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经济与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语文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出现,学术发展的趋势是文理接近或融合,文理互渗日渐明显。这些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有各门学科和多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修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已经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课程不够重视等方面的原因,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正确地认清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现方式,对其加以理性的把握,对于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1.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教材内容缺乏创新,课程定位比较模糊
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不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技术和办事能力,而是培养学生做人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科技知识的同时发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自身价值与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让学生学会做人,能摆正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他人的关系。大学语文不是文学课、语言课,而是人生教育课。因此,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它与中学语文不同,与其他的一些实用类课程也有很大的不同。
然而,纵观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虽然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编排立意也各有所重,各有千秋,但基本没有跳出中学语文教材的模式范畴。总的看来形式比较单一,大多属于名篇选读名著节录加文体写作指导,定位上缺乏大学语文必要的个性特征和体系的开放意识,内容覆盖面也有待开拓。这样的语文教材只适合于语文基础知识技能训练的教育实际,却不能适应大学教育的新的要求。
1.2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记,这种教学模式与名篇选读类的教材比较合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一种比较完整的解读和提示。这种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比较合适,因为它能适应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但对于大学语文来说却显然已经不适合,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要他们始终处于接受状态并不现实;另一方面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沿袭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心有抵触,他们更希望有新的模式接受新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同时,由于忽视了学生个性程度的差异,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程度好的学生感觉上课没有新意,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又感觉跟不上的尴尬局面。另外,由于在课堂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不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欠缺,直接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
1.3课程地位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虽也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在课时安排中,一般都只有32~40学时,大学语文并没有被视为与人文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而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一些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它既不像英语,与中学自然接轨,并有种种量化的考级系统检测手段与之配套;也不同于政治理论课,有教育部指定的必要的课时作为政策保障。因此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教学目的、教学的检测手段及其教学效果实际上是相当含混模棱的,它与前期的语文教学脱节,而向后延伸又缺乏继续拓展的后劲和保障,实处于一种不尴不尬的境地。
2.面对问题,大学语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大学语文一方面有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强调,它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但另一方面却又是日益遭到了边缘化[1],面对这种现状,在日益呼唤人文精神关怀的今天,作为肩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大学语文,有必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首先进行自我调适,对课程的教学做出全方位的变革。
2.1调整教学内容,变名篇赏析为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
在以往的大学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文学史为线索,以名篇佳作的赏析为重点来安排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有所重复,不能体现大学语文的课程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全部掌握了教学内容也只是学习了一些文字知识,欣赏了字词句篇,特别是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似乎收获不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应以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中心,以思想学说对文化形成的影响为重点,梳理思想学说的传承与发展的脉络,认识传统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再结合经典篇目,在学习、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心。
一个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如果一个民族漠视并丧失了自己优良的传统,结果必将是这个民族的逐渐衰落,直至消亡。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每一种思想学说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都对文化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都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思想文化的传承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这种传统文化在现代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学语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作品,因此,它既是对中学语文的超越,又是对中学语文涉及的文化知识的重新组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对完善精神人格、拓展思维视野、加深文化修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更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主体,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是搞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2]在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始终存在着课时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几十个课时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率,全面实施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与人文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2.2.1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
据专家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最佳智能结构应具备六种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几种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能胜任的。学生不具备开拓性和创造性,知识传授得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况且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今后够用的知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服务,教师在上课时,不要言无不尽,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述《诗经》时,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国风》中的爱情诗反映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爱情婚姻状况,与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古代的爱情婚姻状况有何不同?诗经时代的爱情观与现代人的爱情观有何异同?再如鲁迅为什么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对曹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中西思想激荡,传统与现代并存。作为人文社科主干课之一的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再是单纯地传授语言文学知识,简单、孤立地讲几十篇文章,而是让学生通过传统思想文化和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了解思想文化产生、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与经验教训,了解人类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创见、进步与成果,不但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而且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2.2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以传授知识为能事,以填鸭式的文章分析为方法,既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形势的发展,呼唤着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行。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启发他们积极思索、寻求智慧、关怀人生。比如,对于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去网上收集各家观点,形成自己的看法,到课堂上讨论,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还能让他们进一步去关注社会,了解现实。
2.3配置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知识结构、造就具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和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3],但是,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认识不够,课时安排严重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语文课,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授与熏陶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思考、分析、表达等能力,使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以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结合专业应用开设一系列的中文选修课,如写作理论与实践、实用文体写作、演讲与口才、唐宋诗词鉴赏、诗歌鉴赏与朗诵技巧、小说鉴赏等等。这一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提高那些在中学阶段偏科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系列选修课程开设之外,还要配置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如在课外时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外专题讲座,建设一些作家或思潮兴趣小组,针对当下一些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搞不同形式的辩论赛,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实践活动等,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和高尚的人格,以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它决不是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空间,它需要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配合,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准方向,不懈努力,就一定能使这门人文素质课程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M],光明日报,2004.2.13(A3)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境 跨文化交际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1 关联理论的提出
关联理论是由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在西方近年来影响巨大的语用学理论。它是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虽然它属于语用学理论,但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语用学领域。关联理论既不是以规则为基础,也不是以准则为标准,而是基于四个简单假设,即每一个话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且与语言编码所包含的信息一致;听话人不可能同时理解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有的意义需要听话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取;听话人会用一种简单的、普通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理解;这一标准足以帮助听话人确定对该话语的唯一理解,排除其他解释。它将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从话语生成转移到话语理解,并指出语言交际是一个人之推理的互明过程,话语理解就是一种认知活动。
关联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对语态、时态、情态动词、助动词、小品词、插入语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分析句子和语篇的某些文体特征。另外关联理论对文学作品、广告传媒、翻译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交际都有较强的解释力。那么在本文中,笔者从关联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即语境为出发点,着重研究了该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应该如何正确把握语境,从而提升交际的时效性,扩大交际的受众范围。
2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
关联理论具有多元化的理论背景,比以往的语言交际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理论支撑,其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不同于人们对语境的传统认识,语境被视为一个心理建构体,由一系列假设构成,话语理解时所进行的推理就是在语境假设与新信息之间进行的,语境假设的选择、调整与证实受到关联原则的支配。关联理论中的语境与语用学中所提到的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很多学者认为并坚持语境是已知或是给定的,也就是说语境是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但是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认为交际中的语境是认知语境假设,它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
关联理论认为,语境就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Sperber & Wilson, 1986)。根据这一定义,语境几乎可以囊括人类思维所及的任何现象:“这种意义上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前面紧邻的语段,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对趣闻逸事的记忆,对文化的各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种种信念。所有这些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Sperber & Wilson, 1986)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认为语境是有条不紊的。正是这种有条理的特性影响着某一特定场合下特定语境信息的可获得性。比方说,你和一位朋友刚谈到孩提时候的一些往事,此时,与你曾经摆弄过的一些玩具相关的信息可能比较容易提取。而在其他一些场合,你恐怕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回忆起你的第一辆玩具汽车的颜色。可见,我们大脑里信息的可获得性与提取这一信息所需付出的努力确实存在一种相关关系。
同时在关联理论中,语境是动态的,是将其视为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构建体。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可显映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认知语境包含着各种信息,主要由三种信息组成:词汇信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语境,人们主要依靠“相互显映”和“互明”来达到相互交际、理解的目的。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语境,它把关联看作是常项,把语境看作变项,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
在处理命题内容时,听话人会系统地从较小的可及性语境中去寻找语境含义,该语境包括各种新近被处理的命题内容。显然,不是所有的语境含义都具有相同的可及性,即人们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从较小的可及性语境中获取语境含义,所需要的努力程度较低,反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 跨文化交际中语境分析的重要性
确定说话人希望传递的交际信息,就需要听话人根据现有的语境进行推断,才能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而这种联系就是关联性。在英语交际中,为了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说话人往往会暗示他,通过话语的表面意思,传达具有足够关联性的信息,从而达到交际的和谐性。
语境的分析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正确性。实现交际的条件就是双方的“互知”。就交际而言,它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活动。那么(下转第99页)(上接第94页)只有达到互知,才能继续两者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说话者必须通过听话人语境的分析,理解了说话者的意图,才能扩大这种互动性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和扩大。例如:
A: Will you have a glass of brandy?
B: You know I am a good man.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对话,B认为A能够推导出如下的语境假设和涵义。即The man do not drink alcohol. OR The man will not drink the offered brandy.
正确地分析了说话者的意图,听话者才能延续与其的对话。例如:
B: OK, let’s drink a cup of tea.
通过对说话者的语境假设分析,听话者改变了说话的内容,从而和说话者继续更深入的交流。由此可见,正确的分析在交际过程中语境的重要性。
同时,语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了认知中的各种信息。它具有动态的特征,也就是说它不是听话者在话语理解之前预先确定的,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从本质而言,话语理解涉及听话者对语境假设的不断选择、调整与顺应。例如:
A: Why did you finish class so early today?
B: I’m free today.
A: Why are you free?
从第一个说话者来说,他在说话前,已经对听者有了语境假设,即他应该今天上学。但是通过听者的回答他得出的结论,自己先前的语境假设是错误的。虽然他没有得到所期待的回答来证实自己的语境假设,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交际的继续进行,因为在交际中,第一个说话者得到了新的信息,即今天他休息,但是为了解决对第一个假设的疑问,第一个说话者又有了新的问题,即为什么不上学呢?因而延续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构建了一个新的交际语境。这样以此类推,他们会在不断地建立语境假设、解决语境假设,顺应语境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入他们之间的对话,达到提高交流时效性的目的。以上的实例也能充分说明,在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对方都在试图改变双方的认知,因此每次的问题提出都是假设的重新设立,更重要的是在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关联性。语境效果是新信息与旧信息、新假设与原有假设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语境化”。通过不断地更新信息,旧语境假设也在不断修正、补充与优化。
4 把握动态语境,增强交际的时效性
在交际过程中,语境信息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也是听话人的一个重新构建,而不是在理解过程之前就事先确定好的。在语境假设的重新构建中,听话人利用百科知识、逻辑知识以及语言知识等相关知识信息帮助生成与当前话语提供的信息相关的语境信息。根据关联理论,话语理解变成为了正确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它是根据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一个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能够正确地把握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分析,即可正确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达到预期的语境效果,达到语言的交际意图。
在交际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把握动态语境就更为重要。随着语境不断地变化和更新,交流者也要不断地寻找新的知识来分析和推导,让语境这个变量变成相对的定量,这样才能把握住交际中的脉络,不断推进交流的层次,达到交际的时效性。那么在双方的交际中,这个过程又被认为是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其中涉及了语境假设的选择、延伸、调整与顺应,因而交际中的双方如果在语境上的认知越是相近,那么交际就越容易成功。因此了解双方的认知程度,逐渐顺应对方的语境假设趋向,就能顺利地完成交际。
参考文献
[1]Stephen C. Levinson.“Pragma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2]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