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园林植物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工程的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布置,以净化、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故又称观赏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设计,综合运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草本植物等园林植物素材,通过景观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环境空间。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1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园林植物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防风和庇荫等作用。
1.1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气候园林植物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能有效吸收太阳辐射、降低空气温度;通过自身的蒸腾作用有效调节空气湿度;具有净化水体,保护水土的作用等。
1.2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城市景观不仅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园林植物以其不同的姿态、色彩、气味,使人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获得对大自然的审美享受。
2 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原则园林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活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时,应根据立地条件,结合园林植物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设计,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一致。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方案。种植设计方案应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当地园林植物。
2.2 生物多样性原则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要使城市景观稳定、协调发展,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就必须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从一定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就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3 艺术性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同时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感。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源于自然,胜于自然”的景观效果。
3 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应用
3.1 综合利用各类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丰富多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园林植物等综合应用。城市景观中的乔木配置,要根据树形、树冠大小和形状、落叶或常绿,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模拟自然植物群,做到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些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组成有层次、有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总的原则是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
3.2 结合景观设计地形特点合理选用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空间设计要依据地形起伏状况和空间大小等方面的条件和艺术要求合理配置。园林植物空间的轮廓线要有高有低、有平有直,与地形的起伏变化相结合。等高的轮廓线雄伟浑厚,但平直单调;不等高轮廓线丰富自然,但切忌杂乱无章,特别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园林中更要注意。立体轮廓线可以重复,但要有韵律。
3.3 应用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季相变化。城市景观要有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时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选择,如早春开花的有迎春、碧桃、玉兰、丁香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多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银杏等;冬季翠绿的松、柏、竹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时间会有差异。因此,在园林植物季相搭配时要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搭配。
3.4 园林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组合
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还是园林中的建筑、山水、道路、雕塑及喷泉等园林景观小品构景的重要组合材料。
3.5 园林植物与景观建筑的组合 景观建筑属于城市
景观中经过人工艺术加工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而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体,具有大自然产生季相变化,还可衬托和丰富建筑的庭园景色。根据景观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等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能使植物对景观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园林植物配置能软化景观建筑单调、平直、生硬的硬质线条,打破建筑的生硬感,丰富景观建筑物构图,使景观建筑物景色丰富多变。不同风格的景观建筑应选用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
4 景观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应注意的问题
(1)慎用有毒园林植物。住宅区景观中不宜用有毒园林植物;在幼儿园及儿童游戏场地中,忌用有毒、带刺以及易引起过敏的植物,以免伤害儿童,不能选用有毒的乔灌木和花草。常见的有毒园林植物有夹竹桃、毒箭树等。(2)注重城市景观规划区原有植物的保留和利用。(3)注意多种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综合应用。园林植物配置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等多种方式。应用时可根据地形、面积、建筑物等因素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4)工厂区景观植物应注意部分园林植物对排放气体的抗性和敏感性。(5)从外地引进园林植物时不但要考虑引进成本和植物本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而且必须通过严格的检疫检验,以防带入新的病虫害。
5 结语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景观要素,在景观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栽培种植上,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营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景观。园林植物的应用要从景观艺术效果、生态、文化、场地功能、经济性、环保等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水平,营造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希亮.现代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园林植物;设计思路;色彩
城市园林植物建筑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城市园林植物建设的过程中,它可以改善市容市貌,缓解生态环境,并且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高质量的城市园林综合体系,与城市园林植物设计有着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要想将城市园林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就要对植物的色、香、资、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利用它们各自的颜色、肢体等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将城市园林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对城市园林植物间设计的呢?本文以太原市为例,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城市园林植物建设的过程中,其中园林植物的种类是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植物,其功能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植物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要求进行设计,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质量,下面就对太原市的园林植物设计为例,对其要求进行简单的介绍。
1.1 根据植物的功能进行设计
由于城市园林植物具有一定的美化功能,并且对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缓解功能。因此,在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发挥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且要有一定的明确性。所以,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对根据植物的综合特点,及综合要求进行设计。
1.2 按照生态系统进行设计
城市园林植物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且具有自己的生长系统。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植物的生态系统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使城市园林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变,缓解了城市空气雾霾的现象。
1.3 合理、学习地进行设计
每一个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方式,并且设计人员要全面展现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时间、地点、场合等,使城市园林的效果更加突出。
2 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色彩体系
2.1 叶色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搭配、类型、格调等和叶色有着直接的联系。然而叶色的形式,主要是依靠叶片的叶绿素、叶黄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另外,叶色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太阳光的影响,树叶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光线反射差异之间的影响,其中叶色主要包括有:绿色系、春色叶类及新叶有色类、秋色叶类、常色叶类、双色叶类、斑色叶类等着几大类。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有对其色彩的变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和分析,并合理、科学地进行搭配,才能使城市园林起到一定的观赏价值。
2.2 花色
花色是指植物花冠或者花被的颜色。在众多的城市园林植物中,有很多种类都具有花色,例如:珙桐、叶子花、四照花等,是以花苞的颜色为主,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的花种类都是以白、黄、红等这3种色彩为主。同时,在花色的领域中,也分单花色和复花色这2大类,单花色多为天然生长的植物为主,复花色多为人工培植的植物为主。同时,在有些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因为花期的长短,在色彩中也有一定的变化,就像绣球这类植物,开始时花为绿色,但是随着逐渐地开放,在盛开的过程中,就变为白色,其中杜鹃花、梅、桃、樱花、紫薇、玉兰等植物最为突出。另外,部分植物在开花时特别光彩夺目,一直到盛开时,如:玉兰、紫荆、紫藤、结香、樱花、迎春等植物。
3 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思路分析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过程中,设计思路体现一个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也是保证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思路不仅仅是设计人员的想法,更是坚持什么理念进行设计,注重什么发展原则。下面就对太原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设计思路进行简要的分析:
3.1 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想有效连接新城区和老城区,并且有效规划绿色带,符合人们对绿色建设的要求。那么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就要树立长远发展的原则,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路。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各自为政的现象发生。另外,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其郊区进行有效的利用,有效连接全程,要有大园林、大环境的设计理念,才能有效构建美丽的太原城。
3.2 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
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所有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详细分析城市街道的绿化带,例如:人文、气候、土壤的条件,这对城市园林植物的规划和分配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制定出最合适,有特点、特色的植物园,才能将城市园林进行多样化的设计,使得城市街道具有一定程度的观赏价值。同时,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植物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也要根据土壤的特性进行一定的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树立以本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点缀的设计理念。
3.3 注重大自然的生长规律
在我国一些城市对城市园林植物进行建设和设计的过程中,有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价值,将植物原本的生长规律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不仅不能起到美化城市的效果,也会对大自然的生长规律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按大自然原本的生长规律进行设计,充分展现其自然特性,避免重复设计和建设的现象发生。由此看来,我们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大自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模仿,要高于自然,但是又要尊重自然。
3.4 注重文化的设计
城市园林不仅仅是供热门欣赏的景观,也是太原市文化和风俗的代表。因此,在城市园林植物设计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园林文化的设计,充分展现其市花和市树。转移传统的种植观念,注重审美、品质、文化等设计理念,以此构建美丽的太原城。
关键词:城市开放性公园;城市园林植物;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1 概述
对于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从单纯的施工工艺上来讲,就是在城市中加入灌木、乔木、藤本等植物元素来形成一种景观,主要是发挥园林植物自然美的特点,给人们形成一种不仅美观,更有益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从最直接的方面而言,园林植物造景就是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有助于人们缓解工作压力和疲劳;然而,更重要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净化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园林植物造景能够给人类提供一个完善、多功能而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存环境。
随着园林植物造景的不断开展和人们对其的了解不断加深,该项工程对于城市建设的贡献已经是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而且近些年我国在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相比于起步较早的国外园林技术而言,我国的园林植物造景技术还是存在着不少的缺陷:首先是我国能用于园林建设的植物种类非常少,国外的许多公园的植物种类可达1000余种,而我国,一线城市的公园用于观赏的植物种类仅有两三百种,而很多二线城市更是不足百种;其次,我国城市开放性公园园艺水平较低,在育种和栽培养护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好,技术落后,专业人员紧缺,使得我国园林植物中的主要品种杜鹃花、报春花、百合、丁香、月季花、山茶花、翠菊等等,都没能培育出很好的栽培变种,甚至有的种类在退化;再者,我国在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方面也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去追赶。
2 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对于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工艺,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环境特征、文化传统、居民生活习惯等多个因素来培育植物种类并进行合理布设。对于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最基本的要点,就是要满足居民休息和审美的需求,应尽可能地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在选择基调树种时,尽量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这不仅仅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地方特色,还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在进行美化设计布置时,可以通过合理配置特色生态林,种植一些精品植物,来提高审美档次。对所处城市中心或者交通量较大位置附近的公园,还必须满通安全的需要,在给人以审美享受的同时,尽量要做到有利于协助组织车流以及人流的疏散。
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要尽量的满足生态环保的需求,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展现温馨的人文关怀。比如城市办公楼和居民区附近的公园,其园林植物造景工艺在选择植物种类时不仅要尽量与当地人们所喜欢的种类相一致,还要注重植物改善土壤水质等额外功能,要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适应,要在提供人们美的享受的同时,注重改善建筑环境和符合生态要求,使之能与周围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3 植物造景特色趋势
(1)更加突出地方风格和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工艺已经逐渐发展为城市文明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特色风景线,因此,在进行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时也要越来越注重突出地方习惯和文化特征。这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重视应用当地的花草树木品种,作为本地最常见的植物品种,与当地历史和文化一起传承下来,是深受大众所喜爱的,是当地文明的象征之一,这样的布设配置可以给城市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其独特的地域风貌,满足当地人们的精神文化要求。而且,利用本地植物品种还可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节约工程成本,减少养护管理费用。
(2)园林植物造景要运用生态原理,遵循自然规律。城市开放性公园园林植物造景是以生态学作为理论指导的,我们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时要以生态学为理论依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城市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工程不同于城市建筑、道路等工程的建设,植物有着生命力的群体,在进行造景设计时,不能一味的追求审美享受,更要注重生态保护。
(3)城市园林植物已经逐步倾向于利用植物特色来营造丰富多变的季相。为了能够满足广大市民对审美和生态环境的需求,使其能够在一年四季中都能有所体验,现在的公园园林植物造景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季相的营造,利用春花、夏叶、秋实、冬干等植物的不同特点,通过合理配植,实现四季有景的效果。
(4)大力开发利用野生资源,丰富园林素材。园林设计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我国植物种类博大的优点,尽可能地开发野生植物资源,并将其进行很好的培育和推广,使其为丰富城市物种和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同时还有利于实现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参考文献
1 韩远彬.现代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8)
关键词 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可持续控制;必要性;对策;河南濮阳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34-01
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人们思想观念陈旧、防治方法单一,无意中导致生态系统某个环节被破坏,使某种病虫害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
近几年濮阳市在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从景观设计、苗木种植、植物检疫、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对有害生物不再是只注重于杀死,而是更注重于调节[1]。随着人们崇尚生态环境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现将濮阳市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必要性及对策总结如下。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
1.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是园林生态系统中的随处可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园林植物生态系统中,无树不病,无树不虫,可以说凡是有植物的地方必然有病虫存在。它是园林生态系统中一个伴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敌生存、繁衍必不可少的食料,这种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是一条客观存在、相依相存和互相制约的生物链。
1.2 生态环境恶化、养护管理不善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产生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天气增温,水热季节分配失调所引起的旱涝灾害,都能诱发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物别是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植被大量被破坏,种植结构失衡,栽植品种单一,城市树木生长的地下空间狭窄,以及管理养护不善所引起的生长环境恶化,如根部严重缺水、土质极度恶劣、土壤异常坚实、空气严重污染等,均可以直接促进园林病虫害的产生。
1.3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园林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脆弱性、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在城市建设中、改造和扩建过程中,由于大量的人口、能源、物流的输入输出,园林首当其冲经常被人为干扰、改变甚至破坏,绿地被占,树木被砍,草地被毁,导致园林植物生境恶化,造成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从这一点出发,园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绝不是局部、个别、暂时、偶然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下去,它是整个城市生态未得到彻底的根本性好转前的一种必然结果。
2 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必要性
与所有的生物一样,植物正是在与病虫共存和斗争中生长、发育起来的。只要有园林植物的存在,就会有病虫害存在。物种不灭,园林植物病虫害作为一种生物,它与危害人类的病虫一样,既不可能自行灭绝,也不会由于人们的主观意志就能被“彻底消灭”,只能是通过某种防治手段把危害控制到不同程度而已。
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时要转变其防治观念,要以园林可持续发展为防治目的,以协调、生物、环境等方面为准则,以保护环境及保护园林植物为目标,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来策划防治措施,实现其生态控制。园林病虫害防治的指导思想必须克服“有害才管”的短期行为、“头痛医头”的救火行为、“打药灭虫”的粗放行为,要立足于对未来病虫害的长期的可持续控制。滥用乱用化学农药,盲目追求彻底的防治效果,以喷洒药量的多少和次数来衡量“业绩”,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为可持续控制策略所不容,凡是会带来生态平衡破坏和导致环境污染的技术和做法都是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
3 濮阳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对策
3.1 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宣传教育
濮阳市园林专业部门不仅对园林专业人员定期开展植保业务培训,还不定期向市民发放植保防控知识宣传单,让市民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性,让市民共同关注与监督,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真正认识到病虫害问题不仅关系到引起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关系到保护已有城市绿化成果,关系到城市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全社会应广泛参与防控。
3.2 科学规划设计,合理种植植物
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种植要以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地理位置特点为基础,立足于大环境绿化,强调绿化成系统、成规模,实现生物多样性,重视绿化与生态保护相结合。近几年濮阳市对于新开发的道路,在行道树树种选择上不再一味追求高档、高品味,而是严格遵从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多次开讨论会,组织园林专业人士讨论。
种植设计要从尊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出发进行,树种的选择应以植被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如抗干旱、水分消耗少、耐瘠薄、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7个方面为树种选择的首要标准,应当做到适地适树。树种的选择既要体现
(下转第145页)
(上接第134页)
传统文化,创造符合科学规律的自然美,又要顾及生物物种多样性,注意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2]。
植物配置一定要讲究科学、合理。设计人员在注意景观功能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针对性的前提下,要模拟自然环境,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进行乔、灌、花、草多种植物的合理混配,尽力将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让喜阳、喜阴、喜湿、耐旱等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植物各得其所,造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形成一个多品种、多层次、互促共存的复层种植结构,避免过分强调形式美而忽略园林整体空间上的合理配置。
3.3 加强养护管理,实施科学管养
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松土、锄草、施肥、浇水,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3]。通过科学管养,使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发生和危害[4]。
3.4 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
一是选择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对环境污染小,对人畜危害小,消灭害虫。生物农药有Bt乳剂、灭幼脲、花保、烟参碱等,如利用Bt乳剂防治国槐尺蠖,每年喷2遍药即可控制其危害[5]。二是保护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显着的。近几年濮阳市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6]。
3.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化学防治只在应急时进行,施药方式也应采取涂茎、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实施靶标防治,尽可能地少用或不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选用具有对环境污染小、选择性、低毒的药剂,经常变换用药品种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7]。
4 参考文献
[1] 李会亚,刘杰利,王燕.浅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12(5):46,41.
[2] 王仁章.简述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219.
[3] 李爱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2):77-79,118.
[4] 赵丽丽,岳国忠,董兴红.滨海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河北林业科技,2011(6):94-96.
[5] 杨闽.泰州地区几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1(12):115-116.
【关键词】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
1 园林植物造景的内涵
园林植物造景,包括广义、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讲,是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 植物群落、 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从狭义上来讲,是指通过艺术的手法,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从而来创作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园林植物造景是生态园林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城镇生态城市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节约型园林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城市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旨在通过营造植物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园林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能为人们创造游览、 观赏的艺术空间。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 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使人们在忙碌紧张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如今,园林植物造景也向着更广更深的方面发展,正向着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及历史景观的方向延伸,是人们创作意境的一种表达方式。
2 园林植物造景的渊源历史
我国园林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有了造园活动,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园林植物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秦代,我国就有了街道绿化。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自然山水园林的出现,人们对植物在园林中的造景也愈加讲究。到唐代的时候,随着经济的发展,植物不仅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更加注意观赏和造园的艺术效果。到清代时出现了造园艺术极高的典型的古典园林。重点是清代园林通过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创造出了许多植物景观,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园林文化,成为了世界造园史上的艺术瑰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园林造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上,不仅注重植物的造景功能,对植物的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也加大了研究。
3 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应该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的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遵循植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植物会选择不同的自然生长环境。例如,按照对温度的适应能力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耐寒、喜温、耐热等类型;按照对光照的需求程度,植物可以分为阳性和耐荫性植物。植物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上会形成不同的植被景观,造景时要严格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将植物栽植在与之相吻合的环境之中。
3.2 坚持多样性统一性的原则
多样性统一性原则是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原则,园林造景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给人以同一的感觉。根据园林造景的主题来确定一致性的程度。相似的园林造景设计会让人产生一种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差异性较大的园林造景设计会让人充满新鲜感,让人感到轻松活泼。
3.3 坚持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所谓协调就是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合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在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色彩、线条、比例等。景物相互协调的前提条件是之间必须有共同的因素,甚至相同的属性。
3.4 坚持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在小城镇的园林造景中,通过整体或者局部和谐的调整,使人达到感觉上的对称,让人们产生愉快的感觉。一般来说,生物体存在着两侧对称与辐射对称两种自然的对称,在小城镇的园林植物造景中,可以按照这两种对称对植物进行配置。
3.5 坚持均衡的原则
植物、山水以及建筑物等都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重量感,在搭配上要遵循一定的均衡性。根据周围的环境,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是两种常见的均衡原则。按照均衡的原则来配置不同的植物种类,景观就会显得稳定、养眼,使人感到心情愉悦。
3.6 坚持韵律与节奏原则
在小城镇园林植物的造景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来配置植物,会产生韵律感。例如,同一种植物等距排列就是一种简单的韵律;不同的植物相间交替排列就是一种交替韵律。随着植物的增多或更多一些交替排列,韵律感也会逐渐的丰富。植物也可以通过人为的加工形成形状韵律,比如绿篱可以修剪成水平状,方形的城垛状、弧形起伏的波浪状等等。
3.7 坚持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原则
在植物造景时,还要考虑到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将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4 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4.1 绿量与景观的质量有待提高
绿量是指所有生长中植物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广义上还包括一切有利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因素,这是生态建设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当前小城镇植物造景中的绿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草坪过度泛滥,盲目跟风,设计者对绿量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个方面是盲目照搬草坪模式,不分绿地的性质、面积大小、环境负荷一味的盲目照搬,必然会造成建设的绿量与景观质量不成比例。
4.2 追求形式的现象依然存在
小城镇园林植物的造景讲究的是形式与功能的统一。然而,在实际的园林植物造景中,盲目追求绿化率,追求绿化视觉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将分枝低、体积量大的雪松种在狭窄的街道上,将狭小的活动场地改建成草坪等,使植物造景的形式和功能没有很好的统一,植物不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4.3 对植物配置的科学性重视不够
科学的园林植物造景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在实际的造景设计中,常常以生长条件很好的植物作为理想效果的标准,对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气候等没有充分的考虑。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中,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率、生长体积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植物。
5 如何更好的实现小城镇园林植物造景
5.1 将生态效益与生态景观相结合
园林植物造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还要从小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目标来考虑。在自然界中,园林植物群落能创造出很高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将环境的美化与小城镇长远的生态发展密切结合,从根本上实现小城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2 合理科学的配置植物
小城镇的园林是人们休息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相关的研究表明,绿色更能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室外活动的空间,绿地的配置率更要高一些,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合适恰当的选择树木。
5.3 要实现植物造景功能的多样化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时,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做到不断创新转变,要将传统的建筑周围种植、假山上种植,发展到行道树、绿篱、广场遮阴、空间分隔等。从传统的花台发展到花坛、花镜、室内花园、屋顶花园、温室等造景方式,要尽可能丰富植物景观,最大限度的实现功能的多样化。
5.4 从当前人们的实际出发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一定要从现代人的实际出发,开阔的树林草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5.5 草坪、花卉的品种要不断推陈出新
草坪、花卉的广泛大量应用已经成为小城镇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了使景观的设计不断与时俱进,草坪、花卉要不断引进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
总之,园林植物景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想更好的实现小城镇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就需要认真遵循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对植物进行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尹吉光.图解园林植物造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
关键词:植物群落;设计;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稳步提升。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会对精神文化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城市中的园林规划逐步被人们重视。由于目前我国面临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所以正确的设置城市园林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园林植物群落概述
(一)园林植物群落概念
人们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阶段,对精神需求有所追求时,将各类不同的园林植物依照一定的规则构建成一个园林植物群落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群落的设置需要注意各类植物的种植条件,例如好阴或者好阳,喜酸或者喜碱。在这一阶段,由于园林技术人员的个人素养依然有待提升,所以不能在构建园林群落时融入相关的植物生态学知识。
目前,当前对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的定义是,将植物群落生态学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过程中,让建设完成的绿地能满足植物生态学的相关要求。也就是说,目前的园林植物群落建设过程中对园林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其带来的生态学效益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保障其未来的方向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二)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特点
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工作需要在植物生态学的指导下进行,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群落结构之间的功能关系。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必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功能性、科学性以及观赏性。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就会对园林植物群落的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其艺术效果,对人们生活的空间需要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并且在使用各类园林植物时,需要对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等有深入的了解,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搭配效果。例如在所用园林植物中可能会存在一部分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就可以将这一部分园林植物作为送出的礼物,鼓励人们进行采摘,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其他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让其正常发挥其观赏即可。
二、园林植物群落发展策略
(一)明确园林植物群落的技术定位
想要更好的完成园林植物群落的技术设计,就需要对其定位有更清晰的把握。在原论植物群落设计的过程总,需要以植物生态学为基础,还要对各群落之间的功能结构有一定的关注,将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然后形成一片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植物造景》一书中,对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有明确的说明,书中认为,想要形成一个完美的植物景观,在进行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时需要同时关注其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两者对园林植物群落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缺一不可。若是在造景过程总不注重科学性,园林植物在种植过后不能适应环境,不能良好的成长,此次造景活动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若是造景时不能将各类植物通过一个美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人们欣赏时不能产生美的享受,同样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造景。想要完成一次成功的造景,对园林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需要其掌握的内容有许多,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各类园林植物的种类以及其生长要求,在实施造景时,还需要技术人员对植物的长势能做出正确的预估,保证植物生长至一定的阶段前该景观能够一直存在。
(二)群落单位的具体落实
由严玲璋在1998年提出的思想“以植物群落为园林植物群落的基本单位”对城市绿地规划甚至植物景观的构建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群落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的推广以及普及,想要对一个园林植物群落进行鉴定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在当前进行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中,可以将园林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划分,“具体情况”中涉及的部分包括园林的土壤情况、所处位置的功能分区或者该园林中人工对其的影响程度等。对其实施此种划分,能让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园林景观研究工作提供相当的便利,以期早日实现园林植物群落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规范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群落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两种,首先需要考虑在应用各种植物之后形成景观的美观度,例如如何将两类树丛良好的组合在一起,或者在构图方面各类植物的颜色是否和谐,或者园林整体的意境是够统一。然后还需要考虑植物与园林内的其他事物形成的组合是够美观以及和谐,“其他事物”包括园林内的水景、山石或者园林边的建筑等。目前所知对植物园林进行配置的分类方式是前苏联采用的,是将植物按照其外形进行分类,例如冠形植物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锥形、宝塔形等,或者将绿叶植物按照叶子的色度进行分类,例如青绿、黄绿、灰绿。将花形等分为六大类,在进行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种组合会产生的效果,最终产生了一套科学的园林植物配置研究理论。
在我国未来的园林植物群落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将园林植物的配置当做主体,针对园林配置内容以及技术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细化分类。目前被大量使用的群落设计方法是依照植物的群丛分类,这一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细化的余地,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时更加深入、更加仔细。
(四)重视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理论知识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不适用,所以在具体的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环境背景有足够的重视,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具体情况开展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工作。植被生态系统的形成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原本植被茂盛的地区,可以根据其现存植被的具体情况完成对其环境特点的判断,但是园林工程大都应用与城市,目前我国城市植被覆盖率极低,想要通过城市中的植被特点来获悉其环境情况十分困难。所以就需要对城市中的各类“近自然”的植物群落进行研究,保证其对实际环境的适应性。
(五)建立健全园林植物公共服务
想要使园林设计技术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群落的规划时能科学、合理的开展工作,就需要其对园林植物有深入的研究以及了解。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当前我国在岗的园林设计人员掌握的园林植物相关知识严重不足,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有效利用当前的园林植物资源。而且我国针对园林群落相关内容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极少,对各类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没有完全的了解。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将园林植物相关数据建设成为了信息化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对技术人员开展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有极强的促进作用。目前看来,我国园林事业未来发展道路较坎坷。
三、结束语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我过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园林建设正处于其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对其有了正确的认识,能认识到其在城市环境等放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时,就需要园林植物群落相关从业人员加紧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对工作中经验教训的总结,让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理论基础能跟上实践活动的发展脚步,最终实现以理论促进实践、以实践影响理论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学军,唐东芹.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11(2)
[2]曾晓阳.成都市区典型园林植物群落冠层结构的量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
[3]程卫国.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5)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季相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6.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5-0065-02
1 引 言
植物配置,即运用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等植物材料,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的形态、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2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发展概况
2.1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
中国传统造园历来重视植物配置,植物素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枝、叶、花、果等色彩丰富,姿态各异,各具景观特色,再经过造园家精心选择,巧妙配置,结合季相空间的变化,则可形成充满诗情画意,供游人休憩怡情的园林景观。以下举两个例分析:
2.1.1 明清时期园林的植物配置
明清时期是植物配置继承和变革共存的过渡时代。一方面在植物配置上强调要有“古意”―植物配置形式与文化内涵能和古代范例相符,逐渐把历代优秀园林植物配置理法归纳成各种“程式”,在园林中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又强调设计要不落俗套。明清园林植物配置同时强调“古”和“奇”的现象,生动反映了继承和变革的并存。
2.1.2 晚清时期园林的植物配置
清代晚期园林,因建筑物增多,花木不可能密集种植,因此改为同种植物少数植株进行丛植,如丛桂之内,不以其它花木杂之。或采用几种花木少数植株进行群植,如在粉墙前面竖以湖石,再配置芭蕉、翠竹和其它花木,使富于诗情画意,或在大树周围用砖石砌成花坛,种植各种花卉,或在漏窗、景窗前配置园林植物,构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尤其在庭园中还运用盆花来弥补种植的植物缺少变化的不足,开花季节,选择姿态优美的盆栽,置于台阶回廊两侧,或置于客厅、书斋内,使园景更加美丽而富于季相变化。
2.2 我国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植物配置也越来越强调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昆明举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建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花园,植物配置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艺术的新成就。21世纪初以来,我国园林建设呈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地园林建设飞速发展,国外园林理论和手法被大量引入中国,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无论在科学性还是在艺术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3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3.1 季相原则
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达到四季有景。宋朝欧阳修诗曰:“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叫一日不花开”,这种“红白相间”、“次第花开”的配植方式是值得提倡的。较之前人,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对季相的关注更为系统、深入。
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如大多数的植物会在春季开花,发新叶,秋季结实,而叶子也会由绿变黄或其他颜色。植物的季相变化是园林景观中最为直观和动人的景色,受地方季节变化的制约。如北方一年四季季节变化明显,植物的季相变化也突出,春花秋叶的特征非常明显。而在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一带,就难以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植物的季相变化也就不是十分明显了。园林工作者不仅仅要会懂得植物的季相变化,更要能创造丰富的季相景观群落。
3.2 生态原则
如何保证植物的生命活力以及所需景观的形成,关键在于如何掌握植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关系,即遵循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在尊重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上,为缓解环境恶化的现状,结合生态学原理而产生的。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由于人们对自身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舒适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利用植物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绿地率成为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利用生态学原理,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精心配置,从而大大提高绿化成活率,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并且节约成本,易于管理,是对生态学原则的进一步阐述。在具体应用中,就是要符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要求,保证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
3.3 功能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还应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来考虑。如为了体现幼儿园的明快活泼的氛围,在选择园林植物品种时,应选用冠形优美、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和色叶树种,并要求枝干平滑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在种植方式上亦应灵活多变,丰富景观效果;街头绿地及隔离带的主要功能是庇荫减尘、组织交通和美化市容,为满足这些功能要求,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选用冠形优美、枝叶浓密的树种,在种植形式上亦应采用列植、片植等,以体现群体景观效果;再如,城市综合性公园,从其多种功能出发,应选择浓荫蔽日、姿态优美的孤植树和花香果佳、色彩艳丽的花灌丛,还要有供集体活动的大草坪,以及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和密林等。总之,园林中的树木花草都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和防护功能上的要求。
3.4 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实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应做到节约并合理地使用名贵树种。除在重要风景点或主建筑物、主观赏处或迎面处合理地配置少量名贵树种外,应避免滥用名贵树种。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除此以外,还要做到多用乡土树种。各地的乡土树种适应本地风土的能力最强,而且种苗易得,运输距离短,成活率高,又可突出本地园林的地方特色,应多加利用。
4 植物配置发展趋势展望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风景园林在大量的规划设计探索和尝试中,大力提倡生态效益、环境科学及可持续发展。各国各地区的园林形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很多国家的园林植物配置已经开始走出传统。如日本园林从缩景园的形式变得更加自然、生活化。中国一些公共园林在植物配置方面不仅吸收古典园林的精华,也吸收了西方国家的某些特色,也讲究形式美,更富有装饰性,在整形的框架中,也有自然式配置,甚至在道路绿化中也如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新学科、新技术和新理论必然要介入和渗透到园林中来。例如文化艺术、行为科学、生态学等理论以及基因、信息技术都会使园林艺术包括园林植物配置有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程.住宅小区园林绿化[J].江苏建筑,2003(1):89~90.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环境的建设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并且土地的退化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的建设,而城市建设的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于对植物的设计应用,园林植物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怎样才能协调好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形成环境良好、生态健全以及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指的就是利用植物作为设计的基本材料,有效结合园林当中的一些其他元素,按照植物的立地条件以及生长规律,利用不同形成的构图所创造出的不同的园林景观,用来满足人们在城市当中游乐观赏的需要,很多当前所进行中的研究都是从设计的基本原则处着手的,主要是在满足城市植物对环境和生态所产生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韵律、均衡、调和以及对立统一的观念,来创造植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以后园林功能的准确发挥。
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生态学原则。对于物种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应当尽量避免出现直接的竞争,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准确按照艺术的要求和功能来合理选择植物的种类,保证景观效果能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种树时,应当将本土的树种作为主要的种树材料,适当选取一些外来的树种,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来选择,结合本地区长期以来园林种植的实际栽培经验,不断丰富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的种类。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还需要按照草、灌、乔相结合的原则,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慢生树与快生树相结合,强调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特性应当与环境相融合,尽可能地运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最终达到植物多样化的要求。
2、美学原则。对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意空间的变换以及纵向的立体轮廓,尽量要做到高低搭配,体现出植物配置的起伏有致和韵律感,将颜色、线条、形态以及体积加以对比和重复。每一种植物都具有自身不同的姿态,在进行配置时就应当要求植物与环境以及植物与植物之间相融合,并充分考虑植物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为了能够使得景观的效果更为丰富,应当将植被按照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的顺序由高到低进行合理的搭配,避免景观的效果过分单一,可以讲花期花色不同植物进行分层次的配置,为了能够使得落叶乔木可以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在对落叶乔木和常绿植物进行配置时,要做到常绿植物高于或者是低于落叶树。反复可以应用到质感、色彩以及形状上,增加植物设置的趣味性,使得设计师可以在控制植物设计的气氛和风格方面有所突破。
三、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问题分析
1、空间组织设计。在园林植物的设计当中,植物的造景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设计者利用植物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天然特点,比如季相的变化、质地、姿态以及色彩等因素,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环境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设计人员也可以根据园林中的不同需要,与山石、小品、地形、道路、水体以及建筑等相结合,共同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造景,带给观赏者不同的空间感受。
2、观赏特性的设计。植物不仅是一种可以用于绿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色彩渲染手段,植物本身具有非常独特的姿态、风韵以及色彩美,在园林的景观设计当中不但能够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也具有非常强烈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所述的几个方面当中:
①植物大小。园林当中所具有的乔木是园林植物景观形成的主要元素,例如毛白杨、银杏等气势雄伟、树干通直,老年油松苍劲有力,利用这些树木进行群植或者是孤立栽培,都可以构成较好的园林主景,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的大小,其大小能够直接关系到植物景观的整个结构空间组成。
②植物色彩。那些具备漂亮的树形、美丽的花朵或者是缤纷色彩的植被,在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完美的景观设计应当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有效统一,植物色彩应用的方法主要是类似色的配合、多色的配合以及单色的处理,观赏植物的配色设计主要体现在观赏植物的邻补色对比和补色对比,暖色花和冷色花以及类似色植物的应用,逐渐可以形成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象征。
③植物质感。除了具有不同的色彩之外,叶片还具有不同的质地和形状,例如棕榈科的植物起姿态比较优美,而银海枣、三药槟榔比较适合成行或者是成林种植,以此来营造出具有浓郁氛围的热带风情。
四、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结语: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园林建设的基础就是植物材料的选用,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的建设当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植物景观也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景观,园林植物设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从不同的园林植物所具有的景观性质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才能创造出长效、优美的花卉风景。
参考文献:
[1] Thomas D. Sharkey. Photosynthesis in intact leaves of C3 plants: Physics, physiology and rate limitations[J]. The Botanical Review, 2008,51(1) .
[2] U. Schreiber,R. Fink,W. Vidaver. Fluorescence induction in whole leave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two leaf sides and adaptation to different light regimes[J]. Planta, 2007,133(2) .
[3] 许君君,马力,吴建明,杨文娟,佟雨花,袁常洪,张珺,张悦. 观花植物在苏州市相城区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3) .
[4] 许君君,马力,王金生,杨文娟,童雨花,潘燕华,甘敏洁,祝嵩玥,袁常洪. 浅析苏州市吴中区张桥村产业布局及园林景观规划[J].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4) .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价值
1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1.1 改善生活环境
生物学上,人们的生活环境由多方面因素组成,大致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非生物,如建筑、交通工具、土地、太阳、山川、河流等,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基础。生物部分除了人类自己,还有其它动物以及植物等,其中植物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大部分植物都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园林植物属于其中之一。园林植物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城市规划中占据着不小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园林植物存在于城市中,以其丰富的颜色增添着城市的色彩;以其四季的色彩更替,使没有生机的城市建筑框架变得生机勃勃[1]。同时,有些园林植物能净化空气或者起到安神宁息的作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1.2 调节生态环境
稳定的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中国著名的长寿乡,由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良好,使得人们身心愉悦,这是造成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植物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植物能够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园林植物的存在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巨大作用,这是由于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缺少光合作用,会使得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缺失,而且园林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还能净化空气[2]。
1.3 展现城市风尚
园林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植物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例如,梅花象征孤傲、象征闲适、松柏象征坚韧,许多植物都具有其代表意义。每个城市都具有独特的一面,所以,很多城市都用市花来象征自己。市花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等,属于对城市风貌的显现。而且每个城市绿化的好坏或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优良,已经成为城市景观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符合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
2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基本原则
2.1 美学原则
首先,合适的地方应该种植合适的植物,寒带地区多种植针叶植物,热带地区多种植阔叶植物,不然会造成“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尴尬局面。其次,园林植物的搭配要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注重数量、颜色的合理搭配,美学上对颜色的要求较高,包括暖色系、冷色系等。不能将紫色和红色植物搭配在一起,这样会降低其美感程度。与此同时,空间层次的搭配也会对美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哪种植物处在主体的地位会吸引眼球,哪种植物充当背景角色,都要遵循美学的原则。植物数量也至关重要,太少会显得稀疏,太过浓密也会适得其反。植物种类的多少也是造成美感与否的重要因素,单一的植物种类显得单调,过多的植物种类会显得繁杂,因此,园林植物的配植要遵循美学的原则。
2.2 经济原则
城市中,过多地种植植物不太现实,因此,园林植物的配置一定要注重经济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出现今年种植、明年铲除的现象,既劳民伤财,又起不到园林植物应有的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有限,可以在保证美感的同时,对其进行合理地利用。例如,种植花卉,在不影响观赏的情况下,摘取花瓣做成花卉周边,修剪下来的柳枝做成柳编,增加城市的收益。同时,也可以多种植果树,在观赏性的同时获取其果实,一举两得。
3 园林植物配置的相关技巧分析
3.1 时间性
植物配植要因时制宜,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的个性进行合理地配置。有些植物花期短,只能存活一个季度,有的一年四季都能保持生机。顺应植物的生长规律,抓住植物的生长时机,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配置原则,使得城市全年都能保持蓬勃的生机。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性,例如,春季花多,可多配置颜色各异的花卉,但要注意花的颜色搭配以及空间的层次美感。夏季天气炎热,要提前多种植茂密高大的树木,以便降低夏日的炎热,同时,绿色的叶子还能吸收汽车尾气等,净化空气,减少夏天的沉闷感。秋季,可以利用植物果子成熟的特点,选择种植多果的植物,既可以丰富秋天的景色,也可以利用植物叶子秋季变色的特点渲染秋日的城市。冬季,大多植物都只剩下枝丫和树干,没有太多的美感,但有的植物冬季也可以保持常青,如松柏。因此,为了使城市可以保持四季常绿,可以选择松柏这种冬日也不凋零的植物来配置。
3.2 地点性
因地制宜,植物的生长最主要的就是土壤,肥沃的土壤可以使植物生长得旺盛,而贫瘠的土壤就可能不利于植物的成活,但有的植物却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我国地广物博,并不是每个地方的土壤、气候都能适宜植物的生长,但却可以利用本地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例如,阴坡高海拔地区可种植云杉。因此,要结合地点的特征和植物的生活习性配置园林植物。另外,为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设立专门的养护管理部门,便于管理与养护。
3.3 自然性
顶级的艺术品都是自然的、流畅的,例如,贝多芬钢琴曲,之所以能在世界享有盛誉,除了曲子中蕴藏贝多芬对于生命的思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曲子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园林植物的配置要想取得成功,也要讲求自然性,不然会显得矫揉造作,失了植物的本真。自然性要求颜色搭配自然,空间层次要自然,植物的形态以及种类的结合要自然。在进行园林绿化前,为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有关园林管理部门及其工作者,要实际考察周围的环境,统筹规划所栽种的园林植物,使植物的搭配能够实现相互协调的目的。
3.4 艺术性
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时,要遵循造园艺术、绘画艺术等基本艺术原则。首先,注重对比和调和。植物景观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体现调和感,同时,也可以利用对比冲突、差异性和变化性,突出主题,吸引人们的注意。其次,注重变化和统一。植物的种类丰富,在色彩、形状、线条、比例等方面都不相同,在设计时既要突出多样性,也要注意统一性,既活泼、又和谐。还要注意景观设计的对称和均衡,使植物景观有稳定的重心。一般庄严的,具有纪念意义或者市政功能的城市广场更要求对称,要求一定的规则性,休闲娱乐类的城市广场更注重均衡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可以装饰人们的生活环境,调节人们的心情。园林植物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展现城市的面貌。园林植物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注重颜色搭配和种类配置,体现植物配置的经济性、文学性、空间层次感等。
参考文献
1 张鸣灿,林萍,潘耕耘等.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 科学,2010(5)
2 吴威,尚晓倩.城市公园中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手法的应用[J].安徽农业 科学,2011(35)
3 林汉,郄亚微,徐有明等.浅析文化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J].安 徽农业科学,2008(35)
4 崔磊,徐淑梅.哈尔滨师范大学松北校区园林植物配置研究[J].北方园 艺,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