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船主与油漆工范文

船主与油漆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船主与油漆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船主与油漆工范文

勿以善小而不为,事无巨细,再小它也是个事儿,凡存在就有理由,就如一颗小滴水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善举,而这些小小的善举,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快乐了自己。小事虽很平凡,但小事上体现出来的善心却是伟大的,像网络上的微博传递爱心,只需点击鼠标,尽微薄之力就可以传达出一份爱心,就有可能帮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样我们就会感到喜悦,这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这就有如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这样。

生活中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事,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索取。如果只想着收获,那便会失去很多快乐,无论在任何事情上,我们应该多一点无畏的付出,要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无论回报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就像船主油漆工的故事,油漆工无意之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却拯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最后,他不仅得到了助人的快乐,还意外地收获了钱财,有形与无形的回报都随之而来,这些都不是刻意为之的。

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开灯这件小事,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第2篇:船主与油漆工范文

高三语文课堂更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容量大,知识密度高,在这个基本现状下,高三的语文课堂有呈现生命化的可能吗?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应该做到的。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知识的生命力

一堂有生命力的课,需要教师用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用巧妙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用机智的语言实现知识的生成。但除了这些常规的要求外,生命化课堂首先体现为知识的生命力。课堂上的知识不是一个个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的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而是易被学生掌握的、鲜活的知识。以往过多强调认识的客观性,对认识的能动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形式,知识的呈现形式呆板、生硬。而要实现知识的生命力,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认识的建构性原则,他们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故而,高三的语文课堂要实现生命化,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样活动的知识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除此以外,高三的语文复习还应符合这个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高三语文复习,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归纳为主、归纳演绎相结合。高三的复习课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语文知识、试题中隐含的规律,从而再利用规律解决同类题型,或解决新问题。如果知识由教师直接给出,就会导致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出现知识有余能力不足的情况。由学生自主归纳知识,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很快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比如在“理解文意迁移运用”这一专题的的教学中,我很注重让学生自主归纳答题的注意点。运用让学生自主评分的方式,分析失分的原因,再从中得出答题时应该注意的要点。设计这个环节时,我还考虑到学生失分原因五花八门,在各道题中都有所体现,为了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我给学生的每道题的答案示例都侧重于一个要点,便于学生准确地辨析,从而明确地掌握。

高三语文复习课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教育的过程不应是传授如何解决既有问题的思维经验,而是启迪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并获得教育效益。高三语文复习课,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以传授知识为手段,以组织训练为主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互为手段和目标的,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运用知识,总结规律,提炼技巧。这样活动的知识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样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二、运用合作性学习,激发学生情感的活力

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学生情感流动的课堂会是成功的课堂。离开了情感的活力,学生的学习只可能是被动的、应付式的,这样连基本的教学的有效性都谈不上,更何谈生命化。高三的语文课堂就教学内容而言,本身的人文性、情感性比基础年级要弱,但这是不是等于在高三语文复习备考过程中难以实现学生情感的活力呢?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曾经说过,“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最持久强烈的愉悦不是来自一般的‘快乐学习’活动,不是来自简单的表扬欣赏,而是来自人的文化创造活动自身的激励”。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充满着大量的思维的创造,对知识习得的快乐。在这个意义上说,高三语文课堂完全可以是充满着学生情感的活力的。而合作性学习,就是激发学生情感活力的最佳方法。

合作性学习理论的源头应该是来自于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所主张确立的人道主义的师生关系。阿莫纳什维利明确提出合作教育学的思想,他创造了基于合作原则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的新形式,创造了使学生快乐地、生气勃勃地学习的机制。

在合作性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注重互助与协作,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合作关系。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能使师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

合作教育学理论强调,在教育思想上必须承认,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对儿童的爱和尊重,使儿童得到认识的快乐。教师的引导,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在共同的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学生情感活力的源泉。它绝非单纯的夸奖可以替代,是学生内在情感发展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笔者在高三开展过时评教学。学生准备一个热点时事,全班同学自由发表对这一时事的看法,教师也参与到这个讨论中。观点分歧很大时,学生还会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创造者。当学生言之成理时,教师采纳学生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三的习题讲评课,也不能以学生掌握僵死的答案为目标,作文讲评课的操作更不能是老师的一言堂。如在讲评议论文时,为了突出“扣紧、说透”的要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体段的互改。可以采取学生单独评改、小组交流评改或全班讨论评改等方式,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平等地参与到讨论之中,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感受到进步的乐趣、收获的喜悦。

当然,要想课堂上学生具有情感的活力,教师一定要具有亲和力。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有一定亲和力的教师,只是生命化课堂上的教师更应该具备这一特点。教师有亲和力,师生才可能有情感的交流、互动。难以想象当教师几乎成为课件播放的机器,师生缺乏情感的沟通,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能感受到学生情感的律动。

三、建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化课堂要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倪文锦教授曾经指出,新课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教学评价中,也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生命化课堂强调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与新课程的这一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合作教育学理论也认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牢固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要以学生个性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这些都要求高三语文课堂要轻知识传授,重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授之以“渔”,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具体到高三语文复习课上,教师首先要能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同样是练题讲题,生命化课堂上的教师要能做到精选典型题目,举一反三。比如作文的教学。好的作文题能发挥其有效的典型示范作用。绝大多数高考作文命题规范,留给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富含人文性和思辨性,是高三写作教学的典型素材。但有些题目中的材料本身缺乏逻辑性,或者指向性太模糊,如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的“船主与油漆工”、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放”。教师应懂得辨析,懂得取舍。选择的标准在我看来,一方面是指向明确,操作性强,适合学生通过对该题目的训练掌握相关方法。另一方面是思辨性强,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能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不少研究者将中国高考的命题与欧美进行对比,指出西方相关的作文考题重理性分析,特别是重视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近几年中国高考题中也有相关转变,出现了很多突出理性分析的题目。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和广东卷等。这样的题目适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