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1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近年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设置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会计从业证考试难度增加,范围不断调整;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假账腐败的滋生,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不断完善只是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困境方面主要在于各校教学情况存在差异,对于应试教材的五个章节知识点,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有的学校则较为重视,分上下两个学期;有的学校则随机设置,学生自主安排会计证考证事项。这三种课程设置方式,前两种注重应试考试通过率,后一种将该课程看作可有可无,没有考虑应试目标和素养目标。因此,如何科学的设置该门课程,才能达到应试目标与职业素养的双重目标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目前该课程的设置进行了分析。(一)过分重视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课程素质教育目标不明显。目前,职业院校都在提倡“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毕业之前都要求学生至少取得一项专业相关技能证书,因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财务会计类学生的主选证书,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会计人员素养培养方面少之又少,导致课程设置目的背离了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发展。(二)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侧重了法律类课程,但由于其有应试性的目标就决定了该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而需要用分数来衡量教学的实效性。(三)相关课程缺乏有效衔接,课程设置单一。目前多数学校是按照专业课程进行授课,不同的教师在课程知识点讲解存在重复的情况,不同课程的技能训练不能很好地衔接,使学生不能将现实的业务流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二、基于应试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建议

(一)建立课外学习社团,完善应试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繁杂,包含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尤其是支付结算、税收法律和财政法律制度三个章节知识点零碎而抽象,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讲解对于考证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职业素养目标却难以实现。因此,为了加强考证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以及实现职业素养的目标,课外学习社团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类学生我们可以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为其职业素养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和社会调查,提升学习兴趣,通过企业实践使学生真正体验如何将课程知识点落实到会计工作中去。(二)开拓有效的教学方法。(1)优化教学手段。在现阶段教学中较为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还能与从业资格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相结合。分层教学法可以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尽快通过考试,稍差一点的学生逐步进步。合作学习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该课程知识点多,法条多,会计程序复杂的难题。(2)以赛促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教学方法的改进似乎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在授课或是课余时间进行知识问答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3)有效利用网络课程。目前,多数学校都在进行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让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时有效的进行知识点巩固,同时开展自主学习。(三)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专业在教学时实现课程的相互沟通,进行一体化教材编制,加强一体化实训,从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避免上课重理论,改善学生学习枯燥的状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

总结

第2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B822.9 文献标识码: A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该课程结合了会计学、经济法、法律法规、税收、审计等多学科的知识,涉及理论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在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普遍感觉难以掌握,课程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学习兴趣。老师也感觉比较难讲,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往往流于表面,学生应付考试,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目的。因此寻求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是每一位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 针对生源特点,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高职高专的生源,大多是中考成绩不够理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年纪比较小,涉世尚浅,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自制力不强,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对读书普遍存在抵触心理,对会计知识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很难适应现行中职校的目标教学法。再加上生源入学的时候中考成绩悬殊较大,最高和最低要相差200-300分,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并且从没学习过会计法律法规,缺乏文化熏陶,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考虑到这些情况,我们就不能够照搬原来的讲述式、单向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存的思路。

根据实际情况我系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选拔,把表现突出的学生组建成一个会计提高班,这些同学在完成自己班级的基本课程以外,利用下午7、8节课,晚自习和周末的时间把下一学年的会计专业课程提上来先学。这样子会计提高班的同学在入学第一年就可报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部分通过考试的同学在下一学年就可腾出时间深入学习其他会计知识,而未通过考试的同学还可以和班级其他同学一起在第二学年再学一遍,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也大大提高了会计从业考试的通过率。同时,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还可以通过留言簿、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等形式,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教学的网络化。

2 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同行之间的教学交流

高职高专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老师,应选派既懂会计实务知识,又有法律法规、经济法、税收等财经基础的老师进行授课,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并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以,我们老师要想获得系统的会计实务、法律法规、经济法、税收等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渊博的学识,就必须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集百家所长,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众所周知,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法律法规更新快、变化大。作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专业老师应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情况,积极参加新企业会计准则、新税收法律制度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学,让学生逐渐建立起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框架结构,并熟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内容,学生毕业后才能把最好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此外,为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质量及考证通过率,应加强各地之间教师的业务联系,进行教学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方法。

3 情景创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情景创设它可以把学生带领到某一设定情景,通过情景形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思维,从情景中加深理解教材知识,并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课堂里老师可以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的功能展示枯燥死板的教材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支票内容时,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介绍支票的种类和填写要求,学生从这些情景中除了能获得相关知识外,还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并能根据视频的操作自主完成支票填写的练习,激发他们学习的思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引入学生平时熟悉的情景解释财经知识,例如在解释“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这一知识时,可以引入班级学生值日工作分配作为情景,提问学生各负责区域的岗位和人数,从而引导他们理解“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陌生的新知识,并能大大降低教学难度,更好地诠释教材内容。

4 善于归纳总结,浓缩重点知识

所谓归纳总结就是把整本教材知识进行再次整理、分类和归纳,结合近几年试题范围,总结出考试要点。“浓缩就是精华”,课程内容经过再次归纳和整理后,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可以便于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如讲授“法律责任”时,老师可以把相关内容归纳成表格的形式(见图表1),这种一目了然的方式既可便于老师解释哪些违法行为应承担哪些相应的责任,又可让学生清晰地、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节省了阅读教材时间,也能便于理解记忆。总之,把纯文字内容转变成图表、动画、实物等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吸收,这是普遍的教学规律。

表1: 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处分

刑事责任 上述42、43、44、45、46条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目前,我们的教学现状还只是“授鱼”,只满足于学生学会,不求会学。也就是说,我们教学往往只注重于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认真通读教材,才能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因此,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中不需要老师大篇幅的讲,而应采用自学与指导相贯通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读教材和书本后面附录中的法律条文。用“导学”的形式将主要内容和知识点给出,让学生心中有明晰的轮廓。例如,学习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对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层次、制定、条文、地位等内容应该熟练精通,其他作为一般了解。每章节基本遵循这个程序。这样,便于学生抓住教材的完整结构,运用自己的推理,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的自学水平得到提高,提高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过关率。

6 注重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因,而学习的客体是教学方法、教材、教具、实践环节等,是影响专业课程学习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但如何利用外因促使内因起变化,这是做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又一关键所在。该课程法律条文较多,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肯定会感到很生疏,甚至枯燥。要使学生能学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并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财经法规的相关知识,只有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如学习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到当地银行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熟悉银行结算流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银行支付结算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第3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财经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

党的十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技工院校作为培育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又是宣传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此,技工院校的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必须高度重视,同时,这门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国家举办的会计从业考试,使他们能够接受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规范教育,技工院校要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模式,改变课程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专业知识。

1、加强并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认识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凝炼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为新形势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并指明了方向。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并充分体现其要求,形成教学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行同向的正效应,使核心价值观在会计行业深深扎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是一脉相承的,必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细、小、实”上下功夫,如通过升国旗、入党入团、入社团、入学等仪式以及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教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推动者,让《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成为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会计专业在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会计的理论知识,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技术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社部对技工院校的一些指导性文件进行深化改革,学校按照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调整,重点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养,在教学中增设了较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虽然一些教学改革让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但是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教育过程中更多的忽略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没有有效落实。较多的学校开展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开设这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考证的要求,没有真正的实现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目的。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教学方式较单一

传统教学中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方式采取的是课堂教授的方式,教学方式较单一,一味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调节课堂的气氛。由于课本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数是一些专业性的法律条文和法律规定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学习的重点,内容的枯燥使得他们的热情大打折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考证的必考内容,很多教师只是单纯的为应付考试而教学,为学生灌输概念性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不彻底,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最终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经济方面的法律知识彻底的进行掌握,让他们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能够合理的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而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没有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彻底的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受到影响。

3.2、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考试的必考科目。此外,会计从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大多数会计专业的学生看来,这门课程只是一门普通的专业课,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是属于一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察的科目,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大多数技工院校的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是讲解关于法律法规的课程,总之他们认为对课程较多的理解对以后的发展也没有很大的好处,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对课程的真正含义进行深层的了解。

3.3、师资配置缺乏合理性

由于这门课程的内容相对简单,非专业级别的教师也能进行专业课程的讲授,导致一些技工院校对教师的要求较低,调低了教师入门门槛,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非金融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解,也难以涉及到经济的深层讲解,只是对理论进行阐述,使得《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的讲解存在较多的缺陷。除此之外,学校的教师中有较多的教师没有会计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讲解,也没有进行深层的案例分析,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4.1、采取案例教学的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讲解为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在老师对某一法律规范或是理论进行讲解的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和财政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进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案例讲解可以将课程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直观形象的在案例中进行讲解,使课程中的一些法律原理、条文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体会课本知识的内容,从而使他们的知识得到补充和丰富。不仅如此,案例教学法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将学生从理论的灌输中解放出来,提高他们学习会计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他们对理论知识进行规范的分析从而有效解决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没有具体的法律知识基础,对一些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也难以正确的理解,所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深他们的认识和理解。

4.2、实施多媒体教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讲解中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使他们对抽象的内容进行深层理解,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重新对教学进行设计,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展示新型的教学形式。多媒体具有图、文、声、色多种教学展示的功能,在教学中应用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经济方面的法律内容,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立体感,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感性的表达出来,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视听,调动学生各个器官的协调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视频播放软件对企业中的具体工作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企业中工作的氛围,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未来有具体的规划。

4.3、改变师资队伍的配置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着对学生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配置的合理性。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计做账,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遵守一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为了让学生能够彻底的了解会计和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学校应该安排经济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能够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层的讲解,让学生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结束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是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善于对教学知识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着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结合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设计新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进行模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道德素质和价值观自信,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明雅.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32).

[2]张大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商业会计,2013(23).

[3]林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11(2).

第4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形式;教学实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于繁多的法律条文学起来将会味同嚼蜡,毫无趣味性可言。因此,要学好它有一定难度。如何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学,才能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摸索,主要方法如下:

一、思想重视

1.让学生认识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作为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使命就是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基础,做准备。但是进入财会职业的“门槛”是会计从业资格,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即使学生是会计类专业毕业也必须在两年之内考取这门科目,毫无选择余地。

2.这门课程实用性强,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第二章是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它与出纳的工作关系密切,第三章介绍会计人员在跟税务部门打交道时应遵循的法律规定。这些知识不仅在工作中十分有用,而且还包含在初级专业资格的教程内。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仅仅为了考证而考证,还要为工作,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着想,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通过思想动员,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对待这门课程,有一句话说得很到位: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摆正态度,学生才能学有所成。

二、教学形式

1.抓关键字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概念和法律条文很多,但现在的考证试题都是以客观题的“身份”出现,因此,指导学生没必要死记硬背,多读多看几遍脑中自然会形成印象,在看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概念、法律条文的关键字眼,是帮助理解记忆的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中讲到制定主体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这里注意“或”后面的有关部门是“拟定”,如果不留意,把它也看成“制定”就错了。因为有关部门都只能拟定,拟定是打草稿,草拟的意思,拟定完了还得提交国务院批准,没有问题,同意后才以国务院的名义。因此把有关部门的“拟定”看成“制定”,就不正确了,必须是“拟定”,然后国务院批准。另外,会计行政法规调整的关系,与会计法律一样,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会计关系,但它调整的是什么会计关系呢?是“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相较于会计法律而言,会计行政法规调整的会计关系没有那么全面。因此,在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中,要注意“调整会计关系”前面的定语是“某些方面”这四个字。通过关键字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的概念,降低记忆难度,大大避免在做题时掉入陷阱的危险。

2.善于总结归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点多,而有些知识点又涵盖数量众多的内容,如果使用传统的记忆方法,耗时费神不说,效果未必明显。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学生将会记得多记得牢。

比如,现行消费税税目有14个之多,学生怎么做才能把它们在短时间内牢记于心呢?根据这14个税目的特点,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一句有趣好玩的句子:五男二女去游山玩水+家居两样。14个税目中与男生有关的是烟、酒、哄女生开心制造浪漫氛围的焰火,表现男生勇敢的鞭炮,现今流行的“男人玩手表”,当然这手表要高档手表才行,这是与男生有关的五个税目;与女生有关的是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这两个税目;男生女生游山玩水需要摩托车、小汽车,游玩要做好准备,要有油――成品油和汽车轮胎,没有它们跑不了,还可以玩高档的体育项目――高尔夫球及球具,因此游山玩水的税目有五个;最后是家居两样:实木地板和木制一次性筷子。通过总结,把内容繁多的消费税税目轻而易举地拿下,而且不易忘记。

3.灵活运用图表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而教材基本都是用文字表述,长长的一句话、一个段落冷生生硬梆梆,容易让人生厌。此时,可以结合知识点的区别,使用图表,不仅可以改变视觉效果,而且达到直观、清晰明了的目的。

例如,在会计档案销毁中的专人负责监销,因为不同的单位要销毁会计档案派出的监销人员各不相同,怎么区别呢?设计的图表如下:

再如,会计法律制度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需要把握的知识点:有哪三个层次,制定的主体是谁,分别有哪些内容?图表如下:

通过图表的高度简约和概括,缩减了文字记忆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

4.英语的使用

虽然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但是简单的英语词汇他们还是能够接受,而且在讲解某些知识点的时候,能够适当使用简单的英语词汇,也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上要有四个人的签章,哪四个人,他们是签名、盖章、签名或盖章还是签名并盖章?在签章问题上学生比较容易混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步到位把这个知识点记牢,可以把这四人的“签名并盖章”表述成为签名和盖章两者都需要,两者是and的关系。在课堂上使用简单英语词汇进行讲解,学生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印象深刻而且不易忘记,不会与相似的知识点相混淆。

基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要善于学习,多探究,寻求更多结合知识点本身、适合学生“多、快、好、省”的记忆方法。

三、及时鼓励

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在练习中,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问题、碰到挫折,难免会产生灰心、沮丧的情绪。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在一次滑铁卢的测验后,面对情绪低落的学生,笔者这样对学生说:其实成功很简单,它只需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对自己要有信心,也就是要有乐观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第二,要热爱――热爱你所做的事,热爱这门学科,有了热爱,你才会为之倾注热情,忘我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学好;光有信心和热情还不够,因此第三个因素是:努力奋斗。天下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了理想,确立了目标,就得付诸行动。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具备,意味着你们已经敲开了成功的大门。因此,现在遇到困难、碰到挫折并不可怕,正因为现在能够遇到、能够碰到它们,才预示着在关键时刻能够面带微笑轻松通过。

通过以上做法,最后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都有一颗乐观、积极、为着理想全力以赴的学习心态,自信心明显增强。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执教生涯中笔者将继续寻求、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力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第5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关键词】 财经法规;职业道德;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01

会计证考试是根据《云南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规定,2005年11月开始到2009年11月会计证考试实施笔试,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会计证考试由笔试改为无纸化考试,2012年9月会计证考试制度改为全国统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书,而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参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考试。

会计证考试制度改为全国统考,由于教材涉及到五个方面“会计法、支付结算、税收、财政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内容,考试难度与往年的相比难度增加。财经法规合格率难以达到六十分,任课教师要对中职考生考试失利的心态应如何进行调整,现就会计证考试的合格率谈一谈教学方法:

1 用标准来理智的看待成绩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对会计人员实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即凡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职考生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中,应该学会“二加二加二”的学习方法,陶行知说:“思有其序,学有其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向考试能力的转化,两周要学会概括通读一遍教材,两人合作学习涉及五个方面知识的迁移内容,两周上网搜索各出版社的考试题型;紧扣章节案例疑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将考试大纲要点考点内容从章节零散的难点聚合为重点的整体内容,改变在学习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住教材的关键,教师要从旁巧妙点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考试失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中职生文化知识面比较狭窄,会计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对考题分析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二,全国无纸化统考考试,上机操作做题速度比较慢,对机题的识别能力比较弱;第三,对考试存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导致考试时精力不够集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正确的评价考试成绩不合格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当每一次考试结束时,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不要成为不良情绪的失落者。考会计证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通过读懂教材是考试的关健,如“税法制度”与“预算法”知识相衔接。章节之间连续巩固三个概念,解决五个综合案例,要不断的善于归纳和融合知识点,使困扰考生的问题变得清楚明了,通过会计证考试考生醒悟了对专业知识学习。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学会反思考试失利的因素,中职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起步,更符合会计岗位的要求;不合格者只是再绕个小小的弯,对学习不要灰心丧气。学习的道路是崎岖的,每一种国考都是对人生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难得的一次收获。任何考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而是敢于直面“合格”与“不合格”,考试结束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为下一次考试积极做好准备。

2 用定位来激发求知欲望

会计证教学中要做到“准”和“练”结合,采取指导性和督促性的教学方法。中职考生常在抱怨会计证国考太难,而题库中的题型在组合中往往造成难易不平衡,有的题量税收就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抽到这样的题型是很难合格,这时“抱怨”成了不合格考生的说辞。教学过程应该做到三清楚:清楚教材内容和考题内容的结合;清楚上机考试时间和题量的对答;清楚各出版社难点和考试难点的存在的差距。考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考试的实力不足,考试是对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打折扣的给分。但是由于中职考生对纯理论的复习,教师需督促学生挖掘教材本质,在问题悬念的驱使下自主探求新的知识。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率。

中职考生经历了会计证的考试,从思想上认识到会计证这本证书的份量,这次考试的合格实际上他们已经看到学习专业的重要性。任课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学会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逐步达到会计合格人员的标准。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抱怨运气不好,而不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只有做到一不烦,冷静思考考试成绩,二不燥,用乐观的心情参加国考,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人生进步的指南,只要能真正的付出时间学习,就一定能获得会计证书。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的努力与勤奋会有机会领取这本有份量的会计证书。

3 用信心来启动学生探究之心

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以参加考试为目标,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这样学习中才会有动力。学习中要学会三勤:勤问书本知识,因为国考的教材不统一,需对照多个出版社的教材进行学习;勤思考,思考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解答疑点知识;勤用网络来浏览判断题和多项选择题,因为考点的案例题的分析时准确答案比较容易混淆,如发票的开具,领取发票出具什么证明,用对比式教学指出发票开具的要求,发票的种类,发票偷税的罚款,从“发票”的讲解中总结各种判断题的知识点,做多项选择题时考生发现很多知识点是综合知识,很难准确的选出二到四个答案。综合案例题涉及五个方面会计法、支付结算、税收、预算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等相关规定的内容。做题时学会在转折处提出问题,考试时才能保持清晰的思路。遇到疑点难题师生要相互交流寻找突破点,鼓励考生自己去挖掘课程之间的规律学习方法,不要因一次的不合格而否定自己学习的进步。学习中注意掌握要点,记住难点,如《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十种违法的会计行为进行罚款,对单位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样的罚款题型考生就要注意三千到五万的数值也在其范围内,而不是忽略。因为上机考试的时间只有60分钟,考题内容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题同教材内容相近,要用自信心来排除影响学习的障碍,同时制定出该课程各章节的复习内容,把握好考点内容,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去面对考试。

古谚曰“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乃人生财富”。选择会计证的考试,就多选择了会计岗位就业的机会。会计证考试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国考的会计证是对中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是对中职考生会计综合知识能力的测试,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会计实际工作的方向,使会计证考试的合格率真正成为考评会计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合格率。因此,让我们持之以恒的学习,继续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准备,相信我们都会成功。最后送大家一首诗追梦少年《天涯共此时》:文海怀旧玉堂景,雅枫追忆霜叶红,鸿雁远瞻千秋业,孺鹏锦绣傲云时。预祝考生能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战国).

第6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下简称财经法规)是会计从业证书取得的充分必要条件。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门课程的通过率不容乐观。2012年全国开始推行会计上岗证无纸化,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通过的难度。笔者试图通过技术分析和教学分析等方法,找到“低通过率”的原因,并以此来改进我们的中职教育教学。

一、课程考试低通过率的原因分析

1、考试内容特点及客观题型变化

相对其它专业性较强的科目来说,《财经法规》的知识点非常庞杂,所学内容包括《会计法》、《税法》、《支付结算法》、《财政法律制度》等近十几部法律法规。教材内容也多数以法规、条文、概念、程序等形式出现,知识点分散且枯燥,增加了学习难度。与此同时,《财经法规》考试中增加了案例分析和不定项选择,出现了税法和预算法的内容,使得客观题部分的难度增加。

2、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低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入学年龄基本上在15岁左右,入校分数普遍低于普通高中,使得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相对来说,自控、自制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学习不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取而代之的上网、早恋、游戏等。对于这样一些学生我们要抓好其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还要促进他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解决考试通过率低下的矛盾。

二、提高课程通过率的有效途径

1、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能力

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热情,进而在“自动、自觉”的情形下提高日常学习能力。在现阶段中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中职学生没有法律功底,通过案例诠释法律,使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选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应注意案例的质量。案例的选择要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同时所选的案例必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案例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其次,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若选用过时的案例,缺乏时代特色,就会挫伤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案例选择的研究,不断更新案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准备。

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可以辅之以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互动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与合作伙伴、教师进行探讨,在教与学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将课堂要探讨的题目、内容和要求告知学生,学生通过分组提问、发言和讨论,课前进行准备,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上课后学生通过提问,教师通过要点讲授、纠错和答疑,师生之间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应用性教学课程的比重,融洽师生的关系,加强师生的能动流。

2、促进“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决定着认识。记忆作为认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财经法规作为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联系异常密切,也非常复杂,所以要真正得心应手地运用,单纯地死记硬背法规的有关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理解财经法规的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掌握的具体知识灵活运用。没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奠基石,就无法准确理解法律。坚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业务知识,良好的感悟和创新思维能力,是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的基本素质。从历届考试真题分析,我们发现《财经法规》考试的知识点很多都属于记忆类的,这些“纯记忆”的内容很多都是僵硬的、枯燥乏味的。“工学结合”思想为核心的实习及实践活动则能赋予这些内容以生命,让它们鲜活起来。实践中的认知具有“记忆性”,实践中的学习具有“诱导性”。而中职学生恰恰缺少的是知识的记忆和学习的兴趣。譬如“银行结算账户”一节中涉及的账户开立、变更和撤销,“基本存款账户的程序”等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亲自办理过类似业务,一定能够加强记忆,加深印象,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3、分析题型,掌握考试重点

考试重点的研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学习内容,减轻学生的记忆压力,让他们做到有的放矢,题型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以轻松的心态面对考试。从近年来的考试题来看《财经法规》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会计法、内部会计工作、审计结果处理、会计人员管理、银行结算账户、支票、税收分类等内容上。而部分考核细节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消费税的计税”部分中的以“烟酒”为代表的从价从量复合征税制度。这些细节内容只需让学生理解、记忆即可,但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细节,则它们极有可能成为“关键失分点” 。

第7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Key words: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financial regulations an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course;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1-0121-03

0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各单位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展开研究。然而,该课程现阶段仍以理论为主,缺少职业引导,难以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完善,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与该课程,通过工作任务驱动来设置实际会计岗位情境,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据此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

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认知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本课程紧扣考试大纲,针对会计岗位能力分析,强调从业要求,突出会计从业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重视财经法规基础知识的介绍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然而,本课程教学存在较多难题,如理论、概念、法律、法规、条款多,内容抽象、繁琐,需要精确记忆的内容多,理论性极强,比较枯燥乏味;章节之间没有系统性,教学时内容较分散,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且涉及面广,显得比较庞杂,往往是课程学完,只知其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本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内容是枯燥的。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形式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相应任务而存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融合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动”起来,才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知识点记忆,最终强化授课效果。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虽被各级各类教师广泛接受以及推崇,但将其运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类理论性为主的课程的教师仍然凤毛麟角。笔者大胆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2.1 结合会计工作岗位需要,紧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知识点及要点,有效设置驱动任务

驱动任务的设置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及质量。教师在深入研究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后,将本单元教学目标及知识点尽量清晰明了地表述出来,并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且也要联系学生的理解与感知能力,根据学生技能培养的需要,结合会计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创造具有探究性、生活性、易操作性的驱动任务。使学生首先明确目标,然后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本节知识要点,最后完成任务,尽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内容时,设置驱动任务:招聘启事。任务背景:某企业由于扩大经营的需要,急需招聘一名出纳,请结合所学“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中的相关知识点,为该企业起草一份招聘启事。知识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会计工作交接、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与职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任务成果:出纳岗位招聘启事。

2.2 以学生为中心,选取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相互引导,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操作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单要设置好驱动任务,更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好相关情景,交互引导学生认识会计活动中的具体法规和职业道德问题。同时,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可操作性。设置简单易懂的任务,逻辑清晰、一目了然,方便学生操作和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内容时,设置驱动任务:会计法律制度知多少。任务背景:利用校园网、电脑、手机等媒介上网查询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讨论“什么是会计法律制度?”“它由哪几个层次构成?”并结合思维导图法绘制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图。知识点: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和构成内容。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思维导图法、口诀记忆法、列表归纳法。任务成果:绘制会计法律制度的思维导图。

2.3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综合评价方式,师生共同评价任务成果

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启示。评价过程中,不要否决学生的做法,而多应以鼓励为主,注重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闪光点,不仅仅是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还可以对创新能力、团队合作、任务分工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发现同伴的优点,看到自身的不足,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的综合评价方式共同评价任务成果。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尤为注重学生自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前合理设计评价量表;学生参照评论量表内各项目,逐项给自己打分;各小组之间相互评定。评价量表中应适当留有空白,学生可以附上简短的自我评语或改进建议,以便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习惯。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获得成就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不能为“设计任务”而组织教学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辅助教学,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而准备。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能仅仅考虑方法的运用,而忽略实际教学内容,这样只会本末倒置。例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重点为“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可以设计任务,但该任务却无法贴近学生生活,这样的任务就不应该去设计。教师可以选择运用导入案例或提问的方式组织教学,而不要仅仅纠结与如何体现“驱动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单一存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而是需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2 避免设计过大的驱动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区别于项目教学法,不是将整个章节项目化去完成一个整体项目,而是紧扣每个单元的重点或难点,设计最好不超过2节课时中完成的任务,以驱动课程的展开。任务设计也应该简单易懂,便于学生操作,以提高学生学习、思考、动手的兴趣;如果任务过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抵触教学内容。

3.3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处理,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把握方向,适时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找方法、完成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措施,充当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融入到学生的任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取得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4 应用的部分成果

经过两年深入扎实的研究和探索,本教改项目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4.1 创建并运用“学习包”

笔者在实施过程中以“驱动任务”为主线创建“学习包”(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案、驱动任务、案例、视频、习题集、试卷等)。紧扣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及会计岗位需求,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精心设计驱动任务和任务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选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实物演示法、思维导图法、口诀记忆法、列表归纳法、视频教学、信息化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交互引导学生,认识会计活动中的具体法规和职业道德问题;组织适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利用考试复习资料及练习题以较好的成绩通过资格考试。并将“学习包”运用于实际教学,最终反思、完善、修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研究及实践。

4.2 改革期中考核考试方式

因为该课程为考证课,考试成绩尤为重要,所以没有改变原有考核模式,仍按“平时(10%)+期中(20%)+期末(70%)”计算总评成绩。但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采用任务讨论、分角色扮演等方法,加大了学生参与的力度,需要凸显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故,笔者将期中成绩(20%)从笔试成绩调整为过程评定=学生作品展示(15%)+研讨式评定(5%)。学生作品展示,即设计开放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展示作品;研讨式评定,则根据课堂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评定。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3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本项目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利用驱动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案例设计、学生互评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受到一致好评。学生评价:“角色扮演使我更能了解实际工作,并对课本中不懂的问题通过真实的情景去掌握,印象深刻,比传统教学法中的满堂灌要好的多”;“我非常喜欢小组互评的方式,为了对别的小组负责,评分客观,我们只能认真扣知识点,逼迫自己去掌握弄清楚一些模糊的概念,再一次复习了重难点”;“与传统教学法的灌输模式相比,任务驱动教学法使我更为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老师的事,老师知道的再多,也不可能帮我考试,只能自己掌握”等等对本项目的肯定。

第8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关键词: 财经法规; 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76-01

一、明确自主学习教学要求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为了让学生既能够顺利通过国家举办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又能接受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性教育,我们采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等内容,使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自主学习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由于课程内容政策性强,要求理解的知识点多,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会计职业道德等,显得比较庞杂,而且章节之间没有系统性,学生较难掌握。另一方面《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多是法律规章的条条框框,理论性很强,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本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又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关系执业能力的好差。所以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有关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理解财经法规的有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将掌握的具体知识灵活运用。因此,《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决不能简单的停留在法律知识灌输的层面,而应该采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引入各种教学方法手段,丰富课堂形式,使枯燥乏味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课程学习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工作,探索出情景模拟法、比较教学法、顺口溜引导等教学方法。

1.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启动教学,并通过启发讲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包括实物展示、案例演示、环境模拟等。实物展示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结算凭证、票据、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等进行有形的展示,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记忆。案例演示,是把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通过人物或动作演绎出来。例如在学习支票的填写时,可以先展示一张仿真的空支票,然后根据实际的一笔经济业务填写支票。这样,既能生动活泼地展示支票签发的规范性与专业性,又能在文字书写方面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环境模拟,是指根据社会中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流程设计实验环境,模拟工作环境中所涉及的因素。如在讲解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回避制度问题时,可以把会计、出纳、会计机构负责人等主要的、最常见的岗位所要做的工作模拟出来,由不同学生扮演角色,从而让学生能较清晰地理解各个岗位的含义、工作职责及为什么要实行岗位回避。

2.比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就是把彼此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异同关系。例如,在讲授银行跨行转账结算收手续费的问题时,一般人们都想省点转账的手续费,可如何做到呢,可以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解决,让他们到各银行营业网点看公示板上的收费标准,各行之间进行比较,让同学觉得,结算法律制度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知识的记忆过程中事半功倍。

3.顺口溜引导教学法。顺口溜引导教学法是利用汉字同音、谐音或编顺口溜的方式将所要记忆的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会计职业道德的八个基本规范:爱廉诚公,技则理强。短短两句话,囊括逐项内容32个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方便记忆。

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第9篇: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范文

古人云:“修身必先立其志,立身必选立其学,立学则以读书为本”。作为会计专业的高职生,将来如果立场要成为会计从业人员,必先学好会计基础知识,提高会计职业修养和会计实务能力。这是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最基础要求,也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高职生毕业后进入会计职场的通行证,如果没有取得这一证书就不能从业会计职业。而取得这一证书,《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必考的科目。相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其他两门科目来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内容条目繁杂、专业术语难懂等特点。综合分析近几年考试的试卷内容,我们得知考试重点是考查学生是否能熟练应用专业知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是实际应用能力不强,这就是高职生通过考试的一大短板。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才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二、五年制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现状调查

(一)高职生基础差,且学习方法不当五年制高职生都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基础差,学习的灵活性也不强,涉世也不深,所以理解不了专业技能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层次也不高,多是被动学习。再者,他们从未接触过法规学习,学习入门问题是他们学好这一门科目的第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由于高职生对学习的片面理解和学习方法不当,他们多数以失败告终。学院的学生多是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属于涉世未深、学习基础较差,基本未接受过法规学习,普遍存在入门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为应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多数学生认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仅依靠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认识上的片面性及欠缺科学的学习方法,往往导致其考试的失败。

(二)考试内容灵活,且高职生应用能力不强分析近两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机考卷面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有两大特点:一是题量减少了,二是内容的灵活性加强了。虽说没有偏题怪题,但答题时需要学生综合多个知识点。可见,命题者考察的不再是死的知识要点,而是考察综合应用能力。而五年制高职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对薄弱,单凭死记硬背的方法应对考试的高职生考试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三)过于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还很守旧,创新力度不够,学生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仍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教师的提问。

(四)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众所周知,要胜任《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教师既要熟悉会计实务,又要有扎实的法律、金融和税收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驾轻就熟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实际上,教师不是缺失会计实务知识,就是法律、金融等知识短缺。高职生学习风格的特殊性以及《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试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是一艰巨的挑战。

二、五年制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优化建议

(一)内容紧扣考点,教法适应学情为了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法时,应遵循两大原则,那就是内容紧扣考点,教学适应学情。可以根据历年题型,在课程中讲授如何利用“各章节的知识”,并以图示的方式进行重构,做到“围绕难点、重点”对历年考题进行解析,通过模拟真题让学生熟悉题型,领悟命题人的初衷,提高答题能力。

(二)教法避免单一,方式力求多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考试范围广、知识理论性强、条目过于分散、应用时不易操控。针对课程内容的这些特点,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启发法、案例法、课堂讨论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来替代单一的讲授法。理由一:启发法教学可以开动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去听课,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理由二: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模拟会计职场情景,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可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变为生动有趣的习得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理由三: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教学法能有效地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集思广益,还能开通视野,既活跃了课堂,又培养了学生依法处理会计业务的意识与能力;理由四:多媒体参与教学,能有效地打破会计职业场景的时空限制,以图、文、声、色、形、影等方式全方面向学生呈现知识要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分析器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