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元节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不等式的解集与其表示
不等式的解集是这个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符合某个条件的所有的数.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一般情况下,求得的不等式的解集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区别实心圆点和空心圆圈的不同含义.有等号的解集画实心圆点,没有等号的解集画空心圆圈.
2.在数轴上是用某一点左边部分的点集还是右边部分的点集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
忆,可简记为:大于向右,小于向左.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
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是:二者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右两边都是整式.不同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一样,分五步: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一次项系数化为1.
不同的是:在进行第1步去分母和第5步一次项系数化为1时,要根据同乘以(或除以)的数的正负来决定是否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这一点同学们尤须注意.
在求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后,可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样将数形结合起来,既直观又形象.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分两步:
1.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是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2.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3.关键:1.推导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a≠0)的异同.2.在求根
的简单延续.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作业及练习深刻地体会到由配方法求方程的解有时计算起来很麻烦,每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都要实施配方的步骤,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这必然给方程的解的正确求出带来困难.能不能寻求一个简单的公式,快速而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式法的产生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由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公式法,大大简化了书写步骤和减小了计算量,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求出方程的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尽管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配方法,就不可能有求根公式,因此就不可能有公式法的产生,配方法是公式法的基础,而公式法又是配方法的简化.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蕴含着基本理论的应用,例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含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分类的思想.
通过公式的推导,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7x+11=0,(2)9x2=12x+14.
通过两题练习,使学生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步骤,为本节课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一次铺垫.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2+2px+q=0.
解:移项,得x2+2px=-q
配方,得x2+2px+p2=-q+p2
即(x+p)2=p2-q.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此题为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二次铺垫.
3.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
解:因为a≠0,所以方程的两边同除以a,
a≠0,4a2>0当b2-4ac≥0时.
①②两步是学生易忽略的步骤,这两步实质上是为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开方运算准备前提条件.①②步可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严谨的数学推理习惯,使学生逐步养成有条件,有根据才能有结论的推理习惯.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发现:
(1)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x=(b2-4ac≥0)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4.例1解方程x2-3x+2=0
解:a=1,b=-3,c=2.
又b2-4ac=(-3)2-4×1×2=1>0,
x1=2,x2=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提醒学生一定要先“代”后“算”.不要边代边算,易出错.并引导学生总结步骤1.确定a、b、c的值.2.算出b2-4ac的值.3.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练习:P.16中2(1)—(7),通过练习,熟悉公式法的步骤,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
例2不是一般形式,所以在利用公式法之前应先化成一般形式,另外注意例2中的b2-4ac=0,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应写成x1=
由此例可以总结出一般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利用公式法的步骤: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算出b2-4ac的值.4.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练习:P.16中2(8).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0).
(2)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步骤:①化方程为一般式.②确定a、b、c的值.③算出b2-4ac的值.④代入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法与配方法都是通法,前者较之后者简单.
2.(1)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推导过程的严密性.诸如
a≠0,4a2>0.当b2-4ac≥0时,……
(2)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弄清楚推导过程所运用的基本理论,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意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3)求根公式是指在b2-4ac≥0对方程的解,如果b2-4ac<0时,则在实数范围内无实数解.渗透一种分类的思想.
(4)推导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解ax2+bx+c=0(a≠0)(用配方法)的异同.前者只求在b2-4ac≠0的情况下的解即可.后者还要研究在b2-4ac<0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4练习1
教材P.15习题12、1:4.
参考题: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四)
1.求根公式:例: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例1……
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练习……
2.公式法及其步骤解:解:…………
(1)……
(2)……
(3)
(4)
六、作业参考答案
(荆州市中医医院,荆州434000)
摘要院目的:应用趋势季节模型分析法总结门诊量的季节变动规律,并预测未来年度的门诊量,给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近8 年门诊人次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月季节比率,拟合直线趋势方程,剔除趋势,进行预测,得到荆州市中医医院2014 年各季门诊量的预测值。结论:每年的实际门诊量季节性变动明显,医院应根据其特性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计划,有序的开展门诊接诊。方法选择上,趋势季节模型简便易行,预测效果理想,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 院医院;门诊人次;趋势季节模型预测
中图分类号院R195.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68-02
0 引言
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门诊量随着季节变化出现有规律的波动,鉴于门诊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科学预测门诊量提高预见性和主动性十分必要,本文拟用趋势季节模型预测法,根据荆州市中医医院2006-2013 年门诊资料,对下一年度的门诊工作进行预测,便于为医院决策者制定门诊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1 运用趋势季节模型预测法预测荆州市中医医院下一年度的门诊工作
1.1 趋势季节模型预测法要同时兼顾趋势性和季节性的影响,在进行月(或季)指标值直接预测时应用,其预测模型为
Xt=yc伊st
公式中yc 为趋势值,st 为季节指数(用趋势剔除法中除的方法求得)。
1.2 以季度序号t 为自变量,门诊人次y 为因变量,根据最小二乘法求直线回归方程, 得a=2.714304,b=0.110026,直线回归方程为:
yc=2.714304+0.110026t
趋势值及季节指数见表1。
1.3 将2006-2013 年第1耀4 季度的各季的季节指数取平均值,得调整季节指数。
计算见表2。
1.4 模型预测。
应用已求得的直线回归方程,求2014 年第1耀4 季度的趋势值,列于表3 第(4)栏,根据2006-2013 年荆州市中医医院门诊人次各季调整季节指数,计算出2014 年第1耀4 季度的调整季节指数,列于表3 第(5)栏。最后,依据预测模型Xt=yc伊st,计算出2014 年第1耀4 季度荆州市中医医院门诊人次的预测值,列于表3 第(6)栏。
2 结论
2.1 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门诊量易受季节变动影响,所以针对性地采取趋势季节模型进行预测。通过对时间序列各季变动的分析,消除了长期趋势变动和周期变动以及不规则随机变动的影响。2014 年全年预测值为26.0813 万人次,实际值为26.9638 万人次,相对误差为3.38%。说明该方法简单有效、预测性能良好,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2.2 分析与建议
八年的实际门诊量均提示其季节性变动强,季节变动一年为一周期,一季度最低,二、三季度为高峰期,四季度为平稳期。变动反复依次出现,变动幅度基本一致。
【关键词】电磁流量计; 干扰; 转换器
引言
电磁流量计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测量导电液体体积流量的仪表,具有很多优点,如测量不受流体密度、粘度、温度、压力和电导率变化的影响;性能可靠,精度高;可双向测量,具有多种输出类型等等。但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干扰信号会与有用信号混在一起,对测量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抑制并排除这些干扰,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就成为研制和使用电磁流量计的一个关键。
1、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体在磁场内运动时,在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相互垂直方向的导体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成正比。
如图一,当导电流体以平均流速V(m/s)通过装有一对测量电极的一根内径为D(m)的绝缘导管内流动时,该管道处于一个均匀的磁感应强度为B(T)的磁场中,那么在一对电极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E(V),它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和流体的方向。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E=B・D・V (1)
流量的体积流量为:Qv= (2)
由公式(1)和(2)可得到:QV= (3)
因此电动势可表示为: (4)
当B是一个常数时,对某一个固定的口径D也是一个已知数,公式(3)中
,那么公式(3)可改写为: (5)
从公式(5)可以看出,流量Qv与电动势E成正比
2、电磁流量计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传感器提供给转换器的流量信号为电极间的电位差只有几个毫伏,信号较小。在实际测量中,由于电磁感应、静电感应以及电化学电势等原因,电极上所得到的毫伏信号不仅仅是与流速成比例的电动势,也包含各种各样的干扰成分在内,造成流量计在使用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
2.1测量信号数值不准、不稳、乱跳问题
通过现场分析发现,电磁流量计工作环境中存在工频信号,这些工频信号耦合到激磁回路、电极、前端放大器中形成工频干扰,而现有产品中信号处理电路通常采用的低通滤波往往很难将工频干扰完全滤出,是造成测量信号数值不准、不稳、乱跳的主要原因。
其次,工业现场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干扰,这些干扰信号混入到测量信号中也是造成测量信号数值不准、不稳、乱跳的原因之一。
2.2零点漂移问题
零点漂移,就是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为零时,放大器的输出并不是零。零点漂移的信号会在各级放大的电路间传递,经过多级放大后,在输出端成为较大的信号,由于传感器输出的有用信号较弱,零点漂移就可能将有用信号淹没,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通过现场分析发现,由于电磁屏蔽缺陷,接地不良,杂散电容等引起返回电流不平衡产生共模干扰,导致电路某些参考电位变化,是造成流量计零点漂移的原因之一,
其次,流量计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造成电路受温度影响产生变化,也是造成零点漂移问题的原因之一。
2.3现场显示死机、乱码问题
由于现场中存在大量的用电设备及控制设备,在对设备启动及控制时,会对供电系统产生浪涌冲击,造成流量计的供电电压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流量计的控制电路,造成控制程序失控导致现场显示死机、乱码问题。
3、解决方案
3.1测量信号数值不准、不稳、乱跳问题的解决方案
由上文可以看出,造成电磁流量计测量信号数值不准、不稳、乱跳问题的主要根源为工频干扰,通过论证采用同步采样技术可以有效抑制测量信号中的工频干扰信号。同步采样也称为跟踪采样,即为了使采样频率fs始终与系统实际运行的频率f1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N=fs/f1,其采样脉宽为工频周期的整数倍,使流量信号电势中工频干扰平均值等于零,以消除工频干扰的影响;对于随机干扰信号可以采用数字滤波程序进行处理,针对不同的干扰信号可以采用程序判断滤波、中值滤波、算术平均值滤波、滑动平均值滤波、加权滑动平均值滤波等滤波方式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2零点漂移问题的解决方案
共模干扰是指信号输入通道上共有的干扰电压。通常输入通道设计中采用的是单端对地输入方式,因此造成共模信号耦合到有用信号当中,造成零点的漂移。通过改变输入通道输入方式,把单端对地输入方式改为双端不对地输入方式即通常所说的差动输入方式,通过差动输入方式使共模干扰在输入通道上的干扰电压得以抵消,使得共模干扰产生零点漂移问题得以解决。
对于环境温度变化造成的零点漂移问题,采用温度补偿技术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即在电路中增加了环境温度检测部分,并把检测到的温度值实时传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采到的温度变化,对电路中的一些参数进行纠偏,大大减小了环境温度变化对对电路产生的零点漂移。
3.3现场显示死机、乱码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程序失控造成的死机、乱码问题,电路中增加了程序运行监控电路即看门狗,功能是当单片机程序失控时能及时发现并是整个系统复位,使程序的运行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当中,避免了死机、乱码问题的发生。
此外产品中还运用了掉电保护技术,软件指令冗余措施,软件陷阱抗干扰技术,这些措施的采用也有效地保护了电磁流量计单片机程序的失控。
4、结束语
电磁流量计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抗干扰的措施后,其测量精确度和运行可靠性大幅提高,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樊官,彭端.新一代智能电磁流量计的研究[J].第三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1993
关键词:管界;证源词"say";"be said to"结构;形式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07-02
1.管界
"管界"是指"某个管领词语如动词、各种修饰语等所支配、修饰或统领的范围。"(廖秋忠,1992:92)根据管界范围是否跨越句子的边界,管界又可分为句内管界和篇章管界两类:前者表示某个管领词语所支配统领的范围被限制在一个句子单元之内;而后者表示某个管领词语所支配统领的内容不能在一句话中表述完整,因而不得不跨越一个句子的边界。总体来讲,管界的判断方法按照形式和意义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同类管领词的再现,段落、章节边界的出现,引文标志的出现"等;后者主要指"语义的和谐与否"。
2.证源词
"证源词"(或"证源标记词")的表述可追溯至英语单词"evidential"。其中,Hyland(2008:49)将该词定义为"来自其他语篇的信息(information from other texts)";李佐文(2003)用其特指"表明信息或证据的来源的词或短语"。以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达为例,像汉语中的"说"、"写"、"表明"、"指示"、"根据…的报道"、英语中的"say"、"tell"、"report"、"according to"、"it is reported that"等都可归属于此范畴。
3."be said to"结构中证源词"say"的管界确定
与标题中"say"的被动形式相反,证源词"say"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以主动形式出现,如:"somebody + say …."、"… somebody + say …."或者"… say + somebody." 。以刘倩、刘玲(2009)编译的《轻松听懂美国标准新闻英语》一书为例,人工统计发现目标证源词"say"共出现520次,其中的510例与上述宏观结构相符。
当"say"以主动形式出现并且作为一个句子(或小句)的谓语动词时,那么"say"前(或后)的名词或代词,即句子的主语,表示(指明)发出信息、提供证据的动作主体。例如:
(1)Jim said tomorrow would be a fine day.
(2)Jim says "Tomorrow is Saturday. I shall go hiking with Lily."
(3)Jim said tomorrow would be Saturday. He would go hiking with Lily.
在以上三个句子中,"Jim"均为证源词"say"的主语,信息的发出者。例1中仅包含一句话且该句遵循"主语+谓语+宾语从句"的宏观结构。其中,"said"后的宾语从句表达了"说"这一动作的具体内容,且为该证源词的最终管界。例2、例3中,主人公"Jim"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不能通过一句话表达完整,其管界范围跨越了句子边界,构成语篇管界。例2的宏观结构为"主语+谓语+直接引语",将证源词"say"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双引号突出显示出来,降低了目标管界的判断难度。与例2不同,同样是转述"say"的内容,例3中使用的却是间接引语。引号这一形式手段的消失,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界判断的难度。形式手段之外的语义分析以及相关百科信息推理成为不可忽视的管界决定要素。周六作为休息日不需要上班或上学,依常理属个人休息放松时间;徒步旅行(go hiking)属于周末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从而推导出第一句中的宾语从句与第二句子存在因果关系,语义衔接紧密,也属于前句"say"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say"的管界跨越句子边界,至第二句的结束。综上,英语语篇证源词"say"属于既可带句内管界又可带篇章管界的管领词。根据不同情况,其管界判定需综合运用形式与意义等不同手段。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证源词"say"的主语并非信息的真正发出者,反而是所述信息内容的事件主体。例如:
(4)… and conditions are said to be as bad or worse on the Somalia side of the border. (刘倩&刘玲,2009:317)
(5)At least seven foreign militants are said to be among those killed in the attack but their identity is not known. (刘倩&刘玲,2009:109)
(6)Businessmen from Somalia, Congo Kinshasa, and Burundi are also said to be buying property in Kenya as long-term investments. (刘倩&刘玲,2009:26)
句子4-6中,证源词"say"的真正主语,即每条新闻的报道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报道的主体"conditions"、"at least seven foreign militants"和"businessmen"。那么,在类似"主语+be said to"结构的句子中,其句子的主语原则上也应在证源词"say"的管界范围之内。但如果这样,其又与英语语法相违背,因为一句话主语并不受谓语动词的支配。那么,以上悖论该如何解决?消失了的真正主语是什么?该结构中证源词"say"的管界问题该通过何种途径判定?此种情况下,目标管界是属于句子管界、还是篇章管界,还是两种情况皆有可能?
《朗文当代高级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2005:1360)中指出:英文短语"they say"、"people say"、"it is said that"以及"somebody is said to be something/to do something"起到相同的表达功
能;同时,《英汉大词典》(2006:1395)解释道"it is said that"与"they say that"表达相同的意义,二者可进行相互转化。据此,可以推导出以下关系:
"Somebody is said to be something/to do something"= "It is said/They say/People say (that) somebody is something/does something"
所以,对于"主语+be said to"结构来说,证源词"say"的真正主语是一个表示集体性概念的名词或代词,比如"they"、"people"等。而且,句子4-6可分别转化为:
(7)… and people say conditions are as bad or worse on the Somalia side of the border.
(8)They say at least seven foreign militants are among those killed in the attack but their identity is not known.
(9)It is said that businessmen from Somalia, Congo Kinshasa, and Burundi are also buying property in Kenya as long-term investments.
由前文论述可知证源词"say"后的宾语或宾语从句是其管界的部分或全部,那么,在句子7-9中,划横线的部分均在其前管领词"say"的统领、支配范围内。所以,当证源词"say"以"be said to"形式出现时,其管界为原句转化为"People/They/It is said that object clause"之后相应的宾语从句。但是,对于例句8,划横线的宾语从句似乎不能完整表达证源词"say"所传达的内容。第一,斜体小句的谈论话题与其前宾语从句相一致;第二,元话语"but"的使用呼应了两个小句的语义对比,使二者在语义上更为衔接连贯。因此,该句中证源词"say"的管界至少应随所在句子的结束而结束。
但是,从句法学的角度理解,证源词"say"在以被动形式"be said to"出现时,其所能管辖制约的成分仅局限在其后的不定式"to do"部分;其后的状语应该是修饰限定"be said to"这一动作行为的,也就是说其后若有状语出现,"be said to do/to be"这一结构应该归属于该状语的管界范畴,而不是相反的情况。依此推理,如果将转化后的宾语从句视作"say"的管界的话,那么该目标管界在语法意义上便被过度延伸了。
其次,从句子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Firbas的"交际力(Communicative Dynamism)"理论认为,在正常的语序条件下,一个句子的某个成分越是靠后,那么它所负载的交际力越高(胡壮麟,2007:290)。在 "Somebody is said to be something/to do something" 结构中,句子的主语,即被前置的信息内容主体"somebody"转化为话语的出发点,由未知信息转变为已知信息,成为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共享信息。而传达新信息是话语传播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从功能视角审视,"be said to"的主语不应视作动词"say"的信息管辖因子。但证源词"say"所在的句子或者小句被转化成相应的"主语+谓语say+宾语从句"后,除宾语从句中的主语之外,其他成分均应划分在"be said to"结构中证源词"say"的目标管界之中。
综上,当证源词"say"以"be said to"形式出现时,其管界种类属于句内管界,且其具体的管界内容包括动词"say"后的不定式以及其后的修饰限定和被修饰限定成分。
4."be said to"结构中证源词"say"的管界形式化
王德春(2009)指出"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是一个建构性的循环网络。"在其所列举的八个循环建构体系中,最后一个即为"通过人脑和电脑的循环建构机器语言体系和话语。"该论断明确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方向,即实现自然语言的形式化并最终实现人机对话。
本文已讨论并确定了证源词"say"在以"be said to"形式出现时的管辖范围。从语法角度讲,该管界的性质为"不定式+不定式后的修饰限定和被修饰限定成分"。但有的时候,不定式后并未出现修饰限定或被修饰限定成分。王迈(2010)将"语法"解释为"语言的组织规律,是人脑主观世界中概念的特征内涵与关系意义(表现在语言中则为词关系)的形式化表达"。英语语法中,"infinitive"一词表示"不定式","modifier"一词表示"修饰语"(薄冰,2000)。据此,在英语语篇中,当证源词"say"以"be said to do/to be"形式出现时,其相应的管界可以被形式化为"to-infinitive (+ its modifiers) (+ the elements modified)"。
5.结论
综上所述,当证源词"say"以"be said to do/to be"的形式出现时,其管界内容为动词"say"后的不定式及其后面的修饰限定和被修饰限定成分。该管界可被形式化为"不定式+(不定式后的修饰限定和被修饰限定成分)",即"to-infinitive (+ its modifiers) (+ the elements modified)"。
证源词"say"在"be said to"结构中的管界确定及形式化,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结构的把握及文章的理解,并对其他条件下证源词"say"的管界形式化、证源词的管界形式化、自然语言的形式化以及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等相关话题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Hyland, K. Metadiscours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Summers, D.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 Edinburgh: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5.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廖秋忠.廖秋忠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5]李佐文.话语联系语对连贯关系的标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3(1):32-36.
[6]刘倩,刘玲.轻松听懂美国标准新闻英语[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
[7]王德春.论语言学的建构性循环网络[J].外语研究,2009(5):1-6,112.
[8]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9]英汉大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关键词种植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存在问题;对策;河南平顶山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污染源普查办的正确领导下及各县(市、区)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全面完成了平顶山市第1次全国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包括平顶山市所辖4个县2个市4个区(叶县、宝丰县、郏县、鲁山县、汝州市、舞钢市、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石龙区)确定的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数量6 002个,共普查乡镇数量108个。现将普查结果总结如下。
1普查结果
1.1各种植类型面积
耕地总面积252 888.05 hm2,其中旱地251 028.38 hm2,水田1 859.67 hm2。保护地面积4 257.87 hm2。园地面积7 303.07 hm2,其中果园5 491.57 hm2,桑园46.67 hm2,其他1 764.83 hm2。耕作方式主要有常规耕作218 489.33 hm2,免耕18 307.20 hm2,少耕16 091.52 hm2。不同坡度耕地面积,平原(坡度≤5°)214 123.80 hm2,缓坡地(坡度5~15°)3 720.85 hm2,陡坡地(坡度≥15°)8 859.79 hm2。坡地种植方向上,顺坡15 471.64 hm2,横坡23 071.87 hm2。
1.2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主要为大田种植和保护地种植。种植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瓜果类蔬菜—根茎叶类蔬菜、油菜—水稻、小麦—水稻、芹菜—番茄—洋白菜、甜瓜—白菜、小麦—甘薯、西瓜—白菜等模式。
1.3秸秆与地膜
秸秆产生量19 153.136 84 t,其中丢弃2 055.038 32 t,田间焚烧400.770 02 t,还田11 970.540 94 t,堆肥654.936 74 t,其他359.822 87 t。全市农膜用量为46.507 65 t,其中地膜残留量为4.418 18 t。
1.4化肥使用情况
全市化肥使用量平均为820.5 kg/hm2,使用总量为4 575.759 69 t(折纯),其中纯氮580.166 93 t,五氧化二磷207.921 31 t,氧化钾192.732 57 t,比例为1.000∶0.358∶0.332。鲁山县、郏县、石龙区、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舞钢市、叶县、宝丰县、汝州市化肥使用量分别平均为802.05、733.50、591.00、573.00、496.50、678.00、622.50、880.50、768.00、1 009.50 kg/hm2,按使用量多少排序依次为汝州市、叶县、鲁山县、宝丰县、郏县、卫东区、石龙区、新华区、湛河区。
1.5农药使用情况
平顶山市农药使用种类有毒死蜱、涕灭威、阿特拉津、2,4-D丁酯、丁草胺、乙草胺、氟虫腈、克百威、吡虫啉等9种,使用量分别为36.58、2.06、6.88、2.90、15.61、878.14、0.28、24.63、9.88 kg。
2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情况方面。除虫类农药大多集中于毒死蜱,除草类农药大部分使用的是乙草胺,虽然使用量不多,但相对较单一,长时间使用对农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3]。二是化肥的使用方面。化肥使用量较大、品种多,但农民在使用化肥上缺乏科学依据,一般都是凭经验盲目撒施;氮肥使用量大,磷肥使用适中,钾肥使用量逐渐合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土壤特性、作物需肥规律、化肥肥效等情况区别施肥,也没有科学的使用量。长期如此,易形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3-4]。三是秸秆的焚烧和农膜的丢弃方面。秸秆利用率和处置率高,但也有秸秆被焚烧,这部分焚烧掉的秸秆理所当然的成为废气或者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后也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切入点。
3对策
3.1加强专家联系农户建设,结合专家指导工作,减少农药使用量
虽然平顶山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的耕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农民的耕种也应该跟进科技发展,多利用科学知识种田。因此,作为农业系统人员,应该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培训,让他们科学种田,科学防治病虫害;增加专家指导,把各个乡镇、办事处的农业指导专家的联系方式和专业特长发放到各个村委会和办事处,甚至是农业专家包村到户,任何一户人家有问题都可以单独与专家联系、取得指导。这样做一方面农户能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地用药治虫,另一方面专家也可以在农民咨询的过程中掌握田间病虫害情况。
3.2加强化肥指导工作,科学合理施肥
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在项目区设立了测土配方施肥跟踪调查点和试验示范点。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土肥技术推广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
3.3加强能源方面的建设,使秸秆向新型能源转化
农民焚烧秸秆是因为他们认为秸秆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但又无法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而如今能源问题又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国家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口号,因此,加强使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原料的设备研制正当时。希望国家、高校和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尽早生产出能使秸秆转变成普通百姓家用燃料的设备,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百姓支出做出更大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 中国农科院:我国展开种植业污染源普查[J].种子世界,2008(8):60.
[2] 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植业污染普查[J].致富天地,2008(8):24.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宋·刘翰《立秋》
立罢秋,凉飕飕。
节气的灵验在立秋这天表现得特别充分。如果留意,你会发现,立秋当天,不论白天多么酷热,夜晚的风必定带着凉意。
不过晚凉尚浅,立秋之后,我国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秋后一伏热死人”,形容的是“秋老虎”的厉害。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亲率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敬天地诸神,迎庄稼丰收。民以食为天,粮食可是天大的事。大事面前,老天爷最清楚也最仁慈。“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你看,这时的天气,时而秋阳高照,时而秋雨沥沥,田里的大豆、玉米、红薯、棉花、水稻,一天一个样,可着劲儿长。农人正好忙里偷闲,过上几个舒心的节日。
首先是七夕节。农历七月也称兰月,七月初七晚上称为兰夜。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兰香清姿的女儿节。七夕之夜,拜祭织女、乞巧斗巧也好,瓜果架下听牛郎织女说话也好,少女们总是节日的主角。
接着是中元节。民间称农历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天,道教徒纪念地官诞辰,佛教僧俗举办超拔饿鬼的盂兰盆会。中国人是最重亲情的,丰收在望时,肯定不会忘了告慰逝去的亲人。
秋忙会是许多地方的常规集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贸大会。人们热热闹闹地买卖东西、走亲访友,自然也少不了看大戏、瞧热闹等休闲娱乐。
过节从来少不了吃,“贴秋膘”更给出了理直气壮地吃的理由,有些地方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称“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也有叫“啃秋”的,那一定要在田间地头或农家场院“啃”才算过瘾。啃西瓜,啃香瓜,啃玉米,啃红薯,啃住了丰收,啃住了幸福,不由喜上眉梢,甜在心头。
此时,最风雅的户外活动莫过于观莲了。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菡萏等,是深受国人喜爱的植物,被推崇为“君子”。莲花具有高洁的品质,历来为人们所赞颂,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数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民众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莲花诞辰,简称“莲诞”。百花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五,莲花则独有自己的生日,其备受推崇可见一斑!农历六月至八月,莲花次第开放,全国许多地方举办规模盛大的荷花节。人们邀朋唤友,河池赏莲,喧笑弦歌,吟诗作赋,不亦乐乎!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河南淮阳县龙湖荷花的记载。近年来,淮阳县每年七八月份举办荷花节,游者颇多,收获颇丰,可谓盛世盛举。
【关键词】模糊词;唐诗;月亮;修饰
一、引言
自然界的物体,可能没有哪一个像“月亮”这样能够渗透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
自从有了人类,月亮,这个地球唯一的卫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其高悬夜空,或升或降、或缺或圆、或阴或晴的周期变化,深深吸引了人类。
对月的崇拜,便有了“嫦娥奔月”、“常羲生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等的中国神话传说。
对月的向往和憧憬,便有了人类欲上九天亲月、揽月的强烈愿望,便有了我国明朝的“万户飞天”,便有了前苏联的“月球9号”、美国的“阿波罗”、欧洲航天局的“智能1号”、日本的“月亮女神”、中国的“嫦娥工程”等飞月、奔月、登月、探月的实践壮举。
对月的认识,便有了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下元节、观潮节、花朝节、七夕节、中秋节等与月有关的民间节日。
对月的喜爱、赞扬和歌颂,便有了冰轮、冰镜、嫦娥、婵娟、妲蛾、丹桂、娥影、娥灵、方晖、飞镜、悬钩、桂魄、皓彩、晖素、金蟾、银阕、幽阳、月魄等不胜枚举的月亮别称与美称;便有了二月兰、六月雪、九月菊、月月红、月月菊、月见草、月季、月桂等植物花卉的芳名;便有了北京的月坛、承德避暑山庄的月色江声殿、湖南道县的月岩、广西桂林的月牙山、甘肃敦煌的月牙泉等名胜风景的雅号;便有了月饼、月亭、月台等名称。
对月的怀念、依恋和寄托,使月亮成为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描写对象,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可谓浩若烟海,而其中李白的《静夜思》《月下小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张继的《枫桥夜泊》、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作品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
毋庸置疑,在我国,“月亮”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笔者仅就《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二、模糊词简述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最早提出了“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此后,模糊理论便逐渐渗入到人工智能、生物学、医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性、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上得到了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所谓模糊词“指的是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具有游移性的词。”以往,也许过于注重强调语言和文字的准确性、精确性,从而忽略了自然语言及文字中大量存在、俯拾皆是的模糊词。毫无疑问,语言学正因为有了精确性和模糊性,才使人类对世界有了全面立体丰满的感知、认识、表达和描绘。
模糊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名词性模糊词(如“朋友”“过去”“古代”“窗前”)、形容词性模糊词(如“快”“大”“雪白”“好”“坏”)、动词性模糊词(如“抓”“拿”“爱”“恨”)、数词性模糊词(如“二三个”“七八个”)、量词性模糊词(如“些”“点”“堆”)、副词性模糊词(如“微”“几乎”“十分”“偶尔”“经常”)。
模糊词从结构上可分为:下无明确界标,上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热水”“老年”“高个子”);上无明确界标,下有确定界限模糊词(如“冷水”“婴儿”“矮个子”);上下均无明确界标模糊词(如“温水”“中年”“中等个”)。
三、《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描述的总体概况
《唐诗一百首》含有月亮的诗共40首;“月”字共80字,确指月亮的有70字/词;诗名含有月亮的有5首(《春江花月夜》、《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首诗中提及月亮最多的当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共36句,16处有月亮,几近一半;修饰月亮频率较高的字主要有“明”(14个)、“落”(5个)、“夜”(5个)。
无修饰的月亮有10处,如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下独酌)。
四、《唐诗一百首》中对月亮的模糊词修饰
《唐诗一百首》含有模糊词修饰月亮的诗共32首,模糊词修饰的“月亮”共61处(其中模糊名词27个、模糊形容词22个、模糊动词10个、模糊副词2个)。浅析如下:
1.模糊名词
①时间模糊
宏观时间。常用泛指时间的词有“时光”、“时节”、“日月”、“年月”、“年华”、“年岁”、“岁月”等,系典型的模糊词。李颀的“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白居易的“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长恨歌)句中的 “岁月”“日月”,不再指月亮,已经延伸转化为大时间的概念了。
过去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李贺的“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句中的“月”均指过去的月亮,分别以“古时”“汉”“旧时”等模糊词进行了修饰。
现在时间。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句中的“今月”的“今”系模糊词,意为“现在”“当今”。
关于春的名字,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浣衣时猛然感到水的温情……当人们惊讶地奔走相告时,大家一致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个季节命名――“春”。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字眼啊!这个音读起来是何等的铿锵有力且美好优雅,这个字的形状是何等齐整妥帖且极具对称的美感啊!
重温经典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诗经》里的春日迟迟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小雅・出车》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先秦时期的一位女子轻唱:“春天的时光啊慢又长,花木丰茂又好看;枝头的黄鹂啊叫不停,采蒿的人儿多又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春天是古代青年男女成亲的美好季节,桃花灿烂绽放,把春装扮得美艳动人。美丽善良的姑娘就要出嫁了,她会把欢乐和喜气带给她的婆家,让我们一起祝福她和她的夫君幸福美满。
《论语》里的暮春三月
(曾)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篇》
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曾的回答简单朴实,富有生活情趣:“在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他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春日郊游图,呈现给我们生命的充实和欢乐,我们似乎也从中感受到了春的和熙、歌的嘹亮和诗的馥郁。
三月集体出游后来演变为修禊活动,即人们通过沐浴除灾祈福,时间固定在每年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之为“上巳日”。再后来,春日出游成了文人墨客雅聚的重要活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就记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唐诗宋词里的春意阑珊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生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这样的春意格外惹人爱。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冬的鸭子们早已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它们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河滩上已经满是茂盛的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小小的嫩芽,此时河豚也要逆江而上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
早春二月,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如酥,草芽破土,远远望去浅绿朦胧一片。可走近仔细看时,地上只是稀稀朗朗、极为纤细的芽。一年中就数这早春的景色最美,它远胜过烟柳满京城的晚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L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中,这让江南显得神奇而迷离。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月是草长莺飞的季节,花红柳绿,好鸟相鸣,春意正浓。“烟花”指柳絮如烟、繁花似锦,一年十二个月中,也只有三月可以用“烟花”一词来形容。李白以“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佳句赠别孟浩然,将离别之情诗意洒脱地表达出来。而这首送别诗经过人们的千年吟诵,使得扬州仿佛永远停留在烟花三月的诗情画意中。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这是一幅情趣盎然的春日盛景图:燕子飞来时正赶上社祭,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的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在枝叶上,只见那柳絮在空中轻扬……
在唐宋时期,春社与上巳节、中元节成为当时诗词中最常见的节日习俗。社日时,邻里聚会,酒食分餐,赛会欢腾,女子可以停止劳作,与家人一起踏青嬉戏。
陈年趣事
古人在大好春光里如何撒欢
桃红柳绿,莺歌燕舞,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节。从古至今,人们对春日郊游一直很青睐。先秦时,青年男女喜欢借郊游之机寻找浪漫的爱情;魏晋时,人们在郊游中注重陶冶情操;隋唐时,人们郊游讲究享受野餐的乐趣;宋代至明清时,人们郊游更偏爱于健身休闲……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春游方式和迎春活动,只要能走出家门,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尽情撒欢,那么你就没有辜负这大好春光。
花朝盛会:踏青赏红拜花神
踏青赏花自古便是民间悦目娱心的一大乐事,而祭拜花神更是古人迎春时必不可少的祭祀活动。花朝节取“晨花朝放”之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范蠡在《陶朱公书》中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挂在花枝上称为“赏红”或“护花”,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时的盛况写照。
唐代对花朝节很是推崇,据说女帝武则天嗜花,每逢花朝节便广集百花与米捣碎,蒸制花糕馈赏群臣。民间上行下效,花朝节蒸糕赏花蔚然成风。到了宋代,民间盛行扑蝶会,开封城内以花中扑蝶为赛,以扑蝶多者为胜。洛阳百姓则喜欢畅游龙门石窟,挑选新鲜野菜回家烹食,故花朝节又称“挑菜节”。
时至明清时期,花朝节已历经千年,但依然长盛不衰。当时最为讲究的还是慈禧的花朝宴,花朝节当天,颐和园内的牡丹花丛都会被系上红黄两色丝绸,锦花相映,一片璀璨春色。御膳房则以花为辅料,制作各色糕点,园里还会唱一出传统剧目《花神庆寿》。
清代小说巨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的金陵十二钗皆为花神转世,他更将林黛玉的生日定为二月十二花朝节,以此暗喻其为众花之首。
可以说,花朝节从春秋伊始由对自然的崇敬逐渐演变成一场全民娱乐,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黎民,都在这春色斑斓的节日里释放深埋一冬的热情。
单身派对:郊外办起“相亲会”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封建礼教严苛,男女授受不亲。对于那时的青年男女们来说,春天就是解禁的季节,所以他们迎春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地谈一场恋爱。
踏青春游成就了一段段佳偶良缘,谈情说爱也成了先秦时期郊游的一大特征。《诗经》中记载的大量的爱情故事都是在郊游期间发生的,比如《出其东门》的首句便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意思是说出了城东门,满眼都是花枝招展的郊游女子。而《溱洧》就描述了当时在溱水和洧水两条河边,郑国的“士与女,殷其盈矣”,意思是说前来郊游的青年男女站得到处都是,其阵势堪比今天各大城市办得风生水起的相亲大会。在结伴郊游的过程中,他们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然后两情相悦,互赠信物,这应该就是我国最早的自由恋爱吧。
文青春游:天然花茵无须座
古代的文艺青年最喜欢邀上两三知己结伴同游,踏青寻柳,赏花看山,听涓涓流水之声,闻百花盛开之香,以陶冶心性。
《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趣闻轶事:唐代学士许慎在花园里摆设露天宴席,邀请亲朋好友赏花观景。宴间有席但并不设座,于是有人问他:“你设宴赏花为何不设座呢?”他笑答:“我有天然花茵,何必再设座具!”原来,许慎让仆人收集花园里掉落的花瓣铺在地上,让客人坐在花瓣上。想必这种奇思妙招也只有极为风雅的文艺青年才能想得出。
当然,这些文人墨客春游时除了附庸风雅之外,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古代可不像现在,很多村庄小镇都有饭馆、农家乐,所以古人郊游时吃喝常常成为一难。《浮生六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古时春游赏花大都是文人雅士的癖好,而他们很重面子,提着锅碗瓢盆去踏青赏花不仅麻烦还有失格调。于是,苏州的文人们就想出了一个点子,他们请了一个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馄饨的小伙计跟随他们一同春游。这样带着酒菜、炊具去赏花,既解决了吃喝难题,又有野炊的别样趣味。
古代文人大都把郊游视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许多士人把理想寄托于山水之间。有“中国山水诗第一人”之称的谢灵运在郊游方面最为讲究,《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有一套郊游的专业行头――头戴曲柄笠,脚蹬木屐。木屐前后都有齿钉,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谢公屐”,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登山专用旅游鞋。
闺蜜有约:解下红裙相垂挂
古代的大家闺秀、世族小姐们平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春天来了,方可走出闺房,在芳草地上相伴嬉闹,在楼台水榭中畅聊心事,享受难得的大好春光。
唐代女子春游踏青蔚然成风,不论贫富,皆倾城而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这样描述:“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杜甫在《丽人行》中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另据《新唐书中宗本纪》记载:“景龙三年二月己丑,中宗及皇后幸玄武门,观宫女拔河。”这反映了唐代就有女子拔河这项运动。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蹴鞠竟然也是古代女子喜爱的春日休闲项目,清代李渔在《美人踢球》中这样描写:“蹴鞠当场二月天,春风吹不两婵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可见大家闺秀们在春游时都一改往日娇羞矜持的本色,纷纷女汉子附身。
另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京城长安仕女联袂郊游踏青,路上遇到好花就在花前铺席藉草,围坐一圈,并插杆结索,解下身上的红裙相递垂挂,当作野宴的帷幄,这种“造屋”赏花的风俗至今仍流行于日本。可见,即便是闺阁小姐们在郊游时也是不拘小节、自由随意的,少女的青春风韵展露无遗。
舞文弄墨
和文学大家一起读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
天上L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化作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春天的天空呢?
――迟子建《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露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让地面的花草避开光焰的威吓。岩下和山溪长满了薇蕨和其他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许地山《春底林野》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然而秋天在春天里哭泣了,这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光阴。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
喜鹊在枝头,春风杨柳燕影斜。风如酥,花似火,十里桃花相映红。雨后春笋争相破土而出,小麦青青,一片粉花翠浪,远处近处的田畴里,春风泛起涟漪。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绿柳含烟,漫天飞着软绵绵的柳絮。
――宗璞《花的话》
今天早晨,我又走过校园。这时候,晨光初露,晓风未起。浓绿的松柏、淡绿的杨柳、大叶的杨树、小叶的槐树成行并列,相映成趣。未名湖绿水满盈,不见一条皱纹,宛如一面明镜。还看不到多少人走路,但从绿草湖畔、丁香丛中、杨柳树下、土山高头传来一阵阵朗诵外语的声音。仅从声音里就可以听出那种如饥似渴迫切吸收知识、学习技巧的炽热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