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第1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诗人在童年的影像回忆中,有意识地把苦难意象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并举,甚至形成一种对话模式。其实这有一点像现代心理学当中的意象对话,即通过一种心理安慰来克服有关苦难以及生存障碍的记忆。

我们知道,《我的第一本书》创作背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的中国农村贫穷、饥饿、寒冷,而寒冷与其说是物理意义上的,还不如理解为牛汉对儿童时期贫穷、饥饿经历的心理图解。因为苦难和天气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关联。

文章中的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理解这句话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童年时期的牛汉,并没有幽默概念,如果单纯是指无食物可以饱腹、无衣物可以御寒,我们大可以追究其用词不当之嫌。那么,作者为何要用“幽默”一词呢?我们把语义还原,幽默是指某事物所具有的荒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而就表现方式上又是含蓄或令人回味深长的特征。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成年牛汉的回忆当中,就是社会、大自然对美好童年一词荒唐的捉弄,它破坏了儿童时期应有的温馨记忆,这个“幽默”满是黑色,牛汉在此说“没有幽默”是对童年生活中的苦难无意识进行成人式的忏悔和反思。第二,“生命最初的欢乐和梦幻”则是真实的童年印象,作为一个孩童,还不会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包括抵御饥饿和寒冷。儿童的天性会使牛汉在苦难的夹缝中来展现儿童天真、淘气、游戏的一面。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是成年牛汉和童年牛汉两种身份的并举:一是满含社会责任的批判,二是童年的满心温情。

书在文中实际上是成年牛汉童年记忆的精神寄托和刻意诗化。文章的题目虽然是《我的第一本书》,但我们还要注意区分:我对书的第一印象与我的第一本书。

我对书的第一印象,实际上来源于在北大旁听过的父亲,文中写到:“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故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我们又可以作两种对比:北京大学精神高昂的气息与村里“荒寒的大自然”的对比;书的精神象征性与红薯的物质象征性的对比。但这里,是否存在孰重孰轻的分别呢?答案是否定的。首先,父亲这个北大旁听生在荒寒的农村受到了应有的肯定和尊重,并因为父亲的“知书识礼”可以使淘气的小牛汉免于挨打(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这是村庄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接受;其次,牛汉刻意将“书”和“红薯”并举,而这两样在村子里都是“稀奇东西”,它们的“稀奇性”在于前者是精神意义的粮食,后者是物质意义的粮食,而这两者在养活生命的度量上都不可或缺。“书”在这里是儿童奇思妙想的寄托――“我不认字,只认画”。“红薯”则是苦难记忆中对人们空荡荡的肠胃的安慰。因此,“书”与“红薯”在生命的天平上达到了一种诗意的均衡。

第2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直到现在,妹妹见到我还总是苦笑着说:“哥哥当时真残酷,我差点离家出走。”1959年12月,我和妹妹终于踏上了开往首尔的火车。一路上,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孤独与迷惘。离开艰难生活了14年的浦项,从今往后,陌生的首尔又将给予我怎样的面貌?父母似乎还没有在首尔安定下来,贫穷也必然纠缠不休。但是,我心里总还期待着首尔能有和浦项不一样的东西在等待着我。

父母在梨泰院的棚户区租了一间小屋子,每天到市场上卖蔬菜,和在浦项时没什么两样。我那时没本钱做买卖,倒是难得地清闲起来。我曾经坐着电车,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再从终点站坐到始发站。不知不觉间,我会走到东崇洞、安岩洞、新村这些大学街。看到穿着校服的大学生们来来往往,我的心里忍不住一阵难过。唉,连饭都吃不饱,跑来这里干什么?

有一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中学时班主任曾经说过,高中毕业证比初中毕业证有用,那么,大学中途退学的话一定比高中毕业证还强些吧。要不我就考一次试试,如果考取了大学,不就算是大学中途退学了么?”在这个堂吉诃德式想法的鼓动下,我竟然真的着手准备考大学了。我报考了高丽大学商学院。考试日期迫在眉睫,我一边利用有限的时间拼命复习,一边还要到市场上帮父母干活。他们不拦着我参加考试,我已经很感激了。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时,我开始熬夜复习,用当时流行的安眠药来调节睡眠。但在临考试的前三天,我终于还是病倒了。考试那天,我勉强爬起来进了考场。不管考取与否,能够参加大学考试,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但是,我竟然考取了。我的大学梦实现了。我成了大学中途退学生了。还没高兴多久,我就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至少要上一个学期才能算大学中途退学啊,光是考试合格,没注册是没有用的。”

这下糟了,我去哪里找入学的费用呢?这可比考试难多了。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梨泰院市场的人们帮我安排了一个工作:凌晨清理垃圾。只要肯卖力地干活,交学费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每天天未亮我就开始忙活起来,把装得满满的垃圾搬到推车上,经过三角地、解放村、普光洞的岔路口,再从美军营地的右侧绕过去,把垃圾倒在指定的空地上。每天我要往返六次,上坡时累得气喘吁吁,下坡时则更吃力,也更危险。本来只打算挣够第一学期的学费,没想到靠着这份卖苦力的工作,我顺利地读到了大学三年级。

(选自《大学》)

灵犀一点

第3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关键词:石楠;传记文学;创作得失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52-03

收稿日期:2012-10-18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石楠与新时期传记文学”(AHSK07-08D144)资助

作者简介:韩袁红(1967-),女,江苏苏州人,淮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

《画魂——潘玉良传》是石楠的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成名作,奠定了石楠以后传记创作的基本特征,其后的传记创作无论是从写作内容还是写作方法、艺术特征等都沿着《潘玉良传》开创的范式,比如写积极向上的苦难者,让人物在直面苦难、超越苦难中尽显生命的价值,生动曲折的情节与悬念的设置,细节的虚构以及真挚感情的投射,直抵人心灵深处的文字表达等等。石楠是一个优秀的别具一格的传记作家,但其作品也有一些束缚的东西,本文通过《潘玉良传》做一尝试分析。

作传,首先要考虑的是传主的选择,浩瀚的历史长河,茫茫大千世界,可作传者甚多,有专给明星作传的,有专给艺术家作传的,有专给政治家作传的,有专给军事人物作传的。给谁作传,做成什么样的传,是写传者精心思考的问题。石楠的传记文学很难从职业上分,但她选择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选择经受苦难最终走向成功的苦难者,写他们用苦斗的方法对抗苦难的人生,不断追求改变命运。

石楠的成名作《画魂——潘玉良传》打下了写强女人的基础。潘玉良出身卑微,家境贫寒,幼年失怙,姿色一般,14岁被舅舅卖到青楼,如果她没有一颗自我挣扎自我救赎的进取之心,她可能会和其他姐妹一样,惨遭蹂躏和折磨,在青楼耗干自己的青春,默默无闻地死去。然而黑暗的生活并不能囚禁她追求光明自我奋进的心灵,她在自我努力,也在寻找机会,潘赞化的出现以及走入她的人生,既是命运对她的垂青,也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结识潘赞化后潘玉良又面临着一种选择,是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妾,还是自立自强?潘玉良选择了后者。她坚持不懈地学习绘画,终成正果。潘玉良是一个跨越苦难不断追求的典型女性,她以孤儿————小妾——大学生——留学生——教授

——艺术家的人生道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传奇,而这条人生道路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比如也曾因为青楼出身受人鄙视,也曾因为小妾地位忍辱负重,也曾因为画风超前受人诟骂,也曾异国他乡挨饿受冻,每遇到一个困难,她选择的不是退缩气馁,而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她用苦斗的精神战胜了苦难,在逆境中成长,成就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画魂——潘玉良传》奠定了这种写法,以后《寒柳——柳如是传》、《美神——刘苇传》、《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另类才女苏雪林》、《陈圆圆·红颜恨》、《一代明星舒绣文》》、《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等,大体走的都是这一路子。石楠选择的传主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苦难中奋斗,自强不息,终获成功。她一直强调的是为苦难的奋斗者立传,从传主苦难的人生中表现坚强,通过苦难阐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石楠曾写道:“苦难造就不朽,苦难造就辉煌,苦难增添人生的光辉,如果老天假我以年,如果老天赐我健康,我会继续用我的传记小说艺术歌唱苦难,继续为苦难者立传”。[1]“谁不希望有顺遂的人生?谁个又希望多灾多难?但如果生活硬是要把它赐予我们,我们也不用悲伤,只要有勇气同它较量。就能把它化作财富!一个生活的强者,是应该不畏惧磨难的!”[2]在石楠选择的征服苦难的传主中,以女性居多,多写女性中的强女人。强女人不是女强人,女强人是指有事业而忽略生活的女性,强女人是生活事业兼顾而性格比较坚强的女性。在《潘玉良传》后记中石楠曾写道,“为人类生存和繁衍作过伟大牺牲和贡献的女人们,在精神文明上,同样不乏才华和建树。然而,历史长河的漫漫泥沙和世俗偏见淹没了她们的光辉。……作为一个女性,我感到遗憾和不平!我决意去寻找女性中即将被历史埋没了的星星,我想努力去工作,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擦拭裹挟她们的泥沙,让她们重放光彩。”[3]石楠的写作,让这些苦难的女性在苦难中开出花来。

任何写作都会带上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传记家同他的写作对象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他对传主的分析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分析,’至少是对自我的某一方面的分析”[4]。苦难是石楠寻找到的与传主内在精神相通的契合点,石楠以自己生活的各个侧面和心灵感受,在创作过程中,设身处地去想象传主,将自我经历体验与传主经历体验相融合,心有灵犀心心相通,达到自我与他我的统一。传主在作品中表现出的顽强抗争精神、不断奋斗的追求、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尊严,既是传主的也是作者的。这是创作的一种境界,通过作品折射出作者对自我的认知,对人生的体验。

也许正是这种自我与传主内在精神气质的相通,石楠的创作也存在一些瑕疵。她在写作中把自己的艰难人生以及自己的生命感受都融汇在作品中,倾注在人物描写中,感情浓烈。写作要求作者进得去出得来,要高屋建瓴,作者既是叙事者又是旁观者。充沛的情感是把双刃剑,感情太丰富了太投入了,使石楠笔下的传记人物共同具备的是迎接苦难战胜苦难的品格,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在个性化方面不够突出,写其美好、艰辛、不易、奋斗,如汩汩泉水,而其复杂性体现不够,这就造成人物不够立体,多扁平人物。其实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私心杂念,每个人都有他们可以虚饰的一面,写出来,人才丰满人才有血肉。张爱玲的作品中几乎没有正面人物,但谁不感慨张爱玲笔下人性的真实。“新时期,传记文学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它的初始形态—记录生平,而且开始注重表现人格、人性,并要求立体的、全方位的、完整地传人”[5]。从这一角度看,石楠传记文学有时会将人物简单化,没能将人物历史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充分地写出来,这也就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二石楠的创作有人称为人物传记,有人称为历史小说,有人称为传记小说,有人称为传记文学。自传记文学诞生以来,传记文学怎么写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既是传记肯定有实的一面,既是文学肯定会有一些文学手段。传记文学的本质特征,“既不是纯粹的历史,也不完全是文学性虚构,它应该是一种综合,一种基于史而臻于文的叙述。”[6]传记大体围绕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用文学的方法来写,有渲染,感情,比喻,夸张等,在大的史事上要忠于传主,要忠于所写人物的个性,个别细节和辅助的人物可以有想象有填充,是历史真实与诗意情怀的结合。

“传统的传记作品因偏重历史诉说,故语体上严谨有余而诗性缺乏。”[7]而石楠的传记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使石楠的传记小说充满了阅读趣味。依靠这种写法,石楠拂去历史的尘埃,使一个个或被淡忘或被忽视的人物形象成为有血有肉的灵魂,栩栩如生的呈现在作品中。读石楠的作品,诗意的文字和合理的想象,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画魂潘玉良》多处都有表现。潘玉良在巴黎得知南京沦陷的消息后,用彩笔和塑刀短时间内雕塑了李清照的塑像,在像座上用木笔刻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十个字。“这尊不大的雕塑草坯是她一个昼夜在悲愤中完成的作品。这在她来说,是从未有过的速度,她自己也觉得不可想象。在这过程中,她忘了自己的存在,不知自己身居何方。她没有注意到满身泥水,也没有感到满脸泥斑。她心中只有一首诗,一个民族精魂的呼号。她的手抓的不是泥土,是自己的血和肉,她面前站立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魂灵”。这里合理的想象使作品生动传神,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到了浓墨重彩的作用。有评论者认为“以《画魂》为代表的石楠的传记小说系列,是作家借鉴古人经验,独自探索出的新型小说体例”[8]。

对待传记文学,石楠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自有传记文学以来,就没有哪一部传记文学作品绝对真实过。写传记的目的,无外乎弘扬传主的精神,给当代和后人以楷模,以激励。平实的记述,很难打动读者。若采用小说艺术的笔法,以其动人的故事,细腻的情节,优美的文笔,使传主在各个人生当口重新活过来,读者就会产生强烈的共振”。所以,石楠的传记文学有相当的小说元素。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庄严的谎话,这说明小说的重要特征就是虚构。石楠用小说的方法写传记,精细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展现、精微的心理世界、声情并茂的对话,展示了所传性格与精神的不同层面,让人物鲜活地从作品中走出来,走入读者的心中。她自己在《石楠文集.总序》中说: “我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人物传记,我把它们称作传记小说。顾名思义,这种文体是以真人真事为依据的小说,这是传记,又是小说。既是小说,就允许合并、虚构人物、腾挪细节、合理想像和艺术加工。在我这些作品中,离当今时代远的,像《画魂·潘玉良传》、《寒柳·柳如是传》、《陈圆圆·红颜恨》,虚构的成份较多,真实的只是人物的主要经历,细节几乎全部是艺术想像和虚构的。小说的成份占主导;而刘海粟、张恨水、亚明、梁谷音、舒绣文、杨光素、刘苇、苏雪林等的传记小说,人物的生平经历绝对真实,只有极少部分细节是来自合理的想像和艺术加工的,这些想像和艺术加工,又都来自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不是生活的再现。是为让人物立体活过来,还给他有血有肉有灵的本来个性。评论家把我这种文体称之谓石楠体’”。

小说式的写法使创作的空间与自由度扩大,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和文学天赋,在组织人物刻画性格方面自由翱翔。但是传记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学,还要受传记这种文体的约束,所以太虚了不行。以《潘玉良传》为例,作者写到潘玉良的美丽用了很抒情的文字:身材修长,两目秀美,白里泛红的两颊,现出一深一浅的酒擂,一攀一笑,就像两杯醇厚的青梅酒,诱人思醉;写潘玉良人生历程中出淤泥而不染,特别注意渲染其贞其节;写潘玉良海外思念祖国,上升到一定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都有刻意拔高美化的痕迹。有些虚构可能会脱离历史史实,比如写潘玉良去美专读书因身份被拒,当时读书不是个别现象,也不同于今天我们对的理解,民国时期著名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经历和潘玉良有些相似,在董竹君的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中,是父母亲自把女儿送到青楼的,两年后董竹君逃出与革命党夏之时结婚,赴日留学。石楠在写到潘玉良亲朋好友时,也往往回避其不美好的一面,比如写到刘海粟提拔关照潘玉良,一些地方与历史事实不符,写卖她的舅舅,也设身处地为舅舅辩解上几句,写到潘玉良大陆家人的种种做法,也处处是为潘玉良着想,没有任何别的因素。虚构过度的情节使作品在整体架构上不够均衡,对小说化手法的过多依赖,使作品在叙事手法和创作风格上给人雷同化之感。

当然,任何作家的创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且作者可能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比如有的传主健在,有的后人在关注,有的可能为了一些忌讳作家不敢放开大胆写。瑕不掩瑜,正如评论者所言:“石楠是一位大器晚成型的作家。她开始创作时,已过不惑之年,但其起点甚高,且产量惊人。在20多年间,不计其别样体裁的大量作品,单是长篇传记,就有14部之多,从文学界.的反应评衡,这些传记一部比一部厚重,又都能力求写出各自的特色。作为传记作家,石楠无疑是当今中国这一文学领域中的优秀代表之一”。[9]

参考文献:

[1]石楠.我为苦难者立传[M]//石楠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7.

[2]石楠.磨难可以增添人生的光辉(后记)[M]//石楠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360.

[3]石楠.画魂潘玉良[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251.

[4]杨正润.传记文学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7.

[5]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492.

[6]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4.

[7]陈兰村,叶志良.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220.

第4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关键词:人生历练受苦有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79-02

在《创新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主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人生中人与苦难的关系。大家认为苦难的来源有4个方面:① 人自己犯错的结果;② 一种对人犯错的提醒和管教;③一种对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考验;④一种对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试验。以色列王大卫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的”(诗119:71),亦即人生中的受苦是让人内心少了争战,而多了和睦、和谐与平安。笔者就《创新大学英语》预备级教材第5单元的教学主题人生,从《圣经》的文化角度,思想和探讨人生受苦究竟与人有何益。

1 受苦使人归向正路

第5单元的完型填空,论到财富,成功还有爱的故事。一个(受苦很多且没有过成功,正在迷茫中的)妇女看见有三位分别代表财富,成功和爱的老人坐在她家的前院里,他与丈夫和女儿商量后邀请代表爱的老人进屋,结果财富和成功一起进屋。因为哪里有爱, 哪里就会有财富和成功!这一家人受苦迷茫多年以后,感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爱,因着正确的选择,不仅从此拥有爱,还拥有了渴望已久的成功和财富,得到满满的祝福。人生中无论遇何境,生活里充满爱就会有财富和成功随着选择爱的人,所以选择爱甚于其它的选择,选择爱才是归向了正路。

《圣经》说:“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诗119:67)很显然,苦难有助于人回归正路。很多时候人容易被这世界的事务缠累,被这个世界吸引,以致于偏离正路。此时试验便用苦难提醒人是否走错道路。“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就像一只羊走岔方向后,牧人用手中的杖或竿将其击打一下,目的是让它走上正路,这个击打的过程对羊来说是痛苦的,但因着这个被击打的痛苦羊走上了正路。

2 受苦使人学习真理

本单元的课文《感受艰辛》说当作者踏上漫漫旅途,奔赴那未来四年她将称之为家的大学时,她对即将面临的挑战、艰辛、受苦一无所知,但三个月后她说她坚信,她在大学里所承受的经济压力,最终会让她在未来更懂得如何平衡收支并支撑起一个家庭。艰辛使她学习到了真理。平时人很少读书和思想,但当苦难来临的时候,人就会扪心自问,是否违背了真理。于是便开始研读真理并寻求帮助。使自己脱离当前的困境。首先,要通过学习真理,明白苦难是因为自己对人犯错的管教或惩罚,还是对自己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试验;是自己犯错的结果还是对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考验;是功课还是恩典。藉着真理,自己就晓得自己受苦的原因。当人处在患难时,最需要的就是安慰的话语。但有的亲人和朋友会象约伯的几个朋友安慰约伯一样,是往伤口撒盐(伯4-27)。实际上人此时最需要的是从真理的话语当中得到安慰。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前1:4)。人在苦难中只有藉着真理的话给自己带来安慰,同时自己也用真理的话去安慰那些处在患难中有需要的人。更重要的是自己透过真理的话,明白真理的话语在自己身上施行苦难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试验藉着苦难来熬炼人的信心,使人的信心不断长大;如果是一种对自己思想、情感和意志的试验,这更是成就将来那更美好的赏赐,是 “化装的祝福”。所以,苦难使人学习真理的话语,回到真理的话语之中。

3 受苦使人学会感恩

盐的精制最能告诉我们受苦的价值。不管是海盐、湖盐、井盐还是矿盐,在其生产流程和制取过程中,工序繁多,工艺特别,具有科学性。总的说来,盐要经历“千锤百炼”和千辛万苦,以制盐者的意念为意念,通过蒸发水分,去除杂质,析出成晶,最后成为有使用价值的材料和调料,成为“百味之祖”。如果盐没有那千辛万苦锤炼,它怎能变成众人桌上的祝福,也拥有那荣耀的冠冕或称赞。

没有一个人喜欢经历苦难,当苦难到来又无法逃避时,人要为此感恩,要思想从前自己平安的的日子而感恩。人不单是得平安,也会受灾祸,《圣经》说:“万事都互相效力。”(罗8:28)。只要自己心里对人生的未来充满爱,就连苦难也看作是恩典。《圣经》说:“主虽然以艰难给你当饼,以困苦给你当水,你的教师却不再隐藏,你眼必看见你的教师;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30:20-21)艰难困苦是可以被看作是给自己的饼和水,是给自己的食物,是给自己的供应,是给自己的礼物,也是一种恩典。

4 受苦使人坚强成长

本5单元的阅读短文讲述了驴和枯井的故事。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人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自己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中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

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绝大多数人在经历逆境和苦难之后,都能变得更加坚强,并且学会独立和成长。苦难就如同人生课程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在生活实践中得出对自我更有利的经验。苦难是让人内心少了争战,多了和睦、和谐与平安。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和不顺心的事情。相对于那些一生中没有遇到过大风大浪的人,笔者更青睐于那些生活中不断遭遇困苦和灾难的人。因为他们的人生由于苦难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也由于苦难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和事。经历过风雨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才会更加理解人生的价值。总之,人生遇见苦难,犹如火星四贱,但这些苦难是与人都有益的。受苦最终带来的是祝福,正如盐一样,经过历练,不仅有内在的品质,而且能给众人带来调味,供应和满足人随时的需要。

第5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两个世界

我们注意到,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至少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黑孩儿在工地上干活,发现了透明的红萝卜,然后努力去寻找被小铁匠毁灭掉的红萝卜。一条是小石匠、小铁匠还有菊子姑娘之间的感情纠葛及其悲剧结局。两条线索相互纠缠,互相牵制,并在叙述层面上形成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间的冲突。

其实莫言小说的情节性并不强,故事结构也并不复杂,这一特点在这部小说中就显示得十分清楚。但莫言更注意故事的塑造方式,通过转换故事讲述的视角塑造一种阅读的惊奇。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叙述人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叙述视角的跳动,尤其是当谈到黑孩儿的时候,叙述常常会转移成为孩子的视角,也只有如此,小说中色彩斑斓的世界的出现才具有叙述的合理性。这个世界与成人世界纠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十分复杂的关系:对立的、复合的、协调的等等。小说中黑孩儿的世界存在于成年人世界的缝隙中,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空白之处,也是在成人的世界之外,黑孩儿世界的审美价值才具有独特的意义。但是这种叙述视角往往又会被成人世界的视角打断,这时,粗粝的现实世界就会凸显出来,而将审美世界流放了。

莫言十分注意对感觉世界的塑造,尤其是刻意放大叙述的主观感受,从而塑造出一个光怪陆离、不同寻常的声、光、色、味的世界。有评论者很早就指出莫言的小说世界是一个“植根于农村的童年记忆中的世界,一种儿童所独有的看待世界的全新眼光”,在莫言最优秀的篇章中都表现出了“儿童所惯有的不定向性和浮光掠影的印象,一种对幻想世界的创造和对物象世界的变形,一种对圆形和线条的偏好。”[2]也因此,许多评论都集中在对莫言小说感觉世界塑造的独特性上,而忽略了这种独特的塑造方式和叙述行为之间存在的矛盾。莫言小说中叙述时间往往与故事发展的时间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张力,由于注意塑造个体的主观感觉,这使得故事的讲述时间往往要慢于故事发展的实际时间,并因此而削弱了故事的情节性。同时故事的结局往往又是悲剧性的,对于故事的叙述由于刻意从一个“儿童式的”视角去刻画,并着力于塑造出一个美感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冲淡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儿童世界时刻处于成人世界的挤压中,同时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在语言叙述的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前者总是处于一种诗意化的语言结构中,同时讲述的速度明显放慢;而后者则常常是一种普通的乡村土语,叙述性很强,这种语言充满了一种暴力、粗俗的色彩,带有明显的乡土世俗气息。而儿童世界的想象性会在这种粗俗的语言中突然出现,又往往被这种语言突然中断。这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暗示出叙述人在叙述态度上的差异:即存在于儿童记忆中的乡土和存在于理性思维中的乡土之间的差异。前者是美丽的、充满了个体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的精神幻觉;后者则是现实的,是知识分子个体反思之后的结果。前者努力在塑造一个美的世界,而后者则在塑造一个世俗化的世界;前者充满了温馨、愉悦,而后者则充满了痛苦和悲伤;前者是儿童似的,后者则是成人化的;前者更富有感性的色彩,而后者则充满了理性的精神。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成就了《透明的红萝卜》两个世界之间的张力。莫言自己也承认,一方面他认为,“故乡对我来说是一个久远的梦境,是一种伤感的情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一个逃避现实生活的巢穴。”另一方面,“二十年农村生活中,所有的黑暗和苦难,从文学的意义上说,都是上帝对我的恩赐。”[3]前者是一种情绪化的个体体验形式,而后者则是一种带有理性反思意味的思考;前者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也因此在小说中以“美”的形式出现,后者则是一种在文学价值层面的追求,也因此具有一种批判的意味。此二者纠缠在一起,就成为《透明的红萝卜》中两个色彩对立分明的世界。

悲剧性结局

但两个世界在小说的结尾都以悲剧收场,其原因何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儿童世界的毁灭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贫困,来自于情感的匮乏,还来自于个体的麻木和蒙昧。而成人世界的毁灭则来自于现实世界中个体之间的利害冲突,来自于个体的无知与人性的弱点,还有命运的强力。小说中,小铁匠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挤走了师傅,而他的师傅也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烫伤了徒弟的胳臂;小石匠和小铁匠为了菊子姑娘大打出手,老队长因为黑孩儿拔光了地里的萝卜而愤怒地将黑孩儿踢倒……现实世界就处于这样一种争夺和为争夺而出现的暴力中。暴力不仅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还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而且也只有这种语言模型的日常化才意味着暴力的日常化。

在这样一种世界中,黑孩儿的行为是怪异的,这种怪异不仅来自于他对自我世界的沉迷,还来自于现实世界对他的判断――他的种种行为都不符合现实利益支配的逻辑。但在现实世界中,黑孩儿的行为同样具有一种暴力形式,他为成人世界的暴力所侵犯,同时他也以暴力的形式回击成人世界。而且一旦黑孩儿进入到成人世界中,他的行为就只能如此。小说中,黑孩儿最让人费解的行为就是在结尾帮助小铁匠打小石匠。而其根源则在菊子姑娘身上。菊子姑娘在黑孩儿的心目中是十分神圣的,她几乎是出于母性的本能照顾黑孩儿,从而使这个丧失了爹娘、又生存于继母暴力下的孩子获得了从未体验过的爱。但黑孩儿无法容忍这份爱被他人剥夺,尤其是当他发现了菊子姑娘和小石匠之间的情感秘密时,他脸上闪现出的“冰冷的微笑”几乎展示出了这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冷漠和仇恨。爱与恨处于如此紧张的两极状态中,也因此黑孩儿才会毫不犹豫地在关键的时刻去袭击曾给予自己帮助的小石匠。这时候,小石匠以前的一切都无法替代他强占菊子姑娘带给黑孩儿的愤怒,也是在这个时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孩子丰富的感受性的内心深处所隐含的可怕的一面,我们才可以理解黑孩儿行为的怪异,而菊子姑娘给予黑孩儿的爱则成为自己命运悲剧性的重要原因。

有评论认为,莫言的深刻性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他试图超越历史直接窥查人的本性,历史在他这里只提供了一种外在的刺激,他更关心人心和人性的种种反应。他不愿恪守任何关于文学的既定规范,甚至也对还在禁锢人们的道德律条产生怀疑。他极为痛恨虚伪,而宁愿用自己的笔去真实地揭示丑陋。”[4]黑孩儿的矛盾性就体现在作为一个被想象的个体和作为一个想象世界的个体之间的矛盾,前者寄托着叙述人回归故土的情思,展示的是记忆世界中故乡璀璨华美的乐章,展示的是人性中美丽灿烂的一面;而后者则是故乡在反思世界中出现的形式,这种人性深处“恶”的力量对个体的毁灭,并塑造一个出具有“恶”的因素的个体;黑孩儿不仅是一个被摧残的对象,同时他还是一个摧残世界的形象。这种个体形象上的矛盾在小说叙述层面上的表现,就是小说塑造方式和叙述行为之间的矛盾。

苦难的张力

这种由“恶”的力量支配的世界同样是苦难的世界。《透明的红萝卜》是苦难、饥饿和美丽共同组成的世界,黑孩儿是这个世界的生存者、体验者,也是这个世界的见证者和描述者;而他在被他人毁灭的同时,也以暴力的形式参与到对世界毁灭的进程中去。叙述人努力通过不同人的眼睛改变着我们对于乡土世界的感受和体验,重新组织一个新的经验世界。莫言承认《透明的红萝卜》有着强烈的童年经验色彩,一是童年时代对于饥饿的记忆,二是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我十三岁时曾在一个桥梁工地上当过小工,给一个打铁的师傅拉风箱生火。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的产生与我的这段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小说中的黑孩儿虽然不是我,但与我的心是相通的。”[5]

来自于乡土的作家对于乡土的描绘往往不同于来自于城市的作家,二者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对乡土是否存在着童年记忆,而且童年记忆往往以各种形式进入到小说的文本中。来自于城市的知青作家对于乡土的描写十分复杂,例如史铁生《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就充满了对乡土的赞美,小说几乎没有太多的情节,以回忆的形式将自己在乡土中遭遇的困苦还有面对困苦的坦然,与乡土农民的淳朴、热情、真诚表述了出来。而另外一些作家则往往将乡土描述为一个神圣而苦难的地方,一个重新塑造自我灵魂情感、重新拯救自我沉沦的地方;而个体在乡土中的遭遇既是一种不公正的历史境遇,也是个体感受农民生存苦难的机遇,更是重新塑造自我神圣形象的开始。因此在苦难的塑造上其着眼点更注重知识阶层个体在其中的感受。如张贤亮的小说《马缨花》、《绿化树》等。这类小说对于乡土苦难的描述往往更是实现叙述人主体精神价值的修辞手段,并使主人公具有分担“苦难”的价值色彩。但在上述诸种类型中,叙述人的叙述语气具有明显的“客居”色彩,这种态度不仅将个体置于故事之外,也将叙述人置于整个叙述之外。

莫言对于重塑乡土具有明确而自觉的意识,他认为“农民的苦难感与知识分子、的苦难感还不完全一样,不要把知识分子自己的苦难感强加到农民头上,结果写出来的农民一个个像知识分子。”“从我自己对农村的感受出发,我觉得农村生活并不像‘’作家、‘知青’作家笔下所表现的那样暗无天日,悲悲戚戚。农村生活的确很艰苦,但农村生活并不是一点欢乐也没有。我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我能够体会农村生活的欢乐与痛苦。为什么不能写农村生活欢乐的一面呢?”[6]也因此,莫言笔下的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当这个世界经过一个孩子的眼睛时。莫言将乡土世界中人们的言语,劳动的行为,还有这一行为中蕴涵的复杂的情感以一种美的形式表现了出来,看一下小说中打铁的那段描写,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富有魅力的章节之一:

老铁匠从炉子里把一支烧熟的大钢钻夹了出来,黑孩儿把另一支坏钻子捅到大钢钻腾出的位置上。烧红的钢钻白里透着绿。老铁匠把大钢钻放到铁砧上,用小叫锤敲敲砧子边,小铁匠懒洋洋地抄起大锤,像抡麻秆一样抡起来,大锤轻飘飘地落在钢砧子上,钢花立刻光彩夺目地向四面八方飞溅。钢花碰到石壁上,破碎成更多的小钢花落地,钢花碰到黑孩儿微微凸起的肚皮,软绵绵地弹回去,在空中画出一个个漂亮的半圆弧,坠落下去。钢花与黑孩儿肚皮相碰撞以及反弹后在空中飞行时,空气摩擦发热发声。打过第一锤,小铁匠如同梦中猛醒一般绷紧肌肉,他的动作越来越快,姑娘看到石壁上一个怪影在跳跃,耳边响彻“咣咣咣咣”的钢铁声。小铁匠塑铁成形的技术已经十分高超,老铁匠右手的小叫锤只剩下干敲砧子边的份儿。至于该打钢钻的什么地方,小铁匠是一目了然。老铁匠翻动钢钻,眼睛和意念刚刚到了钢钻的某个需要锻打的部位,小铁匠的重锤就敲上去了,甚至比他想的还要快。

姑娘目瞪口呆地欣赏着小铁匠的好手段,同时也忘不了看着黑孩和老铁匠。打得精彩的时候,是黑孩最麻木的时候(他连眼睛都闭上了,呼吸和风箱同步),也是老铁匠最悲哀的时候,仿佛小铁匠不是打钢钻而是打他的尊严。

这不仅是师徒打铁的过程,也是两个铁匠之间竞争角力的过程:老铁匠的局促,小铁匠的放肆,老铁匠对自己力不从心的掩饰和小铁匠步步紧逼、得势不饶人的心态,都在这个过程中被传达了出来。同时叙述人又通过不同的人的眼睛重新叙述着这个场景中的含义:在菊子姑娘眼中这是一个充满了美感的世界,小铁匠的身影映在石壁上,充满了力量和动态、还有生命的活力;而在黑孩儿的眼中,这是一个让他窒息,让他沉醉甚至是忘记自我的场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世界中。也是在这种投入的状态中,可以看到黑孩儿是外在于这个世界的,他无法真正感受到这种场景中微妙的竞争状态、无法感受到这个场景中老铁匠内心世界中的悲哀和恐惧,面对年龄的衰老而将丧失一切后所带来的对世界的恐惧感。

但是通过对这个世界的塑造,莫言不是回避了乡土世界的苦难,而是将这苦难推到了小说的远景。黑孩儿是一个身在苦难中却没有苦难感的人,在小说中,苦难是通过老铁匠的声音,通过老铁匠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老铁匠那满是窟窿的围布,还有默然的姿态,无不是苦难和安于苦难的缩写。而那猛然间唱出的戏文,既是对苦难世界的表述,也是对世界苦难的无奈抗争:

恋着你刀马娴熟,通晓诗书,少年英武,跟着你闯荡江湖,风餐露宿,吃尽了世上千般苦――

这段凄怆的旋律曾反复在文中出现,它曾化解过小石匠和小铁匠之间的冲突,也曾传达出老铁匠在临走之前的凄苦无奈。它与黑孩儿的想象世界形成了呼应的关系,所不同的是,老铁匠是一个洞彻苦难世界的觉者,而黑孩儿则是沉于苦难世界中的迷者。这一老一少对世界的想象方式尽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又不无相通之处。而在这种苦难中个体之间关系的漠然,更衬托出一种特殊的冷寂。

《透明的红萝卜》所呈现的世界就存在于这冷与热相交叉的世界中,黑孩儿就是这个世界中的一份子。但他不仅仅是这个世界中困难的体验者,苦难的背景化使黑孩儿在精神上外在于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激情与这个世界麻木的自在性之间,叙述人对故土的所有情感得以释放。

注释:

[1]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2] 程德培:《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参见杨扬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131页。

[3] 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参见杨扬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1页。

[4] 夏志厚:《红色的变异》,参见杨扬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218页。

[5] 莫言:《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参见杨扬主编:《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第6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尔基我的大学读后心得感悟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高尔基我的大学读后心得感悟一

《我的大学》这本书的作者是高尔基,他记载着高尔基在大学中的生活。不管在苦难和幸福面前他总是那么的执着。

高尔基总是把书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分享给他的玛亚戈,玛亚戈这个人物对高尔基的影响很大。正是因为她,他更喜欢读书,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能与一切邪恶作斗争。最主要的是他热爱学习,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在那时候,有些都人都相信上帝,唯有他一点也不相信上帝,同时他也非常善良,乐于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他会默默的帮助他。

高尔基生活与一个大杂院的那段日子里,就常常看见一些警察们到这里来翻这翻那,监视人们的行动。有那么一位老警察还问高尔基看过哪些书,并警告他不要再看禁书。不久,高尔基的一位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开杂货铺的老板,名叫捷林柯夫。当他看到那满密室的藏书,高尔基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他经常在这里如饥似渴的读书,所以他结了许多的朋友。这让他感到高兴万分。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铺的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苦中,他还能够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怎能不令人佩服?

读了这本书使我对高尔基大学生活的苦难,感到万分同情。我从内心佩服高尔基,佩服他所拥有的坚定革命理想,敬佩他人格与信念,特别是在他自己苦难的大学生活中,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高尔基我的大学读后心得感悟二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

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装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世纪之交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

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所作为。

高尔基我的大学读后心得感悟三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其作品叙述了少年的"我"怀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梦想破灭之后,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与小市民和大学生交朋友。他进入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那里学到了在有围墙的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经过痛苦的思想探索,终于成长为一个革命知识分子。<我的大学>至今仍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激励了几代人从高尔基的作品中汲取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念。

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作品后,我深有感触。高尔基出身贫寒,有着不幸的童年。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了欺凌与虐待。就是在这悲惨而又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仍如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艰难的生长并且绽放。我多么渴望像高尔基那样,做一棵?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啊!多么渴望像他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同高尔基相比,我真是羞愧万分。

当初我刚考进这所大学时,因为专业是被调剂的,心中也就不平衡,对学校充满了抱怨与不满。对学习不是很上进,整天在学校无所事事,不是看小说,就是跟朋友们聊天,将大好时光白白浪费掉。还有的就是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一点挫折我就难以面对,甚至会半途而废。到了期末考试时,由于平时的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导致期末成绩出来不理想。等到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深深的感悟到我是多么的不懂的珍惜着美好时光,有这么好条件让我读书,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此我深深的反省,要好好的借此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生活,扩大自己的视野。另外主人公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以及顽强的学习精神,使我想到了自己:家中厚厚的书,却让它们闲着,难道是?书非借不能读??不,自以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可恰恰相反,不是说?学无止境?吗?难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不,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明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才真正体会到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第7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生命何其精彩。只可惜我无法将它定格在一瞬,成为永恒。却也因此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我永久的记忆。并将伴随我的始终。

当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那本歌颂他们一生坎坷旅程的书——《生命制高点》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十分压抑,这和以往读书时候的兴奋之情截然不同。

我不敢一目十行,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片段或一幕感人的情节。我一字一句细细的品读,甚至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书中并无华丽的词藻与浮夸的篇章。有的只是朴实无华感人肺腑的至情至爱。

《生命制高点》这本传记讲述的就是由一群残疾人手拉手,心连心组成的“心灵之声”艺术团,这是一个独特而又坚强的大家庭,他们从建团到逐渐壮大,再逐渐显赫,直至家喻户晓;这是一个残缺而又完美的世界,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遭遇,有着和我们不同的生存状态,他们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这些苦难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不怕异物的刺激,不怕病理的折磨,同舟共济,风雨无阻,有分裂,有分离,有血,有泪,但从不放弃对生命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从不忘记绽放光辉的憧憬,最终结成耀眼的累累硕果。全书由40个故事连缀而成,每个故事记录了一个演员的辛酸苦累,里面记载着这个残疾人组成的“心灵之声”艺术团的演员他们对命运的不公。顽强的奋斗和不屈不挠的拼搏。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精湛的技艺无懈可击,他们在向世界人民诠释残缺的躯体孕育的艺术依然完美无缺,用恬淡的微笑告诉每一颗迷惘的心灵,幸福因为苦涩的经历更显甜美。

副团长穆建新是个患有先天性软骨营养障碍的残疾人,一个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中国第一代残疾人大学生,素有“第二个张海迪”、“轮椅上的歌唱家”之美称,她是“心灵之声”艺术团创建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为这个艺术团披肝沥胆,劳心劳力,倾尽所有,可以说,她把她半辈子的宝贵年华都先献给了这个艺术团。

回想她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哪怕是局外人也无法平心静气的冷眼旁观。她这半辈子似乎是被苦难所俘虏。翻开传记,记载的苦难史比比皆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她一副清甜的好歌喉无用武之地,满腔的豪情壮志只能被埋没在穷乡僻壤,看到这里,我不禁想替她问一下这老天,为什么要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如此残忍,他既然创造了这个鲜活的生命,为什么不给予她快乐、幸福?然而命运并未停止对她的捉弄与折磨,当她的理想破碎在北京城之后不久,她的父亲就溘然长逝啦,家里的顶梁柱就此垮了,可谓孤陋偏逢连夜雨,船行又遇打头风。

原以为她这一生要被苦难紧紧包围着,但是“当一个人没有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开始获得的时候”,果不其然在全家的帮助下,经过穆建新的努力拼搏,1988年9月7日,穆建新收到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音乐系的录取通知书,她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看完了他们的,在回过头来看看我自己。我其实不是个勇敢的孩子,我害怕失败;我害怕挫折;我害怕前途的迷茫;我害怕我的人生失去方向。我总是想着如何去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无地自容,羞愧万分,自惭形秽。曾经我被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至理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感动的泪流满面。现在我的心目中有多了一位女保尔,她将使我获益良多。

读完整本书,一个“爱”字贯穿全书的始终。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并无血缘亲情。但是他们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这种无言的爱,无私的关怀体现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这小小的一个“心灵之声”艺术团,实现了美好的乌托邦;理想的大同社会。

活着,我们或许不能轰轰烈烈,但可以萧萧洒洒;

活着,我们也许不会惊天动地,但可以脚踏实地;

活着,我们可能不会出人头地,但可以知足常乐;

活着,我们大概不会万人景仰,但可以默默无闻;

第8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黎明的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一缕光曦冲破云层洒入人间。林间的蝶儿嬉戏翩舞,山腰的小树摇曳裙摆,各处的人们在忙碌地准备开始新一天的生活。生机,光明!各种事物都怀着喜悦之情迎接着黎明,好似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可是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看不到太阳,看不到黎明,更看不到这如此的良辰美景。

海伦.凯勒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她所作的&laquo;假如给我三天光明&raquo;一书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社会中这些特殊的,甚至是受人鄙视的群体的内心世界,悲惨处境,海伦.凯勒也用她那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深深地打动了我和读者们。

海伦.凯勒在很小的时候因一场大病而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的能力,这个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读书,让她感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给她的心灵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一步步走向日后受人景仰的道路。

可是,她的成功主要是凭借她自己那顽强,不服输的斗志、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苦难铸就了海伦.凯勒坚强的性格,正是苦难让海伦. 凯勒表达出自己对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热爱。海伦. 凯勒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成为一名知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作家和教育家。不仅如此,她为了在精神上克服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痛苦,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中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也正是因为她那以人之乐为己乐的精神使她更加受到他人的尊敬,也使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第9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范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轻舞飞扬》。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书中有我们年轻的诗,作为青春的一代,我们有时未脱稚拙,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意气奋发,粪土当年万户侯;趁着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环宇碧落,我们只是投入大化的一抹尘埃,然而千千万万的我们会在一起,便是东方的红霞,映射着太阳的光辉。

昂起少年的头,我们澄澈的双眸是那样的渺小,但却能倒影整个宇宙!看得到想得到我们才能做得到。心灵能飞多远,我们的青春就能行的多远。

征途绵绵,需我新人昂首阔步;环宇浩浩,让我青年振翅高飞,怀着一份信念,我们才不会停止飞翔,背起一份责任,我们才不会被乱风吹偏了方向。而眼下,风正急,路正远,在这展开双翼的时节,让我们凌空展翅,掠羽高翔。

青春是一道人生洒满阳光的风景,是一首用热情和智慧唱响的赞歌,人世间有许多东西失去了还可以得到,惟有青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属于一次性消费,而且是易耗性消费,只道是白驹过膝,更道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青春是一笔财富,我们拥有青春,这便是追求理想最宝贵的财富!没有追求的青春怎么叫青春?没有仿徨,没有执着追求的青春,怎么称为青春?

起点时固然有雄心壮志,终点处固然金光灿烂,但是当生活将理想的锋芒一步步磨平,那雄心壮志不照样会烟消云散吗?

不要以为我们是为了上大学而读高中,高尔基说过,苦难才是真正的大学,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而高中是人生的炼狱阶段,没有经历过高中的人是有欠缺的,没有经历过高中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尽管我们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猪晚。但是它却给予我们无尽的磨砺和成长。

当你平静的面对挑战,当你拥有了雄心壮志的时候,同时你也要张开双臂迎接苦难。因为苦难会给你插上理想的翅膀,祝你在波澜起伏的社会里一展风姿。

一代豪杰丘吉尔,这位百年才能得一位的演讲天才经过的是怎样的人生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十分惨烈的成绩单,却不知道他那孤独的,几近夭折的童年,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压倒众人,极富煽动性的演讲。却不知道在成长过程中每每被人嘲笑,讥讽,侮辱的时刻,甚至他那丑陋的长相矮小的个子,总被对手挂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