻能力攻外语背政治),施雨则以一个受过“西风”吹佛的“海归”的眼睛,敏锐地洞见到这些问题并加以嘲讽和批判。
体现在《上海“海归”》中的新立场、新视野、新感受,使施雨创作的“新移民海归文学”具有了一种“新文学”的特质:这种文学,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出发,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开拓,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蜕变,是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一次新升华。这是他们从中国走向海外又从海外回归母国的螺旋式上升,这是他们在成为“新移民”时经历了文化震荡之后的第二次文化震荡,这是他们在进行了一次身份转换(新移民)之后的第二次身份转换(海归),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这种二次“身份认同”,为他们的文学带来了新质:这个“新”文学(“新移民海归文学”),有中国立场可是又因了海外经验和海外观念的介入而不同于大陆作家笔下的文学,有海外元素的渗透可是却以中国立场为本位因而又不同于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文学,它是“中国化”的“海外华文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中国文学延伸”,是“中国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交叉地带,是“海外华文文学”(“新移民文学”)和“中国文学”联姻后的一个新品种。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海归”作家的增多,“新移民海归文学”或许将引领“海外华文文学”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很可能,它也是“海外华文文学”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西方传播学与信息观念的引入,我国新闻界开始从最基础的概念来修正、重构新时期的理论体系。概念准确是科学研究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最基本的逻辑起点的概念混乱,必然导致理论上的混乱。①因此,本文欲从新闻定义的研究范畴开始,通过对新闻本体的探究,借鉴并分析学者给新闻下过的定义,试图给新闻一个较为完善的定义。
定义的范畴
新闻定义综述。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种。国外更有学者声称有300多种,可谓众说纷纭。根据学者对新闻定义的研究,可以把目前的新闻定义整理为四大类。
一是“事实说”。如徐宝璜1919年在《新闻学》一书中称:“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
二是“报道说”。如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三是“传播说”。如王中1981年在《论新闻》一文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布)。”
四是“信息说”。如宁树藩1984年在《论新闻的特性》一文中写道:“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
四类定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闻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闻学理论界虽然表现出空前的繁荣,但是对于新闻的定义这一基本概念的研究范畴尚未有明确的界定,多数学者大多从新闻的属性和新闻实践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新闻的应有之义,却忽略了研究的范畴。
范畴(category),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②各门具体科学都有自己的范畴体系,新闻学理应有自己的研究范畴。
大众传播――默认的研究范畴。目前新闻学理论界所说的“新闻”,通常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新闻,研究的范畴主要是指大众传媒条件下的新闻实践,新闻指的是大众传播渠道中传递的事实或信息。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大众传播媒介渠道的新闻,才是新闻事业所要研究的对象。在现代新闻实践过程中,传播者是播音员、报刊发行人、电视主持人等,传播渠道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四大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被称为第五媒体的网络,接收者是有普遍意义的“大众”,而新闻,是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介向“大众”传递的特殊信息。新闻的定义在这里是产生于新闻事业的实践中的,事实经传播者进入大众传播渠道,通过媒介进行报道被受众获知后,新闻就形成了。新闻是按照如下过程形成的:事实发生及时报道受众接受新闻形成。③因此,“报道说”默认了这样的研究范畴:在大众传播的范畴之下研究新闻的定义,只有经过大众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但是这个定义范畴失之偏窄。
研究范畴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新闻本质属性的要求。现实生活中,新闻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大众媒介上,而且广泛存在于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关系中。能被称为“新闻”的事实信息应该具有新闻属性,比如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趣味性等。我们把这些属性称为“新闻性”。没有新闻性,事实将永远是事实,不会成为新闻,更不会成为报道。
“报道说”认为,变动产生新闻,但是并非所有的变动都能成为新闻,只有媒体报道了的才是新闻。刘建明教授在《当代新闻理论》中说:报道与否不能决定事实是不是新闻。问题在于:是先有报道还是先有新闻?“报道说”认为新闻是后于报道的,只有报道了,新闻才随之产生,不被报道的事实信息是不会成为新闻的。笔者认为,是先有新闻,然后才有报道。
客观世界存在各种各样的“事实”,其中的一些事实千变万化、不同寻常,处在变动中,具有新闻的属性,我们称之为“新闻”,在这些“新闻”中,非常有限的一部分被选择用于“报道”中。由此观之,新闻产生于事实中,报道是大众传媒对新闻的选择性传播。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说法,缩小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和研究范畴,时间上也颠倒了新闻和报道的出现顺序,因此是不尽合理的。
因此,只有厘清研究的范畴,才能给新闻以一个更完善的定义。而这个范畴,恰恰是传播,而非大众传播。这种传播,可以是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甚至可以是人的自我(内向)传播。新闻在人与人之间的流动、传播是容易理解的。对于单个人来说,新闻的自我传播就是个体对“什么是新闻”、“这则新闻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种判断。
新闻的本体――信息
20世纪40年代“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创立和广泛应用,对我国的新闻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是物质运动规律的总和。从哲学的角度说,信息是事物运动的存在或表达形式,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实际上包括了一切物质运动的表征。传播学研究的信息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它是人的精神创造物。④新闻产生于事实之中,但不等同于事实,新闻的本体应该是信息而不是事实。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就新闻而言,就是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人们对物质现象的反映,是对事实的加工,不等同于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这种“加工”,可以是媒体的采、编、播、报;也可以是个体对于新闻的价值判断,通过自我的内向传播来实现。
事实与信息的区别在于:事实是从本体论,即“有”或“无”的角度提出问题,强调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实际过程,是一种客观存在,要求主体的认识与它完全符合。信息的概念则从认识论,特别是从人的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指的是能消除人们认识上不确定的东西,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新闻既不是报道,也不是事实,它是一种信息,一种关于客观世界最新变动的信息。信息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类对它的认知或表述。⑤客观世界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当这种变化被人类感知、认识,进入了人类的认知系统,便转化为人类主观世界的认知信息,人类就会对它进行综合、加工、储存或传播。⑥新闻与信息的联系在于,它是万千世界诸多信息中的一种。它来自客观事实,但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而是对客观事实的感知、认识和反映。
新闻与信息又是有区别的。什么样的信息才能成为新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同样庞大。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比如广告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新闻则更偏重于在某一范围内尽可能地影响更多的受众,满足受众普遍的认同需求,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新闻是一种时效性较强的、提供给普通受众群体的一种特殊的信息。
新闻――一种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什么是新闻价值?首先,价值是一种能够给人或社会带来积极意义的东西。刘建明先生认为,所谓新闻价值,是指受众接受新闻活动中满足其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⑦新闻价值是客观的,它是新闻信息中固有的属性,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和承认,它都客观地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另一方面,新闻价值又是主观的。它必须经过受众的检验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新闻价值只有在新闻到达受众后才能实现。因此,新闻价值是一种新闻本身固有的能够给受众带来积极意义的特性。
如何正确定义新闻
定义有不同的方式,如词法定义、情境定义、内涵定义、外延定义、实质定义等。通常使用的定义公式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即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按照“属+种差”的定义公式,笔者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新闻的属概念是“信息”;在“信息”这一属概念下,“新闻”和其他信息的差别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新闻的本体是信息前文已做了详细分析,这里要说明的是“新”是新闻的最鲜明特征,新闻失去了“新”,便难以成为新闻而将成为“旧闻”,其次,对主体的意义表明了新闻的价值。新闻总是被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个人需要,才能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注释:
①④⑥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杨鑫辉:《中国心理学思想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百度百科,“信息”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527.html?wtp=tt。
⑦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药学服务逐渐被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应该大力提倡药学服务显得尤为重要,让医者、药者认识到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高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就医质量,更好的完成治疗。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比较薄弱。我们应该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参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治疗,给病人提供药学知识、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参与治疗方案的制订、病人教育和咨询,药动学的咨询和营养支持,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选择。药师要多与病人沟通接触,积极开展药学服务。治疗冠心病的医师和药师应该具有临床药师大多具有医学和药学的双重知识结构,具备提供药学服务的基本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有帮助的专业的服务。冠心病药学服务人员对所有备选治疗方案进行最小成本、成本-效益、成本-效果、成本-效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向病人提供既经济又能提高生活生存质量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大大降低冠心病治疗的总费用,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整个社会的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时非常必要的。冠心病药学人员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广泛的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除了有冠心病药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具有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药物。目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上涨趋势,特别是在农村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也出现了普遍的患病态势,而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种类繁多,药物价格不一,有的治疗药物甚至很昂贵,因此,提高冠心病的药物服务成了冠心病患者治疗的重要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尽量降低总的医疗费用。
2、药学服务人员对冠心病患者履行的职责
首先,要求药学服务人员所提供的药品,不管是在内在质量还是外在包装上都必须是合格的优质的。因此在药品的采购时,从合法的渠道获得药品,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采购;注意药品的贮存,减少药品的变质;保证药品在疗患者该次治疗的服用期间处于安全的有效状态。其次,药学人员应提供有效的冠心病治疗药物。要求药学人员对所提供的药品的适应症、作用原理、作用途径、作用特点、作用强弱、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性能均有全面的了解。药物治疗服用前,药学人员应对病人详细说明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尽量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对人体的可能损害。同时,在药物治疗前,还要加强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第三、药学人员应提供经济的冠心病治疗药物。目前由于我国医疗、医药、医保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上涨过高的医药费用已给个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和严重浪费,要求药学人员掌握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第四、在临床的药学人员有能力向医生提供全面的药品信息和用药方案,协助医生正确、合理地为患者使用药品。药学人员还应该积极深入临床,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开展处方分析,进行新制剂和新剂型的研究。
二、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应用
对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就是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在对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主动关心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护理。目的是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治疗药物,达到身心全面康复的目的,实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的药学服务和心理护理应该同时进行,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的治疗效果。单一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都不可能完全至于冠心病患者的病症。
1、冠心病患者治疗服务的注意事项
(1)药学服务人员应该与冠心病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供合理的药物治疗服务的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心态,周到、细致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达成共同促进康复的默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用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患冠心病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疏导患者对并征得紧张情绪。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理上沟通,并从生活上照顾他们,比如给他们最大的精神安慰,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及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嘱其进食易消化、高纤维、优质蛋白的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有助于患者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的治疗。
2、针对性的药学服务和心理护理对策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药物服务和心理护理,教会患者科学用药,并加强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不仅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同时,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有了信任感,缩短了护患距离,加深了护患感情,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意识和生存质量。
(1) 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
冠心病患者入院的3~5d抑郁逐渐明显,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医生或者护士应该主动的向患者热情、仔细解释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法的价值与意义,让患者倾诉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以减轻其焦虑和抑郁,加之合理的药物服务,提高患者的信心。
(2)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冠心病患者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个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诱发冠心病或加重病情。药物服务人员应该与医生和护士一起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3)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对患者提供药物服务的同时还应帮助患者认识改变自身的应对方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尽量避免消极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重建心理适应能力,调整人际关系,减少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平衡。
以“文化心理学对传统心理治疗理论的影响”为例,分析文化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一)对心理病因观的影响
在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自身身心原因、外部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心理病因。因此,心理医师会采用“客观的态度”,去发现有关心理现象或病态心理的“客观真理”。如:行为主义理论不赞同从精神层面分析心理病因,应从社会环境方面分析心理病因,认为心理疾病的形成主要由外部环境的变化变化影响,导致个体认知紊乱,最终导致心理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也认为,自我的异化和疏离是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源。在心理病因这一问题上,文化心理学持心理病因的建构观。一方面,文化的多元性与相对性决定文化治疗理论也具有多元性和相对性,即心理健康的程度是心理与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个体存在的现实意义与其所在的环境有关,对事物的认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与生活的环境有关,因此,个体的生活经验不同,社会环境的变化心理造成的影响不同。简言之,有多少种文化,就有多少种心理问题。因此,所谓的心理问题,多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
(二)对治疗方法的影响
传统心理治疗受客观主义、机械主义和基础主义的影响,认为心理疾患不但存在一个客观的病因基础,而且拥有一套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只要运用有效的治疗办法,心理疾病自然会好。因此,传统心理治疗医师更多重视治疗方法与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个体本身的重视不够。在心理治疗方法上,文化心理学的多元性、文化性决定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文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并不完全依赖现有的治疗技术水平,心理疾患治愈的方法和手段也应是多元的,例如通过了解个体的文化水平程度、价值取向等因素后,针对性采取治疗办法。换言之,文化心理学背景下,心理治疗方法必须考虑文化的价值取向,并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使心理治疗方法在厚重文化背景下承载更多的人性化取向。
(三)文化心理治疗效果评价
传统的心理治疗是在治疗医师的指导性,选择服用药物等治疗手段,引导患者治愈心理疾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医师是主导,心理治疗效果的标准就在于接近既定目标的程度。文化心理治疗理论认为,心理治疗不应局限在指引患者达到医师计划中目标,应借助各项资源引导患者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简言之,文化心理学心理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在于,在完成不同文化场域的互动,让患者于环境、文化有机融合,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展现人生的潜能,彰显人生的现实意义,心理疾病自然愈合。从实践上看,文化心理学的形成,有利于丰富治疗方法,使心理治疗方法充满浓郁文化色彩。
二、结束语
1.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我校2007级、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对照组28人;实验组29人。
2.教学内容。
对照组和实验组所用教材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材。
3.教学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讲授法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研讨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由相同教师授课。研讨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主持,学生以班级单位参与。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心理学课程授课总学时为40学时(每学时40分钟)。对照组授课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实验组中,研讨教学共计2时,占总学时数的72.5%;传统教学共计11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7.5%。研讨教学中,学生需按照专题准备研讨内容、组织研讨活动,每人负责组织研讨教学1学时(1学时/人,29人,共计2时);传统教学中,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提炼知识点,强调重点、解释难点;与此同时精选经典专题进行知识拓展。准备阶段:教师提前两个月将准备好的课程标准、教材、任务分配及要求分发给实验组每位学生,要求实验组29名学生根据任务分配及要求组织与设计研讨内容,主持研讨1学时研讨教学。继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和学习。学生利用暑假及课余时间进行研讨教学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整合并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研讨教学,并可通过电子邮箱、QQ等交流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每次上课前两周,学生对研讨内容进行细化与准备汇报,老师提出修改建议和进行内容指点。在实施阶段,每次教学中,教师首先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随后由名学生主持研讨教学,其他学生可进行提问,同时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就本次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注重引导,及时纠正错误、发现问题等,并就主题相关的知识进行适当专题拓展。
4.教学评价。
(1)考试成绩。课程结束后组织统一期末考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以及在各分数段分布情况进行比较。(2)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以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师资等为指标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每项均按4点量表计分:不满意为1分,基本满意2分,满意3分,非常满意4分。5.统计处理。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二、结果
1.教学改革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
课程结束后组织统进行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实验组学生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且成绩在70分以上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
2.教学改革对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众多指标的满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教学中教员讲解、教学方法采用指标的满意度上,实验组明显低于。
三、讨论
【关键词】谈心 宣传 课堂
Improvement first day newborn Chinese study psychology three ways
Luo Lin
【Abstract】First day newborn study psychology has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①In classroom active, the attention insufficient centralism, lacks the self-control, felt that consciousness enhances quickly, understands and the memory cannot leave concretely, the solid perceptual material, abstract thinking ability is not strong.②Because slightly rises the strengthened training which at the beginning of takes a test, creates part of students rise into after the first day, to studies “relaxes” and to the test dreads the psychology.③Likes opening wide own mind to teacher, dares to express own view to the question, wants to say said that tries to outdo others heart, is willing to display own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strengthened them to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curiosity to knowledge earnestly seek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ituation,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improvement first day the student Chinese study psychology’s way mainly has: The heart-to-heart talk helps; Propaganda launch; Classroom instruction.
【Keywords】Talks openlyPropagandaClassroom
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思维、品质、能力等基础上的复杂认识活动。其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是决定其思维、品质、能力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广泛、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语文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理想的成绩。
初一新生刚入学,从心理角度看,还带着小学时的稚气,由于已习惯了小学时靠死记硬背便能学好语文的学习模式,以及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举一反三,不断创新的意识,造成了他们对中学的授课方式、学习方法,都感到不适应。因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减弱,往往是教师抓得紧,学生也紧;教师抓得松,学生也松,于是初一新生便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较好,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却不知不觉退步了,个别甚至进入差生的行列。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心理过渡,缺乏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心理适应性。因此,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时期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三大特点:①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自制力,感觉、知觉提高快,理解与记忆离不开具体、实在的感性材料,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②由于小升初考试的强化训练,造成一部分学生升入初一后对学习“松松气”和对考试的畏惧心理。③喜欢向老师敞开自己的胸怀,敢于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想说就说,好胜心强,愿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初中课本的新鲜感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根据以上情况,我认为改善初一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的途径主要有:
1.谈心帮助
这是指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敏锐地观察到学生异常的心理现象,采取谈心交流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如一初中新生在几次作业中,一个知识点竟连续出错,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还是作业马虎?对此,我没有对他简单批评、强令改正,而是找他谈心,引导他倾吐真言,才知道这位学生因刚一接触初中知识有难度,加上语文检测成绩不理想,采用小学时的学习方法不见效了,便觉得自己今后学习上进没有希望,产生了“混”的思想情绪。了解上述情况之后,我先让他回顾小学时的语文学习内容和方法明确初中生与小学生心理状况的区别。鼓励他敢于面对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又要善于采取新的、正确的学习方法。由于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采取谈心的方法引导他确立了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形成健康合理的学习心理,使这位学生找到了自己退步的原因,克服了自暴自弃的思想,重树学习的信心,学习状况很快得到了改善。
2.宣传发动
这是指为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心理上存在的普遍而又典型的问题,以墙报、黑板报或心理辅导等形式进行的宣传活动。以达到明辨是非,认清方向,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目的。如我曾经开展过一次“以健康的心理来看待考试成绩”的演讲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推荐演讲者,学生准备充分,演讲气氛热烈,使他们明白:成绩的好坏只能代表过去,关键是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现在起努力学习,谁都会取得好成绩的道理。从此,全班同学放下了思想包袱,出现了人人爱学习,个个争先进的良好风尚,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由于宣传具有广泛性、持续性、灵活性等特点,对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很有好处。
3.课堂教学
关键词:识字教学;识字记忆;心理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77-01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笔者作为语文教学一线工作者,在识字教学中总感觉学生识字慢、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累,识字、阅读、写作往往互相脱节,识字低效成为儿童进入早期阅读的瓶颈。因此,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字词识别的规律,剖析儿童识字的能力,力图使识字教学达到高效。
一、挖掘儿童识字心理学建构过程
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方块图形符号。儿童掌握汉字,既要认识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又要建立它与音、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当感知字的任一因素时,能准确地再现其他两个因素,即见形而知音、义,或闻音而知义、形,或表义而知形、音。如果要形成汉字音、形、义统一联系,就要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利用儿童生活经验中已有的音义联系与字形建立新的统一联系;第二,生字的字义为儿童所不熟悉或较抽象的,则要先帮助儿童建立新的音义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字形建立统一的联系。
二、探究多种识字教学法的心理学建构过程
(1)趣味识字教学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设法把汉字分析得生动、形象些,通过示范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感知每个汉字独特的美学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审美价值,使学生对写字充满浓厚的兴趣。欣赏生字“聪”的教学片断:师:(黑板上写“聪”字),你们想做聪明的孩子吗?生:想!师: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聪明呢?(生沉思)师:(师指了指黑板上的“聪”字),在字里寻找答案。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相继在字里找到了“耳”“口”“心”。师:“总”字上的点撇像什么?生:人的眼睛。师: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才能越学越聪明。在以上的识字教学中,教者将汉字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把抽象的汉字,通过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快乐识记,激发了孩子识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2)汉字溯源法识字教学。溯源是将某字的古文字形呈现给学生看,利用其形象性强、理据显明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在苏教版低年级的课本中,有好多象形字,如日、月、山、田、土、火、鱼、燕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再从汉字的发展变化来看,了解这些字的来历,这样,就能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看以下教学片段――教学新部首“日、目”。出示古时候的“日”字,说明外面这个圆就是太阳的轮廓,里面一点就是太阳的光。所以,日字里面只有一横。再出示古时候的“目”字,说明外面是眼眶,里面是眼睛的瞳仁,所以目字里面是两横。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地分清了“日”和“目”。
(3)集中识字教学法。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是以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带字、偏旁部首识字、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的归类识字。如在苏教版一下语文教材中,学习了以“也”作为声旁的一组形声字――池、地、池、他。根据阅读认知心理的研究成果分析证明,集中识字教学法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识较大量的字,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集中识字教学法容易加大别字的错误率。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集中识字过程中,形旁、声旁、部件和作为构字成分的简单字,被视为一个心理认知单元,在单位时间内得到了有效重复,容易产生过度学习。因此,对具有一定言语水平但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字形的学习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难点。
(4)随文识字教学法。斯霞老师主张“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注重儿童思维的形象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的一般规律,便于儿童在新旧知识经验意义之间建立联系。以下是《欢乐的泼水节》教学片断:师:傣族人民是用什么“灌”的?生:瓢。师:(出示“瓢”),瓢字右边是什么字,为什么是个瓜字旁?生:因为瓢是用瓜做成的。师:因为原先就是用匏瓜一切两半,变成两个瓢,一起读读这个字。生:瓢!这节课中,教师巧妙地运用随文识字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形象、规范的语言环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分把识字限制在阅读的框框里,使识字教学不能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束缚了识字教学活动,就无法使识字教学高效进行。
三、强化识字记忆的心理学建构过程
在识字教学中,要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记忆规律。美国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提出了“魔力之七”或“怪数七”的记忆理论,告诉我们多于7项内容则记忆效果不佳。比如,一节课学习了很多生字词,若按一个相关词串为一组记,则记忆单位就减少很多,就会提高记忆效率。德国有一位叫艾宾浩斯的著名心理学家得出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教师可以在学完生字后的第一天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下一次的复习则安排在一周以后,以此类推。不管间隔时间多长,总之,要在发生遗忘的时刻及时复习,克服遗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识字教学要以心理学为依托,依据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走不懈追求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董蓓非.语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就个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相信和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形成新的探究点和学习的兴奋点。
2、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生活化知识、比较演示、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情景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
3、激发全体学生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