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小学生语文手抄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语文手抄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语文手抄报

第1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业;创新

在我求学生涯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晚上写语文作业写到很晚很晚,因此,我从小最害怕、最讨厌的就是语文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抄写生字几十遍,或者抄写课文几十遍,那时候我就暗暗下决心,我长大后一定要当一个语文老师,我肯定不会让我的学生受我的那份苦。

天随人愿,长大后,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刚开始,我坚守着自己当初的信念,对学生的作业没有要求写多少多少遍,只是要求学生能够背写过即可。但是,第二天当我检查他们前一天生字、词听写情况时,太让我生气、惊讶了。听写结果太让我失望了,全班竟然没有十个人完全正确的背写过的,并且只要你问原因,每个学生肯定会有一大堆看似合理的原因等着你。当时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真的很苦恼。一方面,我认为他们大了,有自己的自尊心了,我不愿意整天跟训斥小学生一样对待他们,我想和他们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即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但另一方面,我如果不要求学生写多少遍,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会趁机钻空子,偷懒。虽然在我检查的时候,会根据他的情况训斥他们活着教育他们,但他们似乎无动于衷,感觉让我无计可施了。

作业是对学生一天中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而我带的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非常不好。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当时的心情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灼不安。向别的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他们共同的一个办法就是对他们严加管教,如果作业完成不好,就不停的罚抄写,直到背写过为止。

对于此种方法,我认为,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暂时使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已经饱受此法的毒害了,更何况如今的高中生不仅学习任务较我上学时大了许多,而且现在的他们还特别有个性,特别强调自我,所以鉴于以上原因,我并不看好此种方法。

在一次我的同学聚会上,跟我一个在教小学的同学探讨教学方面和学生管理方面的事。她说,她们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做的手抄报比写的作业美观多了,干净多了。很多学习不太好,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做的手抄报反而很好。因此,有时候她就给学生留手抄报的作业,即让学生按照手抄报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样就激发了那些不愿意写作业的学生的兴趣。为了让自己的手抄报更加美观,那些平时不注意书写的同学也自然的开始注意起书写来,作业也不再乱涂乱画,而是开始认真的完成作业。我那个教小学的同学,就赶紧抓住这一个好的势头,趁机把那些做的好的手抄报,以及进步很大的同学的手抄报在班里办了一个展览,让所有的同学都来轮番欣赏。这样不仅鼓励了那些做手抄报做的好的同学,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而且还激发了那些没有认真完成作业,手抄报做的不好的同学,使同学们都有了一种要强、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心态。听了我那个教小学的同学讲的那段话之后,我感触很深。回想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也是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整天抱怨作业多,不愿意写作业,对于作业大都敷衍了事,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却做起来一丝不苟。而我这个教小学的同学就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个特点,将每天都要做的写作业这件事与学生的兴趣联系起来,以手抄报的形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再那些消极被动的去写作业,而是调动起学生写作业的乐趣,让他们不再只专注于那些了无生趣的文字上,而是让他们变成了一个小设计师,想着怎样设计出形式新颖的手抄报,想着怎样把字写得漂漂亮亮,争取避免勾画。这样看似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手抄报,却训练了学生许多方面,例如,把字写漂亮的意识,认真完成作业的意识,如何设计等等各方面的能力。

想到这里,我不仅开始反思:连小学生都需要形式新颖的作业来吸引他们,调动起他们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而对于我们已经上了大约十年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每天不仅有大量的学习任务,而且几乎每天都要按部就班、按老套的形式去完成作业也已经十年左右,因此形式新颖、具有创新意识的作业对他们来说那就更需要了。

第2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1.阅读教学拓展,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是孩子绝不能耽搁的一件事,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来提高小学生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小学生的阅读还处于启蒙阶段,首先要学会识字,然后才能学造词以及句子段落和篇章。加之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心理还不够成熟,他们更注重于感知而非抽象,他们的阅读具有易变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耐心地引导他们,采用符合小孩子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小学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这一教学环节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注重情感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借助工具书加深理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的必要性。所谓的阅读教学拓展,就是结合文本适度地拓展相关内容,如主题相同的短文、片段,或链接与文本关系密切的课外知识,将文本置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之中,这样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这一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直接接触更多的阅读材料开展阅读实践,从而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都以阅读为基础,听话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阅读来促进。作为语文能力基石的阅读,如果仅仅靠有限的课文,那只能是杯水车薪。

语文教学拓展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是学生加深对文本理解、体验的关键环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拓展,是提高孩子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拓展延伸,不但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延伸的策略

1.拓展预习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课前拓展预习能够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构架。

2.拓展感悟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与教材的局限,搜集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从而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当然,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来进行。

(1)抓住语言,感悟文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资源,根据其特点组织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同时安排练习,使拓展训练的创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突破难点,丰富文本。每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往往是教材蕴涵深刻含义的地方,在难点处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也让文本更加丰富了。

三、延伸践行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法宝

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正确树立语文教学观,灵活拓展教材文本,实现学生自主搜集整合信息与课堂教学延伸、综合性学习深度拓展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拓展延伸阅读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向大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应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在学完了文本之后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在文本学完后,可开展主题延伸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文本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编写主题手抄报。通过编写主题手抄报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不罕见。手抄报形式多样,学生通过办报,可有效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但在学生动手编抄报前,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提取及查找相关信息。如学习文本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与学习文本相关的手抄报,通过动手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的超时空性,使得课堂之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割据状况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课堂和学校的围墙,使得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无缝连接,也使得学习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重构。学生开展拓展阅读中广泛搜集资料,网上网下的信息资源都成为学生阅读的对象。而同学之间的积极互动对话,又产生新生信息资源,形成信息资源的共同体。

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完成的,而各种学习空间都有其特定的结构。融合虚拟与现实学习情境的活动空间,也是实现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平台。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和图象等各种符号以此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从而形成一个人际交流环境。这个交流环境不仅能极度张扬个性,而且重视竞争和合作,不仅能获取信息,而且还能达到学生、教师和信息的极致互动。

第3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语感;语文素养;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37

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重点,将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道德品质等多种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是小学生学习好各个课程的基础,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小学生语文语感的强弱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语感和语文素养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以重视。

一、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方法

1. 从生活感悟中培养语文语感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以生活中的事物和事情作为教学材料,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知识产生亲切感的同时,加深对知识学习的印象。生活体验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营养,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锻炼语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由于小学教材文章,都是作者的心境描述,大多都是作者从生活中得来,想要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例如:在生活中每天都发生很多有趣的、快乐的、悲伤的、愤怒的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有其起因、经过以及结果,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以小组的形式讲述给组员听。小组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以是按照座位分配。利用日常生活实际进行简述,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在组员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2. 从日常积累中培养语文语感

知识储备作为语感来源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知识。除了日常学习以外,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阅览,以阅览的形式锻炼手脑之间的合作。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览培训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以便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要求速度的同时,要求学生体会文化,即阅读不是纯粹的浏览,而是要深入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和文章段落结构。当学生阅览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根句子了解整个段落甚至整个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览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跳跃式阅读,跳跃式阅读能力就是语感的体现,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得来,更多的是大量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并形成语言直觉。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语文素养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其中语文能力是核心,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是对语文素养的充分体现,而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实践完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引导学生加强对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除了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训练外,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看书看报的习惯,以便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做好基础铺垫。另外,以手抄报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即以某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手抄报设计,报纸中内容较为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填充,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学生在进行手抄报设计的过程中,其艺术潜能容易得到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从电视电影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好奇心、玩心都比较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当前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看电视和电影,认为这是一种丧志的体现。其实,电视与电影作为当代技术,合理地运用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应该注意选择合理的电视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电视电影内容。并且,教师可以选择有教学意义的电影,让学生能够从电影中学习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利用电视与电影中的教育意义,可以让学生对社会、家庭,对爱情、友情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后感书写,利用观后感抒写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不仅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激发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敬超.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初探[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2).

第4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1.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存问题

1.1写作模式生硬。语文是一门语言,在不同环境下同一句话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如果小学生只是按照模式化的形式进行写作,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创新能力,不利于拓展他们的写作思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

1.2作文内缺少真情实感。小学生正是快速发展身心健康的阶段,不成熟的心智发育,都将促使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模仿他人的文章,作文写得也不具有深度,不含有自身的真情实感。同时,农村小学生写作文不仅仅不具有真情实感,还容易产生字词堆积、很强的随意性等现象。比如在描述一个人的形象时,大部分学生只是会进行外貌上的描写,没有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入手,使得文章比较枯燥,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第二,情感表达不到位。许多学生为了刻意表达某种情感来虚构一些情节,而这些情节又不符合常理,使得作文质量大打折扣。

1.3作文内容脱离实际。当前许多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甚至一些内容属于“编造”,根本不符合生活常识,这样会导致写作质量的下降,对小学生未来的写作带来不利影响。

1.4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农村小学生无法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只能从教师的口中了解课外的知识,所以农村小学生很难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现实中,许多语文教师的引导示范工作不到位。比如在讲解“寓情于景”这种写作方法时,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它的含义,很少做出例文示范,从而增加了小学生的学习难度。

2.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进措施

2.1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去图书室阅读课外书籍,必要时可以将自己所收藏的私人书籍也借给学生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其次,在早自习时间安排晨读,从语文课本中发现语言文字的美,细细品味经典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最后,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写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应该要尊重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使其感受文章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如果学生能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长期坚持下来,其写作水平必然会大大提高。

2.2丰富情感表达。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其作文也反映着生活,作文的真理性需要到生活中才能得以检验,并且其内容情感也通过体验生活来丰富。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融入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以实现作文情感思想的丰富。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学生就会将每天的所见所闻以及想法表达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还能让语文教师更加地了解学生,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农村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写作文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写日记,可能不会起到太大效果,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2.3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时,要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不断提升作文课堂的生动性,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从而激发小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在多媒体上,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展示写作的魅力,引导他们去阅读名家作品,体会优秀作品带来的震感与感动,使其对写作有着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语文写作课堂的教学目标。

第5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一、联系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我们的学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单靠课本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发利用其它信息资源。叶圣陶先生也有句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多积累生活素材,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词汇,学生的笔下定会生出许多鲜花。

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从书中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内容中,有千万个点是与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获得了综合性的知识,即不仅有社会常识,更有大量的自然常识(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等方面)。学生课外阅读越多,就越有利于将课内知识巩固、加深和系统化,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而且有利于陶冶性情,丰富精神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课外阅读越多,学生作文材料更丰富,思维更活跃,表达起来有选择的余地,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丰富写作素材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们开展的漂流书活动、古诗诵读、手抄报展评、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保护环境,爱护母亲河”的倡议活动,等等。在这些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中,学生的体验多了,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加深了,也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就拿办手抄报来说,每人办一期手抄报,学生都要根据确定的中心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大量阅读、摘抄、分析、筛选,然后还要编辑、设计、抄写。一张手抄报,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涉猎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也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舞台。

鼓励学生写日记和随笔,注重在随机性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料。比如:家长会前学生会写些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老师外出不在校时,会让学生写一写老师不在时班级里发生的新鲜事,既锻炼了文笔,又起到了沟通交流的效果。每逢节假日、纪念日我总会让学生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感情:三八妇女节时替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然后将过程写下来;六一儿童节时让学生写一写过节的体会;中秋节写一些全家团圆赏月的喜庆气氛等等。

二、旁敲侧击,引领写作方法

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那样同等重要。”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模仿,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写作方法,是为着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运用从范文中学到的语言和写作方法。如果教师让学生机械模仿,就会阻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压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主题生活作文教学中,采用旁敲侧击法,教师可巧妙引领学生掌握写作方法。跳绳比赛真有趣!随着一声哨响,同学们快速地甩动手中的绳子,飞快地跳起来。你看李颖,挺直了腰板,手不停地甩绳子,脚不停地跳,活像个脚下装了弹簧的机器人。旁边的同学都在扯着嗓子大喊:“加油!加油!”再看看那边的小东……

读完此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了哪些人的表现?抓住这些人的哪些方面来写?然后在教师的引领下总结写作方法。最后才进入主题,组织学生体验夹玻璃球,再把刚才活动的精彩瞬间记录下来。你可以围绕一个中心句,抓住重点人物和观众的表现来写,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感兴趣,写起来言之有物,得心应手。

三、鼓励为主,拓宽评价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面对学生多元化的理解,作为教师,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我们应该把这种多元的空间留给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空间抒发自己的情感。

人性评改,鼓励为主。评改作文时,对学生在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有创新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引导自改,超越自我。作文修改,教师应重“批”,让学生重“改”。教师写评语,一忌指责,二忌笼统。应多用肯定型评语,商量型评语,交流型评语等启发学生自己认识作文的优点,发现作文的不足,然后自己动手修改。自改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独立作文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第6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影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强和促进农村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一、学生阅读的现状

1.家庭经济方面的原因。我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已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开始个性的发育,处于性格、兴趣、爱好等各类信息的渴求与日俱增。这是一个健康、良好的倾向。事实上农村学生占85%的是留守儿童,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我今年寒假有幸参加了遵义师范学院初教系、道真自治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我针对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对本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统计中“有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机会阅读”“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希望有更多可供选择的读物”“希望家长的支持”“有家长的辅导(监督)”等等。还有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丰富知识”。而这些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愿望理应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

2.学校方面的原因。在调查统计数据中发现,在教育评价、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仍然以考试成绩论成败,使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课外阅读被束之高阁。学校根本没有阅读课,学校对学生的作业、品德、纪律、卫生等列入考核范围,进行评比,唯独把课外阅读弃置一边,学校图书室藏书远远不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为了迎接大小的统考,各科老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费尽精力完成作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教师真的想进行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是一句空话。

3.家长对课外阅读不理解。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中,他们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教科书上的知识都未吃透,把课外阅读看成“不务正业”,实属“多余”。家长教育观念的落后,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是学校、教师的事了,孩子手中除了学校发的两本课本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可孩子手中有价值的图书几乎没有。原因是家长们认为那些课外对于学生学习无用,与考试无关,会影响孩子学习。

二、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相应对策

1.学校要转变观念,积极营造课外阅读氛围。学校领导要彻底转变观念,摆脱以牺牲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而换来一时高分的做法。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成绩提高并不矛盾。更要懂得阅读对培养人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真正地把课外阅读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从时间、师资配备上来保证课外阅读指导课的顺利实施,不能让它流于形式,并可适当地配以监督、评估手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得到阅读指导。

2.提高家长认识、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学生大多数的课外阅读时间应该是在家中进行的,家庭的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家长的认识,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十分关键。要让家长知道,书是知识的海洋,是力量的源泉,是进步的阶梯。绝大部分知识的获得是靠书本来的。而课内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必须靠课外来补充。那么就应该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创设条件,鼓励孩子加强课外阅读。

3.由课内精讲向课外延伸拓展。(1)如教学《草船借箭》《景阳岗》《猴王出世》等课文,可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原著,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促使学生将课外阅读变成自觉的行为。(2)教给阅读的具体方法: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语文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材料精耕细作,所有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浏览、略读、选读、跳读、精度等。学生针对阅读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另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随时检查。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列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中,抓好落实。当然,检查落实的手段与方式因人而异,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教师又能操作,就应该是好的方法。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活动来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1)制作读书卡:把所读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好词佳句、主要内容、体会等制成卡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手抄报活动:手抄报是一种很好的语文课外活动,他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写字能力都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同时他对条件的要求不严,在农村小学可以广泛地开展。手抄报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很喜欢,他们都能够完成。

第7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一、 作业的设计应体现主体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最值得教师重视的。如果作业设计得富有灵活性、趣味性,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做得轻松,而且还有自主探索的可能,学生在自主、动态的学习空间中存在着较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不仅可以轻松愉快地合作探究,也能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设计搜集型作业。在新课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多搜集相关资料,拓展视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纠错。例如讲授《军神》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后收集关于的相关资料图片。

(2)设计动手型作业。小学生好动,喜欢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无拘无束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而不断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如:学完《乌鸦喝水》一课,可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再说自己看到什么,从中得出结论。再如古诗《小池》中所描绘的是一幅洋溢着欢悦和畅快之情的“初夏图”,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用彩笔去描绘。

(3)设计创新型作业。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乏精彩又有寓意的童话故事。像《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蚂蚁和蝈蝈》这样的文章,可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同时创编不同形式的故事结尾。如《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尾:①猎人赶来了,收拾了狼;②小羊身子一转,狼用力过猛,扑进诃里淹死了;③羊的呼救声被村子里的猎狗听见了,猎狗赶来吓走了狼……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开放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乐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巧妙地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领学生在纷繁的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仅使课本内容得到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也让学生在实践、玩乐中学习语文知识。去年暑期,我一改传统的方式,以更加具有创造力的作业形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让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假日信息卡”,记录假期每一天的趣事,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进来,对学生的信息卡作评价,做成“信息录”,格式不限,意在发挥个性化的想象,通过自己的亲自动手来完成,回校后进行交流。开学时,我将学生在假期中的“杰作”,包括图文册、新闻袋、消息簿等,它们涵盖了身边的新人新事、环保和农村变化等,把这些富有新意的作业在校园网上交流展览。为了鼓励学生创新,我还根据材料内容,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渠道了解与课本有关的知识,制作手抄报,编写主编意见,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在这种从一元走向多元,从一维走向多维的作业中引领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学习资源,稍加整合,生活就成了学生取之不竭的实践天地,教师如能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具体社会经验相结合,学生将会从实践中获得无尽的乐趣。

(1)设计发现型作业。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也不能局限于文字的叙述,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室外的拓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自然,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另外,鼓励家长多带学生到一些历史名胜的旅游景点,感受历史的氛围,发现生活的美。

(2)设计多向型作业。学生作业量减少之后,便有了更为宽松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应该有计划性地鼓励学生好好利用空闲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多关心时政,观看新闻联播等节目,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这样能有效发展学生听、说、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设计阅读型作业。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要设计阅读型的作业,让学生课外有时间看书、读报。并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且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自制手抄报、黑板报、剪报等。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百科知识竞赛等,借此机会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

第8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 复习;现状;案例;反思

“温故而知新”。复习是任何学习活动都必不可少的过程,为了在复习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学生出现浮躁心理;为了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我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喜爱新鲜事物,喜欢游戏的特点,我想了一些办法,尝试激发、提高学生的热情。

1 现状

小学语文京版第九册教材教学要求指出:能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能领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会仿写句段。本册教材中,比喻句屡见不鲜,无可置疑,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会仿写比喻句是分类复习内容之一。

常态教学中遗留问题:学生都会仿写比喻句,但是,句子写得不够生动,更大的问题就是雷同现象严重,曾经再三强调,如果超出三分之一雷同,都得失分,但始终没有效果。

2 案例

“今天这节复习课,我们来复习修辞中的比喻句。那么,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的作用和构成又是什么?”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喻体构成。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好像'、'犹如'、'仿佛'等。”随着学生熟练的回答,复习课开始了。

“课前,我请同学们将本册书中的比喻句以'我喜欢的比喻句'为题,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整理,并且说明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现在我们来欣赏几份!”上课时,我将学生做的手抄报分层次地表扬和展示。整个布局和内容都好的,我就在投影上直接展示,并表示要展示在班内的扎板上供大家学习;个别栏目好的,我就来读一读。受到表扬的同学当然高兴,为受到表扬的学生也在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盼望下一个表扬的是自己。可课上时间终归有限,展示的毕竟是少数,因此,我没有终止对学生的鼓励。我对学生说:“其实,还有很多学生挑选的比喻句都值得大家欣赏,那么,我们分组交流一下老师给你画红五星的栏目,一会儿我们来交流收获和感受。”大家的兴致来了,都迫不及待地侃侃而谈。交流后,学生说:

“作者用的比喻句实在是太恰当了!要是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比喻句该多好呀!”

“我们小组的同学制作的手抄报版面设计和内容都不错,我要好好学习学习。”

“当我想别人展示我的成功之处时,我觉得很高兴、很自豪。”

……

听了学生的话,我趁势鼓励说:“咱们说了半天,这些好的比喻句都是别人写的,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写一句属于自己的比喻句呢?”“能!”同学们肯定地回答。

说写就写,趁热打铁。我在投影上出示了要求:

(1)本次练习以小组竞赛形式开展,每组5人,每人20分,积分最多组为胜。

(2)小组内组员不得商议,写后如雷同,均不得分。

(3)如果与其他组组员雷同,均不得分。

(4)尽量把句子写得优美些。

我带领同学们充分明确要求后,我对学生说:“仿写与作文一样,是一项有个性地创造性活动,希望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开动脑筋,写出属于自己的、有个性的精彩句子。” 我先让大家“热热身”――把想写的在头脑中想好,之后,“预备――开始!”随着我一声令下,同学们埋头疾书。我开始巡视,公平起见,我在每组中选择停止不前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不大工夫,孩子们写完了,个个笑容满面地交上了作业。“从哪组开始呢?”大家争先恐后。我们逐一将自己的比喻句读给大家听,让人欣慰的是全班只有两位同学的比喻句雷同,令其修改后,大家终于都有了自己的比喻句,其中,不乏一些语言优美、想象丰富的句子,听了之后,我不由得夸赞他们:

“湖水平静得犹如一面大镜子,映出岸边如画的景色。”

“真好!双重比喻,你这么一说,我真想到湖边去坐坐,我保证一切烦恼化为乌有。”

“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像一颗颗紫水晶串成串,装点着美丽的葡萄园。”

“哎呀!晶莹剔透的紫葡萄仿佛就在眼前,让人馋涎欲滴。”

“一架架战斗机像展翅的雄鹰一样,在空中盘旋。”

“一听你的句子,就知道你准爱看课外书,而且爱看军事方面的,对吧?”

……

这些句子写得语言生动,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出乎我意料的。展示了学生的比喻句后,我公布了比赛的结果。“这节课还没有完,我们要将自己的创作写在手抄报事先留好的空间,将它永恒下来。”大家听了,并没有过多的在乎比赛的结果,而是把热情转移到了手抄报上。

就这样,在同学们涂涂画画中,我们迎来了下课的铃声。我感到这是我上的最成功的一节复习课。因为这节课不仅实实在在体现了“温故而知新”,而且,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在复习课上的热情。

3 反思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热情的重要性,更何况是在复习课上,这种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在复习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品尝复习课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3.1 采取灵活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小、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在复习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抄报形式整理比喻句,使学生不仅爱做作业,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3.2 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节课上,从始至终生生、师生之间都进行着平等、友好的对话。如:手抄报相互交流、争先恐后发言、师生共同裁判等。要想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我在本课中有意识地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放过任何表扬和肯定的机会,并加以扩大。除了教师鼓励外,还让学生之间互相肯定、互相学习、互相鼓励,让大家都增强了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 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在复习中,我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热情。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3.4 巧施“表扬艺术”,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运用好表扬的艺术,在班集体中为同学们树立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在复习中,我采用具体、真诚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表扬。如:“真好!双重比喻,你这么一说,我真想到湖边去坐坐,我保证一切烦恼化为乌有。”“哎呀!晶莹剔透的紫葡萄仿佛就在眼前,让人馋涎欲滴。”“一听你的句子,就知道你准爱看课外书,而且爱看军事方面的,对吧?”这样的表扬,让学生如遇知己,真诚的语言深入人心,既激励亦启迪,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9篇:小学生语文手抄报范文

第一阶段:2009年1月—12月 以活动激发诵读动力。

在开展课题实验之初,我们就先探讨如何让实验老师与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课题的实验中去。通过访问和与学生交谈,我们发现学生比较钟情于活动,活动能激发他们的动力,触发他们的思维,为此,我们选择了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第二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时间)活动实践,探究诵读的有效策略。

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各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班的实际,在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实践中,研究诵读经典的有效策略,以诵读经典来建设自己的班级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三阶段:2012年1月—5月 总结反思,形成研究报告。

二、研究策略

1. 注重理念先行

实验初期,我校有6个实验班,每个年级一个实验班。首先,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学习培训,让实验老师对课题有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再讨论课题实验的开展。通过学习,实验老师明确了课题开展的目的、意义,知道了如何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精选读本》这本教材,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文,明白了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教材,让它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课题实验中,我们还根据需要,选派教师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学习,如2009年6月14日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区“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研讨会;2010年12月8日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区“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阶段性汇报会;2011年4月14日—15日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区“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汇报会;2011年6月8日—10日组织实验教师到佛山市禅城区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广东省小学语文“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及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观摩研讨活动。同时,在课题实验中,我们还注重实践交流,定期召开实验教师交流会议,让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及与同行交流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构建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最终使教师得以专业得以发展。

2. 注重与实际结合

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首先是确保诵读时间。利用课前一分钟让同学领读,利用早读与晚读的时间组织学生朗读,当学生对诵读古诗文有困难时,我们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利用下午1、2节的课间时间进行古诗文吟诵,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还有就是发动家长进行检查、督促,做到课内外相结合,使诵读经典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其次是背诵、摘抄。有的班级不但要求学生读,部分内容如古诗、名言等,也会要求学生背诵,还有就是进行手抄报的设计,写读书笔记,举行硬笔字书法大赛等,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知识。

3. 注重以活动激发兴趣

单纯让学生进行读、背等诵读形式,学生很容易出现厌倦情绪。于是我们根据诵读情况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如开展古诗背诵比赛、“爱我中华诗歌散文朗诵”比赛、“中华经典古诗文吟诵”大赛、庆祝“‘六·一’儿童节暨诗歌朗诵”表演、班际诗歌朗诵会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做到“乐读”、“美读”,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在感受中景仰祖国的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如六1班梁思梅同学在日记里写道:通过活动,我感受到诗的魅力,感受到中华传统的魅力,这是一种无法抵御的魅力,有着一股淡淡的香味,这是经典的魅力。五1班黄雅枝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是我们每个华夏子孙都应该认真阅读、用心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