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护理程序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程序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程序的概念

第1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指出了护士在高校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1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完满状态”。1990年,Wll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川图。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和健康教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它的发展来自两方面的激励和支持: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专业自身的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有按教育目的或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

1.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校区医疗部门的护士为行为主体,以高校教职工及学生为服务对象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高校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常处于紧张无序的脑力劳动状态,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职工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广东省教育工会对我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有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1乃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而剩下约7l0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数据意味着高校教师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一旦因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过度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或心理创伤,营养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导致某种严重疾病发生。如果这样,不但妨碍了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妨碍了整个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障资源,最后达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对高校教职工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3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特点,如心血管疾病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消化系统疾病从30岁开始就已经有明显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等等,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心理指导:处于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使他们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极易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

3.2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少饮酒。

3.3作息指导:不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短期过度劳累,保持每日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习惯,注意调整工作、锻炼、休息与睡眠的关系。

3.4用药指导:应经常告戒病人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3.5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这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4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4.1程序(步骤)。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正确应用护理程序。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z]:

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一个总体评估。

诊断:对病人及其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计划:对将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4.2方法(手段)。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咨询法、墙报法等等。其中护士在为教职工做护理操作时进行交流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进行说教。因为对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不适的需要。在与他们的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与教职工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当然,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论的重要性

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两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难以胜任或遭遇尴尬。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与通力合作。而护士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保证。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打针、输液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获得身体健康,还要获得知识上的增加。

参考文献

第2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1《导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1.1强调学科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的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3]。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决定护理哲理的4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环境、健康和护理[4]。因此,《导论》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护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人、环境、健康和护理,并以此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进而掌握护理学科的基本结构。

1.2倡导发现学习法。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过程自行发现所学习的内容。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掌握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方法和态度,其中发现的方法和发现的态度是最重要的[5]。根据这一点,在《导论》教学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学习内部动机的激发。

2《导论》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护理哲理,然后以护理哲理的四个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和护理为主线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并分为四大主题。(1)人:包括“人是一个整体”、“人类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和“人的自我概念”,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的整体特征,把握人体需要的特点,做到“因人施护”。(2)健康:介绍“健康与疾病”,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帮助护理对象促进、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从疾病中得到康复。(3)环境:学习“护患关系与沟通”、“压力学说”,使学生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广泛联系,明确护患关系的性质、搞好护患关系的条件,掌握沟通的技巧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人产生的压力,使学生学会识别人对压力的身心反应,减少压力产生的影响。(4)护理:“护理程序”、“常用护理理论”、“健康教育”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备整体护理能力。“循证护理”的介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指明了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护理伦理、护理与法作为自学内容,实现了护理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

2.2教学安排与教学方法。(1)教学安排:《导论》课从第6学期调整到第3学期,使学生早期接触护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2)课堂教学:减少了单纯讲授,由原来的54学时,改变为36学时,增加了自学和讨论时间。如学习“护理与法”时,学生已学过法律常识,则要求学生在自学本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已学的法律内容,写出有关护理与法的发言稿,在课堂上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习“人的基本需要”时,应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更加灵活。学习“人的成长与发展”时,采用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临床实践:学习《导论》期间,临床见习8学时。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学习“护患关系与沟通”和“护理程序”时,分别安排学生在临床情景下与病人沟通,学习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发现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的内在动力。

2.3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增加综合能力考核:将原来单一的理论考试改为理论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并各占总成绩的50%。能力考核的方法是由教师到临床选择病例,学生在特定的临床情景中收集、整理并分析资料,列出护理诊断,设定预期结果,选择最佳护理措施,写出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计划,以评价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和沟通技巧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

第3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课程设置;护理专业;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43-01

临床护理教学从原来的一门课程《临床护理学》重新回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几门课程,讲习比为1:1.75,增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新开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特别有以下亮点:

一、增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继续开设现代护理理论课程的同时,增设《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程序及护理诊断是现代护理的支持理论,是使护理学发展成崭新的独立于医疗的一门专业,学习护理学必须深刻透彻地学习上述理论。

众所周知,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教育完全雷同于医学教育课程,不突出护理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造成护理学概念模糊,研究领域局限,护理工作被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了新的发展。1948年WHO提出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为护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1955年,美国护理学家L.Hall首次提出了“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护理工作,把科学的工作方法应用于护理领域。1960年,美国护理专家Martha Rogers提出应重视人是一个整体的观点。1977年美国医学家Engel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学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思想指导下,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专门论述护理的护理学独特理论——护理模式,明确了护理的概念,揭示了护理的本质,规定了护理的工作范畴,明确了护理与医疗的本质区别。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现代护理特色的护理诊断理论体系,明确了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要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至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护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护理学发展成独立学科奠定了初步基础。现代护士应该熟悉这部分知识,护理专业应该开设现代护理理论课程。

同时我们也该清楚的认识到,由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计划中新增设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包括生活支持护理技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技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能、诊疗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方法训练等,这样使护理教学更贴近临床。

二、增设护理专业方向:在临床护理方向上,更注重社区的功能。

本计划护理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三个方向,临床护理方向、重症监护方向、口腔护理方向,其课程设置特别是临床护理专业,开设的老年病护理、中医护理课时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能够掌握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老化、健康促进与健康保健、心理健康、健康评估、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常见病的护理等知识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的专门人才,这样计划就更注重社区的功能,更贴近市场就业,更具有实用性、规范性。

三、新开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新开设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强化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能力的训练,使教学贴近市场,有利于学生就业。

四、临床护理教学从原来的一门课程变为了多门课程:《临床护理学》重新回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学几门课程,解决了执行2001年计划过程中困绕教师教学的难题,使临床护理教学教师更能教出水平,学生学习更容易,更能掌握知识,也使基础护理学和临床护理学能很好地衔接。

参考文献:

第4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自我调整的判断过程,护理学科中的评判性思维是对护理问题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过程。也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探索的态度来分析、推理、假设、总结规律、陈述信念和行为的一个反思推理过程,也是护理学科中评判性思维的体现。其有效的运用于临床护理中,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1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往往与护理程序相联系,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各个环节。

1.1护理评估阶段:护士需要进行可靠的观察、分析,区分病人的资料是否与健康问题有关,判资料是否重要,整理和组织资料,核实资料,并根据护理概念框架或护理相关理论的概念进行正确的分类,这些活动均需运用评判性思维技巧。

1.2护理诊断阶段:护士需要找出线索的类别和线索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形成推论。推论得到证实后,从而形成诊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评判性思维的过程。

1.3护理计划阶段:护士作为一个评判性思维者在决策时是十分谨慎的,这就是为什么护士可以根据已具备的知识和经验,根据病人的情况,也会做出“可能的”或“有危险性的”或“潜在的”护理诊断,并且合理的选择排列优先次序,为病人制定预期目标,即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分析判断相关因素,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而形成评价标准、选择、解释、假设所选择的护理措施能够解决病人的问题和运用跨学科知识等思维活动均为评判性思维技巧。

1.4护理实施阶段:护士运用护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原理为病人解决问题,这种“运用”并非简单的“记忆”知识和原理的思维过程,它也是评判性思维过程。

1.5护理评价阶段:护士通过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并将所收集的资料与评价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预期目标是否达到,这种用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方法也是评判性思维的过程。

2在护理过程的每个阶段,由评估到评价,护理人员要时时做出临床判断与推断,可以说评判性思维是带动护理程序的引擎。

如在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评判性思维?大可分为六个阶段:评估—计划—实施—评估—干预—评价。

2.1在输液前,首先,护士需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判,如患者的病情、年龄、意愿、经济条件、血管情况、循环情况、自理能力、病情、穿刺局部皮肤状况、静脉情况等;其次,对治疗方案的评判,护士有责任评判医嘱的合理性,这需要护士掌握药物的相关知识,如果护士判断医嘱不符合相关标准,就不应盲目执行,大部份的护士通常不会质疑医嘱的合理性,原因是对药物的知识不完全掌握,这对输液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护士还要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时间、浓度、配伍、排序等。第三,药物的评估,包括药物的PH、渗透压、温度等。这是护士最为忽略的问题,绝大部分的护士在为病人进行静脉治疗时都没有考虑药物的PH、渗透压、温度等对血管的刺激所产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一味追求一针见血而无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血管及器材,这对输液治疗无疑产生了一定的风险;第四,穿刺器材的选择,根据以上综合评估情况,合理选择输液工具,这有利于减小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第五,护士自身的评估,作为管理者,必须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力量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以上的综合评估制订输液计划。

2.2在输液期间,护士要判断病人的需求、观察病人的反应、监测并记录输液工具的使用情况,评估病人治疗、给药、输液工具的选择合理性,判断是否朝着预期计划的方向进展,根据判断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计划,要早期识别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第5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系统化整体护理(SystematieApproaehtoHolistieN盯singcare)的概念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特点是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病人解决问题。它包含护理哲理、护士职责与评价、标准护理计划、标准教育计划、各种护理表格书写及护理品质保证等,皆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

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整体性、系统化”为基础的,为病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护理程序。Ll护理的整体性护理的整体性,狭义的是指护理应把服务对象一一人视为生物的、社会的、文化的、发展的人,提供给人的护理必须包涵这些层面。“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服务对象的开放性整体为问题的思考框架,强调人的需要,强调以“人”为中心,护理就是要解决人的整体的健康问题。

1.2系统化整体护理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方法论一一“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护理本身是由一些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的整体。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护理程序各个步骤及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网络的协调一致,连续性且环环相扣的完整统一。[3]

1.3科学解决健康问题的工作方法—护理程序护理程序为临床护理业务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结构合理的科学工作方法。当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时候,与其相应的实践活动就需要趋向规范化,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林菊英同志在1988年就指出:“护理程序的运用,使护理工作摆脱了过去多年来只靠医嘱加常规的被动工作局面”。如果不改变这种被动的工作局面,必将会使护士成为非专业的劳动型的人力资源。护理程序的运用扩大了护理专业的自和独立性,必将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程序是系统性解决健康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合乎“个别性、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的照护为护理对象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成为系统化、科学化的专业,没有系统性也就谈不上程序,有系统性,程序才能体现效应。

2建设“模式病房”(ModelUnit)

建设“模式病房”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在临床护理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如何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不仅是具体的工作安排和工作方法间题,重要的是现代护理观的确定;是用护理程序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是将护理程序贯穿于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促使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

根据中国护理队伍的现状和各级医院的具体情况,目前,全面铺开系统化整体护理,时机尚未成熟,但又不能等待,因为这是护理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和民众对护士的期望,所以,有条件的医院应先开始“模式病房”的试点工作,以便更好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逐步完善。

“模式病房”建设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项目:制定引导护理实践的护理哲理;制定护士职责条文和评价标准;制定病房人员的组织结构;制定护理业务品质保证及评价系统;制定各种护理表格:(l)病人入院评估表;(2)病人住院评估表;(3)病人间题项目表;(4)护理记录单等。

2.1护理哲理

哲理是一个信念系统,国际护士会(lCN)将哲理定义为:哲理是可以指引一个人思考与行为的价值观与信念。[4]护理哲理可以指引护士思考及行为的价值观和信念。可以影响护理专业的行为及护理质量,影响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中国卫生部门制定的总的思想方针,护理哲理是具体指导护理工作的思想方针,指导从业人员的专业行为。所以,医院护理部、病房应根据自己单位的特点制定护理哲理。

2.2制定护士的职责条文与评价标准

护士的职责与行为评价应该是相一致的,都应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护士行为评价主要包含四个内容:(1)直接为病人服务部分(病人入院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2)护理文件记录部分;(3)个人专业成长部分;(4)对医院的贡献。护士的考评以自评、互评和护士长评价相结合,以护士长评价为主。

2.3制定病房人员的组织结构

为配合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行,必须改变目前病房人员的组织结构,在人员编制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作用,是各级护理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2.4制定护理业务品质(质量)保证及评价系统

“品质保证”(QualityAssuranee)是对服务水平的监测、评价和控制的活动,即目前所说的“质控”。近年来国际上又将“品质保证”发展为“品质改良”(QualltylmProvement),进一步体现服务水平的不断改进的思想;超越的思想;系统、全面管理的思想。系统化整体护理中要求每个护士都要参与品质改良的活动。[4J各级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业务的评价,应该强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建立目标一致的管理系统,以确保护士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保证病人得到最佳的高水平的服务。

2.5制定各种护理表格

护理表格的设计和使用的原则是:(l)能及时准确反映病人情况;(2)有保存价值;(3)有法律依据的作用;(4)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要改变过去记录繁琐,流水账式和耗费护士很多时间和精力且无保存价值的弊端。系统化整体护理要求设计的表格主要有以下几种:

2.5.1病人入院评估表:这种事先印制好的评估表是以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形态为理论依据,按一定顺序排列,使护士能简便、有效地收集资料。

2.5.2住院病人评估表:护士要及时,准确掌握病人情况,所以,对住院病人要根据病情和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评估时间(每班,每日或数日),评估内容根据不同科室特点可有所不同。

2.5.3病人问题项目表:为了对病人存在的问题/护理诊断,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此表设计应简明扼要,包括开始日期、护理问题/护理诊断、评价(进步、无进展、解决等),解决日期,签名等项目。

第6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时间管理 神经内科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314-01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时序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中医理论根据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以“因时制宜”为原则,提出时间护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 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具有时间、效率、效益观念, 能在有限的时间内, 处理好各项工作。有效的时间管理是美国P・F・Drucker 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管理者首先应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 以明确时间消耗在什么地方。其次要管理自己的时间, 设法减少非有效性工作的时间。最后要集中时间, 使其由零星变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从而取得良好的时间管理效果。护理管理者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首先应运用有效的时间管理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神经内科的护士对时间的管理就是克服时间的浪费,优化护理程序,以提高对单位时间最为科学合理的利用。笔者在对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时间管理法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率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只有通过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时间利用率, 才能取得满意的护理管理效绩。我科对护理人员进行了时间管理的培训并自2010年4月起在护理工作中实践。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1 时间管理的概念与方法

1.1 概念 有效的时间管理是美国P・F・Drucker 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管理者首先应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 以明确时间消耗在什么地方。其次要管理自己的时间, 设法减少非有效性工作的时间。最后要集中时间, 使其由零星变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从而取得良好的时间管理效果。护理管理者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首先应运用有效的时间管理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神经内科的护士对时间的管理就是克服时间的浪费,优化护理程序,以提高对单位时间最为科学合理的利用。

1.2 方法 美国管理学家莱金提出ABC 时间管理法。他建议应将工作中的管理目标分为A、B、C 3 个等级, A 级为最优先( 紧急、重要) 目标, B 级为较重要( 次要) 目标, C 级为较不重要( 一般) 目标。在工作中应正确划分目标, 以确保主要任务的完成, 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具体做法是:( 1) 将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 紧急、重要) 、B( 次要) 、C( 一般) 3 类;( 2) 安排各项工作优先顺序, 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所用时间和所占百分比;( 3) 在工作中记录实际消耗时间;( 4) 每日对比计划时间与消耗时间, 分析时间运用效率;( 5) 重新调整时间安排, 以便更有效地工作。神经内科的护士正是借鉴此方法使用到工作中。

(1) 制订发展方向。护理管理者对临床工作情况、调查结果、病人需求等资料, 在细致分析的基础上, 制订本单位的发展方向, 如护理部年工作计划等。(2) 在总发展方向框架下, 确定单位目标。如依据护理部计划制订科室护理工作计划, 列出目标, 按主次程序分清轻重缓急, 排列成序, 最后确定最优目标。(3) 确定实现总目标的具体步骤, 并对各步骤制订出时间消耗标准。如制订实施年、季、月、周计划所需时间。护理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应事先作计划: 每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每季末作出下一季末工作计划; 每月20~25 日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五作出下周工作计划。严格按计划完成工作, 从而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效益。(4) 组织人力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 并作出评价, 及时反馈。

2 时间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步骤

2.1 护士长管理要保证时间上的弹性管理预测各项工作时, 如人员少、工作量大, 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失误; 人员多、工作量相对少, 应加强学习, 提升护理管理人员的自我完善意识, 改善知识、技能结构。既要有效完成护理管理目标, 又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调度储备。

2.2 守时 按工作期限完成任务。重点克服办事拖延的陋习, 推行限时办事制, 规定在限定时间内报告处理结果。

2.3学会授权,不能事必躬亲 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护士长和护士是否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病人服务有很大关系。要根据每位护士的素质、能力及心理特征, 挖掘其潜力, 调动其积极性, 使他们自觉围绕科室工作, 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护理管理人员管理幅度过宽, 职责过多, 事必躬亲, 对某项工作做得太细, 就会偏离最终目标。

2.4 节约时间,查找并杜绝浪费时间的因素

2.4.1 节约时间首先物品放置有序,摆放整齐,标记醒目,便于使用。其次是要正确区分轻重缓急,紧急事往往是短期的,重要事往往是长期的,给所有罗列出来的事情定一个完成期限并明确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再次是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要善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保持时间利用的相对连续性是合理利用时间的关键。

2.4.2 浪费时间的因素工作目标不清,被动的工作,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其次是工作中分不清主次,想起一件做一件,没有计划性,最后是没有时间观念盲目的工作。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不问也不想办法。

2.5 列出时间表即工作清单,明确目标,决定优先顺序,A类时间优先解决,如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的测量记录,处理医嘱及时治疗抢救护理记录的书写等。再解决B类时间如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膀胱冲洗等护理操作和心理护理,C类时间如打印清单,请领物品等,时间表上的工作如果是固定的,应按程序办理,如晨会交班,床头交接,扫床。护士在掌握病情的基础上制定出工作时间表,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并留出一定时间以备应急,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树立了时间观念,并将这种观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

2.6 实施首先全力投入A类工作中,将以完成的工作打钩,如有新增加的临时性工作如突发抢救,急查血标本,接待新入院病人等,应立即加入工作清单,A类工作完成在转入B类工作,将有人催问C类时,将其纳入B类,减少C类工作,避免浪费时间,使每天各项工作有重点,有计划的完成,每天下班前30分钟检查一下工作完成的情况,对未按时完成的工作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发现浪费时间的主观因素并加以不断克服,从而对时间资源进行科学明智的利用,总结评价后列出第二天的工作清单,每天反复训练,总结制定出一套科学实用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取得了患者满意的效果。

3 小结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时序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中医理论根据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以“因时制宜”为原则,提出时间护理模式[1]。该模式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遵循时间护理原则,合理分配护理时间,对患者心理因素、用药时间、饮食等方面采取最优化的时间护理程序。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比较繁杂,临时性、突发性任务多。做好时间管理使护理工作具有计划性,可保证重要的事情得到优先解决,并有充分时间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规工作,时间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驾权时间的能力,使工作压力有所减轻,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工作中的忙乱无序状态,有效的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波、刘燕时间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新疆医学 2007年第37卷145.

[2]杨光芹.时间管理法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杂志,2007,23.

第7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一项全球性预测调查表明,全球现存人类中体质属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各种疾病的人约占20%,而大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推开美容院之门,走进来的大多数顾客,越来越多的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肤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是:皮肤多油以至诱发不同程度的青春痘、毛孔粗大、暗疮印痕、凹凸瘢痕;干性肌肤、表皮过薄以至诱发季节性敏感、接触性过敏、不同程度的皮下色素沉着;日晒后皮肤红肿、痒痛、大面积黑色素沉积;过度早现的皱纹、黑眼圈、眼袋、肌肉松弛下垂、肤色暗哑无光等等,举不胜举。人们想通过医治得到改善,但从皮外科专业医学的角度,均被医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诊治。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明的发展,追求青春、靓丽的人们越来越多地进入美容院,寻求解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问题皮肤”的康复,实现爱美的梦想。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皮肤是个性化的,常带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皮损状态,其特有的复杂性是传统的美容护理理念不能应对的。北京本草香妆科技中心总结近年专业美容市场经历的成功与失败,在国家级皮外科专家陈彤云教授的指导下,在长期临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 “对症美容”的全新科学理念。

“对症美容”的理念告诉美容业者,面对专业化市场的发展、顾客需求的变化,应该放弃“概念”炒作的短期行为,调整传统美容护理的一些方法,用医疗皮肤美容学的知识提高美容师的素质,精心选择具有临床病理学和皮肤组织学的理论依据并经临床科学验证的护理程序和相应产品,将问题皮肤的康复与后期的生活护理科学地结合起来,将美容师的专业护理与居家产品的使用正确结合起来,让顾客认识到居家护理的必要性从而主动地购买。“对症美容”的关键是“针对性”。美容师必须能针对不同客人的情况,正确地识别皮损的特征、并发症的区别应对、护理过程中皮肤的变化,合理的调整护理程序以及产品的选择,同时延长康复后对发病根源进一步的持续调整性护理,这样才有利于亚健康皮肤真正意义上的复原,转变为健康美丽的皮肤。这就是中医诊治的灵魂---“辨症施治”在美容行业中的应用。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北京本草香妆科技中心生产出本草香妆产品,向广大亚健康皮肤的消费者提供全面服务。

第8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65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87-02

引言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患者就诊及抢救重危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也是医院医疗护理服务最前沿的窗口,面对的病人大多数是各种及危重病人,年龄不一,病情复杂,文化层次悬殊,情绪焦急烦躁,对医护人员期望值很高,是医疗护理纠纷极易发生的地方,也是一个高风险科室。

1 正确理解急诊概念

在急诊外科就诊的患者家属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瞬间出现的病症能得到立即救治,并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某些医生则认为某些病症的严重程度和需要救治的急迫程度远未达到标准,没必要过分着急。由于医患之间在急症概念理解上的差距造成了许多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首先要求我们急诊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能,时刻站在病人的角度想问题。即使患者的疾病没有达到医学上所确定的标准,但其心理急迫程度已经超出普通病人。在治疗上医生要体现出一个“急”字,在积极治疗病人病痛的同时,在语言、行动上也要体现出对病人的理解和关心。例如,一个创伤患者被推入诊室的时候,医生应该立即站起来,迎上去,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这样做就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对待急症患者,医生的主动不仅是职业的需要、职业道德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的要求。因为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高,处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心理治疗和生理治疗在急诊领域同样重要。急诊外科医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且锻炼较强的沟通能力,加深对急症概念的理解,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2 急诊的通常处理程序

2.1 挂号:病人病情急或重时,应首先由急诊接诊护士简单询问病情并确定就诊科目,然后由接诊护士及陪同人员将患者快速送至各诊室(内科疾病患者送至急诊内科诊室,外科疾病患者送至急诊外科诊室,外伤患者送至清创缝合室,病情危重危及生命的患者送至抢救室),由陪同人员完成急诊挂号手续,没有陪同人员的急诊患者可以先就诊后办手续。

2.2 接诊:患者进入相应诊室后,急诊接诊医师迅速询问病情并认真体格检查,并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及治疗,对于危重患者,应首先维持生命,实施生命体征的支持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在进行相应辅助检查。

2.3 辅助检查:生命体征稳定、病情较轻的急诊患者可以自行前往辅助检查科室进行检查,病情重或活动受限的患者应由急诊护士陪同检查,必要时应由急诊接诊医师陪同前往辅助检查科室,并提前与辅助检查科室联系,做好检查准备。

2.4 治疗:急诊接诊医师通过询问患者发病过程、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作出初步诊断,制定出治疗措施。治疗措放包括给予药物治疗、留院观察、收门诊住院进一步治疗等。对不宜搬动的重症患者,收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具有急诊手术指征的患者应该积极联系安排急诊手术。

2.5 观察:需要留观的患者应安排在急诊留观室治疗、观察,在留院观察期间,患者应按照医生、护士的要求,积极配合治疗,并将自已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急诊医师、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根据观察结果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认真记录。

2.6 出院:急诊留观的患者在治疗结束、病情稳定后可以考虑离院回家继续治疗,回家后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嘱托按时用药、按时休息,如果病情出现变化,应及时于就诊医院、接诊医师联系并及时复诊。

3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3.1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护理安全的核心。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很好地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护理管理者缺乏对被管理者身心因素的分析导致下属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病人态度生硬,是造成护理隐患根本原因。

3.2 接诊分诊处:分诊护士理论知识缺乏,经验积累不足,只询问病人症状,没亲自给病人做体检,导致分诊不准确,使病人认为各科间“踢皮球”;分诊护士缺乏耐心解释或解释不当,冷淡、语调过重,原本合理的事也让患者产生疑惑,易引起病人不悦而引发纠纷。

3.3 抢救室: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急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清点及补齐,抢救仪器无定时检查及保养,专人管理但只是流于形式,影响抢救工作开展。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抢救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等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患者病情突变,医生不在场,护士不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4 观察室:由于观察室病人周转快, 病人擅自调换床位,护理人员粗心大意,随意简化操作程序,易导致打错针,换错液体或液体漏输。换液体时,有配伍禁忌的两种液体之间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致输液管内出现絮状物,不注重巡视,液体外渗时未及时发现;没有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调滴速,输液速度过快,出现病人不适或病情变化,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生输液反应。

3.5 设备设施因素:设备、设施使用不当或现存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基础设施不完善病床无护栏、无摇床、输液架升降失控,水管电线老化,插座不牢,卫生间无挂钩、地面潮湿,损坏的摇床、轮椅,没有及时修理,也没有醒目的标志。

3.6 急诊转运:危重患者在转运、检查中存在很大风险。由于急救工作的特殊性,常由护工和家属参加搬运工作,他们往往忽视患者应取的正确,对疾病缺乏预见性判断,在没有掌握搬运的适应症,缺乏仔细、认真体检及初步处理的情况下,急于将患者向车上搬运;搬运环节没有医务人员的陪伴,致使患者在辅助检查时或返回急诊科的途中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严重时使患者失去急救机会;或搬运时只求速度,多人搬运时动作不协调,采用拖、拉、推等动作。对保护颈椎的意义不重视,使一些伤势并不严重的伤病员,在错误的搬运中因颈椎错位而伤势恶化或导致终身残疾。

4 结语

避免护理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完善急诊护理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规范护理操作程序,把风险管理融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去。多与病人交流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打造出一个令病人满意、医院满意、自己满意的示范窗口来,调动一切力量创造和谐环境,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工作,看起来是技术性工作,实际上是护患沟通、互为倚重的结果,只有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培养,才能提升急救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医疗风险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9篇:护理程序的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61-01

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护理模式也在随之改变,优质护理的概念也随之提出。虽然学术界对它的定义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但它的提出无疑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对优质护理的概念进行研究,笔者查阅了近二十年的文献,检索出了四百三十篇与优质护理有关的文章。

1 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1996年李海兰、杨丽[1]等人就提出了泛文化优质护理的概念,通过对跨文化组和同文化组各5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跨文化组大多有自己的,饮食不习惯,缺乏安全感,与医护人员交往不满意,有明显孤独感。各民族文化相互开放.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保持多元文化的基本态势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主动地吸收,学习他种文化,更好地满足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民的需要,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预警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有98000例病人死于医疗差错, 经确认医疗质量低为之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包括:①广泛使用昂贵的侵入性技术;②使用廉价的护理服务;③易致差错的治疗护理流程可能潜在地危害病人和浪费钱财[2]。由此可见,推进优质护理势在必行。中国经过近十几年的摸索与研究直到卫生部近日《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在2010年全面启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2011年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据介绍,2010年全国共在900多家医院的7300多个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3]。

2 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顾永红[4] 认为优质护理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满意。优质护理服务,是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以全程护理和人文服务为切入点,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连续、全面、规范的无缝隙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护士更加精湛细致的护理和人性化的关怀。优质护理的概念是整体护理概念的深化,是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施伟群[5]认为香港护理的内涵对于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2.1 护理模式 香港护理管理实行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更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香港护理模式采用小组式护理模式,对各类护士严格分层使用,护士按能力竞聘上岗,在护理工作中有独立,自立性,使护士有较好的职业归属感,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士专业思想牢固。

2.2 先进的护理服务文化 香港的护理文化积淀了人的爱心和和善心,故护士敬业精神较强,做事确实做到设身处地为病人考虑。

2.3 到位的后勤服务 香港把护士还给病人,护士就在病人身边为病人做事,不离开病区,工作做得十分细致。香港的护理设备先进,可节约护士的时间和体力。

2.4 护理人力资源 香港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到位,病房还有健康助理员和义工,可为病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护士综合素质高,学习进取性强,故在工作中能帮助病人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3 优质护理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在2010年全面启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基础上,2011年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全国各地各医院各科室争相效仿。贺利、汤婷[6]通过对在神经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模式转变的研究发现这种以基础护理为“试点”的重心工作,扎实基础护理,细化基础护理工作并且对相应的处置在操作后做质量评价,各项基础护理完成率达96.7%,为病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使患者满意、家属满意。张芬兰、陈丽君[7]等人通过探讨应用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发现对双侧开胸内固定治疗双侧多发肋骨骨折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护患关系,让患者在治疗中给予积极的配合,有效地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付海燕[8]通过在泌尿外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研究发现开展优质护理激发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每个环节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倪 虹、杨兴兰[9]等人通过对优质护理在急诊儿科中的尝试研究发现开展优质护理从单纯的技术操作演变成为以人为本的护理,重视对人的无限关怀,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以人的基本需求理论为依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病人为中心,精湛技术为基础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身心护理。2O1O年2月实施优质护理新举措,也就是说,社会已要求急诊儿科护士应以微笑面对患儿及其家属,介绍自己、医院及就诊程序。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根据病人不同的需要帮助解决问题。在治疗过程中主动询问患者需求,帮助递水,拿便器,协助入厕,为患者订餐等使患者有一种温馨感、亲切感和家庭感。只有具备过硬的护理技术和与家属沟通技巧,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优质护理才会不断深得人心。刘卫华、赵丽娟[10]对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举措进行了研究发现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实施,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满意度达到了99.5%,同时激发了护士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热情,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做到了病人满意、家属放心,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许宁、郭志红[11]对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表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护理人员重视患者的意见及建议,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做好了基础护理,保障了手术安全实施,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赢得了患者信赖,护患关系明显改善,首次出现护理服务“零”投诉。优质护理的提出是顺应了护理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概念的发展,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优质护理的研究都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学者们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权威的优质护理的定义及对优质护理的内涵理解也不一致。优质护理和整体护理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但要如何界定和使用也没有定论。各个医院都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优质护理的内涵的理解,制定适合自己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实施。由于理论的不成熟,影响了对优质护理的认识和提高优质护理实施的研究。

4 展望 对优质护理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提出一个权威的定义是当务之急,并在此基础上对护理质量、整体护理等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探讨影响优质护理的因素和促进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这些都是优质护理下一步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海兰,杨丽,王春美.泛文化优质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7):330-331.

[2] Barbara Cherry,Susan R.Jacob."Modern Nursing",i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atient safety(on)[J].Contemporary Nursing:Comprehensive Edition,2011,3:28-29.

[3] 卫生部.2011年全国三级医院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3:32.

[4] 顾永红.优质护理从基础做起[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5(8):511-512.

[5] 施伟群,香港护理对开展优质护理的启示[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2:39-40.

[6] 贺利,汤婷.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理管理模式转变临床研究[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3:38-39.

[7] 张芬兰,陈丽君,杜宇.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19-21.

[8] 付海燕.优质护理病房的运行模式的建立与体会[J].健康必读杂志,2010,9:289-271.

[9] 倪虹,杨兴兰,施正学.优质护理在急诊儿科中的尝试[J].医学信息,2011,24(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