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记者申报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了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我校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按照上级团县委的工作部署,沐浴百年文化风华,秉承“公、诚、勤、勇”的校训,本着“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人生因奉献而伟大”的理念,大力弘扬“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认真开展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宣传发动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加入到青年志愿者行列中去,为他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
一、 有序组织,完善机制。
学校于xx年成立了 “湘阴一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由校长担任顾问,团委书记任指导组组长,学生会主席担任队长,学生会、团委会及部分优秀学生为成员,志愿者服务队人数每年基本有300多人。学校团委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使志愿者活动常规化、制度化。学校团委把帮助贫困生,进社区服务,进行环境保洁工作纳入常规工作,密切关注国家大事,时刻准备在需要的时候贡献力量。学校团委还量化了志愿者的服务,并对其进行评优选好,以期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宣传环保,共建和谐。
为了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倡导绿色校园,学校团委大力宣传并组织了“绿色行动,美丽校园”的征文及演讲活动,演讲活动在县电视台直播,反响良好。为了响应“保护母亲河——湘江”的号召,学校团委努力践行环境保护,组织了中日友好青年林活动。每年植树节,学校团委都认真组织发动,带领师生植一定数量的树苗。我们青年志愿者在滨湖广场、宗棠广场、涝溪桥至学校路段开展了环保公益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清理白色垃圾和宣传环保意识,我们希望通过行动和宣传提高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人都参与到湘阴创卫的活动中来。
三、学习雷锋,无私奉献。
我们将每年三月定为学雷锋活动月,为纪念雷锋同志、传承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弘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我们都会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义务清扫、进敬老院慰问和向困难家庭献爱心等。我们的志愿活动不仅在学生中引起广泛专注,还得到了街道和社区的高度好评。在学雷锋月中我们与校刊《远浦》、校报《一中人》联合主办征文活动,活动以“我身边的雷锋”为主题,向全校师生征求展现了当代中学生学习雷锋的风尚的稿件。在那次活动中,全校同学踊跃参加,积极投稿,挖掘出不少学生平时没有注意到的身边的“雷锋”。通过我们的学雷锋志愿活动,不仅在师生中弘扬了雷锋精神,还让同学们将“学雷锋”行动内化为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使得雷锋精神在学校的和谐氛围中代代相传。
四、慰问孤寡,传递真情。
关爱老人和儿童一直是我们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学校团委都会组织活动给湘阴福利院和老人带去问候和关怀。并充分依托学校广播站、舞蹈社、音乐社等社团,精心组织排练精彩的慰问演出,给福利院内带去欢乐,老人们沧桑的脸上流露出的笑容每每让我们深有感触,更坚定了志愿服务的信念。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派出部分优秀学生进社区为农民工子弟进行一对一帮扶,为他们进行义务家教。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慰问不仅为福利院带去了最真诚的问候,也为社会开展敬老爱幼活动,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了我们的热情和力量。
五、积极响应,参与创卫。
市容市貌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湘阴的城市卫生要靠每一个人的维护,学校团委积极地组织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了湘阴创卫的城市清洁活动,为湘阴的环境卫生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县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因表现突出,效果显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创卫先进组织。学校团委这次活动旨在带动大家投入到环保志愿者的行列中来,真正做到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登上12米高、19169平方米的厂房屋顶,看到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将太阳能电池板一块块地安装到兴业太阳能厂房屋顶上。据介绍,这个正在建设中的20.8MW屋顶电站项目,去年一次性获得国家财政部“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支持2.8亿元,建成投产后每年能发电2500万度,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屋顶电站。
而与兴业太阳能同时申报2010年国家财政部“金太阳示范工程”20MW屋顶电站的株洲南车时代集团则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申报的方案最终落选,没有获得财政资金的支持。
申请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真的存在捷径或秘诀吗?记者认真而深入地研究了兴业太阳能此次如何成功申请20.8MW屋顶电站“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过程。
兴业太阳能的样本
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太阳能”)是一家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750)。
从2010年9月10日开工建设,到今年3月10日实现近12万平方米厂房封闭,今年6月将实现光伏电池、组件、玻璃和铝合金产品配套的投产。去年12月,获批的园区20.8MW光伏电站是我国政府支持的最大一个“金太阳”项目,并由国家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能源局授予九华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运用示范区”。
“2010年底,我们高度重视这个项目,该项目从立项开始,到成功申报获批为‘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后,就一鸣惊人地成为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焦点之一。”湘潭市副市长、九华示范区管委会工委书记杨亲鹏告诉记者。
“我们很幸运地获批这个示范工程项目,加上各级政府这么关心支持我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信心尽快建设好这个太阳能屋顶电站。”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文认真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湖南兴业太阳能产业园准备6月底正式投产,太阳能屋顶电站主体工程也将随之建设完成,届时,这个项目将是湖南省去年获批的全国13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中第一家率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企业。
从世界各地发展太阳能产业的经验来看,光伏产业如果离开政府的支持,企业几乎无能为力。兴业太阳能当初为申报这个项目,也颇费了一番功夫。
“或许你都难以想象,这个数额巨大的项目申报工作只是短短一个月时间完成的。”当初负责此项工作的兴业太阳能总经理助理周青告诉记者。
按照周青提供的信息,记者上网查看,周青提到的财政部文件为《关于加强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财建[2010]662号),该文件下发日期为2010年9月21日,而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必须在10月30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报至财政部。
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
“我们是通过财政部的网站获得这个通知的。因为,我们有每天浏览财政部网站的习惯。不过,我到地方财政部门打听时,当时地方财政部门还没有正式收到这个文件。”周青告诉记者。
记者也了解到,财政部下发文件的同时,将文件通过财政部网站公布出来,就是起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目的。地方财政部门接到财政部下发纸质通知文件相对要滞后几天甚至一周或更长时间。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申报小组,首先是对照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分析,最后决定我们参与申报。”周青向记者回顾起当时申报的情况。
“我们每年都要参与很多金太阳屋顶计划类似的示范工程项目。对应申报积累了很多经验,不过,这次申报的时间显然非常紧张。现在来看,分工合作非常重要,申报小组要各负其责。技术组负责方案设计,政府组负责对接政府沟通,材料组负责材料收集。这或许是我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周青向记者透露。
根据财政部2010年662文件精神,此次申报的“金太阳示范工程”重点为:建筑面积充裕、电网接入条件较好、电力负荷较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进行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集中连片建设。湖南兴业太阳能产业园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为此,周青争分夺秒地展开了紧锣密鼓地工作。
申报初稿在一周后就提交政府部门审批。由于“金太阳示范工程”要逐级审批,而且每级政府都要求财政、能源、科技、环境、电力部门立项和审批。
“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忽或耽误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导致申报失败。”周青严肃地告诉记者。
“我们一开始就向政府部门申请援手,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周青告诉记者。九华示范区为兴业太阳能申报这个大型太阳能屋顶电站召开了专门会议,全力支持兴业太阳能申报工作。
周青告诉记者,申报材料流程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提交公司项目所在的九华示范区管委会的发改局、财政局及产业局,获得园区立项;第二步提交湘潭市财政局、科技局及发改委。三部门同时立项获批后第二部结束;第三部则是提交湖南省财政厅、能源局(能源局隶属发改委)、环保厅、电力局以及科技厅。
“最后一步至关重要。作为如此重大的省级项目,省级环评以及电力局同意并网则是重中之重。”周青强调说。
除此之外,规划好申报时间,按时申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挑战仍存
借用托尔斯泰的名言,成功的企业往往是相似的,不成功的企业则各有各的不同。
有关专家也为兴业此次成功申报总结几点成功要素:
1获取消息早,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2吃透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对症下药,申报材料针对性强;
3团队作战,分工合理,执行效率高,有利于短期内快速完成申报;
4联合政府,争取支持,申报材料通过率比较高;
5及时沟通,查漏补缺,随时可申报材料存在的缺陷进行补救。
兴业的成功自然值得庆贺,其他失败的企业则不必气馁。遵循上面这些所谓的秘笈,并不能确保企业项目申报成功。
目前来看,面对各级政府部门存在的名目繁多的财政专项支持资金,企业有时候真觉得有点无所是从,不知道从何下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政府各部门均有很多针对企业的专项支持资金,具体的申报要求不一而足。但最复杂的莫过于类似“金太阳示范工程”之类的专项支持资金了。
“相比其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金太阳示范工程’申报涉及政府部门众多,申请材料要求非常专业,流程非常复杂,这可能是许多企业无法一次成功申报的原因之一。”湖南省财政厅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政府官员告诉记者。
打印店消耗惊人
记者在一家高校的打印店了解到,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店里最忙的时候,有不少毕业生前来打印论文,少的有十几页,多的甚至有数百页,一般打印五到七份的同学居多,“尤其是到四月下旬,打印论文的同学会很多,有时一天就用掉一箱5000张的纸。”工作人员介绍道。
“我们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是15000到20000字左右,打印出来大概需要十几页A4纸,但是再加上封面,目录摘要,以及引用的论文资料,估计就会到三十页左右。”该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大四的学生常同学向记者介绍,共打印了五份,除交给学校的一式两份,自己还保留着一份,还有的在答辩时老师审阅会用到。另外,初稿之后还需要修订等过程,实际上打印的份数会多好几份。
据媒体在2014年采访北京、天津、河南、陕西10多所高校的文、理科毕业生发现,一份论文,从初稿到终稿,再加上答辩时发给每个评审的,平均每个毕业生要打上约7本毕业论文。毕业生介绍,论文的字数要求为2万字左右,一份论文采用双面打印,需要用约20张A4纸。
探究打印店的成本和利润
打印店大概有两类,一类比较普通的个体打印店,以复印打印为主业,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价格参差不齐,从几毛钱到两三块钱都有,小编就曾遭遇过费用为两块钱一张的打印店。但是打印一张纸的成本真的有这么高吗?
小编查询某电商平台后看到,一包500张的A4打印纸价格在16元左右,算下来每张纸不到4分钱,将房租、水电费、耗材等加在一起,摊到每张纸的价格应该不会超过1毛钱,而有的打印店竟然收到两块钱,利润竟高达百分之两千,可谓一本万利。
还有一类则是专业技术类型的打印店,如号称“券商之家”的荣大快印,专事“上市申报材料”打印。有媒体曾报道,其占据着90%的市场份额,被喻为离上市“最近”的打印店。一位荣大前员工曾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一个IPO项目从递交申报材料到封卷在荣大的整体花费一般不低于10万元。
云浮海事局的统计资料表明,在该局今年处罚的40余宗船舶配员不足的案件中,有一半的涉案船舶是载运集装箱船舶,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原因是船员安全意识不高——在航行中途擅自离船,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集装箱船舶的安全。
“针对口岸的集装箱船舶存在的技术状况差和船员综合素质不高、安全意识差等隐患,我们对当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做好船载集装箱的监管、如何更高效地进行集装箱开箱检查积极开展了研讨,探索出了‘一静、二巡、三开箱’的三位一体监管新模式,加强了对口岸集装箱船舶的有效监管,消除了安全隐患,保障了新港口岸的水上交通安全。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集装箱船舶突发事件应急演习,着力完善云浮市船舶防污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高运输船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云浮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云浮海事局局长龚斌说。
“一静” 严把口岸审核
李船长是肇庆航运公司的老船长,他在新港口岸刚开放时就跑云浮到香港的航线。
2012年11月20日,他又来到了云浮海事局六都海事处。一进门,他就看到了六都海事处处长莫志威,他一边笑一边打招呼:“嗨,又见到您了,莫处长,今天您又亲自上阵了啊!”
“这就是我的工作啊!”莫志威一边跟李船长打着招呼一边接过李船长手里的材料,熟练地翻看起来。他先核对了船舶的申报单,又查看了载运货物清单和货物交接清单。
查看完手里的资料,莫志威对老船长说:“把装箱证明也拿来我看看。”
李船长一愣,说:“平时都不查这个的,最近这么严啊?”一边说着,他一边从包里拿出装箱证明递给莫志威。
核对无误后,莫志威告诉查验员可以准予出口岸,同时,他认真地对李船长说:“最近可能会有雾,一定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不准冒险航行,确保安全。”
李船长乐呵呵地接过查验员递过来的资料,准备离开。
另一边,莫志威又开始查看另一位船长提交的资料,他边说边拿个记录本写着什么。李船长有点好奇,不觉转过头,投去疑惑的目光。
莫志威向李船长解释说:“您的船舶没有问题,我记录的是他的船。”莫志威指着另一位40多岁的船长说:“他的申报资料不全,所以,我要记录下来,然后通知我们的现场巡查人员登船检查。”
莫志威告诉本刊记者,“自广东海事局‘中小海轮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为了加强口岸的有效监管,六都海事处在口岸查验窗口加大对货物申报材料的审查力度,指派专人对船舶进出口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认真核查船舶提供的船舶申报单、载运货物清单、货物交接清单、集装箱装箱证明等材料,发现可疑信息的要求船方提供更为详尽的证明材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船舶进行登记,并立即通知现场执法人员优先登轮检查。”
“二巡” 加大巡查频率
同一时间,正在“海巡1654”船上巡航执法的海事执法员潘锦锋接到了莫志威的电话,要他们注意“汇粤X”船。潘锦锋立即向正在船上负责现场巡查执法的副处长罗照洪汇报了这一情况。
罗照洪在了解情况后,迅速指挥“海巡1654”船转向驶往新港码头。他告诉本刊记者,“此次专项整治我们处为了从严治理集装箱船的违规行为,专门增加了现场巡航执法人员,并每天始终保持有1艘海巡船、3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现场巡航。同时,也加大了对在港集装箱船舶检查频率,重点巡查在新港码头靠泊的集装箱船舶,尤其优先巡查口岸查验员要求登轮进一步核查的集装箱船舶。同时,我们还搜集分析以往集装箱船舶事故的案例,并根据这些案例专门制定了《云浮海事局集装箱船舶现场巡查指南》。”
罗照洪所说的《现场巡查指南》是集装箱船登轮检查的工作手册。他说,海事执法人员在登轮进行检查时,除了要核查常规的船舶检验证书、最低安全配员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等船舶及船员信息,检查船载集装箱是否严格按照装载手册进行装载之外,还要对照《现场巡查指南》一一检查其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装载、系固、绑扎;是否配备了足够合格的、符合要求的系固、绑扎材料;是否配备了应急设备、船员是否能够熟练操作设备等。
根据《现场巡查指南》的规定,“汇粤X”船果然存在问题,“不仅其系固绑扎不过关,船上的系固材料也可能不够用。”罗照洪将这一检查结果告知船长,希望他尽快解决集装箱安全系固问题。同时,他还提醒船长:“最近云浮处于雾季,一定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准备,提前预防,以策安全。”
“三开箱” 对可疑集装箱开箱检查
2012年10月31日,这一天对云浮海事局来说有点特别。
该局监管处处长何国斌告诉本刊记者,这一天是云浮海事局第一次联合监管处、船检处和六都海事处三个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停泊在新港码头的“粤安运XX”船和“东运XXX”船装载的4个集装箱进行开箱检查。
早在联合检查小组成立之前,云浮海事局结合辖区特点,制定了《云浮海事局集装箱开箱检查指南》(简称《开箱检查指南》),明确提出要重点抓好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开箱检查工作,从源头把好关。《开箱检查指南》要求每个检查人员在开箱时不仅要认真检查集装箱CSC标牌、箱体外观和箱体标识,还要仔细核查箱内装载货物是否与申报一致、是否按规定进行系固、货物装载是否符合隔离要求等。
9月9日,沈阳铁西区万达广场售楼处周边依然挂着警戒线,二层楼体已被绿色帷幕遮挡,不时有公安消防的车辆进出。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聚在门口,谈论着此前火灾的场景,并唏嘘感叹“生死一念间”。
8月28日14时54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万达广场售楼处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
根据当地警方初步勘察的结果显示,火灾由售楼处一楼沙盘电路故障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之中。随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公告,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万达广场“8・28”重大火灾事故,列为挂牌督办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火灾事故负面影响正在扩大,这也将影响万达正在进行的上市计划。
按照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要求,发行人最近36个月内不得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以及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而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如重大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将面临罚款、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等处罚。
如果万达被认定对此次火灾负有责任,将三年内不得申报上市资料并公开发行股票。以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万达难逃其咎――9月2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指出:事故暴露出万达违规使用易燃可燃装饰装修材料、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
上市或有变数
9月14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财经》记者表示:“(火灾事故)对上市的影响现在还很难说。事故原因在等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
2009年万达启动了上市计划。但进入2010年,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及A股市场的低迷让万达放缓了上市的步伐。“现在市场不太好,股价这么低,(如果万达上市)挂都挂不出去。”王健林说。
2009年年初,万达引入建银国际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下称建银国际)作为基石投资者;2009年8月,万达完成第二轮私募,认购价为每股17元,参与认购的机构包括建银国际、华控产业基金等,每家认股比例约1%。两轮私募共募集资金超过40亿元。
按照万达的计划,第二轮私募拟向战略投资者出让约5%-8%的老股,募集资金约14亿-24亿元。私募完成后,全部战略投资者持有公司约10%―13%的股权。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土地储备或新项目的开发建设。
万达同时承诺,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之后,随即启动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工作。
具体计划为,2009年12月-2010年2月间完成上市辅导及辅导验收;2010年1月-3月间,以2009年12月31日为上市申报基准日,完成招股说明书等上市申报材料;并于2010年3月-5月间申报上市资料,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2010年6月在国内A股挂牌上市。
“拟上市的资产规模相当大,大得惊人。”王健林曾在2009年9月对《财经》记者透露。而在外界看来,万达一旦上市,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是“毋庸置疑,早晚的事情”。
《财经》记者了解到,万达上市申报材料并未递交证监会,仍处在材料准备阶段。由于时间的推移,财务报表的周期需要随之更改,其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也正在制作招股说明书。
在此前入股万达的投资者看来,今年不能上市已在预料之中,但由于火灾事故的出现,投资者对今后三年不能递交上市申请的可能颇为担心。
据一位房地产PE领域的负责人透露,建银国际主导了万达此前的两轮私募,均采用信托模式将股份出售给其他投资者。在第一轮私募中,由于对商业地产的信心不足,建银董事会中的否决票曾占绝大多数。而其他一些机构投资者之所以会投万达,“也都是看重建银国际的牌子,真正懂万达业务的人不多。”
一位投资万达的机构投资者坦言:“万达目前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我们)确实很关心这个事情。”他同时表示,私募投资万达,都是在股东层面,不会干扰公司的日常管理。另外,入股万达的投资者彼此之间也是隔离的。
沈阳项目搁浅
在万达内部,这次火灾被认为是很蹊跷的事情。“一个沙盘着火,居然造成这么大的伤亡,这很难发生,也很难想像。”一位万达的工作人员表示,“这对王健林的打击比较大。”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的事故通报中指出,火灾发生后,由于售楼处销售大厅内放置大量宣传用展板和条幅等易燃物品,致使火灾迅速蔓延。同时沙盘材质为易燃材料,燃烧后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并在短时间内封锁出口。售楼处是一个玻璃幕墙封闭的建筑,无窗户和户外楼梯,浓烟封锁楼梯后,二楼人员无法逃生,导致伤亡扩大。
8月29日,万达集团刊登致歉声明。声明表示,公司将深刻吸取本次事故沉重教训,严防此类事故今后再次发生。待政府事故责任认定后,万达集团将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财经》记者了解到,遇难的员工均得到200多万元的赔偿。但在沈阳市政府的要求下,最后公布的数字仅为80多万元。
火灾前八天,8月20日,沈阳万达广场项目商场部分开业,万达也希望以此为后续产品造势,但现在已难以实现。同时,住宅项目样板间原计划9月亮相,并继续推进住宅的销售,但由于事故,入市时间无法确定。
《财经》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铁西区万达广场土地面积20.1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0.58万平方米,物业类型包括商业、住宅、酒店、写字楼。其中,万达持有的物业仅为18.57万平方米,大部分需要对外销售。
按计划,项目于2008年4月开工,总投资为41.72亿元,预计总销售收入为39.53亿元。预计建成后年租金收入为7400万元(不含酒店)。
据沈阳房地产业内人士监控的数据表明,截至8月底,铁西万达广场项目共完成销售8.3亿元,下半年还有约4亿元的销售目标。而加上去年10亿元的销售额,此项目仍有20多亿元的销售计划未完成。
“政府相关部门已对售楼处、会所、俱乐部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整顿,沈阳所有项目都在开展自身排查,现在好多项目都停了。”上述人士表示,“沙盘以后也不许用通电亮灯的那种了。”
《财经》记者在项目现场了解到,目前该售楼处的联系电话已被改动,31818888最后的两个8字被抠掉,拨通这个电话之后是无法接通的回应。当被问及何时重新营业,沈阳万达员工所有的回答都是“不清楚”“不知道”。
“飞速”之殇
“事故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与万达的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沈阳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万达应该检讨,事故现场是否组织有效逃生。
“速度”一直是万达近几年的关键词。2007年半年度总结会上,王健林表示,万达的核心业务正在飞速发展,“‘快速’都不能代表我们的速度。”
飞速发展为万达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10年上半年万达合同销售面积278.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34.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现金回款金额271.1亿元,同比增长285%,业绩仅次于万科,位列全国房企的第二位。
万达上半年施工面积157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8%;上半年新摘牌11个项目,总建筑面积656.9万平方米。
而最让业内感叹的是,“万达的高周转率非常惊人,最快的时候项目两个月开工、一年开业。”一位业内同行在研究万达发展的模式时说。
他介绍,万达设立一个团队专职研究地下室和车库,这在房地产企业中绝无仅有。“当王健林去洽谈土地时,市长同意之后,这个团队就开始画施工图,只设计地下室。手续刚办好就可以办地下室的开工证,同时设计单位再开始做地上设计。整体进度比其他开发商要快大半年。”
2010年半年度总结会上,王健林表扬了两个区域公司,其中,成都项目工期15个月,40万平方米的商业项目,其间历经几次业态调整,最后顺利开业。
“尤其是哈尔滨项目,说是15个月,去掉冬季停工的四个月,实际施工时间不到一年, 30多万平方米商业面积,还包括两个酒店,其中一个是超五星级酒店,也是创造了业界的奇迹。”王健林说。
万达内部人士介绍,万达“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是独特优势。但他同时表示,这样的速度之下,压力全部在区域经理身上,“难就难在速度快,非常辛苦。”另一方面,万达目前拥有员工总数达1.83万人,预计年底员工总数将近3万人,这也为各区域公司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飞速”发展下的万达难以避免出现各种纰漏。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计划亚运会前开业的广州万达广场,在六天内连续发生三起工伤事故;4月13日晚,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万达广场的在建工程工地突然起火,而这个项目在2009年12月8日时已发生过一次火灾。
这场针对拟上市企业声势浩大的财务自查风暴仍在继续,证监会要求相关企业在3月31日全部完成自查,稍后将进入长达两个月的复核抽检阶段。
金元证券的一位投行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企业业绩下滑得厉害,而创业板上市条件比较严格,将会成为终止审查的重灾区。
截至2月8日,主板和创业板两个市场已经有34家企业从拟上市企业队伍中撤离,其中创业板公司有25家。
投行自我施压
券商们本希望IPO开闸,能够打破低迷的股市环境下业绩急剧下滑的窘境,没想到券商投行又被念了一次“紧箍咒”:对自己所报企业进行一番财务自查后,才能上市。春节前后,投行人士脸上都深深刻着一个字:累。
王斌告诉记者:“由于IPO财务自查,今年春节前后都在忙碌,好在我们的工作快结束了。”
1月8日,证监会召开“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开始了史上最大的IPO财务自查行动。在会上,证监会要求全部首发在审企业,包括拟在3月31日前申报的企业,要与申请材料一起提交自查报告;已经过会的企业需要尽快提交自查报告,之后方可拿到批文,并且要求保荐机构必须在3月31日之前提交自查报告。
上述金元证券投行经理告诉记者,此次自查要求比较严格,所有的财务数据都要重新梳理一遍,基本上就和上会的流程一样,甚至更加仔细。“譬如销售客户的调查,过去IPO上报披露前五大客户就行,这次很多投行自查都会调查到前十,我们甚至还会调查前二十的客户。”
“证监会虽然没有明确标准,但是为了防止企业造假,我们不得不谨慎。”他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声音说中介机构会帮着造假,这个事情不能说没有,但是随着监管机构的查处越来越严格,没有多少投行敢这样干。
“没有这单业务,再做其他业务也可以,但如果被查,对于中介的惩罚非常重,得不偿失。”他说。
王斌也对记者表示:“此次自查的严格程度非同一般,我们现在出差用的发票、车票、住宿票都要留档,以证明到现场进行过自查。”
他还介绍说,此次自查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看上市前的许诺有没有兑现,例如在拟上市企业报告里通常会有盈利预测,考察有没有实现;第二个是财务指标自查,相当于质量审核。近年来财务造假的企业越来越多,上市前收入猛增,企业利润连年高度增长,上市后则业绩大幅度下滑,已经成为部分企业上市前后的真实写照,因此证监会非常重视这一块。
复核需两个月
自查后,证监会还要进行两道工序:复核抽检,这需要花费两个月时间,也就是说6月份前IPO很难开闸。
记者了解到,为了此次行动,证监会从全国抽调队伍,组织15个小组奔赴全国进行督查,有消息称,证监会为此将耗费3000万元巨资。
王斌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大部分券商都基本上完成了实地调研,还剩后续和企业沟通的步骤,自查结果上交证监会后,只需等待证监会审核部门对每家在审企业的自查报告进行全面复核。预审员要根据审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反馈及回复),对照自查报告来复核,如果发现问题还要开多次协调会来沟通。
对于此次自查,金元证券投行经理告诉记者,虽然加大了投行的工作量,但是能让更多优质的企业上市,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他们持支持态度。
鼓励企业撤单
王斌告诉记者,此次证监会自查意图在于“挤水分,说真话。”他们自查后一个工作就是如何劝退出现问题的企业。
“出现问题的企业,如果能够自己提出撤单,还能很快再次上市,但如果被证监会提出终止申请就不妙了。”王斌说。
问题企业中,有一部分属于强周期性行业。上市申报材料时,在行业高点,但现在业绩滑落得厉害,譬如光伏、出口贸易型企业。
金元证券投行经理告诉记者,根据上市标准,创业板上市必须连续三年增长,这样一来很多公司都不符合上市条件。他说:“由于主板企业没有业绩连续增长的要求,因此如果是主板企业,只要盈利下滑幅度和同行业一致,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但他同时强调,要正确对待这种下滑,不能一律认为他们造假,有很多企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业绩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如果程度过大的话,肯定是有问题了。
证监会此次行动目的性非常强。创业板发行部主任冯鹤年曾表示,创业板企业,如果2012年业绩下滑,则已经不满足发行条件,要及时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时间。
“按照我们的估算,目前有800多家拟上市企业,下半年才开闸,不可能全部上市,只能保证一部分,盈利下滑,规模太小的都会被PASS掉,此次自查有可能会挤掉1/3的水分。”王斌说。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正在发行的新基金――民生加银景气行业的招募说明书发现,民生加银投研方面的领军人物――吴剑飞,已经以该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亮相。
这也让此前各方对民生加银投资总监职位空缺的猜测,尘埃落定。但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吴剑飞的特殊背景。
加入民生加银之前,吴任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更早前,他具有多年公募基金从业经历。这也意味着,吴剑飞成为业内高管从基金业转到保险行业,又回流到基金业的第二人。
据证券监管部门有关官员向记者透露,在基金业不少高管挂靴远去的强烈对比下,吴剑飞的回归,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首肯,并将其视为人才回流基金业的“风向标事件”。
从保险业回归基金业
记者梳理基金行业资料发现,曾任南方基金基金经理、后任中国人寿投资总监的陈继武,也曾回流基金业,任富国基金投资总监、副总经理。陈可谓业内高管从基金业转至保险业,又回流基金业的第一人。
只是,陈继武并未选择坚守公募基金,而是奔赴私募,现任凯石投资总经理。
吴剑飞同样在基金和保险公司资管部门之间游刃有余,是业界为数不多同时拥有基金和保险资管经验的高管。
公开信息显示,具有11年基金、证券从业经历的吴剑飞,历任长盛基金公司研究员、泰达宏利基金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曾担任泰达宏利稳定、建信恒久价值基金经理;2011年9月正式加入民生加银之前,任职于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截至2010年末,平安资产管理的规模超过7000亿元。
2005年至2009年,吴剑飞管理的基金曾获银河基金评价中心三年期五星级评级。
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吴剑飞的回归,既表明他对民生加银的看好,对基金行业和对现在的民生加银团队具有信赖感;同时,也让行业内部看到了基金行业的希望。
自去年底至今年三季度末,基金业内共有15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离职,占行业的1/4,2011年遂成为总经理跳槽频率最高的年份;与此同时,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可比的568只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变动基金经理的基金数量为115只,占比20.25%,行业人才不稳定及流失困境凸显。
“正因如此,吴剑飞回归公募基金业更显难能可贵。”
在他们看来,吴剑飞经历了基金公司要求的相对收益,也经历了保险公司的绝对收益,深得绝对收益和相对价值之精髓。他在不同类型机构的丰富投研经历,恰好契合了民生加银的新定位――“民生金融系统的资产管理平台”。
弥补投研短板“欲望”强烈
记者注意到,此番民生加银锻造的新团队,弥补投研短板的“欲望”彰显。
吴剑飞到位前,业内就已盛传有丰富投研经验的俞岱曦将出任民生加银新总经理。据记者了解,原中银基金副总经理俞岱曦现确已在民生加银到岗,但因为仍处于静默期,尚未正式公告。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出,俞岱曦是典型的投研人员出身。
俞曾任职长江证券研究员、云南国际信托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光大证券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鹏华基金旗下基金普润的基金经理助理、嘉实基金的社保基金经理、中银基金副总经理并兼任中银增长和中银行业优选的基金经理,有12年的证券从业经验。
一位基金分析师向记者强调,当下基金投资者都十分注重基金业绩表现,对要寻求突破的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则需倍加重视投研体系的构建,“只有做好业绩,市场才能做得更好”。
他透露,民生加银还在梯次充实投研体系的人员队伍。
记者从民生加银官方网站上发现,民生加银在大规模公开招兵买马。从其招聘页面可以看到,此次大规模招聘主要包括:主管市场副总裁1名,主管投研副总裁1名;市场、渠道、投资、研究、交易总监共5名;基金经理5名;以及行业研究员5名。
二次发力初现端倪
值得关注的是,在民生加银新的核心团队基本搭建完备的背景下,该公司已开始在多项业务上初露锋芒。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普遍不尽如人意,但综合实力较为突出的新基金仍然受到投资者青睐。10月18日,民生加银景气行业基金开始首发,该基金在仅仅4天的时间里,就热卖2亿多份。
记者调查了解到,其热销原因,与股东方民生银行的渠道给力至为相关。
此外,市场期盼已久的基金公司专户资格审核10月17日开闸。申报受理的第一天,民生加银、浦银安盛、申万菱信等四家公司就已提交申报材料,民生加银成为证监会专户理财新规颁布后第一批被受理申请的基金公司。
对于一家谋取突围的中小基金公司而言,上述消息更像是一注“强心剂”。记者从民生加银内部了解到,该公司未来一方面将充分发挥股东方民生银行的优势,同时,并不急于快速扩张,而是会徐图稳进,打好第一战。
“武汉东湖高新区首批申请挂牌新三板的5家企业近日已经提交申报材料,有我们辅导的两家企业。”长江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宋望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新规则的要求,此后的系列补充工作需要50个工作日左右,原则上,首批挂牌的外地园区企业最快10月底就能出炉”。
8月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新三板扩容试点名单,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新成员。此外,《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有券商人士预计,该办法将在年底前正式出台,推动新三板试点园区进一步扩容,并向二、三线城市铺开,第二批试点园区扩容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成行。
成中小券商战略点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新三板挂牌企业为156家,市值仅约115亿元,2011年全年成交额为5.6亿元,相较整个资本市场微不足道。
8月初,新三板市场扩容方案公布后,券商对这个市场做了乐观的调整。其中国泰君安和中信建投最乐观,两家均预测,未来3年左右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有望超过3500家,市值将超过1万亿。
据东方证券分析师王鸣飞测算,新三板扩容后,若每年新挂牌900家企业,按照目前一家企业100万元的挂牌费用,券商每年来自新三板企业挂牌的收入约为9亿元。如果推出做市商业务,券商每年来自做市的收入将高达315亿元。
新三板业务也因此成为部分券商新的战略高地。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信息统计,主办券商已达64家,其中有过主办事项的券商36家。截至目前,申银万国、西部、广发、南京、齐鲁等7家券商占据了约61%新三板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不过,在华泰证券分析师赵湘鄂看来,目前在新三板上活跃着的基本是一些中小券商。诸如中金、中信等主流大券商对新三板业务视如鸡肋。
“主要还是因为目前新三板业务不赚钱。”西部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程晓明毫不避讳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公司从事新三板业务开始一直是亏钱的,最多的一年可亏损上千万元。”一家已经取得资格但却没怎么开展业务的小型券商的投行人士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不看好、也感觉不到它的盈利模式在哪里,所以暂时没有下力气开展。”
“的确,对于主板、创业板来说,盈利差距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宋望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新三板收费比较低,综合起来,一单最多一百万元左右,但人力配置成本却很高,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了解,证券业协会要求审核券商的工作底稿,并要求一个项目必须配备一名注册会计师、一名律师和一名研究员,券商工作量甚至会超过IPO(首次公开募股),成本自然高企。
“虽然目前券商新三板业务盈利尚未显现,但再过两年,一定会体现出来。”金元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陈永飞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在对于券商来说,主要任务还是抢占市场,为未来IPO储备资源,以后无论定向增资、直接投资等都会有客观的盈利预期。”
“随着未来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按照成熟市场的情况,这将给券商增加约三分之一的利润。”程晓明表示。
诸项制度待完善
数据显示,2011年中小板成交金额6.9万亿元,创业板成交金额1.8万亿元,远远高于新三板的5.6亿元。
现在新三板市场不活跃在程晓明看来主要就是交易制度的制约。此前新三板的交易制度主要是柜台交易,禁止个人投资者参与,并且挂牌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交易制度落后,交易不活跃,没有定价功能,也就没有了融资功能,对挂牌公司吸引力不够。”
“目前新三板交易制度的改革方向有二:一是要实行竞价交易、取消挂牌公司股东人数200人上限;二就是引进做市商制度,这也是关键,”程晓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所谓做市商就是由券商竞价性点选成交,持续报价,达到持仓量上下限之后强制性继续买卖。”
“如果管理办法年底前出台的话,估计此前业界一直呼吁的做市商制度推出的可能性不大。”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OTC法律事务部主任徐晓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此外,就是业内一直呼吁的转板机制的完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关村新三板挂牌企业已有8家挂牌企业以IPO方式转板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
不过,目前转板的企业都是严格按照正常的IPO程序公开发行并上市,其IPO的条件与其他非新三板企业无异。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转板。在徐晓庆看来,所谓真正意义的转板类似于美国的转板制度—“绿色通道”,场外挂牌公司达到主板或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条件后,不需要再进行IPO程序就可以直接申请转板。
“目前IPO采取的是审批制,而挂牌新三板采取的是备案制,审核标准不一样,要真正实现‘绿色通道’转板机制,则必须解决两种不同的审核制度。”徐晓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来看条件不是很成熟,估计会等一切稳妥后再考虑。”
程晓明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转板是转不出来的,而且没有必要。如果新三板市场活跃起来了,完全可以满足挂牌企业的需求,企业又何必多此一举转板呢?新三板市场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并不是为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做准备的市场。”
多重企业疑虑
虽然新三板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中介机构跃跃欲试,但对于这个市场的主体—企业来说,却是五味杂陈。
一个近来被风投争抢的创业企业陌陌科技,其创始人最近在接受财新采访时道出了部分企业的心声:作为创始人,设计了A股B股,还设计了员工期权激励池,新三板能转板到创业板吗?如果在创业板上市要实行IPO,凭什么去新三板?
关键词:新版ISRC编码 音像出版 版权保护 数字环境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24-02
《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是一项国家标准,为在中国登记的录音制品和音乐录像制品提供在全世界唯一的标准标识代码。之前,音像出版行业使用的是批准于1992年、并于1993年开始推行的《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CSRC)》(GB 13396-92),根据产业发展和国际对接的需要,ISRC标准在2009年了新修订版本,即《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GB/T 13396-2009),并于2010年开始试点实施。
从组建成立中国ISRC中心,到2011年的两阶段试点运行工作,到2012年的全国范围的正式全面实施,新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在近两三年紧锣密鼓声势浩大的推行过程中,收获了不少业界的肯定和支持,但也显露出了某些问题。本文中,笔者即以音像出版行业一线从业者的切身体验,对于目前实行的这部新版ISRC编码进行一些探讨。
1 ISRC标准的源流及中国化
ISRC编码对于录音制品而言,就好像“身份证”一样重要。ISRC其实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的字母缩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6年公布的国际标准(ISO 3901-1986)中提出并确定的,并于1989年授权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作为ISRC编码的国际注册机构,负责该编码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管理和实施。
ISRC进入中国是以1992年5月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的一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CSRC)》(GB 13396-92)为标志。该标准规定,自1993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音像出版社都必须在其生产的每一种音像制品(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等)上,对所录入的节目以及节目中每一项可以独立使用的部分编加一个以“ISRC”为标识的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该标准结合了中国音像出版业当时的实际状况,规定每一种音像制品对应一个编码,可谓“有中国特色的ISRC”。
上述标准实施十余年,渐渐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于是2009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应运而生,自2011年4月试点施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全面实施。比起1992版本,新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更加适应当前的文化传播环境和音乐娱乐消费方式;对于整个中国音像行业来讲,也更加顺应其日益标准化、产业化趋势要求。
2 新旧版ISRC标准的核心区别
仔细甄别不难发现,1992版ISRC标准的全名是《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而2009版ISRC标准的全名是《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从“音像制品”到“录音制品”,虽然是细微的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新旧编码标准的最大区别:标识对象。简单而言,1992版ISRC标准是每一种音像制品对应一个ISRC编码,针对载体;2009版ISRC标准是一首曲目对应一个ISRC编码,针对内容。
虽然1992版ISRC标准在“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中明确该标准“使每一种音像制品以及它所包含的每一项独立的节目均可获得一个唯一的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并具有明显的类别区别”,在“ISRC 国家码-出版者码一录制年码-记录码-记录项码/类别代码”的12位标准编码格式中,也以“记录项码”来主要区别同种音像制品中“每一项独立的节目”,但在无论是从国家版权管理部门的编码申领发放原则来看,还是从各个出版单位实际操作的约定俗成而言,ISRC编码的“身份认定”功能还主要是针对“每一种音像制品”而言。
而在2009版ISRC标准中,强调了其标识对象为音像记录本身,而非具体的产品或载体,而这一点在1992版ISRC标准的实际应用中体现不足。2009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制品,是指录制完成的录音或音乐录像节目,与该节目的载体无关。”从编码申领发放原则和实际操作要求中,也特别凸显了这一点。新标准变制品登记为单曲登记,要求出版单位为每一首(段)节目进行编码申报,由33项制品元数据信息及其他补充文件进行区别。可以说,在新版标准中,ISRC编码真正回归了它“标识音像记录”的原初功能。
这样一来,原先在音像制品版权位置也联袂出现、却常常被弱化乃至忽视其地位的ISBN编码终于“正名”,也真正实现了其标识产品的基本功能。而且,基于“录音制品”四字的编码定位,电影、电视剧等录像节目不再使用ISRC编码,只使用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即ISBN。就连音像出版单位向新闻出版总署填报的出版统计月(年)报表、录音录像制品复制委托书,其中的原“ISRC”项目也都由“音像ISBN”项目替代。ISRC与ISBN这一对长相相似、功能迥异的“编码兄弟”,藉由2009版《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的颁布实施,终于区分清楚。
3 新版ISRC标准的重要意义
虽然1992版ISRC编码在第1条“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中即明言:“本编码不仅为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及收藏等部门进行科学管理和信息交换创造方便条件,也有利于音像制品的版权保护和市场管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它对于规范音像出版管理功不可没,在版权保护和贸易方面则显得捉襟见肘,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国际音像业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展的步伐,ISRC编码标准的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2009版ISRC标准非常明确地将制品登记变为单曲登记,这一核心转变的目标,显而易见是瞄准与国际同业的接轨、与数字环境下新业态的接轨。可以说,编码登记方式的重大变革将有助于搬移制约行业发展的客观障碍,顺应了中国音像出版业产业化、标准化的趋势和要求。
(1)放眼中国音像出版业近年的发展,音像载体不断演进,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引领新的业态方向,音乐作品的发行传播方式发生极大变化,原有的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也被颠覆。以前,唱片公司的发行行为被俗称为“发片”、“发碟”,强调的是基于传统唱片载体、以“张”或“套”为计量单位的产品概念。但现今改“发片”为“发单曲”,基于网络传播、手机点播等多种新兴渠道,亦可实现录音制品的传播和销售。因此,要实现基于上述数字网络环境的内容传播、销售、跟踪和进一步的版权交易,必须实施单曲登记并享有独立唯一ISRC编码的标准办法。
(2)新编码实施对于与国际ISRC系统对接、与世界唱片出版业贸易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前文所述,1992版ISRC标准是对ISO 3901-1986《信息与文献——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的“非等效采用”,注册管理系统不完备,也未加入国际ISRC体系。随着唱片业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于2001年将ISO 3901-1986修订为ISO 3901-2001《信息与文献——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SRC)》,更凸显对单个作品的版权保护。换句话说,从ISRC标准修订这一行为来说,我国自本世纪初便已显落后,这必然为接轨国际唱片业带来障碍。因此,颁布实行新版ISRC标准可谓刻不容缓,这对于音像出版业的对外交流合作有着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
(3)新版ISRC标准亦被期待在版权保护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与旧版标准偏重对于音像制品的规范管理相比,新版标准凸显对于单个作品的版权标识,这为版权保护的深入化、细致化奠定了较好基础。如果能够以法律制度完善、保护力度加强的大环境作为配合,这部新标准可期待为版权保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除了以上三点,新版ISRC标准在推行过程中,还促进了音像出版内容资源的规范整理工作。根据旧版标准,同一首曲目在不同年代选编入不同专辑再版,即使不做任何改变,也会获得若干个不同的ISRC编码,这与ISRC标识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原则相悖。新版标准即有效规避了这种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所有新版标准实行前出版的节目内容都需要重新申报编码,这在事实上促进了音像出版单位对于自家版库资源进行了重新清点和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多资源就可以得到重新认识和利用,这也算是新版ISRC标准实行的意外之得。
4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及其实施办法毕竟面世不久,在与现实接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问题出现。笔者根据两年间新编码试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此提出以期探讨。
(1)新版ISRC标准对版权保护以及版权贸易的促进效果还有待强化。目前,新编码的具体实施工作是由新成立的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ISRC)中心承担,全面负责ISRC编码的分配、管理和相关数据库维护工作。音像出版单位为了获得ISRC编码,要填报制品元数据信息表并提交符合规定的制品。但这样一个数据库平台,虽然要求申报者填报多达33项的繁琐数据表格,但是对于填报内容的真实性不能进行甄别,甚至对于录音制品的音频内容是否重复也无法提供任何技术手段进行区分。如果出现登记者错误填报、甚至恶意抢注非自有节目内容的情况,新编码标准及其平台将作何处置呢?
请看《中国标准录音制品编码》的第三章“ISRC编码申领”,其中第十一条规定:“登记者应保证其填报的申领信息和所提交的制品真实、准确、完整,制品必须与填报的元数据信息保持一致。”第十二条规定:“制品的内容和版权授权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因制品内容违法或版权侵权而产生的后果由登记者自行承担。”也就是说,这其中并没有监管和约束机制,这个数据库平台不能保证其所载内容完全真实合法。那么,在这个平台基础上再谈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其可信度和效果也许就大打折扣了。
说到版权贸易,我们也注意到,无论是申报材料的文字要求,还是版权信息公示平台的界面设置,都是完全的中文环境。如果要实现国际版权贸易对接,现有中文数据平台不知是否还会进行语言转换,以实现国外用户的方便查询。
(2)新编码实施办法要求的申报手续复杂,过程繁琐,导致出版申报周期畸长,影响音像制品的出版效率。在线填报的制品元数据信息要求内容多达33项,这固然可以有效地对于不同编码节目进行区别,但某些项目设置的必要性还值得商榷。同时,在线填报和制品提交的格式要求都较为苛刻,尤其是在刚刚试行的时候由于缺乏沟通和经验,一次报过率较低,无形中加长了申报周期。习惯了旧版ISRC标准一年一次申请完全年版号的出版单位,在实行初期都纷纷感到难以适应。尤其是曲目容量多至几百首的大部头音像制品,对于漫长的填报申领过程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音像出版单位与主管实施部门共同努力,多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出版企业应积极改变思路,适应新办法新制度;中国ISRC中心则需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改进申领方法,完善编码注册实施细则。新版ISRC标准适应音像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能良好有效运行,实现出版生产力的效益最大化,则可望为中国音像出版业的规范发展和健康成长再添新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