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台前小城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台前小城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台前小城故事

第1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关键字:阳谷;城镇;规划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is the overall strategic planning of the important link,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Yanggu as a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population large county, how to better the development of prefectural region economy, do well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s a need to test local leadership wisdom the key point, the loc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Yanggu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practi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Yanggu; urban planning;

中国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阳谷县位于山东聊城市的南部,与河南省台前县搭界去,全县有1065平方公里,人口有近80万,近年来,阳谷县确定了建设“经济强县,文化强县”的经济发展思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功能完善”的原则,科学决策,稳妥操作,取得了小城镇建设的明显发展。

阳谷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1、以规划为先导,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决定了城镇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把规划放在城镇建设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加快城镇建设的第一要务。阳谷县经过科学考察和论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制定了科学的建设规划,使规划始终走在建设的前面。本着统筹城乡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构建了柴庄商业街,北环行政一条街等。这样既节省了用地,又考虑到了商业和住宅等功能区的合理搭配,使县域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合理划一,秩序井然。

2、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构筑城乡配套建设体系

阳谷县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原则,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注意小区内外交通、绿化、水、电、暖等公共设施的提前规划布局,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并且逐渐开通了商业街的建设步伐,着力把阳谷城区建设成了交通通畅、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商贸型城镇,2010年底,开通了中心街、和谷山路南扩北延工程,极大的减轻了城区的交通压力,同时也为县区的小商品和农贸集市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极大的提升了阳谷的城镇品位。

3、注重挖掘传统文化,打造新型绿色旅游经济

阳谷县历史文化悠久,是水浒文化、金瓶梅文化、运河文化等多种文化交汇的地方,至今仍然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阳谷县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充分对阳谷的闻名海内外的景阳冈、狮子楼、海慧寺、张秋古运河码头以及三大人文始祖之一的“蚩尤冢”的挖掘整理,并在阳谷老城区分别打造了“观阳”、“播谷”、“讲信”、“修睦”展现了阳谷的人文风情,和阳谷人民的勤劳、诚信、勇敢的精神品质。为阳谷旅游品牌的打造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群策群力,进一步推动阳谷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小城镇建设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各个领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阳谷县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阳谷县域的实际情况,把阳谷的小城镇建设建设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小城镇。1、以产业为支撑,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城镇建设最根本的是发展城镇经济,培育和加强城镇的造血功能,因此这就要求建设小城镇必须发展当地经济,以产业为支撑,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内生原动力,将增加农民就业作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阳谷县利用当地劳动力丰富这个优势,鼓励人才回乡就业发展,创办了以肉鸡养殖和加工为主的凤翔集团,吸收了当地上万名劳动力就业,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凤翔集团又进行了产业改造和升级,以提高新形势下的竞争优势。随着阳谷县的更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阳谷县域内又建成了长江以北最大的铜冶炼企业-----祥光铜业。现在,在阳谷县域内各类绿色、环保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和壮大起来,为阳谷打造五大产业奠定了基础,也为阳谷的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兼顾两个文明,挖掘文化资源,积极建设阳谷文化强县

一个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如何,不仅要看硬件功能的强弱,而且还要看其包含发掘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另外,挖掘符合本县乡土文化发展趋势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互融合的城镇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且这种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和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赋予城镇建设以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无形中提高了县域城镇建设的厚重感。因此阳谷县在挖掘文化底蕴方面,合理规划,根据阳谷处在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的交汇点,和先古蚩尤活动的区域以及首级冢所在地,结合发源于阳谷的金瓶梅文化,水浒文化,大打文化品牌,开展绿色生态旅游建设,为阳谷的小城镇建设抹上了浓重的一笔,增加了阳谷的文化韵味和氛围。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型小城镇

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就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不仅工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而且农业也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因此阳谷为了打响环保绿色农业这一枪,在阳谷城东建立了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无公害农作物和蔬菜的种植、培育和实验,在十五里元镇进行万亩藕塘改造升级,进行无公害生产,人走莲叶间,宛如置身于美不胜收的图画之中,给人流连忘返的之感。在高庙王乡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了朝天椒生产基地,培育良种,并且进行种植生产,使阳谷的优质辣椒行销全国各地,大大提高了阳谷的知名度,阳谷大力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升级,为阳谷的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4、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对社区管理功能的转变

加强管理是保证小城镇协调有序运转的有效环节。阳谷县委政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尊重人民意愿为前提,充分调查、摸排县域内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并加以协调解决。积极稳妥的搞好了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转变,并且做到了依法管理,严格管理,做到了有效管理。严格遵循“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信念,下大力气,为广大居民和投资者营造出了适宜生活以及创业的发展环境,并且在电视台创办了涉及到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栏目和意见箱,及时准确的了解民意,维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让人们过的更舒心和惬意,真正做大了情为民所系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总之,阳谷县小城镇建设坚持以规划为先导,协调发展了低碳企业和环保型工业,无公害、绿色农业以及深挖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为主题的服务业的合理布局,使阳谷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积极的小城镇开发战略也大大的加快了阳谷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阳谷这个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上,已经处处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经济特色化与小城镇蓬勃发展、共生共荣的繁华景象。

第2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为陈静募捐的活动是由一群热心网友发起的。陈静一个网名叫“晨阳斜影”的校友把陈静的故事发到网上,该帖子很快就在镇江各门户网站的主要论坛置顶,引起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但帖子的人气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捐款行动,网友的虚拟身份,让他们在募捐时屡屡吃到闭门羹,网络传播的劣势开始显现。对于这样一个爱心事件,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发挥各自优势,发起“满城尽飘黄丝带”行动。作为电视记者,笔者跟踪了网友们看望陈静和募捐的全过程,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在主要新闻栏目做了相关报道。镇江的报纸也连续追踪报道募捐的进展,发挥出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这一事件中,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了各自优势,实现了两者的良性互动:

首先,电视的优势在于眼见为实,用细节打动人心。寒冷的冬日,网友们仍坚持站在街头募捐的镜头、募捐现场一个残疾人摇着轮椅前来捐款的场景、义演现场观众感动噙泪的眼神……这些影像细节让人们看到全市普通民众都在为拯救陈静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令人感动不已。

其次,发挥广播在有车一族当中的影响力,营造声势。针对广播的主要受众是开车群体,全市发起了“满城尽飘黄丝带”活动:每位出租车司机捐出一次起步价款,每位私家车主们捐出5元至10元,就可以在后视镜上挂一条象征爱心的黄丝带。“陈静曾经用行动写下爱的真谛,今天我们就用黄丝带告诉她:真爱无价!”一时间,挂上黄丝带在镇江成为一种“时尚”。

同时,各大网站也快速跟进,不断更新的帖子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气。 这些就像一把把火,引燃了镇江人的公益热情,从社会精英阶层到普通百姓,从耄耋之年的老人到七八岁的孩童,都积极地投入这场公益大行动,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志愿者。越来越多的网友从虚拟的网络中走到现实中来,在“爱”的名义下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被他人的爱所温暖。整个活动为陈静募得70余万元的医疗费。这次活动的成功,无疑正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发挥各自优势良性互动的结果。

在这一公益活动中,传媒媒体和网络的良性互动之所以能实现,在于它们尽管各有优劣,但能够有机融合,扬长避短。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有较大的自由表达空间。一方面,传统媒体总能遇到不少求助类的新闻报料,其中很多人也确实需要帮助,但传统媒体的求助类新闻很难得到可持续的关注,求助人所得到的帮助非常有限;网络媒体由于更新及时、可以打破时序阅读等特点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使网民能够更快地了解事件的完整过程和最新状况,并且使他们始终保持对事件的关注。但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可以通过论坛、博客、个人网站等多种形式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网络上的求助帖子也会引起关注,但这种关注往往走不出网络层面。因为网络媒体“点击率为王”的营销策略和消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以及时有虚假的热点炒作,导致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不足。相反,传统媒体多年来“内容为王”的品质诉求使得受众形成了对它的忠诚和信任。

在以往的公益活动中,媒体一直扮演着宣传者和助推者的角色,此次“满城尽飘黄丝带”的开展,则是传统媒体作为当地主流媒体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担当:由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并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在政府与社会、施助者与救助者之间搭起了一个爱心平台,使大家的爱心更容易地得以表达。而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已从“虚拟网络只有虚假、血腥、暴力”的懵懂,向“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日益同化”的意识逐步转变。人们正将真实世界的颗颗爱心带入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网络平台的呼唤与联合,再将真挚的爱心“返还”到现实生活中。也正是在这样的变化下,真情实意才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迸发出来。如今,“黄丝带志愿者”已经成为镇江市公益事业一支重要的爱心力量,在“援助汶川地震”、“为台湾莫拉克台风灾民募捐”、常年帮助镇江弱势群体等爱心公益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大爱镇江”活动仍在持续深入地开展,活动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民生意识、开放创新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增强,并逐渐融合为“新时代镇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32岁了,我还是城中的剩女

这些年,我像北京城中的大多数剩女一样,过着灯红酒绿,但内心焦虑的生活。我的爱情故事像我的大衣柜一样,每个月都在翻新。不同的是,翻新大衣柜里的衣服,让我可以得到,但翻新恋情后,我总是有一些淡淡的感伤和失落。

我是一本号称专门做给富豪看的豪华杂志的编辑。每年的时装会上,我都衣着光鲜地坐在T台前沿,看着模特们走秀,然后给以点评。这份工作的虚荣和尴尬是我每月工资只有5000元,但是上班第一天,老板就对我们说:“我们要模仿富人过生活,所以,编辑必须全身穿名牌。”

我花了半年的工资,才买了一件PRADA。我疯狂消费,经常流连于华贸、国贸等地高档时装店,以致于每个月都感觉捉襟见肘。

我幻想着嫁给富人。不知哪位哲学家说过:“动机决定结果。”大概是我嫁人的动机太不纯了吧――没有为爱情而嫁人,一心只想着嫁给有钱人。所以,即使我像雷达一样,搜寻着一切可能接近富人的机会,但是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除了有那么几次和富人共进晚餐,我至今依然单身。

我的男友名单里有:时装模特、造型师、经纪人、三流演员……每一场爱情最后好像都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只有分手是相同的。

这使我痛切地感到大都市的爱情,似乎只有男欢女爱。大都市的男男女女都很忙,没有时间慢下来去品味爱情,很多时候,爱情像一种欲望游戏。

即使如此,我也像城里的所有剩女那样,即使年龄越来越大,但依然不畏艰险地奋勇游弋在寻找爱情的航道上。焦虑的大城市也有一种特殊的魄力,即便我们总是抱怨它,但是真要离开它,却一点也不甘心。

但我远在山东的父母却很甘心。

他们每一次打来电话,惟一的主题就是问我找到男朋友没有。当我和第8个男朋友分手后,父母终于决定亲自出山了。他们让我在2010年的春天必须回家相亲。

可是,就凭父母那远在家乡小城的阅人眼光,他们能给我介绍什么样的相亲对象?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个土得掉渣的男人,他抽着烟,穿着劣质的西服,皮鞋上可能沾有厚厚的灰尘。一想到这里,我就有些绝望。

我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那个相亲的男人,不战自退。

春天里的回家相亲记

父母之命难违,我踏上了回家相亲的火车。

回家第一天,母亲就细数即将要见面的男人的优点:根正苗红,年轻有为,独生子,自己跑运输,正在成立一个运输公司,是父亲老同事的孩子。我表面听着,心里却想着如何让那个男人不战自退。

相亲那天下午,母亲塞给我两张电影票,说是在小城里的老电影院门口见。我笑着对母亲说这种相亲方式也太老土了点,在北京,大家都在E世界传情,基本靠鼠标认识新男女朋友。

但我还是去了,不想让母亲伤心和失望,但我想的都是到时如何让那个土得掉渣的男人不战自退。

出门时,我还穿戴得比较稳重,但是离开母亲的视线后,我立刻躲在某个偏僻角落,将外套脱下,露出里面性感的低领长裙。我描唇画眉,穿着高跟鞋,当我迈着抑扬顿挫的步伐走向小城的电影院门口时,立刻发现我成了小城里最聚焦的一道风景线。许多男人回头注视我,我非常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我到电影院门口时,传说中的父亲老同事的根正苗红的儿子,正站在门口来回踱步等我。

我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眼,五官长得还算端正,不伤害市容。看见我,他紧张得直搓手。我瞪了他一眼,他更加紧张了。我心里有些好笑,带头走进电影院,他愣了一下,赶紧跟了上来。

他迟疑地和我搭话,我主动递给他一支烟,说:“哥们,抽吗?”

他显然吓坏了。这正在我的希望之中,我就希望他能够不战自退,到时主动向我母亲说不合适,我这趟相亲之旅,好歹也算交差了。

电影开始了。我点燃一支烟,袅袅的烟雾中,我看见他坐卧不安的样子,突然觉得表演得有点过了。我于是主动问他:“你叫郑诚是吧,我妈说你特别能干。”

他连连点头,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我心里暗笑。

第一次回家相亲就算这样结束了。回到家,我像个征战得胜回朝的大将军一样,父母都对我察颜观色,连连问我对郑诚印象如何。我说:“你们问他去,人家还不一定能看上我呢。”

母亲赶紧去客厅给郑诚打电话,一会儿回来说郑诚对我印象不错。我只好答应父母,和郑诚先处一段时间,看看合适不合适再说。但第二天,我就推托北京的工作很紧张,必须得回去。

父母将信将疑,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坚持让郑诚来送我。

我答应了。

回北京时,郑诚开着他的小货车来送我去车站,还大包小包地给我买了一堆东西。快要进车站时,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看上我。他神秘地笑了笑,说:“我知道你那天的穿戴是故意的,你是想让我对你产生错觉是吧?”

我哈哈大笑,一笑泯恩仇,这个男人还是有些聪明和洞察力的,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木讷。我说:“那好吧,不过我要回北京了,以后我们还说不定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呢。”

火车开动时,我听见他大声地说:“我会去北京找你的。”

大都市没有爱情,只有欲望吗?

我又回到了北京,看着眼前的霓虹和车流,我像个离开水好久的鱼儿一样,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新光天地、国贸附近好好逛了一天,赶紧找回那种都市感。我很快像以前一样,每天跑会,看演出,谈论明星八卦,郑诚似乎被我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我又一次遇到了我想象中的真命天子。

他叫李颜,是几家私房餐厅年轻有为的老板。每天的工作是上海、北京、香港三地奔跑,照看他的餐厅。第一次在会现场看到他时,我就觉得他很像传说中的那种贵公子,我必须让他注意上我。

他果然注意上我了。

李颜很会玩,会开卡丁车,会带我去品尝北京城中的美食,会突然出其不意地给我送上一束鲜花。总之,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每天都绚烂而激动人心。我觉得只有这种充满都市时尚感的男人,才能赢得我的心。所以在我们认识不到一个月,有一次李颜借故要上我租住的单身公寓来看看时,虽然明知道接下来有什么样的事情要发生,但我还是让他上来了。

那一夜过后,我觉得我更爱他了。

也许我本质上还是一个特别传统的女孩吧,身体上和某个男人有了关系,心里就觉得是他的人了。我从此对李颜一心一意,并且幻想着有一天他能开口向我求婚。我在内心里认定,这是我32岁剩女生涯中最后一次都市爱情,如果这次还不成功,那么我真是对城中的男人彻底失望了。

李颜很忙,他经常要飞上海、香港去照看他的餐厅。有时候晚上我给他打电话,他的电话会神秘地关机。再见面时,我就给他提意见,他哄着我说:“宝贝,晚上我不愿意生意客户来电打扰,所以就关机了。”

我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好在那段时间,一位朋友约我一起创业,在北京的安贞开家女性美容店,我也很快投入到创业的激情中,恋爱和创业让我的生活忙得不可开交。

有一天上班时,电话响了,是郑诚,他在电话里说他来北京了,想请我吃饭。我这才想起,我差点忘记和他相过亲这回事了。

本来想推托了,但想想即使是老家来的朋友,也应该见上一面。

我们约在一家西餐厅见面。他问我的工作近况,也说了他办的公司现在越来越红火。他还说:“你知道吗?我还想着如果你不愿回家乡的小城,我就把公司开到北京来。”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很想告诉郑诚,一旦李颜开口向我求婚,我就准备和他结婚了。我有些艰难地说:“你很好,但我觉得家里有更适合你的女孩,你别为难自己。”

郑诚有些失望,但他没有说什么。那顿饭,他很豪爽地要请客。临分别时,他说:“我会等你的。”

我的都市爱情累了,我要回家乡疗伤

2010年的夏天,我开始觉得这大概不是一个好年头,这一年我注定会有许多磨难吧。

先是在例行的体检中,我被查出了乳腺有问题。接着有一天,合伙人的电话打不通了,直到债主纷纷上门,我才发现我被生意合作伙伴骗了。那个所谓的朋友把我设定为法定代表人,自己抽走了全部资金,把所有的债务都留给了我,所谓的投资创业,只不过是一个早就提前预设好的骗局。

我突然觉得天要塌了。那天在美容院,面对着一群要退卡的会员以及凶神恶煞的债主的威胁,我觉得李颜就是我生命中的救命稻草,急切地想抓住他。我给他打电话,他在上海,电话打通了。

他支支吾吾,电话里传来另一个女人可疑的声音,在大声地问:“谁呀?”

我立刻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

那一刻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幸运都在离我而去。

我病了,昏倒在美容店里。醒来时,首先看见的就是父母焦虑的神情。母亲告诉我,我昏迷不醒的这段时间,一直是郑诚陪着在身边照顾我。他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就和父母第一时间赶到了北京。他首先帮助我还完了所有的欠债,然后又帮我一一处理那些事情。母亲还说:“你知道吗,郑诚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

第4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吴性栽与费穆

常言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早期中国电影界,就有这样一位情调高尚、眼光独到的“伯乐”,他的名字叫做吴性栽。他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人,从上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他先后投资过十几个电影公司,催生多部电影精品,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导演费穆就和他有过多次合作,没有他,就没有不朽的名作《小城之春》(1948)。

早在30年代,吴性栽就是上海商界的一位实力派人物。他主要经营的是进口德国颜料及爱克发电影底片、电影器材,当时来说是近乎垄断性质的大生意。另外,他还经营剧场事业,从事中国民族电影业的垦拓。他本人的文化素质非常好,热爱戏曲,尤其是京剧,他从事电影事业也是出于对话剧和电影的喜爱。他用做生意得来的钱投资电影,很多时候不为赢利,只为满足自己的热爱以及广交艺术界的朋友。

吴性栽非常欣赏费穆导演的电影才华。1946年,他独资创建了文华影片公司,坚持严肃认真、注重影片艺术质量的制片方针对在这样的方针下,费穆才能在《小城之春》中实践自己的艺术理想。《小城之春》原来是一个不被看好的项目,文华公司在拍摄另一部影片《好夫妻》的当口,因为租下片场支出巨大,所以想开拍另一部戏来减轻成本。所有人对这桩救急补漏的活不感兴趣,只有费穆当仁不让,一是为老板解燃眉之急,二是相中这个剧本。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结果《好夫妻》早已被人淡忘,《小城之春》直至今日光芒四射。

吴性栽和电影、戏剧,京剧界的人都交情深厚,其中包括吴祖光、、周信芳、梅兰芳等。梅兰芳在年轻时也是个影迷,他和京剧迷吴老板一拍即合,遂决定合作拍摄关于京剧的电影,导演还是精通京剧、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费穆。这就有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1948)。除了重义轻利、注重艺术品质,吴老板还有一个特点是“不好名”。他一生主持和策划下拍出的众多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永远隐居幕后。这样的老板,如今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沙荣峰与胡金铨

被称作“新派武侠电影大师”的胡金铨是位追求电影艺术品质、推崇完美主义的导演。他讲究慢工出细活,三天拍一个镜头是常有的事情。在香港邵氏公司当导演的时候,他一直郁郁不得志,不容于纯商业化操作的制片厂制度。后来跳槽到台湾,加入沙荣峰老板主持的联邦电影公司拍片。

《侠女》(1971)是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光是片中将军府、城楼和街道等的布景搭建,就费时一年半,比真的建筑还考究。尤其为了突出影片的古意,胡金铨要求对将军府的门窗、梁柱进行做旧处理,先是利用喷枪喷火,将木料先行烧焦,再用砂子慢慢磨平。经过多次反复工作,花了四个月,终于使它看起来如同几百年前的建筑。

另外,为了突出将军府鬼魅恐怖的气氛,四周必须杂草丛生,工作人员把附近的芦花拔下插在杂草丛中,但拍摄夜景时由于十二万瓦的灯光照射,加之天气炎热,芦花第二天就枯萎了。这样一再的补充换新,片场附近几乎所有的芦花都被拔光了。在导演要求下,只能重新种植芦花,从种植到开花,一等又是几个月。

《侠女》的拍摄进度缓慢,制片预算一再追加,工作进度也没有具体规划。沙老板着急监工,胡导演却不改工作作风。影片1967年着手拍摄,1969年才完成上集:上集上映两年后,胡金铨才于1971年底交出下集,前后拍了五个年头。上映后,联邦公司赔了几千成元,但是影片却不愧为一个艺术精品,并成为第一部在戛纳电影节获奖的华语影片。晚年的沙荣峰在回忆录里写道:做人要把格局放大,眼光放远,在世界影史为中国人争光,永远留名,非几千万能买得到。不仅如此,《侠女》还培养出《霸王别姬》的制片人徐枫,影响了李安《卧虎藏龙》的创作,念及此,沙老板的心境也旷达了。

邓光荣与王家卫

在各种香港电影甚至整个华语电影百年百部佳片的评选中,王家卫导演的《阿飞正传》(1990)经常位列前三。孰不知,这部不朽杰作当年差点气死了它的制片人邓光荣。从多个方面的作派来说,王导就是当代的胡金铨。

《阿飞正传》之前,王家卫走的还是寻常路子。他的导演处女作《旺角卡门》(1988)使用刘德华、张学友、张曼玉等明星,戏剧化迭起,摄影风格虽有青年人的创新色彩,但总的来说还是一部符合当时热潮的“英雄片”。观众很配合地买账了,票房很是不错,制片人邓光荣于是对这位青年才子放松了警惕,下一部电影理所当然地增加了投资。

结果,《阿飞正传》一下砸进去4000多万,在当时来说可是超级制作。它拍摄的胶片足够平常三四部电影的长度,可剪出来的只有那短短的90来分钟。出名怕老鼠的刘德华在老鼠窝里拍了好几天,结果一个镜头没用上;梁朝伟在脏乱的九龙城寨苦熬三个礼拜,只在最后一个镜头出现:八次动用了直升机拍摄张国荣在菲律宾跳桥自杀,最后结局是张国荣死在了火车上。好好的一个警匪大片,被生生拍成了一个文艺气质十足的“无脚鸟”故事,叫投资人大跌眼镜。

圣诞档,《阿飞正传》遭遇了《赌侠》,不到两周就惨淡下线。邓老板血本无归,一时急怒攻心,被紧急送进了医院抢救。影片脱离当时香港观众的普遍口味,却受到了那一届金像奖的肯定,张国荣获得了生平惟一一次金像奖影帝。王家卫在领取最佳导演奖时致辞:“感谢邓光荣先生对《阿飞正传》义无反顾的支持。”没有这种“义无反顾”的老板,经典哪能那么容易诞生?

幕后老板刘德华

大家都知道刘德华是一位很好的演员、歌手,但可能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幕后的老板,而且这位老板还有着一颗文艺青年的心。早在1991年,刘德华就组建了天幕公司,以便避开黑社会的要挟,拍摄自己想拍的电影。但是刘老板的投资生涯并不顺利,天幕公司除了第一部作品《九一神雕侠侣》获得票房成功之外,其余大多血本无归;公司一度亏损4000多万濒临破产。

这令刘老板相当郁闷:自己是继周润发、成龙之后香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是各大电影公司老板眼里的红人,连黑社会都逼着他拍片赚钱。当自己替别人演出时,总是成为别人的赚钱机器,可一旦自己做老板,为何总是赔得一塌糊涂?在艰难的岁月里,刘德华靠友人相助渡过难关。自己也忙不迭地出唱片、开演唱会、拍广告、做代言、演电影,拿这些收入来投资拍片,维持天幕公司的运作。

天幕公司大多制作主流题材以外的文艺电影。陈果导演曾经说,拍主流电影太痛苦,要各种沟通,要面对老板的面孔,整个过程又痛苦又不过瘾,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写自己拍。在《香港制造》中,他终于实现了“想怎么拍怎么拍”。影片用少得可怜的50万港币,天幕公司抵押而来的过期胶片和非职业演员创作完成,却拍得酣畅淋漓,风格化十足,当年勇夺金像奖最佳电影大奖。《去年烟花特别多》同样收获好口碑,只可惜它们都没为刘德华带来很好的票房回报。

第5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李汝荣先生,现任澳门万豪轩饮食集团总经理、南光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并担任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理事长、澳门沙龙影艺会主席、澳门电力客户谘询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公职。业余时间,李先生热爱摄影艺术,拍摄了很多佳作,曾在2009年主办“花影澄怀――李汝荣、阮毓明摄影作品展”,献礼六十周年暨十周年“双庆”活动。】

千英万豪聚此轩

早在万豪轩酒家筹备期间,李汝荣先生就加入其中。十八年间,作为总经理的他,带领团队乘风破浪,将万豪轩打造为澳门饮食界的金字招牌,以精良出品、殷勤服务誉满濠江。而据李汝荣先生介绍,万豪轩公司为南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二级企业,南光集团是总部设在澳门的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集团前身南光贸易公司成立于1949年8月,是澳门最早的中资机构。

一直以来,万豪轩品牌奉行“饮和食德”的餐饮文化理念,在澳门中式餐饮界的地位与影响力首屈一指。目前,万豪轩酒家占地28000平方,白天主要提供粤式饮茶及宴会,晚上则设有饮宴服务,全场最多可设110围酒席,成为澳门许多公司聚会、社团宴会及政府酒会的指定场地,如新华通讯社澳门分社举行的国庆酒会和新春酒会以及多个政府或社团的隆重宴会多在此举行;而且不少政客名流都曾经是其座上客,如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钱其琛,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等曾在此就餐,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李汝荣先生说:“今年,我们又开设了万豪火锅,高档的装潢、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收取的却是中档的费用,因此,开业后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受到了很好的评价。”知味者络绎不绝,有时甚至是大排长龙。

餐饮行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优秀品质自然需要人的缔造。作为领导者,管理着属下近三百名员工,李汝荣先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常说:“我们是以团队作战,无论是厨师还是管理人员,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士,大家聚在一起,保持着一个信念,将万豪轩打造为澳门最好的餐饮品牌。”所以,秉持此种信念,万豪轩始终走在潮流前头,引领。特别是在菜式上,及时推陈出新,丝毫不拘泥于传统,令顾客口齿留香、念念不忘。

每天,李汝荣先生在酒店工作都超过十个小时,他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令大家深受感动。秉持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每天的晨会上,各个部门主管都会聚集在一起,对昨天的工作做总结检讨,并部署好今天的工作。特别是面临重大接待任务时,大家更是严谨部署、落实每项细节工作。从组织到分工,从台前到幕后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上下一心,排除万难,圆满完成任务。

超然立足于食肆林立的小城而历久不衰,万豪轩有它成功的秘诀,正如金庸先生赠言――千英万豪聚此轩。有了这个工作团队的支撑,英豪聚在此,名望聚在此,口碑聚在此……

行业发展心间

担任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理事长十一年,李汝荣先生对于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始终满怀责任感与使命感。之前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发展困境,他积极呼吁业界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并向政府建言,争取利好措施,激励整个行业的持续进步。

据李汝荣先生介绍,目前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有会员四百多名,在饮食界有着很大的号召力,经常组织培训发展、互动交流等活动。特别是每年负责主办的“美食文化节”,得到特区政府旅游局的积极响应,成为澳门固定的文化节日。李汝荣先生说:“今年的美食文化节已是第十届了,于11月5日开幕,持续两个星期左右,每届我们都会邀请几个具有特色饮食的地区参加,今年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河南。”可见,“美食文化节”已成为澳门的一张名片,对于促进澳门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澳门饮食,李汝荣先生有一种挚爱之情,他表示,跟港台及内地相比,澳门饮食业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首先,澳门的葡国餐享誉各地,每个游客第一次来到澳门时,葡国餐是必尝美食。“当然,澳门的葡国餐也是与众不同的,受历史因素影响,澳门的葡国餐是以葡萄牙餐饮为基础,结合了中国及东南亚等地的特色,这是澳门的饮食标志。”其次,澳门在粤菜制作上的水平非常高,原材料优质,集中广东各地粤菜之才,如澳门烧肉受到很多顾客的追捧。再次,澳门的小吃很出名,特别是东南亚小吃,引得很多香港年轻人来澳门“淘宝”,在大街小巷中,经常可以挖掘到美妙食物,这是由那些来自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华人华侨迁居到香港后发展起来的。

光影之间铸就美

李汝荣先生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专研摄影艺术,一直坚持到现在。谈起当初是如何爱上摄影时,他讲道:“这还与自己从事的饮食事业密不可分。当时我们酒店在做宣传时,经常要请广告公司来拍照,特别是拍摄菜式,但这也有麻烦,一是每次需要配合人家时间,不够主动方便;另外就是觉得拍出来的效果跟预期不符,可能是因为行业不同,想法不一样,表达不到位,所以我就想干脆自己学着拍摄,没想到,后来自己拍出来的效果确实更好,因为这中间凝聚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因为事业而走上艺术之道,李汝荣先生在交集中行走着。

李汝荣先生拍摄的题材广泛多样,这么多年下来,积累了很多优秀作品。在2009年,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电力客户谘询委员会联合主办“花影澄怀――李汝荣、阮毓明摄影作品展”,作为六十周年与十周年“双庆”年庆祝活动之一暨慈善义卖。众多社会知名人士出席,共襄善举,场面气氛热烈,共筹得善款达十五万元,用于支援内地遭受严重水灾的地区。

澳门沙龙影艺会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会员达五六百人,李汝荣先生作为大会主席,经常组织会众沟通心得、共同创作,并牵头主办摄影展览和比赛,在交流中获得提升,促进整个澳门摄影界的进步。

第6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世界是平的,我们正为网络时代以个人为主角的全球化浪潮所席卷。几天前,我回到家乡小城参加同学聚会,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兴致盎然地给大家表演神曲“江南Style”。凭借像微博这样的自媒体,我们更能实时地了解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情小事,从诺贝尔文学奖属于村上春树、莫言还是别的作家,到女民工模仿外交部发言人开新闻会讨薪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极大的资讯富足导致媒体重要性的降低,太多的言论会杀死言论。”(法国作家雷吉斯·德布雷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于2005年创办“文化讲坛”,邀请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精英来到这个讲坛各抒己见,迄今已举办五十余届。嘉宾们的演讲围绕着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吸引人的议题展开,传统文化、网络时代、创意产业、大学精神、世博文化构想……那么,他们的言论与纷纭众说有着怎样的不同,又会给读者怎样的启发呢?

《激荡:文化讲坛50届精粹》一书的主编、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认为,大众传播的使命在于恪守事实的本然、遵循现实的规律,诚实地构建文化所需求的时空景象和心灵图谱。文化讲坛践行了这一准则,它未作任何预设,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现场,期待着观点与观点之间的激荡,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演讲者思考的差异性和多样化。

本书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演讲者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就是令人鼓舞的好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演讲者亲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些重要事件,他们在演讲中所传达的台前幕后、知人阅世的智慧,给人启迪。龙永图提及,很多人把中国入世谈判想象成一个唇枪舌剑的过程,而其实那是一个苦苦寻求共识、寻求妥协的过程。入世谈判的过程之所以艰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谈判涉及诸多深层次的文化和观念问题。

十多年前,马云的一个朋友说,你要是能把《人民日报》搞上网,中国的互联网就能大发。马云于是到《人民日报》辗转找到当时的总编辑范敬宜先生,范老请他在报社给总编、副总编们做了个关于互联网的演讲,讲完后,范老就说要让《人民日报》上网。这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出那一代报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和开放态度。

张贤亮说,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社会提供了很多可以选择的路径。他本人既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见证了《大话西游》的拍摄过程,它没有电影脚本,没有主题思想,主创人员自由创作,恰恰就能表现出内心真正的东西。

第二,媒体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所应担负的责任。

曹景行在谈到媒体生态时,评价香港媒体是“苹果化”,狗仔队用破坏性的手段报道所有的新闻,包括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尤其是娱乐新闻。台湾传媒更被颠覆、被破坏到了极致,以致到了“垃圾化”的地步。媒体形成了一种收视率和市场至上、一味迎合观众的恶性循环。正如崔永元的调侃,现在电影不行了,拍电影的过程还是“很行”的。

范敬宜将群众对媒体的不满区分为三个方面:炒作造假恶搞泛滥,工作作风浮夸,有些媒体宣传水准滑坡,其中第三个问题主要是由从业人员的浮躁造成的。人们需要娱乐,但更需要令人信服的观点和分析。这是严肃媒体的责任所在,记者应该具备判断力,看出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如果记者不能走出都市,不能走进山沟,把看到的另一群人的生活面貌呈现给社会的话,那就是失职。”敬一丹说到老百姓的来信中对她的称呼是“青天”时,现场一片寂静,“《焦点访谈》是我国民主法制进程中的一个特殊产物,在中国有些渠道还不畅通的时候,《焦点访谈》承担了超出一个电视栏目所能承载的托付。”

第三,怎样培养新一代的中国公民。

沃尔玛、星巴克、麦当劳、iPad这些美国产品风靡世界,“每一种创意都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并且推进着改变人们从思维方式到生活方式的进程”。它们取得巨大成功并不仅仅是经济因素使然,这些创意的背后是想象力和保护鼓励这种想象力的社会机制。搜狐做了一个“假如乔布斯出生在中国”的专题,展示出许多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高昂的成本可能会限制天才发挥的空间、特立独行的个性或难见容于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化环境。

关于大学精神,时任北大校长许智宏认为自己所做的无外乎传承的理念,“我们园丁的责任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使这个人在校园里得到最好的成长,但是每个人又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大学就成功了。时任清华校长陈希说:清华师生1963年在北京郊区艰苦创业,建成我国第一座自行研究设计、自主建设的核反应堆。清华从建校之初起就非常重视体育教育。多学科交叉、多部门配合、群策群力、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是清华人弥足珍贵的办学财富。他们三位其实都间接回应了龙永图在前文提出的一个问题:怎样培养中国新一代的年轻公民,他们既自尊、自强又谦恭、宽容、宽厚、慷慨。

获得知识是一种基本权利,分享知识是一种基本义务,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伊斯梅尔·塞拉吉丁如是说。文化讲坛提供了一个场所,让各行各业的精英得以与读者分享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故事,以及他们对“文化”乃至我们所处时代的理解。

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自体实验者奇闻录

作者:特雷弗·诺顿(英) 译者:朱机

出版:科学出版社

升上万米高空,潜下最深海沟;给自己注射患恶性病患者的血液,往心脏送导管,在后背做伤口;吞下血吸虫、霍乱弧菌、盐酸以及各种各样简直没法说的东西……他们一次次将自己的肉身推入未知的险境,却欣然而往,冷静记录,甚至为结果而雀跃。

这群怪人,就是科学家。正如书中引用生物学家杰克·霍尔丹所说 “如果你不会在自己身上做这个实验,就不要拿别人来做”那样,他们把自己折腾到极其不舒服的地步,目的只为让别人过得更舒服,更正常。

“在这个自私的世界,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我们理当歌颂他们。”作者说,“当然,我们不提倡读者尝试本书中描写的任何一个实验。”

科学的边角余料

作者:阿溟

出版:重庆出版社

今天,科学已经成为人类解释世界和自身的答案和手段,但科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却没有答案。“我们一边在创造着这个世界,一边也在恐惧着这个世界”,所以,作者要反思人类由来、生与死、人类机体进化与退化所带来的得与失,科技进步与人类良心的辩证原理。

在告诫世人“对于大自然,对于生命,我们理应有、本能有一种谦卑”的同时,作者也会提醒世人,千万要时刻保持着自信与乐观——“如果人的记忆可以从时期开始,我想当年那胜利的一幕,足以激励我们一生奋勇前进。”

启迪:本雅明文选

作者:本雅明(德) 译者:张旭东 王 斑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7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演员:

1.老狼:网名北方的狼,典型的理工科男生味道,同济研一学生;

2.小羊:网名邻家女孩,有一丝书呆子气,财大女生;

3.阿潘:老狼的本科同学,洒脱的现代男性,已工作三个月;

4.小雯:小羊的朋友,热情开朗的现代女生,同济学生;

5.一位背影像女生的男生、爱她的人、他爱的人。

6.旁白,配音。

--------------------------------------------------------------------------------

音乐伴奏:

键盘手一名,吉他手一名。

在适当的时候加少许小品式伴奏,若找键盘手有困难,则只用一名吉他手。

--------------------------------------------------------------------------------

第一节:生的悲哀

地点:校园海报栏

老狼出场,从幕后至台前,吼唱:“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叫“我饿了”

旁白:“男女平等都提了这么多年了,在我们理工科大学就怎么这么男女不平等呢?瞧瞧我们学校男女生比率!瞧瞧我们学校的老狼!”此时老狼定格不动,摆一Pose。

老狼见一女生走过去。“哇,我们学校还有这样的美女?漂亮,太漂亮了。看样子不是缺乏美,而是我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啊。”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三秒钟以后,发现那女生掉了一张借书证,老狼连忙将其捡起,“借书证,真是天赐良机!”一看名字,“祁宏”,“诶,这女生名字怎么像男生?哦,理工科的。”

“同学!”

此女生扭了一下,没理。

“同学,你的借书证掉了。”

此女生猛一回头,老狼做好准备瞧个清楚,一看原来是个男生,倒退。

此男生用浑厚的嗓音:“谢谢!”见老狼倒退,说:“怎么?没见过帅哥啊!”此男生退场。

“还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整个一大沙漠!”

老狼接着唱“神啦,救救我吧,一把年纪啦,一个爱人都没有,孤独是可怜的,如果没爱过,人生是黑白的。”灯光配合闪动一下。

旁白:“瞧他!人生是黑白的,都成一色盲了。”

“诶,财大不是美眉多么?要是我们学校跟隔壁的财大合并,拆掉这座柏林墙那就——网缘网吧,网缘——网络情缘,对阿!我要开始我的因特网上新生活。”

老狼走到舞台的另一边,退场。

第二节:无聊所以聊

地点:网缘网吧

兴奋的唱“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度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网络在动,跟着QQ在动。”灯光配合。

“先要取个特别的网名。人家叫我老狼,北方的狼,性感,豪迈,还嗅觉敏锐,能扑捉到任何猎物!”

“我的猎物呢?”激情歌舞单人表演:“财大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幕后往台前扔矿泉水瓶。

坐下。“诶,邻家女孩,邻家女孩不正是财大女生吗?先看看她的自我介绍。”

幕后小羊唱“别问我是谁,请与我面对,看看我的眼角流下的泪;像我这样的人不多,为何让我如此寂寞……”

“他寂寞、我也寂寞, 两颗寂寞的心,没道理不能够在一起呀。——猎物找到了,就是她!”

“ Let's begin!”

“Hello!We chat chat?”

幕后小羊旁白:“本姑娘是日语系的,别跟我来英文,Are u ok?”

“OK,OK,但我不会说日文,只能说中文,请多多关照。”

灯光渐暗,吉他拨一邋遢重复的音乐表示聊了很久。灯光渐明。

幕后报时器响起,老狼唱:“凌晨两点半,我还是在上网。”从椅子上站起:“想当年为了考研被迫废寝忘食;而现在为了爱情,我变本加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我仍需努力啊!”

“可她怎么对我爱理不理的呢?”

加动作唱:“她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聊来聊去还只是一场空。”

叹息:“追女生比盖房子还难,怎么也挤不出半句诗来,只能软磨硬泡了!My heart will go on and on,on and on,on and on ……”

幕后小羊旁白:“谈谈你的感情生活吧?”

老狼眼睛一亮:“聊到重点啦,我得好好回答。”

站起身来,说“我爱的人”老狼看着他爱的人朝他走来,却从他身边经过跑向他身后的男生,说:“名花有主。”此时爱她的人亲密的叫一声跑向他,老狼说“爱我的人”回头一看:“惨不忍睹!”将其推开。

幕后小羊旁白:“同是天涯沦落人啊!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

敲键盘“是啊,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不过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哦!”

幕后小羊旁白:“你似乎对哲学有点研究哦!讲话蛮有哲理的嘛!”

“想不到去年考研政治没有白背,她对我的态度开始好转,有戏了。”

唱“想见你,你愿意?在武东路上的茶吧里。”

小羊幕后唱“你我约定明天的下午三点见,也说好我带朋友一起去会面。”

老狼说“一言为定,不见不散。SAYOLARA,”

老狼兴奋的“搞定了!还扯上她的室友,嘿嘿!又多了一个猎物!”

陶醉的唱“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逃课去见你——”

“明天下午三点的自然辩证法就不上了。这叫做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嘛!今天好好休息,明早去做离子烫……”熄灯。

第三节:茶馆会面

地点:在往茶缘茶吧的路上

“我想着你的黑夜,想着你的容颜,反反复复孤枕难眠。告诉你我想你千百遍,相信你一定会出现!”唱到一半出台。

老狼自言自语:“昨晚想了一整夜没睡着,今天一觉睡到下午两点,负离子都来不及做。”一边若有所思的埋头走路。

阿潘带一包出场,唱“酒干淌卖无,酒干那淌卖无!”或吹口哨小城故事多。

阿潘经过老狼后回头认出老狼,敲了他一下,做动作“嘿,天王盖地虎!”

老狼一愣,接着做动作:“宝塔镇河妖!”

阿潘唱歌:“ONLY YOU!能陪我去踢球!”

老狼唱:“ONLY YOU!能陪我去泡妞!”

两个人搂在一起。

阿潘:“老狼!士别三月当刮目相看啊,看你这满面春风,都把我吹倒了。”

老狼“哟,阿潘,听说你上个月到APEC当翻译去了”

阿潘:“是呀!小布同志还给了我两张今晚911的演唱会门票呢!我们先去茶馆续续旧,晚上一块去吧!”

老狼因为要见网友,支支吾吾。

阿潘朝路上一看,发现一茶吧:“就前面那个茶缘茶吧,我们去那坐坐吧!”

老狼“茶缘茶吧?不正是我约会的地方吗?正好!”

阿潘:“你也开始约会啦?是不是圣贤书读腻了?哈哈,那我就不打扰了。”

老狼:“不不,没关系,我去见一个网友,正好她也带了一个人。你跟我一块见见。”

阿潘:“见网友?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也帮你把把关。不过我警告你,网上无美女哦!”

老狼和阿潘两人进入茶缘茶吧。坐下。

阿潘叫:“老板娘,上点吃的。”

幕后老板娘叫:“翠花,上酸菜。”

老狼:“你这个包很别致嘛,把它放在桌上,小羊就很容易找到我。我给她发条短信息。”

“狼-已-到,桌-上-有-包-者-即-是。”

老狼:“我先上上洗手间照照镜子整整容貌。”

老狼去洗手间。

两个女生在茶馆门外停住,小羊对小雯说:“我先上上洗手间照照镜子整整容貌,你去帮我打头阵。你找那个包吧。”

小羊说:“不用那么认真吧,我说过网上青蛙多!”

小羊去洗手间。

小雯进入茶吧,唱:“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我是女生,可爱的女生……”

小雯看到了桌子上的包:“哇,就是他!想不到还这么有型。真便宜小羊了!”

小雯走上前去,问道:“嗨,你是北方的狼?”

阿潘抬起头,眼睛一亮,偷偷的对着观众:“哇,好靓呀!老狼还真是艳福不浅啊!”

阿潘站起对小雯说:“No,No,不好意思,我是老狼的朋友,你是小羊吗?”

小雯:“不是不是。小羊去洗手间了,马上就来。我是小羊的同学,叫小雯。北方的狼呢?”

阿潘:“也去洗手间了。呵呵,我们两个配角倒先见上了,也是一种缘份哦。诶,你是哪个学校的?”

小雯:“我是同济的,你呢?”

阿潘:“真巧啊,我也是同济的。”

小雯:“还真是很有缘份哦。”

吉他渲染气氛。

与此同时,老狼和小羊都从洗手间出来,迎面走过。他们俩的肩膀碰了一下。

小羊说:“这人怎么这样啊?”

老狼说:“我就这样!”

然后他们走到两边,各自看着上面放了包的桌子。

老狼做幸福状:“哇,漂亮,太漂亮了!阿潘还说网上恐龙多,恐龙要是有这么漂亮,我宁愿去侏罗纪公园。”

小羊做幸福状:“噻,小雯还说网上青蛙多,青蛙如果有这么潇洒,那我宁愿与青蛙做伴!”

阿潘对小雯:“我有两张今天晚上911的演唱会门票。我们一块去看吧?”

小雯对阿潘:“911?现在很流行啊,我喜欢911。”

这两个人越看越觉得别扭,因为阿潘与小雯已经打得火热了。

老狼和小羊异口同声:“怎么阿潘(小雯)这么不够朋友?”

老狼和小羊走到桌子前,脸色有点尴尬。

阿潘见老狼走了过来,忙介绍说:“北方的狼来了,其实他很温柔哦!”

小雯也介绍说:“这位是邻家女孩小羊,一个爱上浪漫的人!”

阿潘说:“嘿,老狼,心动不如行动,我和小雯就不打扰你们了。”

小雯对小羊诡秘一笑:“一切尽在掌握噢!”

小雯和阿潘一块走了出去,俨然已经成了一对恋人。剩下小羊和老狼拘谨的站在这里。

《单身情歌》前奏响起。

小羊说:“原来北方的狼是你?那他?”

老狼说:“他是我的同学,你才是邻家女孩?”

一阵沉默,哑然。

小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老狼:“我是一个容易受伤的男人!……”

老狼唱:“抓不住爱情的我,总是眼睁睁看她溜走 ,世界上幸福的人到处有,为何不能算我一个”摆一痛苦POSE定格。

小羊唱:“为了爱孤军奋斗,早就吃够了爱情的苦,在爱中失落的人到处有,而我只是其中一个” 摆一痛苦POSE定格。

第8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从14岁到20岁,她一次次努力想要与他相爱,却一次次受到婉拒。

有时候,她觉得他们离得很近,像是要吻在一起,却又始终保有距离。

A1

叶韵芝是典型的南方女生,身材不高,有些瘦,皮肤黑黑的,头发被烫成那种很细很细的卷,一大把披散在头上,衬得那张脸愈发小巧。

这个点是荔枝湾中学晚自修结束后放学的时间,大批穿着校衫的男女生鱼贯而出,叶韵芝本来也该在这个时候从遥控的大铁门里走出来,推着那辆绿色的单车,迫不及待地跨上车往家里的方向去的。可是这一晚,那辆单车依旧停在学校的车棚里,而叶韵芝,正坐在校门外那家糖水铺子里,她今天违反了校规,穿了一条淡绿色的布裙,并且逃掉了整晚的晚自修,在糖水铺里整整坐了3个小时,她等的人却还没来。

嘈杂的声音渐渐微弱,遥控校门吱吱啦啦地关上了。一盏两盏,她在心里数着,远远地看到校园里的灯全部都被熄灭掉。她看看手表,坐在木凳上的屁股微微挪动了一下,像是起身要走,又舍不得离开。

“阿芝,你约的人还没到吗?铺子都要关门了。”糖水店的女生打破沉默。

“啊?几时开始你们这么早就关门的?再等等,你给我一杯凉茶吧。”叶韵芝转身回答她。

女生拿了一杯凉茶递给她,“你不是不爱喝凉茶吗?总嫌太苦的。”

“有些热”,叶韵芝说着用店里的小檀木扇子扇起来,啜了一口瓷杯里的凉茶,感觉今天喝起来好像不那么苦了,或许,是已经失落得尝不出味道了罢。

铺子里有几个人来买凉茶,女生忙碌起来,没机会找叶韵芝搭话了,她便双手伏在木桌上,盯着手腕上的手表数着时间,再等半小时,他不来,自己就必须得往家里赶了。

夜空发出沉闷的雷声,这个夏夜热气都浮在半空里,该是要下一场暴雨了。卖糖水的女生走出店门,望了望天色,转身来看看叶韵芝,还未等她开口,叶韵芝便摆摆手道,“最后再呆十分钟,我保证在雨下下来之前就走。”

女生便摇摇头,无奈地走到柜台前坐下来。

B1

有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到树干上的时候,叶韵芝缓缓地站起来准备要走,双眼盯着门外的雨点,眼睛里有些泪晶莹起来,她拿起背包,放下钱。说了声“谢谢”。

可当她的脚跨出店门半步的时候,有黑影子突然从门外闪过来,待来人站定了,叶韵芝才看清他的脸,她欣喜若狂地跳起来,半截布裙也随着她过于大幅度的动作而全部扬起来了,于是便听到铺子里女生的惊叫,“阿芝,你走光啦!”

叶韵芝便不好意思起来,她就那样站在那里,等来人一步一步走近些,然后她递给他纸巾。

男生接过纸巾并没有急着擦拭脸上的雨点,他淡淡地笑了笑,“阿芝,我的火车晚点了!”

“嗯。”叶韵芝点点头,并不让他继续解释什么。

“那我送你回家吧。”男生还是保持一开始那种微笑,虽然是急匆匆地赶来,可是那笑容却很淡定,让叶韵芝觉得有种依靠的感觉。

两人一起顶着雨从小侧门返回学校,到车棚取了叶韵芝的绿色单车,男生骑车,叶韵芝坐在后座上,雨开始越下越大。

叶韵芝抱着他的腰,把头微微地靠在他的后背上,“潘臣哥,我以为这个暑假你不会回来了。”她轻轻动着嘴唇。

男生微微侧了一下身子,雨水淌满了他的整张脸,“怎么会不回来呢,我喜欢我们南方的风。”

“可是迎接你的却是一场暴雨。”有些逗趣地说出这句话来,叶韵芝在后座上清爽地笑了起来。

暴雨约莫在几分钟之后便停下来,雨后的城市有些狼狈的样子,单车越踩越快,便有风吹上了脸。夏夜里,坐在后座的叶韵芝绿色的布裙像是一点荧光,在这一条街上游动,她感觉到自己满头的小卷发都被吹了起来,连同她的心一起,飘飘然地在这个夜里徜徉着。

A2

这一年的叶韵芝即将上高二,而认识潘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是一次足球联赛,叶韵芝被拖去当凑人数的啦啦队。她敬业地在场边大喊大叫,直到嗓子嘶哑,疼痛得厉害,便退出去想要买一盒喉糖。

可是走遍了足球场外的几条路,都没有寻到一家铺子,于是她悻悻地返回来。刚刚走到门口,便看到几个球员拖着一个男生骂骂咧咧的样子,她认出来,那个穿黑恤衫的男生,是这场比赛的裁判,个子不算高,但是吹起口哨比起动作来却标准得很。

似乎是有人不满比赛的最后结果,大吵着说“有人吹黑哨。”男生被包围在中间,那神情异常淡定自若,后来再想起来,叶韵芝觉得,自己当初就是被这样的一种姿态所俘虏,她觉得那样子让她安稳。

有人向男生的头上泼水,情势变得紧张起来,很多人涌上来想要劝说,他们把男生拉开,往球场外的小路上送,叶韵芝便也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

绕过两条小路,男生在一面围墙下停了下来,他转过身来,面无表情地看着叶韵芝,头上被泼的水还沿着发丝在往下滴。

“有事吗?”男生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来。

“呃……”叶韵芝正想开口,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已经沙哑得发不出任何声音,于是哽咽了几下便沉默下去。

“给你。”男生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喉糖递过来,“你压根不懂足球吧?下次别为了男朋友喊得那么拼命了。”

伸手接过喉糖,叶韵芝哑着嗓子拼命挤出了几个字,“我、没、有、男、朋、友。”

然后她学着他的样子靠者围墙站在那里,侧过头去看身边的他,那是一张比自己成熟很多的脸,所以在面对他们的时候,透出一种淡然的气势。

B2,

男生叫潘臣,认识叶韵芝那年,已经是即将进入大一的学生了。

那个夏天叶韵芝沙哑着声音看了后面所有的比赛,但她不再当哪一方的啦啦队了,她只为了看一个人。

赛季结束的那天,叶韵芝还故意穿了一条有些不合身的裙子,她在场边站着,幼小的身躯里有些什么像是要爆发一般,她那样忐忑地站在那里,等待最后一声的哨响之后,潘臣会走下来跟她打招呼。

那时候她知道,潘臣结束了这个长长的暑假生活,即将要去北京上大学。她不知道该如何跟他保持联系,即便觉得短暂的相识之后就要对一个比自己大很多岁的男生告白显得有些荒唐,但是她却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天比赛结束之后潘臣从场上走下来,向着叶韵芝所在的方向,带着温柔的笑,那种第一次见面便流露出来的淡定的样子,他走到她的面前。

“阿芝,你穿裙子很漂亮。”叶韵芝看到潘臣的眼神里有一丝光亮。

“谢谢。”叶韵芝羞涩地笑了。

A3

关于那个下午的告白,并没有隆重地到来。

叶韵芝与潘臣一起在附近的粥店吃了晚饭,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

潘臣提出要送叶韵芝回家,她却摇摇头说“要去有大风的地方坐一坐。”

那一晚他们去了城郊沿海的灯塔,两个人坐在高塔下沐着海风聊天,潘臣说,“要去北京念书,还是有些舍不得。”

“是你第一次出远门吗?”叶韵芝问他。

“嗯,从小到大还没有离开过这里,我喜欢南方,却偏偏考上了北方的学校。”潘臣说话的口吻有些老成的样子。

叶韵芝借着微弱的光线看着他的脸,想要把准备好的话说出来,可是当她正要开口的时候,潘臣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他委婉地预先便转移了话题,他说,“阿芝,以后你就叫我潘臣哥吧!”

“潘臣哥。”

叫过这一声之后,两人便再无话了。静静地坐在灯塔下,以背靠背的姿势,各怀着心事。

叶韵芝在想,她从未预见到自己的初恋会是这样的一个开始,因为对方的一个淡然自若的姿态而萌生出的感情,那感情似乎还不能冠之于爱,但她却能感知自己的感情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叶韵芝身旁的潘臣,这一刻的想法似乎更加复杂。有关于想念的某个人,和眼前的叶韵芝,以及即将远行的方向和要告别的小城,还有不能确定的感情,此刻像海风一样在他的周身萦绕。

B3

此后的每一年,叶韵芝与潘臣会写上几封信。总是长信,要用加倍的邮资才能寄出的信。

信里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叶韵芝在中学的故事,潘臣在大学的故事。新的环境与人际,新的课业和朋友。他们几乎无话不谈。

有时候会通一个短暂的电话。

叶韵芝在话筒这头叫他,“潘臣哥,你好吗?什么时候回来呢?”

潘臣会在那头回答,“阿芝啊,我很好,想吹南方的风,想念你。”

这一句“想念你”,潘臣总是会微微地带过去,听不出任何别的感彩,而叶韵芝则在这头拽着电话线,寂静无声地回味那句话,直到那边已经是长长的忙音。

潘臣在每个寒暑假返回家乡,第一个到的地方不是家里,而是叶韵芝的学校,他会给她带各种礼物,每一年都有,从不间断。

关于他们之间的感情,两个人从不会触碰那个区域,是兄妹也好,便免去了无关的烦恼。直到要上高二这一年,叶韵芝在信中提到,自己交男朋友的事。

A4

信收到之后,潘臣在读到其中的内容后变得有些懊恼,他不再回信。

他从未想过自己对于叶韵芝的感情,不想或许是因为害怕触碰什么,他从不肯正视自己的逃避。

他去酒吧买醉,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醉倒在吧台上,被室友接回学校。

在路过电话亭的时候,他挣脱朋友的搀扶,给叶韵芝家里拨了一通电话。

“喂?”电话那头传来他熟悉的声音,酒醉的他被那样轻柔的声音唤醒。

他斜斜地倚着电话亭,在三秒钟的沉默之后,发出了哽咽的声音,“阿芝,是我。”

接着他们便是很长的一阵沉默,直到最后,潘臣的室友见他满脸的泪水,才接过电话说,“喂,潘臣喝醉了,我要先带他回宿舍了。”

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那一夜叶韵芝没有睡,她开着窗坐在漆黑的房间里,南方小城长年刮着风,那风里像是有潘臣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他说,“我想吹南方的风,想念你。”

关于信里提到的恋爱,那只是一个谎言而已,自他之后,叶韵芝眼里再看不进任何人,而时隔三年,叶韵芝以为自己早已长成适合爱情的年纪,于是当年未尽的告白,她想用另一种方式去打探他的内心。这一次,她以为她赢了。

而醉倒在床上的潘臣,脑海里不断出现的是两个不同的影子。他从未向叶韵芝提起过,自己曾有一个神似她的妹妹,因为重病而早早离世。三年前与三年后让他迷惑的,还是自己的内心。这感情到底关乎爱情,还是亲情。他无从把握,也生怕把她伤害。

B4

事情回述到下着暴雨的这一晚,叶韵芝最终等到了暑假返回的潘臣。她依旧收到了潘臣的暑假礼物,一只漂亮的水晶苹果。

在叶韵芝家楼下的路灯口,透过莹莹的灯光和雨幕,她看到潘臣的脸,以及她长久迷恋的笑容。她走上前去,想要伸手来一个拥抱,面前的潘臣却退了一步,拍拍他的头,“很晚了,快上去吧。冲个热水澡,别着凉。”

说完潘臣便转身要走。

叶韵芝拉住他,“潘臣哥,关于我恋爱的事情……”

话未出口,便被潘臣止住了,“嗯,知道你早恋了我还真是有些担心呢,那晚打电话本来是想教育教育你。”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弱。

叶韵芝摆摆手,迅速转身往楼道里走,她知道她这一次还是失败,如果迟一秒转身,便会有眼泪汹涌出来,她不得不迅速退离这样的场景。

看着转身离开的叶韵芝,潘臣的心再次陷入了低谷,他有些迷惑,关于自己的心,似乎自己都不懂。

有风轻轻覆上脸颊,那是他最熟悉最迷恋的南方的风。他对自己说,他不该去伤害一颗完整的心,于是下定了决心。

A5

这一次,买醉的人变成了叶韵芝。高三这一年,她收到了来自北方的信,信里有简短的内容和一张照片。照片里女孩依偎着潘臣的肩,站在雄伟壮丽的长城烽火台上。

叶韵芝打开信封的一瞬便知道这封信不寻常,而照片滑落出来的时候,她的眼泪已经溢满了眼眶。

她知道该来的总是会来,只是这打击她还是无力去招架。买了整整一扎啤酒,她坐在操场上拼命往自己的嘴里灌。她只想通通灌下去,然后便一醉不省人事,可是那酒却怎么也模糊不了她的视线,她看到眼前的人,那个多年前穿黑恤杉的男生,对她露出的那种从容的笑。

她想要伸手去触摸那张脸,她曾经一直想要亲近的面容,只是她每一次的争取都被否定,得不到任何理由,只是决绝地否定。

那一夜的酒喝到最后也没有醉下去,她起身要去车棚取车回家。也曾在中途在电话亭徘徊驻足了很久,最后将窜起的听筒挂回话机上,她并没有拨通。

有风抚上她的脸,她踩着单车在夜里的城市绕行,纵横交错的街道,无论走到哪一条路上,都有风吹上来,她便觉得自己无处可藏,在他迷恋的南方的风里,她觉得自己被吹得遍体鳞伤。

B5

压抑的黑色6月结束。叶韵芝的志愿表上全部是满满的北京的大学。

她觉得这也许与分数有关,也许与地域有关,只是这与那个城市的人并无关。如果非要给一个选择的理由,或许是想要逃离随处可沐的南方的风。

20岁这一年,她上大二,刚刚与同班的男友和平分手,在宿舍里听一首叫《南方的风》的歌。

楼下有人叫她的名字,“叶韵芝,有人找你。”

她匆匆下楼来,是自己的中学同学。来人告诉她,“潘臣要走了,这是电话号码。”

自那年的那封信之后,她与他已经再无联系了。她拿出手机,拨通那个号码。

“喂?”对方接起来,那声音像是久违了很多年。

她沉默着不知道如何开口,他便在那头叫她,“是阿芝吗?”

A6

这一年潘臣已经念到研二,即将离开北京去东北陪导师做课题,他约了一些朋友在酒楼聚会。

叶韵芝那天穿了简单的T恤和牛仔裙,坐了很久的车辗转到了他的学校附近。远远地便看到了站台上的他,穿了一件淡绿色的短袖衫。

下车的时候,他朝着叶韵芝挥了挥手,她突然就觉得心情愉悦起来,她三两步跳到他的面前,发现自己已经长到了他的肩膀的高度。

那一天在座有很多人,她被他拉着坐在了他的左手边,向大家介绍她,“这是我妹妹,阿芝。”然后为她夹 菜,嘘寒问暖,还专门替她点了一份冰淇淋。

她开心地吃着那些彩色的冰,而他却在一旁拼命地给自己倒酒。喝到最后他的脸红到了脖子根,眼神迷离地看着她,“阿芝,你长大了。”

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叶韵芝感觉到了他的哽咽,似平再多说一句,便有疯狂的眼泪要奔涌出来。

她不说话,就那样微笑着望着他。

这时候他的电话响起来,接通,那头的声音是尖利的女声,叶韵芝坐在他身侧清晰可辨。而潘臣,大概是真的喝醉了,他对着电话那头嘶吼,“你不来,就算了。”

说完这句话他便挂断了电话,在场的人都有些尴尬的样子,于是他站起来要倒酒,他绕着圆桌给每个人倒,等转回到叶韵芝身边的时候,他站定在那里,以俯视的姿态那样看着她,脸颊绯红,隐约还有酒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他说,“为了我们的……干杯。”

他说着的时候便上去为叶韵芝倒酒,叶韵芝看到他俯下身来,眉眼低低的,似乎不敢直视她的眼睛,甚至在倒酒的一瞬她感觉他离得很近的身体有微微的抽动,手便不稳,酒被洒在了她那条牛仔裙上,酒沿着裙布迅速扩散开去,叶韵芝甚至觉得那酒像烧刀子一样渗进了她的皮肤里。

B6

从酒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夜深黑,而潘臣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几个男生便把他抬去了学校的招待所里。

叶韵芝自愿留下来照顾他。

他躺在那里,呼吸间散出的酒气弥漫了整个房间,他迷糊中嘟嚷着热,她便把空调温度开到很低。她在床边的地板上坐下来,头抵在他的头边,偶尔起身,用纸巾擦去他头上冒出的那些细细密密的汗。

天边有微微的亮光透进来,她起身去,打开了窗户,有风灌入房间,她闭上眼睛,沐着那风,想要感知那种熟悉的柔软,但风里并没有南方家乡的味道。她转过头来,看着昏黄的光晕下微鼾的他,她觉得他们离得很近,像是要吻在一起。

他在几个小时后醒过来,酒意还并未退去,他撑起身体来半靠在床头,叶韵芝则站在那里,他微微牵动了一下嘴角,却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倒是叶韵芝先开口了,“你什么时候走?”

“大概,就是这两天吧,所有事情都办妥了。”他看着她回答。

“那你的女朋友要怎么办?”

“大概,要分手吧,我这次去了,就不准备再回来了。”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叶韵芝发现潘臣竟然有些抽泣,嘴里继续说着~些话,他晃晃悠悠地又睡了下去。

“阿芝,我头好痛。”

“阿芝,我睡了。”

“阿芝,她居然都不来送我。”

“阿芝……”

A7

潘臣离开的那天,叶韵芝并没有去送他。

她买了同一天的返程机票,用最短的时间回到了家乡那座南方小城。

在飞机上,她坐在靠窗的位置上,阳光透出层层的云朵照到她的窗边,她拿出潘臣曾经写给她的信来读。

信的开始,潘臣总是称呼她,“阿芝”。

她便想起之前的那个夜晚,醉倒的潘臣在床头迷迷糊糊中说出的那些话。

“阿芝,我不在乎她来不来送我。”

“阿芝,我想吹南方的风,想念你。”

那一夜的最后,叶韵芝以为,她终于还是等到了他,等到了这个人的肩膀可以依靠,等到了她第一次为之心动的笑容,等到了她的爱情。可是,那个清晨,当阳光刺眼地照进那个开着灯房间的时候,潘臣在剧烈的头痛中清醒过来,他只对她说,“阿芝,我要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B7

关于潘臣给出的最后一次答案,叶韵芝没有丝毫的准备,她从始至终都不知道,这个明明爱着自己的人,为什么不肯接纳自己。

第9篇:台前小城故事范文

【关键词】兴趣 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趋于下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学习英语的前提和保证。在农村英语教学中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放弃。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尤其到了高年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对英语已经没了兴趣,不想学英语甚至部分同学开始放弃了。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农村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英语越来越不感兴趣

对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七年级92%的同学喜欢学英语;八年级78%的同学对英语感兴趣;九年级5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好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回答错了问题或发错音之后,其他同学都嘲笑他,久而久之他就对英语不感兴趣了。由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获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的甚至还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教师的批评,形成了自卑心理。

2 存在软件差距

城区的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家长全力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农村孩子学习条件不够优越,农村父母天天忙于生计,真正能够关心孩子学习的寥寥无几。加上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听力的时间不足,口语练习的时间很少,能力不能很好地提高。“外教”的教学更是望尘莫及、望而兴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而是教单词只教单词,教七年级没有为八年级做好铺垫,造成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学生学了一个个的英语知识点,却还没有掌握住英语语言。而一旦出现了两级分化,对成绩好的学生更偏爱有加;对后进生缺乏信心,少有耐心,听之任之,加剧了两极分化。

三、改善农村英语教学方法

匈牙利的语言学家卡莫・洛姆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兴趣=结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重点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听说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是张不开嘴、开不了口,让他们上台表演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每一模块都围绕中心话题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让他们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例如: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说爱动,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强,就重点培养他们开口说话的能力,要求他们响亮清楚、正确地说英语,坚持Daily Talk,Free Talk。同时可以要求学生轮流有准备地讲趣味小故事,然后由其他同学回答简单问题,学生们要认真准备,聚精会神地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2 新旧联系,扩大兴趣

新旧联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法则,它着眼于新旧之间的联系,通过重现有关的指示,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支点。这不仅能减缓新知识学习的坡度,而且能通过检索“线索”的作用,激活认知结构中的相关信息,为学习做好心理与知识的准备。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关,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读背抄写,很容易让他们厌倦。因此,在教单词时运用集中识词法、分散记忆法、单词接龙法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单词的积极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词汇量。

3 利用图画、顺口溜、口诀等,诱导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的、生动的、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特别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组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有利于记忆。例如:What’s this in English?在教学这个句型时,笔者就地取材,搜集所有的学习用品(如书包、书、铅笔盒、钢笔、铅笔、钥匙、尺子、橡皮擦、小刀等等)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这些东西学生天天接触,非常熟悉,都能准确地操练,效果不错。

再如:在教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笔者就请3名班里个子较高的同学到讲台前,然后比较说:“A is tall,B is taller than A,C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重复一遍后,让学生跟着重复。而后,请另外三名较矮的同学上台,依此方式教学“short/shorter than/the shortest of all”,最后,让学生用其他物品(如尺子长短、课本大小、身体胖瘦等)进行练习,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准确地操练,而且笔者还编了一个顺口溜“good better best,never let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不断得以提高,在操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把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掌握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还积累了以下几个学习口诀:“mother father 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如对七年级学生讲there be句型的一般疑问句时,可使用“一调,二变,三问号”的口诀。即把be动词提前,变成大写,句尾加问号。教be动词时可使用“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黑人、英雄爱吃西红柿炖土豆”,这样,同学们就把四个以。结尾,加es变为复数的单词(hero、negro、tomato andpotatp)就掌握了;几个以f/fe结尾的单词变为复数(-ves)的单词“小偷(thief-thieves)偷树叶(leaf-leaves),妻子(wife-wives)拿着刀(knife-knives)结束了他的生命(life-lives)。这样趣味性的记忆让学生学习起来很感兴趣。

4 融洽师生关系,维持兴趣

初中学生还未养成在高昂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中听课的本领,他们易于受教师的影响,即对某教师信任、尊敬,则对此学科会有较强的兴趣;反之则上课易走神,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要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更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做到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四、结束语

总之,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农村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保持农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和教师更协调、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施文雪,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6)

[3]严明贵,英语课堂中教师偏爱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2)

[4]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精选范文推荐