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鹬蚌相争续写范文

鹬蚌相争续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鹬蚌相争续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鹬蚌相争续写范文

被装在渔篓里的鹬和蚌还在争吵,鹬说:“你这个该死的东西,为什么要夹我的嘴?害得我被捉进来?”蚌听了,生气地说:“你这个贪吃的东西,要不是你啄我,我会夹你吗?你还有脸来说我,你的脸皮可真厚呀!”

过了一会儿,渔翁到了家,他把渔篓放进了厨房,心想:“今天我可真幸运,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一只鹬和一只蚌。可是蚌的壳坚硬无比,我得先磨刀。”于是,渔翁开始磨刀。鹬和蚌听到了磨刀声,也不理会,继续争吵,甚至骂了起来。

这时,渔翁磨好刀,走进厨房,见它们俩还在吵驾,便喜笑颜开地说:“从今以后你们再也不用争吵了。”说完,就把它们全给杀了,煮熟了,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2篇:鹬蚌相争续写范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有效练笔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是以往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其他语文教师也抱怨自己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语言积累不足,从而造成言之无物,写作时无话可说,结果往往会敷衍了事。而此时,“生本课堂,教学高效”这个充满挑战的实践活动开始实施,学生倾诉表达的舞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够与文本充分对话,对话的实效性已超越了原有教材,这样的舞台才是充满智慧的。

一、题材来源于内容补白

教学《荷花》一课时,通过诵读全文,让学生整体感受了荷花的美之后,我说不同地方的景色,同一地方不同时令的景色,也都有不同的特点。于是,我便引入古诗词《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表现春天的色彩美。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用自己所知道的诗句来展现不同季节的景色美。顺势,我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路,模仿写作“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春天到来了,山上的杏花开了。这些杏花像 。有的 ,有的 ,有的 。

下课了,操场上的人很多。 像 。

有的 ,有的 ,有的 。

模仿、借鉴是提高学生读写技能的有效途径。小学生从不会写作表达,而经过模仿的途径,逐渐掌握书面表达的要领,把范文的表达技巧转化为自己运用自如的技能。在本课中,学生在观察了景物的基础上,运用诗句激发孩子大胆的想象,脑海中产生了一幅幅生动活波的画面,再引导他们将“想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大大降低了课文补白的难度。

教学《大自然的秘密》一文时,孩子们无不为人类的愚蠢行为而懊悔不已,同时更加同情幼龟的不幸遭遇。这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孩子说:“作者和同伴们都误会了向导,其实向导的做法最正确。”我想:看来,孩子们对这位向导很有看法。于是,我便改变了教学思路,改做了这样的设计:你觉得文中的向导做得对吗?为什么?

向导看到“侦察兵——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啄食时却置之不理,我觉得他 。

向导看到大批“龟群”竟成了那些食肉鸟、嘲鹰的美餐一顿,感受到那血淋淋的场面时,同时也谴责这一切后果都是人类造成的,我觉得他 。

从学生的情感变化为切入点,形成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这样引导孩子们各抒己见,才会众说纷纭,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让他们不要随意干涉动物的行为。

在教学文言文《鹬蚌相争》一课中,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充分领悟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道理时,纷纷感叹:鹬蚌相争执,互不相让,结果弄的两败俱伤,落得一个让别人从中获利的可悲的可悲下场。其中,课堂中的谈话让学生思维拓展,情感得以深化。我便以“展开想象,内容补充”展开续写。

二、题材来源于课堂阅读

写作是教学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的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

记得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一位同学朗读大瀑布昔日、现在情况的有关段落,而让其他同学想象两幅不同的画面。学生朗读完毕后,我并没有让学生睁开眼睛,而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并进行分别描绘,小组绘图加以班内展示,此时,竟有许多同学则提到现今的“环保”课题,同时也激发了情感的火花,达到了着手写作的目的。

当我看到路边的白色垃圾时,我会想 ,我会这样做

当我闻到河水臭味熏天时,我会想 ,我会这样做

当我看到工厂烟囱里直冒黑烟时,我会想 ,我会这样做

领略了《桂林山水》中描述的美景之后,同学们被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惊"与“奇"所震撼,因而都赞叹作者的巧妙笔法,竟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我便总结了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1、整体上,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2、具体段落中,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3、句子中,插入转折关系的关联词。那么,巧妙运用这一写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小练笔,便在每个人的思维中产生,并进行形成构思。

三、题材来源于大胆想象

打破常规,驰骋想象,就是要解除束缚,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必须打破这种禁锢学生思维的框架模式,还给学生表达、想象的自由,做到表达方式灵活自由。

再如:《凡卡》一文中,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写到“自己在鞋店里过着非人的生活,挨饿挨冻,所以想回到乡下爷爷的身边,过着以前那种快乐的生活”。读完本文,正是同龄人的凡卡得到了孩子的同情,无不为凡卡的悲惨命运而感叹、担忧。此时,多数学生都在想象着凡卡睡醒以后的情形及将后小凡卡的生活情景,有些认为凡卡最终回到了爷爷的身边,有些认为凡卡经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老板,有些……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最想看到的,与此同时,我便提出进行“续写《凡卡》”的这样一次小练笔的要求,真是恰到好处,水到渠成。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文中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

第3篇:鹬蚌相争续写范文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英雄,早有定论。但是在近松门左卫门的笔下,俨然是一个日本人,这已经不是历史剧写作的一个合理发挥和想象的问题了,而是一个民族认同的原则性问题了。那么对郑成功这一历史人物,近松门左卫门为何会有这样的认同误区呢?他的依据就在于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查找史籍,郑成功生在日本,七岁时被接回中国。从他给第四代德川幕府家纲的信中也有佐证:“成功生于日出,长而云从……” ①至今,在郑成功出生地平户,在每年郑成功忌辰那天,还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公祭。郑成功儿时的故居仍保留着昔日的原样。相传郑成功当年离日回国前亲手种植的一株椎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日本还流传着有关郑成功出生的“儿诞石”的传说: “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有一天在平户海边拾贝壳,忽然一阵腹痛,就倚着海边一块巨石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郑成功。这块巨石今天仍屹立在那个海边上,当地人称之为‘儿诞石’,是平户的一个名胜地,慕名前往观光的人很多……”

谈到郑成功的身世,还要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说起。郑芝龙(1604~1662),福建省泉州南安县人。郑芝龙早年就出海经商,广泛接触西方人,还会荷兰语,19岁时即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平户(现日本国长崎县松浦郡平户町)做生意。在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平户当地的望族大户田川家中,与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家的小姐翁子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后来,郑芝龙从事海上贸易和走私活动,经常穿梭于中日之间,事业越做越大。台湾学者戚嘉林认为至少在1628年,郑芝龙已聚众3万余人,并拥有1000只戎克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可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海上“劲旅”。②明崇祯元年(1628)郑芝龙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郑成功被接回福建老家。

郑成功回国后成长于富豪之家,文武两方面皆接受中国正统教育。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诗书礼乐射御”样样精通。在清兵南下势如破竹、南明政权风雨飘摇之际,郑家身受皇恩厚望,是南明政权倚重的最后几支武装力量之一。郑成功继承儒家忠君爱国思想,奉南明宗室为正统,素怀灭清复明之志。隆武二年,郑成功率部收复失地有功,晋封为忠孝伯招讨大将军。当时,清兵入闽,隆武帝被俘绝食而亡,母亲受辱自缢,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悲愤难平,于广东南澳起兵,高举反清复明旗帜,24岁就担任了东南沿海抗清统帅。1647年(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即位,改年号为永历,郑成功奉永历年号,在抗清斗争中先后发动过三次北伐。1649年(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初,加封郑成功为延平公。1657年(明永历十一年清顺治十四年)晋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1659年(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36岁时率大军北上,沿江西进,望风披靡,清江南省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皆反正,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他率领十万抗清义军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为明心志振奋军心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

缟素临江誓灭胡,

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断,

不信中原不姓朱。

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后因误中诈计,失利败退。郑成功从反清复明的长远考虑,最后决定东征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郑成功率大军横渡台湾海峡,经几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迫使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2月1日在投降书上签字,收复了被外国侵略者占领38年之久的台湾,把台湾人民从洋人的铁血统治下解放出来。郑成功之后,立即以明朝的名义建立府、县地方政权,整顿法治,发展贸易。郑成功在3个多月后,于1662年5月8日,英年早逝,年仅39岁。③

从郑成功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他虽然生于东瀛,是中日混血儿,但是首先他的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中国度过。即便是在七岁前,也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熏陶,7岁时离开母亲回到中国,在福建安海读书,15岁时考中秀才。21岁随父亲郑芝龙到南京,进入国子监读书。1645年郑成功22岁时回到福建,在福建见到隆武帝朱聿健。隆武帝问郑成功救国兴邦之道,郑成功答道:“为臣之道不外忠君爱国为民,文不贪财,武不怕死,方能尽为臣之道。”“隆武奇之,抚其背曰:‘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 ④隆武帝十分赏识郑成功的博大心胸和精明才干,当即赐以国姓“朱”,名成功,字明伊,加封御营中军都督,赐上方宝剑,仪同驸马。郑成功从此开始了领兵反清的生涯。这说明,郑成功所接受的教育和对自身的民族认同都是“大明之人”,更确切的说,是奉明朝为中国正统的认同,并没有把自己当日本人。其次是郑成功特殊的出身背景使得其使命感强于常人。郑芝龙起于海寇,经过明廷收编,在郑成功出生时已成为了明廷的高级武官,郑氏集团以海运贸易的巨大利润支撑着南明的反清武装斗争。皇帝赐姓给臣属在中国古代是对后者充分认可和肯定的一种无尚的礼遇。郑成功起于豪门,又有“国姓爷”的殊荣。更是以匡扶明室为己任,比起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于郑芝龙受清廷许诺闽浙总督而变节之后也不改初衷。在那个时代他的观念中,明朝就是中国。身为大明之臣,就有责任挽救国家和民族于危难之机,忠孝难两全时取国家民族大义。再次,郑成功名郑森,字大木或明俨,并无日本名字流传下来。他的人生舞台在中国,即便是联络日本幕府也是为了借助外力对抗清军挽救南明朝廷。基于以上事实已经说明了郑成功虽然有一半日本血统,但是他的民族认同完全是中华苗裔。既为大明,也是捍卫了中国的利益,郑成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英雄。

所谓历史剧,就是要以基本史实为前提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发挥,但有个准则,不可以距史实太远甚至相悖,如果完全脱离历史,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于不能被称为历史剧了。然而,在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中,则严重歪曲了历史事实,其中最严重的是对郑成功形象的歪曲和改造,而且充斥着民族沙文主义的肆意渲染。例如剧中虽然以郑成功为主人公,但却总是一个叫“和藤内”的日本武士跳来跳去。显然,近松门左卫门把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视作日本人。而郑成功除了生在日本之外,一生中都在明清之际风云激荡的中华大地度过,而近松门左卫门说他是在日本长大,二十几岁以后才回到中国。娶日本人为妻更是把父子的事混淆了。更为离奇的是,近松门左卫门对“国姓爷”的解读竟然是这样的:郑成功有一个日文名字“和藤内”。所谓“和”即“大和”就是日本,“藤”字和当时日本称呼中国的“唐”字在日本语中都读作“とう”,而“和”字在前、“藤”(唐)字在后,明显具有突出强调郑成功的日本人身份的意图。

《国姓爷合战》中的很多场景和情节更是具有迎合日本观众的倾向性。“合战”在日语中有交战、交火、对打的意思。近松门左卫门应该是以郑成功1659年围攻南京之战为依据。这次战役虽然前期进展顺利,但是郑成功最终是失败了。但近松门左卫门不管这些,他只要对烘托他的主题有用的部分,即郑成功战局占优的阶段。剧中的这个日本版的“国姓爷”和藤内和父母一同去他称之为“大明国”的中国,仰仗着日本武士的神威,打败鞑靼(清)兵,攻陷南京城,城内明将与和藤内合作,并拥戴和藤内为“延平王”。在近松门笔下,这位“国姓爷”与真正的“国姓爷” 郑成功大相径庭,和藤内压根就是一个日本武士,并在戏中口口声声自称“我们日本人”。他到中国来的目的,实际上也不是抗击清军、光复大明,恢复中华正统,而完全是为了扬日本之国威,趁中国内乱动荡不安之时,侵略中国,并图谋在中国实施日本的统治。关于这一点,剧本中有露骨的描写。在第二幕第一场戏中,和藤内在退潮的海滩上看到鹬蚌相争的情景,不禁感慨道:“让两雄交兵,乘虚而攻之,此乃兵法奥秘。……听说在父亲的生国,大明和鞑靼双方正在战斗,这岂不是鹬蚌相争吗?好!现在就到中国去,用方才领悟到的兵法奥秘,攻其不备,大明和鞑靼两国的江山岂不是唾手可得了吗?”作者接着使用旁白,作点题之语:“这位年轻人就是后来西渡中国、荡平大明和鞑靼、名扬异国和本朝、被称为延平王的国姓爷。”剧本特别注意渲染这位被称为“国姓爷”的和藤内是作为日本人与中国人打仗的。例如第二场中和藤内对中国的残兵败将说道:“喂!,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生国是大日本!”和藤内还摸着老虎的脊背说:“你们污蔑日本人是小国,可是你们看看日本人的本领!连老虎都害怕,看到了吗?”这位“和藤内”靠了母亲从日本带来的神符,靠了“天照大神的威德”,在中国耀武扬威,连猛虎遇到他都吓得打哆嗦,更何况是中国的士兵,全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降伏。和藤内命令中国的降兵败将全都剃成日本式的月牙头,穿上和服,并改换成日本式的姓名,然后接受他的检阅和指挥。他在对中国将领训话时说:“你们看,这里请来了天照大神。本人以一介匹夫,却攻下数城,现在成了诸侯之王,受你等的臣下之礼,这就是日本的神力!在竹林中收降的这些夷兵,已剃成了日本头,让他们在前面宣传日本的支持。鞑靼兵素来深知日本的武威,他们一定闻风丧胆!”就这样,和藤内“国姓爷”终于攻下了南京城,驱逐了鞑靼王,保住了“大明江山”。而实际上,这“大明江山”已经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成了“和藤内”的江山、日本的江山了。⑤

近松门左卫门的《国姓爷合战》在日本一炮打响,看过此剧的人非常多。据日本文学史的记载,这出戏连续三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观众多达20余万人次。就受欢迎的程度和演出的盛况而言,在当时是空前的。由于风靡一时受到持续欢迎,近松门左卫门又陆续写出了关于“国姓爷”的两个剧本―――《国姓爷后来的战斗》和《中国船带来的当今国姓爷的消息》,被后人称为“国姓爷三部曲”。 而且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其后,日本连续出版很多取材于郑成功的文学作品,形成一个系列。直到二战以后,日本出版界仍对郑成功情有独钟。不仅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一书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乐道的通俗演义,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1952)还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库。此外,饭泽匡的《国姓爷合战》(1956)也被收入日本国民文学全集。

郑成功的名字与事迹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国姓爷合战》这部历史剧对中国人来说,却少有所闻。中国人万万没有想到,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高大形象在日本却是以如此方式来亵渎的。近松门左卫门不仅是歪曲历史事实,而且是别有目的的煽风点火,一是利用日本人对郑成功的亲近感,二是捕捉到了日本人看此剧的深层文化心理。他借郑成功为原型,重新包装,以日本人所喜爱的歌舞伎剧的形式,来突出一个日本式“国姓爷” 和藤内,使得日本观众看起来倍生亲切。

近松门左卫门在《国姓爷合战》有文化暗示和诱导。郑成功生在日本,母亲是日本人,日本人对他有亲近感可以理解。但是把郑成功塑造成日本武士,就是不负责任的肆意篡改。“国姓爷”的解读也透露出浓厚的日本国粹主义倾向。我们看不到历史上的那个矢志抗清、不屈不挠的悲情英雄,相反倒是看到一个无法无天、侵略中国的日本强盗。和藤内的狂妄自大到了极致,蛮横无理,甚至让人感觉到够不上武士的档次。言行中充满了对中国的诬蔑之词,刻意抬高日本,好像郑成功能够作战成功,那是借了日本的声威,靠了“天照大神的威德”。这种刻意诱导基于双重目的,一方面戏剧出彩点多(情节越夸张,和藤内叫嚣的越疯狂),票房越有保证。另一方面,利用日本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是一部‘为了让大阪的观众意识到是本国英雄的戏剧’,从而达到更大的轰动效应和宣传效果。不可讳言,日本觊觎中国领土由来已久,从唐代时中日的白江口水战到丰臣秀吉的侵朝伐明迷梦遭到可耻的破灭以及近代的和全面。中日之间总有太多的瓜葛与恩怨。总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一切机会煽动民族情绪。日本是个岛国,人口众多,国土狭小,火山、地震、台风频繁交乘,造成了这个民族危机感和集体意识很强⑥ 。近松门左卫门将郑成功置换为和藤内,一再强调其日本人身份。和藤内打了胜仗是因为“借日本神力”,利用广大日本民众的“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将日本民众的视线引向中国,和和藤内的胜利结合起来,唤起民族主义中某些负面的东西。

郑成功打败清兵在近松门左卫门的理解和设计中并不是还中华之正统这个意义。对鞑靼(清)兵的轻蔑是因为认为与自己“同属蛮夷”,凭什么彼可取而代之,日本就不可以呢?日本版“郑成功” 和藤内来中国征战,关心的并不是什么反清复明,而是两强相争时乘虚而入,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中国实现日本的统治。这种对人物形象的设计应该说在日本是有市场的,无论是日本统治阶级中有政治野心的一部分人,抑或普遍怀有爱国情绪的老百姓,在《国姓爷合战》中都找到了精神寄托和情绪宣泄。

把郑成功塑造成一个武士和藤内,与近松门左卫门本人的身份也有关系,他本人就出身于武士家庭,也曾做过武士。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不仅制约着他的创作,而且其道德观念也反映在他的文学作品里。近松门左卫门笔下的郑成功,寄托了太多的内容,既有他个人的痕迹,又反射出了武士道的影子。武士道从源平时代的“坂东武者之习”一路演化而来,可谓对日本民族影响巨大,以致于新渡户稻造这样说:“抛开武士道,日本的中心价值无从谈起”,日本民谣有“花中樱花,人中武士”。 武士道,“忠诚与献身之道”,与郑成功忠心耿耿、反清复明的一生相吻合,很符合日本人的价值取向,然而,另一方面,武士道又是“凶残与战争之道⑦ ”。地狭人多的现实情况使得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向外转嫁生存危机,除了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之外,武士道是日本炯异于其他对外扩张国家的精神源动力。正因为武士道精神已经内化为血液流淌在近松门这些知识分子的血管里,在他们的文艺作品中才能很自然地流露出武士道向外膨胀扩张的外侵心理。同时,这些文化人的言论又煽动和刺激了日本国民的战争狂热和强烈的战争参与意识。在这个层次上,杀气腾腾的武士和藤内是否符合历史上真实的郑成功,已经不重要了,他已被塑造成了全体日本国民的英雄,他的身上承载了超出文艺的东西,日本观众被《国姓爷合战》所渲染的侵华迷梦所鼓动,喝彩叫好的是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化身和藤内在中国“扬日本之国威”。

近松门左卫门作为一个历史剧作者,犯了一个大忌,就是严重违背史实,为了迎合观众,虚构了太多情节。中国明清之际,清军入关之后,逐渐拥有了对南明的绝对军事优势,郑成功实际上作为南明最后的一支孤军与大清作战的,是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其忠诚的气节应该是文艺创作的主题所在。正如康熙皇帝亲书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其忠诚的气节应该是文艺创作的主题所在。郑成功打败了当时号称“海上马车夫”的世界海洋霸主荷兰,收复了台湾,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按照郑成功的中日混血的血统来说日本人也有理由引以为豪。更重要的是,郑成功是十七世纪直面和打败西方殖民侵略势力、收复国土的亚洲人,是一位在东方反压迫斗争中留下重重一笔的千古英雄。这完全可以作为加以深化挖掘的思想内涵。而且,郑成功的血管里融有着中日民族血液,是令两国人民都非常敬佩的杰出人物,他从西方殖民者手中的事迹和忠君爱国的高尚气节为共同的东方文化背景所接受和传颂,理所当然成为加强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的历史素材。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没有在近松门左卫门的历史剧创作中体现出来。却是一味的哗众取宠违背史实,歪曲人物形象,在对中国极尽污蔑、抬高日本上作文章。《国姓爷合战》引爆民族主义,混淆民族认同,煽动民族情绪。将立足点放在了满足当时日本部分国民的狂热的侵华迷梦和野心,使历史剧庸俗化、政治化,仅仅充当了当时日本民众的内心阴暗的侵华欲望的宣泄工具,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使其陷于狭隘民族主义的樊篱之中,没有起到宣传和纪念英雄郑成功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注释:

①林恕编《华夷变态》转引自南炳文:《“朱成功献日本书”的送达者非桂梧、如昔和尚说》,《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第39页。

②光:《郑成功父子对台湾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影响》,《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22页。

③沈正一:《拙劣的诡辩――驳斥“郑成功在台湾建国”谬论》,《台声》2003年3月第15页。

④郑亦邹著:《清史稿,列传十一,郑成功传》。

⑤李群:《近松门文学中的武士道与侵华意识》,《日本学刊》2006年第1期第135~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