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范文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科技实践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科技实践论文

第1篇:小学科技实践论文范文

本文通过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模式的规划整合,以专业核心课程《发动机检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新型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

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随着实验条件、授课地点、授课教师和课程安排等内容的不同,教学效果会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教学资源没有实现优化整合的体现。要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整合所有教学资源,进一步研究课程授课的实施方式和质量评价体系。

国内外部分学者提出了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协调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研究课程的行动导向任务、情境模拟类型及其实施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方法、标准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课程教学导师团队、评价考核指标等内容,构建行动导向型教学标准化作业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简称SOP),并根据该作业流程统一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建立示范性课程数据库,从根本上解决不同课程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基于行动导向的《发动机检修》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方式

1课程教学SOP硬件平台。《发动机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拆装与故障检修的专业技能,根据课程建设特点,教学环节必须在发动机一体化课室内进行。结合行动导向型的教学组织方式,发动机一体化课室须搭建的实验平台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移动桌椅、发动机解剖仪、发动机(拆装用)及其拆装和测量工具、发动机调试运行试验台、发动机电控系统试验台、整车(故障诊断用)及其故障排除仪器、其他常用设备与工具。

2课程教学SOP软件平台。基于行动导向的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要求集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于一体,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完整、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的方式完成课堂知识传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课程教学标准化作业流程(课程SOP)轻松实现课程的学,并达到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复习的全过程数字化学习模式。

搭建课程教学SOP软件平台,必须汇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案、教学日历、电子课件、学习资料、实(验)训指导书等内容,通过构建课程学习网站、多媒体课件资源库、发动机检修资料库、课程习题库、课程考核测试题库等平台,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发动机检修》标准化课程教学模式示范性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分别配置不同权限的资源库账号和密码,教师的使用权限高于学生。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该课程示范性资源库查阅课程教学的流程及其相关教学和学习资料,也可以进入课程考核测试题库查阅每个学习阶段的测试题目。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示范性资源库进行课程学习,但没有进入课程考核测试题库的权限。

3课程教学导师团队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发动机检修》课程教学导师团队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一个很好的尝试。课程教学导师团队是学校为专业所配备的课程学习指导团队,主要承担该专业在《发动机检修》课程学习期间的主体性教学和课后指导任务,一般课程教学导师团队由3-4名专任教师组成,采取轮值坐班的形式,学生在《发动机检修》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时找到相关指导教师求解。通过实施课程教学导师团队制,探索高职课程教学规律,将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的知识链条进行有机的整合,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程学习氛围,逐步形成“学校、教师、学生”三个主体的自主创新、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4专业教学研究平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学研究团队,在传统的教研方式中,同一课程不同的专业教师独立备课,授课资源共享的程度有限,课程教学更多的是依靠教师自身的经验积累,这种方式不能构建专业发展所需的相互研讨环境。构建课程教学标准化作业程序不可能由个别教师独立完成,必须组成专业教学研究团队,进行课程建设研讨。专业教研团队运行思路有如下几点:

(1)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集体备课会是一种优化资源共享的方式,通过整合不同专业教师的授课经验、知识积累和实践技能等内容,形成统一的多媒体授课电子课件和习题资源库,制定统一的课堂组织方式和授课模式,并由此生成该课程教学标准化作业流程(课程SOP)。

第2篇:小学科技实践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大学群体中实现“错位发展”,大学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及问题分析,发现大学文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内涵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文化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需求是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或学术型人才,更需要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从自身的发展环境看,新建本科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本科院校,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转型而来,与老牌本科大学相比,不但具有本科办学历史短、文化积淀浅等先天不足,而且受师资力量、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方面的局限,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型人才并不现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可能像高职高专一样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一、二流本科大学与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实现“错位发展”,就必须在“高级”上下功夫,培养出“既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它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与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继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 

(一)新建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知识层面 

在知识层面,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人文科技素养,形成相对扎实和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此外,还需要通过使其具备必要的应用性知识。使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既区分于研究型大学,也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形成差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技能性知识相对熟悉,生产的全程性知识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知识相对丰富,确保应用型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具备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质和基础。[2] 

2.技术层面 

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介于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是掌握完备的应用性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生产领域实际问题、保障工作正常运转的高级人才,这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表现出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特征,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1] 

3.能力层面 

从能力层面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在能力的多样性上。所谓能力的多样性是指既有专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有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的多样性,是建立在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上的技术传播与技术应用能力,是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营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掌握相关行业生产原理和操作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技术和商业谈判技术以及获取和综合信息的技术等能力。 

4.素质层面 

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特别整合其知识、技术、技能等专业素质,创造性地应对市场和社会形势变化,同时需要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人才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社会胸襟、精神境界和历史眼光,是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充足的自信心、强烈的责任心等等非智力素质。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提升带来了办学定位的迅速转变。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学科专业建设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高级的内涵表现为“高素质”,即除了既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又需要有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其次,表现在“高技术”,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培养的高层次领域、高科技范畴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不需要有那么“高”的知识理论和创新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它不同于停留于精通某一项工种、某一岗位即可的“技师”型人才,而是“高”于职业院校培养的一般“技术蓝领”,是介乎于二者之间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探索时间尚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没有充分体现“高级”的内涵。 

2.缺乏岗位所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高级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更和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大学的学风密切联系。事实上,许多大学生就业后,缺乏对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频繁变换发展方向,丧失了单位对人才的信任度,也破坏了人才成长的良好土壤。 

3.存在“量”与“质”的供需矛盾 

从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看,一方面社会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这是市场需求的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有又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即“量”与“质”供需矛盾。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人才口径不合。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时,面临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怪圈,容易把文化教育仅仅视为附加课程,在思想观念和管理层面把文化教育分离于专业教育领域。[2] 

二、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着力加大大学文化建设力度的态势已见端倪。在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支撑等方面,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受到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视。大学文化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作用 

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要素,而大学文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学校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等,这些隐性文化因素都传递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校训、标语以及形式各异的风格建筑,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力补充。 

(二)对大学在校生素质结构的完善作用 

在行为和实践上片面强调课堂教学或学科课程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建构自身素质结构的需要。大学文化的陶冶是指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多是要靠学生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感中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以学生自觉教育的形式完成。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 

(三)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标签作用 

处于发展的起步期和建设期的新建本科院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不能忽视大学文化对人才特色的独特作用。正如清华学子的自强不息精神,北大学子的追求进步精神。大学生走向社会,其母校的精神特征不仅是大学生自身的口碑,也散发着母校的影响力。这种精神特征继承于母校,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扬光大,增加了人才自身的附加值,从而形成以大学精神烘托下的人才培养特色——人才特色的循环促进。 

(四)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深远影响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行业和技术工种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变化也呈加快的趋势,同时,知识更新、技术刷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跟不上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速度,其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这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关键能力在专业教育上基本难于达到,学校只有通过大学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使其具备适应未来岗位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建设,提高人才的内涵素质 

文化建设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要把握时代脉搏,从学生不断变化和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出发,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大学文化,就要实现观念、制度、载体和作用方式的创新。 

(一)树立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大学文化观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现代大学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但在文化与精神层面的建构与很多办学悠久的大学有较大差距,即作为大学的深层文化模式与文化精神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为大学里的各种文艺和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之外的一种辅助的校园育人活动,关注的是基本意义上的各种校园文化现象和学生为主体的自发、自主的文化活动,作为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普遍没有得到成熟的积淀。仅凭相对较低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法标志大学的文化精神,也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无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发展源泉。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必须创新观念,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大学文化观。新的大学文化观是一种比校园文化更加上位的文化观,不仅包含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包括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等多个层面。文化主体不单是学生,而是通过塑造“文化校园”,使大学文化成为一种总体性的校园文化理念,渗透于校园内的全部理念、制度、物质载体和活动之中。 

(二)形成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原有的大学文化基本上是着眼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外在性、附加性、表面化、具体化、主体缺失、精神缺失等等是其主要特征。这种处在较低文化内涵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精神的融合,使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大学精神主体,致使本应与大学精神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在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领域被人为割裂,缺乏内在精神支持;也造成了校园文化活动表现出迎合和突兀等特征,形成“为活动而活动”、非主体参与者旁观的现象,致使教师和管理人员处于脱离大学文化建设主体参与者的尴尬境界,使校园文化被误认为专业学习之外的带有装饰色彩的文体活动。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层次上,应当以制度的形式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单一化的局面,统一思想,统筹规划,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形成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机制。 

(三)营造提升人才内涵的无声无形的文化教育环境 

就大学文化中教育影响的呈现方式而言,一种方式是采用明确的、直接的、外显的方式来呈现影响,另一种是通过暗含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式的创新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转变为以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无声无形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构建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应遵循文化作用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按照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使大学文化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影响作用。 

(四)构建多元化大学文化载体 

与作用方式相对应的,学生对文化影响的接受方式,也可以分为有意接受和无意接受两种。对有意接受而言,学生总是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什么,接受什么,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采用有意识的自我控制的方式,不断的调节自己,以求最大限度的获得各种经验;而对无意接受来说,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经验,通过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接受教育影响,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要改变重社团文化,轻班级文化的思路,重视非正式群体建设,实现载体的创新。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无形的、持续的、潜在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独立思维能力,以活动和交往促自律,通过自己的理性探究,审视既定的规范体系,在工作岗位中自觉负起责任与使命,尊重真理,热爱知识,体验奉献、创造之愉悦,尽责之崇高,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有自身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科技实践论文范文

一、意外留校,走进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热情地接受我的访谈。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获得“特级教师”等称号,可以算是功成名就。很多教师或许都梦想着有这么一天。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呢?是想当一名语文老师吗?

胡:我小时候觉得当科学家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所以一直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一名语文老师。读书的时候,我并不偏科,各个学科我都很喜欢。记得当时我参加了一个数学竞赛,还得了市里的乙等奖呢。前一段时间,我在武汉六中的上智分校,给青年教师评课。当时只有一节语文课,其余都是其他学科,数学、生物、英语、音乐等,可是我也得评啊。结束后,其他老师很惊讶地问我:胡老师,您不仅能听评课,而且还能给各个学科的老师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您是怎么做到的?其实,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有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当你想明白了,你是引导着学生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张:那您能分享一下当时是如何走上语文教师这条路的吗?

胡:读高三那年,有一次我们学校的王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他跟我说,经过学校研究决定,你就留校教书吧……我当时大吃一惊。那时候,我们的学校叫一女中,虽然知道曾经有学生留校的先例,不过留校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有位留校做团委工作的学姐,后来还当上了武汉市团委书记呢。所以,我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和荣耀。等到我高三毕业,马上要开学了。教导主任告诉我,我们考虑了一下你的工作安排,基于你以前在外语竞赛中得过奖,所以,你就教外语吧。1959年,一名外语老师就这么莫名其妙地诞生了。由于当时中苏的特殊关系,我教的是俄语。两年后,中苏关系彻底恶化,俄语也跟着不学了。那我接下来怎么办呢?因为俄语属于文科,所以我顺势教了语文,一不小心就这样走进了语文教学的殿堂。

张:很多人成为特级教师后,会选择教研或者从政,这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教学一线的距离。您从1959年开始教书,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个春秋了。是什么让您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胡:我现在呢,虽然没有直接带学生的课,但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课堂。因为退休后一直在武汉六中做课题,进教室听课评课,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所以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和学生仍然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广义上,算是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吧。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语文教学如此痴迷?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也许和我的人生发展轨迹、性格有关吧。高三毕业后意外留校,当我穿着背带裙第一次站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我能很快融入学生的圈子。下课后,有的学生跟在我后面数我的衣服扣子,有的和我在操场上玩耍、聊天。至今我仍记得,每天中午去食堂买饭,我们班的几个学生会在食堂门口等我,因为和我同路,我们一起常常边走边聊,聊天内容相当丰富。比如,生物老师讲人体器官,如何生动有趣;再如,历史老师自作聪明,对着讲稿念,无比滑稽……如今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这些聊天内容其实都是最朴素最原始的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表述和评价中,我逐渐觉悟到什么是教学智慧,什么是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只不过我是学长,他们是学弟学妹而已。于是,我开始试着转变立场,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学长式教学的理念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慢慢萌芽。

关于性格方面,虽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教师。但是,我从小干什么事情总爱入迷,总是想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我非常喜欢反思,那时我枕边经常放一本书或杂志。我念书那会儿,你猜放的是什么书?你绝对猜不到……(呵呵)是《水浒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喜欢《水浒传》,但就是很着迷。再后来,就是《读者》。每天临睡之前,必看半个小时左右的书。然后,我再把今天做的事情全部在脑子里过一遍,进行反思,尝试着不断改进,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习惯。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非常感激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的提携,还有全国知名专家们的肯定和认可,让我在教学研究的路上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深远。

二、学长式教学,与时俱进

张:1998年,您首次在全国提出“学长式教学”,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形成了“胡明道磁场效应”。您能分享一下“学长式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吗?

胡:1998年,武汉及湖北四地联合召开“胡明道教学艺术研讨会”,武汉市教研室的徐国英主任给了我一个提议,让我将之前写的研究文章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出一个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当时我已经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有类似思想的体现,比如《揿动课堂的按钮》《启开学生发问之口》等等,但是这些观点和想法比较零碎。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徐主任,如果没有他的提点,可能就没有 “学长式教学”理论的诞生。在大礼堂里,我第一次将“学长式教学”的理论提出来了。来武汉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很多专家,比如中语会的张定远会长当时对我的报告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这种教学理念很可贵,需要进一步梳理后,再向全国中语会申报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后经全国中语会教改课题中心立项为“九五”重点课题,吸纳了全国23个省、市近200人参与研究,引起了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广泛响应。

2002年,在进行结题汇报时,专家们一致认为我的这一课题的价值主要在于前瞻性、科学性、实践性、示范性。科学性,主要在于这一理论是符合教育学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而实践性,是因为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可操作性。示范性,意思是说给普通的一线老师研究教学树立了一个榜样。在这里,我要重点说明为什么是前瞻性呢?简言之,就是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当时恰逢全国课程标准研制组广泛搜集全国的优秀课题案例,徐国英主任是当时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他将我的课题成果带到北京,得到了课标研制组专家的首肯,认为非常具有前瞻性。当时,我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示范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第一稿的“课程标准”以后,教师角色的进行了新的定位:“指导者、促进者”。我惊喜地发现“学长式教学”的教师观是符合这一理念的。

张:说到课程标准,让我想起2017年高考最新消息的,语文学科的广度和难度的提升备受人们关注。您觉得语文这一学科的变化大吗?

胡:从某种程度上说,高考的变化强化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2016年高考以后,不管是市一级还是区一级的,大家都在研讨高考,已经明白了大致试题的框架,分数构成比例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高等学校的老师、教授们,以前总是批评我们基础教育制造了一大批“考试机器”。他们认为,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是框架式的,缺乏理性思维。扪心自问,我们的确需要反思。而现在的高考改革就是为了真正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量增加,阅读内容更丰富就是这次高考语文改革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过去的学生背作文往往有诀窍,总结为十六字,即“名言荟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但现在很多作文都是时事的材料,避免了将老套的材料进行宿构等弊端。由此看来,这次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张:您研究的“学长式教学”课题共获国家基础教育实践论文一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基础教育单学科课题零的突破)、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等八项大奖。距离提出这一理论,已经二十年了,您认为“学长式教学”仍然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吗?

胡:我觉得“学长式教学观”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时代性,所以仍然是适应当下的语文教学的。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对“学长式教学”进行了界定。“学长式教学”是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身份组织丰富的课堂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习得读写能力并形成创造性人格的教学论。其次,对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也进行了新的阐述。教师是先于学生“闻道”的人,是先学者,即“学长”;学生是课堂里的学习者,有权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教材观上,要求教者“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同时,我把课堂抽象为“小社会”,教师要M织丰富的学习生活,形成情感纽带,在师生间构建真实、接受和理解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自动”的学习中自由想象和创造,进而实现师生的人格融合和升华。

“学长式教学”的实施要领,在当时也受到专家们的极大肯定。一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即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二是易实践的方法指导,即学会学习;三是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即探究;四是强效应的人格融合,即现在的“三维”。后来,对于第四点,有人建议改为“强效应的人格示例”,可能会更接地气儿,比如所体现的人格魅力可以作为一个示范或例子。而我所认为的“人格融合”,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教师和学生会因为文本的内容受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的熏陶和渐染等。

在今天看来,这一理论和原则也依然具有时代性,与现在所提倡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三个维度”的价值观等相吻合。

张:您觉得“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能否具体谈谈?

胡:“学长式教学”旨在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好学。它强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发现学习的兴趣,自主地探索并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而不是教师给出一个范本,学生依葫芦画瓢就行了。现在在课堂上,很少有老师对方法进行归结;而有些老师有方法也仅仅只是为了应考,灌输式地将方法强加给学生。我认为这绝不是智慧的方法。

“学长式教学”在过程中注重生成方法。比如,在教学生为文章写点评时,可以这样教:先布置学习任务单,一快速浏览全文;二给文章中一处或两处写评点;三是准备展示交流。在展示成果时,老师要心中有数,遇到发言好的学生要积极点赞,同时还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有错误才有生成。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忙改正,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最后,再回顾总结,让学生自己提炼评点方法,教师再适当补充和整合方法:一是选词选句写评点;二词句赏析不离篇;三是点悟内涵评写技;四是明白晓畅用语简。简言之,就是选什么,品的内容,怎么品,最后注意语言表达。

这样的课堂才是不断生成的课堂,这也是“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

三、研究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张: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就开始倡导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从您刚才所谈及的教师生涯的轨迹来看,您真算得上是植根三尺讲台的研究型教师。您能否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吗?

胡: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成为研究型教师,其实这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那么,研究型教师是不是高不可攀的呢?一说到研究型教师,大家可能会认为应该是全国教育界有名的大专家吧,比如钱理群等。我觉得不是的。我自己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研究的路,同时我也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也能顺利走上专业化发展的教研之路。现在,我就结合自己的人生体会聊聊,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名教师,当你开始走上教研之路时,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这是前提条件。那么,如何走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