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本积累范文

资本积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本积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本积累

第1篇:资本积累范文

关键词:石油企业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积累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是否能够真正懂得并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已经成为影响石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石油企业逐渐意识到了人力资本积累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

1 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在我国石油企业中,呈现出“总量富余,质量低劣”的现象和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素质偏低,人才活力不够,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虽经这些年的减员增效,人力资源总量还是明显偏大,人力资本十分短缺。

1.2 人才流失与人才老化并存。①人才流失严重。由于教育的内在品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改善,特别是由于落后用人机制的消极影响,使得石油企业优秀人才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外流。人才的流失,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②人才老化日渐突出,尤其知识结构老化严重。按国际通行的知识老化率30%的速度推算,我国石油企业现有人才中至少半数因知识老化、陈旧而不能再称其为人才甚至己变为不合格人才了,人才断层己经出现。这种状况显然将影响到未来的经济效益与经济发展。

1.3 人才价格与价值背离。①收入与价值背离。在石油企业中,人才收入和他们付出的劳动与承担的责任、风险及做出的贡献和企业得到效益相比,明显偏低,与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背离。②分配形式单一。以短期的、现时收入为主。而股权激励等长期分配激励方式采用较少。使经营者短期行为严重,职位消费、特权消费倾向明显,非货币化物质追逐动机强烈,配备专车、专职秘书,公费通讯、公差出国、公款消费等等。

1.4 人才“用”与“育”失衡。在许多石油企业中,经营者只停留在使用与控制员工这一层面上,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员工的培训,简单地把职工培训看成是一种消耗,只重视员工的职前学历或文凭,不重视员工的继续教育或终身学习。在人力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忙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顾不上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开发,急于“用才”,不善于“育才”,结果不仅人才难求,而且人才难留,最终无才可用,人才的“育”与“用”严重失衡。

2 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弊端的“惯性”。①动力结构扭曲。我国石油企业被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享受相应的行政待遇,这样,企业对行政级别的追求远远超过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为此,石油企业很少考虑人力资本的投资,考虑人力资源的开发,而是尽量争取物力资本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搞“小而全”,“大而全”,为提高自身行政级别打下物质基础,这就导致了石油企业对物质资本投入的偏爱和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歧视。②责任外化与软化。在传统企业制度中,石油企业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不承担经济风险,没有亏损破产和失业的忧虑。企业员工也没有任何危机感,这就使员工缺乏改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结构、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工作质量不高,技能水平低下。此外,企业内部实行平均主义的工资分配方式,基本抹杀了企业内部员工在劳动能力和贡献大小上的差别,这就使企业员工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忽视或无视企业人力资本。①认识不足。目前,资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的货币形态,一种是新兴的人力资本形态。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整个企业的生产制度都发生很大变化。石油企业对这种产权制度的变化反应太慢。②管理理念传统。长期以来,石油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习惯上称为劳动人事管理,反映出企业以劳动者人事关系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目前迫切需要转变,更新管理模式,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成功转型。

2.3 缺乏人才甄别选拔机制。①缺乏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因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和旧体制的影响,一些石油企业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上,仍然用一种僵化、封闭、静止的观点,尽管这几年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但力度上与国外一些优强石油企业相比显得差距很大,尚未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升能降、能出能进的竞争机制。②缺乏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石油企业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状况熟视无睹,对企业的人才需求缺乏客观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高素质、高层次、高精尖人才留不住,低素质、低层次、低能力员工不愿流出,成了“棒打不飞的鸟”。

2.4 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机构重复设置,多头、交叉管理,培训基地建设重点不突出,培训资源浪费等现象非常严重,缺乏系统的策划。培训内容大众化,针对性不强,培训教材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形成与市场配套而成熟的培训教育机制,在培养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明显虚弱,导致培训能力空间不大和人力资本的短缺。

3 加强石油企业人力资本积累的措施

3.1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

3.1.1 把石油企业改造成学习型组织。①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应以明晰、确定的产权制度为前提。②既要从内部经验学习,也要从外部资源汲取营养,二者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两个轮子。③学会记录和传播学习的成果,这样企业全体员工才能共享知识,从知识中受益,从学习中不断加速个人人力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本积累。④创建企业学习的基础结构,将学习制度化,对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绩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此外,企业是否建立起一套激励学习的合理制度,这对于石油企业搞好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关键意义。

3.1.2 把人改造成终身学习的人。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把培养和造就“学习人”放在重中之中的地位,才能提高人力资本能级,调整人力资本结构,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3.1.3 充分发挥培训的效能。要做到建立有效的培训系统,丰富企业的培训方式,让培训成为奖励。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招聘人才固然重要,但培训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

3.2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导致的管理制度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但比较有影响的模式主要有目标管理、参与管理、团队管理、股权激励、薪酬激励和文化激励等。

3.3 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成长机制

3.3.1 科学合理的吸纳机制。首先,要形成求才若渴的气候。其次,要制订人才引进预案。再次,要采取多种方法网罗人才。

3.3.2 优胜劣汰的选用机制。对各级各类人才选拔和任用合理与否,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成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3.3 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石油企业必须建立有序的流动机制,要单纯设法阻止有用人才流失,是不切实际的。关键是石油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及早建立一种机制,构筑“归巢”,吸引流失人才回流。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制度留人,用环境留人。

3.3.4 科学化的考评机制。石油企业对各级人才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不同的专业、岗位、职位特点和人才的层次与类别,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人才考评制度,明确考评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

3.4 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跨国公司之间人才竞争战的愈演愈烈,人力结构的变化、人才的流动和转移是难以避免的。为适应这种变化、流动和转移,石油企业除了想方设法稳定所需人才,最大限度降低有用人才外流数量之外,还要在内部人力资本管理中推行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即通过投资、培训等方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再设计,帮助员工实现转岗、换岗,使员工在流动中调整自我,最大限度的地释放内在的潜能。

3.5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使企业人力资本承载者树立积极的价值取向,提升其创新动机的层次性,进而推动其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石油企业一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作出努力,使得留人不成为一句空话,真正切实有效的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积累。

参考文献

[1]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第2篇:资本积累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A-

0074-02

一、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明白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是最有力的证明。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西方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同时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性,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教学难点:(1)“三角贸易”;(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法

(1)创设情境。

用多媒体展示辽阔的海洋和在海上航行的帆船。

师:在这片茫茫的大海上,曾经有这样一支船队――船舱里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密不透风;在漫长的航程中,紧跟在船后面的常常是一群群的鲨鱼,像在等待着什么……这是真实的历史画面,前后延续了300多年的时间。请思考:这是什么海?(答:大西洋。)什么人?(答:黑人奴隶。)什么事?(答:奴隶贸易。)

(2)复习导入。

师:新航路的开辟使一些欧洲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其先行者是哪“两颗牙”?(答:西班牙、葡萄牙。)继他们之后还有哪些国家也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答:英国、法国。)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片海洋。

(全班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课题和标题。)

2.学习新知――问题教学法+单元组合作学习

(1)罪恶的“三角贸易”。

预设问题:

①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的主要殖民掠夺方式有哪些?

答:建立了许多的殖民地,大肆掠夺殖民地财富。

②奴隶贸易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案见课本第94页,略)

③简述“三角贸易”的经过。

答:欧洲殖民者从事贩卖黑奴的活动,一般采取“三角航程”。欧洲殖民者的船只满载盐、布匹、火器、五金、念珠、郎姆酒等货物,从本国港口驶向非洲,这是“出程”;在非洲海岸用这些货物“交换”黑奴,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这是“中程”;在美洲用黑奴换取金银和糖、烟草、稻米等,然后返回欧洲,这是“归程”。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人后来居上。

④“三角贸易”对欧、非、美三洲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分角色扮演不同大洲的人,讨论“三角贸易”对本洲有哪些影响,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允许其他小组质疑。)

答: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人口锐减;对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美洲,提供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美洲的开发和发展。

师(小结):这充分体现了原始资本积累的血腥性、野蛮性、残酷性。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主义一来到人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肮脏的血。

师(过渡):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哪国人?(答:葡萄牙人。)后来居上呢?(答:英国人。)接下来让我们共同关注英国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2)“日不落帝国”在印度。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三个一”:

一个名称――“日不落帝国”。17世纪,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一个公司――东印度公司。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起初规模不大,主要从印度和东南亚一带进口棉布和胡椒等商品,后来,该公司拥有了建立军队管理殖民地等特权,无恶不作。它是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侵略的代表。

一个人物――克莱武。克莱武是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

单元组讨论:英国殖民印度分别给英国和印度带来哪些影响?

3.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在葡萄牙、西班牙之后,17世纪的欧洲兴起的殖民国家。它们在激烈的殖民扩张过程中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有一个国家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它是……?(生接答:英国。)各国占有殖民地后,进行了残忍的、血腥的掠夺和屠杀,而且还毫不羞耻地贩卖黑奴。野蛮的掠夺造成了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英国、法国等国的殖民者将压榨来的沾满血污的钱财运回国内,转化为资本,去发展工商业。这些殖民地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综上所述,殖民主义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充满卑鄙贪欲和野蛮暴行的历史,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一点。

4.巩固练习

完成《学习手册》第35~36页。

二、课后反思

(一)做得较好的地方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教学思路清晰,注意过渡,前后联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一个主题。在导入环节,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符合本课主题;然后,复习旧知,“温故而知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思考,任务明确。组织单元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学生人力资源,课堂活跃、有序又有效。如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三角贸易”对各大洲的影响,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大洲的人。笔者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通过抽签确定各单元组所要扮演的角色。学生有足够的讨论时间,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为了避免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空讲”,笔者要求学生用中卡呈现。各单元组派代表发言,鼓励其他组员补充,允许其他单元组质疑,这个环节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觉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又来了,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教学基本上做到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读、思、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3篇:资本积累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本;企业创新;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陷阱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5-0153-08DOI:10.12062/cpre.20170403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2006年在《经济增长观点》报告中首次提出,指一国在人均GNI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以往的发展路径难以保证总产出持续提高,经济较长时期处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的状态[1]。2015年,中国人均GNI达到7 89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划分标准,目前中国仍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中高收入组。尽管在1978―2013年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高达9.58%,然而以往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机制日益弱化,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1文献综述

许多探讨“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开展了大量研究。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约束。刘伟、徐瑾、Eichengreen[2-4]指出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仍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又丧失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并且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制造上竞争力尚未形成,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无法顺利进行,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彻底转变;二是现存制度框架对经济效率的抑制。朱富强、张旭华、Felipe[5-7]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新情况;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寻租、腐败等社会问题频发导致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始终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三是金融体系脆弱与外部风险。张平、丁一凡[8-9]提出以货币危机为本质的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对泰国、印尼等金融结构不稳定的东亚国家造成重创,本币贬值引起大量资金外流、国内债务危机和地产泡沫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时一些拉美国家的外部债务危机和内部结构性因素也是导致经济停滞重要原因;四是收入差距过大引发贫富分化阻碍经济持续增长。张德荣、焦晓云、师旭辉、郭真[10-13]等都强调收入分配不合理可能是一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决定因素,基尼系数过高、分配不公问题普遍存在于中等收入家,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分析中的出现频率最高。关于中等收入陷阱产生机制的理论研究较少,陈健[14]以技术模仿应避免制度陷阱为出发点,提出摆脱利益束缚且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贺大兴[15]以资源禀赋占有上的不平等为契机,探讨中等收入国家落入陷阱的两种途径,主张从教育和改革两方面寻求新增长点。在实证研究方面,代法涛[16]将经济增长率对数作为因变量,通过对44个国家的经济数据进行GMM估计,结果表明投资、消费和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显著;秦佳[17]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24个落入和5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GDP增速分解和对比发现,劳动生产率是和人口红利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战明华[18]通过无约束的VAR方程组检验部门异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指出提高中国“个私投资”占比有利于经济持续高速运行。在对策研究方面,龚刚[19]认为,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是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通过改革有利于削弱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国有企业的短期行为,发挥财务能力和规模优势以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刘馨颖[20]根据日本的经验,建议完善直接税、间接税和三级政府分税制,以及施行税收优惠政策并实现法治财税等税收制度改革;李实、Agenor[21-22]主张健全劳动力市场,通过提升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歧视和分割问题,合理提高劳动力要素报酬以及保障弱势劳动者相对公平的发展和竞争条件等措施完成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从现有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形成机制等进行了阐释,但主要局限于从宏观经济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对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微观机制解释。另外,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模型构建缺乏,不能清晰揭示导致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人力资本积累、企业创新角度,对中等收入陷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2人力资本积累、企业创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解释

经济发展阶段论指出:随着一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社会可以突破马尔萨斯均衡状态并逐步走向新古典“一元经济”状态,而中间这段特征明显的过渡时期就是刘易斯“二元经济”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等收入国家既未形成发达国家以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为主导的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又不具备贫困国家的低生产成本优势,而陷入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民收入上升缓慢的局面。因此,这些处于刘易斯“二元经济”阶段的中等收入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问题在于经济增长停滞,即各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同时又缺乏疏导经济增长动力的激励机制,导致人均国民收入徘徊不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是一般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共性实质,当一国经济发展到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特定阶段时,可以社会再生产为切入点,来揭示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寻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

2.1生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本

依据Acemoglu[23]世代交叠模型(OLG)和人力资本门槛的逻辑,本文的OLG模型假定企业和劳动者的生命分两个时期,连续变量H为第T代风险中性的劳动人口,并将其总数标准化为1,所以,第T期劳动者的总效用如下:

(1)式中的CiT是第T代劳动者在第i期的消费,年轻时期为1,老年时期为2。用时间偏好率α表示折现率,并将总效用折现到第1期。劳动者的效用取决于消费,消费边界由工资水平确定,而工资水平取决于企业创新(A)与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l)共同创造的总产出,因而消费者效用函数也可以用产出函数地f(A,l)表示。一般来说,劳动者获得人力资本的途径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继承上一代的资本,另一方面源于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并影响下一代人力资本积累。按照Lucas[24]提出的劳动力资本跨期效应,第T代第i期出生的劳动者以一定的转换效率获得前一代劳动者所积累的全部资本,所以劳动者H的在第一期的人力资本总量如(2)所示:

上式中β代表隔代间人力资本转换率,L2T-1代表第T-1代劳动者在第2期积累的所有资本,具体表现为∫10l2T-1(H)dl。劳动者可在第1期对自身进行教育投资,用以提高第2期的人力资本水平。设劳动力市场出清的情况下,标准化劳动者H在第1期投资于教育的时间比例为π,所以第2期的人力资本水平为:

(3)式中η和ω都是由教育投资引发的生产能力参数,表明劳动者教育投入回报以倍数或指数的形式呈现。受人力资本跨期效应影响,劳动者获取前代人的资本量L1T(H)越多,投资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产出就越大。所以,对劳动者在第1期和第2期人力资本积累情况的描述,可由(2)和(3)式完成。

2.2科研与创新(R&D)

技术知识溢出源于其特有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由R&D行为产生的新技术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运转得以普及。假设企业承担所有R&D投资支出,根据技术外部性理论,进一步假设所有企业生产的产品f在新技术出现一定时期后趋于同质,且规模报酬不变,可以得出如下生产函数:

上式中AiT(X)代表企业X在第i期具备的技术水平,liT代表同时期该企业所雇用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人口总数的标准化相同,假设将价格也进行标准化,则该企业的总产出为AiT(X)liT。

假设企业进行R&D投入一旦成功就会应用于产品制造,并决定将第1期所生产总产品中的一定比例φ用于R&D,持续时间覆盖第一期。创新性投入并不与产出成正比,只有当第1期的投资取得成果时,企业才能在第2期持有新开发技术的产权并将这一技术用于产品生产,由于产权有效期限和技术外部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第2期独自享有第一期的科研成果,并且新技术在第2期结束后普及所有企业。由于技术先进与否是一个相对概念,R&D投入高低也是比较而言的,只有当企业的科研投入达到第1期总产出的一定比例〖AKφ-D〗时,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可能性大小为τ,而且创新一旦成功将对生产起到较大推动作用;若企业的R&D投资比例达不到〖AKφ-D〗,则不会有创新的可能,在每个企业的创新可能性是独立同分布的情r下,可以把企业在第2期开始前的创新函数写为:

根据Agion[25]的思路,企业R&D投入获得的新技术运用到产品制造上,最终产品将成比例增加。假设所有企业生产初期的技术水平无差别,并将起点产品的技术含量A0标准化,发生技术创新企业的总产品增加比例为N。进一步假定社会再生产中分配和交换环节不存在效率损失,且劳动力与企业的分配份额分别占σ和1-σ,因此第T代第i期的企业X雇佣劳动力工资如下:

(2)、(3)和(6)式联合说明,劳动者从上一代继承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多,投资于教育后获得的产出越大,但同时也将增加劳动者获取工资收入的机会成本。劳动者在第1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会影响其在第2期的期望工资大小,同时,劳动者第2期的期望工资水平还与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水平密切相关。按照(5)式中明确给出参数为ξ的泊松分布,即企业发生创新的可能性概率分布,可以得出劳动者第2期的期望工资如下:

2.3人力资本瓶颈和创新不足约束下的中等收入陷阱锁入路径

在社会再生产满足上述分析思路的前提下,第T代企业X和劳动者L分别将科技创新成果和跨期积累的人力资本运用于生产环节,(1)式中劳动者跨期效用最大化预算约束条件如下:

在人力资本风险中性条件下,劳动者将对第1期投资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时间比例π进行决策,从而使个人收入,即跨期效用达到最大。将(2)、(3)、(6)、(7)式分别代入上述不

构造Lagrange函数并求解一阶条件可得,标准化劳动者第1期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时间比例的均衡解有以下两个:

(5)和(9)式联合说明,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还取决于企业R&D行为。排除劳动者将第1期全部时间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极端情况,进一步只讨论劳动者该期人力资本投入的最优时间比例π大于0小于1的情况,所以可以得出:

上式说明,当企业R&D投入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不仅难以获得创新成果,劳动力对于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也会因此保持不变;只有当企业R&D投入取得实效时,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时间比例才会发生改变。所以,当一国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社会再生产会遇到人力资本瓶颈,只有对其实现突破,才能为更高水平的增长提供有效动力。

第1期不采取R&D行为的情况下,标准化企业仅使用已有技术所创造的期望产出f(X0)表达式为:

第1期采取R&D行为的情况下,企业将投入一定比例的最终产品,可以得出标准化企业创造的期望产出f(X1)表达式为:

(12)、(13)两式说明,企业采取R&D行为的期望产出水平,也有赖于劳动者在第1期人力资本投资偏好π的大小,因而在生产环节中,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入与企业的R&D行为呈现比较显著的策略性互补效应。显而易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同样会遭遇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约束,要获得更高的产出水平,就必须摆脱这一束缚。

一方面,企业采取R&D行为,劳动者将在期望工资上升的激励下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突破人力资本瓶颈;另一方面,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入对企业因R&D行为而提高期望产出形成反相促进,摆脱创新能力不足的约束。此时ξ=τ、π=πτ,从而有f(X1)>f(X0),根据(12)、(13)式,导出高收入均衡满足条件如下:

否则,如果企业采取R&D行为的成本大于期望产出水平,引起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增长只能依靠人力资本投入提供动力,此时,劳动者意识到企业缺乏创新激励,从而改变投资策略,减少自身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支出。这种消极的连锁影响是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均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时π=π0,根据f(X1)

由上式可知,当企业R&D行为因缺乏激励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时,劳动者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也相应较低,难以突破人力资本瓶颈,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较少,企业产出水平低下。最后必然导致经济增速缓慢甚至陷入停滞,形成中等收入陷阱锁入。

2.4两种均衡条件下的劳动产出期望增长率

根据上述假设和分析近路,可以进一步确定处于高收入均衡和中等收入均衡发展阶段的产出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一个主要受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影响的变量,遵循这一思路,再结合劳动力总数标准化为1条件下劳均产出f1T[X(A,l)]可表示为∫10A1T(X)l1TdX,从而得出单位人力资本产出期望增长率表达式如下:

其中EXyT+1和yT分别为T期和T+1期的劳均产出水平,是企业R&D投入和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的函数。根据理性人假设,企业与劳动者都能准确判断对方的行为,随后作出最优投资选择。由企业创新成功率服从独立同分布可知T+1期的产出水平为log[(1-ξ)+ξN]A1T(X);根据(3)式可得劳动者在T+1期的人力资本水平为βl1T∫10[1+ηπ(X)ω]dX,因而,人力资本转换率β和投资选择π的大小决定劳动力期望增长率进而决定产出增长率。所以,挝蝗肆ψ时驹诟呤杖刖衡状态时期望产出增长率为:

根据(17)、(18)两式可知,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均衡状态,因R&D和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两种投资活动相对盛行的区域,企业创新与劳动力资本积累可以形成策略性互补效应,摆脱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人力资本约束,带动经济运行于高收入均衡状态;但对于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相对滞后的区域,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难以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推进,就必然导致经济长期处于中等收入均衡状态。所以,中等收入国家不能完成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内科创主体相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缩小,外资驱动型技术创新逐渐弱化;二是自主创新型科创体系又尚未形成,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不足等原因不能满足企业突破投入―产出阀值,导致生产能力低下,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如果不能在人力资本积累、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尽快作出调整,中等收入国家将经受本国不利于经济增长因素的长期束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2.5推论

上述理论研究表明,当一国或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很可能成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先决条件,因而我们得出以下推论:

推论一: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协同效应;

推论二:这种协同效应取决于人力资本的类型差异。

本文通过对中国1998―2014年各省和直辖市(除青海、、宁夏)相关经济数据,对理论研究得出的推论进行实证检验,讨论不同类型人力资本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3人力资本积累、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3.1指标说明与数据选取

经验研究将中国人口受教育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5个层次,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本类别划分。在各地区总人力资本积累水平(hr0)给定的情况下,本文将初中及以下学历归类为下中等人力资本(hrx),高中及以上学历归类为上中等人力资本(hrs)。由《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中1996―2008全国各级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原始数据估算出两类人力资本教育支出的教育支出总额占比,并结合各地区教育支出核算两类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国内外文献中创新水平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授权专利数、研究与开发支出和从事科研人员数等。本文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以中国各地区科学技术支出(rad)衡量创新水平。根据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和中国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固定资产投资支出(inve)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因而本文将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医疗卫生支出(heac)作为控制变量。我们使用中国28个地区(除青海、、宁夏)1998―2014共17年样本分析人力资本与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各省份GDP在内的所有数据均源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和国泰安数据库,并且,为了更好地研究变量间的增长关系,上述所有数据均进行对数化,处理结果的统计描述如表1所示。

3.2两类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比

本文在分析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及其与创新的互动共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考量,由此得出的计量模型如下:

上式中,lngdp为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lnhri(i=0,x,s)和lnrad分别为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对数值和创新水平的对数值,lnhri&rad则代表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

3)的回归结果为负,说明各系数对应的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消极影响,反之则会促进经济增长。为缓解回归分析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引入的控制向量X是经济增长的其他影响因子,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为固定资本投资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具体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模型(Ⅰ)表示总体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Ⅱ)表示下中等人力资本积累、创新以及二者的协同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Ⅲ)表示上中等人力资本积累、创新以及二者的协同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Ⅳ)表示两种人力资本积累、创新以及这两种资本与创新的协同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述四个模型中,各层次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创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模型(Ⅰ)中总体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为正,总体人力资本积累增加1%,会促进经济增长0.478%;创新水平提高1%,经济增长会提高0.176个百分点。

在模型(Ⅱ)中,如果下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创新水平各提高1%,分别会促进经济增长0.537%和0.219%,说明初中及以下的基础性教育和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这一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与创新相结合产生协同关系后,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为负。由回归结果可知,当这一交互指标增加1%时,经济将回落0.047%。说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与创新未能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仅具备初中及以下学历学习和使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创新需求,阻碍经济增长。

模型(Ⅲ)的回归结果表明,当上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1%,会促进经济增长0.302%,说明高中

及以上学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当这一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与创新相结合产生协同关系后,对经济增长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在回归结果中,该指标增加1%会促进经济增长0.176%,可见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群体倾向于“干中学”,而且有利于开展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活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模型(Ⅳ)将两类层次的人力资本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结果与模型(Ⅱ)和(Ⅲ)非常接近,lnhrx&rad和lnhrs&rad的回归系数还是一负一正,当两项指标正向变动1%时,经济增长分别降低-0.047%和增加0.219%。也就是说,上中等层次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的协同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而下中等层次人力资本与创新的协同效应作用恰好相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阻碍。因而,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4主要结论与政策思路

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表明,一个经济体的稳态增长率既有可能是高创新投入下的高速增长率,也有可能是低创新投入下的低速增长率,当经济体长期处于低创新投入下的低速状态时,就意味着该经济体迈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从宏观层面来看,提升科技创新投入强度能够让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增进整个经济社会的福祉,但在微观层面,根据本研究的世代交替模型,由于创新投入产生的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当企业不具备创新优势时,创新投入不会促进产出的增加,只会增大企业成本;并且企业的决策行为,还将直接影响居民工资水平,如果企业不增加创新投入,那么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将变得“不合算”。在此情形下,整个经济体无论是企业的研发支出,还是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入都会比较低。根据内生增长理论,这样的经济体将步入要素驱动的低水平稳态。

以1998―2014年中国28省市(除青海、、宁夏)的初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支出、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医疗卫生支出作为数据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创新水平、人力资本积累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8和0.48个百分点。进一步分解下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上中等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拉动,初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支出、高中及以上学历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则分别为-0.05、1.76个百分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总体上是协调的,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带动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中低层次人力资本投资对当前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成为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障碍。

基于本研究的理论分析和中国的实证结果,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①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构建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维护创新主体对于运用和转让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促进形成企业家倡导企业科研创新的机制,注重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支持,引导骨干民营企业的科研方向,整体提升企I核心竞争力;②着力构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构建各环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机制,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加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鼓励教育培训机构适度创新,推动培训方式项目化、订单化,针对岗位需求扩充劳动者知识和技术储备;③着力降低初中及以下人口的规模与比例,依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扩大教育类财政支出,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让国民享有更多受教育的权利,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不发达地区适度转移,关注偏远地区贫困人群的入学情况,努力为穷人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GILL I S, KHARAS H.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 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 [R]. World Bank,2007.

[2]刘伟.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前瞻[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16(1): 9-15.[LIU Wei.How to overcome the middleincome trap: ‘Thirteenth Fiveyear’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J]. Developmental financial research,2016(1):9-15.]

[3]徐瑾. 中等收入陷阱研究评述――兼对“东亚增长模式”的思考及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4(5): 96-103. [XU Jin.Review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research: also on the ‘East Asian Growth Model’ reflection and enlightenment[J]. Economics information,2014 (5): 96-103.]

[4]EICHENGREEN B, PARK D, SHIN K. When fast growing economies slow dow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 [J]. Asian economic papers, 2012, 11(1): 42-87.

[5]张晓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与中国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5(6): 27-32. [ZHANG Xiaojing.Avoid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China’s way out[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2015(6):27-32.]

[6]张旭华.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假说、经验比较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4(10): 23-28. [ZHANG Xuhua. On the hypothesis of causes, experience comparison and countermeasures about middleincome trap[J].Reformation and strategy,2014(10):23-28.]

[7]FELIPE J. Track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what is it, who is in it,and why? [M]. New York: Levy Economics Institute,Bard College,2012:715.

[8]张平.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特征、理论解释和政策选择[J]. 国际经济评论, 2015(6):49-54. [ZHANG Ping. Empirical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policy choice of middleincome trap[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2015(6):49-54.]

[9]丁一凡.中国会不会重蹈拉美和东亚经济体的覆辙?[J].国际经济评论, 2015(6): 43-48. [DING Yifan.Will China repeat the mistake of Latin American and East Asian economie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review, 2015(6):43-48.]

[10]焦晓云.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观照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 当代经济管理,2016(4):1-5. [JIAO Xiaoyun.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striding over the middleincome trapand China’s strategy[J].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2016(4):1-5.]

[11]师旭辉.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特征与宏观政策取向――基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J]. 经济研究参考,2014(49): 49-58. [SHI Xuhui.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cro policy orientation at presen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of middleincome trap[J].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2014(49):49-58.]

[12]张德荣.“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行动力[J]. 济研究,2013(9): 17-29. [ZHANG Derong.The mechanism of middleincome trap and th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3(9): 17-29.]

[13]郭真,郑芳.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和国际维度审视[J].社会主义研究,2011(4): 135-139. [GUO Zhen,ZHENG fang. The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national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period[J]. Socialism research,2011(4):135-139.]

[14]陈健. 市场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1): 68-72. [CHEN Jian.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J].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2016(1):68-72.]

[15]贺大兴, 姚洋. 不平等、经济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J]. 当代经济科学, 2014(5): 1-9. [HE Daxing,YAO Yang.Inequality, economic growth and middleincome trap[J].Modern economic science, 2014(5): 1-9.]

[16]代法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和对策[J]. 财经研究,2014(2): 55-63. [DAI Fatao.Striding across the middleincome trap:theory,experience and countermeasures[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4(2): 55-63.]

[17]秦佳,李建民. 人口年g结构、就业水平与中等收入陷阱[J]. 中国人口科学,2014(2): 32-43. [QIN Jia,LI Jianmin.Population age structure,employment and escaping from the middleincome trap: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29 countries[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14(2):32-43.]

[18]战明华, 王晓军, 史晋川. 部门异质性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J]. 财经研究,2014(3):30-41. [ZHAN Minghua,WANG Xiaojun,SHI Jinchuan.The heterogeneity of sector investment and multiple equilibrium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4(3):30-41.]

[19]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 南开大学学报,2016(2): 13-20. [GONG Gang. On the supplyside reform under the new normalof Chinese economy[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lum universitatis nankaiensis,2016(2):13-20.]

[20]刘馨颖.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和启示[J].税务研究,2015(11): 72-79. [LIU Xinying.Japan overcome the middleincome trap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J]. Taxation research, 2015(11): 72-79.]

[21]李实,万海远.劳动力市场培育与中等收入陷阱[J].经济研究,2014(4): 188-191.[LI Shi,WAN Haiyuan.Labor market cultivation and middleincome trap[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4(4):188-191.]

[22]AGENOR P,CANUTO O.Middleincome traps[R]. World Bank, 2012.

[23]ACEMOGLU D. Search in the labour market, 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growth[R]. CEPR, 1994.

[24]LUCAS R E. On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22(1):3-42.

[25]AGION P, HOWITT P.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 Econometrica, 1992, 60(2): 323-351.

[26]方栓喜.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体制创新[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6(6):10-15. [FANG Shuanxi. The system innovation to expand the middleincome groups[J]. Review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6(6):10-15.]

[27]王增文. 贫困恶性循环、福利依赖与再就业收入[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1): 132-136. [WANG Zengwen. Vicious spiral of poverty, welfare dependence and reemployment incom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 23(1):132-136.]

作者简介:王少国,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Email:。

第4篇:资本积累范文

关键词: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全要素生产率SVAR

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及社会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重要途径。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分析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其对经济增长影响方面,如D.W.Jorgenson&B.M.Fraumeni(1992),TomKrebs(2003),杨建芳等(2006),刘长生、简玉峰(2009)等。然而,在追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单纯的经济增长目标不免显得单薄。本文重点研究人力资本积累同社会生产效率改进之间的动态关系。

国内学者许和连、亓朋、祝树金(2006)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通过一个用贸易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在生产函数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高物质资本的利用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直接,它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作用于经济增长。李志俊、郭剑雄(2007)分析发现,1995年以后农业技术效率低下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瓶颈,而改变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与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是提升农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提高技术效率的重要途径。

国外学者Huffman(1985)认为教育是一种提升知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锻炼过程,而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在一个变化中的经济和物质环境下做出决策所必须的。S.E.Stefanou&SwatiSaxena(1988)提出一个包含直接影响效率水平的人力资本因素的无边界利润函数方法估计配置效率,并将其运用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奶制品市场,结果显示教育和经验都对效率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通过优化教育和经验的组合配置,相对效率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M.M.Salinas-Jimenezet.(2006)采用生产边界分析方法,将欧洲1980-1997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效率改进、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结果表明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是推动欧洲经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

现有文献都只是局限于人力资本水平本身同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对于人力资本水平积累自身的形成路径与深化显然还分析不够。

理论模型

本文在Lucas(1988)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中,进一步加入政府教育投资因素,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政府教育投资对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传导机制。

(1)

其中,Y代表社会总产出;A为全要素生产率;K为资本投入量;L为劳动投入量;为就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假设,人力资本是全社会财政教育投资等因素的函数,函数设定成指数形式,其中η0为常数。

(2)

将(2)式代入(1)式,则最终的社会生产函数形式可以写成:

(3)

根据Solow()的社会生产效率推导过程,可以得到:

(4)

其中:和分别表示生产技术或技术进步、产出、实物资本、劳动力、单位人力资本、教育投入规模,以及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非教育因素的增长率。、、、、、、分别为各自对时间t的导数,表示变量的时间变化度。最后将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表示为:(5)

指标、数据与技术方法

(一)数据与指标选取

本文的计量分析基于我国1979-2008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除特殊说明以外,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所有的绝对量数据均采用1979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进行消胀处理。文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指数(tfpch)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得到,为当年社会生产效率相对于上一年度的环比增长指数。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以社会年度劳动投入(本文年度三大产业社会从业总人数,以年初从业人数和年末从业人数的平均值计算得到。),资本存量为投入变量,本文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度量,其基本公式如下:,其中和为第t年合第t-1年的资本存量,为资本折旧率,为第t年净投资量。对资本存量测度关键在于确定四个变量:基年资本存量、资本折旧率、当年净投资和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本文以1978年为基年,其数据来源于孙敬水、董亚娟(2007)。将每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通过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折算到基年作为当年净投资量,资本折现率为王小鲁(2000)给出的5%。;以年度不变价生产总值为产出,采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求解得到,各变量都进行对数化处理。

预算内各项财政支出的规模大小,代表政府对社会该方面事务支持的力度。本文财政教育支出指标采用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统计口径,未包括教育费附加。笔者认为,这种规范性的确切的统计口径能够保证文章分析结论的可信度。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测算,笔者采用Barro&Lee(1993,1996,2000)提出的受教育年限法,该方法先将劳动力分类,然后按照不同类别人力资本的人数和不同权重,对其进行加权求和,即可得到总的人力资本存量。此方法计算简明扼要,而且数据具有可得性和精确性,不足之处在于其忽略了知识积累效应。但是通过比较所有计算人力资本方法的优缺点,使用“受教育年限法”计算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其他方法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采用该方法估计人力资本存量。结合我国既有的统计数据特点,采用以下公式计算:Ht=htlt,其中ht表示第t年年末的平均受教育年限,lt表示第t年年末的从业人员数。为了反映该年度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量情况,采用Humant=Ht-Ht-1的方法计算得出第t年度人力资本的社会积累增量。

(二)技术方法

简化形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结构,它仅仅是总结数据动态特征的一个工具,如果不考虑特定的结构,就很难理解这种简化形式的VAR模型(Cooley&LeRoy,1985)。同时,VAR模型中变量间的当期关系被隐藏在误差项相关关系结构中,并存在参数过多问题,Sims(1980,1986)、Ber-nanke(1986)、Shapiro&Watson(1988)提出结构向量自回归的SVAR模型,在包含变量之间当期关系的同时,通过对参数空间施加约束条件减少所估计的参数。对这类模型的识别主要集中在残差系统,残差系统可以解释为外生冲击或者外生冲击的线性组合。本文建立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的三元AB-型的SVAR(3)模型,它既反映内生变量之间的同期关系,又可以反映模型系统对独立随机扰动ut冲击的响应,模型形式如下:

,t=1,2,...,T

其中变量和参数矩阵为:

(i=1,2,3)

Educatt、Humant和TFPcht分别表示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序列,ε1t、ε2t和ε3t分别是作用在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效率增长指数上的结构式冲击,即结构扰动项,εt为协方差为单位矩阵的随机向量。

实证结果分析

建立SVAR模型前,首先对年度数据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和生产效率进步均为一阶差分平稳,需要对模型包含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来验证模型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下各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各内生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被估计的VAR模型所有根都落在单位圆以内,所以整个模型是稳定的。

模型中有3个内生变量,需要施加k(k-1)/2=3个约束才能使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根据经济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可以作出如下的三个假设,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

当期的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本期的教育财政支出无直接影响,即:b13=0;

当期的社会生产效率对本期的人力资本积累无影响,即:b23=0;

关于当期政府财政教育支出转化成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假定,假定激励系数为2.9108,本文采用我国1981-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财政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得形成弹性进行测度,为了避免大多数时间序列分析中都存在的序列相关性问题,加入滞后项得到:dlnhuman=-0.3044+2.9108dlneducat-0.4402AR(1),R2=0.8430,DW值=2.0818,模型中各变量都显著地通过检验。,即b21=2.9108。

在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下,本文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方法(FIML)估计得到SVAR模型所有未知参数,从而得到矩阵及和的线性组合估计结果:

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10年,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到社会人力资本积累对财政教育支出,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财政教育支出和人力资本积累冲击的响应轨迹。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基于SVAR模型的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改进的脉冲响应轨迹。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冲击发生后的时间间隔,纵坐标表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

图1反映了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冲击的响应,模型中冲击效应在13期以内冲击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冲击的效应也是波动的,而并非正向或者负向的单一效应。表明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状况下,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并不能稳定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图2是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冲击的响应,同样模型中的冲击效应在前期表现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冲击效应减弱。在前四期内,冲击响应迅速的从负效应转变为正的效应,并在后期迅速收敛。方差分解通过将系统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分析各个变量对系统的影响大小,方差分解的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是带来其自身波动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随着时间推进,其自身的贡献程度逐渐减小;人力资本水平的增加的冲击对生产效率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其贡献程度远大于由财政教育支出所带来的贡献。结合人力资本增加的方差分解结果,即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对其自身的冲击作用非常显著,同时,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具有重要的冲击作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财政教育支出更多的是通过形成人力资本的形式,并最终由人力资本激励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改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财政教育支出增加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作用,同时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是带来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重要因素;在现阶段,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只具有短时期内的激励效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激励效应迅速衰减,同时冲击的效应也是波动的,非完全有效。因此,财政教育投入的增长并不能稳定有效的激励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社会生产效率改进对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冲击的响应,同样在前期表现强劲,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冲击效应减弱。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对社会生产效率改进的冲击只具有短期的激励效应,并且这种激励性具有不可持续性和不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的政策建议是:政府应该扩大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长,实现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技术改进;此外,政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激励,进而实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5)

2.Barro.,Robert.JandJong-WhaLee.InternationalDataonEducationalAttainment:UpdatesandImplications[J].Center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ing,2000

第5篇:资本积累范文

关键词:青年失业;教育投入;人力资本积累

中图分类号:12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6-0136-05

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很大程度上依赖教育的投入。而公共教育投入和家庭教育投入是我国教育投入的两大主要来源。公共教育投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合格劳动力,实现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家庭教育投入则以代际传承为基础,将子代人力资本积累与父代养老有机地联系起来,保障家庭人力资本内生积累机制与家庭养老的顺利实现。但是失业青年的大量出现对教育投入的有效性产生了重大冲击。

一、我国失业青年概况

我国失业青年总量到底有多少?目前的统计数据既不全面也不准确。首先,“青年”一词弹性太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统计局、中国共青团等对“青年”的定义皆不相同。这些口径不同的“青年”规定不仅不能为研究提供帮助,反而会放大或缩小研究范畴。其次,对我国失业青年的研究应具系统性和全面性。然而,由于我国相关统计年鉴与公报所登记的失业率均为城镇数据,农村不在统计范畴内,从而造成关于失业青年的数据流于片面。即使如此,登记失业的覆盖面有限,如没有当地户口以及不愿意登记的人均不在统计范畴内。再次,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关注重点不同。如对失业第二代农民工、“新失业群体”、失业大学生均有研究。但由于关注点不同,造成相关数据分散,尚未对失业青年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架。综上原因,本文以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个大致的年龄分界。将16-29岁的人定义为青年。即便如此,本文所用数据可能跟真实数据仍存在差异,尽可能对我国现有失业青年的数量进行估算。

有研究者将目前我国的失业青年与曾经的“待业青年”相区分,从户籍和学历两个维度,将其分为四个群体:一是拥有城镇户籍且仅受过初、中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二是拥有农村户籍且仅受过初、中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三是拥有城镇户籍并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四是生源地为农村并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失业群体①。后两个群体被统称为大学生失业群体,户籍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目前主流研究将上述三个群体分别称之为城镇失业青年、失业青年农民工或失业第二代农民工和失业大学生。

城镇失业青年,一般为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或“三校生”,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年龄小、学历低、且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训练,他们将来成为失业青年中长期失业者的可能性最大。虽然他们占整个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数的比例不是很高,但由于该群体的低龄化,其就业问题不容忽视。青年失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其他基本情况在1998前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有所涉及。据统计,我国的青年失业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1997年城镇失业人员高达345.25万人,与1984年的195.9万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了70%。2000年后,不再对登记失业青年人数进行单独统计。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10年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我国将16-59岁的个体界定为对劳动力,16-29岁的失业青年具体数量不详。但根据对几年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长趋势以及对以往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城镇失业青年人数有增无减。2005年5月,全国青联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公布《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由就业反推失业,可以了解当前我国青年失业的现状。该报告的调查对象为15岁至29岁的青年以及他们的雇主,共涉及7000个青年样本和220个企业样本。调查显示,15-29岁青年的总体失业率为9%,高出当年社会平均失业率约3个百分点。而大量失业青年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进行失业登记,因此实际数字也许远远高于调查数据。

需要强调的是,广大农村青年尚未进行失业登记。而这个群体的人数究竟有多少?农业部课题曾从广义上估算,当前农村存在约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而根据王俭贵、丁守海从狭义上估算,当前中国仅剩46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农村失业青年到底有多少?迄今仍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2.65亿,其中城镇人口4.56亿,农村人口8.07亿。15-24岁的青年占我国人口总量的15.9%,约1.97亿。由于城乡青年人口具体统计数据的缺乏。假设按15.9%的平均比例测算。农村青年人口约为1.28亿。而农村青年实际人口总数可能高于以上数字。首先,本文将16-29岁定义为青年,上述统计未包含25-29岁的人口数量,其次农村并未普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其青年所占比例有可能高于15.9%。再结合2010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进行推断,农村青年人口总数至少应该在1亿以上。联系我国农民工的年龄结构,61%集中在16-29岁,23.3%在31-40岁之间,只有15.5%的农民工年龄在40岁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为青年。1亿以上的农村剩余人口意味着即使只有很低的失业率也会形成绝对数量庞大的农村失业青年。

而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描述,最常使用的指标为毕业时签订的就业协议的比例,即“大学毕业生就业率”。200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遭遇就业难问题。教育部提供的数据证实,2002年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约为43万,2003至2006年间,每年以十万的速度增加,到2005年已增至79万人。如果按2002年64.7%的大学初次就业率来估算,从2003年到2005年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分别达到75万、99万和120万。即使每年年底,大学生的就业率会有小幅回升,按照2003年底83%的就业率来算,这一年至少还有36万大学生人未就业,而根据2004、2005年的就业率来看,尚未达到83%。即使照83%来推算,2004年和2005年仍分别有48万、58万大学生未就业。而2005年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2.6%,如果按70-8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截止到2005年底,从2002年以来积压的未就业大学生多达600万。再来看2007年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构成,当年约有2300多万人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其中13.0%为农转非人员,37.4%为城镇失业者,2.3%为复原军人。剩下约1085万为各类毕业生,占到总人数47.2%。联系《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即使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会有2.4%的提高,2008至2010年间每年仍有约20%左右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以此估算从2002年到2010年共积压了约有1500万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大学生。

由于我国目前对户籍的规定(升人大专院校可以迁户籍)以及城镇失业人口统计方式,城镇失业青年和大学生失业青年中有一定程度的数量重叠。即使如此,我国的失业青年群体也已相当庞大,综合几方面的数据,保守估计约在3000万左右。该群体的特点为年轻且失业、流动性强,而跟该群体紧密相连的是一直隐于其后的家庭。这是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几千万个家庭中子代处于失业或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其后果以及影响也许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二、青年失业引发公共教育投入虚耗

从近十年来看,我国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不成比例,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大量失业青年的存在意味着本已十分有限的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极大浪费。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技能不断积累的过程。个体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取决于个体的学习意愿、家庭的负担能力,还取决于教育资源的供给状况。不同户籍失业青年的受教育程度,可用于分析我国的公共教育的供给倾斜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类型的公共资源浪费。

1 城镇失业青年造成公共教育投入耗损

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入学率的差别不大,但在资金投人、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上却存在着较大差异。首先,在资金投入上,2000年以来我国对城镇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是农村的1.5倍以上。2005年以后虽然有所下降,城乡差异依然存在,由此引发的城乡教育质量高低不言而喻。就师资而言,虽然近几年采取过一些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措施,但长期积累的问题并非短时间内能解决。且农村教师队伍在编制、待遇、素质、专业等方面的确无法与城镇教师相提并论。经费和师资的差异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影响深远。联系表1,对仅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失业青年比较发现,城镇青年的失业率明显高于农村青年。这里存在三个比较维度:第一,城镇青年间横向比较,仅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年更容易失业:第二,与农村青年比,接受了高质量义务教育的城镇青年失业率更高;第三,全国范围来看,较多接受低质量义务教育的农村青年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这说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城镇青年的公共教育投入浪费远远高于农村青年。这对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转型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 农村失业青年造成公共教育投入闲置

大量失业农村青年造成的人力资本闲置使得本已脆弱的农村公共教育投入雪上加霜。我国城乡间教育投入存在严重不公。农业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而言,其接受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以及享受的教育资源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教育发展成果并没有惠及广大农村人口。近年来,随着国家在农村地区逐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这种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国家用于农村教育的投入中,绝大部分投向义务教育,对于农村成人教育、农业技能技术培训方面的投入微乎其微。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青年失业的可能性。

农村失业青年的受教育程度通过如下两个表格做进一步分析。表1反映出我国6-29岁人口的受教育情况。其中超过80%的农村青年仅接受义务教育。大专及以上的农村青年不足农村总人数的2%。对比表2,进城农民工的接受过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的超过了30%。且农民工的主体为青年,16-29岁的农民工超过农民工总数的60%。由此推断,进城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远远超过了农村青年的平均水平。这一类人群无论从年龄还是受教育程度上均属于农村精英。农村精英的流失与进城后可能面临的失业状况,对本已非常脆弱的农村公共教育投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 失业大学生造成公共教育投入浪费

与城镇失业青年和失业青年农民工相比,失业大学生引发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在中国人口发展转折、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复杂背景下,失业大学生群体的大量出现已不再囿于就业研究的范畴,更成为影响政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大事。

从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开始,公共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倾斜明显。但根据2000年至2005年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失业率不降反升,占青年失业比例从16.9%上升到17.3%。失业大学生群体中毕业于省会城市高校的占到了近一半。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城镇青年就业失业状况分析,2007年大专以上学历的城镇失业人员突破15.0%,2008年升至16.8%。其中12.2%为大学专科生,4.4%大学本科生,剩下的0.2%为研究生。从时间来看,大学生失业与高等教育扩招并行。大学生失业引发的公共教育浪费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暂时失业甚至长期失业,那么教育投入的回报期限将会延长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回报的局面。

表3中列出自1998年以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构成。2006年以来,义务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在下降。而1999-2006年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上。与西方国家比较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其毛入学率为40%,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占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20%以上。而我国高等教育尚处于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不足25%,其支出比例也占到了20%。由此分析,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向高等教育倾斜,高等教育投入偏高,而使用效率较低。

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存在着大量浪费的现象。如果算上大量失业大学生,其浪费程度更是超出想象。据教育部估算,培养一个本科生,公共教育方面至少要投入4至5万元,研究生的培养成本相对更高。假设一年有100万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每年就有约500亿元教育经费被浪费掉。一方面是总体教育经费严重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却是部分教育经费被大量浪费。如果该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善,每年失业大学生的大量涌现再加上已有失业大学生的存量,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削弱我国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

失业青年使得我国公共教育资源投资积累已久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如城乡投入不公、农村公共教育投入薄弱、高等教育投入过多过快、高等教育浪费严重等。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70%,在我国其贡献率还不足40%。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曾对44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为9%和13%。而一直到2000年,我国教育的收益率还仅为8.47%。这说明,在我国接受教育的可能收益尚低于30年前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更别提与发达国家间的巨大差距,巨额的公共教育浪费不言而喻,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青年失业可能引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

1 青年失业给家庭发展带来的困境及风险

青年失业不仅对公共教育投入虚耗极大。甚至可能引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机制断裂。一方面,我国家庭教育负担比例大,青年失业对家庭的打击沉重。家庭是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之一。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期许,让家庭教育投入成为教育成本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并成为是我国教育投资的重要来源。受教育者个人或其家庭之所以要负担部分教育投资。是因为接受教育可以更有效地获得经济与非经济的收益。比如较好的待遇,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多、较好的就业机会与晋升机会,以及在各地区、城乡、部门间的流动机会等。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负担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据统计,我国总教育经费中政府负担65%左右,但包括印度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政府负担部分已超过总教育经费的75%,甚至接近80%。家庭过多地负担教育尤其是非义务阶段的教育的投入,这使得家庭没有更多的能力去进行其他消费,甚至出现一定的经济压力。这在农村家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接受教育的青年人,一旦出现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即意味着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在一段时间或一定程度上变成沉没成本,引发大量浪费。

另一方面,我国的家庭结构简化,青年失业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中国家庭结构日趋简化。已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扩展家庭居次、单人家庭补充的格局。1982-2009年,我国家庭平均每户人口数从4.4人降至3.1人,减幅达30%。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生育率下降,当代中国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动是在“少子化”或“独子化”现象相对普遍的情景下进行的。因此,家庭对子代的人力资源投资会更重视,投入也更多。其中不仅包括经济的投入,还包括时间、精力、情感、期望、预期等一系列投入。在此情况下,一旦家庭中出现青年失业,人力资本投入的有效性就会滞后。如果演化为长期失业,其收效就会明显降低。在家庭结构变化与现实就业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增强。

2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引发的矛盾与冲突不同

以上状况在不同失业青年身上所折射出的问题不同。城镇失业青年易引发城市贫困和老年贫困。大量城镇失业青年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最初几代独生子女,仅接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缺乏系统的就业培训,沦为长期失业的群体可能性最大。由于时间的推移,城镇失业青年的父辈开始面临养老问题,没有能力继续为子代提供较好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城镇失业青年过去所依赖的经济来源正在逐步减少或失去,家庭能够提供的经济与情感支持越来越少。父代养老压力与子代就业压力的结合,从而更容易在代际间形成“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恶性循环,使得城镇青年所在家庭的生活状况堪忧。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问题,城镇失业青年以及所在家庭将成为城市贫困人口和老年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失业农村青年可能增加中的破坏因素,影响社会稳定。由前文分析可知,失业农村青年相对于其他农村人口来讲在受教育程度和年龄上具有优势,是当之无愧的农村精英。但奇怪的是,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失业率越高,这反映出农村家庭人力资源投入浪费情况严重。这一状况如无明显改观,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以及“读书贫困论”将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失业农村青年一般在农村与城镇间呈候鸟式流动,农村老人较城镇老人而言更面临无社保、低收入的窘境,并在一定程度上遭遇持续空巢且无人供养的困境。家庭人口流失与经济贫困问题交织,经济与精神的双重空白,导致一系列地下势力、民间迷信活动、民族分裂势力以及敌对势力在农村有重新抬头的趋势,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快速扩张的势头。虽然这些力量尚未形成大的威胁,但会影响到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这是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社会现象,如果任由其发展和蔓延,农村失地、失业等长期积累的问题将随着人口流动扩散至城市。人口流失、信仰丢失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失业农村青年精英相交织,不难想象破坏力量一旦爆发将会对公共安全和执政基础产生何等巨大冲击。

失业大学生群体的日益庞大更是家庭人力资本投入浪费的集中表现。高等教育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它与义务教育不同,不再作为完全的的公共产品由政府承担。而是作为准公共品由政府和受益者共同承担的。这表明大学生所在家庭的人力资本投人较其他家庭的投入更多。中国人民银行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积攒教育经费”排在养老和住房之前,是居民积蓄的主要目的。而在我国,对大量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家庭教育投入绝对值过高。虽然义务教育普及化,但是联系到实际状况,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各种择校费、学区房现象越演越烈,因此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可能耗尽家庭的全部积蓄甚至还有贷款读书的可能性。由此家庭的教育投资与养老投资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而传统文化信念将父代养老保障与子代人力资本积累有机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家庭养老保障体系与人力资本内生积累机制。家庭内部、代际间的双向流动与收入转移,不仅有利于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也为父代的养老提供了保障。由此形成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子女工作人力资本——子女良性反哺链条。但大量失业青年的出现意味着本该良性运作的家庭养老保障与人力资本内生积累机制出现断裂。父母将一部分用于养老的费用投入到子女教育,而子女在接受教育之后却成为失业青年。父母已有的人力资本投入不仅无法收回,还搭进去了由于养老的部分甚至全部积蓄。而子女不仅无法从经济上予以反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依靠父母支持。父母的家庭养老的现实性、可能性与预期性均很难得到保障。

高等教育收费的增长远远高过国民收入的增长。而从2002年开始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却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起薪”现象。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体感觉高等教育的投入与回报间相差太大。有研究表明,由于多年累积,大学生失业人员呈现出群体化、游民化的特征。同时借助于网络联系。他们的焦虑、不满等应激反应也将更多地由个体走向群体。此外,失业大学生大都聚集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他们年轻、有学历、有利益诉求却没有工作,其家庭投入较多、回报却暂时停滞,其生存愿望与政治理性的叠加。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许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6篇:资本积累范文

[关键词] 落后地区 教育投资 人力资本

一、教育形式与人力资本

教育分成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即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中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些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基础人力资本(小学和初中教育)和专业化人力资本(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可普遍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形成很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基数,是基础人力资本。中等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是专业化人力资本,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于高等教育则是精英教育,所形成的可叫做高等教育所形成的是高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

教育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的重要作用,但对于资金是投向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上,各国采取的政策导向也各不相同,由此带来了人力资本形成水平的差异,进而对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木桶理论”与教育投资

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人以启迪:一只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构成木桶的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要想使一只木桶能够装更多的水,就要认清哪块是最短的木板,并设法改变这块短木板的现状。

用“木桶理论”来分析三种教育投资:即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比作木桶的三块木板,这三块木板构成了木桶的周边,木桶里的水代表了人力资本对于生产的总产出水平。在富裕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实力较强,财力雄厚,对三种教育形式的投资大多处于平衡状态,即木桶三个周边高度基本平齐,不存在对哪种投资的偏倚问题;发展中国家或者落后地区由于财力有限,所有的教育形式基本上是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来完成的,而且在三种教育形式上的投入政策也不相同。一些国家将主要教育资金投向了高等教育,即木桶中代表高等教育的那块木板较长,他们在短期内也获得了不俗的经济增长水平;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即木桶中的代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那两块木板都较长,经济增长也显得更具潜力。

由此可以得到两块不同形状的木桶:木桶1是一个高等教育的木板较长,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两块木板较短的木桶;木桶2是一个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个木板较长,而高等教育这块木板较短的木桶。木桶1由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两块木板都较短,在经济中的表现就是由于缺少大量的、众多的基础人力资本和部分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缺失而使经济增长能局限在部分高精尖的产业,各种产业发展不平衡。这都直接限制了落后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木桶2给经济带来的效果会更好。

三、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选择

1.基础教育应是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重点

大多数落后国家的地区在发展之初都会面临着这种困难选择:既要迅速普及教育,扩大广大国民的受教育机会,又要尽快培养出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的专门人才。部分落后国家选择了走精英主义路线,他们的教育投入大多投向了高等教育,而使该国的基础教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淘汰性,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成为“世界之最”,同时也使该国出现了大量低素质的国民。当今,低下的国民素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这正是对这种精英主义路线选择所付出的沉痛代价。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投资进行投资?即把教育经费投入这场雨下在哪里?如果从对整个社会的收益率来看,基础教育的收益率最高。教育水平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各种技能。而且,全民普及教育也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包括文化与道德素质。这也是经济成功的重要条件。而高等教育在很多国家的经费是有保证的,更重要的是许多高等院校在经济上是有收入的,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才是最需要资金投入的领域。在许多落后国家,国民素质的低下,技术工人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该国的经济腾飞。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是收益率极高的投资,落后国家和地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投资,经济才会持续、稳定的增长。

2.落后地区的高等教育投资选择

如果一国之中的落后地区要追赶先进地区,就要采取对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更加倾斜的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保持适当的投资比例,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能过多地投向高等教育。即使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也要采取明智的策略,即对与落后地区的高校所设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所需的专业要优先扶持、加大投入,扩大这部分专业的招生人数,待这部分人力资本形成后,由于本地区的优势产业能给其提供发挥其才能的机会,而先进地区的这些产业由于不具有比较优势,自然需要的这部分人力资本的就少。所以,这部分专业的人力资本形成后流失到富裕地区的机会就会比较少,落后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就会增加,从而给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当然,落后地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应保持适当的规模。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本地区人力资本的存量,但是,一国之内的落后地区也可以和落后国家采取相同的策略,即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和城市化建设等方法来吸引富裕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只要落后地区的产业能够集聚到一定规模,城市化水平的有大幅度的提高,人力资本自然也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原本比较落后的地区,而一国之间的人力资本力流动由于其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少,相对于国际之间的人力资本流动来说流更加容易和顺畅。因此,一国区域内的落后地区在进行教育投资时,由于采用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等方法可以在今后比落后国家更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所以,应该比落后国家更加侧重基础教育投资和中等教育投资,而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应适度保持规模。

参考文献:

第7篇:资本积累范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ing, we find that the writing of Das Kapital, in particular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economic writing, the deep creative spirit of the writer comple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reasonabl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rimitiv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and the spirit of humane care, so the Das Kapital with cultural form give birth to the factors of a variety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he poetic field with content and form, and show the writing features with the harmonious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ten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writ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on way.

关键词: 写作学;资本论;文化书写

Key words: writing;Das Kapital;cultural writ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53-01

0 引言

就经济学的视角而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就哲学的视角而言,它是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写作学的视角而言,它也是一种文化文本的独特书写形态,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诗性表达。

1 《资本论之资本原始积累》进行写作学透视的必要性

当前的诸多文化现象和事实已经充分地说明,资本及其原始积累活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坚持文化研究的态度,从宏观的文化维度进一步研究和认识《资本论》中资本原始积累的文化书写的意义,从而推进这一文本在其他学科的接受和研究的进程。从写作学的角度看,无论就创作思想表达方式,还是创作的人文精神而言,对《资本论之资本原始积累》进行写作学透视,都是十分必要的。

统揽学术界六十年的研究轨迹,从今天的学术眼光来看,对《资本论》只做单一的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容易造成对该著在当下中国语境所谓时过境迁意义上的判断失误。为此,我们以经济学和写作学的复合视点为切入,揭示作为文化文本形态而存在的《资本论》的书写特色,从文化形态的角度科学地把握蕴藏于《资本论》的创作思想和书写特点。

2 《资本论之资本原始积累》进行写作学透视的可行性

马克思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书写所涉及的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前提的表达,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取代劳动者个体私有制的表达,对于租地农场主的表述,无不饱含对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关照。因此,我们以此为逻辑起点而对其进行的写作学透视便具有相当程度的现实可行性。

正基于此,从写作学与经济学的相结点出发,正如鲁迅将历史著作《史记》解读为无韵的文学文本《离骚》一般,参照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在把握了文本内在逻辑联系的基点上,就可以把《资本论》的写作理解为由准备、加工、总合三个阶段构成的创作过程,可以理解为由思想理论体系、写作思维、表达形式等多个层面构成的文化文本,亦可理解为由现实、作家、文本、接受等四个要素所构成的文化活动,更可以理解为以前三个方面为基础的由内容(在人文关怀精神统辖下的理论建构)和形式(以理性的结构分析为手段的文本书写)相统一文化信息的合成体。

3 《资本论之资本原始积累》的写作特点

3.1 基于将《资本论》视为文化形态的文本的理解,从写作方法上来看,作者――马克思首先从理论和事实相统一的角度,将人的生存问题设置为理论书写的参照。他说,“这种原始积累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起的作用,同原罪在神学中所起的作用几乎是一样的。亚当吃了苹果,人类就有罪了。人们在解释这种原始积累的起源的时候,就象在谈过去的奇闻逸事。”[1]作者以神学中的创世说来类比原始积累,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写作基调。作为全文的统领,此处关于人的诞生问题的引入建构了作者创作意识中人文关怀精神的生长点。把人的生存问题设立为理论书写的参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马克思理论书写的文化维度。马克思进一步写到,“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只有在英国,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因此我们拿英国作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他从文学书写的“典型塑造”的角度来引出对于英国资本主义书写的写作学意义,这样的写作方法既直指经济写作的主旨又完全符合一般写作的规律。

3.2 马克思的写作风格总体上讲是在质朴的写实中进行诗性还原,却不是滑向一般意义上呆板的经济写作[2]。淡化和疏导了读者感受资本之恶的郁结,客观上起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谓“卡塔西斯”的审美净化作用。为了延伸这种审美作用,以简洁的语言,形象地刻画了农村田园生活的突变;既强化了形式层面的画面感,也承载了内容表达上的厚重感。从被引用的意义上讲,萨默斯的话语已经被转化成了《资本论》的文本语言,增强了对于主体创作精神多元化表达的效果,从而凸现出对资本积累的结构性分析中的诗意表达。

3.3 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生成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始终将对于人的关怀意识置于创作精神的圆心,进而辐射到下层社会的每个角落里的每一群体,既增加了思想的深度(质料因),又完善了写作的结构(形式因)[3]。马克思通过对亨利时期“法律对于人的规训和惩罚”(福柯语)的陈述,揭示出了资本的主体性形成所造成人的消亡的惨状。从主体介入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如同进行着对资本的考古研究,以旁观的、零度书写的角度,还原了“资本自从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事实;从文本结构来看,《资本论》的表层结构(一般论述性结构)和深层结构(观念和话语的组织与传达的构造)是相统一的,具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出的文本结构的完整性。

4 结语

在国内研究不断深入的进程中,马克思理论文献的文本研究逐渐地变得重要起来了。《资本论》作为文化的文本,其宏大而又非形而上学的写作实践和审美视野大大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挖掘寓含于《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中的思想资源,对于指导年轻一代重新理解马克思思想本身,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探讨其文本写作特色,对于纠正当前学术文章枯燥的思辨文风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3][德]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173,462.

第8篇:资本积累范文

1、从小型贸易做起,“先找厕所,后找食堂”。先去打听和寻找需方,用三寸不烂之舌和诚恳的行动获得需方的合同和定金,然后用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找到供方,交纳一部分定金后货到付款。从中赚取个“媒婆”的辛苦费。不瞒你说,当年老朽就是这样起步的。

2、推销你的图纸或样机。如果你有一定的技术或项目而又没有“第一桶金”去开发,你可以拿着你的图纸、说明或样机,到需要这种设备的企业单位去推销。从而获得定金。分批制作、分批交货,打好定金使用的“时间差”。从小到大,滚动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资本积累范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把“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提出来,是将数学知识获取的过程看作是一种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究活动,突出了过程性目标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数学活动情境,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做数学活动,学生把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转化为“经验”,内化为学生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就可以看做是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最终迁移到其他活动和学习中,逐渐积累形成基本活动经验。

下面以“积的近似值”为例,谈谈如何创设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做数学活动,转化为“基本活动经验”。这节课“积的近似值”,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3页的内容。

一 前期孕伏——创设数学活动情境

“积的近似值”这节课,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近似意识。教材选取富含数学思想又结合现实生活的素材为载体,趣味性强,同时问题(奶奶应缴多少元?)又具有开放性,我以问题(奶奶应缴多少元?)为驱动,从而让学生在“做数学”活动中,经历准备人民币、缴人民币,从而获取知识、学会思维、领悟精神、形成经验。

二 问题驱动——学生做数学活动

前排学生转身和后排学生结合,形成了6个人的学习小组。孩子们简单进行分工后各自忙活起来——准备钱。折纸,剪裁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标写……

(说明:孩子们在面积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上写上人民币的面额值,“钱”就创作好了。)

“哎,你见过这样的钱吗”?我应声看过去,只见胖男孩愣住,忽闪着大眼睛,倾刻又笑了,自言自语:“我怎么忘了没有'3角'和'4角'呢”。他把长方形纸上标写的“三角”、“四角”更改成“五角”。

学生一个个顺次替奶奶缴水费,学认真点“钱”,找零,作记录,填写在表格里,……。教室沸腾起来了!

我把孩子们放置到模拟的生活情境中,他们要缴钱,就需要准备钱,他们准备钱的过程是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人民币面额有关知识的主动复习。“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做上面这些活动过程中,亲身经历,比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演示体会要深刻。学生只有经历了自己“做”数学的过程,才能“悟”出数学的味道。

三 有序体验——让学生自主构建基本活动经验

我给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留下充足时间让他们做数学活动,经历“递钱”缴费,感知“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领悟、内化、概括,初步形成数学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展示、表述、交流,进一步思考、体会例题的开放性,领悟“近似”思想。下面是学生的展示、表述。

小红:“我缴了14.88元水费,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桂凤:“我缴整数,缴15元水费。”(师:保留整数)

利格:“我缴了14.9元水费,虽说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但平常已经很少使用分钱了”(师:符合生活实际)

赵炎:“我缴了14.8元水费,虽说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但平常已经很少使用分钱了”( 师:符合生活实际)

高飞:“我缴了20元水费,多余的存下次吧。”(师:估算)

志鹏:“我给 14元,下次补上。”(师:去尾法。)

红星:“我缴了100元水费,多余的存起来,省得月月惦记着。”(师:符合生活实际)

小利说:“现在都是电脑收费,是准确值。比14.87多的会自动存起来,比14.87少的下月补上。”(师:符合生活实际)

我说:“既然是求一个近似数,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果合理就是正确的。以上这么多种缴费,近似数与笔算的精确值14.875元对比,哪个近似数更合理?请同学们填写。”

1.75×8.5=14.875(元)≈______元

“积的近似值”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近似意识。学生展示汇报心路历程,我只是倾听、记录,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笔算的小数结果需要保留多少位小数,由现实生活实际情况决定。孩子们由于生活经验不同,自身知识局限,认识有深有浅,感悟有多有少,甚至还有错误,因此在展示汇报时,我尊重学生说话的愿望,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悟,留足时间,认真倾听,详细记录。

我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促使个人经验的交流和整合,实现对个人经验的优化和内化。这样的合作交流,一方面能增加活动经验的理性意义,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可以说,合作交流提升了活动经验的理性品质,加速了其内化为个体数学素养一部分的进程。

四 回顾总结——激活数学活动经验

我:通过对“积的近似值”的研究,你有那些感悟?

生:对于要求钱数这类题目,结果只能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决定,若用“元”来做单位,只能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生:我觉得要缴电费就要缴最接近准确值14.875的数。

生:近似值的取舍是依据实际情况决定的,它不是唯一的,可能有很多,要看谁是最合理。

生:今天学习的近似值和我们学习的准确值不一样,准确值只能有一个,近似值可以有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