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言教学理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主要由专职教师构成,而专职教师队伍偏年轻化,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理念和语言学习特点以及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等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集中表现在对于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均无法做到熟练掌握,形成无效课堂教学情况居多。教师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不用谈科研水平的提升了。与此同时,学生也体会到英语学习过程中较强的挫败感,无法找到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提升与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关联点,整体通过率偏低,这些都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总体质量构成致命的威胁。随着招生专业不断增加,招生数不断扩大,作为独立学院,我院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技能型人才”,这势必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观念要更新,教学及评价方法要创新,教学质量更要快速提升,这样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教师在大学英语改革中的作用。
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较高的英语素质,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较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熟知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组织语言教学,并能自觉参与本专业教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开展的直接承担者,也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就成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二、课例研究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途径
1.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
刘波(2006)在对课例研究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时,认为课例研究(Lessonstudy)是由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基于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追求,以真实课堂教学为载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动研究。其基本操作过程为:①定义教学内容。②备课目标放在如何使授课促进学生学习。③授课小组观摩教学并录像。④个人课前课后反思和集体评课。⑤修改教案。⑥用修改了的教案在另一个班授课,进一步评价和反思。
2.课例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举措。
我院自2010年起选用外研社出版发行的《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教材。2013年伊始,公共英语教研室在每周一次例会上,开展课例研究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的研究措施。第一轮研究选定第一册第五单元文化阅读部分教学作为操作点(ReadingacrossCultures———LoveMakestheWorldGoRound),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课前反思与教案设计。公共英语教研室在开学初,第五单元授课前数周,布置任课教师完成课前反思写作,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就已阅课例研究理论及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结合即将讲授的这一单元模块,独立完成一节课教案设计(全程授课50分钟,其中40分钟用于讲授,10分钟用于随堂测试),教案务必涵盖词汇和国内外文化对比讲授内容。②课件制作与课堂讲授。选定3~4位教师作为研究与观摩的主体,研讨课件制作及其在课堂运用所占的比例并集体制定统一的随堂测试题。这几位教师逐一授课并将授课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其余教师可随堂观摩也可课后通过观看视频录像进行评课,重点评议是否完成了原定的授课计划。③课后反思与视频转写。教师在授课后一周内完成课后教学反思写作及其视频课程转写工作。课后教学反思要求其对原定教学计划完成情况,重、难点把握以及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详细描述;视频转写要求教师务必真实、完整再现课堂上的话语,以便教师集体对每一授课环节处理得当与否、成效好坏等做相关分析研究。④随堂测试成绩分析与新一轮教案设计。授课班级随堂测试题由教研室组织教师统一批阅,记录学生成绩,作为分析研究新一轮文化模块的教案设计、课件制作以及力求达到高效课堂的依据。
3.在课例研究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师发现了诸多问题。
①课前反思与教案设计环节。教师在进行课前反思写作时,发现自己虽然知晓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学生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导师),但是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将教师的导学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结合?如何在教案设计时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学习有困难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呢?教师普遍发现,只有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发挥师生合作的原则,才可以有互动良好的有效课堂。这一单元的文化模块主题是关于爱情的,其中穿插有关于中外婚俗的文化对比,教师可以在教案设计时,先提出两个导入这一主题的问题,例如:(1)Whenitcomesto“LOVE”,Whatcanyouthinkof?(2)Howdopeopleshowthattheyareinlovewithsomeone?随后利用10分钟左右疏通拓展词汇,给学生5~8分钟随堂阅读篇章,找寻6个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紧接着利用10分钟逐一提问学生,核对答案;再将各个自然段的含义与学生一起梳理,辅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再次理解篇章,着重讲解学生答案有误的地方;再利用10分钟,利用PPT音频和视频的功能,将中外婚俗进行对比,板书与此有关的拓展词汇,在寓教于乐的情境中结束课程讲授;剩余10分钟,用于随堂测试(篇章理解问答题和相关词汇汉英互译),测试结果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下一单元文化阅读篇章教案设计提供更为合理、科学的依据。②课堂讲授环节。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观摩教学的教师都能发现,原本以生为本的教案设计,在实际运用时,往往受学生已有英语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意识的制约,有的班级师生互动良好,教师能顺利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形成了以生为本的主体多元化高效课堂;有的班级互动欠缺,课堂气氛沉闷,教师难以按照既定计划展开教学,在反复鼓励未果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授课,最终只能形成以知识为本的低效课堂。究竟该如何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整体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授并且使得学生吸收最大量的知识,成了教师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③课后反思、视频转写及随堂测试结果。在授课后一周内完成课后反思和视频转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原本自己毫无意识、不断重复的课堂用语,口误也时有发生,还存在表扬学生用语过于单一,提问学生的面过窄,或者过多相信集体反馈的阅读理解水平,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学生,尤其是阅读能力较差且沉闷内向的学生。随堂测试的结果分析显示,有的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教案设计时重、难点把握不够合理,这也为今后教师提高教与学的契合度、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课例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例研究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某个环节相结合,既有教师个人的课前课后反思,又有集体研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还有课堂观摩教学以及课后随堂测试的批阅和成绩记录分析,研究和教学的一体化可以在教师发展中起到如下三个作用。
1.帮助大学英语教师及时掌握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从课例研究相关理论的研读,到课前反思、教案设计,一直到课堂讲授与观摩教学、课后反思及随堂测试结果分析评估,每个环节都有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参与,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观摩评价者,能深切感知自己教学经验不断增强,也能了解自己在教学方法和水平上的不足之处。
2.提供大学英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有利平台。
大学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参与,促进了教师间有关教学经验的交流,综合知识以及诸如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技能的分享,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全程被录像保存,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在观摩学习中完成快速从教学生手到熟手的转变。
3.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发现研究的新视角。
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片言居要、百意烛照、举一反三、石破天惊的效果,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导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如何引导学生去捕捉文章的“文眼”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条途径:
1、从标题中去找文眼。如秦牧的《土地》,其题目就是文眼。作者说古论今,贯通中外,“思接千载,不能状其远;视通万里,何能喻其大”。但所有的材料,都由“土地”这一文眼贯穿起来,生发开去,显得井井有条,形散神聚,真是“群言虽多,而无倒置之乖;众理虽繁,而无焚丝之乱。”
2、从主旨中去找文眼。如朱自清的《绿》,“惊诧”二字即为文眼。文章起于“惊诧”,终于“惊诧”,主体部分前注后顾,映衬对比,层层拓开,说明为什么“绿”之美能使人“惊诧”,出色地完成了意境的创造,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3、从结构中去找文眼。有些文章的文眼深藏在文章的结构中,含而不露,不细心领会与反复琢磨,往往把握不住,捉摸不定。如方纪的《三峡之秋》,全文就是以日光、灯光、月光“三光”来布局谋篇,独运匠心的。文章写了早晨、中午、下午的日光,写了晚上的灯光和月光。这不同时间的光又与不同景物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三峡风景图,避开了他人注重奇峰险滩、浓雾高猿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明快、热烈、幽静的境界,一扫“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凉气氛,代之以清新、热烈、向上、自豪的情感,独辟蹊径地写出了颇具个性的三峡风光,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那么,这“三光”也就堪称《三峡之秋》的文眼了。
如何充分发挥“文眼”在教学中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整体感知,探测文眼(学生预习自学)。
这是学习的第一步,叫学生在预习中自读课文,熟悉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秦牧的《社稷坛抒情》一文,文章紧紧围绕社稷坛的“五色土”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展开丰富的联想,抒发广阔的情感。作者首先想到的是没有泥土所代表的土地,就没有人类文明;再从沃土的来历,想到应多么感念世代劳动人民;第三个层次由“五土”想到“五方”、“五行”、“五音”…从而想到古代思想家对民族文化的贡献;第四个层次从社稷坛为什么以黄土居中,想到黄土高原、黄河和黄帝,进而想到由它所象征的中华民族;接着进一步从五色土坛想到了国土的统一;最后,作者激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做一个历史悠久、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是多么值得自豪,多么应该安排好自己宝贵的生命,为祖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五色土”而生发的联想。由此可见,“五色土”便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了。这一步应让学生在预习中把握文章的梗概,在总揽中探测文章的文眼,明确文眼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这些步骤和过程,应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
2、部分探究,揣摩文眼(教师课堂点拨)。
这一步在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找出文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重点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点拨,以“文眼”切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而后巧设铺垫,顺路拓出,启迪学生循路入境。在重点部分还要反复揣摩,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如《醉翁亭记》就是以“乐”为文眼的,文章由“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游宴之乐”,一直写到“与民同乐”,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写得严谨而精巧。
总结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引导学生揣摩文眼方面,有如下方法:
①以题统文,揣摩文眼--即从题眼入手,以题眼收束,始终抓住题眼,统摄全文。
②中心拓发,揣摩文眼--即从篇中之眼入手,然后向两头拓展开去,启迪学生的思路和联想。
③首末夹击,揣摩文眼--即先抓住文章首末之“眼”,然后向中间夹击,探究旨趣。
④求本溯源,揣摩文眼--即从篇末之“眼”入手,调动学生感官,妙悟作者情感,逆路发散,沿波讨源。
⑤逐层深入,揣摩文眼--即抓住篇首之“眼”,居高临下,鸟瞰全文,逐层探究,理清脉络。
⑥循因索果,揣摩文眼--即从揭示文章因果关系的文眼入手,设疑铺展,启迪学生循路入境,探究事情的来龙去脉。
⑦举一反三,揣摩文眼--即以多篇文章的文眼为诱发点,以教师示范性的精讲为聚光点,迁移知识面,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⑧图示诱导,揣摩文眼--即用图表,符号、文字等,设计出整篇课文的框架网络图,诱导学生自读,自说,自思,自找,自查,自填,自结,按图索骥,求本溯源,再现和强化文眼在课文中的妙用。
3、回归整体,反刍文眼(师生共同总结)。
这一步是在学生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解“为什么”的问题。这既关系到对文章主旨的深入理解,也关系到对文章写法的深入探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让学生再次去品读全文,反刍文眼,回归整体,妙悟全文,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总体印象的把握。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写了三次“笑”,这“三笑”应为此文的文眼。作者第一次写到“笑”:“余固笑而不信也。”为什么笑呢?因作者试图在这次游览中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寺僧派小童为其引路,小童以持斧击石的方法,“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让作者辨别这里的石音,然而作者听到的只是和普通石头一样的“@①@①”声。但对小童的活泼天真,不辞奔波,热情介绍,作者还是报以微笑。所以这次“笑”只是应付性的微笑,是出于礼貌的需要,并不表示内心的赞同和认可。作者第二次写到笑:“因笑谓迈曰……”苏轼为了探寻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决定连夜“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作一次探险。在夜间,他俩遇到了毛骨悚然的环境氛围。正当作者产生了“欲还”的念头时,忽闻水面上传来“噌hóng@②如钟鼓不绝”的响声。循着音响传来的方向,作者又意外地发现石钟山下到处是石洞和缝隙,微风吹着水波,冲进洞内,与洞壁相撞击,发出“噌hóng@②”之声,犹巨钟鸣响。接着,作者又发现一块“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的大石,与“风水相吞吐”,发出“kǔan@③坎镗@④”的响声,与“噌hóng@②”声相呼应,犹如周景王铸的“无射”钟声,又像魏庄子的“歌钟”鸣响,激越悠扬,美妙动听之至。作者揭开了“石钟山”命名的科学奥秘。所以,这一“笑”,是夜探胜利后充满喜悦激动的欢笑。作者第三次写到“笑”:“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李渤陋在那里?课文最后说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因此,这里的“笑”,与前两次都不同,,它含有“嘲笑”的意思。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三笑”为文眼,统观全文,反复揣摩,使学生从这“三笑”中深刻地理解到作者构思的苦心所依,作品行文的主旨所在,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三笑”的真正原因和内在联系。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不在于倾筐倒箧,全盘授与,甚至越俎代庖,而在于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因人制宜,循循善诱,精讲点拨。我以“文眼”为突破口,遵循“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为规律的三步组合教学法,深化了文眼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收到了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市惠州商报社)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石加空
@②原字口加雄左
[关键词]德育;学生;教育者
按照传统的观念,教育者的职责就是“教”学生,而所谓“教”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1]以现代科学的德育观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它混淆了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德育与智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智育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德育最根本的使命是育人,使学生“成人”。而使学生“成人”,要比学生掌握知识复杂得多,仅靠知识传授是无法实现的,它主要靠教育者根据具体的德育目标及学生品德发展状况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导”——引导、指导、疏导、诱导、开导、辅导、劝导、领导、督导、因势利导。因此,德育中,教育者必须更新观念,实现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义是引导、指导。“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德文为eduiere,它们都来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语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化而来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语education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语eduiere则有“引导、唤醒”之意。可见,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杜威更明确地指出:“教育即指导。”[2]教育如此,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更如此。因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具有传递性,教育者无法将它们像知识一样灌进学生大脑。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种形式的“导”的引领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去建构。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德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3]也就是说学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构的,教育者作为一个外因,只能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帮助”,提供各种形式的“导”。
一、疏导
疏导原意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德育中,疏导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断地“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当学生思想、情感出现“障碍”、遇到“阻塞”时,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导。“疏”就是疏通,即解开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使学生的“思想流”“情感流”畅通无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师确定的目标发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导就是疏通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要疏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结。这是进行疏导的前提。关心、了解学生才能使疏导有针对性。教育者关心、了解学生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信任感,而这又为学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导创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疏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一,讲清道理,论理疏导。疏导的关键在于论理,论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论理疏导可以消除认知障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其二,以情动人,感化疏导。学生的许多思想、行为问题是由于情感障碍引起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进行感化疏导。情感障碍消除,思想、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疏导的形式还有分步而导、分散而导等等。
二、引导
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前进方向、行动方向和目标的引领,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定向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引导表现为对学生需要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德育需要,“使个体从无道德的需要发展到有道德的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的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的需要。”[4]252第三,当学生迷途时,教育者不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去辨别方向,把他们引向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自己铺路搭桥,走向彼岸。
引导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目标引导。即教育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或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龄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内容引导。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内容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目标,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的选择作用于学生,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言行引导。教育者的言行特别是行为具有示范性,对于具有“向师性”特点的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者通过自己合乎道德的语言特别是行为能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三、指导
指导是对人的活动的方法、步骤等的具体指点。德育中的指导突出的是对学生道德生活的指导,即对学生做人、做事、处世、立身的指导。第一,做人指导。中小学生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做人还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予具体指点,使学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德,学会做人。第二,处世指导。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处世指导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在处世中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学生在处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在处世中把握处世之德,形成良好的处世品德,学会处世。第三,做事指导。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两大主题。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明白所做之事无论大小,都要从对社会、集体、家庭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要为学生做事提供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导学生做事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行事之规,学会做事。第四,立身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开导
“开导”在德育中有多种涵义:开发学生道德智慧;激发学生道德思维;以道理启发劝导;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开导的方法有:第一,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与先天的潜能有关,可以被激发”。[5]开导,就是要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使其具备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对人们言论、行为的善恶做出道德判断,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破解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第二,开动学生思维机器。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对自己、对人们的言行进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及结果不断进行内省、反思、调节和矫正,改过迁善。第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第四,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惑,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开导,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它打开“心结”。第五,心理开导。在当代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道德问题有一些是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要解决这些道德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诱导即“劝诱教导”。诱导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诱”。“循循”即有步骤、有次序,“善诱”即善于诱导。德育中的诱导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骤。诱导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应按照知—情—信—行的顺序诱导。先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善诱”。表现为: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要诱导,就要有“诱饵”,“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二要善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诱导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诱导的前提。同样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谐,接受的氛围好,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诱导,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这是循循善诱的基本条件,是循循善诱的必然要求,因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进,不毕其功于一役。
六、督导
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导主要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离不开教育者的督导。德育中的督导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督”与“导”。首先是监督。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后,需要进行经常的、始终如一的监督,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付诸行动。没有教育者经常的监督检查,道德行为要求往往会落空,德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为“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这时他们正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4]514所以,由教育者对学生实行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导与引导中形成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导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难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质。所以,督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与修正,使其在自我监控下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品质。
七、因势利导
“因势”,即根据事物发展的状态及趋势,“利导”,即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因势利导就是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将事物导向正常发展的道路。德育中,“势”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趋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缺点错误中包含的积极因素等。因势利导要求:第一,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学生的某一思想、言论、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预示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动态、路径、方向。因势利导,就要善于分析学生思想、言论、行为所表现出的其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并顺着这一趋势加以引导,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熟,形成学生新的思想品德。第二,根据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加以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教育者根据这些规律因势利导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因“时”利导。事物的发展总是和时间、时机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因势利导就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时机,促成事物的发展。德育中,因势利导就是要抓住德育时机,促进学生品德的转化和发展。德育时机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兴趣点、兴奋点、利益点、荣辱点、热衷点、情绪点、求异点、殊遇点、疑惧点、变化点。[6]教育者充分利用这些教育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郭沫若语),是以知教人的人,强调知识的传授。“人师是指导精神的领港者”(郭沫若语),是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人格进行影响、引导的人。德育中,教育者主要是做人师,而非经师。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32.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祥麟,顾岳中,张伟建,檀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方面水平的提高,首先教育硬件设施比较齐全,并且比较高级,能够解决各种课堂问题,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有更丰富的感知能力,能够对物理学科有更深刻的记忆.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多开设实验课,让学生在物理实验课堂中培养动手能力,能够完善自己物理知识结构网,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上可以采取多媒体的形式,把物理中的图像和声音表现出来,丰富学生学习物理的立体思维,教师还要熟练地应用多媒体,能够把物理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多媒体中去,多媒体是通过课件形式把课堂内容表现出来的,课件的设计要有创新意识.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个环节都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表达,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消除认为物理多枯燥无味的想法,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物理中去,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加强物理课程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不仅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授课,还要加强实践活动的开设,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寻找到一定的物理规律,加以运用.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各个小组开展竞争活动,鼓励学生都要踊跃参与,并且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明确自己小组的主题.物理实践活动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到来的快乐.初中物理教学加强实践活动不仅延续和补充了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深化和巩固物理知识;而且还能对学生学习的技巧以及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其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3.加强实验教学,体现物理教学的魅力
物理课程少不了实验教学的配合,只有在实验教学中学生才可以锻炼自己的技能.在实验演示中,是教师和学生发现物理知识、规律、现象的重要源泉,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学生之间交换意见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更深刻的接触了物理学科所表达的魅力,巩固了物理知识的学习.
4.开启引导式教学
物理教学中要实行引导式教学,因为物理课程知识比较枯燥,都是一些原理和公式,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才能运用这些原理和公式,如果启动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以探索的心情去学习物理,会发现物理中存在的乐趣,愿意探索这门学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且做到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5.延伸课本知识
教师对物理课本中的知识适当的进行延伸,物理课本中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对物理课程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识,能够探索到更广阔的物理知识和原理,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能够在教师所讲授的课外知识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6.课堂作业及时批改
物理学习不仅仅需要课堂效率,课堂之外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课堂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存在的错误要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得到纠正,如果不及时进行批改,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物理知识也具有连贯性.通过批改作业教师也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学生共同纠正错误,保证教学的质量问题.
7.介绍物理科学家
一、“激励”的原则
1.激发性原则
“激励”一定要激到点子上,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燃起学生的思维之花,找到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醒悟,虽然只有一言半语,却是一针见血,达到开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效果。
2.简明性原则
“激励”要抓住关键,找到问题的要害,要贴近生活,要通俗易懂,如果过于隐晦,学生就会理解不透,“激励”过频、过长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而一定要适度。
3.及时性原则
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出现思路阻塞时,老师要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激励”,及时疏导,使学生茅塞顿开,使问题化难为易。也就是说,“激励”要激在学生思维断裂之处,有助于学生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推动思维的延伸,以利于技术和动作的学习。
二、激励的类型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注重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的提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以下八种:
1.交流式激励、宽容式激励
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以达到师生的和谐相处。
另外,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摩擦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抱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诲,以情感人。例如:在迎面接力的教学中,某个学生不小心掉了棒,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鼓励学生捡起接力棒继续练习,切忌指责学生。否则会破坏师生关系,影响教学。让学生学会尊重、宽容,以达到培养其容纳他人、容纳社会的积极心态,热爱社会、热爱生活。
2.勉励式激励、欣赏式激励
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以勉励、赞赏的语气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他们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不舒服,带着顾虑练习,效果肯定不会好。如果换成勉励式布置:“同学们要大胆地练习,跳不过去没关系,我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或者发现他们那怕只有一点进步,你都应该用欣赏的口吻说:“比上一次有进步。”老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成绩,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将对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的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勉励学生勇敢的迎接困难,以达到培养其勇敢品质的目的。
3.参与式激励
行为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了解学生的要求,收集学生的建议,让学生献计献策,让学生参与备课。例如:滚翻类的游戏,让学生自己讨论垫子的摆放位置、行进的路线等,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能力。这样备出来的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要从实际出发,集思广益,这样,教师教得灵活自在,学生学得开心实在。
4.期待式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待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有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待,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其补缺改过。例如:在力量练习的教学中,要适时的给予其期待,以激发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切忌冷嘲热讽。让学生有所追求,以达到培养其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
5.影响式、榜样式激励
影响式激励主要表观在教师自身的模范作用上。课堂上,教师懒懒散散,学生就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教师要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生就会模仿老师,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表率行为,具有很大的感召力。能对学生产生有力的感情激励作用。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培养其追求完美、严于律己生活作风。
在体育教学中,某些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在这个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列举奥运冠军们在比赛场上的拼搏精神,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迎接挑战,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种方式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个人自身修养,同时还要加强锻炼,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只有不断的提高,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6.竞争式激励
通过争取优胜的各种形式,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争强好胜之心,人皆有之。竞争能强化学生求胜心理,使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体育课中可以经常组织开展一些适当的比赛来吸引学生,并在活动中引导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取得优异成绩。例如:在队列比赛之前,我在班里作了动员,告诉同学们班级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班级的形象;班级的形象是我们大家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如果我们班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那么我们每个同学就会以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因此,这次队列比赛,希望大家能认真准备,积极训练,争取夺第一。结果,我所教的这个班以整齐的服装,饱满的精神,稳健的步伐勇夺桂冠,这正是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表现。
7.目标式激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提出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更高的目标,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奋发学习,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方向、强度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激励意义。我院组织足球队准备参加省大学生足球联赛,而这批队员平常比较自由散漫。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观察,我觉得他们非常热爱足球。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找他们谈心,心平气和地分析其优点、不足,帮他们确定训练目标。结果这批队员在训练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慢慢地改掉了,训练的劲头越来越足,最终在大学生足球联赛中荣获亚军。由此可见,科学的目标激励对学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但是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确立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过高则会让学生失去信心,过低则会失去激励作用。
8.兴趣式激励
关键词:学术伦理;交互主体性;学术共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65-02
交互主体性理论有利于学术共同体内部成员学术共识的达成,交互主体性孕育的学术伦理实践的践行能够有效预防学术腐败的生成。学术共识使学术共同体得以形成,学术共同体依靠共同的学术共识来维持学术共同体的生存。学术共同体对理论认识的承认,即需达成学术共识。学术共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理论工作者不应该盲目跟随学术共识,要有自身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主旨在于重建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交互主体性理论强调交往实践过程中,交往主体之间的共识达成,而且共识的达成出于自愿的原则,共识达成的交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相互理解行为。
一、 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学术伦理支点
(一)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内涵
交互主体性理论是克服技术理性弊端,通过主体与主题之间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来克服异化,进而建立起主体与社会、主体与客观、主体与主观之间的有效交流,交往理性是技术理性批判的重要维度,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主旨在于重建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交互主体性理论强调交往实践过程中,交往主体之间的共识达成,而且共R的达成出于自愿的原则,共识达成的交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相互理解行为。
(二)交互主体性理论的提出
交互主体性理论是为了解决当代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界,而造成的自身困境,如水资源匮乏、雾霾等生存困境,而提出的克服主体欲望无限膨胀的哲学理论。交互主体性理论又称之为交往理性理论,是主体之间在确立人类自身生活世界过程中,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等的态度和观点的一致性的取得。交往理性不是对人类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占有和控制,而是确立人类自身主观世界与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即重构生活世界的合理性。交互主体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为共识的达成需要广泛的交往空间。当代人类社会的弊端在于把自身建立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多采取剥削、掠夺的态度,人类不断沉醉于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的节节攀升,忽略了一点认识,那就是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主宰,人类从匍匐在上帝脚下的可怜被造物开始人类自身觉醒的路上渐行渐远,最终人类把自身成功的塑造成砍掉人类自身的牵绊,把自己束缚于钢筋水泥的建筑物之中,无法去理解和解读世界,更无法建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合理的生活世界。人类借助于发达、便捷的科技和通信手段,而忽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往和沟通,人类把自己囚禁与钢筋水泥的孤岛之上,切断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而交互主体性理论的主旨在于重构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拓展主体之间交往的空间,冲破交往实践的藩篱,进而重建人类生活世界的开放性,重构人类生活世界的持续性和生存性。
二、学术共识是交互主体性的学术伦理的实践体现
学术共同体就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同行,同行在科学理论评价过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行评议是学术理论获得社会认可的首要前提性的社会活动。学术共同体内部同行评议存在人为因素,就会存在人为因素的影响。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同行评议有自己的管理体制,如论文评价等,与此同时,学术共同体的学术专业性越来越强。
(一)学术共同体
学术共同体对理论认识的承认。以学术派别为依托的学术共同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但同时,不同派别的理论观点之争,也会阻碍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共识的达成。学术共同体内部都遵循自身的学术伦理,即自己的学术伦理规范。学术共同体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同行,同行评议在学术活动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不同学派,在学术进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限量的作用。
(二)学派
学派是学术共同体的现实表现形式。学派是学术共同体在学术活动中的科研合作,学派在学术共同体中,是学术活动的展开形式,在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派遵守共同的研究方法,学术共同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研究习惯,不同学派之间存在竞争,学者之间用学派结合在一起,有着共同的学术倾向,不同学派之间存在竞争,维护学术自由。
(三)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学者创造性思维的显现。而创造性思维不可能是闭门造车,而是来自于学术共同体成员的思维碰撞。即使学术共同体成员遵循共同的方法论和规范,并不意味着学术共同体成员思想处处保持一致,也会出现各种分歧,学术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术讨论能够激发学术共同体成员潜在的思维火花,促进新的学术活动实现质的飞跃。当然,科学认识活动在西方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摆脱了对神学和意识形态的依附,取得了独立的存在形态,实现了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为学者阐明自己的理论认识提供了生存的学术空间,尽管,任何一个新的学说的诞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需要艰苦卓绝的抗争的,但是毕竟保证了自由的学术论争的氛围,承认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存在和竞争,体现了学术认识活动的社会进步性。
(四)学术成果的发表
学术成果的发表是学术活动争取社会承认的重要步骤。任何学术活动要想获得社会承认,就都要发表,为同行和社会所了解。如果学术成果不发表,就无法被同行所了解,更谈不上社会承认。但并不是所有有见地和创新的学术成果都会得到发表,常常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总之,学术理论不在于必须被证实,而在于学术理论本身的理论魅力和理论潜力,不能被证实的学术理论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学术共同体掀起的新的学术革命。学术共同体在确认学术的实际活动,对学术的确认是需要同行来评议的,即需达成共识。学派是学术共同体的理论组织表现形式。学派是学术共同体精诚合作的思想指导,在面对外部质疑时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积极组织形式。学术成果的发表是学术活动争取社会承认的重要步骤。
三、交互主w性伦理是解决学术腐败问题的学术伦理基础
学术伦理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预防学术腐败问题,而且是解决学术腐败的问题的关键点。学术不可否认是学术共同体的成员研究成果,而且是学术共同体的特殊劳动成果,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由此不难推断出,学术伦理不仅是个人学术成果创作过程中的个人主体学识与德行的个体伦理,还应包括学术共同体成员的个人主体学识与德性的共同体伦理,同时更是学术共同体成员所应具备的职业伦理。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学术腐败问题更应该切实加强学术伦理问题的构建,学术伦理问题是学术腐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前苏联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实行学术自由才能真正推动学术的进步。没有人能够保证对学术成果的评价是准确无误的,权威性的评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术的发展,允许各种学术观点自由争论,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才会真正促进学术活动的进步。
学术理论不在于必须被证实,而在于学术理论本身的理论魅力和理论潜力,不能被证实的学术理论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学术共同体掀起的新的学术革命。学术共同体在确认学术的实际活动,对学术的确认是需要同行来评议的,即需达成共识。学派是学术共同体的理论组织表现形式。学派是学术共同体精诚合作的思想指导,在面对外部质疑时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积极组织形式。学术成果的发表是学术活动争取社会承认的重要步骤。理论界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研究为学术伦理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交互主体性伦理是学术伦理的理论基础,学术伦理的有效构建能够促进学术腐败问题的良性解决。
理论界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研究学术伦理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交互主体性伦理是学术伦理的理论基础,学术伦理的有效构建能够促进学术腐败问题的良性循环。而交互主体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相互表达的真诚性和语言表述的确定性,交互主体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在表述生活世界过程中的表述的真诚性,表达的真实性,而这恰恰是学术伦理表达的真实性是同出一辙的。学术理论要求学术共同体或者个人能够如实描述生活世界,对生活世界的表达出自自身的真诚性,语言描述的确定性,基于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伦理实践即是交互主体性伦理实践,是交往理性在生活世界的现实表述,更是主体之间的共识,而这也正是学术共同体成员所应遵循的学术伦理。
参考文献: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
[2]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6.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哲学流派新编[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32.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之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1.1改变思考的角度
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这样,教师思考的角度变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变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了。
1.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叶圣陶曾谈到:“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叶先生的这段话对指导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空出时间来,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1.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
2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2.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1)重视感情投资,唤起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调动学生好学的积极性。在近年的实践当中,我总是以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发挥语文课“平等对话”的优势。只有进行“平等对话”,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2.2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3.1质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
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已“司空见惯”,而牛顿偏偏要问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而苦思冥想,由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卓越发现;正由于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才产生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足以说明创新的思维可以改变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而言,亦是同样的道理。
3.2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如在教学《诗经?伐檀》时是这样做的:
教参上写到:《伐檀》是一首写劳动者伐木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长期以来,这种说法应该是无可厚非、无可辩驳的。而我在讲完这首诗后,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多数学生没反应,少数学生陷入沉思。于是我再推进一步:“有没有哪位同学敢向传统的、经典的作品以及权威的观点发难?”很快,有些学生有发言的欲望。于是我继续推进一步:“要敢于把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一个学生提出:诗中三段都写到河水,“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且直漪”、“河水清且沦漪”,描绘了河水“清、静、柔”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景又如何与“愤怒”、“残酷”联系起来?我立即予以赞扬,肯定了该生敢于质疑、问得好、问得有道理,敢于大胆冲破传统的樊篱。紧接着,就这个问题师生展开课堂讨论,有的学生赞成传统观点,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坐在河边,看着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子专注伐木,伐木声“坎坎”悦耳,进而联想到这位男子家庭殷富,可见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哪!每段结尾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可以理解为:这位相公啊,可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哪!如此道来,应合情合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伐檀》有了更深入的意境,见解独到、别出心裁、有创造性。
关键词: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教学建议
小学教育是与幼儿教育相互衔接的教育,他们彼此联系,但也相互区别。一年级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所以,本文结合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没有定性,喜欢有趣的东西,因此,老师要把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识字与拼音方面,旨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并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一、教材安排
1.汉语拼音
人教版一年级的教材中,关于“汉语拼音”一共有十三个小节。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可以掌握汉语拼音,并且能够准确地区分并读出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另外,学生也要能够准确、规范地写出这些汉语拼音。
2.识字、写字
关于“识字”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主要涉及八个小节。人教版教材会在书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第一个生字表是要求学生全部认识的汉字,第二个生字表是总结要求学生会写的汉字。整体来说,在人教版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四百个汉字,其中有一百个汉字学生应该会写。另外,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汉字的书写笔画。
3.阅读
人教版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使用学习的汉字与拼音,学会使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本中的文章。人教版为了增加语文教材的趣味性,在课本中加入了一些十分生动的图画,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口语交际
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这也是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识字”或者是课文后面,都会安排一个“语文园地”,这个部分的编写主要是为了训练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汉语拼音比较抽象,记忆这些符号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生性好动,而且善于形象思维,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等,这些儿童的特点都为学习符号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老师要深入剖析语文教材,挖掘书本中的趣味因素,并且可以制作一些教学工具,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汉语拼音。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拐杖,在拐杖朝下的时候,演示“t”,在拐杖朝上的时候,让学生看到“f”,然后再示范这两个拼音的读法以及写法。再如,在讲到b和p;d和t;g、k和h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嘴巴旁边放一张白纸,通过发音时,是否呼出气体进行区分。另外,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贪玩,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老师可以把这些汉语拼音的发音特点编成一些儿歌、口诀等帮助学生记忆。
识字、写字的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认真对待这项学习活动。要想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学好识字、好写字,就必须要激活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把汉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根青菜,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问这是什么东西?”有的学生会回答:“青菜。”随后,老师可以出示“青”字的拼音以及书写顺序。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青菜,也经常吃到青菜,所以这样的教学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有趣。通过这个步骤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出“晴”“清”等相似词语的教学。
针对阅读教学,老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1)培养小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阅读教学比较少,注意力很难集中。老师要帮助学生专心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可以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接力,通过比赛选出发音最准确、朗读最有感情的一队。另外,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读准生词的发音。(2)养成勤奋、善问的习惯。老师要教导学生认真阅读书本,对于课文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发问。(3)让小学生爱上阅读。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进入小学,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爱上阅读,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一、语言要有准确性
准确、简明是教学信息传递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
1.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如,长、正方体特征之一的“棱”,多数人都习惯把它读成“lèng”,标准读音应是“léng”。又如,“量的计量”前一个“量”应读“liang”,后一个“量”应读“liáng”。
2.用词要准确。在教学时,尤其是概念教学,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就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把又字丢掉了,会给学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因为“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是一种关系;再如,把梯形说成“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使概念的外延扩大了……
3.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内容虽然多数比较简单,其中不少内容是描述性的,但内容的编排上仍体现着前后的连贯性和很强的逻辑性。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如,有学生学完正方体后问老师,正方体是长方体吗?老师是这样回答的: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全部特征,所以正方体是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种回答有根有据,理由充足,逻辑性强。又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有的教师阐述道:“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这句结论性的话忽略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理由不充足,语言不严密,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要有形象性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图象语言相结合,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理解知识。如教师讲解相遇问题时,一边讲解一边做演示,如图:这是一个活动组合投影片:
甲地乙地
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边说边演示,通过演示,不言而喻,学生便懂了“相向”、“相遇”,问题也便于解决。这样讲解既形象又直观,学生理解也快。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表情、手势、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达到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四、语言要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