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业养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我国畜牧业产业化有多种组织形式,按带动产业链的主要动力和生产结构分,可以分为龙头带动性、市场带动型、企业集团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科技推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形式。“公司+基地+农户”,即以实力较强的畜牧业或相关行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签约或股份制方式,与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养殖户结合成紧密的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企业对基地和农户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确定产品最低保护价并且保证优先收购。农户负责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按时、定量向企业交售畜产品。“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类似,也是公司与农户之间事先签订好合同,合同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公司负责为农户提供支持并保证收购农户畜产品,农户以完成订单的形式向企业交售畜产品。按结合的紧密程度可以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等三种。(1)“松散型”。龙头企业与畜牧产品基地和农牧民的联系较松散,企业凭借传统信誉为农牧民提供各种服务,二者的关系主要是市场买卖关系,没有其他约束。这种类型只是产业化雏形,实质上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2)“半紧密型”。龙头企业和农牧民或基地有契约关系,契约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明确规定,但契约关系并不稳定,这种模式属于过渡类型。(3)“紧密型”。企业与农牧民或基地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契约关系或股份合作关系、股份制关系等约束方式,形成经济实体进行一体化经营。
畜牧业产业化的优势在于:(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将国内外市场和众多分散的养殖户连接起来,使畜牧业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活动紧密衔接,进而使养殖户的小生产形成大群体进入市场,减少养殖户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化解生产和市场脱节的矛盾。(2)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在产业化组织形式下,农户通过合同制或股份制的形式与企业之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建立起了畜牧业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农户可以参与分享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形成的增值利润,进而有利于提高畜牧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3)有利于扩大生产的适度规模,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在专业生产体系中,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生产是加工企业或畜产品直销部门获得批量、均衡、稳定和高质量货源的保障。产业化模式下农户能够依靠企业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增强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这两种利益的结合,可以促使畜牧业生产适度规模的形成。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会带来生产技术装备的提升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进而提高生产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促使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4)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畜牧业产业化突破了所有制、行业和行政区域的界限,使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同时,产业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积累,从而有利于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畜牧业产业化还有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综合素质,加快科学技术的普及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畜牧业技术的发展。
畜牧业产业化模式并非没有任何缺陷,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例,这种模式的产业化链条十分脆弱,容易断裂。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企业违约或农户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农户小而分散,不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与企业平等谈判的能力,因此一旦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产生矛盾,则受损失的往往是农民。因此,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一般在维持一段时间后就会破裂,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断裂。其次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例,这种模式很难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最大化。这种模式下,企业不与农户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生产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由于合作社本身就是一个利益主体,其往往通过低买高卖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不合理价格行为会直接损害农户、饲料企业和加工厂多方的利益。由于只有实现产业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而不是单个环节价值的最大化,合理分配利润,才能保证模式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合作社的行为直接导致整个模式的不稳定。最后,以“公司+协会+农户”为例,这种模式很难维护产业链的稳定发展。现实中,企业的股东一般担任协会的领导,协会的运作费用由企业负担,协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部门。这种协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连接农户和龙头企业的作用,但是其出发点变成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不能完全保证农户的利益。
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因此,畜牧业发展模式绝不能实行“一刀切”,而应该依据地区畜牧业产业发展的具体实际灵活选择。
关键词:畜牧业;规模养殖;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7-0070-02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简介:黄月琴(1986-),女,贵州贵阳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养殖技术推广、养殖小区建设、养殖项目管理与服务等工作。
畜牧业规模养殖属于高风险行业,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过程中,风险来自多方面,其风险具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及高损失性。为减少风险损失,必须要加强风险管理,规范养殖程序,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1 畜牧业规模养殖风险来源
畜牧养殖业属于一种高风险、情况多变的产业,而其中的风险来自于畜牧养殖中的各个环节可能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1]。从风险的来源看,风险主要分为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及自然风险3部分。
1.1 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3个方面。畜牧养殖产业是一个跟自然有着紧密联系的行业,例如牧草的种植、饲料的选择、疾病的防控都跟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这些都影响着牲畜的生长状态。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防控降低自然风险给养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自然风险的主要特点就是无规律可循,多变性。养殖户养殖的牲畜最终是要销售到市场上去销售的,所以有时候市场情况的变化对于养殖户的影响是巨大的[2]。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畜牧养殖户、肉类加工以及肉类销售企业涌入市场,分割我国畜牧市场资源,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利益的竞争,这样就使得市场风险进一步增加。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往往要考虑众多的因素,其中大部分政策的制定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了GDP的提高,然而其中也有一些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到环境等因素,对经济发展不利。畜牧养殖是一种总体上对环境不利的行业,因此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1.2 内部风险
畜牧养殖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养殖户专业知识不足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牲畜疾病等情况带来的风险。其中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是具有高风险的一项风险内容,如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很可能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样养殖牲畜的疾病以及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暴发都是一种不可预知的风险,同样都会给养殖户带来灭顶之灾[3]。
1.3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来自于自然因素,同时自然风险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会影响所养牲畜的生活习性以及适应能力。如天气寒冷不利于猪的育肥等。
2 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风险控制策略
2.1 养成风险管理的意识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于养殖户来说,如果要选择进入到养殖行业里,就要有足够应对风险的准备。风险与利益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养殖户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养殖户在养殖之前应该仔细分析一下养殖业的现状与前景,并且结合自身情况,判断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出决定[4]。
2.2 提高分析评估风险的能力,提早防范风险的发生
风险管理的意思就是养殖户能够管理风险、预防风险,同时利益的来源也与风险的管理密不可分。进行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风险有深刻详细的分析。只有在全面认识风险之后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其次就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消息获取渠道。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交流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风险的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2.3 建立风险应急机制和急救措施
根据多年来对畜牧养殖业风险应对的研究,可以得出:建立一个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对于防范风险以及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畜牧养殖业中存在的风险具有不定时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给应对风险带来了不小的问题,特别是来自于市场变化与牲畜疾病的风险,一旦风险暴发,留给养殖户应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因此带来的损失就非常严重。由此看来,建立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了长效的风险应急机制之后才能在风险暴发后从容应对。
2.4 提高饲养技术
饲料是畜禽生产的基础,也是产生污染的源头,从源头抓起,从饲料入手是解决畜禽生产污染的根本途径。要提高饲料利用率,尤其是饲料中氮的利用率,从而降低粪便中氮的含量。另外要严格控制某些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的使用,继续加大对“瘦肉精”的检测力度,以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5 建立严格的免疫程序
科学养殖,防重于治。一定要根据本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和畜群的健康状况制订合适的免疫程序。针对本场实际,对危害严重的疾病进行预防。严格消毒制度,养殖场、栏舍门口设消毒池,对进场人员、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对空舍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要求规模养殖场必须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5],包括选址、工程设计、工艺流程、防疫制度和人员等。对已建场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对其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对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组织相关部门对其关、停、转。对新建场实行备案跟踪管理制度,从选址开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动物防疫条件审查要求的每一项完成情况都必须备案,直到全场建成并达到相关要求才给予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6 掌握并了解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
要有市场预测远见,着力抓好四个时期,即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下滑期的不同养殖规模,在低谷期时,适当增加养殖数量,发展期时稳定生产,高峰期时应尽快出栏,下滑期时减少养殖数量。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养殖数量,减少市场风险。培育优质畜禽,打造优质品牌,增加品牌信誉度,扩大销售渠道。
2.7 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扶持
政府给予正确引导,畜牧兽医部门长期进行技术指导。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政策优惠、财政扶持、保险、信贷等长效机制。还可几个养殖场成立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基地+信贷+小规模养殖户”的发展模式,成批购进畜禽,成批购进饲料,成批销售,减少饲养成本,从而做大做强小规模养殖场,真正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领头雁,使畜牧养殖业逐渐向优质、高产、高效、集约、生态方向发展。
2.8 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监管质量
对规模养殖场监管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发生动物疫情或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牵头监管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年终考核按零分计算,取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当年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资格,并分别按以下情形严肃处理:一是对拒不接受监管人员指导,违反规模养殖场监管制度的企业,一律列入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取消项目、资金、政策等扶持,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责任;二是对因监管单位或联系指导服务人员渎职、失职,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依法追究牵头监管单位、协助监管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人员的责任;三是凡是申报项目、申请扶持的规模养殖场,必须经畜产品质量安全牵头单位和联系指导服务技术人员签署意见后才能申报。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上下联动、企业主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6]。
3 小结
畜牧业规模养殖存在较大风险,必须要做好风险识别,加强风险控制,从而确保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德元.畜牧业规模养殖的风险与控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43-46.
[2] 张小松.发展现代养猪业规避市场风险[J].四川畜牧兽医,2010,37(9):16.
[3] 李 峰,郭 强.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2004(12):48.
[4] 钱小莉,钱建中.泰州市畜牧业规模经营压力环境及风险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商业,2013(31):181-182.
关键词:生猪;健康养殖;畜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3
1 健康养殖的内涵
从广义层面来看,健康养殖就是保护动物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做到无害畜牧业生产,其以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核心,内涵是发展安全、高效、优质、无公害的畜牧养殖业,逐步从数量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过度到数量、质量、生态效益3项并重的现代养殖模式[1]。从狭义层面来看,健康养殖指的是专业的养殖人员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将优良健康的畜禽变成安全的、高质量的畜禽产品。
2 生猪健康养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2.1 能够满足国内国际形势发展需求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猪肉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猪健康养殖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点研究课题。然而,当前我国养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畜牧养殖业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家畜养殖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据调查,猪肉安全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生猪养殖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超量使用抗生素、防腐剂、类激素、矿物质等产品,不仅使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而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影响。在世界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给予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并且世贸各成员制定了动物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竞相研究健康养殖技术,然而中国却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健康养殖推行较晚,所以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健康养殖方面的工作。
2.2 能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较多的问题,健康养殖管理制度、产品检测技术仍然讯在较多的缺陷,许多地区的生猪都是无标生产,无牌销售,虽然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申报品牌,而且农业部还批准了较多的无公害品牌,但是生猪产品的质量却得不到保障。而且,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抗生素、瘦肉精等导致动物产品残留超标事件还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大企业已经意识到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意义,开始正式进行试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2.3 能够推进现代畜牧业的进程
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市场发展方面,已经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而且世界范围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基本上达到一致,国际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而消费者不会因为生产技术落后就降低质量要求,所以在推行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同时,必须要利用现有条件抓住关键环节,在保证畜产品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4 能够满足从业者的利益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养殖模式大都采用的是庭院式养殖,养殖主体大都是农民。但是,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导致原有的生态养殖模式被打破,养猪业的利润不断降低。部分农民开始转向经营式和规模化养殖,然而在市场、病控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加了养殖难度。生猪健康养殖强调的是数量、质量和效益3项并重,在该理念的引导下,农民的养殖技术得到提升,生猪产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升。
3 常用的生猪健康养殖模式
3.1 六方合作养殖模式
六方合作具体包括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协会农户、种畜场、饲料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农民组织的养殖协会为主要单位,村兽医站是养殖载体,2者将其他主体串联起来,达到政府引导、金融支持、标准生产的要求[2]。该模式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政府针对种畜场和饲料企业,向其下达相关的饲料粮储备计划,金融机构为储备粮贷款放低利息,农业担保公司为带宽提供信用担保,饲料企业滚动轮换储备粮,加工饲料后以最低的价格,采用赊销的方式直接向协会农户配送,种畜场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仔猪,协会农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饲养仔猪,养大的生猪直接由肉食品加工企业收购,此外风险企业为农户养殖提供相应的保险,为自然风险提供保障。
3.2 八项统一发展模式
在该模式中,主要的参与单位有:政府部门、受控猪场、加工龙头企业、兽药企业、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饲料企业和金融机构[3]。政府相关部门在统筹八方资源的前提下,创建猪业集体户发展联合会,同时设置各种机构,比如:金融保险部、技术服务部、市场信息部等。其中该模式的核心单位为肉类加工企业,标准化养殖场被当做受控养殖场,肉类加工企业与其他企业分别签订相关的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做到圈舍、品种、投入品、防控、饲养、监管、保险、销售等八项统一,保证生产出安全的、健康的猪肉产品[4]。
3.3 八项统一改良模式
该模式是建立在八项统一发展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对其进行改良简化。指导农民对圈舍进行改造,同时统一供料和供种,制定饲养管理方案,最后收购产品,此外还需要对农户饲养的生猪制定最低保护价,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这样既能为生猪安全提供源头保障,而且还能消除各种隐患。
3.4 设备改造简化模式
如果农户没有条件改建圈舍,那么需要指导农户改造设备和升级管理,具体内容有:猪舍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增设猪仔保温灯、料槽、自动饮水器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如有车辆进出注射,必须要注意消毒工作,对猪场总其他动物进行控制。针对发病或者死亡的猪,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做好疫情预防工作,定期打扫猪舍,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饲料等。
参考文献
[1] 郭成辉,刘志海,武凤华等.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调查与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3,41(9):1-4.
[2] 徐阳,刘红,宋健等.浅谈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58(14):248-248.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5.030
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更关系到人们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地位日益凸显,要想实现畜牧业的新发展和新进步,要从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入手和突破,找到问题根源,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我国畜牧业水平,朝着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畜禽产品安全水平,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健康。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后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畜牧业发展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1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国民饮食安全的大局,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畜产品药物残留、养殖水平不高以及我国畜牧业饲料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探讨和寻找解决办法,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1.1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时有发生
很多畜禽的饲料当中都含有添加剂,其中有很多添加剂是明令禁止的,甚至有的饲料还违规使用一些抗生素,畜禽食用这类饲料后,尽管抗病能力增强,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但是这些添加剂或者抗生素会在畜禽产品中残留,一旦被食用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
1.2养殖技术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养殖业发展水平相比于过去已有所提高,但是受我国养殖大环境影响,规模养殖还有待发展,很多农民还是以散养为主,小规模养殖占一定份额。很多家庭把养殖业当成一种副业,养殖水平有限,距离提倡的现代养殖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现代化养殖提倡规模养殖,提倡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融入现代养殖思想。
1.3畜牧业饲料资源短缺
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人口数量众多,尽管我国粮食产量高,但是人均产量却并不高,而再应用于养殖当中的饲料就会显得不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受到粮食产量的影响,可见粮食产量和质量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点。
2进一步做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立足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顺应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要想进一步做好畜牧业发展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规使用药物问题;二是要大力发展规范化的畜牧养殖,实现畜禽标准化生产;三是增强养殖观念,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水平。
2.1加大O督和检查力度,杜绝畜产品药物残留
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监督和检查作用,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保证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为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2发展规范化的畜牧养殖,实现畜禽标准化生产
建设科学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畜牧要发展的良好政策,积极扶持规模化养殖和生态养殖式发展,推进规范化的养殖小区建设,为实现畜牧养殖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实现畜牧养殖的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农村可以利用地理环境的区域化优势,利用良好的畜种资源,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畜产品牌,实现畜牧养殖的规范化、效益化和科学化。现代化的养殖企业,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建立标准的生产模式,实现疫病防控的有机整体,这是实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畜牧业的长效发展,促使现代畜牧业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畜牧养殖与农畜产品的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农副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尤其是要推广标准化的养殖基地建设。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加工、质量的检测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实现科学严密的安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2.3增强养殖观念,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水平
农村养殖户要想实现养殖的成功,实现畜牧养殖的规模必须要重视养殖技术的学习,只有好的养殖技术才是成功养殖的保障。而养殖技术的提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普及和推广,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各种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当地养殖专业户进行技术传授,提高养殖户的养殖专业水平;二是提高养殖户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的、陈旧的养殖理念,学习适合时展的养殖技术,实现基层养殖的新突破,推动基层畜牧养殖能够向着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其平,陈绍昌,伍顺勇.现代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5,(06).
[2]孔嫣,刘树军,伊亚莉.科技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0).
[3]张文红.发展现代畜牧业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19).
1.1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围绕全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这条主线,我区大力培育扶持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至2014年底,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1381.25万头(只),其中肉牛、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52.1万头、2.11万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约达到34%左右,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2500元。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效益可观、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养殖合作社、养殖场(小区)得到蓬勃发展。畜牧养殖业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成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撑点。
1.2畜牧养殖机械化发展情况
畜牧养殖机械化即在畜牧养殖全程各个生产环节(饲料加工、饲喂、畜产品采集加工、消毒防疫、废弃物处理等)使用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操作。得益于我区农机部门连续实施畜牧养殖机械化项目和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点倾斜,我区畜牧养殖机械化装备持续优化、技术日臻完善、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4年底,全区畜牧养殖机械达到10568台(件),其中饲草料加工机械10445台,饲养及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123台。一些国内外先进机械例如德国克拉斯850青饲料收获机、韦斯伐里亚72位转盘式挤奶机、上海司达特TMR全混合饲料制备机、卧式撒料车、雾化消毒设备等得到应用。畜牧养殖几个重点环节中,饲草料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已达100%,饲喂、畜产品采集加工储运、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等环节机械化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合作社也已实现。
2机械化在畜牧养殖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机械化可以节约养殖成本,促进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机械的使用可以代替人工,节约人工,从而降低成本。实现畜牧养殖集约化生产,提高养殖规模化水平。以甘州区前进奶牛养殖场为例,根据测算,一个人工最多可以饲养2~3头奶牛,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一个30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只需要30人,是人工饲养的50倍左右,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面对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情况,只有应用机械化,才能达到规模养殖的目的。二是机械化可以促进畜牧养殖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畜牧养殖各环节使用机械化作业,可以实现畜牧养殖标准流程。特别是在饲喂和畜产品采集加工环节,采用机械化技术能够达到精细化、优质化作业标准,保证畜产品质量,从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推动畜牧养殖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三是机械化可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应用机械化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可以有效地促进畜产品的增值,形成养殖多环节利益取得的产业化链条,提高畜牧经济效益。可以说,要实现畜牧养殖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进一步降低作业成本,减轻畜牧养殖劳动强度,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养殖经营效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机械化势在必行。
3发展畜牧养殖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畜牧养殖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制约畜牧养殖机械化发展
至2014年底,全区备案养殖场(小区)184家,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35个,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相对较少,畜牧养殖大部分是家庭饲养,规模相对较小,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对畜牧业机械化发展认识不足,资金投入少,而且畜牧养殖机械特别是一些先进机械价格较高,购买机械投入大,对于大多数养殖户来说难以承受,导致全区畜牧养殖机械发展速度缓慢、更新力度不强、综合作业水平不高。
3.2畜牧机械装备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主要表现为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饲草生产与收获机械较多,饲喂与环控机械、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发展缓慢。目前全区饲料作物生产、收获和青贮作业机械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饲草料投喂与舍饲环控机械、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仅仅是在个别大型养殖场使用,这些环节主要还是依靠人工作业完成。由此造成畜牧养殖个别环节水平很高而有些主要环节水平却很低,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呈“断崖式”差别,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整体水平被拉低。
3.3 新机具推广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推广手段单一,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
目前,由于对畜牧养殖机械的推广仅停留在对机具外形结构、使用效果宣传的层面上,受制于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和全面以及资金与设施设备缺乏,无法对运用先进高效的畜牧养殖机械化技术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相对精确的综合计算与分析,没有直观的效益数据说明,以至于示范效果不明显,示范带动说服力不强。
4机械化支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4.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
只有规模化养殖,才有机械化施展的空间。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牧养殖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视,把发展畜牧养殖机械化作为提高畜牧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导畜牧养殖成规模化发展,出台扶持措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新技术装备、高效益发展”的建设理念,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企业、养殖场、养殖小区,依托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养殖大户发展畜牧养殖机械,着力提高规模养殖水平,带动畜牧业向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
4.2加强技术和资金倾斜支持
畜牧和农机部门应结合养殖业发展实际,分析研判发展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体系,按照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各环节的作业标准,出台相关作业规范。在此基础上,将畜牧养殖机械特别是一些技术领先、性能良好可靠的畜牧养殖机械纳入补贴重点,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项目资金和地方政府扶持资金倾斜扶持;引进国内外先进畜牧养殖机械机具装备畜牧养殖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养殖装备结构;组织培训畜牧养殖机械使用人员和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标准和作业规范进行作业。
4.3以项目引领,发挥畜牧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作用
一、目前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应用现状
随着财务制度的逐渐改革,目前的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与提升,其实畜牧养殖业的会计工作内容中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设置、设置账目、汇总经济信息以及编辑报表等,在财务制度之中,会计部门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其畜牧养殖业中所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与监督,实时记录经济数据与发展状况从而实现上报。但是仍然在畜牧养殖业财务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财务行为还不能够满足畜牧养殖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比如说目前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细化程度不够,在相关岗位的设置上有所不足,不能够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联系,缺乏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可信程度较低;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也不能够满足标准,这些都是在财务制度内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提出加强财务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二、如何完善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
1.加强对于国家政策的解读
目前的畜牧养殖业所具有的财务制度相对有限,不能够满足日新月异的畜牧养殖发展要求,所以需要增强对于国家政策方面的理解与解读,将财务制度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财务制度的发展与提升。比如地方的畜牧水产局会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进行养殖业资金专项整治,并且增强畜牧业的融资渠道,使得畜牧企业能够与金融机构进行信息的匹配,为财务制度的完善与财政发展奠定基础。在加强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的同时,畜牧企业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方式与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说金融企业与畜牧企业的信息不对等的主要原因就是畜牧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无法实现有效抵押物的提供,所以自身财务状况以及信用体系建设存在障碍,致使畜牧业融资变难。所以,根据对于加强融资模式的政策的解读,畜牧企业就可以提升自身的财政管理形式,利用多种的平台去展现相应的畜牧产品,提供更多的信息去帮助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与推广。同样的畜牧企业应该在政府进行养殖业发展与扶持的基础之上,做好资金整合与专项资金的管理,明群财务制度的同时,做好资金等上报与记录工作。
2.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的监督
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离不开相应的监督,要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严肃相应的财经记录,在财务制度的监督方面,要实现资金、项目、地区以及单位的全面覆盖,通过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畜牧养殖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说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在资金的周转上就会存在着一些障碍,并且发展规模上普遍存在着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致使一些财务制度不能够实现,所以要在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的监督工作中,实现对于财务制度的改善,完善核算方式,并且在财务制度中针对畜牧养殖业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地结合。
3.细化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中的实际内容
财务制度的设立过程之中,对于其中的相关内容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细化,大致可以分为财务体制管理部分、收入管理部分、支出管理部分、项目资金管理部分、应收款和应付款项管理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分、审计管理部分、会计管理部分以及其他管理部分等,这些不同方面的财务管理都应该被列入到财务管理制度中来,以会计管理部分为例,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行会计工作,必须要持证上岗,避免无证上岗的相应情况,定期培训,去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同时要遵守会计制度,明确自身工作范围,落实好会计的基本责任以及工作内容。这些细化标准都能够有助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方面的完善。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畜牧养殖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农业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业别,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企业中,有些企业兼营养殖业,有些企业则以经营养殖业为主。养猪、养禽、养牛等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产业。本文主要从畜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面进行探析。
1 畜牧养殖业在成本核算上的特殊性
1.1 畜牧养殖业的产品特殊
畜牧养殖业的产品与其他行业不同,畜牧企业的产品大都是生物资产,而不是原辅材料,所以在成本核算时与别的行业有很大的区别。种畜核算用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幼畜及育肥畜核算用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1.2 畜牧养殖业的成本具有不确定性
畜牧养殖业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影响,而且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不相等,畜牧养殖业具有综合经营性,并且管理体制比较复杂,生产的自给性和商品性结合。这些都是畜牧养殖业的特点,这些特点同时决定了养殖业在会计核算上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在产品成本核算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1.3 畜牧养殖业的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
在畜牧养殖行业中,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有一些作为种用的畜禽的生产周期更长。畜牧业的投资基本上是长期的,所以畜牧养殖业占用资金的时间比较长,资金的周转速度比较慢。
1.4 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不均衡,核算方式不合理
在我国,养殖业的发展经历了散养、集约、规模和规范几个不同的时期,虽然发展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高标准的养殖场,设施条件基本完善、管理比较规范、规模中等的养殖场,粗放式饲养、规模小的小型养殖场,这三种类型的养殖场共存。目前,大多数养殖场的核算方法不合理,没有规范的核算方法来进行财务核算。
1.5 有些产品季节性销售比较明显,且占用较大资金
在畜牧养殖行业中,有些产品的销售季节性比较明显,而且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中占用较大部分的资金。例如:种公牛冻精的销售旺季是春季和秋季,整年生产的产品都需要大量的液氮和液氮罐来储藏产品,所以有很大的支出费用。
1.6 动物疫病对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较大
近些年来,在畜牧养殖业中,由动物疫病导致的成本投入大大提高,特别是一些管理不到位的小型养殖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存栏和出栏的严重减少会导致产品销量的比稳定。
2 畜牧养殖业生产费用与成本费用的核算
2.1 生产费用
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费用是企业饲养和放牧畜禽而发生的费用的总和,主要包括产畜禽、种畜等方面生产费用。
按照经济用途不同,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主要包括养殖业生产所耗用的粗饲料、精饲料、矿物饲料和动物饲料,除此之外还有粉碎、蒸煮饲料及孵化增温等使用的动力、燃料、医药费等;
(2)直接人工,即直接参与畜牧养殖业的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费等;
(3)其他直接费,即除去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直接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该摊销和分配计入各个群别产品成本的间接的生产费用。例如: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修理费、产役蓄折旧等。
属于耗用的精饲料、矿物饲料和动物饲料等费用,以及粉碎和蒸煮饲料、增温孵化所耗用的动力和燃料费用、工资和福利费用等直接的费用,直接计入到农业生产成本,借记“农业生产成本”,贷记“农用材料”、“应付工资”、“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发生的间接费用,要先汇集到“制造费用”中,到了期末再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到相关的产品成本,借记“农业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用来辅助生产单位而提供的劳务,借记“农业生产成本”,贷记“辅助生产成本”
2.2 成本费用
养殖生产成本是指在养殖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耗用的一切物化劳动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饲料、幼畜、幼禽、低值的易耗品、放牧和饲养人员的工资及福利,由于管理饲养不当而造成的畜禽走走失及死亡的损失,以及为了管理所支出的一切费用。
畜牧养殖业的会计科目有以下五个:
(1)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主要用来核算幼畜和育肥畜数量及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各阶段畜群发生的饲养成本,分别归集在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二级科目核算。
(2)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用来核算为了销售肉用品并取得收入而消耗的幼畜及育肥畜的成本。
(3)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用来核算在养殖业中的肉用品及其它的销售收入。
(4)养殖业生产成本科目,用来核算在畜禽的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养殖以及饲养的费用,饲养费用包括人工工资和福利费等。
(5)应交税金科目,用来核算屠宰税等明细科目。
3 在成本核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1 确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对象
在畜牧养殖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时,应该首先考虑企业在日常中采用的核算方式是分群核算还是混群核算。根据相关的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有较好条件的生产企业都应该实行分群核算成本和分群饲养管理,按照不同的种类和年龄,将畜禽划分为若干群,分群来归集生产费用,以便计算生产成本。而条件较差或者没有采取分群管理的养殖企业可以采用混群饲养管理的方式,混群核算成本。按照种类将畜禽划分,并且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依据科学来归集和核算各个品种的生产成本,并且根据群别和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明确成本合算的对象,然后依据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来确定成本的计算期,这样才会对畜牧养殖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利。
3.2 确保正确地核算、反映成本项目
养殖成本的项目设置反映了畜牧养殖成本的构成和范围,项目划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养殖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畜牧养殖业应该按照成本计算的对象来设置明细账,按照成本项目来设置专栏,以归集应该计入产品的制造费用、材料费用与人工费用。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准确划分并且确定养殖成本的核算项目。
3.3 收入和支出应该相互配比
畜牧养殖业在的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也就是说,在畜牧养殖业核算养殖成本时,应该使一定会计期间费用成本和相关的收益相结合。例如水电费、办公费等不能直接进行品种归集的一些费用,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标准和方法,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养殖品种中。
运用配比的原则来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准确地计算出一阶段中每个品种的成本和养殖成本。
3.4 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指与养殖生产有关的支出,包括直接的、间接的费用支出等。而资本性支出指使用时间长的耐用资产消耗,例如:建筑物、设备等。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进行划分可以确定计入当期成本的费用是哪些,不能计入当期费用的是哪些,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计算出各个品种的养殖成本。
3.5 遵循权责发生制
在我国的畜牧养殖业中,因为不同的组织管理方式、经营体制和生产经营活动,有一些养殖企业采用的是企业会计制度,有一些养殖单位则是事业单位,其采用的是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收付实现制是这些畜牧养殖单位实行的会计制度,也就是说,资金是否收到或支出是收入和费用确认标准。收付实现制在养殖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是不能正确反映当期的成本费用和实际收入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并且实行权责发生制,合理地确定资金的支出性质,确保准确计算出当期的利润和成本,才能确保对养殖业成本进行真实的核算。
参考文献:
[1]安慧.畜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
从畜牧养殖业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出发,收集准确的污染水质水量数据,进行严密的水质分析,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治理计划。在采用设计方案处理后的污水的各项指标都应该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的处理标准。污水治理设备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总占地面积的1%,布局应该简单而不失美观,而在选购治理设备时应选用能源消耗量低、运行效率高、材料新颖、设备维护简单方便、性价比高、操作简便的设备。另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产生别的对环境有影响的气体和废物,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整个工程的劳动力使用强度也不能过大。
2、污水治理工程设计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2.1设计进水水质。
在原有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将现行方案污水水质情况按畜牧养殖业平均污染物进水水质设计为:COD3000-5000mg/L,NH3-N200-800mg/L,BOD5200-500mg/L,SS1500-2500mg/L。
2.2排放标准。
严格控制排放标准在《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的排放标准水平上。
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说明
先将畜牧养殖基地产生的污染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格栅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然后将处理过后的液体排入酸化池中进行水解和酸化,再将一部分酸化液排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得到的沼液有两种主要用途:(1)用于种植黑麦草等盈利作物;(2)用于和上一步得到的酸化液混合,用来调节配水池中的水质和水量,得到的液体排放入SBR池除去未被完全沉淀和吸收的碳和氮。经过除碳脱氮处理的液体进入填料沟实行进一步脱氮和除磷操作。SBR产生的剩余污泥和沼气池的沼渣可以当做肥料用于土壤的改良。具体来说,以上整个畜牧养殖基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涉及到沼气池、调节池、混凝沉淀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接触消毒池、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干化池等,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不仅能够使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废水,而且利用了生物化学反应来处理废水,经过这些处理池的相互协调配合使用,畜牧养殖基地排放的污水再进行深度消毒后即可到达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596—2001)。
4、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
4.1沼气池。
沼气池又称厌氧池,通过将来自畜牧养殖基地的悬浮粪渣以及浓度高的有机废水进行厌氧处理达到初步降低水中COD浓度的目的。同时,沼气池的设置还可以降低后续好氧处理的冲击负荷。整个沼气池主体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搭建为地下式结构,将配水管设置在沼气池的上方。除了粪渣及有机废水的处理外,也可将沉淀池中剩余的污泥倾倒在沼气池中消化处理。将水力在沼气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100~120个小时。
4.2调节池。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1)降低污水的水量波动。未经特殊处理的污水具有相当大的水量波动,不具备调节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往往会因为水量波动较大使整个处理环节不受控制。(2)水质均匀化处理。均匀的水质更易于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所以,污水水质的均匀化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将水力在调节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20~24个小时。
4.3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染物和污水中的可沉淀杂质。首先,利用污水提升泵将调节过后的废水排入混凝沉淀系统中的混凝反应池中,然后将已经调配好的混凝专用药剂溶液加入混合池中,再进入反应池,使悬浮物聚合成大的、密集的、可沉淀的矾花,继而排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沉淀池底部的沉泥可利用静压装置导入至污泥浓缩池中。混凝沉淀系统中的沉淀池可一致采用斜管沉淀池的形式。将水力在混凝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4~5个小时。
4.4接触氧化池。
YDT立体弹性填料是该池中的核心氧化材料,YDT立体弹性填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不仅具有挂膜简便、脱膜快速的优势,而且由于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很少会产生结团的现象。生化池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容量大,采用了耐受冲击的材料具有很强的负荷承受能力,畜牧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能在不需要接受专业训练的基础上,灵活的操作该系统。
4.5二沉池.
同混凝沉淀池相同,二沉池中也设置了斜管装置。不过,二沉池采用了穿孔墙整流布水的进水方式,装置的表面负荷为0.1m3/(m2•h)。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物膜,生物膜会与微生物一同进行新陈代谢,当生物膜生长一段时期后,会由于部分机体的老化从YDT立体弹性填料上掉落下来,被上层水流带入二沉池中,此时斜管装置的使用就可以让这些生物膜悬浮物在二沉池沉淀,使从此系统排放的水质达标。将水力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3~4个小时。
4.6接触消毒池。
经过上述处理的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有害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卵,接触消毒池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可以根据水量或水的含氯量变化自动调节二氧化氯的发生量,该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可以保证水中的二氧化氯浓度达到标准水平。在消毒过程中将工作温度设定在5~40℃。将水力在接触消毒池中的停留时间设计为3个小时。
4.7污泥处理。
污泥处理系统中包括两个主要污泥处理池:(1)污泥浓缩池。该池中的污泥主要来自沉淀池和接触氧化池,池中设有便于排出上层澄清液的排水管,池体的可用容积大约为20m3。(2)污泥脱水系统污泥干化池:该池主要是将沉淀池产生的污泥用泥泵打入池中然后自然风干。根据畜牧养殖基地的规模,可以建造两座以上的污泥脱水系统污泥干化池,采用普通的砖砌结构即可。
5、结语
一、畜牧兽医专业实施 “三业联动”的原因
1.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需要与产业结合
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形势喜人,各类养殖场、饲料与兽医企业的兴起,使畜牧业占农业的比例越来越高。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可通过畜牧业所占的比例来说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规格的特点是培养服务生产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与产业结合,掌握产业当前发展与应用的最新技术与流程,了解当前动物防疫的重点与措施,也就是说,专业与产业的联动,可弥补学校实践教学基地条件的不足,培养当前产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也只有这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带来就业的零距离上岗。因此,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实现与产业结合。
2.畜牧业产业需要大量合格实用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当前,畜牧业发展形势非常快,各类养殖场、饲料与兽药企业发展迅速,需要大量的掌握企业最新的工艺技术与流程,掌握过硬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我们对湖南省30家大中小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对使用的人才都有一个重新培养的过程,有的企业的培训费用还很高,因此,他们非常希望与我们合作,减少新员工在使用过程中的摩合期,减少企业的运行成本。而作为我们专业培养的目标又需要学生能实现零距离上岗。所以,这就为实施“三业联动”带来合作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动力。
3.职业教育的导向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中国职业教育的精髓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我们的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是职业教育的范畴,这也要求我们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开发适合本专业的新的培养方案,以培养符合产业需要、动手能力强、上岗快的合格毕业生。
二、“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畜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而畜牧业的特点又与别的产业不一样。我们在充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教学改革经验,我们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就是以兽医院为龙头的技术服务平台来搭建与产业、就业的互动。
上图说明如下:技术服务平台以专业、教师、学生、校内产业群为支撑,以兽医院为外显,形成内联专业、教师与学生,外接产业与就业的“专业+产业+就业”的“三业联动”模式。在此模式中“技术服务平台”是“三业联动”的中轴,通过此平台,搭建专业平台、双师平台、学生实践平台与零距离上岗平台,再外联产业平台与就业平台。因此,要保证此平台的运行,需要3个运行条件,即“双师型教师授课、专业实体化、创业小组活动”。
(1)专业实体化是实现“三业联动”的前提
畜牧兽医专业要实现“三业联动”,首先要在校内营造一个产业运行环境,使专业与产业有机结合,即专业就是一个运营实体,教师、学生是实体的管理者与生产者,实现校内产业的真实模拟,为今后的真正的产业上岗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双师型教师授课是实现“三业联动”的保障
学生能否在校内的产业模拟中学到真正产业的技术与流程,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教师必须要掌握当今产业的技术与流程,教会学生使用和运用这些技术与流程,缩短上岗时间,学会更多的技能。因此,双师型教师授课是实现“三业联动”的保障。
(3)创业小组活动是学生模拟产业的过程
“三业联动”的特点是要求学生首先要在校内的产业群中进行上岗模拟,也就是学生是专业实体的生产与管理者,教师是专业化实体的老板与工程师。学生通过实体进行创业小组活动,模拟生产与技术服务过程,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化,去处理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养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又在指导学生创业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更新知识去教好学生。
三、畜牧兽医专业实施“三业联动”的成果
(一)构建了畜牧兽医“专业+产业+就业”“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
按照课题的要求,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化的特点,在对内总结、对外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畜牧兽医“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选择畜牧兽医专业03309班为实验班级,畜牧兽医02308班为对照班级。对照班级按原教学计划上课,实验班级按新的教改教学计划上课。通过实验,这两个班级都已毕业,从就业率来看,两个班级的就业率差异不显著(02308班的就业率为98%,03309班为99%),但从就业的企业反馈来看,实验班级的企业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班级5个百分点。
(二)形成了畜牧兽医专业实体,即校内产业群
为了很好地完成“三业联动”的实验任务,在学院党委的批准下,畜牧兽医专业实行了专业实体化,构建了校内专业产业群,即实习鸡场、实训牛场、实训羊场、实训猪场、特种动物养殖场、学院种猪场、实习良种场等教学生产实体,还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含有现代化兽医诊断设备的兽医院。由于这些校内产业群的建成,使学生的创业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实验班级的学生在这些实体中开展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养羊与羊病防治、饲料生产与加工,兽医诊断与对外技术服务”等创业小组活动,掌握了当今畜牧业的最新技术,并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缩短了上岗时间,毕业后都成了企事业单位的骨干。
(三)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授课是实现职业素质教学模式的培养途径之一,我们采取如下办法来保证:
1.采取如下方式来培养“双师型”的教师
(1)“边教学、边实践”方式。
(2)“先实践、后教学”方式。
(3)“进修提高方式”。
(4)“聘请方式”。
2.开展教师技能考核,加强实践性教学
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因此,我系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评价和促进教师的动手能力。如2002年决定对全系具有中初级职称的教师进行一次技能考核,考试范围为各位教师随后承担与指导的课程。每个专业成立了一个具有高级职称的三至五人考核小组,每位教师考核范围为10道动手题中任抽一道(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和实验室进行),专业课教师主要考查实际操作素质,全部按照农业部特有工种技能题考核大纲出题和确定评分标准,经过考核,所考教师中90分以上的有6位教师,其余均在80分以上,无不合格教师,说明了整个考试的结果是合理的,中初级职称教师的动手能力是比较强的。通过技能考核,提高了广大中青年教师对技能训练重要性认识,加强了他们的实践性教学能力。
(四)构建了“四元物”实践教育体系
“三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具备配套完善的教学设施作为保障。我们按照“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企业”构建了“四元结构”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实验教学在设置上,按照“三个层面”(基础课实验、技术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设置“二类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方法上,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变主体为主导,训练学生的思维、动手和创新能力;考核采取实际操作方式,以了解学生技术操作的基本能力。
实训教学紧扣专业特点以综合实训方式进行。一年级让学生到实习牧场、兽医院、种猪场等实习基地进行认知实习,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实践技能;二年级到这些场地进行创业小组活动主动体验,增加创业冲动感、意识和成就感;三年级的生产与毕业实习安排在校企合作企业,使学生体验创业过程,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业素质培养的互动。
生产劳动方式丰富多样,由以专业劳动为主向生产实际和科研训练延伸,结合大学生创业计划,深入到农村工厂、田间地头进行实际操作验证。
社会实践利用假期或双休日进行,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理论教学内容,密切了与所学专业、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学生尽早接触到社会,接触到实践。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增强了动手能力,增长了科技才干,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毕业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五)找到三条适合本专业现状的“产学研结合”之路:
1.校企合作
创业素质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创业体验,而校内创业基地总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学生创业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与省内外一些条件较好的养殖、饲料、兽药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企校联合关系,开展校企合作。
(1)课程开发与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高职高专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突破学科教育的束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要求,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变化的需要,各专业进行了课程整合、重组、删减,增设新课程、开设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等。例如,开设《动物学概论》课,调整《高等数学》与《物理学》内容;兽医专业删减临床兽医课程内容,增加预防兽医学课程教学内容。
(2)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合作共建实训性教学生产基地,是本项目实施中开拓的一种校企合作新途径。如我系与湖南大有畜牧发展公司合作共建基地,联合实施人才培养。目前与我们共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公司就有15家。
(3)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后培训,实施继续教育,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提高行业和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已经成为产学合作的有效途径。各专业普遍根据岗位技能等级认证的需求,面向社会开展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3年来各种培训的受益者达1千多人。
(4)技术信息服务。我系的师生,积极利用本系的技术信息资源和实验设备,为行业、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我系各专业实验室都面向校内外开放,进行技术服务,畜牧兽医教研室师生连续10年为企业提供疾病诊断、饲料检测系统服务;广大教师通过技术服务实体、科研课题试点、科普活动基地,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技术与信息服务。
2.科研结果
产学合作协同工作,攻克行业、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既是产学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还是高校贯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针的具体体现。通过合作攻关,明显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系教师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有8项,其中何建湖主持的课题获湖南省丰收壹等奖,胡述光参加的课题获200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叁等奖,康晖研制的产品已在企业创造了重大效益,欧阳叙向主持的省农业厅学科带头人项目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等等。
3.服务三农
(1)建立了以“兽医院”为龙头的技术服务平台。早在本专业的前身“湖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就成立了兽医院,至今历时五十余年,一直没有间断过。我们利用兽医院,建立了服务“三农”的技术平台,专门解答农民提出的农业科技问题,解决养殖户疑难问题,架起了学校与社会、农业与科技、农民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被农民群众称誉为“养殖户的保护神”。几十年来,“兽医院”的队员们,只要接到指令,不论是酷暑盛夏,还是隆冬严寒,就利用课余、双休日、假期赶赴农村,钻猪圈、下鱼塘,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他们也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并将一些病例带回学院由老师进行现场分析。经过“兽医院”的磨炼,他们对自己、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感受,他们感到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2)技术培训。我们充分利用我系的师资、设备与影响,对省内外的农村学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系2003年开始承担了省扶贫办“农村科技骨干养殖技术培训班”的教学任务,三期共培训学员555人,这些学员学成后,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3)送科技下乡。农民群众是老师,猪栏、鱼塘当课堂。仅2001年以来,本专业共组织大学生三下乡小分队5个,队员的足迹遍布全省的100多个行政村,开展科技讲座100多次,进行科技咨询780多场,捐赠科普资料1万余册。学生通过三下乡活动,了解了养殖业的现状,找到了自身的价值,了解了专业户创业的经历,看到了农村养殖户的需要,因此树立了“学好本领、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
(六)改革了考试办法,实行教考分离,“双证”考试等来评价学生的成绩
1.改革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办法,实行双轨考试制
我们在实行笔试的同时,进行了专业技能考核,专业技能考核一般在学生学完某项技能后考核一次,且每门课程都制订专业技能考核大纲。老师平时严格按大纲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考核评分,每门课程学完后,进行综合评分的办法,这种既有笔试又有技能考试,而且技能考核又不是一次成绩的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避免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也避免了在纸上考养猪、养牛的弊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笔试实行教考分离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以往考试既是该教师上课,又是教师出题,同时也是该教师评卷,这中间的弊端就无需置疑了,为此,本期来,我们实行教与考分开,严格考场纪律,这样学生的成绩基本上反映了真实水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对学生实行“双证”制考试
(1)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
我校是省“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几年来的“两证”考试在我校普遍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学生“创业素质能力测试”
我系针对本系学生的特点,根据创业素质的要求制订了一个“创业素质能力测试”方法。要求学生在进校时进行一次测试,以找出存在的差距;在毕业实习前再进行一次测试,以找到在企业提高自身素质的缺口。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进行了对比发现,二年半后学生的创业素质明显提高。
(3)参加农业部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指定中心的“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考试。我校是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总站,我系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教学计划,明确规定每个毕业生必须获得二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能毕业。从96年开始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18次的有关“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畜饲养员、家畜繁殖员、饲料检测化验员、成鱼养殖工” 等工种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9.5%。
(七)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创业素质培养实施有序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有计划地在每一学期安排相应专题讲座,如“WTO与我国农业”、“养殖业发展趋势”等,组织各种小社团,如“绿滨文学社”、 “诗词书法小组”、“武术队”、“专业课外创业小组”开展活动。同时还组织各种演讲、文艺晚会、校园文化艺术周、球赛、舞会、交谊舞培训班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同学们在娱乐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四、畜牧兽医专业实施“三业联动”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