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主管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政主管实训总结

第1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要找准问题、坚定信心。总的看,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有较好基础,已形成了一个基本轮廓和雏形,目前主要的短板还是农广校建设没有跟上,各地发展不平衡。一是办学体系不够健全。全国还有40个地(市)和近500个有农业的县(市、区)没有农广校;地(市)级校非独立办学的有79所,县级校非独立办学的有468所,分别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有的省全省基层农广校始终建不起来,还有的省地(市)撤并农广校问题比较严重等等。农广校的不健全和削弱,必然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有效构建。二是条件建设滞后。全国县级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显示,条件相对比较好的1400多所A级校和B级校,也不同程度存在设施设备不足和老化陈旧问题;400多所C级校和D级校,基本是没有办学场地、缺设备。三是办学队伍能力亟待提升。专职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短缺,基层校长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与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3年7月,农业部专门印发农科教发〔2013〕7号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在贯彻落实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沟通协调不到位、具体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没有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和全局上,充分认识加强农广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的地方觉得农广校条件差、人员力量弱,建设难度大,信心不足;有的地方认为没必要建设农广校,可以直接利用其他资源。对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们一定要看到,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家和各级都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广校建设正当其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农业部7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增强教育培训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强各级农广校建设,这是农广校性质和承担的任务所决定的。农广校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在5年内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和农牧业县(市、区)农广校或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全覆盖;积极争取各级专项支持,农广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基本配套,全面改善县级校设施条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县级校(中心)实训基地覆盖率达到100%;专兼职教师队伍扩大到10万人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各级校长(主任)和办学人员队伍实现全员培训,办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此,加强农广校建设要着力把握以下四个重点:

一是进一步完善办学体系。要保持农广校相对独立完整的办学体系。没有农广校建制的,或者原来有但被不合理撤并和挤占的,要通过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争取建立或恢复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一时难以建立农广校的也要保证设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二是强化公益性职能定位。农广校是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是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组成部分。在国家和地方教育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加强协调,确保农广校(中心)由农业部门主管的体制、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独立设置的办学格局。要在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岗位编制、人员聘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规范,强化职能建设。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承担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职能,把农广校(中心)办成当地农民教育培训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宣传推进中心,受委托承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

三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中央校要抓紧编制全国农广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规划,各地要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广校现代化进程。2013年,部里为100所A级校配备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2014年,计划将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项目主要调整为新型职业农民流动课堂项目。中央校要尽快制定各级农广校建设规范,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任务、设施条件、办学机制等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各省、市、县都要相应制定建设规范,越往下应越具体,要求应更高。同时要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通过建设不断加强,通过规范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四是加强办学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实施体系队伍建设工程,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校长、教学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分级开展轮训。要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训基地培训相融通,培养一支既有理论会讲课,又有技术能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注重把一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充实到兼职教师队伍中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快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和农民教育培训导师制度;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好的理念,就可以建设一支好的队伍,形成一套好的管理理念,凝聚一股好的力量。因此,校长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要努力打造一支思路清晰、勇于开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校长队伍。

要教学为本、服务为重。教学是农广校的立校之本,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农广校的中心任务。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切实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统筹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协调、汇聚、集成各方面力量,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大教育、大培训格局,实施分类、分层,多目标、多样化的教育培训。

一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务农农民中等职业教育,面向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开设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等新兴专业,重点培养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通过增设家庭规模生产经营等新兴课程改造传统农科专业,兼顾培养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继续推进中专后和合作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农业职业技能人才。促进职业培训、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乃至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

二要深入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改变以往单一的普及性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培训方式,特别是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创业培训,要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分产业、分类型进行经常性、系统性、全程性培训。要严格按照培训指南和培训规范,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尤其要强化培训管理,凡是整合利用农技推广机构、农机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关资源开展培训的农广校,要严格落实培训环节,牢牢抓住质量这条生命线,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三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教育内容上,要紧跟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实际需求,创新教学课程体系,改专业教学为产业教学,依据农时季节和农业关键生产经营环节,针对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减少理论增强实操,突出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农民意愿、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规律和学习特点,改农民进校门为教师到家门,采取送教下乡、农学结合等灵活方式,方便农民结合生产就地就近就需学习。在质量评价上,要立足生产经营实际,将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生产经营考察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从一次性单一结果检验转为过程检验与结果检验相结合,把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后的实际生产经营效果也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四是搭建基础平台做好公共服务。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重点,切实发挥各级农广校(中心)职能作用和服务功能,上联政府及教育、财政、农业等行政部门,横联农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企事业单位,下联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和协作协同,形成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围。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广校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增强抓落实、见成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要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广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农广校各项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列入农业部门工作计划、摆上议事日程,要像抓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一样,下大力气抓好农广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联合办学的领导体制机制,建立抓落实的绩效考核责任机制。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体系。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农民教育培训及农广校建设发展和作用发挥等重大问题。各省厅科教处要与省农广校密切协作,在领导中加大扶持,在指导中加强服务,全力支持农广校开展各项工作,要把办好用好农广校纳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工作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重视和加强对农广校(中心)的领导指导,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和科教部门的负责同志可以兼任农广校(中心)相关领导职务,进一步理顺关系,加大工作力度。

要积极争取加大投入。农业部农科教发〔2013〕7号文件下发后,部党组高度重视,部科教司、中央农广校与发展计划司、财务司一起,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争取农民教育培训及体系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出台。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将农广校纳入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安排专门工作经费,完善与办学要求相匹配的公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落实农广校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财政预算经费,保证各类重点培训工程项目的优先安排及重点支持。

第2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行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构建起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适应的创业实践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目前采用的创业实践教育的方法与内容体系大多照搬国内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当前本科院校实施的创业教育实践内容体系相对成熟完整,从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普及、创业技能培训,到学生开展创业模拟实践、创业项目孵化均有一整套成熟可行的实践模式,并且本科院校在硬件配套、政策的支持与落地和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方面,均能满足学生对创业实践的各种需求。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统一颁布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施办法的背景下,行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面临很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府、行业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教育重视不够

高职院校在学制、人才培养方面的先天短板,以及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水平评估不足的现状,导致了高职院校很难建立符合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和政策性指导意见。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和政策性指导意见,应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三方主导,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制定出旨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实践体系和政策指向性的实施意见。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还没实现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概念、方法与实践内容进行有效的细分和对接。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的对象是高职学生,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知识储备,自主获取创业技能以及承担创业风险等方面与重点本科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创业实践指导意见,对象是针对“高等院校学生”,却没有将“本科生”与“高职学生”群体进行细分。如果能贴近占据高等院校学生人数一半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建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内容体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将实现教育概念、方法与实践内容的细分与对接。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简单模式化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还无法有效对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能和地位没有明确定位,导致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照搬本科院校现有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层次和规模差异明显。再加上相关硬件配套和政策的限制,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照搬本科院校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有三:一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无法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所以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游离于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之外,创业教育的成果不被高职院校教学体系认可。二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成效不被学生所认可,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力度不够,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实际过程中还会遇到由于学生学制短而导致的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时间短、无法亲自操作实施实践项目,创业创新理论与现实实践严重脱离等实际问题。【2】三是高职院校创业实践的师资团队无法有效构建,由于只满足于形式上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游离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外,创业实践的师资队伍就无法从学校师资建设的层次去构建。所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简单模式化,最终导致无法实现其自身造血功能。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不匹配

创业教育是一项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工程。目前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指向性的缺失,高职院校自身开展创业教育的意愿不强烈,学生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不高,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创业实践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和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成效。最终都导致高职院校无法创建与其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匹配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涵的发掘与提升,是建立在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完善,学生学习、实践目标评价合理、创业实践平台成熟的基础之上。倘若没有这些要素的有力支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只能停留在空泛的层面之上。比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办学的现有条件,尝试将有条件的“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拓展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或者将现有的创业实践基地拓展功能,使其具备服务学生实习实训的功能。这些做法可以有效地将创业实践教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的行业指向性和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匹配度。

二、行业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的可行性

由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刚刚起步,对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还明确的认识。盲目照搬和简单沿袭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对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探索具有高职特色并且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势在必行。行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是指在以某项行业或产业为办学背景的高职院校中,围绕行业特色,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特点和综合素质开展的各种创业教育实践活动。【3】开展具有行业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首先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丰富高职院校办学内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当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种种困难,突出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可以有效拓宽高职院校办学的内容体系。通过丰富办学内涵,反哺教学,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其次可以拓宽高职学生就业渠道,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提高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随着毕业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加,高质量就业与学校办学竞争力关联性越来越大,通过推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可以有效倒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可以实现“创业教育实践有效展开,教育教学改革深度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渠道全面拓宽”的三赢局面。开展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实践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政治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具有行业背景和产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实践平台和条件保障。当前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一批具有高端制造业背景的产业将重新布局与重构。随着国家中高端制造业转型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将需要一大批具有行业产业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以产业对接和产教融合为有力依托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将有更加宽阔的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第二,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人力资源竞争之间的矛盾,为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实践思路与实践路径。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民生问题。有效推进高职院校的创业实践,既是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也是有效化解毕业生就业难题,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三,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并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方面,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高水平综合技术人才。在行业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实践教育,能有效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能进一步能提升高职院校创业实践的内涵。第四,在培养整个民族创新创业精神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转型与重构同在。如何能突破机遇期的瓶颈,成功实现国家产业战略调整,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很大程度归结于我们整个民族是否具备成功实现转型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因此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理应承担起全民创新创业素质培育与能力提升的历史使命,从而在转型创业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三、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实验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有力依托省级大学科技园“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的资源平台优势,紧紧围绕“创新在南科院,创业在基地,实业发展在产业园区”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科技园在政策、资金、服务的有力条件,积极打造特色明显,多元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有效开展行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一)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背景简介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南科职院”)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学校建有江苏省大学科技园,科创园(以下称为“两园”)。学校依托“两园”积极建设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目前在两园内建设有“全国高校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围绕两个创业基地,根据学校办学的行业特色,学校努力探索建设具有行业高职院校特点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方法路径与实践内容体系,初步形成了与学校办学的行业背景相适应,与学生专业相衔接,与高职办学特点相吻合的行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格局。

(二)具有行业特质的高职院校创业实践及其初步成效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实践教育可以尝试从“工作理念创建”和“工作机制构建”两个方面入手,先进的工作理念可以指导工作的高效开展,高质量的工作机制可以进一步促进工作理念的总结和凝练。工作理念的创建既要符合自身学校的办学实际也要具备一定的原创性,而工作机制的构建既要围绕工作理念展开也要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不断调整与更新,以达到工作长效开展的目的。1.理念先行,发挥优势:全面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格局开展行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从而能有效指导创业教育实践的方法路径选择、内容体系构建与实践平台的建设。南科职院从“两个创业基地”的建设为突破口,确立开展学校创业教育的工作理念,有序推进各项创业教育实践工作。【4】根据学校的办学实际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两园”建设的具体目标要求,学校确立了由“两园园区”、“学校教学系统”和“学校学工系统”三方协同指导的创业教育实践领导机构,三元协同的领导模式推动了以“教学系统”为主导的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与相关学生学分认证和创新教育教学学生评价反馈机制建设工作,完成了以“学工系统”为主导的“创业导师”师资队伍培育和“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体验与实践”活动内容制定工作,强化了以“两园园区”为主导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与创业孵化器建设和创业学生精准帮扶工作。从而形成了由“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育与教学评价”—“校园创新创业氛围体验打造”—“创新创业大赛检验与学生创业工作室立项”—“学生创业精准帮扶与项目孵化”四个维度的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格局。这种“三维四层”的高职院校创业工作格局,可以发挥行业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长处,有效帮助高职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与创业”。【5】2.政策扶持、整合资源:逐步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长效机制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这种长期性决定了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长效机制。南科职院积极与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与地方创业园区沟通协调,统筹构建学校大力扶持、两园有序引导、政府与社会事业多方资助的创业工作长效机制。南科职院与南京市人社局共建的“南京市大学生就创业指导站”落户于两园园区,“指导站”的建设搭建了学生就创业政策咨询、企业创办服务和税费减免、创业贷款申请帮扶等创业长期工作平台。同时南科职院与地方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了优秀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帮扶工作机制,地方大学生创业园对学校推荐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创业项目进行落地孵化帮扶,并帮助项目申请地方优惠政策支持,如小额贷款申请担保,创业场所免费使用等。此外,南科职院与由政府举办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建立了优秀学生创业企业成长帮扶接力机制,南科职院将已步入正轨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优质学生创业企业推荐给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省大创园引入风司,对学生企业进行评估,从而进行企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投资。同时省大创园优先推荐学生企业申报相关优秀学生创业企业政府专项资金,助力企业加速发展。目前南科职院已成功推荐2家学生企业入驻省大学生创业园,学生企业成功申请了政府专项资金,实现了转型升级。长效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帮助高职院校学生从“生存型创业”转变为更优质的“创新型创业”。

(三)实现行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保障体系建设与措施

建立行业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工作保障体系,可以尝试从“保障机制建设”、“硬件建设”和“资源整合与政策支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工作保障体系建设的宗旨是要保证创业教育实践工作的长效开展,所以在探讨具体保障措施建设的过程中,都要从“能否服务于行业高职院校创业实践工作的长效开展”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从而提高保障措施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保障机制建设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服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平台应在学校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指导与管理下,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核心目标,具有“服务性、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的特征,以“创业课程教学、创业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实训和创业综合服务”等一体化的创业孵化平台为主要形式,竭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政策、场地和资金扶持,致力于培养一批技术服务型和产品开发型创业者。【6】一是建设一支规范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创业管理与服务队伍,在投资融资、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企业诊断、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产权交易和法律咨询等方面为入园创业学生提供服务。学校以省级科创园和科技园为依托,将“两园”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全部为入院创业学生开放,并为他们提供免费、全程和一对一的企业注册、入园、投融资、税费减免等服务。同时也积极帮助入园创业学生配备校内创业导师和行业创业导师各一名,帮助初期创业学生能快速让企业走向正轨。二是聘请园区企业、共建高校、化工园区专家,建立一支学生创业导师支持队伍,开展创业就业辅导与指导,对学生创业中的项目选择、风险评估等难点提供技术支持。学校积极与南京市人社局展开有效合作与工作对接,依托南京市人社局在园区建设的“南京市就创业指导站”工作平台,有效整合资源,在人社局的统筹下,建设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同时学校进一步提高自身创业导师的培育工程,在人社局的专项资金支持下,开展了多期“SYB”师资班,培养了一批具备创业理论与实践指导技能的师资队伍,基本满足了学校开展创业就业辅导与教育实践的要求。三是制定、完善和落实促进学生实习、实训,鼓励学生创业、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保证学生实习、实训有成效,创业、就业有途径。开展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技能实训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创业与就业的有效途径。学校科创园与科技园创新有关入园企业促进学生实习实训的政策与制度,与入园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责任状,以企业经营面积为基准,按面积进行学生实习实训的人数包干,有效倒逼入园企业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有效拓宽了在校学生的创业就业路径。四是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特色和对地方产业升级的贡献度,来构筑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坚实基础。学校科技园与地方政府组建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积极引进能有效依托区域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尤其在绿色化工、生物制药、环保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生产企业,同时与企业深入对接,使得企业在技术、成果、人才方面与学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有实质性的关联。五是完善风险资金运作机制,制定对风险投资机构的专项鼓励政策,满足大学生创业初期和项目孵化阶段对风险资金的需求。引入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投资软环境,更好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需求。我校依托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引入风险投资机构,联合市人社局和学校职能部门,组成三方风险投资评价机构,与南京银行签订协议,为学生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服务。截至目前,我校共为入园12家学生创业企业担保小额无息贷款220万元。2.创业实践硬件投入与政策支持的完善高职院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与主管部门的支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学校创业实践硬件的投入与政策支持。一是积极争取政府统筹规划,有效推动政校企联动建设。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已经纳入地方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通过统筹规划,实现政校企联动建设。目前,在科技园建设中地方政府已经注入资金1000万元用于园区建设,其中300万元指定为高校教师及学生创业基金,鼓励高校学生进入基地开展实习、实训、创业和就业。二是争取多方面融资渠道,助力大学生创业实践。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与南京市人社局、南京银行达成协议,成为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发放九家试点高校之一。截止到目前,共为基地创业学生担保小额无息贷款8笔135万元,占南京银行年度小额无息贷款总放款量的27%。三是建设高质量创业园区,提升创业实践平台服务能力。园区建设三年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外部环境,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开始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大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就业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将为学生创业基地的建立创造条件、提供支持。3.政策扶持、整合资源,逐步形成多方联动的创业长效机制大学生创业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基地”在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多方联动,优势互补,在硬件投入、政策宣传、师资培训、创业教育、资金筹集等方面努力打造我院学生创业的“政府—社会—园区—基地”四级联动体系,逐步形成创业长效机制。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十分重视基地建设,专门规划学生创业用地总计面积达5000平方米。基地建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坊和学生创新工作室,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创赢南京企业家创业导师高校行”活动并举办创业大赛三届。举办各类创业专题培训班6期,截至目前,共举办SYB师资培训2期,学生培训3期,共有30名学院教师获得SYB师资证书,270名学生获得SYB培训结业证书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四、结语

第3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构建

[作者简介]魏慧敏(1986-),女,山东诸城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闫志利(1963-),男,河北滦南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及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A880132)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度博士基金项目“职业技术教育学内涵及学科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15-03

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分类进行的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均通过与职业分类相对应的具体专业实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了大量的社会急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但是,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仍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受体以及社会需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和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已有国内文献报道看,多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研究仅限于某一区域或某一学校,尚无可供不同地域、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共同遵循的“普适性”模式。鉴此,我们在综合已有研究及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借鉴。

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遵循的主要模式分析

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不难发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呈现出“从少到多”“从粗到细”等历史特征,其主导模式亦因宏观环境变迁而变化。总结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方式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五种主导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专科院校及中专学校(按现状亦统一称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均由政府所制定。计划部门提出机关、事业以及企业等发展规划,人事管理部门测定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总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各级各类学校专业设置的种类、数量及招生人数等计划,下达到职业院校付诸实施,毕业生由政府统筹分配到相关机构工作。职业院校只是按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负责组织教学,满足政府计划所确定的人才规格及数量等。这种专业设置方式是一种“人才短缺”背景下的专业设置供给驱动模式,往往滞后于经济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2.企业主导模式。在我国,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满足自身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都建立了面向企业自身就业的技工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产业工人,主要通过政府派遣和自身培养两条渠道解决;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拥有了用工自,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确定所需专业技能型人才,在面向社会招聘的同时,通过所属技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培养。企业所属技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多依据自身所需设置相关专业,确定人才培养数量等。这种专业设置方法主要针对企业岗位需求确定,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技校或职业培训机构所服务企业工作。

3.学校主导模式。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师资、设备设施等教学条件确定专业设置。早在“一五”计划时期,国家计划委员会就提出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条件说”,规定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设置专业不超过4个,新办或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可暂设一两个专业,最多不超过3个。具备师资、设备条件后可逐渐增设新专业。在当今时代,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自更大,多数学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条件,主动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要求设置专业。但从实践看,仅由学校主导专业设置,往往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

4.生源主导模式。“二五”计划后期,教育部提出中专学校应根据各项事业的分工,按中等专业人才所应担负的工作及其职责范围设置专业。凡是需要人数较多的可单独设置专业,凡不需成批培养如手工操作的行业所需的中等技艺人才,可采用“师带徒”或短训方式进行培养。步入新世纪之后,随着职业教育机构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张,为满足生源就业选择专业的愿望,职业院校开始依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种类越来越多。一些传统专业如农业种植技术、餐饮服务等逐步失去了吸引力,一些新兴专业受到生源的青睐,生源就业意愿引导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

5.市场主导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开始向人力资源市场主导模式过渡。1998年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改革专业和课程结构,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步入新世纪之后,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出现职业教育生源紧张的状况。为吸引生源,部分职业院校对相关专业过度包装,专业名称令人眼花缭乱。个别热门专业设置出现了“一窝蜂”现象,造成人才培养的相对过剩。也有的学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下降。

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的内涵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院校办学需要遵循的基本方针,专业是学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在国家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意见的指导下,立足学校现实办学条件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针对社会、市场及个人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立与调整,使之更为充分地满足社会进步、人力资源市场和教育受体发展的需要。

1.社会需求。需求驱动的第一要素是社会需求,表现为行业、地区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导向作用。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职业院校存在的价值在于为区域社会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专业设置的区域性和针对性更强。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既是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确保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职业院校应时刻关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经济发展的态势,并在专业设置上做出及时反应,不断提高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吻合程度。应密切关注行业、企业对学校专业设置的认可程度,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查研究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设置论证体制和预测机制,形成立足于学校办学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相适应的专业设置与发展规划。

2.市场需求。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格局已基本形成。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与经济结构转变及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需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以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一线人才。按DMP理论观点,当前我国出现的“就业难”现象并不是简单的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市场摩擦”较大,“工人与厂商”具有异质性以及信息不完全等原因造成“事等人”和“人求事”。作为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必须准确把握市场趋向,通过科学设置专业来减少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必须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并进行科学预测,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现实及未来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3.人本需求。教育受体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也是影响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或家长在决定本人或子女接受某种专业教育时,必然要考虑自己的投入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回报(如工资待遇、就业机会、社会地位等),而且这种选择必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甚。因此,职业院校专业一定根据教育受体的需求倾向设置。但对当前很多学生根据家庭、社会舆论的影响盲目跟风选择所谓“热门”专业的现象,职业院校应该理性对待,既要满足教育受体对“热门”专业的需求,又要防止“热门”专业变“冷”。同时,由于受当今社会“学历至上”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继续升学意味着能更好地就业,很多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应注意与更高层次教育专业的衔接。

三、构建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的主要步骤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需要持续优化和不断提升。而专业设置需要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给予保证。就某一职业院校而言,构建需求驱动模式,使专业设置做到科学、合理,并体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吸引力,需要认真实施以下四个步骤:

1.科学界定服务区域。职业院校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属性(如省、市、县属学校分别服务于本省、本市、本县等)。构建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需要职业院校主动联合服务区域的政府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向进行周密分析,进而把握人力资源需求的总体态势,最终作出设立新专业和调整旧专业的决策。若本服务区域暂时难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应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富民的号召,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措施,将服务面延伸到经济发达、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区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化、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职业院校应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确立服务经济区域的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地理位置、办学能力等优势条件,积极打造特色专业,增强对生源的吸引力,同时使学校专业设置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技能、技术型人才为己任,准确把握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走势,是职业院校持续优化、不断提升专业设置及其水平的关键所在。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包括一、二、三产业层次,高、中、低技能层次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性、变化性逐步增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必须具有灵活的调节机制,能对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组合调整,在评价上动态反应,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职业院校成立专门机构,组织相关人员经常深入人力资源市场以及行业、企业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科学评判某专业人才的市场可供量、可流动量及饱和度,准确预测未来一定时期人才的需求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条件,加大对人才紧缺专业的开发力度和培养规模,对人才过剩专业及时进行调整。

3.了解学生职业需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专门人才的社会场所,对教育受体的吸引力与专业设置密切相关。生源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牵动作用,职业院校所设置的具体专业成为教育受体实现职业生涯的“桥梁”。当今社会,民众家庭经济条件逐步改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格外关注子女未来发展情况。与此同时,学生在关注职业货币收入的同时,开始关注非货币收入状况。教育受体接受职业教育的收益(包括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越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越大。因此,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应对生源职业需求欲望展开调查,充分了解生源的个人能力以及职业需求、升学需求和收益需求情况,寻求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及个人职业欲望的最佳结合点,尽力降低DMP理论所提及的搜寻市场过度或搜寻不足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的风险。

4.回归学校主体地位。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状况。职业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认真整理各项调查所取得的信息资料,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社会职业分类与行业标准,进行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相关文件,组织相关行业、企业、教学等专家论证,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备案(高、中职学校分别报国家、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整合校内教育资源,落实开设专业所需的课程大纲、教材以及实验实习场所、必需的工具设备等,建立教学组织机构和管理系统。对于新设置专业,经常会遇到师资力量以及实验实习设备不足等问题,除学校自身加大投入力度外,也可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途径解决,满足专业设置需要。

四、建立专业设置需求驱动模式的保障机制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社会就业和民众福祉。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内涵既是职业院校理应担当的社会责任,也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外部保障机制。

1.加强专业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为加强专业设置指导工作,教育部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目录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本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工作。建立由行业、企业、教科研等单位组成的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组织,督导职业学校建立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定期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审议。与此同时,建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对话协作机制以及社会第三方评价机制,及时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以及就业收益状况作出评价,引导职业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

2.强化社会宣传。DMP理论认为,“不完全信息”是加大就业市场摩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强化社会宣传、畅通信息渠道是优化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推进就业市场供方与需方“交易”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应协调媒体加大对有突出贡献技能型人才的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发展改革部门应及时向全社会公众解读公布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就行业发展规划作出说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定期本区域劳动力市场最新需求动态以及各种职业收益情况等,引导民众了解岗位需求,产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欲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职业院校间开展横向交流,相互学习专业设置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引导职业院校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开展招生咨询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本学校专业设置的优势和价值,提高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

3.改善办学条件。职业院校调整专业设置时,经常会遇到缺乏相应专业师资和相关教学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困扰,仅凭学校自身力量难以解决。政府相关部门应从保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主动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排忧解难。帮助学校选调那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或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聘请兼职教师,满足专业设置的需要。对新开设专业,帮助学校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参加企业课题研究、技术开发、咨询诊断和培训等活动,不断丰富专任教师的知识结构,确保专业发展水平。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帮助学校围绕专业添置必要的实习设备设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要充分发挥统筹职能,科学整合现有办学资源,努力盘活空闲资源,积极推进校企、校校资源共享,不断提升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能力和水平。

4.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促进职业院校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而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着职业院校“一头热”现象,亟须政府“干预”破解。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要积极主动地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通过订单培养、引企入校等多种方式推进校企合作。特别是在专业设置和实习实训方面,要帮助学校联系相关企业,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帮助职业院校设置专业以及教学大纲的制定等,最大限度地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减少和缓解由于专业设置不对口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和学生就业困难,真正使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协调发展局面。

5.完善规制体系。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规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制与解制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教育部分别就我国中、高职学校提出了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并颁布了专业设置目录。一方面又将专业设置的自下放到学校,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工作。从目前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看,明显存在着名称不一、内容不一等现象。部分学校为增强招生的吸引力,随意将相关专业冠以时髦词汇。所有这些,均需要通过完善规制体系加以解决。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尽快完成国家《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同时,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检查与评估等制度,对发现的反规制现象作出相关惩罚规定,促进职业院校依法办学,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

[2]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司.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简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范树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走向研究[DB/OL].省略ki. 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5&filename=2005091946.nh,2005-07-19.

[4]方兴起,邓理兵.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市场搜寻理论的介评[J].研究,2011(2).

[5]付小庆.从适应需求原则看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

第4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程序正当;安全教育;安全发展

一、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基本状况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高校学生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等)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件。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由多重因素、多种原因叠加交织的结果,总体来说,大概有以下六种原因:一是高校学生安全意识淡漠,安全法律知识匮乏;二是高校安全责任制度不落实,教育管理尚存短板;三是安全隐患检查排查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四是安全防范措施单一无力,方法欠缺创新;五是高校周边社会环境复杂,治安状况不佳;六是不可抗力事件多发,为学生伤害事故推波助澜。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为有效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消除隐患,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理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杜绝因安全意识不强引发各类安全事故。

(一)高校及相关部门的预防机制

高校举办者和高校应当提供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的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高校举办者和高校不得将场地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及其他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将场地作为经营性的停车场。高校应当建立校内安全工作领导组织,设立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明确其安全保卫职责,并保证必要的经费。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高校安全工作考核目标和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督促高校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指导高校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以及自救自护知识等教育,定期检查高校预防措施落实情况。

(二)学生的预防义务

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学生人身安全的活动。在社会实践及实习期间应当遵守高校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纪律。不得携带与教育教学活动无关的且可能危及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物品进入校园,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活动。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按照学校要求向学校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变更时应当及时通知学校。

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学校,并向学校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与疾病有关的书面材料。

三、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教育启示

(一)高校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安全发展

高校领导者是学校安全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在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关不关心安全发展,重不重视安全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安全稳定和学生生命健康的利益。只有高校领导者重视安全教育了,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安全保障体系、措施就会建立健全,处理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就会有效实施,伤害事故善后处理就会及时、有效、稳妥、有序地进行。

(二)高校应制定完备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首先要做的是救助伤员、安抚情绪、维持秩序、控制现场、保存证据,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报告伤害事故的总体情况,争取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如果属于特别严重的特重大伤害事故,高校对外宣传部门还应积极主动回应社会新闻媒体对事态进展的关注,不可消极对待,否则即使是小的伤害事故也会被媒体炒作放大,大的事故就会引发更大的矛盾、误解和责难,使事故的处理陷入被动状态,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高校应主动协助相关部门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如果相关部门认定高校在伤害事故中承担法律责任,还应积极履行赔偿义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针对事故提出整改、落实、完善措施的意见和建议,高校应该认真研究采纳,结合学校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时将整改情况书面上报相关部门审查。

(三)高校应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高校应把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高校各部门应和有关政工群团组织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提高防范事故风险能力。高校应制定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相应课时,配备专任教师,确定考核程序及标准。在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时,高校还可以将历年历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伤害事故统计归类后汇编成册,作为安全教育的真实素材。实践证明,这个做法的教育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侵犯其他方面的权利。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急救知识,必要时学生可以通过自救减轻事故的后果〔3〕。

高校应努力探索安全知识专题讲座、视频录像放映与演习演练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演习演练的操作规范,让大学生们亲身经历安全事故模拟现场,结合所学的自救、避险、逃生知识以强化安全意识、锻炼自护技能。这些实践活动将会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要求,层层建立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分管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其分管职责权限内的安全承担相应的责任。[4]

当下,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成为党和国家坚定意志的背景中,保证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动活泼地学习是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高校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但由于高等学校安全发展的问题较为复杂,往往各种安全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安全发展的内涵更为发散,安全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然而,未雨绸缪、积极防范、提高安全保障责任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警示自己、教育他人,是杜绝学生伤害事故发生,降低伤害事故损害后果的必要工作。唯有如此,这样的高校才会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满意,令社会称赞。

参考文献:

[1]李乃蓉,孙昭锋,孙贝贝.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来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承担[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34-35.

[2]潘从武.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呼唤更高位阶立法[N].法制日报,2007-03-27.

第5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一、学校成立建设领导小组与项目办

由校领导班子和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组成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对学校项目建设进行宏观指导。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简称项目办),负责对学校项目建设进行指导和监督。

二、财务控制部

学校财务控制部依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关的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及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专人专账管理。

三、资产配置部与资产管理部

资产配置部依据项目建设方案及项目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制订项目所需设备的采购计划,依据相关的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及时组织设备的招标采购。资产管理部负责与项目建设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建设所购设备的验收、建账工作;并负责所购设备的后期管理工作。

四、项目建设小组

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项目小组的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或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部门的立项通知要求及学校项目建设的统筹规划,确保实现预期建设目标。按照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及学校相关财务制度,科学编制项目资金预算、合理使用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在项目建设期内,每半年将项目建设进展、年度资金使用等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学校项目办,接受学校对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监控、检查和验收。

五、项目建设

项目负责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责。项目建设启动之后,项目负责人应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及项目建设任务书的时间节点、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要求,制订详细的项目建设计划,合理安排项目小组成员的工作。财务控制部依据批复的项目建设资金额度及年度指标,指导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建设资金年度预算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资金使用办法执行;学校自筹资金按照学校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项目建设过程中一般不得进行预算调整,如需进行预算调整,需在经费使用之前由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报请学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六、项目监督与验收

项目建设实行学校和项目承接院部两级监控考核体系,对项目建设做到事前充分论证、事中监控管理指导、事后效益检测评价的全过程监控与考核。项目建设小组应按照立项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完成好项目建设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学校项目办也将依据项目建设任务书和建设方案,采集相关信息,随时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在项目建设期内组织专家每半年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建设资金的足额到位。项目完成后,项目建设小组应按照项目建设相关验收指标和要求撰写项目总结报告提交学校项目办,学校项目办审核通过后报请相关立项主管部门进行项目验收。对于按项目总体目标和项目内容如期或提前完成、通过验收,成绩突出的项目,学校将给予项目建设小组适当的表彰与奖励。

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第6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升格院校 职业院校 数据采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17-03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作为教育统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院校数据的采集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宏观管理的重要途径,并作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抓手,纳入国家和省级教育发展战略中统一谋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也提出:“建成广西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库动态更新,为教育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

当前,面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众多系统平台的数据采集任务,职业院校如何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并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开展自我诊断、自我评估等一系列院校研究活动,深入掌握院校发展现状,揭示发展中存在风险,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新职业院校评估方案一个重要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在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院校发展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平台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高职院校进行宏观指导,建立高职院校自律、社会参与、市场监督、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公开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指出,“要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作为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实时更新”。同时,院校需要在专家组进校前30天内提交人才培养工作书面自评报告和近3年来数据平台信息,并同时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布。本文将以数据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5年来数据采集工作的探索,提出新升格职业院校全校性数据采集的改革思路和具体实践步骤,为其他院校完善数据采集工作提供参考。

一、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09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由原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升格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现为广西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尽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在2010―2013年连续四年开展数据平台的采集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教师教育统计观念不足,教育统计工作滞后于学校的发展。升格初期,大多数教师都是从中专办学时代直接进入到大专。与大专层次办学相比,由于中专时代办学规模比较少,学生仅有2000名左右,所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相对简单,并且主要依靠几名行政人员完成,大部分教师均没有参与到全校性数据采集的实践经验。经过升格后四年的快速发展,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发展到近7000人,年培训人次突破万人,校内外教师近600名,专业(方向)增长到23个,数据采集信息量呈几何倍数增长。由于大部分教师教育统计观念的缺乏,各业务部门、教学系部往往把数据采集当成上级布置的一项“任务”被动地接收完成,没有与部门的日常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也无法体会到院校数据会为国家和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定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教育统计工作远远滞后于学校的发展。

(二)数据平台缺乏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采集过程烦琐且缺乏监控。全校性数据采集工作最初使用单机版数据平台,通过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开展数据采集工作。由于单机版数据平台并不是基于网络技术研发的,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共享的优势,采集任务必须通过自上而下将电子表格纯手工依次分解到各教学系部/行政部门、教研室/科室、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填报。在数据汇总的时候,同样需要纯手工方式逐级自下而上层层汇总,采集过程极其烦琐,工作量和压力特别巨大。由于无法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数据采集责任部门只有等到规定结束时间截止后,才能够获得全校数据的采集结果。对于部分数据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拖延、数据缺漏等情况,无法做到提前介入,导致一些数据必须反复采集,数据采集工作开展非常被动。

(三)漏填错填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对数据指标理解不准确。作为一所以教育、音乐、美术、文秘等文科专业为主的师范类院校,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绝大部分教师均是文科类专业毕业,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对EXCEL电子表格的相关操作不熟练,经常出现输入的字体、字号不统一,大量漏填错填的情况。如课程设置,填报的数量不及实际开设课程设置的1/3;在教师性别选择,由于少数教师漏选导致数据汇总出现男教师+女教师不等于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等情况。同时,由于指标涵盖的信息量比较大,尽管教师长期承担着教学实践活动,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面向教师开展教育统计培训不足,教师对部分指标的理解仍然存在偏差。如不能区分“平行班”和“合班”的差别;不能理解统计的时期是在一个学年内发生的事情,将自己近几年的数据全部填报到平台中;在“双师型”教师的选择上,没有充分理解指标的定义进行严格的自我评估等。

(四)数据采集缺乏统一工作规范,采集质量不高。数据是由各部门的干事、一线教师采集,并经过部门人员由下往上层层汇总。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作规范,监督和约束措施不健全,数据采集职责不清,各部门采集的结果缺乏向分管校领导、业务处室领导反馈与审核,数据“两张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采集质量不高,这给数据后期的核验、汇总和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极大地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数据无法充分反映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

(五)数据缺乏深层次分析,大数据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数据平台的采集工作从每年9月份开始到12月底完成上报,历时将近1个学期,是各部门每年历时最久、投入精力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教育统计工作。数据平台指标体系包括学校基本信息、院校领导、基本办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社会评价、学生信息等,对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各部门对数据的使用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主要关注13项办学条件的测算结果,对于其他数据指标缺乏深层次的应用和分析,大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六)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数据指标填报缺乏依据。针对数据平台的部分指标缺乏校级层面管理制度的对应依据。如缺乏针对“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评选机制,在填报过程中只能要求教师根据指标解释自行评估;在校内实训基地的统计上,由于各实训室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实训室的管理归口没有理清,导致实训数据存在重复填报的现象;在专职教学研究人员的基本情况填报上,由于缺乏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人员的界定,导致这项内容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二、全校性数据采集工作的对策

经过几年的建设,数据平台的指标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2015年版本数据平台共包含12项一级指标、66项二级指标、上百项填报内容、上千行数据、十几万个单元格内容,所采集的数据能够有效地反映一所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情况,涉及面广,需要全校所有行政管理部门、教学系部和教师的共同参与。因此,借助于数据平台工作的开展,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始了全校性数据采集与管理的探索之路。

(一)部署数据平台网络版,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为了推进全校性数据采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多方咨询了解,先后部署了由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研发的网络版数据平台。这是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后应用的第一个信息化数据平台,同时也是广西比较早采用网络版数据平台开展数据采集工作的职业院校。网络版数据平台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的先进优势,所有的数据采集工作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教师填报的数据可以实时按照统一格式自动汇总到全校数据,无需人工对数据进行整合,采集流程得到极大优化(见图1)。此外,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系部数据采集工作负责人还可以实时监控到每一张报表的采集进度,对于采集进度比较慢的人员可以做到及时提醒,对于填报的内容可以实现实时审核,发现问题能够尽早解决。

(二)启动校园信息化工程,减少数据重复采集。作为广西首批入选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2年启动了校园信息化工程,制定了《教育教学信息化规划方案》。随着信息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各部门依据工作职责,分别部署了教务综合管理系统、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固定资产管理等系统。以之前需要全体教师手动录入数据相比,信息系统将各部门在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实时的保存起来,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只需通过针对现有系统保存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即可,无需教师重复输入,工作量大幅降低。

(三)制定工作规范,明确各级人员职责。为了保障数据的采集质量,数据采集责任部门经过对以往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梳理,制定了“三级审核反馈”的数据采集工作流程。“三级审核反馈”工作流程即教学系部教师填报的数据,由教学系部领导负责初审,职能部门负责二审,分管业务校领导负责三审;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填报的数据,由本部门的科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初审,部门负责人负责二审,分管校领导负责三审(见图2)。“三级审核反馈”工作流程明确各级领导、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每一个指标都有专人负责采集和审核。

(四)开展全员分类培训,提升教师教育统计观念。逐年加大对全体教师数据采集工作的培训力度,依据分层分类原则按照中层及以上领导、行政兼课人员、部门信息员、专任教师等四类人员开展培训,并分类制作了填报手册。在培训过程中,着重强调了数据采集工作对学校发展的意义、历年学校各项事业办学指标变化情况、历年数据采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年度数据采集的方式方法以及主要数据指标的解释。在为期2周的填报过程中,采取积极主动出击的方式,通过现场答疑、在线远程辅导等途径多渠道解决教师在填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教育统计观念得到不断的提升,对学校近几年的办学成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五)成立团队集中整理数据,保障数据的完整性。网络版数据平台更加强调了数据的初始化工作,许多指标数据如教师信息、课程数据、专业数据、资产信息等只需通过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理导入即可。因此,数据采集责任部门专门成立数据整理团队,将年度的数据初始化工作由9月份前置到6月份进行,依据“只要学校信息系统拥有的数据,就不让教职工重复填报”的原则进行集中整理,突破瓶颈问题,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

图2 学校数据采集工作“三级审核反馈”工作流程

三、全校性数据采集工作改革成效

(一)数据采集质量大幅提升。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许多原本需要教师重复填报的数据都能够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准确及时地记录到学校信息系统中来,如开设课程、使用教材、教室、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等,这些教学数据直接通过系统导出整理就可以直接导入到数据平台,不再需要重复采集,教师的采集工作量大幅减少。同时,数据平台网络版极大的简化了数据采集的过程,更加强调了界面的人性化设计和数据的完整和一致性。对于必须填写重要字段,如若留空则数据无法保存;对于同样数据指标发生前后表格填报不一致的情况,能够通过核查功能及时预警,数据采集质量大幅提升。以课程数为例,2014年采集的课程数为1702行,与2013年的662行相比翻了两倍,2015年采集的课程行数更是达到2535行,几乎是2013年的4倍 ,改革成效显著。

(二)教学管理不断规范。数据平台的指标不仅是反映一所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情况,同时还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借鉴数据平台的指标体系,将每一个指标都落实到一个责任部门,并要求各责任部门将指标的采集工作纳入部门的核心工作中,依托数据采集工作不断完善、优化、规范教学的管理。如逐渐明确校内实训室的界定,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开展学校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评选,建立学校督导团队,做好校外兼课兼职教师的材料收集,加强招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制定校企合作等制度,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三)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形成规范。数据采集责任部门不断总结,改革采集方式,数据平台已经形成“上级任务下达任务分解数据初始化信息员确定分类培训采集辅导三级审核反馈数据上报”的工作流程,分类制定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普通教师在数据采集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并将数据采集工作的流程和职责应用到其他系统平台的数据采集工作中,如高等教育事业统计年报等。通过明确规范,增强全体教师数据采集主体责任,保障数据采集的质量。

(四)数据平台为院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平台的综合分析,责任处室不仅可以了解13项基本办学指标情况,测算办学所需要的各项投入,如教师招聘、图书采购、新建教学办公用房等给领导做参考,每年还通过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和《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对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诊断。如通过校企合作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哪些专业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而加以改进,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五)数据平台已经建设成为学校的综合信息库。大数据的理念已经逐步进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经过全校各部门、全体教师多年的努力,数据平台已经建设成为众多系统平台中部署最早、内容最丰富、数据采集最广的信息库。通过对数据平台的查询,职能部门可以查询到本部门近三年的业务数据,每位教师可以查询个人的授课、课题、培训、论文等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记录院校成长日记,数据平台能够客观体现一所院校发展成长的轨迹,并成为大数据时代下院校提升自身管理的重要途径,并具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婷,王彦飞.基于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个案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20)

第7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根据当前我国旅行社岗位需求开设,面向旅行社企业的产品设计与采购、外联、计调、组团、接待、门市等业务和管理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建设亟待不断创新与深化。近年来,笔者在高职院校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探讨与研究,总结实践经验,明确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改革的方向、主要内容、具体措施和其实施条件,探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有效策略。并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初见成效。

一、创新高职院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队伍建设

(一)实施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学历、职称、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工程。学校可引进有较高学历同时又有旅行社行业企业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进校担任课程的专任教师,要有计划安排专任教师到旅行社企业挂职锻炼、带队实习或考察学习,增强教师在旅行社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对旅行社岗位标准的深刻理解;要求教师积极考取行业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学历和职称,积极研究探索在课程与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同时,学校专任教师发挥专业科研能力优势为企业培训员工、诊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发展规划等,更好地实现校企共赢,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实施旅行社行业和企业专家的聘任、兼课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计划。引进行业企业能手和优秀管理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和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兼职教师最好是来自旅游行业企业第一线,资历深厚,经验丰富,拥有长期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和管理经历,属行业领军人物。同时,聘请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旅游协会和旅行社企业负责人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外职业发展导师,有利于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校企双方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改变传统“闭门造车”的局面。

二、创新高职院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的设置

(一)创新课程的设计理念。以行业、企业为依托,与旅行社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以岗位操作规范为标准,确定课程培养方案和目标;以旅行社企业岗位真实项目为导向,设计真实操作任务,强化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创新课程的设计思路。遵循“模块学习、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培养技能、学以致用”的思路,设计模块教学情境,按照高职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理性到感性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操作知识,按流程操,化技能为常识,不断扎实专业基础、熟悉业务操作流程、掌握业务技能技巧,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实现与旅行社企业岗位标准的真正对接。

三、创新高职院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

解决高职院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问题,要能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紧密结合旅行社行业和企业岗位,要深入调研旅行社岗位需求,准确把握旅行社服务标准,合理设计模块和项目,实施项目教学,真正体现针对性和适用性。

(一)讲究针对性。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旅游管理专业和课程培养目标一致,能够符合旅行社业务人员的岗位能力需求,且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讲究适用性。按照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注重与旅行社企业密切联系,聘请旅行社负责人或业务骨干担任课程兼职教师,强化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紧密结合旅行社工作特点,实现课程定位;实践教学项目来源于旅行社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项目。

(三)科学组织与安排。遵循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高职类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按照旅行社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以旅行社真实项目为导向,真实任务为驱动,按“模块~项目~任务”的模式和理论课与实践课1:1比例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结合实际,组织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材,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和网络教学环境。

四、创新高职院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解决高职院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问题,要能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旅行社行业和企业教学资源,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真正掌握旅行社基础知识和服务技能。

(一)创新教学模式。课堂讲授系统阐述基本原理和实务,侧重业务实操技能;实践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理论与行业实际紧密联系,安排学生接触旅行社行业实际、亲身体验。

(二)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现场授课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地调研法、分组讨论法等。

(三)创新实践方法。校内实践教学方式通过旅行社业务管理软件的应用、角色模拟、旅游类相关图件、模型、音像资料的学习与认识;校外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到旅行社企业开展现场教学、市场调查、见习或实习活动等。同时,教师可组织与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设计、展示与交流等实践活动。

第8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一、主要做法

1. 聚焦政策资源,取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支持。针对北京市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分散的特点,北京市农广校主动与政府对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优势,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农业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优势,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农广校主办、社会支持”的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注重农科教结合,实现农广校办学体系、农技推广体系、林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融合;改变以往教师单兵作战的方法,构建校企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形成强有力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

2. 强化自身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打铁必须自身硬。多年来,北京市农广校注重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培训能力、研究能力、推广能力、宣传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水平,强化内涵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农民的教学要与农民需求相结合,为每个参训农民量身定做一个致富经,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农民的教学要与村主导产业相结合,培养一批适合村主导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

3. 聚焦体系资源,建设体系一体化办学格局。办学体系是农广校生存之本。注重体系建设,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将各乡镇成人学校纳入农广校办学体系,设立农广校工作站,在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中设立教学点,逐步做大做强办学体系。注重塑造农广校体系文化,在体系中注入有“敏锐嗅觉、快速反应和集体攻击”的狼性文化,实现全体系一体化办学格局。在体系中注重塑造团队精神,从上到下贯彻共同发展的理念,营造团结的氛围,使体系的力量得以凝聚。使市校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村范围,将乡镇工作站站长、村校校长纳入农广校校长培训范围,使体系上下一致,思想统一,将办学体系打造成以资源共享为纽带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4. 打造自身学校文化。多年来,北京市农广校在秉承中央农广校文化的基础上,始终致力于打造自身学校文化,这些文化是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1)“一主两翼”发展战略。“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是指以成人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短期技能培训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两翼,主体发展带两翼,两翼发展促主体腾飞。

(2)“1234”发展思路。完善1个教育培训网络,搭建农职院师资和市级培训2个资源平台,打造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网络学习中心、培训鉴定中心3个办学实体,创新实体带动、项目推动、校校联合、校企合作4种办学模式。

(3)发展之路。走进“三农”,走进政府,向体外循环,走农科教结合发展之路。

(4)办学理念。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追求,社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

(5)体系建设理念。搭建平台,支持服务,上下联动,共同发展。

(6)培训理念。培训你一天,跟踪服务你一年。

(7)工作方法。推政府门,做政府人,干政府事。

5. 聚焦培训过程,实现农民培训全过程质量管理。培训过程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课程大拼盘。北京市农广校创新出“十步培训法”,对培训过程实施了全过程质量管理和务实的跟踪服务,实现培训成果转化。如延庆分校开办的果树培训班,打造出了以学员周顺海为队长的“金剪子”果树服务队,每年为农户修剪果树6000余亩,涉及800余户,使果树增收500余万元,其事迹被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6. 聚焦农职院资源,搭建农民教育直通车。北京市农广校创新性地提出面向农民应开展三个层面的职业教育,即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积极借助北京农职院的资源,构建三种职业教育直通车机制。初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资格培训为主要形式,学习结束并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经过申请可参加“技能+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成绩合格后颁发中专学历证书。获得中专学历证书的学员可以参加农职院举办的大专自考学习,合格者颁发农职院高等教育自考大专毕业证书。

二、取得的主要亮点与特色

1. 探索出以文化驻乡为载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途径。市农广校通过深入郊区教育实践,开展教学试点探索,创新出“文化驻乡”为主要载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通过驻乡进村,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开设农民文艺中专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农民自愿接受系统教育,以文化促科技,以科技带文化,实现科技、文化相融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的综合素质。以“文化驻乡”为载体的“科技文化融合,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 创新出“双师合作型”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双师合作型”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是针对农民“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实践而总结出一种新型教育培训模式,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由两名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学团队,实施过程采用“导入授课、分组讨论,展现提升,穿插拓展,点评总结,达标测评”六步教学环节。其特点一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两名教师分别由农广校1名骨干教师和1名行业专家组成,分别承担教学和实训职能。二是在师生之间构建了启发、引导、参与、互动的教学关系,学员参与热情高涨,实现教学相长。三是在学员学习过程中体现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员潜质。

目前在北京市农广校体系内全面推广这种教育培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员学习的兴趣,学员听课率达到100%,同时还吸引了很多旁听生参与,受到农民学员的欢迎。如在大兴区赢海镇的中专班上,注册学员40人,可长期听课的人数达到65人。在2013年乡土专家培训班上,有学员表示参加农广校的培训是他参加所有培训中收获最大的。市政府考核绩效办对全市培训效果检查中,农广校承担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在市农委所有培训项目中排名第一。

第9篇:行政主管实训总结范文

一、课程教学平台搭建起项目教学的框架

通过对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岗位后会有强烈的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四个“不知道”: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做到了哪一步、不知道如何做、不知道有无达成项目目标。针对以上情况,在实训教学中的每个项目以创设真实情境为起点,按照“需求分析”“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检测”“项目总结”五个步骤,依次完成“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打算这样解决问题”“我正在解决问题”“我的问题有没有解决”“通过解决问题我学到了什么”五个步骤。五个步骤环环相扣,按照企业施工的流程完成项目的实训教学。课程教学平台以“施工问题”引领项目流程,平台既是多种教学资源的载体,又提供了数字化交流的途径,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时空上进行了拓展。

图1 课程教学平台首页截图

二、利用交互式动画创设真实情境,辅助拓扑分析,简化规划过程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看不见”“难进入”“难再现”“难理解”等难点。同时,直观形象的交互式动画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用显著。本案例情境如下:学校网络管理中心近来频繁接到故障报修,反映网络响应速度缓慢,数据传输过程时常中断且难以恢复。项目组通过现场勘察和资料查看,发现目前校园网络采用的是传统的单线星形拓扑结构,这是造成目前网络状况不佳的根本原因。真实的校园场景将学生带入项目情境,认识到完成项目的意义,激发起实践项目的兴趣。兴趣,是一切教学行为的先决条件与必要条件。

情境中的项目目标1为:接入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间实现流量负载均衡与线路冗余备份;项目目标2为:防火墙网关多出口实现负载均衡与冗余备份。由于拓扑分析抽象程度高,交互式动画可以直观地描述运用多实例生成树协议和等价多径路由完成项目目标的过程:左侧接入交换机VLAN1的数据(1号教学楼数据)连同右侧接入交换机VLAN1的数据(1号实训楼数据)由23口进入核心交换机;同时,两台接入交换机VLAN2的数据由21口进入核心交换机,校园网络内部线路实现了负载均衡。一旦线路发生故障,经过短暂收敛,线路实现热备,上端基于源IP地址与目的IP地址进行选路,校园网络多出口负载均衡且热备。

图2 类比动画、拓扑分析动画

上述拓扑分析是完成项目目标的基础,也是整个项目实训教学的核心,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准确地阐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交互式动画首先通过生活中的类比完成概念性的初次认知过程,动态拓扑图以信封表示数据包,可控地对多实例生成树协议和等价多径路由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进行展现。这种先初识、后严谨的分析方式比较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

经过项目组间与师生间的磨合之后,校园网络改造项目的技术框架基本成型。项目组从可操作性出发,合理选用实训室设备,模拟情境任务。模拟器将复杂枯燥的规划过程可视化、便捷化。学生在使用模拟器的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设计、删除和清空。轻点鼠标,各具创意的规划结果便得以生成。三种不同线形分别表示双绞线、光纤和无线传输。规划过程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也会得到提醒。生成的规划结果经教师审核以后方可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图4 模拟器在项目规划中的应用

这些必要的课件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难展现的过程直观地展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本质就是要解决表述、认知过程的障碍问题。

三、数字化、网络化的交流方式弥补了语言和板书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课程教学平台在“项目规划”环节设置了“技术交流BBS”,在“项目实施”环节设置了“交换机脚本研讨模块”,在“项目检测”环节设置了“项目检测任务单交流模块”。这些模块的技术核心皆为BBS技术。

技术交流BBS以传统的列表方式将各项目组的创意与方法进行交流、碰撞与提升。观点的交锋激烈而有序,例如三个项目组就要不要路由器的问题展开专业性的讨论。

交换机配置脚本研讨模块弥补了语言和板书在脚本教学中存在的严重不足。项目任务按操作工序细化推进,细化的操作工序完成了多实例生成树协议的配置,用以解决校园网络内部线路拥堵与热备的问题。配置脚本和注释以电子任务单的形式进行交流,组内成员岗位轮换相互协作,组间相互借鉴,教师参与其间进行必要的导学活动。

项目检测任务单交流模块是各项目组检测结果的通道,每一组的检测结果都不仅是本组的结论,同时也为其他各组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图5 数字化、网络化的交流方式

借助网络化的平台和数字化的交流方式实现了知与能的融汇与提升,思维促进了思维,灵感激发了灵感。

四、利用WIKI技术实现项目组内的协作均衡

以项目组为单位的实训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个弊端:项目任务往往集中于组内部分成员,而另一些成员浅程度参与甚至不参与。

WIKI原是一种应用于远程协作的技术,其特点是由组织者提供框架式的项目总结架构,组员依据各自项目分工填写相应的内容。这种多入口的架构将职责明确到个人,组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由WIKI合成项目总结报告。WIKI的核心技术是个人身份认证及模块合成技术,其目标是通过行为参与带动思维参与,最终达到情感参与。WIKI模块为课程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6 WIKI技术用于实现项目组内协作均衡

五、借助Moodle实现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程实训教学中应用的通用性与可移植性

以课程教学平台为载体的多种信息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中的实践表明:以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主导的实训教学,无论是引领项目流程的“架构”,还是针对重难点突破的“模块”,都要求以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做支撑。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对于非信息类的使用者在客观上是存在着技术障碍的。具体表现在两点:一是课程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与;二是信息化素材的获取。

1.Moodle技术是非信息类专业构建专业课程平台的捷径

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 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 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 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Moodle 这个词是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缩写,指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该系统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 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 平台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Moodle 平台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 重要的是Moodle这一软件对于学习者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会使用IE浏览器的人就可以方便地使用。

2.实现信息化素材获取途径的多元化

信息化素材一般是指图片、动画、声音、视频以及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具有特点功能和目标指向的“作品”。鉴于多数使用者并不具备素材的开发能力,因此目前信息化素材的获取途径相对单一,即从网上获取。这一方式获取的素材在应用针对性上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从目前中高职的实际情况出发,信息化素材的获取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对于制作难度不是太大的素材,可以从相关课程的作业中获取,既可师生共同完成,也可以项目组的形式完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素材可考虑以外包的形式进行校企间的合作。获得的素材以课程为单位进行编号,并实现校内与校际共享。

信息技术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的是必要性与针对性的原则,应用形式不应该是零散和浅层次的,课程教学平台在这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实训教学中的项目流程按照课程教学平台的模块依次推进,而平台的架构是参照企业的“项目五步法”而来,实训教学与企业施工实现了有效的对接。镶嵌于平台之中的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则有针对性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作者单位: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链接

在线研讨

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与教学

飘:

信息化教学对模拟实训很有用,对缺资金的学校更是雪中送炭。可以增加上课容量,节省写笔记时间;更直接、美观,易于理解。问题在于难以控制学生上网玩游戏。

如俊:

教学内容有时可以信息化、开放式,让学生自行学习完成。如我将问题包、学习课件或摘编的信息化教学大赛有关作品放在个人博客上,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学校开放式机房自主学习与在线交流,效果还不错。

其实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关键是如何把现有网络资源用起来。如微博、QQ、网络论坛等手段都可以作为教学开展的有效方法。

江苏 鞠锋:

“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落实的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设备的快捷便利,以及完善的设备落实模式,你要让老师喜欢用才愿意天天用,如果特别麻烦,需要很高深的技术要求和制作要求,必然是很多人不愿意使用的。

我们不能把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当成是信息化。现在有些老师是为了用信息化手段而用信息化手段。

关于资源的建设,我觉得学校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设立奖金奖励能够创造资源的人员,通过奖励优秀等方式填补资源空缺。有很多学生在信息化设备使用上有独特的能力,甚至是有特长,要慧眼识珠。

如俊:

如果有关部门从不同层次把全省职业学校相关大类专业集中在一个平台,参与反思研究、参与信息化课件、积件等编写,这种海量的信息化作用比信息化大赛更有意义。

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上面要做,学校要做,我们教师自身有时也要做,从不同层面推动,但校本化不能变。

崔志钰:

信息化最起码应从技术与资源两个方面来理解,不可偏废。当前对技术强调得比较多,而对资源则重视不够。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迫在眉睫。

设备靠投入,资源靠建设。其实广大教师需要的不是课件,而是积件。积件就是单独的一个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拿来用,完整的课件如何才能与自己的教学相匹配呢?

资源库才是根本,解决了资源库,信息化就好办了。

积件的开发应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和组织作用,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各司其职,什么应该是中学教师开发的,什么又该是软件公司弄好的,什么又该是教育专家开发的,同步各自的开发进度,只有这样才能积少成多,开发出足够的积件。零件有了,但应对零件的规格、尺寸有统一的规定,要不然零件做好了却组装不进去,岂不白做?在积件开发时应统一规定制作的标准、格式、分辨率、制作软件的版本等,使开发出的积件能相互融合。

连云港陈恒水:

信息化教学需从顶层要求,底层做起。需要有激励机制,现在国家、省市都有相应政策和大赛,但是学校的机制跟不上,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崔志钰:

资源建设应“两面夹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唯如此,才能成。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学校可以建立教学积件建设专项经费,每开发出一个,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方面可促使信息化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度,打造“高效”信息化课堂。

现在资源网很多,为什么仍无法有效推动教育信息化,这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吗?每个人都开发有难度,只有能开发的开发了,其他人就可以“借”来用了。这就是“积件”的好处呀。

江苏 鞠锋:

上面要重视,领导要考评,教师要奖励,学生要鼓励。

崔志钰:

积件开发出来后,应能有效地共享。当前,课件出现了明显的重复制作,单兵作战,各自为政,既浪费了教师的精力,也不利于教师制作水平的提高。共享可以使优质教学积件服务于所有教师。

积件的共享还应包括源代码的开放,Linux操作系统就采用了开放源代码的方法,不但没有使Linux消亡,反而使更多的人了解、使用。人们在使用Linux的过程中,不断地根据实际需要对Linux进行改进,结果使Linux成为现在唯一可抗衡Windows的操作系统。积件代码的公开,不但有助于除积件制作者外的其他人了解制作者的设计思想,而且有助于其他人对该积件进行改进,使其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进而促进积件制作者制作水平的提高。开放、共享才能使积件聚沙成塔,才能有效地改进积件。

如俊:

其实,当前课件、积件都不少。关键是运用。我认为当前中职校信息化关键是:一是如何指导教师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二是学校如何建设教学资源库。

崔志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