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匆匆教案范文

匆匆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匆匆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匆匆教案

第1篇:匆匆教案范文

“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行动!我们做为小学生不只是从自身做起,还要做一个公益的宣传员,时刻提醒那些不守交通规则的人们,真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行驶,并希望叔叔阿姨们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说到“交通规则”就会想到交通警察。交通警察,他是确保司机和行人安全的纽带。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一次过马路时我看见交警叔叔忙碌的身影,他一会儿疏导堵塞的车辆、一会儿帮助小朋友或老奶奶过马路。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就想起妈妈给我讲的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故事,看着交警叔叔我仿佛看到雷锋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如果社会上再多一些雷锋一样的人,大家都互敬互让,我们的祖国就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意外也会少发生一些。突然“砰”的一声,我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悲剧就在我眼前发生了,刚刚还在帮助老奶奶过马路的交警叔叔躺在了血泊中……原来是一辆黑色小轿车的司机闯红灯了,撞完交警叔叔后接着他又连续和两辆车相撞,幸运的是其他司机和行人都没事。这时120急速的赶来,把敬爱的交警叔叔送往医院抢救了……我想,可能又一个家庭被破灭了,一个孩子失去了爸爸、一位老人失去了儿子,我的眼泪不知不觉留下来了,在心里默默得为叔叔祈祷,希望奇迹出现。事后才知道撞人的司机喝酒喝多了。严重的“酒后驾车”!在此我强烈的呼吁所有驾车的叔叔阿姨们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也为了您和其他家庭美满幸福一定牢牢谨记“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吧”!如果,您喝酒了,请不要开车!!如果,你疲劳了,请不要开车!……

看到这种场景,使我想起那个令人震惊又悲伤的校车超载事故。那是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15分,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了一起校车超载的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与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接送幼儿的校车迎面相撞,最后造成20人死亡,44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校车超载事故中受伤的全是幼儿,最大的6岁,最小的才三岁。当我从网上看到这新闻时,都惊呆了!据调查发生校车超载事故的校车是一辆金杯面包车,为幼儿园所有,经过私自改装。该车核载9人,实载64人。天啊!居然超载这么多人!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的幼儿园呢?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国家应该彻查所有不正规的校车,并希望这些事故会给那些违规的校车一个警告!

第2篇:匆匆教案范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著名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习: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毕佗动作的词语。(“拨”“拿”“摇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

(3)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收获?

六、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小组内互学本课生字。

如:我记住了“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来就是“分”,分开的分。

三、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角、对、分、着、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或分解、组合来识记。

例如:拿:合——手

四、指导书写。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之”,捺要长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笔要比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目”字体形窄长,与“丷”上下对齐。

五、作业。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聪明的华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著名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习: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毕佗动作的词语。(“拨”“拿”“摇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

(3)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收获?

六、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小组内互学本课生字。

如:我记住了“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来就是“分”,分开的分。

三、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角、对、分、着、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或分解、组合来识记。

例如:拿:合——手

四、指导书写。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之”,捺要长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笔要比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目”字体形窄长,与“丷”上下对齐。

第3篇:匆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过小高斯巧算数学题的事,让学生知道在学习中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的说话。

3.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带来一道数学题,大家看,应该怎样算呢?

2.同学们,在二百多年前德国的一所小学校里,有一个年近8岁的孩子也很快的算出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老师告诉你们:他就是聪明的小高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聪明的小高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同学们想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4页,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

2.大家读得好认真啊!老师特别高兴。那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我的挑战吗?那谁想读?(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真不错,看来大家都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老师相信现在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小高斯一件什么事?

2.那小高斯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呢?谁想说说?那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在读一读?

(你找的语段很准确,他读得怎么样?谁想评一评?)

3.同学们,小高斯用自己的想法算出了这道题,多了不起!如果小高斯就在我们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的确,这么难的题,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算出来,真令人佩服!

4.面对小高斯与众不同、出乎意料的算法,老师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面同学们就默读课文,圈出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词语。

5.谁找到了?想说说?这些词语概括了老师态度变化的全过程。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里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读读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咱们比比,看谁得的好,最能体现老师的不同态度。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哪个小组向按自己的理解读读表示老师态度变化的句子?)

6.同学们,老师的态度变化多大啊!由先前“不耐烦”到后来的“惊喜”,“他惊喜地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认识这个砌砖工人的儿子”对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是啊,小高斯就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的父母很可能没有什么文化,可他们的儿子却是这么优秀。咱班多数同学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只要我们自信、勤思好学,也一定能成功、成才!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演一演

课文我们理解得很好。如果让你们去扮演他们,相信一定能演得更好!现在同桌就商量商量,你想扮演什么角色,想怎么演,一会看看那桌最精彩!

二、拓展延伸

聪明的小高斯,用他充满智慧的大脑。想出了这种独特的算法,赢得了老师的赏识,老师又为小高斯作了什么事呢?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不久”一齐

同学们小高斯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但他却不平凡,你知道是什么使他成为一名伟大数学家的吗?

大家说得都对,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细心观察、善于思考,也许也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可能第2个、第3个小高斯就会在我们班级出现,说不定比小高斯还出色呢!

三、布置作业

搜集资料:举出一个在你生活或学习中,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例子。

板书设计:聪明的小高斯

第4篇:匆匆教案范文

Abstract: Gratitude is the Chinese nation's fine tradition,is the embodiment of modern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pirit,it is also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in life,Thanksgiving is an emotion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haracter and the social harmony development.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教学实践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anksgiving education;teaching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94-01

一直以来,人们关注更多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即智商因素,而对情感因素缺乏应有的重视。大学生是一个接受能力强但情绪化倾向又非常明显的特殊受教育群体,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感恩教育”应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著名教育学家诺某斯指出:“关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怀是出于关系之中的一种生命状态,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结和接触。一方付出关怀,另一方接受关怀。”①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2009年9月10日上午 8:19教师节,正在进行校园值班,收到这么一条教师节的的祝福短信,是当天所有的短信当中最让我感动也给了我很多启示的一条。这条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祝老师永远幸福、平安、健康,万事顺利!老师,您知道吗?您是我进这个学校第一个记得我名字并跟我打招呼的老师,当时我真的超感动的,因为我都还不知道您是谁。我之所以留下来是因为老师您们真的太好了,我舍不得。老师:真的很谢谢您帮了我很多很多……谢谢!谢谢!”

案例背景:

这条短信是由我们系某班级的某同学发的,由于该同学所属的专业学费昂贵。两年前新生报到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一位面容苍老、衣着窘迫的父亲带着一个略带羞涩、低着头的女生来报到。面对高额的学费,这对父女面带愁容,父亲向我们袒露:家里特别贫困,某的母亲身体不好,某因为生病也花费了家里大部分存款,如此昂贵的学费根本支付不起。某依旧低着头部说话,我问某::你想读这个专业吗?某点了点头。最后系领导通过和其父亲讲解绿色通道、助学金、助学贷款等途径可以完成学业后,其父终于答应让某留下来读书。

报到时的印象太深,让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学生的名字。第一次在校园里见到她时,她依旧是低着头走路,我走到她身边,叫了声她的名字,问了问来学校后是否习惯?但是我真的想不到,这个很平常的问候却改变了一个学生是否留在学校读书的重要决定,而该同学在学校表现非常优秀,对身边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奖学金中拿出一些钱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作为帮助贫困学生的基金。

一方面,日常学生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关心,平时的轻声关怀让一个学生感觉到学校的温暖;特别是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应该要更多些,也许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学校和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和鼓励。大学除了采取多种办法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外,更注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贫困生进行人文关怀,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另一方面,在对部分受助不感恩的贫困生进行道义上的谴责之余,我们不妨对资助工作本身也进行一番冷静的反思。贫困生家庭致贫的原因各不相同。经济的拮据、物资的匮乏、家庭的变故,固然使不少寒门学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但也使不少人形成了终生亚健康的心理。他们或极度自尊,或极度自卑,或极度冷漠,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与社会有点格格不入。受助不感恩就是表现之一。受助期间,他们没有主动联系资助人、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固然不对,但一些资助人除了在资助仪式上一捐了之外,又何尝给受助人打过电话、写过信,询问、关心过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呢?其实,这些贫困生不但需要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抚慰!而大多数好心的资助人恰恰就是忽视了这一点。

社会学家认为,忘恩是人的天性,他像随处生长的杂草,而感恩犹如玫瑰,需要用良知去栽培与滋润。因此感恩需要通过教育来促使大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行为。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遵循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特点,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大学生感恩教育应是大学德育的应有之魅学生“道德意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恩”,深切体会“恩”,不忘所受之“恩”,并将“恩”施之于需要之人;唤醒他们对他人的爱心,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就其内涵而言,作为一种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的教育,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是更高层次的感恩教育。由于感恩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综合,人是否会有感恩的动机和行为,来自于感恩意识的指导和支配。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恩惠和帮助的由衷认可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是任何一种积极文化所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报恩的行动建立在感恩的动机与需要的基础上,而动机与需要则是在感恩意识的指向下进行的。一般地说,个人受到他人施与的帮助由此而充满感恩的思想和情怀,此人便具备了感恩的意识;相反个人在受到他人的帮助后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内心充满了冷漠与世故,则不可能引发感恩的行动。

作为高校,如何对大学生补上“感恩”这一课,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培育“感恩文化”以净化他们的心灵世界,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如何使他们心存爱心、孝心与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学会共处,学会宽容等等,这都应是当前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美]诺丁斯内尔.学会关心一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感恩教育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美]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1.

第5篇:匆匆教案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 问题情境 原则

问题情境就是一种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中心内容,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任务”,并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认知与个性发展。

1.问题情境的探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进行广泛的类比、联想与猜想;还要有挑战性,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案例1: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必修3第三章3.3.2节内容中的一道几何概型课例的教学

例:假如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你父亲在离开家之前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大?

这是我校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师:(1)这是什么型的概率呢?(学生几乎都不用想就回答:几何概型。因为学生知道这节课正在讲几何概型的内容)

(2)你知道事件A发生时x、y的大小关系吗?(学生很容易想到y≥x)

(3)你知道x、y的取值范围吗?它表示什么区域?(学生根据题意回答:6.5≤x≤7.5且7≤y≤8,学生讨论、交流后发现它表示一个正方形区域,面积等于1)

教师这时画出几何图形,然后讲解:根据题意,只要点落到阴影部分,就表示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即事件A发生,所以用几何概型公式:

2.问题情境的适时性原则

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设计问题有一定难度但趋向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促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因此,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且富有成效。

案例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2.3.1节)

引入情境问题:

(1)早晨阳光下,旗杆与它在地面的影子所成角度是多少?(学生都能回答:90°。)

(2)随着太阳的移动,不同位置的影子与旗杆的角度是否会发生改变?(引导学生发现旗杆始终与地面的影子保持垂直关系)

(3)旗杆与地面内任意一条不经过旗杆位置的直线关系如何?依据是什么?

(4)定义中“任意一条”能否用“无数条”来替换?(其目的用以辨析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内涵)

(5)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6)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在操作中辨析、思考折纸过程的数学本质,最后得出图2情形。

3.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科学,有针对性,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相应的数学知识点为依托,不可随意编造或东拼西凑,表述要科学,结构要合理,由易到难。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4.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原则

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要有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有较高的比值;要有效益,教学目标与个人的教学需求相吻合。

5.创设教学的问题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直接有利于当时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

(2)要启发引导,保持思维的持续性。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步步释疑,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状态,超前引路。

(3)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要提出带有导向性、难度适宜、启发性的问题。

(4)教师不仅自己要刻苦钻研、精心设计,而且要经常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设计思路,变“传播”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爱上数学,真正把兴趣还给学生,把魅力还给数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2]周小山等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7.

[3]田仕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中学数学杂志(高中),2007.6.

第6篇:匆匆教案范文

【关键词】安全感;安全事件;风险;权衡

1、安全的权衡

安全是一种权衡,而权衡是一个了解心理安全的很关键的概念。要想得到家庭的安全,每次想进到自己家时,就得从口袋里拿出钥匙然后插入锁中把门打开,这是一个繁琐的程序,或者要想在机场安全,就得付出时间和支出对每一位乘客进行安检,所有的安全都是一种权衡。仅仅把安全看作是效益的术语是没有意义的。防弹背心很有作用,并且对于阻止子弹很有效果。但是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来说,居住在一个法治的和相对安全的工业化国家中,穿一件防弹背心并不是很好的权衡。附加的安全是不值得的:不值得花费、不适合,并且也不够时尚。到另一个环境中去,也许你会做出不同的取舍。

我们每天都会做出安全取舍,或大或小。这些通常不是一个决定的唯一原因,但是是主要因素。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很直观的做出安全权衡。安全的权衡是一种本能行为这些直接的选择是生命的中心。每一样生物都会做出安全权衡。作为一个成功的物种,人类应该是善于对安全作出权衡的。

同时,我们看起来其实也是非常不善于权衡的。我们总是会做出错误的取舍。我们夸大一些危险而蔑视其他,我们夸大一些花费而缩减其他。即使是最简单的权衡我们也会犯错—一次又一次的犯错。一项研究人类安全行为说我们是完全不合理的。事实是我们并不是不擅长对安全进行权衡,我们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原始人在东非高原以小型家庭群居的方式生活。仅仅是因为2007年纽约的环境和肯尼亚公元前10万年是不同的,我们的安全感与现实的安全情况也是分离开来的,我们把事情搞错了。

2、风险的传统观点

很多时候,对安全的知觉与现实的安全情况不符,是因为对风险的知觉与现实的风险情况不符。我们担心错误的事情:对于小风险投入过多的精力或者对大的风险又不够重视。我们没有正确评估不同风险的风险程度。很多情况都可以归结为错误的信息或者错误的数理估计,但是还是有一些一般的疾病反复出现。

David Ropeik and George Gray在他们的书《风险》中列出了如下清单:

-很多人更害怕面对新的风险。

-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害怕自然风险。

-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害怕自己选择的风险。

-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害怕能赋予他们想要的一些好处的风险。

-相比较死亡痛苦较小的风险。

-大多数人不是很害怕那些他们可以稍微控制的风险。

-大多数人不是很害怕那些来自于他们信任的地点、他人、公司或者政府的风险,更害怕他们不信任的来源的风险。

-我们更害怕那些我们觉得恐怖的风险。

-当不确定性比较高时,我们更加害怕这种风险,我们不太是很害怕我们所了解的事情的风险,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一些新的技术在一开始就很关注的原因。

-成年人更加害怕对孩子的风险。

-人们更加害怕那些对自己有直接影响的风险。

如果我们的风险认知失败了,是因为新的情况以高速率发生变化:有些情况存在于2007年,但是在公元前10万年不存在。就好像当面对一辆汽车时,一只捕食逃避技术失败的松鼠,或者是一只准备从鹰那里幸存而不是从枪底下幸存的鸽子,当面对现代人类社会、科技和媒介时,我们原始的处理风险的能力也会失败。并且,更糟的是,它们会因其他人而失败——政治家、营销人员等等——那些利用大自然的失败为他们盈利的人。为了搞明白这些,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我们的大脑。

3、风险与大脑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迷人的器官,但是又是非常混乱的。因为它进化了上万年,有很多不同的过程混在一起,而不是逻辑有序的。其中的一些过程知识为一些情形而优化,而其他的却不能像这一过程一样表现良好。而且还有一些重复的工作,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大脑处理。

对风险的评估和反应是一个生物面临的很重要的事情,并且在大脑中有一个原始的部分来承担这一工作。这就是杏仁核。杏仁核是情绪的加工基地,这些情绪来自像愤怒、回避、防御、害怕的感觉输入。这是大脑的一个很古老的部分,似乎起源于早期鱼类。当动物看、听、或者感觉到潜在的危险时,杏仁核就会立刻做出反应。它会引起肾上腺素和其他的荷尔蒙进入到血液中,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导致心率加快和加强,增加肌肉紧张和手心出汗。但是世界是很复杂的。一些很可怕的东西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么有危险,因此其他人可以通过留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建立一个更好的有利于未来的反应来更好的应对。这意味着,当你研究出了对形势的更复杂的分析并且找到应对方法时,存在着一种进化优势来阻挡自反战斗或逃跑反应。

我们人类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径来分析风险。这就是大脑皮层,一个更加进化的大脑部位,是最近才发展和进化起来的。它很智能和分析,可以归因,可以做更多细致入微的权衡,并且也很慢。因此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有两个应对风险的系统——一个原始的直观系统,一个更先进的分析系统——并且它们是并行运行的。并且大脑皮层要想反驳杏仁核是很难的。所有这些都是关于杏仁核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分析系统是新发展的,因此仍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心理学家Daniel Gilbert有一个伟大的理论来解释它:大脑是一个设计完美的机器,它不断扫描应该得到的事物的周边环境。这就是大脑几百万年来做的事情—并且,仅仅在几百万年前,哺乳动物的大脑学会了一项新把戏:在危险发生之前确定危险的时间和位置。人不是电脑,我们不能像机器一样通过不同事件的相关可能性来评估安全。相反,我们有捷径,经验,原型和偏见——总体被看做是“启发法”。这些启发法影响我们如何看待风险,如何评估将来事件的可能性,如何考虑花费,以及如何做出权衡。在有限的认知能力下,我们已经得到近乎最佳的答案。

【参考文献】

[1]Schneier, B.: Beyond Fear: Thinking Sensibly About Security in an Uncertain

World. Springer, Heidelberg (2003)

[2]Ropeik, D., Gray, G.: Risk: A Practical Guide for Deciding What’s Really Safe andWhat’s Really Dangerous in the World Around You, Houghton Mifflin (2002)

[3]Gilbert, D.: If only gay sex caused global warming. In: Los Angeles Times (July 2,2006)

[4]Kluger, J.: How Americans Are Living Dangerously. Time (November 26, 2006)

第7篇:匆匆教案范文

事实上,有很多走失的孩子无法与亲人团聚,就是因为他们不记得自己父母的名字和电话等重要线索,导致民警无法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看来,从小对孩子进行有关走失方面的安全教育十分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牢记重要信息。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记忆力。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经常对他念叨爸爸妈妈的名字、手机或电话号码等。长此以往,这些重要的信息会在孩子的大脑里一点一点地留下深刻的印记。

认识居住方位。抱孩子出去玩时,就可以告诉他,家的具置在哪里,位于哪条街道,几号楼几单元,周围有什么标志性建筑和设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哪条路线能够抵达等等。家长往往会低估孩子的能力,认为他迷路后回不了家。其实不然,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走失后是可以自己找回家的,关键要看父母是否从小教孩子认路,尤其是自家的路。

学会报警自救。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告诉孩子警察是抓坏人的,是可以信任的好人,遇到困难一定要找警察帮忙。有的父母爱在孩子耍赖时吓唬说:“再不听话就叫警察来抓你!”时间久了,孩子对警察会产生恐惧感,见了警察就躲,更谈不上求助了。孩子再大一点,会打电话了,家长要教孩子,万一走失时可迅速拨打110进行报警。

提防陌生人。在“认生”过后,很多孩子不再会对陌生人设防。面对陌生人,孩子要做到“三不”,即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送的任何礼物,不跟陌生人去任何地方。

培养应变能力。现实生活复杂多变,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父母一定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模拟各种紧急情况的场景,引导孩子“实战演习”,灵活应变,掌握各种自救的方法。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应变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后,孩子才能在困境和突发事件面前真正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将可能产生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温馨提示

走失事件一旦发生,家长的沉着应对同样重要

一旦发现孩子走失,家长切记不要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快速地做出反应。

立即广播,在商场、火车站或公园进行广播,把孩子的具体特征、衣着打扮及亲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反复广播,并向保安或相关工作人员留下联系方式。

父母应留在走失地点等候,因为,凭着记忆孩子可能会找回走散的地方。

在等候的同时,让家人向住址或走失地点所在辖区的派出所报警。

迅速联系亲朋好友,让他们帮助寻找。

第8篇:匆匆教案范文

针对上述案例情形,非专业教师和专业教师各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一、非专业教师的应对措施

1.转移注意力。如:“强强,老师这里有你喜欢玩的小皮球,你先玩会皮球好吗?”这种做法看似合理有效,其实并没有教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技巧,反而会使幼儿养成抱怨、打小报告等不良习惯,因为此类方式通常都能获得教师的注意。

2.指责或威胁。如:“玲玲,不要这么自私,滑板车是大家的,要轮流玩。”“如果你不让别人玩,今后别人也不会让你玩的。”指责或威胁的方式若把握不好度,就会在无意中伤害幼儿的自尊,甚至会影响到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比如,“今后别人也不会让你玩的”这句话就可能误导其他幼儿今后不再让玲玲玩他们的玩具。

3.许以好处。如:“玲玲,如果你让强强玩会儿滑板车,明天上午老师让你当点名员。”这种方式贬低了行为本身的价值,使得幼儿在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时追求好处,难以培养幼儿“礼让”“分享”等良好的行为。

4.隔离或思过。如让不肯轮流玩的玲玲到一旁思考自已的行为是否正确,等她愿意轮流玩时再回到集体之中。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改变幼儿的行为,却并没有教给幼儿任何解决问题的技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幼儿的一种变相惩罚。

除了上述几种措施外,非专业教师往往还会这样做:给幼儿讲大道理;过度维护受害者;强调自已的感受;追究起因而不重视如何指导幼儿解决问题,等等。

二、专业教师的应对措施

1.发展幼儿的社交技巧。即利用这一事件发展幼儿的社交技巧,让幼儿学会轮流、协调等处世技能。⑴教给幼儿找准提出“轮流玩”的时机。引导强强“等一会儿”,建议强强“观察玲玲”,等玲玲露出“不想玩”的迹象时再提出“换我玩”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强强往往能成功实现自已的要求。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恰恰教会了幼儿学习观察的技巧,并发展了幼儿“轮流”的行为。(2)教给幼儿与别人协调的技巧。引导强强用玲玲最感兴趣的事情或物体来吸引玲玲同意自已的要求,如教给强强这样给玲玲说:“如果你让我玩滑板车,停会儿我和你一起玩跷跷板。”显然,教师向幼儿示范了如何用口头的方式与别人协调的技巧。

第9篇:匆匆教案范文

一、渗透“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之美

传统的教案,其着眼点往往是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突出了教师的自我认知,所以比较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探究能力。而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案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探究、整合知识的组织方案和指导方案,同时更是学生探求知识、追求发展的学习策略。具有集教案与学案一体的特点。更突出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因此导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仅关注教师如何教,同时更应关注学生怎样学。所以在设计上要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的有机统一;体现教师多种教学方式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有机统一;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与学生的得,体现在学生的发展。

二、渗透学科实验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之美

科学研究表明,审美情感对科学认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实践也证明,把握好学科之美,进行立美教学,会对学科学习认知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它的美在于从实验的视角揭开科学的蕴含,用科学的方法改造自然、服务我们的生活。所以揭开未知的谜团是化学学科的生命力所在。化学导学案应成为充满探究激情,调动学科思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阵地。化学学科正是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求证,通过一代代人为之献身,来彰显其科学的价值。

因此在导学案设计上,要充分重视对实验的考察,特别是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微型实验开发,利用实验所反映的原理、实验过程的设计能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化学学科能力是极为有效的。同时及时捕捉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和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例如结合地震,如何防止和解决水体污染以及灾区的消毒、卫生防疫等问题,太湖的蓝藻爆发与治理,临近县市的铅污染事件,弥漫全国的雾霾事件等,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中。以适当的形式将这些事件呈现在导学案中,加强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科学的献身精神有积极意义。

三、渗透过程探究的层次之美

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的过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问题的探究过程某种程度上说比结果本身更重要。因为有了科学的过程设计与深入探究,相应会带来科学的结果。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体现这种理念,多增加一些探究性问题和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以及深刻性,让学生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这种意识,对于其终身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曾经在有机物部分学习,结合生活实际,布置这样一道题:

医院里常常需要检查检验病人血糖浓度或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正常,请你与同学一起组成学习小组,走访医院有关科室:①了解正常人这两方面的指标。②用什么方法来检验血液和尿液样本的。③检验的结果(化验单)如何表示的。将调查研究结果写成报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通过解决这道题目,学生不仅接触了社会,增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培养了合作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们不仅仅知道了结果,还联系人体更多的生理指标,开发出了系列研究性课题,编成了学生们自己的校本课程。当然在编制时或设计成课题时,要特别注意把握知识的层次性和内在逻辑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重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让每一位都有完成的成就感。

四、 渗透外在观感和内在激励之美

现代的教材观强调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交互作用。因此教材不仅应该提供静态知识,更应该提供能积极地、主动的发挥作用的东西。教材要具有激发、鼓舞和唤起的力量,能对学生有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新教材的使用,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许多资料和图片在突出观赏性、艺术性、启发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让知识融入多样化的情境中,有利于学生从科学、技术、社会 等多角度来理解、构建化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激励学生的意图和作用明显。因此在教学案中加入化学史、化学家事迹、地理环境、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同时认识到,化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化学家的奋斗,展现他们的追求理想、勤奋探索的精神,必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案实际已经成为知识、艺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

五、渗透总结反思成长之美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深刻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而导学案已经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到底导学案对教师和学生的促进如何?这需要应用后在课后反思中总结。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和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自己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或创造性见解,从而促使自己往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而学生也要根据老师的批阅进行反思、总结、提高。促使自己不断进步。所以导学案已成为师生沟通、互动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我想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改进和实践,渗透美育特色的导学案必将不断完善和发展,带动教师善于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构建和谐、有效的化学课堂做出积极贡献,从而成就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 田晓梅 周青 化学教材中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