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学方向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力
一、新媒体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文化性
(一)新媒体的概念。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设定,专家和学者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有关新媒体学术方面的熊教授指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传播之外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首先,新和旧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在媒介形态的生成中,这种“新和旧”并不仅代表时间上的先后,其中还包含技术和理念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别。对于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衍变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一件事物它不能永远停留在“新”的阶段,因此“新”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事物将会产生新旧交替,新媒体作为时代的先锋行业,这种新旧交替变得更快了。现今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媒体形态的产生和影响,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形式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形式。
相比较于电视、报纸、广播而言,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的传播途径增加了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的时代产物。新的媒体传播技术通过通信技术、卫星信号、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广播电视、音频播放器等终端媒体,将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化、具体化、细致化。从新媒体的传播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例如:平面媒体(数字杂志、电子出版物、触摸媒体)等;广播媒体(音频数字广播MP3、MP4)等;电视媒体(液晶数字电视、触屏电视);网络媒体(网络电视、www网站、Flas);移动媒体(手机彩信、3G网络、手机视频)等。伴随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的广泛,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其中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增长速度最快,并且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也将快速发展。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充分的应用数字技术,才能实现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全面联网使用,所以没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就无法将单向的传播技术进行全面取代,因此新媒体也被叫做数字新媒体。
(二)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并且为科技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开放大学校园里,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从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提出者传送到科技知识的接受者与应用者中,还要帮助他们实现科技知识的资源共享,并且还要承担打破科技知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将不同的责任扩散到不同的个体上,将科技文化知识最终实现跨越空间的共享。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细分,新媒体在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分化现象与科学技术信息的分流层越来越明显,现代的科学技术传播流程一般被划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中阶段。新媒体作为传播知识与人们间的桥梁,将把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通过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当然这种传播过程是双向的。
二、新媒体对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的科技文化信息传播是指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跨越时空,使扩散在不同个体间的文化知识实现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传统形式上的文化知识普及。新媒体作为一种面向全球民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它的主要用途是使民众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使民众的文化素养的到更有效的提升,对开放式大学文化传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基础。目前,新媒体对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理念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通常是线性而单向的,随着人们与多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从单向变成双向。新媒体必将成为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新媒体作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使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传播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通过新媒体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形式使科学、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媒体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三、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的可行性。理论的可行性主要有三大理论依据。民本理论、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文化共享理论。这三大理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为新媒体在开放大学内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第一点,民本理论。何谓民本理论,它是民本思想、人本思想,是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自古有之,“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便民、惠民、利民。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如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浪潮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广泛传开。第二点,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伴随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日益深入,人民对民权的维护意识开始觉醒,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摄取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加快了文化传播在大学校园的可行性。第三点,文化共享理论。文化的共享理论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移动通讯、卫星信号、3G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技术渠道,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共享。而开放大学校园作为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共享的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实践的可行性。第一点,先进新媒体发展的势头迅猛,已经小有规模,并向成熟方向迈进。其表现在,新媒体的硬件配备设施已经逐渐完善,技术的支撑体系比较成熟;新媒体的传播种类不断增加,传播性能不断得到优化;使用新媒体的客户群日益增多。在开放式的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快,对以网络、电脑、手机为新媒体文化传播主体的工具使用较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程度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第二点,日益完善的社会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满足,对精神方面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时机。但是,目前的新媒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为满足人民对新媒体的个性需求,开放大学内应积极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展开试点调查,对新媒体中产生的不足及时更新改进,为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的全面推广提供可行性的实践方案。第三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在开放校园内的应用开展,并对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今天,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中,且初具规模,并逐渐成熟,这为新媒体在开放校园中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对新媒体的媒介培养理论曾经有这样的观点:幼年时我们从电视中不断学习的“文化知识”来看,它将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对世界观认识的基石,使电视成为意识形态、社会观点、理论信仰、总体价值等方面的主要来源。所以,作为媒体传播文化知识媒介的电视,它对好几代人,甚至社会的各个阶段打下了深刻的“电视文化”印记,对今天新媒体在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崭新的传播途径。
(一)从社会文化的信息体系来说,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最显著的表现为,新媒体加大了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平台,拓宽了组合途径方式。肖恩·麦克布赖特在一本书上曾经指出:最初,人类发出的原始传播信息,来源于自身的声音、手势、姿势,后来才慢慢才创造出其他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包括:舞蹈与音乐、火光信号、锣鼓声、符号等。当人的文化传播形式从口语转变到新媒体阶段时,人类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幻影成像等打破时间和空间,原有的传播接线使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形式变得无处不在。在新媒体与旧媒体优势互补的作用下,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路径,方便社会信息资源的流通、传播、利用,而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也将有效的覆盖在目标人群中。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文化传播的整合速度加快,各种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欢乐的舞台和日常化的审美平台。
(二)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模式有了显著更新。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为开放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展和延伸了社会的互动。在传统与现实的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的识别程序总是以一定的身份作为起点,由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技术在社会互动中因它的匿名性丢掉了身份识别,打开了曾经的身份识别的局限性。匿名性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诱导人们将自己真实的观点和想法直接的表述出来,而不用有所防备和躲闪,使互动性的质量及效率有所提高,对社会的向心力、认同感、凝聚力不断加强。在开放大学内,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将文化传播的主客体进行互换,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相融合,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瓦解,实现内容、技术、文化、情感的深度契合。
(三)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形式。根据麦克卢汉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媒介中指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自身形态即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在开放大学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新的文化秩序,甚至一些我们了解的文化通过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包装和重新展现后,也需要重新审视、定义、接受、理解它。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的日本馆的“未来”主题馆,竖立了一块硕大的“未来生活强”。经过触摸屏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这面墙不仅能展现与现实中的人们进行互动,还能展示2020年人类信息沟通、出行、家居、等新的生活模式,展现了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和发展,这种形象生动的交流模式,让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又如现在许多文化的表演形式都将通过虚幻的影响和3D效果进行展现,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统一结合起着重要作用,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文化氛围有着更丰富的包容性与参与性。
(四)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多元式的文化传播的对接与交流带来机遇。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是文化知识的共享,也就是文化的共享内容必须是人类容易理解和认同的东西。新媒体本身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互动性等特征,确保其能够按照市场的规律高效的大量生产各种满足人们信息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互动、参与等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多元化的碰撞及交流频率在开放大学内是前所未有的,本土文化的逐步更新,世界观、价值观的大范围形成,使新媒体在全球文化的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解读形式和直观的表现方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0,24(09).
[2] 余斌.浅谈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J].当代电影文学,2009(01).
[3]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观大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 雷芳.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5] 刘俐俐,李心姸.浅析电视节目制作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东方直播室》为例[J].新闻世界,2011(06).
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十分清晰,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技巧、能够向其他相关领域扩展和渗透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适应媒体工作,新闻学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又要具备相关的新闻业务操作能力。因为新闻学专业培养的绝大部分学生将要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工作,所以新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它的实践性特征很明显。谁都知道,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掌握充分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技能,是新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1]
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这个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环节的教学抓得好,落到实处,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就强,专业基础就打得牢,毕业后工作上手也快,成长空间就大,用人单位自然满意。因此,新闻学专业一方面要传授学生新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培训学生的业务操作技能。最好要统一合并采访写作课程,让学生亲自投入新闻火线上;完全以新闻室的标准严格要求之,练习与批判并重。切忌叠床架屋式的纸上谈兵,像个反复背诵食谱而不下厨的主妇。[2]新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技巧主要是通过新闻学实践教学进行的。
部分新闻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然而,校园终究不是社会,如果所有实践教学环节都在校园内进行,那么这种闭门造车式的实践教学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实践是脱节的,与新闻实践脱节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当然,学校也可以临时找一家或几家媒体作为实践教学的地点,但联系媒体费时费力,学校教师也不方便到现场去指导学生实习,教学效果也不好。一个固定的高质量的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完全可以克服上述弊病。通过和相关媒体合作建设一个长期、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新闻学专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设备、实习场地、实习经费不足的缺口,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我们认为在新闻教育中也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一条适应中国国情、适应现代新闻教育要求的新路。应提倡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走出校门,广泛联系新闻传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新闻教育条件。[3]
在基地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媒介的特点、规律和发展状况,体察媒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在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制作、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在基地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及时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进入社会,从学业转向就业的一个重要阶梯。
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实施的教学环节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学合格人才的需要。学校和媒体可以共同利用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和媒介研究,实现媒体资源和学校资源优势互补。新闻学学生可以在基地内进行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技巧。
(一)专业考察环节
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到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考察。学生现场了解、体验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新闻活动,明晰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专业考察是新闻学专业教学环节中反映、检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新闻行业和新闻职业认同度的一种重要实践教学形式。当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新闻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习环节
专业实习是指新闻学专业学生在社会化新闻媒体参与实际新闻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专业实习的环节。专业实习完全可以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时,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新闻媒体的性质、特点及工作内容。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媒体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新闻学专业学生亲自参与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经营、管理、发行等实际工作,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基地实习的新闻学专业学生要全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能够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完成一定数量的署名作品。
(三)毕业论文环节
为满足新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新闻学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引向深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重视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工作是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撰写,把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地所属媒体的特点及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当然,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在基地媒体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四)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夕进行的一个主要培养就业能力的实习环节。毕业实习可以在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内进行。毕业实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考察媒体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的情况,也可以让基地的媒体人事部门介绍如何培养和管理工作人员,还可以让媒体工作人员召开从业经验交流会。毕业实习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归属感,让学生感受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三、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以服务教学需要作为自己的立足点,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科学、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当然,为保证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基地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基地建设内容。一般而言,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该包含如下内容: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闻学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基地的现有设备和人员资源,设置更加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项目,构建与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二)实行双导师制度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行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联合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方向,双向选择校内导师和媒体导师各一名。为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媒体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不应该超过4人。实践教学基地要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媒体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联合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基地应该具体规定学生跟随媒体导师实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大一到大二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的实习时间不能少于1个月,大三学生每年跟随媒体导师在采写一线实习的时间不能少于3个月。
(三)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
依托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各类媒体对应用型新闻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参照媒体从业人员所必需的素质标准,搭建全媒体语境下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基地进行的多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既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又熟悉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知识模块要贯穿到在基地内进行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之中。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学生能够在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媒体的资源和设备。媒体的领导、记者、编辑对学生进行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电子摄像等业务方面的指导,学生能够参加媒体的采访、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各项新闻活动,从而熟悉基本的新闻业务和新闻流程。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如何判断新闻价值、如何用简洁文字将新闻事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等能力,都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和加强,为学生以后走向新闻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做好心理上、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
(五)创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新闻学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和媒体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媒体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的教师、学生也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参与媒体的业务运营之中。学校教师、学生可以经常性地参加媒体的新闻策划会,为媒体的定位出谋划策,帮助媒体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难题,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需要进行研究。通过基地的建设,媒体和学校都将得到实质性提升,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六)建立具有示范作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从事新闻评论实践,他热情满怀,即使在从实务界转入大学任教后仍然笔耕不辍;从事新闻评论教学,他不懈探索,办起全国大学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发表了一批新闻评论理论文章,出版新闻评论学专著,探索与媒体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教学新路。
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近日,记者专访了这位新闻评论实践行家、理论专家。
新闻评论是构建公共空间的有力点
记者:赵老师,多年来您一直从事新闻评论实践,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独到之处。请您谈谈对新闻评论功能的见解。
赵振宇:我曾经从新闻传播、社会发展和人的认识论等三重视野来感悟新闻评论的功能。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评论传递的是观点信息,满足受众对事实性质、成因、影响等信息的深层需求,这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功能;在社会发展视野中,新闻评论提供讲坛,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提供平台,为建构公共领域创造条件,构建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其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功能;在人的认识论视野中,新闻评论源于感性认识又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表达作者的理性观点,由此实现其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根基是理论。当今新闻评论在媒体上渐趋繁荣,说明整个民族的理性程度越来越高。我相信,包括新闻评论在内的各种促进社会理性提高的因素得到充分发展,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特别是思辨能力和理论色彩很有好处。只要我们的民族变成一个思辨的民族、理性的民族,就不会退回到“”那样懵懂、昏昧、混乱的状态中去。而一个民族的思辨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履行描述和评论的职责。
帮助同学们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记者:您曾经发表过一个讲话,对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提出质疑,这个讲话被收入《2006年中国新闻年鉴》,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您想借此表达一种什么观点?
赵振宇:在2006年第4期《国际新闻界》上,我写文章谈过,出现“不会写消息的新闻学博士”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源,非新闻专业的学生跨学科考入新闻学专业的人很多,这些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对新闻实践基本不了解;二是考试,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中没有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提出要求,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从书本到书本;三是考核指标,许多新闻学专业教师本身对新闻业务知之甚少,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如何教学生能够动手?自然,博士生要获得学位也没有对动手能力的考核要求。
其实,这种现象不只是新闻学科的问题,也不只是文科门类的问题,它是整个博士生、硕士生教育体制的共性问题。教师、学生的成果评定不能只偏于校园内的试卷标准,最终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在高等教育中,我认为对教师的考核既要看论文、著作、课题和教学,还应该有对他们实践环节和实际本领的考核,还要看他培养的学生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否则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就很难实现有效衔接。我希望在大众媒体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学博士(当然也应包括教他们的教授们)能够用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剖析和阐释社会发展的诸多问题,其中也应包括使用评论这种方式。总之,对于新闻学者和学子而言,是要以社会的需要来研究新闻传播理论,用新闻传播知识来说明和服务于社会。
记者:您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办起了新闻评论团、新闻评论班,现在又担任全国高校首家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的主任。如今,新闻评论班已经迎来了三届学生。请您介绍一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教育方面的做法。
赵振宇:2001年11月,我校新闻学院与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杨叔子院士等任顾问,我出任团长兼总教练,面向全校招收有评论特长和兴趣的同学。经学校批准,2005年秋季开设“新闻评论方向”班,每期招收20人,旨在培养评论员和深度报道记者,今年招收了第三届。现在已有新闻学院和学院的5位老师为他们授课,上学期讲授新闻评论概论课,下学期开设新闻评论的专题课,时间达一年之久。2006年学校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邀一批重点高校的教授和媒体评论员为中心研究员,目的就是将我校建成全国新闻评论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基地。2003年、2006年和2007年,我校组织或联合举办了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
记者:我们知道,近几年来新闻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批国内知名报刊的评论员和高校评论老师,您在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
赵振宇:我们强调两方面的素质培养,一是理论,通过课堂讲授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二是实践,这里要进行两方面的锻炼。一是做好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家或多家媒体,对其半年或一年内的评论发表数量、标题、内容、作者队伍等情况作调查,以了解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大势。其中很多同学就新华社、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评论栏目、版面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已经公开发表,如杜秀同学就2004、2005年两年“新华时评”撰写的调查报告已经在《中国记者》发表,还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论文二等奖。二是鼓励大家到媒体新闻评论部实习,为报刊写评论,从小评论写起,加强操练。
对新闻评论事业激情满怀
记者:您在实务界得过不少大奖,后来又成功转型到教育界,您的经历一定可以启发那些想在新闻评论或新闻传播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您能谈谈自己的实践经历吗?
赵振宇:我一直都不曾放弃新闻评论实践。即使在来到高校教学后,我在给学生上课和写论文的同时,还时而写点评论,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
作为一名教新闻评论课的老师,尽管发表评论不纳入学校考核范围,但是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而且我坚持这么做。这样做有利于教学,有利于为人师表。同时,我也在思考,在教师的考核体系中,是否也应该考虑纳入教师在大众媒体上通过描述和评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些成果呢?我以为,作为一名新闻学者,不仅要关注课堂,同时也应以新闻传播学的知识和视野关注和研究我们周边发生和发现的问题。在社会进程中,应该有我们新闻学人的贡献。
记者:您在走进高校后,论文、专著很多,而且受到专家、学子好评,教学也很受欢迎,您能简单说一下您的教学、研究情况吗?
赵振宇:搞好教学、研究,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教师首先应该把课上好,而且我以为这才是考核他工作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主要指标,近年来我连续两次得了新闻学院课堂打分第一名。同时,高校老师也应该在科研上有所成就,这一切也是为了促进教学。到高校后,我出了两本书《现代新闻评论》和《新闻传播策划导论》,我申报的《新闻报道策划》一书已经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即将出版。我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科)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这也是我十多年来的一个研究项目。关于程序化的建议被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采纳,该项研究成果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二等奖,此外还承担多项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我一直探索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已经在浙江省嘉兴日报运作近一年,初有成效,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我们还想成立中国高校和媒体的新闻评论研究会,目前正在努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今后新闻评论的发展形势?
赵振宇:我对新闻评论的前景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因为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推进,言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这在十七大报告中也得到了体现。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还可能出现波折,但我们可以秉持科学精神、民主意识、独立品格、宽容胸襟,来促进问题的解决。这么多年来,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和培养学生的。
记者:请您对初涉新闻评论者说一段鼓励的话。
[关键词]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
Reflecting on the target-orient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YU Jian
Abstract:Target-orient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must take "basing itself on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serving for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relying itself on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supporting nationalities and localities",as well as to fully exert three nonreplaceable and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rainning qualified Journalists,science-research and sociel-service in regional economics and sociel development as its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s;Meanwhile,to orient and layout it thoroughly,exactly and resonably,we must take the basis of the target of school-opertion,types of school-opertion,levels of school-opertion,strength of school-opertion and features of school-operation;we must implement it by catching six links ,which are : major-setting up,curricula setting-up,construction of subjects,construction of teacher-resoures,classroom-teaching,practice-teaching.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doing well of the target-orientation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 is meaningful for both of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institutions and Journalism-education itself.
Key words: Local nationality-institutions;Journalism-education ;Target-orientation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中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大学在新闻教育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地方民族高校又如何定位自己的新闻教育路子?这些问题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首要问题。然而落实到办学环节,涉及问题太多,师资、设备、管理是一个方面,课程、教材、教学、实践又是一个方面,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角度,具体论述目标定位的目的与意义、定位的内容和实施方案,以此探讨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出现急速升温的现象。2002年全国已有232所高校开办了与新闻传播有关的专业,总数是1999年末的两倍多。2004年底,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出的信息,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类学院、系、专业达到470余个,在校生超过1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2.5万人,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这个数字位居世界前列。[1] 2006年,新闻传播类专业点已达700多个,硕士点80多个,博士点10多个,在校学生超过12万人。[2] 然而,高速发展的繁荣掩盖不了其背后潜藏的若干危机。教育质量令人担忧,新闻教育泡沫化十分明显,办学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定位不准,办学模糊
定位不准,办学模糊,是当前全国高校新闻教育的通病,更是地方民族院校的突出问题。正如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何村先生所言,办学目标过于笼统,专业服务面向不清;没有针对性的办学定位,教学大纲互相参考,教学方式全国上下差不多,培养出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3]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学缺乏专业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入学后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比较盲目;另一方面,地方民族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受过去政府制定的人才培养规划影响,以致高校在专业布局和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以及职能和服务范围等方面定位不合理,因而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2.同质教育,资源浪费
同质教育、浪费资源现象也十分严重。其实,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大,而新闻类专业的在校生人数却在不断地增加,这是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不仅如此,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高校拥有一定的办学自后,许多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定位趋同、职能错位,职业院校往学术性上靠,专业院校往综合性上靠,专科升本科, 教学型取向研究型,全国高校都在争创“一流”的道路上扮演着“高、大、全”的角色,这难免出现高等教育的同质化。这种偏向和畸形的办学风潮,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往往严重脱节, 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浪费了不少教学资源。
3.盲目跟风,缺乏特色
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是学校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从前面的数据来看,2004年全国开设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达到470余个,比上年增加了110个;2006年达到700个,两年间又增加了230个。快速攀升的数字并非特色,它只说明新闻传播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但是其中不乏盲目逐潮者,既无法保证办学质量,又办不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正如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昆所言,新办的新闻传播院校其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而招生的规模却很大;而老的院校,办学的战线在拉长,过去招本科生,现在有了硕士生、博士生,还向成人教育延伸。这样精力分散,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下降。[4]这样一种办学局面,当然也就无特色可言了。
二、目的与意义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目标定位,其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办学的成败、得失、进退。从定位的目的来说,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对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就其作为学校整体发展的支撑点和新闻教育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来看,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方大学办学定位的需要
当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据《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1日第5版)报道,截至2006年底,全国2 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有107所,其余的2 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地方民族院校也属于地方高校范畴。地方高校该如何定位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同时,把“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作为地方高校办学的目标和发展建设的重点,这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
2.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需要
这里说的民族大学,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以外,主要包括在地方办的带有“民族”称号的大学或学院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办的大学或学院。这类大学或学院,更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办学目标定位是确保民族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就其目的和意义来说,科学的办学定位,可以直接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办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可以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成功地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自身特色的地方民族高校的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办学特色是地方民族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闻教育目标定位,有利于新闻专业建设。当前,新闻专业本科教育出现三种不正常现象:一是新闻教育文学化。特别是一些设在中文系和文学院的新闻专业,往往用文学的理念、文学的思维方式来从事新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大量的文学类课程,在师资上有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新闻专业知识和新闻实践。二是新闻学专业传播学化。这是一种明显的误区,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所说:“传播以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新闻,而不是研究它的内涵。它将新闻贬低为一种信号系统,但没有无限增强我们对于新闻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政治现象和想象中的社会结构的理解。”[5] 而新闻专业的本质,则是“为各种媒体输送热爱新闻事业,具有新闻专业理念,熟悉新闻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6];“理想的传媒教育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应该是一种传媒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教育,而不仅是一种传播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教育。”[7] 三是新闻学的媒介技术化。新闻学教育过度重视电子媒介技术训练,实际上是主次不分、应用颠倒,误导学生重形而不重质。因此,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对于改革新闻教育,建设新闻专业,防止畸轻畸重有着重要的意义。
4.传媒市场人才适用的需要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说:“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8] 这实际是在警示我们,要适应市场需要,新闻教育就要适时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重视培养普通记者和编辑的同时,还要不断根据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大力培养新闻媒体当前所短缺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和新时代必备的复合型人才。如此而来,新闻教育目标定位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矛盾,处理好办学水平与办学规模的矛盾。
三、定位内容
定位,实质就是找位置。地方民族高校必须明确自身在本地区经济和社会中、本省及全国高校界所处的位置。新世纪中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是: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如何定位呢?
1.根据办学目标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目标,不同于重点大学,也不同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应根据所处位置制定独特的办学目标。作为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来讲,就要依据地方民族高校的总体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准确定位。如贵州民族学院的总体办学目标是:立足贵州,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办成一所有质量、有特色,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教学型综合性地方民族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扎根基层,适应发展,具有务实、勤勉、诚信、上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样的目标,贵州民族学院新闻教育的定位应是: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和采、写、摄、编、评等业务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素质高、能力强、全面发展并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地方及民族地区广泛从事记者、编辑、文秘、公关、外宣、策划以及文化事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根据办学类型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办学类型应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以教学型为主,辅以研究性,同时注重应用性因素。地方民族高校不同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研究型的高校,也不同于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服务型高职院校。在有些方面带有研究性,一些民族性、地方性的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而另一些方面又带有实用性,直接面对地方和民族地区,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服务。正如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从学科类型定位上看,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从人才类型定位上看,为地方和民族地区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通、富于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贵州民族学院新闻教育的类型定位也就应以此为根据,把培养通识型、务实型、开拓型的复合性新闻人才作为办学类型的一个主要方向。
3.根据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即人才培养的层次,它与办学类型相互承接。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一般情况下,教学型大学主要以发展本科教育为主,兼具研究生教育,培养“宽口径、应用型”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地方民族大学根据自身特点和类型来确定办学层次。如贵州民族学院的办学层次定位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继续办好民族预科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地方民族大学办成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的基地,民族干部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地。这种定位走的是“两头兼顾、中间包容”的路子。而贵州民族学院的新闻教育也应如此,以培养地方性应用人才为主,适当发展地方民族性新闻研究人才培养,同时也积极培养媒介技术型人才。
4.根据办学实力定位
办学定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办学实力。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专业教师、实训基地、图书资料等是办学的基本条件。如果办学实力不济,一切定位都只是空谈。基本办学经费、师资、硬件设施短缺,则会严重影响专业教学,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影响社会声誉。而这些方面,恰恰又是地方民族高校的致命弱点。因此,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还得因地制宜,走勤俭办学、自主创新、低调务实的路子。不必争大求全,在当前培养出为地方民族地区新闻和文化事业服务的能采、能摄、能写、能编、能评的实用高级专业人才即可。
5.根据办学特色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定位,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定特色,而特色的主要表现就是个性。有个性,就是要有可行的培养措施和培养目标,在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育模式、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地方民族高校的特色,其共性方面就是“三个基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民族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干部培训和其他社会服务的基地。其个性方面,是面向民族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级专业人才。就新闻教育来说,其特色定位的思路,是针对地方媒介和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发展特色专业,并形成学科的特色优势。
四、实施方案
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的目标定位,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落脚点和支撑点。
1.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目标定位的体现,也是目标定位的具体落实。专业设置不宜太粗,也不宜过细,只要有特色而且市场又紧缺的专业方向,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细分化设置。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设置,在专业方向上尤其重要。要根据前一节中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定位,并注重其特色和个性。特色专业方向确立了,在业务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等各个项目上,就有了依托。就贵州民族学院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设置的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四个专业。但如果条件成熟,还可再设置传播学、民族新闻学、影视文艺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法制新闻学、新闻发言人等专业。专业设置的内容,要围绕专业方向、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学制、学分、学位等进行设置。
2.课程设置
地方民族高校开始的新闻教育专业不仅有很强的地方性、民族性,还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时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充分体现这些重要因素。这也是落实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为四大板块:一是通识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设置20门左右的课程,均为人文科技方面的素质教育课程,约占总学时32%,要求学生修满46学分。二是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可设置25门左右的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准,可占总学时的33%,要求学生修满56学分。要强调的是,专业基础课设置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的格局,不然将会动摇新闻专业精神,影响新闻教育的质量,削弱新闻教育特色,误导学生走入非新闻的歧途。三是专业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可设置25门左右的课程,主要是新闻传播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拓展性课程,约总学时的35 %,要求学生修满45学分。四是实践教学课程。可设置7~10个项目,包括国防教育、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实习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要求学生修满23学分。学生四年本科须修满170学分才能毕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同时还考虑学校的办学实力和针对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适销对路”的课程,以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3.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地方民族高校,要面向地方及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把学科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来抓。一是要注重学科特色,强化传统特色和优势学科,如民族新闻学、民族新闻传播史、地方传媒管理学等,创造学科品牌,形成优势学科的新亮点。二是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上发展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如区域经济新闻学、民族法制新闻学、民族体育新闻学、民族文化新闻学等。三是重视新兴、交叉、边缘和高技术学科,如旅游新闻学、生态新闻学、环境新闻学等,开拓创新,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四是要以国家和省科技发展规划为导向,在学科建设上实现重大项目、重大奖项上的突破。学科建设要在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应用性和时代性上下工夫,加强对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
4.师资建设
新闻传播学教育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造成了不少院校师资、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师资,在紧缺情况下采取硬性嫁接,使新闻专业成了语言文学专业的翻版,并用语言文学专业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新闻传播专业,使原本操作性很强的新闻传播专业全部变成课堂理论教学。新闻教育师资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有很强的新闻专业理念;二是要有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前者可保证新闻教育的本质,后者可保证新闻教育的质量。从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师资来讲,要解决紧缺问题,除了引进高学历新闻专业人才和媒体从业人员以外,还可采取“两共建,两学习”的办法。“两共建”,一是与国内重点的新闻院校共建;二是与发达的新闻媒体共建,分别在理论前沿和实践前沿汲取新鲜营养。“两学习”,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培养“准硕士”和“准博士”;二是走出校园,到新闻单位去学习,去补“短”和“充电”。[3] 只有具备一批学养深、见识广、有理论、有经验的新闻专职教师,才能办好新闻教育。
5.课堂教学
新闻学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新闻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操作技能体系。这应该是新闻学专业知识的核心,是新闻教育的根本。在培养方案中,一般要求新闻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②掌握新闻采访、写作、摄影、摄像、编辑、评论、网络和多媒体应用、媒介经营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技能;③具备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一定的新闻批评和科研能力;④熟悉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⑤了解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然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一靠课堂教学,二靠实践教学。就课堂教学而言,案例教学、讲练结合和模拟媒体情景教学是最佳途径。这是新闻教育不同于其他文科教育的地方,有人比喻它是文科中的“工科”,十分贴切。
6.实践教学
大学本科的新闻教育不应完全出于学术目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特点,新闻教育应抓好实验、实训、实习工作,让学生在与社会沟通和交流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努力方向是:①充分调查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研究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创新学习的特点,将其分解为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人格品质、组织表达、操作技能等若干要素,制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模式。②按照地方民族高校新闻专业创新素质目标要求,汲取其他大学成功经验,并针对本专业不同的课程特点,构建课堂实践性教学操作模式。③通过课程小论文程序设计、学年论文制度建设和毕业论文评估指标研究,来探讨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意识。④通过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及研究性学习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实践性教学管理网络与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 论
地方民族高校中的新闻教育专业,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定位不准、办学模糊、同质教育浪费资源、盲目跟风、缺乏特色”等突出问题。要清醒认识到,重视并做好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对于学校整体发展和新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要把立足民族与地方、服务民族与地方、依托民族与地方、支持民族与地方,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新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定位的重要原则;同时,要依据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办学特色来全面、准确、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要抓住六个环节来实施,即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这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目标定位的落脚点和支撑点。本文所论,尽管还不够全面、深刻,但都是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地方民族高校新闻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董锦瑞.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急速升温的观察与思考.青年记者,2005,(5).
[2]柴葳.我国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点超700个,在校生12万.中国教育报,2006-5-17.
[3]何村.新闻院校目前面对的问题与对策.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4]张昆.新闻教育面临十字路口.人民网,.
[5]转引自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自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6]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自序.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7]尹鸿.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今传媒,2005,(7).
[8]热点关注:新闻教育本科膨胀、研究生“扎堆”.中国青年报,2005-10-27.
应用型新闻人才,主要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服务地方的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并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在新闻工作中熟练运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核心,新闻是专业指向,应用性是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独立完成这项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这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应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是优秀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试金石。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一,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社会性源于自身的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局面,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强,其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实证研究行列,同时考虑以多种方式呈现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撰写深度报道或调研报告;第二,把论文写作与分层级、分模块、分方向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多个模块,如各类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策划与文案、网页制作与维护等作品替代毕业论文写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将会妥善解决,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终会呈现新的局面。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一专多能”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参考文献:
何以如此?除了不少专家学者分析的一些原因,笔者以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对媒体一知半解的新闻教学
眼下,除了新闻专业开办的过多过滥,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媒体的需要。再一个原因就是专业不专、质量不高,以至于新闻专业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在招生很火的同时,就业却很艰难。笔者曾先后在新闻媒体工作了20多年,近两年转至高校搞新闻教学,切身体会是,目前许多高校新闻院系无论是办学思路、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还是教师选聘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媒体到底为何物?它有哪些基本运作规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等问题知之甚少,不少新闻院系的管理者和老师对媒体的业务运作流程都不了解,甚至有的人连新闻单位的大门都没有进去过,仅凭从书本上学到的一些新闻知识就来给学生上课,难免一知半解、挂一漏万,其效果和说服力可想而知。使用的某些教材也存在着数据陈旧、观点落后、与媒体现实脱节的问题,有的甚至把媒体的内设机构、职称名称都搞错了,以对媒体似懂非懂的了解来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是不可能的。
新闻媒体作为我国意识形态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基本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内部也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机构设置,日常新闻稿件处理有着基本的程序,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广告经营、设备管理等等方面有其自身的方法和规律。而反观目前高校从事新闻教学或管理的人员中又有多少人对它有较深的理解和体会呢?
二、专业经历不足的教师队伍
同志曾经说过,如果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必须亲口尝一尝。新闻工作何尝不是这样?新闻工作无论是采编还是管理、经营,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就像一名外科医生,光靠读书,没有临床经验,他无论如何是不敢也不可能为病人动手术的。近些年来,新闻专业教师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甚至有点学历崇拜的味道,很多学校非博士不要。其实,这已步入了一个误区,因为新闻工作是要做具体工作的。简言之,报社采编人员一定要会写稿子组版面,电视台的记者一定要会摄像、写稿和会上机器编片子,授课的老师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工作,他的课无论如何也不会生动到哪里。笔者一些在高校任教的新闻学或传播学博士朋友,经常聊起自己在教学中的苦恼,说自己最大的不幸就是没有新闻从业经历。有的人读书期间尽管到媒体实习过,但那往往是蜻蜓点水,所以上起课来总是不得要领,时常招致学生的非议。一次,省电视台的一个朋友告诉笔者,某高校的一位传播学博士生导师在私下里问他电视摄像的“推、拉、摇、移”是怎么回事,并苦笑着说:没有摸过摄像机啊!新闻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业务经历十分重要,仅靠坐而论道恐怕是不行的。试想,你是新闻专业的教师,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不会起码的实际采访,连一个短小的消息都不会写,你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又能怎么样呢?
三、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己昏昏难以使人昭昭。一些高校培养的学生与媒体的需求不相适应或者说不符合媒体要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培养方案不够科学合理。
查阅开设新闻专业相关学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即培养具备新闻传播(或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播音以及艺术、影视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企业宣传部门及其他单位从事新闻(广播电视)采编、播音、节目主持工作与宣传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就业去向是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文艺团体及其他单位。笔者所在学校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从事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节目制作与管理的人员;培养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培养网络和新媒体需要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培养规格细化为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比较精通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录、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编导、播音、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具有网络传播媒介栏目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并能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应用等。诸如此类,十分详尽。应该说,这些年,教育教学单位为了培养新闻合格人才确实是动了脑筋费了心事的,但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是不可能打造出所谓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的,何况一些高校的教师队伍和教材本身就存有诸多问题和不足。
四、形同虚设的专业实习
相对而言,由于学生多媒体少,新闻专业的学生实习目前比较困难(对此,笔者曾经专门撰过分析《今传媒》2007年第6期)。加之,新闻传播教学实践环节严重缺失,一些新闻传播院系没有或很少有媒体实习基地,学生实习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找门路。好多学校在大四以前几乎没有安排专门的实习时间,而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里,不少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和写毕业论文等,导致实习无法真正进行,使本来时间就不多的实习变成了“放羊”,也使新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习环节变得徒有虚名。
五、缺乏专业知识的院系管理者
近20年来,各类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为综合性高校或文科类高校开办,进入本世纪以后,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立新闻类专业,并成立相关院系。以江苏省目前开办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从中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右表)。广播电视新闻学或编导专业比这还要多。
起初,全国仅有几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院系,传统的文科类高校开设新闻专业大多依托的是中文院系的班底。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开设新闻传播专业,有少数学校连一个新闻专业毕业或新闻从业背景的老师都没有就开始招生了(这与前几年新升本院校申报新专业比较容易也有一定关系),除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也造成了院系外行领导的现实。尽管这些年高校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吸纳了一些业内专业人士尤其是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但由于这些人进入高校的时间相对较短,难以进入到管理层面,甚至受到一些非专业管理者和老师的抵制、排斥,挫伤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的学校甚至贻误了最佳的发展时期。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那么,如何调整、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地认识,努力改变目前新闻传播院系教师学历逐渐趋高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的现实。“从世界范围来看,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有丰富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教师。在新闻传播教育比较成功的美国,大学新闻学院里只有17%的教授没有当过记者。据调查表明,在美国大学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者是最受学生欢迎、最成功的老师。①近年来,我国许多著名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重庆大学等也开始学习借鉴这一做法,主要负责人全为曾经在媒体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资深媒体人担纲,并注重从媒体引进大批编采、经营人员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有效地改变了这些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譬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2年成立以后,先后开展的新闻观教育活动、新闻采访大篷车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成果李强的《乡村八记》都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且被教育部发文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加以推广,这完全受益于他们拥有像范敬宜、李希光等业界精英和一批较高新闻素养的师资队伍。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以后,对他们的办学思路、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数高校新闻院系难以做到上述学校那样,从媒体来的教师仍然偏少,这或许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脱离媒体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新闻传播院系除了要吸纳部分高学历教师,更应从新闻媒体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而且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教师。对于那些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应该设法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个时期,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适应教学的客观需要。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新闻院系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之前,应该到新闻媒体进行调查研究,听取业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开设相关课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呆在学校里面靠上网拷贝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删删改改或凭自己的想象制定培养计划、搞课程设置,既没有针对性又缺乏合理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不专、眼界不宽、技能不强,无法适应媒体的需要。因此,新闻院系一定要根据媒体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第三,开设灵活而又操作性强的课程
现在,许多新闻院系开设的课程比较传统且教材选用陈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媒体变化,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也比较保守,不能与时俱进。可喜的是,这些问题已引起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重视,有的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就围绕学生的写作、观摩、英语、说话、理论、创作六条线展开,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借鉴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化实践实验课程设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尽管2002年才成立,但由于拥有一批曾在各大媒体任职的资深媒体工作者担任教授和全职授课老师,课程开设经常翻新,教学手段不断变化,在开设常规课程以外,近年又把业界讲座“新闻与传播学前沿讲座”定期化、课程化,使学生受益匪浅。这些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四,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教师素质
在有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笔者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些教新闻的老师不爱看报纸、电视和新闻类杂志,也不太搞业务研究、撰写论文,上网关注新闻界信息也不多。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师,不关注时事,不了解媒体最新变化,不知道社会发展动态,怎么能行呢?所以,新闻传播院系一定要强化教师的新闻职业素养,加强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还要经常邀请业界的专家、学者、编辑记者到学校为师生开办讲座,帮助老师开阔眼界,了解传媒,提高素质,促进教学。
注释
关键词 新闻传播 职业预期 核心竞争力 职业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学校在培养新闻传播学类学生时,其主要着眼点是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毕业后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的学生对未来的不同的预期,学生在自己职业预期的指引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接触相关项目,从而达到构建自己职业能力的目的。
一、职业预期与职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预期是指其为自己将来职业做出的设定和选择。职业预期的实质就是在专业内二次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次选择。每一个专业培养学生都是按照教学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分,以及每门课程要达到什么样分值才能结业,这种设计是根据本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设定,每个专业的专业课程都可能成为未来学生就业的方向。新闻传播类学生毕业后,既可能是做记者,也可能是做媒体经营人员,还可能做企业宣传人员。在就业专业化的格局下,记者这一岗位又可以分为经济新闻记者、时政新闻记者、社会新闻记者等多个方向。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为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一种选择,并依据自己的职业预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即是要从事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它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是要从事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工作时在专业上的基本要求;职业综合能力是出色地完成本专业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等诸方面。
职业预期是职业能力构建的根本指南,职业能力培养是增加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闻传播类学生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或者目标岗位就需要着力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使增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预期。
二、职业能力构建的误区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困扰大学生的问题。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我要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我能干什么”,作为大学毕业生,首先是要衡量自己能干什么,再去决定自己要干什么。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容易进入误区。
1.通修所开课程导致个性缺失
由于新闻传播类就业口径较宽,学生不知道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学生就不在专业内进行细分,或者进行再选择,于是把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毫无选择地进行选修,毕业进入社会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调动知识支撑其岗位需求。但是。由于本科在校的学习时间有限,要用大量时间来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并不是每一门课都能精通,这就导致学生原来全才预期发生偏差,甚至全而不才。也就是目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学生眼高手低直接后果是就现在一些学校的就业率不及中职或中技,以及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后回到中职或中技去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在校中没有自己的职业预期,就很储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预期时,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全才,而是婴把自己培养成专才。
2.职业预期飘浮常换更换预期
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想“我要干什么”,由于人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想法,或者不同的阶段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同,不少学生在受到外界影响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未来的预期。不同的职业预期所要具备的知识是不同,所以这些学生就根据某一阶段对自己未来的设定选修相应的课程,有的甚至完全不同的就业预期,这样导致学生所修课程没有系统性,其后果同学生毕业后,所学很多课程,却没有能真正可以增强其竞争力。
3.理论实践能力不能同步发展
职业能力由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构成,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言,既要能讲出理论,也能动手操作具体事件。可一些在学生构建自己职业能力时片面理解能力,一部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点,烂熟于胸。可是让他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操作一项具体工作却无能为力,甚至案例分析也会不会做;相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动手操作一些具体项目,但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时,却无法回答。所以学生在构建自己的职业能力时,既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善于操作实际项目,更重要的是,不仅培养自己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二者都不偏废。
三、职业能力构建的路径选择
职业能力构建关键的一步就是使自己从通才、全才向专才转换,落实到在校的新闻传播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简单地说就是打牢基础,突出专长,重在运用。
1.学分与修业时间突破原框架
大学教学计划是按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安排,一般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几个体系构成。其中专业选修课是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在达到的基本能力所安排,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目前众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是在本学院或本专业内开设,学生自主选择。这种选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但其存的问题也不能规避。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口径相对宽,每一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有论者认为,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新闻传播业岗位人才需求也正在细分。如果一个的预期是毕业后从事财经新闻工作。这就需要学生要具备经济学知识、政治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而对于一般新闻传播类专业组织教学的院系一般仅根据本学科知识配置教师和课程,这就需要院际之间、校际之间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相关课程,且所获得的学分互相承认。
与跨专业选课同等重要的是灵活学制,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中止在校学习,而选择校外见(实)习,后恢复在校学习,补充学分。在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学校推行灵活的学制。目前国内大学正在推行以学分制教学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学校可以推行弹性学制,要求学生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课业修完学分即可申请毕业和学位。允许自主选择毕业时间,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不选课或少选课而到相关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
通过课程选修和休学实践,学生基本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预期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基本具备期望岗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2.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突破
课堂教学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组织的教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在于传授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堂教学本身需要突破原有大一统的内容灌输,在传播必要有知识点后,留出必要有时间让学生自修。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上。在
应用教学环节,针对同一门课程,可以细分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预期进行案例选择和分析。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传媒经济概论》、《新媒体产业导论》、《媒介资本运营》等课程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完成课堂教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相应课程细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如在新媒体赢利分析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自己的爱好,选择诸如电子杂志、地方门户网站等媒介的赢利模式进行分析。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爱好,其准备较为充分,教师根据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评析又有效地补充了学生分析的不足。对同一门课而言,课堂教学实现了必修知识的掌握。通过案例课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与大课教学相对应的是,对课程考核的方式需要多元化。对课程的结业考试或考核使用得最多的是统一考试、课堂论文和课程设计等几种方式。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目前采用的考核方式是同一门课程考核方式相同,但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预期不同,针对课堂结业的方式可以尝试多元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期和自己的擅长选择适合自身的考核方式,也就是说,同一门课程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学生申请,教师和相关部门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同意其申请。
3.根据职业预期选择论文方向
独特的学业个性是大学构建职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学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论文选题构建自身学业个性。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是考核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撰写好学生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论文的要求决定了学生必须对所选题目涉及到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所以在论文撰写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论文方向,通过完成论文促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新闻传播类学生的论文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项目设计。论文主要是运用某个工具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把某些现象上升到理论。项目设计则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成一项工作。前者注重理论培养,后者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需要就业,可以选择做一个项目策划;毕业后需要考研或者从事其他非实务性工作,可以选择做论文。不管是项目设计还是撰写论文,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都导向是构建自身的竞争力。该项学习不能为完成而完成。要着实通过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行业,并能把握这个行业动向;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使自己能完成预期职业所要完全的基本工作。
4.构建导师制实现教与学互动
对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需要充分发挥两个基地两个导师的作用。即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理论导师、专业导师。卡尔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新闻机构联手合作开设了覆盖全国的实习项目。这些实习项目主要是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周到三周的新闻实践,诸如到CTV新闻、TSN、CANWEST新闻、探索频道、加拿大地理杂志等媒体进行实习,并让他们独立制作影视节目。。校内实践基地学习根据理论教学需要建设的实践基地,该基地可以保证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校外实习基地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校内的教师担任的是理论导师,因为学校教育强调学理性,校内教师具备较强的水平,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理论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校外导师是一些在业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中。有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却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两个导师相互配合,学生一旦遇到相应的专业问题,可以直接向两个导师寻求帮助。特别是在专业导师的引导下,培养动手能力,并反向作用,促使其对理论知识的补充。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传媒经济专业几名学生在学习新媒体产业课时对电子杂志产业兴趣,创办了《默闻》杂志,两个月时间,单期最高网络下载量达到900余次。学生在制作电子杂志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媒体内部运作程序、机理,还学会了相关的软件使用。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超级秘书网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