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差生评语范文

差生评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差生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差生评语

第1篇:差生评语范文

1、你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之一,源于你无论何时挂在脸上的微笑,源于你在处理事情上所显示的聪慧,无疑,你应该是优秀的。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你却成不了最好呢?找到原因了吗?老师相信,只要你改掉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坏毛病,你将是我们班最棒的!

2、你是个样样要强、聪明的女孩,你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你无愧于好学生的称号,你用点滴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朵。你工作积极,乐意当老师的小助手,成绩总是保持优良。如果你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更“严”些,更“高”些,你在班里一定会非常出色。

3、你平时在校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往,从不与人争执。在学习上有时看到你的进步,老师为你感到高兴。但你时常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哪有回报?老师真诚希望你端正学习态度,痛改“老-毛脖,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

4、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文静而又可爱的女孩,你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对待同学你很热情、真诚。不过,你上课的时候总是那么安静。老师觉得你应该以好学生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学习他们先进的学习方法,扬长避短,你一定会取得成功。

5、你有很好的口才,讲故事有声有色,娓娓动听,你的“猴子吃西瓜”还获得故事大赛三等奖哩!你有很强的表演才能,你表演的“金鸡叫天都”,至今还留在老师和同学的心中,你有嘹亮的歌声,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老师欣赏你。可你贪玩不学习,知识会自动飞到你的脑子里吗?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请你想想这话,它对你学习成绩的提高会有帮助的。

6、每每看到你可爱的小脸,天真无邪的笑容,老师真想凑上前跟你说几句话。但是,你总是远远地躲开。这就是你的不足之处。你的学习成绩老师不用担忧,但上课,老师却很少看到你举手发表过意见。不过,最近你又好像进步了好多。知道吗?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为你高兴。希望你更加努力地争取好成绩。努力吧!老师永远支持着你!

7、你是个内向、懂事的女孩,关心集体,友爱同学。()乐意为别人服务,学习自觉认真,老师交给你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只是老师希望你应更大胆些,大胆参与课堂讨论,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更大的成绩!

8、本来,你是个很认真的学生,每一次的作业都做得很清楚而且仔细。上课,每回老师都能看到你高举的小手,你的回答真精彩!老师常常赞叹。但最近,你却交了个坏朋友,那就是贪玩。记住,玩是可以的,但是贪玩,就不对了。好好表现,老师期待你更好的成绩!

9、你是一个待人诚恳,心地善良的孩子,上课总是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最近两个月,老师真替你高兴。假如你继续努力一点--多关心班级,课堂上大胆踊跃一些,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触,多了解,老师相信你绝对是个好孩子。在新的学期里。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10、你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女孩,似乎不知道什么是忧愁,老师爱着你欣喜的笑脸,也爱看你为集体,为大家热情服务时认真的态度,不过,你的学习又常常使我不安,一会儿语句不通顺,一会儿出现错别字,能改掉这些缺点吗?

11、你是个表面文静、内心活泼的女孩,能积极参加校内开展的各项活动。但你有时令老师生气,作业字迹不够端正,作业、上学比较迟。其实你的脑筋也比较聪明,只要你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好同学的学习方法,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12、在我们相处的四年时光里,你是一位聪明可爱,真诚坦率,兴趣广泛,想象力丰富的小家伙,真使我难以忘怀,在你即将开始新生活之际,我真诚地祝福你能有一个灿烂的未来,有一片任你驰骋的辽阔的天地。

13、你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看到你用心听课时发言那么积极,老师是多么高兴。可你有时也让老师生气,作业不及时完成,字迹潦草,上课不专心,让老师伤心。你知道吗?如果你改掉这些小毛病,你肯定会成为一名好学生,老师期待着这一天。

14、老师常讶异于你造句的优美,作文的流畅。这些都显示了你的思维敏捷、丰富和细致。但你唯一让老师担心的是你的字,等到高年级时还有人认得出来吗?老师很怀疑。老师相信,不久以后,你的聪慧+漂亮的字+关心集体,你将是个受每一个小朋友欢迎的小朋友。

第2篇:差生评语范文

一、全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概况

**地处**省中部,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现行政区域划分为10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56.03万,是闻名全国的“百工之乡”和“五金之都”。XX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1.72亿元,财政总收入26.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995 元,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连续5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

经过多年的调整、改革和发展,全市现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综合高中2所),职业高中4所,初中18所,小学63所,特教学校2所,化技术学校1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电大**学院1所。全市在校生高中15118人,初中22478人,小学50095人。学前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全市现有幼儿园167所,在园幼儿27131人。教师队伍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逐年提高,现全市在职教职工5176人。

通过教育强市评估验收,标志着我市教育事业已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成功创建教育强市而满足,而是以此作为发展优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新契机,再一次将创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强市作为奋斗目标和不懈的追求,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全市工作重点,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倾力打造和谐教育,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使教育发展内涵更为丰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誉度不断上升。

二、在巩固创强成果的基础上创优

(一)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整改

通过教育强市验收后,市委市政府在肯定我市教育创强成绩的同时,更多地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不足。为确保整改提高目标实现,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创建领导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减,做到整改单位、内容、责任、期限四落实,全力以赴确保整改到位并全面创优。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教育创强时的职责分工,确立专人负责,使教育创强整改的后续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评估验收时认定为基本达标的两项指标(即第7条:“初中、小学达到省标准化学校要求的比例不低于85%,各类学校中有一定数量的省示范性学校”,第14条“学校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专用多功能教室、体育场地、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卫器材、电教设备、图书和计算机配备达到国家或省定标准”),达标难度大:一是投入资金多,二是政策性强,三是涉及面广。为此,我市再次明确了政府在建设教育强市中的主体地位,落实教育部门具体抓,各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从而形成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共兴教育大业的局面。市政府将整改指标及要求分解到有关镇、街道和学校,镇、街道各自按照职能与学校共同制订行动方案,全市再一次掀起创建。规划、设计、国土、财政、环保、公安、安监、城管、金融等部门多次联合办公,集中解决了规划设计、用地审批、环保评估、消防设施、资金投放等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联合承诺建立教育强市工作绿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的事随到随办,不拖后腿。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有关部门的整改汇报,检查整改进度,评估整改质量。《**日报》、**电视台经常刊出宣传教育的专栏、播出教育强市再创优的专题。在教育内部,教育局每年都把整改提高列为重点工作,每学期组织专项检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再创优再提高为目标,把创优与打造和谐教育,促进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相结合;把创优与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创优与促进师德教风转变,优化教师队伍相结合;把创优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校品位相结合;使全市学校通过整改提高再上新的台阶。

(二)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机制促提升

教育投入是社会公益性投入,只有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才有保障。《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XX]43号)下达后,我市按照通知中规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永政[XX]4号)的文件,对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和运行作出了明确规定,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公共财政挑起教育投入的大梁。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一)市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XX年,我市财政经常性收入65280万元,比上年增长19.08%;当年市财政教育拨款35620万元,增长20.33%。XX年,我市财政经常性收入7336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3%;当年市财政教育拨款42552.7万元,增长19.46%。(二)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小学XX年2478.02元,XX年3058.14元,XX年3833.56元;初中XX年3577.57元,XX年6279.64元,XX年7519.02元。(三)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小学XX年250.30元,XX年338.36元,XX年383.17元;初中XX年294.40元,XX年470.55元,XX年474.06元。(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XX年占2.1541%,XX年占2.2365%。(五)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我市XX年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29%,XX年为30.84%,XX年为30.96%。(六)XX年我市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639.99元,人均教育经费987.40元。XX年,我市总人口56.03万人,预算内教育经费44144万元,人均787.86元;教育经费总支出57150万元,人均1019.99元。两项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七)三项经费落实情况好。教职工工资(包括县级及以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等)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做到通过市(县)财政足额统一发放到教师本人。“一公三保”等与本市公务员同等待遇,实际收入水平高于本市公务员。XX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实行同城同待遇政策,年终奖金纳入市财政预算。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励优秀教师到山区(老区)学校任教,市政府出台政策(永政办抄〔XX〕54号文件),从XX年1月1日起,对在山区(老区)学校任教的教职工任教期间实行每人每月200元奖励。前不久省政府出台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津贴(每月60-400元不等)正在得到落实。生均公用经费由市财政列入预算,XX年小学、初中分别为371元和429元,均超过省定标准。学校改造与建设资金由市(县)统筹落实:XX年为10286万元(其中市财政经费9334万元),XX年为16587万元(其中市财政经费12576万元)。(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课本费全部减免。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批转**市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杂费实施办法的通知》(永政办发[XX]124号),使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全免工作顺利实施。从XX年起,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全部免除。市政府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XX]23号)和《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动态监控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库[XX]58号)规定的精神,迅速制定实施方案,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真正实枣子免费教育,2019年上学期市财政支付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资金达824万元。

三、自查自评达标情况

对照《XX年**省教育强市评定操作标准》和评估验收组的整改意见,我们再

次进行了全面认真地自查,我们认为,我市XX年已经通过评估的的23条项指标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被认定为基本达标的指标(第7项和第14项)通过整改也已经达标。(自查自评达标情况说明附后)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未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今后在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二)学前三年教育,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管理有待于优化,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拟加大投入,重点建一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示范幼儿园以发挥其引领、提升的功能,使我市学前三年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3篇:差生评语范文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乒乓球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发现俱乐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湖北省乒乓球俱乐部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湖北省;乒乓球俱乐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14

收稿日期:2014-11-24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在群众体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湖北业余乒乓球俱乐部进行调查研究,为促进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对湖北省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省20家经营性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如青少年宫、学校等区域的乒乓球俱乐部;其中调查对象:俱乐部的经营者、教练员和消费者。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结合本次研究内容,通过仔细查阅相关的书籍《体育俱乐部研究》等,杂志《乒乓世界》等,还有网上资料如中国知网数据库等,大致了解国内外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以上文献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①问卷的内容: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严格按照体育科研方法和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俱乐部管理人员问卷,俱乐部消费者问卷,俱乐部教练员问卷。②问卷发放时间:问卷发放时间为2013年10月到11月。③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在城区、近郊、远郊随机抽取了乒乓球俱乐部管理人员20人,教练员60人,和乒乓球俱乐部消费者400人。问卷均是现场发放,现场收回,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

(3)实地调查法。2014年4月到5月,7月到8月期间,亲自走访了20家乒乓球俱乐部,亲身参与了武汉高校乒乓球俱乐部、黄石电信杯乒乓球俱乐部、恩施州利川市乒协杯等赛事,分别与俱乐部的管理人员、赛事的组织者及负责人和部分参赛选手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大家的宝贵意见。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5)专家访谈法。对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发展情况专门咨询了有关负责人及从事乒乓球管理和教学的专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基本情况

(1)俱乐部的类型。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是具有实体乒乓球馆的俱乐部,第二种是以网络为平台促进大家相互交流和活动比赛信息的虚拟俱乐部。具有实体乒乓球馆的俱乐部根据依托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以下4大类:第一类是依托学校体育馆而建立的俱乐部;第二类是依托社区建立的俱乐部;第三类是依托企业建立的俱乐部;第四类是依托体育局建立的乒乓球俱乐部。

(2)俱乐部的硬件设施。在本次调查的20家俱乐部中,设有球台20张以上的俱乐部有4家,占20%;设有球台10-20张的俱乐部有9家,占45%;设有球台4-10台的俱乐部有7家,占35%。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俱乐部拥有球台数量不足20台。在俱乐部内其它硬件设施方面,有75%的俱乐部铺设了地胶,有20%铺设了木地板,只有5%的俱乐部是水磨石地面。从地面材料方面看,大部分还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运动需求的。

所以具备条件的高校,中小学应该在学校和有关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本学校的体育资源拿到社会上来共享,这是缓解社会上乒乓球运动场馆供不应求的一个有效方案。

(3)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在俱乐部的管理系统中,规章制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不是对管理者和消费者的限制,更多的是对他们的保护。总体来说湖北的业余乒乓球俱乐部在规章制度的管理上是比较正规的,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有很多俱乐部并不能完全按照规章制度来经营。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消费前并没有很好的阅读该俱乐部的规章制度,所以大部分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明显的。

(4)俱乐部的收费和盈利情况。俱乐部的支出方面大致包括:纳税、场地租金、乒乓球器材成本、水电费、员工和教练员工资等。以上各个方面在本次调查的20家俱乐部管理人员不愿意详细透露,但是在和各个管理人员的进一步沟通过程中,获得了各个俱乐部的盈亏或者持平的信息。

在本次调查的20家俱乐部中,盈利的俱乐部有13家,占70%;盈亏基本持平或者只有微利的俱乐部有5家,占20%;略微亏损的的俱乐部有2家,占10%。总体来说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大多数都是盈利的。

2.2 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消费者的基本情况

(1)消费者男女比例。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消费者的性别结构可以看出,男性消费者和女性消费者的人数比例约为4:1。乒乓球运动具有以下特点:①竞技性;②趣味性;③社交友谊;④建立社区和谐性。乒乓球的竞技性特点是推动乒乓球运动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

(2)消费者年龄特点及职业特征。消费者职业比例最高的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另外企业人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也占到了比较大的比重;而退休人员因为肩负着替子女看管孩子的任务,所以这是导致退休人员不是很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主要是以在学校以体育课的形式参与,只有很少一部分对乒乓球极有兴趣的同学才会选择到俱乐部中来打球,这也是学生所占比例比较小的一个原因。

(3)影响消费者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因素。根据调查显示,人们到俱乐部打球,更多关心的是:有没有时间去打球,打球的位置方便不方便,从另一方面可以判断出这部分人比较关注锻炼的时间、和锻炼后健身效果。而消费价格和打球的质量不成为最重要因素。影响消费者到俱乐部打球最小的因素是俱乐部的服务。

(4)消费者运动动机。每个人到俱乐部打球健身,都有自己的目的,其中强身健体是最要的运动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运动越来越少,三高病人以及其他慢性病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运动,既锻炼了人们的身体,又锻炼了人们的视力和反应,所以人们会把乒乓球运动作为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

3 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发展对策

3.1 关于俱乐部选址

经营前根据自己的经营方向做充分调查。比如以少儿培训为主要经营方向,则俱乐部选址最好为小学校附近或者高档社区附近。

3.2 关于俱乐部规章制度

加强对俱乐部规章制度的管理,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这是对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的保护。

3.3 关于俱乐部硬件设施

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俱乐部的硬件设施条件,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

3.4 关于俱乐部组织好比赛活动

积极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如比赛报名费用、奖品设置、赛制安排等因素。比赛活动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俱乐部的人气、名气、收益。有了人气和名气,收益自然而然就能实现了。

3.5 关于教练员的培养

入职前对教练员进行正规的面试考核,入职后进行正规的教练员培训。比如基础班学生的教练员可以按照共同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教学,提高班可以根据学员的情况和教练员的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另外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教练员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根据教练员水平合理规定教练员的薪金报酬,并且报酬定期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教练员的稳定就是俱乐部的福利。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包括:①湖北省业余乒乓球俱乐部的分布特点是中心城区较多,远郊区较少,按人口比例算分布较为平均。由于各个俱乐部场地条件、管理制度、经营理念不同,造成各个俱乐部消费者数量差距比较大;②俱乐部的硬件设施总体上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多数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大部分俱乐部都是盈利的,盈利情况受地理位置、经营方式等因素有所差异;③俱乐部消费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特点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职业特点不明显,具有稳定工作消费者比较多,中等收入人群较多;④个人时间和场馆地理位置是影响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因素,价格因素影响不明显。运动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提高技术。

4.2 建议

包括:①经营前做充分省场调查,不能盲目投资;②加强对俱乐部规章制度的管理,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③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俱乐部的硬件设施条件,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④扩大俱乐部财源渠道。一方面需要经营项目多样化,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来冠名乒乓球俱乐部来吸引企业资金;⑤积极听取消费者的意见,组织好业余乒乓球比赛活动;⑥对教练员实行正规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帮助教练员提高教学水平,根据教练员水平合理规定教练员的薪金报酬,并且报酬定期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湖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余万斌.成都省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指导员的调查[J].湖北体育科技,2009(1)

3 桂祝.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运行模式研究——以贵州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

4 滕志滨.我国乒乓球职业俱乐部的建立与发展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3)

第4篇:差生评语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调查;评估

近年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证实,当代大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中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占了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心理健康服务的开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选取了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有效率为89%。其中男生412人,占约46%,女生478人,占约54%,平均年龄为20岁。

(二)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编制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内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情况。通过收集资料,小组讨论,专家检测,修改定稿,最终成功制作好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以及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三)数据统计分析

将收集的调查问卷,通过以下几种分类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是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接受程度,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服务方式,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程度四个方面。将数据整理之后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的接受程度

被试问答“当你看到身边有人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你的态度如何?”95%的同学认为这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只有5%的同学对此持疑问的态度,不太能接受心理健康咨询,这部分同学认为接受咨询就代表心理出现问题,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健康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宣传起了很明显的效果,绝大多数人不再排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反而因为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更加愿意通过心理健康咨询的方式纾解自身的压力。

(二)对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咨询方式

被试问答“希望以哪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可多选)?”81.3%的同学选择一对一的面对面咨询,53.2%的同学选择网络咨询,借助诸如腾讯QQ,微信等社交工具,36.3%的同学选择电话咨询,12.1%的同学选择团体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首先绝大多数同学愿意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做到更好的心理疏导,提出更为有效的建议。其次,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愿意接受网络咨询。再次,有一部分的同学的愿意接受电话咨询,这种咨询方式较为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服务。最后,只有一小部分愿意接受团体咨询,说明团体咨询在学生中的接受度相对较小。

(三)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需求

被试问答“在出现什么问题时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可多选)”56.2%的同学选择人际交往出现问题时,53.7%的同学选择对未来职业规划迷茫的时,43.7%的同学选择对自我认识出现迷惑时,35.8%的同学选择考试焦虑时,31.2%的同学选择恋爱出现问题时。

被试问答“想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可多选)”53.8%的同学选择人际交往,49.8%的同学选择职业规划,45.1%的同学选择自我完善,31.8%的同学选择情绪管理,23.1%的同学选择恋爱情感。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在遇到的问题和想知道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趋于一致的。所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涉及人际交往以及职业规划方面,人际交往在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心头之患,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认识的不完整,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四)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参与程度

被试问答“之前是否参加过心理健康咨询?”87.6%的同学回答从来没有进行多心理健康咨询,12.4%的同学回答曾经接受过心理健康咨询。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咨询还是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所以可以多开展诸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课程等方法,让更多的同学接触心理健康服务,从而鼓励同学在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能够主动选择心理健康咨询。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社会之一建设的接班人,我们不仅仅要关注他们文化素质,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这次的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还是相对较高,所以笔者希望各大高校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处,帮助部分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同学,使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差生评语范文

一、办学方向与教育观念

我们的目标是: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把学校办得让家长放心,使社会满意。始终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积极构建适应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才观。

具体做法是:

1.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育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挥特长;优差平等,多元评价。

2.组织教师学习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使我校形成了“团结、勤奋、守纪、进取”的校风,“严谨、敬业、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勤读、善练、多思、多问”的学风。

二、组织领导

倡导求真务实、廉洁勤政、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学校校委会由校长、总务主任、班主任组成,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年龄搭配合理,成员之间能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公正廉洁,作风正派,敢于大胆改革和开拓创新,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班主任是校长的得力助手,学校管理的能手,更是教育教学方面的高手,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转变观念,严于律己、团结协作,结合学校实际,共同确定学校发展规划;做到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办事踏实,不搞形式主义,有为学校发展尽职尽责的事业心和战斗力;定期召开校委会,商讨学校重大事宜,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三、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5709m2,校舍建筑面积1213m2,,微机5台,教师图书200,师均20册,学生用书1300册,生均2.8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5类26份,能满足教学所需。

四、师资队伍:

学校在岗教师34人,其中本科12人,大专20人,中师2人,中级教师15人,初级教师19人。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均达100%。学校坚持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质量,把校长负责制、教师责任制落到了实处。

同时又实行了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管理,对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量化与绩效工资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我校还注重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通过各类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为搞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育教学工作:

1、教育工作: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有关德育工作的法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把德育工作与学校其它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各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真正体现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小做起,从实事抓起。

(1)狠抓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师生学习并宣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植树、学雷锋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剧、革命片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良好品德。

(3)请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了解经验、了解孩子,监督、支持学校工作。

(4)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德育深入学生心里,学生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5)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意识。定期召开法制、交通安全、卫生防疫大会,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2、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永恒的目标。(1)教学管理。教学管理制度健全,学校能严格按《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查、有督促、有评估,使教学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同时,学校领导能带主课,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严格学籍管理制度,无复读、留级、辍学现象。

(2)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能按要求制定教研计划,每周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新课标、课改经验等,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研活动开展专题讨论,研究教法与学法,切实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学校对备、教、改、考等环节,有具体规定及要求。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进行月查,次次有重点,并有详实记录。

(4)抓住课改机遇,去开发研究校本课程,大家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使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如跳绳、羽毛球等。

六、学校管理:

1、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工作,实行层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工作有目标,形成激励、有为、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学校规章制度齐全,初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的机制。

2、学校有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工作落实情况做到周有安排,月有检查,期有总结与考评,实行科学管理,全校工作运行有序。

3、总务后勤工作:保证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规范管理经费,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各项收费标准,无乱收费现象。

七、教育质量

开展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年级文化课合格率、优秀率稳中有升。

八、办学特色

第6篇:差生评语范文

关键词:英语专业 一年级 词汇水平 调查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筑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对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如果没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即使发音再标准,语法再熟练也无法实现顺利的交流。所以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表达信息甚微,没有词汇,则表达信息为零”[1]。

我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3]都明确规定了各个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数量。消极词汇,也称接受性词汇(receptive vocabulary)或认知词汇,指学习者在一定上下文中能正确判断其含义的词汇;积极词汇,也称产出性词汇(productive vocabulary)或实际使用词汇,指学习者在口语或写作中能够正确使用的词汇[4-6]。一般说来,学生的消极词汇大于积极词汇,因为前者仅要求认识某个单词,后者要求掌握其拼写、词性、搭配、适用语体、语域等多重知识,后者需花费的记忆时间和强度也远远超过前者,因而学生对后者的熟悉程度也超过前者。

近年来国内非常关注词汇水平的研究,其调查对象包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7-10]和英语专业的学生[11,12],但是这些研究都只是调查学生的消极词汇,没有涉及积极词汇,无法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词汇水平。本研究将既考查学生的消极词汇也考查积极词汇,即不仅测试词汇的认知,而且测试词汇的拼写和搭配。目的是了解笔者所在学校一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水平,衡量他们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是否达到国家大纲规定的标准,为外语教学提供重要依据。

1.研究方法

1.1调查时间及对象

词汇测试于2009年12月底进行,对象为海南大学09级英语专业新生中随机选取的5个班,包括经贸英语专业3个班和普通英语专业2个班,共139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107人。

1.2词汇测试手段

本次词汇测试共包含3大部分:消极词汇测试,积极词汇测试和词块测试。

(1)消极词汇测试:该测试重点考查词汇意义的认知,采用的是英语单词翻译成汉语的形式,如bike?摇?摇?摇?摇。

(2)积极词汇测试:该测试重点考察词汇的意义和拼写,试题采用Nation[5,6], Schmitt[4]的形式,即给出一个英语句子,该句子中一个单词不完整,要求被试根据起始字母提示,结合上下文将单词空缺部分补充完整。如:

I?蒺m glad we had this opp?摇?摇?摇?摇to talk。

该题的答案是opportunity,被试必须首先知道该词的意义,同时还要正确拼写该词,才能给出正确答案。需要说明的是,积极词汇知识理论上还应该包含语义网络知识、搭配知识、语用知识等各个方面,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词汇测试手段无法将上述知识全部包括,所以仅测试拼写知识。本研究中的积极词汇量仅指能够正确拼写的词汇数量。

(3)词块测试:该测试目的是考查常用词汇的拼写及搭配。测试题给出中文提示,要求学生将句子补充完整,如:

I?蒺m quite c?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myself. (有能力照顾)

该题目考查的核心词是capable及其搭配be capable of doing。该题对词汇知识的要求又有提高,被试不仅要熟悉目标词汇的意思、拼写,而且必须了解其常用常用搭配。所以,消极词汇、积极词汇和词块能力测试将对学生词汇知识的调查逐渐从广度推向深度。

积极、消极词汇测试采用的词表主要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2](简称《基础大纲》)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全程通用词表》(简称《通用词表》)[13]。《大纲》规定了基础阶段(到二年级结束)的词汇量在6000左右,并将所有词汇分成3个等级,每个等级2000词左右;《通用词表》在《基础大纲》的基础上增加了2000词,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词汇量提升至8000。结合两种词表,笔者获得了2000,4000,6000及8000四个等级的词汇表。从每个等级中随机抽取20词,共80词,作消极词汇测试。考虑到被试者还是大一学生,能够熟练拼写的词汇不可能超过6000,因而积极词汇测试没包含8000词这一级别,仅仅从前面三个等级中分别随机抽取20题,共60题。词块测试主要参考《当代朗文英语词典》(第5版),该词典列出了口语和书面语中最高频的3000词,并给出这些词最常用的搭配。本研究从中随机选取30词,测试学生的搭配知识。之所以选择《朗文》3000词表,一方面因为该词表具有权威性,是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统计结果,代表了英语词汇中最核心的部分。另一方面因为该词表能够满足本次测试的要求:涵盖所有规定掌握的词汇,同时拉开差距。因为《大纲》规定到二级阶段,即一年级结束时学生需要掌握2000―2500词的基本搭配,本研究的被试为进大学仅一学期的学生,属于一级阶段,平均词块水平需达到1500-1800左右,采用3000的词表在数量上包含了所有目标词汇,同时可以适当拉开差距。

1.3评分标准

消极词汇测试只需写出一个正确的词汇意义即给一分,写错、不写不给分,各个等级满分都是20分,四个等级共80分。积极词汇测试如果拼写、用法完全正确,给一分,有任何错误均不给分,各个等级满分也都是20分,三个等级共60分。词块测试原则上一条横线一分,但前提是必须关键词正确,如果关键词错误,则整个搭配不给分。该部分共30题,80个空,满分80分。

1.4数据统计

用DP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

2.结果及讨论

2.1整体情况描述

说明:消2000指消极词汇2000,积2000指积极词汇2000,以此类推,下同。

消总为消极词汇的总分,计算方法为前面四个等级成绩的相加:消2000+消4000+消6000+消8000;积总为积极词汇的总分,计算方法为前面三个等级成绩的相加:积2000+积4000+积6000。下同。

表1列出了139人各项词汇测试的最高分、最低分及平均分。结果显示,学生间词汇水平的差距非常大。词汇量的大的学生8000个消极词汇掌握了74%,词汇量在5500以上;6000个积极词汇也掌握了68.3%,约为4000词左右。而最差的连最基本的2000词都只认识一半多(55%),4000阶段仅认识两个,到6000、8000阶段完全没有认识的词,消极词汇总量仅为1400左右;而积极词汇就更为有限,2000个最常用的词汇中能完整拼写的仅30%,积极词汇总量大约为700词。至于词块能力,最好的能够答对83.5%,3000个口语和书面语中的高频词至少有五分之四多已经能够非常熟练自如地使用;但最差的仅答对7%,几乎没什么能够正确使用的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个班消极词汇的平均得分率为42.5%,约认识3400词;积极词汇平均得分率为37.5%,约2200词可以正确拼写;3000词块得分率为43%,约有1300词可以正确搭配,熟练使用。《大纲》[3]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消极词汇不少于2000个,掌握1200个左右的常用词及固定搭配。到2级阶段,即一年级结束时,通过阅读课和其他途径消极词汇达4000-5000个,能够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2000-25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本次调查时间接近第一学期末,调查对象处于一级阶段,可以推断该阶段的消极词汇量为3000-3500,掌握其中1500-1800词的常用搭配。结果显示,学生的消极词汇量(3400个)整体达到了大纲规定要求,但其中能够熟练使用的词汇约为1300个,仅比高中阶段的要求多出100个,尚达不到大纲规定的要求。这说明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使认知词汇的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尽管数量增长迅速,质量的提升不够理想,因为他们仅仅能够熟练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词汇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教学方式及课程设置有关。在大学阶段,课文的词汇量大幅增加,因为时间关系,教师上课更加注重课文的理解和欣赏,一般不会花大量时间讲解单词及其搭配。有的老师会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生词问题,于是为了方便,很多学生使用电子词典,查到中文翻译就算了事;有的学生会记一些搭配和例句,但碰到意义和用法繁多的词汇就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无法判断哪个义项或用法是最常用或必须掌握的。在基础阶段,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背诵生词并做听写练习,所以很多单词学生认识、会拼写,但是熟悉程度和深度知识掌握不够,在语言产出时无法被迅速激活并正确使用。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课程设置相关。在一年级上学期,基础阶段阅读课程占了绝对优势,精读加泛读每周有8个课时,而口语课程只占2个课时,写作还未曾开设。阅读主要属于输入性的学习,学生可以记忆大量字词短语;口语写作属于输出性学习,学过的字词用法通过说和写被激活并进一步强化记忆。大量的输入、有限的输出,造成了学生消极词汇量大,实际使用词汇量小。所学的词汇只有被反复使用后才算真正属于了学习者,否则该词汇只会长期处于“沉睡”状态。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往往会因为词汇问题而卡住,而那些被卡的词汇大多是常用词汇,如果老师当时给出该词的提示,学生就会连连点头,作恍然大悟状,感叹自己怎么没想到该词。这种现象说明,大量的词汇“休眠”在学生头脑,没被激活。所以强化对单词搭配用法的学习对语言的输出至关重要。

2.2不同班级词汇水平比较

说明:每个项目的词汇得分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下同。

为尊重各班隐私,具体班级名用字母代替。

表2比较了5个不同的班级在各个等级的消极词汇测试中的平均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全部大于0.05,5个班级在单项分、总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应视作同一水平。表2的标准差也显示,就总分而言,D班的标准差(5.99)相对较小,说明该班学生分数分布比较均衡,学生间的差距不如其他四个班级那么大。在各个班级内部,4000这个等级的标准差最大,其他等级相对较小,说明学生的成绩在消极词汇4000这个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他等级的差异较小。其原因主要是2000这个层次太容易,显示不出差距;6000、8000两个层次因为太难,同样也拉不开差距。

表3比较了5个不同班级在各个层级的积极词汇测试和词块3000测试的平均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积极词汇6000、词块3000两项的p值小于0.05,说明5个班级在这两项测试上存在显著差异;而积极词汇2000、4000及积极词汇总分的p都是大于0.05,说明5个班级在这三项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5个班级的积极词汇6000和词块3000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右上角的标注。在积极词汇6000这一层次上,A班和B班存在显著差异,其他3个班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词块3000这一层次上,A班、C班、D班、E班不存在显著差异,B与D班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与A、C、E班存在显著差异,即B班对3000个常用词的用法及搭配的掌握程度不如这三个班级。

说明:对5个班的分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右上角有不同字母,表示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p

3.主要结论

海南大学09级学生自9月份入学,经过近4个月的学习后消极词汇量约为3400词,达到《大纲》规定;但能够正确使用的词汇仅为1300个,没能达到《大纲》规定要求。这一结果说明,该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性词汇通过大量的阅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数量的增长没有带来质量的提高,他们对词汇的深度知识掌握不够,对词汇仅仅停留在认识和拼写阶段,没有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师课堂上用于解释生词的时间相对较少;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年级的课程多为阅读类输入性课程,口语、写作类输出性课程比例较低。

本次调查的5个班级的积极词汇、消极词汇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是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对最常用的3000词的搭配、用法的掌握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班级。因而我建议对该班的同学通过造句、写作加强对常用词、固定搭配的训练,缩小与其他班的差距。

参考文献:

[1]Wilkins,D. A.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Melbourne Auckland,1972:111.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制定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Schmitt,N.,Schmitt,D.,Clapham,C..Developing and exploring the behaviour of two new versions of the vocabulary levels test[J].Language Testing. 2001,18,(1): 55-88.

[5]Nation,P.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6]Nation,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7]邓昭春.本科生英语词汇量调查及教学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19-20.

[8]马广惠.理工科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研究[J].外语教学,2001,22,(2):48-52.

[9]周大军,文渤燕.理工科学生英语词汇量状况全程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5):356-361.

[10]邵华.普通高师院校学生4级阶段大学英语词汇水平研究[J].外语界,2002,(4):61-66.

[11]张震宇.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调查与分析[J].岱宗学刊,2003,7,(3):77-78.

[12]席仲恩.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发展状况调查[J].外语教学,1998,19,(2):72-77.

[1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词汇表工作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全程通用词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j2009-35)、海南大学2009年度科研项目(hd09xm115)。

第7篇:差生评语范文

从“学生立场”出发观察与评价课堂教学,即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视角观察与评价课堂教学,是由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我们在前文提到,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即认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没有促进学生学习”是我们判断课堂教学优劣的根本标准。说得浅白一点,如果教师的“教学”没有“促进学生学习”,那就只是打着“教学”名义的折腾或胡闹,根本算不得“教学”,更毋宁说“好教学”了。但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这一话题,说起来又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

一、课堂观察与评价,要克服班级教学的弊端

当代课堂教学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状态。现在多数地区的情况是一个教学班,四五十个学生,甚至六十几个学生。姑且以四十位学生一个班为例,这么多的学生,要求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内(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完成特定内容教学,达到特定的目标,这对教师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况且这四十位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时,知识准备是有差异的,学习动机也不一样,学习风格也有差别,甚至当天进入课堂时的情绪状态也很不相同,这些都是教学常常要面临的情况。教师怎么办?有没有促进学生学习,从理想的角度看,不仅仅只是促进一个学生学习,几个学生学习,少数学生学习,优秀学生学习,而应该是促进大多数学生学习,最理想的是促进所有学生学习。前文提到一位教师为了开公开课,竟然将班上十九位“学习较差”的学生拒之门外,就是极为严重的教学事件,教师的行为与现代教学观念格格不入。当然,这是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在课堂观察中经常看到:教师在课堂上仅与几位学生问答互动,一旦从这少数几位同学回答中得到自己“期待”的答案,就喜形于色,似乎“问题”也就解决了。殊不知,“问题”只是少数,甚至个别学生弄懂了,解决了,而对于多数学生可能“问题”还是“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然而,这个时候,教师却已开始下一环节教学了,“问题”就这样依旧留在多数学生那里。这就是典型的教学中的“夹生饭”,教学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制造”“问题学生”。尽管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起来有问有答,甚至师生之间问答轻松流畅,可是,从学生发展的立场观察与评价,这样的流畅问答实在只是浮于课堂教学的表面,少数学生得益,而多数学生成了教学的“点缀品”“陪衬品”,成了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教学的看客与听众。这样的教学,不管外表如何貌似符合新课程理念,究其本质,依旧是低效的教学,与现代教育理念格不合,因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学最坚定的信念。虽然在大班教学严酷现实之下落实这一点极为困难,但这必须是“好教学”秉持的理念,追求的目标。

所以,为了克服班级教学的弊端,很多教师在面对班级教学现实情况下,探索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近年出现的比较著名的有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这些努力,既考虑教学要适应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机制问题,也包含推动每一位学生学习、促进所有学生发展价值的追求。

二、课堂教学与评价,要关注教学活动的展开

促进学生学习还要关注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否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与经验水平上,是否能从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水平上帮助学生将原有知识与经验向外拓展、向上提升,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与稳健发展。

中外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大家对此都有过相似的精辟论述,现代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也对此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如我国先秦惠施即提出“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西方现代教育学大家、德国教育学者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清楚、联想、系统与方法”四个阶段,其中,“联想”就是要求教学要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重组重造的观点,更是把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契合,作为现代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原则。著名心理学家、瑞士学者皮亚杰同化顺应理论,以及其后不断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从人类学习机制上,为这一教学主张提供坚实的心理学基础。

关于这一点,一些教科书的编写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示范,只是有些教师比较粗心,不太注意教科书编写者的匠心,往往对教科书精心安排熟视无睹。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教科书编者在开篇中提出“我们学过了三角形,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接下来给出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诸如吊车、自行车、篮球架等等含有“三角形”的物体。教科书编者这样安排,就是把即将展开的进一步有关三角形知识的学习,巧妙地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部分)基础上,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上。

同理,教师展开课堂教学,也应该尽可能遵循这一原则,利用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帮助学生通过顺应与同化的方式吸纳新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样学习,学生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出发,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深刻。通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的逻辑意义,也可能领悟新知识的生活意义,有助于学生从生活源头上领悟、理解新知识。所以,我们评价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视角,就要观察教师能否帮助学生从他们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探索、学习新知识,并对此给予评价。

三、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要注重观察教师教学有效性

所谓有效教学,在当今新课程理念下,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是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学生成长’成为公认的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课堂要从“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为营造这样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课堂,日本学者土歧圭子认为,课堂教学需要遵循三个原则:(1)设计出教的人与学的人均能安心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2)学习的课题、内容、方法和评价均适合学生学习;(3)在活动性学习中,学生能够以主体参与学习。

这样,我们观察课堂,首先要观察课堂教学的氛围。那种威压的师道尊严的课堂,固然是我们摒弃的对象,那种刻意“做出来”的亲切教态中控制的课堂,同样应该批判。师生在固定的时间、相同的空间中要达成共同的目标、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没有紧张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紧张,是师生面对共同的任务、共同的困难产生的“工作的紧张”,而不应是师生、生生之间由于某一方的专制、暴力造成的人际关系的紧张。恰恰相反,在面对共同任务的同舟共济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谅解,是一种真诚的关系,是友好型、对话型的关系。一个成熟的课堂观察者,不应该停留在课堂氛围的表面,看教师面容、语气是否亲切和善,而应该透过表象,观察教师在处理教师、学生与知识关系时,是否平等、开放,这是影响课堂教学氛围的核心要素,只有教师真正能与知识、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形成让师生安心的课堂人际关系。在一般数学、语文等学科课程教学中,对教师而言,学习的课题、内容适合学生学习,主要是教科书编者考虑的事情,教师要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利用好教科书的设计,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必要的再加工。但在选择方法及给予学生学习方面合适的评价方面,却是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主要问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里应该明确两点:一是一般性的倡导,不等于不分场合、目标、内容、对象的强制推行,具体实施过程应该考虑具体情况,相机而行。二是“学习方式”不同于具体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生相对长期的学习中呈现出来学习面貌和一般风格,而学习方法更具体,往往与具体目的、时间、问题、对象密不可分,运用起来也会更加灵活、机动。

第8篇:差生评语范文

Abstract: Many factors restrict the level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role of intelligence factors in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rough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IQ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entran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ys and girls, shudents of Yunnan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rural and urban students, students of Han nationality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The difference of English achievement is bigger in boys group and rural group. But at the intellectual level, the students from other provinces, urban students the students of Han nationality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tudents from Yunnan Province, rural students and minority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Q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entrants, whatever is the whole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der, regional, urban and rural or ethnic groups. The only exception is that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Q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girls.

关键词:差异;关联;智力;外语习得;大学新生

Key words: differences;relationships;intelligence;English acquisition;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26-04

0 引言

外语和母语都是人类语言。人类语言是将声音、文字或其他信号与其意义匹配的一种形式系统(Fernandez,2011)[1]。尽管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被成千上万的不同人群所使用的语言,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学家倾向于将人类语言当成一个整体,因为人类语言有如下共同的特点,即人类语言都拥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例如,任何语言都有语法和词汇,并由此构成无限多的句子,表达任何思想。人类语言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特点意味着人类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生物性的天赋。前人对于儿童语言学习方式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人类语言的生物性天赋的假设。正如特定年龄的儿童动觉发展的具有一致性一样,儿童的母语习得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大部分正常的孩子在半岁以前的语言实践是以元音为主的单音节,如aaaah和gaaa;到了半岁到一岁之间开始出现夹杂着辅音的多音节,如dadda,tata,babaa,等。在一岁半以前,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正确说出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单词。此后一直到五岁以前,生活在任何语言环境下的孩子都将经历从单词到简单句直至复杂句的语言发展过程,最终所有正常的儿童到了青少年阶段都能完美地掌握他们的母语(Slobin, 1972)[2]。也有极少数特殊病患儿童的语言发展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患有特定语言障碍(SLI)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滞后于他们的同辈,但是这些儿童的非言语的智力水平依然处于正常水平(Leonard,1998)[3];与之相反的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患有威廉姆斯综合症的智力低下的儿童,却可能在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技能上与正常的儿童没有区别 (Lenhoff等,1997)[4]。很明显,基于人类语言的生物性假设的证明以及特殊病例的分析,儿童的语言能力与智力水平没有关联。

青少年的外语习得经历不同于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相对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快速和高效过程,青少年外语习得经历则显得缓慢和笨拙得多。入学以后的青少年和学龄前儿童这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年龄,由此人们不得不相信由基因所决定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或敏感期的存在。儿童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时,善于对词汇记忆和句法分析进行内隐式学习,他们的程序记忆系统可塑性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显性学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了青少年以后,他们在语言上的程序性记忆的灵活性就越来越少直至完全消失(Ullman,2001)。除此以外,也有研究者从心理、情感和环境的角度对这两者的差异做出解释,例如,外语学习者心理上对目标语的文化有距离感(Schumann,1975),害怕犯错和学习动力不足(Gardner,1985),以及非母语的学习环境导致外语输入较少(VanPatten,1987)。总之外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是指人类的第一语言即母语,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外语不同于母语,外语能力不属于人类的生物性天赋,外语习得是一种特殊技能的获得,这种特殊技能的获得需要诸多如学习策略、学习动力和学习环境等外在条件的支持。

以上的分析虽然可以部分地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的一致性,以及他们与青少年外语习得的总体差异的原因,却不能并足以说明为什么入学以后开始学习外语的青少年学生的外语能力比起学龄前儿童的母语习得水平呈现出更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相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外语水平差异巨大,而且表现在很少有从青少年开始外语学习的学生最终能达到自己母语的水平。这些差异与是否与他们的智力因素有关联,是本研究的重点。根据美国心理协会的解释,智力是一种能够理解复杂思想,有效地适应环境,从经验中学习,从事各种推理以及通过思考客服困难的能力。国外学者们倾向于认为智商水平越高则外语的学术能力越强,但智商水平的高低对外语的交流能力没有影响。Genesee(1976)的研究中发现智商成绩与二语习得中的听和说的能力没有相关性。Skehan(1989)的实验中显示智商分数高的学生在外语的语法、词汇和阅读方面的成绩优于智商分数低的学生,但是没有发现他们的智商与沟通能力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试图将研究对象进行性别、区域、城乡和民族分组后,采用斯坦福-比奈智商测试得分与高考英语成绩来比较他们外语习得与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并进而对各个组别内的研究对象的对外语习得与智力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学者还没有对此展开过量化的实证研究。外语习得和智力因素的差异和关联的研究对于二语习得的教学关系重大,如果我们能了解外语习得与智力因素的关系,不管这种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或者是不相关,都可以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校的教学安排提供必要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统计手段

本研究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22对从研究对象的年龄、智商、英语高考成绩等分布特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比较,并从整体和以性别、区域、城乡和民族出身分类对他们的高考外语成绩与智商测试得分作相关性统计分析。研究对象的所有个人信息和他们的高考成绩均来自学校招生办公室和教务处,并被严格保密,除该研究外不作其它用途。

1.2 研究对象

参与本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考入昆明理工大学的81名大学新生,他们来自两个为进行大学英语教育而随机编成的两个班,其中女生30名占被调查总数37%,男生51名占被调查总数的63%;外省的学生31名占被调查总数38%,云南本省的学生50名占被调查总数的62%;来自城镇的学生27名占被调查总数的33%,来自农村的学生54名占被调查总数的67%;少数民族学生13名占被调查总数的16%,汉族学生68名占被调查总数的84%。

1.3 测量工具

①智力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中用来测量这些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工具是史丹福-比奈国际标准智商测试的中文版,该智商测试量表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对智商进行量化测试工具之一,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智商测试量表自1916年以来共做过四次修订,本研究采用的是1986年公布的第四次修订版,也是最新的修订版本,共包含15个分测验,共有60道题目,可以评定4个认知领域,即言语推理、抽象/视觉推理、数量推理和短时记忆,要求被测试者45分钟内完成,适用于11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的智商水平测试,通常认为智商测试得分140分以上的为非常优秀,120-139的为优秀,110-119的为中上、聪慧,90-109的为中等,80-89的为中下,70-79的为临界智能不足,69以下的为有智力缺陷。经调查,实验对象在测试前都未听过或实际做过智商测试。

②外语能力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中用来测量这些大学生外语水平的工具是他们在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的英语成绩。2014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共30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60分,第三部分是英语知识运用共55分,第四部分是写作共35分。参与本研究的学生的高考成绩只包含后三部分,满分为150分。

2 研究结果

2.1 描述性统计结果

①年龄分布。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8.7岁,最大为25岁,最小为18岁,方差为0.982。除个别学生年龄为20岁以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年龄为18岁的和19岁,占被调查总数的87.7%。

②智商分布。从研究对象的智商分布情况来看,这81名大学新生的智商平均值为123,最高的142两个堪称非常优秀,中间值和频数最多的是124也是优秀,智商最低的94只有一个,属于中等,他们的标准偏差为约为9。这些学生的智商值以124而非100为中心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说明他们的智商普遍比较高。

③英语成绩分布。为了便于观察和对比,研究对象的高考英语成绩全都按百分制进行了换算。按照百分制计算,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的最低分和最高分约为50和93,标准偏差约为9。他们的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76.6、76.7和76,三个数据非常接近。他们的英语成绩以76而非50为中心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说明他们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好。通过对比这些学生的智商和英语成绩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即他们都在中等以上范围内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且标准偏差都约为9分。

2.2 智商与英语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①智商与英语成绩的性别比较。在本研究中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性智商IQ的平均值M=123.96,标准偏差SD=8.57;女性智商的IQ平均值M=122.47,标准偏差SD=9.67;t(79)=0.72。虽然男性的智商比女性的略高一点,但是由于p=0.47,大于0.05,因而这种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所以就本研究而言男女智商没有差别。男性英语成绩的平均值M=75.49,标准偏差SD=10.43;女性英语成绩的均值M=78.38,标准偏差SD=7.16;t (79)=-1.34。虽然女性的英语成绩比男性高了大约3分,但是由于p=0.18,大于0.05,因而我们认定在本研究中男女生英语成绩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别。尽管统计数据不能排除男女在智商和英语成绩上相同的假设,但是男生在英语成绩上的标准偏差明显大于女性,说明男生在英语成绩上的差异性大于女生。

②智商与英语成绩的区域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外省学生的智商均值M=127.68,标准偏差SD=7.92;云南本省的学生的智商均值M=120.76,标准偏差SD=8.61;t(79)=3.62;因为p=0.001,小于0.05,所以本研究中的外省学生的智商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高于云南本省的学生。另一方面,外省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的均值M=78.49,标准偏差SD=8.10;云南本省的高考英语成绩均值M=75.36,标准偏差SD=10.03;t(79)=1.47;因为p=0.147,大于0.05,所以本研究中的云南本省和外省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别。

③智商与英语成绩的城乡比较。检验结果所示,城镇学生的智商均值M=127.04,标准偏差SD=9.02;乡村学生的智商均值M=121.59,标准偏差SD=8.44;t(79)=2.67;因为p=0.009,小于0.05,所以城镇学生的智商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高于乡村学生。另一方面,城镇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的均值M=78.89,标准偏差SD=6.47;乡村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的均值M=75.40,标准偏差SD=10.44;t(79)=1.84;因为p=0.69,大于0.05,所以城镇学生和乡村学生的英语成绩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著区别。另外,我们发现乡村学生在英语成绩上的标准偏差显著大于城镇学生,说明乡村学生在英语成绩上的差异性较大。

④智商与英语成绩的民族比较。检验结果显示,汉族学生的智商均值M=124.29,标准偏差SD=9.15;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商均值M=118.77,标准偏差SD=6.35;t(79)=2.08;因为p=0.041,小于0.05,所以汉族学生的智商在统计学的意义上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另一方面汉族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均值M=76.60,标准偏差SD=9.68;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均值M=79.37,标准SD=8.16;t(79)=0.08;因为p=0.937,大于0.05,所以汉族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与少数民族学生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显著区别。

2.3 智商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

①智商与英语成绩的整体的相关性。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这81名研究对象的智商和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r(79)=-0.076,p=0.498,由于p大于0.05,所以整体来说这些学生的智商水平和高考英语成绩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

②男女生的智商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51名男性的智商和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r(49)=0.068,p=0.635,由于p大于0.05,所以这些男生的智商与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研究对象中的30名女性的智商和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为r(28)=-0.368,p=0.046,因为p

③云南和外省学生的智商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31外省学生的智商和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r(29)=0.114,p=0.54,因为p大于0.05,所以外省学生的智商与他们高考英语成绩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研究对象中的50名云南学生的智商和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r(48)=-0.272,p=0.056,因为p大于0.05,所以云南学生的智商与他们高考英语成绩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

④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智商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的27名来自城镇的学生的智商与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为r(25)=-0.024,p=0.907,因为p大于0.05,所以城镇的学生的智商与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研究对象中的54名来自乡村的学生的智商与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r(52)=-0.176,p=0.204,因为p大于0.05,所以这些乡村学生的智商与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

⑤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商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研究对象中的68名汉族学生的智商和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为r(66)=-0.080,p=0.518,因为p大于0.05,所以汉族学生的智商和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其余13名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商和他们的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为r(11)=-0.089, p=0.773,因为p大于0.05,所以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商和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

3 结论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我们发现研究对象的高考英语成绩在男性和女性、外省和云南、城镇和农村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区别,尽管男生组和来自农村的学生组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异性较大,但是研究对象不同分组的智商水平有明显差异,外省学生的智商水平显著高于云南学生,城镇学生的智商水平显著高于乡村学生,汉族学生的智商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学生。

通过相关性检验,我们发现研究对象的智商与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整体上不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相关性,即使是把研究对象按照外省和本省、城镇和农村、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分组检测,也未发现他们的智商与英语成绩有任何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只有一个例外,即如果把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分组,虽然男生组的智商与他们的英语成绩依然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女生组的智商与她们的英语成绩呈现出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具有中等效应量的负相关。

以上的两组检验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首先,智商的高低似乎与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关,即外省学生的智商高于本省学生,城镇学生高于乡村学生,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但是整体而言男生的智商和女生的智商没有显著的差别。其次,男生的英语成绩与他们的智商没有相关性,说明男生的外语习得水平可能非智力因素有关。特别值得一提的,或许也是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是本研究发现女生的智商水平与她们的英语成绩呈现负相关。这样的研究结果说明了高智商的女性更适合选择其他专业而非外语专业,同时这样的研究结果也间接印证了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的男性的智商高于女性的智商,因为大部分非高智商的女性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外语专业,事实上任何一所外语院校都是女性学生和女性教师占了大多数。

因此,为了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成,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对新入学的女生进行智商测试,根据智商水平测试的结果给学生的专业选择提出建议。同时,外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的分布特点因材施教。具体措施包括:①鉴于女生组的智商与她们的英语成绩呈负相关的特点,学校负责学生专业调剂的部门应当建议高智商女生选择非英语专业;②鉴于男生组和来自农村的学生组的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更严重的特点,外语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来自这两组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帮扶工作。

参考文献:

[1]Fernandez, E., M., and Cairns, H., S. Fundamentals of Psycholinguistics [M]. A John Wiley & Sons, Ltd., Publication,2011.

[2]Slobin, D. I. Children and language: They learn the same way all around the world [J]. Psychology Today, 1972,6(2):71-4.

[3]Leonard, L. B. Children with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8.

第9篇:差生评语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 评价 时空差异 省域

引言

房地产业是人们的基本生存资料,同时也是带有明显投资性质的商品。房地产在选址过程中对土地资源和区位较为敏感,在开发与消费环节对资金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市场特征。部分地区房产开发过热,房价上涨过快,人们住房可支付性下降;有些地区因房产开发规划与建设不合理,出现了空置率极高的新城或鬼城;还有部分地区争取房产投资资金不足,居民居住环境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这种房地产地域差异性正逐步受到我国政府以及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要想保持我国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就要保证我国房地产在各省市协调、合理、科学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省直辖市的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及探讨其时空发展格局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地理学科在对房地产进行研究时主要侧重于城市尺度,如城市内部房价空间分布规律、城市住房空间结构及其分异规律、以及探讨城市交通、绿地、商业对房地产发展的影响,较少研究房地产综合评价。施金亮等(2005)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上海松江房地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刘贵文等(2010)对全国31个大中城市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将研究城市分为5个层级。朱红伟(2005)、王宁(2010)等均以因子分析法分别对2003年我国35个大型城市、2008 年安徽的17个市或地区以及2009年我国的35个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上述研究或针对某一年的房产开发做出评价,或者是针对某一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做出评价,研究尺度上较少涉及跨时空差异分析的全国尺度综合评价,仅胡日东(2011)从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的角度对2005-2009年全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但却得出了在全国 31个省市中辽宁房地产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垫底、上海倒数第六值得商榷的结论。因此本文以房产投资、房产建设、房企情况、房企土地购置、房产销售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各省房产开发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及直辖市(香港、澳门与台湾除外)在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1年4个时间断面的房地产开发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房地产开发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综合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指标体系、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房地产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房地产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强度,又要能显示出房产开发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遵循指标选取的可比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房地产开发过程选取房地产资金投资、房地产土地购置、房产建设、房产销售,并加入房企基本情况建立了我国房地产发展的二级分级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

(二)研究方法

熵是源于热力学的一个物理概念,后由申农(C E Shannon)引入信息论,熵值法能够克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以及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熵值法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所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有更高的可信度,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计算步骤为:

第一,设有m项待评价城市,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0≤i≤m,0≤j≤n),则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

第二,由于不同评价指标有不同的量纲以及数量级的差别,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指标:

(1)

对于逆向指标:

(2)

处理后指标数值范围在[0-1]之间。xij表示第j项指标的第i个观测值,xij′表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yij′的取值方式与xij的方式相同。

第三,设有m个指标n个被评价地市,计算第j指标的熵值ej。

(3)

其中k为常数k=1/lnm,第i个地市第j项指标的比重,0≤fij≤1。

第四,第j项指标的权重wj。

(4)

其中dj=1-ej,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价值取决于该指标的信息熵ej与1之间的差值,它的值直接影响权重的大小,信息效用值越大,对评价的重要性就越大,权重也越大。

第五,计算每个省份(直辖市)的评价值。

(三)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均来自《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因年代跨度大,统计数据逐步完善,1998年与2003年有部分指标缺省。其中1998年和2003年均缺少“房屋竣工价值”、“住宅销售套数合计”统计,本文使用“个人购买商品住宅”替代“住宅销售套数合计”,1998年还缺少关于房地产土地购买的相关统计,即:待开发土地面积(平方米)、本年土地购置面积(平方米)、本年土地成交价款(元)、土地购置费用(元)。

中国省域房地产综合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和数学方法,计算中国31个省份和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因数据原因除外)在1998年、2003 年、2008年和2011年的房地产开发综合得分(结果归一化处理),并对中国省际房地产发展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整体水平提升且省际间差距缩小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31个省及直辖市房地产开发综合得分基本上逐年提高。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到了中国大陆1998-2011年房地产开发平均值(见表3)。从平均值可以看出在4个时间断面上,每年平均值都有所提升,其中2003年到1998年增长率为42.20%,平均年增长率为8.44%;2008年到2003年增长率为41.92%,平均年增长率为8.38%,2011年到2008年增长率为22.90%,年增长率为7.63%。

变异系数是衡量组内各值相对差异的统计量,通常用来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离散程度的大小,不受单位以及平均数的限制,一组数据变异系统越大,表明组内分异程度越大,越小则组内分异程度越小,得分值分布越均衡。通过计算得出(见表3)中国大陆房产开发变异系数从1998年到2011年呈现出逐年缩小的态势,说明省际间房产开发的差距减小。

(二)各省市房地产开发水平级别差异明显

采用标准差分级测度计算公式,其中xij为各省市得分,MN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可把中国31个省及直辖市房地产发展状况进行分级:D≥1为房地产发展最高省市、0≤D

在4 个时间断面上,房地产开发水平最高的一级省市,1998年仅上海和北京两个直辖市,2003年和2008年也仅增加天津市,2011年增至7个,一级省市虽然数量较少,但得分却远高于其他省份,一级省市1998年至2011年的评价分为6.559,为二级省市平均分2.572的2.55倍,三级省市1.420的4.62倍,四级省市0.814的8.06倍;与之相反的是二级和三级省市数量却在波动中逐渐减少,而二级省市的平均分也为三级城市的1.81倍,三级省市则是四级省市的1.74倍;四级省市数量总体较为庞大,稳定在50%左右。由此可见中国各省市房地产开发水平级别差异明显。

(三)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发空间基本格局

中国大陆房产开发空间差异显著(见图1),中国大陆1998-2011年房产开发整体格局以中低级别为主,中低级别的三级与四级省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中西部。二级省市则多为东部沿海的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辽宁省等,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重庆市、、宁夏自治区也逐步晋升为二级省市。房产开发一级省市1998-2008年全部为我国直辖市,2011年增加的一级省市东部沿海有辽宁省、海南省,中西部有重庆市和宁夏区。总体来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水平整体级别高,无论在一、二级城市的绝对数量还是在区域内部的比重上都是最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以三、四级为主;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似的从东部到中西部递减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

(四)1998-2011年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发的变化过程

一级省市在1998-2008年十年间较为稳定,从最初的北京市、上海市仅增加了天津市,而到2011年则增加辽宁省、海南省、重庆市、宁夏区。辽宁省在我国东北振兴、环渤海经济区以及辽宁五点一线等战略影响下,房地产行业发展较为迅猛,升级为一级省市;海南岛随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重庆则是在1997年升格为直辖市后,房地产行业逐步提升;宁夏作为塞上江南,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典型代表,西北地区的桥头堡。

二级城市多年来为东部沿海的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辽宁省等。2008年后内蒙古加入二级城市,这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等因素息息相关。2011年广东省从二级省市降为三级省市,这与广东省为外贸大省,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同时不能忽视部分产业向中国内陆以及江浙一带转移的因素。青海则因为旅游的升温以及柴达木高新开发区的建设,使得房产开发跨入二级省市。

三四级省市是我国中西部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三级省市房产开发平均值从1998年的0.531发展到2011年的2.220,增长了4.181倍;四级省市房产开发平均值从1998年的0.261发展到2011年的1.510,增长了5.785倍,虽然这些省市房地产开发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却未有突破性发展,从全国范围来看,仍然处于发展水平较弱的地区。

结论与讨论

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发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其中、海南省、辽宁省、重庆市以及宁夏自治区是提高速度最快的省份。省际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省份排名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

中国大陆房地产开发水平级别差异明显,一级省份比重逐步增大,从1998年的2个增至7个,且综合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省市自治区,房地产发展水平较弱的四级省份所占比重始终较大,说明中国大部分房地产开发水平还处于较低发展水平。

中国房地产开发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水平整体级别高,无论在一、二级城市的绝对数量还是在区域内部的比重上都是最高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以三、四级为主;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相似的从东部到中西部递减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

本研究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一是部分指标由于数据资料获取难度较大,指标体系还不够完整,影响了结论的深度和应用广度,因此还需要对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完善。二是本文只是分析了中国各省及直辖市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水平,没有涉及到城市和乡镇的状况,研究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展。三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和研究水平的限制,不能对中国房地产开发水平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能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施金亮,杨俊.上海松江房地产业发展状况模糊综合评价[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2.刘贵文,贺玲,周滔.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评价―基于时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

3.朱红伟.因子分析在房地产综合评价中的运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7)

4.王宁,李慧民,谭啸等. 基于因子与聚类分析的中国大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评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5.杨存典,张雁.商洛市房地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北方经济,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