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包装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设计文化结构民族性时代性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己转化为文化的需要;”现代包装设计正是一门以文化为本位,以生活为基础,以现代为导向的设计学科。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应把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对待:在现代社会中,设计理论的研究已不仅是一门学科的深入剖析,而应是多种学科交叉的统观。把包装设计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观照,也就不仅是简单的物质功能的满足和精神需求能一言蔽之的,其中的内涵是现代设计师们所必须探究的。
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包装设计文化是否可以说是包括人们的一切行为方式和满足这些行为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面所形成的心理观念。一般说来,这些有许多设计文化要素构成的复合整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包装设计的物质层,它是设计文化的表层,主要指包含了设计文化要素的物质载体,它具有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的特征。如各种包装设计部门和包装设计产品,交换商品的场所以及消费者在使用包装产品中的消费行为等;
第二,包装设计组织制度层。这是设计文化的中层,也是设计文化内层的物化。它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连续性:主要包括协调设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规范设计行为并判断、矫正设计的组织制度。世界上包装设计文化比较先进的国家都有自己相应的较为完整的组织制度。而包装设计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组织制度大都不完整。
第三,包装设计的观念层。它是一种文化心理状态,所以也可以认为是设计文化的意识层。它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设计系统各要素一切活动的基础和依据。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化的进步,带来的对包装设计文化的冲击,主要就表现在生产和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思维观念、审美观念、道德伦理观念、民族心理观念等方面上。它是设计文化结构中最为稳定的部分,也是设计文化的灵魂,它存在于人的内心,并发展变化,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在组织制度层上得到表现。并由此规定自己的发展和规律,吸收、改造或排斥异质文化要素,左右设计文化的发展趋势。
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三个方面,彼此相关,形成一个系统,构成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有机整体。包装设计文化的物质层,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变动活跃,交流方便频繁,同时,包装设计文化的变化发展又总是首先在它的身上得到体现。如我国的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文化与技术,产品的渗入正扮演着这场文化冲击的先导的角色;在市场上,产品包装更新换代.层出不穷。而组织制度层是最权威的因素,它规定包装设计文化的整体性质,是设计的群际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纽带,更是包装设计得以科学有效实施的保障。这一层面由一整套内在的准则系统所构成,从而成为包装设计师从事设计活动的准绳。不同的设计观念会带来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果,认识到新环境所强加于我们的新要求,并掌握符合这样新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手段,这正是设计观念的新高度。三者间互相依存,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并融合反映在每一个具体的包装设计活动和设计作品中。
包装文化要素在时空中传播,在一定空间中存在,即同一社会人群相关的必然中,产生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由于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即同一定的社会历史变迁相关的必然中,产生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构成了包装设计文化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涉及到文化的发生学,正因为全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当然就有了民族性的问题。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与其他民族不问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如德国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严谨、理性的造型风格,日本的新颖、灵巧、轻薄玲珑而有充满人情味的特点,以及意大利设计的优雅与浪漫情调等,这些无不诞生于他们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的氛围中,再如中国包装设计风格上的平稳、圆满寓意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对称性、也正是我国人民内向心理特征和相对保守的社会意识的折射。
由于设计组织制度脱胎于设计的意识观念、是设计意识的物化、是民族设计意识的派生、于是它同人们设计观念指导下的活动方式和实践成果,都因此拉上了不同的民族色彩,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
包装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
一个民族共同形成之后,便形成了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上,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包装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包装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时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时代的现实的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包装设计文化有其时代性,主要反映在包装设计文化的组织制度和物质外层上。但设计是紧随时代、重在观念的。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主观形式都已发生根本的改变.尤其是信息的广泛高速的传播,开放的观念激荡愈趋激烈,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的多元化,人与人交往的频繁,社会及人要求的不断增加,工业文明的异化所带来的能源、环境和生态的危机,面对这一切我们是否能适应它、利用它、使包装设计成为该时代的产物,这已成为当今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不能把今天的或昨天的当作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对于历史的设计文化的评判必须认识到本身就是历史的。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一切历史的认识本身都是历史的,每一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状态、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也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既是内容又是形式,这两种基本属性,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上,一般说来,物质层面更富时代性,因而是最活跃的因素,最易被人们所接受,所流行。心理层面具有较强的民族性,较为稳定而保守,因而变化越来缓慢。当两种异质的包装设计文化在平等或不平等的条件下接触时,首先被互相发现的多是物质的外层、习之即久,逐渐可以认识到中层即理论组织制度层的层面。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层面即心理观念层面。日本战后包装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包装业自改革开放从引进物质技术设备开始、到各种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的引进,一直到现代包装设计观念的渗入都说明了这一点。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Synaesthesia,it analyses three aesthetic level of art synaesthesia in modern packaging design, illustrates that the use of synaesthesia visual form to realiz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in packaging design, thus it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deliver contains information of packaging design to consumer.
关键词:艺术通感;现代包装设计;审美;视觉传达
Key words: artistic synaesthesia;modern packaging design;aesthetic;visual commun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30-02
0引言
通感最初是指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能够对各种艺术做到有感于物、有悟于心的心理现象,从而在创作中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结果。对于现代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而言是通过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实现受众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各种信息和情感潜在的相互对接和沟通,从而极大的丰富包装设计作品的内涵,深化作品的外在审美感受,起到沟通设计者和消费者桥梁的作用。因此,艺术通感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1通感的阐释
通感又叫“移觉”,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以感觉写感觉”,通过融合、交错、彼此挪移等思维模式使人的感觉经验产生彼此沟通、相互转化的心理现象。
通感是一种普遍的认识世界的心理现象,是艺术通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而通感的哲学基础则是世界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客观事物刺激五官感觉引发心觉产生相应感觉或多种感觉复合的过程,从而赋予了设计作品独特的艺术功能,这种感觉方式既存在于日常生活经验中,又是与审美感知、体验活动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1]。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流,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在包装设计中,运用通感,可以突破人们的思维定势,通过艺术通感中感觉挪移、表象叠加和通感意象三个层次来满足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使包装设计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2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三个审美层次
艺术通感是在一般通感的基础上,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极大丰富和深化了审美感受,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2],在包装设计中,通过设计师审美经验的积累,产生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从感觉挪移、表象叠加和通感意象三个方面的层次赋予包装设计作品不能直接反应的更深层的东西,从而形成虚实相生的审美感受。
2.1 感觉挪移的通感审美感觉挪移是指在人的感觉经验基础上由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从而形成较为初级和直接的通感形式。设计师通过这种感觉挪移的通感审美,可以丰富包装设计产品的特性。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如何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包装作为产品的外在附加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商家和设计师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费尽心思的在包装的形式和内容上下功夫,现代的包装设计除了实现功能性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外在包装可以直接感受到产品的特点,这种艺术的处理手法需要观者可以通过包装设计产品中的图像、文字、色彩等元素最直接的感觉挪移的感受方式在众多商品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如,食品包装中同一系列的食品往往运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不同口味,当我们看到红色时,往往会联想到草莓口味,当看到黄色包装时,则想到橙子口味等。又如,茶叶产品包装多用绿色、而乳制品多用白色等。这就是在现代包装设计时,我们可以通过色彩感觉挪移方式联想到食品的不同口味和产品类别。从而快速抓住消费者视线。
2.2 表象叠加的通感审美表象叠加是感觉挪移的拓展和深化,从而形成多重感受综合的通感心理现象。设计师在包装设计时通过感觉挪移的通感审美使顾客的视线能够首先集中到这里,从而进一步引发顾客近距离观看产品包装的兴趣,通过包装的风格、材质和体态造型能够产生美的联想,使消费者对包装的美感倍增,从而通过产品包装产生对产品本身的喜好,促进消费者购买欲望。如茶叶的包装,画面中清新淡雅的墨迹和挥洒自如的书法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进而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品着清茶,笔墨挥洒自如,清新雅致的画面。
2.3 通感意象的通感审美通感意象就是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事物互通的结果,是融设计师内在审美情趣和思想的表现,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是更深层次的艺术通感表现。通感意象心理现象对于设计师赋予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内在传统思想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赋予包装艺术通感综合的审美感受。如汾酒包装设计中,采用中国的书法艺术,用多变的笔墨表现,突出主题,包装流露着浓浓的中国韵味。又如酒鬼酒的包装设计极富人情味,包装设计构思巧妙,消费者在看到这些酒品的外包装时除了视觉上的享受外,还能体会到设计师运用通感意象的审美赋予作品中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民族化理念,从而大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感。而这些也正是设计师设计产品包装的初衷。
3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与现代包装设计
现代包装设计中艺术通感的视觉传达形式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图形、色彩、材料等组成的和谐整体。能够准确快速地传递产品信息并将自己真实的知觉体验与审美表现相结合,运用视觉传达形式完成对各种生理感受和心理感知的转译,并以最终作品的形态为新的知觉途径达到信息的有效沟通,在综合多重感觉基础上产生通感审美,从而构建起客观物质与内心情感的关联[3]。
关键词:现代包装设计;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
一 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包装就是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同时能够使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润的商业目的。而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包装设计是人类精神活动现象,是协调人类与自然、人与人及与社会关系的媒介。它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而现代包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创作思路,让设计者能更自由的发挥设计的才能。因此,能在现代包装中体现文化性和地域性,并有强烈的风格和民族文化特点,这样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有深度的包装设计水平。
二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包装设计领域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应当充分张扬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中,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科学技术外,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风格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文化对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观念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从而影响着设计的创意与风格。我国是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沉淀留给我们丰富的艺术资源,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创造出自己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将中国古典传统图形与色彩合理的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是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与民族个性的最佳手法,也是适应本土化、民族化的国际设计理念。
(二)现代包装设计的时代性
现代包装设计时刻紧随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紧密结合,广泛采用现代材料,形成与材料相匹配的包装生产工艺系统。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现代包装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包装设计的不断更新,使当今设计师从新技术、新材料中不断的得到创意灵感,从而设计出许多划时代的经典作品。
(三)现代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与时代性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在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现代设计师的创意与风格,每一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设计体系。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澡,从其中提炼出的图形、色彩数不胜数。现代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非常注意发掘本民族传统的设计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用拼接与组合的方法,将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设计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创作的界限,将出自不同的文化的元素从组、拼接、构成,创新出一种新的设计体系,使人产生诸多联想。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现代的、各种元素相互碰撞,注入现代设计思维的新鲜气息,使作品展现出划时代的文化内涵。
三 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是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包装材料上,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多样性、丰富性特征,这集中体现在材料的原料种类、形态结构、质地肌理和相互之间的组合对比上。我国古代彩绘陶器、青铜器和瓷器系列中的盆、碗、罐、瓶等,还有各个民族系列中的木质、竹质等物品都是从劳动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完美的造型与材料在完成盛放保护商品的同时,还承担着适应文化审美需求的艺术形象创造。设计师们运用创造性地变形、镂空、打散、从组等处理手法来丰富传统造型的外观,赋予它们新的形象,并强调材质设计的审美价值.从而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亲和力。这样传统的、原始的造型经过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不仅体现出了产品的天然性,也使人感受到反璞归真的景象,使其在许许多多的包装中脱颖而出。
(二)图形语言
图形语言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利用图形要素在视觉传达方面的直观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将商品的内容和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消费者,并凭借图形在视觉上的吸引力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进而引导购买行为。我国传统图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不仅形式丰富,而且还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引导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设计的关键。中国古典传统纹样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纹样申的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黑与白的辩证法正是阴阳五行思想。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所以运用传统图形设计既不能单单是纸张或其他平面上表现出来的图形,也不能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更应该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与图形艺术,井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让传统图形艺术成为现代设计的一个新的启发点,从而设计出具有新生力的图形语言并在包装中恰当、合理的出现,就能有效的传达出现代包装设计的特点和风格。
(三)色彩语言
一、国包装材料的起始与分类
1.包装材料的起始
包装在其自身发展上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第一个时期为包装的萌芽阶段;包装材料主要是动植物的果壳、树叶、皮毛、木、藤、草、竹等。第二时期是青铜器时代,人们开始以手工制作摹仿自然物的形状,用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席等包装器物;第三个阶段是近代包装时期,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包装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包装材料出现了人造材料,如塑料、玻璃、钢铁等。18世纪发明了马粪纸及纸板制作工艺,出现纸制容器,19世纪初发明了用玻璃瓶、金属罐保存食品的方法,从而产生食品罐头工业等。这一阶段的包装,更注重视觉美感,出现了丰富的设计表现形式。现阶段包装材料和容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型材质加工再创造技术的开发创新,其色彩效果和丰富的肌理效果。
2.包装材料的分类
包装材料的选择主要是以科学性、经济性、适用性为基本原则。最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纸质材料、塑料、金属、木质、布料、玻璃和陶瓷、纤维复合材料、环保材料等。纸质材料是以纸与纸板为原料制成,常用的有:牛皮纸、铜版纸、白纸板、牛皮纸板、复合加工纸板和瓦楞纸,其成本低,具有无毒、无味、清洁优势,而且重量轻,易于折叠,加工方便、适合大批量机械生产,其最大优点是回收方便节省资源,常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塑料材料是以化学合成高分子天然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包括全塑箱、罐、瓶、塑料袋等。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水性、耐油性、防腐性、透明性、耐寒性、可塑性强等特点。金属包装是以金属材料制成,常用材料有:钢板、铝板,铝箔,复合材料等形式制成的物品主要有铝制易拉罐、铁盒、铁罐、金属软管等。其特点是隔绝空气、光线、水汽的进入和香气的散出,密封性好,抗撞击,可长时间保存食品。广泛运用于食品、饮料、化工、药品、文化用品及化妆品行业中。但金属材料资源有限,回收成本较高。布料材质是以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织品制成,包括化纤维地毯、无纺布、亚麻布、帆布等。布料包装具有柔和、透气、柔软、爽滑、耐磨等优点;常用于高档食品包装,书籍包装等方面。玻璃和陶瓷包装材料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玻璃瓶、罐、陶瓷瓶、缸、坛、壶等。特点是有很好的化学惰性和抵抗气体、水、等腐蚀能力,具有良好光学性能且可塑性强,可反复使用等。复合材料包装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粘合制成的包装。环保包装材料通常采用可食用、可再生、可降解、可重复利用。
二、包装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作用表现
1.材料在包装设计中蕴含的情感功能美
包装设计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功能、便利功能、宣传功能与美观功能这四个方面。材料本身是没有任何情感的,但是材料它所呈现的视觉和触觉感受是设计师用抽象的艺术手法表达出富有生命力的心理情感,并体现出完美的包装风格。例如:玻璃蜂蜜包装,就是利用玻璃瓶材料对蜂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功能;又如煤气罐的材质是用耐高压材料,起到密封防止易燃易爆功能。材料的选择是丰富多样的,包装的便利功能就需要考虑利用不同材料的优势,同时在商品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在销售中又起到宣传商品的作用。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应用也就意味着不同的材料决定了包装的结构设计,往往也就决定了包装设计的成效。
2.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自然本质美
材料本质美指的是不同材料自身的质地、肌理、光泽、色彩、手感等效果。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自身的语言内涵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视觉效果。轻薄材料,给人浪漫之美:粗糙材料给人自然原始美;光滑材料给人华贵美。在设计师的手笔下能使光滑的材料有流畅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感,柔软的材料有肌肤感。因此,材料的美只有借助产品才能完美的表现出来。设计师应根据产品具体特定要求和不同材料的独特个性和内涵,进行有目的合理的巧妙设计,表现出产品和材料的本质美感。
3.包装设计中材料的绿色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的环保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倡导。从我们祖先直接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例如用植物叶片包装,像中国的米粽包装用的粽叶,取材于自然植物芦苇对其进行包装,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材料少数民族包装风格,其纯朴的自然价值和环保意蕴至今不失其夺目的光彩是典型的绿色设计。而我国的陶制品自古就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陶器取材于自然泥沙,质地坚硬易于盛装,便于使用与回归自然。在现今中国的酒包装设计中,陶器与瓷器设计应用随处可见。这些天然包装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回收利用,合理利用资源。
结论
包装设计是现代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包装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它的发展历程无不与现代设计的演变进程息息相关,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具体设计实践,包装设计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表达设计新潮,体现设计主流。现代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也促使了包装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使我国包装设计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与世界包装设计同步发展,有必要对我国包装设计做出正确定位。
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定位,是现代以至未来包装设计发展的一种典型特征和原则
“人性化”的包装设计理念就是在保持包装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同时,从人的生理与心理等角度去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的舒适与健康,在设计中赋予更多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内涵,建立一种人与物、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妙境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包装设计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例如,一次性纸杯及其配套采用瓦楞纸设计的杯子护套,利用瓦楞纸的结构空隙来隔热,避免了烫手,并且结构很简单,一片展开图是扇形的瓦楞纸,两边开一个开口,圈起来一插即可。这些设计不但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感受并提高了他们的消费欲望,并且在包装容器设计和材料选择上更多地考虑了使用的方便、安全,体现了对消费者生活需要上的关怀。
二、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环保包装设计策略定位,是现代以至未来包装设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人类获得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隐患。如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的缺乏等。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各种包装废弃物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并且包装物所造成的污染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商品化社会,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包装就伴随商品散布到各处,所以污染面广。包装材料由于使用寿命短、使用量大、废弃后难以降解,固体废弃物量大并难以集中,对城市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是最早引起公众关注的产品。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的包装制品有70%在使用后被抛弃,在一些大城市垃圾中塑料类废弃物比例已达到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也是现代设计多元化时期包装设计面临的新挑战。现代包装设计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设计创造一种无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有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另外,在包装材料的选用方面应尽量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再生的材料,增加材料的循环利用,节约全球资源。如我们常见的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采用的玻璃瓶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可回收材料。我国民间传统的粽子包装、荷叶包装、贝壳包装,以及现代酒鬼酒采用天然麻织物包在陶器外面,然后用草绳捆扎来传递出产品百年陈酿、历史悠久的特性,这些都能体现出绿色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
三、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保持本民族设计特色的风格定位,是今后包装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与国际经济环境的日益接轨,我国商品包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经济与文化上的优势使欧洲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处于高端市场,可以不断地输出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产品来进入第三世界国家以获利。我国的包装设计也不断受到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在包装设计中,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追求国际化共性而忽视本土文化,那么肯定不利于我国包装事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包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艺术作品一样,也应当属于它的时代与民族,应当充分张扬自己的民族特色。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民族化的东西很多,民族气息浓厚且个性化强,如果能充分发掘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除了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与科学技术外,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艺术风格,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必将大幅度推动我国商品包装设计的发展与进步。
结语
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为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科技的不断进步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后盾,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生存环境、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包装设计不断创新的动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包装消费市场,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把我国从包装大国变成包装强国,这是每一个包装设计师肩负的沉重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
[1]徐晓玲.包装设计中的人性化关怀.中国包装[J].2003.3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关键词】日本简约设计色彩;本土化;原研哉;无印良品(MUJI)
【中图分类号】J5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41-01
当今,简约包装成为一种国际时尚,不光是讲究节约材料、循环利用的柔性简装新技术,在包装设计色彩上也遵循简约的原则。日本的包装设计注重材料的环保性,在色彩设计上简约包装设计讲究简洁化和个性化。日本的包装设计色彩简朴、严肃,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交融,从日本包装设计的色彩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艺术。
1 日本设计色彩审美意识的起源
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最早起源于对自然的体会,就是对大自然美丽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界的感悟使日本人对自然事物的色彩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态度,对每一种色彩的把握和感受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审美象征意义。对民族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禅学大师柳田圣山认为:“禅宗所谓‘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 而是对一种混沌状态和一种气体的凝结的想象”。这种观念转化为美学上时,被赋予了某些具体的含义。一方面,禅宗的艺术趣味要求忽视形式的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重神而轻形;另一方面,禅宗要求艺术创造不停留在对形式美的追求上,而应当去追求真实的感知。在艺术设计中,色彩是一种先声夺人的传达要素,在无声的推销中成为视觉传达最快捷的信息,具有最直接的感染力。
2 日本简约设计本土化、民族化发展
日本设计师善于把本国的文化在设计中发挥到极致,在设计表现有很多跳跃的地方,例如日本的一种短诗——俳句,在没有着笔的空白处,会感到非凡的魅力。这和日本设计师使用的语言、节奏和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章法节奏是一致的。
虽然早年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日本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单单是对某个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现代设计中本土化的精髓所在。日本简约设计的成功,不能不说是日本人对于东方文化倾注于设计作品中的成功。虽说大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华夏文明的遗留痕迹,而在日本简约设计作品中,更好地体现东方文化中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日本的简约设计运用传统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和构成手法,走在了现代世界设计的前沿。
3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的简约设计色彩
3.1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董事、武藏野美术大学基金会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原研哉是近年来国际上倍受瞩目的日本设计大师,坚持简素平实的设计风格,以平和的设计心态、清晰的设计语言打造了深受日本国民,乃至世界认同的日本设计。
3.2 无印良品(MUJI)的包装中设计中的色彩:无印良品是一个日本杂货品牌,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
原研哉打造的无印良品(MUJI)的包装设计,想传达的意念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空无。他为无印良品(MUJI)所做的品牌包装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是点面对比。把使用的色彩从一个中心或集中点再到整体画面的对比,即小范围和大范围画面间的色彩对比。在无印良品(MUJI)店面里,尤其是洗涤化妆用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包装盒上,整个面积的干干净净的几乎什么没有,就中间很集中的出现那么一个非常明显的重颜色的小方块,然后再从这小方块的画面上体现包装物内容的名称。这既是色彩处理上点与面的结合,又是大与小的对比。利用干净的色彩,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用最朴实的设计来体现无印良品(MUJI)这个品牌所蕴涵的精神。
无印良品(MUJI)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极简,强调以商品本色示人,不做过分的包装修饰,简洁的商品包装节省地球资源,真正做到价廉物美、简洁环保、品质至上。它的产品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设计,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的色调。在无印良品专卖店里,除了红色的“MUJI”方框,顾客几乎看不到任何鲜艳的颜色,大多数产品的主色调都是白色、米色、蓝色或黑色。
3.3 原研设计的包装中设计色彩给我们的启示。原研哉的设计具有实验性,却又根植于传统价值当中。他摒弃了日本众多设计作品中诡秘的色彩,在简约的色彩中寻找人和设计存在的意义,他用一种极简的方式解构重重褶皱,给我们一个最清晰的答案和想法。他高度尊重了生活真实性,也普遍尊重了人们心理和情感的真实性。白色是最纯粹的颜色,原研哉最擅长用白色来体现他的设计理念。在他的眼里,留白并不是作为功能的一部分而存在,因为白色本身就是一种美感,见图3。这恐怕根源于原研哉受传统日本文化的洗礼,日本的传统空间意识是空白的部分叫空间,带给人最自然最闲适的体验。
4 总结
简约包装设计将成为当今现代包装设计的主流风格,其强调“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是整个包装设计达到精炼、简洁、自然的目的。原研哉的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追求在于回到设计原点,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设计中的色彩力求展现的一个最自然、最原始的视觉效果。原研哉所代表的现代设计展现了哲学意义和生活内涵,唤醒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石言.原生态包装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开放与应用[J]. 包装工程. 2011(10)
[2] 高颖.对包装设计中简约理念的认识[J]. 装饰. 2007(9)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何洁编写的《现代包装设计》一书主要基于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内涵,对包装设计的调研分析、策略创意、编排设计、材料工艺等诸多环节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还大量涉及到包装与环境的关系、包装与社会的关系、包装与人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全书共十个章节,第一章至第三章分别为含义与沿革、分类与功能、流程与方法,章节以包装的含义、价值功能、历史沿革等介绍为出发点,逐一解析了市场上的主要包装分类、设计流程、制作工艺体系等,指出现代皮革包装设计,尤为注重材料的选择、造型的美化、品牌属性的打造等。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为调研与分析、策略与创意、材料与工艺,章节主要介绍了各类包装设计流程与常用方法,分析了创意思维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与体现,通过章节介绍,更好地为现代皮革包装设计及教学实践提供了案例资源与信息参考。第七章至第十章分别为形态与结构、元素与编排、法规与自律、发展与趋势,章节主要以包装的形态与结构介绍为抓手,指出现代皮革包装的主要元素与视觉编排,并阐释了国内包装行业的法律法规文件及相关政策,帮助读者更进一步理清皮革包装市场环境与未来发展趋势,为现代皮革包装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
作者强调,皮革包装行业的发展始终需要相关专业人才来推动,高校作为皮革包装人才的输送地,本身肩负着培养我国高素质、创新型现代皮革包装设计人才的责任。而纵观目前我国高校皮革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况,仍然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培养的尴尬境地,而且皮革包装设计的教学内容,集中在设计工艺、设计方法的传授层面,忽略了对大学生设计思维、创意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也缺乏对现代皮革包装行业环境、市场政策的认识。对此,结合着《现代包装设计》一书的相关启示,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框架进行重新设计与优化。例如:打破传统的教学架构,将现代皮革包装设计工艺、行业环境、市场政策、创意思维、技能训练等教学要素整合起来,建立起一个“理论教学+技能实践+认知拓展+素质培养”的教学新架构。理论课教学上,可借鉴本书的案例资源与信息,带领学生重新认识现代皮革包装的市场环境、行业政策,从学生的思想层面,加强对现代皮革包装的认识。然后,再陆续的实施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素质。技能实践教学上,应加强皮革包装材料的实践教学,通过引用该书的案例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材料的特质在染色、雕刻等方面加强皮革包装设计工艺的创新。同时,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审美素养,将视觉传达创新教学与皮革包装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利用现代审美理念、传统审美理念去观察、审视皮革包装产品。
作者指出,皮革包装重在设计工艺、品牌化特征的树立。而皮革包装设计质量与效果,与设计师的思维、理念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因此,通过《现代包装设计》一书的信息参考,首先,需要加强对学生设计思维、设计理念、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引用本书中的经典、优秀皮革包装产品,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带领学生去观察、分析、解读优秀的皮革包装产品的设计思路、特点,挖掘先进的皮革包装设计理念,并鼓励学生参与模仿设计,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模仿实践中去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其次,建议增强学生对皮革包装设计方法的实际性掌握,例如:可以以本书为教材参考,整理本书中与现代皮革包装设计相关的先进工艺、创新方法,使学生掌握皮革包装设计的工艺原理,并鼓励学生对现有的技法创新,利用自己的审美特征,去创造、发掘更多的皮革包装设计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皮革包装设计工艺原理的同时,更好的形成技法创新意识。最后,应建立起皮革包装设计教学评价体系,如,根据皮革包装设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建立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社会第三方评价的教学评估机制,方便教师检查教学漏洞,为持续提高皮革包装设计教学质量提供基础条件。
关键词:现代消费心理;包装设计;影响
众所周知,当我们进入琳琅满目的商场时,往往会被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商品所吸引。而正是商品外表包装设计的多样化,催生了较多的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包装设计,包装设计从其萌芽到发展、繁荣过程之中,从最初的保护商品不受损坏,逐渐发展成为了集美化商品、保护商品、传达信息等诸多功效。作为新时期的现代包装设计工作者,我们在实际的包装设计工作过程之中,应当注重对于现代人民消费心理的研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能够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那么,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现代人类消费心理的快速发展,作为包装设计工作者,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 现代消费心理——便捷心理
伴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在进行商品选择时,往往会基于产品包装设计上的功能、颜色等简介而进行快速选择。现代消费心理——便捷心理,要求我们的包装设计过程之中,要能够突出将商品的优势显现出来。将商品最优势的特征,要快速生活节奏的人们快速选择,这样才能够显现出包装设计之中对商品信息的快速呈现作用。从包装设计来看,为了迎合现代人类便捷消费心理,往往根据商品的实际作用来进行包装设计。一般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人们在选择过程之中,往往会主观淡化对包装的设计需要,此时,如果我们采用那些色彩较为鲜艳的设计则可以大大的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更好的促进商品功能与价值的实现。例如,伴随着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与以往相比较,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有了更高的需要。从人们的便捷心理出发,如果我们的包装设计能够给人们在使用产品时,带来更好高的宣传度与便捷性,则可以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例如,模拟金属色的纸制饮料包装设计,一方面可以大大的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发展,同时,给人们携带以及多种形态的包装设计给人们往往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二 现代消费心理——猎奇心理
与现代消费心理——便捷心理,相比,现代人类消费心理之中,猎奇心理更显突出。笔者通过对于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学习认为,现代人们消费之中的猎奇心理出现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之中,曾经针对人类的需要层次进行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归属相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由此可见,人们的需要是划分层次的。当人们逐渐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时,逐渐开始对于新鲜的事物保持着较高的热情。例如,目前出现的对于物品包装设计的过分追求豪华、奢侈之风,逐渐成型。许多消费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而采购一些与其经济消费水平相适的新奇商品。从现代消费心理来看,这种新的需要是在物质水平、精神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消费形式。是一种满足于精神需要的购买动机行为。由此可见,在拟订不同商品包装设计定位时,应对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类型作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包装设计。
其次,从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人们往往对于新奇事物保持较高的期望值。同时,人们对于新奇事物的追求,与其实际需要之间具有着较大的联系。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去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并不能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人的心中。同时,由于许多包装设计过程之中,对抗皱美容效果的适当夸张的宣传,更增加了人们对于抗皱产品的追捧程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包装设计不能够完全脱离商品本身,同时,即使未引起人们对于商品本身的购买动机,但是,也应当达到对于厂家、商标、包装本身的记忆持久性。这对于人们后续选择产品时进行价值判断具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现代包装设计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传达信息,除此之外还运用心理学的范畴,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将消费心理导向引入包装设计,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由此可见,现代消费心理除了便捷心理、猎奇心理对于包装设计的具有着较要的影响外。现代包装设计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影响因素,例如,商品本身对设计材料光泽度、稳定性、创新性要求,再如,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营销模式下包装设计的注意因素(设计注重对矢量图的运用)等等。均需要包装设计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积极探索与运用。
参考文献
[1] 同燕.企业产品创新有效性边界的数理测度[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李娜.浅谈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3] 王军.基于功能与成本的产品艺术设计价值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一、海派文化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经过长期历史锤炼的海派文化,主要是指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中,融汇了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优秀文化的精华,吸收消化了一些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发展形成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的海派文化不仅得益于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精髓,而且又演绎出了十分鲜明、十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根据长期研究探讨的结果,目前社会上比较普遍认为海派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也就是说,如今的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开放兼容,也就是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海纳百川,融合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另一方面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因此,这种地域文化上的开放性,使得海派文化多彩多姿,内涵丰富,也使得海派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
二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从海派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来考察,海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鲜明特征,但是,这并不等于是全盘吸收,不等于是照搬照抄,也不是简单地重复和模仿其他的文化,而是在充分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其他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独特的创新元素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历史上的海派文化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具有很好的扬弃性
在海派文化历史形成过程中,由于海纳百川和百川归海,难免也会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也有可能会出现饥不择食、来者不拒的情况,但是,最终还是经过大浪淘沙,使得海派文化进行了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吸收消化,不仅避免了盲目和盲从,而且还吸取并提升了各类文化的精华,从而充分体现出了海派文化的扬弃性。
四是具有很广的多元性
一般来讲,海派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都是复杂的文化共同体,因此,海派文化不可能纯而又纯,但是,海派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终融合形成了海内外文化的复合体,呈现出海派文化多元、多样、多内涵、多形式的特征。当然,这中间也会有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也特别需要海派文化区别对待。
二、商品包装设计需要文化底蕴支持
文化支持是指人们所掌握的现有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功底及其应用能力。掌握比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重要基础。现代商品包装设计之所以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持,是由包装商品及其设计的功能性、审美性、独创性等三大所特性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底蕴对现代商品包装设计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支持作用:
一是科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智力支持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但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智力支持。在当代社会,科技文化已经成为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高级文化系统。例如,在国外商品包装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一条龙设计过程中,早已实现了计算机化。如今,运用计算机设计,可以将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反复计算、反复比较、反复修改都由计算机完成,可以使包装设计从令人苦恼的繁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的精确度,从而获得优化的设计成果,而包装设计的电子计算机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包装设计工作者如果没有深厚的科技功底,其商品市场调研、新材料的选用、设计资料的检索、设计程序的编制等,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是审美文化对包装设计美学应用的支持作用
审美文化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文化。伴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今天,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和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理和需求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看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格,而且十分讲究由商品和包装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等文化价值提升的商品的附加价值。如今,因为商品包装质量低劣而积压滞销或在出口创汇方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实例不胜枚举;同样,因为商品包装稍作美学质量改进即获得积压商品畅销或出口创汇增加的情况,也不乏其例。商品包装设计,从构图来说,离不开对比、比例、对称、平衡、韵律、空间、调和等多方面形式美规律的运用;从造型结构来说,离不开安定与生动、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重复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多方面美学关系法则的处理;从装潢心理感受来说,离不开适用感、特色感、质量感、廉价感、名贵感、新奇感、柔美感、群体属性感等各种心理感受的美学表现。这表明,包装设计者如果没有审美文化功底,就难以在设计中创造出寓于商品包装中的完善的美学功能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三是道德文化对包装设计的警示作用
道德文化是一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和行为主体的自觉意识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调适文化”,它是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商品包装与被包装商品本体是一种形式与内容、表与里的关系。形式与内容、表与里是否一致,需要现代商品包装设计工作者的自身道德自律或道德心理自律,不作“缺德”的欺骗性包装。如果商品包装设计者能够用道德原则警醒自己、约束自己,那么,对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上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推动社会生产的繁荣和进步,都将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四是营销文化对包装设计的指导作用
营销文化是市场经营或市场行销文化,也是旨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调查,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营销文化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大到始于商品被生产出来之前,而终于商品实现销售、价值得以实现之后。同时,现代市场营销文化已经同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消费学、市场预测学、广告学、经济计量学等多种学科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因此,商品包装设计人员一定要用市场营销学的文化支持进行商品包装设计,没有这个文化支持,就难以对市场营销环境、消费心理作出科学的分析;难以在对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竞争策略和多角化经营策略等;更难以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使包装设计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三、海派文化与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结合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和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商品包装设计必须充分吸取海派文化的精髓和营养,从民族传统文化入手, 赋予文字、图形、颜色、材料的传统韵律,构成有“上海特征”的现代商品包装设计风格,使本地的商品包装设计赋有新的文化意义和文化特征,并且以特别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元素加以发展,给以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海派文化与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有机结合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设计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注重发展
现代包装设计与海派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对传统海派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海派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去,在充分理解海派文化的基础上延期“意”传其“神”,让海派元素为现代包装设计注入新活力。当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强烈地刺激了传统海派文化的神经,而且也为海派文化的创新带来许多新的思考和契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认识和了解传统海派艺术文化的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成为现代商品包装设计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是塑造海派商品包装设计风格的必由之路。
二是设计元素在借鉴的基础上注重创新
在商品包装设计中利用传统海派元素的再次造型,是基于对传统海派文化借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新的图形创作;是将结构繁复、形式陈旧,不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艺术形式,加以提炼、概括、醒目强化,通过新的设计重组,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海派元素原型上,而又对原型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型糅合到现代包装的设计之中。这样设计出来的图形,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包装设计中的海派元素再构成是在新时代审美意识下的一种再生创造,它是传统图案、纹样符号与现代图形设计新旧两种形式之间的激烈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得以诞生,并散发出其独特的海派神韵和魅力。
三是海派文化元素在发扬的基础上得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