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三作文指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全国高考作文改为话题作文以来,话题作文就在全国热了起来,走向初中,影响小学,逐渐向低龄化进军,成为中国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话题作文的优势体现在:它是自由的作文,快乐的作文,创意的作文和发现人才的作文。话题作文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创意。近年来的话题作文不但使广大学子充分发挥了情禀赋,引出了无数天才的极富创意的华美篇章,也把中华少年的写作推向了,可以预测,在今后较长段时期内,话题作文将成为我国作文考试及竞赛活动的主流命题形式,广大老师和同学应对它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掌握话题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规律。 话题作文的特点:自由度宽,但不能离开话题。如果将原来的命题作文比喻为打乒乓球,场地很小的话,那么话题作文就像是踢足球,场地是很大很大的,但是踢足球也不能出界,所以话题作文因然天地广阔,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写,不能离开话题的范围,所以依然存在审题的环节。我有一次在我班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责任”,有一位同学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表现的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深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了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话题,最后只能判为四类卷。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一、认真审题
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都是一个词或短语,话题的字越少,说明外延越大;反之字越多,外延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加上一定的限制语,来缩小其外延。故审题时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选材范围。如话题“初三生活的烦恼”,它是一个偏正短语,在“烦恼”前冠以“初三生活”,不仅是为了缩小“烦恼”的外延,更是为了丰富和深化“烦恼”的内涵。如写“初三生活的趣事”、“初二生活的烦恼”等,就不符合题意了。
二、拟好题目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话题作文也和其他非命题作文一样,一定要拟好题目,那么如何拟好题目呢?现在,以“书”为话题,介绍几种常见的拟题方法:
1.加词法。所谓“加词法”,即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尽可能多地加上一些修饰、限制、补充性词或短语,将宽泛、抽象的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再选择自己熟悉的方面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题目。
2.想象法。引导学生由所给的话题想象开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虚幻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从而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如《假如世界没有书》、《22世纪的书》等等。指导学生用想象法拟题,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写出的文章富有新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拟人法。就是指导学生把所给的话题拟人化,拟出人性化的题目。如:《书与笔的对话》、《书的自白》等等,这样的题目使文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4.悬念法。即指导学生巧设悬念,拟出能充分激起读者兴趣的题目来。如将以上话题拟为:《书中这样说》、《你同意书中的观点吗?》,这样的题目颇具悬念,能使人产生不读不快之感。
除此之外,还可用引申法,引用法拟题,即分析话题的引申义,由引申义来确定作文的题目。或引用与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等加以变更作题目。
三、选好文体
1.扬长避短。文章是写作主体与客体互动的产物,面对同一话题的作文,作者主体素养的高低对文章的成败往往起决定作用,但主体素养千差万别,体现在作者的理想情趣、性格气质、学养专长、生活阅历等许多方面。文本天性,所以宜顺性为文。性格与文体的对应选择也是相对的,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移情更性,也可以使人擅长多种文体。
【关键词】生态作文;基本主张;教学策略;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13-03
【作者简介】刘恩樵,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江苏昆山,21530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
生态写作教学就是在语文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写作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生写作自主实践等规律的自然融通中,以随笔、日记写作为抓手,以大阅读与微课程作为写作的基座,以自由表达作为策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凸显激发兴趣与培养习惯,淡化序列化与技巧化训练,以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旨归,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写作、写好作文,着眼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作文教学新境界。
一、“二八律”:生态作文教学的基本主张
生态作文重在消除功利,尊重学生的写作本能,主张自由、自主写作,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与形成写作习惯入手,努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写作的实践中,我渐渐形成“二八律”的作文教学基本主张。
1.训练路径:二分课堂,八分课外。
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第一课堂,更要强化第二课堂。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作文教学不可能靠“窝”在课堂里来完成,大量的功夫必须用在充分地整合课外资源,拓展课外作文训练的渠道,以完善作文教学的训练结构,形成“二分”在课堂核心训练与“八分”在课外大量实践互补的作文训练结构。生态作文课堂核心训练主要落实在如下三方面:一是作文基本知识运用的指导;二是对学生作文的评讲;三是基于作文训练的交流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等。
2.教学策略:二分薄发,八分积累。
生态作文教学坚守“二分薄发,八分积累”的原则,将积累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将积累化为具体的实施措施,给积累以充分的时间。生态作文的积累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时间的积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写作的时间总量。生态作文实践在初一至初二的四个学期中,要求学生每周写随笔或日记,即使是寒暑假也不例外。二是写作字数总量的积累。有了时间的保证,学生的写作总量自然得到保证。三是思想与情感的积累。在班级设置图书馆,举行“今天我开讲”、语文雅集活动等等,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四是“写作感”的积累,经常性的写作无疑能让学生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角度等等形成一定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只有在坚持不懈的写作中才能形成。
3.教学心态:二分精彩,八分寻常。
生态作文坚持“二分精彩,八分寻常”的意识,要耐得住“八分”的寻常,方才可以获得“二分”的精彩,而有了“二分”的精彩,以此为新的起点,就可以延展为“十分精彩”。我们要能够欣赏佳作,更要能够欣赏差作。这里的所谓“欣赏”,一方面是指能够看到差作中的闪光点,另一方面是要能够容忍差作的不足点,要从寻常中去培育精彩。生态作文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觉得写作的过程有安全感,有自由感,有宽松感。
4.评价原则:二分评判,八分激励。
作文评价虽处于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末端,但是,在生B作文的理解中,它应该是下一个过程的起点。在整个的作文教学中,评价就是连接作文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就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提升的动力。换句话说,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坚持“二分评判,八分激励”的原则,评价的“风正”,才可以让学生的作文之舟“一帆悬”。所谓的“二分评判”,就是只需要在期中、期末的检测中给出分数等第的评判,所谓的“八分激励”,就是期中、期末检测之外的所有写作训练中评价均要大量地、合理地使用激励。
5.训练重点:二分技巧,八分思想。
写作是需要知识和技巧的,但在知识、技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层面,那就是思维与思想情感。因此,作文训练重点只需用二分之力于训练技巧,而要用八分之力于训练思维与提升思想。技巧是小技,思维与思想才是大巧,是作文教学的根,是学生作文能够可持续提升的重要保证。
6.写作状态:二分规范,八分自由。
生态作文特别注重学生自由、自主地写作。这就必须给学生写作以极大的自由,写什么、怎么写、何时写、写多少等等,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甚至有的时候不在状态不想写,那也是可以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激励与引导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其能够保持持续写作的状态。在生态作文看来,坚持“二分规范”即可,要用“八分自由”为学生提供极为宽松的写作时空与写作安全感。
7.目标追求:二分特长,八分合格。
生态作文认为作文教学的目的有三个层面:一是让学生都能形成写作的习惯,让人人成为写作者;二是要让所有人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能够写出文从字顺、表情达意的文章来;三是对写作有着一定特长的学生要加以鼓励与指导,让他们在写作上展示个人的特长与魅力。因此,就写作教学的目标而言,我们需要发现与培养少数有写作天赋的学生,更多的是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培养他们写作的基本能力,让其合格以适应未来人生发展的需要。
8.教学保障:二分学生,八分教师。
写作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且,学生自然是写作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行为,都要作用于学生,靠学生来实现教学行为的目标。但是,作为教学行为的发端,教师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正确的理念、正确的策略与正确的方法,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写作的能力等就无法提升。就这一点来说,“二分学生,八分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三三三工程”:生态作文的教学策略
生态作文教学策略可以概述为“333工程”(见图1)。
第一个“3”,即“3个层级”,指这个训练工程是着眼于初中三个年级的整体规划。第二个“3”,即“3个目标”,指初一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自由写作”,初二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技法训练”,初三年级作文训练的目标重在“品位提升”。第三个“3”,即“3个维度”,指每一个年级的每一个训练目标主要从三个维度来展开:初一年级主要从“生活、习惯、兴趣”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初二年级主要从“构思、语言、结构”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初三年级主要从“思维、思想、风格”三个维度来展开与落实。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三个层级的三个目标不是独立、单一的,而是相融的,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
1.初一年级是以强化生活、兴趣与习惯为主的自由写作。
在生态作文教学中,生活重于教材,兴趣重于技巧,习惯重于辅导。因此,学生进入初一,不要给学生的写作限制条条框框,不要每写作文必命题,要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将“我手写我心”切实地落到实处。在初一起始年级,教师要将兴趣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写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2.初二年级是以强调规范表达为主的自由写作。
在初一大量写作的基础上,进入初二年级之后,有意识地注重作文技法的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在行文构思、语言运用以及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技法的微格训练。当然,作文技法指导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初二年级。即使是初二年级,也多以自由写作为主。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写作生态的自由与灵动,又不失规范的约束与引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3.初三年级是以关注品位为主的自由写作。
经过初一初二作文训练中量的积累,到初三年级就有必要提升学生作文的品位了,主要从提升作文思维品质,提升思想认识能力以及形成个体作文风格几方面着力。生态作文的主要策略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引导学生多做时事评论。让学生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二是通过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个体进行深度阅读,在阅读与写作的互相促进中提升思想,从而反过来更好地促进阅读与写作。三是倡导个性风格的写作。到了初三,已经有不少学生表现出自己的写作倾向,或者是内容或者是形式等,都会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对于一些有写作个性的学生,我们要给予指导,一方面防止剑走偏锋,另一方面指导扬其特长。四是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带有研究性的、论文式的文章,以促进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三个大量”:生态作文教学的实践路径
1.大量阅读,为写作孕育思想生长的能量。
“大量阅读”的“大”有三层含义:一是阅读要广,在以文学类书籍为主的基础上,要广泛涉猎人文书籍,包括历史、科学、艺术类的书籍。二是阅读要多,要尽量挤出时间,让学生每学期多读几本书。三是阅读要精,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做用心人,要带着思考的脑子、带着赏析的眼光、带着动笔的习惯来读,在自己阅读的书中,选择一两本读得仔细些,让眼、脑、手并用。
生态作文实践者的主要做法是:(1)班班设立班级图书馆,保证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拥有大量可读的书籍;(2)保证学生在校有“法定”的阅读时间;(3)每学期共读一至两本书;(4)每学期举行读书报告会;(5)坚持每周写读书笔记;(6)每人都有一本“阅读存折”,记录自己的阅读书目,形成自己的阅读史。
2.大量写作,让写作的过程、经历与体验看得见。
生态作文实践“日写作”的活动。“日写作”中的“日”不只是“日记”的形式,更含有“勤奋”“坚持”“成长”的意义。“日写作”旨在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培养写作的兴趣,有利于激活写作思维,丰富思想认识,最终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生态作文实践者的主要做法是:每周完成一定量的随笔或日记;创建班级博客与微信公众号,及时学生的优秀习作;每班都有班级语文报纸,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经常给学生做作文技法系列的微讲座;每学年将全体学生的随笔或优秀日记汇集成盒装书;为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编辑个人作品专辑;每学期举行“写作之星”的评选。
3.大量活动,给写作添加兴奋剂与催化剂。
目前现状是这样的:初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几乎很少有老师能有三年的发展计划。教学周期是以学期为单位,六个学期简单循环,每个学期除了课文不同外,所受知识与方法大同小异。最明显的表现是初一考试直接与中招试题靠拢,如果不是还有些初二初三的文言文与字词没学,学生直接可以参加中招。这与写作文常见毛病“蜻蜓点水”一样面面俱到,却又面面不到,缺乏全局观,缺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计划,此其一。更重要的是缺乏方法的指导,都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恰恰是“授之以鱼”,老师直接给出结果。下面谈谈具体实施措施:
一、对初中三年语文教学进行整体计划安排
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与中招试卷命题范围,初中语文教学可分为字词积累、名篇背诵默写、口语表达与语言运用、语文综合性活动、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块。除前五类和古诗文阅读按课文教材安排进行外,初一应着重现代文阅读中的记叙文阅读及方法的训练,涉及26大类知识点;初二上学期与下学期除深入初一学习的基础,加强记叙文的学习理解外,分别学习掌握说明文5大类知识点与议论文6大类知识点;初三对现代文综合深入复习。作文教学初一循序渐进通讲作文一般方法,每周一个专题,学生习作以仿写为主,兼顾片段练习;初二专攻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练习,尤以散文与小小说为重,学生在学习背诵名篇名作的基础上加以仿写练习;初三则着重融入自己的生活与感悟,写出既语言优美、结构清晰严谨,又意味深刻的记叙文。考试命题除初三紧扣中招标准以外,初一、初二不一定以中招试卷的模式考试。以本期内容为本,设计符合本期实际学习内容,又能真正检验本期学习效果的试题。比如初一现代文只考记叙文,本期未学记叙文知识点不考。虽中招文言文要求课内课外都要考察,但课内文言文的考察平均每学期仅两篇。初一、初二时文言文考察完全可以只考课外,此文段课内没学到的词语可补充注释。这样可尽可能避免文言文教学中老师重结果,不重过程方法的弊端,也可将老师解放出来,大胆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同时也能真正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为学生长期乃至高中学习打基础。不至于将来让高中老师来补我们初中的欠账。
二、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过程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是一个艰苦的厚积薄发的过程,这很让想迅速提高的人感到无可奈何。如果有人能有什么方法迅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一定是像宋国那个拔苗助长的人,像喂猪大量使用添加剂的人。学生表面提高的背后是潜力的丧失。广泛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须,也是语文教师的必须。广泛阅读在初中阶段,因时间关系又不允许,所以必须去粗存精,那么,必须要读的书是什么?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他独特的特性,而文化又以语文为载体,说白了,语文的学习其实质就是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在儒家,它又以法、道等百家为枝叶。学生只有把根扎好,其他各家广泛涉猎,才能真正拥有做人的深度与思想的深度。我认为小学与初中是扎根的过程,初中与高中是长枝叶的过程。初中阶段刚好处于关键的中间阶段,可惜的是目前小学没有真正去扎根,这一点我们必须在初一、初二去完成,初三时让他多少长出些枝叶。语文教材中的所有篇章,尤其是记叙文、议论文与古诗文。如果单凭语言华丽优美。能成名篇吗?所有入选课文的名篇其实都有深邃的思想,而真正理解者少矣!是因为教师上课分析给学生听的所谓理解只能来自教参,更因为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没有真正通过阅读与思考扎下中华文化的根。这就是开学初为什么语文老师急着要教参的原因。
三、通用教材是大纲,引进校本课程指导实际教学
现行人教版的教材编订,其实是每册课本大致雷同。一本教材,不管哪一册,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材的体例是造成语文教学缺乏目的与计划的原因之一,所以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就必须将课本看做例子,而例子要为教学计划与目的服务,为完成目的,课本中有些课文可以不用或以后学期再用,也应该大量援引课本以外的文章进课堂,编订出适合本年级本学期适用的校本课程,让语文教学走上有计划发展的理想之路。
四、作文教学“授之于渔”,循序渐进
现在,所有语文老师都对作文教学感到迷茫,这主要还是因为作文教学受制因素太多。作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广泛的积累与思想认识的提高等。有了坚实基础之后还需要老师有计划的传授方法,系统的指导,再加学生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写出有理想、有创新性的个性文章。“文以载道”,学习作文需要首先奠定学生的思想基础,这需要学生有明确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文还需要有语言去准确表达,这需要学生有广泛的阅读与大量的背诵做基础。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课程理念;技能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80-01
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和获得学习经验的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初中学生习作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其鲜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和兴致的激发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创作的兴趣,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无论是当面批还是书面批我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同学,平时写作文都是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写不够字数的。有一次我发现他作文的选材不错,很新颖,于是特意地指导了他一番,然后在作文讲评课上把他的作文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肯定她的进步,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从那以后,他写作的态度积极多了,每一次都能写够字数,有时还会认真地阅读一些课外书。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更加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初中各阶段作文的训练重点
初一“记”。以记叙文为主,针对六要素展开大小训练,有顺序有层次引导学生进行训练。特别指出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的习惯,我感觉学生都在观察上乏术。学生每天都过着比较单调的学习生活,都写“感人肺腑”、“特别”的事情是不现实的,而且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哪来许多波澜起伏。因此,我每每告诫学生,哪怕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定有收获。我总是把记叙文的训练理解为绘画学习中的素描训练,譬如达芬奇画鸡蛋。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看似无用其实是决定高度。
初二“感”。如果说初一的记叙训练是“素描”的话,初二的感受表达就是“上色”。着重训练学生在记叙的基础上如何表自己地的感受。当前,很多学生的作文看似很美,其实是华丽辞藻的的堆砌,看似动人,其实是空洞,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说是不能确切地表达自己大感受。客观表达在初二的训练是很重要,作文训练在必须严格要求。
初三“议”。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适应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特别是学生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时候,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理性地面对生活发表具有个性的成熟的观点。在立论、驳论上有一定的技巧。虽然,在毕业考试中议论文并不是主角,但是在高中阶段确是“重头戏”。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主张在初三特别是初三上期,开展规模化的训练。训练的重点不是要学生得出不同凡响的观点,而是如何条理清晰地表达观点。
三、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才做到有话可说
我班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作文,但平时知识积累不够,他们总是在写作之前浮想了许多,可就在下笔时,又无话可说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学中我除了让他们参加例行的课外读书活动外,还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确知识的来源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并深刻领悟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可以找到一个切入口,或是在自己有疑惑的地方,主动去发现、探索、解决。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写实验报告、上网搜索等等,这样主动获取的知识是真实而牢固的。而更重要的是在得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会有更多的,更为理性的实践认识。这不正是作文素材、作文思想的源泉吗?“读书破万卷”,而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盲目地读破万卷书,成为“书呆子”,他们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让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享有,为自己服务。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现在很多学生“下笔如有神”。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了自己的见闻,积累了习作的素材。他们有太多想要说的,太多的感情想要表达的。而读者在阅读这种前提下生成的作文时,会感到十分真实,而又饱含激情。
四、同学之间合作修改
选出几个学生代表对本班的一两篇文章进行修改,并要在课堂进行模拟讲评,老师辅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之间容易交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性和兴趣比较高,易于发现问题,增强作文的教学效果。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确定最佳的修改方案。例如有几位学生代表修改这样一段话: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自己,包容也成就了李世民的“太平盛世”。是包容使李世民留下了魏征,是包容使吸取了逆耳的忠言,当李世民夺取了天下后,尽管集大权于一身,但是招贤纳士的需要,使他包容了曾出谋献策害死自己的人才。魏征是其中的一个。面对一个曾献计给哥哥杀死自己的人,李世民没有诛杀,而是留下来,并奉魏征为宰相。于是,成就了李世民一代名君的称号。
这几位代表当初只认为语言罗嗦、有语病。与其他同学交流时又发现,句与句之间还缺少严密的逻辑关系,一定要调整语序。在上课模拟评讲时,又有学生提出过渡不够自然,经过一番讨论总结后,修改如下:
包容成就了大海,山峰,天空,成就了世间万物,理所当然也会成就了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
一、情趣作文,情动于衷成于言
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我校制定了符合学段特点的“情趣作文”计划,突破传统作文课堂泛泛讲评模式,把写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将活动和素描引进课堂,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如表演小品、演讲、做游戏、创作课本剧等,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人物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使学生不但摄取了丰富而生动的生活素材,表达激情也得到了激活,然后当堂就以文字素描的形式进行写作,鼓励他们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写真事、抒真情”,在愉悦的情境下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写作课还被安排在校园里,让学生走进小小自然,感受花香、风声、鸟鸣声,沐浴在清风中,让空气为大脑输送最清新的激活养料。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生活有多大,作文就有多大。作文形式也力求多样化:片段作文、作文填空、连词口头作文、想象作文、编写故事等,使学生如同游戏,兴趣盎然。好生活即好教育,动心的生活即动心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写作就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二、规范作文,规矩之中显方圆
当学生到了初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初一相当数量的练笔积累,这时要求写规范作文,对学生进行各类文体的规范训练,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在学生层面:形式上要求书写规范、美观;修改规范、整洁。内容上写记叙文,要内容具体;写说明文,要明白清楚;写议论文,要有理有据等。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作文的训练量要保证,课堂作文每学期一般不少于8次,其他练笔不少于5000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在教师层面:语文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确定的写作目标,结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制订好全学期的作文训练序列和教学计划。训练序列和作文教学计划既要体现出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又要体现出教学的连续性,杜绝作文教学的随意性。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写作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59-02
引言
英语教学在初三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迎接中考,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进度,而且还要完成在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的系统复习,包括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通过英语写作问卷调查,着重从学生的写作现状、对写作的兴趣、写作评价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几个方面,探索初三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1 问题的确认
1.1 问题的发现
许多学生认为英语最难学,他们嘴边经常挂这样的一句话:“它(英语)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对于学生来说,选择题还好对付,面对着写作题时,学生却无所适从,十分畏惧写作,甚至不少学生放弃写作,作文零分现象严重。
1.2 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1.2.1 问题的调查目的 针对“写作难,难写作”的局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清楚学生心中所期望的写作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对提高写作能力是否有信心。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教师才能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和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写作困难,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施有效的写作教学。
1.2.2 问题的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以混合型问卷形式进行设计,共设问题18个。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对英语及英语写作的兴趣和动机;②学生英语写作的现状及困难;③学生所期望的作文评价方式;
1.2.3 学生对写作教学的建议。
1.2.4 问题的调查结果的核心 根据调查结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多数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写作的愿望。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转变学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第二,学生写作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词汇量不足,句型不熟悉、不知如何下笔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第三,作文评价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要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均有所发展。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2 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2.1 词汇教学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词汇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词汇的认识,而并不是对单个单词的认识;强调词汇的作用,而不是词汇本身的含义;强调“学会使用”,而不是掌握。因此在贯彻英语教学时,词汇教学不可能是单一的,应与语言运用有效地结合。如,在课文教学中增加学生运用词汇进行写作能力训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提取和使用中得到巩固和内化。
其次,初三的教学还面临复习备考的任务。近年来广州市的英语学业考试涉及的话题范围大、知识面广。初中所使用的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的编排也以话题为主线,语法为辅线。六册书共计41个单元,每个单元集中讨论一个话题,单元内各部分内容都围绕这一话题展开,题材丰富,涵盖面广泛。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情感;疾病、饮食与健康;环境;计划与愿望;问题与建议等。因此,在以话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复习写作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发散等思维方式,针对每一个话题构建词汇网络,归类、总结有关的典型句式。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加强有关各种话题的词汇和句式的记忆与运用。
2.2 阶段性侧重,有效指导写作
人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的动力来自“乐趣”。如果“乐趣”中枢被激活,人就可以乐此不疲地去做事情。因此,初三的英语写作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快乐写作、规范写作、背诵默写。
第一阶段,快乐写作,激发兴趣
2003年9月,我承担了高一年级语文教学任务,正为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不强又没有专业写作指导资料而发愁。一天,我班语文科代表向我走来,手里拿着一叠报纸。他不无自豪地对我说:“老师,您说没有专业的写作指导资料,我觉得《作文周刊》很好。现在我手上拿的这些是‘初中版’的,是我读初三时语文老师介绍给我们班同学的。我原来写作水平也很差,自从订阅了《作文周刊》后,通过认真学习,不仅写作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中考各科语文我考得最好。”
我从科代表手上拿过《作文周刊》,仔细研读,发现它内容丰富,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于是,我让科代表到班里向同学推荐、征订《作文周刊》(高中版),一共征订了30份。
从此,我们班便与《作文周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学们争相传阅、交流,学习、讨论。不知不觉间,我感觉到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
又有一天,语文科代表带着几个语文学习尖子生到办公室,说:“老师,我们想组建我校文学社,定期出版校刊,刊载全校学生的优秀习作,以《作文周刊》作为指导创作的刊物。”经过几个星期的紧张筹备,我校“绿之梦”文学社组建了,大家推举我为指导老师,筹稿,改稿,排版,印刷,装订,派发,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定期组织学习《作文周刊》,社员们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养分,化为己有,运用于日常练笔中,实在有如获至宝、相见恨晚的感觉!
作为校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我积极组织社员读报、评报,2005年开始组织学生踊跃参加作文周刊社的每一届“神笔杯”作文大赛,许多作品获得高中组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同时,我精心挑选学生优秀习作,向《作文周刊》投稿,陆续有学生习作发表了。看着自己的作品获得大奖、发表登载,同学们备受鼓舞,学习、创作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2005年开始,我很荣幸地成为了作文周刊社的“读写辅导员”。和学生一样,我也如饥似渴地从《作文周刊》中汲取营养,实在获益匪浅。我撰写的一些有关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和教学论文,也陆续在《作文周刊》发表。
一、完善积累
古人说:“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要求学生广泛地、经常地、不间断地阅读书报杂志,从别人的文章中吸取营养,获得启发,学到技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选择性地看电视,关注时事动态,使自己的作文富有时代气息。为了使这一目标落实到位,老师可利用课前几分钟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成果,与全班同学共享,展示的材料可以是感人至深的典范故事,可以是引人深思的至理名言,可以是一首优美的或富有哲理的小诗,也可以对当今的时事发表评论,甚至对影视热点新闻人物发表高见……
此外,为了使积累的素材能在考场上得到灵活应用,有必要要求学生利用早读课时间巩固记忆效果,尤其是那些好词好句、佳作美文,更应该强调多读多诵。
二、落实训练
经过几年的积累,绝大多数初三学生的作文在构思选材、突出中心、语言表达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让学生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地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我们仍须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应试强化训练,做到事半功倍。
(一)了解命题方法,针对不同题型的作文进行训练。
中考作文命题类型基本上有四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我们以市中考研讨会传达的精神为复习指针,复习时以半命题、命题作文为主,其次是话题作文,同时兼顾材料作文。每种题型的作文安排两到三次实践训练,学生写作前针对该题型予以必要的写作指导。训练学生掌握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二)提升攻略,强化考场作文写作技巧的训练。
考场作文,阅卷速度非常快,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赢得高分,就必须讲究一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写作技巧分专项进行训练。
1.认真审题,巧妙拟题。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形式多由“提示语+文题(话题)+要求”三部分构成。考生拿到题后不要盲目下笔,一定要有几分钟时间思考,读懂题中的每一个信息。以话题作文为例,尽管话题作文排除了审题障碍,淡化了审题,但是淡化并不等于不审题。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审要求。材料是话题的媒介,划定了作文的范围和思考的对象,因此,它是审题的重点,必须认真阅读,深刻理解。
话题的范围是很宽的,如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几乎无所不包。“题好一半文”,足见题目的重要性。对文章来说,只有醒目的题目才会引人注意,只有美丽的题目才能取悦人心,只有切合文意的题目才能传神动人,怎样拟题呢?一般要遵循“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的原则进行,使题目形象、生动、新颖、奇妙。如以下题目就达到了这样的要求:“给点阳光就灿烂”、“春风杨柳千万条”、“给美丽做到加法”、“红太阳・绿太阳”等。
2.完善结构形式,进行技巧训练。用心安排新颖结构。开篇写上一个语言优美的题记,主体部分用上几个别致的小标题,在形式上都很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形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铺排结构式,整齐匀称,前后和谐;书信日记式,对面交流,心泣流淌。其他如小剧本、访谈式、病历报告本等,只要选用得当,就能给人全新的感觉,赏心悦目,震撼读者。另外,独特的构思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比如采用回环反复法,以重点句子的反复出现构架文章或采用片断组合,或采用一问多答、多问多答的方式,或采用叙写两三件事表达同一主题的方法,等等,这些新颖独到的创新设计,能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3.点题扣题训练。不少学生在作文时把不准“题”,作文偏离标题,与题目不沾边,或者是开头、结尾淡淡一提,中间写到哪里说到哪里,思路混乱,盲目凑字数,这使作文黯然失色,得分不高。因此,在作文复习中应指导学生学会点题,常见的点题方法有:
①开头点题引思路;②文中关键词语巧点题;③排比段落不跑题;④结尾照应呼应题等。
4.开头结尾训练。古人曰“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写得像凤凰的头。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良好的开端如平地一声惊雷,让人震动,让人惊叹。良好的开头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老师精心指导,考生用心为之。
关于开头的技巧方法很多,这里只作一些列举,不一一举例说明,如巧设悬念吸引读者;开门见山,亮明观点;联想回忆,巧妙叙述;突出矛盾,渲染气氛;巧用修辞,展示文采;描写环境,烘托背景;广泛引用,突出主题等。不管是以哪种形式开头,都要指导学生在考试时运用熟悉的技巧。还应注意:①短小精悍。凤头美,其原因是小,如果写成一个大头,就不美了。②开头独立成段。如果头身不分,就显不出头,更无法表现出风头美。③坚持本分。开头毕竟是开头,不能代替主体内容。
另外,文章结尾的技巧也很多,诸如:首尾呼应,凸显主旨;言为心声,呼唤号召;巧妙发问,引人深思;引用佳句,多姿多彩;抒情议论,气势不凡;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等,但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应该水到渠成,真情流露,不能为了“豹尾”而矫情造作,脱离主题。
5.强化书写,养成习惯。规范的书写也是作文获取较好分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况且在作文评分标准里对书写有明确的要求。
由于现在不少学生不重视书写等多方面的原因,普遍存在书写较差的现象,这在语文评卷时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尽管短期内不能让学生书写提高到什么程度,但是,只要严格要求,让学生作文时规范书写就可以做到。首先,指导学生按规矩书写,在作文格内大小写合适,笔画写清楚;其次,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按要求占格,不能一逗到底,或乱点标点等;再次,尽量不写错别字,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换个说法,以免错别字扣分。
(三)了解评分标准,对照标准自评反思。
江西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两个等级给分:基础等级(40分)+发展等级(10分)。每训练一次作文后可让学生参照评分标准先进行自评或互评,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评语对症下药,进行写作讲评,个别特殊现象,面批面改。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知彼,吃透评分标准,又有利于知己:在自评互论中认清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知己知彼,从而使写作能力日臻完善。
三、认真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